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行病学考研 练习题

流行病学考研 练习题

流行病学考研 练习题
流行病学考研 练习题

流行病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流行病学:它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病人(病例组)与一组无此病的"正常人"(对照组),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3.特异度或(真阴性率):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率。特异度(%)=d/(b+d)×100%

4.预后: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对将来发展为各种不同结局(治愈、复发、恶化、并发症发生、伤残、死亡等)的预测或事先估计。

5.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6.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

7.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8.冠心病事件:指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形式,包括心肌梗塞和冠心病猝死。一般以28天为界,超过28天记为另一事件。

9.罹患率:指短时间或小范围内,某一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或强度。

10.外对照:一般用于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一个职业人群作为暴露组,以另一个人群作为对照组。

11.归因危险度(AR):疾病的发病归因为暴露因素的程度,一般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二、填空(每空1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观点(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群体性;对比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特征;预防医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

2.现况调查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普查;抽样调查;筛检

3.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项______,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一步进行______,并对确诊病人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答案】初步检查;确诊检查

4.诊断试验的评价一般包括对诊断方法的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的评价。

【答案】真实性;可靠性;收益

5.诊断试验中,几个指标中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称为______,这种试验可提高______.

【答案】串联;灵敏度

6.流行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7.院内感染的分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叉感染;自身感染;医院性感染;带入传染

8.在队列研究中,非暴露人群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对照;外对照;一般社会人群对照

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三、简答(每题5分)

1.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

1)描述疾病或健康的分布;

2)发现病因线索;

3)适于疾病的二级预防;

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5)进行疾病监测;

6)评价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健康水平。

2.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传播途径易于实现,病例常可连续发生,病人常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若易感人群集中,可致短潜伏期疾病的爆发或流行;

2)在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时,此类传染病多有周期性与季节性升高的现象,一般以冬、春季多见;

3)儿童多发;

4)流行强度与居住条件、人口密度、人群中易感人口比例及卫生条件密切相关。

3.请简述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高血压,血压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

2)血清胆固醇水平,冠心病的发病随血清胆固醇的升高而增加;

3)吸烟,年龄早,吸烟量多,吸烟年限长,吸入的深度深,冠心病死亡率高;

4)饮酒,尚有争议

5)肥胖

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

7)其他因素:性格、水质、遗传因素;

8)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共同作用危险因素越多,作用强度越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越大。

4.试以糖尿病为例,简述疾病的多因观念

疾病的多因观念是指疾病的病因并非单一的一种,而是由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生态、环境、行为等因素。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体育锻炼(行为因素)、肥胖(生物因素)紧张、情绪低落(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人们的认识程度等有关;由此可见,糖尿病的发病并非单一的因素,而是多因作用的结果。

四、计算(每题10分)

1.某社区人口78566人,2002年进行周期性健康检查时诊断高血压病人632人,其中225人是这次检查中新发现的病人。请计算该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发病率。

患病率=632/78566×10000/万=万

发病率=225/78566×10000/万=万

2.为了了解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5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某社区20万人作为研究人群,其中吸烟者1万人,研究发现吸烟者中有75人发生冠心病,而不吸烟者中有60人发生冠心病,请计算累积发病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吸烟者累积发病率=75/10000×10000/万=75/万

不吸烟者累积发病率=60/190000×10000/万=万

RR=Ie/Io=(75/10000)/(60/190000)=

AR=Ie-Io=75/10000-60/190000=万

AR%=(Ie-Io)/Ie×100%=%

3.假设以高血压为例,检查10000人,如以收缩压140mmHg为诊断标准,阳性(≥140mmHg)病人25人,阴性(<140mmHg)病人25人,阳性非病人995人,阴性非病人8955人,可计算如下:灵敏度(%)=a/(a+c)×100%=25/(25+25)×100%=50%

特异度(%)=d/(b+d)×100%=8955/(8955+995)×100%=90%

假阴性率(%)=1-灵敏度=1-50%=50%

假阳性率(%)=1-90%=10%

正确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50%+90%-1=40%

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每题2分,共20分)

1.病例对照研究

2.爆发

3.冰山现象

4.医院感染

5.失效安全数

型药物不良反应

7.偏倚

8.预后

9.暴露

10.疾病监测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答案】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2.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3.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______,______,类推法和排除法。

【答案】求异法;共变法

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______,______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答案】SARS;肺炭疽

5.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______和______.

