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边界组织

无边界组织

组织3.0:无边界的美丽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9036725.html, 2006年11月06日 16:41 《当代经理人》

综述

跨越组织的边界

很多组织的领导者或许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企业在刚刚成立时,每个员工都能努力投入,共同奋斗,而当企业壮大后,互相指责、推诿责任、明争暗斗的情况却不断发生?

边界的双刃剑

事实上,在那些刚刚成立、规模较小的组织中,创始人和第一代员工在执行多项任务时一般不考虑头衔、职责或组织级别,采取非正式的、连续和迅速的沟通方式。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公司如何运转而且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和机遇。

随着组织的成长,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变得更加明确,而且受到更多的限制。人们不再每件事都做一点,而是开始专注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并发展该领域的专门技术。他们开始建立不同的部门、单位和区域,必要的沟通变得更加正式、人数更少、次数也更少。整个企业决

策涉及的人也越来越少。

“组织边界”,必要而又自然地产生了。它们就像地板、

天花板和墙一样确定了组织的结构,产生了组织所要求的级别、职能和心理上的尺度,形成

了一个“有秩序”的组织。

然而,这些边界就像一把双刃剑,也可能会变得很危险。

人们受到工作级别和职责的限制,只关注自己职责内的专业知识,他们的知识面更狭窄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全局观,再也不能明白如何将不同的任务、活动和职责结合起来实现组织的全局目标。员工开始更多从自己的单位或工作组出发来考虑问题,他们倾向于强调自己都做了什么、对工作的评价和奖励如何,而不是看客户可能需要什么,现在的竞争

环境怎么样。

由于边界变得更加僵硬,组织失去了弹性——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或预期将要发生变化)时,失去了迅速而富有创造性的应变能力。高级经理从下级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少——而只有下级才能够真正获得关于客户更真切和及时的资料。一线的工人开始怀疑在总部“象牙塔”内制定的决策。各职能部门相互指责对方的业绩,并展开了对稀缺资源的争夺。每个人

都试图维护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不从全局出发去考虑有可能对整个组织最有利的事

情。

无边界组织没有边界吗?

其实,一直以来组织都是有边界的:权力和影响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等级间的垂直边界;人员分工的不同,形成了不同职能和领域间的水平边界;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工作的不同,形成了组织与供应商、客户、监管者的外部边界;文化差异、市场特征的不同,形成了不同

场所、不同文化、不同市场间的地理边界。

但是,如果边界像地板、天花板和墙壁一样固定、僵硬,就会阻碍信息、创意、决策、人才、报酬等要素在组织中的自由流动,各种问题也会自然产生。

在垂直边界严密的组织中,一层层的审批过程会让决策时间变长,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员工可能会对薪酬、制度等问题感到不满而怨声载道;客户可能会因为没人倾听自己的声音而感到失望和愤怒。在水平边界混乱的组织中,部门间可能会为了保卫自己的权力和资源而相互纷争、消耗精力,甚至互相敌视;每个部门可能都会以实现自己职能范围内的局部目标为重,而无人重视整个组织的目标;每个人可能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不断耕作,但最后需要客户自己将这些产品和服务进行整合……

很多人都知道,个人计算机是苹果公司首先推出的,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最早开发者个人计算机的并非苹果公司,而是“复印”的代名词——施乐公司。

为什么施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PC,却让苹果占了先机呢?

1973年,施乐公司开发出了第一台使用鼠标的个人计算机,这比苹果公司推出首台产品的时间早了整整3年。然而,施乐公司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最终却没能说服公司的高层接受他们的创意,因为他们的创意跟复印机无关。受到垂直障碍阻挠的开发者们,很多带着所掌握的技术离开了施乐,来到了一家等级不那么严格的新公司,也就是后来的苹果公司的前

身。

由于职责与权力的界定,让施乐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的行为受到了限制,而机会也被界

定在了门外。

如果没有存在于上下级的垂直边界,施乐的决策者们或许能从下级中得到更多的市场信息,了解到个人计算机这一发明的价值,这样研发者们或许也不会出走。如果没有职能部门间的水平边界,组织中为保护各自的势力范围而互相埋怨、推诿责任的事情或许也不会发生。如果没有与供应商、客户间的外部边界,或许国美电器与厂商间的利益纷争不会愈演愈烈。如果没有不同地区、不同市场、不同文化形成的地理边界,或许全球本土化也不会那么难以

实现。

所以,有人提出“无边界组织”的概念。

“无边界”并不是没有边界,不是要完全消除组织的边界,而是希望组织能够更有效地运转,不让边界成为固定、僵硬的地板、天花板和墙壁。无边界组织就是要让边界成为“隔膜”,既能保障组织的完整,又能使信息、创意、资源等要素能够快速而轻易地流通和转移。

无边界组织就是在边界的“有”与“无”之间找到平衡点——确定把边界设置在何处以及边界具有多大的可穿透性,让边界不再成为妨碍行动的坚硬障碍,反而充满弹性和柔韧

性,才能够让组织重获活力。

穿透组织的藩篱

正像密歇根大学商业管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所解释的,无边界行为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消除所有的行政程序和规则,而是意味着要降低建立新的合作、学习以及生产方式时的痛苦程度,意味着要清除正式的组织结构强加给个体和团队的各种束缚。无边界指的是边界跨越,

指的是以可透过的结构替代混凝土工事。

那么,如何让组织边界更具可穿透性呢?

