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技术科学在当下的意义

技术科学在当下的意义

技术科学在当下的意义
技术科学在当下的意义

技术科学在当下的意义

科学发展与文化建设如影随形。当前文化建设无论形式怎样,其本质都是在寻找以价

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科学发展观与世界观互为影响的过程,美国人罗斯百年前认为科学需要文化层面的道德支撑,钱学森则认为科学革命是前提。现代科学家断定科学是建制,是有相应机制的活系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相关因素并非因果关系而呈相辅相成的结构性互动。

■苏章仁

在中国工业发展转型的迫切需求过程中,科学发展观不但是引领中国工业领域高端竞

争能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以科学世界观为导向的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克服社会进步障碍、实现文化认同的突破口,在当下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试图就工业转型所面临的问题,解析广泛而典型的现实存在,提供个人见解与建议;共求工业领域内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提升之路。因此,本文专注于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的科学思想聚焦方向与科学再思考内容的探索。

技术科学是科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以科学性技术解决工业落后’”这一思想观念是对科学

发展观的误读。

国内工业领域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暂时处于困境。少数人因此判定我们是在进行“新

洋务运动”,这些人在武断中透着刻薄也透着关切。

事实上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确实存在着百年多前洋务运动的基因与烙印,美籍华裔学

者许倬云教授认为:“近代的中国人,还是延续着清末的思想,要用西方的工艺技术,寻求强国富民之道。”这里所说的工艺技术无论其水平是否是先进技术、是否是科学技术都仅属于自然科学的分系统——工程技术范畴。而以完整科学结构构筑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才是强国富民的根本。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就在“真理那里”,就在中国工业转型迫切的

社会需求那里。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则这种需求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进。”另一方面科学结构完整运行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可转化为满足社会真实需求的根本条件,也是科学推进的方向。

当前,我们还未完全摆脱原始资源型发展模式有其历史、文化、社会基础与观念的原因,但是在信息化建设同步于北美、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风貌等已相当现代的当代中国,工

业基础领域仍然存在着与国民经济宏大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大部分企业仍沿用“拿来主义”的引进、仿造、改造,“三来一补”的粗放作业模式,有些政府对能带来GDP、税收和较大固定资产投入额的,无论多么粗放作业模式的工业企业都趋之若鹜、重点招商,这种示范效应放大了对这类模式的社会追求。

多年来,这类企业除产能规模急速扩大、手段日新月异的所谓现代化外,在产业链低

端的OEM性质丝毫未变;少数企业定位于ODM、OBM,实现的也是低端产品。既因缺少创新

与创造的需求压力,也缘于“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的浮躁与浮浅;单纯地以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综合能力取决于基础设施、设备硬件条件,力求手段与方法足够先进,对“软能力”的判定也均指向形式与方法。

我们也努力引进构成软实力的科研成果、开发成果,但常面临着引进难以消化、消化

难以吸收的困境,引进成果水土不服。最终科学研究、研发、设计、研制之路或不需要走或不愿走或不会走。于是我们面对国际市场成为世界代工厂、面对国内市场成为中低端制造业,竞争模式仍与百年前类似,依赖于原始资源及劳动密集,成为缺失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资产行业。

人们在困境中寻求转型发展的答案。事实上,答案就在以完整科学结构构筑的科学发

展观念里。因为工业领域经由技巧、技艺、技能走向经验性技术进而成为先进技术、科学技术;无论高效机械化重复或智能化复制,“人机一体化”、“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等的现代化,无一例外都是指向手段的方法!造成这样一种局面缘于百年工业求存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读。

科学发展观由完整的科学结构构筑而成,完整科学结构中特别包括技术科学分部类。

自然科学于1890年诞生“工程技术”学科之后的数十年内既形成了重要的“技术科学”,其学术意义与学术价值,国人完全不像工程技术般重视。长久以来,包括国内官方学术机构对技术科学未曾深切地探求并在社会实践中广泛统一其定义,对技术科学的认知模糊与缺失,使社会科学活动未能以一个完整的科学结构运行。

鉴于科学结构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其表述模式目前呈多样化。对科学、各部类科学、

分支科学的分类及定义也由于历史的、世界观的、哲学的、文化的、国情的原因,始终处于相对统一而又不断完善之中,国内不仅不例外,更因近代日式汉语反哺而纷争百年,本应缜密严谨的学术表达纷繁复杂、晦涩难懂。众多工程专业人才不仅陷入认知困境,更为严重的已不是认知模糊而是完全缺失技术科学概念。

为便于解读本文要表述的问题,借鉴黑格尔的名言:“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由此明确以下简略概念:科学技术指向的是“方法”,技术科学指向的是“内容”。

现对其中关键词汇作如下说明与定义:

科学技术指向实现功能与价值的“方法”,体现在实现过程,其发展有赖于发明与创造,属于科学中的工程技术范畴。

其定义为:科学性技术是指依据科学理论而不是一般性的实践经验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方法等。科学性技术一般是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经过创造与发明而产生、形成的(摘自中国政法大学傅扬文章)。

技术科学指向实现的功能与价值的“内容”,体现为研究事物本质的实际存在及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赖于发现与遵循,属于科学的又一分部类。

其定义为:将哲学思考指向洞察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同时,将数学科学、系统科学等科学与学科重定向为工具,技术性地解码、表达事物本质与发展的科学全息(机理、规律)并使之成为可工程化实现的科学。

现通过历史上著名的两个事例简易说明技术科学:⑴人类一直思考“鸟儿怎么飞?”并努力模仿追求飞行之梦,却始终飞不起来,于是研究“鸟儿为什么会飞?”——这一源于哲学的思考历时千百年发生了转变,由此发现了流体在运动过程存在动静压力此消彼长的种种特性。但仅此,人类还不能飞,直到有了将流体按系统、分层次、再立体的条理化理性解读(边界层理论)、可用模型以及数学表达上述关系与变化的伯努利定律、N-S方程等并依此工程化去实现时,人类上天了!“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哲学思考断定了事物在一个层面上的本质,而只有当万世不竭的物质变化过程中“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判定得到了耗散结构理论、系统工程学以及更为普及的现代物理、化学、原子物理等等科学与学科重定向为工具的支持与技术性的解码、利用物质变化过程的不同性质,才有了具体为人类所用的功能与价值。