【答案】医院感染续发率;医院感染漏报率

6.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

7.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盲法原则

8.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9.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______,______和代入传染。

【答案】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答案】D

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答案】C

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答案】C

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答案】D

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答案】A

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答案】E

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答案】D

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答案】D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答案】C

10.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答案】C

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8分)

1.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5分)

答: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

1)潜伏期的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潜伏期较短的传染病流行常呈爆发型,如流行性感冒;而潜伏期长的传染病的流行持续较久。

2)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以此可追踪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3)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一般期限为常见的潜伏期增加1-2天。对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的留验或检疫时间需按最长潜伏期来确定。

4)根据潜伏期可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5)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如实施某项预防措施以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后发病数下降,则认为可能与该预防措施有关。

2.简述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5分)

答: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

1)关联的时间顺序

2)关联的强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剂量-反应关系

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5)关联的可重复性

6)关联的合理性

7)暴露终止效应

3.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应具备哪5点基本观点(5分)

答: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应具备的5种基本观点:

1)群体观点群体诊断是流行病学区别其它学科最显着的特点。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的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流行病学的起点,而不仅是考虑个人的患病与治疗问题,更不是考虑它们如何反映在器官和分子水平上。我们的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的问题。

2)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3)比较的观点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

4)多病因论的观点任何疾病的病因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结果。不同的疾病,只不过二者作用的比例不同而已。应当用三维或多维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

5)概率论的观点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的强度或死亡的危险度。频率实际上就是一种概率,流行病学强调的是概率。

还要强调预防为主的特征。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4.简述筛检的应用原则。(5分)

答:筛检的应用原则:

1)筛检的疾病是一个重大公卫问题

2)治疗方法有效

3)有进一步确诊方法与条件

4)明确该病的自然史

5)有较长潜伏期或领先时间

6)有适当的筛检方法

7)有良好的预期效益

5.请以本小组社会医学实践课题为例,简述调查问卷的内容构成、设计原则和你对如何设计出一份理想的调查问卷的经验与体会。(8分)

答:以本小组社会医学实践课题为例,对调查问卷的内容构成、设计原则和如何设计出一份理想的调查问卷的经验与体会:

调查表又称问卷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资料的重要的必不可少工具,调查表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调查研究的成败,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实践经验。

包括:一般性项目部分,即人口学基本资料;调查研究项目部分,包括所研究的疾病指标和相关因素变量。

完善调查表:包括预调查,信度、效度、修改

设计原则:①应调查项目一项不缺,无关项目一项不多。②语言表达清晰、易懂,不用专业术语,尽量选用客观指标;③项目编排顺序先易后难,敏感问题放在最后,不能遗漏可能的答案。

五、计算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2分)

年某疾病监测点为了查实该地主要疾病的发生、死亡及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数据如下:1990年7月1日该监测点人口数万;同年1月1日该点人口数万;同日记录的恶性肿瘤病例62例,其中,当天新病例2例;199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0例,同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120.

请计算该监测点人群

1)199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专)率及病死率。

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5分)

答:1990年恶性肿瘤发病率=180/万=189/10万

1990年恶性肿瘤患病率=180+(62-2)/万=253/10万

1990年恶性肿瘤死亡(专)率=120/万=126/10万

1990年恶性肿瘤病死率=120/180+(62-2)*100%=50%

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62/万=67/10万

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西安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

1)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规范的供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四格表。(2分)

2)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3分)

3)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3分)

4)该研究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1)根据以上资料,整理出四格表如下:

表西安市100对口腔粘膜白斑病与对照的吸烟史

对照病例合计

吸烟不吸烟

吸烟45(a)25(b)70

不吸烟10(c)20(d)30

合计55 45 100

2)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分析:

x2=(b-c-1)2 / (b+c)=(10-25-1)2 /35=,P<

结果表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关联。

3)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

OR=c/b=25/10=

其意义为:吸烟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倍。

结论:在西安市,吸烟可能是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倍。但尚需要进一步证实。

4)从案例中给出的部分研究背景资料看,此项研究病例和对照的代表性均不强,且存在着明显的偏倚。如:仅选择一所医院进行研究,显然所收集的病例很难代表西安市口腔粘膜白斑病患者的吸烟暴露情况,当然对照也无法代表产生口腔粘膜白斑病患者的非病例人群。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对本病认识水平的不同,有部分患者

