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诗可以怨_与_怨而不怒_的再解读_李凯

_诗可以怨_与_怨而不怒_的再解读_李凯

_诗可以怨_与_怨而不怒_的再解读_李凯
_诗可以怨_与_怨而不怒_的再解读_李凯

文 史 哲

JOU R NA L O F L IT ERA T U R E ,HIST O RY A ND PHIL O SO PHY

2004年第1期(总第280期)

N o .1,2004(Serial N o .280)

收稿时期:2002-12-22

作者简介:李凯(1966—),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诗可以怨”与“怨而不怒”的再解读

李 凯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610066)

摘 要:“诗可以怨”和“怨而不怒”是儒家诗学中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命题,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前人与时贤对这两大命题的单独研究已有很多成果,尤其是钱钟书先生《诗可以怨》一文,对前者的分析已到了鞭辟入里的地步。然而迄今为止,却很少有人将二者联系起来分析。事实上,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漫长岁月中,“诗可以怨”和“怨而不怒”这两个命题有着相反相成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单独分析固然重要,却难免以偏概全。这就需要我们从儒家元典的材料入手,合理说明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揭橥其背后所隐藏着的“怨”之文化的整体意蕴。

关键词:诗可以怨;怨而不怒;诗学精神;儒家元典;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4)01-0119-05

1981年,钱钟书先生发表了《诗可以怨》一

文,[1]钱先生以博古通今的学识、汇通中外的眼光对“诗可以怨”进行了精辟论述,从而使这一长期未得到肯定和彰显的诗学命题广为世人关注。但钱先生未对“诗可以怨”背后的文化背景、文化精神以及儒家关于“怨”的另一观点——“怨而不怒”做出分析。不独钱先生本人,或许是出于“古为今用”的考虑,整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界在研讨这两个围绕“怨”的诗学命题时,或者有意无意地忽略其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过分贬抑或抬高其中的一个命题。我们认为,从辩证和历史的立场来分析这两个命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是今日研究的必须。本文拟从儒家元典如何认识和论述“怨”入手,分析“诗可以怨”和“怨而不怒”背后的文化意蕴,从而说明“诗”何以“可以怨”而又要求“怨而不怒”,以此对“怨”在中国传统诗学中的全面内涵进行把握,同时也借此文向时贤请教。

一、“诗可以怨”的文化根源中国古代绝大部分诗学命题大都与儒家元典及其阐释有关,“诗可以怨”就来自于《论语》。“诗可以怨”首先作为文学的功能价值论,其次引申到创作论。它之所以成为儒家诗学最核心的命题之一,就在于儒家对“怨”的肯定。

“怨”作为人类的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其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鲁迅先生曾说;“喜怒哀乐,人之情也。”

[2](P64)

这句话是有所本的,《礼

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

能。”[3](P1422)

《乐记》说:“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3](P1535)

《左传》说:“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哀乐不失,乃能协

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4]

(《昭公二十五年》)“怨”,其实就是“怒”,《说文解字》说:“怨,恚也。”“怒,恚也。”[5](P221)“怨怒”是人类自然而原始的情感,是来自于客观事物的激发,是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心理反应。

一般认为,快乐、愤怒、恐惧、悲哀是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感,“怨”被认为是否定的一极。而在儒家看来,“怨”同其他情感一样,都是自然和正常的,《论语》说:“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

‘夫子不为也。’”

[6]

(《述而》)孔子是肯定人的怨怒的,只是伯夷、叔齐“求仁得仁”,不再有怨恨而已。《论语》还记载道:“‘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6]

(《宪问》)原宪问孔子什么是“仁”,并举出一般人难于控制的“克、伐、怨、欲”,孔子认为控制这些是难能可贵的,但离

119

“仁”还相差甚远。这就说明,孔子是承认“克、伐、怨、欲”的客观存在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叙述诗歌的发展时说:“及大禹成功,九序唯歌;太康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此处提到的“五子咸怨”出自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文云:“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7](P156)《五子之歌》是伪书,自然不能将其作为太康时期的文献来使用,但它肯定了“怨”的存在;五子咸怨,并且形之于诗歌,又可见诗歌创作与怨情抒发的密切关系。

“怨”既存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之中,也存在于亲人之间。《礼记?内则》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3](P1463)这说明儒家认可子女对父母的过错是可以“怨”的,只是出于孝道而“不敢疾怨”。正是立足于孝道,孟子认为该怨则怨,《孟子?万章上》曰:“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8](P2733)舜是儒家所崇奉的大孝子,照理不应该有“怨”,所以万章向孟子发问,孟子指出,这是因为爱和恨的缘故。万章认为,不管怎样,舜都不应该“怨”,说明万章没有把握爱与恨的联系。万章怀疑舜有偏私,孟子解释说:仁人对于兄弟,内心不藏怒,不记隔夜仇,只是亲近和爱罢了。《告子下》云:“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8](P2756)孟子认为“怨”与不“怨”,要看具体情况,亲人过错很大而不怨,实际上是放弃对亲人的爱。

《诗经》充分展示了“怨”在文学中的表达,其中九首提到“怨”字。这九首分别是《卫风》的《氓》,《小雅》的《节南山》、《雨无正》、《谷风》、《楚茨》、《角弓》,《大雅》的《思齐》、《假乐》、《荡》。九首中,《毛诗序》说是“刺”诗的有七首;《小雅》五首中,《毛诗序》直接点明为“刺”的有四首。看来“怨”与“刺”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引用刘安之语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诗经》这一特点。汉儒所总结的“美刺”传统,并非空穴来风。

《乐记》专论歌舞音乐,其中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3](P1527)“乱世之音怨以怒”是承认乱世人有怨怒,且应该怨怒。又说:“角乱则忧,其民怨”,[3](P1528)这说明音乐中的“怨”来自于现实中的“怨”。又说:“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3](P1529)“乐至无怨”认为人的“怨”,应该用“乐”去控制、化解。

从上述儒家元典的论述可以看出,立足于对人的重视,儒家充分肯定了“怨怒”作为人类自然情感存在的合理性。“诗可以怨”不仅可以起到“怨刺上政”的作用,同时也为后世文人“发愤抒情”提供了经典的依据。此点,钱钟书先生论述详细,可参见。

