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实证研究:1985-2007

中国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实证研究:1985-2007

中国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实证研究:1985-2007
中国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实证研究:1985-2007

中国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实证研究:1985-2007

摘要:本文对1985-2007年我国省区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东部少数省市的比较优势行业实现了动态升级,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没有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呈现“极化”现象,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兼具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认为,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要素禀赋,如自然资源、劳动、资本,东部地区比较优势行业还依赖于后天要素禀赋,如人力资本、规模经济;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快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为个别地区发展起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后盾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资源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

比较优势动态变化

Empirical Analysis of Dynamic Changes of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China:

1985-2007

Abstract: Exploring dynamic changes of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China from 1985 to 2007, this paper finds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ies in a few provinces have changed forward. However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ies in eastern, mid and western regions have not changed on the whole. Nature-intensive industries posses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id and western regions, wher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ends to be polarization. Labor-intensive and capital-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posses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eastern region, wher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ends to be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By estimation of GMM, results shows industries’ growth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mainly depends on traditional factor endowments, such as nature, labor and capital in mid and western region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ies mainly depend on not only traditional factors but also acquired endowments, such as human capital and scale economics in eastern region.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s are important in mid and western regions, which will provide strong and sustaining power for development of capital-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Key words: Nature-intensive industries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Capital-technology-intensive Dynamic chang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一、文献回顾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中的传统理论,目前,我国关于地区比较优势相关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大量文献关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及该战略可能导致的“比较优势陷阱”的争论上;林毅夫等(1999,2003)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归根结底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变, 即增加资本在要素禀赋中的相对丰富程度。社会资本的积累水平取决于生产活动的绩效和特点。如果经济体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它就具有成本上的竞争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资本将变得相对丰富,其价格逐渐变得相对便宜。企业会根据相对价格信号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使用的技术,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产生动态变化,因此,资本积累的过程也就是比较优势动态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产业会经历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转换的过程。林毅夫、

刘培林(2003)通过对各省份间的比较优势研究发现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省区经济处于落后状态。Alejandro Cunat and Marco Maffezzoli(2007)采用动态比较优势模型分析进口关税对美国贸易额上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进口关税的降低一方面,提高了原有要素禀赋条件下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美国丰裕资源的价格,导致要素禀赋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及分工程度的提高,这一经验结论与林毅夫的观点一致。然而,其他学者(邱曼萍、陈洪斌, 1998;徐建斌、尹翔硕, 2002;洪银兴,2002;程恩富,廉淑2004)对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提出了质疑,认为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长期遵循比较优势参与国际或地区分工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当今生产要素和资源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和再造,劳动力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克服了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比较优势理论片面地强调了资金的重要性,忽略了信息、知识、人力资本的培养。杨小凯(2001)从内生比较优势的角度指出,一旦人们专业化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会有双重效应:一方面使得专业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会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专业化也就意味着放弃另一行业的生产,从而使得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处于停滞或者下降。这种双重效应也就表现为完全专业化分工后会强化原有的比较优势。

二是对地区比较优势的测度。人民大学区域研究所课题组(2001)采取“区位熵”方法衡量地区比较优势。研究表明,在工业领域,从优势到劣势的区位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在服务业,从优势到劣势的区位排序为东部、西部、中部。各地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自然形成了东部工业、服务业发达,西部农业化程度较高的竞争局面。

此外,少数学者研究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徐康宁、王剑(2006)建立采掘业的资本及劳动投入及其他解释变量(研发投入、教育、对外开放度等)对地区经济增长率影响的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显示:各省区自然资源采掘的资本及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经济增长反而慢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地区。丰裕的自然资源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反而是经济增长的包袱, 形成所谓“资源的诅咒”,并进一步揭示“资源的诅咒”的作用机制。作者分析密集而过度的资源开采引致制造业的衰退和制度弱化,从而制约了西部的经济增长。邵帅、齐忠英(2008)认为能源开发在西部主要通过其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挤出,以及滋生寻租和腐败而引起的政治制度弱化效应这三种间接传导途径来阻碍经济增长。

目前,关注地区比较优势行业动态转化的研究并不多见,仅少数文献考察了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即采掘业的增长由于对科技及人力资源的挤出效应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但没有关注地区要素禀赋存量提高及结构变化对地区不同类型产业增长的影响及比较优势的转换,另一方面,对工业内部不同类型行业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也仅停留在理论和经验层面,未对我国省级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间的发展关系及阶段特征做深入的研究。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于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由于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基础,因此,归根结底在于工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本文将考察地区工业内部行业比较优势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动态演变,哪些要素禀赋进一步强化了原来的比较优势行业,哪些要素推动了具有更高附加值行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地区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如何。林毅夫特别强调资本积累对于比较优势转换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劳均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规模经济、外商直接投资比重的提高及其他类型行业的发展都会对地区比较优势产业的转变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考察1985-2007年我国地方比较优势的变化,并对各省区比较优势动态转换机制进行实证验证。

