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5卷第9期

2010年9月V ol.65,No.9Sept.,2010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赵荣钦1,2,黄贤金1,钟太洋1

(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11)

摘要:采用2007年中国各省区不同产业各种能源消费等数据,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碳

足迹模型,对各省区化石能源和农村生物质能源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建立了不同产业空

间与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对应关系,将产业活动空间分为农业空间、生活与工商业空间、交通

产业空间、渔业与水利业空间、其他产业空间等五大类;对各省区不同产业空间碳排放强度

和碳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2007年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为1.65GtC ,其中化石能源碳排放占89%;(2)2007年中国产业空间碳排放强度为1.98t/hm 2,其中,生活及

工商业空间、交通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较高,分别为55.16t/hm 2和49.65t/hm 2;(3)2007年

中国产业空间碳足迹为522.34×106hm 2,由此造成的生态赤字为28.69×106hm 2,这说明我国的

生产性土地面积不足以补偿产业空间的碳排放,补偿率约为94.5%。各地区碳足迹差异明显,不少省份甚至存在生态盈余。总体而言,从产业活动空间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碳赤字不

大;(4)全国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为0.63hm 2/hm 2,其中生活与工商业空间的碳足迹最

大,为17.5hm 2/hm 2。不同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大都呈现从东到西逐渐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产业空间;碳足迹;碳排放;能源消费;中国

1引言

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传统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人为原因。为探索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造成的碳排放成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5]。实质上,人类经济和能源活动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变产业的空间布局方式来实现的,产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区域差异会改变人为能源消费的格局,并进一步影响区域碳循环的速率。因此产业活动及其碳排放效应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比如:Schipper [6]采用因素分解方法对13个IEA 国家的9个制造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解释了1990年以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京都议定书的目标对其进行了评价。Chang 等[7]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对台湾产业碳排放及其结构分解进行了研究。Casler 等[8]采用模型方法,对美国碳排放进行了结构分析研究,认为替代性能源的使用是造成碳排放下降的主要因素。陈红敏等[9]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我国各产业部门最终消费和使用中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分析。余慧超[10]和魏本勇[11]在对国际贸易的碳排放研究中,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不同产业的碳泄露和转移进行了对比分析。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基于不同产业与碳排放的关系开展了相关研究[12-13],以上研究为基于产业碳减排的低碳经济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但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而未考虑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及其差异。产业活动总是与一定的收稿日期:2009-12-16;修订日期:2010-04-26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11033);江苏省环保科技基金(2009037)[Foundation:

Non-profit Industry Financial Program of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China,No.200811033;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China,No.2009037]

作者简介:赵荣钦(1978-),男,河南孟津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碳循环与低碳经济。

E-mail:zhaorq234@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8797134.html,

通讯作者:黄贤金(1968-),男,江苏扬中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土地利用、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E-mail:hxj369@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8797134.html,

1048-1057页

9期赵荣钦等: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空间相关联,因此,将产业活动碳排放落实到不同空间,对于分析和对比不同产业活动的在单位空间上的碳排放强度,进而采取合理的产业调控以降低区域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是在生态足迹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它是对某种活动引起的(或某种产品生命周期内积累的)直接或间接的CO 2排放量的度量[14]。作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压力程度的衡量,碳足迹成为近年来国外生态学研究的新的热点领域。比如《地球生命力报告》[15]在计算生态足迹时,把碳足迹单独列为一类,认为碳足迹既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直接碳排放,也包括国外进口产品带来的间接碳排放。计算结果全球人均生态足迹为2.7hm 2,其中碳足迹为1.41hm 2,可见碳足迹是导致人为生态影响的重要因素;Sovacool 等[16]对全球12个大都市区的碳足迹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了减少碳足迹的政策建议;Kenny [17]以爱尔兰为例,对6种碳足迹计算模型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国内一些学者从碳足迹核算[18]、人均碳足迹和碳足迹产值[19]、碳足迹影响力和感应力[20]等角度开展了碳足迹研究的有益探索。但总体而言,碳足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尤其对各种人类能源活动的碳足迹的区域差异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因此,在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研究中,不仅要考虑产业活动的碳排放,也要分析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和碳足迹效应。本文从产业空间的角度,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模型,将产业空间和能源消费碳排放对应起来,对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及其碳足迹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降低产业碳足迹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建议。

2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2.1数据来源

目前主要的能源有化石能源、电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和核能等,而以化石能源为代表的传统能源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仅计算化石能源和农村生物质能等主要传统高碳能源的碳排放。研究采用2007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不同产业各种能源消费量、土地利用数据、农作物产量、农林牧渔业产值等数据。其中,各种能源的消费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土地利用数据、农作物产量和播种面积、产值等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供电标准煤耗取自中经网产业数据库。由于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数据缺失,因此本文所有源数据和计算结果均不包括这些地区。2.2能源消费碳排放

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模型来计算年度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

)CtChCb=+ (1)

式中:Ct 为碳排放总量,Ch 、Cb 分别为化石能源和农村生物质能源消费碳排放,计算式:

112112(100044100016iiiiChQhNCVCfMf=¥¥¥¥+¥¥ (2)

式中:Ch 为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Qh i 表示第i 种化石能源消费量,NCV i 为能源净发热值,Cf i 为缺省CO 2排放因子,Mf i 为缺省CH 4排放因子,NCV i 、Cf i 、Mf i 均采用IPCC 的给定值。1/1000为单位换算系数,12/44、12/16分别为CO 2和CH 4所含碳量的转化系数。其中,Cf i =A i ×B i ,A i 为缺省碳含量,B i 为缺省氧化碳因子。

iiiCbQbDbEb=¥¥ (3)

式中:Cb 为农村生物质能源消费碳排放量,Qb i 为第i 种能源消费量(主要为:薪柴、沼气和秸秆),Db i 为碳排放系数,取国内学者采用的煤炭排碳系数均值(表1),Eb i 为折标准煤系数(折煤系数来自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1049

65卷

地理学报2.3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为了对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并进一步计算其碳足迹

状况,这里基于能源平衡表的能源消费项目与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参照李璞[28]的研究,进行合并、分解及适当调整,建立了不同产业空间与碳排放项目的对应关系(表2)。需要说明的是:(1)本文的产业空间并不仅仅指产业本身,而是指以土地为承载的产业活动的空间范围;(2)本表将不同产业的碳排放

进行了归并,以便于将划分的产业空间与土地利用数据相对应,并对单位空间的碳排放进行测算;(3)生活与工商业空间主要是指人类生

活和生产的空间,主要指人类常驻的区域空间;(4)考虑到农村能源使用主要集中于农村居民点,因此将其列入生活与工商业空间;(5)能源平衡表中其他行业不易再进行细分,因此将其碳排放归入其他产业空间;(6)由于农业、林业、牧业等以碳吸收为主,人为碳排放很少,因此本文将其一并归为农业空间。产业空间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Cp i =Ct i /S i (4)

/ii

CpCtS= (5)

式中:Cp 和Cp i 分别为全省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和各类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t/hm 2),i 为不同产业空间类型,S i 和Ct i 分别为第i 种产业空间用地面积及对应的碳排放量。2.4不同产业空间的碳足迹

国际上对碳足迹主要有两种理解:一是将其定义为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量[14,29-30],即以排放量来衡量;二是将碳足迹看作生态足迹的一部分:即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 2所需的生态承载力[14,31],即以面积来衡量。这里结合第二种碳足迹的理解,将碳足迹定义为:消纳碳排放所需要的生产性土地(植被)的面积,即碳排放的生态足迹。由于在能源消费碳排放计算中包含了农村生物质能源的碳排放,因此这里将农业植被也看作是碳足迹的一部分。NEP 反映了植被的固碳能力,即1hm 2的植被1年吸收的碳量[26]。本文采用NEP 指标来反映不同植被的碳吸收量,并以此计算出消纳碳排放所需的生产性土地的面积(碳足迹),方法如下:(

fPCFCtNEP=¥(6)

