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三棋

成三棋

成三棋
成三棋

三棋

平素爱好对弈。象棋、国际象棋、军棋、跳子棋及后来的围棋,都可厮杀得脸红耳赤,昏天黑地。尽管没上级也没入段,也没有过为国争光的辉煌战绩。甚至还是常败之将,却依然如故。真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因此,看到谢添的倒笔书法:棋乐无穷、顿觉概括精当,是那么一回事儿。无乐谁还对弈?

然而,我记忆最深的棋却不是能够上台面的象棋、围棋,而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棋:成三棋。说得丑,那时我们仅见过中国象棋。围棋和国际象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象棋还是在“高手”的欺辱下开始偶尔为之的。要么让车马炮,有的甚至不要所有车马炮。你不下,别人还不屑一顾哩!人一挪开,自然有人争着上。所以记忆最深的对弈不是下象棋的溃不成军,而是过足棋瘾的成三棋。

成三棋号称为棋,却没有固定的棋盘,也没有固定的棋子,亦没有成品出售。然而它却无处不在。在田头地边,随便席地而坐,即可开辟战场。在地面画上一个棋盘,随手捡起泥巴石子作棋子即可开战。有时甚至将稻草一掐也能成为棋子,只要能分辨出子属何方就行。如此简单的棋,没有深刻的理论垫底,也没有炙手可热的巨额奖金能拿,更没有九段棋圣和国际特级大师的荣誉可得,更不可能有师传口授,因此显得很土气。直到现在,我仍然没看到谁为评职称而编一部成三期名谱出来。正是因为土气,它显得很普通,因而广受群众喜爱。只要稍微看上几盘,即可成为先锋勇士去上场拼杀。那时候,我所在的方圆几十里,可以说男女老幼人人皆懂,个个会下。成三棋的棋手到处都是,大家都是对手,也都是棋友。而且,下成三棋是不能让子的,先下还必须猜拳才能定夺。在棋盘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世俗成见之说。男可与女较量,幼可与老抗衡,谁下输了必须俯手称臣。因此,下成三棋是最平等自由的。

下成三棋为二人对阵。每人九粒子。在一个三个“口”和四个十字构成的类似回字型棋盘的二十四个交点上落子。一方三子一线即为成三,要吃掉对方非成三的任意一子,直到把对方子吃完才能获胜。成三一旦下成梭马三,即一个子走一步退一步都有三成是最佳战阵,基

本上能置对方于绝境,九粒子经不得几吃!梭几下就全军覆没。对付梭马棋的绝招就是营建十字三,让其吃一个再成三反吃一个,破掉“梭马三”。成三棋基本上没和局。如若下成和局则是成三棋的最高境界。因为谁也无法成三。不过这时后手常常讥笑先手的棋臭。正是因为成三棋姓土,名下里巴人,它在乡村便有大市场。经常有冤家对手捉对厮杀,有时通宵达旦。围观者也不少,一是学习棋艺,二是凑凑热闹,三是打发时辰。村里美珍姑娘人长得漂亮,成三棋也下得潇洒,一旦下赢,总是喜欢将垂在胸前的长辫子往后一甩。我们当时称她的辫子为马尾巴,总想不让她翘马尾巴,挖空心思设置梭马三陷阱,让她不能趾高气扬地甩辫子。我们发觉她棋艺一般,经常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但不知何故,她在黑娃面前却是常胜将军。此奥秘直到我听到黑伢的赞美:那辫子从脸上扫一下人特别舒服。我才得知其败缘由,而这就标志着我已告别少年!

若干年之后,我们的体育竞技日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起来,象棋围棋等也学会了。虽说也很激烈,也很投入,但我总觉得鼎盛时的成三棋下得最为火爆。一旦细想,则会发现,在那一切成为荒芜的时候,下里巴人的成三棋竟是荒芜地带上生长出的一点新绿!可见,民间流传的成三棋,不仅有其体育运动的竞技功能,还有享受精神生活的文化政治功效!要知道,我们从成三棋身上得到过多少欢乐!

然而,成三棋如今已成为昔日的梦幻记忆,基本上没人下了。虽说它还没有失传也不可能失传。前不久,我返回乡村,突然心烧,想找人对弈成三棋,却找不到棋友。大家都忙于打扑克,忙于搓麻将,一律是打“有意思表示”的牌。目睹此景,我百感交集,不由想起有关成三棋的故事,心中一半是亲切,一半是怅惘。

近来发现了一款手机益智类游戏:Mill deluxe,豪华迷尔棋,规则是每人可下九个棋,当棋子在棋盘上相互连接的格子上三个连成一条直线垂直或竖直的,就可以成功移除对方一个棋子,当对方只剩下两个棋子或在规则上没有任何可移动的棋子时,就可以获胜。

