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召开第二届第六次理事会3个中医国际标准获通过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召开第二届第六次理事会3个中医国际标准获通过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召开第二届第六次理事会3个中医国际标准获通过

世 界 中 医 药 学 会 联 合 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 关于召开世界中联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 第三届学术年会(2010·北京)征文通知世界中联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0年10月15日-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世界中联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2010·北京)。本届大会将以特邀报告、讲座、大会演讲、分会交流等形式进行学术研讨。会议将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做精彩演讲。与会代表将围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理论、中医药发展与相关学科的研究新进展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交流大会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1、征文内容 1)重点是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介绍、研究,具有中医特色的名老中医经验和民间中医单方、验方的整理与研究; 2)中医特色的“治未病”理论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3)中西医结合诊治专科专病的思路及经验总结; 4)单方、验方的研究;地道药材的研究; 5)中医特色专科专病临床特色研究新成果、新经验总结; 6)抗癌中药制剂的创新性研究; 7)主题报告: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荐 2、征文要求 1)论文内容真实、可靠,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内,并附300字左右内容摘要,请务必注明作者姓名、简介、单位、邮编、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寄全文(A4纸)及电子版由E-mail发送:wftszl2007@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9052949.html, 2)论文经审稿录用者,择优出版论文集 3)参会论文评出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获奖论文颁发获奖证书; 4)参会代表可授予国家继续教育学分。 5)论文截稿日期:2010年8月30日。 3、会议召开日期:2010年10月15日—18日 报到时间:2010年10月15日8:00—19:00。 4、会务费用: 会务费用:980元/人,资料费180元/人(含论文集、通讯录、论文审校),国外

中医综合治疗室管理指南

中医药综合治疗服务管理指南(试行) 为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缩短中医药治疗病程,降低中医药治疗费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要求,结合我市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的实际,制定本指南。 一、基本设置1、二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应在门诊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三级医院不少于500平方米,二级医院不少于300平方米。 2、二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应在病房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设立综合治疗室的科室数不低于开设病房的临床科室总数的70。三级医院设置的综合治疗室面积不低于设立综合治疗室的临床科室建筑面积的5,二级医院不低于3。 二、人员队伍1、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应配备专职的卫技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90,并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配备其他专业的执业医师。 2、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由病区确定专职人员负责,病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综合治疗服务团队或组成若干综合治疗小组。 3、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的医师应当熟练掌握多专业的中医药治疗技术,并根据疾病的病种和所处阶段应用相应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 4、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的负责人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临床重视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疾病,从事疾病中医药综合治疗研究5年以上。 5、设置综合治疗室的病区医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疾病治疗的综合技术,能根据本病区治疗病种的需要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并组织实施。 6、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和病区综合治疗室的护士应当基本了解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操作的基础知识并掌握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三、服务技术1、中医医院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中医药特色诊疗新技术。 2、门诊中医药综合治疗区应开展内、外、妇、骨伤、皮肤、五官等至少6个临床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综合治疗。 3、病区中医药综合治疗室应制定本科5种以上常见病种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并落实,中医药综合治疗使用率在90以上。 4、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包括有针灸、推拿、整脊、点穴、刮痧、埋线、中药熏蒸和熨烫、电蜡疗、电针灸以及超短波、远红外线、激光和超激光照射、脉冲电热刺激穴位和局部封闭、神经阻滞等。门诊综合治疗技术要求不少于10种,病房综合治疗技术不少于6种。 5、门诊和病房均应根据诊疗需要,配备一定品种和数量的中医诊疗设备,并积极临床应用,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均应在85以上。 四、环境布局1、中医医院应根据本单位和科室的实际情况,在门诊综合治疗区和病区综合治疗室的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2、中医医院的门诊综合治疗区和病区综合治疗室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修、展板布置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综合治疗的理念,介绍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技术,彰显本科室诊疗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中医内科学常用治法一