式中:CF 为碳排放总量(Ct )带来的碳足迹(hm 2),P f 、P g 、P a 分别为森林、草地和农田碳吸收在总量中的比重,NEP f 、NEP g 、NEP a 分别为森林、草地和农田的NEP 。其中,森林和表1煤炭碳排放转换系数表(tC/t)

Tab.1Transfer coefficient of carbon emission (tC/t)

碳排放系数 0.702 0.756 0.726 0.7476 0.7329 0.651 0.703 0.7193837 0.717235 

文献来源 汪刚 [21] 汪刚 [21] 汪刚 [21] 徐国泉 [22] 谭丹 [23] 高树婷 [24] 王雪娜 [25] 何介南/ORNL [26、27] 本文 (均值) 表2产业空间的划分及其与碳排放的对应关系

Tab.2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paces

and carbon emission items 建筑业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生活与工商业空间 城镇用地 

城镇生活消费 

 农村居民点 农村生活消费

独立工矿 工业 交通产业空间 

交通运输用地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耕地 园地 

农业 林地 林业 农业空间 牧草地 牧业 水域 

渔业 渔业与水利业空间 水利设施用地 水利业 农林牧渔 

水利业 其他产业空间 未利用地 特殊用地 其他行业 1050

9期赵荣钦等: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草原的NEP 采用谢鸿宇等[32]的计算结果,农田NEP 的计算方法为:

//aSdiNEPCSCs

== (7)

式中:i 表示农作物类型;C S 表示农作物生育期吸收的总碳量,S 为耕地面积,C d 为某种作物全生育期对碳的吸收量;C d =C a D w =C a Y w /H ,C a 为碳吸收率,Y w 为经济产量;D w 生物产量;H 为经济系数,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经济系数和碳吸收率见文献[33-34]。

在碳足迹总量分析的基础上,用不同产业空间的碳足迹除以该产业空间用地面积可以得到不同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3结果与讨论

3.1计算结果分析

(1)中国2007年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达到1.65GtC (1Gt =109t),其中化石能源和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碳排放分别为1.46GtC 和0.19GtC ,所占比重分别为89%和11%。各地区碳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北省(0.14GtC),碳排放总量超过1亿t 的还有山东、辽宁和河南,这主要与这些省区能源消费量较高有关;最小的是海南省仅为4.85MtC (1Mt =106t),另外西部的青海和宁夏等地区的碳排放量也较低(图1)。全国各地区碳排放构成有所差别。总体而言,各地区碳排放均以化石能源碳排放为主。但东部地区化石能源碳排放占有较大比重,大都在90%以上,而西部地区农村能源碳排放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广西和四川甚至达到30%。这主要与不同省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关,西部地区农村能源使用比例相对较高。

(2)在五种产业空间中,生活与工商业空间的碳排放量最大,为1.47GtC ,占总碳排放的近90%;其次为交通产业空间碳排放,占7.3%;其他类产业碳排放量相对很少(表3)。这说明,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生产、生活和交通等领域。

产业空间碳排放构成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而言,大部分省区以生活、生产及交通产业空间的碳排放为主。中西部生活与工商业空间碳排放比重高于东部一些发达省区,如,河南、安徽、河北、江西,山

西等省都在93%以上,河北甚至高达95.7%;北京、上海较低,分别

为75.1%和69.4%,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生产、生活和工矿等的能耗偏高。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交通产业空间的碳排放比重较大,上海为24.6%,而中西部地区较低,河北只有2.8%。这说明在经济、交通和人口密集区,由于图1各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构成图

Fig.1Carbon emission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北京天津 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 吉林黑龙江 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碳排放 (104 t) 

安徽福建青海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碳排放 产业空间 

总量 (106 t) 百分比 (%) 用地 面积 (106 hm2) 产业空间 碳排放强度 (t/ hm2) 农业空间 30.74 1.87 505.46 0.06 生活与工商业空间 1467.54 89.12 26.61 55.16 

交通产业空间 120.19 7.30 2.42 49.65 

渔业与水利业空间

3.18 0.19 36.80 0.09 其他产业空间 

25.11 1.52 259.20 0.10 表3不同产业空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Tab.3Carbon emission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spaces 1051

65卷地理学报交通运输等行业较为发达集中,同时其产业空间有限,因此碳排放强度较高。

(3)2007年全国产业空间碳排放强度为1.98t/hm 2,其中,生活与工商业空间碳排放强度高达55.16t/hm 2,交通产业空间碳排放强度为49.65t/hm 2,其他三类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较低,农业空间碳排放强度只有0.06t/hm 2(表3)。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具有较大区域差异,总体而言,中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最高的是上海(49.68t/hm 2),最低的是青海(0.083t/hm 2),两者相差近600倍(图2)。另外,上海的生活与工商业空间、交通产业空间、其他产业空间、农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28.01t/hm 2、521.79t/hm 2、41.43t/hm 2和0.95t/hm 2,均为全国最高值,这说明上海具有较高的碳排放量而同时各类空间用地十分紧张,造成了较高的碳排放强度和碳密度。另外北京、天津、江苏和浙江等省市的各类产业空间也具有较高的碳排放强度。

(4)2007年中国产业活动碳足迹为522.34×106hm 2,而全国生产性土地(森林、草地和农田)面积仅为493.65×106hm 2,因此造成的生态赤字为28.69×106hm 2(表4),相当于研究区国土总面积的3.46%,这说明我国的生产性土地面积不足以补偿产业空间的碳足迹,其补偿率约为94.5%。其主要原因在于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明显超过了生产性土地的碳吸收。该结果也表明:基于本文把农田碳吸收也计算在内的考虑,虽然我国存在产业活动的碳赤字,但目前的碳赤字并不大,大体上我国年度产业活动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都可以通过本国的生产性土地吸收。

就各地区而言,河北省的碳足迹最大,为44.71×106hm 2,最小的为海南,仅有1.54×106hm 2(图3),碳足迹的地区差异与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基本一致(图1)。另外,由于全国各地区生产性土地面积具有较大差异,因此生态赤字状况也明显不同。河北的生态赤字最高,达到34.31×106hm 2,山东、辽宁、江苏、河南和广东等省也具有较高的生态赤字。而一些地区因为具有较大的生产性土地面积,因而出现了生态盈余(生态赤字为负值),比如内蒙古、黑龙江、青海、新疆、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区存在生态盈余,其中内蒙古的生态盈余最高,为74.34×106hm 2(图3),这主要由于这些地区具有较大的植被覆盖度。因此,在省域层面上而言,部分能源消费量较低而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区完全能够补偿自身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5)全国产业空

间单位面积碳足迹

为0.63hm 2/hm 2。不同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具有较大差异,其中,生活与工商业空间的单位面积碳足迹最图2不同区域产业空间碳排放强度

Fig.2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industrial spaces in different regions

产业空间 碳足迹 (106 hm2) 生产性土地面积 (106 hm2) 生态赤字 (106 hm2) 土地面积 (106 hm2) 单位面积碳足迹 (hm2/hm2) 农业空间 9.75 505.46 0.02 生活与工商业空间 465.49 26.61 17.50 

交通产业空间 

 38.12 2.42 15.75 渔业与水利业空间

 1.01 36.80 0.03 其他产业空间 7.96 259.20 0.03 表4不同产业空间碳排放与碳足迹的主要计算结果对比Tab.4Main results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spaces 京 津 北 西 蒙古 宁 林 龙江 海 苏 江 徽 建 西 东 南 北 南 东 西 南 庆 川 州 南 西 肃 海 夏 疆 

