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陆台湾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大陆台湾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大陆台湾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大陆台湾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2009年第2期

台湾研究集刊N o .22009(总第104期)TA I W AN R ESEARCH QUARTERLY G enera lN o .104

作者简介:陈忠纯,男,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

大陆台湾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以5台湾研究集刊6历史类论文(1983-2007)为中心

陈忠纯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作为大陆台湾研究领域的重要刊物,5台湾研究集刊6所刊发的历史类论文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大陆台湾史学界的历史与现状。本文通过梳理25年来的5台湾研究集刊6史学论文,

概括相关论文所涉及领域与研究重点的历史演变,从一个侧面了解与分析大陆台湾史学界的历

史、现状及特点,乃至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5台湾研究集刊6;台湾史论文;大陆台湾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 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590(2009)02-0071-11

1983年创刊的5台湾研究集刊6(以下简称5集刊6),是大陆创办最早的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刊物,至今已出版过百期。25年来,5集刊6始终秉持以学术性为重的原则,致力于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逐渐确立了在台湾研究方面的影响与地位,是目前唯一一份CSSC I 期刊目录收录的专门台湾研究刊物,代表着现今大陆台湾研究的最新、最高学术水准,所刊文章被国内外同行重视,不少文章被转载。据统计,1994)2000年期间,该刊有109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仅2000年就被转载18篇,该年转载率达32%。[1]5集刊6所发表的历史类论文历来为海峡两岸学

界同行所重视。在相关学术史回顾文章中,5集刊6的论文是重点参考文献之一。2003年5近代史研究6刊登的5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台湾近代史研究综述6一文,就大量引用了出自5集刊6的文献。该文列有16个专题,其中11个专题引用了5集刊6的文章,如/日籍台民问题0所列6篇文章,有5篇出自5集刊6(余1篇引自厦大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6,充分显示福建学者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日据时期台湾的教育0专题所列5篇大陆文章中,3篇出自5集刊6;/日本的殖民统治0专题,总共7篇文章有4篇出自5集刊6;/国家认同问题0专题所引用2篇有1篇出自

5集刊6。[2]可见,5集刊6历史类文章在相关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总结回顾5集刊625年来所发

表的历史类论文,一方面可以了解同时期大陆台湾史研究走过的历程,从中探究大陆台湾史研究的内容与特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分析大陆台湾史研究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一、概 说

自1983)2007年,总共98期5集刊6刊登的1446篇文章中,历史类论文有306篇,占总数的#71#

21116%。若从历年的历史类论文比重变化来看,5集刊6初创时期,历史类论文比例较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台湾研究领域的扩大,各学科的研究都得到拓展,且对现实问题较为偏重,历史类文章的比重总体上有所下降(见图1)。

图1历年来历史类文章所占百分比的变化趋势(1983)2007年)

但作为台湾研究的基本学科,台湾史类文章仍是5集刊6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历史类文章的比重还有所回升。1996)2007年的历史类论文所占比重为19197%,是5集刊6三大类文章来源之一。(见表1)

表1各类论文的篇数及所占比重(1996)2007年)

类别经济政治历史文学法律宗教文化教育其他

1996年1615106712

1997年1712864411

1998年17139932

1999年221098532

2000年2679752

2001年211215831

2002年1216121037

2003年21141261

2004年1510141355

2005年188910441

2006年61616741

2007年141511832

合计205148134984451720占总数百分比30155%22106%19197%14161%6156%0175%2153%2198%就时间分布而言,除了通述台湾历史及特点的文章外,历史类论文主要集中在明郑、清代和日据三个时期,荷据时代和战后史领域的论文偏少。就各时期论文数量变化而言,在上世纪90年代后,晚清(1840年以后)、日据以及战后台湾历史的研究论文增长较快,而晚清以前的论文数量比重有明显的下降(见图2)。

图2历年来古代史(1840年以前)、近代史(1840年以后)论文数量比较图

#

#

72

由图可知,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晚清、日据以及战后台湾历史的研究论文数量比重明显增多。5集刊6的历史类论文的重心逐渐转到晚清、日据以及战后台湾历史的研究领域,一方面是由于近年相关历史时段新出史料日益充沛,给研究者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与条件。而台湾地区自解严后,相关史料得以公开,日据及战后台湾史研究日益兴盛,也带动了大陆地区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明郑与清代台湾史研究历经多年的积累,成果丰厚,出现阶段性的/瓶颈0问题。在没有新的方法与史料出现前,难以取得新的突破,这迫使学者避难趋易,转移阵地。

此外,历史类论文涉及的领域也逐年扩大。若从研究领域来看,则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的论文比重较多,其他如思想史、文化史等论文较少。

二、历年来台湾史各时期历史类论文的情况

1.通史与概述

通史类的历史论文,涉及如何宏观地认识和把握台湾史的相关问题,5集刊6相关论文大致有10篇左右。比如如何认识台湾历史的特殊性问题,这是从事台湾史研究必须予以注意的问题。早在1986年,陈孔立便专门就台湾历史的特殊性作了阐述,指出学界在台湾史研究上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或只强调台湾历史与大陆历史的一致性,忽略其特殊性;或片面强调台湾历史的特殊性,而抹杀台湾历史与大陆历史的共同性。这两种认识就学术层面而言,都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陈孔立在5试论台湾历史的特殊性6一文中,举出台湾历史特殊性的一些具体例子,批判了两种似是而非的认识。他还认为大陆幅员辽阔,要合理地比较台湾与大陆的历史,应选取与之比较相近的福建作为参照对象。同时,要注意就不同的时期进行比较,因为三四百年的时间中,台湾经历过不同的社会形态,与大陆的关系也经历不同的时期。有些历史特点仅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时期,将其都看成是台湾史的特殊性,就不一定准确。[3]陈孔立的另一篇论文5台湾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民众的复杂心态6则关注了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对台湾民众认识台湾史,及由此形成的/集体记忆0的影响。在这种/集体记忆0中,台湾民众对台湾历史的认识往往相当矛盾、模糊不清,并因此造成其比较复杂的心态,而这些复杂的心态不会轻易改变,也并非都是/台独0的反映,这是必须予以慎重对待的。[4]通史类论文中,谈文化问题的比较多。陈孔立的5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历史探讨6(与吴志德合著,1992年第1期)、5中国传统文化与台湾社会变迁6(1992年第4期)论及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台湾文化自身的特殊性、中国传统文化与台湾社会变迁的关系以及中华文化和台湾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也有探讨台湾民间宗教信仰问题的论文,如朱天顺5闽台民间天公信仰6(1993年第1期)、5闽台两地的王爷信仰6(1993年第3期)、颜章炮5台湾民间若干神祇由来辨误6(1995年第2期)等。

2.荷据史与明郑史研究

限于史料和语言,大陆学者对荷据时期台湾史的研究至今仍较为薄弱。至2007年止,5集刊6仅有2篇专门研究荷据史的文章,分别是陈小冲的5十七世纪日荷在台冲突中的政治因素6(1997年第2期)和李金明的5十七世纪初荷兰在澎湖、台湾的贸易6(1999年第2期)。另外,邓孔昭的51662)1683年清荷关系探讨6(1983年第2期)一文则是考察荷兰人被逐出台湾后,与清廷合作征讨郑氏的历史。

明郑和清代台湾历史研究是5集刊6头十年历史类论文的重点内容。1982年正值郑成功收复台湾320周年,厦门大学召开郑成功学术研讨会,推动了郑成功与台湾研究的热潮。次年创刊的5集刊6刊发了一系列有关康熙统一及治理台湾的文章,如林仁川、陈支平的5试论康熙年间大陆与台湾统一的经济必然性6(1983年第2期),陈在正的5爱新觉罗#玄烨对中华民族的一大贡献6

#

#

73

(1983年第2期),陈孔立的5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的历史地位6(1983年第2期),陈碧笙的5清郑之间的和谈6(1983年第2期),吴玫的5论姚启圣的招抚活动6(1983年第2期),杨锦麟的5康熙战略决策的形成及其特点一例6(1983年第2期),邓孔昭等的5论姚启圣6(1984年第1期)等。这些论文讨论了清郑双方矛盾的性质问题,清统一台湾的原因、历史意义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功过、台湾统一后的地位、弃留台湾之争、康熙时期清对台的政策措施及影响等问题。1987年,厦门大学又召开了一次郑成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5集刊6刊载了其中的一部分文章。如陈孔立的5郑氏官兵降清事件述论6(1987年第4期),陈碧笙的5郑成功三次战略大转移6(1987年第4期),邓孔昭的5郑成功对郑芝龙的批判与继承6(1987年第4期),陈在正的5海坛崇武海战与郑经弃金厦退守台湾6(1988年第1期)等。