二、“怨而不怒”的文化根源

儒家在充分肯定“怨”作为人类正常、自然的情感的同时,基于君子人格和中和精神,又特别强调不怨是人的美德以及如何有效地消除“怨怒”。这正是儒家诗学一方面肯定“诗可以怨”,而同时又要求“怨而不怒”的根本原因。

(一)不怨是人的美德

在儒家看来,人之所以与禽兽有别,正因为人有仁义礼智信等,人知道用礼乐仁义来控制感情。这就是儒家反复强调礼乐的原因。心理学认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是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孔子正是把“无怨”看作一种美德,将其作为“仁”的重要内容。这里即包含了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论语》中说:“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6](《颜渊》)孔子把“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看作是“仁”。《礼记?礼器》云:“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3](P1430)这是在强调“礼”对人的重要性。“礼”是外在的,但是真正深入人的内心之后,就会内外和谐。“外谐而内无怨”也就是“仁德”。《燕义》在讲到燕礼的作用时说:“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什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匮也。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宁,礼之用也。此君臣上下之大义也。故曰: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3](P1690)燕礼能使上下相亲而不相怨,这就肯定了不怨是美德。《左传》曰:“卒享。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4](《襄公二十七年》)伯有当着别国贵宾的面,公开表达对自己君王的怨恨,以取悦于宾客,所以文子由此判断伯有将会被杀。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子显然是不赞成“怨”的。

对于个人来讲,儒家要求“不怨”甚至“无怨”;对于国家来说,则要求列国相好,不相互结怨。《孟子?梁惠王上》云:“‘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120

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8](P2671)在孟子看来,作为贤明的君王,对内要保民而王,对外要结好诸侯,也就是使诸侯“不怨”。

“不怨”是孔子评价人的标准。有人问子产是怎样的人,孔子说:“惠人也。”子产为政,施惠于民,所以孔子这样回答。问子西怎样,孔子说:“彼哉!彼哉!”也就是不置可否。又问管仲,孔子说:“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6](《宪问》)孔子赞许管仲为“人”,对管仲是肯定的,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对国家,对民众都有好处。

“不怨”同时是评价文艺的标准。《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季札把“不怨”和“怨而不言”作为评价周乐的重要标准,这一点,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及“《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都是对季札评周乐的继承和发挥,而汉儒由此引申出的“诗教”传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去“怨”之道

既然不怨是人的美德,那么,最好是没有怨怒。如果有了怨怒,则应该消除,因此首先要了解“怨”是怎样产生的。现代心理学认为怨怒是人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一再受到挫折,致使紧张状态逐渐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儒家认为“怨”产生于求利,同现代心理学的看法是一致的。《里仁》中说:“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注疏》说:“孔曰:放,依也。每事依利而行。”“孔曰:取怨之道。”《正义》说:“此章恶利也。放,依也。言人每事依于财利而行,则是取怨之道也。故多为人所怨恨也。”[6](《里仁注疏》)朱熹《论语集注》引用程颐说:“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9](P23)如果一个人处处以私利为中心,势必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从而招致怨恨。表面看来,孔子是反对谋利,实际上孔子是反对谋求私利。由于私利是产生“怨”的根源,所以儒家一直对谋求私利持反对态度。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6](《里仁》)又说:“吾未见刚者。”有人回答说:“申枨。”孔子说:“枨也欲,焉得刚!”[6](《公冶长》)多欲、谋求私利都是“怨”产生之由。

怎样消除“怨”呢?孔子认为,首先,应该从自身去寻找原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朱熹解释说:“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9](P116)这是做到自己不怨的积极方法。《礼记?射义》和《孟子?公孙丑上》都用射击打比方,认为射击不中目标,当从自身寻找原因,而不是怨恨比自己水平更高的人,这就是孔子一贯提倡的忠恕之道。其次,多肯定别人。《礼记?坊记》说:“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3](P1620)多肯定别人,多从自己身上去寻找错误的原因,自然会“民不争,怨益亡”。再次,重然诺。《礼记?表记》中说:“子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3](P1644)这段话强调言行一致,与其做无效的承诺,不如一开始就拒绝而让人怨恨。最后,摆正个人的位置。《礼记?中庸》说:“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3](P1627)这里强调摆正自己的位置,特别是其中提到的“不怨天,不尤人”,更成为了中国人重要的人生信条。

以上就普通个体而言,对为政者来说,去怨首先应该修德、敬天保民、实行仁政。顾颉刚先生认为是“可以信为真”的《古文尚书?康诰》中有“怨不在大,亦不在小”[7](P203)的说法,意思是说,明君应该尽心王政,无使民怨。《酒诰》和《无逸》中也有类似的话,意在警告统治者保民,遵奉先王的成法,接受多方面的教诲,不要让百姓有怨言。这些都可视为孔子“去怨”主张的思想来源。其次,统治者还应该广开言路,让百姓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和场所,以疏导民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记有“子产不毁乡校”的著名故事,《国语?周语》中载有“召公谏弭谤”的历史事实,《国语》中《楚语》、《晋语》,《汉书》中《食货志》、《艺文志》,以及《左传?襄公十四年》等,也都有献诗、采诗以讽谏的记载。第三“以德报怨”、“择可劳而劳之”。《论语》载周公说:“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6](《微子》)周公告诫其子伯禽,无求备于人,则使大臣不怨。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孔子告诉他:“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6](《尧曰》)“择可劳而劳之”就是为了防止别人的“怨”而秉以公心处事。《礼记?表记》云:“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太甲曰:‘民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3](P1639)这是对《论语》“以直报德,以德报怨”的引申和发挥。

三、“可以怨”与“怨而不怒”相反而又相成

以上我们分析了儒家对“怨”的多层认识,儒家肯定“怨”存在的合理性,更强调“不怨”是人的美德,同时提出了消除“怨”的手段和方法。这一文化精神直接影响到“诗可以怨”和“怨而不怒”这两个相反相成的命题。长期以来,研究者们未能全面把握儒家对“怨”的认识的多面性,大抵对“怨而不怒”批评过多,而对“诗可以怨”则多予以肯定,似乎这两个命题是截然分开的。儒家诗学的核心是“教化”,即通常所谓

