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发表时间:2017-12-13T09:18:06.590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8期作者:樊会莉

[导读] 摘要:评价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能够完善市场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过去,大都采用单一标准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渐加速,单一标准对于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浅显。

摘要:评价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能够完善市场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过去,大都采用单一标准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渐加速,单一标准对于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浅显。日前,地方在评价财政经济综合实力时,使用的是某一财政指标,这就使得地方财政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从而不能全面的评价综合实力。因此多指标的评价方法成为研究经济特征和当代社会的本质。本文对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原则和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综合实力;评价方法;地方财政;经济

一、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则

一是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性,综合评价需要多种多样的评价指标,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综合评价将一无是处。对此,要正确认清综合评价的目的,根据目标找规律,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而为研究提供良好的依据。

二是要明确评价的可比性,在评价地方财政实力时,需要关注评价指标在不同时间、空间以及使用中的可比性。特别是在对地方财政实力作对照时,如果由于特定目的而使用某一种指标,关系到了综合评价的公正性,就需要将这一指标舍去。

三是要明确评价的科学性,评价方案要将科学依据作为保障,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就无法设计出合理的评论指标体系。同时评价体系还需要有相关理论的支持。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在整体结构中有合理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设计出反映地方财政实力的指标,同时要保证所选择的指标有着较为理想的可靠性、独立性以及代表性。另外,在计算指标数值以及确定评价的级别的过程当中,需要选择数学方法,从而避免偶然性。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及作用对于地方财政实力的往往是各不相同的,是以重要指标需要单独表示,不重要指标则忽略或者给予较小权重。

四是明确目标的可操作性,综合评价方案的提出主要是确定地区的财政经济实力,为此评价的指标就不是简单的堆叠。如果评价内容过于宽泛,容易使综合评价流于形式,出现操作不当的现象。这就需要统计部门的消息,不仅能够提高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还能够节省部分的资金。

五是明确评价的统筹性,综合评价不仅能够从微观方面体现出地方财政实力强弱的原因,又能够从宏观角度反映出地方财政的整体实力,进而为各地政府下个年度的财政工作提供科学的改进证明依据。

六是明确评价的适用性,评价方法要简单适用。对于一些无法量化的指标,需要用简便的方法来得到结果,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在选择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的过程当中,应当优先选择成本较低的数据,并且能够与所需要的指标相契合。

七是明确评价的规范性,财政预算是用来控制和协调在一定时期内的合理预算,保证收支平衡,减轻风险,扩大收入,并能为市场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比如税收的规范性,税收的特征有无偿性和强制性。税收是市场经济规范的必备条件,税收的规范性能够降低企业或者个人的负担,进而对市场的规范发展起推动作用。

二、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的影响因素

影响财政经济实力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不能够凭借单一指标来衡量经济实力,为此要明确这些因素对财政实力的影响力。过去的成就不意味着以后的发展状况能够保持向前发展。财政实力差的地方,其未来可能会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再者,一次性的财政收支规模扩大或者降低,无法准确地判断地方财政实力是下降还是上升,是以在财政实力综合评价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入更多稳定性方面的成分[1]。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税收收入虽然是财政收入的直接来源,但它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增长的。所以财政收入的最终来源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其影响因素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国际国内环境状况、国家的重视程度,是否有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人才的培养等等。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生存工具的改进,生产技艺的提高,甚至还有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调整生产关系,就是通过改革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发展水平。国家的发展政策对于财政的收入会有较大的提升。优越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于财政的平稳收入非常重要。

三、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方法

为了更好的综合评价地方的财政实力,需要从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服务等方面选取最优的评价指标。为了能够让各个评价指标达到要求,就需要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认真的分析,从而剔除不必要的评价指标,而且在计算的过程中,如果某个评价指标对权重的影响不大,也应当将其剔除。经过多重的筛选,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剩下的指标组成。由于影响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的因素较为多样,而且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要确定好基本的评价指标,之后就是给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这样能够保证各项评价指标在加权平均之后,得到的结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充实地反映出评价对象的综合实力。通过进行回归分析,借助于经济学、统计学技术给每个评价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进而有效地反映出各个评价指标对于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的影响程度,之后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有四个步骤[2]。