曾经协助通用电气公司成为无边界组织典范的专家们认为,领导者可以通过四种强有力的杠杆——信息、权力、能力、报酬——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信息既要在组织中充分流通,又要与客户、供应商等外部关系进行沟通;既要给予所有组织内部人员自主决策的权力,又要与商业伙伴形成合作的、分权的、协商的关系;既要帮助组织内部人员发展精明地利用信息和资源的技能和能力,又要培养客户、供应商的相应能力;既要在组织内部提供恰当的、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共享激励,又要与商业伙伴实现互利、共赢。

当然,你也可以向成功地跨越边界的通用电气公司学习,采取“群策群力”的方法,进行有效地跨部门沟通与决策。更进一步,也可以参考科尔尼公司的研究成果“透明流程组织”,将跨部门沟通在组织机构上固定下来,形成一个常设和独立的,并具有一定权限的机构。你也可以像BP那样,采用“同事帮助”计划,克服组织内部合作的种种障碍,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互助合作,实现企业真正的协同效应。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就像DJ要根据音乐的变化不断调整各种开关和滑杆,来确定低音和高音的强度一样,组织边界的布局也不是瞬间就能够完成的动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是一种动态的管理。

挑战而非药方

然而,是否能够让组织具有可穿透性的关键,不在于要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而是要实现思维的转换。正如杰克·韦尔奇在1993年致股东的信中所说:“……人们似乎是被迫地在自己与他人之间铺上了隔层、垒起了墙壁……这些障碍束缚了我们,抑制了创造力,限制了想象力,浪费了时间,扼杀了梦想……”。

人们被动地选择了被边界所束缚。而只有选择主动地转变思维,跨越无形的、自我限制

的内在障碍,跨越边界才能够成为可能。

但是,与边界相生的是职位、特权和安全感,跨越边界对某些人或许就意味着失去已经得到的权力和职位。于是,这些人几乎会下意识地做出决定——抵制变革。

所以,跨越边界并不是为组织高效经营而开出的一剂良方,而是对领导者的一个挑战。只有领导者首先转换思维,跨越最终的边界——存在于思想和灵魂的边界,并持续地给整个组织灌输紧迫感及对变革的要求,变革才可能成功。

通用电气的群策群力政策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9036725.html, 2006年11月06日 16:41 《当代经理人》

案例一

通用电气的“群策群力”政策

几乎没有人否认,通用电气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然而,其实所有通用电气公司的员工每天同样要面对其他组织都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提高利润和效率?如何使所有人的意见保持一致?如何保持领先的优势?如何吸引、开发和留住最好的人才?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如何保持灵活的机制以便能抓住新的机会?

当然,并不是只有通用电气公司才能对上述问题做出答案,但通用电气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它所做出的答案是大多数组织所缺乏的。这是一个已经根深蒂固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部过程,其特点是快速、简单,并涉及最终执行决策的那些人。这个过程叫做“群策

群力”。

什么是群策群力?

1981年,在杰克·韦尔奇接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司之一——通用电气公司后,他遇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分散化使“战略业务部门”激增——在它接管时已经超过了150个,强调财务分析和控制导致了多重领导、机构臃肿和官僚主义。为了重新打造一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他开始整顿、出售或者关闭那些在同类市场上并不是数一数二的业务,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也裁掉了25%的员工。最后,通用电气的战略业务部门由原来的150个压缩到了13个,而且都是市场上数一数二的。当然,一系列的变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但是数年后,当杰克·韦尔奇参观了通用电气的家用电器园,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与一些一线工人谈话后,却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有很多想法,而且也知道需要做什么,但没有人听,没有人让我们去做。”而当询问经理为什么不让工人把想法付诸行动时,他听到的却是另一种声音:“我们没有时间。现在这里的经理只有两年前的一半多,而要做的事跟以前一样多。我们有很多行政问题需要回答,有许多表要填,有许多会要开。而且,不管什么时候,当我们想试一试某个想法的时候,都要通过太多人的同意。

而在我们真正要开始实施之前,这个想法已经过时了。”

工人有想法却没有实施的权力,经理有权力却没有时间评价和批准这些想法。这是组织的瓶颈。虽然通用电气这台机器并没有因此而慢慢停下来,但离最佳状态还差得很远。

在回公司的飞机上,通用电气公司管理发展中心的负责人和韦尔奇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咱们找一种令工作暴露于系统之外的方法,”他们对对方说道,“就把这个过程叫‘群

策群力’吧。”

实际上,“群策群力”是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过程:几个跨职能或级别的经理和员工组成小组,提出企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然后逐步提出建议,并在最后的决策会议上把这些建议交给高级主管。在开场白之后,主管当场对那些建议作出“行”或“不行”的决策,并授权给提出建议的人,让他们实施那些被批准的建议。之后,定期检查实施进度,以保证确

实能够得到结果。

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是怎样节约数亿美元的资金、创造数亿美元收入,改造了一个庞大的全球性组织的呢?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普通的过程,却不能在自然而然地发

生呢?

如何跨越边界?

因为组织在严格的等级、职能的划分中,形成了不同的边界。由于人们长期被限定在自己的边界范围内思考、行动,最终形成了固有的行为模式,而不会想到、也没有勇气去跨越

边界。

而“群策群力”却试图在组织中建立一种全体成员平等的,无边界、无障碍的沟通环境,并通过这样的环境来凝聚组织的智慧。正像通用电气在推行“群策群力”之初,一个装配工人对管理人员所说的:“你知道,我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十多年里,你们仅仅是用了我的手。

其实你们还可以用我的大脑,而这并不需要额外的费用。”

然而,在最初实行“群策群力”的时候,大多数管理者都不习惯于在下属面前就某个问题立即做出决定,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基层人员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在平时看起来很威严、很遥远,甚至有些吓人的高级长官面前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有权把这些建

议付诸行动——只要自己愿意。

在随后一次次带有强制性的实施过程中,所有人慢慢都接受了这种形式,并形成了习惯。

那么,到底是怎样通过“群策群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呢?我们可以看一下通用电气公

