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状态考点全归纳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状态考点全归纳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状态考点全归纳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状态考点全归纳

化学平衡状态

[考纲要求] 1.了解可逆反应的定义。2.理解化学平衡的定义。3.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考点一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 (1)定义

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

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 “小于”)100%。 (3)表示

在方程式中用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建立

(3)平衡特点

深度思考

1.反应2H2O 电解

点燃2H2↑+O2↑是否为可逆反应? 答案 不是可逆反应,因为两个方向的反应条件不同。

2.向含有2 mol 的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2+O2催化剂

加热2SO3,充分反应后生

成SO3的物质的量______2 mol(填“<”、“>”或“=”,下同),SO2的物质的量______0 mol,转化率________100%。

答案< > <

题组一极端假设法解化学平衡状态题的应用

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

答案 D

解析平衡浓度之比为1∶3,转化浓度亦为1∶3,故c1∶c2=1∶3,A、C不正确;平衡时Y生成表示逆反应,Z生成表示正反应且vY(生成)∶vZ(生成)应为3∶2,B不正确;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0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 mol·L-1 B.Y2为0.4 mol·L-1

C.X2为0.2 mol·L-1 D.Z为0.4 mol·L-1

答案 A

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浓度范围 上述题目2可根据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 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2 0.4 0

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X2∈(0,0.2),Y2∈(0.2,0.4),Z∈(0,0.4)。

题组二 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3.可逆反应:+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 、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⑦ B .②③⑤⑦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答案 A

解析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②描述的都是正反应方向的速率,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③无论达到平衡与否,同向的速率之比总是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能够说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因容器体积固定,密度是一个常数,所以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容器的体积又固定,所以⑥⑦均能说明达到平衡。 4.下列说法可以证明H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 —H 键断裂的同时有 两个H —I 键断裂 ③百分含量w(HI)=w(I2) ④反应速率v(H2)=v(I2)=1

2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 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答案 ②⑥⑨

解析 (1)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可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键断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等来判断。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可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键断裂、物质的

量、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等来判断(此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5.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C.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

答案 C

解析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6.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A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答案 B

解析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无论反应是否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都不改变;A为固态,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若反应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加,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反之变小,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7.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

+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正(CO)=v逆(H2O)

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答案 C

解析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生成n mol CO的同时都会生成n mol H2。8.(2013·山东理综,29改编)已知ΔH>0,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

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答案ad

解析b项,对于一个特定反应,ΔH固定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

据;c项,随着反应的进行,N2O4分解速率逐渐降低。

“两审”“两标志”突破化学

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1.“两审”

一审题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二审反应特点:①全部是气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②有固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

2.“两标志”

(1)本质标志

v正=v逆≠0。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

(2)等价标志

①全部是气体参加的气体体积可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N2(g)+2NH3(g)。

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③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2NO2(g)N2O4(g)。

⑤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能作为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a.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如+H2(g)。

b.全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如+H2(g)。

c.全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

考点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1.概念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若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等)发生了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过程

3.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

(3)v正

4.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

(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

(2)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5.几种特殊情况

(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与其他物质不相混溶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影响。

(2)对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 (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深度思考

1.v 正增大,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吗?

答案 不一定。只有v 正>v 逆时,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平衡,①若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吗?②若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吗?

答案 ①不一定,如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移动。

②一定,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就是外界条件改变,使v 正≠v 逆才发生移动的。 3.改变条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料的转化率一定提高吗? 答案 不一定,不能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原料转化率的提高等同起来,当反应物总量不变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只会使其他的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

4.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此时放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会减小吗?

答案不会。因为升高温度v吸和v放均增大,但二者增大的程度不同,v吸增大的程度大于v放增大的程度,故v吸和v放不再相等,v吸>v放,原平衡被破坏,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直至建立新的平衡。降温则相反。

题组一选取措施使化学平衡定向移动

1.+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答案 B

解析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升温和减压均可以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衡无影响。增加CO的浓度,将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2.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g)+O2(g) 2SO3(g),ΔH<0]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1)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平衡________移动。

(2)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3)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4)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1)C 不(2) A 逆反应(3)D 逆反应

(4)B 正反应

解析(1)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图像上应该出现“断点”,且应在原平衡的反应速率之上;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相同,则改变条件后的速率线应该平行于横坐标轴,图像为C。

(2)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图像上应该出现“断点”且应在原平衡的反应速率之上。因题给反应的正反应放热,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所以v正′