很可能不会因口腔粘膜白斑病而就诊。另外,选择牙周炎、洁牙等患者作为对照时,由于吸烟也是牙周炎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吸烟常常导致牙结石的形成和牙体着色,因此进行洁牙,这就有可能造成对照组中吸烟的暴露率明显高于西安市普通人群,从而导致吸烟和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的关联强度的低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增加病例和对照的代表性,克服不同的偏倚的影响,进行更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提高结果的可信程度。

3.某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获得以下资料,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e=96/10万,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7/10万,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t=56/10万。试计算RR值、AR值、AR%、PAR、PAR%,并分析各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7分)

答:RR=Ie/I0=96/7=,表明吸烟组的肺癌死亡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倍;

AR=Ie-I0=96/10万-7/10万=89/10万,表明如果去除吸烟,则可使吸烟组肺癌死亡率减少89/10万;

AR%=(1e-I0)/Ie*l00%=%,表明吸烟人群中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在所有肺癌死亡中所占的百分比为%;

PAR=It-I0=56/10万-7/10万=49/10万,表明如果去除吸烟,则可使全人群中的肺癌死亡率减少49/10万;

PAR%=(1t-I0)/It*100%=%,表明全人群中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在所有肺癌死亡中所占的百分比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主动监测:在疾病监测中,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

2.硬数据:指通过仪器设备客观测量出来的数据,如身高、体重、血压等。

3.药物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和作用(有益作用、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4.效应标志:宿主暴露后产生功能性或结构性变化的生物标志。

5.特异度:是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

6.伯克森偏倚:又称入院率偏倚,既入院率的不同所造成偏倚,由于选择医院的病人作为病例与对照,而这些病人可以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入院率的差异,例如高血压病人、肿瘤病人阑尾炎病人的入院率显然各不相同。

7.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着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8.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9."冰山"现象:有些传染病由于隐性感染者所占比例较大,临床上表现出典型症状及体征者仅占极少部分,而严重病例和死亡病例更为少见的感染状况。

10.意外:一种潜在有害的、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

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25分)

1.院内感染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叉感染;自身感染;医院性感染;带入传染

2.临床试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有人为的干预措施

3.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疾病病因的探讨及病因致病机制的研究;疾病易感性的测定;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价

4.提高诊断试验效率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联合试验;优化试验方法

5.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6.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答案】代表性;可比性

7.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它的发生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8.三种常见的伤害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通事故;自杀;中毒

三、简答:共计20分(答案请写在后面所附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试叙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5分)

答:优点1)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2)虽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偏倚和导致错误的结论,但是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并且较易于组织实施;3)该方法不仅应用于病因的探讨,在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

局限性1)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3)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4)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2.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断原则有哪些(5分)

答: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断原则有:1)开始用药时间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有无合理的先后关系。2)可疑药物不良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3)可疑药物不良反应能否用并用药作用,病人的临床状况或其他疗法的影响来解释。4)停药或减量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5)再次接触同样药品后,同样反应是否重新出现。

3.伤害能不能预防控制,为什么(5分)

答:伤害是可以预防控制的,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从源头抓起;

2)加强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

3)加强应急能力和紧急处置的能力;

4)做好善后工作;

5)制定合乎实际、切实可行的伤害预防方案和控制措施,在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保证。

4.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5分)

答:1)关联的时间顺序;

2)关联的强度;

3)剂量-反应关系;

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5)关联的可重复性;

6)关联的合理性;

7)终止效应;

8)关联的"特异性".

