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音乐拾遗

音乐拾遗

音乐拾遗

(十二)

邀舞

配曲:邀舞Invitation to Dance

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

配画:情景图片

另类艺术

编辑:陈加菁

长长的引子显然是“邀舞”时的男女对话大提琴似男士

文质彬彬

让座

布贴的艺术

女士没有用小提琴而用木管乐器组(长笛双簧管黑管大管)

作者韦伯

是贝多芬的同代人

自幼随父之剧团

串乡走镇

此曲作于1819年

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 (德)

美的造化

1803年从师学作曲

先后任

布拉格歌剧院

德累斯顿交响乐团

常任指挥

奉献于枯萎中

布贴艺术

著名歌剧“猫”的作者也名韦伯Webber 别混淆了

猫猫狗狗也疯狂

折纸艺术

A

这个A以后将与其它好几个音乐形象交替出现

构成

ABACADA

称为

回旋曲式

不雅的王子

布贴艺术

这种交替

就像影视中全镜与特写

的不断切换

塘边

布贴艺术

华尔兹( Waltz 圆舞曲)

A 第二次出现啦

A 的反复出现

是对称统一变化的形式美的需要

(见第十辑)

梅枯福艳

潇洒男一号

跳舞

贵在音乐中的陶醉

假如我跳

这时

会用华尔兹中的荡步

韦伯那个年代贵族间流行的是小步舞波罗内兹舞之类

华尔兹因为太贴身而受到教会的反对只作街头舞

巴黎街头的华尔兹

直到半个世纪后施特劳斯的音乐迷住了皇眷们圆舞曲才得登大雅之堂

创意无所不在

1911年法国作曲家柏辽兹

将其改为现在的管弦乐曲

将钢琴曲改编为管弦乐曲

在音乐中称“配器”

花落疑娘归

布贴艺术

柏辽兹乃配器法之大师

所著《现代乐器学》一书

沿用至今

枉有蛾眉双双

柏辽兹爵士

(1803-1869)

记忆的吟唱-英文金曲歌名翻译鉴赏

记忆的吟唱 ——英文金曲歌名翻译鉴赏 岁月经年,可有一刻让你心弦荡漾 你有没有设想过在这样一个午后,漫步于藤蔓幽幽,叶障重重的树林中,沐浴在阳光斑驳的剪影下,享受那如水墨般恣意晕染开的温暖与惬意,让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沾染上阳光的味道。抬起头,深呼吸,任如歌的记忆在心底里静静流淌:或甜蜜、或忧伤、或纯真、或深沉。犹如泛黄的书页中珍藏的花瓣,娇艳不及当年,却有一种令人沉醉的力量,或许她的馨香早已融进字里行间了吧。曾经的郁馨就这样被小心珍藏,不经意间翻开,就如那些经年旧事剥茧而落,重现眼前,怎能不叫人心神摇曳 生活就是一次旅途,路上曾有过多少次美丽的邂逅,又有过多少次悲欢与心伤,我们在一路拾遗的过程中渐渐淡忘,却在忙碌的间隙小憩,于那淡淡回忆间找到了曾经失落的悸动。经典的音乐有这样一种功效:让我们于纷乱的世界中再次找到自我,平复内心的喧嚣,回归那些年的纯真与美好,在一片宁静中享受经年往事带给我们的回忆与感动。每每耳边想起那些悠扬的旋律,心就跟着静了下来,让那美妙的音符沁入心脾,再慢慢溢出,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沉浸在这无国界的美好享受中,我们在聆听旋律的同时,也感叹那些乐曲名称翻译的精妙,未闻其声,先得其韵。 I YESTERDAY ONCE MORE 《昨日重现》 Words & Music by Richard Carpenter and John Bettis 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for my favorite songs.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It made me smile. 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And not so long ago. How I wondered where they’d gone. But they’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 long lost friend. All the songs I love so well. *Every sha-la-la-la Enery wo-wo still shines, Every shinga-linga -ling, That they’restar ting to sing so fine. When they get to the part