解析化学平衡移动题目的一般思路

题组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移动结果的判断

3.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适宜的催化剂

A.②⑤ B.①② C.③⑤ D.④⑥

答案 A

4.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

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答案 C

解析颜色加深平衡向左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首先假设平衡不移动,加压颜色加深,但平衡向右移动,使混合气体颜色在加深后的基础上变浅,但一定比原平衡的颜色深,B错误;同理C选项,首先假设平衡不移动,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为原来的两倍,但平衡向右移动,使压强在原平衡2倍的基础上减小,正确;D选项体积不变,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不变,所以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平衡不移动,颜色无变化,错误。5.(2013·四川理综,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ΔH=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C

解析温度不变时(假设100 ℃条件下),体积是1 L时,Y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体积为2 L 时,Y的物质的量为0.75 mo l·L-1×2 L=1.5 mol,体积为4 L时,Y的物质的量为0.53 mol·L-1×4 L=2.12 mol,说明体积越小,压强越大,Y的物质的量越小,Y的质量分数越小,平衡向生成X的方向进行,m0,B、D项错误。6.某温度下,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c(A)/c(B)=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A)/c(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

B.若a=b,则B容器中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有a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有a>b

答案 B

解析A项中增加B气体,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b

(1)压强的影响实质是浓度的影响,所以只有当这些“改变”造成浓度改变时,平衡才有可能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的目的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消灭”外界条件的改变,改变是不可逆转的。新平衡时此物理量更靠近于改变的方向。如①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平衡右移,A的浓度在增大的基础上减小,但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大。②若将体系温度从50 ℃升高到80 ℃,则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50 ℃

(3)我们在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对颜色、压强、浓度等变化时,有时我们可以给自己建一个平台,“假设平衡不移动”,然后在此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就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考点三等效平衡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对同一可逆反应体系,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

2.原理

同一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一定时,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最后都能达到平衡状态。其中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含量相同。

由于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因而,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的状态开始,只要达到平衡时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完全相同,则可形成等效平衡。

深度思考

1.在等温等容条件下,可逆反应:2A(g)++D(g) ΔH=-Q1

kJ·mol-

(1)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互为等效平衡的是哪几组?达到平衡后,哪些量相同?

(2)达到平衡后,①放出的热量为Q2 kJ,⑤吸收的热量为Q3 kJ,则Q1、Q2、Q3的定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③⑤互为等效平衡。表现在达到平衡后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组分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相同。

(2)Q2+Q3=Q1

(教师用书)等温、等容条件下,对于左右气相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等的可逆反应,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按可逆反应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物质(一边倒),其物质的量对应相同,则它们互为等效平衡。

2.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互为等效平衡的是哪几组?达到平衡后,哪些量相同?

答案①②③⑤互为等效平衡。表现在达到平衡后组分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相同。

(教师用书)等温、等容条件下,对于左右气相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可逆反应,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按可逆反应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物质(一边倒),其物质的量对应成比例,则它们互为等效平衡。

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可逆反应2A(g)++D(g)起始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答案①②③⑤互为等效平衡。表现在达到平衡后物质的量浓度、组分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相同。

题组一等温、等容条件下等效平衡的应用

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Ⅰ.将3 mol A和2 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a;Ⅱ.若起始时A、B、C投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n(B)、n(C),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Ⅰ达平衡时,A、B、C各增加1 mol,则B的转化率将一定增大

B.若向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3 mol A和2 mol B,C的体积分数若大于a,可断定x>4 C.若x=2,则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3n(B)>n(A)+3

D.若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满足3n(C)+8n(A)=12n(B),则可判断x=4

答案 D

解析这是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无论如何进行配比,只要把反应一端按反应计量数之比完全转化为另一端的物质后,相当于完全等同的起始量即可。A项,A、B、C各增加1 mol 时,A与B不可能完全转化为C,加入的B相对量大,A的转化率增大,而B的转化率将减小,错误;B项,在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3 mol A和2 mol B,相当于增大了体系的压强,C

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体积缩小,x<4,错误;C 项,假设C 完全转化为A 、B ,则n(A)+3/2n(C)=3,n(B)+1/2n(C)=2,即3n(B)=n(A)+3,错误;D 项,设C 完全转化为A 、B ,则xn(A)+3n(C)=3x ,xn(B)+n(C)=2x ,即2xn(A)+3n(C)=3xn(B),正确。

题组二 等温、等压条件下等效平衡的应用 2.已知:t ℃时,2H(g)+ ΔH =-196.6 kJ·mol-1,t ℃时,在一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H 和2 mol Y 反应,达到平衡后,Y 剩余0.2 mol 。若在上面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 mol 气态的I 物质,t ℃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H 物质的物质的量n(H)为 ( ) A .0.8 mol B .0.6 mol C .0.5 mol D .0.2 mol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恒温恒压条件下等效平衡原理。根据反应式知,“4 mol H 和2 mol Y 反应达到平衡后,Y 剩余0.2 mol”,即Y 转化了1.8 mol ,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H 必转化了3.6 mol ,即H 的转化率等于Y 的转化率=1.8 mol