经过学者的多年努力,明郑研究已是一个相对成熟深入的领域,但学者不畏艰难,利用新出版的史料,从新的角度,继续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出现施琅研究热,带动相关研究的回潮。例如,邓孔昭的5李光地、施琅、姚启圣与清初统一台湾6(1993年第1期)、5论清政府与台湾郑氏集团的谈判和/援朝鲜例0问题6(1997年第1期),陈在正的5论施琅以战逼和统一台湾的决策6(1996年第4期),施伟青的5关于施琅复出前夕的若干问题6(1997年第3期)等。其中,邓孔昭发表的5论清政府与台湾郑氏集团的谈判和/援朝鲜例0问题6等四篇文章,或挖掘新问题,或旧题新论,进一步充实了明郑史研究。陈洋利用新近翻印出版的5梅氏日记6及其他新发掘的文物史料,对郑成功的名讳、容貌以及顺治是否毙命于郑军之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5]

3.清代台湾史研究

清代台湾史研究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清前期研究的一大热点是台湾社会动乱问题,包括农民起义、游民暴动、分类械斗、土汉冲突等,这也是5集刊6所刊论文重点关注的问题。清代前期台湾/民变0事件迭出,民间械斗不断,素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0之说。民众集体反抗官府的暴动、起义时有发生。规模较大的起义往往牵动了社会各个阶层,是史学界了解台湾社会动员、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乃至政治运作等各种问题的重要窗口,自然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清代台湾的社会动乱性质不一,有的是单纯的民间械斗,有的则是民众反抗官府的人民起义,要具体事件具体分析。[6]陈孔立对/分类械斗0与农民起义进行区分,认为/分类械斗0作为一个特定历史名词,专指台湾移民社会的特殊社会现象,是种不带政治色彩的、按祖籍划分阵营的民间私斗,应从移民社会的社会结构中分析械斗产生的原因。[7]实际上,起义与械斗也往往纠结在一起,起义对台湾民间械斗有着深刻的影响。[8]5集刊6有不少文章涉及当时规模与影响较大的朱一贵起义、林爽文起义、张丙起义等事件。如陈孔立的5清代林爽文起义的性质问题6 (1984年第4期)等。此外,5集刊6还翻译刊发了美籍学者许文雄的文章,该文探讨了民间组织与民间械斗和民众起义的关系,认为民间组织增加了动乱的次数并扩大了规模,但也加速了起义的失败。[9]

在清政府治台前期的政策与制度方面,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清政府在台湾开发问题上的态度与措施。邓孔昭认为在/牡丹社事件0前的200年间,尽管清政府的政策主导偏于消极,但各级官员却不乏主张积极开发台湾者。可以说,积极与消极两种态度贯于始终。[10]在另一论文中,邓孔昭纠正了有关台湾移民史中认为/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0为康熙二十二年颁布的说法,指出实际上该/则例0是四个不同时间关于台湾事例规定的一个综合。[11]制度研究主要涉及官制与行政组织。巡台御史制度是台湾地区较特别的地方官制。李祖基对巡台御史制度的设立与派遣、职责与作为、巡台御史与地方官员的关系、清廷对巡台御史的态度等各方面做了颇为全面的考察,他认为该制度的设立应予以肯定,这也反映了清廷对台湾地位认识的提高,以及对台湾的关心和兴趣日益加深。[12]台湾/番政0也是相关研究的重点,周翔鹤对/番政0形成过程作了考察,认为史学界虽据史料构建了/生番在内、汉民在外、熟番隔于其中0的/三层制分布0的/番政0模式,但回到

#

#

74

实际的历史情境中时,情况或会有所不同,应予具体分析。[13]

晚清以后的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0,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转变的艰难历程,台湾历史随之进入新的阶段。鸦片战争后,基隆、淡水等城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清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台湾在海防上的重要地位。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以及1885年中法台湾之战都是台湾史上的大事,5集刊6都有文章涉及。陈在正的51840至1870年间欧美列强觊觎和侵犯台湾的活动6(1992年第2期)简述了鸦片战争后30年间,欧美列强历次侵犯台湾的史实。陈在正51874年中日3北京专条4辨析6一文,认为在谈判中,清政府为了平息事件,主张/迁就求和0,这种严重的妥协立场应受到批判,但清政府始终没有承认日本侵台的正当性,更谈不上是/倒行逆施的卖国外交0。[14]有关中法台湾之役的研究,学界争论的焦点是清军主帅刘铭传的功过得失,及其/撤基援沪0是否得当。戚其章把/撤基援沪0一事,与当时整个台北战局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认为/撤基援沪0是刘铭传/坚保沪防,拥护台北府城,固全根本0的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没有刘铭传撤基援沪之举,就不会有沪尾大捷。[15]陈在正则概述了中法战争前后的台湾海防变迁,指出台湾海防日益受到重视并得以加强,这促进了台湾的近代化改革,而改革的成就进一步增强海防力量,这是当时台湾史的一个突出特点。[16]吴玫统计了大陆对台湾的各项援助,点明台湾抗法斗争与大陆的密切关系。[17]张孙彪、王民从外交的角度叙述和评价了当时清政府援引/国际法0维护国家权益的努力。[18]

台湾建省是晚清台湾史研究的热点问题。1985年是台湾建省100周年和台湾光复40周年,史学界对台湾建省相关历史研究的兴趣大增。就建省原因而言,一般认为加强海防是建省的出发点, 5集刊6相关文章大多支持并论证这一观点。陈在正通过回顾、分析清政府因日本侵台事件而引发的关于海防问题的大讨论,认为清政府加强海防的需要促成了之后的台湾建省。[19]杨彦杰认为,中法战争之后,清政府对台湾在海防上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基于此,决定在台湾独立建省,作为筹划海防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清政府的积极态度没能持续,在建省取得初步成效时,没有继续有力支持,反而/多方掣肘0,致使各项事业相继下马,建省局面全面萎缩。[20]刘铭传在建省过程中的活动是此问题研究的重点。陈碧笙的5从台湾建省背景看刘铭传改革的成败6认为台湾省既是应国防需要而建,之后的一切兴革就要以海防的整顿和建设为中心。就此而言,刘铭传所提/设防0、/练兵0、/抚番0、/清赋0等方针是完全符合当时实际形势的。[21]邓孔昭则强调/务实0是刘铭传建省方案的突出特点,这种先打经济基础后建城垣衙署的务实方案有助于台湾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尚不够充分、财政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实现平稳过渡。[22]5集刊6还具体关注台湾建省的财政问题。如邓孔昭的5台湾建省初期的福建协饷6一文指出,福建协饷对于保证台湾建省初期财政正常运转、各项建设事业顺利进行起了良好的作用。[23]

5集刊6现有关于乙未抗日保台运动专门研究不多,所刊文章多是研究相关的人事问题。李祖基通过引证相关史料,否定了邱逢甲/未战先走0的说法,指出不论是从时间抑或从空间上,都没有史料能否定邱逢甲参与乙未抗日保台活动的事实。文章进而强调,邱逢甲虽未践行其/桑梓之地,义与存亡0的诺言,但他在运动中的表现和贡献是所有台绅中最突出的,若仅因最终选择内渡就评判他与唐景崧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0,则失之公允。[24]

晚清台湾近代化问题也是5集刊6论文关注的焦点之一。台湾的近代化历程几与外敌的入侵同步,也与几任治台官员有直接关系。邓孔昭在5忧患意识与台湾近代化$$兼论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等人对台湾的经营6[25]一文中,认为外敌侵台使清政府在治台问题上产生忧患意识,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经营意识和开发意识,使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有一股较强的推动力,并与忧患意识密切相关。陈在正认为沈葆桢在任钦差大臣期间,通过整饬军备、改革政制以及实施/开山抚番0、倡办近代工业等具体措施,实际开启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成为台湾近代化的倡导者,丁日昌、刘铭传继其事业,使台湾成为洋务运动的先进省份。[26]邓孔昭的5试论台湾第二任巡

#

#

75

抚邵友濂6(1985年第3期)、张振文的5左宗棠与台湾6(1999年第2期)等文章,探讨了治台官员对台湾近代化的贡献。

何平立、戴鞍钢的5论刘铭传与基隆煤矿交外商承办之设想6(1987年第3期)、周翔鹤的51880)1937台湾与日本小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比较研究6(1996年第3期)、李祖基的5清代台湾地方的开发与岛上对外交通6(2002年第2期)、蒋宗伟的5试论清末台湾铁路的修建)))以经费筹措为中心的探讨6(2007年第2期)等论文,也都有涉及台湾近代化问题的讨论。