1.2常用治法 1.2/1解表法之 解表法是通过发汗,开泄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又称汗法。 适用范围寒润不因里主 (1)解表 通过发散,可以祛除表邪,解除表证。因表证有表寒表热之分所以汗法又有辛温、辛凉之别。的实到实 (2)透疹 通过发散,可以透发疹毒,故麻疹初期,疹未透发或透发不畅,均可以汗法,使疹毒随汗出而透发于外,透疹之汗法,宜辛凉,忌辛温。答处水 (3)祛湿 通过发散,可祛风除湿,故外感风寒而兼有湿邪者,以及风湿痹证,均可酌用汗法。手高求除所不 (4)消肿 通过发散,可祛水外出而消肿,更能宣肺利水以消肿,故汗法还可用于水肿实证而兼有表证者。大人,量宜测先 注意事项 (1)凡剧烈吐下之后,以及淋家、疮家、亡血家等,原则上都在禁汗之例。 (2)发汗应以汗出邪去为度,不宜过量,以防汗出过多,伤阴耗阳。 (3)发汗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暑天炎热,汗之宜轻,冬令严寒,汗之宜重;西北严寒地区,用量可以稍重,东南温热地区,药量就应稍轻体虚者,汗之宜缓,体实者,汗之可峻。 (4)表证兼有其它病证,汗法又当配用其它治法,兼气滞者,当理气解表;兼痰饮者,当化饮解表;兼气虚者,当益气解表;兼阳虚者当助阳解表;兼血虚者,当养血解表;兼阴虚者,当滋阴解表。 1.2/2清热法 清热法是通过寒凉泄热的药物和措施,以消除热证的一种治法,又称清法。

适用范围 (1)清气分热 适用于邪入气分,里热渐盛,出现发热,不恶寒而恶热,汗出,口渴,烦,黄,脉洪大或数。 (2)清营凉血 适用于邪热入于营分,神昏语,或热入血分,见舌红绛,脉数,及吐血、血、发斑等症。 (3)清热解毒 适用于热毒诸证,如温疫、温毒及火毒内等。 (5)清脏腑热 适用于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或某一脏腑的功能偏而发生各种不同的脏里热证候。 注意事项 (1)注意寒热真假,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和命门火衰的虚阳上越证,均不可用清法 (2)表邪未解,阳气被郁而发热者禁用;体质素虚,脏本寒者禁用;因气虚血虚而引起的虚热慎用。 (3)由于热必伤阴,进而耗气,因此尚须注意清法和滋阴、益气等法配合应用,一般苦寒清热药多性燥,易伤阴液,不宜久用。 (4)如热邪炽盛,服清热药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辛温之姜汁,或凉药热服,是反治之法。 1.2/3攻下法 攻下法是通过通便、下积、泻实、逐水,以消除燥屎积滞、实热及水饮等证的治法,又称下法。 适用范围 下法主要用于里实证。因证侯不同,可分别为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等法. (1)寒下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有下燥屎、泻实热的作用。

世界中医药发展论坛方案

第二届中国(吉林)中医药国际研讨会 暨“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层研讨会 方案(草案)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政策的出台,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令人振奋,令人鼓舞!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中国政府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注重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医药逐步被更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加快中医药发展对于促进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为了能将中药民族药培育成增长快、效益好、老百姓得到实惠多的重要富民生态产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与吉林省政府、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共同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国际研讨会,为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出贡献。 会议目的 1. 搭建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中医相关行业桥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2.深化与各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研究与制订,营造有利于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国际环境。实