二、地区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一)、不同类型行业的划分

要素密集度分类法产业划分的特征在于将各个产业使用的各种资源的组合在产业之间进行的比较,因此,这是一种相对的划分,不存在绝对的划分标准。资源、资本、劳动和技术是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由于无法采用相关数据直接衡量和比较各行业使用的资源的多少及技术水平的高低,本文将通过各行业劳均资本存量及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来度量行业的要素密集度特征。本文将所有行业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考虑到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的关联性很强,且在地区分布上具有相同特征,故将这两类行业归为一类。

采掘业是从自然界直接开采各种原料、燃料的工业部门,主要包括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如煤炭、铁矿、石油与天然气、化学矿等)采选,木材采伐及自来水的生产与供应等。其以自然界的天然物质为劳动对象,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产品运输量大等特点,因此,采掘业是资本密集型投资,但是我国采掘业中的部分行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仍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资源的开采,因此,同时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某些文献将采掘业直接划分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或者资源密集型行业,而本文则依据我国各行业具体的资本存量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进行划分。以各行业的劳均资本存量和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来衡量行业所使用的资本和技术要素密集度。经计算得到各行业间的劳均资本存量及人力资本水平相差很大,故本文将处于中间位置(即中位数)行业的劳均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作为划分行业的标准,不以均值作为划分标准。其中,劳均资本存量的行业排序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中位数是石油加工业。各行业资本和技术水平所处的位置详见图1.

注: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5非金属矿采选业7农副食品加工业(粮食加工业)8食品制造业9饮料制造业10烟草制品业11纺织业12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13造纸及纸制品业14石油加工业1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6医药制造业17化学纤维制造业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金属制品业22通用设备制造业23专用设备制造业2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6为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但多数年份没有该行业的统计数据,因此,本文未考察该行业)

依据散点图,将位于第一、四象限的行业划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处于该象限内的行业具有资本及技术高的特点。位于第二象限的行业划为资源密集型行业,该行业具有资本投入高,但对技术及人力资本水平要求低的特点。位于第三象限内的行业划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该行业具有资本投入低,同时人力资本水平低的特征。5个采掘行业中的1个位于第二象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位于第三象限,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位于第一象限。资源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包含的具体行业为:

资源密集型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劳动密集型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粮食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缝纫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石油加工业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日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二)地区比较优势行业的衡量

为了了解各省区这三类行业的地区比较优势,本文将采用区位熵指标来衡量地区的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区位熵的表达式为:

//ij ij

i

ij ij ij

j

i

j

L L LQ L L

=

∑∑∑∑ (3)

其中,ij LQ 为区位熵,ij L 为地区i 行业j 的工业增加值,因此,区位熵表示地区i 行业j 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与地区i 的工业增加值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之比。如果ij LQ 大于1,意味着地区i 在j 行业上具有优势地位。本文只列出区位熵值大于1的省份,详见表1. 表1 各省区三类行业的区位熵(>1)(1985、2007)

资料来源:根据作者的计算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86、2007》

表1反映了各省区在三类要素密集度行业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省份在资源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18个省份),1985年除了山东、河北及福建外,在资源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都是中西部省份。2007年,这三个东部省份也都退出了该比较优势行业,因此,在此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都是中西部省区。从区位熵的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2007年一半以上中西部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都在大幅增强,其中,新疆、云南、黑龙江、青海、甘肃、贵州、山西等省份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熵值增大。与资源密集型行业相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占有比较优势的省份数量相对较少,前者由1985年的10个缩减为2007年的7个,后者由1985年的9个增加到2007年的11个。其中,1985年到2007年,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劳动密集行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河北、上海、天津、湖北、陕西、新疆在这类行业上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即到2007年,除了广西和河南外,具有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都是位于东部地区的省份。1985年具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甘肃、陕西到2007年不再具有这一行业的优势,2007年,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地区包括8个东部省市和3个中西部省区(吉林、四川、湖北),其中,四川和湖北是新进入该行业的中西部地区,表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省区的重化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从1985年到2007年各省区三类行业比较优势的变化可以看出,只有少数东部省份实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1985年浙江省仅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2007年,该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都具有比较优势。1985年,福建省只在资源密集型行业有比较优势,2007年,福建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位居全国第二位。1985年,上海和天津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都具有比较优势,2007年,两个省都只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区位熵值都进一步提高,分别位居全国的第一和第三位。1985年,江苏省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都具有比较优势,2007年,其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有所下降,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可见,从三类行业的划分来看,这五个省市实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1985年到2007年广大中西部省份在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在进一步强化,而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规模在进一步削减,东部地区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优势在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日益提升。绝大多少省份的比较优势没有发生转变,只有浙江、上海、天津、江苏、福建这五个东部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动态转变。

本文测算了1985-2007(除1986、1995、1996、1998)年东、中、西部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熵,计算结果见图2。