4.日据台湾史研究

5集刊6自创办初期,便注意丰富日据史研究,1984年第4期专门译载了国外学者G.H.卡尔的5日本入侵台湾的初期6一文,介绍了日据初期的台湾总体情况。[27]随着相关史料的陆续翻译和公布,在学者的努力下,至今5集刊6所刊载日据史研究论文62篇左右,内容包括台湾人民的抗日活动、日本的同化政策等各个方面。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的斗争贯穿于日据时期的始末,5集刊6不少论文着力于彰显台湾人民的反抗精神和爱国思想。林其泉指出不甘受奴役的台湾知识分子,或编写历史著作、或托志于诗、或创办报刊、或创作戏剧和电影等,通过各种形式,保存祖国文化、地方资料,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反抗日本统治。[28]朱双一通过对连雅堂等台湾文人民族主义思想的考察,认为日据初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与当时大陆的文化民族主义,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主题、表现形态和话语形式,是整个中国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环。[29]陈小冲对日据时期的台湾话文运动作了考察,强调其中并无丝毫/反抗中国文化0的痕迹,恰恰相反,该运动中以/中国的台湾人0来从事中国白话文框架内的台湾语言文化运动的主旨却十分清楚。因此,就本质而言,该运动是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同化政策、拯救台湾地区中华文化及闽南语这一中国地方语言文化的民族文化自救运动。[30]武装抗日斗争是研究日据初期的热点问题。陈小冲5日据初期台湾人民抗日武装斗争中的/归顺0问题初探6一文认为,日据初期曾出现过的大批武装抗日集团归顺日本殖民者的现象,史料证明,这类归顺大多不是真归顺,抗日集团只是以此获得短暂的喘息时间。但日本殖民当局以此作为镇压台民反抗斗争的一种策略,利用招降作诱饵,使台民放松警惕,进而集中力量讨伐南部。这种镇压加招降的两面手法,最终造成台湾人民初期武装抗日斗争的失败。[31]陈小冲还注意到日据初期台民武装抗日斗争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而日本殖民者所谓的/对岸经营0活动,其实主要是基于稳固在台湾统治的现实角度来制定相关政策的。[32]

台湾民族运动是日据史研究的另一热点问题。陈小冲对民族运动中的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的目标、群众基础以及台湾文化协会的分裂原因等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首先,认为议会请愿运动的目标应是/台湾自治0而非争取/民族自决0或/台湾独立0;其次,议会请愿运动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最后,文化协会的分裂不是因为一两人间的权力矛盾激化,而是内部温和与激进路线的斗争结果。王晓波也分析了台湾民族运动两条路线的斗争,认为台湾民众因经济地位、知识经历和思想意识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派别,进而发展出不同路线间的斗争。[33]

有关日本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也引起学者的关注。陈小冲有多篇论文探讨日据时期的/皇民化0及同化政策。早在1987年,陈小冲便在5集刊6上发表了51937)1945年台湾皇民化运动述论6,从总体上对/皇民化0运动作了概述与评析,认为所谓/皇民化0运动,实质是一场对殖民地人民的颇具广度和深度的强制同化运动,以斩断中华文化脐带,灌输日本皇国精神为核心,企图把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皇民。[34]陈小冲认为,日本在台湾实行的同化政策包括了语言、思想以及日常生活的同化三个方面,企图将台湾人民改造成/畸形的日本人0。该政策有一个从渐进同化到激进同化的发展过程,但遭到台湾人民的强烈抗拒,最终以失败告终。[35]周翔鹤研究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与同化政策的关系,指出各种教育机构在同化政策实施中的作用相当大,深刻影响了日据时期台湾社会的思想文化。[36]

#

#

76

日据史的研究除了以上所提,还包括有关日据时期的社会、经济、教育、交通等各个层面,以及对大陆日籍台民、台胞与抗日战争等问题。这说明5集刊6推动日据史研究的初衷得以实现,反映了5集刊6乃至整个大陆台湾史学界对日据历史的重视以及研究的全面与深入。

5.战后台湾史研究

战后台湾史研究是近年新兴的领域。5集刊6所刊战后史论文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发表的,涉及范围以光复初期为主。早期的战后史研究局限在/二#二八0等少数事件上,如邓孔昭的5试论台湾二#二八事件中的民主与地方自治要求6(1987年第2期)。近年来,由于现实政治影响,/二#二八0的研究再度受到重视,陈孔立在5二#二八事件中的本省人与外省人6一文中力图澄清一些因政治目的而被掩盖或歪曲的事实。他指出,在事件期间,无论本省人还是外省人,都是国民党政府的受害者,而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也存在复杂的关系。作为省籍关系的主导面,一般老百姓和平相处,互相帮忙。外省人的受害者是国民党政府的替罪羔羊,国民党理应向受难的外省人道歉。[37]邓孔昭的5从电文往来看/二#二八事件0中的陈仪和蒋介石6(2006年第4期)和王玉国的5浅析陈仪对二#二八事件的危机处理6(2007年第2期)则主要关注事件过程以及善后当中领导人物的表现及其责任。在分析/二#二八0事件时,台湾地区实行的行政长官公署制被人认为是造成事件的因素之一。邓孔昭对该制度的得失作了分析。他认为,行政长官公署制是国民政府和大陆台籍人士基于台湾地区的特殊环境提出的一套行政体制。该体制在实行台币特殊化政策,在抵制大陆官僚资本对台湾的掠夺等问题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行政体制已被台民厌恶,也没能起到陈仪所希望得到的事权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最终只能以失败收场。陈仪反倒被攻击为/独裁者0。[38]

除了对事件的研究,还有不少研究关注战后历史对现今台湾人的现实影响。如陈孔立的51945年以来的集体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6(2003年第4期)。而李祖基5台湾光复初期的经济问题6(1998年第4期)、邓孔昭5光复初期(1945)1949年)的台湾社会与文学6(2003年第4期)、程朝云5光复初期台湾农会与合作社分合问题6(2006年第2期)等文章,则显示战后史研究日趋全面与深入。

三、历年来社会史与经济史类论文的情况

社会史与经济史是台湾史研究的特色与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史与经济史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并且取得相当的成果。5集刊6的历史类论文中,社会史(58篇)与经济史(51篇)方面的研究论文总数量超过三分之一,比例相当高。台湾社会史研究主要涉及清代台湾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族群和族群关系,宗族和家族以及移民社会特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日据史研究也有部分涉及殖民地社会问题的论文。

清代台湾社会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的转型。移民社会的特点是理解台湾诸多历史现象的一个重要途径。陈孔立在5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特点)))以3问俗录4为中心的研究6一文中,总结台湾移民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一)居民主要是闽粤籍移民;(二)居民以不同祖籍的关系进行组合;(三)社会处在组合过程之中,社会秩序混乱,豪强称雄,文化落后。[39]游民是清代台湾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陈孔立认为对于台湾来说,游民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特殊的问题,在乾隆至道光年间,台湾社会游民数量很多,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当台湾社会由移民社会转型为定居社会后,游民问题才逐步成为一般的社会问题。[40]李祖基的5清代台湾边疆移垦社会之特点与妈祖信仰6(1990年第2、3期合刊)一文则从移民社会特点的角度分析台湾地区妈祖信仰兴盛的原因。相似的视角有邓孔昭5台湾漳籍移民与开漳圣王崇拜6(1992年第2期)。

#

#

77

在评析台湾移民社会转型问题上,定居社会在何时确立,学者观点不一。周翔鹤提出以移民对现居地的认同心态作为定居社会确立的标准,而选择墓葬地点是这种心态的集中反映。据此,他认为早在乾嘉之际定居社会就已逐步确立。[41]周翔鹤的另一文5从水利事业看清代宜兰的社会领导阶层与家族兴起6(1998年第1期)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宜兰地区一些典型的结首和士绅在兴修水利事业中的领导作用与其家族兴起之间的关系。

关于日据时期的社会状况,汪毅夫的5从台南石姓某家的户籍誊本看日据时期台湾社会的若干情况6(1998年第4期)一文,以日据时期台南石姓某户人家的户籍誊本作为个案,考察了当时的族群分类、/查某娴0收养、婚姻状况、社会职业、吸食鸦片、是否改用日本姓名、缠足等社会问题,以求反映当时台湾社会的状况。在5台湾游记里的台湾社会旧影)))读日据时期的三种台湾游记6(2000年第2期)一文中,汪毅夫针对日记中所反映的日据社会情况作了分析。汪毅夫另一文5台湾内渡文人与清末民初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以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为例6 (2006年第1期)则讲述许南英等内渡文人勉力维护大陆/新政0、改良社会的事迹。唐次妹对日据时期的/市区改正0作了探讨,认为经过一系列改造,台湾城镇原有的中国式发展模式中断,城镇内部结构及其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具有日本及欧美近代城市的特点,适应了近代经济产业的发展要求,促进城镇经济的较快发展。但这一改造的目的在于将台湾城镇(市街)改造成为适应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需要的大小中心据点。[42]

5集刊6还有不少文章通过挖掘地方志、碑刻、谱牒、民间文书等史料,论证闽台间的乡族移民关系。如林嘉书的5南靖县向台湾移民的谱牒文献调查研究6(1988年第4期),陈在正的5同安兑山李氏宗族的发展及向台湾移民6(1995年第3、4期合刊),汪毅夫的5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3闽台区域社会研究4之一节6(2001年第3期),陈支平的5从碑刻、民间文书等资料看福建与台湾的乡族关系6(2004年第1期)等。

5集刊6有关台湾民族史的论文大致有11篇左右,涉及汉/番0关系、清代/番政0问题、原住民的汉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等。主要论文有陈国强的5康熙时期台湾高山族社会的发展6(1983年第2期)、5刘铭传与高山族6(1986年第4期),陈碧笙的5清代汉族与平埔诸族之间的矛盾和融合6(1985年第4期),潘云东的5清代台湾平埔族汉化原因试探6(1988年第3期)等。