司照明集团最早进行“群策群力”的例子。

1989年1月,在杰克·韦尔奇为实施“群策群力”政策而专门聘请的外部顾问的指引下,通用电气公司照明集团负责人确定了第一次“群策群力”会议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通

过减少不必要的机构来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这次会议由工程部副总裁(负责产品开发)、人力资源部副总裁和负责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担任“项目经理”,参加会议的人由5个主要产品开发团队的成员组成,这些人本身也是跨职能的(分别来自工程、制造、市场、财务、采购等部门)。

在召开会议之前,所有参与者都收到了一份提前阅读的资料,包括几篇文章、“群策群力”的背景和5个团队各自的产品开发总结表等。

会议开始后,先由照明集团负责人通过一些财务和战略上的图表,指出了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随后,制造、市场和工程3个部门的副总裁开始分别介绍部门计划,以及这些计划是怎样与照明集团的总体战略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大多数参加会议的人来说,他们第一次拥有了对照明集团总的看法。为了激励他们进行讨论,问题都以“圆桌小组”的形式提

出,这样就不用非要一个人来打破僵局了。

在激烈的讨论后,高级主管全部离开,只剩下产品开发团队的人。他们要进行头脑风暴,想出所有阻碍进程的事情,然后把各项内容进行分类,并按“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和“对新

产品开发和工期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

在第二天的会议上,各个团队的部分成员要准备介绍他们最有意向的想法。同时,其他人要找出各团队的建议对各职能部门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会使一些建议统一起来,因为人们发现,在所有团队中,挡路的都是同样的机构障碍。然后,所有参与者一起讨论这些建

议,找出重要的。

之后,高级主管们要返回会议室,由提出建议的人介绍建议,并再次讨论。在每个建议讨论结束时,主持会议的照明集团负责人都要做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策,然后,各组中的自愿者将有权实施这些建议。对于大多数参与者来说,这是令人惊骇的程序,几乎没有人

相信这是真的。

这次会议中,照明集团的高级主管们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建议。比如,在会议期间,他们发现,每个新产品开发团队每个月都要花一半的时间,分别准备和召开同各个职能部门的评审会议,而不是进行新产品开发。当某人或某个团队建议将这些评审合并时,集团负责人

马上就同意了。

会议结束后,高级主管们都感觉到,他们从参与者身上感受到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有效的基本原理

为什么“群策群力”能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巨大的威力呢?其实,这是因为在“群策群力”的过程中,每次提出具体业务问题的同时,还从5个方面帮助了组织的发展:关注“延伸性”、开发“系统思想”、鼓励横向思考、赋予真正的权力和责任、注入快速的周期变化

并迅速制定决策。

关注“延伸性”。当组织目标定得很低时,人们会朝着目标更努力地工作。但是,当组织目标定得很高时,人们就不得不后退一步,从根本上重新想一想,工作应该如何进行。所

以,“群策群力”的部分威力就在于,它能促使组织重新思考它要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能分享信息,进一步了解组织的目标。

开发“系统思想”。“群策群力”迫使人们采用系统的看法看待组织目标。没有哪个部门或企业单位能单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它。改变一个计划可能会影响其他的计划,甚至可能有损于总的绩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范围内思考问题,而是能放开视野,

站在组织的高度看待问题。

鼓励横向思考。一旦参与者有了变革的紧迫感,并开始看到当前的全局形势,他们就会乐于关注新的想法。除了产生想法,“群策群力”还促使人们对这些想法进行快速和至关重要的分析,以便选出那些值得继续探讨的点子。

赋予真正的权力和责任。通常,组织中很多人都有“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工作”的想法,但从来没有实现过。通过“群策群力”,拥有想法的人可以被赋予权力,创造一种使想法变

为行动和成果的文化。

注入快速的周期变化并迅速制定决策。由于“群策群力”要求每个主持会议的高级主管对于每一个建议,都要在会议中立即做出“行”或“不行”的决定,所以,这让组织做出决策的时间不再是几天、几周或几个月,而是几分钟。

透明流程组织--源自美国航天局的管理工具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9036725.html, 2006年11月06日 16:41 《当代经理人》

工具一

透明流程组织——源自美国航天局的管理工具

航天控制中心是美国宇航局的中枢神经系统:它由组织中所有主要团队的精英分子组成,汇集了宇航局知识的精华。从飞船在烈焰中升天,到着陆停止运转,任务控制团队是整个任务的沟通和支持的中心枢纽,团队成员处理大量信息,并与支持团队和飞船宇航员持续保持沟通,确保在完成任务的一切环节中,作出明智、创新和及时的决定。

科尔尼公司借鉴美国宇航局的工作方法,创建了实现组织内部顺畅沟通、打破组织边界

的管理新方法:透明流程组织(VPO)。

运营方式

VPO的核心是一个由各个业务部门的主要代表组成的单元,直接向最高管理层——CEO、公司董事会成员或负责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整个增值流程的委员会成员。最重要的一点,在VPO框架下,每个业务单元的内部结构仍保持独立,也就是说,该模型可以应用到当前所有的管理和组织方法中,包括职能模型、业务结构模型、矩阵模型或网络模型(见图1)。

透明业务组织的建立分三个步骤进行:

1、聚集主要人员

众所周知,无论采用正式或非正式渠道,沟通对制定有力的决策都至关重要。视频会议、网上交流、电子邮件等多种沟通技术拉近了空间上的距离。虽然从技术层面上讲,沟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容易,但是事实上这些新的沟通手段却仍远远不能与实际的接触和沟通相提并论。面对面的沟通正是VPO方法的基础。各个业务单元和业务部门的主要成员被指派到VPO 中心——相当于美国宇航局的航天控制中心,开展有效合作以完成管理任务,并最终实现协

