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

课题组成员:钰、吴芳芳

映青、黄勤伟指导老师:林宗进

赤潮——生物性自然灾害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细胞浮游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急剧增殖或聚集引起的生态异常现象。

浮游植物是海洋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海洋生物的饵料基础。因此,浮游植物的数量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生物资源的盛衰。在适宜的光、温、营养盐的条件下将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然而,当某些条件,如营养盐特别丰富,只适于某些浮游植物生长时,则将可能导致该种植物迅猛发展并抑制其他种类的生长,形成所谓“赤潮”。”

赤潮发生时每毫升海水中会有成百上千个赤潮藻类细胞。这些微小的有色藻类大量生长以至使海水变成红色、棕色、甚至绿色、黄色。但是,

还有许多有毒的水华并不使海水变色,它也称为赤潮。反过来,

改变海水颜色的并不一定是赤潮,无毒无害的藻类积累也可能

改变海水的颜色。此外,还有一些浮游植物既不改变海水的颜

色也不产生毒素,但却以其它的方式杀害海洋动物。因此,许

多不同的现象都被归为赤潮。

影响概述

赤潮,在我国80年代后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不少地区都受过赤潮灾害之苦。尤其是有毒赤潮发生时常伴有鱼贝等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同时这些大面积的赤潮也使对虾养殖遭受了灭顶之灾。赤潮灾害使虾农尝到了赤潮灾害的切肤之痛,赤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亿元,是海湾或近海人工养殖的巨大威胁。此外造成的损失还有:零售业、餐饮旅馆及旅游业的经济损失,中毒生病的医疗费及工资损失,水质与海鲜品质检测的费用,公共告示、宣传费用,由恐惧担忧造成的后果等等。可见赤潮带来的灾害几乎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成因概述

产生赤潮的原因很多,除了赤潮生物本身快速的繁殖能力以及结构性质外,还需要适当的外部条件:

(1)水体中有丰富的营养因子,包括溶解氮化合物,溶解磷化合物,溶解硅酸盐,溶解铁盐、锰盐及其它几种微量金属盐,溶解维生素类及其它增殖促进有机物;

(2)海区的水文气象条件,如强烈、水温升高、海水停滞、海面上空气流稳定都有利于赤潮生物集结,是出现赤潮的自然条件;

(3)由于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而消耗溶解氧,使水底层出现低氧或无氧水团,也会引起赤潮;

所有因素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并影响藻类生长,从而影响赤潮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细菌或细菌的基团还可能对浮游植物毒素的产生起作用,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毒素也许是生活在浮游植物体或体表的某种细菌产生的。

污染现状

在我国,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工业和养殖业的不断增多,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业废水进入海洋,导致了赤潮污染不断加重。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沿岸海域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围也逐渐地扩大,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下面就我国邻海及港海域的赤潮污染进行具体说明。

一、渤海

资料表明,1989年8月下旬,渤海第一次发生大面积赤潮,面积达200平方公里;1998年9月下旬,渤海再次发生大面积赤潮,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 1999年7月2日渤海又一次发生大面积赤潮。下面以1999年的渤海赤潮为例来看看我国东部沿海的情况:

(一)始料不及的灾害

这是一次始料不及的突发赤潮灾害,它从开始到消退只有4天—5天时间。7月2日,当海监飞机飞抵市歧口附近海域时,发现海面以酱紫色为主,且呈不规则条带状分布,经监测,该海域发生赤潮,面积为400平方公里,当飞机飞抵塘沽大沽锚地附近时,再次发现同样的赤潮,面积约为25公里。7月3日,飞机再次起飞,发现赤潮面积又扩大趋势,经监测面积达500平方公里。7月4日,上午赤潮海域面积明显扩大,已达1500平方公里,围在大沽锚地至歧口附近海域之间,当飞机向南飞至老黄河口外海域时,发现多年从未发生过赤潮的该海域同时发生赤潮,面积为400平方公里。7月7日中午,监测人员在赤潮发生区歧口附近海域取样发现,水体中赤潮生物种类为无毒的闪光原甲藻、佛氏翅甲藻、旋沟藻sp,均低于形成赤潮的密度,赤潮现象已消失。此外,据渤海沿岸有关省市海洋行政管理部门不完全报告,在湾、兴城菊花岛附近海域也发生不同程度的赤潮。

(二)原因何在

渤海连续发生大面积赤潮是什么原因呢?除了赤潮生物的生物学因素外,还有一个被公认的环境因素,它分为自然和人为两部分。一份关于1998年黄骅赤潮研究报告指出:1)诱发黄骅赤潮的因素有:人海河流排污、虾池废水、人海石油等;2)诱发赤潮的条件有:气温偏高、海面无风、干旱少雨,辐射、水动力条件等。

而1999年7月2日,渤海再一次突发赤潮,原因何在?

有关资料表明:当时正值北方高温天气,几条渤海西岸的主要排污河的沿岸,都能看见污浊的河水不停的向渤海流淌。在海河口船闸,船闸外的海水混浊不清,白沫横生,且水面漂浮着一些垃圾污物。在这样长时间的高温下是极可能诱发赤潮的。

从监测的情况看,此次赤潮发生和发展的速度都很快,但持续时间较短,也与那几天连续刮风、降雨,温度降低有关。

二、港

一、环境因素

(一).水温

海水温度是海洋环境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水温对生物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适温围,当温度升高时加速生物的新代,增加繁殖速度。赤潮一般都发生在水温较高的季节。据报道,日本的赤潮一般发生在水温15–25摄氏度间,通常在20–25摄氏度时发生赤潮。西港是一半封闭湾,依靠潮流与外海进行交换。在不同季节里受到浙闽沿岸水及海峡暖流水等不同水系的影响。此外,由于湾水浅,因此气温也对本海区水温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盐度

盐度是浮游生物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报道认为,降雨引起的海水盐度下降是浮游生物异常繁殖的物理刺激因素,也是发生赤潮的重要因素。

西港周围无大陆径流直接排入,仅九龙江水的间接影响。本海区的盐度,除受外海水影响外,降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调查表明,其年平均盐度为28.30,其变围在18.98–32.33之间。各月(大、小潮)盐度平均值示于表1、图1。由其可见,西港的盐度以9月份最高(30.83),7–9月的盐度均在29以上,这可能是由于高温高盐的暖水入侵引起的。4月份最低(26.01),4月和6月海水盐度的均值均为26左右,这可能是由于降水引起了盐度下降。

调查海区盐度垂直变化的特点为底层一般比表层高0.5–1.0左右,但是在雨季的4月和6

月相差较大,往往超过1。 而盐度的平面分布则由湾口向湾呈逐渐递减的趋势。

(三).PH

海水的PH 值是浮游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

同时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也对海水中的PH 值产生

影响。当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时,由于光合作用增强,

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将使海水的PH 值增加;反之,当

浮游生物呼吸或死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使PH 值

下降。通常海水的PH 值在7.5–8.4之间。而西港

的PH 在7.90–8.46之间,80%以上测站的PH 值在

8.00–8.30之间。各月PH 的平均值变化如图4所示。由图4可见,表层PH 以5月份最高(8.31),10月最低(7.98),2–6月较高,均在8.2以上。8–10月为低值期,46%测站的PH<8.00。底层PH 的变化趋势与表层的相似,但是底层的PH 值普遍比表层稍低,这可能与底层光合作用较低且在底层有较大量的有机物分解有关。

PH 的平面分布,在夏、秋和冬季分布较均匀,变化不大;春季则由湾口向湾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以宝珠屿附近的水域为高值区(5月份PH 在8.35以上),与此同时对照站(10号站)的PH 仅8.09。这与此时在宝珠屿出现赤潮,浮游植物生物量比对照海域的高,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引起PH 值升高相一致。