5集刊6所刊载的经济史文章也大多集中在清代经济史。其中,清代经济政策与赋税、土地开垦与租佃制度、商业贸易与交通、外国资本与台湾经济的关系以及经济格局的变迁等方面是研究的重点。

明郑时期的经济问题,主要有陈孔立的5早期台湾人口与耕地的重新估算)))兼论郑氏时代对开发的贡献6(1988年第3期)、邓孔昭的5郑氏文武官田租税考6(1986年第1期)、5明郑时期台湾海峡海上交通问题的探讨6(2001年第4期)等文章。关于清初台湾经济的性质与特征,主要有杨国桢的5清初台湾农业区域的形成6(1983年第2期),黄福才、吴锦生的5清初台湾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6(1983年第2期),黄福才的5试论清初台湾封建经济的特征6(1984年第4期),郑泽清的5清代台湾经济的开发和发展6(1984年第4期)等论文。

清代台湾的经济政策与赋税问题颇受关注,颜章炮对清初的农业政策提出批评,认为其一方面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一方面却实行封禁山区,禁垦/番地0,限制农业劳动力入台,重科田赋。积极与消极政策并存,互相抵消,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43]林冈的5关于/开山抚番0政策的评价问题6(1985年第2期)、吴玫的5刘铭传在台湾建省后的财政措施6(1985年第3期)、周翔鹤的519世纪后期台湾的山地社会与/开山抚番06(2006年第1期)等文章对清代台湾各时期的经济政策分别作了研究。李祖基的5清代前期台湾的田园赋则6(1991年第2期)与5道光二十三年台湾田赋改折考6(1993年第1期)、邓利娟的5十九世纪下半期台湾海关税收分析6(1985年第4期)等文章则对清代台湾的赋税问题作了探讨。

#

#

78

在土地开垦与租佃制度方面,周翔鹤通过对清代台湾契约形式)))/给垦字0等文书的系列考察,分析清代台湾的小农问题,如5清代台湾给垦字研究6(1988年第2期)、5清代台湾土地开发史上垦首、业主、佃首等名称的地理分布6(1991年第1期)、5从契约文书看清代台湾竹堑社的土著地权问题6(2003年第2期)、5关于/垦首0及/垦首制0研究的订正与补充6(2006年第4期)等。租佃问题的研究有杨国桢的5清代台湾大租述论6(1984年第1期)、陈碧笙的5清代台湾大租的性质和作用$$驳所谓/庄园说06(1987年第3期)等文章。5集刊6有关清代台湾的商业贸易和交通问题的文章不多,主要有李祖基的5论外国商业资本对台湾贸易的控制(1860$ 1894)6(1985年第3期)和5清代台湾的开发与岛上对外交通6(2002年第2期),郑振满的5清代台湾的合股经营6(1987年第3期)等。

有关清代台湾经济地理的变化,经济重心北移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台湾学者一般认为经济重心北移始于嘉庆以后,王长云提出的北移开始时间要早于此。他认为作为台湾经济支柱的台米的生产和贩销中心早在乾隆年间开始北移,到道光年间便已基本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台湾经济中心的北移。[44]李祖基则认为王文的观点缺乏事实依据,片面强调米谷产销的作用,完全忽略了蔗糖产销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而蔗糖产销在台湾经济中地位重大,在讨论经济重心问题时,不可避开。他认为台湾岛的经济重心北移,应在同治以后光绪初期的10年之间。[45]

有关日据时期经济史领域的文章,主要有周翔鹤的5日据时期台湾改良糖廍研究6(1995年第2期)等。还有陈小冲的5日据时期的大陆赴台劳工6(2000年第1期)、陈支平的5从契约文书看日据时期台北芦洲的土地赋税关系6(2002年第2期)等。战后经济史领域的文章主要有段承璞的5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分期问题刍议6(1985年第4期)、李祖基的5台湾光复初期的经济问题6 (1998年第4期)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台湾经济史方面的论文外,其他有关台湾开发史的文章也不少。如陈国强的5台湾噶玛兰的开发与姚莹的贡献)))纪念姚莹(1785)1855)诞辰二百周年6(1984年第4期)、杨彦杰的5清末台湾东部山地的开发)))以同光之际的招垦为例6(1996年第2期)、林仁川的5光复前台湾农业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2000年第4期)等。

四、历年来史籍、人物研究以及文化史、教育史类论文的情况

史籍研究有益于推进相关史学研究的积累和学科建设,意义颇重。5集刊6刊发的有关史籍研究的论文有26篇左右,涉及了有关台湾史领域的史著、档案等文献的研究,主要有邓孔昭的53台湾通史4建国纪辨误6(1988年第2期)、5陈编3刘壮肃公奏议4的若干问题6(1995年第3、4期合刊),李祖基的5周婴3东番记4研究6(2003年第1期),汪毅夫的53漳郡会馆录4发微6 (2003年第3期),陈小冲的5张燮3霏云居续集4涉台史料钩沉6(2006年第1期)等。

5集刊6所涉及的人物研究大致有66篇左右,主要有:郑成功(11篇)、康熙(8篇)、姚启圣(4篇)、施琅(8篇)、左宗棠(1篇)、刘铭传(11篇)、邵友濂(1篇)、林则徐(1篇)、邱逢甲(1篇)、连横(2篇)、陈仪(3篇)、林森(1)等。主要集中于郑成功、康熙、施琅、刘铭传等人,而对台湾本地人物的研究不多,尤其对士绅大族的研究尚付阙如。

此外,5集刊6历史类论文还涉及少量的文化史(有26篇)和教育史(6篇)领域的论文。

五、5集刊6历史类论文的特点及其不足

综合25年来5集刊6历史类论文,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

#

79

1.台湾史研究面较广、有重点、有深度,在台湾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就纵向的时期分布而言,抑或横向的各个研究领域,都有相关论文涉及。既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研究。就时期而言,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清代台湾史、日据史;就领域而言,涉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的论文较多,重点突出。在某些问题上,研究已比较深入,成果丰厚,这些都反映了既有台湾史研究已取得相当的进步。

2.就研究的视角而言,5集刊6的历史类论文既重视大陆与台湾两岸的历史渊源和互动,彰显两岸的历史渊源,也注意研究台湾本土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真正深入地进入台湾/本土史0,这有利于立体深刻地认识台湾史。

3.台湾史研究的学术性强,且不失现实性。5集刊6自创刊起便强调以学术性为重,历史类文章很好地反映了这点。相关历史研究的学术综述重视5集刊6的文章便可证明这点。5集刊6曾刊发一些商榷性论文,很能说明该刊的学术品位。如李祖基的5论清代台湾经济重心的北移)))与王长云同志商榷6(1987年第2期),周翔鹤的5清代台湾土地开垦、经济组织与社会经济形态)))评曹树基3清代台湾拓垦过程中的股份制经营4一文6(2000年第3期)与曹树基的5也谈清代台湾土地开垦、经济组织与社会经济形态)))对周翔鹤相关批评的答复6(2001年第1期)。在强调学术性同时,历史类论文也未脱离现实需要。现实是史学的生命力来源之一,而历史也在时刻影响着现实。这些论文对于澄清为现实政治或人为所干扰的史实,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台湾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5集刊6历史类论文来看,现有大陆台湾史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史学研究方法有待拓展。相对于台湾本土的台湾史研究,5集刊6历史类论文的研究方法较为单调,视野不够开阔,不利于研究领域的拓展与史料的挖掘利用,有碍于进一步地开展两岸学术对话和交流,容易造成两岸学者/自说自话0。其次,现有研究中,荷据和战后史的研究相对薄弱,思想文化史研究成果偏少,这也反映了大陆台湾史研究的局限。近年来,有关荷据和战后史的史料,较以往有所增加,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条件,有待学者挖掘。最后,人物研究方面,5集刊6所涉及的人物研究对象较少,且集中于与大陆有关的人士。而对台湾本土人士,尤其是日据以后的人物及家族,涉及极少,这是今后应予重视的。

注释:

[1]何笑梅:53台湾研究集刊4出版回顾(1997)2001年)6,5台湾研究集刊6,2002年第1期。

[2]杜继东:5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台湾近代史研究综述6,5近代史研究6,2003年第3期。

[3]孔立:5试论台湾历史的特殊性6,5台湾研究集刊6,1986年第2期。

[4]陈孔立:5台湾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民众的复杂心态6,5台湾研究集刊6,2003年第3期。

[5]陈洋:5关于朱成功三个历史问题的探讨6,5台湾研究集刊6,2005年第3期。

[6]陈孔立:5清代台湾社会动乱原因与性质的分析6,5台湾研究集刊6,1996年第4期。

[7]孔立:5清代台湾分类械斗的若干问题6,5台湾研究集刊6,1986年第3期。

[8]孔立:5台湾朱一贵起义与吴福生起义供词的比较研究6,5台湾研究集刊6,1985年第2期。

[9][美]许文雄:5清代台湾边疆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动乱6,李祖基译,5台湾研究集刊6,1988年第1期。

