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FIS分句的语义地位及其对语篇衔接的影响

论FIS分句的语义地位及其对语篇衔接的影响

论FIS分句的语义地位及其对语篇衔接的影响
论FIS分句的语义地位及其对语篇衔接的影响

第25卷第4期1999年12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Xuzhou N o r m al U ni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V o l .25,N o.4

D ec .,1999

[收稿日期]1998208220

[作者简介]俞洪亮(1964—),副教授,硕士。

论F IS 分句的语义地位及其对语篇衔接的影响

俞洪亮,秦 旭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江苏扬州 225000)

[关键词] 自由间接引语;引述分句;引语分句;语义支配;指称关系

[摘 要] 与任何连贯的语篇一样,自由间接引语中也存在着衔接纽带;它的分句可通过一些衔接手段

使无外部结构标识的语篇成为一个连贯的语义整体。本文拟从自由间接引语分句的语义地位着手,讨论指称关系和语义联系语在自由间接引语中所发挥的衔接作用。我们认为,这类语篇的衔接特点是现代文学叙述技巧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图分类号] H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425(1999)0320040203

导言

语言学家们对“连贯”这个概念的理解各有侧重。T .R enhart (1980)在其

《语篇连贯的条件》一文中提出语篇连贯可分为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显性连贯语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衔接、一致和相关。具体地说,语篇各句子间结构上相互联结;每句必须与上文在语义上保持一致;语篇各句必须与语篇的内在主题和语境相关。隐性连贯不一定都要具备上述的三个条件,即语篇的结构看似不连贯,但这类语篇仍可以通过某种解释过程被理解成连贯的语篇。

R enhart 认为这些解释过程实际上是由读者来完成的,比

如读者对语篇某些部分喻义或修辞的解释,目的就是为了使语篇通篇能够连贯。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够细致地描述出语篇的内部连贯特征,那么我们就能更准确地解读那些无外部连贯特征的语篇。这一点对于分析自由间接引语很有意义,因为像V irginia W oo lf 等人作品里描写人物观点的篇章,一般没有明显的结构标识,而读者仍然可以辨明人物观点和叙述者的描述。因此要了解读者对这类文体的语篇理解过程,我们必须考虑自由间接引语内部句际间的结构特征和各分句的语义特征。

一、自由间接引语中分句的语义地位

自由间接引语(free indirect speech ,F IS )是一种间接引语形式下的直接引语语篇结构,其显著的结构特征在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者之间界限的模糊性,是现代小说中常见的文体形式。自由间接引语由引述分句和引语分句

两部分组成。引述分句在第三人称叙述体小说中常是作者

呈现小说人物观点的起始信号。有时这类话语段中的一些语句虽然没有自由间接引语的结构标记,但我们仍能看出它们所交代的内容。作出这种解释的依据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从观察自由间接引语分句的语义地位入手,考察生成连贯语篇的手段。

1.语义支配

所谓“语义支配”,指的是说话者(作者)的言语行为对听话人(读者)的注意力能产生导向作用的那个部分

(E rtesch ik -Sh ir and L app in ,1979)。Hooper 和T homp 2son (1973)认为根转换结构可以突显语义支配分句,不过

根转换结构只能用于句子中信息焦点所在的陈述分句,因为多数根转换的功能都是为了强调,而在信息负荷小的分句(即非陈述分句)中使用强调显然是不合适的。不过根转换的运用是否合适,还与主句动词有关。试看:

(1)Sue p lans fo r J i m to m arry her ,and he vow s that m arry her he w ill

.(2)Sue p lans fo r J i m to m arry her ,and it bo thers m e that m arry her he w ill

.例(1)中主句动词vow 是非述事动词(non -factive

verb ),即从句的主题是说话者的内容核心,不是

“预设的”(p resuppo sed ),而是“陈述的”(asserted ),因此用根转换(即V P 前置)表示强调是可以接受的。例(2)中的主句动

词是述事动词,从句的主题是“预设”,而不是“陈述”,它不是说话者的要点,所以使用V P 前置以获得强调是不合适的。上述两例表明:从篇章结构的角度看,根转换的分布可以提示语篇中的强调成分。不难看出,Hooper 和T homp 2son 提出的

“强调”与上文提到的“支配”不谋而合,强调方

式起了引导听话者注意力的作用。当然,根转换不仅仅限于动词词组的前置,但根转换结构的运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主句动词是非述事动词;从句主题本质上是陈述的。

实际上,含嵌入从句的句子其主从句都有可能成为“支配”分句,它们的支配地位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语境。下例a句中的从句处在“支配”的位置上,如果将其主句转换成插入引述分句,引述分句的语义地位会受到影响吗?

(3)a.I th ink that falling off the stage w as mo st em2 barrassing all.

 b.I th ink that mo st em barrassing of all w as falling off the stage.

 c.M o st em barrassing of all w as falling off the stage,I th ink.

上例a句中的that嵌入分句没有使用根转换,它的两个分句在语义上就可能都处于主导地位,视语境而异;b 句因为使用了根转换,嵌入分句便处于支配地位;c句则成了自由间接引语形式。自由间接引语中引语分句是整句的核心,我们不妨把这类引语分句叫做“核心句”。也是由于全句使用了根转换,因此,引述分句语义强度被削弱了。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引述动词出现在作为插入成分的引述分句的时候,它们的语义强度受到了削弱,而与此并行的引语分句在语义上却处于支配的地位。

2.语义强度与引述分句

我们证明了引语分句是自由间接引语中的核心句,是语义主导,但我们能否完全排除引述分句也有这个可能?我们借用“谎言测试”(lie2test)的方式以及“疑问测试”(questi on2test)来判定引述分句能否成为整个句子的语义核心。谎言测试是用来否定某个分句的陈述内容,而疑问测试旨在对某分句的陈述内容提出质疑。例如:

(4)Tom said Judy w as a spy.

 a.But that’s a lie,he didn’t.

 b.But that’s a lie,she w asn’t.