碳排放强度 (t/hm2

) 1052

9期赵荣钦等: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大,(17.5hm 2/hm 2),其次为交通产业空间(15.75hm 2/hm 2),最小为农业空间,只有0.02

hm 2/hm 2(表4)。各省区不同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也具有较大差异,各省区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呈明显中东部向西部降低的趋势(图4f)。上海单位面积碳足迹最大,达15.76hm 2/hm 2,其次为天津和北京,再次为华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基本都在1hm 2/hm 2以上,华南次之,东北和西部地区较低,单位面积碳足迹最低的为青海省,只有0.03hm 2/hm 2(表5)。另外,研究发现,在30个省级行政单元中,有14个省区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大于1,另外16个省区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小于1,这些地区包括华南、东北、西南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以及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说明中国约一半省区的产业空间碳排放足迹小于区域自身面积。

不同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也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大体都呈现从东部到西部逐渐递减的趋势(图4a-e)。渔业与水利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最大为福建省(0.29hm 2/hm 2),其他几类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最大的均为上海市,其中上海市的生活与工商业空间、交通产业空间、其他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别达到40.6hm 2/hm 2、165.51hm 2/hm 2和13.14hm 2/hm 2,不仅在全国各省区中遥遥领先,而且远远大于全国各类用地的平均值(表

5)。另外,在这几类用地中,北京、天津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也具有较高的碳足迹强度。相对而言,西部的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及海南省的各类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水平均较低(表5)。这说明,一方面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消费量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碳排放量,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特别是土地较为紧缺的直辖市,产业空间集中,因此落实在各种

 

-75-55-35-15525456585 面积 (104 hm2

) Fig.3Carbon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deficit of industrial activity in different regions 图4全国不同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的区域差异(hm 2/hm 2)

Fig.4Distribution of per unit area carbon footprint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spac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农业空间碳足迹(b)生活与工商业空间碳足迹(c)交通产业空间碳足迹

(d)渔业与水利业空间碳足迹(e)其他产业空间碳足迹(f)各地区产业空间碳足迹

1053

65卷

地理学报产业空间上的碳排放强度较大,这导致东部地区具有较高的碳足迹。相反,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大、能源消费量少,各业空间的碳足迹强度较低,比如生活与工商业空间和交通产业空间最低的分别是海南(5.16hm 2/hm 2)和青海(4.28hm 2/hm 2),分别是上海的1/8和1/39(表5),西部地区农业空间和渔业与水利业空间的碳足迹则更低,比如青海省,由于这两类用地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很少,因此碳足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3.2讨论

3.2.1关于碳排放本文碳排放计算结果略高于其他国内学者近年的计算结果(表6)。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本文计算的碳排放包括化石能源和

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碳排放两部分,如果只考虑化石能源的话,碳排放总量为1.46GtC ;二是本文是针对2007年数据的计算结果,比2003-2005年的计算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是合理的。3.2.2关于碳足迹本文所指的产业空间碳排放侧重于产业活动的碳强度分析,以了解不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造成的碳排放密度状况。由于土地只起到空间承载作用,而不是碳排放来源,因此碳排放并不代表土地本身排放,而是以土地为载体的产业活动的碳排放。

对不同区域而言,可能会因为某种产业空间用地面积较大,而使得计算出的该产业空魏一鸣 1.37 2004 [35] 肖 炼 1.127 2003 [36] 

刘红光 

1.13 2004 [37] 徐国泉 

1.28 2004 [22] 刘 强 1.505 2005 [38] 韦保仁 1.282 2005 [39] 

陈清泰 1.3-2.0 2020 [40] 本 文 1.647 2007 表6碳排放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Tab.6Comparison of results with

排名 地区 

农业 空间 地区 生活与工 商业空间 地区 交通产 业空间 地区 渔业与水 利业空间 地区 其他产 业空间 地区 各地区单位 产业空间 全国 0.02 全国 17.50 全国 15.75 全国 0.03 全国 0.03 全国 0.63 1 上海 0.30 上海 40.60 上海 165.51 福建 0.29 上海 13.14 上海 15.76 2 北京 0.17 辽宁 31.12 北京 41.43 浙江 0.14 北京 2.27 北京 6.46 3 天津 0.13 北京 28.94 广东 31.21 重庆 0.14 天津 2.15 天津 6.44 4 重庆 0.11 河北 27.89 天津 28.81 上海 0.10 山东 0.74 江苏 2.83 5 山东 0.11 山西 26.57 辽宁 27.75 北京 0.08 浙江 0.43 山东 2.76 6 江苏 0.07 天津 24.79 山东 22.46 山东 0.08 吉林 0.25 辽宁 2.66 7 浙江 0.05 贵州 23.65 湖北 21.95 湖北 0.07 辽宁 0.20 河北 2.37 8 贵州 0.05 云南 20.77 海南 21.66 贵州 0.06 福建 0.20 河南 1.93 9 湖北 0.05 广西 20.27 浙江 18.29 天津 0.06 河北 0.11 浙江 1.56 10 湖南 0.05 福建 20.01 重庆 16.32 辽宁 0.06 贵州 0.08 广东 1.51 11 山西 0.05 山东 18.29 江苏 14.27 江苏 0.05 海南 0.06 山西 1.38 12 河南 0.04 湖北 18.21 新疆 13.90 广东 0.05 广东 0.06 湖北 1.13 13 辽宁 0.04 江西 18.17 宁夏 13.66 海南 0.04 宁夏 0.04 安徽 1.12 14 福建 0.04 浙江 17.75 陕西 13.28 云南 0.03 湖北 0.04 重庆 1.02 15 吉林 0.03 江苏 17.65 湖南 12.62 湖南 0.03 内蒙古 0.04 湖南 0.98 16 广东 0.02 湖南 17.40 广西 12.15 安徽 0.03 江苏 0.03 福建 0.93 17 安徽 0.02 河南 16.14 云南 11.93 江西 0.02 江西 0.02 吉林 0.79 18 海南 0.02 广东 15.84 山西 11.45 广西 0.01 广西 0.02 江西 0.78 19 云南 0.02 吉林 15.75 吉林 11.19 四川 0.01 安徽 0.02 贵州 0.70 20 黑龙江 0.02 宁夏 15.51 福建 10.93 河南 0.01 四川 0.02 广西 0.66 21 江西 0.02 重庆 14.66 河北 10.52 山西 0.00 山西 0.02 宁夏 0.61 22 河北 0.011 陕西 13.46 四川 10.42 吉林 0.00 黑龙江 0.02 陕西 0.51 23 四川 0.010 四川 13.36 内蒙古 10.22 河北 0.00 河南 0.02 海南 0.44 24 陕西 0.009 内蒙古 13.32 河南 9.75 宁夏 0.003 陕西 0.011 四川 0.41 25 广西 0.008 黑龙江 11.04 贵州 9.55 黑龙江 0.002 重庆 0.007 云南 0.38 26 甘肃 0.007 安徽 11.02 江西 8.66 陕西 0.002 青海 0.005 黑龙江 0.32 27 新疆 0.006 新疆 8.92 黑龙江 8.29 新疆 0.002 云南 0.005 甘肃 0.19 28 宁夏 0.006 甘肃 7.91 安徽 7.25 内蒙古 0.001 湖南 0.005 内蒙古 0.17 29 内蒙古 0.004 青海 6.55 甘肃 6.98 甘肃 0.0002 甘肃 0.003 新疆 0.06 30 青海 0.000 海南 5.16 青海 4.28 青海 0.000 新疆 0.002 青海 0.03 表5各地区不同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的排序和对比(单位:hm 2/hm 2)

Tab.5Sorting of per unit area carbon footprint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spaces in different regions (unit:hm 2/hm 2)1054