动物图片

文文,你是个求知欲很强,知识面很广的孩子,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片,爱画画,爱看书,爱动脑筋问为什么。你在幼儿园有良好的午睡习惯,这学期在数学、举手发言、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比原来有很大进步。不老老师希望你能在上课的时候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和旁边的小朋友说悄悄话,我系那个如果你改掉这些坏毛病的话,你会进步的更快哦! 华杨: 你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小男孩,乐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幼儿园有良好的午睡习惯,这学期在各个方面都比原来有很大进步。你在游戏时能遵守游戏规则,做事特别细心,你很善良,有同情心,常常为别人的困难难过,并热心帮助别人,老师、小朋友都非常喜欢你! 在这里老师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哦,上课不但要认真地听讲还要多多举手发言多动脑筋,这样你会进步更快的!加油! 郑章毅: 你是个聪明懂事的小男子汉,课堂上你那精彩的发言赢得小朋友们的阵阵掌声;小朋友们都喜欢接近你,与你在一起谈笑风生,你懂礼貌,尊敬老师,关心集体。这学期你的进步非常大, 可以完成老师交给你的任务,真是老师的小帮手。老师希望你发扬优点,带领小伙伴们共同进步! 杨宇晨: 你是个爱集体,关心小朋友们的热心孩子。你能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对老师布置的每一件事情都能认真完成,并懂得感谢老师、小朋友的关爱。你乐观开朗的精神和礼貌待人的品质给老师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段时间你在绘画方面进步很大,上课发言也积极多了,还有那么多的朋友喜欢找你聊天。继续加油哦! 于德政: 你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学习时你认真倾听,勇敢发言,你每次做公文算都是第一个说出答案的人,获得小伙伴们的一片喝彩;游戏时你能安静的和小朋友们合作玩游戏,。你能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对老师布置的每一件事情都能认真完成,并懂得感谢老师、小朋友的关爱。 陈曼祯: 你漂亮的大眼睛中透露出的友善让大家都乐意接近你,你工整细致的折纸作品和想象力丰富的图画引来大家的注目。在舞蹈兴趣班里,你的动作准确到位,经常给小朋友们做示范呢。看到你在活动中能勇敢地举起小手,大声的回答问题,老师真替你高兴。老师发现最近的曼祯上课时思想有些不集中哦,总是愿意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老师希望曼祯能够注意听讲,这样你会更棒的哦! 王雅萱: 你是一个乐于助人、活泼可爱的好孩子。你的眼睛写满了乖巧和懂事。课堂上你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喜欢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总是很响亮。每次作业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马上要上小学了希望你能在家里调整好自己的时间为上小学做啊准备哦!

2011年度50张最佳动物图片

2011年度50张最佳动物图片 动物是一种迷人的拍摄对象。当它们那不可预知的野性爆发出来时,你能够捕捉到一些很本质的东西,会觉得那是它们最耐人寻味的时刻。动物摄影比任何其他摄影类型都能更明显地激起情绪反应。另外,在拍摄完美动物照片时付出的努力与毅力,也会增加照片的感染力。 1.照片中的猕猴冲着镜头一脸坏笑。但这些照片并非摄影师大卫·斯莱特(David Slater)亲自拍摄,而是照片上的猕猴“自拍”所得。(详情) 2.委内瑞拉的贫民窟内,一个小男孩与小猫玩耍(摄影师:Jorge Silva) 3.穿着大熊猫服装的工作人员将半岁的“淘淘”放入背篓准备送入野化训练场

4.一只狗趴在因巴西山体滑坡事件去世的主人坟墓边上已2天。(摄影师:Vanderlei Almeida) 5.日本海岸警卫队成员在海上花了三个星期,营救地震后幸存的狗。(摄影师:Coast Guard) 6.在南非,采用直升机运输黑犀牛。这是黑犀牛搬迁计划的一部分,将这个濒危物种移至人口较少的地区,让它们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7.飓风艾琳袭击美国后,一个位于佛蒙特州的农场正在靠划船运送绵羊。

8.在斯洛伐克发现了一只有两个头五条腿的非洲龟(摄影师:Radovan Stoklasa ) 影师:Ilya Naymushin) 10.泰国洪水后,一位灾民与她的宠物。(摄影师:Chaiwat Subprasom )

