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kv配电施工工艺指导书

kv配电施工工艺指导书

kv配电施工工艺指导书
kv配电施工工艺指导书

0.4KV配电施工工艺指导书

配电线路平行集束电缆施工工艺

适用范围 适用于1kV 及以下集束型架空电缆线路施工。 4.2 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图见图4-1。 4.3 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点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熟悉设计施工图纸和平行集束电缆

施工技术要求。

4.3.1.2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综合工程用量

对平行集束电缆、附件(拉攀、抱箍、L 型支架、绝缘

胶带、耐张悬吊线夹、C 型压接管或并沟线夹、2.5mm 2

绝缘铜绑扎线等)进行材料准备。对到达现场材料的规格、质量、外观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同时必需收集产品的出厂质量资料,以归档备查。

人员组织:技术员、安全员、质量负责人,安装施工人员。

机具准备:手持式电钻,断线钳,压接钳,紧

线器,喷灯,塑料滑轮或有橡胶护套的铝滑轮。

平行集束电缆品质检查

平行集束型架空电缆的结构和技术参数如图

4-2、4-3、4-4和表4-1。

4.3.2.2 导体 (1) 铜导电芯采用符合GB/T3953中的TY 型圆铜线,也允许采用TR 型软圆铜线。铝导电线芯应采用符合

GB/T3955中的LY9型H9状态硬圆铝线。铝合金导电芯应采用符合JB/T8134的LHA 型或LHB 型铝合金圆线。

图4-1 施工流程图

合,导体的结构应符合表4-1的规定。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毛刺、无锐边以及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导体最外层的绞合方向为左向。

(3) 导体中的单线在7根以下时均部允许有接头。7根以上的绞线允许有接头,但绞线上两接头间的距离应部小于15mm。

(4) 导体的直流电阻值应符合表1规定。铜导电线芯采用TR型圆铜线时的导体直流电阻应符合GB12527中7.1表3中的规定。

4.3.2.3绝缘

(1) 绝缘采用耐侯型的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交联聚乙烯(XLPE)为基的黑色混合物。

(2)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3)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1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大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4) 平行集束型架空绝缘电缆各石单根绝缘线芯间应有连接带筋分开时应不损伤绝缘合导体。

(5) 平行集束型架空绝缘电缆的地线(或中性线) 上应有表示识别的凸出标志,且容易识别。

4.3.3 固定支架的安装

4.3.3.1墙上固定支架的安装

(1) 沿墙敷设时,要合理选择布线的位置和路径。所选路径要按照“横平竖直”布线的原则要求,设置支架点固定。集束电缆水平布置时线路跨越人行通道的导线离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5米,跨越通车道路的不应低于6米。水平敷设时距阳台、平台、屋顶垂直距离大于

2.5米,距下方窗户大于0.3米,距上方窗户大于0.8米。垂直敷设时至阳台、窗户的水平距离大于0.75米。与墙及各类导线、支架保持5cm的距离。

(2)耐张段固定的首、末端必须采用配套的有眼拉攀作为起、止点支架和耐张线夹的挂点。见4-5、4-6。

图4-5:集束电缆进户终端(换照片)图 4-6:集束电缆墙上耐张终端

(3) 直线段应采用L型支架,工字瓷瓶作为电缆支持物,相邻支架间的距离不大于6米。见图4-7。

图4-7:集束电缆沿墙架设图

(4) 沿墙布设构架规格不应小于4×40×600mm,下户支撑点构架规格不应小于3×30×300mm,转角处应装转角支架。见图4-8、4-9。

图4-8:L型直线支架图4-9:转角支架

4.3.3.2 杆上固定支架的安装

(1) 根据杆高和安装位置选择相应的固定抱箍安装点和规格。抱箍中心距杆头不应小于150mm。见图4-10、4-11

图4-10:架空转角耐张杆组装图4-11:架空直线分支杆组装

(2) 平行集束电缆架设档距应每隔5-6个杆段设一个耐张段,档距不应大于50米。耐张杆分别设置耐张抱箍和耐张线夹作为导线挂点。

(3) 集束电缆线路转角小于15°时按直线转角杆配置,大于15°时按耐张杆配置。15°-45°转角杆宜采用双横担或固定抱箍,45°以上转角杆宜采用十字横担或固定抱箍。见图4-12、4-13

图4-12:架空T接转角杆组装图4-13) 架空绝缘线与集束电缆引下线组装(4) 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的间距和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4.3.4 电缆的展放与归方

4.3.4.1集束电缆展放宜在干燥天气进行。在展放施工前应选择好匹配的放线架,合理布置展放场地。集束电缆展放时按线盘绕制的反方向施放。在施放过程中集束电缆应在塑料滑轮或有橡胶护套的铝滑轮内,避免电缆触及地面和建筑物的突出部分,或在其它物体上拖拉,发生绝缘层的损伤。

4.3.4.2沿墙展放时,平行集束电缆应放置在塑料滑轮或有橡胶护套的铝滑轮内,待导线收紧后,以扁平状绑扎固定于工字瓷瓶凹槽外侧。(见图4-14)

图4-14:四线集束电缆固定图

4.3.4.3采用杆塔架空敷设时,对四芯平行集束电缆应在架空前进行归方。以0.8-1.0米为间隔段,宜采用耐候型尼龙扎带或2.5mm2绝缘线进行二圈紧密捆扎作归方处理。捆扎后的线头应嵌入归方开口的线槽内,使整段电缆平滑没有突出物。(见图4-15)

图4-15:集束电缆归方架空敷设

4.3.4.4架空敷设平行集束电缆的方法与绝缘导线的敷设方法相同。架设时应注意集束电缆的归方面开口应向下,避免雨、雪的积留,从而增大导线的荷载。

4.3.5 紧线与固定

4.3.

