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养成教育

大学生养成教育

大学生养成教育
大学生养成教育

大学生养成教育

学校名称: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城轨分院线路维护部

姓名:田晓丽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论大学生养成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文明礼貌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求知。学校把文明礼貌教育纳入了德育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开展了“学生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

文明礼貌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文明礼貌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

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文明礼貌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明礼貌是个体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明礼貌能够体现个人修养,国家魅力,民族气质。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文明礼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明礼貌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它是与人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是其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反映和折射。因此大学生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勤奋求知中不断的充实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水平。文明礼貌能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文明礼貌最初的功能就是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和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就是关于人际交往态度、方式、方法、礼节的学习,如何介绍自己、如何与他人交往等等,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他们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通行证”。

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

大学生文明自律养成教育主题班会(1)

养成活动主题: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文明自律,从我做起 如今大学生文明自律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文明素质的概念就是一个国家,地区人口反应出该地区社会进步的一种转台和成都。现代文明是各人或群体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和生活方面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文明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当代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大学校园存在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状况 (一)公共道德意识较强,但行为上欠缺 如针对在学校墙上或课桌上乱涂画的行为,有78.12%的同学认为这是公物,不能乱涂,但17.71%的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认为这蛮不错的占4.17%。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们开始了它们新的一年,但有79.17%的同学会偶尔抄近路,践踏草坪,2.08%的人时常从草坪穿过,只有18.75%的同学从不践踏草地,这种统计会使小草多伤心啊! 而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态度方面,多数同学是反感的,所以我们不仅在态度上更要在行动上避免不文明行为。如对食堂插队行为,77.08%的同学表示非常讨厌,17.71%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5.21%的同学无所谓。可见大学生对插队这种行为还是十分反感的。同样,自习室疯狂的占座现象也引起很多人不满。希望大学生对类似行为尽力换位思考,促进校园和谐,保证教学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二)对于文明的自律意识不强 自律行为,是指不做社会不提倡的事,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其实他们自我控制力较差。 如迟到、早退、逃课的问题,只有20.83%的同学从不逃课,高达60.42%的人说偶尔逃课,还有18.75%的人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大家都逃课我也逃。大学环境相对松散,大学生自律意识不强造成了这样的状况。 (三)大学生的节俭习惯、节约意识和现代诚信意识还有待提高。 现在水资源紧缺,然而在我们调查中,有83.33%的同学会主动关水龙头,14.58%的人在忙的时候就对其放任不管了,更有2.08%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认为浪费的又不是我的,关我什么事啊! 大家都知道,诚实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人无信,则不立。但据调查只有34.38%的同学在考试中从来不会作弊,有5.21%的人会经常做弊,绝大多数有60.41%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四)大学生利他意识有待提高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会忽略他人的感受。 在自习室或图书馆同学们的手机状态里,关机、无声或震动的占70.83%,想起来的时候就调的占26.04%,只有3.13%的同学选择不去管它,这说明同学们其实还是很注意在公共场合的影响。还有就是,在宿舍中同学休息时是否会保持安静,61.46%的同学表示很注意,8.33%的人要有人提醒,还有30.21%的人兴奋时会忘记。虽然大多数的同学会注意自己在公共场所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多同学会忘记,所以同学们的利他意识仍有待加强。 (四)大学生基本礼仪欠缺 在尊重他人方面,我们调查了同学们听各类讲座时的情况。只有11.46%的人表示他们会坚持到底,认为这样体现对演讲者的尊重,因讲座无聊中途退场的人占到39.58%之多,还有的是因客观原因退场占48.96%。当问及看到老师时是否会主动打招呼,只有32.29%的同学选择会,还有9.37%的人看心情而定,还有人打招呼的前提是那个老师自己熟悉占56.25%,2.08%的同学从不主动打招呼。