四、问答与计算:共计25分(答案写在所附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某厂1990年职工25000人,筛检发现肺结核病人56人,其中旧病例22人。经过治疗,治愈40人,未愈9人,死亡7人。计算该人群1990年肺结核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8分)

发病率=(56-22)/25000×10000/万=万

患病率=56/25000×10000/万=万

死亡率=7/25000×10000/万=万

病死率=7/56×100%=%

位成年男性体格检查,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结果在165例冠脉造影显示狭窄的人中,心电图阳性87例,阴性78例;135例冠脉造影显示不狭窄的人中,心电图阳性11例,阴性124例。试评价心电图运动试验用于诊断冠心病的真实性(计算课本中所列的指标)。(8分)

检查结果病人非病人合计

阳性87 11 98

阴性78 124 202

合计165 135 300

灵敏度=87/165×100%=% 假阴性率=1-%=%

特异度=124/135×100%=% 假阳性率=1-%=%

约登指数=%+%-1=%

3为了研究婴儿腹泻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有研究者利用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病例组共87例有腹泻,其中人工喂养59例,母乳喂养28例;对照组共41人,其中人工喂养8例,母乳喂养33例。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价喂养方式与婴儿腹泻的关系(9分)

喂养方式病例对照合计

人工喂养59 8 67

母乳喂养28 33 61

合计87 41 128

OR=59×33/(8×28)=

人工喂养引起婴儿腹泻的危险性是母乳喂养的8. 69倍。

一、名词解释:(30分)

1.暴露: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欲研究的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和行为。暴露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

2.病因概念: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

3.现况调查:现况调查又称横断面研究,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通过普查、筛检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归因危险度或特异危险度,指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它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优势比,又称比值比或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它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

6.爆发: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7.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其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8.疾病监测: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9.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10.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二、填空(15分)

1.生态学研究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生态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类。

【答案】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研究

3.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4.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病例时,一般首选______,不提倡用______.

【答案】新发病例;死亡病例

5.如果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灵敏度、特异度均不高的试验,为了降低误诊率,宜采用______方式进行联合试验

【答案】串联试验

6.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7.疫源地消毒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8.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

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

10.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盲法原则

11.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不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12.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带入传染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中答案有一个正确的)(30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疾病

B.病人

C.健康人

D.人群

E.亚临床型病人

【答案】D

2.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答案】C

4.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

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5.下列疾病病因的判断标准,哪一条欠妥:()

A.联系的强度大

B.可重复性与特异性

C.因素与疾病分布一致

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E.实验证据只供参考

【答案】E

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答案】D

7.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RR=1,95%可信区间为~,这意味着:()

A.该R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

B.该RR值在~之间的机会为95%

C.该R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区间说明有联系

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值正负联系均存在

【答案】B

8.在队列研究中()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9.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

A.患该病病人

B.不患该病病人

C.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答案】B

10.疾病监测的目的是:()

A.预防和控制疾病

B.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C.确定致病因素

D.向卫生官员报告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状况

E.消灭传染源

【答案】A

11.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艾滋病

B.病毒性肝炎

C.钩端螺旋体病

D.炭疽病

E.霍乱

【答案】E

12.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答案】A

13.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

A.绝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度

C.特异危险度

D.特异危险度百分比

E.人群特异危险度

【答案】E

14.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х2=,P<,RR=,正确的结论为:()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15.下列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是一级预防:()

A.预防接种

B.保护环境

C.合理营养

D.定期复查

E.消除病因

【答案】D

四、问答题:(25分)

1.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8分)

答:(1)潜伏期的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潜伏期较短的传染病流行常呈爆发型,如流行性感冒;而潜伏期长的传染病的流行持续较久。

(2)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以此可追踪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3)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一般期限为常见的潜伏期增加1-2天。对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的留验或检疫时间需按最长潜伏期来确定。

(4)根据潜伏期可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5)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如实施某项预防措施以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后发病数下降,则认为可能与该预防措施有关。

2.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的四个必须的条件是什么(5分)

答:(1)人群中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率

(2)相对危险度的近似值

(3)α值

(4)把握度

3.何为阳性预告值它与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人群的患病率有何关系(7分)

答:(1)阳性预告值是指阳性结果中真正患病的比例。也就是说被试者如为阳性时他患该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2)阳性预告值与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关。诊断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告值越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性预告值越高。

阳性预告值与患病率也有关。当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变时,阳性预告值随患病率的增加而上升。当患病率低时,阳性预告值也低,因此只有在患病率高的人群中进行诊断才有意义。

流行病学考研试题库

流行病学考研试题库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 1. 在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 A. 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B(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 C(对诊断试验或方法进行评价 D(评价治疗效果与预后 E(A十B十C十D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A(统计分析 B(对比分析 C(普查 D(抽样调查 E(人群筛查 3(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4(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 A(病例对照研究 B(临床试验

C(队列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6.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7.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 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8(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普查 B(抽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