5.1集束电缆紧线前,应对展放的电缆进行检查,有无出现集束电缆在展放中金钩、变形及绝缘受损。在紧线过程中,注意电缆有无卡、勾、挂等现象。在紧线完成后应沿线路作仔细检查,零线的凸线侧应在扁平状布线的下端口。

4.3.

5.2沿直线杆塔架设的,采用悬吊线夹固定。墙上直线段采用工字瓷瓶固定。转角及耐张杆终端采用耐张线夹固定。(见图4-16、4-17、4-18)

图4-16:架空杆上敷设及分支线组装图4-17:二线集束电缆固定

图4-18:四线集束电缆固定4.3.5.3集束电缆架设后,张力适度,不应过紧。电缆应按照“横平竖直”的原则,避免终端过于受力造成电杆及拉攀等固定点的倾斜和拔脱现象。见图4-19

图4-19:集束电缆终端安装

4.3.6 引下与接户线

4.3.6.1合理布设接户线的位置和数量,应尽量避免引接多路接户线,每基杆原则不宜超过两路接户引线。见图4-20

图4-20:架空线与集束电缆引下组装

4.3.6.2对于有多处接户线的宜采用分线箱和户联线,进行多户线的转接电源分配,分配时应注意各相负荷的均匀。户联线T接原则不超过5户。见图4-21。

图4-21:分线箱及多户表箱安装

4.3.6.3接户线档距不宜大于25米。档距超过25米时,应加装接户杆,接户线的总长度(包括沿墙敷设部分)不宜超过50米。接户线两端应采用牢固构架固定,中间不应有接头。

4.3.6.4进户线段应采用PVC套管保护,接至表箱。套管安装应按0.5至1米间距用卡具固定牢固。进表箱或穿墙时应套装绝缘管,在室外应做滴水弯,两端露出墙壁的部分不应小于10mm,滴水弯最低点距离地面不小于2米。图4-22、4-23。

图4-22:集束电缆滴水弯图4-23:穿墙绝缘管

4.3.6.5进户线采用耐候型绝缘线,截面积不小于6mm2。布线时与通讯线、电视天线、广播线必须分开进户。接户线与通讯线、广播线水平布设,接户线在上方时保持0.6米的距离,接户线在下方时保持0.3米的距离。线路以水平或垂直方式敷设明配管路允许偏差值,在2米以内均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

4.3.6.6不同金属、不同规格的接户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跨越通车道的接户线不应有接头。接户线与主干、分支绝缘线如为铜铝连接,应有可靠的铜铝过渡措施。接户线与主干绝缘线连接应进行绝缘密封。

4.3.6.7自电杆上引下的接户线,当采用4芯集束型电缆时,可使用耐张线夹;当采用2芯集束型电缆时,可使用悬挂线夹或工字瓷瓶。接户线零线在进户处应有重复接地,接地可靠,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4.3.7 连接工艺

4.3.7.1各连接点的弯头应该统一,弯曲半径以8-10倍的导线直径为宜,弯曲过程中不应损伤导线和绝缘层。

4.3.7.2接户端使用的接户线及户联线集束电缆连接,宜采用C型压接管进行压接。压模选择工序操作正确,压接后连接部分紧密无毛刺。连接后的全部端头、接头必须进行绝缘处理,采用绝缘自粘扎带按带间搭压带宽的1/2包敷。绝缘处理后的连接部位,都要进行一层辐射交联热收缩护套的绝缘护封,护套包覆范围应为接续管的1.5-2.0倍。绝缘处理后不得有导线、接头裸露,防止进水。 (见图4-24、4-25、4-26、4-27)

图4-24:C型压接管压接处理

图4-25:集束电缆接头绝缘处理

图4-26 热收缩护套的绝缘护封图图4-27 穿刺线夹安装

4.3.7.3杆上架空端的连接,宜采用并沟线夹加绝缘罩连接。跳线、T接线的接头等裸露部分需进行绝缘处理,安装专用绝缘护罩。绝缘护罩不得磨损、划伤,安装位置不得颠倒,有引线的出口一律向下,需紧固的部位应牢固严密,两端口需绑扎的必须用绝缘自粘带绑扎两层以上。见图4-28、4-29。

图4-28:集束电缆引下连接图4-29:架空线与集束电缆引下连接

4.3.7.4进各类端口,宜采用接线端口紧压式连接,应确保接触面良好,接点连接紧密,如为铜铝连接,应有可靠的铜铝过渡措施。见图4-30、4-31。

图4-30:开关箱桩头连接图4-31:户表端头连接

4.3.8 接地环的安装

4.3.8.1接地环安装的位置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绝缘线零线,应在电源点接地。在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处,应将零线重复接地。在引入用户处,应将零线重复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