中医药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研究

中医药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 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中医药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症 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 异显著(P<0.05)。结论:将中医药综合治疗法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 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药综合治理;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3-0213-01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病理表现主要为慢性肠粘膜炎症以及溃疡,发病原因 尚不明确,属于消化道疾病的一种[1]。为了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此次研究采 取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探究其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1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 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52~71岁,平均年龄(54.3±4.9)岁,病程0.5~12年,平均病程(6.2±2.9)月;观察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53~71岁,平均 年龄(52.8±5.1)岁,病程0.6~13年,平均病程(6.1±2.7)。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治疗内容分别如下: 1.2.1对照组分别使用:①柳氮磺吡啶片,每次1.0克,饭后口服,每日四次;②甲硝唑片,每次口服0.2克,每日三次;③每天睡前使用150毫升的生 理盐水+100毫克强的松龙、庆大霉素16万U进行灌肠。 1.2.2治疗组 1.2.2.1中药治疗中药宜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不可冷服。服药期间不得使用油炸、辛辣、冷性食物。 1.2.2.2针灸治疗选取手足阳明、太阴及任脉经穴,将合谷、天枢、上巨虚、 脾俞和章门作为主穴。按照患者体质特征,结合证型的热寒、虚实性,以及每次 的大便情况,适当的添加关元、中脘、三里等穴位。每天进行一次针灸治疗,每 治疗一次,休息两天。 1.2.2.3穴位注射选取患者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处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 将注射器刺入穴位得气之后,回抽无回血,每个穴位注射两毫升,每日只注射单 侧一次,即每日注射6毫升黄芪注射液,在第二天再对另一侧进行注射。 1.3 观察指标 ①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腹痛、腹泻以及大便出血等临床症状情况进行观察评价。 ②疗效评价标准为我国卫生部推行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1.4 统计方法 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 章程(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名称 本会的中文名称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简称“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英文名称为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special committee of medicated diet and dietotherapy,缩写为“WFCMS-SCMDAD”. 第二条组织 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下属的专业学术团体,由世界各国从事药膳食疗保健学术研究的食疗食养学会、药膳研究会、营养学会、保健食品协会、烹饪协会、食疗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世界性学术组织。 第三条宗旨 本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增进世界各国(地区)药膳食疗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药膳食疗保健学科的成果,加快中医药膳食疗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中医药膳进入各国卫生保健体系,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第四条常设机构 本专业委员会总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常设办事机构: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湖南中医药大学院内),邮编410007。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五条制定标准:研究、制定、发布与推广中医药膳的国际标准、规范中医药膳管理。提升中医药膳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医药膳在世界各国(地区)健康有序发展。 第六条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及各大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举办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会、高层论坛会。 第七条专业培训: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培训机制,举办中医药膳食疗理论和技能培训班,传授中医药膳名师经验和特色技法。参加培训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由“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或联合其他职能部门颁布发的相关证书。 第八条人才培养:通过开办培训班、远程教育,或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校合作,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开展药膳人才的培养;凡表现突出、专业技术娴熟的会员或经本专业培训的学员,本会积极向国内外各有关用人单位推荐应用。 第九条产品研发推广:充分利用本会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与国内外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同时亦为本专业相关的医药,保健食品,保健器材生产或研制单位的合法产品作相关的推荐活动,或组织国内外相关专家进行成果鉴定、产品引进及推广活动。 第十条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本会网站“世界药膳养生网”和会刊《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膳知识,传承中医药膳特色和优势。 第十一条表彰与奖励:对本专业工作做出贡献的团体或个人,予以不同形式的宣传、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编辑出版:办好会刊《东方食疗与保健》,为会员、从业人员及世界各国科研人员及药膳食疗爱好者提供一个发表、交流、学习的信息平台。并积极组织本会专家学者编辑出版学术论文或专著。