1055 9期赵荣钦等: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间单位面积碳足迹偏小。如安徽省单位土地碳足迹为1.12hm2/hm2,在全国排13位,具有较高的水平,但由于生活及工商业空间和交通产业空间相对较大,导致这两种用地单位面积碳足迹仅列全国的26和28位。新疆总体碳足迹水平较低,但由于交通产业空间面积较少,导致新疆交通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相对较大,排全国第12位(表5)。这说明基于产业空间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区域不同产业的碳足迹水平受区域产业用地结构的影响。3.3政策建议

为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和碳足迹水平,可采取如下对策:(1)化石能源使用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因此,改革传统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是降低区域单位面积碳排放和碳足迹的主要途径;(2)中西部地区应尽可能降低居民生活和工矿业能耗,特别是减少农村生物质能源的使用,以降低生活和工商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东部地区应在交通运输行业尽量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交通的碳污染;(3)加强对生态盈余区的生态管护,增强生产性土地的固碳效率可有效降低区域的碳排放水平和强度;(4)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对高碳足迹的产业活动(如建筑业、交通业等)进行调控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关键。(5)在产业空间布局和规划中考虑碳足迹效应,引入碳减排理念,一方面通过产业调控降低高碳排放空间的碳污染,另外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降低单位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

4结论与展望

采用2007年中国各省区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碳足迹模型,对各省区化石能源和农村生物质能源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将产业空间与能源消费项目进行对应,对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和碳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文的主要不足和误差来源有:(1)由于产业空间的划分是基于能源消费碳排放项目和土地分类系统进行的,因为要考虑数据的对应关系,对一些产业空间没有进行详细的划分,因此本文的产业空间和碳排放项目的对应关系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2)对不同区域而言,可能碳排放总量相差不大,但由于某种产业空间较大,而使得计算出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偏小;反之亦然。另外,由于在省域层面上土地和能源长时间序列数据的结合较为困难,本文只是对不同产业空间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而没有分析各省区产业空间碳足迹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

基于以上不足,未来应加强以下两方面研究:(1)进一步对不同产业空间进行划分,以精确核算区域不同用地及产业空间的碳排放状况,为基于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低碳经济规划提供理论支撑;(2)进一步融合产业活动和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研究。一方面研究以土地为承载的产业活动的碳排放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研究不同用地类型自身的碳通量和碳代谢以及地类转换的碳排放效应,这样才能在区域尺度上构建涵盖自然碳排放和社会经济碳排放的综合的碳循环模型。

致谢:张兴榆和焦士兴博士在论文构思和数据计算中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孙振如帮助进行了插图的绘制,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oytasa U,Sari R,Ewing B T.Energy consumption,income,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3/4):482-489.

[2]Qi Yuchun,Dong Yunshe.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from energy field and mitig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4,24(5):528-534.[齐玉春,董云社.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地理科学,2004,24(5):528-534.]

[3]Zhang Lei.A changing pattern of regional CO2emissions in China.Geographical Research,2006,25(1):1-9.[张雷.中

1056

65卷

地理学报

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地理研究,2006,25(1):1-9.]

[4]Liu Hui,Cheng Shengkui,Zhang Lei.The international latest research of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arbon

emissions.Progress in Geography,2002,21(5):420-429.[刘慧,成升魁,张雷.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碳排放的国际研究动态.地理科学进展,2002,21(5):420-429.]

[5]Zhu Yongbin,Wang Zheng,Pang Li et al.Simulation on China's economy and prediction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under optimal growth path.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64(8):935-944.[朱永彬,王铮,庞丽等.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地理学报,2009,64(8):935-944.]

[6]Schipper L.Carbon emissions from manufacturing energy use in13IEA countries.Energy Policy,2001,29(9):

667-688.

[7]Chang Y F,Lin S J.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CO2emission in Taiwan.Energy Policy,1998,26(1):5-12.

[8]Casler S D.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the U.S.economy.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1998,11(3/4):

349-363.

[9]Chen Hongmin.Analysis on embodied CO2emissions including industrial process emissions.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19(3):25-30.[陈红敏.包含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产业部门隐含碳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25-30.]

[10]Yu Huichao.Research on the carbon emission transfer by Sino-US merchandise trade.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9,24(10):1837-1846.[余慧超.中美商品贸易的碳排放转移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0):1837-1846.] [11]Wei Benyong,Fang Xiuqi,Wang Yuan.Estim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China:An

input-output analysis.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9,45(4):413-419.[魏本勇,方修琦,王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4):413-419.] [12]Zhang Deying.Progress in estimation method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industrial sector of China[D].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5:18-30.[张德英.我国工业部门碳源排碳量估算方法研究.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8-30.]

[13]Tan Dan.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Sichuan

Environment,2008,27(2):74-78.[谭丹.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四川环境,2008,27(2):74-78.] [14]Wiedmann T,Minx J.A definition of carbon footprint,2007.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8797134.html,/docs/ISA-UK_Report_

07-01_carbon_footprint.pdf

[15]World Wildlife Fund.Living Plane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8797134.html,

[16]Sovacool B K,Brown M A.Twelve metropolitan carbon footprints:A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global assessment.Energy

Policy,2010,38(9):4856-4869.

[17]Kenny T,Gray 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8797134.html,parative performance of six carbon footprint models for use in Ireland.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9,29:1-6.

[18]Huang Xianjin,Ge Yang,Ye Tanglin et al.Circular Economics.Nanjing: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2009:147-159.

[黄贤金,葛杨,叶堂林等.循环经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47-159.]

[19]Guo Yungong.The analysis on calc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 mega-cities[D].

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9:19-20.[郭运功.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9-20.]

[20]Lai Li.Adjustment for reg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based on input-output technique.Acta Ecologica Sinica,2006,26

(4):1285-1292.[赖力.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区域生态足迹调整分析.生态学报,2006,26(4):1285-1292.]

[21]Wang Gang.CO2emission reduction through energy integration.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06,25

(12):1467-1470.[汪刚.基于能量集成的CO2减排量的确定.化工进展,2006,25(12):1467-1470.]

[22]Xu Guoquan,Liu Zeyuan,Jiang Zhaohua.Decomposition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of carbon emissions for China,

1995-2004.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16(6):158-161.[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23]Tan Dan.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 of China.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3):54-57.[谭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54-57.]

[24]Gao Shuting.Forecast method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in China.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4,7(6):56-59.[高树婷.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测初探.环境科学研究,1994,7(6): 56-59.]

[25]Wang Xuena.Study on estimation method of carbon emission to energy carbon sources in China[D].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6:28.[王雪娜.我国能源类碳源估算方法研究.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8.] [26]He Jienan,Kang Wenxing.Estim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from2000to

2005in Hunan Province.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2008,28(5):52-58.[何介南,康文星.湖南省化石燃料和工业过程碳排放的估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5):52-58.]

1057 9期赵荣钦等: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27]ORNL.Estimate of CO2emission from fossil fuel burning and cement manufacturing.ORNL/CDIAC-25.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ak Ridge,Tennessee,USA,1990.

[28]Li Pu.Research of optimized the structur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low-carbon scenario[D].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2009:27.[李璞.低碳情景下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研究.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7.]

[29]BP.What on earth is a carbon footprint.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8797134.html,/liveassets/bp_internet/globalbp/STAGING/global_assets/

downloads/A/ABP_ADV_what_on_earth_is_a_carbon_footprint.pdf

[30]Energetics.The reality of carb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8797134.html,.au/file?node_id=21228

[31]Global Footprint Network.Ecological footprint glossary.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8797134.html,/gfn_sub.php?content=glossary

[32]Xie Hongyu.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of fossil energy and electricity.Acta Ecologica Sinica,2008,28(4):

1729-1735.[谢鸿宇.基于碳循环的化石能源及电力生态足迹.生态学报,2008,28(4):1729-1735.]

[33]Li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8797134.html,nd Use Change,Net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and the Carbon Cycl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0:260.[李克让.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净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260.]