最新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行为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学习,有助于个人的生活,有助于以后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使其真正获得成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案例介绍:学生李海瑞,聪明、好动,反应快,但自身有很多坏毛病,如:上学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捣乱别的学生等。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一个“调皮大王”。学习成绩一直很差, 刚转入我班时,每次测验都不及格。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影响别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母亲根本管不了他。分析: 该同学虽然好动、精力不集中、任性、学习成绩很差。这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时间管他,在学校里也是“人见人恨”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甚至不再管他。但该同学头脑聪明、精力充沛,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欲望。如有时他表现好了或是认真做对了一道题,只要老师及时表扬鼓励,他就会保持比较长的时间表现良好。采取的措施:对这样的学生老师需要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他与教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及时鼓励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现,有进步时就给予肯定,让他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进步了,很好!”、“你做得很好很认真,同学们都应向你学习。”、“你的回答太好了!”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训练,就会使他变“你能行”为“我能行”。老师多和家长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转化。耐心说服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多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和表现,多问一下学会了那些知识,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并抽时间帮助他把问题解决。如有家长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老师,老师给予解决。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听课认真了,坐得住了,精力集中了,同学们也都愿意和他交流合作了。学习成绩也已基本达到良好水平,并且劳动也非常积极。在家也变成一个好孩子了。这是老师和家长都期盼的。 面对该生教育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李海瑞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细化目标: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

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细化目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七)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细化目标: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八)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以及华外《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和“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习惯,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成功。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目的和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教育已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这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精神修养和人格健全的教育,是更加重视使大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因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需要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国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生数量增加同时,大学生中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和人格偏颇问题增多,为此,需要在进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配合严格的纪律约束和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 3.养成教育是塑造大学生良好习惯和完美人格的需要。是落实华外“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加强养成教育对纠正高校德育中重“知”轻“行”和大学生在道德上普遍存在的“知而不行”或“知行不一”的现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众多德育专家、学者提出了关于目前高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认为目前的高校德育缺乏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行为的有效道德引导,忽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体现了对高校德育改革和创新的价值。 三、大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养成教育从性质上是大学生“成长为人”的教育。是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教育。从内容上讲是培养良好习惯与人格的教育。养成教育通过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是养成教育的终级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从目标上讲,养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年级段的教育。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了解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面对各具特性的学生,身为班主任首先要有信心,要用火热的心,满腔的爱去关心、爱护教育他们,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方能让学生健康成长,从而达到接受教育的目的。 养成教育决不仅仅是品德老师、班主任的事,而应是全体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良好的文明行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为此学校从教会学生做人入手,抓常规、抓重点、抓班集体建设,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行为的形成。 养成教育,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强化训练为主渠道逐步深化;养成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贯穿在育人的全过程;在这其中,依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内在规律,有重点地进行。全面、具体,抓住养成教育的每一个有利时机。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抓重点,抓点滴,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注重一个“小”字,从细微处入手,从学生的行、立、卧、做,从“举手之劳”的小事抓起,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孩子的习惯养成,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学校教育和家庭指导相结合,充分调动家长这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发挥家庭这一小小“课堂”的作用。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用不着思考,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一个人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人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那些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俗语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亟待在大学生中加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习惯的涵义及其特性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换句话说,习惯是主体内心下意识活动的结果,是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和意志努力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经常性行为。 习惯具有下列特性:一是稳定性。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引导和控制一个人,就会附着在身体上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不易改变,甚至一旦中断,就会产生别扭、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强化才能形成,培养一种好习惯和矫正一种坏习惯同样都要付出巨大努力。习惯一

旦形成后,一般很难改变,并在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二是情境性。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而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它是一种需要,具有自动化的作用,不需要别人监督和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三是双重性。即习惯有好坏之分,它对主体的作用也有双重性,好习惯有利于个体和社会,坏习惯不利于个体和社会。 二、当代大学生在校现状分析 (一)生活习惯令人担忧 1、日常饮食欠科学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睡得晚,起的迟,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有的大学生索性取消早饭,养成常年不吃早饭的习惯;还有的男生酗酒、暴饮暴食,这些都违反了饮食规律。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期,如此应付“吃饭”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2、作息时间无规律 很多同学不严格要求自己,作息时间无规律,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一些宿舍看电影、开卧谈会到深夜,第二天上午逃课睡觉。长此以往,势必引起恶性循环,学业和健康均得不到保障。 3、自我关爱意识差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宁阳县第一小学行为习惯“星级”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育人优先,遵循青少年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以目前小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实践依据,以“有健康的体魄、有良好的品德,有文明的习惯,有优秀的学习品质,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创新的能力”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小学阶段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凸现个性,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提高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积极创设学校德育特色。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研究制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智力发展,使广大小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习惯培养过程中,真正达到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自我的教育效果。 2、任务: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范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这是小学德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将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要由浅入深,步步递进;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真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要求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校好习惯、学习好习惯、生活好习惯、社会好习惯。本着由易到难、易操作的原则分以下六个推进方面:1、遵规守纪教育:要重点抓好校规、校纪和基本社会法规两方面的教育。