当下在工业领域,以包括技术科学构筑的科学结构完整的运行是克服基础研究、设计与科学性技术进步失衡现象的关键。

首先加强以“结构力学与材料力学最优化组合”的广泛基础研究、改变传统设计思维模式,这将具有创造出一个巨大市场的重大意义。

目前,工业现代化注重于先进技术向科学方向发展,除相对于系统应用完整科学结构

的困难,先进技术除较简单易实现外,传统习惯也强化了保守的心态:被传统(包括国外)工艺技术应用成果的广泛性与普遍性震撼,心存敬畏于习惯、思路狭隘,进一步弱化了对传统工艺技术、传统工艺路径造成的产品功能与价值实现的机理是否科学的再探索,基础研究、设计与技术进步失衡。

极具广泛代表意义的典型是,国内工业领域屡屡提出“无切削加工”、“无余量免加工”、“近净形成形”的概念全部是指向在最短的工艺流程、最少的工序可以获得零部件产品最终结构形态的技术水平与先进程度。而目前国内产品科学化程度由设计与工艺双方依照因果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与水平决定,我们常听到“优化设计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工艺技术落后”,这仅是部分事实,却非根本。金属液态成型领域,有相当数量的科技与设计工作者,在我国现代工艺手段已具备获得结构科学形态的相当能力时,研究铸件承载能力只考虑材料的铸态性质而不考虑材料与结构的合成关系以及是否存在优化通路;大量产品设计、研制过程中,对于产品结构形态是否具备功能实现最佳的科学内容缺少机理研究,科学化程度缺少并行工程或一体化研究,太多关注产品实现的工艺手段与方法。屡屡通过幼稚的测绘方式被动地模仿国外产品即是证明。

进一步具体解析(经由技术科学解码):人类实现功能与价值过程,一般有赖于固相

有形的物质产品形态,无一不在时空维度与受力中实现其功能与价值,更为常见的是工业产品中大量称之为“结构”的东西。结构形态的科学内在要素应该是:⑴作为功能的载体在承载过程,其形态应具备结构力学与材料力学的最优化组合,可用最少的材料与最有效的空间等获得结构全吻合受力分布的“形随”几何状态,并表现为:力的传导在结构中无“点”、“线”阻碍造成的不连贯传递;⑵结构形态可系统实现“结构共享,受力共担”,使“刚柔并济的结构”、“等刚性体”、“等强度体”处于最符合价值工程的效果,满足动、静与交变载荷;⑶即使“单独”结构也实为一个系统,存在着串联与并联及互动关系——可在最有效的空间紧凑地实现分系统自适应模块化、合成功能倍增一体化状态。事实上,植物与生物结构中就隐含着大量如此信息要素,构成人造功能与自然之间的活系统。

人类远未做到人造物质结构形态的科学最优化,但我们更因传统设计思维模式中鲜有

技术科学概念、缺失思考物质结构内在科学要素(内容)的思想方向,及对物质结构在实现功能过程的机理进行研究与信息解码而落后。

上述认知缺失的综合表现与证据如下:

⑴产品减重始终困扰我国装备制造业并涉及整个产业的基础领域。

⑵制造方面,我们未走出重视冷加工(机械加工与装配),轻视热加工尤其是液态金属成型误区;淡漠“多做加法少做减法”的成型理念,对已有50年研究历史的3D打印成型金属材料的技术不敏感,至今方进入研制模仿阶段。

⑶我们始终未能促成大量新工艺技术的研发与诞生,仅是追赶国外,亦步亦趋。美国人在激光技术诞生之日起,即开始高温合金材料的3D激光打印成型技术研发并已取得突破性应用成果,而我们仍在为航空发动机的传统技术攻关。

⑷在技术理念上,我们把“精密”与“精与密”、“精细”、“精确”、“精准”混为一谈,严重影响我们对信息的解码与识别,导致过量产品设计精有余而密不足。

⑸我们在产品结构设计层面关注受力的“关键部位”,缺少对受力“分布均匀”的重视,克服应力注重结构刚性而非应变能力;设计鲜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成果。

⑹我们对苏联的设计规范中的旧意识没有足够的认识,例如结构图纸中尺寸链封闭环的公差允值,部分设计与工程技术人员至今在思考方向上更关注公差“局部的累积”而非“总体的分布”,尺寸链封闭环成为相当部分产品精度分布问题的“容错蓄水池”。

⑺缺失技术科学,我们难以构架科学的发散思维模式,因此体现在仅是关注事物实现的“能”与“不能”这一工程技术的方法上,而非更加关注事物遵从价值工程实现其科学内涵的“值”与“不值”,是否必需、是否必要的内容上;“能不能做”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面对问题交流的口头禅并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⑻工业领域内的体系化设计、一体化设计,因缺失技术科学概念,基础研究与设计过程就有如工程视图中缺少一个视图指向,难获取目标的科学全息。其结果是基础研究靠摸着石头过河探求科学机理、设计靠模仿。在体系化设计、一体化设计的整合过程“灵魂不能附体”。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中国工业发展从应用“过程控制论”到“决策论”尚需时日——因为我们总是缺少依据。

所以克服单纯地认为沿用或提升包括西方的工艺技术,采用先进性技术、科学性技术是解决中国工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这一狭隘的思想观念是必要的。树立方法与内容两个视角的科学发展观去看待科学结构,使技术科学与科学技术及其他科学分部类成为有机活系统,实现中国工业发展以两条腿走路是必须的。因此,了解技术科学定义、在有技术科学支撑的完整科学结构中进行产品科学内容与机理解码的基础研究、边界条件的确认应成为当下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克服科学技术与技术科学