图2. 东、中、西三类行业区位熵:1985-2007

图2反映了三大地区不同时期的比较优势行业及变动趋势。从1985年起,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熵大于1,说明东部地区这两类行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1985和1987年中,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具比较优势,之后,劳动密集型行业超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到1992、1993年,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熵达到最大值1.18。到目前为止,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都具有比较优势,后者的优势在逐渐增强,两类行业的优势差距在缩小。东部地区缺乏自然资源,所以其资源密集型行业一直不具有比较优势。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没有发生动态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表现出增强趋势,同时,东部地区产业具有多元化与专业化兼具的特点。

中部地区一直是资源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1995年以前其区位熵值有一些波动,1995年后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一直不具有比较优势,总体而言,中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熵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其他两类行业区位熵值的差距在1997年后不断扩大。

西部地区在1985年和1987年中,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之后,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步入稳定上升轨道,2000 年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渐向重化工业倾斜,对能源、等重要产生大量需求,由此带动了煤、石油、钢铁等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大量需求,2006年,其区位熵达到最大值1.68。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熵值从1987年起呈现下降趋势,1992年和1998年其区位熵连续急剧下降,低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熵,成为西部最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西部地区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一直不具有比较优势,1985-1985区位熵稳定在0.9以上,之后则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从西部三类行业区位熵的变化可知,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而其他两类行业的市场份额在不断萎缩。

综上分析可知,从各省区比较优势的变化来看,浙江、上海、天津、江苏、福建这五

个东部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动态转变。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来看,比较优势没有发生动态演变,东部地区比较优势产业兼具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中西部地区多数省区的经济结构单一,其产业在总体上呈现“极化”现象。

三、地区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实证分析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认为国家和地区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其比较优势产业会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实现动态转变和产业升级,其比较优势产业实现从资源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转换。

由前文分析可知,我国三大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没有发生动态转变,尽管如此,各种要素禀赋对不同行业比较优势提升的作用方向和强度是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产业关联的存在使得不同类型行业的发展相互影响,因此,本文将通过建立各省区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熵(LQN )、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熵(LQL)、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熵(LQKT) 与各省区的劳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规模经济、外商直接投资及产业关联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随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规模经济及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三类行业的比较优势产生的影响,进而考察哪些要素禀赋进一步强化了原有比较优势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哪些要素推动了具有更高附加值行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由此分析地区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机制及产业协调发展的途径。

由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专业化分工后会强化原有的比较优势)。

前期LQ t-1对当期LQ t 存在较大相关性,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因此,我们将产业区位熵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在估计方法上采用GMM(广义矩)方法进行估计,该方法能够解决动态面板数据模型(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中存在的个体效应和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因此,该方法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采用差分GMM 和系统GMM 两种方法进行估计。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设定 1、数据来源及说明

由于无法得到海南和重庆在较早年份的数据,西藏的很多数据也存在缺失,故本文的截面样本是除海南和西藏以外的28个省区,其中,重庆归入四川。各省区三种类型行业区位熵的计算来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各省区各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其中1995,1996,1997,1998年的数据缺失,采用GMM 方法估计要求样本在时间序列上连续,因此,有效的连续时间样本只能分为两个时段:1987-1994,1999-2007。

由于部分年份所统计的行业有所差异,我们在具体计算中尽量查找相应数据资料进行调整。各个省区人力资本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各省劳动力人数是指年末劳动者人数,该数据资料和进出口总额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及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

2、变量设定:

劳均物质资本存量(K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各省的物质资本存量,涉及到的变量及参数选取参照张军等(2004)的做法①。2006年的物质资本存量数据则依据固定资本形成指数及价格指数计算得到。按照林毅夫的理论,我们预期该变量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

RCA 值成正向关系。但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RCA 值的关系无法确定。 人力资本存量(H):我们采用Hall and Jones (1999)基于Mincer 公式计算教育回报率的方法计算各省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假设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的效率,因此,

()

i E i i H e

L ?= (4)

其中,φ(.)是分段线性形式,它的斜率(即教育回报率)为:最初的4年教育回报率为

13.4% ,接下来的4年为10.1%,超过这8年则为6.8%。εi

t

表示平均受教育年数,本文沿用徐

现祥和舒元(2004)使用的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的权重,即εi

t

=5s 1

+8s 2

+11s 3

+15s 4

,s i

分别表

示在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文化程度是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人口所占的比重,采用的数据是从业人员不同受教育程度所占比重,由于该指标可获得数据的限制,文章仅在1999-2007年的回归模型中分析人力资本存量对各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

规模经济(SCALE ):我们沿用Liang & Xu (2005)的方法以某省区排名前五位行业

的工业增加值总和占该省区工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表示。

外商直接投资(FDI ):本文以各省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其固定资产投资的比

重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可能投资于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可能投资于当地具有发展潜力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而且,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不同,其投资的行业也有所差异,如欧美及日本企业往往投资于高科技行业,而港澳台企业