(四).溶解氧及其饱和度、化学耗氧量

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是重要的生态因素,也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水中含氧量除与海洋物理、化学因素有关外,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及生物的呼吸也能改变水中氧含量。以下是港赤潮发生区溶解氧的情况:

1、 时空变化特征

(1)含量特征

西港每月大潮海水(表底层均值)溶解氧(DO )及氧饱和度的季节均值是春季最高,冬、夏季次之,秋季最低。氧含量及氧饱和度的最大值均出现于春季马銮海堤附近海域

(17号测站)的底层。

(2)平面分布

图2显示出西港各季大潮表层海水溶解氧含量均值的平面分布。春季溶解氧含量的分布趋势是马銮海堤附近海域的17号测站最高,逐渐向宝珠屿附近海域的12号站方向递减,且氧质量浓度的平面极差较大,相差达 1.8mg/dm3。同样地,夏、秋两季溶解氧含量的分布趋势也是马銮海堤附近海域较高,逐渐向火烧屿和高集海堤涵洞口附近海域方向递减,但氧质量浓度的平面极差较小,相差仅0.25–0.52mg/dm3。冬季溶解氧含量是宝珠屿以域较高,逐渐向邻近海域和火烧屿附近海域方向递减,其氧质量浓度的最大极差为0.92mg/dm3。

(3)周年变化

西港溶解氧含量的周年变化如图3所示。图3表明,该海区溶解氧含量的分布是表层高、底层低。5月份出现了氧含量的最高值,9月份出现了最低值。

(4)周日变化

图4显示出1987年5月14–15日14号测站所观测到的氧含量的周日变化(表底层

均值)。从图4可以看出,5月14日20时出现了氧含量的周日最高值,5月15日凌晨2时出现了最低值,其最大日较差值达2.72mg/dm3。显然,这可能是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与动物呼吸协同作用的结果。

2.与浮游植物数量的关系

图3显示出1987年1–12月西港大潮海水溶解氧含量与浮游植物数量的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春、夏两季调查区(11–18站)溶解氧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浮游植物的消长相一致。所以赤潮发生期间,该海区溶解氧的变化主要是受浮游植物活动所控制。

3.与水温、盐度的关系

图5显示出赤潮发生期间宝珠屿海域(13、14、16站表底层均值)溶解氧含量与水温和盐度的关系。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赤潮发生期间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与盐度部分呈现正相关趋势,而与水温几乎无关。显然,这种关系是由于生物效应对溶解氧的影响掩盖了物理效应。然而,尽管如此,该海区溶解氧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水温和盐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仍然相反(图6),它们的季节均值存在着良好的负相关关系(冬季的1–2月只观测表层海水): DO=39.53—1.15S (r= -0.95,n=7);

DO=12.88—0.26t (r= -0.95,n=7)

由此可见,在赤潮发生期间,该海区溶解

氧的变化主要是受浮游植物活动所控制,大致

与浮游植物兴衰相对应。3、5月份由于浮游植

物的迅速繁殖生长,光合作用增强,使得春季

溶解氧含量高于冬季、夏季和秋季。但该海区

溶解氧的季节变化仍然是受水体的温度、盐度

所控制。

4.与三氮、无机磷、PH值和化学耗氧量

(COD)的关系

营养盐是浮游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浮游植物繁殖生长消耗了水体中的营养盐,但浮游植物的消亡,有机质的分解可以使之获得再生。在这个生化循环的过程中,海水中的溶解氧也发生了变化,它与营养元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图7可以看出,该海区溶解氧含量与氮(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这表明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生长,摄取了水体量的氮,在强烈的光合作用下放出相当量的氧,因而使得水体中氮的含量迅速下降,氧含量急速上升。浮游植物消亡、有机质分解,消耗了氧,释放出氮,使水体中氮含量上升、氧含量下降。然而,该海区溶解氧含量与磷的关系却比较复杂,有时呈现正相关,有时呈现负相关。显然,这种关系可能同该海区的N/P(原子比)值有关。海洋浮游生物体和大洋中的N/P比值一般恒定在16:1,偏离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某一相对低含量元素的限制。

港赤潮发生区每月大潮表层海水N/P的年均值为61:1,在赤潮发生期间所进行的13个航次的跟踪观测中,宝珠屿海域(13、14、16站表底层均值)N/P的均值为57:1。显然,这个比值对浮游植物供求关系来看,N显得过剩,而P似乎显得非常紧缺。因而P 成为该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一旦水体中得到适量P的补充,浮游植物就大幅度的增殖。在水体中P得不到补充或补充不足的情况下,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既消耗了水体中的P又放出氧;浮游植物的消亡、有机体的分解既消耗了氧又释放出P,因而使水体中的氧同P呈现负相关。

在赤潮发生期间,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与COD、PH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图8、9)。

(五).营养盐

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除了需要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外,也需要吸收一定的N、P、Si等营养盐。适量的营养盐将促进植物的生长繁殖;然而,过量的营养盐将促使某些种类的浮游植物迅猛地生长繁殖并形成赤潮。因此,富营养盐是发生赤潮的物质基础。

1.硝酸氮

调查海区硝酸氮的平均含量为9.00mol/dm3,

其围在1.42–32.30umol/dm3之间。硝酸氮的月

平均含量及围如表3和图10所示。由其可见,表、

底层的硝酸氮均以4月份最高(表层19.76umol/dm3),

2月份最低(3umol/dm3)。这可能是4月份为雨季,

中旬雨量总计约达100mm,把陆地的许多有机物带入

海中,加之此时浮游植物数量较少,所消耗的营养

盐少,因此海水中的硝酸氮高。由图还可看出,10

月至翌年1月也是硝酸氮的高峰期,这与该阶段的低浮游植物数量有关。在浮游植物最高峰的5月份,仍保有5umol/dm3以上的硝酸氮,这说明本海区的氮比较丰富。硝酸氮的平面分布,在高硝酸氮的秋、冬(10至1月),湾口和湾的含量相差不大,且与对照站也大致相同,这说明在此段时间高营养的沿岸流在本海区起主导作用。在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3至6月,一般湾口稍高于湾;7至9月,硝酸氮含量较低(3—5umol/dm3),分布较均匀。

2.亚硝酸氮

调查海区亚硝酸氮的平均含量1.63umg/dm3,围在0.18—5.55umg/dm3间,以10月最高,平均值达4.49umol/dm3,4月和10—12月的亚硝酸氮都在1.5umol/dm3以上,其他月份都在1umg/dm3以下。

3.氨氮

氨氮的平均含量为3.94umol/dm3。围在

0.00—17.10umol/dm3之间。氨氮的月平均含量

示于表4和图11。由图、表可见,氨氮的变化较

大,9月至翌年1月份为氨氮的高峰期,其含量

在6umol/dm3以上,2月份最低仅0.37umol/dm3,

其余的月份在2umol/dm3左右。

由以上三种形式的氮的总和得出“三氮”的

年含量为14.98umol/dm3。各月“三氮”的平均

含量示于表5,由表可见,10—12月为>21umol/dm3

的高峰期,其他月份在7—21umol/dm3之间。按上述评价富营养化的标准,本海区的无机氮的含量达到轻度富营养化(>12umol/dm3)的标准。

4.活性磷酸盐

活性磷酸盐(以下简称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元素,尤其在中国南方海区一般都存在着富氮乏磷的现象,磷在这些海区往往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限制因子。

(六).底质有机质和硫化物

底质中的有机物和硫化物能较稳定地反映海区的有机污染状况。本调查对10个测站的底质有机质和硫化物测定结果列于表6。有机质含量在0.84—2.26%(m/m)之间,平均含量为1.75%(m/m);硫化物均值为239*10-6 (m/m)。从有机质和硫化物的平面分布可以看出,从13号站以北至湾顶区域的含量比较高,13—18号站有机质的均值为2.0%(m/m)。