121

的“诗教”。“诗可以怨”和“怨而不怒”正是围绕“诗”(包括所有艺术)如何更好地为“教”(教育,教化,政治)服务而提出的诗学命题。下面即对这两个命题的诗学内涵进行分析,看看它们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儒家诗学当中的。

关于“诗可以怨”,主要是集中在文学功用和创作内容两方面。这两者是相连的,因为要“怨刺上政”,就要求作家在创作时不回避产生悲伤怨怒之情的现实状况,而怨怒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的自然情感。由此“诗可以怨”和“诗言志”便很自然地连在一起,进而成为诗歌的本质论。汉代《毛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者,“吟咏情性,以讽其上”。[10](P269)但是对于这种情感的认同和肯定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此“情”应该是“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大序》既肯定诗抒发情感的本质特征,又要求用礼义节制,正是看到了先秦儒家对“怨”的两方面认识。所以“诗可以怨”和“怨而不怒”本为一个问题的两面。

“怨而不怒”出自《国语?周语》,其中说:“彘之乱,宣王在邵公之宫。国人围之。邵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是以及此难。今杀王子,王其以我为怼而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宣王。宣王长而立之。”[11](P5)这里的“怨而不怒”是指侍奉君王的态度,与诗学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从语源讲,却是最早的。宋代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诗可以怨”下注说:“怨而不怒。”[9](P130)即与诗学有关系。蒋凡先生在谈到“怨而不怒”的来源时说:“语见宋代朱熹《论语集注》。”[12](P88)如果仅从字面与诗学有关联而言,蒋先生的说法是对的;如果从语源来讲,蒋先生的说法则不正确。

就“怨而不怒”所蕴涵的诗学精神而言,早在孔子时代即已出现,其背后是儒家一贯倡导的“中和”精神。关于“中和”,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及: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6](《为政》)所谓“无邪”,就是“中正”。又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6](《八佾》)“不淫”和“不伤”都是指不过分,适中。再如:“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6](《卫灵公》)所谓“郑声淫”就是郑声太烦乱,不符合中和之美的要求,所以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6](《阳货》)要放郑声。儒家对中和之美的强调和关注贯穿在整个儒家元典之中。《古文尚书?舜典》中就说:“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7](P131)人们大多重视的是这段话中的“诗言志”,却未对其中“和谐”的诗学观念多加注意。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两次出现“和”,一次出现“谐”,“谐”也是“和”。“律和声”与“八音克谐”说的是音乐歌舞的节奏和谐;“神人以和”是指音乐歌舞所达到的沟通神与人的效果。“诗言志”只是为了取得“神人以和”之最终目的的途径和方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的记载中共有二十句使用“□而不□”句式,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和精神。《礼记》的《中庸》和《乐记》对“和”有大量的论述。《中庸》将“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P1625)《乐记》提出了“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的命题,其中说:“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3](P1536)“和顺积中”则内外和谐,自然可以怨而不怒。

“怨而不怒”与《礼记?经解》中的“温柔敦厚”有密切关系。《礼记正义》说:“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3](P1609)“温”是外在的显示,“柔”是内心的和谐。《正义》没有解释“敦厚”,我们认为,“敦厚”即“实诚”。《经解》的作者特别强调“《诗》之失愚”、“温柔敦厚而不愚”,正是一方面看到《诗经》对培养人和谐的内心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过分放纵和听任情感的泛滥所带来的害处。所谓“愚”,就是忠实或忠诚得过头。可以说,《礼记》所提出的“温柔敦厚”的“诗教”,就是要求“怨而不怒”。《毛诗大序》在充分肯定诗歌抒情的同时,又提出“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正是对“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继承。

从上面的引证可以看到,“怨而不怒”从字面与诗学发生关联虽然较晚,而其诗学精神却在孔子之时即被重视。那么,儒家诗学为什么一方面提倡“诗可以怨”,另一方面又提倡“怨而不怒”呢?《礼记》从人性与礼乐的关系作了说明,《乐记》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

122

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3](P1529)又说:“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3](P1527)在儒家看来,文学属于礼乐的范围,这里虽是在论述礼乐,同样也适用于文学。《乐记》又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3](P1544)《礼记》与荀子《乐论》有直接的承继关系,而荀子对礼乐相胥为用有较多论述,兹不赘。《汉书?礼乐志》继承了《礼记》这一说法,其云:“《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禀其性而不能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者也。”[13](P1027)

显然,先秦儒家和后代接受儒学的人,都充分认同人的情感存在的合理性,但同时更重视对情感的节制,这就是儒家及其后学反复强调礼乐的重要性的原因,因为“乐和同,礼别异”,[14](P338)“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3](P1537)孔子在“《诗》可以怨”的前面还有“可以群”。“可以群”就是可以用《诗》来和谐人际关系。而“兴观群怨”首在“兴”。“兴”是感发人的志意。所谓“志意”,就包含情感在内。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能明显地感受到,受制于儒家对“怨”的两方面认识,中国传统诗学既充分肯定诗歌抒发怨愤情感的合理性,同时更强调“怨而不怒”的含蓄精神,由此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20余年前钱钟书先生出于拨乱反正的需要强调“诗可以怨”的合理性有其现实意义的话,那么,今天再回头仔细审视中国传统诗学命题时,不仅要注意到传统诗学的“古为今用”,还应该注意到它的科学内涵。

参考文献:

[1]钱钟书.诗可以怨[J].文学评论,1981,(1):16-21.

[2]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A].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1981.

[3]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6]论语注疏[A].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尚书正义[A].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孟子正义[A].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书店,1987.

[10]毛诗正义[A].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国语[M].上海:上海书店,1987.