(5)Judy w as a spy,Tom said.

 a.But that’s a lie,he didn’t.

 b.But that’s a lie,she w asn’t.

从例(4)中,我们不难看出主从两分句都可以被否定,而否定例(5)a中的引述分句的内容似乎不合适,语用上也难接受;引语分句却可以被否定。由此可见,只有引语分句具有语义支配能力。这个结果同样可以用疑问测试得到证实。

(6)W hat tone of vo ice did F red use in response to your questi on?

 a.H e said emphatically that he w ould no t get in2 vo lved.

 b.H e w ould no t get invo lved,he said emphatical2 ly.

例(6)提出的问题是有关问话人言语行为方式,所以回答内容只能包含在主句里。如果主句位置后移变成自由间接引语中的插入引述分句(如(6)b),那么回答内容似乎答非所问。例(6)中,虽然问题所需的信息就在b句的引述分句里,但引述分句不能传递说话者想要引起听话者注意力的那部分信息。原因只有一个,引述分句没有突显信息焦点的能力。换言之,引述分句没有语义支配地位,不能成为整个句子的核心。然而,引语分句却能充当此任。例如:

(7)W ho w on the scho larsh i p?

 a.F red said that M ary w on the scho larsh i p.

 b.M ary w on the scho larsh i p,F red said.

例(7)a句的that从句以及b句的引语分句所包含的信息,作为问题的回答从语用角度看都是恰到好处的,它们因此是全句的信息焦点,是全句的核心。

谎言测试和疑问测试帮助我们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自由间接引语的引语分句总是处于支配地位,而引述分句则总处在信息的非主导地位上。这个结论对本文立论有很大的帮助:语义支配是构筑连贯语篇的关键因素。一个句子中占语义支配地位的分句若与下文有关联,那么就有可能生成连贯的语篇。相反,如果衔接手段(不管是结构的还是语义的)支配的是不占主导地位的信息,那么就不能与下文产生连贯语篇。相应地,自由间接引语(实质上就是引语分句的语义支配地位)对下文连贯语句类型所具有的限制作用是相关语篇连贯的内因。

二、自由间接引语的衔接

R enhart将衔接看作是连贯语篇的一种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他还将语篇的语义,语篇的潜在主题和语境也视为衔接手段。R enhart对句子间的关联提出了具体的两个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如果一组毗邻的句子通过指称关系或通过语义联系语能够联结,那么这组句子就是衔接的。当然,这两个条件并不都要具备。我们可以看出R enhart的第一个条件(即指称关系)要求毗邻的句子中所包含的N P必须是同一所指;第二个条件(即语义联系语)要求句子的联结是通过一些语义标识,如表示比较、对比、因果、举例、时间关系等。

1.指称关系与自由间接引语的衔接

按照上面有关语义支配问题的讨论,结合R enhart的衔接理论,在分析自由间接引语时我们可以假定:当指称关系中的N P和引语分句(即语义支配分句)的N P是同一所指(或者说它们叙述的是同一主题)时,可以生成连贯的语篇。反之,若指称关系中的N P与引述分句发生关联时,就不能生成连贯的语篇。例如:

(8)...till L ily though t,How ch ildlike,how absurd she w as,sitting up there w ith all her beauty opened again in her,talk ing about the sk ins of vegetables.She w as ir2 resistible.A l w ays she go t her ow n w ay in the end,L ily though t.(To the L igh thouse)

例中的L ily though t告诉我们,这个片段是以自由间接引语形式出现的,表现了L ily B riscoe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她在观察M rs R am say,思忖着她的权力。这个语段的最后一句也是自由间接引语结构。那么,语段中的she

14

(her)和L ily是否为同一所指?为了证明这一点,笔者设计了两个句子,分别作为例(8)语段的继续,两个句子中都包含着可与例(8)中的N P互为指称的N P。我们关心的是,将这两个句子分别置于语段最后,能否与该语段发生衔接:

(9)a.Even L ily succum bed to her.

 b.?Even she m anaged to contro l L ily.

我们可以看出(9)a、b两句的主题在指称关系上受制于(8)中的所指。a句中的主题是her(即M rs R am say);b 句中的主题是L ily。两句中的主题与语段(8)中的N P存在着互为参照的关系,符合R enhart的衔接条件,但是b 句语用上显得不合适,与前文不能衔接。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与上文N P所在的自由间接引语相关分句的语义地位有关。如果指称上控制着后文主题的N P,即其所在分句在语义上处于支配地位(即引语分句),那么存在着指称关系的两个句子也就能衔接;相反,如果这个N P所在的分句处在非支配地位(即引述分句),那么这两个句子就不能衔接。又如:

(10)H is beauty w as so great,M rs R am say knew.

a.Even she w as over w hel m ed by it.

b.?Even it over w hel m ed her.