[10]邓孔昭:5清代前期关于台湾开发的一些不同主张6,5台湾研究集刊6,1998年第1期。

[11]邓孔昭:5台湾移民史研究中的若干错误说法6,5台湾研究集刊6,2004年第2期。

[12]李祖基:5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6,5台湾研究集刊6,1989年第1期。

[13]周翔鹤:5制度、地方官、/汉番关系0)))关于清代台湾/番政0形成的一些考察6,5台湾研究集刊6,2004年第3

期。

[14]陈在正:51874年中日3北京专条4辨析6,5台湾研究集刊6,1994年第1期。

[15]戚其章:5刘铭传撤基援沪与沪尾大捷述论6,5台湾研究集刊6,1994年第1期。

[16]陈在正:5中法战争前后的台湾海防6,5台湾研究集刊6,1992年第4期。

#

#

80

[17]吴玫:5中法战争期间大陆对台湾的支援6,5台湾研究集刊6,1989年第4期。

[18]张孙彪、王民:5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在/台湾封锁0问题上的外交努力6,5台湾研究集刊6,2006年第1期。

[19]陈在正:51874$1875年清政府关于海防问题的大讨论与对台湾地位的新认识6,5台湾研究集刊6,1986年第1

期。

[20]杨彦杰:5清政府与台湾建省6,5台湾研究集刊6,1985年第3期。

[21]陈碧笙:5从台湾建省背景看刘铭传改革的成败6,5台湾研究集刊6,1987年第1期。

[22]邓孔昭:5试论刘铭传的台湾建省方案6,5台湾研究集刊6,2005年第4期。

[23]邓孔昭:5台湾建省初期的福建协饷6,5台湾研究集刊6,1994年第4期。

[24]李祖基:5邱逢甲乙未抗日保台若干问题之我见6,5台湾研究集刊6,1996年第4期。

[25]邓孔昭:5忧患意识与台湾近代化$$兼论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等人对台湾的经营6,5台湾研究集刊6,1990

年第2、3期。

[26]陈在正:5论沈葆桢加强台湾海防倡导台湾近代化的功绩6,5台湾研究集刊6,2000年第2期。

[27]G.H.卡尔:5日本入侵台湾的初期6,吴玫译,5台湾研究集刊6,1984年第4期。该文摘译自G.H.卡尔著:5台

湾)))被官方允许的革命和国内统治运动6一书。

[28]林其泉:5日本占领期间台湾同胞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反抗斗争6,5台湾研究集刊6,1984年第4期。

[29]朱双一:5日据前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以连雅堂、洪弃生、邱逢甲等为例6,5台湾研究集刊6,2003年第3

期。

[30]陈小冲:5日据时期台湾话文运动述论6,5台湾研究集刊6,2002年第2期。

[31]陈小冲:5日据初期台湾人民抗日武装斗争中的/归顺0问题初探6,5台湾研究集刊6,2002年第4期。

[32]陈小冲:5日据初期台湾抗日运动与总督府的/对岸经营0(1895)1904年)6,5台湾研究集刊6,1990年第4期。

[33]王晓波:5日据下台湾民族运动两条路线之争))))以台湾民众党纲领解释案为中心6,5台湾研究集刊6,2002

年第1期。

[34]陈小冲:51937)1945年台湾皇民化运动述论6,5台湾研究集刊6,1987年第4期。

[35]陈小冲:5日本在台同化政策及其失败6,5台湾研究集刊6,1992年第3期。

[36]周翔鹤:51895)1937台湾地方社会的教育和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读台湾乡土文献6,5台湾研究集刊6,

2003年第3期。

[37]陈孔立:5二#二八事件中的本省人与外省人6,5台湾研究集刊6,2006年第3期。

[38]邓孔昭:5光复初期台湾的行政长官公署制6,5台湾研究集刊6,1994年第1期。

[39]孔立:5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特点)))以3问俗录4为中心的研究6,5台湾研究集刊6,1988年第2期。

[40]孔立:5清代台湾的游民阶层6,5台湾研究集刊6,1987年第1期。

[41]周翔鹤:5从清代台湾公共墓地)))义冢看移民的认同心态6,5台湾研究集刊6,1994年第2期。

[42]唐次妹:5日据时期台湾的/市区改正0及其对城镇发展形态的影响6,5台湾研究集刊6,2005年第4期。

[43]颜章炮:5论康熙朝对台湾的农业政策和措施6,5台湾研究集刊6,1983年第2期。

[44]王长云:5从台米产销看台湾经济重心之北移$$与台湾学者商榷6,5台湾研究集刊6,1986年第2期。

[45]李祖基:5论清代台湾经济重心的北移)))与王长云同志商榷6,5台湾研究集刊6,1987年第2期。

A H istorical and Present R ev ie w on the Stud ies of Ta i w an p sH istory i n Chinese

M ainland:Focused on Tai w an R esearch Quarterly p s H istorical Thesis(1983-2007)

C H EN Zhong-chun

Abstrac t:The histor i ca l t hesis i n T ai w an R esearch Q ua rterly w hich i s an i m portant per i odica l on t he T ai wan R esearch ter-ritory,re fl ect the track o f T a i w an history study i n M a i nland to so m e ex ten t.Based on analyzi ng all t he h isto rica l thes i s from 1983t o2007,this thesis generali zes the evolve m ent o f study terr itory and emphases,and rev ea ls the h i story,actuality,charac ters and i nsuffi c i encies o f T a i w an R esearch territory i n M a i nland.

K eyword s:T ai wan R esearch Quar terly,the t hesis on T a i w an histo ry,T ai wan h isto ry study i n M a i nland

#

#

81

台湾传统风俗习惯

台湾传统风俗习惯及注意事项 一、语言 目前,台湾普遍使用普通话,台湾民众口中的“国语”。主要方言是闽南语与客家语。台湾政界人士说话比较传统,常用敬辞。 ①与台湾人打交道常用的16个客套词: 初次见面说“久仰”,分别重逢说“久违” 征求意见说“指教”,赞人见解用“高见” 求人原谅说“包涵”,宾客来临用“光临” 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 了解工作用“高就”,看望别人用“拜访” 中途离开说“失陪”,归还物品叫“奉还” 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 ②常用的敬辞: 令尊:对方父亲 令堂:对方母亲 令郎:对方儿子 令爱:对方女儿 二、信仰 台湾民间信仰普及与盛行,是个“多神之岛”。教堂寺庙扁布,信徒众多。 ①神明信仰。台湾庙宇数量众多,民间信仰非常广泛。信仰对象绝大多数是从祖国大陆传入的。台湾民众供奉的神明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我国民间普遍崇拜的对象,如玉皇大帝,尧、舜、禹三官大帝、关公、五福大帝等;二是对台湾有大功者,如

开台圣王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三是行业保护神,如为了航海安全,崇拜妈祖,为了保佑健康,信仰保生大帝,为了保胎育儿,信仰临水夫人等。 ②宗教信仰。台湾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是是由外国传入的,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又名清真教、回教。教徒别名穆斯林)。 三、饮食 类似粤、闽,但加以变化而有台湾特色:佐料常用沙茶咖喱、花生酱等,甜味更重,多用清汤炖煮。 ①讲究菜肴的丰盛吉祥,注重菜肴的鲜、嫩、滑、爽。 ②口味一般口味喜清淡,爱微甜味道。 ③主食一般以米为主食,也很喜欢各种面食品种。 台湾地区均有不同的特产,质量优异,可适量采购纪念,如珊瑚、珍珠、茶叶、灵芝、玉辟邪、琉璃、牛肉干、凤梨酥、话梅、化妆品等。唯有服饰则较香港价高。 四、礼赠 人和人之间往来,按国内的习俗都需要带一些礼物,在台湾俗称“带伙手“,有些东西不能作为礼物相赠的:毛巾、扇子、刀剪、年糕、棕子、鸭子禁赠月内产妇、雨伞。 五、礼仪 1、在不清楚台湾人的政治立场的前提下,不谈论中国大陆和当地的政治问题。 2、台湾人忌讳别人打听他们的工资、年龄以及家庭住址。因为他们不愿意别人过问他们的私事。 3、台湾人不喜欢有人冲他眨眼,认为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4、他们忌讳“4”数,因其读“si”音。所以,人们极为反感,故产生怕遇到“4”数的心理。他们平时无论干什么都要设

欧元区的历史与现状、未来讲解

湖南大学《国际金融》课程设计 论文题目:欧元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学院名称:金融与统计学院 专业班级:11级金融三班 小组成员:邓顾俊兰201118113** 肖蕾20111811314 廖凯20111811321 丛琳20111811311 周碧芸201118113** 指导老师:何娟文

2013年6月4日 目录 一、欧元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原因分析 1、欧元的产生 2、欧元产生的历史背景 3、欧盟为什么要统一货币 二、欧元的国际影响 1、欧元与国际贸易结算货币 2、欧元与国际储备货币结构 3、欧元与国际汇率制度改革 三、欧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欧元与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2、欧元与中国对外贸易 3、欧元与中国外汇储备 四、欧元给欧盟各成员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 4、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 五、欧元存在的弊端 1、欧元区各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 2、统一的货币政策制度缺乏灵活性 3、联盟内部在政治上缺乏信任 六、欧元的现状以及前景分析