2 mol

×100%=90%。

2H(g)+

起始(Ⅰ) 4 mol 2 mol 0 起始(Ⅱ) 4 mol 2 mol 1 mol 起始(Ⅲ) 5 mol 2.5 mol 0

该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按起始(Ⅱ)与起始(Ⅲ)投料能达到同一平衡状态,而起始(Ⅰ)与起始(Ⅲ)达到的平衡状态为等效平衡,即平衡时H 的转化率相等,故达到新平衡时剩余H 的物质的量为n(H)=5 mol×(1-90%)=0.5 mol 。 题组三 等温、等容,等温、等压条件下等效平衡的比较应用 3.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 mol N2、3 mol H2,反应N2(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m mol 。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 mol N2、6 mol H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只填序号,下同);若乙的容积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

A .小于m

B .等于m

C .在m ~2m 之间

D .等于2m

E .大于2m

(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并加入1 mol NH3,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应加入______mol N2和________mol H2。

答案 (1)D E (2)0.5 0

解析 (1)由于甲容器定容,而乙容器定压,它们的压强相等,达到平衡时,乙的容积应该为甲的两倍,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2m mol 。当甲、乙两容器的体积相等时,相当于将建立等效平衡后的乙容器压缩,故乙中NH3的物质的量大于2m mol 。

(2)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时,要建立与甲一样的平衡,只有乙中的投入量是甲的一半才行,故乙中应该投入N2为(1-0.5) mol =0.5 mol ,H2为(1.5-1.5) mol =0 mol 。

等效平衡判断“四步曲”

第一步,看,观察可逆反应特点(物质状态、气体分子数),判断反应是前后等气体分子数的可逆反应还是反应前后不等气体分子数的可逆反应;第二步,挖,挖掘题目条件,区分恒温恒容和恒温恒压,注意密闭容器不等于恒容容器;第三步,倒,采用一边倒法,将起始物质转化成一边的物质;第四步,联,联系等效平衡判断依据,结合题目条件判断是否达到等效平衡。

1.[2013·海南,15(3)]可逆反应A(g)++D(g)。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 c

2.(2013·安徽理综,10)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3(g)+NO(g)+NO2(g)180℃

催化剂2N2(g)+3H2O(g) Δ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 C

解析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左移,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A错;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自身的转化率降低,而另外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故B不正确;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说明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C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即不能改变转化率,D错。3.(2013·大纲全国卷,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催化剂

CO2(g)+H2(g) Δ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 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

答案 B

解析特别注意:一般来说,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反应物的可逆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能使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但其本身的转化率反而降低,故C项错误;A.因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的反应,故增加压强只能缩短反应

达到平衡的时间,并不能使该平衡发生移动,因而无法提高CO 的转化率;B.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能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提高CO 的转化率;D.催化剂只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提高CO 的转化率。

4.(2013·四川理综,1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 mol 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 ℃发生反应:2SO2+O2

催化剂

2SO3 ΔH<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 mol 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 A .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 .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C .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 g

D .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90%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有:(1)明确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会利用差量法确定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3)要知道SO2与BaCl2不反应,原因是弱酸不能制强酸。SO3的生成速率和SO2的消耗速率都是正反应速率,故A 错;因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时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是正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小的原因,故B 错;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315 mol ,据差量法可知,反应的SO2为0.63 mol ,反应的O2为0.315 mol ,生成的SO3为0.63 mol ,设SO2开始时的物质的量为a mol ,列出量的关系为 2SO2(g)+O2(g)2SO3(g) 起始的物质的量/mol a 1.100 0 转化的物质的量/mol 0.63 0.315 0.63 平衡的物质的量/mol a -0.63 0.785 0.63

据平衡时的压强为反应前的82.5%,列出:a -0.63+0.785+0.63

a +1.100=0.825,解得a =0.7,

故SO2的转化率为0.63 mol

0.7 mol

×100%=90%,故D 正确。

平衡时,将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只有SO3生成沉淀,沉淀的物质的量与SO3的相等,为0.63 mol ,沉淀的质量为0.63 mol×233 g·mol-1=146.79 g ,故C 错。

5.[2013·山东理综,28(3)]CO 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

。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

ΔH________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 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在1.3×104 kPa 下,CO 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 转化率提高不大,同时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解析 从图像来看,随着温度的升高,CO 的转化率变小,故ΔH<0,综合温度、压强对CO

转化率的影响来看,在题给压强下,CO 的转化率已经很大,不必再增大压强。 6.[2013·江苏,17(1)]用氨水可使燃煤烟气脱硫,其原理为用氨水将SO2转化为NH4HSO3,再氧化成(NH4)2SO4,化学反应为2NH3+SO2+H2O===(NH4)2SO3 (NH4)2SO3+SO2+H2O===2NH4HSO3