本质与区别的信息识别障碍

当下,在实现工业发展两条腿走路的过程中,还特别需要克服工业信息(包括科学技

术与技术科学信息)的识别障碍。

对科学技术与技术科学信息识别的能力不足,除缺少完整科学结构的概念,更由于受

语言与文字信息载体使用缺陷的影响,这不仅弱化了信息可经由破译、解码获得唯一性和

浅显性的识别特征,甚至造成无法识别;群体洞察事物科学本质的理性思维难以形成高度

共识。

语言、文字是符号,如何承载信息在于社会群体怎样使用,“如果语言不能精确表达

思想,思想本身很快就会变成无法辨别的东西!”[李普曼观点(Walter

Lippmann,1889~1974)],特别是缜密的科学思想。

工业现代化与信息化互为融合,为确保工业作业的高效机械化重复与智能化复制,信

息是灵魂。长久以来,工业领域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仍不能仅靠图纸、公式、模型、软件等信息载体,其规范、标准、要求等仍大量依赖语言与文字表达。但历史的、地域的、外来影响的发展进程与文化差异等原因,使大量的理应有效承载信息的工业语言与文字在使用过程中,其内涵未能统一定义与广泛认可、未经工业发展的真实需求或未经实践熏陶而明晰(ISO-、GJB-体系内的定义除外)。我们的词汇量庞大,但使用时内涵被模糊,虽具备可歧义可异化的戏剧性、有益于引发再思考的艺术性思维与表达含义尤其是“写意”,但不能精确表达思想。而“如果语言不能精确表达思想,思想本身很快就会变成无法辨别的东西”的普遍现实已使国人常面临“百思不得其解”、“经不起推敲”的困扰,以“理解万岁”获得的共识终止于表象与形式。不能精确表达思想的词语不具备信息特征——结果唯一、无须解释,本应精确表达严谨思想的科学术语如科学技术与技术科学在部分人眼中可能是同一内涵的不同

表达。定义无认同的思想结果难适应工业化需求,我们只能以中华文化底蕴(如“理解”、“包容”、“同心同德”)苦苦支撑着中国工业前行。当意念解释不能信息解码时,闪烁其词、答非所问、避重就轻成为国民交流的社会常态就不足为奇,更何况近代日式汉语对我们社会深远的影响。

日式汉语对中国科学与技术的二手传递历时仅40余年,传递范围极为广泛、应用极为普及;但传递过程中信息部分失真,难以识别。

日本对中国曾经是西方科学与技术的“二传手”,在历史上以日式汉语对中国“文化

反哺”历时40余年。世界科学与技术无论在知识结构、内容及建制上都始终在发生着变化与纠错,特别在近代更是突飞猛进。

曾经内涵粗糙的科技“日式汉语”一方面初始于其工业启蒙、崛起阶段,与中国工业起步的时间差较短,在其并未成熟之际即反哺中国;另一方面又从未一帆风顺地被纳入我们的文化体系。历史上,保守势力固守传统,以排外顽强抵制,激进力量以政治斗争开拓风卷残云般的新文化运动,构架了“白话文”语言与文字新体系,乃至我们今天去除日式汉语就难以说话、写文章。但保守势力的拒绝理解与激进力量的来不及理解的后果并行延续至今。

历史上,处于社会变革的中国工业对科学与技术的需求刚刚起步,以农业文明的思维模式囫囵吞枣般地吞下了日式汉语对科学与技术内涵尚粗糙的定义难以消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定义于相对认同这一重要环节就更为困难。社会凝聚力不得不延续对传统“约定俗成”文化的依赖。当社会信息沟通与交换系统依赖“约定俗成”不能严谨传递信息,可能发生无所适从的系统“自激震荡”时,过于强调“中庸、理解与不言而喻”又成为人们自我模糊再思考以求社会认同的伦理。工业求存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明失之一隅的基因与烙印至今潜藏在我们的脑海里。

当下,维持工业发展现状的社会成本有可能超越可持续发展的临界点,如果我们还是以未待消化吸收就仍如饥似渴的方式与世界对接,可能重蹈历史覆辙。只有在工业转型压力下,练就国民消化吸收的基本功,有洞察、解码信息能力;改变科学内涵与本质常被干瘪的语言、文字所窒息的处境;将科学成为可识别的东西使认同与共识不断成为可能,全社会才不会再容忍缺失技术科学的科学结构在社会实践中继续瘸腿前行。

结论与建议

以包括技术科学构筑的科学结构完整运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及广泛的战略意义,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

1.我们可以借鉴DNA的科学发现过程所应用与升华的科学思想,研究与复制有机事物的生成结构、机理与发展模式,使完整科学结构的生成与发展同样是规范的有机活系统,推动事物有效功能性突变与效率倍增不仅有机更是有序(如集成“微创新”为系统性功能创新)。较之哲学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具可操作性。

2.当前,工业领域凡不可避免仍需语言,文字作为信息载体而又纠结于定义的模糊时,与其放弃难以在社会范畴精准的统一,不如主张在有关团队或在有效参与者之间讨论、研究,沟通各项事宜的过程,率先将使用的关键及常用词语进行定义。允许狭义地再定义,有限地认同于团队、参与者范围;允许确定的定义有期限并可持续调整,无须做到与约定俗成“内涵”相对一致。目的是在一个系统内建立有效的识别符号,确保参与者的思维模式是精确的、思考方向是同一的、目标是认同的、行动是一致的,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此。

3. 在工业领域将技术科学与科学技术作为并行工程研究及应用,使设计与工艺不再是因果与顺序关系而是互为激励的活系统;对产品物化与虚拟化进行并行工程进行研究,使产品物化过程确认的技术内容与虚拟边界条件互为补充及时验证,为工艺技术手段的傻瓜化提供条件。