首先是分析主成分。在经济实力的分析中,为了能够系统地全面地研究问题,需要对研究问题产生影响的因素多加思量。在评价地方的财政经济综合实力的过程当中,还要尽可能将影响地方财政经济实力的成分包括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如果这样做,在回归分析中,就会呈现下面两种问题:一是选择指标反映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有重复现象,并且部分指标可能出现高度容错现象,从而无法反映出各项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二是介入回归的变量的数目太多,超过估计值数量,从而使数据无法准确回归。主成分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两种问题。简言之,主成分法就是用数量少的新变量,也就是主成分来表示之前的变量,新变量作为之前变量线性组合,尽可能地缩小之前变量的变差,从而包含之前变量的大多数信息,并且消除多重误差,从而解决两大问题。

再计算排名和得分。将主成分法放在回归分析中,可以把主成分当作自变量,而因变量是地区综合实力的得分。由于还没有得到综合实力的数值,所以需要规定初始得分,而且把初始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测值。为了减轻评价的容错性,需将地区指标数值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为地区综合实力得分估计值,即初始得分。

还要回归求得权重。把第一步之中所得到的主成分作为自变量,同时对第二部当中所得到的初始得分进行回归分析,并且将各个主成分作

《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解读

《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解读 《建设项目经济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包括《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三个文件。它已由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于2006年7月3日以发改投资 [2006]1325号文批准发布,要求在开展投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中使用,这是我国投资建设、工程咨询和工程建设领域里的一件大事。笔者结合从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实践对《方法与参数》作如下解读。 一、《方法与参数》是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一个配套文件,更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评价工作已无必要”错误观点的矫正。 1、过去我国实行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企业没有投资自主权,经济评价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致力于作表面文章以谋求项目的“可批性”,对于经济评价的主旨——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反而不够深入,投资效果不好。《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以贯彻“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基本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投资决策权的下放,增强了企业投资决策的谨慎程度,甚至导致一些企业无所适从,迫切需要相关指导性文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关部门对1993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它对于审批制项目经济评价起着规范的作用,对于企业投资项目则起着参考文献的作用,“对于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应根据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执行;对于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可根据核准机关或备案机关以及投资者的要求,选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相应的参数”。同时,十分重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评价工作的影响,强调“项目评价人员应认真做好市场预测”,项目经济评价参数“应进行定期测算、动态调整、适时发布”。 2、《方法与参数》借鉴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英国财政部等机构发布的经济评价指导手册和研究成果,表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评价工作仍是必要的,并且仍然项目前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具体内容也有许多改进之处,一方面充分吸取了国内外经济评价各个环节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并明确了过去实践中的模糊观点;另一方面也使得经济评价与国家财税制度相匹配,经济评价工作更具操作性。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在“总则”部分除了对经济评价的目的,作用、适用范围,评价原则、项目计算期和价格体系进行说明外,重点论述了建设项目的不同分类方法,并指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及侧重点,应根据项目性质、项目目标、项目投资者、项目财务主体以及项目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具体情况选择确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深度,应根据项目决策工作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确定”,表明经济评价工作应按需而取。 2、强化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准确性对于提高项目经济评价结论准确性的重要性,专门安排独立章节对此进行分析,细化并补充了财务费用流和效益流的识别和估算方法,强调项目目标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附件二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1 总则 1.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保证经济评价的质量,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1.2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 (包括规划、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中间评价和后评价可参照使用。 1.3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项目初步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科学、规范的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做出全面评价,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经济方面的依据。 1.4建设项目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项目的目标,分为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按项目的产出属性 (产品或服务),分为公共项目和非公共项目;按项目的投资管理形式,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按项目与企业原有资产的关系,分为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按项目的融资主体,分为新设法人项目和既有法人项目。 1.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及侧重点,应根据项目性质、项目目标、项目投资者、项目财务主体以及项目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具体情况选择确定(见附录A)。 1.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深度,应根据项目决策工作不同阶段的要求确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经济评价,应系统分析、计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通过多方案经济比选推荐最佳方案,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投资风险等进行全面的评价。项目规划、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经济评价可适当简化。 1.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必须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通过 "有无对比"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和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_王新娜