能提高燃煤烟气中SO2去除率的措施有________(填字母)。 A .增大氨水浓度 B .升高反应温度

C .使燃煤烟气与氨水充分接触

D .通入空气使HSO -3转化为SO2-4

采用上述方法脱硫,并不需要预先除去燃煤烟气中大量的CO2,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AC HCO -3+SO2===CO2+HSO -3 解析 增大氨水浓度,使燃煤烟气与氨水充分接触,都能有效提高SO2的去除率;升高温度,不利于SO2的溶解,生成物在高温下也易分解;D 项,通入空气,空气中的CO2会消耗氨水,不利于SO2的吸收,故选A 、C 。

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抑制CO2的溶解,原理为 HCO -3+SO2===CO2+HSO -3。

7.[2013·新课标全国卷,27(3)(4)](3)在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 v(CH3OH)=nA

tA mol·L-1·min-1

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处于A 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

,达到平衡时

增大

(4)在T1温度时,将1 mol CO2和3 mol 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的转化率为α,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 答案 (3)③④ (4)(2-α)/2

解析 (3)v(CH3OH)=nA mol 2 L tA min =nA

2tA mol·L-1·min-1,①错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先达到平衡,则T2>T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平衡常数减小,增大,②错误,③、④正确。

(4)T1>300 ℃,此时甲醇和水都为气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g)+H(g)+H2O(g)

起始物质的量 1 3 0 0

转化物质的量α 3ααα

平衡物质的量1-α 3-3ααα

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p平/p始=(4-2α)/4=(2-α)/2。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专题Word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基础知识: 对于反应mA(g) + nB(g) pC(g)+qD(g) △H<0 m+n>p+q 条件改变变化结果 K变化平衡移动反应A的浓度C(A)A转化率C的含量条件改变ν逆ν正变 化 1C(A)增大 2C(A)减小 3C(C)增大 4C(C)减小 5温度升高 6温度降低 7压强增大 8压强减小 9加催化剂 课时探究 探究一、图像绘制,读图解题 例题1: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3H2(g)+ N2(g)2NH3(g) 来合成 氨气;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a b两种条件下分别加入相同浓度 时间t/min02468 条件a c(H2)/10-2mol·L-1 2.00 1.50 1.100.800.80 条件b c(H2)/10-2mol·L-1 2.00 1.30 1.00 1.00 1.00 12 1 T2 下同),△H 0,根据表格数据请在下面画出c(H2)-t图: (2)a条件下,0~4min的反应速率为;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平衡常数为; (3)在a条件下,8min末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1/2,11min后达到新的平衡,画出 8min~12min时刻c(H2)的变化曲线。

探究二、图像解题方法 1、反应mA(g) + nB(g) pC(g)+qD(g) △H <0 m+n>p+q 反应速率和时间图如图所示 ,t 1时刻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 ①图1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②图2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③图3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④图4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⑤图5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2、①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②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P 1 P 2, m+n p 探究三、陌生图像的解题技能 1、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图像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该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关联?能用关联解决问题? △H 0 mA(g)+nB(g) pC(g) ①y 是A 的浓度,△H 0,m+n p ②y 是C 的含量, △H 0,m+n p

高中化学等效平衡原理(习题练习)

等效平衡原理及练习 一、等效平衡概念 等效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均相等的平衡。 在等效平衡中,有一类特殊的平衡,不仅任何相同组分X的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均相同,而且相同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同,这类等效平衡又称为同一平衡。同一平衡是等效平衡的特例。 如,常温常压下,可逆反应: 2SO2 + O2 2SO2 ①2mol 1mol 0mol ②0mol 0mol 2mol ③0.5mol 0.25mol 1.5mol ①从正反应开始,②从逆反应开始,③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由于①、②、③三种情况如果按方程式的计量关系折算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等(如将②、③折算为①),因此三者为等效平衡 二、等效平衡规律 判断是否建立等效平衡,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外部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通过化学计量数计算,把投料量换算成与原投料量同一则物质的物质的量,若保持其数值相等,则两平衡等效。此时,各组分的浓度、反应速率等分别与原平衡相同,亦称为同一平衡。 ②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通过化学计量数计算,把投料量换算成与原投料量同一则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此时,各配料量不同,只导致其各组分的浓度反应速率等分别不同于原平衡,而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③在恒温、恒压下,不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发生改变,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换算