4.在市场完全成熟之前,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发展转型效果与预期、实现过程与目标设计,社会及政府应有评估其构成核心竞争能力的价值内容与水平的新综合体系与科学模型,进一步激活社会科学建制。不如此,综合开发市场乃至创造市场的基础研究与技术进步同步发展的路径仍可能会被堵死。

5.“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们不仅要比较发达国家工业的过去与现状,更要比较其发展可能的未来、研究其发展轨迹与规律。当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将不再影响规模与效率、个性将普及为市场细化对象;当“美”可以被数学表达于工业设计与制造、网络去中心化的设计成果将成为市场需求的直接依据;当云计算、智能化、柔性化、信息化将渗透到工业制造的全产业链之际;当艺术与技术因科学升华而再次回归“模糊”之际,我们务必尽快开始以科学发展观培养、复制新思维人才。

百余年来,我们未做到在传承传统过程中将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无缝对接、文明转型无痕迹,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明智地选择了科学发展观迈向现代工业文明。国民可以静下心来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失败不是耻辱而是成功之母的文化心态。回归常识,使“好奇”成为常态,使科学成为信仰。

“好风凭借力”。当前,将社会需求与转型动力激活科学建制,当科学发展观以完整的科学结构充实于社会实践时,中国工业发展的困难不仅是暂时的,也必定是短暂的,迎头赶超发达国家才不会仅仅是我们几代人的期盼。

科学技术史学习报告doc

科学技术史学习报告 篇一:科学技术史课程心得 读史使人明智 ――《科学技术史》课程心得 这是我第一次选择人文社科的公选课,更确切的说,我在选择课程时并不知晓它的分类,我道它还是科学技术类的呢。不过正值我对工科的学习感到疲倦的时候,学了这一方面的知识也好。 首先,我先说说科学技术史的内涵。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它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所以也难怪我会在判断上出现偏差。 学习这门科学,我的收获颇丰。 首先,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史为镜可以使人耳聪目明。科学技术史的内容广泛丰富,几乎涉及人类与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数千年来的主要科学技术成果,是一部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通过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我们能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裂解一些著名科学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 的教训, 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其次,培养科学精神。尤其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

力。回顾我国20 世纪的教育,不难发现,学校的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特别是科学精神的传播,致使许多学生虽接受了多年的科学教育,掌握了大量科学知识技能,却领悟不到基本的科学精神。 再者,能使人们看见科学技术发展的真实过程。吴老师常说,科学技术史就是尽可能的还原真实的人事物,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科学技术史并不是成功的科学家、工程师们的光荣史,里面有大量的失败、屈辱和不光彩的东西,也并不是“天才+勤奋”必定导致“成功” ,机遇的作用不可忽视。认识清楚了科学技术的真面目,才可能避免将好的事物推向自己的反面的可悲结局。 还有,就是对分工过细的弥补作用。如今学科分化现象很明显,问题研究得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但“隔行如隔山”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正如西德前总统施密特所说,如今的专家们每人都着力于本学科领域的一个点,好比挖了个洞,越挖越深,可是别人的洞里有些什么,他几乎一无所知。通过对科技发展史的学习,可以或多或少地弥补一些这方面的缺陷,可以开阔自己的思路。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懂历史的人是愚昧的,不懂科学的人 是无知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对人类的科学文化做出过 卓越的贡献。可是为什么我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了,为什 么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要回答这些十分重要 的问题,就要学习科学技术史。 著名化学家傅鹰说过,科学给人知识,历史给人智慧。也许我该把这句话作为此文的主题,不过我更愿把它放在这里,因为它很好地总结了整篇文章。

经典阅读的三种境界

经典阅读的三种境界 刘占祥 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黑色的七月”(其时中学生对高考的形象比喻)的艰难拚搏,我有幸成为西南交通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学校园中,最吸引我这个农家子弟的去处莫过于社科系资料室(今政治学院信息中心)。资料室的几位老师见我如此痴迷于读书,便特许我可以随时前往阅览丰富的藏书和报刊资料。于是,怀着无尽的感念,我拥有了一段心无旁骛、博览群书的宝贵岁月。读书,留给我的是难以名状的心灵的充实、丰饶与幸福。 当然,坦率说,年少轻狂之时,读书少了一些章法,其情形大抵属于自发而非自觉。古语云:“登高自卑,行远自迩”,阅历,于人是相当重要的。记得南宋词人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说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账”,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暮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同样是听雨,人生各个阶段的体验如此迥异,阅历使然也。清代张潮所著《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诚哉斯言!岁月如歌,风过无痕,飘忽二十余载后,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岁月积淀让我对读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特别是对于“读书宜读经典”的命题产生了高度认同。 所谓“经典”,古今在内涵上是有差别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经典”曾被赋予神圣的色彩。《尔雅﹒释言》说:“典,经也;威,则也。”郭璞注:“威仪,可法则。”(《十三经注疏》)由此可见,经即典,典即经,只有那些能为人们遵循、持守的文字文本才有资格称为“经典”。又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经,织纵丝也。”即是说,“经”的原初含义为丝织物的纵丝。据川籍学者杨乃乔先生分析,“经”后来逐步演化为一种话语权力的象征,成为生命主体“立言”的文本形式(《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纷纷称自己的立言文本为“经”(如《墨经》《道德经》之类),也不难理解何以宗教文本也通常冠以“某某经”的称谓(如《圣经》《古兰经》《金刚经》之类)。 现在所谓“经典”,其内涵比之古义显然宽泛了许多,大体上指那些历久不衰甚至历久弥新的典范性传世作品。 据个人愚见,相对而言,经典阅读可以有三种境界。 一 经典阅读的第一种境界是“开卷有益”。顾名思义,就是只要多读好书,自会收获良多。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论读书》)的确,读书尤其是经典阅读乃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阶梯。 阅读可以养心。宋代王禹偁在《黄冈竹楼记》中描绘自己“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

