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省级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省级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创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工作总结

——桐乡市大麻镇大庄村大庄村位于桐乡市大麻镇南部,东与崇益村相邻、南靠320国道、西靠大麻镇麻溪村、北与大麻镇区相连、科洲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村域内河道纵横,东有斜板桥港、西邻南星桥港,灌溉方便,属于浙北杭嘉湖平原,平均海拔3.2米。自然条件优越,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全村区域总面积 3.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2亩,其中水田面积2744亩,旱地面积258亩,土壤有机质丰富,土质肥沃。有32个村民组,911户农户,人口3968人。村级班子人员8名,全村党员人数81名。2006年实现农业经济总收入79175万元,利税3232万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95.6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69元,村所属企业均为无污染企业,周边环境良好。

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三套班子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富民强村为抓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安康的新农村而不懈努力,全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我村先后被授予桐乡市“三无达标村”、“五好村党支部”、“文明村”、“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2006年度被评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先进单位”、“全面小康建设整治达标村”等荣誉称号。

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相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认真对照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验收标准及办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道

路硬化、环境洁化、河道净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配套建设和村庄整治“五整治一提高”等为工作重点,合力提高全村的“四个文明”建设,全面打造省级小康示范村。累计投入资金901.66万元,2007年投入资金513.45万元用于村庄整治“六化一配套”建设。

下面就我村创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分四个方面作简要汇报:

一、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近年来在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新政策的同时,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提出新的任务,走“工业立村、以工哺农、三产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现有从事轻纺行业的企业64家,农业主要以水稻为主,村民的生活水平一直位于全市的前列。

1、2006年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241元。

2、2006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669元。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庄面貌。

(一)我村自开展争创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以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完善我村的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村内主干道全长6.5公里,分别浇筑了5、7米宽的水泥路面,并达三级以上标准,主干道硬化率达到100%。并浇筑3-5米宽,四级以上标准通组达户水泥路13.3公里,硬化率达到100%。

2、村内主干道路和公共场所已安装路灯119盏,安装率达到100%;

3、全村供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32个村民小组,911户农户已全部通上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4、共疏浚河道7.43公里,疏浚土方8.5万方,建设生态护岸0.78公里,建成块石护岸6.65公里,完成河岸护栏0.7公里,经市水利局验收,河道整治符合桐乡市河道整治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逐年完善,能适应效益农业发展的要求。

5、对5个小组的131户农户的外墙进行粉刷,面积14000平方米,基本消灭了“赤膊墙”,并拆除危旧房5处,面积1937.4平方米。

6、搞好村配套设施建设,投资75.5万元建造三层办公楼7间、凉亭2座和廊桥、小木桥、民桥各1座。投资15万元建造了大庄村农村综合服务社,开设了东兴便利店、农资商店、理发店、小吃店、修理部等便民小店,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二)合理编制整治规划,优化村庄布局

1、我村在2007年初委托嘉兴市规划研究院编制了《大麻镇大庄村村庄规划》,报相关部门通过后实施,并严格依法实施规划,建设各项工程。

2、我村村庄布局具有较好的基础,规划划分为“工、农、商、住”四大区块。使村庄布局更加合理,建筑整体效果更加气

派整洁、协调有序。

房屋占地面积符合有关规定,全村农户建房都按上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建造和验收,坚决制止乱搭建现象。

(三)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提高集约利用率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批地用地,村庄整治和农地整理效果明显。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2亩,维护好水闸、泵站,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土地集约利用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社会保障事业日趋完善,覆盖面逐步扩大

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完善,2007年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639人,参保率达到93.6%,2007年1月至2007年9月全村有196人次享受了合作医疗保险,共报销医药费71016.24元。农户还自行参加了多种商业保险,村级规模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全面覆盖。

(五)广泛筹集建设资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一是开展“百家企业联百村”活动,通过各种渠道调动广大企业主投资家乡建设的积极性,我镇鑫源纺织、新丝利纺织、特利雅纺织等三家企业共捐资6万元。二是倡议广大个私企业主、党员、干部踊跃捐资,有54名贤人志士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共捐助51.5万元,文化活动中心捐资20万元,共捐资77.5万元,同时进一步调动全村农户积极性,村出台了进户道路的资金筹措机制,进户道路由受益农户承担20元每平方米,所有通户