2、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与学习态度相关的习惯,与学习过程相关的习惯,与 能力相关的习惯,以及与生理相关的习惯(视力、心理)等内容。 3、礼仪教育:要提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着装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劳动教育:学校要研究制定学生自我服务、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实践要求。 5、安全和自我保护方面:包括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其他自我保护方面的养成要点。 6、卫生和生活习惯:要重点培养与学生生理相关的卫生习惯和与心理相关的卫生习惯。 要求: 1、内容要规范化:我校将以大课间为切入点,以规范小学生的课间操、眼保健操、班级行为规范、路队等展示为主要内容逐步推进该项工作的落实;以《宁阳县第一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建立健全小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体系,使我校养成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内容要细目化:学校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要求各年级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养成教育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概括的内容分解成细目,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明确具体,易于理解掌握和执行。(例子见附表: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具体目标要求) 3、内容要序列化:各年级组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发育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研究制定出每个学龄期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包括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层次性和教育的连续性,要有梯度,不能简单重复,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强化班级教育

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本(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8961-88 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 本(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本(完整 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 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修改和使用。 根据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为了做好新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学生爱国爱校意识,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以使20XX级新生充分认识到进入大学的人生意义及肩负的社会责任,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明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树立远大的学习、生活目标,积极营造严谨勤奋的学习风气和团结友爱的生活氛围,培养乐观进取的积极心态和严明的纪律观念,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崭新的大学生活,特制定如下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要求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着重进行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明大学生。本次新生入学教育,要组织新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形势,确立科学的成才目标,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发学习。要组织新生认真学习新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延边大学学生手册》,引导新生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加强校规校纪和安全教育。通过个案剖析,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新生认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学习、生活指导,帮助

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会自然在我们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高的,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我们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一、强调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家校合力,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树立师表,蜡炬不成灰。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平时我时刻想着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 四、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们要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现在我班学生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学习、生活井然有序,良好的班风、学风已然形成。以长补短,以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去带动那些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养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活动时间:2011/12/5 地点:报告厅 主持人:罗然、莫璐 到会人员:1110班全体同学 活动目标:以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为中心,通过奏唱班歌、生活实例窥探、行规讨论交流、反面案例启示、、文明倡议书签名等一系列程序活动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让《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真正用规范来指导本班学生平时的言行。树立初一年10班的良好集体形象和个人影响。 活动要求: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活动过程: 一、奏唱班歌《明天会更好》 师: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中学生应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两位主持人闪亮登场! 罗然、莫璐: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莫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养成习惯。” 罗然:“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够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一个坏的习惯,也会干扰和影响一个人的学习与工作。” 莫璐: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让好习惯主宰你一生》 罗然:原来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并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的成长之路,说说你有什么习惯呢? 莫璐:先别说我,我们且来看看同学们的一些习惯吧! 二、生活实例窥探 罗然:让我们有热烈的掌声有演员们上场 场景:话在课堂 (下午上课铃声响了,老师正准备开始上课,唐际涛和张彪一前一后急匆匆地跑到教室门口,两人进来坐下后神思不集中,书也没拿出来,东张西望一会儿,又趴在桌上) 唐际涛:现在想睡觉了,你困不困啊 张彪:正起劲呢,不过瘾,我们下午下课后再去?我那个对家太窝囊了,还没开火就死翘翘,他妈真够郁闷 唐际涛:那我们联合,好好疯狂一下,我还琢磨着多赚点钱呢,昨天用低价买了很多废弃的二手货武器,50万进来,300万出去,爽