上述分析表明,自由间接引语的衔接部分取决于作为语篇主题的人物思想或言语。例(8)中连续的几个句子(如She w as irresistible)虽然没有自由间接引语的结构标记,它们仍然可以解释为L ily(而不是叙述者)对M rs R am say的印象,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句子与引述分句在结构上还是相关的;引述分句清楚地表明了L ily是心理活动的来源。换言之,这些句子没有明显的自由间接引语结构标识,但我们仍然判断它们贯穿着L ily的观点,其依据是满足连贯语篇条件的指称关系:(9)a句中的her与(10)中的she(her)是同一所指,是因为后者出现在处于支配地位的引语分句中,而L ily所在的引述分句语义上则处于非支配地位,所以L ily不能控制语篇的主题,也就不可能成为文中所指。

2.语义联系语与自由间接引语的衔接

和指称关系一样,语义联系语作为语篇衔接的条件也取决于分句语义强度。就自由间接引语而言,语义联系语必须将语篇的主题和支配分句(即引语分句)关联起来,语篇各句间才能得以衔接。例如:

(11)T hat m an,she though t,her anger rising in her,never gave;that m an took.(To the L igh thouse)

 a.She,on the o ther hand,w ould be fo rce to give.

 b.?M rs R am say,on the o ther hand,w as less harsh in her judgem ents of o ther peop le.

例(11)陈述的是L ily对M r R am say的印象。为了证明语义联系语的衔接功能,我们设计了一对句子作为(11)的继续。我们不难发现b句补接在(11)之后在语用上是不可接受的。虽然a、b两句都有语义联系语on the o ther hand与上文联接,但有一点不同,那就是a句的内容和(11)中的引语分句的主题关联,而b句则与(11)中的引述分句关联。具体地说,a句中,L ily自己的行为与她对M r R am say行为的看法形成对比:而b句则是M rs R am say 对别人的态度与L ily对M r R am say态度(即她心中燃起的怒火)形成对比。可以看出,语篇的衔接是由于语义联系语将相关材料与人物的思想或观点联系在一起了。

语义联系语和指称关系一样,也能说明为什么没有自由间接引语结构标识(如没有引述分句)的句子仍可成为人物思想或言语的一部分,并因此构成连贯的语篇。例如:

(12)H e w as th ink ing of h i m self and the i m p ressi on he w as m ak ing,as she could tell by the sound of h is vo ice,and h is emphasis and h is uneasiness.Success w ould be good fo r h i m.A t any rate they w ere off again. N ow she need no t listen.(To the L igh thouse)

例(12)中斜体部分与上文的衔接是由语义联系语at any rate来完成的。联系语之前的语篇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上文中的引述分句(as she could tell by the sound of h is vo ice)可以说明这一点。然而斜体部分没有这个结构特征,这句话是叙述者的客观描述,还是人物本身的判断,只有语义联系语能证明它也是人物观点的一部分,因而整个语段上下连成一个有机的语义整体,构成连贯语篇。

三、结语

现代文学叙述体的最大特点是运用各种文学技巧展现人物观点、思想和心理活动,从而形成错综复杂的文本结构,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本文从语义地位的角度分析了自由间接引语的内部结构,揭示了贯穿此类语篇的衔接手段,希望有助于从新的视角理解和研究现代文学作品。

[责任编辑:周 棉]

24

《诗经》隐喻性成语的历时语义演变

《诗经》隐喻性成语的历时语义演变 宗小飞吴世雄(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摘要]本文通过《诗经》的语料分析研究,发现隐喻性成语的历时语义演变规律与一般词语词义的历时演变存在着某种相似性,以及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特有规律。一般而言,词义的历时演变分为三种类型: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但隐喻性成语的演变很少出现语义缩小的情况,而更多地是从隐喻义转变为字面义。 [关键词]诗经;隐喻性成语;字面义;扩大;转移 1、引言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很关注词语的演变和发展,并提出之所以会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或词的义位的增加,以及发生原有义位意义的扩大、缩小或转移,主要都是由于隐喻的作用,如Sweetser(1990)﹑Traugott (2002)﹑王文斌(2007)等。目前对词语隐喻意义的生成研究比较深刻,但对隐喻性成语的语义演变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研究《诗经》文本揭示了隐喻性成语的语义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即从隐喻义到字面义、隐喻义的扩大和隐喻义的转移。 2、从隐喻义到字面义 一条成语,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具有一定的语义。语义的来源不外以下三类:用本义、用比喻义、用引申义(史式,1979:334)。本文研究的是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比喻义的成语演变。虽然大部分成语,不论从结构或语义上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语言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稳定性中必然会体现微妙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隐喻性成语体现了与词语不完全相同的变化。蒋绍愚(1989)曾指出研究词语的变化必须以义位为单位,而义位的变化体现为两点:义位的增减以及原有义位意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本文发现隐喻性成语的演变具有自己的特色,很少出现意义缩小的情况,而是体现了与词语演变不完全相同的一面,即从隐喻义直接转变为字面义。 隐喻性成语的这种演变与一般词语词义的演变呈现完全相反的态势。Sweetser(1990)认为,许多多义词的产生主要是隐喻的结果,因为我们的思维是隐喻的,所以反映我们思维的语言也必然是隐喻的,而一词多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的思维是联想的、类比的。但是成语隐喻义的演变与一词多义不一样,首先,二者起点不一样,所谓成语隐喻义,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在创造之初就被赋予了隐喻义的成语,而一般词语的基本义就是字面意义;其次,随着历史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部分成语的隐含意义逐步消失,进而被字面意义所代替。词语词义的变化一般是从字面义到隐喻义,故两者的演变呈现相反的态势。在《诗经》中可以找到以下例子: 绰绰有余原作“绰绰有裕”,基本义是形容兄弟情深,互相宽容,源自《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后来直接变为字面意义,表示能力、财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丰富、宽裕,使用不完,悠然自得。