保健常用中药概述

保健常用中药概述 曹颖 广东省劳动厅公共营养师培训讲师、高级考评员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 副教授、副主任护师 医学学士、MBA e-mail:pheba163@163 2018年3月 要紧内容 ?保健食品中药的功能 ?人参的要紧功用 ?西洋参与人参在功用上的区别 ?绞股蓝的作用 ?党参要紧功用 ?黄芪要紧功用 ?甘草要紧药理作用 ?冬虫夏草要紧功用 ?枸杞子要紧功用 ?灵芝的要紧作用 ?天麻要紧功用 ?菊花要紧功用 ?葛根要紧功用 ?三七要紧药理作用 ?红花要紧功用 ?川芎要紧功用 ?决明子要紧功用 ?薏苡仁要紧功用 ?罗汉果成分 一、人参 ?基源:五加科人参的根《本草经》 ?药品种类: –生境区分:野山参、移山参、园子参 –炮制区分:红参、糖参、生晒参、鲜参 ?成分: –皂甙类:原人参二醇及三醇、齐墩果酸等共30种 –挥发油类:要紧为倍半萜类,近30种 –含氮成分:胆碱、三磷酸腺苷、多肽,19种氨基酸 –其他:多种维生素、酶、黄酮、多糖、微量元素锌、铜、锰、钴、锗等20余种 ?药理: ?1、双向调剂中枢经功神能:抗疲劳,改善学习经历,安全冷静,放松肌肉,抗惊厥,促进

大脑蛋白合成、脑内神经细胞生长因子增加,神经纤维生成 ?2、改善心血管功能:强心,调整心律,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 ?3、造血系统:爱护骨髓造血功能,增加RBC、Hb、PLT,抗血小板集合 ?4、增强适应性,抗应激:爱护各种休克损害,提高耐缺氧、耐寒、耐高温、抗辐射、保肝、抗突变等功能 ?5、内分泌系统:刺激垂体——肾上腺系统,提高甲状腺功能,抗利尿作用 ?6、增强免疫功能,对抗免疫抑制剂,有抗过敏作用 ?7、阻碍代谢:双向调剂血糖,促进蛋白合成,降血脂 ?8、抗衰老: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褐素、皮肤色素沉着,改善雌二醇/睾丸酮比值 ?9、抗肿瘤:促进杀伤细胞杀瘤功能,诱生干扰素、白介素2,促进肝癌细胞分化,逆转、扶助正气,减少抗瘤药物毒性 ?10、缓解吗啡戒断症状 ?11、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 ?临床应用: ?1、抗衰老:减少老年斑、色素沉着,改善脱发,使皮肤白润。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经历力减退,疲劳综合症,性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 ?2、心血管疾病: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心肌炎 ?3、急慢性肝炎:能降酶、护肝,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白球比例,改善食欲 ?4、代谢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5、支气管哮喘 ?6、恶性肿瘤 ?7、贫血 ?性味功能: –甘微苦平。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用于 –元气虚哀,津液不足,疲劳倦力,食少无力,虚脱休克,虚劳喘咳,气血不足,小儿惊厥。 ?用法用量: –1、保健用——1.5 ~3g,参糖或参片含嚼服,每周休息1~2天,连服数月或数十日–2、治病用——常隔水炖,3~6g,每日1剂 –3、救急用——10 ~12g,加五味子9g,麦冬15g,水煎服(或亡阳虚脱:人参15 ~20g,或加熟附子;休克:人参9 ~12g,水煎服) –4、药膳——红参须3 ~6g,熬瘦肉汤,或加枸杞子,白木耳 ?注意:实热病、躯体壮实,夏季不用。 ?量过大可见鼻血、便血、烦躁、兴奋。