11.在蒙大拿州米苏拉的一场火灾后,消防员从屋内救出了一只小猫,正在给它吸氧。(摄影师:Missoulian Missoula) 12.在塞尔维亚一个村子驻守的德国士兵面前,一只小猫趴在一位科索沃塞族人的帽子上。(摄影师:Missoulian Missoula) 13.12只大熊猫躺在中国四川成都大熊猫基地的婴儿床上。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资料之二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资料之二 第七讲 授课内容:第三节歌舞音乐(下) 教学目的:了解百戏、鼓舞和公莫舞,掌握曲子和燕乐大曲 重点、难点:曲子、燕乐大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1百戏、鼓舞和公莫舞 2曲子 3燕乐大曲 百戏 “百戏”又叫“散乐”,是流行于汉代宫廷和达官贵戚家中的杂技、歌舞以及各种民间武术的总称。后汉张衡的《西京赋》中曾对“百戏”的表演有非常具体、生动地描写,我们还可以从山东沂南汉、晋墓百戏画像中看到当时百戏表演的情况。 鼓舞和公莫舞 鼓舞和公莫舞是汉代盛行的舞蹈形式,其表演形式多样,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汉代歌舞的情况。鼓舞一般是由表演者在建鼓旁一边击鼓,一边舞蹈;也有将几个小鼓平置于地上,一人或数人在乐队的伴奏下在鼓上及周围边歌唱边舞蹈,文献中称这种舞蹈为“般鼓舞”、“盘鼓舞”或“七盘舞”。 公莫舞也叫巾舞,在表演时以表演者双手挥动长巾或长袖为主要特点。 曲子 曲子概念: 隋唐时代,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一些好的曲调,经过文人选择、推荐、加工,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作“曲子”。这种被选择、推荐、加工的民歌,已经不再是最初的民歌形式,而是一种艺术歌曲了。当曲子流传到都市以后,得到了文人们的青睐,并成为唐代市民音乐重要构成因素,同时也成为文人们写作新作品一种好形式。在音乐方面,曲子又有了新形式出现。 曲子的内容: ①反映统治阶级的残暴剥削的; ②反映农民起义的; ③描写妇女坚贞不渝的爱情歌曲的; 曲子的结构、特点与应用: 曲子的结构形式有多样,一般以单遍的只曲为主,也有用前后两个单遍合成的双遍,或称之为“双阕”等。我们可以从敦煌发现中唐五代的《望江南》、《菩萨蛮》等曲子谱中,可以领略到唐代曲子的风貌。曲子新鲜而富有生气,形式自由,节奏活泼,其歌词接近口语;在曲式上,曲子词大部分为“长短句”,这是为适应音乐需要而产生的新形式。 从应用范围来看,曲子有用于说唱的;有用于歌舞音乐的,也有用于扮演“戏弄”的。 曲子创作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1) “由曲定词”,即把已有的曲调配上新词,也叫“填词”;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前言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会孕育一方文化。环境可以造就某种文化,文化也可以改变人文环境,而一切文化又都具有其音乐属性。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本文将以广西壮、瑶、侗三个少数民族民歌为例,探讨广西民间歌曲所透露出的文化特质。 民歌 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民歌是口头文学,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一首首民歌就像一颗颗珍珠,用文化情感将它们串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民歌作为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艺术形式,在广西经久不衰,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人们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 广西是个爱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轻钱财、重人品、鄙权势的价值观。这些特质常常明显地反映在民歌之中。在广西各族的民歌中,主要的是山歌,此外,劳动号子、水歌、渔歌、谣歌、儿歌、酒歌、风俗歌等也非常丰富。同时,广西少数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着自己丰厚独特的民歌和自己传统的唱歌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做娘”、侗族的“会期”、苗族的“赶坡”和“坐妹”、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哈节”等。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音乐汇成,使得广西“歌海”之誉广传天下。 一、壮族民歌。 壮族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善歌著称,他们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春秋时代壮族先民就有以歌代言的“越人歌”。这里的人们从降生人间即开始聆听摇篮曲,直至结束生命而为其演唱哭丧歌为止,一生可以说都是在歌声中度过的。壮族人民大都喜欢听民歌、学唱民歌,不仅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民歌中了解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历史,学习和体验本民族的祖先布洛陀这位“无事不知晓的老人”和“歌仙”刘三姐的斗争意志和生存智慧,而且他们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本身就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对象的活动,是一种善于体验生存意志和情感,善于享受生命快乐的一