同效益。

代表人员采用轮岗的方式,其职责之一,是确保信息在其所在部门和VPO中心之间的顺

畅流通。

轮岗期限一般为6个月到3年不等,视管理者任期和专长领域而定。就任期间,所有代表必须服从两重隶属关系:同时对原有部门和VPO中心领导负责。在返回原部门后,他们还必须承担起部门内部文化变革代表的责任,在部门内部培养员工对企业目标的强烈使命感。

2、创造一个动态的规划流程

在VPO框架下,原本按部就班、以会议为基础的流程被一个动态规划流程所取代,具体

分四个步骤:

获取信息:传统规划系统在进行信息总结时,能够比较全面地覆盖各业务职能内部可以通过正式途径获得的信息。但是,所有经理人都知道,从正式来源得到的信息都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职能部门人员可以观察到真实的趋势,但外部人员要准确描述这些趋势,就必须近距离地进行了解。举例来说,营销部门的规划者可能感到市场低迷,但却未必来得及把这

个“感觉”反映到正式的公司预测上来。

这些非正式信息的宝贵内容对于VPO团队具有极高的价值。但要顺利地获得这些信息,VPO代表就必须与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而且根据礼尚往来的原则,还要从VPO中心向各个

部门相应地反馈一些有关信息。

制定计划:在获得必要信息后,VPO团队还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建立一个跨越内部界限的全面图景。要对工作任务和职责按规模和重要性进行排序。一旦限制因素、不符合实际的预测或利润等关键问题确定,VPO团队就应该结合预期需求对需要投入的资源进行衡量,从而评估该问题发生的可行性。举例来说,长期问题往往要靠资源方案来解决,如通过投入资金来扩大产能;而短期任务要解决的则是需求方面的问题,如设定某一时期的产品销售额度。

实施计划: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后,VPO团队将把有关措施传达到所有的相关部门和业务单元。部门负责人将负责计划实施,并向VPO团队汇报实施成果。为了取得更多的支

持,应该把实施过程纳入部门的绩效指标中。

检验成果:反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部门代表负责对计划实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持续监督,包括对生产量、生产延误、及时交货和其它业绩衡量指标的影响,并对综合成果进行评

估。通过实验总结和实时反馈,VPO团队将持续地进行自我角色调整,并最终成为自我学习

型组织和强大核心职能的典范。

3、分配权限

领先VPO公司认识到授予VPO团队决策权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授权,团队必须参照既定财务额度,对预期需求和现有资源的平衡情况制定相关决策。举个例子,某大型行业公司的VPO团队有权决定投资资金为5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或对产品的最终成本作5美元以下的调整。对于超出上述财务额度的决策,则必须提交负责该流程的委员会批准。

为了确保VPO组织的公平性、所作决策符合实际情况,团队必须遵守一系列明确、客观的规定。这些规定由团队制定,在必要时进行修改,不仅为获取信息、识别预测需求与现有资源间的不平衡关系提供指导方针,而且对调节需求和资源的备选措施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这些规定将在团队内部建立一个内部权力结构。

一般情况下,通过执行决策规定可以得到明确的结果。但对于VPO团队无法解决的冲突,应提交委员会。这时拒绝接受处理结果的业务部门代表提出申辩理由,申辩成功时可能对规

定进行修改。

实现目标

透明流程组织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参与。为了确保VPO框架获得广泛支持,公司必须从第一天起,就期待所有业务部门的参与。在理想情况下,VPO团队应该由大约30名来自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和财务部门的代表人员组成。为了保证各个部门不至于流失太多主要员工,每个部门提供的专家和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均限制在一名。

VPO是建立在现有组织模型之上,因此公司无需耗费过多的时间开展协调。实际上,从决定实施透明流程组织到VPO中心开始运行,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1年(见图2)。为了进一步体现VPO框架的重要性,VPO办公室的地点应该选在靠近董事会会议室的位置。

在VPO中心建立、定义并确定相关流程后,就应该考虑支持系统的问题了。引进最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远程电话会议和网络会议软件,在给整个公司带来收益的同时,还可以进

一步加强VPO中心对信息和情境的知晓度。

在不久的将来,透明流程组织必定会引导公司取得商务对商务(B2B)合作模式的新突破。今天,各公司通过利用B2B方式消除沟通障碍,可以解决需求规划中出现的效率低下问题。可惜的是,仅靠B2B合作往往只会加快失真信息的交流。在我们的愿景中,制造商不仅帮助供应商加入其B2B平台,进一步协助他们建立起相似的VPO中心。最终的结果是在VPO—B2B

模式的支持下,实现真正的

供应链整合。

在BP进行同事帮助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9036725.html, 2006年11月06日 16:41 《当代经理人》

案例二

在BP进行“同事帮助”

BP(英国石油公司)在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是个全球性的大公司。在过去的10年间,BP的管理者通过在公司内部大张旗鼓地开展“同事帮助”计划,将这个石油和天然气巨人由一个个人的集合体转变为一个合作型组织,与之相伴的是,效率和收入的大幅提高以及成

本的大幅降低。

同事如何帮助?