13—18站的硫化物含量一般都在0.1*10-3(m/m)以上,17号站竟高达1.01*10-3(m/m)。根据日本海域营养等级的划分,认为底质中硫化物含量在(0.03~0.3)*10-3 (m/m)间为富营养水域。因此,宝珠屿海区是值得重视的海区。从表6还可以看出,从1985至1987年,海区的有机质和硫化物的含量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13~18号站的海域较为明显。至于1987年11号站和12号站的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比历年偏低,这可能是由于这段时间附近正在进行港口的建设,大量填土可能影响了测站的底质。

(七) 浮游植物

本次调查初步鉴定出浮游植物110种,其中硅藻93种、甲澡13种、金澡2种、蓝藻2种。以8月份种类最多,达63种;3——9月都在35种以上;1月最少,仅13种。这些种类大多为广温或暖水近岸种。在这110种浮游植物中,可形成赤潮的种类有41种,其中硅藻29种,甲澡12种。

1、浮游植物的数量变化

调查海区的浮游植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由于气候温暖,充足,营养盐丰富,因此浮游植物数量也较大。

2、浮游植物的季节分布

浮游植物数量的平面分布各月不尽相同,现仅用2、5、8和11月作为季度代表月。这4个月的平面分布图示于图12。由图中可以看出,2月和11月份不论湾湾口浮游植物数量分布比较均匀,而且与对照的10号站差别不大,甚至湾的数量比对照站更低。在浮游植物异常繁殖的5月份,13号站以北的海域浮游植物的数量均比的11、12号站高,其中尤以宝珠屿——马銮湾口一带最高,11—18号站的数量也都比照站高得多。8月份的平面分布比较均匀,但仍可看出海堤附近的15、18号站比较高。

3、浮游植物的周日变化

由于西港的海水主要受潮汐的影响,因此浮游植物的周日变化较为明显。西港浮游植物周日变化的几个特点:1)不论白昼或夜晚,高平潮时恰好是浮游植物数量的最小值,这可能是由于外海水的浮游植物数量少,高潮时外海水起到稀释湾浮游植物的作用,导致浮游植物浓度降低;2)浮游植物的数量与氧饱和度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浮游植物的两次低值期正好也是溶解氧的最低值,溶解氧的高值期也基本上与浮游植物的高值期一致;3)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硝酸氮成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尽管浮游植物的高值期由于消耗大量的硝酸氮,使硝酸氮的含量变为最小值,但是此时硝酸氮仍保留约6umol/dm3的硝酸氮,此时的叶绿素a的含量高达25.0mg/dm3,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高达4.5*106个/dm3,这说明本海区的氮是富余的;4)浮游植物的数量尽管与活性磷酸盐的关系不如硝酸氮那么明显,但仍可以看出在浮游植物最高峰处正是磷酸盐的最低值,此时的磷酸盐已被植物消耗殆尽,此后由于磷的缺乏致使浮游植物的数量不可能恢复到前面的高峰,这也说明磷酸盐是本海区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从磷酸盐的周日变化还可看出,磷酸盐的含量在退潮开始后逐渐上升,至低平潮前2h达到最大值,这可能是由于退潮时海水冲刷潮间引起底质中磷释出,此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5)浮游植

物与叶绿素成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4.叶绿素a

叶绿素a存在于一切浮游植物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物质。因其测定方法简便,目前国际上常利用海水中叶绿素a的含量来象征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在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中也常用叶绿素a的含量作为评价富营养和发生赤潮的指标,一般认为叶绿素a在1—10mg/m3时为富营养,>10mg/m3为过营养。

从图13中可以看出13、14、16号测站的叶绿素a随时间变化很大,且与浮游植物的变化趋势很相似。虽然某些时候如8月22日叶绿素a的增幅不如浮游植物那么大,但总的趋势很吻合。因此,叶绿素a可作为赤潮调查的有用指标。从图13还可以看出,3月份以后,叶绿素a>10mg/m3的峰一个接着一个,这也说明本海区为富营养化的海区,如果条件具备很容易形成赤潮。

二.赤潮发生过程的观察

根据西港赤潮的发生过程,可以看出形成这次赤潮的几个特征:

1.雨后放晴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因素。如果雨后又遇阴天则浮游植物数量变化不大;但是如雨后,特别连续2—3d降雨之后又遇连续的几天晴好天气,引起气温、水温明显回升,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可能发生赤潮。

2.降水引起大量陆地有机物质入海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西港的营养含量比较高,属轻度富营养,能维持较高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但一般不易发生赤潮,而如果大量降水把陆地的大量有机物排入海中,使营养盐特别是磷的大量增加则可能发生赤潮。

3.降水引起海水盐度下降是浮游植物异常繁殖的重要因素。

4.海水中的微量金属Fe、Mn的增加也是形成这次赤潮的因素之一。Fe、Mn是诱发

这次赤潮的重要因素。

5.从这次赤潮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浮游植物的异常增殖引起了海水中的某些物化因素的明显变化,如溶解氧和PH的增高、COD上升等现象出现。在赤潮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因素的变化来判别赤潮发生情况。

措施

海域环境污染和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条件,而引起水体严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和养殖废水的排放。要减少赤潮发生就要严格控制排入海域的污染物量,污水排放前先经污水处理厂处理,使污染物的含量低于一定标准才能排放,充分利用海洋自净能力。还要加强对船舶压舱水和石油钻井平台的管理,确保海洋环境的良好。

此外,浮游植物的这种非正常增殖还不能加以调节和控制,而目前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信息的传播和沟通。如丹麦已通过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传递有关信息,如浮游植物生物量、赤潮发生时的围及程度等。挪威采用先进光导纤维传感器监测环境变化,并通过卫星的MARINET系统传输数据,此外养鱼户每个星期都要观测藻类的浓集程度和水的清晰度。然后由挪威的环保部门将这些信息和5天的天气预报综合起来,为养鱼户和当局提供“藻类预报”。

此外,水质水文与浮游植物的连续监测也十分重要。除常规的采样分析外,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赤潮的发生已成为一种很有希望的技术。而其中甲藻毒素的分析测定仍是监测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寻找灵敏度高、分析速度更快的方法。

在我国,为减少赤潮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健康,国家海洋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强近岸海域赤潮预防与管理的通知》。

1999年5月份以来,渤海莱州湾、渤海湾和辽东湾、长江口及近岸海域连续发生大面积赤潮。特别是7月13日在辽东湾海域发现的赤潮,面积达63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有历史记载以来围最大的一次赤潮。

近年来发生的赤潮围大、危害重、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渔业生产、海水养殖、旅游开发活动以及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通知指出:

1、要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向海洋中超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前要进行处理。新增设的排污口要远离水产养殖区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海域。以控制和减少海域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减少赤潮的发生;

2、要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应充分论证,避免盲目开发。尤其要加强对容易受到赤潮危害的海水养殖业的指导和管理,指导渔民科学地选择养殖场所,合理安排养殖密度,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防止海水养殖自身污染;

3、要加强对近海赤潮的监视、监测。对近岸海域、海水养殖区、赤潮多发区,要增加监测频次、站点以及与赤潮相关的监测项目,及时向国家海洋局报告并向有关单位通报已发生或可能发生赤潮的信息;

4、加强对赤潮毒素监测以及海产品的管理。有些赤潮生物含有生物毒素,可能会

对海洋鱼类和贝类等造成污染。请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赤潮发生海域的海洋水产品的监测和监管,以确保食用安全;

5、加强赤潮在后评估工作。赤潮发生时和消失后,应及时对赤潮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应该包括渔业资源损失、水产养殖业损失、旅游等其它海洋经济的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应包括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等生态效益的损失。评估结果应尽快报告国家海洋局。