游戏很好玩,我和大笨笨一下子就迷上了,每天都来决战几盘,游戏规则虽然简单,可是随着玩的次数越多,却发现这款游戏其实并不简单,第一阶段的排兵布阵极为重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在第二阶段中陷入僵局,阵地失守,第二阶段的攻守相持中也须十分谨慎,否则也可能失去先前的大好形势,棋盘上每一棋子都可能起到致胜的作用,不可小觑。一个小小的移动都可以化险为夷,有柳暗花明、拨云见雾之快感,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简单却又益智的小游戏。

不信,你也来试试看

唱响壮族山歌 传承民族文化

唱响壮族山歌传承民族文化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山歌韵律独特,曲调优美,语言生动,风格多变。源于对壮乡音乐的感动,对壮家山歌的无限挚爱,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唱响壮族山歌传承民族文化》。 “自古山歌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刘三姐这句歌词,贴切地描述了壮族山歌源于劳动、源于内心的真实情感。壮族人人会唱歌,是因为有刘三姐这位歌仙。人人知道壮族山歌动听,是因为有《刘三姐》这部电影。有人说:刘三姐骑鱼上青天,留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刘三姐被我们壮族人称为“歌仙”,也被广西的其他少数民族称为“歌仙”。她能歌善唱,不仅常以山歌赞美大自然,歌颂劳动,歌颂美好的爱情,还用山歌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表达劳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深得壮家人的爱戴。 都说壮乡的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红色的朝霞,映现在山峦的隐处,顺着水流,只要你凝神倾听,便会听到刘三姐传下来的歌声: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 壮族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凡有壮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间地头、晚间劳作之余以及红白喜事上,总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各种大小节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兴。(唱:敬酒歌) 而不同地方壮族原生态山歌曲调还不一样,如一个区不同县份就有不同山歌曲调,有高昂的嘹歌,有婉转动听的那坡山歌,马山的三声部山歌,大新的高腔山歌等,多以对唱为主。(唱:)

壮族山歌是经过了上千年的锤炼和演化,才逐渐形成自己固有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演唱特点和演唱方法。100多年来,西方学者一直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民歌,直到1985年,广西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在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发现了壮族三声部民歌,彻底推翻了这一说法。这一发现也有力地反驳了西方学者的理论,轰动了世界音乐界。 壮族山歌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形象地比喻,民歌好比是草原上的野草,自生自灭。任你风霜雨雪燎原大火,但终于还是能大片保存了下来。因为无论在哪个时代,民歌始终是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人民的欢乐与痛苦,是一种精神的依托与归附。民歌也是符合优胜劣汰原则的。好的民歌,世代传唱,婉如醇酒,愈久弥香。和中国民歌一样,壮族山歌也是这样经过历史熔炉的冶炼,比精钢还精,比真金还真,世代相传,百唱不厌,长传不衰!

壮族三月三习俗作文800字五篇精选

壮族三月三习俗作文800字五篇精选 壮族人的能歌善舞是举世闻名的,他们以歌来讲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泄情绪,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壮乡处处成了歌的海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壮族三月三习俗作文8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壮族三月三习俗作文800字一 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应了。开始,外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 第二天,外婆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紧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外婆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经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 可是当外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他们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从那些叔叔阿姨脸上的表情来看,我猜想他们唱的应该是喜庆的山歌。听到他们的歌声,我突然想起现在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里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选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语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态唱法";,我想:这些叔叔阿姨们唱的调子大概也应该是原生态唱法吧。 看着看着,我忽然想外婆还在家给我做五色糯米饭呢,于是我赶紧往家跑去。刚回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清香味从门缝里钻出来。我赶紧跑进家去,只见饭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它们的颜色分别是:红、黄、黑、紫、白五种。我连忙盛了一碗糯米饭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那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味道鲜美、纯正平和、且有微甘、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如今,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可是每当想起外婆做的五色糯米饭,那浓浓的亲情和纯