[34]Zhao Rongqin,Qin Mingzhou.Temporospatial variation of partial carbon source/sink of farmland ecosystem in coastal

China.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2007,23(2):1-6,11.[赵荣钦,秦明周.中国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时空差异.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3(2):1-6,11.]

[35]Wei Yiming,Liu Lancui,Fan Ying et al.China Energy Report(2008):CO2Emissions Research.Beijing:Science

Press,2008:31.[魏一鸣,刘兰翠,范英等.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1.]

[36]Xiao Lian.Sino-U.S.Energy Cooperation:Improve Energy Security and Protect Environment.Beijing:World Affairs

Press,2008:133.[肖炼.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及对策:改善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133.] [37]Liu Hongguang,Liu Weidong.Decomposition of energy-induced CO2emissions in industry of China.Progress in

Geography,2009,28(2):285-292.[刘红光,刘卫东.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地理科学进展, 2009,28(2):285-292.]

[38]Liu Qiang,Zhuang Xin.Energy and carbon embodied in main exporting goods of China.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8,(8):46-55.[刘强,庄幸.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8):46-55.]

[39]Wei Baoren.Energy Demand and Scenario Analysis of CO2Emission in China.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7:75.[韦保仁.中国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情景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75.] [40]Chen Qingtai.China National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olicy Analysis.Beijing: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04:592.[陈清泰.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92.]

Research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Carbon Footprint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Spaces in China

ZHAO Rongqin1,2,HUANG Xianjin1,ZHONG Taiyang1

(1.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Zhengzhou450011,China)

Abstract:Us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and use data of each region of China in2007,this paper established carbon emission and carbon footprint model based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stimated the carbon emission amount of fossil energy and rural biomass energy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in2007.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The total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of China in2007was about1.65GtC,in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fossil energy was89%.(2)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industrial space of China in2007was1.98t/hm2,in which,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living&industrial-commercial space and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ial space was55.16t/hm2 and49.65t/hm2respectively.(3)Carbon footprint caused by industrial activities of China in 2007was522.34×106hm2,which brought about ecological deficit of28.69×106hm2.(4)The per unit area carbon footprint of industrial spaces in China was about0.63hm2/hm2in2007. Key words:industrial space;carbon footprint;carbon emission;energy consumption;China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系统理论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此外还拥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2010年11月成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共有16个硕士点和13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最高分数。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招生类别为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9年共计划招收122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系统理论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

三、中国科学院大学系统理论专业分数线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系统理论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616数学分析 现行(公开发行)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数学系用数学分析教程。 801高等代数 [1]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2003年7月第3

版,2003年9月第2次印刷. [2] 复旦大学蒋尔雄等编《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 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五、中国科学院大学系统理论专业复试原则 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复试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其中专业知识成绩占60%,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占20%,综合素质成绩占20%。 在面试环节,每位考生有5分钟自述,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外语(口语)水平和综合素质等。 1、专业知识面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等,了解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和创新能力。 2、外语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听、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3、思想品德的面试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工作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科研道德、遵纪守法以及心理素质等内容。 4、体检主要了解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包括体能、体质和心理素质等。 5、研究生部通过“政审表”向考生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或考生管理部门了解考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和现实表现。“政审表”将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时间部署与调档函一并寄发,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公章,随档案一并寄回。政审合格方可寄发录取通知书。 六、中国科学院大学系统理论专业录取原则 复试小组对本学科参加复试的考生根据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的综合评定,得出拟录取考生名单,经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 最终录取成绩:将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加权平均后,得出录取成绩。加权平均采用下列公式: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40%+复试成绩×60%。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政审不合格、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将在网站上公示10个工作日 七、中国科学院大学系统理论专业考研复习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

2017年中科院数学分析考研试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数学分析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 1.(10分)计算极限lim x !1 x 32 (p 2+x 2p 1+x +p x ):2.(10分)已知a n +1(a n +1)=1;a 0=0,证明数列的极限存在,并且求出极限值. 3.(15分)f (x )三次连续可微,令u (x;y;z )=f (xyz ),求 (t )=@3u @x@y@z 的具体表达式,其中t =xyz . 4.(15分)求Z dx 1+x 4 :5.(15分)已知f (x )在[0;1]上二阶连续可微,并且j f (x )j ?a ,j f 00(x )j ?b ,证明f 0(x )? 2a +b 2 .6.(15分)已知f (x )有界且可微,假设lim x !1f 0(x )存在,求证lim x !1 f 0(x )=0.7.(15分)求二重积分“ D j x 2+y 2 1j dxdy ,其中D =f (x;y )j 0?x ?1;0?y ?1g . 8.(15分)已知a n =n X k =1 ln (k +1),证明1X n =11a n 发散.9.(15分)已知n 为整数,a 为常数,I n (a )=Z 10dx 1+nx a .(1)试讨论a 对敛散性的影响; (2)当a 在使积分收敛的情况下,求lim n !1 I n (a ).10.(15分)在[a;b ]上(0

电力行业碳排放路径预测

电力行业碳排放路径预测 摘要:电力行业低碳发展对于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控制变量法,通过3种情景假设,分析电力行业的低碳发展路径,来探索我国电力行业2019年到2030年的碳排放路径,并对不同低碳发展路径进行了发电成本分析。结果表明,情景B和C均能够呈现碳排放增长缓慢的趋势,其中情景C效果最为显著,但是情景B的均发电成本相对较低。 关键词:电力行业;碳排放;情景分析;排放路径 Prediction of Carbon Emission Path in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bstract: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control variable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power industry through three scenarios and assumptions, so as to explore the carbon emission path of China's power industry from 2019 to 2030, and conducts power generation cost analysis for different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cenario B and C both showed a trend of slow growth of carbon emissions, in which scenario C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but the average power generation cost of scenario B was relatively low. Key words: power industry; carbon emission; scenario analysis; emission path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气温逐渐上升,全球变暖导致导致一系列问题产生,如土地沙漠化,气候反常,物种濒临灭绝等,造成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使得CO2排放增加。其中,电力行业特别是火力发电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首要来源。2017年12月19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发电行业企业作为首批唯一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将有1700家左右的火电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涉及排放二氧化碳超过30亿t,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3。而在我国要求清洁低碳发展的各个部门内,煤电行业一直是重点关注对象,也对国家整体目标的实现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所以,在当前低碳社会的倡导下,电力行业作为我国CO2排放的重要产业,应该积极响应,实行节能减排,降低CO2的排放量。 但是,随着碳市场的启动发电企业在确保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减排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发电行业减排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因此,改变能源结构是必然趋势,但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目前尚不成熟,且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短期内会使发电成本上升。因此,为响应国家号召,电力行业急需分析未来低碳排放路径。 本文设置了三种情景,采用控制变量法对CO2排放量进行了综合预测,并对比分析了能源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对电力行业的影响程度,并对电力行业碳排放的成本进行了计算。 2.情景设计与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2015年的中国发电量的数据,通过数据拟合,获得2019~2030年中国发电量预测值近似呈线性增长,如图1所示。 图1 2019~2030年中国发电量预测 2.1假设条件 (1)对于燃煤电厂来说,二氧化碳排放源主要为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文档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中国气候威胁论”的指责不断升温, 纷纷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碳减排责任;同时,中国国内环境污染问题集中出现,特别是全国大面积雾霾污染现象频发。国际碳减排和国内环境污染治理的双重压力,倒逼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为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C02非放量年均累计下降18% 然而,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不仅仅是国内生产与消费活动所导致的,同时也是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 (Global Value Chai ns , GVC的低端[1],出口货物急剧增加 的结果[2-3] 。有效降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不仅实现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已有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降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的重要影响因素[4-5] ,然而,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提升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能否降低其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是否受到制造业GVC分工地位的影响?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拟从GVC分工地位的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不同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有利于缓解中国国际碳减排和国内环境治理压力,同时也有利于