投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以,FDI 系数的符号不能确定。

东部地区(EAST ):设定虚拟变量,以此来衡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别。如果

是中西部省份,则EAST 为0,如果是东部省份,则EAST 为1。

以往大量文献分析了资源丰裕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受到

了资源密集型行业挤出效应影响的制约(徐康宁、王剑,2006;邵帅、齐中英,2008),因此,本文将还将通过省区三类行业区位熵的相关性考察地区各类行业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二)模型设定

12345678910111ln()ln +ln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 it LQ N K H FD I SC ALE K EAST SC ALE EAST FD I EAST

LQ L LQ L EAST LQ K T LQ K T EAST v LQ N αγβββββββββββε-+=++++ + ++++++ (1)

12345678910111ln()ln +ln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 it LQ L K H FD I SC ALE K EAST SC ALE EAST FD I EAST

LQ N LQ N EAST LQ K T LQ K T EA T L v Q L S αγβββββββββββε-=++++ + ++++++ (2)+ 12345678910111ln()ln +()+ln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 i it it t LQ K T K H FD I SC ALE K EAST SC ALE EAST FD I EAST

LQ N LQ N EAST LQ L LQ K T LQ L EAST v αγβββββββββββε-=++++ + ++++++ (+ 3)

模型中,i 表示省份,t 表示年份。LQN 、LQL 、LQKT 是因变量,K 和H 分别是劳均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这两个变量取对数。SCALE 和FDI 分别为规模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其余的量是EAST 虚拟变量与各解释变量的乘积,目的是考察各因素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三类行业比较优势影响的差异性。V i 为个体差异,εit 为误差项。估计结果见表2-7。 (三)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文章将分别分析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规模经济及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源密集型行业区位熵、劳动密集型行业区位熵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区位熵的影响。

注: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0.05, ** p<0.01, *** p<0.001

表3 影响资源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回归结果(1999-2007)

注: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0.05, ** p<0.01, *** p<0.001

由于部分解释变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为避免多重共线性,文章分为4种模型进行回归估计。表2为1987-1994年影响资源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因素的估计结果。由表2的一阶和二阶自相关检验和Sargan检验可知,除了模型(3)中的差分GMM估计存在二阶自相关以外,其余模型均通过检验,因此,模型的设定和估计结果是稳健的。由4种模型的差分GMM和系统GMM回归结果中,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系数均为显著正值,说明地区在相邻时期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相关系,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极强。模型(1)中,由差分GMM方法估计得到K的系数为0.135,并显著,K_east的系数为负,不显著,但系统GMM方法估计得到的K_east的系数为-0.05,并显著;模型(4)中,系统GMM方法估计得到的K为显著负数,该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劳均资本存量的积累提升了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生产能力和增长规模,东部地区的多数省区缺乏自然资源,劳均资本存量的提高没有促进该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扩张,其增加的资本存量流向了其他行业领域。同样,规模经济(SCALE)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不利于东部地区该行业比较优势的提升。

模型(3)和(4)是对各地区三类行业相互关系的考察,模型(3)的差分GMM估计由于存在二阶自相关,故其回归结果不稳健;由系统GMM和模型(4)的估计结果分析可知,无论东部还是中西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都不利于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由此可知,在这一阶段,地区比较优势行业的动态升级必然伴随着原有初级行业的萎缩。

表3是1999-2007年影响资源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因素的回归结果。差分和系统广义矩估计得到的结果均显示在这一时段劳均资本水平、规模经济进一步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张,这与2000 年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倾斜,对能源、

钢铁、水泥等重要动力及基础原材料产生大量需求这一宏观背景密切相关。东部地区劳均资本积累的提高同样不利于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整体而言,由于在模型(2)、(3)系统广义矩估计中FDI和人力资本存量的系数都是显著负数,说明中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都不利于资源密集型行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推断这些要素中的大部分流入到其他行业。东部地区更是如此(两个交互变量的系数为负数)。模型(5)中LQL 的系数为显著负值(-0.56、-0.69),LQL_east的系数约为-0.57,说明东部和中西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与资源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升成负相关。模型(4)未通过二阶序列相关检验,因此,无法判断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对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影响。

两时段相比,FDI在后一个阶段发生了变化。流入中西部外资中的大部分流入了其他行业,这与2002年前,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及国家对外资产业投向的政策规定有关。2004年之前,国家都一直鼓励外资投向煤炭、电力、石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行业,随着这些物资重要性的提升,国家出于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及产业经济安全角度考虑,2004年《国家对外商直接投资指导目录》进行修订,鼓励外资进入高科技、环保节能型行业,同时限制外资进入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和行业如:稀有金属的采掘业、能源业、石化业、电网电力。因此,表现为在前一时段,FDI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后一时段促进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能力的提升。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与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呈负相关关系,这与资源密集型行业自身的行业特点相关。资源密集型行业要求资本的高投入,但对人力资本水平和科技的要求不高;在区位上,资源密集型行业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或偏远的山区,地域偏远、分散;同时,这类行业往往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从而对人力资本的吸纳能力及吸引力均较弱。