[12]傅璇琮.中国诗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1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荀子[A].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Re-explanation of"Shi Ke Yi Yuan"and"Yuan Er Bu Nu"

L I K ai

(L iteratur e Colleg e,Sichuan N or mal U niver sity,Chengdu610066,China)

Abstract:“Shi K e Y i Yuan”and“Y uan Er Bu N u”are tw o impor tant a nd mutual r elated pro po sitio ns in Co nfucia nism poetr ies w hich have a far-r eaching influence on lit eratur e cr eatio n in ancient China.P redecessor s and co nt empo rar y scho lars ha ve made many achievem ents in studying the abov e two pro po sitio ns separ ately,especially Qian Zhong shu,who wr ot e the assa y of“Shi K e Y i Y uan”,ha d a penetr ating analy sis on t he for mer pr oposit ion.But so far,no one has done analysis w ith int e-gr ating the t wo pro po sitions to gether.Actually,in the lo ng hist or y o f t he dev elo 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 y,the tw o pro po sitio ns o f“Shi K e Y i Y uan”and“Y uan Er Bu N u”have complicated r ela tio n o f being bo th oppo site and com plementar y to each o ther,ana ly sis o n each one separ ately w ould have the disadv antag e o f being pa rtial,though it is impo r tant.It is nec-essar y for us to reaso na bly sho w the inter nal relationship bet ween t he tw o pr opositions and rev eal the co mplete meaning of “Y uan”w hich is concealed behind these pr o po sitio ns,fro m study ing t he o riginal mater ials of Co nfucianism.

Key word:“Shi Ke Y i Y uan”;“Y uan Er Bu N u”;Po etry spirit;O riginal mater ials of Co nfucianism;Cultura l ex planation

[责任编辑 刘培]

123

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作者:王若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其先世是商朝宋国的贵族。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奴隶制濒于瓦解,封建制崛起的社会大变革的东周末期。年轻时孔子的生活是比较贫困的,正如他所说:“吾少贫且贱”。(《论语》)及长,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工作。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因而成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的创始人。 由于他的这种经历和出身,因而构成了社会现实与其主观政治理想上的矛盾。那“贫且贱”的少年时代,使他对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有所了解,比较同情劳

动人民。但由于他的贵族意识和“士”阶级的社会地位,因此在社会大变革中,又使他站在了旧贵族势力一边,并努力去维护日趋崩溃的宗族制度。春秋初年,鲁宣公死后,政权由以季氏为主的“三桓”支配,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对此他曾感慨地说:“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他衷心地希望通过恢复西周的国家制度,并以此解决和调和当时的政治斗争。认为要改造“礼乐崩溃”这个局面,首先就要“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措手足。” “正名”是孔子的思想基础,所谓的正名,就是要求每个人的所做所为都要符合周礼的规定。严守各自的传统地位、等级身份,不能违礼僭越,也就是永远严守君臣之道,长幼之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孔子把正名看作是自上而下改变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侍坐于哀公,公问‘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答‘人道政为大,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由此可见,孔子的哲学是伦理哲学,基于这种哲学,他的音乐生活和音乐思想,也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伦理思想的烙印。

治学格言名言警句

治学格言名言警句 导语: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治学格言名言警句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治学格言名言警句 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易》) 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6.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1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1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1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1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 1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17.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 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1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2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1.华而不实,脆而不坚。(《左传》) 2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27.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隐公元年》) 2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9.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3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国语》) 3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32.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3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34.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战国策·楚策》) 35.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秦策》) 3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3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我的一生读后感范文

我的一生读后感范文 我的一生读后感范文一 在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许多的书,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名叫《我的一生》。因为我被主人公海伦坚定的毅力所感动,被她的乐观精神所熏陶。 海伦小的时候由于发高烧,使得两耳失聪,双眼失明,结果再也不会讲话了,后来在苏丽文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海伦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学习,最后毕业于哈佛德克利夫学院,这靠的全是她那不屈不饶的精神。 她还十分乐观。对自己的残疾没有,而是勇敢的与命运去抗争,对什么事都想的开,放的开,从不怨天尤人,听天由命,最终取得伟大的成就。当她的第一本着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人们纷纷被她残而不废的精神所感动,所激励。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学习她有毅力以及乐观的精神,不因为困难而放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爬起,争取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我的一生》读后感范文二 你曾读过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所写的《我的一生》吗?从发行至今,这本书仍然占据畅销书目的首位。这是一本多么吸引人的自传!阅读中,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我的脑海中逐渐变得清晰:克林顿的

一生就好像小孩般追逐着快乐。这,就是他简单的人生信条。 克林顿乐观的心态不单单是寻求自我生活的满足感,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珍贵的基因伴随他走过人生每一步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和致命的感染力。他灿烂的笑容,亲切的举止,都是他大受欢迎的原因。在美国,不管白人还是黑人,老人还是年轻人,男人或是女人,都拥戴着他。 他在自传中陈述自己贫穷的童年生活,尽管充满不幸,但是面对失意和挫折,他都乐观以待,总能从不幸的泥沼中发现生命中的美丽。他的亲生父亲早在他出生之前便已过世,克林顿自小与爷爷奶奶居住在乡村。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一家人连吃饭都有困难。为了维持生活,年迈70的爷爷不得不在寒风凛冽的冬天挑着冰砖去换取仅25美分的报酬。尽管生活艰苦,但坚强和善良的爷爷并没有因此而厌倦生活,反而笑对困境,甚至在工作中不忘记给同伙们讲讲笑话逗乐大家。在克林顿的眼中,乡村的生活淳朴而充满诗意,善良的邻居们都勤劳的工作着,在这片土地里,他逐渐成长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并相信用信心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在克林顿5岁那年,母亲转嫁,继父并没有很好地照顾他们母子,反而在外酗酒,玩弄女人,回到家中便恶言相向,对家人。一次在父母的争吵中,克林顿险些死在继父的枪下,面对继父的恶行,克林顿十分愤怒,但他仍然坚持用自己的爱意去劝说父亲戒酒。尽管父亲无情,但他总能发觉父亲身上的优点并忘记过去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因为他坚信,只要父亲能够戒酒回家,全家人便能重新过上美好的生活。