科学史对学生的知识建构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1362080.html, 科学史对学生的知识建构的意义 作者:刘艳旬 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01期 千百年来,科学先贤们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扩大已知的领域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工作,就像一部英雄们的史诗,激励着人们去研究去探索。从教育的意义来说,把科学的史诗适当引入相关科学原理的学习中,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很自然的融合在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到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科学原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科学研究中的研究方法。 科学史传达给人们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对学习科学理论肯定是有益的。比如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当我们为那些与前概念格格不入的观念而烦恼时,如果了解一下这些科学原理建立的历史过程,那么,接受与理解难懂的科学知识就变得容易多了。因为这些理论的建立者一开始并不是这样想的,甚至是相反的想法,科学家们从开始发现奇怪的现象而产生质疑、提出假设、求证、得到结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曲折和反复。 比如“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这一知识点,根据访谈结果,发现对于开普勒是如何想到行星会有那样的运行规律,学生觉得这个定律如此“高大上”,由于它“太神奇了,太高深了”,而这样伟大理论的获得是如何完成的,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呢。事实上我们相信这个定律的科学性不是因为他是科学家,而是在真正的宇宙图景建立以前,关于宇宙结构的认识已经在由不合理向合理的方向在转变,那是经历过艰难的曲折和反复、建立在论证、大量的观测数据和理论计算、推理基础上才得出的。如果适当融入这部分科学史实,行星运动的定律就变得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合乎常理了。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行星运动定律的内容,须得引入宇宙结构的认识历程:从希腊以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为代表的古典宇宙理论,倒退到中世纪原始而粗陋的宇宙图景。又经历欧洲第一次学术复兴,亚里士多德的托勒密所倡导的希腊宇宙理论又重新回到人们的心中,建立了“地球居于宇宙中心”的理论。直到尼古拉·哥白尼在他的《天体运行 论》中构建了“日心地动说”,哥白尼所构建的宇宙体系与当时的宗教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物理思想相抵触,遭到各方面的反对。天才观测家第谷的出现,他虽然一方面反对哥白尼的理论,却又一方面进行天文观测,积累了大量观测资料,使后来开普勒的研究宇宙新秩序成为可能,他将自己毕生的观测资料留给开普勒,经过艰苦的归纳、整理、计算、推理,开普勒修正了哥白尼的理论,发现了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数据,指出行星不是沿圆轨道而是沿椭圆轨道运行,并且这个预测与观测结果也吻合,进而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为天空立法。当我们了解了以上宇宙图景的建立过程,才能真正地理解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建构起对宇宙太阳系图景的理解。其探索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科学假设对学生们的影响也是有好处的。 与科学探究取得的结论和结果相比,有时科学探究的过程所提供给我们的科学方法要丰富得多,而这些方法正是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期待学生们获得的研究方法与能力。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够使我们看到科学真实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在探索过程中,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如何建立假设的、这些假设是如何得到验证、如何推翻假设、建立新的假设,重新找到证据,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北大科学技术史专业考博真题解析考试内容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参考书-育明考博

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史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复习资料-育明考博一、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史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人数初审复试内容 071200科学技术史2014年1人 2015年1人 申请—考核制 1、笔试100分 科学思想史、数学史 2、面试100分 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 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 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史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8:1左右(竞争较激烈) 2、本专业有2个研究方向:01.科学思想史02.数学史 3、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和哲学。 4、2016年北京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没有提供雅思、托福等英语成绩等级证明的同学,需要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 5、复试总成绩计算方法:笔试、面试各占50%,任意一项不合格不予录取。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 二、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招生人数及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课程中心) 年份招生方式及人数公开招考报名人数报录比复试分数线2013年公开招考(34人)306人9:1 外语>=45 笔试>=60 2014年公开招考(34人)272人8:1 2015年公开招考(34人)265人8:1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此表格不包含:国学院、儒藏、高研院、儒学院

教师读书的当下意义

教师读书的当下意义 今天这个时代,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引用王蒙先生的一段话:“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风度。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出现一些浮躁的风气,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一些人不读书,缺乏应有的风度,缺乏对事物的专注之心。”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 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 如今,时代确实有些浮躁与功利,但读书能让人沉潜,让人保持内心的宁静。读书,就是与博学的先生对话。他以和缓的语调,告诉我们物质的速朽和精神的永恒。譬如当年唐宋,曾肥马轻裘雕梁画栋,而存活于人心不朽流传的却是激扬精神的唐诗宋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从人类发展史看,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也是人类传承文明的主要方式。对人来说,“恐怕没有比读书更好的精神食粮了”。 曾国藩家书有云:“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变化气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窦桂梅老师也说:“人,要有气质,要想真正地漂亮起来,一定要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应当说,阅读及其质量,的确关乎一个人的素质养成和精神状态。冯友兰先生曾说,他第一次见蔡元培先生,就感到有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美学家叶朗认为,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有高有低,中国的传统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涵养气象,就必须读书,就必须有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淀。文化的涵养会使我们的思想保持鲜活的亮色。 静心读书时,忘却烦恼,心静如水,物我两忘,人体各个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人体远离疾病的侵袭。由此看来,所谓“读书破万卷,不用去医院”,这句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腹有诗书气自华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学校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该增强研究的意识,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科研呢?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 科学的理论对教育科研起到定向、规范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教育科研必定起点低、盲目性大。 教育科研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每一项教育科研总是围绕着如何解决教育问题而展开的。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也决定了研究的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科研的永无休止的任务。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揭示教育规律,使人们按教育规律办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老师说,教师的工作是教书,只要把学生成绩提高上去了,何必搞教育科研?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是从事教育科研还是不从事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能给我们老师带来什么好处。 二、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