以下具体介绍两种治理方法

1、化学物理法

化学物理法分为杀除法和沉降法:(1)采用杀藻剂,如硫酸铜。硫酸铜作为杀藻剂,在治理淡水浮游植物时非常成功,但治理有毒甲藻赤潮时遭到完全失败。因为很多甲藻含有毒素,当细胞裂解时,毒素将释放到水体中,这些毒素很稳定,即使在有光和热的情况下,几周都不会分解。因此,这样的处理结果反而使海水的毒性增加,并造成海洋生物的尸体分解,进一步恶化海洋环境。(2)超声波杀除法。(3)臭氧杀除法。(4)采用无机混凝剂,如硫酸铝、铁盐、锰盐、钙盐等。(5)采用高分子混凝剂如粘土、聚氯化铝等,这一方法受到最为广泛的研究。此外,日本还开始采用磁力回收赤潮生物。

2、生物法

生物法分为:(1)采用纤毛虫捕食甲藻食物。(2)采用蓝藻分泌物质的植物间相互抑制作用来治理甲藻。其他的治理方法有回收加压浮上处理法,即采用鼓气的方法使甲藻漂浮后回收;泵水疏散法,即将水泵入赤潮发生区,以疏散甲藻,降低其密度,使海

洋环境的透光性增强,鱼类的存活机会增加。

回归蔚蓝

我们伟大的祖国,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连同星星点缀的大小岛屿的海岸线在,总长32000千米以上,是世界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如此宽广的海洋,为华夏子储备和提供了丰富的宝藏,是名副其实的蓝色宝库。但我国的海洋环境问题是严峻的。我们青少年应加入到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活动中去,唤醒人类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不乱丢废物,不乱倒污水,像珍惜自己的生命那样去爱护自己的家园,去关注海洋保护,将浪漫的蓝色衣裙还给地球。

《生物化学》考研复习重点大题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化学》重点大题 1.简述Chargaff 定律的主要内容。 答案:(1)不同物种生物的DNA 碱基组成不同,而同一生物不同组织、器官的DNA 碱基组成相同。(2)在一个生物个体中,DNA 的碱基组成并不随年龄、营养状况和环境变化而改变。 (3)几乎所有生物的DNA 中,嘌呤碱基的总分子数等于嘧啶碱基的总分子数,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 的分子数量相等,鸟嘌呤(G)和胞嘧啶(C)的分子数量相等,即A+G=T+C。这些重要的结论统称 为Chargaff 定律或碱基当量定律。 2.简述DNA 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案:DNA 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 双螺旋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一条链的走向为5′→3′,另一条链的走向为3′→5′;两条链绕同一中心轴一圈一圈上升,呈右手双螺旋。 (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的骨架位于螺旋外侧,而碱基位于螺旋内侧。 (3)两条链间A 与T 或C 与G 配对形成碱基对平面,碱基对平面与螺旋的虚拟中心轴垂直。 (4)双螺旋每旋转一圈上升的垂直高度为3.4nm(即34?),需要10 个碱基对,螺旋直径是2.0nm。(5)双螺旋表面有两条深浅不同的凹沟,分别称为大沟和小沟。 3.简述DNA 的三级结构。 答案:在原核生物中,共价闭合的环状双螺旋DNA 分子,可再次旋转形成超螺旋,而且天然DNA 中多为负超螺旋。真核生物线粒体、叶绿体DNA 也是环形分子,能形成超螺旋结构。真核细胞核内染色体是DNA 高级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由组蛋白H2A、H2B、H3、H4 各两分子形成组蛋白八聚体,DNA 双螺旋缠绕其上构成核小体,核小体再经多步旋转折叠形成棒状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4.简述tRNA 的二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答案:已知的tRNA 都呈现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基本特征如下:(1)氨基酸臂,由7bp 组成,3′末端有-CCA-OH 结构,与氨基酸在此缩合成氨基酰-tRNA,起到转运氨基酸的作用;(2)二氢尿嘧啶环(DHU、I 环或D 环),由8~12 个核苷酸组成,以含有5,6-二氢尿嘧啶为特征;(3)反密码环,其环中部的三个碱基可与mRNA 的三联体密码子互补配对,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可把正确的氨基酸引入合成位点;(4)额外环,也叫可变环,通常由3~21 个核苷酸组成;(5)TψC 环,由7 个核苷酸组成环,和tRNA 与核糖体的结合有关。 5.简述真核生物mRNA 3′端polyA 尾巴的作用。 答案:真核生物mRNA 的3′端有一段多聚腺苷酸(即polyA)尾巴,长约20~300 个腺苷酸。该尾巴与mRNA 由细胞核向细胞质的移动有关,也与mRNA 的半衰期有关;研究发现,polyA 的长短与mRNA 寿命呈正相关,刚合成的mRNA 寿命较长,“老”的mRNA 寿命较短。 6.简述分子杂交的概念及应用。 答案:把不同来源的DNA(RNA)链放在同一溶液中进行热变性处理,退火时,它们之间某些序列互补的区域可以通过氢键重新形成局部的DNA-DNA 或DNA-RNA 双链,这一过程称为分子杂交,生成的双链称杂合双链。DNA 与DNA 的杂交叫做Southern 杂交,DNA 与RNA 杂交叫做Northern 杂交。 核酸杂交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的产前诊断、致癌病原体的检测、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亲子鉴定和动

《养殖水域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222216) 一、名词解释 1.限制因子:。 2.临界氧量: 3.拥挤效应: 4.生态位: 5.水呼吸: 6.赤潮生物: 7.内禀增长率: 8.窒息点: 9.营养级: 10.生态学: 11.生态系统: 12.生态因子: 13.生境: 14.阈: 15.生态幅: 16.指示生物: 17.种群: 18.环境容纳量: 19.生物群落: 20.群落演替: 21.库: 22.积温: 23.有效积温: 24.生物群落: 25.生态平衡: 二、选择题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生态学定义是由首次___ ____提出 的。 A. Odum E.P. B. Haeckel E. C. Forel D. Tansley 2.水体光照特点之一是透入水层光的光照强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_________。A.指数式 递减 B. 指数式递增 C. 不变 D.算术级数递减

3.鱼类和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于__ _____。 A. B型 B. C型 C. A型 D. 其它型 4.以下呈C型存活曲线的生物是______。A. 熊猫 B. 鲸鱼 C.鲤鱼 D.人 5.以下哪种生物更倾向于K-对策者____ ___。A.轮虫 B.枝角类 C. 桡足类 D. 原 生动物 6.海洋硬骨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___ ____。A. 等渗调节 B. 低渗调节 C.高深调节 D.随渗调节 7.淡水硬骨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____ ___。A. 等渗调节 B. 低渗调节 C.高深调节 D.随渗调节 8.天然淡水温带湖泊中氧气的主要由___ ___消耗。A.鱼类呼吸 B.逸散入空气 C.底栖生 物呼吸 D.水呼吸 9.林德曼定律生态效率一般是_____ ______。 A. 10% B. 10-20% C. 50% D. 15% 10.两物种间相互作用彼此得利但缺少另一方不能继续生活的种间关系为_____ _____。 A. 互利共生 B. 原始合作 C. 竞争 D. 中性作用 11.个体水平的生物能量学方程一般是指_____ ______。 A. C=P+R+F+U B. PG= PN+RA C. P = PNC +R D. PNC = PG – RA-RH= PN-RH 12.有机物质的分解包括破碎(C)、降解(K)和淋溶(L), 则有机质分解(D)的表达式为 _______ _______。 A. D = KCL B. D = K-C+L C. D = KC/L D. D = K+L -C 13."Q10=2-3"所表示的生态学意义符合________。 A. 10%规律 B. Vant Hoff' law C. R.Q. D. 发育温度阈 14.有机物质的分解包括破碎(C)、降解(K)和淋溶(L), 则有机质分解(D)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A. D = KCL B. D=K-C+L C. D= KC/L D. D = K+L-C 15.生物多样性可用________________指标而数量化。A.生长曲线 B.种群转变速率C. 香 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D.能量转换效率 16.____________是水生生物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A.水温 B.光照 C.溶氧 D.盐度 17.表示化学耗氧量的是____ __。 A . BOD B. COD C.TOD D.TOC 18.下面不属于水体生态因子中的自然因子的是___________。 A.降水量 B.土壤深度 C.微生物 D.溶解盐 19.以下呈C型存活曲线的生物是______。 A. 熊猫 B. 鲸鱼 C.鲤鱼 D.人 20.被水分子强烈散射的是____ __。 A.红光 B.蓝光 C.紫光 D.黄光