表4 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回归结果(1987-1994)

注: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0.05, ** p<0.01, *** p<0.001

表5 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回归结果(1999-2007)

注: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0.05, ** p<0.01, *** p<0.001

表4是1987-1994年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因素的回归结果。由表4的一阶和二阶自相关检验和Sargan检验可知,所有模型均通过检验。在模型(4)的差分GMM和系统GMM回归结果中,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系数均为显著正值,说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也存在路径依赖。从模型(1)和(2)的回归结果可知,虽然系统GMM估计方法得到LQL t-1的系数值更大,但并没有接近于1,因此差分GMM方法估计的到的结果更为稳健。K的系数在差分估计中为显著负数,K_east的系数为显著正数,表现为劳均资本禀赋的积累并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但有利于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此外,规模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都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但是却极大地推动了东部地区该行业比较优势地位的巩固(SCALE_east 和FDI_east 的系数为1.56和0.66)。

模型(3)、(4)的估计结果得到LQN 和LQKT的系数为显著负数,表明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由于LQN_east的系数不显著,则东部地区的情况无法确定。模型(4)中系统广义矩估计相应变量的系数均显著,其估计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地位的提升,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这应源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通过有形的产品及无形的技术溢出作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中,通过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改造,提高其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进而提升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表5是1999-2007年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因素的回归结果。模型(1)、(2)和(3)的估计结果显示:规模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仍然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劳均资本存量对其影响不能确定。东部地区的劳均资本、FDI、人力资本等要素禀赋的积累进一步强化了该行业的比较优势地位。模型(4)、(5)表明,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不利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但东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

表6 影响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回归结果(1987-1994)

注: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0.05, ** p<0.01, *** p<0.001

表7 影响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回归结果(1999-2007)

注: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0.05, ** p<0.01, *** p<0.001

表6是1987-1994年影响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回归结果。模型(1)、(2)中SCALE和FDI的系数为显著负数,所以,这一时段中西部地区的规模经济和FDI未能推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劳均资本K的系数在模型(1)的差分广义矩估计中为显著负数(-0.07),但在其他模型中为显著正值,故我们依然认定中西部地区劳均资本存量的提升有助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东部地区劳均资本存量的增加、规模经济都有助于东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强化,而外商直接投资量的增加在这一时段未能推动该行业比较优势的进一步提升。这是由于在这一时期东部地区吸引的外资多数来自于港澳台地区,这类外资主要投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未能促进东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升。模型(3)和(4)的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和中西部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升成负相关关系,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成负相关,而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成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积累和熟练劳动力。

表7是1999-2007年影响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因素的回归结果。模型(1)、(2)和(3)的估计结果显示:劳均资本和规模经济的提升与中西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成负相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与该行业的发展成正向关系,这与前一时段相比发生了变化,由此表明外资在中西部地区的行业选择发生了变化。目前,少数经济实力较强,科技、人才基础较好的大城市如成都、西安、重庆、武汉等吸引了一定数量的高科技行业外资企业落户,这些城市的高科技园区促进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K_east、FDI_east 和H_east的系数均为显著正数,说明东部地区的各种要素禀赋的提高都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成正相关关系,即有助于该行业比较优势地位的提高。模型(4)和(5)的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呈负相关关系,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不确定(系数不显著),而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成正向关系,LQL_east的估计系数约为0.46,高于前一时段的0.11。可见,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始终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提高的重要推动力,而且,这种推动力在进一步增强。

由上分析得出在不同时期,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一点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1985-2007年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考察,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从各省区比较优势的变化来看,浙江、上海、天津、江苏、福建这五个东部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动态转变,前四个省市的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福建的比较优势有资源密集型行业向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变。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来看,比较优势没有发生动态演变,中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在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在进一步强

化,而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规模在进一步削减,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在总体上呈现“极化”现象。东部地区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日益提升;东部地区的产业兼具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通过影响各类行业比较优势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

1987-1994年,劳均资本存量、规模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均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1999-2007年,劳均资本存量、规模经济依然进一步巩固了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地位,人力资本存量及外商直接投资比重的提高不利于该行业的发展,但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成长;在这两个时期,东部地区各种要素禀赋的提高、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成长都不利于东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发展。

1987-1994及1999-2007两个时段中,多数要素禀赋、资源密集型行业、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都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1999-2007年,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在两个时段中,东部地区劳均资本存量、规模经济、外商直接投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增长都有利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

1987-1994年,各要素禀赋存量的提高、资源密集型行业及劳动密集型行业都不利于中西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成长,东部地区劳均资本存量的增加、规模经济都有助于东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强化,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在这一时段不利于该行业比较优势的进一步提升。1987-2007年,人力资本存量及FDI的增加都促进了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东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展。