【城市研究】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新娜1,2 (1.烟台大学经管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2.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 内容提要: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这决定了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方法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目前,学界采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选择后者,并采取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各种方法进行估算评价。对于不同的评价方法及其结果,根据多配对样本的K e n d a l l协同系数检验和I C C检验,评价标准及其结果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城市化;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92-04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国内学界对城市化的讨论也异常热烈。由于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因此国内学者采用繁多的方法进行测度,以期能全面综合反映真实的城市化水平,而这也是城市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计量基础。本文试图理清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方法,并采用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来比较各种方法测度结果是否一致。 一、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之争 当前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众多,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方法的争论反映了从单一的人口城市化到城市化质量提高和城乡一体化,从城市化的量变到质变的关于城市化内涵理解的演进路径。 (一)单一指标法 城市化的基本标志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并集中地进行工业生产、服务等社会活动[1]。H.E l d r i d g e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C.G.C l a r k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2]。单一指标法抓住了城市化的这一本质特征———人口城市化,来对城市化水平进行度量。 这类方法主要采取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市用地比重指标,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前两种。但是由于从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通过并实施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控制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因此早期的城市化衡量方法基本上是采用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而这种衡量方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确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和状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制度的逐渐放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力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持续的、大规模的涌入,形成了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却又被隔绝于城市非农业人口统计之外的暂住人口群体。同时农村改革的成功推进,形成了乡镇企业主导下的农村城市化,使我国城市化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并愈加复杂化。我国市镇的建制标准也多次发生变化,例如1980年实行的撤县建市、撤乡建镇以及市带县的体制,使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标准不一,以非农人口户籍统计数据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显得愈发不合时宜,有失偏颇。城市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是城市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归入城市人口,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国内学者在实际操作中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国以来进行的5次人口普查。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只有节点数据没有时序数据;另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采用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作为城镇人口,1964年二普时则改用市镇行政辖区的非农业人口,1982年三普的标准是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1990年四普的口径为设区的市采用区的总人口而对不设区的市和镇采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人口,2000年进行的五普口径进一步改变,这给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复合指标法

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指标164189570

经济综合实力指标 1、指标体系设计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效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为此,本文选取了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五大类共14 项指标。 (1)经济规模指标,包括GDP(X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1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X1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X13);(2)经济结构指标,包括农业增加值(X3)、工业增加值(X4)、第三产业增加值(X5);(3)开放程度指标,包括外贸出口总额(X9)、实际利用外资(X10);(4)城市建设指标,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6)、基本建设投资(X7);(5)人民生活质量指标,包括人均GDP(X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4)。以上14项指标基本囊括了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体系的各个方面,能够较为全面地衡量一个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2、数据样本与数据来源 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经济综合实力指标数据均选自“广东统计信息网”中2009年的统计数据(见表1)。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简介 作者:未知来源:北方网—时代财经添加日期:10年01月16日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信息发布是首次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包括地级)的综合实力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估,依据国家统计局翔实可靠的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根据城市人口与劳动力、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等5个一级大指标,19个二级子系统,50个三级小指标体系综合评定。由此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为城市客观认识自己并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 1、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这次2003年度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评价,采用的是专家咨询法,简单的说,是通过专家给定指标体系中各部分的权重,计算平均权重,再使用平均权数对无量纲化的指标加权计算得出总分。研究的具体步骤是: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确定指标体系;提取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目的是解决数据资料残缺问题;对数据分布进行正态检验;指标间的共线性检验,以分析导致相关矩阵的奇异性或不稳定因素,最终剔除具有强烈共线性的指标;给出分类和各指标权数加权平均;结果分析。 2、确定指标体系的基本准则 这次2003年度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基本准则包括: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指标的可比性、数据来源的可操作性以及简单易行的特点。即全面性,全面和客观地反映城市的综合实力;可比性,本次评价所用资料均为城市的市区数;可操作性,选用的指标要有可靠来源,并确保数字质量;最少原则,指标体系在能基本反映城市整体功能的前提下,取其可能的最小数目;正确运用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 3、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五个一级子系统: (1)人口与劳动力: 包括人口规模、素质和结构、管理和利用三个二级子系统,下设5个指标:总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2)经济发展 包括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四个二级子系统,下设12个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货运总量、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GDP增长速度、人均GDP、工业企业百元资金提供利税、每万元GDP