赤潮的基本知识

【赤潮的基本知识】 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本来是渔业方面的用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水面发生变色的情况甚多,厄水(海水变绿褐色)、苦潮(按即赤潮,海水变赤色)、青潮(海水变蓝色)及淡水中的水华,都是同样性质的现象。构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很多,但鞭毛虫类、硅藻类大多是优势种。当发生赤潮时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细胞/毫升。在日本近海淡水流入的内湾,自春至秋均有发生。近年,随着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增加而出现了富营养化,在东京湾、濑户内海、有明海等赤潮频繁发生。赤潮有时可使鱼类等水生动物遭受很大危害,这是由于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鱼鳃,引起机械障碍,和它们死后分解,迅速消耗氧气,水中氧气不足,以及分泌有害物质等造成的,〔尤其是裸甲藻属(Gymnodinium)和Olisthodiscus等为害甚大〕。一般以为是由于水不流动、富营养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温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赤潮与历史记载】 赤潮是一种灾害性的水色异常现象,也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人类早就有相关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 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赤潮发生时,海水变的黏黏的,还发出一股腥臭味,颜色大多都变成红色或近红色。在日本,早在腾原时代和镰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803年法国人马克? 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据载,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一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如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发光现象。 【赤潮的典型特征】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

生物技术大实验考试复习题

生物技术大实验 一、核酸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核酸分子糖—磷酸骨架中的磷酸集团,呈负离子化状态;核酸分子在一定电场强度的电场中,他们会向正极移动。 (2)电泳中使用无反应活性的稳定支持介质,电泳迁移率与与分子摩擦系数成反比。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叫作电泳的速率,它与电场强度成正比,与该分子所携带的净电荷数成正比,而与分子的磨擦系数成反比(分子大小、极性、介质的粘度系数等)。 因此,可在同一凝胶中、一定电场强度下分离出不同分子量大小或相同分子量而构型有差异的核酸分子。 二、CTAB法提取植物总DNA中CTAB的中文名称及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CTAB的全称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基因组DNA的提取包括组织粉碎,细胞膜破坏,蛋白质去除和DNA的沉淀.一般取植物的幼嫩组织,其DNA含量丰富,组织易于破碎。组织破碎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研磨,捣碎机捣碎,超低温冷冻使组织细胞间结冰,稍加研磨即可以粉碎,并减少研磨过程中各种酶类的作用。DNA提取缓冲液主要是由对DNA有稳定作用的盐如Tris,EDTA和破坏细胞的试剂SDS或者CTAB组成。蛋白质的去除是用苯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使抽提液分相,因核酸(DNA、RNA)水溶性很强,经离心后即可从抽提液中除去细胞碎片和大部分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或无水乙醇使DNA沉淀,沉淀DNA溶于TE溶液中,之后用RNase处理去除少量的RNA,即得植物总DNA溶液。 三、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SDS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蛋白分析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引进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它是将蛋白样品同离子型去垢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以及巯基乙醇一起加热,SDS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蛋白变性,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能使半胱氨酸之间的二硫键断裂,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还原剂的SDS溶液中,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SDS,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由于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进行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当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间时,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符合下式:logMW=K-bX,式中:MW为分子量,X为迁移率,k、b 均为常数,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量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分子量。 用SDS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纯度。在4%浓缩胶和12%分离胶上,以标准分子量蛋白(Protein Marker,High 29-205 kDa)为对照,电泳分离。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和脱色液脱色后,比较样品与标准分子量蛋白的迁移率,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及酶制剂纯度。 四、RNA提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RNA是一类极易降解的分子,要得到完整的RNA,必须最大限度地抑制提取过程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核糖核酸酶对RNA的降解。高浓度强变性剂异硫氰酸胍,可溶解蛋白质,破坏细胞结构,使核蛋白与核酸分离,失活RNA酶,所以RNA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时不被降解。细胞裂解后,除了RNA,还有DNA、蛋白质和细胞碎片,通过酚、氯仿等有机溶剂处理得到纯化、均一的总RNA。 注意事项 1. 从少量样品(1-10mg组织或102-104细胞)中提取RNA时可加入少许糖原以促进RNA沉淀。例如加800ml TRIzol匀浆样品,沉淀RNA前加5-10μg RNase-free糖原。糖原会与RNA一同沉淀出来,糖原浓度不高于4mg/ml 是不影响第一链的合成,也不影响PCR反应。 2. 匀浆后加氯仿之前样品可以在-60至-70℃保存至少一个月。RNA沉淀可以保存于75% 酒精中2-8℃一星期以上或-5至-20℃一年以上。

水体浮游动物调查

水体浮游动物调查研究 摘要为初步了解研究水生动物的手段和方法,为将来从事有关水生动物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本实验对内的一个池塘内的水体浮游动物展开调查。研究了该水体中水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种类密度。实验表明:该水体中存在多种水生植物和水体浮游动物。其中以尾裸藻为优势物种。 关键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种类密度 A research of the zooplankton in XXXX Abstract In order to learn 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study the zooplankton;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work which is studying on the zooplankton.In this Experiment,Survey the zooplankton which is in a pond of XXXX.Study th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density of zooplankt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aquatic plants and zooplankton . 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is Euglena caudata.. Key Words zooplankton;species composition;species density 1 前言 1.1 浮游动物概念及其功能特点 1.1.1 浮游动物概念 浮游动物是指悬浮于水中的水生动物,它们没有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很弱,不能做远距离移动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动力,身体微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是生态学名词,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刘健康,1999)。 1.1.1.1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由单细胞构成的微小动物,有些种类形成群体,群体中的单个虫体都是独立生活的,以伪足、纤毛和鞭毛为主要行动胞器,典型的原生动物的原生质是透明的、无色的,许多原生动物因摄食许多食物呈多种不同的颜色。原生