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7分) (一)积累(共14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任选..4字) 。(2分) 月光是gé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b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shū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 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xié的旋律,如梵婀玲上zòu 着的名曲。 选自《荷塘月色》 2、古诗文默写。(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__。(2)妇姑荷箪食, 。 (3) ,烟波江上使人愁。(4) ,带月荷锄归。 (5)《木兰诗》用了不少对偶句,请默写出其中的一组: __________, 。 (6)《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开阔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 3、名著阅读。(4分) 读完名著《西游记》,同学们一致认为,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他们师徒四人缺了谁都不成。请仿照对唐僧和沙和尚的评价,将对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评价补充完整。 唐僧,虽然软弱无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品行端正有坚定的信念; 孙悟空,虽然 ,但他 ; 猪八戒,虽然 ,但他 ; 沙和尚,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他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 (二)运用(共9分) 4、仔细阅读下面语句,揣摩它的内容和写法,把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分) 一棵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栋梁建筑大厦,也许是化作白纸传递知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 5、下列句子都有1处语病,请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在句中加以修改。(4分) (1) 经过投票,同学们基本上全票通过小明当选我班的班长。 (2) 通过妈妈的开导,使我完全明白了爸爸的用心良苦。 (3) 到网上阅读并搜索你喜欢的一部名著或一个作家的资料,把它们 保存下来。 (4) 这本书的作者以他高度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 生动场面。 6、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生存情况非常严峻,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请选定一种急需保护的野生动物,并提一条可行性建议。(3分) 野生动物: 标语(或建议):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7.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媒体常常提及的“绿色╳ ╳”中,“绿色”不单指一种颜色,而成为健康、安全、节能、

机器学习与概念语义空间生成

机器学习与概念语义空间生成 何清 史忠植 摘 要 本文综述了机器学习在文本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特别对概念语义空间生成中的机器学习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概念语义空间是针对关键词检索过程中,由于检索词的差异造成的检索结果差异的问题而建立的支持相关概念的索引机制。文中分析了这一技术产生的背景,阐述了与概念语义空间密切相关的文本检索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概念语义空间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发展的方向。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对海量文本信息处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使得机器学习技术在基于语料的文本信息处理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基于统计和经验的方法已经超出了传统机器学习的范畴,发展了一些独特的方法和技术。在过去十来年,统计学习方法改变了依靠手工建立语法和知识库以及文本目录索引的状况,通过对大量已标注的和未标注的自然语料的训练可以部分或全部自动地完成上述过程。但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甚至是影响到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性的核心问题。在文本检索过程中如果只使用关键词匹配技术往往会遇到词汇不匹配。这是因为存在表达差异。关键词匹配检索模式往往基于这样一种基本假设:仅在一个文档含有与查询完全相同的词汇时,它们才相关。这种相关性匹配实际上是基于表层的匹配(Surface-Based Matching)。然而,人类的自然语言中,随着时间、地域、领域等因素的改变,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来表达。因此即使对于同一概念的检索,不同的用户可能使用不同的关键词来查询。例如当用户查询“计算机”和“电脑”两个词的时候其实是在查询同一件事情。而基于表层的匹配不可能检索到同一概念的多种语言表达形式。因此,词汇不匹配将导致系统的查全率降低。姚天顺教授曾经举了一个用“红苹果”、“红的苹果”、“红色苹果”、“红色的苹果”在网上检索,结果存在巨大的数量差异的例子,说明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在技术上没能很好地融合[1]。这一问题的产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从根本上说是目前机器对自然语言不能完全理解。具体到这个例子来说,就是缺乏对红苹果这一概念的语义表达。从目前技术状况来看,尽管我们付出了大量努力,但是要达到使计算机对自然语言完全理解这一目标差得还很远。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在目前可能达到的目标也许只能是通过机器学习对原始语料中概念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行挖掘,对这些语义关联给出合理的表示,从而产生一些常识性的概念语义。 2 概念语义空间产生的背景 所谓概念语义空间,就是对文本集建立的能反映文本集中概念之间语义关系的一个索引。这是为克服关键词检索过程中,由于检索词的差异造成的检索结果差异而建立的支持相关概念的索引机制。概念语义空间与文本检索、搜索引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它是基于目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展状况而产生的。 2.1 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 统计方法在语音识别方面的成功[2],促进了类似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其他方面的应用。现在各种机器学习方法几乎都应用到了自然语言处理的不同方面,包括词法、句法分析[3]、歧义消除和理解[4]、会话过程和信息抽取[5]以及机器翻译[6]。然而,传统的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对计算语言学的研究贡献有限。这是因为基于机器学习和基于经验的自然语言处理需要通过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才能发展。 现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大多数机器学习的研究都借助了语音识别中特定的统计技术如: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s, HMMs)、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Probabilistic Context Free Grammars, PCFGs)。其它各种学习算法包括决策树、规则归纳、神经网络、基于示例的方法、贝叶斯(Bayesian)网络方法、归