动物的图片

教材分析 (一)编写思路 本课的学习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简单的纸艺制作可以提高学生剪刀胶水等各种工具的使用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手指协调性。 根据学生天生对动物的喜爱,选用动物作为创作的对象,通过引导探讨动物能站立的方法,研究折法、剪法和画法等,制作立体的纸艺作品。利用身边随手可及的材料加以立体表现,使纸做的动物站立起来、漂亮起来。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中有铁铸的小鹿、陶塑的疣猪、铜雕的群牛,形式多样,情趣盎然。具象与抽象、现实与想象、传统与现代并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与思路。这些精美的雕塑艺术品,主要是让学生真切感受雕塑之美、立体之美,懂得对于身边熟知的动物,可运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大胆发现、认识、联想及灵活运用各种材质的媒材,应物造型,蓄情创造,就会使材料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站立的折纸动物的研究与制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立体造型的一般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2.有选择性地对自己喜爱的动物进行造型设计,表现出所创作动物的特点。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与制作,增进学生对动物的了解,更加热爱动物。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进行平面思维向立体形象思维的转换,和同学一起研究学习制作立体动物的方法。 难点:根据不同的动物造型,利用立体的方法表现出不同动物的特点。 (五)学习材料的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设计: 方案一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 2、提问:请学生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他们都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赏图片,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不同动物的特征。) 二、分析研究 继续欣赏图片,逐渐地导出动物雕塑图片。 说一说:看了雕塑家雕塑的动物,你有什么感受?(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神情。)比一比:这些雕塑的制作材料是不同的,你能说说它们各自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师:想给自己喜爱的动物也来塑个像吗? 想一想:用你手中的纸能制作出立体的动物来吗? 试一试:一张纸怎样才能立起来?(提示:折、卷、揉等。) 折一折:有哪几种折法?(提示:对折、二折、三折等。) 怎样充分利用纸张呢?(提示:构图要大、满。) (在讨论中得到让纸站立的诀窍。) 三、尝试初步制作 1、让每个学生来尝试剪一下折好的纸。 (让学生亲手试一试,尝试一下是否能成功,失败的找出失败的原因。)

从白居易诗作看其音乐实践活动

从白居易诗作看其音乐实践活动 从白居易诗作看其音乐实践活动 白居易不仅是唐朝的大诗人,也是唐朝诗人中音乐素养最高者。 引言 长期以来,白居易作为唐代重要的诗人和文学家已为今人熟知。但事实上,白居易一生痴爱音乐。不仅撰写了以《琵琶行》《霓裳羽衣舞》为代表的大量涉及音乐、舞蹈的诗作,还写过《议礼乐》《沿革礼乐》《复乐古器古曲》这样体现其音乐思想的理论文章,充分显示出他深厚的艺术感悟和相当专业的音乐修养。同时,白氏本人的音乐造诣,亦见诸其丰富的音乐实践。总体上看,国内较有影响的中国音乐史理论著述大多都对白居易演奏乐器和歌唱的爱好有所介绍,其作为唐代重要的文人琴家亦为大家公认。例如: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的第五编(隋、唐、五代)中谈到:“白居易自己能弹古琴,爱听古琴、琵琶、阮咸、筝、鬻篥等乐器的演奏。爱听歌唱,又爱听《霓裳羽衣》《高调凉州》《绿腰》《水调》《何满子》《都子歌》等乐曲。”,蔡仲德先生在著作《中国音乐美学史》中介绍白居易“酷好音乐,能弹琴,嵇康、陶潜一样终身与琴为伴”。陈应时、陈聆群先生主编《中国音乐简史》也提到白居易“能弹奏古琴,爱听乐器演奏、唱歌,爱听大曲的表演”。另外。在孙继南与周柱铨先生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关也维先生编著《唐代音乐史》、刘再生先生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以及秦序先生《崇雅与爱俗的