中医药与非洲完整版

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非洲经济与中非经贸关系开课时间: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非洲研究院 学科专业政治学 学号2013210034 姓名宋坤 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 任课教师刘青海 交稿日期2014-09-10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中医药行业对非直接投资分析 宋坤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01) 摘要:非洲是正在崛起的中医药国际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有很大的中医药市场前景,我国应注重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该文分析了建国后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情况,以及当下中医药行业直接投资非洲的理论可行性,并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开发非洲中医药市场,进而加快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洲中医药投资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中医药国际化将对我国乃至世界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内和亚洲中医药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而欧美医药市场技术壁垒高,中医药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开拓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其他市场。非洲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人口已达7亿以上。多数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较落后大都是传统草药医生、巫医与现代医疗手段并存[1],但以现代医学为主导的模式。1城市医院主要依靠聘用外籍医生负责治疗,而乡间、林牧与矿区主要靠巫医从事诊治,当地传统草药医治也较普遍,但大都无系统医学知识,实际医疗水平较低。许多国家虽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但医疗卫生设施不齐全,缺医少药状况较严重。[2]自20世纪60年代起,来华学习中医药知识的非洲人络绎不绝,几乎遍布非洲55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非洲国家对中成药、中医药材及饮片、保健品的需求涨幅较大,其中最高超过50%。非洲是正在崛起的中医药国际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一.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概况 1.20世纪50-70年代:奠基时期-援非医疗队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派出多支援非医疗队伍,活跃在非洲的许多国家,如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也为他们培养了一批医疗卫生人员。2不少非洲人开始了解中医、中医药与针灸,逐渐出现了中医药和当地草药治病的热潮。非洲是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中国医疗队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综合运用中医药、针灸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3] 2.20世纪80-90年代:市场开拓时期-开始有规模的向非洲出口中医药。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过去对非单一的医疗援助方式发生了改变,合作更多的体现在双方的互利互惠上。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一些中医药企业开始向非洲出口中草药,尝试打开非洲市场。我国的中成药和保健品逐步进入非洲,例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金银花露水、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花粉制剂、风湿膏、减肥茶、十滴水、冰硼 1参考任荣.:古非洲生活,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 【法规类别】中医管理 【发文字号】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37号 【发布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3.07.10 【实施日期】2013.07.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了推动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工作的意义 中医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思维和辨证论治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干预手段多样、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对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融药物和非药物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手段,以及注重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个性化辨证论治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生命力。在

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不同阶段,合理地选择多样化的中医治疗技术、手段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但是,目前许多中医医院中医整体观念、综合治疗理念呈现出逐渐淡化的趋势,诊疗手段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和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院要充分认识中医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中医综合治疗的理念,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大力推动。 二、不断提高中医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各中医医院要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标,积极推广应用简便验廉的中医医疗技术。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疾病以及疾病不同阶段合理应用针刺、灸疗、刮痧、拔罐、推拿、敷熨熏浴等中医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现有中医医疗技术水平,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发一批技术水平高、临床疗效好的中医医疗技术。三级中医医院要研究不同疾病中医综合治疗的最优方案,提高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救治疑难重症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要积极引进并不断扩大中医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服务。各中医医院应将中医综合治疗纳入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中,并在临床工作中认真执行。要充分发挥针灸、推拿等科室的作用,为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技术服务。 各中医医院要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等要求,积极配备和应用中医诊疗设备,提高中医诊疗设备使用率,丰富中医临床诊疗方法。同时,要合理配置和使用现代诊疗设备,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积极地应用到中医诊疗活动

西北常用中医药

西北常用中医药 制作人:吴向明

西北中医药得天独厚 ?中医学起源于西部。“医之始,本岐黄。”这是清代著 名医家陈修园关于中医起源的概括。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岐伯是黄帝的医学顾问,医学是他们在西部创业的丰功伟绩之一。生活在甘肃天水一带的伏羲氏是人类始祖之一。他所发明的阴阳八卦后来也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又有“医之始,本伏羲”之说。西安是周、秦、汉、唐等十三朝曾经建都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国都的位置,使长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当然也是医学的中心。一代又一代名医,在这时诞生;一部又一部医学典籍,使中医药学日臻丰富和完善。从秦国的医和、医缓,到唐代的孙思邈、王焘,明代的武之望,乃至近现代的黄竹斋、蒲辅周、米伯让等等,西部医家推动了中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相当丰富的中药资源 ?。据统计,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多达12800余种,其中50%以上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中医向来讲究“道地药材”,中药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黄连、厚朴、大黄、秦艽、 柴胡、甘草、附子、乌头等,历来以西部所产者为上品。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在其所著《千金翼方》中,开列凡133州所产道地药材519种,其中属于西部的关内道、 山南西道、山南东道、陇右道、河西道、剑南道计46州共列道地药材232种,几占当时全国道地药材的1/2。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众所周知,天然药物产地、生长环境与其有效成分、治疗作用有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而西部中药资源的重要性,于此也可略见一斑。