浅谈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

浅谈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 作者:梁超群时间:2010/6/23 16:18:00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5490839.html, 切实加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师德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道德素养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直接参照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这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苏联教育家家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的师德素养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品格的完善,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成为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目前有些教师,对其言行的道德示范作用认识不足,在课堂上散布与德育目标不符的观点和言论,发泄个人的不满情绪,还有的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自身的坏习惯带到课堂上来。有的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态度不认真,备课不下功夫;有些教师衣着随便,语言粗俗,批评学生不注重场合;有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这些都给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教师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一个师德高尚、业务上有成就、学术上有造诣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争先效仿的楷模。教师只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做到用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道德观念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用良好的自身修养去做学生的行为楷模。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信其行”,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 2.2把养成教育内容与学生发展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欲望与潜能 高校养成教育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学生发展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总是与他们特定的专业、学业、就业和创业等生活发展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坚持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把养成教育内容渗透、贯穿在他们各自的专业、学业、就业和创业等生命历程中。 研究认为,个体的意识倾向会影响个体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发展,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道德行为的表现。认为不同年龄、学制阶段的大学生各有个性,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特征各有不同。实现德育养成过程的个性化,依据个性实施教育,注重德育与“心育”统一,我们得进行教育策略上的调整。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或任务的难度,作为教育者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估计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关注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据此安排恰当的教育主题,找到大学生养成教育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协调他们的主体认知,强化其迫切求变意识,使其在心灵深处感悟到养成教育对自己人生发展的重大意义。把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意念问题,尤其是个性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大学生在养成教育中主动认同、自觉践履意识与能力。 2.3重视并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牛群成教育中的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有学者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5+2=0”现象进行了研究,即“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两天”。这种现象在大学生身上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学校教育如何达到与家庭教育的完美配合与协调,是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担当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以避免教育过程中的“5+2=0”现象。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家长采用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帮助其子女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要使每个家庭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更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体现“生活教育”的理念,融教育哲理于生活中。 针对大学生家庭与院校距离过远,可以利用大学院校网络平台,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绿色通道,并开办网上家长培训课程或学校。建立家长联系数据库,根据学生的表现状况,适时且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寻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体化,争取最大的合力,强化大学生文明道德行为的养成。 2.4通过大学生社团组织,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激发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文件编号:2020年4月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版本号: A 修改号: 1 页次: 1.0 编制: 会签: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落实学院《关于内涵建设攻坚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我院学风、校风和文明校园建设,培养学生明礼诚信、文明礼让、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实施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主题 文明修身立德树人 二、内容、措施和目标 详见附表 三、组织领导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成立相应的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全体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党员及主要学生干部组成,形成“领导主抓、辅导员主导、任课教师配合、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落实好学生教育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集体会商解决,做到教管协作、师生联动、全员育人。

2.加大宣传、广泛动员。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主题班团会、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将教育目的宣传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项主题教育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3.精心策划、注重实效。各二级学院学院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把大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到日常教育管理中,一抓到底,常抓不懈;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做实做好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切忌形式主义。 附: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项目(2013年)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习惯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那些行为是好的习惯,那些是不好的习惯。平时利用读报课多给学生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多举一些能启发警示人的事例。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自己必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行。 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重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例子。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叶圣陶先生认为,“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另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所谓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就是指一个人做事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这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不养成习惯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行动收获习惯;习惯收获性格;性格收获命运”。 给学生介绍一些实例如:1995年,有人对148名杰出青年做了调查研究,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杰出青年,良好的习惯是最重要的原因。调查发现这些青年在中小学读书时,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会抵制住游戏的诱惑,坚持认真完成作业;近百分之七十的人非常喜欢独立做事情;百分之八十的人对班上不公平的事经常感到气愤;而一半以上

的人经常制止他人的不良行为。有趣的是几乎在对这些杰出青年调研的同时,一份极有震撼力的调研报告,公布了对115名死刑犯青年犯罪的调查结果。调查表明,115名死刑犯从良到恶,从人到鬼不是偶然,他们日积月累的诸多不良习惯是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悲剧所在。115名死刑犯中,百分之三十多的人曾经是少年犯,百分之六十多的人少年时犯有前科,他们基本从小都有贪吃好玩,奢侈为荣,怕苦怕累,不学无术等不良表现,正是这些潜在的不良因素没有得到改变,最终导致了他们走上了人生的不归之路等等。 二、制定规范,严格要求。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班规、校规就是礼就是规矩,学生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都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但是制定规范应该发动学生,一起讨论制定,我们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起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习惯体系。在规范的约束和师生的示范下,必然有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当然,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仅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要求督导,要有持久的针对性训练。既要学生努力,还要有老师家长的监督与指导,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就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建立。老师要注意及时评估学生的行为,做的好的、进步的,就要多表扬,做的不好的就要批评引导,甚至要有一定的惩戒。 我们每个班制定的操行评分细则把它操作好,对学生的行为能起到较好的规范作用。我班在学校操行评分细则基础上由学生讨论补充了加分项六条,减分项五条。每个周由学生干部统计,做到公平公正。现在学生很重视操行分的增减,平时对自己的言行较为注意,确实起到了较好