孔子的音乐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343679.html, 孔子的音乐思想 作者:黄辉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4期 摘要: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其音乐思想也对古代中国音乐思想的发展 产生过重大影响。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集大成于《乐记》。荀子的《乐论》成为中国第一部音乐美学专著,从而奠定了儒家音乐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地位。孔子具有高度的音乐修养和才能,对于音乐,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孔子;仁;和;尽善尽美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之称,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纵观悠远流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它备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关注和推崇。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音乐思想发展的源泉,对后世音乐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思想,作为我国古代音乐思想的主体,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迄今还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提倡音乐、肯定音乐的主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占统治地位,他的音乐思想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仁”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支柱 春秋之际是中国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时期,其突出的特征是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崩乐坏。孔子发现单用“礼”已无法使人遵循周礼,周代已有的礼乐文化在当世的价值观念上以被冷落,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仁”不仅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其音乐思想的重要核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即突 出说明了这一点。面对这种文化秩序紊乱的局面,孔子试图通过自己的一套理论主张和思想学说来恢复和重建周代以来的人文传统,使礼乐教化合乎天道人心,合乎文明规范。要实现以礼乐为中心的文化价值理想,自然就先要实现具有本体意义的、人和万物所共有的“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是一种道德理性,是伦理伦常得以成立的人心根据,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感通和理解的精神动源。怎样达到“仁”境界?那就必须做到与人相亲相爱,亲即是仁的一个方面。同时还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精神建立起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应该是疏离的、异化的,而应该是“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八佾》)的、有情有义并能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只有在后者的基础上,“礼”所规定的上下 等级、长幼尊卑的秩序化社会才能实现。“仁”的精神既表现在“礼”中,也表现在“乐”中,就乐而言,仁是其生气盎然的基础;就仁而言,乐则是仁传达的精神载体。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单用礼法去约束人的行为,要求人遵循外在的文明规范,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效果,还必须强调乐的积极作用,即将“仁”的精神融人音乐,在尊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情操前提下,通过音乐审美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用“乐”去感化人心,陶铸人性调节人情,实现理想。

宽容的名人名言

宽容的名人名言 导读:关于宽容的名人名言 1、最高贵的复仇之道是宽容。——法雨果 2、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3、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 4、开诚心,布大度。——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 5、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6、宽容并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而是一种坚强和勇敢。——中国周向潮 7、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美)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 8、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9、宽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一味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远保持警惕,才能拥有。汪国真《宽容与刻薄》 10、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 11、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绝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美斯特恩 12、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怒。——马克吐温

13、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14、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佚名 15、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16、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俄罗斯)斯宾诺莎 17、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 18、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19、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佚名 20、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中国谚语 21、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 22、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中国谚语 23、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清)金缨《格言联壁》 24、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5、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论孔子地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谢子元 在我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真正重视音乐的只有儒家,尤其是早期儒家。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在音乐搜集、整理、修订、教学上自觉地做了大量工作,《论语》中记载他音乐方面的言论和实践近30处。孔子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音乐观,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丰富的音乐思想。可以说,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又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孔子生当“礼崩乐坏”的时代,他痛心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无道,愤慨于诸侯“八佾舞于庭”的儹越,以恢复和弘扬礼乐文化为一生志业。他“删诗书,订礼乐”,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教育学生(据说他还编有《乐经》作为教材,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约生前498年)著有《乐记》,是儒家的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一般认为也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系统地学习、研究孔子的音乐观,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扬弃和转型,对当代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孔子的音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音乐作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和道德教化工具的音乐功能观。孔子主要是从音乐的社会政治功能、道德教化功能的角度来强调音乐的重要性的。 我们的古人虽然很早就认识到音乐是“由人心生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即认识到音乐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精神享受、抚慰和宣泄方式,但却几乎从来没有把音乐当作一种单纯的艺术,放任人们“为艺术而艺术”,而是把音乐当成一种统一老百姓思想感情的重要的统治工具。《论语》和《乐记》大多是“礼”“乐”双提并论,如:“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礼节人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所有这些论述都强调音乐和礼的规范一样,是至关重要的统治工具。礼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能使上下有别,贵贱有等,人们各安其份,乐则能统一人们的思想感情,使人们互相亲近,一团和气,没有牢骚。 我们知道,儒家学派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讲“修”、“齐”、“治”、“平”,“博施济众”,以“内圣外王”为目标。因而儒家的音乐理论凸显音乐的政治教

儒家经典中的读书名言佳句

儒家经典中的读书名言佳句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专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2、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 3、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7、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四》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

该不忘怀。 8、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1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12、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13、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宋轼《晁错论》 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15、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

《人生》读后感2000字范文多篇

《人生》读后感2000字范文多篇《人生》读后感2000字 一个多月前我从市图书馆借阅了路遥的《人生》一书。因为期末工作忙碌的原因一直搁置着,现在学校放了假,我也得了空闲阅读书本。 《人生》一书的作者是路遥,然而路遥最出名的作品不是《人生》,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我上大学的时候顶热门的书,它和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一样广受赞誉,大学生群体争相阅读这两本书,我也不例外。近两年这两本书被翻拍成电视剧后传播度就更广了。但大学时期的我没有去关注路遥的其他作品,对路遥的了解仅限制于他是陕西作家,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这回看到《人生》一书也纯粹是个偶然。上图书馆去,我有一个习惯,总先去浏览一下大厅里新到的一批图书,然后再到图书馆里面去。我浏览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本封面上有“路遥——著”字样的书就决定借阅回去看看。 也是我阅读这天,我翻开书的封面,从上面的作者简介才知道原来《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改编成电影还曾轰动一时。这个简介中“轰动一时”四个字已经勾起我对这本书强烈的阅读欲望了。整个下午,我都在沉浸在这本书里。当我阅读完这本书上的最后一个字,合上书,再抬眼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换上了黑颜色的皮肤。 书中是有关一个叫高加林的年轻人几起几落的人生故事。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分配到县里做民办教师,好景不长,他的位置叫村里的干