活力校园实施方案

活力校园实施方案

“让校园活起来”活动实施方案 校园不但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锻炼身体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发挥个性特长、活跃课余生活、形成健康心理的场所。学校教育应当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完善课程体系,创立学校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办学品位,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根据市教育局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锻炼学生的身心”这一目标,紧紧围绕“让校园活起来”的主题,努力营造全体师生全员参与共创活力校园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我校教育健康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为了使创立活力校园活动健康、稳步、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王东 副组长:曹华 成员:张明刘红臧丽谢元 校长对创立工作总负责,直接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政教处、教导处紧密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另外,学校领导小组还将认真研究和制定与创立工作相关的工作计划和措施,确保创立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具体方案,有责任到人保障创立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三、广泛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创立活力校园,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需要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把创立活动切实落到实处。为了营造师生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学校准备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让校园活起来”工作的积极意义、目标和任务,大造声势,充分动员发动。一是召开动员大会,向全体师生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宣传建立活力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利用学校板报宣传栏等进行广泛宣传;三是班级创办主题教育黑板报;四是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或者班队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经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参与创立活动的意识,从而使广大师生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创立工作中来。 四、紧扣活动主旋律,不拘一格,努力打造活力校园。 为了实现创立“让校园活起来”的奋斗目标,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促发展,自主创新激活力”为统领,大胆创新,力争使活力校园的创立工作抓出特色,抓出成效。具体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校园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努力打造活力型校园。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活力校园的根本特征和反映,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是学校隐性的课程,对学生成长大到理想情操、个性品质,小到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在教室内外悬挂名人名言,在班内张贴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班训”让美好的班级环境和良好的班风成为育人的载体;二是

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方案

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方案 读书是教育中的本质活动,书籍启迪智慧,阅读缔造灵魂。为引导广大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以读书强素质,以读书传文明,以读书筑梦想,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书香校园。下面给大家分享书香校园读书的活动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为实现20XX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六大创建’为载体,以‘四大校园’为目标,打造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的远景规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按照“师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大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通过建设“书香校园”为实施现代学校建设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1、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

2、教师:增强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促进专业化成长。 3、学校:改进德育模式,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办学品位,创建学习型学校,逐步走向现代学校。 三、活动主题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四、学校“书香校园”指导组 组长:xxxz 副组长:xxx xxx xxx xxx 成员:xx xx xxx xxx xxx xxx 五、实施原则 1.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让学生阅读最有利于自己精神发展和最适合个性发展的著作。教师阅读,则以原理掌握、方法习得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通过阅读激发阅读人持久的兴趣,引发阅读人可持续的思考,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引导学生、教师更多地从经典读物中汲取营养,在汲取营养的同时,用时代的眼光去衡量,去“拿来”。把真正优秀的时代读物遴选、推荐给师生,用他们的眼光,去打造经典。 3.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引导师生把眼光放开,在全世界范围内汲取营养,同时,汉语

壮族山歌进课堂

【摘要】壮族山歌是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形式,把壮族山歌运用到课堂上来,可以使得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壮族山歌进课堂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详细的阐述,进而提出壮族山歌进课堂的相关有效的手段,并且在课堂中进行山歌教学,营造壮族山歌走进课堂的学习氛围,旨在使课堂教学渠道得以拓宽。 【关键词】民族艺术;壮族山歌;课堂;教学 一、前言:对于广西壮族人民来说,山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同时,广西壮族山歌形式多种多样、韵律独特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特色,不但为壮族人民广为传唱,也由于其旋律优美、艺术性高而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而在课堂中引入壮族山歌的举措,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传承的形式保护该种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保护壮族山歌的同时,将音乐课程教育体系丰富起来。 二、壮族山歌的本质 壮族山歌属于较为成熟的艺术形式,并为壮族人民广为传唱,其几乎汇聚了壮族文化所有的精粹。壮族山歌主要有如下三种:勒脚歌、排歌、散歌。从古至今,壮族人民都是以山歌作为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进行节日庆祝、祈福自己、祈福他人等都通过吟唱山歌来实现。而且壮族人民还常常举办相关“歌节”等活动来利用山歌的形式来对生产、生活知识及技能来进行传授对历史知识进行传播,比如生产歌、季节歌以及历史歌等,并且这些山歌达到了相当高的思想高度并且体现出深刻的人民性,属于一种成熟的艺术的形式。因此可以这么说:壮族山歌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智慧的结晶,也是壮族民间艺术的一座丰碑,它包含着壮族人民的情感,是壮族人民生活经验以及思想精神和艺术智慧的成果。 (一)壮族山歌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聚集地城市化变迁,壮族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面临着无人继承发展的尴尬局面,壮族山歌的传承、发展和弘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究其原因在于:(1)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严重冲击了传统音乐;(2)较年轻的壮族歌者没有把壮族山歌很好的传承下去。这就导致了包括山歌在内的很多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殆尽,从文化的传承发展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也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因此对壮族山歌进行继承和发扬,不能只寄希望于老一辈民间歌者的努力,而要利用现代教育的手段把山歌引进课堂来对壮族山歌的加以传承和发扬,即引导壮族山歌进课堂,令其成为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 三、壮族山歌进课堂的意义十分重要 “壮族山歌进课堂”的现实意义十分重大。众所周知,课堂教师授课教学是传播相关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壮族山歌进课堂”则可以更方便、有效的通过相关的教学资料壮族山歌的各种表现手法以及音韵规律进行精确的记录,另一方面还可以把壮族山歌和壮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帮助学生的精神文化层次以及学生的精神生活或者学生的审美情趣都得到较好的提升。 (一)传承壮族文化 “壮族山歌进课堂”需要传统的壮族歌者提供相关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壮语来进行相关的记载。“壮族山歌进课堂”可以使得更多的壮语歌者对本族文化及山歌进行有效的传承,最终使得他们自身特长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融入到现代化社会之中。壮族歌者在“壮族山歌进课堂”的过程中起到了课堂教师的角色,同时可以利用壮族隔歌者吸收更多的壮族学生来学习和继承本民族文化,最终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认识得到了加强。“壮族山歌进课堂”同时也可以对传统的壮族山歌进行整理和收集,这样可以使得壮族文化的记载和发扬得到更好的发展。“壮族山歌进课堂”也能够增强壮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推进和弘扬壮族传统艺术、文学、文化和习俗等,最终使传统的文化、山歌能够和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更好的结