【人教版】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基础(23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分) (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1分)(3)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2分) (4)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分) (5)把杜牧的《泊秦淮》默写完整。(4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深恶痛绝 )之的。(1分) (2)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xuān nào( 喧闹 ),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1分) (3)但当我āi dào(哀悼 )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1分) (4)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yǐ shēn zu ò zé(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1分) 3.(2012年广东省卷)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3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4、1、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D )(3分) A.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 ..。 B.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 ..到一千年以前。C.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 个前赴后继 ....地扎进去。 D.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 ....,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5、根据前后句式,补充完整,形成排比句。(3分) 二、阅读(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题。 (一)爱莲说(12分)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2分) 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古今异义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28800484.html, 古今异义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作者:周琳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4年第01期 摘要:在我们所使用的成语中,有许多成语发生了语义转移。成语语义转移主要有多义 语素义位转换、语素通假义消失、联绵语素重新分析和构成成分意义未变而整体义转移四类。语义转移的动因主要与语素高频义项的语义再认、语素误认和字面义的影响有关。 关键词:成语语义转移语义再认语素误认字面义 一、引言 在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句子: (1)所谓佛者,就是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丝毫不着、清净无所得的觉者。① (2)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3)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通常认为,“一丝不挂”指“不穿衣服、赤身裸体”。按照此义,例(1)应解释为“佛就是不穿衣服、赤身裸体……”,这令人费解。“空空如也”一般解释为“一无所有”,似乎与“有鄙夫问于我”在文义上无法衔接。例(3)所说的应为值得褒扬之事,但“明目张胆”意为“公开地大胆 做坏事”,显然与语境不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上述成语古今义已大相径庭,三个例句使用的是成语的古义,若按照成语的今义去理解句义,自然会出现偏差。我们将成语这种古今义无相承关系,甚至发生了毫不相干的意义变化的现象称为“语义转移”。显然,上述成语均发生了语义转移。那么,它们语义转移的类型是否相同?成语语义转移的类型究竟有哪些?引起语义转移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下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二、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 (一)多义语素义位转换 有些成语中的多义语素本来使用义位甲,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转换为义位乙,这就导致整个成语语义发生转移。前文所说的“一丝不挂”就属这种情况。该成语本为佛教用语,“比喻不被尘俗牵累”②,在佛典中常见其本义。其他文学作品用例如: (4)你想那颗一丝不挂却又爱着一切的童心,眼见得在那隐约的朝雾里,凭你怎样招着你的手儿,总是不回到腔子里来。

语义范畴及相关概念

语义范畴及相关概念 作者:高娟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2期 [摘要]随着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语义范畴成为语言学者关注的对象。本文针对文章中与语义范畴相关概念如语法范畴、语义语法范畴、句法语义范畴等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语义范畴语法范畴语义语法范畴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65-02 一、范畴化与语言化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与认知相关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认知是人们主观经验对客体对象在人脑中的感知,这种感知认识即认知并非任意形成的,而是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普遍性。它是与人类的主观经验密切联系的,建立在广泛认识基础上的主观感受。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会形成抽象概括的认识,这种思维能力我们称之为认知能力。人类要认识和把握世界,就需要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所体现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这个分门别类的过程就是范畴化。 认知范畴的语言化,即从认知世界投向语言世界,便形成各种各样的语义范畴。语义范畴是认知范畴的物质表现形式。认知范畴是存在于思维中的抽象概念,思维的东西不可能赤裸裸地存在,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来表现才能使思维这一抽象的概念变为可以感知的。语言并非体现思维的唯一手段,动作、表情、神态等都可以成为表达抽象思维的物质手段,但是语言却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固定思维的手段。因而,认知范畴这一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果在语言中的投射,我们就称之为语义范畴。 二、语义范畴 在语言中,语义范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的称作语法范畴,有的称作语义语法范畴,还有的称作句法范畴,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弄清楚有关语义范畴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它包含哪些内容?与语法范畴、语义语法范畴、句法范畴是何种关系? (一)语义范畴、语法范畴、语义语法范畴 我们之所以要区分语义范畴、语法范畴和语义语法范畴三个概念,一方面是在语言研究中不同学者采用的术语不同,容易使读者产生混淆。例如赵军在《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一文中使用了“语法·语义范畴”;李宇明在《程度与否定》中使用的是“语义·语法范畴”;胡明扬《语义语法范畴》、马庆株《语义语法范畴研究》、邵敬敏、赵春利《关于语义范畴的理论思考》、胡清国《否定观念和否定范畴》、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等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字形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怂恿.(yǒnɡ)污涩.(sè)蜷.伏(quán)嗔怪(chēn)B.丰腴.(yú)斑斓.(lán)迷惘.(wǎnɡ)蹒.跚(pán)C.窗棂.(línɡ)温煦.(xù)笨拙.(zhuō)放肆(sì) D.暮霭.(ài)卑劣.(liè)羞怯.(què)余辉.(hu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 B.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 C.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 D.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提倡。 B.艺术节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 ..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C.这次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 ....,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D.平顶山公园玉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3月初持续到4月底, 参差不齐 ....地开出数百朵花。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5、下列对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拟人)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水底的鹅卵石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比喻) D.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比喻)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 B.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 C.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 D.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 7、古诗文默写。 (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汉语成语语义演变探析