1、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位老师,可以说,从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做一个学生爱戴、家长尊重、领导认可,并有相当知名度的好老师”,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可以说都想在教育教学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名师、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呢?上海市浦东区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四个时期。 职初期:参加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工作(如上课、备课、作业批改、学生谈心等),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如作息制度、生源情况、备课组情况、教师情况等),与同伴形成工作关系。其成长的主要动力,是对教师职业的好奇、向往以及学校管理的压力(如教案、作业检查,听评课,各种材料的撰写,学生成绩的对比等)。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教师职前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个人的基本素质。一般情况下是1到3年。 第一次专业成长期:教师们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1)是进一步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其主要方式是边教学边熟悉教材,其主要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学科式”掌握,尚未发展到对教材的“教学式”掌握。 (2)是对教学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成长方式是模仿,其成长标志是能够熟练驾驭和控制课堂,但主要是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上,对于为什么这么做,则思考不多。 (3)对学生的关注。开始形成所谓的学生观,这种学生观并未受到审视和提炼,但教师的教学开始考虑学生。 这个阶段的教师,渴望校长和同伴的认可,他们成长的动力很大一部分

科学技术史试题(四)

西南财经大学《科学技术史》试题(四)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陶器制造】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ⅹ) 3、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ⅹ) 4、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李约瑟】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ⅹ) 5、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X ) 6、古代原子论学派的代表是留基伯和他的学生【赫拉克利特】。(ⅹ) 7、古希腊最伟大的数学家是【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一书代表了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 8、古希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最伟大的定律。(√) 9、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体液说”,认为人体内的【三种】体液的协调与否决定着人的健康。(ⅹ) 9、古罗马科学家【盖仑】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ⅹ) 10、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ⅹ) 11、1666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12、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89】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ⅹ) 13、18世纪生物学的重要成就是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所作的动植物分类。他于1735年发表了一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植物分类的原则。(√) 14、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赫姆霍兹】和法国的拉普拉斯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ⅹ) 15、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第一个发现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6、187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出版了划时代著作《电学和磁学论》,标志着完整的电磁学理论的确立。(ⅹ) 17、奥地利生物学家【摩尔根】发现的遗传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ⅹ) 18、具有实用价值的无线电系统是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和俄国工程师波波夫发明的。(√) 19、【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ⅹ) 20、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摘自<新华文摘>2013.4 注:红色括号里是我做的感想,请见解 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因为当今市场经济横行,有偏至的物质追求,不断收窄人的精神空间,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尤其近几年,多种调查显示,国人的阅读率连续走低,从成人到孩子,许多人一年5本书都读不到,更不要说读经典了。有鉴于此,今天重提此话题就非常有必要。 读图、读网与“浅阅读”危机 看看周遭,已有人不再思考问题,只想着去哪里找现成的答案,甚至哪里有上网点,全不知批判式思维的形成,更依赖人的“原始硬盘”——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 如果问人为什么不读书,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类图书之外,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去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报告,虚构类书籍销售的前五名全为郭敬明与韩寒包揽,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脸书(Facebook)、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也不在少数。雅斯贝尔斯曾感叹人们草草阅读,只知追求简短的、能快速获知又迅速遗忘的讯息,而不是能引起反思的东西,今天的情形就是如此。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我们无意否认知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更不愿被误解为是一个拒绝接受科技变革的“勒德分子”(Luddite),而只是想提请注意,媒介的变化已然掩夺了阅读的本意,但大多数人对这种变化太不以为意了。尽管生活中,他们不认为开车可以完全代替走路,赏览风景,尤其僻远的美景,更是非走路不可。但一回到阅读,认知就发生了偏差,对读图、读网不能代替读书的认识,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清楚。相反,忘记由文字构成的书籍,因符号抽象,常呈现为一开放的结构,在引发人书对话过程中,能唤起人往复思考,是最锻炼人脑的活动。其中经典阅读,尤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而音画构成的具象,多刺激感官,不触及心灵。耽溺日久,很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形成按给定预设被动接受的知觉依赖,进而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严重的,连生存都会发生问题。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使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对此,前年出版的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有很详尽的讨论。它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俄国大文豪托

科学通史学习总结报告

科学通史学习总结报告 本学期通过自学网络课程科学通史,感受很深,有了很大的收获,科学史,其规定性来自于“科学”和“历史”,吴国盛教授的《科学通史》讲的就是科学的发展史。 历史是过去与现在借以沟通的东西。历史的本质就是沟通,一切人文科学的本质都是历史性的,因此,科学史起着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作用。人们对科学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科学史。科学史在帮助我们理解科学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科学史,非专业人员可以对科学理论及其演变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科学通史一课,就是以历史叙述的方式全面而通俗的介绍科学技术的思想成就和社会影响,而且课程中附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图片,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一、课程首先介绍了学习科学史的意义,总结为以下三点: 1、科学史有助于理科教学。学习科学史可以增加自然科学教学的趣味性,因为很多人对历 史故事感兴趣,因而使课程变得有趣。还有的科学传奇故事人们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促使人们加强对科学的学习,从而有助于理科教学。 2、科学史有助于理解科学的批判性和统一性。本学期开的马原课教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看 待问题。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发展的、进化的,科学史可以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只有怀着批判的眼光来学习,科学才会不断的发展前进。自然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人类建立一个外在世界的统一的图像,在学科分化愈演愈烈的今天,人们更需要这种统一的图像。 3、科学史有助于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科学的时代,但对于 许多耳熟能详的知识,我们觉得理所当然,就像黑格尔曾经说的“熟知”往往并非“真知”。科学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缺乏认识,学习科学史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 二、使我们较为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 科学通史介绍了从古老东方文明的源头,到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再到中世纪的西方不亮东方亮,然后是16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和18世纪的技术革命与理性启蒙以及19世纪的古典科学的全面发展,最后到现今社会探究宇宙与生命之谜的科学。使我们较为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 1、古老的东方文明。东方有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 印度、中国。从自地理环境角度看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比如说中国发源 于黄河流域而埃及则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印度发源于恒河流域。 而大江大河所携带泥沙下游沉积下来形成了平原而平原极适宜农耕,给人类繁衍生 息提供了条件,便有了相关文明。 2、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希腊人既没有留下造福于后人的伟大工程,也没有什么杰出 的技术发明,她们热爱自由,不屈服于暴君,在精神方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希腊 人开启的哲学也开启的科学,古希腊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哲学家。 3、中世纪:西方不亮东方亮。到了中世纪,古典文化衰落,基督教兴起,使教会得到 广泛的传播,教会中许多问题都是和科学相违背的,因此基督教会残害的一大批哲 学家和科学家,其中包括柏拉图学园被封闭,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毁等。随之科学 的中心变迁到阿拉伯地区,出现了另一批科学技术,炼金术和医学得到发展。知道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学术才有了复兴。 4、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近代科学诞 生的序幕。出现了哥白尼、伽利略、吉尔伯特等一批科学家。但是近代科学诞生的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其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而社会对技术的需要更加把科学推向前进。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背景 首先,它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次,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背景。 (三)科学技术是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总体上考察科学技术,阐释了重要的科学技术思想。 (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科学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