由以上经验研究结论可知,东部少数省市的比较优势正如比较优势战略所预期的那样实现了动态升级,由于东部地区内各省市间存在经济及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因此,从三大地区来看,东中西部没有发生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多数中西部省区原有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生产以采掘业和能源原材料等中间产品为主,产品的加工深度也不够,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较低,如煤炭的洗选比尚不到30%,而发达国家几乎为50-95%,钢材的品种不多,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质量钢材的需求等,行业的竞争力不强,这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装备落后和技术进步缓慢所致。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水平比较低,是靠资金推动的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型增长模式,由此中西部资源密集型行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必然有限。中西部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节能环保、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主要体现在工艺和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区对不同类型行业比较优势提升的动力不同,中西部地区行业发展仍主要依赖于传统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如自然资源、劳动、资本,而东部地区主要依赖于综合比较优势,其中除了传统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外,还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及规模经济等新兴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根据2008年《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其中,纺织服装、交通运输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产业是我国较为典型的产业集群,东部地区产业集群门类丰富,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型为主,如煤炭开采、石油开采、烟草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受资源约束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新疆、云南、河南、湖南、四川。因此,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就无法获得由产业聚集所带来的产业内外部性、产业间外部性、知识和技术溢出及信息传播等各种好处。

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未能发展起来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内因是由于资源密集

型行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挤压造成。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吸纳了中西部有限资金中的大部分,造成其他行业的发展存在资金瓶颈;二是该行业对科技、人力资本水平要求不高,因此,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对其它行业产生技术扩散效应;三是该行业多与重化工业相关联,有利于重化工行业的发展,但不利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成长。外因是这一市场已被东部地区的企业占领,中西部地区失去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除非中西部地区在生产和供给方面具有更低的成本,否则该产业的发展将非常困难,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说是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上缺乏规模经济而形成的“后发劣势”。从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重要作用来看,中西部地区必须要加快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这样才能使个别地区发展起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成长有一个坚实的后盾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由东部地区个别省市比较优势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的

实例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即中西部地区在采用技术进步改造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西部地区建立在资源禀赋优势基础上的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极强,试图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高实现比较优势产业动态转移或升级还存在很大困难。尽管如此,但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中西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成长、城镇化及经济增长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西部地区政府在积极推进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发展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一方面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为大力创建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而且,应将重点放在后者,这是因为它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贡献、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推动作用等原因都使得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大规模转移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因此,要改变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极化”现象,中西部地区应主动推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

注释:

①感谢张军教授提供的历年各省区物质资本存量的数据。

参考文献:

(1)程恩富、廉淑:《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新探——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

(2)贺灿飞、刘作丽,王亮:《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产业结构趋同研究》,《地理学报》,2008年第8期。

(3)洪银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经济学动态》,2002第12

期。

(4)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中

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5)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

国经验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6)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管理世

界》,2003年第7期。

(7)刘世锦等:《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8)邱曼萍、陈洪斌:《如何跳出比较利益陷阱──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9)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

证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10)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经济研究》,

2006年第1期。

(11)徐建斌、尹翔硕:《贸易条件恶化与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世界经济》,2002年第1期。

(12)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3期。

(13)杨小凯:《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期。

(14)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资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15)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区域所课题组:《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16)Alejandro Cu?at & Marco Maffezzoli, 2007. "Can Comparative Advantage Explain the Growth of us Trade?" .Economic Journal, Royal Economic Society, 117(520),pp.583-602.

(17)Liang and Xu, 2005, ―REGIONAL SPECIALIZA TION AND DYNAMIC PA TTERN OF COMPARA TIVE ADV ANTAGE: EVIDENCE FROM CHINA'S INDUSTRIES 1988–2001‖, Review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16(3) , pp.231-244.