一、欧元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原因分析 1、欧元的产生 欧元(EURO)是欧洲货币联盟(EMU)国家单一货币的名称,是EMU国家的统一法定货币。经过漫长的孕育期,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2002年1月1日全面进入流通。作为欧盟15个成员国中11个国家的跨国货币,即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以后又有 希腊加入)的统一货币,它的诞生不仅是欧洲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性的一件大事,在国际金融史乃至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一种无国界的、超越国家主权的和稳定比值的特殊信用货币。 2、欧元产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欧洲国家一直偏爱固定汇率制度,也是在纷乱之中追求联合的一个 注脚。1914年之前,欧洲各国一直采用的是金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从自我调节结果看,金本位固定汇率制度可以说是效果最佳的制度。但主战场位于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黄金储备大规模流向美国,严重削弱了欧洲金本位汇率制度的基础。1920年前后,彼时的欧洲霸主——英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惜压迫新兴的美国数次调低其国内利率,配合其恢复金本位制度。但后见之明的我们知道,结果只是造就了美国的一轮人造信用繁荣,并最终引发了大萧条。1931年,英国率先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度,宣告了欧洲金本位固定汇率制度的彻底失败。 二战之后,欧洲诸强反思孤军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从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得出结论:单独求发展的局限性很大,只有联合起来才是出路。以法国总统戴高乐为首的政治家提出了从产业合作开始,经过贸易、关税、货币等方面共同合作发展,最终过渡到政治联盟的战略思想,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共 同发展,确实取得了内部互惠的便利,实现了比各个国家以单体发展更大的增长。为了要维持这一增长,求得进一步发展,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等要素 更加自由的流动,就需要实现货币的统一,以便彻底排除各国分散的价格、利率、汇率所造成的客观障碍。

台湾历史问题

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 1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 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 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两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2 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已传到台湾。70年代,台湾考古学家在台南县左镇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经过鉴定,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于3万年以前的古人类。以后又陆续发掘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这些东西的形状的制作方法,都与大陆各地发掘出的旧石器时代的器物特别相似。其中高雄县凤鼻头一带出土的彩陶和黑陶,经过鉴定,确认它们是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传过去的,和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沿海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几何形印纹陶”从制作方法到用料都是一样的。 1980年7月,台湾考古学家在台东县卑南乡进行发掘时,发现了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及玉器,经鉴定这是二三千年前古代台湾人的遗物,和我国南方各省古代的越濮族人留下的遗物一样。学者们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在距今2000年以前,台湾海峡两岸两岸海水退潮时,一部分人从大陆渡海来到台湾,这部分人也就是今天台湾的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和曹族等少数族的祖先,这些最早到台湾的人被称为台湾 经考察研究认为,除了从大陆直接移民外,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一部分可能是从南洋群岛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财半岛等地移居来的,他们就是今天台湾鲁凯族、排湾族、雅美族、阿美族、卑南族的祖先。 在17世纪中国大陆大量向台湾移民之前,这里的先住民一直过着原始氏族部落的生活,以打鱼、狩猎为主,没有文字记载历史,只有一些口头流传的神话和传说。 3 我国早期对台湾的经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曾多次经营管理过台湾。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三国,三国时吴国国王孙权就曾在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派大将军卫温、诸葛直率1万多名士兵到过台湾。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大陆上汉族人最早的一次大规模去台湾的行动。后来,吴国的一个地方官,也就是庙阳太守沈莹就写过一本书,名叫《临海水土异物志》,具体生动地记述了“夷州”和“山夷”的情况。“夷州”是古代人给台湾起的名字;“山夷”指的是台湾当地 隋朝时,台湾被称为“流求”。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第一次是公元607年,派人去台湾“求访异俗”,就是了解风土人情;第二次是公元608年,派人前往“慰抚”,就是关心照顾的意思;第三次是公元610年,派了1万多士兵去驻守保卫台湾,叫远征“流求” 从唐朝到北宋的500年间,虽然没有见到有关台湾和祖国大陆关系的正式记载,但从台南等地考古发现的唐宋古钱和陶瓷等文物来看,可以知道,大陆和台湾一直保持着经济 南宋时,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已在台湾附近的澎湖列岛上建造军营,派兵驻守,还 到了元代,元世祖曾两次派人去台湾宣抚、讨伐,并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的各项具体事情,并让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管理澎湖巡检司。从此,台湾和澎湖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 明朝初的,朝廷仍设澎湖巡检司。洪武二十年,为防倭寇,实行坚壁清野,撤销了澎湖巡检司,并

早期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早期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早期的史籍记载 三国时代的吴国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宣州”,到达了夷洲。夷洲在什么地方历来都有争论,有的认为在今天日本或冲绳,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夷洲即今日台湾。有的学者指出:“夷洲之方向,地势,气候,风俗与台湾极相似,舍台湾外无可指,且近时日本人曾在台北发现指掌型之古砖,推其时代即属于三国,故夷洲之为台湾,绝无疑义。”有的学者认为,成书于公元264年至280年的《临海水土志》所记的夷洲,在地理方面无一不与今日之台湾相合,如方位:夷洲在临海东南”,临海郡北起浙江宁海一带;气候:夷洲“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物产:“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文化特征:如凿齿,“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台湾北部的泰雅人,直到明清时期,仍有此风,男女青年相爱,男“凿上颚门旁三齿授女,女亦凿三齿付男,期某日,就妇室婚,终身依妇以处”。又如猎头,勇士“战得头,著首还,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台湾土著居民长期保持这种风俗,所屠人头,挖去皮肉,煮去脂膏,涂以金色,藏诸高阁,以多较胜,称为豪侠云”。据上所述,《临海水土志》描述的夷洲就是当时台湾的情况。吴国孙权派遣官兵前往夷洲,规模很大,时间很长,前后经历一年之久,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后,由于疾疫流行,水土不服,“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不得不带领数千名夷洲人返回大陆。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到达台湾。同时,由于这次行动,使丹阳太守沈莹有可能通过到过夷洲的官兵和由官兵带回的夷洲人,详细地了解夷洲的情况,写出《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有关台湾情况最早的记述。 隋炀帝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令羽骑尉朱宽与海师何蛮一同人海,经过艰难的航行,终于到达流求(台湾)。因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第二年,隋炀帝又令朱宽再去慰抚,但“流求不从”,仅取其布甲而返。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派遣武贲郎将陈棱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率领东阳(今浙江金华、永康等地)兵万余人,自义安(今广东潮州)起航,到高华屿,又东行二日到酲髓屿,再航行一日,便至流求。当地土著居民“初见船舰,以为商旅”,相继前来贸易。这说明当时已常有大陆商人在那里通商,所以当地居民见到船舰才习以为常。陈棱要求当地酋长欢斯渴剌兜投降,遭到拒绝,于是隋军“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隋代称台湾为流求,但《隋书》中的流求指的是什么地方,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早在19世纪末,荷兰学者施列格在《古流求国考证》中从地理方位、王居及民居、政治、衣饰、兵器、战争、学术与宗教、外貌风俗及习惯、丧事、动物等12个方面,详细论证古中国地理家记载之流求,即今日之台湾。此外,大陆、台湾和日本的许多学者也都主张流求即台湾。但也有少部分学者认为流求即今日之冲绳。如果用《隋书·流求传》与《临海水土志》互相印证,并与台湾土著居民的生活形态相对比,可以看出其中的历史渊源关系。 澎湖驻军与巡检司的设立 关于汉人在台湾地区的活动,在唐朝有施肩吾《岛夷行》一诗述及,但因没有其他史料可证,许多人怀疑其真实性。到宋代,就有了明确的记载,楼钥《汪公行状》指出,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汪大猷知泉州郡,“郡实濒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忽为岛夷号毗舍邪者奄至,尽刈所种”,汪大猷认为原来春季遣戍,秋暮始归,花费太大,因而在当地造屋200问,“遣将分屯”㈩。真德秀的《申枢密院措置沿海事宜状》则直接提到澎湖:“朱宁寨去法石七十里,初乾道间,毗舍耶国人寇,杀害居民,遂置寨于此,其地阚临大海,直望东洋,一日一夜可至澎湖。”因此,《汪公行状》所云海中大洲“平湖”应为澎湖无疑。稍后,宋人赵汝适的《诸蕃志》写道:“泉有海岛日澎湖,隶晋江县。”有的史书还说澎湖“宋时编户甚蕃”。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澎湖已有不少居民,并在那里定居,而且已经从事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更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政府已经在澎湖戍兵防守,澎湖在建制