大学生文明自律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文明自律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策划人:英语1301团支部 地点:教三1301教室 时间:10月26日下午两点 人员:英语1301全体学生

活动主题:遵规守纪,文明自律,从我做起 如今大学生文明自律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文明素质的概念就是一个国家,地区人口反应出该地区社会进步的一种转台和成都。现代文明是各人或群体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和生活方面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文明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当代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大学校园存在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状况 (一)公共道德意识较强,但行为上欠缺 如针对在学校墙上或课桌上乱涂画的行为,有78.12%的同学认为这是公物,不能乱涂,但17.71%的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认为这蛮不错的占4.17%。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们开始了它们新的一年,但有79.17%的同学会偶尔抄近路,践踏草坪,2.08%的人时常从草坪穿过,只有18.75%的同学从不践踏草地,这种统计会使小草多伤心啊! 而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态度方面,多数同学是反感的,所以我们不仅在态度上更要在行动上避免不文明行为。如对食堂插队行为,77.08%的同学表示非常讨厌,17.71%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5.21%的同学无所谓。可见大学生对插队这种行为还是十分反感的。同样,自习室疯狂的占座现象也引起很多人不满。希望大学生对类似行为尽力换位思考,促进校园和谐,保证教学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二)对于文明的自律意识不强 自律行为,是指不做社会不提倡的事,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其实他们自我控制力较差。 如迟到、早退、逃课的问题,只有20.83%的同学从不逃课,高达60.42%的人说偶尔逃课,还有18.75%的人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大家都逃课我也逃。大学环境相对松散,大学生自律意识不强造成了这样的状况。 (三)大学生的节俭习惯、节约意识和现代诚信意识还有待提高。 现在水资源紧缺,然而在我们调查中,有83.33%的同学会主动关水龙头,14.58%的人在忙的时候就对其放任不管了,更有2.08%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认为浪费的又不是我的,关我什么事啊! 大家都知道,诚实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人无信,则不立。但据调查只有34.38%的同学在考试中从来不会作弊,有5.21%的人会经常做弊,绝大多数有60.41%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细化目标: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细化目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

浅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一)

浅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一)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对策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高层次人才急需的今天,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素质,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思路。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本意为培养使之形成或成长。古人云:“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的本性自然生成,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也能使人形成或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真正的人才。 大学生养成教育,一般而言是指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具体地讲,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他们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它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条件。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把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作为教育目标,就与时下流行的道德规范教育、道德知识教育有所区别。道德规范教育和道德知识教育,是把道德原则规范、范畴及相关的伦理知识体系的传授作为主要目标。养成教育则不同,它更注重大学生的行为训练和品德培养,它是以行为教育为主线,力图在一定的情境、动机与行为方式之问构建稳固的联系。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教育部连续15年的高校师生思想状况滚动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求知欲高、进取心强等优点,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积极健康向上。当代大学生是值得依赖的一代,是大有希望的一代。但是,其中的问题亦不可小视.确实存在“大学生不如中学生”的“问题道德素质”。概括的说,就是基础文明素质弱,较强的道德认同感与较弱的道德实践能力之间存在矛盾。(一)大学生养成素质的现状 l、社会责任感较强,能够诚信做人、诚信办事,但社会公德意识和诚信意识有所欠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沉淀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民族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兴衰荣辱而浴血奋战、死而后已。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崇有加,推崇诚信做人、诚信办事,对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对英雄模范人物十分向往,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起到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作用。为希望工程捐款、义务献血、参与环保、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好评。 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公德意识有所欠缺。有的学生不遵守公共秩序,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上车不排队;有的学生不爱护公物,在课桌上面乱刻乱划,对公共图书“各取所需”,任意撕页或“开窗口”;有的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考试作弊现象严重;有的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采取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态度,社会责任感欠缺;有的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差。 2、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追求进步,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的生活习惯 应该看到,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刻苦努力,积极进取,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和造福于人民积极充实自己,这是大学生冲的主流现象。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考人大学后产生了万事大吉的思想,因而放弃了拼搏精神,“60分万岁”已成了部分学生的至理名言。 部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差。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不统一,缺乏自信心,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学习的主动性差,经常缺课、逃课,上课看闲书、说闲话、发短信,课后玩网络游戏等等。有的学生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宿舍卫生差。动手能力差,就寝时间随意性强,饮食习惯不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