(18)Robert E. Hall & Charles I. Jones, 1999. "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 NBER Working Papers 6564,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2016-2017-1《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吴楷文 课程号:B0900171C 学号:B16090312 任课老师:张娟 2016年12 月18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策略值得世界探究,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两个方面研究。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段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段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现实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从丰富的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中提炼出有规律 性的经济事实是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国50年来的经济增长现实,从中得出要素投入的增加、要素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增长,从中得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和增长趋势,并提出需要强化的五个方面政策选择(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和综合生产率的不断提离,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摘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学者认为十五年之内将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一个大国崛起的路径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然而同时又能发觉中国是个矛盾重重的国家,人们觉得自己身处在一个盛世,但这个盛世却跟自己没多大关系。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制度变革在三十多年里、在一个市场化的取向里不断往前走,但这些年我们又看到了像国进民退这样的景象,看到了权贵资本主义苗头的出现。然而这些弊病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全部都有,我们如何来看待中国经济的成就和困顿,中国自己的逻辑在哪,这是本次研究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重要观察点。 两个分析工具(从经济角度分析两千多年来中国治理的内在逻辑)——“四个利益集团”与“四个基本制度” 一、利益集团的象限分析法 中国两千多年来经济的兴衰波动全部是四个利益集团的互相竞争、互相博弈、互相妥协的结果。 这四个利益集团也可以用来分析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问题,但中国有两点特殊性。第一,中国是全球三十大经济体中唯一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其他国家是联邦制、邦联制、共和政体等,而且这个中央集权制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开始的,保持了两千多年。这是中国在政体上的一个重大不同。第二,要管理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必须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经济制度上形成了国有企业体系,即国家以盈利的方式控制能源型、资源型行业。这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除了国家与公民的单纯的赋税关系外,国家又要自己来经营一块“自留地”。 那么中国为什么会保持中央集权制?这与中国和西方的文明演变有很大关系。如果将中西方的历史放到两三千年来看,会发现两者的历史演变非常相近:在早期这两个地方都是部落制国家,通过不断的战争、兼并而变大。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西方是希腊时期,都是各国纷乱的城邦制;然后中国开始搞一个集权制改革的实验,即公元前360年的商鞅变法,在西方,公元前354年,亚历山大开始购并整个希腊城邦,中西方同时出现了帝国思路,进行集权制改革;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二世纪之间,比如汉武帝第一次建立了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西方几乎在同时西方罗马出现了凯撒大帝,罗马由共和政体走向帝国政体,两边都慢慢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从公元二世纪到五世纪,中国出现大分裂,三国魏晋南北朝,几乎同时西罗马瓦解,自此之后中西方走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轨道上去。中国在六世纪以后隋唐又统一,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分裂过,但西罗马瓦解后再也没有统一过。如果说它有过统一的特点的话,就是2002年欧洲地区出现了欧元,在货币意义上进行了一次统一。 中国从汉以后,我们的文字、语言是一样的,一直处在统一的语言状态下(以及统一的宗教、道德认知状态下)。但是在欧洲,当年罗马地区用的拉丁文已经变成死文字,出现了英语、德语、法语等等各种各样的语言。中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因此,当统一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深入到每个人的骨髓之中的时候,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就有了天然的土壤。我们相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城市一个政党一个利益集团能够以他的力量管制住这个国家,保持这个国家不产生分裂。这个问题仍然是未来中国所有搞顶层设计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即在中国搞任何一个经济变革和政治改革,会不会影响到中国的统一,这是两千多年来根深蒂固的逻辑。如果会影响到统一,那么经济变革和政治改革还能不能走下去,以何种方式走下去。 当中央集权制变成一个根深蒂固的模式,在这个国家建立以后,所有的经济变革都是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的。那么这四个利益集团要一次一次的进行利益调整。因为大家不能决裂,简单的话分成N多个国家就完了,但中国必须在一锅里讨论这些问题。所以中国就出现了几个大的问题。 比如四个利益集团不断地发生变形。可以分为三种大的变形。 A、在某些时候当中央政府非常强大,无产阶层数量非常多,而地方政府没有话语权,有产者很弱小,就出现这种结构。它有如下表现:国家非常稳定;经济活力非常缺乏;有产者逐渐减少;国民经济由非常强大、稳定逐渐走向衰竭,然后又慢慢开始变形。

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同名42363)

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序幕,21 世纪的新农村建设又全面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了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正在逐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全面展开。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基础薄弱,国家保障农产品供给平衡的能力不足;2.农业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效益不高;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矛盾还非常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还很低,农村教育、医疗、社保水平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律,发现一般情况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教育水平、基础设施、信息问题、农村金融体系、土地、资本、人口等因素,结合中国的特殊情况,总结发现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是土地、人口、农村金融,本文作者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三大因素进行分别说明。 土地因素,这里主要是说农业耕地。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耕地不足,而且人均耕地占有量呈下降趋势。我国人均土地拥有量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 / 4。我国的耕地面积按人均占有土地资源量计算,目前不足112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 / 4 ,即使与建国之初的水平相比,亦下降了3 / 5。更为严重的是,全国有1 / 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人均耕地在016亩以下。目前,人口还在继续增加,耕地仍在不断减少,形势确实严峻,令人担忧。我国地形复杂,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山地约占3 3 %,高原约占26 %,丘陵约占1 0 %,盆地约占19 %,而平原只有1 2 %。由于山地较多和干旱缺雨地区的面积较大,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可用于农林牧渔各业的面积只占7 0 %多一点,可用于农耕的土地就更少,土地资源的地区差异较大。 由此可见,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却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多地少,耕地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更堪忧虑的是,即使在这样一种土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的耕地面积仍然由于种种原因而日趋减少。有资料统计,从1 9 7 9年到1 9 8 9年间我国累计减少耕地3 6 7万公顷,大体相当于一个山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最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塑造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产业选择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大国崛起的目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必然性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可能面临“中等国家陷阱” 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267.1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功,但不能盲目地认为未来会自动成功,现在离最终成功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可能遭遇“中等国家陷阱”。 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最近几年正在发生突变,已经明显偏离了原有收入差距允许的范围。现有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制约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的继续快速扩张。收入差距过大,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并抑制消费,将对经济的高增长形成巨大的影响,即一国在达到中等