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

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条件、结果。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掌握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考点梳理】 考点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反应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改变,使v正和v逆不再相等,原平衡被破坏,一段时间后,在新的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又重新相等,即v正'=v逆',此时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应注意此时v正'≠v正,v逆'≠v逆。 V正=V逆改变条件 V正=V逆 一段时间后 V正=V逆 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 2、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V正、V逆发生改变,导致V正≠V逆。 3、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新平衡与原平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要点诠释: ①新平衡时:V′正=V′逆,但与原平衡速率不等。 ②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但与原平衡不同。 ③通过比较速率,可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当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平衡不发生移动。 考点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1、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浓度、压强),平衡就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 (1)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个条件变化的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个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2)注意理解“减弱”的含义: 定性的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就是能够减弱外界条件改变的方向。平衡移动的结果能减弱外界条件的变化,如升高温度时,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平衡向反应物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等。 定量的角度,平衡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 (3)这种“减弱”并不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更不会“超越”这种变化。如:原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系压强增大到2p,平衡将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的体系压强将介于p~2p之间。又如:若某化学平衡体系原温度为50℃,现升温到100℃(其他条件不变),则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体系温度变为50℃~100℃。 2、适用范围:已达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 3、推广:该原理适用于很多平衡体系:如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 考点三.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习题含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1.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 2CO 2(g)+N 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 时平 衡常数为1×105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B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 .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 或CO D .570 K 时,及时抽走CO 2、N 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 解析: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 正确,B 错误;题中反应为可逆反应,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仍然含有NO 或CO ,C 错误;改变浓度对平衡常数无影响,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错误。 答案:A 2.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 (aq)I - 3(aq)。测得不同温度下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 5 15 25 35 50 K 1 100 841 689 533 409 A.反应I 2(aq)+I - (aq) I - 3(aq)的ΔH >0 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 (I - 3)减小 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I 2)·c (I -)c (I -3) D .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小于689 解析:A 项,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 <0,错误;B 项, 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 (I -3 )减小,正确;C 项,K =c (I -3) c (I 2)· c (I -) ,错误;D 项, 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仍然是689,错误。 答案:B 3.(2019·深圳质检)对反应:a A(g)+b B(g)c C(g)+d D(g) ΔH ,反应特点 与对应的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平衡大题训练

1.甲醇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甲醇及其可制得产品的沸点如下. 名称甲醇二甲胺二甲基甲酰胺甲醚碳酸二甲酯 结构简式CH3OH (CH3)2NH (CH3)2NCHO CH3OCH3(CH3O)2CO 沸点(℃) 64.7 7.4 153℃﹣24.9 90℃ (1)在425℃、A12O3作催化剂,甲醇与氨气反应可以制得二甲胺.二甲胺显弱碱性,与盐酸反应生成(CH3)2NH2Cl,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甲醇合成二甲基甲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NH3+CO(CH3)2NCHO+2H2O△H若该反应 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H0 (填“>”、“<”或“=“). (3)甲醇制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 CH3OCH3+H2O△H.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 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 CH3OCH3H2O Ⅰ387 0.20 x Ⅱ387 0.40 y Ⅲ207 0.20 0.090 0.090 ①x/y=. ②已知387℃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4.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0.1mol CH3OH、0.15mol CH3OCH3和0.10mol H2O,则反应将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③容器Ⅱ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要进一步提高甲醚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4)以甲醇为主要原料,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源负极为(填“A”或“B“),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若参加反应的O2为 1.12m 3(标 准状况),则制得碳酸二甲酯的质量为kg. 2. (16分)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3C(s)=2Fe (s)+3CO(g) ΔH 1=+489.0 kJ· mol-1, 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与O2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3)CO 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 +3H2(g) CH3OH(g) +H2O(g)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5。 ①该反应的ΔH 0(填“大于或小于”),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 KⅠKⅡ(填“>、=或<”)。 ② 容器甲乙

化学平衡图像经典例题

第 1 页 共 3 页 专题五 化学平衡图像 考点1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 解题策略: (1)首先要看清楚横轴和纵轴意义(特别是纵轴。表示转化率和表示反应物的百分含量情况就完全相反)以及曲线本身属等温线还是等压线。(当有多余曲线及两个以上条件时,要注意“定一议二”) (2)找出曲线上的特殊点,并理解其含义。(如“先拐先平数值大”) (3)根据纵轴随横轴的变化情况,判定曲线正确走势,以淘汰错误的选项。 1、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 正、v 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6.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 、Y 、Z 、W 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 A .Z 、W 均为气体,X 、Y 中有一种是气体 B .Z 、W 中有一种是气体,X 、Y 皆非气体 C .X 、Y 、Z 、W 皆非气体 D .X 、Y 均为气体,Z 、W 中有一种为气体 2、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7.图2表示800℃时A 、B 、C 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8.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 (g )+B (g )C (g );△HA 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T 1>T 2,△H>0 B .T 1<T 2,△H>0 C .T 1>T 2,△H<0 D .T 1<T 2,△H<0 4、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10.对于反应2A (g )+B (g )2C (g );△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