黄连 别名:王连,支连 功能:泻火,燥湿,解毒,杀虫。 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 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 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 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 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 汤火烫伤。

世界中医翻译大赛原文

附件:第二届世界中医翻译大赛原文 哲学意义上的中医 木山 [1]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自然科学,因为在生命和疾病过程中,不仅需要健康和病理知识,而且涉及大量的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所以是一门综合学科。 [2] 中西医学的根本属性是相同的,即治病、防病、救死扶伤,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但是在哲学意义上,二者却迥然不同。如果说,当代西医是以“技术科学”为基础和中介的“实证医学”,那么中医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主导的“道理医学”。 [3] 正如著名中医学家任旭所指出的,“我国古代医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紧紧依赖于哲学,甚至用哲学的语言和规律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中医理论可以不受解剖形态学发展的束缚而独立发展”。 [4] 应当说,文化涵盖了哲学;哲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中医典籍认为:“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段论述,与其说是医学,在某种意义上,不如说是哲学或安邦治国之道。 [6] 类似的,还有“釜底抽薪”、“如丧神守”、“阴阳交感”、“阴阳互根”、“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等,若不是在中医的语境里,这些词汇、术语、警句完全可以作为哲学用语加以诠释。 [7] 就“五脏”而言,中西医里都有,但其“心”、“肝”、“脾”、“肺”、“肾”的概念并不是对等的,因为在中医里这些“脏腑”不单是解剖学概念,还包括了人体系统的生理、病理和精神上的多种功能,具有“象”的意义,是“脏象”。 [8] 以“心”为例,西医认为,心是空心的圆锥形肌性器官,位于两肺之间,尖端向左前下方;心脏约有握拳大小,心壁大体上由心肌、心内膜及心脏外面的心包组成。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精确、可触摸的器官。然而,在中医里,除此之外,还有下述功能: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在液为汗,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反映心之病变。

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

附件 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 一、中医综合治疗区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中医综合治疗室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 二、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应根据中医技术开展情况配备治疗床、普通针具、灸疗器具、罐疗器具、刮痧器具、中药外治器具和相关中医诊疗设备,中医综合治疗室还应符合本科室“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和《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相关要求,中医综合治疗区应根据本院中医医疗技术开展情况至少配备6类中医诊疗设备。 三、三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负责人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二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负责人应为主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病房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中医综合治疗室和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应当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医护人员。 四、三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应至少开展6类40项中医医疗技术,二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应至少开展6类30项中医医疗技术。 三级中医医院病房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制定本科室5种以上常见病种

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并落实。二级中医医院病房中医综合治疗室应制定本科室2种以上常见病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并落实。 五、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 六、通过内部装修、展板布置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综合治疗的理念,介绍中医综合治疗技术方法,彰显本科室诊疗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了推动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工作的意义 中医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思维和辨证论治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干预手段多样、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对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融药物和非药物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手段,以及注重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个性化辨证论治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生命力。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不同阶段,合理地选择多样化的中医治疗技术、手段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但是,目前许多中医医院中医整体观念、综合治疗理念呈现出逐渐淡化的趋势,诊疗手段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和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院要充分认识中医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中医综合治疗的理念,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大力推动。 二、不断提高中医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各中医医院要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标,积极推广应用简便验廉的中医医疗技术。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疾病以及疾病不同阶段合理应用针刺、灸疗、刮痧、拔罐、推拿、敷熨熏浴等中医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现有中医医疗技术水平,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成果,