矛盾组合——多层面的白居易音乐美学观及其变化发展》等著作或论文中对白居易的音乐实践活动也均有所涉及。但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可见。大部分学者对白氏音乐实践活动的研究大多限于使用简略、概括性的文字加以介绍。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白居易的音乐诗作。对其弹琴、弹筝及歌唱三方面的音乐实践活动进行考察,并探讨这些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出的一些倾向。 一、从白居易的诗作看其音乐实践活动 (一)弹琴 白居易喜爱并擅长弹琴。琴在他生命中像是一位友好伴侣。他自言“本性好丝桐,坐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好听琴》):甚至连出游时都是“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自喜》)。他还曾将琴、酒、诗喻作“北窗三友”,说“三友甚相熟。无日不相随”(《北窗三友》)。 元和三年(808,37岁)白居易写作了《松斋自题》: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余。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况此松斋下,一琴数蛈书。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持此将过日,自然多晏如。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坦言自己在而立之年升任谏官,俸禄充足,不必担忧养家糊口。平日里有诗书琴酒为伴,聊以自娱。他首次对自己弹琴的情况进行了描述,言语间毫不掩饰自己当时心宽体舒、安乐知足的思想状态。弹琴已成为白居易生活中一项重要的自我娱乐活动。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xx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前言 俗话说得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会孕育一方文化。环境可以造就某种文化,文化也可以改变人文环境,而一切文化又都具有其音乐属性。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本文将以广西壮、瑶、侗三个少数民族民歌为例,探讨广西民间歌曲所透露出的文化特质。 民歌 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民歌是口头文学,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一首首民歌就像一颗颗珍珠,用文化情感将它们串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民歌作为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艺术形式,在广西经久不衰,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人们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 广西是个爱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轻钱财、重人品、鄙权势的价值观。这些特质常常明显地反映在民歌之中。在广西各族的民歌中,主要的是山歌,此外,劳动号子、水歌、渔歌、谣歌、儿歌、酒歌、风俗歌等也非常丰富。同时,广西少数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着自己丰厚独特的民歌和自己传统的唱歌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做娘”、侗族的“会期”、苗族的“赶坡”和“坐妹”、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哈节”等。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音乐汇成,使得广西“歌海”之誉广传天下。 一、壮族民歌。 壮族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善歌著称,他们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春秋时代壮族先民就有以歌代言的“越人歌”。这里的人们从降生人间即开始聆听摇篮曲,直至结束生命而为其演唱哭丧歌为止,一生可以说都是在歌声中度过的。壮族人民大都喜欢听

音乐古诗《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 的想象力, 2、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学习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知诗人 1、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诗题可理解为? 明确: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2、交流资料,简介诗人

(1)交流资料 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 (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著名。 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二、赏音乐,诵古诗 1、自读古诗,读通句子。 2、配乐读诗。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2、小组讨论、交流、继续研究。 3、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1)词意: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静:干净。 畦:读音qí,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条方块。 排闼:读音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

关于韩愈的书法、音乐艺术观

第20 卷第3 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Vol. 20 No. 3 2003 年5 月Journal of Zhoukou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3 关于韩愈的书法、音乐艺术观X 刘维治 (辽宁大学中文系,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韩愈认为书法、音乐都是外界事物有感于心而致外在显现,是人的心境情绪的反映,与其 文学主张“不平则鸣”相呼应。强调了书法艺术创作与人生遭际密切相关,但因斥佛,未免胶着。 关键词:韩愈;外物;有动于心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9476 (2003) 03 - 0018 - 02 韩愈的书法主张主要体现在《送高闲上人序》: 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 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 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僚之于丸,秋之 于奕,伯伦之于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 夫外慕徙 业者,皆不造其堂,不哜其者也。 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 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 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 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 终其身,而名后世。 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 不得其心,而逐其迹, 未见其能旭也,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 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而后 旭可几也。 今闲师浮图氏,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然 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 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然吾闻浮屠 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这是韩愈对书法艺术扩而大之,可以说是对文艺创作与人生 遭际之间关系的一个绝好阐释。韩愈首先强调人的一生术 业有专攻,需花大气力,人只有专心致志下大力气,尽其巧 智,才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神气完足而能固守其成,不为 外物所动。这一见解当然不错。韩愈以尧、舜治天下,养叔 善射,庖丁解牛,师旷奏乐,扁鹊医病为例,用“治”字准确概 括他们从事此事的专心致志,指出他们经过一番苦炼达到这 一境界,并且从中获得了难以取代的乐趣。他们决不见异思 迁,并得出结论,一个见异思迁,不能专心致志、全力以赴从 事一项工作的人,他是永远不会达到那一专业领域的顶峰 的。这番概论所体现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书艺。由此可以