高考化学中_等效平衡_重要题型的难点突破

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择。 对策:将排除法与直选法相结合。 例: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赢利就应该(%%)。 A.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B.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思路推敲:商品生产者通过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个别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变化不会影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C、D错误。 举一反三: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清楚理论对应的经济现象。如本题中生产者生产商品所用的时间是个别劳动时间,只有绝大部分生产者或绝大部分生产所需要的时间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对此辨识清楚,才能正确答题。 二、正误型选择题 特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又考查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要求得出错误题肢的又称逆向型选择题。 对策: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解题时一定要弄清题目的规定性,明确选择的指向。受思维定势影响,稍不留神,就会选错。首先根据题意正向思维,找出符合事实的正确的题肢,然后逆向思维,把符合事实的选项划去,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即正确答案。 例: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创作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B.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C.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 D.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思路推敲: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创作者的聪明才是文化创作的主要来源,但不是最终来源。 举一反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就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 三、组合型选择题 特点:考查的知识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判断能力、分析和结合能力。 对策:“排除法+比较法”是解此题型的基本方法。首先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认真审读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却不合题意的观点。将有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却不合题意的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然后对其余题肢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正确选项。 例: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1、2 B.1、3 C.1、4 D.2、3 思路推敲:此题型在近两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应别起考生的高度重视。解此题的关键是弄清诗句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3体现了发展的观点,2体现了联系的观点,4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关系原理。故选B。 举一反三:此题通过考查古诗词所蕴含的发展观,引导考生关注一些自然现象所包含的深刻哲理。总之,选择题有很多题型,不论什么题型都涉及题干和题肢。关于题干与题肢一般要注意:(1)选择的首要前提是看联系是否是客观的内在的;(2)题干与题肢的联系,凡是一级引申的就选,凡是二级或多级引申则舍(所谓一级引申就是题干与题肢之间的联系,不需要创造中介条件就能成立;所谓二级或多级引申就是题干与题肢之间的联系,需要一些中介条件才能成立)。 摘要:“等效平衡”问题是高考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根据日常教学反思,本文提出了一种更简洁、易操作的教学模式,可有效突破这一难点,对广大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等效平衡”内涵“八字方针” 等效平衡问题涵盖知识丰富、考查方式灵活,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要求甚高,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近年的高考,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对等效平衡的考查都有所升温,题型的衍变更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使许多学生谈“等效平衡”色变,因信心不足而导致丢分。 对于等效平衡学习这一难点的突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解题思路的引导,为学生提炼出解答等效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不断应用中从心理上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最终做到能从容应对。 一、等效平衡内涵的教学 等效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恒T、恒V或恒T、恒P),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反应物用量,达到平衡时各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都相同,这样的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在等效平衡内涵的教学中,学生对等效平衡中“百分含量相同”的理解往往会与化学平衡状态中“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混淆,因而教师要强调这里的“等效”是“比例相等”,从而让学生对概念的抽象描述有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着重分析等效平衡问题中的几种常见题型,并对其进行解题方法的归纳,从而逐步解决等效平衡学习的问题。 二、解决等效平衡问题的“八字方针” 在日常的教学中,为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我针对等效平衡中不同类型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总结了解题思路的“八字方针”:“一模一样、比例相同”,让学生在学习中分析,分析中总结提炼,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1.“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是指在等效平衡问题中,使用极限转换法后,同一可逆反应的各相同组分的物质的量与初始状态“一模一样”,即完全相等。这一思路常用于恒T、恒V条件下的非等体积反应。如:N 2 +3H 2 葑2NH 3 的等效平衡问题。 2.“比例相同” “比例相同”是指在等效平衡问题中,使用极限转换法后,同一可逆反应的各组分之比与初始状态各对应相同组分之比相等。这一思路适用于恒T、恒V条件下的等体积反应,如:H 2 + 高考化学中“等效平衡”重要题型的难点突破 (自贡市旭川中学化学组,四川自贡643020) 罗俊伟 10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 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 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温B .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 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B.4 mol SO2+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 D.2 mol SO2+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则A的转化率为() A.67%B.50%C.25%D.5% 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s)+dD(g)+Q;有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 C.达到平衡时,有amol A消耗的同时有b mol B生成 D.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且a+b=c+d,则当升高容器内温度时。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大题培优)含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大题培优)含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KClO 3,溶液与3NaHSO 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所用试剂为10mL0.1mol/LKClO 3,溶液和310mL0.3mol /LNaHSO 溶液,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已知: 2334ClO 3HSO Cl 3SO 3H ----++=++。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Cl v -=________()mol /L min ?。 (2)某同学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在反应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某小组同学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探究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具体方法如表示。 方案 假设 实验操作 Ⅰ 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向烧杯中加入10mL0.1mo//L 的3KClO 溶液和10mL0.3mol/L 的 3NaHSO 溶液, Ⅱ 取10mL0.1mo/L 的3KClO 溶液加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少量NaCl 固体,再加入10mL0.3mol/L 的3NaHSO 溶液 Ⅲ 溶液酸性增强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分别向a 、b 两只烧杯中加入10mL0.1mol/L 的3KClO 溶液;向烧杯a 中加入1mL 水,向烧杯b 中加入1mL0.2mol/L 的盐酸;再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10mL0.3mol/L 的3NaHSO 溶液 ①补全方案Ⅰ中的实验操作:________。 ②方案Ⅱ中的假设为________。 ③除Ⅰ、Ⅱ、Ⅲ中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 ④某同学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思考,认为方案Ⅲ中实验操作设计不严谨,请进行改进:________。 ⑤反应后期,化学反应速率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平衡常数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应用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 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是大还是小,最后都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 表示。例如:mA(g) + nB(g) pC(g) + qD(g),K = c p (C)·c q (D) c m (A)·c n (B) (式中个浓度均为平衡浓度)。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对于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就对应一个具体的常数值。 二、 应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其浓度可看做“1”,因而不用代入公式(类似化学反应速率中固体和纯液体的处理)。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三、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它能够表示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一个可逆反应的K 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2)可以利用平衡常数的值作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如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在一定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 = c p (C)·c q (D) c m (A)·c n (B) ,Q c 叫该反应的浓度熵。若Q c >K ,反应向逆向进行;若Q c =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Q c <K ,反应向正向进行。 (3)利用K 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温度升高,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四、具体应用举例分析 1. 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的判断 化学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即可判断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 【例题1】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 CO(g) 1 2 N 2(g)+ CO 2(g);△H =-373.4kJ/mol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该反应为气体计量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平 衡常数减小,A 选项错误;同理,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减小,B 选项错误;平衡常数只与热效应有 关,与物质的量无关,C 选项正确;增加氮气的 物质的量,平衡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减小,D 选项错误。 答案:C 【例题2】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32-+ H 2O HCO 3-+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 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c(HCO 3- ) c(CO 32-) 减小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 解析: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故稀释时是不变的,A 项错;CO 2通入水中,相当于生成H 2CO 3,可以与OH - 反应,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B 项正确;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表达式的结果是增大的,C 项错;D 项,加入NaOH,碱性肯定增强,pH 增大,故错。 答案:B 【例题3】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 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右图是N 2和H 2反应生成2 molNH 3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在 E 1 E 2 能量 生成物 反应进程 kJ/mol 平衡常数K A 2N O 转化率 D C O 转化率 B 平衡常数K C