正如BP所有的业务单元经理一样,戴维——BP在埃及的

天然气业务单元经理——有两份工作任务。作为其业务单元的领导,他负责损益表、资产负债表、资本支出等。这些在他与他的上司签定的个人年度业绩合同中都有详细规定。同时,戴维参加许多跨单元的知识共享活动,这些活动将花掉他15%~20%的时间。

为了确保他的跨单元活动不会影响他达到杰出的单元业绩目标,戴维必须合理安排他的时间和精力。这意味着需要不断地自我监控,确保跨单元活动有实际的、重要的业务目的。涉及知识共享的人所做的无非是这几方面工作:联系、合作、给予、索取。戴维在“同事”中合作,他是团队的协调者,负责召开会议,对如何分配资本和达到生产目标等棘手的问题,

促使成员达成一致。

戴维联系公司不同单元的人。例如,他接到A工程师的电话,要求联系B工程师,希望B工程师能提供建议和帮助,以解决技术和战略上的难题。去年,他和他的伙伴促成了大约

20起这样的业务单元之间的“同事帮助”。

戴维从其他业务单元获取意见。去年,他的业务单元获益于大约10个“同事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诸如市场计划等问题提供具体意见。

“这里的模式是思想开放的市场。”戴维说,“人们习惯于直接寻求真正的专家意见,而不是去中心和那里的官员打交道。你可以走捷径去说:‘我需要帮助。你有空吗?’这是

BP期望和鼓励的。”

这就是BP有名的“同事帮助”流程,在这个流程里,一个业务单元的经理人和工程师能够向其它业务单元寻求帮助,其中包括专门技术上的帮助以及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和意见。每个业务单元的工程师都会花费大约5%的工作时间来帮助其它部门的同事。这个同事帮助计划是由几个像视频会议这样的网络管理系统支持的,也通过戴维这样的高层经理来辅助完

成。另外,在BP,资源分配的责任原来是由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现在交给了一个由各个业务单元的负责人组成的团队来负责。这就有效避免了各个业务单元在资源问题上各自为政,互相争夺,大家都能站在公司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合作的力量

BP的管理带来了显著的结果。比如,通过内部方法交流,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一个位于美国的业务分部希望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这个分部的负责人向其它分部的专家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从BP在英国和爱尔兰的分部专家那里得到了好主意,结果使这个美国

分部的运营成本降低了20%。

实现决策优化是是同事帮助计划带来的第二个好处。一个业务单元希望购买油轮,但该业务单元缺乏对油轮有了解的专家。通过和另外一个业务单元6名油轮管理专家进行会议沟通,这个业务单元放弃了原来计划购买的三艘油轮,而购买了专家建议的三艘。

收入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亨特是BP石化业务单元的经理,负责在中国西部设计和建造一座价值2亿美元的醋酸厂。该公司是和中国石化(8.90,-0.12,-1.33%)公司合资的。将这样一个工厂设在如此遥远的地方很复杂,使得这项任务相对有些冒险。所以亨特向世界各地的BP生产单位寻求专家意见。在30个月内,大约75人从不同地方飞至中国西部参观,短则一天长则数周。他们在技术、法律、税务、安全、会计和财务等方面给予建议。亨特说,由于同事帮助,这个工程项目在预算范围内按时完成。工厂按时开始生产,运作几个月即打开了市场。亨特说道:“我们需要专家意见。在我们组织内,它通常是一个长途电

话。”

产生思想创新:来自BP 15个业务单元的经理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了150个创新思想。最后,BP从集体行动中获益:依靠其同事帮助计划,BP提前完成了对美国Amoco Corp.公司的收购,紧接着,又收购了大西洋(19.14,0.59,3.18%)富田公司

(Atlantic Richfield Co.)。

用“杠杆”撬动边界

任何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BP也是如此。BP的“同事帮助”计划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在最初的阶段,也遭到了业务单元经理甚至员工的反对。但不久,随着一些恰当程序在团体内部的制度化,业务单元经理们渐渐变得理智。他们开始看到合作的益处——利用其他单元的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合作变得越来越顺畅。在这个过程中,BP对招聘、提升和激

励体系的调整和革新措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BP,经理人们被置于一个360度反馈系统中,反馈中就包括由同事提供的反馈信息。那些不能在组织中进行有效合作的经理人,其职位的升迁将受到一定影响。高层经理们也都密切关注业务单元经理们与外界交流的程度,当发现他们不能从外界寻求足够的帮助,高层

经理们就会加以干涉。

另一个基本的杠杆是雇佣制度——雇佣那些天生喜欢交流和寻求帮助的人。参加BP面试的员工常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以前的工作中,你碰到过的阻碍你高质量工作的障碍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BP希望找到那些喜欢寻找帮助、愿意和别人交流的人,而不是那些喜欢单枪匹马面对问题、想当英雄的人。

另外,发放给高级经理人的奖金中,30%至50%的份额是浮动的,将随着公司整体表现的好坏决定颁发与否。自然地,BP的管理者会随着公司的发展调整这些策略,但是通过企业内部合作创造附加价值的思想,一直是公司组织模式的核心。

无边界组织的四个障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9036725.html, 2006年11月06日 16:41 《当代经理人》

工具二

无边界组织的四个障碍

第一个障碍:

不愿意从他人身上获得帮助

因为某些原因,某个业务单元的员工可能不想帮助其他业务单元的员工。有时是因为某个业务单元的人希望自己解决问题,在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激励体系里,对个人英雄行为的激励比对合作的激励更多些。而在另外的情况下,一些员工只是简单地认为别人不能带给他们什么,这些人有一种偏见,对团队外部的创新和知识都一概拒绝。

适当调整雇佣和提升体系对解决这个问题很有帮助。雇佣喜欢交流、乐于寻求帮助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种组织偏见。另一方面,在员工升迁体系上,提升那些乐于合作的人,

将在组织内部培养合作的氛围。

第二个障碍:找不到专家

即使员工希望从别人身上获得帮助,他们也可能找不到能够帮助他们的人。公司里有个人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但是需要这个答案的人,却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数据库和搜索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里,咨询师将其完成的文件上传到数据库,那么公司其他人就可以搜索到这个文件并找到制作文件的人。另一个帮助人们找到专家的方法是,创造透明标准体系。荷兰的Ispat International N.V.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它有一个公开的运营成本标准,允许公司经理人们比较各个业务单元间的运营成本。比如一个业务单元的经理人发现其运营成本比其他业务单元高,就可以联