动物欣赏——美丽的花纹

动物欣赏——美丽的花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 《美丽的花纹》教学设计与评析 执教:利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身上的纹样与颜色, 了解斑纹、颜色的变化,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的优美图形。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表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提高表现生活、装饰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欣赏、评述自然的美,并大胆用绘画表达自己对动物的感受。 2.如何给动物配上漂亮的花纹。 教学准备: 1.CAI课件、各种动物图片。 2.学生收集的各种动物图片、油画棒、彩色纸、绘画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进行动物服装选美比赛游戏。让学生带上头饰扮演动物角色,夸一夸自己美丽的花衣裳,比比谁最美。(由学生组成评选小组选出着装最美的动物) 2.提出疑问:在我们美丽的地球上生活着许多身上有美丽花纹的动物,我们怎样认识和用画笔画出这些美丽的花纹? (通过欣赏动物身上美丽的花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并学会在自然中寻找美,培养和提高视觉感受能力。以游戏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予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出示课题——《动物欣赏——美丽的花纹》 1.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动物的图片,请你们看一看,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它们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小组互相欣赏、讨论、分析自己及教师收集的各种动物图片。 学生动手: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记忆快速画出某种动物花纹。 学生分析、解释:将画好的花纹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介绍自己观察到的不同的花纹,初步感受各种花纹的特点。 2.播放CAI课件,逐幅出示放大的花纹图片(以点、线、面组合)。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花纹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用语言归纳所观察的各种动物斑纹特点、规律、色彩,体会其美感。(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1)形状—一点一点、一条一条、一块一块的,由点、线、面组成。 (2)排列——花纹的排列,形状大小、线条长短等的变化。

简述中国古代先秦的音乐思想1

简述中国古代先秦的音乐思想 音乐感受与音乐意象 《乐府古题要解》中解说《水仙操》之创作过程,"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成连曰:'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吾之师有方子春在东海中'。乃赉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没,山林窈冥,群鸟悲号。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操而作歌云:'翳洞庭兮流斯护,舟楫逝兮仙不还。移形素兮蓬莱山,欤钦伤宫仙不还'。伯牙遂成天下妙手。" "移情"就是移易情感,改造精神,在整个人格的改造基础上才能完成艺术的造就,全凭技巧的学习还是不成的,这是一个深刻的见解。 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云:"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这是一般人的感受,主观虚构的意象往往是肤浅的,"知音"要深入把握音乐结构和旋律里所潜伏的意义。"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作曲家不是模拟流水的声音和高山的形状,而是创造旋律来表达高山流水唤起的情操和深刻的思想。因此我们在感受音乐艺术中也会使我们的情感移易,受到改造和净化、深化和升华。唐常建《江上琴兴》云:"江上调玉琴,一弦一清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这就是听者意识体验逐步加深和纯净。明石沆 《夜听琵琶》云:"娉婷少妇未关愁,清夜琵琶上小楼。裂帛一声江月白,碧云飞起四山秋!"这也是从听乐中得到的感受,它使我们对事物的感觉增加了深度。就象我们在科学研究中通过高度的抽象思维离开自然表面,深入自然的核心,把握自然的现象最内在的数学规律和运动规律那样,音乐领导我们去把握世界生命万千形象里最深的节奏的起伏。庄子曰:"无音之中,独闻和焉。"所以戏曲运用音乐伴奏能更深入刻画剧情和动作。希腊的悲剧也诞生在音乐 中呀。音乐使我们心中幻化出自然的形象,因而丰富了音乐感受的内容。画家和诗人却由于在自然现象中意识到音乐境界而使自然形象增加了深度。六朝画家宗炳爱游山水,归来后把所见名山画在壁上,"坐卧向之。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唐沈诠期《范山水画山水歌》云:"山峥嵘,水泓澄,漫漫汗汗一笔耕,一草一木栖神明。忽如空中有物,物中有声,复如远道望乡客,梦绕山川身不行。"身不行而能梦绕山川,是由于"空中有物,物中有声",而这又是由于"一草一木栖神明",这就是音乐的境界。以上这些就是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意象。 音乐美学思想 中古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同时也是自先秦以来在哲学解放、思想活跃、问题提出很多、收获甚为丰硕的时期。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日益巩固和推广,地主阶级士族、门阀占据了这一历史舞台,并开始引用道家学说来解释儒家的经典——《周易》,这就打破了自汉以来儒家思想统