部走后门让自己的儿子顶去了,高加林被下岗了。作为农民的儿子,他被迫回到了养育他的村子里。尽管他极度不甘,挣扎反抗无果后,不得不屈从突如其来的生活变化,开始了田间劳作。劳作的过程中,他与一个长时间爱慕他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村里姑娘巧珍相爱了。两人在热恋期间,他的命运再次发生了变化。在外当兵多年的叔叔回到县上任劳动局局长,劳动局副局长为了讨好他叔父替他安排了一个吃公家饭的工作——县通讯员。高加林到了县城和巧珍的来往渐渐疏离了,与高中同学黄亚萍之间的联系倒日益密切了,两人为了成为恋人各自断了他们所正在处的恋爱关系。此后,巧珍嫁了村里的一位庄稼汉;高加林这不明不白的公职来历被检举,他又回到了农村。当生活再次回到起点时,他才发现,原来他所最爱的人是巧珍。可他却将这人生至宝弄丢了....... 书名是《人生》,书里的故事也谈的是人生故事,想来作者是希望读者借着书中高加林的故事叫我们思考人生。书扉页上的一段话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这段话是给年轻人的人生警句,人生路有许多岔路口,有些路一旦走错了,人生格局就变化了。高加林就是在人生的岔路口走错了,他想走上“大路”,脱离农民成分,所以恋爱关系上,他选择了城市户口的黄亚萍,而不是目不识丁却对他情深意切的巧珍。高加林是庄稼人供养出来的读书人,也是农村和城市的混血儿,他身体里淌农村人的血液,头脑里却装着城市人的思想。他认为自己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高于村子里的庄稼汉。他极度渴望城市,城市却猝不及防地

诚信做人的名人名言精选

诚信做人的名人名言精选 导读:本文诚信做人的名人名言精选,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诚信的名言大全 1、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 2、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3、立足于诚实,其乐可无比。——戈特 4、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5、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 6、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8、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9、莫因事微而不诚,不为善小而失信。 10、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11、诚开金石,信步天下。 12、诚信友爱,和谐社会的一个动人音符。 13、诚信,不但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更体现出文明的力量。 14、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15、永开不败的诚信之花,永不消逝的中华美德。

16、广告是银,合同是金,承诺是铂金,诚信是钻石! 17、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18、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9、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敬轩 20、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克尔 21、金钱无法弥补道德缺陷,诚信能够提升人生品位。 22、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大仲马 23、你憎恨被别人欺骗吗?那就不要去欺骗别人。——克里索斯托 24、真诚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守信是构筑社会的基石。 25、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26、鸟语动听,是因为没有虚假杂音;花香迷人,是由于从不涂脂抹粉。 27、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28、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贵品质。——歌德 29、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30、当今世界的所有恶劣品质中,不真诚是最危险的。——阿尔及利亚

人生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人生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人生读后感1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是一部影响千万青年的励志名篇。著名导演贾樟柯说:三十年的阅读书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路遥的《人生》,让他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小学教师,当他很满足这个既体面又能施展才华的工作时,却被有权势的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了。在他痛苦绝望的时候,纯朴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这对于高加林来说,此时巧珍的出现无疑成为了他失意时的精神慰藉。 然尔新的机遇再次降临,重新回到梦寐以求的城市。这时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老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一位现代女性,对高加林的爱大胆而炙热,这也让高加林陷入了一个艰难选择中。一边是善良单纯的乡下妹子巧珍,一边是情投意合的城里姑娘亚萍,在反复考虑后,他还是选择了黄亚萍,善良的巧珍含泪接受了他的选择。 造化弄人,当他认为一切安定,准备施展才华抱负时,高加林通过关系到城里工作的事被告发。一切又回到原点。城里的姑娘离开了,当他回到村里,巧珍也已嫁为人妇。当他褪去骄傲,认清现实后,懊悔的扑倒在地上大哭起来。 这便是路遥《人生》不是结局的结束!至于后来高加林到底怎么样了,这应该让生活回答。 读完这本书,会觉得高加林其实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有信念、有理想、会自私、会虚荣,同时又是善良的、勇敢的。人都会走弯路,跌倒了能爬起来,就有希望。人生读后感2

就在下午快要晚上的时候,我读完了路遥的又一本书《人生》。掩卷后久久不能平息。我感觉这部小说没有写完,可《人生》嘛,哪有那么完美。 故事写的是黄土高坡平平常常的生活,普普通通的家庭。路遥啊,你总是能以不同的视角描述生活,也太轻易的决定笔下人物的悲欢离合,只是让读者怎么办?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夏末四点的太阳在西边的天上挂着,直接照射的地方还是很热,我听着一首张晏铭的《前男友前女友》。满脑子都是“生活啊生活”。对路遥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人该有多么的闲暇才能观察到这么多的生活真相,短短一支笔,勾画了很多人生。 故事主要围绕着高加林展开,一个贫苦山沟里的穷人家的孩子。生活和他开了个很大的玩笑。文中有两个字“捉弄”,可真是到位。前几章的时候,对于加林是一种同情,后来就有了点愤怒甚至是憎恨。在文中,生活才是永远的大佬,而在路遥笔下,生活才是永远的主角。包括《平凡的世界》。 如果要让我推荐一本书,我还会选《平凡的世界》,短篇小说似乎不过瘾。路遥的文章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对于读者理解人物带入人物有着很好的作用,而黄土高原特有的景物描写,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能不能准确的感知。 读他的书,有种在村头听故事的感觉,而且不会怀疑。 人生读后感3 简单的故事,明朗的线索,所谓的跌宕,名著《人生》即是如此。剥掉它华丽的外壳,呈现于人前的只有一个裸露的,懦弱的高加林,起码我是这样认为,就是我唯一的收获,不得不承认高加林能干,正直,热血,但这丝毫都无法掩饰他是人生指尖懦弱的颤栗者的事实。

音乐论文孔子的音乐思想

本科生课程结业设计(论文)题目:孔子音乐思想浅析 课程名称中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 任课教师杨子文 学生姓名何胜男 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英语方向) 学号1104011007 二〇一四年六月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 摘要从古至今音乐都与政治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先秦时期的音乐尤其如此。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音乐家。他在弹琴、鼓瑟、唱歌等多方面的音乐实践活动,为他的音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孔子的音乐思想,分别是形与神、美与善、礼与乐。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形与神的概念,但在他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却表露出他的观点,即形与神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美妙的音乐;孔子提出的美与善,分别指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容美,音乐作品只有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在孔子的教育中礼与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孔子所生活的鲁国,是一个受周礼乐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的国度,作为旧贵族的孔子对西周的礼乐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关键字孔子;音乐教育