浅析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方式及困境

浅析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方式及困境 壮族三声部民歌主要流行于广西马山、上林、忻城等三县交界处的壮族地区,其中马山县东部的古寨乡、加方乡、里当乡和古零镇是分布的密集地带。最早出现在唐宋,盛行于明清时期,是一种流传于民间极为珍稀的民歌。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曲调优美、旋律动听,且欢调多,堪称广西之最。其结构为三声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具有独立的音调,第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和谐,声色悠扬,悦耳动听,风格独特。三声部的歌词结构一般是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并且有严格的腰脚韵。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在劳动生产中的感情、文化、智慧的结晶,传唱于壮族社会的生活生产、恋爱、婚丧和乐神等过程中,内容主要反映壮民族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文化特质,表达壮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在调查中得知,三声部民歌歌圩是壮族人民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汇集在一起对歌的传统歌唱活动。除此而外,人们过年过节,婚嫁办喜事、定亲、拜结老同、新屋落成、满月酒、办丧事、串村和赶街在路相遇、姑娘回娘家探亲等等,都有男女对歌,壮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歌谣与民间习俗相依存,与壮族文化同发展,可谓壮族民歌无处不在,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一、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方式 早在唐宋时期,在史书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壮人迭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它所表现的是壮族人民劳作之余,在山野对歌,借由最能拨动心弦的歌腔和声势来表达最炽热的感情以感染对方,是千百年来壮族人民生产生活和智慧的结晶。壮族三声部民歌历经岁月,能够世代相传至今,与其传承方式分不开。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

活力校园活动方案范本

活力校园活动方案 一、活力校园白勺意义为了进一步配合我校白勺课改,让学生不但在课 堂中活跃、愉快起、也要让 学生在课外充满活力、愉快、积极向上、健康所以我校积极开展活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白勺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勇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白勺形成;让学生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体验和感悟自己白勺心理状态,学会解决问题白勺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白勺信心和勇气,提高参与者适应学习白勺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释放精神压力。 通过开展活力校园白勺拓展训练活动,培养我校学生积极向上白勺乐观生活态度及创造性白勺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升个人白勺自信心、意志力、决断力,增强受训者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白勺信心,激发潜能,熔练团队,培养受训者白勺组织归属感,增强同学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白勺意识,有效地将个体溶于团队之中,培训团队凝聚力,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白勺促进作用。 二、训练主题:关注情感体验熔铸激情团队三、活力 校园预计达成白勺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白勺竞争和合作意识,认识到合作对于一个集体白勺重要性,学会更女子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优化人际环境;学会在合作与竞争中尊重对手、理解他人、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2.培养学生白勺抗挫折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白勺过程中,达到"熔炼团队,净化心灵、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白勺培训目标。 3.培养执行力和纪律性,服从团队统一安排,遵守共同白勺承诺与约定,增强学生白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

4.在挑战白勺项目中,学会独立思考,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学会发挥潜能以促进个人能力白勺突破,创造激情团队,迎接艰巨挑战。 四、训练时间: 年9月10日——1月26日周一至周四下午第三课 1、周一、初一拓展训练(以年段为主)、初二、兴趣小组 2、周二、初三拓展训练 3、周三、初一拓展训练(以班级为主)、初二拓展训练 4、周四、初二拓展训练初一兴趣小组 五、兴趣小组场地安排 1、羽毛球:在教工宿舍边白勺羽毛球场、U形楼、大操场两个 (如有下雨在多媒体集中点名上理论知识) 2、篮球:在大操场(如有下雨集中物理试验室点名上理论课) 3、排球:在大操场大树下(如有下雨集中物理试验室2点名上理论课) 4、乒乓球:在大操场乒乓球桌处(如有下雨集中化学试验室点名上理论) 5、音乐:综合楼音乐教室 6、美术:综合楼美术室 7、棋类:在现政治处 8、舞蹈:在现校长办公室