《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年》阅读拾遗

《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年》阅读拾遗 《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以下简称《汇编》)初版于1998年,由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静蔚先生编选、校订。该书搜录晚清域外游记、清末民初报刊、杂志、教科书等相关音乐史料共计1 13种,分为“洋务运动后外国音乐的部分记述”、“维新运动前后对外国音乐教育的介绍”、“学堂乐歌及其他音乐史料”、“音乐教科书序言选”、“戊戌维新前后的音乐论文”、“辛亥革命后的音乐论文”六辑,摘撷编次,条理井然,可谓目前学界关于近代音乐史料搜录最为丰富的著作,至今仍为中国近代音乐史研究者的不二之选。据笔者掌握的情况,此书目前有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2004年两种版本,内容并未修订增补。《汇编》选材广泛,视野开阔,开辟了近代音乐史料研究的新领域,实有筚路蓝缕之功。笔者阅读多遍,受益匪浅。不过,《汇编》在史料收集和编选体例等方面存在缺漏和不足,颇有遗珠之憾。笔者不揣谫陋,试将阅读心得举隅如下,与张先生商榷,并就教于各位方家。 《汇编》第一辑“洋务运动后外国音乐的部分记述”与第二辑“维新运动前后对外国音乐教育的介绍”,

取材于晚清域外游记。书中收录了以张德彝《航海述奇》为代表的27种晚清域外游记。这部分史料长期湮没无闻,1980年代,经钟叔河先生整理出版《走向世界丛书》后,方才引起学界注意。张静蔚先生率先将此类游记中的相关音乐史料整理校订,可谓慧眼独具。不过,晚清域外游记文本数量远不止这些,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包括《补编》、《再补编》、《三补编》)共收录域外游记84种;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搜集整理36种域外游记;陈左高《历代日记丛谈》和《中国日记史略》共著录48种域外游记;王尔敏《十九世纪中国士大夫对中西关系之理解及衍生之新观念》一文则开列晚清记述西洋风物及游记文本151种,其中域外游记63种。而据钟叔河《中国本身拥有力量》一书所言,仅其亲见的域外游记文本就达300余种。因此《汇编》所列文本只是域外游记中很少一部分,这部分音乐史料仍是一座亟待开发的富矿。当然,要将所有文本一网打尽,也不现实,笔者只是希望读者能借《汇编》提供的史料线索,按图索骥,扩大阅读范围,查漏补缺,将更多的音乐史料发掘出来。 《汇编》重点收录了张德彝的游记文本。张氏一生八度出洋,身份由最初的同文馆英文翻译,到秘书、参赞,再到最后的出使大臣,经历极其丰富,共留下

(25)薛颠传形意拾遗(转)