E(生态学研究 9(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 A(临床试验 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防治实验研究 10(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时点患病率 11(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 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D(诊断标准的变化 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 12.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 存活时间长短 13.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 A(发病率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 1.发病指标:①发病率(incidence rate)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 率,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②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一般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频率,观察时间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多用于描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③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④感染率(infection rate)指在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率,通常用百 分率表示;⑤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即二代病例。继发率=易感接触者中的续发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数*100%。计算续发率要掌握的资料有:原发病的发病时间、接触者中易感者人数、观察期内的二代病例数。 2.患病率与发病率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和, 而发病率分子为异性时期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②患病率是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 3.死亡指标:①死亡率(mortality rate)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 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所以通常被称为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常用于探讨疾病的病因和评价防制措施。②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通常用于病程较短的急性病。③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④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是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PYLL是测量人群疾病负担常用的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用途:(1)可以反映各种死因对人群寿命的危害程度;(2)有助于确定该地区(县)的重点疾病并为制定合适该地区(县)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可用于评价疾病防制措施效果;(4)对不同疾病连续多年计算潜在减寿年数,可以了解疾病发展趋势。⑤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用途:(1)有助于宏观上认识疾病和控制疾病;(2)有助于确定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以及相应疾病的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为正确制定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3)用于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4.疾病流行强度:指某病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某人群中发病率的变化及其病例期间的联 系程度。描述常用术语有:①散发(sporadic)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②流行(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③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④大流行: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往往在比较短的期间内越过省界、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

解表药1、??? 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茎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 生姜:根茎。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胃寒呕 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荆芥:干燥地上。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之润剂,治风 之通药” 羌活: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细辛:全草。辛温,有毒。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少阴头痛)(汤1-3,散0.5 -1)藁本:根茎及根。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颠顶疼痛)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 夷: 辛温。归肺胃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包煎) 葱 白: 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通乳,乳房胀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地上,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牛蒡子: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惊风,破伤 风) 桑 叶: 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 花: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 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退热截疟) 升麻:根茎。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葛根: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淡豆豉:辛苦凉,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流行病学考研必背重点

1、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得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 3、流行病学任务得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就是传染病)或分布(其她疾病、伤害与健康)得现象,可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第二阶段: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得规律与原因,可以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得病因假说。第三阶段: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结果,找出预防或控制得策略与措施,可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实现。 4、流行病学研究得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5、现代流行病学中得基本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得分布,其中包括疾病得流行现象;②疾病得发病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得感染过程与传染病得流行过程;③人与环境得关系,即疾病得生态学;④病因论,特别就是多因论;④病因推断得原则;⑤疾病防治得原则与策略,其中包括疾病得三级预防;⑥疾病发展得数学模型等。 6、流行病学得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流行病学得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预防疾病;②疾病得监测,疾病得监测就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得一项很好得措施;③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得研究,这就是为了达到预防疾病得目得而必须进行得工作;④疾病得自然史,该应用时通过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得发展规律,以进一步应用于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⑤疾病防治效果评价,这涉及防治疾病效果得最终判断。 7、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与理论流行病学。 8、流行病学特征:①群体得特征,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得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得各种分布现象入手,而不仅就是考虑个人得患病与治疗问题,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得问题。 ②对比得特征,在流行病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得思想,对比就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核心。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得特征,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得强度或死亡得危险度。 ④社会心理得特征,疾病得发生不仅仅同人体得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得影响与制约。在研究疾病病因与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得生物、心理与社会生活状况。 ⑤预防为主得特征,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得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得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得研究内容之一。 ⑥发展得特征,针对不同时期得主要卫生问题,流行病学得定义、任务就是不断发展得。 9、疾病分布:就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得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与死亡得群体现象。 10、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11、发病率:就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得频率。 12、计算发病率需考虑得因素:(1)新发病例数;(2)暴露人口