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五)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六)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杠杆,看成是按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此快速前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因为“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 (七)在对事关中国科技进步的战略全局性问题进行充分论述的同时,江泽民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及重大措施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集中体现在他对中国科技进步道路的不懈探索上。正如他所指出的:“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一条

诚信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诚信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科研诚信问题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已经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这直接暴露出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体制性缺陷。只有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大力推进,科研诚信建设才可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郭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 科研诚信直接影响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对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大力开展科研诚信建设。我认为,只有将其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大力推进,才可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首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科研诚信建设应从“加强教育、完善规范、严肃惩戒”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滋生,虽是个人道德品质问题,但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也可能与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对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够了解有关。因此,建议在大学生或研究生中,开设关于科研活动中基本道德规范的课程,对青年人进行系统的教育。此外,为有效预防和惩戒科研不端行为,应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科研道德规范标准,并切实作为判断与惩戒的依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国际学术组织的做法,例如,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跨国学术组织——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剽窃行为的识别、轻重级别的认定和处理办法都有相应的具体规定。总之,对科研诚信建设,只有加强预防教育、明确判断标准、规范处理程序,切实落实监督和惩戒的责任人,并形成严肃的惩处制度,才可能取得显著成效。 其次,从深层次来讲,如果科研不端行为在较大范围发生并且屡禁不止,往往反映出管理中存在制度性缺陷。鉴于科研管理体制对科研环境所起的决定性导向和制约作用,在当前状况下,应及时考虑从宏观层面进行科研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其更加符合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大力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为此,提出以下3点建议。 第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设立国家科技宏观管理协调机制,加快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转变。

科学技术史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ⅹ) 3、现今通用的10进位制记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ⅹ) 5、【《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ⅹ) 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7、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ⅹ) 8、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ⅹ) 9、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10、【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 11、古罗马科学家【盖伦】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ⅹ) 1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ⅹ) 13、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14、166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出版《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元素”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ⅹ) 15、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勒维烈】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X ) 16、【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以丰富的材料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17、近代实验科学大师伽利略把培根所倡导的实验方法和【笛卡尔】所推崇的逻辑演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途径。(√) 18、【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准备了条件。(X ) 19、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实验发现,这三大发现揭开了20世纪科学革命的序幕。(√) 20、【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 1、科学史的内史与外史 内史:把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科学内部,把科学史仅看成是科学知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外史:把科学看作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他与社会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诸如与经济,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狭义相对性原理:即为科学规律,包括电磁学规律相对人和惯性参照体系不变。 光速不变原理:即光速相对任何参照体系不变。

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经典的定义也无须再做论证,套用库切《何谓经典》中说的话,那些“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当然,撇开其讲演的特殊语境,那些历经后人最诚挚的颂扬而光景常新的作品,无疑也在其列。越是越出惯常的理解,不能仅将经典局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上,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包括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因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对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命运有深刻周彻的肯认,对人内心经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并精鹜八极,鞭辟入里,也都是经典,都应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 传统人文社科类经典大多着力于揭示人与世界的终极奥旨,字里行间,洋溢着个人与人类及宇宙深切的同体感。那种既重视个体世间安顿,又时时仰望精神天空,不懈追索两者相携相成的执着与热忱,还有让一己放心落下的同时,努力让人类全体身心和谐的高尚追求,是人自身全部尊严的最好注释。其中,作为“知识之王”的哲学经典,尤其具有范式意义,尤应认真阅读和了解。一方面,它强调主体的自由出场和自我证明,故在根本处与文学艺术相近。好的艺术经典以形象诠释人生,好的哲学经典(有时包括宗教经典)则以抽象演绎人生。它们探讨的虽是“宇宙秩序”,但归结在“生活秩序”,面对同一个世界,回答同一个问题,所以可相资相益,相互参证。这也是许多时候,一个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诗人的原因。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认识到,这个出场和证明有其更决绝的姿态和更犀利的表达。它不以叙述性的描写渲染为满足,而重在反思与究问,并且在本原性的究问方面有时还远胜于科学,故更能体现主体思考的问道特性。对科学来说,主要是答案;对哲学来说,主要是问题。它提出和究原这些问题,并让你在这种追究中做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以自己的自由意志来裁量事理,度衡一切,有解构的冲动和批判的本能,是为“君子不器”。这与那种懂得一切,但不能发覆的“知道分子”是完全不同的。 艺术经典与人文经典虽都指向世界的本质和人性的根底,但前者的达成端赖后者的积养。你或许觉得,文学有故事,重抒情,更能体贴个体生命,但真所谓人生到处无往而非问题,后现代的世界图景更是如此,当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我摧毁了每一个障碍”臵换成“每一个障碍都摧毁了我”,其间的变迁,是仅用文学解释不清楚的。这个时候,以这样的视野,你所习知的文学,其实已远不仅仅是故事和抒情了,它背后有更深广的哲学。并