第5章 经济评价方法

第一章经济评价方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追加投资回收期、投资效果系数、年值(年金)、差额净现值、差额内部收益等基本指标的定义、定义式和经济含义。学习方案间的关系,掌握单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多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时间安排:4学时 教学重点: ●基本概念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单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多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 ●学会使用Excel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与作业要求:见作业部分。 备注: 教后记: 根据方案个数:单方案、多方案。 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静态方法、动态方法。 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其核心内容是经济效果的评价。为了确保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研究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反映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性。这些指标和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时间作为计量单位的时间型指标,例如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第二类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价值型指标,如净现值、费用现值等;第三类是反映资源利用效率的效率型指标,如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等。 第一节静态评价方法 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主要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初始阶段的粗略分析和评价,以及技术方案的初选。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时间指标 技术方案的决策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为未来的时间越远,人们所确知的东西就越少,风险就越大,为了减少风险,投资者必然希望尽可能快的收回投资。静态投资回收期作为能够反映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和风险性的指标,在建设项目评价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被广泛用作建设项目评价的辅助性指标。 (一)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1.基本公式 现金流量图 ∑= = - t P t t CO CI )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解读汇编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解读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包括《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三个文件。它已由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于2006年7月3日以发改投资 [2006]1325号文批准发布,要求在开展投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中使用,这是我国投资建设、工程咨询和工程建设领域里的一件大事。笔者结合从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实践对《方法与参数》作如下解读。 一、《方法与参数》是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一个配套文件,更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评价工作已无必要”错误观点的矫正。 1、过去我国实行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企业没有投资自主权,经济评价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致力于作表面文章以谋求项目的“可批性”,对于经济评价的主旨——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反而不够深入,投资效果不好。《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以贯彻“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基本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投资决策权的下放,增强了企业投资决策的谨慎程度,甚至导致一些企业无所适从,迫切需要相关指导性文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关部门对1993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它对于审批制项目经济评价起着规范的作用,对于企业投资项目则起着参考文献的作用,“对于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应根据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执行;对于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可根据核准机关或备案机关以及投资者的要求,选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相应的参数”。同时,十分重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评价工作的影响,强调“项目评价人员应认真做好市场预测”,项目经济评价参数“应进行定期测算、动态调整、适时发布”。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城市化内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对近十几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来更加全面的研究河北省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最后对加快河北省城市化提出了对策措施。 标签城市化;河北省;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河北省从2008年起在全省开展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达到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魅力初步显现、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工作目标,向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的现代化城市迈出关键步伐。经过2年的努力,今天的河北,三年大变样已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建设正走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在这个背景之下,对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 1 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差异理解,互相补充,使城市化的内涵更为充实。 尽管不同学者对城市化的内涵理解不同,但理论界对城市化内涵的共识还是有的,从根本上说,城市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村城市化、城市规模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包括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以及文明程度城市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2 河北省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的腹心地带,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其余大部为平原。总的来说,河北省的地势有三大地貌单元,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 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河北省海岸线长487 公里,总面积达18.77 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034 万,现有11个省辖市(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

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首先依据恰当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济发展水平作出大致的分类.最后,分别选用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了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最终结论. 关键词:综合评价;聚类分析;TOPSIS法;主成分分析法 1 引言 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各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如何?发展是否均衡?分别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使人们清楚认识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行政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对河南省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首先从GDP总量、人均GDP 等经济指标出发,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定性分析.为了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我们选取了四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选用了聚类分析、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得出:郑州市以绝对的优势领跑全省;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分列二到四位,处于第二集团,较其他

城市有较大的优势;其余城市的发展还有待努力. 图1论文结构图 2 河南省经济发展概况 2.1 河南省历年GDP增长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河南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首位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 图2河南省历年GDP增长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河南省的经济总量维持在一个缓慢增长的状态,GDP总量低于1000亿元;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于2000年突破5000亿元的大关;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提出了中原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以此为契机,我省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GDP总量突破两万亿,仅次于广东、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三)主要由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两部分组成。其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主要由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各指标的标准参考值组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包括总则、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财务分析、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方案经济必选、改扩建项目与并购项目经济评价特点、部分行业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综合起来看,根据方法与参数三中的有关规定,需要对于“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教材的内容做以下调整: 一、流动资金的估算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周转次数的计算: 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或按部门(行业)规定,在确定最低周转天数时应考虑储存天数、在途天数,并考虑适当的保险系数。

2. 流动资产的估算。 (1)存货的估算。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项目评价中仅考虑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2)应收账款估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收回的资金,计算公式为: (3)预付账款估算。预付账款是指企业为购买各类材料、半成品或服务所预先支付的款项,计算公式为: (4)现金需要量估算。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必须预留的货币资金,计算公式为: 3. 流动负债估算。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得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辽宁省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分析