流行病学考研精选30道问答题

流行病学考研精选30道问答题(均为历界真题) 1、什么是疾病的分布?为什么说疾病的分布对探讨病因及制定防制对策与措施有重要意义? 2、请写出计算续发率的公式,计算续发率时应注意什么?续发率 分析在流行病学上有何意义? 3、以高血压为例,试述什么是疾病的三级预防。? 4、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选择病例和对照? 5、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区别? 6、简述偏倚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7、配比方法在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应用有何不同。 8、病毒性肝炎的分类与其传播途径的特点 9、某研究发现,乳腺癌病人中有80%的结过婚。该研究者据此认 为,结婚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请问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0、调查研究时,如何控制/减少系统误差? 1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局限性 12、举例说明流行病学因果关系推断的原则。 13、简述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 14、请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异同。 15、评价筛检方法优劣的主要指标有哪些,说明指标间的相互关 系?评价一项筛检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1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有何不同? 17、简述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18、研究某降压药的降压效果,试验组口服此降压药,对照组不服 用,已知年龄是混杂因素,请问该作何种设计? 19、论述疾病监测与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的关系。 20、简述病因推断标准、研究设计与防治效应标准,两者间区别? 21、某研究者认为糖摄入量过多与性功能低下有关,研究者选择了 90名健康男性,按糖摄入量多少随机分为两组,随访10年后,进行两组性功能低下等结局调查,糖摄入量多者发生频率高于摄入量多者,得出结论糖摄入与性功能低下有关? (1)该研究类型? (2)结果是否可靠?有何偏倚? 22、某肿瘤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环境中芳香族化合物暴露人群 DNA有损伤,试用分子流行病进行研究? 23、试述乙型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有人进行肥胖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首次因心绞痛而入院后按当前最好标准确诊的冠心病病人200例。选取同一医院同期入院,且年龄范围相同,性别比例相同确诊无冠心病的糖尿病病人200例作为对照。在200例冠心病病人中按身高体重指数(BMI)>=25kg/m2者诊断为肥胖的120例;在对照中按同一标准肥胖者100例。问题: (1)请将该研究结果整理成标准四格表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A型题(1-81题) 1.《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其影响因素是B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C 5.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 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6.“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C.气能行津 D. 气能摄津 7.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8.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D 9.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11.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D 12.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13.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4.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5.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属的证候是D A气陷 B亡阳 C气逆 D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流行病学考研必背重点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 3、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可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第二阶段: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和原因,可以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的病因假说。第三阶段: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结果,找出预防或控制的策略与措施,可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实现。 4、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5、现代流行病学中的基本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其中包括疾病的流行现象;②疾病的发病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的感染过程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③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疾病的生态学;④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④病因推断的原则;⑤疾病防治的原则和策略,其中包括疾病的三级预防;⑥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 6、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流行病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预防疾病;②疾病的监测,疾病的监测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很好的措施;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这是为了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必须进行的工作;④疾病的自然史,该应用时通过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发展规律,以进一步应用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⑤疾病防治效果评价,这涉及防治疾病效果的最终判断。 7、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 8、流行病学特征:①群体的特征,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的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而不仅是考虑个人的患病与治疗问题,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的问题。 ②对比的特征,在流行病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③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的强度或死亡的危险度。 ④社会心理的特征,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⑤预防为主的特征,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 ⑥发展的特征,针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的定义、任务是不断发展的。 9、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 10、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11、发病率: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12、计算发病率需考虑的因素:(1)新发病例数;(2)暴露人口数;(3)观察时间。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中医方剂学 一、解表药主入肺、膀胱经,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虽有表证,也要慎用(一)发散风寒药 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桂相配治疗风寒表证】 2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性味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桂枝单用解肌发表,配伍芍药,调和营卫;类似:柴胡单用疏肝解郁,配黄芩和解少阳。 