真题大题汇总

1999年 1、简述5种哈尔滨引种并应用的园林树木新品种,简述其观赏特性。 2、组培在花卉园艺上的应用。 3、百合的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其应用。 4、园林树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5、豆科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以本科中你认为最有观赏价值的树种为例,说明其观赏主要分布区。 2000年 1、运用花卉学原理说明“催百花于片刻,具四时于一时”的含义。 2、无土栽培优缺点,常见基质及选用基质的原则。 3、花卉浇水和施肥原则。 4、常见的鲜切花,选一种论述其年生产周期。 5、蔷薇科主要形态特征,四亚科区别。 2001年 1、举例说明研究花芽分化的意义。 2、一年生陆地草花的定植,及注意问题。 3、花卉与光照的关系。 4、简述植物配置原则。孤植树种植地点、孤植树的选择要求。10种适宜孤植树,注明科属。 5、综合论述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和园林应用中的作用。 2002年 1、园林树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突出作用。 2、简述植物配置基本原则。 3、孤赏树、庭荫树、行道树选择要求和种植方式。根据你所在地区各选2种,描述其形态特征。 4、堆肥土、腐叶土的制备方法。 5、城市园林绿化中大面积使用草坪的利与弊。 6、铲地与松土的作用。 7、魔纹花坛中常用的花卉,注明科属。 8、以百合为例,论述扦插繁殖中材料的选择、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控制对扦插效果的影响。 9、温室盆栽花卉的日常管理与养护。 2003年 1、举例说明花卉与温度的关系。 2、在植物造景中如何体现环境的美化功能。 3、蔷薇科四亚科主要区别。 4、5种花果具佳的树种,分别论述观赏特征,生态习性,适用范围。 5、指出下列植物应用的合理及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哈尔滨的某个小区绿化: A园景树:旱柳、雪松、樟子松、银中杨、枫香 B藤本:山葡萄、常春藤、紫藤 C地被:沙地柏、沿阶草、芡实 D绿篱:大叶黄杨、水蜡树、小叶黄杨、家榆 E草坪:早熟禾、三叶草、连钱草 F水生:紫花地丁、香蒲、百日草、燕子花 2004年 1、樟树、榉树、广玉兰、紫薇、白桦、桑树、雪松的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 2、下列园林树木属间主要形态区别。 A溲疏属、山梅花B槐、刺槐C云杉、冷杉D臭椿、香椿 3、选5种以我国为分布中心的名贵花木,说明科属及分布范围。 4、在哈尔滨一居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中,拟创造季相变化鲜明、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植物景观,选择的雪松、红 皮云杉、垂柳、桑树做园景树,锦带花、木槿、华北连翘、榆叶梅作为观花灌木,南蛇藤、紫藤、葛藤做垂直绿化材料,请对该配置做出评价。并提出你的树种选择方案。 5、郁金香露地栽培时的管理要点。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

8.3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 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有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两种类型。定性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进行属种鉴定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了解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出现季节及其分布状况。定量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确定个体数目或重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探明各种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数量及其变化情况。定性调查是定量调查的基础,定量调查则是定性调查的发展和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中常相互结合进行。 一、调查用品用具 (1)网具 ①浮游生物定性网:用于表层50厘米内各种浮游生物的定性采集。由铜环、缝在环上的圆锥形筛绢网袋及连在网袋末端的集中杯(网头)三部分组成(其外形见本书图2-3)。由于浮游生物大小各不相同,为了采全各种浮游生物,应使用25#、20#、13#三种规格。其中25#网适于采集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其网孔大小为0.064毫米;20#网适于采集一般浮游植物及中小型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0.076毫米;13#网适于采集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0.112毫米。中学生开展本项活动时,可以只用20#网进行采集。 定性网可以自己裁剪制作,裁剪时可按图8-1所示方法进行。如网口直径为20厘米,其半径为10厘米,可依c=2rπ公式计算,从a到b的弧长为62.8厘米,a至c为网的长度即60厘米,这样就可按照图8-1中的1与2所示方法进行裁剪。缝合时,应该用细针,以免网上留下针孔,造成浮游生物自针孔流失。网衣应该用10厘米宽的白布条固定在铜环上,使筛绢不与铜环直接接触。在网的末端装配集中杯。为了使网衣坚固耐用,最好在缝合处加缝2厘米宽的白布条。 定性网各部分的尺寸规格,依型式不同而有差别,其尺寸规格见表8-1。 表8-1 浮游生物定性网规格 单位:厘米

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处理与检测 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尽早采集、根据可疑的病原体,选择不同采集时机和标本种类、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遵守无菌操作、正确保存和运送。容器应密封不易碎,标本不得污染容器的口和外壁。 1.血液标本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当细菌侵入时可引起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一般情况下在患者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时采集;持续性菌血症可随时采集;间歇性菌血症,应预测其体温上升期进行采血。一般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2~3次;多部位采集,如两侧肘静脉或动、静脉同时采取;对于已使用抗生素而无法停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前采取。在感染局部的附近血管中采血,可提高阳性率。采血量成人一般5~10ml,婴幼儿1~2ml。 采集的血液标本注入培养瓶中先进行增菌培养,培养基和血液标本量的比例应>10:1,将血液中的各类杀(抑)菌物质充分稀释。需氧菌常用培养基有胰酪蛋白大豆胨肉汤和葡萄糖酚红肉汤等,常加入对氨基苯甲酸(PABA)50μg/ml中和磺胺类,青霉素酶2单位/ml破坏青霉素类,硫酸镁中和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新霉素及多粘菌素等抗生素。加入0.03~0.05%的聚茴香磺酸钠(sodium polyanethol sulfonate, SPS)可抑制血清中的抗菌物质,并对氨基糖苷类和多肽类抗生素有灭活效果。并加入Ⅹ、Ⅴ因子等生长因子。 培养瓶每天观察一次。如发现①培养瓶内液体浑浊;②血球层上面出现颗粒状的生长物,并且有自下而上的溶血;③有明显的凝块;④液体表面有菌膜,培养液清晰或浑浊等,表明有细菌生长。直接进行涂片染色初步报告。同时分别接种血平板、巧克力(色)平板,普通培养和5%CO2 35℃培养。也可直接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无细菌生长迹象的培养瓶孵育至第7d,接种血平板、巧克力(色)平板,分别进行普通培养和5%CO2环境35℃孵育24h。为了提高检出的速度,在培养的第2~3d时应移种一次。 有厌氧菌感染时,同时注入需氧瓶和厌氧瓶,厌氧培养基通常用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牛心脑浸液肉汤等;培养液中有刃天青,无氧时无色,有氧时呈红色。需氧瓶和厌氧瓶同时浑浊,或需氧瓶无生长而厌氧瓶液体浑浊,提示厌氧菌生长。分别接种血平板和厌氧血平板,置需氧和厌氧环境中,如果都只生长1种细菌,则为兼性厌氧菌;如果仅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可以直接报告“有厌氧菌检出”。 若长期应用抗细胞壁类抗生素,应考虑细菌L型存在,将血液接种高渗培养基中,分别进行需氧、厌氧和5%CO2环境培养。每周移种2~3次于高渗固体培养基上,观察有无细菌L型菌落生长。 2.呼吸道标本 正常上呼吸道有正常菌群。下呼吸道正常情况下无细菌或仅有少量细菌侵入