收入水平后的增长将面临消费不足的巨大障碍。城镇化长期滞后、地区差距过大等都会产生需求陷阱。在此阶段,缩小增长差距的政策不仅会得到更多的民众支持,而且会推动新的发展,因为它们将带动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的扩张,从而纠正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问题。 2.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约束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 持续的高增长如果不能带来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制造业的竞争力),现有发展模式的继续推进将会阻碍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高。同时,现有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将会使资源瓶颈约束难以克服,且环境的代价巨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高耗能行业。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有限,其对下游产业升级的要求不强,因此,它的过快发展将会阻碍产业升级。 现有发展模式还扭曲了资金、资源的宏观配置,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或经济危机。现有发展模式在资源、资金及人才方面都倾向于房地产业,这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可能引发重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即存在房地产过度泡沫化的风险。 总之,现有发展模式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对内依赖于房地产,对外依赖于出口,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果预见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1.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2.1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 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 1.2.2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1.2.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的说来30 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说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低,各种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几乎完全由政府管制,市场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极端压抑,计划体制的管制力量远远大于市场力量,外在的政府干预因素经常冲击正常的经济周期,导致经济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经济增长? 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也就是1998 年年中以来扩大 内需的政策,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6 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扩大内需的政策能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特征,还在于这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该项政策组合持续达6 年之久。2004 年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这种转变是很必要和及时的,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出现,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否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方面有个很好 的反面案例,就是日本20 世纪90 年代的财政政策。 90 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积极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政策缺乏连续性的影响。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哪里?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与净出口之和2008 年中国消费和投资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一)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一)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具备几个主要特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调节基础上的宏观调控;坚持开发国内资源基础上利用外资的模式;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道路;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稳定促发展、和平促发展的根本方针。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点 现存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书本上找不到,只能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实践进行总结和概括。 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国人民逐渐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并加进了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 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共同接受的向导,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必备的首位要素。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设计了三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认为到2000年,中国GDP比1980年翻两番后,也只是初步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根据中国2000年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事实,把中国从2000年到2020年的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新情况,在发展目标中加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现阶段的生动运用和创新。 对于一个后进的国家,找准自己的现实方位,科学地确立本国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十分重要。日、韩两国五、六十年代因发展目标选择恰当而受益,有的拉美、非洲国家近十至二十年因发展目标选择不当而受损。幸运的是,中国确立了2l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并正确规定了2000年、2020年的阶段目标,今天还加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更重要的是,这些目标不仅是国家领导层的理念和战略,而且为广大人民普遍认同。从本质上说,它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目标,是人民在每个阶段均能真实感受到的可望可及的符合实际的目标。 二、逐步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向,这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发展体制 传统的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我国经历了艰难的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后确定为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与英、美、日、韩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及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这种体制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区别是:它虽然保留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多样化了,更重要的是,它允许私营经济、外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的共同发展。这种体制在保存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基础上充分利用了人类创造的市场经济这个一般的体制成就。这种体制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分散生产、小生产在农业和农村还占统治地位。城市的手工业生产、旧式工商业仍占很大比重,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改造和提升这些产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二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仍处于经济不发达的边缘地位,贫困落后,边缘化是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根本特征,在此条件下,不借助于市场经济体制,无法与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取得紧密联系,难以获得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的物质成果;三是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抛弃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公有制为主体及按劳分配,以及借助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参与经济剩余的再分配,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特色教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尽管这种现象当时只出现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但它却是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的征兆。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历史纵横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导学1:鸦片战争后,英国如何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手工业者,英国的经济侵 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英国的经济侵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 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这是怎样的变化? 答:倾销商品(洋纱、洋布)、掠夺原料(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破产失业;破产成为流民乞丐、被 迫把农副产品投入市场、购买洋纱洋布、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导学2、根据上题分析的结论概括:(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有哪些? 答:洋纱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导学3、(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答: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物美价廉的洋货涌入、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产品、商品经济发展。 导学4、(3)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为什么是该地区? 答:中国东南沿海;由于受列强侵略早而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商品经济较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过渡:列强侵略是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自此,出现很多与“洋”有关的生活用品和政治事件:洋布、洋油、洋盒火、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日期:年月

【摘要】 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作出预测,中 国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有望超过9%,2005年则大约在8%至9%之间。在全球经济不是非常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本文综合了西方经济学中各个流派的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从1985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易纲、樊纲、李岩在《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自从1997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理由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太低,不足以支持可持续的增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尽管他赞扬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其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扩张却没有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那么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巨大差别并不难理解。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单纯数量上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微观主体的转变,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提升以及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和不断增长的官方储备都说明,中国经济的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来源是没有考虑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应该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而其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这二者的技术进步机理也不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实质上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变得越来越精巧,这一余值越来越低。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不能比较的。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如果没有考虑这两种经济体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及投资方向上的不同,也是不能比较的。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个热门话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985年到2002年间的GDP,固定资产等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这段时间里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用来衡量这一经济量的尺度通常是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