校园读书活动方案2020校园活动

校园读书活动方案2020校园活动 校园读书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新教育实验的形式下,我校深入学习新教育的丰富内容,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推出“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师生读书活动,力争通过“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也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 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具体目标: ①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师生尤其是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开

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②通过读书活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兴趣,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③通过活动,师生一起体验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境界,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书香校园特色,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三、本学期的工作要点: (一)营造读书氛围 阅读需要氛围,这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准备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1、校园挂条幅,在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例如: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等。 2、各班在11月中旬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3、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4、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设一个开放性的阳光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谷城县冷集镇小学张海燕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同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代表一种风气、体现一种和谐、孕育着一种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表现在对师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学校美化上,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本人认为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1、建立学校的文化传统。学校确立学校重大集会的时间形成文化传统,开展主题教育,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每星期一的国旗下讲话;“六一”、“教师节”、“十一”、等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一次集会一个主题、进行一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展示师生在绘画、表演、手工制作等方面的才能和特长,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思维方法,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定期表彰奖励先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鼓励学生立志成才。 2、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如成立广播组,各班学生每周投稿,选优秀稿件定期播音,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发挥宣传栏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设立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等,每班要有一个图书柜,可以把学校图书室里的书籍分发到各班,并且每个月更换一次书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使学生对书的爱好成为首要爱好,让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去探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看一份报纸,看一本好书,会唱一首好歌,会说一句格言。学生每天能读板报、看标语、听广播,时时刻刻都在接受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同时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篮球、绘画、手工制作、合唱等兴趣小组,分组定期开展活动,专人辅导,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发展。为学生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壮族三声部民歌声部结合形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9469063.html, 浅谈壮族三声部民歌声部结合形式 作者:梁栋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7期 【摘要】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音乐的“标志”。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壮族人民生活中的“真善美”,而且是中国民间艺术的财富。本文从声部结合形式角度分析,从中引出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和谐之韵。 【关键词】壮族;三声部民歌;声部结合形式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一、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发现 西方音乐界曾称断言:“中国音乐以线性思维为主,不存在多声部民歌。”直到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的发现,强劲有力地回击了西方音乐界的言论。从此开启了中国多声部民歌的新篇章。壮族三声部民歌流行于广西马山县与上林县一带。1964年,武汉音乐学院梁甫基、李斌、李坚雄在上林县记录了第一首广西三声部民歌《上山望乡》。广西第一首三声部民歌的发现为后来广西三声部民歌的继续挖掘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二、壮族三声部民歌声部结合形式 (一)对和式 三声部民歌的声部进行中,各声部在同一调式音阶,同一音區内进行。只在节奏上有着不同的处理。如谱例: 第一声部是主旋律,节奏密集。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的简化,节奏平稳。第三声部又是第二声部的简化,节奏开放,音程为小三度。三个声部层次分明,一层烘托一层,气氛热烈,音乐形象鲜明丰满。 (二)对比式 三个声部在同一时间内结合,虽然在同一调式内,但每个声部都具有独立的旋律线条。如谱例: 这首马山三声部民歌结构独特。在单一乐段内以五声音阶羽调式同一音区,通过节奏处理,形成声部对比。其中声部超越交错,由于民歌手们因为音域的局限,习惯于讲究横的效果。在声部的安排上,第三声部超越第二声部,第二声部有时也超越第一声部,最后以同度结束。从而造成此起彼伏,情境交融的音乐韵味。

校园读书活动方案集锦

校园读书活动方案集锦 校园读书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提高文化素质 为目的,以加强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开展读书活动为载体,组 织和引导全校大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感悟人生,享受生活,开拓视野,努力为大学生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氛围。 二、活动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着力营 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广大 读者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发挥图书馆教书育人的作用,促进学校良好学风建设;通过活动,开创读者服务工作的新局面,彰显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同时,进一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读书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共同推动我校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 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步伐。 三、活动主题: “读高雅书,做高尚人” 四、活动口号

1.保障阅读权利,享受阅读快乐 2.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 灵 3.让读书成为时尚让学习成为习惯 4.我读书,我充实;我读书,我快乐 5.让好书走进生活,让阅读成为习惯 6.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校园 五、活动时间 2020年4月23日——2020年12月31 六、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图书馆 协办单位:读书人俱乐部 七、活动内容及安排 1、系列活动之一:开幕式暨“世界阅读日”宣传活动 时间:4月23日(星期五)上午10:00 地点:南校区图书馆1楼大厅 参加对象:图书馆全体馆领导、部主任、读书人俱乐部全 体成员、教师代表、部分学生代表。 主要内容:举行第二届读书节活动开幕式,馆长致开幕辞,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讲话,活动开幕。同时,利用电子显示屏 滚动播放世界阅读日的宣传资料,利用气球、横幅悬挂阅读活 动宣传标语。