系这个业务单元,寻求相应的帮助。

第三个障碍:不愿意提供帮助

某些问题源于一些专家不愿意给别人提供帮助。不同业务单元间的竞争导致人们不愿意合作。当两个业务单元向同一个市场出售产品,并且试图发展相似的技术,人们帮助这样的对手时就会比较犹豫。荒谬的是,过去10年里人们对业务单元绩效的强调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当一个员工处于绩效的压力下,他会感觉他没有时间去帮助别人,或者他对别人的问

题就根本不再关心。

不喜欢提供帮助在很多投资银行里是很严重的问题,那里的银行家们只是牢牢抓住自己的机会不放手。当John Mack上世纪90年代接管摩根斯坦利的时候,他创造了一个更加合作的文化,并改变了员工的提升标准。“孤独之星”——那些业绩优异但不愿意帮助他人的

人,将不会被提升。

要想在管理之路上发展,摩根斯坦利的银行家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不但个人业绩要好,还要对他人有所贡献。管理层设定了一个360度的考核程序,经理人对其他部门的贡献将得到同事和下属的评估。毫无疑问,员工的行为发生了改变:合作在公司内部变得

非常流行。

第四个障碍:不能合作或交流知识

一些人可以一起工作,但是不愿意交流他们各自所知道的知识,这是“陌生”所造成的问题。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相互交流会比较困难,叙述的人难以描述清楚其内容,而听者发现问题又难以理解。传达这样专业的问题不仅耗时也耗力。

当两个团队发展出比较强的专业关系时,这样的问题会比较容易解决。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们比较容易发展出一个共享的知识框架,每个团队都更容易理解另一个团队的专有术语和难以解释的概念。如果缺少这样的关系,陌生人之间就会难以有效合作。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管理者可以尝试建立不同业务单元雇员之间的联系。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轮岗。被忽然派遣到其他部门工作的员工往往会同该部门的员工产生密切的联系。当他返回其原来的岗位时,这样的联系对于跨部门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无边界组织

编辑本段

管理界认为,无边界组织(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也就是一种有机组织。有机组织被置于一个更大的有机组织之中,就像动物细胞核与细胞体、动物细胞与动物器官组织、动物器官组织与动物体之间的关系一样,彼此之间的关系不能僵死。如果这种关系僵化,将直接导致动物肌体组织的死亡和动物本身的死亡。

无边界组织是相对于有边界组织而言的。有边界组织要保留边界,完全是为了保证组织的稳定与秩序。但无边界组织也需要稳定和呈现度,所以它绝不是要完全否定企业组织必有的控制手段,包括工作分析、岗位定级、职责权力等等的设定,只是不能把它们僵死化。

所谓无边界组织是指边界不由某种预先设定的结构所限定或定义的组织结构。边界通常有横向、纵向和外部边界三种。横向边界是由工作专门化和部门化形成的,纵向边界是由组织层级所产生的,外部边界是组织与其顾客、供应商等之间形成的隔墙。

杰克?韦尔奇被誉为全球第一CEO。从1981年入主美国通用电气(GE)开始,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韦尔奇使通用电气的市值达到了4500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排名从世界第10位升到第2位。令韦尔奇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突破了科学管理的模式,创造了扁平的、“无边界”的管理模式。可以说是无边界的管理模式再造了GE,无边界的管理思想渗透到GE管理的各个方面。

杰克?韦尔奇入主GE时,公司的状况并不差:总资产250亿美元,年利润15亿美元,拥有40万名雇员,财务状况是3A级的最高标准,它的产品和服务渗透到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杰克?韦尔奇看来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许多业务部门不具备行业优势,竞争力不强,家电业务正面临着日本等国企业的严重冲击。最为严重的是,GE机构臃肿,管理层级复杂,层次过多,灵活性低,僵化的官僚气息令他头痛。正是僵化的体制使得员工习惯于以往的成就,循规蹈矩,看不到未来的危机,缺乏创新,很难有大的突破。离他想象的GE应该是“迅速而灵活,能够在风口浪尖之上及时转向的公司”相差太远。

于是杰克?韦尔奇开始再造GE,提出了“无边界”的理念,希望这一理念把GE与其它世界性的大公司区别开来。他预想中的无边界公司是: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它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流通,完全透明;“国内”和“国外”的业务没有区别;把外部的围墙推倒,让供应商和用户成为一个单一过程的组成部分;推倒那些不易看见的种族和性别藩篱;把团队的位置放到个人前面。经过多年的硬件建设——重组、收购以及资产处理,无边界变成了GE社会结构的核心,也形成了区别于其它公司的核心价值。正是在无边界管理理念的指导下,GE才不断创新,如推行“六西格玛”标准、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等,无不走在其它公司的前面,始终保持充沛的活力,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编辑本段

韦尔奇的无边界管理内容

在传统的意义上,企业靠严格的边界制胜,未来的企业则要靠无边界赢得竞争。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里面一般包括四种边界: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外部边界、地理边界。垂直边界是指企业内部的层次和职业等级;水平边界是分割职能部门及规则的围墙;外部边界是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管制机构之间的隔离;地理边界是区分文化、国家市场的界限。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按照需要把员工和业务流程进行划分,使得各个要素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传统的企业组织机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

式,管理机构恪守各自严格的边界,企业有着严格的组织和等级界限。而这往往造成组织规模庞大、等级过多、职权过于集中、组织效率低下、应变迟缓乏力、内部沟通阻隔,阻碍创新和抑制员工的主动性。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与冲击,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恪守依据职权划分和层级管理来机械设置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的传统模式,而应充分体现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力,使之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环境变革做出快速反应,同时也允许设计过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无边界原理受生物学的启发,认为企业组织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存在各种隔膜使之具有外形或界定。虽然生物体的这些隔膜有足够的结构和强度,但是并不妨碍食物、血液、氧气、化学物质畅通无阻地穿过。无边界组织的原理认为,信息、资源、构想、能量也应该能够快捷顺利地穿越企业的边界,使整个企业真正溶为一体。在无边界原理中,企业各部分的职能和边界仍旧存在,仍旧有位高权重的领导,有特殊职能技术的员工,有承上启下的中层管理者,使各个边界能够自由沟通、交流,实现最佳的合作。在无边界原理下需要重新分析企业原有的边界。