1 文献述评 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是隐含碳的主要测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SRIO、双边贸易投入产出模型(BTIO)和多区域投入?a出模型(MRIO三种⑹。其中,SRIO模型多用于分析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隐含碳,该模型基于国内技术假定,即国内外完全碳排放系数相同[7] ;BTIO 模型 则放弃国内技术假定,假定所有进口均用于最终消费;MRIO模型则进一步放松上述假设,不仅将进口产品分为中间投入和最终需求两部分,还考虑了技术异质性、反馈性出口、反馈性进口和间接进口效应[8-9] 。方修琦等[10] 和李惠民等[11] 详细比较了 SRIO模型和MRIO模型在估算国际贸易隐含碳方面的区别。具体到本文而言,在计算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时,MRIO模型与SRIO 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MRIO模型考虑了反馈性出口隐含碳。反馈 性出口隐含碳是指中国在从其他国进口的同时,也会导致这些国家增加对中国产品的进口,进而导致中国国内碳排放增加。 该类碳排放生产和消费均在中国国内,如果不从出口隐含碳中扣除,将会高估中国出口隐含碳[9] 。因此,为了准确估计中国制造业 出口隐含碳,本文采用MRIO模型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进行计算。 关于技术进步对出口隐含碳的影响大多是在测定出口隐含碳的基础上,运用分解方法将影响因素分为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来考察技术进步对出口隐含碳的影响[12-15] 。 Yan等[13]研究发现,1997—2007年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增长了449%,其中技术效应为-48%。部分学者分析了双边贸易中技术进步对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影响,发现技术进步显著降低了中国的出口隐含碳排放[14-15],但鲜有学者进一步探讨具体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专门研究GVC分工地位对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文献很少,但是已有学者从GVC嵌入程度的视角分析垂直专业化 分工对出口隐含碳的影响。Zhao等[16]发现提高垂直专业化率将会显著增加中国出口隐含碳。由于中国主要从事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出口规模和份额迅速增加,垂直专业化率不断提高,但其出口技术含量并不一定会显著增加。即垂直专业化率代表中国嵌入GVC的程度,而出口技术含量更能

我国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 而人均排放量远低于美国

我国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 而人均排放量远低于美国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自然气候变化》专刊在线发表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机构——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全球碳计划”2012年度研究成果。根据最新年度数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将在今年进一步增加,预计较去年增加幅度为2.6%,达到创纪录的356亿吨。 研究显示,2011年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28%),美国(16%), 欧盟(11%)和印度(7%)。研究发现 ,尽管总量偏高,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为6.6吨,与美国的人均排放17.2吨相差甚远。同时,欧盟的人均排放量降至了7.3吨,仍高于中国的人均排放量水平。 专家对世界气候前景表示忧虑 研究指出,森林砍伐和其他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全球排放总量相对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又增加了10%。到2011年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了391ppm。 在伦敦主持发布以上数据的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英吉利大学教授科琳乐凯芮表示:“我很担忧,按照目前的排放趋势,全球气候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太高,我们必须采取更为激进的减排计划。”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分析结果显示,为保证实现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全球排放在2020年之前必须大幅削减。 近期,国际能源署、联合国环境项目、世界银行、欧洲环保署等机构也分别发布报告,显示了碳排放情况的紧迫性,这些报告的分析均指出,目前全球的排放趋势已经非常危险,可能会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和巨大损失。 如何看待中国碳排放世界第一 英国丁铎尔中心报告发布后,复旦-丁铎尔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认为:“作为制造业 大国,中国接近全球30%的排放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国家消费的产品有关,所以全球碳排放责任的归属非常复杂。但是,中国在目前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了我们迎接挑战的能力。” 复旦-丁铎尔中心主管主任戴维斯教授指出:“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须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负主要责任。但 是今天的挑战是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的。我们相信,中国的改革和创新以及所掌握的科学和技术,使得其有能力在面对这一全球挑战时起主要的引领作用。”

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计算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 典型的系数 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SO2(二氧化硫)0.0165 NOX(氮氧化合物)0.0156 烟尘0.0096 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推荐值:0.67(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参考值:0.68(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0.69(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 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 SO2(二氧化硫)8.03 NOX(氮氧化合物)6.90 烟尘 3.35 如何计算减排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

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 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 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 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 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 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 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中国碳排放总量及行业结构

表1:中国碳排放总量及其行业结构分解(1980—2007)(单位:万吨)年份排放总量第一产业排放第二产业排放第三产业排放1980 40502.99 1502.64 29209.39(72.11)9790.96 1985 51713.34 1805.24 36895.30(71.34)13012.80 1990 66477.80 1974.31 49848.38(74.98)14655.11 1991 69803.64 2018.94 52954.44(75.86)14730.26 1992 72628.48 1833.22 56497.55(77.78)14297.71 1993 77425.51 1737.27 60688.99(78.38)14999.25 1994 81704.41 1854.86 65731.80(80.45)14117.75 1995 87510.87 1989.15 71102.78(81.25)14418.94 1996 92442.54 2038.42 75031.02(81.16)15391.10 1997 91472.85 2070.76 74993.58(81.98)14408.51 1998 86440.26 2100.82 71080.43(82.23)13259.01 1999 85898.42 2107.43 69596.60(81.02)14194.39 2000 90202.34 2123.15 73604.55(81.59)14474.64 2001 92297.31 2157.33 75327.69(81.61)14812.29 2002 97535.49 2257.77 79792.91(81.80)15484.81 2003 114420.01 2295.97 95197.46(83.19)16926.58 2004 131500.90 2864.21 109713.14(83.43)18923.55 2005 144884.06 2957.90 121661.89(83.97)20264.27 2006 223098.05 3267.56 189832.17(85.08)29998.32 2007 317776.11 4643.38 272343.62(85.78)40789.11 表2: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迁(1990—2007)(单位:万吨) 年份消费总量煤碳石油天然气新能源1990 66477.80 1974.31 49848.38(74.98)14655.11 1996 92442.54 2038.42 75031.02(81.16)15391.10 2000 90202.34 2123.15 73604.55(81.59)14474.64 2001 92297.31 2157.33 75327.69(81.61)14812.29 2002 97535.49 2257.77 79792.91(81.80)15484.81 2003 114420.01 2295.97 95197.46(83.19)16926.58 2004 131500.90 2864.21 109713.14(83.43)18923.55 2005 144884.06 2957.90 121661.89(83.97)20264.27 2006 223098.05 3267.56 189832.17(85.08)29998.32 2007 317776.11 4643.38 272343.62(85.78)40789.11

碳排放计算方法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典型的系数 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SO2(二氧化硫) NOX(氮氧化合物) 烟尘 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推荐值:(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参考值:(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 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 SO2(二氧化硫) NOX(氮氧化合物) 烟尘 如何计算减排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发电厂按使用能源划分有几种类型:一是火力发电厂,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二是水力发电厂,是将高处的河水通过导流引到下游形成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三是核能发电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通运输企业(单位)配额核定方法(2015 版)

附件3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交通运输企业(单位)配额核定方法 (2015版) 为科学合理地核定交通运输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配额,满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方法。 一、基本定义 1.交通运输企业行业范围 根据市政府《关于调整<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重点排放单位管控范围的通知》(京政发〔2015〕65号)等文件规定,本市二氧化碳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总量5000吨(含)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行业代码5412)和公共电汽车客运单位(行业代码5411)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管理,按照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相关规定强制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2.排放源及排放设施 交通运输企业二氧化碳主要排放设施包括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车辆以及场站内固定源燃煤和燃气设施等。排放源包括:企业所属营运车辆及内部车辆等移动设施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锅炉等固定设施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和上述设施因电力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