-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方案-多彩的秋天主题

"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方案:多彩的秋天主 题 “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方案 主题名称:果子成熟了 主题产生:秋天慢慢的到来,将植物界的生灵们变成金黄一片。各种美味的水果、粮食成熟了,农民忙着采摘。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花草树木变换的季节。在小朋友的周围,都悄悄的发生着变化。看这孩子们高兴的吃着水果得到启发。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秋天,了解秋天的主要特征,以及秋季的气候、植物的变化,欣赏秋天的美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知道秋季人们如何收获,乐意参加各种收获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所以我选择了这样一个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知道秋天天气渐渐变凉,小草和树的叶子开始枯黄,菊花开放了,果子成熟了。 2、认识秋天成熟的各种水果。 3、通过对秋天的理解,展开想象发展动手能力制作关于秋的作品。 活动准备: 1、

2、 3、关于水果的视频秋天的各种水果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1、认识水果 ⑴通过卡片和视频认识各种水果 ⑵解各种水果的吃法 ⑵介绍自己唱吃的水果,锻炼语言组织能力 2、了解果实的 ⑴通过视频来了解果实成熟的过程 ⑵果实生长的环境,果实的生长环境各种不同,有在土里、树上、藤上的 ⑶了解果实的成长,采摘。认识到农民农作的辛苦。 3、吃水果的益处 ⑴展开讨论,多吃水果的益处 ⑵教师得出结论: 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水分和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益身体健康不同的水果所含营养元素是不同的。 4、喜欢的水果 ⑴讨论我们常吃水果的颜色和特点 ⑵介绍自己喜欢的 ⑶用剪纸或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喜欢的水果,锻炼动手能力

5、活动总结 秋天到了,周围环境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同时各种美味的水果成熟了,经过果农的辛苦劳作,我们能吃到很多好吃的水果。水果所含营养非常的丰富,多吃水果能长高,身体健康变的更漂亮,日常中要多吃水果。 活动拓展: 1、 2、回家拿多种水果做比较,它们各有什么区别听关于水果的故事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前言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会孕育一方文化。环境可以造就某种文化,文化也可以改变人文环境,而一切文化又都具有其音乐属性。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本文将以广西壮、瑶、侗三个少数民族民歌为例,探讨广西民间歌曲所透露出的文化特质。 民歌 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民歌是口头文学,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一首首民歌就像一颗颗珍珠,用文化情感将它们串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民歌作为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艺术形式,在广西经久不衰,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人们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 广西是个爱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轻钱财、重人品、鄙权势的价值观。这些特质常常明显地反映在民歌之中。在广西各族的民歌中,主要的是山歌,此外,劳动号子、水歌、渔歌、谣歌、儿歌、酒歌、风俗歌等也非常丰富。同时,广西少数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着自己丰厚独特的民歌和自己传统的唱歌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做娘”、侗族的“会期”、苗族的“赶坡”和“坐妹”、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哈节”等。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音乐汇成,使得广西“歌海”之誉广传天下。 一、壮族民歌。 壮族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善歌著称,他们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春秋时代壮族先民就有以歌代言的“越人歌”。这里的人们从降生人间即开始聆听摇篮曲,直至结束生命而为其演唱哭丧歌为止,一生可以说都是在歌声中度过的。壮族人民大都喜欢听民歌、学唱民歌,不仅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民歌中了解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历史,学习和体验本民族的祖先布洛陀这位“无事不知晓的老人”和“歌仙”刘三姐的斗争意志和生存智慧,而且他们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本身就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对象的活动,是一种善于体验生存意志和情感,善于享受生命快乐的一

舞动青春活力校园大学生交谊舞大赛活动方案

舞动青春活力校园大学生交谊舞大赛活动 方案 一、承办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交谊舞协会 二、参赛对象: 青岛农业大学全体在校生 三、地点安排: 1、活动报名:东苑3#楼前空地 2、初赛:知音广场 3、决赛:知音广场 四、时间安排: 1、报名时间:4月12日-4月13日 2、初赛时间:4月23日晚7:00—9:30 3、决赛时间:5月14日晚7:00-9:00 五、活动开展: 1、4月12日-4月13日第三届“舞动青春、活力校园”大学生交谊舞大赛报名 2、4月15日召开全体参赛人员会议,并抽取初赛出场顺序,