简析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简析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摘要: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是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应用在满足人类需要上的 反映和评价。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是新兴学科“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重要课题。当今那些最具影响的关于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观点,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或意识形态批判等层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进行反思的产物。要突破己有观点的片面性,必须立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双向互动,着重从人文关怀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审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科学技术;价值观;社会价值;人文关怀;生态文明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进了一个新时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引导其发挥积极功能,控制和减少其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1.1问题的提出 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有力杠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基因工程重塑生命”、“计算机改变了世界”等论断,就是对这些关键技术社会效应的充分肯定。科学技术的深远社会影响往往难于预料,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爱因斯坦早就提醒人们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所具有的“双刃性”。科学学家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指出:“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物质和经济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使我们能够理解、协调并且满足我们的需要。”‘”咧乡他在赞美科学的同时,曾提醒人们注意“科学的总效果”,不要忘记科学也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破坏和危机。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深刻化,科学技术的正反两方面效应更加引人注目。“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研究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变革的主导推动力量,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二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的发展历程也表明,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进入20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家的竞争中,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关键。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突出重要性,人们开始越来越紧密地把科学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科学是重要的国家资源的观点开始更加深入地影响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科学研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对国家利益产生越来越大重要性。在学习完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之后,明白了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下面是我的学习心得。 回顾往昔,六十年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经过艰难的探索,其间,也走了弯路,吃了苦头,几经波澜。百年之交,千年之会的今天,终于迎来当今这个凭实力兴国强民的21世纪大发展时期,回首过去远至几百年近至几十年的悠悠历史,我们不难总结,20世纪乃至近代几个世纪从来都属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率先完成科技革命,把国家经济推向繁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繁荣的经济进而将国家的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向更高层次。可以说,繁荣和成就来源于科技与创新,科技与创新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又直接对其他领域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使国家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增大了国家利益。对科学的研究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和根源,科学研究进行的程度和深度直接决定了科技革新的速度和程度,无疑这会影响国家大局利益。 不难理解,国家利益就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在整体上具有好处的事物。科学研究能够产生新领域的发现,新发现势必会对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产生助推作用,韬光养晦的民族和国家都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置于重要地位。 当今,科学研究已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明显前移到了科学研究。对于我国来说,迅速提升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可以说,科学的发展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科学技术史的相关论述题总结

科学技术史论述题总结 论述题 一、三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追溯历史,可以看到技术对每一时期的人类生活和社会面貌都带来巨大影响。技术给人类提供技能和方法, 构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而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质变阶段——技术革命,不仅会直接导致 生产力革命,还会带来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近代以来的历次技术革命,尤以蒸汽技术、电力技术和信 息技术三次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为深刻和巨大。 (一)? 蒸汽技术革命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同时出现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技术革命。蒸汽 技术革命开始于纺织工业的机械化,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继而扩展到其他轻工业、重工业等各 行业。蒸汽技术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的胜利完成。而它 更为深远的意义是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1)蒸汽技术革命的特点 (1)蒸汽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相互作用的结果 蒸汽技术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的历史必然和思想方法上的酝酿过程。蒸汽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深刻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17世纪中叶,一方面,真空和大气压力的实验证明为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提供 了科学认识的基础,如何获得真空,利用大气压力获得机械动力是急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而蒸汽冷凝 能制造真空,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我们在前面说到,纽可门和瓦特都能运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发现和解 决实际中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科学的发展。蒸汽机的发展和应用,实现了从热 能到机械能的转变。卡诺通过研究探索如何提高蒸汽机效率,而促使一门新学科——热力学的诞生。不仅如此,蒸汽技术还促进了气体力学的发展。 (2)蒸汽技术是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的产物 一项技术发明只有被应用于生产实际,提高现实生产力,它才具有价值。动力机械的革命,使蒸汽技术广泛 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掀起了全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在这一过程中,蒸汽技术始终与工业、企业紧 密结合。我们知道,蒸汽机的研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就必须和拥有资本的企业家合作;要想使蒸汽机在 工业企业得到顺利推广和普遍使用,也必须取得工业部门的支持。这两点在蒸汽机研制过程中体现得尤为充 分。当时,瓦特因研制蒸汽机经济上已是非常困难,无资金购置材料、工具和雇佣劳动力,几乎就要放弃蒸 汽机的实验。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卡伦铁厂生产商罗巴克及博明翰制造商博尔顿,是罗巴克和博尔顿俩人给 瓦特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使瓦特的实验得以完成,正是从这一时候,蒸汽机走出实验室,进入实际应用领 域。瓦特与罗巴克、博尔顿的合作堪称技术与企业结合的典范。蒸汽技术的商业化过程充分体现了技 2)蒸汽技术革命的影响 (1)蒸汽技术革命引起社会的全面变革 蒸汽技术革命作用于社会生产,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蒸汽机的应用,机床的发明,煤炭、冶金技术的革 新,使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随之带来了社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机械制造业和加工业取代了农牧业 而成为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冶金和煤炭工业也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交通运输业也蓬勃地发展 起来。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又促进了造船业、航运业、机床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机械制造业、冶金 业、煤炭工业的进一步繁荣。 技术革命的发展,使英国的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大国。在英国 产业革命的影响下,法国、美国、德国、俄国和日本等国在19世纪也发生了产业革命,在很短时间里创造了 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大大改变了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整个面貌。 (2)蒸汽技术革命极大推动着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 蒸汽技术革命之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第二次巨大飞跃。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热力学、电磁学 等学科迅速发展起来。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