汉语成语语义演变探析 成语语义与所有汉语词义一样,都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导致这种“反映”和“主观评价”产生相应的变化,自然也就造成了成语语义的演变,这主要表现在成语理性义的演变和感情色彩义的演变两方面。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成语构成成分意义的变化、成语结构形式的特点以及结构形式的变化都是导致成语语义演变的主要原因。 关鍵词:成语理性义色彩义演变 一、引言 语言是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人们观念的改变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得到反映,而这些变化也必然会在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中体现出来。成语语义与所有汉语词义一样,都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导致这种“反映”和“主观评价”发生相应的变化,自然也就造成了成语语义的演变。 笔者通过对《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洁修,1989)中语义发生演变的成语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和分析后发现,汉语成语语义演变主要表现在成语理性义的演变和感情色彩义的演变两方面。造成这些演变的主要原因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成语结构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成语构成成分意义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中语料及成语释义除特别说明的以外,均来自刘洁修编著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第一版)。 二、成语理性义的演变 汉语成语理性义的演变可以分为理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 (一)理性义扩大 1.理性义泛化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城下之盟——原指敌国兵临城下,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后用来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 2.义项增加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1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4)如果有一个人在一个没有通讯设施的地方工作。很久没跟家里联系了,突然遇到自己的老乡,听说他要回家,要他捎句话给自己的家报平安。这就像唐朝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的诗 句:,。 (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2、请根据拼音在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4分) (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2)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3)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的科学家:邓稼先。(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下发扬滋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污秽不堪,臭气熏天。 B.当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嫉妒他,而应该向他学习。 C.圭峰山树木茂盛,山路陡峭,人迹罕至,成为五邑地区的热门的旅游胜地。

D.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明真相。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把“许多”与“张老师”互换) B.由于水污染、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C.各级政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删去“不”) D.有人认为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5、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我愿是,。 我愿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父亲的田园 秋也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橡皮糖、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

古今异义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及成园

古今异义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及成园 在我们所使用的成语中,有许多成语发生了语义转移。成语语义转移主要有多义语素义位转换、语素通假义消失、联绵语素重新分析和构成成分意义未变而整体义转移四类。语义转移的动因主要与语素高频义项的语义再认、语素误认和字面义的影响有关。 标签:成语语义转移语义再认语素误认字面义 一、引言 在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句子: (1)所谓佛者,就是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丝毫不着、清净无所得的觉者。 (2)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3)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通常认为,“一丝不挂”指“不穿衣服、赤身裸体”。按照此义,例(1)应解释为“佛就是不穿衣服、赤身裸体……”,这令人费解。“空空如也”一般解释为“一无所有”,似乎与“有鄙夫问于我”在文义上无法衔接。例(3)所说的应为值得褒扬之事,但“明目张胆”意为“公开地大胆做坏事”,显然与语境不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上述成语古今义已大相径庭,三个例句使用的是成语的古义,若按照成语的今义去理解句义,自然会出现偏差。我们将成语这种古今义无相承关系,甚至发生了毫不相干的意义变化的现象称为“语义转移”。显然,上述成语均发生了语义转移。那么,它们语义转移的类型是否相同?成语语义转移的类型究竟有哪些?引起语义转移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下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二、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 (一)多义语素义位转换 有些成语中的多义语素本来使用义位甲,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转换为义位乙,这就导致整个成语语义发生转移。前文所说的“一丝不挂”就属这种情况。该成语本为佛教用语,“比喻不被尘俗牵累”,在佛典中常见其本义。其他文学作品用例如: (4)你想那颗一丝不挂却又爱着一切的童心,眼见得在那隐约的朝雾里,凭你怎样招着你的手儿,总是不回到腔子里来。 “一丝不挂”的“挂”本为“挂⑥”的“(内心)牵挂”之义。现在,“一丝不挂”用来“形容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作此义解时,衣服被看作身体的附着物,“挂”

七年级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35分) 1、默写填空(10分) (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2),稍稍正坐。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 (4)未至,。 (5)江山代有才人出,。 2、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归xǐng 、阴mái 、毛骨sǒng 然、léi 弱、 3、关联词语填空。(2分) ________我是个作曲家,我要用音符来传达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4、 5、选出对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 ①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且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②老斑羚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 ③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A、反复拟人排比 B、对比比喻排比 C、对比拟人反复 D、反复比喻反复 6、给下列一段话加上一段总结性的话。(2分) 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讲究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所以,。 7、下面一段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本段话的含义是:。 8、仿句。(4分)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9、根据要求改错。(3分) 近年来,我校初三同学为了迎接中考,在作最后的冲刺拼搏。据了解,大多数同学学习到晚上12点,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且效果却不一定好。许多老师反应,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 (1)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错别字。改为 (2)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病句。(直接写下正确的句子即可)