思修与法基论文

论为人处事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为人处事态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格发展方向,对大学生的人格品质、自我评价、情绪健康、学习适应等人格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为人处事态度并不是很端正、积极,而积极的态度对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策略。端正大学生为人处事态度的有效策略是:勇于实践,积极面对掌握为人处事的基本技能,加强自我教育,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会欣赏别人,并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克服社会偏差,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发挥团体优势,并能为团队竭尽全力,有集体荣誉感,促进的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关键词:为人处事,态度,当代大学生,人格健康 当代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丰富了知识、提升了学历,学习、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然而当代大学生为人处事态度并不积极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责任心不强,因此有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说法,第二,礼貌、文明程度不够高,在校园内存在一些现象:当代大学生对师长视而不见,擦肩而过,体现出对师长都不够尊重,第三,以自我为中心,有些自傲,也经不起别人的一顿批评,第四,待人不过宽容,遇到一点小事容易发生纠纷,第五,自觉意识不强,主动性也较差,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第六,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目标不是很明确,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会对个体的一切越来越高。塑造健康的人格已成为高等学校交易的重要责任和核心的任务之一。 为人处事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综合体现。健康的人格总部随着积极的为人处世态度。为人处事态度最直接的体现是人际关系。心理学家马斯洛、奥尔波特、罗杰斯都把建立适宜、良好的人家关系作为人格健康者应具备的能力。新技术分析学理论认为,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为人处事态度和健康人格的反映,同时有影响和制约着即将为人处事态度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健康人格的让人,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起良好的、建设新的软件更新和积极的为人处事态度;人格有障碍和缺陷者,往往缺乏稳定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思修与法基

生活方向标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收获和体会大学,这是多少学子努力拼搏12年的目标,又是多少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巨大期望。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孜孜不倦地向着这个美丽的目标努力。都认为从大学走出来的就是人才,就会有一个前途光明的工作。可是到了我上大学后,我才发现生活并不是我想像中的那么简单,那么美好。大学与我以前想象的不一样,至少部分不一样。上了大学一段时间后,有人说大学是堕落的地方,我点头,因为我看到过宿舍中一群室友周末两天一直打游戏的画面。有人说大学是奢侈的地方,我点头,因为我看到过很多人只要有空就去聚餐的画面。有人说大学是一个塑造人才的地方,我摇摇头……直到我认真上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我才发现我错了。大学其实是一个七彩的地方,有黑有红,关键在于你往何处去看。 刚刚开始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多年的学生心理作怪,翻了翻课本,认为这不过又是一门上课老师空讲大道理,放羊式教育的课程。可是之后随着课堂内容的逐渐展开,我逐步发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其实很有用。对我们大学生性格的养成与修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于刚刚上大学,正在迷茫,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这样一个自由环境的群体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像是一个方向标,它不会强迫你往哪个方向走,但会为你指明一个往好的道路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以前老师不同的是,大学老师教学很“宽松”,课堂气氛很融洽,老师很少会要求具体某个人回答问题,全凭自觉。这如果放在高中阶段肯定会是一个气氛异常沉闷的课堂,但奇怪的是,大学课堂从来都是活跃的,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问题无人回答的情况。这让我确确实实的知道了学习要靠自觉,从来不会有人逼着我去努力,努力与否全凭我自己的决断。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如此,生活中亦是如此。如果我自己不去努力争取,即使机会就在眼前,我也不可能抓得住。大学中的确是有人在自顾自的玩,他可以一整天沉迷于游戏。但是那是他的选择,

大陆与台湾地区广告的对比与分析 中外广告史 理论课论文

艺术设计学院理论课考查论文 题目:大陆与台湾地区广告的对比与分析 课程名称中外广告史 姓名学号 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班级12-3所在学期2012-2013-2指导教师

广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参照物,它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特殊作用。在大陆和台湾两地的广告发展过程中,受本土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广告的发展历程、广告媒体利用、广告表现形式以及广告制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同时又因为两地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及历史渊源,在整个广告的发展过程中又能找到很多共性。因此研究大陆和台湾的广告发展并加以比较,对于促进两岸的广告交流及大陆地区的广告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两地广告发展中存在的差异 1.1、广告起步及发展历程中的差异 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广告业的发展。在两地广告业的发展中,台湾地区广告业起步较早,在1958左右,台湾地区由混乱走向了经济稳定,为广告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台湾整个广告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1985年台湾地区解除戒严,大批国际性跨国公司纷纷涌入,占领了大部分的广告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的广告业日趋成熟,广告的创意和制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整体水平上高于大陆。 相比于台湾,大陆的广告业起步是较晚的,目前在整体水平上低于港台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来得较晚。1979年可以说是大陆现代广告业的开元年,在这20年的发展过程中,广告营业总额每年享有高度的增长,广告的经营单位﹝即广告公司﹞也快速的增加,目前已晋身为世界第四大广告市场,排名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 1.2、广告内容及形式发展上的差异 台湾地区的广告表现随着其社会政治的变迁,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由于在初期得力于日本广告业的大力协助,广告实务运作理念与作业模式及作品的风格趋向日本。广告市场开放后,伴随着欧美国际化大公司的涌入,受西方国家广告的影响较多,先后经历了早期的盲目崇洋、抄袭和模仿西方广告,到接受西方的创意策略,再将西方的广告创意策略概念与民主文化内涵形象有机结合起来的几个发展阶段。此外,政治变迁的本土化现象也对广告的表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广告中较注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送,本土色彩和民族文化、民族感情浓厚,广告在内容和风格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兼具了放眼国际的前瞻风格。

台湾历史进程

台湾历史进程 海洋科学伟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不可质疑的,就如中英关于香港问题时所说的主权是不能妥协的一样。况且台湾与大陆之间渊源甚深,历来同连枝,这是有史可依,有据可证的。 据研究表明在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才有了台湾岛。而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疏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一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进入17世纪之后,汉人在台湾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这都深深的加强了两岸关系的联系。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l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郑氏政权把大陆的政治、文教制度移植台湾,重视土地开发和兴修水利,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到郑氏政权末期,台湾的汉族人口已达12万人。

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祖国的台湾岛,美丽富饶、令人神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至今仍未回到祖国怀抱。从世界各国和中国发展历史进程看,任何民族的复兴都需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争取早日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历史使命与神圣责任,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关键词:两岸统一民族复兴必然趋势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上,是祖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它是台湾人民勤劳耕作,长年用汗水浇灌的地方。由于它资源富饶和地理位置冲要,历来为外国侵略势力所觊觎,它又是台湾与大陆同胞英勇抗击外敌侵略的地方。台湾和祖国大陆早已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休戚相关。今天台湾与祖国仍骨肉分离,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实现台湾和大陆统一,是全国人民的普遍而强烈的愿望,是大势所趋。 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考古发掘证明: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化联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台东县长滨乡出土的粗、细石制器3000多件、骨角器114件,类同于祖国大陆旧石器时期珍贵的石、骨器等文物。台北圆山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镞等遗物,与山东城子崖出土的同种石器属于同一类型。台湾凤鼻头、台中营埔、圆山等遗址发现的彩陶,与祖国大陆广大地区出土的遗物相同。台中、新竹、彰化出土黑陶与河南安阳、浙江杭县、江西樟树、福建武平的相似。台东卑南遗址出土的石器、玉器、陶片等遗物与中国大陆南方各省古代越濮族遗物相似。台北林芝山岩出土的木器、碳化稻米、绳子等遗物同中国东南大陆发掘的彩陶、黑陶有关联。可以看出台湾出土的遗物是从大陆东南沿海传入的。 先秦时期,就有有关于台湾的种种传说。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公元230年春,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甲万人浮海求夷州……得夷州数千人还。”①公元三世纪中期,吴国临海郡太守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述了夷州地理方位、气候、地形以及当地人民生活习俗,完全可与台湾土著居民的生活形态相印证,可以肯定夷州就是今日的台湾。隋炀帝于公元607—610年三次组织对台湾(时称琉求)的商贸经略活动,并开辟了福州和潮州直通台湾的两条海上航线,使台湾与大陆的海上交通更加顺畅,经济贸易迅速发展。 南宋时期,我国就派兵驻守澎湖。《宋史》汪大猷传记载,乾道七年(1171年),他任泉州知州时,在澎湖建房屋二百间,遣将留屯,以免更迭之劳,军民称便。南宋人赵汝适任福建市舶提举,就其所见所闻,于公元1225年写成《诸蕃志》,称“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元人汪大渊和明人的杂记,也记录南宋时澎湖属晋江县管辖,人民有争讼,“取决于晋江县”。由此可见,最晚到十二世纪,澎湖已由中国政府管辖,派兵驻守,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

民商法论文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民商法》 期末考试论文 姓名张乐学号 61111P50 专业电子商务 班级 61111P 题目浅谈大学生消费者维权 评阅成绩

题目:浅谈大学生消费者维权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保护大学生消费者的权益迫在眉睫,而大学生也应该加强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形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知法懂法,还需要学会用法,在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同时,还要把这部法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切实保护自身利益。 关键字: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大学生消费者 Title: Discuss College Students' consumer rights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ollege students consumer rights have been violated it is often seen. In this cas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prot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mminent, but students should also strengthen law consciousness, to use legal weapons to protect themselves. In China since the nineteen ninties, successively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consumer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ming a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law",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plays a huge role in fighting against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and other illegal activities. But as a new era of college students, not only to knowing the law, also need to learn how to us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to use the law to practice, to protect their own interests. Keyword: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undergraduate consumer