东方企业文化·天下智慧 2011年6月 236 辽宁省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分析 田美香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沈阳,110159) 摘 要:本文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14个城市进行综合实力评价,计算各城市综合实力得分并进行排名,通过聚类分析进行区域划分。 关键词:综合实力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6—0236—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各城市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各城市的经济差异也逐渐凸显,这将影响辽宁省整体的发展。对辽宁省各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分析将有助于正确评价辽宁省各城市的发展现状,为政府制定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省内各城市认清自己的定位与现状,促进城市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和综合实力的稳步提高。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评价城市综合实力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的原则,设计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作为建立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故本文首先对近些年来部分学者在进行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时所运用的指标体系进行整理,并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依据数据的可得性,整理出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等28个指标作为本文所需的指标体系框架。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所选指标个数较多且相关性较强,且相对来说有部分指标影响并不大,故为了使指标体系更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简洁性,有必要对上述指标体系框架作进一步筛选。一般做法是:先将累积贡献率达到85%的主成分找出来,由于主成分是各指标的线性组合,故保留在主成分组合中载荷系数大于0.7的指标,将其他指标删除。在剩余的指标中继续进行主成分分析,采取同样的删除方法。这样经过有限次的主成分分析后,使所有余下的指标都达到保留的标准,则这些保留下来的指标就构成最终的指标体系。[2] 经过四次主成分分析后,在原指标框架中的28个指标中筛选可得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X1—地区生产总值、X2—地方财政收入、X3—地方财政支出、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X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X7—工业总产值、X8—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X15—第二产业占GDP 比重、X17—职工平均工资、X18—城镇人口比重、X24—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X27—邮电业务总量、X28—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四、辽宁省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依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应用SPSS 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14个城市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根据主成分选取原则选取两个主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总方差解释表 主成分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权重 F1 83.48% 83.48% 0.87 F2 12.13% 95.61% 0.13 计算辽宁省各城市综合实力得分,并进行排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辽宁省各城市综合实力得分及排名 城市 F1 F2 综合 排名 沈阳 2.46 0.06 2.15 1 大连 2.18 0.11 1.91 2 鞍山 0.11 0.26 0.13 3 抚顺 -0.32 0.89 -0.16 4 本溪 -0.52 1.27 -0.28 6 丹东 -0.38 -0.69 -0.42 10 锦州 -0.27 -1.03 -0.37 9 营口 -0.38 0.14 -0.32 7 阜新 -0.49 -1.04 -0.56 14 辽阳 -0.47 0.55 -0.34 8 盘锦 -0.63 2.23 -0.25 5 铁岭 -0.43 -0.72 -0.47 11 朝阳 -0.42 -1.00 -0.49 12 葫芦岛 -0.44 -1.04 -0.51 13 根据表2中各城市综合得分,运用聚类分析法对辽宁省14个城市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辽宁省内的较发达城市、中等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划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辽宁省区域划分 较发达城市 沈阳、大连 中等发达城市 鞍山、盘锦、抚顺、辽阳、本 溪、营口、锦州 欠发达城市 铁岭、朝阳、丹东、葫芦岛、 阜新 四、评价结果分析 1、辽宁省各城市综合实力强弱明显,差距较大。沈阳、大连两个城市分别位居第一、二位,综合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城市。鞍山等7个城市处于中等发达水平,而辽宁省的西北部城市群,如铁岭、朝阳、阜新等得分较低,综合实力较弱。由此可见,辽宁省的区域经济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发展现象。 2、政府应当从有利于全省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不削弱较发达城市的发展为前提,积极扶持欠发达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各城市共同发展。 3、较发达城市应当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地区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中等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在保持并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优势的同时要学习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引进资源、人才和先进技术,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其经济飞跃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辽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完整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三)主要由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两部分组成。其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主要由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各指标的标准参考值组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包括总则、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财务分析、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方案经济必选、改扩建项目与并购项目经济评价特点、部分行业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综合起来看,根据方法与参数三中的有关规定,需要对于“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教材的内容做以下调整: 一、流动资金的估算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周转次数的计算: 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或按部门(行业)规定,在确定最低周转天数时应考虑储存天数、在途天数,并考虑适当的保险系数。 2. 流动资产的估算。 (1)存货的估算。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项目评价中仅考虑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2)应收账款估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收回的资金,计算公式为: (3)预付账款估算。预付账款是指企业为购买各类材料、半成品或服务所预先支付的款项,计算公式为:

(4)现金需要量估算。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必须预留的货币资金,计算公式为: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以上三项费用中 所含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 3. 流动负债估算。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得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在项目评价中,流动负债的估算可以只考虑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两项。计算公式为: 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材料年费用/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预收账款=预收的营业收入年金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 二、财务基础数据测算表 1. 进行财务效益和费用估算,需要编制下列财务分析辅助报表: (1)建设投资估算表; (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3)流动资金估算表; (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5)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若用生产要素法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还应编制下列基础报表: 1)外购原材料费估算表; 2)外购燃料和动力费估算表; 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5)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2. 财务基础数据测算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各财务基础数据测算表之间的关系可如图1所示: 三、生产成本费用估算 1. 总成本费用估算。总成本费用系指在运营期内为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等于经营成本与折旧费、摊销费和财务费用之和。总成本费用可按下列方法估算: (1)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估算法:

中国主要城市经济现状的综合评价

中国主要城市经济现状的综合评价 山东理工大学罗明、袁汝鹏、宗永臻 目录 摘要............................................................ - 1 - 1 问题描述...................................................... - 2 - 2.数据选取与处理................................................ - 2 - 2.1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2) 2.2数据简单处理 (2) 3 模型建立...................................................... - 2 - 3.1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 (2) 3.2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3) 3.3因子提取 (4) 3.4因子命名 (4) 3.5因子得分与综合评价 (5) 3.6因子分析小结 (7) 4 聚类分析...................................................... - 9 - 4.1聚类分析定义 (9) 4.2聚类分析的流程及数据来源 (9) 4.3聚类分析结论 (10) 5 模型的优缺点................................................. - 12 - 6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 - 12 - 7 参考文献..................................................... - 11 -

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9340782.html, 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作者:梁闽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从定性的角度给予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经济功能进行了阐述,之后结合新疆自治区对乌鲁木齐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构建了一个反映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现实情况的指标体系,用以对乌鲁木齐市的综合实力做出量化评价。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乌鲁木齐的综合实力今后需要提升的方面重点应放在国际竞争能力、交通通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的建设,以此来增强城市的综合性功能。 【关键词】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因子分析乌鲁木齐 一、中心城市的内涵 从经济区域的角度考察中心城市的内涵,中心城市是区域中综合经济实力雄厚、市场范围广,能够发挥生产、服务、金融和流通等聚集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基于以上功能和作用,中心城市必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作为区域经济的中心,中心城市还具有以下显著特征:较强的区位优势、区域城市体系的核心、区域科教文化的中心、区域政治与管理中心。单纯地从经济功能角度看,中心城市在区域内具有吸收聚合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基于集聚功能产生的向周边城市输出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的扩散功能、在思想观念、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能够不断创新的创新功能、最后是寓服务于交通物流、信息通讯、金融等生产服务部门的服务功能。 二、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定位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自治区的首府,地处天山中段北麓,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对国际开放的桥头堡,是新疆的经济、交通和商贸中心。现辖7区1县,总面积1.38万平方公里,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2011年底,乌鲁木齐市的总人口为249.35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11.3%,城市化 水平为73.8%,位居全疆首位。乌鲁木齐的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方式、商品市场和国际化趋势发展态势良好(见表1),其引领全疆经济发展的核心功能明显,是全疆经济的重要节点和枢纽。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市已成功举办了19届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2011年度中国—亚欧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乌市的国际声望。“十二五”时期,中央提出从国家战略层面扩大新疆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新疆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物流大通道。乌鲁木齐市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把乌鲁木齐建设成为面向中亚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今后,乌鲁木齐还将成为中国面向中西亚的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对外贸易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国际化水平也将得以提升。总结乌鲁木齐市“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其对乌鲁木齐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成西部的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三、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经济评价方法