语义

一词多义(polysemy)作为语言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指的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 上密切相关的意义聚合的语言现象(Lyons, 1995)。英语也不例外,翻开词典,我们很容易发现大多数单 词都不止一个意义,有的英语单词甚至有几十个意义。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有时 会是一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作为外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看透这种多义迷雾,揭开词语多义的本质,有 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今的语言学领域,不少国外学者对多义性做出了很有意义的探索研究。他们运用认知语言学 中的理论解释涉及语言系统各层次的多义现象。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主要集中在词汇和句式层面。 国内学者对多义性的研究主要涉及多义词的认知理据、词汇习得及外语教学。 本文尝试从认知心理学家罗施(Rosch, 1975)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出发对多义词 汇语义延伸进行认知分析,探究多义词汇语义扩展的方式,揭示其深层的认知机制,以期给多义词汇教 学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及其特征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产生于当代语言学界和哲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经典范畴学说(classi-cal category)的批判。经典范畴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范畴是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的;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范畴所有成员的地位均平等。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W ittgenstein, 1953)对游戏game范畴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游戏game范畴中没有各种游戏的共同特征(common property),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在体形、相貌、眼睛的颜色、步姿、性情等等一样以类似的方式互相重叠和交叉,由此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elance)。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人类学家伯林和凯(Berlin&Kay, 1969)对颜色范畴进行了研究。他们调查了98种语言,发现了基本颜色范畴和焦点色现象。他们认为,颜色的范畴并不是任意的,而是以“焦点色”为基础的。由此说明虽然人们使用的语言不同,但对最典型的颜色的认知却是一致的,具有普遍性。到了70年代,罗施(Rosch, 1975)对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了探索,证明焦点色是源于前语言认知(pre-linguisticcognition),焦点色在感知和记忆中是突显的,比其他颜色辨认得更准确,学习和回忆得最快,因而更有利于识别和分类。之后罗施从对颜色焦点色的研究扩展到其他物体的研究。她在对其他鸟、水果、交通工具、蔬菜等10个自然范畴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 原型范畴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1)决定范畴的属性及数目是不确定的,相对于人的认知需要有所变 化; (2)特征也有中心的、重要的区别属性和边缘的、非重要的属性之分,其中心属性有更大的区别性, 其边缘属性与临近范畴属性交叉; (3)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 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 (4)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无垠.(yín)懈.怠(xiè)弄.堂(nòng) B.不济.(jì)劲.头(jìn)屏.息(píng) C.挟.着(xié)气氛.(fēn)山坳.(ào) D.步履.(lǚ)亘.古(gèn)愧怍.(zhà)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聘挚友锲而不舍微不足道 B.草率脚落目不窥园大厅广众 C.祥细旌旗妇孺皆知如释重付 D.滕椅契约高山之巅力挽狂澜 3.根据语境,在下列语段的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①,乐于重温,敢于②,善于③,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 (选自余秋雨《收藏昨天》,有删改) A.自嘲 B. 修正 C.记录 4.根据解释和语境填入下列语段中的成语或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来自全国32支代表队集中进行了12场牵动亿万观众的巅峰对决。160名15岁的选手逐一登场,他们,让观众领会了汉字崇高的美感和深广的哲思情理的同时,也让观众深入地了解了汉字和汉字书写文化。 A.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已经非常熟练很有把握。 B.再接再厉:形容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综合复习测试卷(二) (120分钟完卷,总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抖擞.(sǒu ) 贮.蓄(chù) 称.职(chèng ) 咄.咄逼人(duō) B、憔悴.(cuì) 倜傥 ..(tì tǎng) 哺.乳(fǔ) 废寝.忘食(qǐn) C、附和.( hè) 怂.恿(sǒng) 栅.栏(zhà ) 拈.轻怕重(niān) D、蜷.伏(quán ) 叮嘱.( shǔ) 伫.立(chù ) 骇.人听闻(hà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静谧决别不求甚解翻来复去 B、缥渺战栗众目睽睽莫不关心 C、纯悴絮刀刨根问底见异思迁 D、气概尴尬大相径庭神采奕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听闻 B、他办任何事情总是小心翼翼 ....,唯恐出现任何差错。 C.、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英语课,每节课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随声附和 ....。 D、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 ....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B、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 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D、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5、与下段文字衔接自然、连贯、得体的一句是() 财富是什么?商人摆弄着手机说,财富就是赚来的金钱;学者推了推眼镜说,财富就是创造的知识;哲人拍了拍地球仪说,财富就是拥有的智慧;农民望着金黄的麦浪说,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得出了不同的答案。 A、财富就是广阔的田野 B、财富就是成长的麦苗 C、财富就是收获的庄稼 D、财富就是播下的种子