化学平衡高考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 1.(08年全国理综I ·11)已知:4NH 4(g)+5O 2(g) = 4NO(g)+6H 2O(g),ΔH=-1025kJ ·mol -1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 正确.. 的是C 2.(08年全国理综II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 CO 2 ( g ) + H 2 ( g ) CO(g ) + H 2O( g )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 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 n ( CO )的大小顺序是 A A .乙=丁>丙=甲 B .乙>丁>甲>丙 物质 物质的量 实验 CO 2 H 2 CO H 2O 甲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乙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丙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C . D . 1200℃ N O 含量 时间 1000℃ N O 含量 时间 1000℃ 催化剂 1000℃ 无催化剂 N O 含量 时间 10×105Pa 1×105Pa A . B . N O 含量 时间 1000℃ 1200℃

C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 3.(08年天津理综·8)对平衡CO 2(g ) CO 2(aq ) .△H =-19.75kJ·mol - 1,为增大 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D A .升温增压 B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 D .降温增压 4.(08年山东理综·1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H ()CO () O H ()CO (222c c c c K ??=。恒容 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 5.(08年宁夏理综·12)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 4I(s) NH 3(g)+HI(g);②2HI(g) H 2(g)+I 2(g) 达到平衡时,c (H 2)=0.5mo l ·L -1,c (H I )=4mo l ·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C A .9 B .16 C .20 D .25 6.(08年四川理综·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 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D A .T 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 7.(08年广东理基·36)对于反应2SO 2(g)+O 2(g) 2SO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 .通入大量O 2 B .增大容器容积 C .移去部分SO 3 D .降低体系温度 8.(08年广东化学·8)将H 2(g)和Br 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 2(g )+Br 2(g) 2HBr (g )△H <0,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a ;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b 。a 与b 的关系是A 催化剂 高温 T 1碘化氢的量 时 间 T 2