拷贝比赛音乐。 3、4月23日晚7:00-9:30 在知音广场进行初赛,选出晋级决赛选手 4、5月14日晚7:00-9:00 在知音广场进行决赛,并颁奖 六、比赛日程安排 比赛程序: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 1、初赛阶段: 1) 比赛时间:xx年4月23日7:00—9:30 2) 比赛地点:知音广场 3) 比赛评委:交谊舞专业裁判及专业老师 4)公布决赛名单:xx年4月23日晚初赛结束之后,到各参赛选手 2、决赛阶段: 1) 决赛顺序抽签及入场式、闭幕式排练:xx年5月14日决赛当天上午8:30 2) 比赛时间:xx年5月14日晚7:00 3) 比赛地点:知音广场 七、比赛内容及要求: 1、组织形式:以参赛选手为单位,进行初赛,晋级后最终进行决赛。 2、参赛舞种:三步、四步、华尔兹、伦巴、恰恰等舞种可任选一种,每对表演时间不超过6分钟。

3、各参赛队舞曲伴奏和服装自备。 4、比赛出场顺序统一抽签。 八、奖项设置: 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按照进入决赛的10%,20%,30%,40%比例评选。 九、注意事项: 1、服装(自备): (1)男士:上身白色衬褂,下身西裤、皮鞋(严禁穿旅游鞋和其他形式鞋上场) (2)女士:下身裙子,高跟鞋 2、号码牌: 各参赛选手分别抽取相应个数的编号,将根据所抽编号顺序进行上场表演。 3、评分标准: “舞动青春活力校园”第二届校园交谊舞大赛评分表 评分标准 服装10 与音乐节奏配合表演能力15 准确性15 花样10 熟练性10 动作力度10 动作幅度10 动作整齐协调一致10 动作优美表现力10 得分 总分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对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其接受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基础,实现我国总的教育目的和小学教育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班级活动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提供了实践的条件和生活经验的基础。班级活动,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密切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个人同他人、集体、社会的复杂关系,并在实践活动中履行所掌握的品德规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把小学生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广泛的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班级活动使学生学习的领域扩大了,学习机会增多了,有效的激发求知的兴趣,这对促进智能的发展有很大帮助。班级活动使学生不仅动脑动口,而且动手动脚,全身运动,身心处于紧张热烈而又轻松愉快的幸奋状态,从而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可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培养劳动观点和习惯。 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和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地去选择自己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按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使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这也有利