论成语语义的演变

论成语语义的演变 成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构成部分。是人们长期使用,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结果比较稳固的短语。它结构紧密,文字精练,是汉语言中的精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在成语的不断使用实践中,不少成语语义在时代的变迁中发生了很大的演变。在现在日常成语的使用中,由于古今语义的演变使得经常发生使用上的错误。了解成语语义的演变,最实际的功用在于准确的使用和解释成语的语义,更为灵活的掌握成语的用法。同时也是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很好的补充。 一、成语语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成语有着比一般词语更具稳定性的特点,但是语言变动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从宏观上来分析成语语义的演变。 (一)成语语义转移。1、成语意义改变,但是它们之间仍有联系。如“飞扬跋扈”,本指仪态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不带褒贬色彩。语出《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后形容骄横放肆、不守法度,含贬义。“春华秋实”,本意指有文采,又有德行。语出《三国志·魏志》:“采竖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比喻学习,奋斗有结果。 2 成语语义改变,两种意义没有任何联系。如“来龙去脉”,旧时迷信风水的人,把连绵起伏的山水地形比作“龙”,龙头之所在叫作“来龙”。地处来龙,就会吉祥顺利、兴旺发达。把从龙头到龙尾像脉管一样连贯着的地势叫作“来龙去脉”。明·吾丘瑞《运甓记·十三·牛眠指穴》中云:“此间前风有块好地,靠岭朝山,种种合格。”后来“来龙去脉”中“龙”、“脉”二字的作用淡化,表意重点在“来”、“去”二字上,转为“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是最能体现成语语义演变的特点。第一种类型是是由原意引申出来的意义,是原意的发展。例如,“狗尾续貂”。古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貂尾作帽子的饰物,因封官的人太多,貂尾不够用,故以狗尾代替。后来“狗尾续貂”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滥封官爵;第二种情况的成语是特指的,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但是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消除了局限性而采用字面意思来理解使用。如“闭门造车”,原指只要按照同一规格,闭起门来造的车子,出门也是合辙适用的,它寓有“出门合辙”的意思。语出朱熹《中庸或问》:“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后来用作成语,只有“闭门”,没有“出门”,自然就带上了“只凭主观办事,不管是否符合实际”的含义,其意义有了很大的转移。在成语语义的演变中,词义的转移这种情况最为多见,还有很多例子可以列举。要正确的使用这类成语,必需了解成语的出处和意思,不能光凭字面意思来判断 (二)成语语义扩大,也就是成语所指对象的扩大。如“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高深歌曲名,本指高级的音乐。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与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韭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后泛指包括音乐在内的一切高级的艺术。。“评头品足”,原指旧社会一些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一般地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多方挑剔。这两个成语的意义都比原意扩大了。“短小精悍”,原指人的身躯短小却精明强悍。语出《史记·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后来对简短有力的文章或发言也称“短小精悍”,使用的范围扩大了。因为此类成语多是采用今意,所以用错的情况并不多见,只要掌握成语一般意义就能做到正确的使用。 (三)成语语义缩小,就是成语上所指对象的缩小。例如,“眉来眼去”,原来泛指人与人之间的眉目传情。出自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后来缩小到专指坏人之间的勾勾搭搭,或指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勾勾搭搭。“臭味相投”,原比喻人的思想、作风相同。现多用于贬义,专指坏人彼此投合。“掌上明珠”,原一般地指极钟爱的人。晋代傅玄《短歌行》中云:“昔君视我,如掌上珠;何意一朝,弃我河渠。”就是这个用法。后来“掌上明珠”专用来指受父母疼爱的女儿。成语语义的扩大缩小是最常提到的演变情况。以上两类成语词义的转

网络新词的概念合成语义分析

网络新词的概念合成新创语义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用语也随之发展起来。近年来无数网络新词开始突破网络媒体的使用语域,迅速向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使用语域扩展。而这些网络新词之所以能以如此迅猛之势遍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必有其可取之义。本文从概念合成理论的视角对现如今所流行的网络新词进行新创语义分析。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新词越来越年轻化、口语化,各种新颖的表达方式层出不穷,病毒式的传播也让网络新词的威力越来越大,一个网络新词可以在24小时内蔓延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并迅速为人们所吸纳,成为新一轮的口头用语。本文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对这类网络新词进行简要的语义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Fauconnier及其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大大地发展和完善了其关于语言的认知理论,将心里空间理论发展到了概念合成理论。 二、网络新词 网络新词指“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网络新词负载了部分文化积淀的信息,同时又能及时的反映社会的变化,是语言发展的风向标。它们通常源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经影视或网络等媒体的传播而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成为一种惯用说法。网络新词的传播途径不同于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它改变了传统单一视觉、单一维度的信息传递方式。电

视和互联网等手段使得新词的衍生速度快,词性简洁生动而备受大众的青睐,认可度不断提高,并日益融入人们生活中。如近些年来我们常说的“拍砖”“坑爹”“蜗居”“软瘾”“僵尸粉”等等,这些词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必有其可取之义。 三、概念合成理论概述 概念合成网络由两个输入空间和合成空间组成,它们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产生层创结构;输入空间的对应联系由跨空间映射完成,其结构被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而不断发展,并可能逆向投射到推理与其他结构的输入。Fauconnier构建这个的概念合成网络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不但可以理解隐喻和类比现象,还可以解释大量的语言现象和意义建构的过程:虚拟事实、范畴扩展、事件整合、语法结构、概念变化、文学与修辞创新等。在Fauconnier看来,繁纷复杂的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冰山的基本认知过程—概念合成,是个核心的、有序的、强有力的、基础的、系统的、必不可少的,普遍的认知运作过程。第二代认知理论发展的成果“概念合成”理论所揭示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对意义构建和理解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在新意义的构建中,合成理论解释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 四、网络新词新创意义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 形式是一样的载体,语言形式的变化反映人类头脑中“概念”的更迭。任何一种表达形式都涉及从语言单位到概念单位的过程,或有从概念单位到语言单位的过程。一般的合成是两个不同输入空间的输入

七年级语文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4-201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考前温馨提示语: 1.请同学们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工整,合理安排时间。 2.这份试卷与其说是考试题,不如说是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舞台,相信你能自主、自信地完成这份答卷,成功的快乐一定会属于你。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书写正确的一句是() A.飞船像一叶弧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B.在芒芒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C.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 D.云块间露出碧兰的天暮,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B、云压得更的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好像都躲藏了起来。 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D、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很短。 B.弥漫:布满充满相顾:互相照顾 C. 静谧:安静骸骨:尸骨 D.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5、填入横线,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 A.它在飞船的上方静静地悬着 B.它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C.静静地悬着,就在飞船的上方 D.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 最近,他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D.通过最近一段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7、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C.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用来做标记用的石碑)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 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词语解释(每空1分): (1 9、翻译下面句子(每句2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讲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 (2分) A、尔辈不能究物理; 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11、老河兵得出的结论则为_________(2分) A、水不能冲石; B、转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