1音乐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君子不仅要有淳朴的天性,还要有文雅的气质。在儒家的思想中,是否懂得音乐,能不能够理解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是一个人是否称得上“君子”的重要标志。因为只有“君子”才能够真正懂得音乐,理解其真谛,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1]后来《礼记·乐记》阐发了孔子的思想:“乐者,通伦理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这段话,把音乐在人格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讲得非常透彻。 孔子也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这里孔子是把诗、礼、乐作为人生修养的三个互相关联和依赖的方面或层次来看待的:首先,以诗来激发和引导人的审美感性,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次,以礼来规范和塑造人格品性,培养道德意识;最后,无论是创造力的激发还是道德人格的培养都要靠音乐来完成。也可以这样说,智性和诗性教育主要以诗来进行,德性教育靠礼来进行,而乐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二者的融合。孔子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十分注重形与神、美与善、礼与乐的辩证统一关系,其音乐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 孔子的音乐观点 2.1 形与神 孔子演奏古琴非常注意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在充分掌握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对乐曲的精神内涵的理解与音乐表达。《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随师襄子学习古琴曲《文王操》的情景:“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 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默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孔子学习古琴演奏时认真而严谨的态度,他在演奏中对乐曲“未得其数”、“未得其志”、“未得其人”的高标准艺术追求;而本质上又体现出孔子的音乐思想,即乐器演奏不能仅停留在对技巧的掌握和对乐曲演奏的熟练程度等方面,应以表达乐曲的深刻内涵,塑造乐曲的人物形象为重要目的,就是乐器演奏应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形与神统一。 2.2 美与善 孔子的音乐思想中的“美”与“善”也是他的思想主要观点之一,美善合一的观点在个封建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孔子在齐国观看韶乐表演后发出了“三月不知肉味”审美感叹,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这是于《韶乐》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完美的结合,而引发了孔子对艺术的审美评价与审美标准的深思。孔子所提出的“美”的概念,是指音乐形式方面的特征,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形式美,主要指音乐构成的组织则、音乐写作手法或音乐创作规律等等。“善”是指音乐的精神内涵,也就是一般来讲的音乐作品的内容美,主要指音乐中所包含的

关于君子的名言

关于君子的名言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诚物也。诚己,仁也;诚物,知也。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矣。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舆。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重言,重行,重貌,重好。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 君子不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君子攻其恶,不攻人之恶。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闲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末也,义之舆比。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周贫不继富。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舆,君子人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生读后感1000字

人生读后感1000字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生读后感1000字(一)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路遥的《人生》。《人生》是以改革时期陕北时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叙述了来自农村的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曲折的变化过程,其中他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为故事发生的主要矛盾,最终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再让我们对主人公高加林有深入的了解。他,一个土地养大成才的人,人生之路也是坎坷不平的,但他仍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幻想,令人同情。他,英俊潇洒,文韬武略,对外面的世界无比的向往,幻想最大城市内展翅高飞的生活,他的横溢的才华令人敬佩,他的理想我们可以理解。但对于他对感情的态度,我无言以对。 再让我们对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作一阐述。高加林,高中毕业为考入大学回到了农村,做了教师,这工作对他来说还算不错,也挺体面,他也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转为民办教师。但好景不长,村中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同样也是没有考上大学,在父亲的帮助下,顶替了加林。伤心欲绝的加林冲到家中,他内心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犹如一幅行尸走肉。但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爱着他的心地善良单纯的姑娘刘巧珍,给了他内心巨大的安慰给了他重新生活的希望,

他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位姑娘,但大家想象,一个才高八斗,一心幻想在大城市生活的青年与一个斗大字不识的农村姑娘能生活在一起吗?即使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又能彼此快乐吗? 后来,加林由于自己远在边疆当兵的叔叔的归来,又再一次回到了城市,成为了一名记者。上天又让他再一次遇到了自己高中同学黄亚萍,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女,他们有共同的话题,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处的很好,在一起彼此也很快乐。当黄亚萍抛弃了深深爱着自己的张克南,把爱带给了高加林,并且也谋划了他们的未来。高加林抵挡不住大城市生活的诱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无情抛弃了深爱自己的农村姑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自己很快就要迈进大城市,生活却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进城的背幕东窗事发,他不得不离开自己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与和自己相爱的黄亚萍,回到农村,得知巧珍已经结婚,他又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与失望之中。也就是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青年的追求,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高加林的生活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又何尝不是有很多的选择,我们做到三思而后行了吗?做出的选择让自己后悔过吗? 同时,人生也让我们认清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高加林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那份激情与挑战,我们才会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在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不断