1.垂直边界。旧的垂直边界主要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引起的内部等级制度,组织按各自的职权划分为层层的机构,各个机构都界定了不同的职责、职位和职权。无边界模式则突破了僵化的定位,从某种程度上撇开权威与地位,职位让位于能力,大家群策群力,往往采用一种团队模式,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都会受到重视和采纳。在无边界模式下各个层级之间是互相渗透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能力。

2.水平边界。旧的水平边界企业按各个组成部分的职能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职能部门,由于各职能部门都依据自身的特点行事,往往与其它部门发生矛盾和冲突。无边界模式就是要突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边界,真正使计划、生产、销售等各部门真正连为一体,形成统一的系统。

3.外部边界。外部边界是企业与供应商、顾客、政府管制机构、社区等外部环境的分水岭。这些边界在传统企业中泾渭分明,使大多数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内外有别的关系,于是讨价还价施加压力,隐瞒信息就成了做生意必不可少的手段。一个无边界公司则把外部的围墙推倒,让供应商和顾客成为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真正做到为顾客服务,这样可以形成融洽和谐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的公共关系。

4.地理边界。地理边界或称国际边界,它是区分文化、国家、市场的界限。边界的存在往往使得新方法新思想局限于某国之一角而难以传播,整个公司不能充分学习他人之经验,不利于企业的成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的地理边界慢慢被打破,不同国家的企业相互学习,跨国公司慢慢的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无边界就是要打破各个边界之间的障碍,使信息和资源能够得到最佳配置,使企业系统能够达到最佳状态。无边界管理本质上也是一种人本管理的模式,它把员工从严格的等级制度下解放出来,真正尊重员工的价值,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

编辑本段

无边界组织是通用电气的韦尔奇首创的一个概念。他强调无边界组织应该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他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沟通,工作及工作程序和进程完全透明。罗恩?阿什克纳斯在他与人合著的《无边界组织:打破组织结构的锁链》一书中对四种边界进行了分析界定。

■ 就纵向关系而言,各个层次及各种头衔人员之间的界限已经打破,垂直上下之间的界限不再僵硬难破,而变得具有弹性和可渗透性,从而有助于更快、更好地决策和行动,也有利于组织方便地从各层次人员那里获得知识信息和创新灵感。

■ 就横向关系而言,各职能部门不再有自己独立的山头,部门间的相互渗透,有关领地管辖的争执,被探讨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所替代。

■ 就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客户的关系而言,已由通过谈判、争吵、高压技巧、封锁信息,甚至相互拼斗方式的生意人之间——“我们”与“他们”的关系,转化为一种共创、共享、互利、双赢的价值链关系,彼此之间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高效的创新方式一经发现,就可以很快被引入整个产品或服务企业联合价值链中来,为大家所共享。直接无偿投资支持供应商和经销商,也开始成为一种高效的经营方式。企业联盟不仅是一种战略,而且成为一种价值观念。

■ 地点、文化和市场的边界也开始被打破。源自于强调国民自尊心、文化差异、市场特殊性的观念,往往将创新和效益的观念孤立起来,并导致总部与工厂、销售市场之间的分离和矛盾。这已不再适应全球化统一市场的企业经营和发展。人才、资金、材料供给已全面向本地化方向发展推进。将跨国企业定义为某国某地的企业已不再有任何意义,在何处经营,在何处纳税,也就是何处的“公民”。

罗伯特?史雷特在他的《通用商战实录》一书中就无边界组织的界定做了更细致的描绘,从速度、弹性、整合程度和创新四个方面,对四种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无边界组织具有以下16个特征。

■ 纵向关系的速度特征为:大多数决定由那些最接近客户的人现场做出,不过这些决定一般只奏效数小时而不是数星期、数月。

■ 纵向关系的弹性特征为:各级管理者不但肩负日常的一线管理责任,而且承担有更为广泛的战略责任。

■ 纵向关系的整合程度特征为:关键问题由多层次的团队共同解决,其成员的努力不再受组织中的级别限制。

■ 纵向关系的创新特征为:针对要解决的问题,经常通过跨层次的头脑风暴法来发掘新注意、新思路,并现场决策,不再来回地申报审批。

■ 横向关系的速度特征为:新产品或服务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推向市场,一发掘出客户价值,就以最快的速度呈献给客户。

■ 横向关系的弹性特征为:各种资源的饿占有已打破单位、部门之间的块块分割,能够根据需要快速、经常、无阻碍地在专家和操作部门之间流转。

■ 横向关系的整合程度特征为:日常工作可通过流水作业的团队予以解决,非常

规性工作由从响应单位、部门抽调力量构成项目组来处理。

■ 横向关系的创新特征为:经常举办由感兴趣的人自主参加的跨单位、跨部门,甚至是跨企业的专题研讨会、报告会,或问题攻关小组活动,以横向团队的形式自发地去探索新主意、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

■ 企业伙伴关系的速度特征为:对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要求和投宿,能预先采取措施,并适时答复。与客户的关系也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 企业伙伴关系的弹性特征为:战略资源和重要的管理者可以在企业伙伴之间流动,甚至无偿地“借给”客户和供应商使用。

■ 企业伙伴关系的整合程度特征为:供应商和客户经理在设计企业运行和战略选择的团队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

■ 企业伙伴关系的创新特征为:能从供应商和客户那里经常获得大量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建议和思路。