高考化学平衡图像精选必刷试题

高考化学平衡图像精选必刷试题 1.焦炭催化还原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s)+2SO 2(g) S2(g)+2CO2(g)。一定压强下,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的焦炭和1molSO2发生反应,测得SO2的生成速率与S2(g)的生成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C点时达到平衡状态 C.增加C的量能够增大SO2的转化率D.T3时增大压强,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答案】B 2.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 2H4(g)+H2O(g) C2H5O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n(C2H4)=1 mol,容器体积为1 L)。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0 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 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 5 16 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 【答案】B 3.一定温度下,将1molA(g)和1mo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 xC(g)+D(s)△H<0,在 t1时达平衡。在 t2 、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 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2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B.t3时刻v(逆)可能小于t2时刻v(逆)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D.t1~t2、t2~t3平衡常数均为0.25 【答案】B 4.恒容条件下,1 mol SiHCl3发生如下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已知:v正=v消耗(SiHCl3)=k正x2(SiHCl3),v逆=2v消耗(SiH2Cl2)=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x为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是不同温度下x(SiHCl3)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v正,a<v逆,b B.化学平衡状态时2v消耗(SiHCl3)=v消耗(SiCl4) C.当反应进行到a处时,v正/v逆=16/9 D.T2 K时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 mol SiHCl3,平衡正向移动,x(SiH2Cl2)增大 【答案】C 5.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等效平衡》专题训练(含解析)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等效平衡》专题训练 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A(g)+B(g) 3C(g) +D(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D的百分含量为a%。若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几组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D的百分含量也为a%的是() A.3molC和1molD B.2molA、1molB和3molC C.4molC和1molD D.1.9molA、0.95molB、0.15molC和0.05molD 2.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建立如下平衡:H 2 (g)+I2 (g) 2HI(g),测得HI的转化率为a%。其他条件不变,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 HI,待平衡建立时HI的转化率为b%,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3.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 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4.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反应2SO 2+O22SO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充入1mol SO3,达到平衡时,SO2的百分含量为ω%,若再充入1mol SO3,再次达到新的平衡时,SO2的的百分含量为() A.大于ω% B.小于ω% C.等于ω% D.无法确定 5.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A、B气体可建立如下平衡:2A(g)+2B(g) C(g)+3D(g) 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I. A、B的起始量均为2mol;II. C、D的起始量分别为2mol 和6mo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II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 B.I、II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同 C.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和途径II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气体密度为途径II密度的1/2 6.一定温度下,将a mol PCl 5通往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如下平衡:PCl5(g)PCl3(g)+Cl2(g),此时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再向容器中通入a mol PCl5,恒温下再度达到平衡后压强变为P2,则P1与P2的关系是() A.2P1=P2B.2P1>P2C.2P1<P2D.P1=2P2 7.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 ―1

1516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

15-16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平衡常数一般有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下面是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请考生及时学习。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化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 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 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恒温、恒压时:n1/n2=V1/V2 (4)计算模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 m n O O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ax/m)100% (C)= 100% (3)化学平衡计算的关键是准确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化学平衡的计算步骤,通常是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列出反应起始时或平衡时有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然后再通过相关的转换,分别求出其他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概括为:建立解题模式、确立平衡状态方程。说明: ①反应起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可能同时存在; ②由于起始浓度是人为控制的,故不同的物质起始浓度不一定是化学计量数比,若反应物起始浓度呈现计量数比,则隐含反应物转化率相等,且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成计量数比的条件。 ③起始浓度,平衡浓度不一定呈现计量数比,但物质之间是按计量数反应和生成的,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一定成计量数比,这是计算的关键。 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化学知识点栏目。

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平衡

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反应原理 1.(2012海南?15)己知A(g) + B(g) C(g) + 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 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2) 830℃时,向一个5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的A 和0.80mol 的B ,如 反应初始6s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v (A) = 0.003 mol ·L -1·s - 1,则6s 时c(A) = mol ·L - 1,C 的物质的量为 mol ;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 氩气,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 .体系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间改变 d .单位时间里生成C 和A 的物质的量相等 (4) 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2.(2012山东?29)偏二甲肼与N 2O 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 3)2NNH 2(l)+2N 2O 4(1)=2CO 2(g)+3N 2(g)+4H 2O(g) (I) (1)反应(I)中氧化剂是 。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 2O 4(g)2NO 2(g) (Ⅱ)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一定温度下,反应(II)的焓变为△H 。现将1molN 2O 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若在相同沮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I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反应3s 后NO 2的物质的 量为0.6mol ,则0~3s 的平均反应速率v (N 2O 4)= mol·L -1·s - 1。 a 气体密度 b △H /K J ?m o l d N 2O 4转化率 c v (正) NO 2 N 2O 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