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以及ISO标准

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一、国外中医药从业人员和中医医疗机构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海外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30-50多万,中医医疗(含针灸)机构达8万多家。90%以上中医药人员都是通过各国当地的业余中医学校培训或毕业,其中25%是西医医生;45%是理疗师、自然疗法治疗师、护士等;25%没有医学背景(这些人群在大部分的西方国家必须先学200学时左右的西医基础,否则不能毕业)。大部分自开门诊,60%以针灸治疗为主;30%针灸加中成药治疗;5%以中药饮片、中成药治疗为主;还有5%从事中医推拿或加针灸治疗。 表1部分国家中医从业者和中医医疗机构统计 二、中医药国际标准 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已经纳入世卫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中,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也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TC249),秘书处设在中国上海。目前,ISO/TC249已发布的标准有51项,正在制定的标准有41项,已经发布的标准主要是关于针灸和中药材。

表2 ISO/TC249已发布的51项标准

表3 ISO/TC249正在制定的41项标准

三、中医药立法概况 从1976年美国加州立法开始,美国各州纷纷立法,然后欧美西方各国起而随之。目前海外对中医的立法分3个类别,即未立法国家、针灸立法国及地区、中医全面立法国家。瑞士、匈牙利、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已经批准中医合法化;智利、葡萄牙、新西兰、南非和美国44个州及加拿大5个省已经对针灸立法,正式认可中医针灸疗法;未立法的国家有英国、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表4是部分国家关于中医药的立法情况。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 【关键词】鼻鼽;肺气虚寒;中医药疗法 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变应性鼻炎。临床上中医辨证常分为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等证,其中尤以肺气虚寒为多。笔者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选择肺气虚寒型鼻鼽患者80例,并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1997年11月(海口)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2]。就诊时间为2006年8月-2007年8月,年龄10~50岁,病程1~15年,均不合并鼻息肉、哮喘。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0~50岁,平均33.5岁;病程1~15年,平均5年。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1~50岁,平均34.5岁;病程1~14年,平均4.5年。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①中药汤剂:黄芪30 g,石菖蒲、石榴皮、蝉蜕、白芷各15 g,乌梅、地龙、麻黄(先煎)、白术、防风、辛夷(包)各1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②用1%呋喃西林麻黄素生理盐水和双黄连注射液混合液行鼻雾化吸入10 min,每日1次(使用

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的压缩雾化吸入机)。③采用广东省汕头市医用设备厂生产的DL-CⅡ五官超短波电疗机理疗,辐射器对准患者迎香穴、上颌窦区,理疗15 min,每日1次。④耳穴压豆,选穴:内鼻(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外鼻(在耳屏外侧面中部,1、2区之间)、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风溪(耳轮结节前,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 cm×0.6 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胶布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0.5~1 min,每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刺激强度视患者情况而定。 2.2 对照组 口服开瑞坦(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每次10 mg,每日1次;10~11岁儿童口服5 mg,日1次。鼻腔喷内舒拿(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X),每日每侧鼻孔2喷(50 μg/喷);10~11岁儿童每日每侧鼻孔1喷。早晨喷入。 2.3 疗程 2组观察周期为14 d,并于3个月后随访1次,分别统计疗效。 3 观察指标与方法 根据症状、体征分级分别计分。①喷嚏:一次连续个数3~9个计1分,一次连续个数4~10个计2分,一次连续个数≥15个计3分。 ②流涕:每日擤鼻≤4次计1分, 每日擤鼻5~9次计2分,每日擤鼻≥10次计3分。③鼻堵鼻痒:偶有间断计1分,介于两者之间蚁行感,