海大考试题型

a low figure 小数目workers on low incomes 低收入工人 The simplest way to succeed in business is to buy low and sell high. 生意成功最简单的途径就是贱买贵卖。 The value of the pound has fallen to a new low against the dollar. 英镑兑换美元的比值已跌到新的(最)低点。 ?We sell cheap quality goods. 我们销售物美价廉商品。 ?We have made you an offer at a very competitive price. ?我方已按很低的价格向贵方报盘。 ?You will find our prices for these goods very popular. 贵方将会看出我方此批货物的价格是很便宜的。 1. He gets a 10% commission on everything he sells 他每卖一件商品得百分之十的佣金 2. Party B is commissioned by the manufacturers to buy steel plates. 乙方受制造厂家的委托购买钢板。 1. Those who come early to the sale get first choice. 这次大贱卖,早到的顾客可优先选购。 Our products are manufactured from the choice grades of material and will satisfy you in every respect 我方产品均用上等材料制成,因此,在各方面都会使贵方满意。 The company has raised its joint venture equity to 70% to gain management control, which has tripled its initial investment and is now expanding its product range and manufacturing capacity to meet growing demands equity 通常指“公正,公平”的意思,而在金融市场上指的是企业资产中所占的股份。 initial investment是商贸中常用的术语,通常译为“先期投资”或“预付款”,而不是“一开始的投资”。 公司将其在合资企业的股份增至70%,以获得管理控制权,这使其先期投资增加了两倍,而且现在正在扩大产品范围和生产能力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The CFO was accused of falsifying the company accounts. 财务总监被控伪造公司账目。 She works in accounts. The newly established company opened an account in HSBC. 这个新成立的公司在汇丰银行开立了账户。 These days, the U.S. economy isn’t “graduating enough scientists to fill the need of the coming decades,” says Charles C. Leighton, “That’s a real concern.” 近来,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培养出足够的科学家来满足今后几十年发展的需要,”查尔斯·C·莱顿说,“这才是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 (graduate 由“毕业”转化为“培养”。) The factors which are likely to influence investment spending do not stop here. 可能影响投资开支的因素并不止这些。 (do not stop here由“不停留在这里”转化为“并不止这些”。 Our products, if maintained properly and regularly, can at least see twenty years’ service. 我们的产品如果适当地定期检修,至少可以使用二十年。 The huge increase in oil prices in the 1970s cast a cloud over the development plans of many developing nations.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正确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据相关统计:微生物标本的检测误差来源:80%来源于分析前20%来源于分析中和分析后其它检验样本的检测误差来源:45%分析前10%分析中(仪器))45%分析后.检验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前的误差来源所占比例的这个数据是惊人的,在我们的大型医院都存在这个问题,而在我们医院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数据。 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是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此应正确采集各种细菌学标本。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1、采集方法 (1)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 (2)待皮肤干后,再用2%—2.5%碘酒从穿刺点中心部位开始消毒,范围不应小于5cm (直径),且不能用手指触摸消毒后的皮肤。 (3)皮肤碘酒干后(约1min),穿刺采集血液,采血量成人5-10ml,婴幼儿1-5ml。 (4)采血后立即在床旁接种培养瓶,并迅速轻摇,充分混匀防止凝固,但又不可剧震以防溶血。 2、注意事项 (1)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38.5℃)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也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应在抗菌药物浓度最低时采集也即在下次用药前采血。切忌不要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也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 (3)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体等杀菌物质;有人主张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培养基与采血量之比可为20:1或大于这个比例。 (4)近年研究表明,将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更换针头反而易导致污染。 (5)每例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1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污染菌。 (6)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布鲁氏病的病人,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除在发热期采血外,并要多次采血(24h 3-4次)和增加采血量(可增加10ml)。 (7)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置室温,而不能放置冰箱。 (8)如临床表现很似败血症,而血培养多次阴性者,提示考虑厌氧菌和真菌感染的可能。 二、呼吸道 1、痰标本 (1)采集方法 ①清晨起床后用凉开水漱口多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脓痰,置于清洁干燥容器中或无菌管中送检。 ②痰量极少者可用45℃ 3%-10%的氯化钠溶液约25ml雾化。对于咯痰量少的幼儿,可轻轻压迫胸骨上部的气管,当其咯痰后用无菌棉棒采集标本。

海大浮游生物考试大题

一、绪论 1、何谓藻类,藻类包括哪些类群? 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包括哪些类群:细菌、藻类、粘菌、真菌、地衣。 2、藻类的色素组成特点是什么? 1)叶绿素:所有藻类都具有叶绿素a;绿藻、裸藻具叶绿素b; 甲藻、隐藻、黄藻、金藻、硅藻、褐藻具叶绿素C。 2)β-胡萝卜素:是所有藻类都具有。 3)叶黄素:种类相当多,如金藻、黄藻门含叶黄素,呈黄色。 4)藻胆素: 藻蓝素;蓝藻呈蓝绿色;藻红素:蓝藻门有藻红素呈红色。 5)褐藻素:海带因有褐藻素故成褐色。 3、试述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为鱼类的直接或间接饵料 2)初级生产者,制造有机物,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 3)固氮作用:1.7亿吨/年 4)人类食品:螺旋藻、紫菜、海带、浒苔 5)地质指标 6)污染的指示生物,判断水体的水质 7)净化水体 8)利用藻类发电 9)工业原料;医学上 10)作为转基因载体 二、硅藻门 1、硅藻门有何特征?试叙述其细胞壁结构 特征:a、硅藻门的细胞壁无色透明,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b、有些种类细胞壁上具有纵沟。c、有些种类还具有节间带。d、硅藻细胞表面有向外伸展的多种多样的突物,有突起、刺、毛、胶质线等。 细胞壁结构:硅藻细胞壁由于高度硅质化而成为坚硬的壳体,像一个盒子。套在外面的较大的,为上壳,相当于盒盖;套在里面较小的,为下壳,相当于盒底。上下壳并非紧密相连,而是相互套合。上壳和下壳都不是整块的,皆有壳面和相连带两部分组成。壳面平或略呈凹凸状,壳面向相连带转弯部分叫壳套;与壳套相连,和壳面垂直的部分,叫相连带;上壳相连带和下壳相连带相连接的部分叫连接带。 2、说明硅藻个纲各目的特征和常见种类。 3、硅藻有何价值? 1)、硅藻一年四季都能形成优势种群,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海洋牧草,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在贝类的饵料中,硅藻占首要地位;对虾的幼体也以硅藻为主要摄食对象。毛虾的全年食物中,硅藻占54%,其它沙丁鱼等幼鱼也以硅藻为主要食物。可见,海洋经济动物产量的高低与硅藻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3)、硅藻死后硅质外壳,含85.2%的氧化硅。工业上用广泛,可作为建筑、磨光等材料,过滤剂、吸附剂、造纸、橡胶、化妆品和涂料的填充剂,以及保温材料等。 4)、海洋环境受到富营养污染或其它原因,常使某些硅藻如骨条藻、菱形藻、盒形藻、角毛藻、根管藻、海链藻等生殖过盛,形成赤潮。 甲藻门 1、甲藻门的有何特征? 色素:甲藻素,多甲藻素;色素体:多个盘状、棒状、带状或片状.

赤潮相关现状分析及防治方法整理

一、研究背景: 赤潮的定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发的一种生态异常,并造成危害的现象。 现状:有害赤潮肆虐于我国和世界各国沿海,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海洋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有记录的赤潮有300多次,发生次数以每10年增加3倍的速度上升,2000年以来赤潮事件每年都达到了几十次;赤潮发生规模也呈急剧扩大的趋势,1998 年至今,每年都发生了面积超过1 000平方米的特大赤潮,其中有几年赤潮面积甚至达到上万平方公里,前后持续时间将近一个月,世界罕见;与此同时,有毒、有害的赤潮原因种也在不断增加,甲藻等有害种类已成为我国赤潮的主要原因种。这些趋势充分表明了我国赤潮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09年我国近海共发生赤潮灾害792起,平均每年发生 79.20 起,而其中又以2003~2007年间赤潮发生的次数最高;而从2000~2003年,我国赤潮灾害发生次数呈上升趋势,2003年达到最高,为119次。2004~2009年赤潮发生次数有逐步下降,但仍远远高于2000年的次数。 在时间上,又对2000~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记录的117起大型赤潮灾害事件进行统计分析(见图 2 ),发现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多发生在5月、6月和8月,3个月共记录赤潮事件91起,占赤潮灾害发生总数的77.78%。 从图上可以看出5月的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6月份为34起,8月份15起。

从空间角度看,我国四大海域均有赤潮灾害发生(见图 3)。在 2000~2009年内的任何一年,我国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远远多于其他3个海域,南海次之,渤海第三,黄海最少。 2000~2003年,我国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逐年递增,在2003年之后的两年赤潮发生数有所下降,且基本稳定;2006年和2007年赤潮发生数又有所增加;2007年后才呈现下降趋势。 危害:1、2,赤潮频发给我国沿海造成了严重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赤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的年份可达 10 亿元以上。而有些有害赤潮生物能产生毒素,经贝类或鱼类累积后危害食用者的健康和生命,调查表明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这两类主要的藻毒素污染普遍存在于我国沿海,在近年有记录的贝毒事件中,就有有几百人中毒,数十人死亡。 3、4,然而,上述这些损失和影响也只是我国沿海赤潮危害的冰山一角,因为赤潮频发预示着我们的海洋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可能已经或者正在遭到破坏,而生态环境一旦失衡恶化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近年来在渤海、东海等海域都发现了水母比往年发达、而鱼虾资源减少的现象,这很可能与基础饵料改变、甲藻类赤潮生物的异常增殖而使食物链演变有关。生态系统的这种异常改变将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沙尘暴”在向不利于人类居住的方向演变一样,赤潮频发的危险信号是这些海域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大题