(1)移动设施二氧化碳直接排放是指企业所属运输车辆(包括营运车辆和内部车辆)消耗的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运输车辆使用尿素等尾气净化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括移动设施在本市行政辖区外从事运营服务所产生的排放。 (2)固定设施二氧化碳直接排放是指企业所属办公楼、地铁车站、车库等场所内燃煤、燃油和燃气固定设施消耗的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括在本市行政辖区外的固定设施产生的排放。 (3)二氧化碳间接排放是指企业所属运输车辆(如:电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轨道交通车辆等)和固定设施电力消耗隐含的电力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括企业所属上述排放设施在本市行政辖区外电力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3.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系数 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系数(以下简称“控排系数”),是市主管部门依据全市GDP平均增速目标、各相关行业碳强度下降目标、各行业碳排放历史平均水平和年均增幅,综合测算确定的,用于核定交通运输企业既有固定设施和移动设施排放配额的参数。既有固定设施是指2013年1月1日之前投入运行的固定设施。 移动设施不区分既有设施和新增设施。

中科院数学分析考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本《数学分析》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分析是一门具有公共性质的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由分析基础、一元微分学和积分学、级数、多元微分学和积分学等部分组成。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运算和基本的计算、论证技巧,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数学分析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考试内容 1. 分析基础 (1) 实数概念、确界 (2)函数概念 (3) 序列极限与函数极限 (4) 无穷大与无穷小 (5)上极限与下极限 (6) 连续概念及基本性质,一致连续性 (7)收敛原理 2. 一元微分学 (1) 导数概念及几何意义 (2) 求导公式求导法则 (3) 高阶导数 (4) 微分 (5) 微分中值定理 (6) L'Hospital法则 (7) Taylor公式 (8) 应用导数研究函数 一元积分学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 不定积分法与可积函数类 (2) 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 (3) 定积分的应用

(4) 广义积分 4. 级数 (1) 数项级数的敛散判别与性质 (2) 函数项级数与一致收敛性 (3) 幂级数 (4) Fourier级数 5. 多元微分学 (1) 欧氏空间 (2) 多元函数的极限 (3) 多元连续函数 (4) 偏导数与微分 (5) 隐函数定理 (6) Taylor公式 (7) 多元微分学的几何应用 (8) 多元函数的极值 6. 多元积分学 (1) 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重积分的计算 (3)二重、三重广义积分 (4)含参变量的正常积分和广义积分 (5)曲线积分与Green公式 (6)曲面积分 (7)Gauss公式、Stokes公式及线积分与路径无关 (8)场论初步 (二)考试要求 1.分析基础 (1)了解实数公理,理解上确界和下确界的意义。掌握绝对值不等式及平均值不等式。 (2)熟练掌握函数概念(如定义域、值域、反函数等)。 (3)掌握序列极限的意义、性质(特别,单调序列的极限存在性定理)和运算??N方法。法则,熟练掌握求序列极限的 (4)掌握函数极限的意义、性质和运算法则(自变量趋于有限数和趋于无限两???方法,了解广义极限和单侧极限种情形),熟练掌握求函数极限的的意义。 (5)熟练掌握求序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常用方法(如初等变形、变量代换、两边夹法则等),掌握由递推公式给出的序列求极限的基本技巧,以及应用Stolz公式求序列极限的方法。 (6)理解无穷大量和无穷小量的意义,了解同阶和高(低)阶无穷大(小)量的意义。 (7)了解上极限和下极限的意义和性质。 理解函数两类间断点的熟练掌握函数在一点及在一个区间上连续的概念,(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义,掌握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区间套定理和介值定理。理解一致连续和不一致连续的概念。 (9)掌握序列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函数极限(当自变量趋于有限数及趋于无穷两种情形)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一元微分学 (1)掌握导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了解单侧导数的意义,解依据定义求函 数在给定点的导数。

碳排放发展历史及现状

1.碳排放交易发展历史及现状 1.1.碳交易市场定位 一个标准化,规范运作的市场 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和体系 有足够分量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摆脱目前国内碳交易所分散,规模小的局面。由于没有真正意义的碳交易市场,导致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 需要政府明确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撑。 减少买卖双方寻找项目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 中国亟需建立一个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整合各种资源信息,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规范企业的单兵作战。而统一的交易市场的成立则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对话机制; 交易的模式也非常简洁,即通过引入竞价机制充分发现价格,从而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同时,统一的交易市场还是一个更有利参与国际市场的途径。因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减少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还能极大地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可以设想,在现有的多家碳交易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自动报价系统,将所有区域性交易所合并为国家级碳排放交易所,从而建立一个与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以及金融期货交易所相似的碳排放交易所。 1.2.碳排放现状 1)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在世界碳 交易市场中具有示范作用,2010成交1198亿美元,占全球碳交易成交额的 84%。 2)2008年基于配额的市场交易占全球交易总量的73.15% ,其中EUETS的交易额占总 量的72% ,仍占主导地位;第二大交易市场是二级CDM市场。 3)主要国家和地区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根据发达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的减排承诺,发达国家需要实施比第一承诺期大得多的减排量,未来全球碳交易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1.3.碳交易历史起源 1)1990年,国际碳交易之父Richard Sandor大力推动美国国会通过了“清洁空气法 案修正案”,开始了二氧化硫的cap and trade (覆盖交易,衡量交易),20年来 效果显著,二氧化硫排放减少了50%,产生了substantial positive effects. 2)2003年,Sandor凭借着多年来运作二氧化硫市场的经验,创办了CCX(芝加哥气 候交易所)。可是由于后来美国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便没有强制的cap(总量限 定)。于是Sandor选择将CCX主要进行自愿减排碳交易,经历了诸多困难后取得显 著成功。 3)2004年,Sandor又创建了ECX,在欧洲建立了碳交易平台。 4)二氧化硫交易与碳交易,本质都是气体的减排量交易,以相互借鉴。

中国碳排放分析

中国碳排放分析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就此西方国家经常借气候变化“说事儿”,对我国经济发展施加压力。不过,我们也认识到碳减排是迟早的事,我国需及早着手发展低碳经济,从而避免陷入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为此,需要对我国的碳排放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有个大致判断。 1、碳排放轨迹 中国统计机构对碳排放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已有的文献数据一般来源于以下四类:一是美国能源部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简称CDIAC)公布的年度数据;二是美国能源情报署(简称EIA)公布的年度数据;三是国际能源总署(简称IEA)公布的数据;四是根据IPCC指导目录和其他方法测算得到的数据。通过对比,不同的数据来源从统计角度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此我们采用如下公式对中国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 c=∑m i×δi(1) 式(1)中C为碳排放量;m i为中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标准量;δi为i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不同机构计算碳排放量时,确定能源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系数不完全相同,但差别并不大,收集到的不同文献的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表),然后取简单算术平均值为相应能源种类的碳排放系数,据此可以得出碳排放情况。 表1 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2、碳排放特征 经济发展一般是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时间体现了阶段性,所以根据碳排放总量及其增长率情况和碳排放强度可以观察我国碳排放变动的阶段性特征。 碳排放总量在1978-1996年为迅速增加阶段,1996-2000年为平稳阶段,2000-2012年为急速增加阶段。1990年以来,碳排放增长率的变化轨迹是,1992年达到高点,增长为14.2%,之后增速出现持续下降,1999年为阶段性低点,增速为7.6%,从2000年起,增速再度回升,到2007年达到高点,为14.1%,之后回落为平稳增长,但2010年出现了反弹。 从碳排放强度(指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带来的碳排放量)看,中国碳排放强度在1980-2011年之间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1980-1996年之间下降趋势较为明显,1997-2012年尽管总体趋势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是非常显著,其中2003年出现了反弹,2003—2007年的水平均高于2002年。