中医临床各科常用方剂

1.一贯煎(《续名医类案》)2.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3.二至丸(《医方集解》)4.二陈汤(《和剂局方》)5.八正散(《和剂局方》)6.八珍汤(《正体类要》) 7.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9.大补元煎(《景岳全书》)10.小蓟饮子(《重订严氏济生方》)11.小营煎(《景岳全书》)12.小柴胡汤(《伤寒论》)13.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14.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16.乌药汤(《兰室秘藏》)17.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18.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19.六君子汤(《和剂局方》)20.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21.四乌贼骨一茹丸(《素问·腹中论》)22.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3.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24.生化汤(《傅青主女科》)25.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6.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27.归肾丸(《景岳全书》) 28.平胃散(《和剂局方》)29.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30.甘麦大枣汤(《金贵要略》)31.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32.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33.圣愈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34.左归丸(《景岳全书》)35.右归丸(《景岳全书》) 36.玉屏风散(《医方类聚》)37.三仁汤(《温病条辨》)38.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39.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40.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41.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治》)42.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43.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4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45.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 46.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47.补中益气汤(《脾胃论》)48.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49.两地汤(《傅青主女科》)50.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51.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52.完带汤(《傅青主女科》)53.肾气丸(《金匮要略》)54.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55.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6.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57.苓桂术甘汤(《伤寒论》)58.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59.济生肾气丸(《济生方》)60.保阴煎(《景岳全书》)61.胎元饮(《景岳全书》)62.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63.举元煎(《景岳全书》)64.香棱丸(《济生方》)65.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66.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67.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68.逍遥散(《和剂局方》)69.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70.桂枝汤(《伤寒论》)71.胶艾汤(《金匮要略》)72.桑菊饮(《温病条辨》)73.真武汤(《伤寒论》)74.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75.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76.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 77.清经散(《傅青主女科》)78.银翘散(《温病条辨》)79.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80.温经汤(《金匮要略))81.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82.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83.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84.毓麟珠(《景岳全书》)85.增液汤(《温病条辨》) 86.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87.四神丸《证治准绳》88.二妙散(《丹溪心法》)89.三妙丸(《医学正传》)90.四妙丸(《成方便读》)91.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92.金铃子散(《素问病机宜保命集》)93.当归四逆散(《伤寒论》)94.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95.半夏厚朴汤(《金金匮要略》)96.活络笑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97.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98.桃核承气汤(《丹溪心法》)99.越鞠丸(丹溪心法》) 100.五子衍宗丸(《医宗入门》)

世界中医药杂志.pdf

公务员之家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依法从事国内所有合法期刊征订及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本站不是世界中医药杂志官网,直投稿件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编辑部。 世界中医药 刊名:世界中医药WorldChineseMedicine 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开本:16开 ISSN1673-7202 CN11-5529/R 邮发代号80-596 创刊年:2006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世界中医药》杂志信息: 《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 《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世界中医药》杂志稿件要求: 1来稿格式: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如做统计学处理请务必注明所用统计学方法。文章一般不超过6000字。来稿要求字迹清楚、书写规范,对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字母大小写、正斜体等均应予注明。文稿中所用数字以阿拉伯数字为主。病例介绍要写清患者姓氏、性别、年龄、初诊日期、主诉、病史、现病症状、检查及化验、诊断、辨证、病机、治法、处方、药名、剂量、用法、治疗结果、按语等。 2文题及证明: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者,请予说明,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送本刊。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确认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内容。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稿件编排过程中如须更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凡已通过电子信箱投稿者,同一稿件请勿再经邮局另行寄送。文稿应注明作者单位名称、科室、详细地址(××市或县××路××号)、邮政编码。并请务必写明作者有效联系电话。 4摘要:论著类文章须附以第三人称撰写的中文和英文摘要,其中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类文章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内容,以200字左右为宜。 5关键词:论著类文章需标引2~5个主题词,请尽量使用林美兰主编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及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必要时注明商品名,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7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根据有关规定,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