eg:桂枝汤中调和营卫的配伍有:桂枝和白芍,生姜和大枣 3 紫苏(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不宜久煎,主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4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半夏南星及鱼蟹毒)—呕家之圣药 5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炭) 止血(肺胃等多种出血证)治外感表证,无论寒热皆可。荆芥穗祛风作用强于荆芥 6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风中润剂,既能祛外风,也能熄内风,祛风湿 7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驱上半身风寒湿痹见长(独活为下半身) 8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夏月麻黄 9 藁本:散寒除湿,祛风止痛—太阳引经药 10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经引经药 11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少阴经引经药,细辛辛燥伤阴,“辛不过钱” 12苍耳子: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通鼻窍—治鼻渊要药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包煎,有毛易刺激喉咙 14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通经下乳 (二)发散风热药 1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注:薄荷能发汗,表虚自汗者不宜用 2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祛痰、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退翳明目、熄风止痉、镇静安神(3-6g) 4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5桑叶: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6菊花:疏风清热(黄)、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白)、清热解毒(野) 7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8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降压 9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10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疏肝要药与黄芩配伍和解少阳 11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12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麻黄汤 桂枝配芍药,生姜配大枣—调和营卫—桂枝汤 生姜配半夏—胃寒呕吐—小半夏汤 荆芥配防风—风寒证—荆防败毒散 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升麻配葛根—外感风寒所致头痛,麻疹初期—升麻葛根汤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一)明确复习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做好应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只有复习的目标明确,复习过程中才能积极地调动大脑的潜力,提高记忆的效率和准确度,使时间的浪费减到最少。在复习开始之前应当先冷静下来进行思考,结合个人的实际和相关的条件,明确此次复习备考的目标。 1全面把握考试大纲的要求 考试大纲是复习备考的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熟悉和掌握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复习内容的基本步骤。考试大纲详细规定了各科目考查的内容、重点和要求,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重点与实际教学和学习中的内容和重点是有差异的。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不同、内容详略不同,或者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习的内容,常常和中医综合考试大纲有出入。平时任课教师不讲、一般考试不考的内容,大纲却常常作为考点或重点内容要求。因此,无论你是应届生、往届生或在职拟攻读研究生的人员,在开始复习之前,都有必要仔细地阅读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了解考试大纲对专业内容的要求和明确复习范围。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有不少同学没有做好这项工作,复习到一定阶段常常出现越复习越不知道复习什么,也不知道复习了有用没用的情况,有的同学甚至因此丧失了参加考试的信心。 2认真分析复习的重点 了解和把握大纲要求是开始复习工作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考生还应当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每个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对各门课程知识的掌握都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存在着对某些内容总是有的方面记得清楚,而另一些方面则较为模糊的情况。通过对大纲的学习,对照自己对各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仔细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细致地将自己掌握的不牢固的课程、章节、知识点等总结出来,这些内容就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发现复习重点,那就是模拟题训练。在做题过程中常常出错的地方一般就是自己的弱点,在复习时就应当作为重点来对待。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发现的重点往往比较分散,可以作为对前一种方法的补充,在复习进行到一定程度,对复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查时使用。 3适应考试的方式和环境 虽然大多数考生都已“身经百战”,应考经验较为丰富。但中医综合考试不同于一般的结业考试和期末考试,考试时间长达三个小时,题量多达180个,涉及的课程有六门之多,考查的知识点多达数百个。考试时间长、题量大、考查内容知识点多,考试的方式和题型全部为客观性的选择题。这样长时间、大强度的考试对于一般考生来说都是没有经历过的,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考生心理和意志力的考验。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地进行心理调整,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树立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使自己的身心较好地适应严酷的考试环境。 (二)借鉴往年考生复习备考经验 今年中医综合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虽然有了较大调整,但是除增加针灸学和设立分专业试题外,大部分考试内容、考试的方式、题型等没有变化,因此,借鉴往年考生的复习备考经验还是很有帮助的。往届考生经过了考研全过程的锻炼,对复习备考的过程往往有比较成熟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 名词解释 1.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一般为 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特定范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10. RR (relative risk) :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11. 预后(prognosis) :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也就是指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12. Over matching:即匹配过头,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13. Double blind:即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主要避免来自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14. Nest case-control study: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套式病例对照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开始时,首先选择一研究队列,收集暴露和疾病的有关资料,随访观察研究疾病的病例出现,并达到所设计的样本,将这些病例作为病例组,并在此队列用随机的方法选择非该病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这种病例对照研究称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汇总