22.各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制定原则

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制定方法 一、新增设施配额核定方法 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配额核定方法(试行)》,本市新增设施二氧化碳排放配额按所属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先进值进行核定,即单位新增设施配额数量等于新增设施的活动水平与单位所属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乘积。活动水平数据根据行业不同,分别为产品产量、产值或面积。 二、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制定原则 排放强度先 1.相关性原则。先进值能够反映该行业CO 2 排放进水平,并与本市、国家或国际上制定的相关行业CO 2 强度标准相比具有先进性。 2.完整性原则。先进值是该行业企业/单位生产经营范 排放源产生的排放(直接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围内CO 2 和间接排放)强度先进值。 排放边界的 3.一致性原则。先进值开发中涉及企业CO 2 设定、排放源的确定、排放数据的收集、排放量核算等采用方法和遵守的原则与《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一致。 4.透明性原则。具有明确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计算过程,并对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进行说明。先进值制定所用的活动水平数据和历年CO 排放数据是基于企业报送并经过核查机 2 构核查后的数据。 5.可操作性原则。该先进值适用于北京市参加碳交易企业新增设施排放配额分配。 三、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制定方法 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参照国内外同一行业、同类产品

的先进碳排放水平,结合本市相关行业实际情况综合确定。以行业内平均碳排放强度前10%数据作为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的上限,以行业内平均碳排放强度前20%数据作为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的下限,经本市最新各行业地方能耗限额先进值,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校验后,最终确定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 四、第一批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活动水平 本市第一批共对23个行业的先进值进行研究,其中16个工业行业,7个服务业。 行业名称活动水平 电气机械和器材、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产值 非金属矿物制品产值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产值 金属制品制造产值 农副食品加工产值 汽车、铁路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值 食品制造产值 西药制造产值 中成药生产产值 饮料制造产值 纸制品制造产值 火力发电产量 热力生产和供应产量 整车制造业产量 水泥制造业产量 啤酒制造业产量 物业管理类面积 高校和工程技术研发类面积 银行业面积 大型医院类面积 信息传输业业务总量或面积其他服务业面积 批发零售业面积各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将在2013年碳排放报告报送及核查工作完成后另行公布。

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

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于2009年12月向世界宣布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成为减排工作的重点。至此,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与碳排放量的双重约束。如何在该约束下实现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一致发展,成为中国未来十年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目前并没根本上摆脱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仍将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如何在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约束下,吸取“十一五”节能减排经验,充分挖掘重点行业的节能潜力,制定相宜的节能政策等对实现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本文将以2020年碳排放减排目标为约束, 通过技术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方式,设计相应的政策情景,并以钢铁行业和电力 行业为对象,分析在技术情景与产业结构情景中,该行业所设计的约束条件实现 潜力,并通过比较分析,给出钢铁行业的优化情景。本文的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选用情景分析法为分析工具,构建立2020年情景模型,利用CGE模型外推生成基准情景;(2)以40%-45%为减排目标,从产业结构与技术提升两个角度设 计实现2020年目标的政策情景;(3)分析各政策情景中,钢铁行业、电力行业的情景约束条件是否可行;(4)分别设计钢铁行业、电力行业的Bottom‐up模型,利用MCP思想,将其同Top‐down模型桥接成混合互补模型(MCP模型),模拟“十一五”期间的“上大压小”政策,并分析政策的节能贡献度。通过设计“十二五”的减排方案,预估“十二五”目标实现潜力。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2020年碳强度目标的关键方式。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单以技术提升的方式是无法完成2020年碳强度目标,“十一五”期间的行业能源强度急速下降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少。(2)经MCP模拟,“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的“上大压小”淘汰小炼钢产能对钢铁行业技术节能贡献为28.69%,而淘汰小火电对电力行业技术节能贡献度为24.20%,节能效果明显。(3)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将可对“十二五”减排目标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在政策情景中设计“十二五”的淘汰政策,模拟结果显示,钢铁行业可实现技术情景的目标52.25%及产业结构情景中的82.92%,电力行业则对应可实现25.72%和63.16%。(4)“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完成对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doc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指标体系 十一五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是2010年万元GDP 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0.98吨标准煤左右,下降20%。十二五提出十二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我们认为,随着节能减排边际效用的降低,未来5年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力度将有增无减。 电力行业“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主要包括:供电煤耗、火电平均厂用电率、线损率、发电水耗、电力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脱硫机组投运容量、现有电厂二氧化硫达标率等。 现在重点分析“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指标。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该稿相较于此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关于节能环保部分的描述,本次工作方案不仅将众多指标进行量化,并将各地区的主要指标任务予以细化,明确将会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占较高权重,有利于环保实施力度加强。 工業和信息化部28日公布“十二五”期間和今年我國工

業節能減排四大約束性指標。明確2015年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別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確今年這四項指標同比要分別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個百分點。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28日在南京召開的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會議上表示,工業領域將堅決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各項目標任務。他透露,工信部正在組織編制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初步確定“十二五”時期擬采用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及工業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等約束性指標。 他表示,這些指標比去年底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初步確定的目標略有調整,除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之外,其他三項指標要求更高。當時確定的是“力爭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均降低16%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左右,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6%左右”。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對此的解釋是,這次提出的目標屬于“踮起腳來夠得著”的目標。“工業作為我國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點領域,應發揮節能減

环保论文中国碳排放现状与发展

中国碳排放现状与减排 15 化学工程与工艺宇琪 目录 概要 (1) 一、发现问题 (2) 1.1 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 (2) 1.1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2) 1.2 对海岸带及低地的影响 (2) 1.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1.4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 1.5 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3) 二、我国与外国CO2历史排放对比。 (3) 三、解决问题 (4) 3.1 CO2性质 (4) 3.2 固碳 (4) 3.2.1.土壤固碳 (4) 3.2.2.海洋固碳 (5) 3.3 CO2资源化利用 (6) 3.3.1 物理利用 (6) 3.3.2 化学应用 (6) 3.4国家政策 (7) 概要 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降低碳排放将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持久战,相应的,“低碳”一词也被社会各界广泛引用。“低碳”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它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它既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发展中国家应遵循的发展道路。 如何实现“低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问题,解决方法涉及政治、经济、法

律、技术、人文等多个学科。总体来说,碳减排途径可分为两类:控制排放源头(通过提高能源系统各个环节的能源效率或引入低碳元素,以及降低终端能源需求,实现降低含碳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和碳排放后处理(针对能源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采取后处理方式延缓或阻止CO2排入大气中,如CO2资源化利用。 一、发现问题 1.1 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 气候变化是关乎地球人类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问题,涉及水资源、农业、能源等敏感部门,并对陆地生态系统海岸带以及近海生态脆弱地区构成重大威胁,对全球产生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影响。 1.1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环境要素的灾变趋势 全球气候异常导致一系列环境要素的激变,如酷热、飓风、水涝、干旱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降水分布格局也在改变,冰川减退、冻土消融、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疫病频发等。所有这些都不是猜测,因为这些状况已经或者正在发生,在可预计的未来只能比现在更加严重。 ②自然生态系统的激变 全球气候异常将导致干旱地区的旱灾情况更严重,容易诱发更多的森林和地区性火灾,而森林火灾的增加更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温室效应。 环北极地区,如加拿、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一些永久冻土会因气温上升慢慢消融,当地的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土壤中的细菌活性将提高导致该地区由碳元素的存储地区变为碳素的释放源。 全球绝大部分淡水资源以固态方式储存在冰川中。冰川在世界围的大面积融化将根本改变全球的水循环系统并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冰川融化加快使得夏季冰川减少,从而降低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并可能导致中下游地区更频繁的水涝干旱灾害。 气候变化首先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而;其次,对受灾地区农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迫使国家的粮食产业结构作出调整,草原承载力和畜牧量的分布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且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1.2 对海岸带及低地的影响 气候异常变化已经导致南极、北极冰冠融化和海平面升高,据估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