论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论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繁衍生息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容量浩如烟海,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无穷的民族智慧,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征,并以其恢宏的民族文明着称于世。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根在祖国大陆。两岸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从旧石器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由华南陆续进入台湾。上古迄秦汉之际,中华文化已流入台湾地区,这是公认的事实。占台湾人口98%的汉族同胞,祖先都是大陆人,他们与高山族同胞在共同开发和建设台湾中,亦发展了与祖国大陆血脉相通的文化,共同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台湾在历史上曾遭受过荷兰和日本的侵略,但是台湾的文化在吸取其有益部分的基础上仍然保持“龙文化”的本色,没有成为孤立的“海洋文化”。 日本虽然殖民统治了台湾五十年,但是,台湾民间社会一直还有用闽南话偷偷读汉学的传统,很多人把传统的汉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看到民间的戏曲如歌仔戏、布袋戏等,都大量使用七字文、唐诗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这样在台湾民间社会保留下来。 当然,台湾也存有本土文化,台湾本土文化的实质就是闽南文化 文化的广义是“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由三个方面组成:“物质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精神文化,包括宗教信仰、歌舞、文学、节庆以及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文化体系,如行为模式,婚姻制度、风俗习俗,等等”。台湾所谓的“本土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是介于两者间的文化体系,实际上都是闽南文化在台湾扎根、发展的结果 从方言上看,“台湾话”就是闽南话。闽南方言传播到台湾是和闽南人大量移居台湾联系在一起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元代福建泉州在澎湖设巡检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经过几次大的移民潮后,形成了台湾人口以闽南人为主的状况,也因此闽南方言成为台湾省内的主要方言。根据192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占台湾人口总数83.1%的福建籍移民中,来自漳、泉两地的约为80%,如果加上属闽南语系的永春州、龙岩州以及潮州府,闽南方言就成为台湾岛内的主要方言,当时讲闽南方言的人口约占台湾总人口的83.87%。由于语言环境的影响,很多讲客家话、原住民语以及其他汉语方言的台湾同胞,一般也都懂得闽南话,从这个角度上说,人们也习惯将台湾的闽南话称为“台湾话”,或简称“台语”。 从物质文化形态上来看,台湾始终和闽南地区保持高度的一致。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上,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和住房习俗。根据清代乾隆年间范咸主编的《重修台湾府志》来看,从清代至今,台湾的饮食结构并无质的巨变,很多方面仍与大陆闽南地区高度相似。闽南风格的建筑在台湾依旧处处可见。 从精神文化形态上看,台湾乡土文化的实质仍然是闽南文化。精神文化,包括宗教信仰、节庆、歌舞等方面。在宗教信仰方面,台湾和闽南地区都崇尚佛教,释迦牟尼佛,台湾和闽南均俗称为如来佛,农历四月初八是其诞辰日,俗称浴佛节。观音佛也是闽台地区最为普遍的崇拜对象,台湾各地的观音宫、观音寺极为普遍,台湾和闽南地区都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在节庆上,台湾也继承了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清朝时期的台湾,元旦至元宵,会有“好事少年装束仙鹤、狮马之类,踵门呼舞,以博赏赉,金鼓喧天;谓之闹厅”。而在清代漳州民俗中,也有春节时“少年装束类狮猊,踵门呼舞,金鼓喧斗”的风俗;立春前一日,台湾地区“有司迎春东郊,仪仗彩棚前导;市中市春花、春饼之属”。而在清代闽南,也有“有司迎春东郊市中,多市春饼春花春燕之属。民间结彩为棚,童男女靓妆,立棚上十数人,……”的记载;戏剧、歌舞、音乐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地方戏剧活动十分活跃,所以闽南居民迁移到台湾后,把这种爱看戏、喜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范文最新推荐------------------------------------------------------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欧盟经济模式的讨论可以上追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当时,德国由于产业革命进行较晚,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争。而经济学论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以英国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观点,德国学者李斯特从德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观点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缺陷以及不重视各个特定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殊利益的倾向,从而必然以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国家主义的经济学,为了给本国指明发展民族工业和取得权力的道路,李斯特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同英国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相对抗,用德国的实际来同英国的理论相对抗。由此初步形成了实行保护主张的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模式。二战结束后,受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盟经济进入了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的30年“黄金时期”(“trenteglorieuses”,1945年至1975年)。一般来说,政界和学界通过回顾欧盟经济成功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两种经济模式,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和英国、爱尔兰为代表的“盎格鲁模式”。[1]“大陆模式”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盎格鲁模式”则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或者说,两种经济模式回归到经济学的主题之一,即公 1 / 10

台湾历史与文化

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 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这从地形上就可以看出来。台湾山脉走向与大陆沿海地区的山脉走向一致,都是有规律地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台湾岛西部海岸形状与隔海相望的福建海岸形状基本吻合。台湾海峡最深处不过100米,过半地域深度只有50米,台湾岛与大陆最近处仅130公里。从海底地形来看,台湾海峡海底河谷有向南及向北两大河系,这种海底河谷地形是台湾海峡还是陆地的时候,由陆上河谷侵蚀形成的。这些都说明台湾与大陆原本就是一体的,只是后来由于地球自转向心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相连接部分沉陷成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台湾就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其中有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来两岸同文同种。例如台湾各地相继挖出的黑陶、彩陶、石器等历史文物就可以证明台湾与大陆同属一脉。漫报板报道:台北地区最近发掘出大批史前文物,与大陆上曹翘出土的一些文物相似,证明台润原始民族的文化,与大陆中原文化是同一系就。台北市《联合报》11月13日的消息靓,“台北县文献委具会”最近在这个县的土城乡大安寮村掘出了史前遗物石器四百多件、陶片六千六百多件。出土的石器有石锄、石凿、石刀等,陶器上有绳救、

条救、刺校、方格救等图案。这家报机税:“从土城大安寮所发掘的史前遣物,可以看出在台北地区的原始民族文化与大陆汉人文化有关”。报抵弓}用“台北县文献会”分析的韶靓,这次出土的“陶器方面如绳胶、方格放等图案,大陆上曾普遍发现。”“所掘出的有段石凿,曾在福建、杭州等地出土;有肩石斧与华北、辽东等地所发现的形状极相似”。(根据新华社n月22日飘)台湾新近发掘大批史前文物——证明原始文化和中原同一系统<正>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北地区最近发掘出大批史前文物,与大陆上曾经出土的一些文物相似,证明台湾原始民族的文化,与大陆中原文化是同一系统。如台北县八里乡发掘的以绳纹陶为代表的大坌坑文化在大陆东南沿海各地广泛存在。高雄县凤鼻头出土的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和台北市发掘的圆山文化受到大陆东南沿海地区马家浜——良渚文化的明显影响和福建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的浸润,同属闽台地区以几何印纹硬陶和彩陶共存为特征的古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大陆同属一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论从历史文献记载、出土文物、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人伦道德、风俗习惯、以及两岸人民之间的亲属血缘关系等,都证明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 中华海峡两岸客家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在参加第九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论文

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我们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这就是道德的本质。同时,道德的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道德的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到的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而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到的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意识形式。 因此,道德对社会、人类等具有重要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是指到的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同时,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而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作用的。 除了上述的功能,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之上。 除此之外,道德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现状 2011-03-29 11:14:03 张星星 【作者简介】张星星,教授,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北京 100009)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逐渐在学术界兴起,经过近30年的努力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建立了正式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编辑出版了大量档案文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发表或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推进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为学术研究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今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学科建设,挖掘档案文献。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国史研究主线国史分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逐渐在学术界兴起。经过近30年来的努力,这一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新兴的年轻学科。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发展概况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做过初步尝试。195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炎培曾提出,要“及时收集和保存建国史料” [1]。1958年,南开大学历史系编写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56)》[2],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学生编写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3]。但是,严格的学术意义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还是应当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从那时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学科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正式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 1990年,国家为编纂、研究和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当代中国研究所。该所现在设有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与社会史、外交史与港澳台史四个研究室,办有一个国史研究专业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双月刊),一个国史专业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该所与这一学会建立了学术年会制度,至今已召开了六届学术年会,其中包括2004年召开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2001年,该所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成立了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共同开展当代中国史研究和培养当代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另外,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也设有从事当代史研究的专门机构,许多高等院校也设立了研究当代中国史的机构或中心。 第二,编辑出版了大量档案文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30年来,公开出版的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机构的重要文件主要有:建国以来至1965年的重要文献选编[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十六大以来历次代表大会期间的重要文献选编[5];《人民代表大会文献选编》[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料》[7]、《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8]、《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9]等文献资料;《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10]、《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九○—二○○二年)》[11]、《一国两制重要文献选编》[12]等专题文献选编。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央档案馆合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7年)①,共21卷。公开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文章、报告主要有:《毛泽东文集》[1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4]、《周恩来选集》[15]、《周恩来经济文选》[16]、《周恩来外交文选》[17]、《刘少奇选集》[18]、《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19]、《邓小平文选》[20]、《陈云文选》[21]、《陈云文集》[22]等。另外,还出版了大量领导人的传记、年谱、回忆录、口述史料,如《毛泽东传》[23]、《周恩来传》[24]、《邓小平年谱(1975-1997)》[25]、《陈云年谱(一九○五—一九九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