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 寒表实证) 桂枝: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茎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 生姜:根茎。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胃寒呕 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荆芥:干燥地上。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羌活: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细辛:全草。辛温,有毒。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少阴头痛)(汤1-3,散0.5-1) 藁本:根茎及根。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颠顶疼痛)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包煎)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通乳,乳房胀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地上,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 牛蒡子: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惊风,破伤风) 桑叶: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退热截疟) 升麻:根茎。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葛根: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辛苦凉,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含水硫酸钙。辛,甘、大寒,归肺胃经。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 收湿,止血。(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生,汤15-60克) 知母:根茎。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鲜、干根茎。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栝楼根,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成熟果实,苦寒,归心肺肝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焦:凉血止血(肝胆湿热、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南京医科大学考研流行病学习题(7)

南方医科大学 2001年级临床医学本科流行病学考试试卷(A卷) 考试日期:20060526,试卷应答时间:120分钟,阅卷老师: 姓名:学号:成绩: 试题类型应得分实得分 名词解释20分 选择题40分 填空题15分 简答题25分 合计100分 答题注意事项: 1.请首先在试卷首页准确填写答题者姓名和学号(切记) 2.仔细阅读试题,理解题意后再回答问题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容易辨认 二00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印制 一、名词解释(请回答下列10个名词,每个二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2.病死率:3.传播媒介:4.个案调查:5.双盲试验 6.RR:7.留验:8.流行9.疾病监测:10.生物战剂 二、单选题(每道题下面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题时从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以示你的选择。每题一分,共40题40分): 1.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3大类B.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4大类 C.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5大类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6大类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8大类 2、下列哪一项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 A.牛奶B.污染的食物C.宠物D.节肢动物E.病毒 3.关于传播途径的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A经饮水传播引起的疾病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B.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C.经食物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D.飞沫核在空气中漂不远就会沉降到地面 E.经节肢动物传播也称生物性传播 4.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过程称为 A.传播过程B.传播途径C.传播媒介D.传播机制E.传播链 5.下列哪一组合是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的三个指标 A.发病率,病死率,患病率B.病死率,感染率,续发率 C.感染率,续发率,死亡率D.续发率,死亡率,罹患率E.上述组合都不对 6.关于个案调查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A.个案调查是一种病例对比调查方法B.个案调查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C.个案调查的主要方法是进行现场观察D.个案调查不用对疫源地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E.个案调查先从追查传染源开始 7.下列哪一项是不适宜用现况调查解决的问题 A.早期发现可疑患者B.描述疾病的分布C.发现病因线索 D.进行诊断实验的评价E.验证病因假设 8.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流行病学期末试题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课程类别:必修[√]选修[ ] 使用班级: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姓名:流行病学参考答案 班级: 考试时间:2007 年 5 月30 日 学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C)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 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 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 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 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E)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多级抽样 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C) A、混杂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选择偏倚 E、入院率偏倚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A) A、散发、流行和爆发 B、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 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D、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 E、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 5.1940年4月,某地80人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晚餐,第二天有46人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体温正常,被诊断为胃肠炎。这个事件可以称为:(E) A、epidemic B、sporadic C、rapid fluctuation D、secular trend E、outbreak 5.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C) A、病因、宿主、环境 B、传染源、宿主、环境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E、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7.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C) A、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 C、混杂偏倚

2017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

一、A 型题(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 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 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 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 C 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5.“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 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C.气能行津 D.气能摄津 6.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 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7.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 D 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 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9.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 D 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10.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 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1.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 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2.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 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属的证候是 D A 气陷 B 亡阳 C 气逆 D 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 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D.风热犯肺证 15.症见纳呆,脘腹坠胀,大便溏稀,神疲乏力,证属 C A 胃气虚 B 脾气虚 C 脾虚气陷 D 脾阳虚 16.症见神疲乏力,肌衄,舌淡,证属 D A 气滞血瘀 B 气虚血瘀 C 气血两虚 D 气不摄血 17.下列选项中,属太阴病证辨证依据的是 D A 四肢厥冷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专业班级《流行病学》试题A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2.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 A、传染病 B、非传染病 C、健康问题 D、一切疾病和健康 4.疾病分布是指 ()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 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 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 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 () 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 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 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 A、患病率 B、罹患率 C、感染率 D、续发率 7.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8.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9.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现况研究 10.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 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级抽样 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13.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 A、支气管炎病人 B、胃病病人 C、意外损伤病人 D、肠道传染病人 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 A、未患某病的人群 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C、患某病的人群 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15.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 A、年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罹患率 16.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盲法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回忆偏倚 17.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样本含量存在差别 D、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18~20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 人数为50人。 A、 0.56‰ B、 1.66‰ C、 0.33‰ D、 1.11‰ E、33.33% 18.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9.该社区60岁以上人口死亡率为() 20.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流行病学的特征有 ( ) A、个体特征 B、预防为主的特征 C、对比的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