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作者:任晓梅。(作者单位:洛阳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 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可追溯到二千八百年前的西周。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意识也在逐渐深化,形成的以孔子为代表的独特的儒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系,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对于领悟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利用音乐的教育作用来提高当代青年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春秋战国时期,在音乐方面,儒家学派与墨家、道家所持的观点不同,但儒家观点占主流。孔子(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一生极其重视礼乐教化并一生积极躬行,其谈仁、谈礼、谈信等都影响了二千多年来的中国人的心灵。而其谈音乐则较少为人所注意。其实,孔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家,他不仅懂得声乐韵律,而且会弹古琴,吹笛吹箫。他经常唱歌弹琴,以音乐表达情意和感受。孔子虽然没有建立非常系统的音乐理论,但他对音乐理论极其有研究,所形成的音乐思想已成为后人的宝贵财富,并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在理论上他强调音乐的政治作用,要求“乐”与“礼”相配合,以巩固国家统治。 孔子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在政治上崇尚“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承认音乐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善”和“美”来评价音乐,凡合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是著名的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伦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了“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不免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孔子认为,音乐美是作为一种艺术的范畴来与“善”(道德范畴)相对应的,而道德范畴所包括的,是大家所熟悉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伦理学说,音乐以艺术的形式帮助道德实施其教化作用,道德同时也渗透进音乐,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融合“善”,达到“美善合一”,于是便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孔子在美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以“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其“美善合一”的观点,是深刻而成熟的音乐美学观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思想,还相当完整地表现在《乐记》一书中。《乐记》代表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即音乐的起源是人的心灵受到外物的刺激,而以声音表现出来。音乐的作用在于“和”,即作用于人的情感;《乐记》在强调礼与乐的结合时认为“乐也者,情之不可变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关乎人情矣”。这样音乐在政治的指导下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也足以说明儒家强调音乐社会功能的特点。《乐记》提出了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有的内容和审美标准到现在仍还是适用的,如《乐记———乐情篇》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乐记》作者主要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秩序的需求,利用音乐作为端正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和谐一致,达到王天下的目的。美善的统一是儒家美学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对美与善的认识与追求标志着古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成熟。 孔子还有两个著名的观点,一个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这里孔子是把诗、礼、乐作为人生修养的三个互相关联和依赖的方面或层次来看待的:首先,以诗来激发和引导人的审美感性,培养想像力与创造力;其次,以礼来规范和塑造人格品性,培养道德意识;最后,无论是创造力的激发还是道德人格的培养都要靠音乐来完成。也可以这样说,智性和诗性教育主要以诗来进行,德性教育靠礼来进行,而乐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二者的融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说是孔子的审美教育思想的三个方面或阶段。另一个著名的观点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具体地说明了德性教育与智性教育的关系。在“立于礼”中,“礼”还没有完全摆脱外在的、强迫性规范的因素,而在这里,德性教育已完全内化为一种心理本身的要求:“道”是要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的依据是人的内在的德性与仁爱之心。正由于有“德”与“仁”的内在心理依据,人才不把理想的“道”看成是外来的、强加的,而是从内心乐于接受它。因此,道德的要求转化为审美的快感,故“游于艺”在最后。显然,“游于艺”是最高的境界或层次,它包容了“道”、“德”、“仁”的内容,并且是实现这三者的最终途径。由于有“游于艺”的层次,“道”、“德”、“仁”才最终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要求,从而成为自由完美的人性的组成部分。这里还可以引一句孔子的话作为对上述分析的印证,那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深知审美对人的力量,因而把它看成是教育人和人自我修养的最有效的途径。 儒家的音乐思想,一方面,充分肯定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温良礼让等;另一方面,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评价标准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美育和音乐发展有着较深远的影响。 二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说:“礼者,所以立身也;乐,所以成性也。”“礼使人获得行为规范,具体培养人性,树立人格,启迪性情,启发心智,使人开始走上人性之道;乐则使人得到人性的完成。”从以上的论述来看,音乐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使人的人性在“乐教”中完成。李泽厚又指出:“教远非传授知识,讲解义理,锻炼技艺,而重在整体人格的塑造,所以音乐(乐教)重要。乐无关知识,技艺,而直接作用于心灵,陶冶性情。”音乐已经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了,我们不禁要问:单凭一点好听的旋律就能使人的人格得以完成,它有那么大的魔力吗?李泽厚《美学三书·华夏美学》引孔安国注:“乐所以成性”,又引刘宝楠《论语正义》注:“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显然,孔子所指的“乐”,并非单纯的音乐,而仍是带有他的儒家是非道德伦理观念的“乐”,只不过是较前面的“乐”更高了一个层次。“乐无关知识、技艺”,孔子的弦外之音使我们认识到,音乐是与他的儒家学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同“仁”、同“善”结合在一起,初步阶段是以“诗”熏陶,接着授以礼制知识,到最后则以一种美学层面的方式———“乐教”(或者称“美育”)来潜移默化,使之成为孔子所要求的“仁”。“美”与“善”在这里已经以一种更高的层次合一了。“善”的内核与“美”的形式已经无须区分了,音乐不仅用以传情达意,还用于“传道”,孔子的儒家之道,及其圣人境界、道德心情,正潜藏在美的旋律中,所以乐能“直接感染、熏陶、塑造人的情性心灵”,已经具有“美育”的功能了。 今天,中国儒家的“乐教”思想已深深地影响着当代音乐美学思想。在二千多年后,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正是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之说。著名音乐史研究者黄自曾说:“作曲家作一曲,必定有所感于心故发为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使更多的人致力于美学原理的研究,美学对象可以是所有现实的美,比如对感情认识的研究,对艺术美的研究,对审美心理的研究,包括对音乐美育的研究。 音乐是情感艺术,提高完善音乐教育不仅对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将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每个音乐工作者,都应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在科学的美学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音乐在素

孔子家语名言

孔子家语名言(节选) 姓名: 1小人成群,斯足忧矣。 2政之不平,君之患也;令之不行,臣之罪也。 3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 4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 5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6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 7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 8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 9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业。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 10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 11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 12恭而敬,可以慑勇;宽而正,可以怀强;爱而怒,可以容困;温而断,可以抑奸。 13制无度量,则事不成;其政晓察,则民不保。 14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15与小人处而不能亲贤,吾殆之。 16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智者知人,仁者爱人。智者自知,仁者自爱。 17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士有争友,不行无义。 18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 19小辩害义,小言破道。 20君子而强气,而不得其死;小人而强气,则弄戮荐蓁。 21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 22明镜所以查形,往古者所以知今。 23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成,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称罗网。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试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2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25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 26不修其中而修外者,不亦反乎?虑不先定,临事而谋,不亦晚乎? 27匿人之善,斯谓蔽贤。扬人之恶,斯为小人。 28言人之善,若己有之;言人之恶,若己受之。 29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30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 31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何嗟及矣。 32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3夫礼,生死存亡之体。 34巧而好度必攻,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成。 35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3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7毁人之善以为辩,狡讦怀诈以为智,幸人之有过,耻学而羞不能,小人也。 38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3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40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 41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42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43防怨犹防水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44(五不祥):损人自益,身之不祥;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释贤而任不肖,国之不祥;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 45富而不好礼,殃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