道路个人出资达到70.85万元。同时鼓励农户以“以工代资”的方式投身新农村建设,农民无偿投工共计482工。

二、精神文明建设长抓不懈,村民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我村一直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高村民素质的根本途径,通过各种渠道丰富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村区域性文化活动和文明户星级评定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道德、新家庭、科技生态文化等教育,努力培养“四有”新型农民;开展了扶贫帮困、结对子、献爱心活动。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科学、高尚的社会风气,营造具有新农村风尚的全新的生产生活氛围。

(一)、计划生育率:今年1-9月份出生人口19人,新生人口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率达到100%,近三年来无出现计划外生育现象,2006年被评为桐乡市计划生育协会优秀会员之家。

(二)、义务教育入学率:到2007年学年度,我村符合学龄条件的少年儿童人数为537人,今年9月开学全部就学,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三)、随着我村的经济发展,群众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外来人口也逐年增多。村内已建立了多家便民超市、饭店及修理、娱乐等商业服务网点,村民购物、办事可做到“小事不出村”。

(四)、我们早在1988年就建成了达标的幼儿园和中心小学,在1990年建立了村医务室,在2004年建成了社区医疗服务

站,医师执业上岗,医疗设施齐全。

(五)、2006年投资40万元建设了大麻片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内设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场地、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一个精神“加油站”。2007年还建造一个占地面积10亩的农民公园,设有文化长廊、戏台等共投资38万元。

三、政治文明建设深入进行,村民政治意识得到有力提升

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保证,是其二者发展的“引导线”。因此我村党总支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使村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组织建设进一步合理化。

(一)、村务管理

1、村级组织工作规则健全,党总支、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都相应建立了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

2、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都能贯彻民主原则,通过召开班子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进行实施,并经常性组织和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制定了村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图,建立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党总支议事会制度》、《民主听证会制度》等制度。让全体村民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本村事务。

3、建立了《村务公开管理制度》和《村级财务公开管理制

度》,村务、财务工作按规定及时公开上墙。村务公开资料存档管理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二)、组织建设

1、开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创“先锋工程”建设,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争做“文明带头人”活动,使村组织的领导班子能力不断得到增强,村党总支部高标准地达到了“五好”要求,在广大党员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和号召力。

2、村级组织配套健全,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成效明显。

(三)、社会风尚和治安环境

通过多种渠道营造公民道德建设阵地,开展多形式的法制讲座和活动,多年来本村未出现重大刑事案件;社会风尚良好,邻里和睦,无赌博、迷信、铺张等社会不良现象。

(四)、廉政文化进农村

开展丰富多彩廉政文化农村活动,我村实行村干部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八字”方针,把廉政文化与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把廉政文化溶入到日常工作和言行当中去。通过宣传栏、广播等多种途径把村里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在全村宣传,在学校、公共场所通过漫画、标语等形式宣传廉政文化,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生态文明建设层层推进,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彻底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生产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群

众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广泛深入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村庄环境整治,使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效果显著。2006年通过了整治村验收。

(一)村庄绿化

我村充分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生态护岸和文化公园建设扩大绿化覆盖率。对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河道两侧等的绿化种植进行了统一规划,使绿化布局与村庄建设和谐搭配。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8%。

(二)厕所改造

在全村范围内彻底消灭露天粪坑,全村911户农户全部用上了抽水马桶,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100%。

(三)垃圾处理

我村大力推广生态型农业技术,全面实施秸杆禁烧和农膜回收,农膜回收率达到100%,有效地控制了农业的面源污染;投资34万元建造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2处,全村配备垃圾箱250只,垃圾桶30只,建立了卫生保洁队伍,制定了长效卫生保洁制度,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环境质量经桐乡市环境监测站监测达到二级标准。

(四)能源利用

清洁能源的利用已普及全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煤气,全村有485户农户装上了太阳能,清洁能源利用率达100%。

回首几年来的工作,我村的“四个文明”建设确实取得了较大成绩,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提高,思想意识得到了较大转变,特别是通过创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更使我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四个文明”建设更加巩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了基础。在此,对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我村新农村建设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现有的建设成果为新的起点,不断创新思路,以科学的理念、有效的方式、良好的作风,开创大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桐乡市大麻镇大庄村村委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