■ 空间区域关系的速度特征为:最好的经验得以在与自己企业结成企业联盟关系的范围内传播,甚至直接跨地区、跨国界地传播。

■ 空间区域关系的弹性特征为:企业领导者,包括企业下属区域公司领导人,定期参与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区域业务营运会议及决策。

■ 空间区域关系的整合程度特征为:在企业联盟内部的各国业务之间存在标准的产品平台、统一的行动和分享的经验。

■ 空间区域关系的创新特征为:新产品的建议能放到其母国以外的环境里评价其适应性。

编辑本段

企业如何运用无边界管理

任何管理者由于能力和精力的局限性,根本无法直接安排组织内部所有的活动。因而,大型和超大型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通过必要的组织机构和层级管理来管理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组织没有一个相对的边界,那就是一盘散沙。无边界是在基本的边界的基础上从运作方面突破边界的障碍,使整个组织成为一个灵活的系统。李玉萍认为,无边界组织也就是一种有机组织,其主要强调:

1. 共同的组织目标和价值观。李玉萍在《文化道》认为,文化是企业运行之道,文化

可以使组织达成目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无边界组织需要企业具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否则人们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实施无边界管理。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观念,员工才能真正认识传统体制的弊端,才能接受无边界管理模式,才能真正与企业融为一体。GE公司通过长期的培养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我们所有人永远坚定地保持正直的品格;坚持做到卓越,决不容忍官僚主义;按照无边界模式的方式行事,时时探索和应用最好的理念,无论它来自何处;珍视全球的智力资本及其提供者,尽可能的建立多元化团队。正是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下,GE才

真正整合为一个运作良好的系统。

2. 扁平化组织管理体系和严密的管理流程。任何一个组织都要建立严密的层级管理体

系,否则就不可能保证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行。只有具备基本的严密的层级管理体系才能使上情下达,才能使信息和资源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流通,各项任务得以完成,从而达到企业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的层级管理体系要扁平化。同时,组织内外的任何单位、岗位和个人,既要做好本职工作,但又不能仅仅限于自身的职责,而是要向所能承担的职责转化。

3. 无边界组织强调“无为控制”。这种控制不同于一般企业组织的控制。无边界是在

熟悉严格的层级管理的基础上得以实施的,只有熟悉边界的人才可能去突破边界。如果一开始就实行无边界管理方法,容易使组织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既然稳定和秩序是无边界组织存在的前提,所以,有必要借助一些控制手段来保证这种稳定和秩序。无边界组织强调的是在保证这种稳定和秩序的前提下,突破彼此之间的种种界限,以增强企业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4.符合人性发展需要的现代人力资源激励制度

李玉萍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能力,为组织提供有益贡献的工作热情,去实现管理者为组织制定的目标。只有形成合理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使组织成员有创新的动力,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无边界管理中,奖励制度也要创新,不仅要奖励“千里马”,还要奖励“伯乐”,奖励那些甄别、发现、发展和完善了好主意的人。奖励公司的各级领导与他们的团队一起分享荣誉,而不是独占。创新的激励制度承认每一个人对企业做出的贡献,真正激发他们的热情。

编辑本段

实施无边界管理的动因分析

大企业(例如石油企业)实施无边界管理,首先是因为其战略的需要、如追求卓越的目标导向,其次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并需要有与技术相配套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大企业有锐意进取的领导者,希望能克服规模与效率的矛盾,使组织更灵活。

1)战略

追求卓越及创新战略需要有机结构的灵活性,构建扁平化无边界组织结构正是基于追求卓越及创新战略的考虑,通过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以实现企业在建设、生产中追求快速、反应灵活的创新目标。

2)环境

企业是从属于社会大环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它无法控制外部环境,而只能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复杂变幻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求管理者和员工具有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边界管理鼓励员工在工作中采取

首创精神、实施创新、进行自主管理。

3)规模

组织规模扩大,组织结构就会趋于复杂和规范化,将出现组织规模与效率的矛盾,构建扁平化无边界组织结构,能够克服规模与效率的矛盾并使企业具有大型企业的力量,同时又具有小型公司的效率、灵活性和自信。

4)技术

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与组织结构的变化,即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为组织结构扁平化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应用,管理信息化在于它扩大了组织的管理幅度,减少了管理层次,是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前提、原动力及支撑,结构扁平化又能对管理信息化起到保障作用。无边界管理能使信息和各种资源自由地在企业内外穿行并使之得到有效利用。

5)人员

实施无边界管理的一个可行因素就是因为有较高管理才能的权力控制者及锐意改革的进取者的存在。它是保证实施扁平化无边界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最重要的因素。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也是实施无边界管理的动因。因为仅仅具有信息交流的能力并不意味着能够正确地应用信息,实际上很多信息垃圾妨碍了人们的反应和行动。跨边界团队仍然需要明确他们的授权范围、谁做决策、在什么范围内、怎样计算报酬、如何激励团队成员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同样努力地工作,无边界管理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问题。领导者需要应用“无边界管理”来取得成就,因此仅仅拥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拥有领导能力。对于无边界培训,李玉萍认为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无边界管理实施的基础

第二、无边界实施的价值观重整

第三、无边界流程管理

第四、无边界绩效评价

无边界管理相关问题

说明在无边界组织中哪些组织边界被取消或减弱?答:横向边界是由工作专门化和部门专门化形成的,纵向边界是将员工划归于不同组织层级的结果,而外部边界则是将组织与其顾客、供应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分离开来的隔墙。①通过运用诸如跨层级团队和参与式决策等结构性手段,可以取消组织的纵向垂直边界,从而使层级结构扁平化。②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跨职能团队以及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职能部门组织相关的工作活动这些方式,取消组织的横向边界。③另外,可通过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或者通过体现价值链管理思想的顾客与企业联系手段等削弱或取消组织的外部边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