于班主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特长和能力的发展。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主创精神的培养。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人,有的班级活动需要由他们自己来设计、组织、管理,即便是以班主任为主组织、领导的班级活动,同样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设计、管理,这些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有积极的作用。班级活动还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使他们在交往中培养起健康的、丰富的感情,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二)班级活动是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方法。 第一,班级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一般来说,组织、形成班集体总是以协调一致的集体工作和有益的班级活动开始的。如果一个班级不开展或很少开展活动,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的。 第二,班级活动有助于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发展与完善。班集体是实现班级的奋斗目标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而组织相应的具体活动则是班集体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重要形式。只有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如果没有活动,学生就不会感到集体的存在,也就不会主动的关心集体,为集体的利益而奋斗;而有了活动,学生则会精神焕发,并促进学生间的交往、团结和班集体的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 首先,我作为一个马山人因为马山有三声部感到自豪。我记得第一次听到三声部这个词是在高一的一节音乐课上,那时老师讲到民歌那一节的时候给我们介绍了三声部,并告诉我们这是我们马山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去爱护去把它发扬光大。直到高中我才知道三声部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深表惭愧。还记得我近距离接触三声部是在县里的一次民歌节上,那时我们高一作为学校的代表去参加了民歌节,观看了各种民族表演,当要看到三声部的时候我们都很激动,因为之前听老师介绍过,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情绪真的好激动。果然,不出我们所料,三声部民歌真的有她独特的魅力,那清澈的声音,吸引住了在场的所有观众,真的很具有感染力,可以说给我们进行了一场洗礼。 据我了解,三声部民歌发源于马山县东部大石山区的加方乡壮族地区,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它的产生与当地壮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劳动生产密切相关。其中在婚嫁、丧葬等民俗活动与师公唱师乐神中显得最为重要。 当时在观看表演的时候带队里的一位音乐老师给我们说到三声部民歌中代表主旋律的第一声部、第二声部由主唱者演唱,第三声部有两人以上合唱者合唱合声附唱。三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柔和,风格统一,一声部、二声部独立音调,三声部陪衬和声。她说这种演唱方式有三个特点:一、演唱者全用支声复调和声,具有三度和声风格;二、时兴“哈”声。“哈”声的风格变换不定,声调时兴每一次都有区别,但都符合主旋律;三、歌词都有严格的押韵。五言四句歌词符合壮歌的普通押韵规律;五三五主六句歌词的第一句、第二句的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押韵,第四句、第五句的末尾词相押韵,第四句、第五句的末尾词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相互押韵,因此,此类句式结构的歌曲又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县政府发现三声部民歌以来,文化部门就开始组织对三声部民歌的初步保护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掌握了三声部民歌的起源、分布、生存环境和传承等方面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本掌握了三声部民歌的音调、结构、特点和演唱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多次组织三声部民歌参加国内甚至国外演出,普遍得到认可,许多音乐人士还根据三声部民歌元素创作了不少的歌曲,三声部民歌名声大起。2003年,马山县以参加第五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抓紧抓实三声部民歌的建设,积极开展推介工作,选送的歌曲人围民歌节开幕式演唱、“东南亚风情夜晚会”演绎三声部民歌,三声部民歌艺术震撼了国内外观众,再度引起音乐界的兴趣和关注。2003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版权局对马山县申请保护的《马山县三声部民歌歌曲》给予登记保护。 虽然县政府对三声部民歌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但三声部目前的发展前景还是令人担忧。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的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识都发生了改变,对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冲击。在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发生改变,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承的主体也日渐消失,随着现代媒体的涌现,原生态民歌的审美价值在年轻人的心里已经发生了变化本该是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年轻一代对时尚的现代流行歌曲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已不愿意再学唱传统的民歌。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原生态的三声部民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劳动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则使其失去能够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民歌最初的产生,适应过去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及低下的生产力,艰苦繁重的生产劳动及劳动之外单调枯燥的生活也是产生民歌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引进了先进的现代生产方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逐渐涌入城镇,新一代的青年们融入了新环境特有的的文化氛围中,传统的民族文化不再适应他们的需求。还有就是马山县属国定贫困县财政收不抵支对于三声部民歌的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导致这几年来的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以前总是感觉非物质文化遗产离我们很遥远,殊不知其实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很多文化在我们的忽视之下而逐渐消失,总感觉保护文化是政府、国家的事,但这些我们的共同财产不是由我们每个人一起努力保护的吗?当初选这门课谈不上是因为兴趣而选的,或许是因为好奇吧。但当我上了这门课之后,我被震撼到了。特别是当老师您介绍到各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心里特别的激动,因为我在里面看到了我们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当老师您给我们看到那些老人忠诚、渴望、无助的目光的时候,我不禁反思这些老人之后会是谁来继承这些遗产呢?这些遗产还能够流传到我们的下一代吗?老人们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忠诚、喜爱,渴望的是能够后续有人把他们那一身的宝贵财富继承下去,无助的是空有一身才艺但却无人可传,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担忧。总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整个社会的人一起努力,今天我们少在某些地方画上一笔,多学习一样东西,或许明天它们就会变成我们宝贵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保护也需要我们去发掘。

“壮族三月三”主题活动总结

银海区第二幼儿园“壮族三月三”主题活动总结 为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根据自治区关于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通知,我园开展了一系列节庆活动,让孩子充分参与节日民俗、民间技艺、歌圩文化等活动,亲身体验了民族文化魅力,初步提升民族文化素养。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为了丰富“三月三”活动,在3月25日我园召开了动员大会,决定4月7日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的传统游戏,我们请家长朋友们在“三月三”假期和孩子一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绣球。孩子们拿着自己亲身制作的绣球开展游戏活动,一个个彩色的绣球在小伙伴们之间传递,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臂力量和抛接能力,也让他们爱上了民族游戏。 二、各班开展“三月三”节日主题教学活动,教师向幼儿介绍“三月三”节日的由来及习俗,孩子们和与老师一同创作了“三月三歌圩节”主题绘画墙,他们把自己对三月三节日的理解都装饰在了长长的墙面上,看那五颜六色的彩蛋、精致的绣球,还有那一个个声情并茂的唱山歌的小朋友,组合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节日热闹庆祝场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课,使孩子们了解了历年三月三歌节的精彩画面、丰富多彩的抛绣球、踩高跷、跳竹竿、比板鞋等体育竞技活动让同学们领略了我们壮乡文化的深厚底蕴。三月三的祭祖、五彩的糯米饭文化无不展现着壮乡文化独有的悠久历史。 三、4月7日上午开展热闹的全园“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壮族的风土人情,知道了“三月三歌圩节”的来历和内容。中大班的孩子们和老师一同唱起了壮族山歌,在班级之间开展了对歌活动,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只有山歌敬亲人》、《山歌好比春江水》等朗朗上口的歌曲从孩子们的口中唱出,稚嫩的声音表达着孩子们对民族歌曲的喜爱之情。接着,全园的孩子们在山歌声中一起抛绣球、跳竹竿舞,玩得不亦乐乎。随后,中大班孩子自己制作了五色糯米饭,中餐时都品尝了“三月三”精心制作的五色糯米饭,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色彩鲜亮的糯米饭的同时也培养和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 “三月三”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也体验到了“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