经济评价方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追加投资回收期、投资效果系数、年值(年金)、差额净现值、差额内部收益等基本指标的定义、定义式和经济含义。学习方案间的关系,掌握单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多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时间安排:4学时 教学重点: ●基本概念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单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多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 ●学会使用Excel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与作业要求:见作业部分。 备注: 教后记: 根据方案个数:单方案、多方案。 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静态方法、动态方法。 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其核心内容是经济效果的评价。为了确保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研究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反映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性。这些指标和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时间作为计量单位的时间型指标,例如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第二类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价值型指标,如净现值、费用现值等;第三类是反映资源利用效率的效率型指标,如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等。 第一节静态评价方法 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主要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初始阶段的粗略分析和评价,以及技术方案的初选。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时间指标 技术方案的决策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为未来的时间越远,人们所确知的东西就越少,风险就越大,为了减少风险,投资者必然希望尽可能快的收回投资。静态投资回收期作为能够反映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和风险性的指标,在建设项目评价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被广泛用作建设项目评价的辅助性指标。 (一)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1.基本公式 现金流量图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篇一: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全面掌握全省城镇化的动态进程,促进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指标评价体系。 一、制定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是全面评价目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城镇化的评价由原来仅仅根据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两项指标的简单评价,转为对城镇化发展的全面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并深层次认识全省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与发展态势。二是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通过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与全省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科学制定“十一五”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在全面评价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及时研究提出下一步的城镇化发展目标,为下一步找准工作重点以及制定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评价还起到鞭策后进,激励先进的作用。 二、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把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标的选取和权重要经过专家论证,并在实践中试行,听取各相关单位与部门的意见,

不断修改完善,让整个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城镇化发展情况。 2、全面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既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又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指标体系充分反映“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社会安定”,而且进一步丰富了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扩大与城镇化相关内容的覆盖面,全面反映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3、易收集原则 选取的指标当中,绝对部分能够直接通过《湖南统计年鉴》获取,少量指标可以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外公布的指标获取,还有个别指标需要通过简单计算获取。总的来说,所选取的指标易于收集、易于计算。 4、非均衡原则 根据不同指标与城镇化相关程度的差异,给予不同指标以不同的权重。凡是能够体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内容(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增长速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速度等),对城镇化发展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指标(GdP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成区绿地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均给予较高的权重。凡是与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指标,所给的权重为负数,绝对值的大小仍然反映其重要程度。 三、选取的指标内容 选取的指标要反映“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和社

第1章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附件: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的主要内容一、流动资金的估算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1. 周转次数的计算: 周转次数=360天/最低周转天数 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或按部门(行业)规定,在确定最低周转天数时应考虑储存天数、在途天数,并考虑适当的保险系数。 2. 流动资产的估算。 (1)存货的估算。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项目评价中仅考虑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分项周转次数 其他材料=年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年工资及福利费 +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其他制造费用是指由制造费用中扣除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后的其余部分。 (2)应收账款估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收回的资金,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预付账款估算。预付账款是指企业为购买各类材料、半成品或服务所预先支付的款项,计算公式为: 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4)现金需要量估算。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必须预留的货币资金,计算公式为: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含的工资及福利费、 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 3. 流动负债估算。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得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

第9讲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一)

第九讲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一) 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内容: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 第二节投资项目基本经济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大纲要求 一、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计算 二、掌握项目基本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 内容讲解 第六章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运动反映的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形成资金增值。这个增值采取了随时间推移而增值的外在形式,故称之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由于资金存在时间价值,致使不同时点发生的现金流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资金必须与时间结合,才能表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利息和利润。 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是社会平均的资金收益率,用R表示。 例1、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是社会平均的资金收益率,用R表示。它包括()。A.考虑时间因素补偿的收益率 B.考虑银行因素补偿的收益率 C.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补偿的收益率 D.考虑股市因素补偿的收益率 E.考虑风险因素补偿的收益率

答案:A,C,E 分析: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是社会平均的资金收益率,用R表示。R=Rl+R2+R3。 R1是考虑时间因素补偿的收益率;R2是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补偿的收益率;R3是考虑风险因素补偿的收益率。 二、利息和利率 (一)利息 利息是占用资金所付代价或放弃使用资金所获报酬,它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利息分单利和复利。单利指仅对本金计息,对所获的利息不再计息。计算公式为: F=P(1+in) (6-1) 式中:P——本金; i——利率; n——计息次数; F——本金与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 复利是指对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计息。计算公式为: F=P(1+i)n (6—2) 复利分为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 项目经济评价采用复利法进行资金等值变换。 例2、()是占用资金所付代价或放弃使用资金所获报酬,它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 A.利率B.利息 C.盈利D.收益率 答案:B 分析:利息是占用资金所付代价或放弃使用资金所获报酬,它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利息分单利和复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