系统管理 1.建立帐套 (1)帐套信息 帐套号:204 帐套名称:浙江捷达科技公司 启用会计日期:2010年01月 (2)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浙江捷达科技公司 单位简称:浙江捷达 (3)核算类型 行业性质:小企业会计制度 帐套主管:demo (基础信息) 存货分类:是 (5)编码方案 科目编码级次:4222 (6)系统启用 启用固定资产子系统或工资子系统或总账子系统,启用日期为2010年1月1日(或不启用)2.增加操作员 编号:22 姓名?赵惠 口令:2 所属部门:财务部 3.设置赵惠具有‘往来’、‘项目管理’,总账,工资管理,(工资)模块的操作权报表1. (用户名:01;账套:001;操作日期:2010年1月31日)

打开考生文件夹(D:\Exam\初级会计电算化\刘萍\)下的利润表-简表98.rep,将报表以原文件名进行保存。追加一张表页 在新表页中输入关键字‘2010年4月‘ 生成报表数据 2.(用户名:02 帐套:001 操作日期:2010年1月31日) 打开考生文件夹(D:\Exam\初级电算化\刘丽\)下的?利润表-简表81.rep?,完成下列操作后,将报表以原文件名进行保存。 ①判断并设置C8.C9.C10.单元格的计算公式。 C8=(c5-c6-c7) C9=fs(5102,月?贷?,,年-5405,月?借31日) 3.打开考生文件夹(D:\Exam\初级电算化\刘丽)下的?资产负债表-简表39.rep?完成下列操作后,将报表以原文件名进行保存。 ①设置所有列列宽为30. ②设置A3:D3单元格文字?宋体、12号、加粗?,垂直居中对齐 4.(用户名:01,帐套:001;操作日期:2010年1月31日) 打开考生文件夹(D;/Exam/初级会计电算化/刘萍/)下的?利润表-简表98.rep?完成下列操作后,将报表以原文件名保存。1.设置表尺寸为15行4列。2.在AI单元格输入?利润表简表’,在A8至A5单元格分别输入‘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及附加。 5.(用户名:01,帐套:001;操作日期:2010年1月31日) 打开考生文件夹(D;\Exam\初级电算化\刘丽)下的?资产负债表-简表39rep?,完成下列操作后,将报表以原文件名进行保存。 ①.设置所有列列宽为35. ②.设置A3:D11单元格文字?仿宋-GB2312.12号?垂直居中对齐6.(用户名:01,帐套:001;操作日期:2010年1月31日) 调用报表模版,行业?一般企业(2007年新会计准则)?报表类型?资产负债表?将报表以表名?资产负债表-2007新准则。rep?保存在考生文件夹(D;\Exam\初级电算化\刘丽)下的?

赤潮案例分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赤潮案例分析 院(系、部)名称:理化学院专业名称:应用化学学生姓名:李静亚学生学号:1011090308 指导教师:宋士涛 2012年 4 月18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 2012年我国深圳南澳海面出现较大面积赤潮,深圳南澳海面现较大面积夜光藻赤潮:靠近岸边的海面已变成赤红色,受污染的海面约有一个足球场大。海面上漂浮着大量垃圾,海水也泛着阵阵恶臭。2012年4月10日,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到深圳东部海域南澳月亮湾进行水样化验,认定这里出现的较大面积红褐色物质是由一种名叫“夜光藻”的藻类大量繁殖所导致的赤潮。数天前在大梅沙西部也出现小范围赤潮。 1.赤潮的污染来源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有人为因素引起的,但不一定是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主要有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有特殊物质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 1、B 12 、 铁、锰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环境条件,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引发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目前已发现有63种浮游生物,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1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 ?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特别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而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海洋开发、水产业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 ?全球海运业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气候变暖导致赤潮发生。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

大题

一、 计算题: 1. 用剪力分配法计算题37图a 所示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各柱的柱顶剪力。已知W =11.0kN ,q 1=1.0kN/m,q 2=0.5kN/m.(提示:支反力系数C 11=0.4,见题37图b(1);Δu 1=2Δu 2,见题1图b(2)、(3)) 。 2. 牛腿尺寸及承受的设计荷载如图示,采用Ⅱ级钢(f y =310N/mm 2),a s =35mm,试计算纵向受拉钢筋面积A s =?(提示:A s =y h y v f F h f a F 2.185.00 )

3. 某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及风载体型系数如图所示。基本风压W O=0.4kN/m3,柱顶标高+11.8m,室外天然地坪标高为-0.3m,排架间距B=6m,求作用在排架柱顶处的风荷载设计值W。 (提示:距地面10m处,μz=1.0;距地面15m处,μz=1.14;其他高度μz按内插法取值)

4. 单层厂房柱下独立基础平面尺寸如图示。柱边基础高度为600mm ,均布地基净反力设计值为200kN/m 2,试计算沿柱边I -I 剖面基础底板抗弯钢筋的截面面积。 (提示:a sI =40mm,f y =310N/mm 2,M I = 24 1 p n (b-h c )2 (2l +b c ),A sI .. =0I y I h 0.9f M ) 5. 排架计算简图如图所示,A 、B 柱截面形状和尺寸均相同,水平荷载T =10kN 作用于A 柱,试 用剪力分配法求A 柱弯矩图。(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R =0.35T )

6. 某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排架如图所示,上柱高3m ,下柱高9m ;作用于柱顶的水平集中力p=40kN ;作用于柱A 、柱C 下柱顶部的弯矩M A =M C =60kN ·m(作用方向如图所示);A 、B 、C 柱的抗剪刚度比值为K A ∶K B ∶K C =1∶2∶1;试用剪力分配法画出B 柱的弯矩图。 7. 钢筋混凝土牛腿如图所示。作用在牛腿顶部的竖向压力设计值为100kN ,水平拉力设计值为120kN ,试计算牛腿的水平纵向受拉钢筋A S ,并画出其布置示意图。 (提示:y h 0y v S f F 1.2h 0.85f a F A +=,f y =300N/mm 2,a s =35mm ;无需验证a 的适 用范围)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

~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 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有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两种类型。定性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进行属种鉴定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了解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出现季节及其分布状况。定量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确定个体数目或重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探明各种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数量及其变化情况。定性调查是定量调查的基础,定量调查则是定性调查的发展和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中常相互结合进行。 一、调查用品用具 (1)网具 ①浮游生物定性网:用于表层50厘米内各种浮游生物的定性采集。由铜环、缝在环上的圆锥形筛绢网袋及连在网袋末端的集中杯(网头)三部分组成(其外形见本书图2-3)。由于浮游生物大小各不相同,为了采全各种浮游生物,应使用25#、20#、13#三种规格。其中25#网适于采集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20#网适于采集一般浮游植物及中小型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13#网适于采集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中学生开展本项活动时,可以只用20#网进行采集。 定性网可以自己裁剪制作,裁剪时可按图8-1所示方法进行。如网口直径为20厘米,其半径为10厘米,可依c=2rπ公式计算,从a到b的弧长为厘米,a至c为网的长度即60厘米,这样就可按照图8-1中的1与2所示方法进行裁剪。缝合时,应该用细针,以免网上留下针孔,造成浮游生物自针孔流失。网衣应该用10厘米宽的白布条固定在铜环上,使筛绢不与铜环直接接触。在网的末端装配集中杯。为了使网衣坚固耐用,最好在缝合处加缝2厘米宽的白布条。 ) 定性网各部分的尺寸规格,依型式不同而有差别,其尺寸规格见表8-1。 表8-1 浮游生物定性网规格 单位:厘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