(25)薛颠传形意拾遗(转) 薛颠传形意拾遗 当初我刚随高老先生习拳时,所传各拳均以慢炼为宗。当时高老已年过七旬,我以为他是年纪过大,身体不支,所以示范时才如此缓慢。也因为年龄相差过大,老先生说:“咱爷俩是只传艺,没传承;以师徒相授,无师徒名份。” 因为我父亲说:“你高大爷得到孙存周,韩慕侠不少好东西。孙、韩二人是后起之秀,老辈都承认。要珍惜!”而且高老传的慢炼并非轻松,很吃功夫的,虽然炼慢,但出功极快,我也就照此炼下去了。后来有孙式和张占魁的后系朋友问我,我就说是炼这两支的。 等教到葆真八卦的四身和龙摆尾时,老先生的演示确如行云流水,极尽游龙飞升,飘忽不定之能。我这才知道原来高老的身法是如此变幻莫测,也验证了家父的话。但当问到炼形意为何不像别人一样刚猛发力,慢炼能否打人时,高先生只是笑而不语。跟老辈学拳,这份苦得忍。 幸遇薛颠武学传人张恩师是我的福分。至此才知道世面上的形意拳都是以打法当炼法,用演法当打法。结果非但在比武中无法取胜,更是到晚年百病皆出,徒劳一生,终无所获,悔之晚矣!形意是炼好了养人,终生收益;练不好伤人,后患无穷。薛颠受过异人相传,在灵空师处得到升华,五行

十二形都与李存义、李振邦大异。但无论如何变,都离不开九要(二十四法)。很多人拳架不正,就是八要没有齐备,如此就不会长功。又因为形意细活小手特多,一个劈拳,张师就给我教了一年,也整整校了一年。高老首先教我的是孙氏劈拳,也是将近一年时间。我当时还小,心性未定,以为是不教东西就跟父亲说了。过两天我炼完拳,老先生说:“忠民,劈拳是基础,把他炼好了,一式对式式对。有你父亲,大爷不会亏待你。” 薛颠形意有五行桩法,是配备五行拳的。一行一个桩,劈拳不是“三体式”,是另有一套。据传郭云深关门弟子,深县西马庄李振山因赡养郭晚年至送终,得此五行桩,并传给其亲属。 形意拳的气法是门内密传,与桩法一样都是躲在门后炼的东西。李仲轩老先生炼至内气腾然即是得益于此。劲法是炼形意必炼的东西,没它不能比武,李老在文中曾披露一二。我曾经给一山西形意传人演练过一次,他说:“没见过,这不是形意的东西。”形意是炼打分家,出功夫靠炼功架,炼小手,而比武就得求脆,求快。练形意要变几次劲才能知道什么是形意拳。 比武要在转瞬间完成。张师在跟林师爷之前是学朱家形意的。朱殿琛是“朱家四杰”的叔叔,用祖传中医与“定兴三力”李星阶换艺。

林则徐拒贿拾遗

林则徐拒贿拾遗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我们的小小见面礼。”林则徐接过来打开一看,大红软缎衬垫上放着一套鸦片烟具:白金烟管,秋鱼骨烟嘴,钻石烟斗,旁边是一盏巧雅孔明灯和一把金簪,光彩夺目,起码值10万英镑。林则徐道:“义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广州肃清烟毒。这套烟具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将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义律被讽刺得无地自容,只好将礼品收回。 林则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时,由襄阳发出《传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码头接见,毋庸远迎。”1830年他离京赴粤查禁鸦片,行前,从良乡县向广东省发出《传牌》,云:“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并无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需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从《传牌》令可看出,林则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林则徐这种廉洁正派的作风,确实值得称道。他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而他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洁正派的作风,更值得后人久久怀念。

音乐的成语及典故

与音乐有关的成语及典故 高山流水: 释义: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这则故事千百年来一起感动着人们,人们不是羡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艺,而是羡慕他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钟子期。 出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余音绕梁: 释义: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形容歌声优美,令人难忘。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汴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译文: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曲高和寡: 释义: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以至于很少有人理解或接受。 出处: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译文:楚王问宋玉:“人们经常在后面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不是你的行为哪里不端正,要好好检讨一下!”宋玉非常聪明,而且能言善辨,回答说:“有一个人在市中心唱歌,他先是唱《下里巴人》一类的通俗民谣,人们很熟悉,有几千人都跟着唱起来。后来,他唱起《阳阿》、《薤露》等意境较深一些的曲子,只有几百人能跟着唱。后来,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类高深的曲子时,只剩下几十人跟着唱。最后他唱起用商调、羽调和征调谱成的曲子时,人们都走开了,剩下两三个人能听懂,勉强跟着唱。可见,曲子越深,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对牛弹琴: 释义: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出处: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mén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