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华店乡蓝天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华店乡蓝天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华店乡蓝天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华店乡蓝天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1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

中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

中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 一、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全市中小学全部实行5天授课制。小学每天6课时,上午4节,下午2节,周学科课时数为30节,除此之外每天下午第二节后可增加一节活动课。每周5节活动课可安排班队(团)活动1节,科技文体活动4节。班队(团)活动一般安排在周一或周五,各班可组织班会或团、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可以搞科技、文艺、体育等课外活动,或学校传统活动。小学安排语文课表时,可考虑周三到周五的下午连续安排两节语文课,用于作文教学,课表中标志"语文",也可标志"作文",需要进行作文教学时,进行作文教学,不上作文时,可进行语文其他教学。为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可适当专门开设写字课。 初中每天7课时,上午4节,下午3节,周学科课时数为35节。除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外,每周保证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开2节,富余课时适当安排班、团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初中各年级在安排语文课表时,可在下午的一节语文课后安排一节机动课时(作文课一般安排在周3以后),便于作文教学,课表中可标志作文,也可在上一节标志语文,下一节自习。 二、部分课程设置说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必开设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种。3--9年级加强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要加强指导,每学期至少一个课题。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校很据实际,机动安排,保证每学期一周,不在课表显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每周可安排一至二节。书法是国家课程,3—6年级为必修课,每周一节,初中阶段是选修课。地方课程是指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民族教育等省教育厅要求开设的课程,学校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地域风土人情、文化特色、优良传统、物产资源等特色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的学校课程资源。1-6年级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一节(3—4年级有富余课时可多安排一节地方课程),初中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安排2节。 三、中小学各年级课程设置及具体课时安排 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3节,语文8节,数学4节,科学1节,体育5节,音乐2节,美术2节,地方课程1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2节,科学2节,语文7节,数学4节,外语2节,体育3节,音乐2节,美术2节,信息技术1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1节。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2节,语文7节,数学4节,科学2节,外语2节,体育3节,音乐2节,美术2节,信息技术1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1节。

国家课程设置

国家课程(2013、9) 1.高一学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高一学习领 域 科目 (周课时) 上学期下学期学分第1学段 第2学 段 第3学段第4学段 语言与文学语文(5)必修1必修2必修3 必修4、选 修* 8+2*英语(5)必修1必修2必修3 必修4、选 修 8+2* 数学数学(5)必修1必修4 必修5必修2 8+1*初高中衔接教 材/1 人文与社会政治(2)必修1 必修2、民族团结理 论 4历史(2)必修1必修24地理(2)必修1必修24 科学物理(3)必修1、必修2必修2、选修3-16化学(3)必修1、必修2必修2、选修16 生物(2)必修1必修22 技术信息技术(2)必修1选修34通用技术(1)必修1必修12 艺术音乐(1)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开设模块(鉴赏 模块在第一学期完成) 2美术(1)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开设模块(鉴赏 模块在第一学期完成) 2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 (2) 健康教育专题、田径、9个选修模 块中选两个(自定) 4 心理健康必修、团体讲座、辅导(两周一课 时) 1 综合实践活 动研究性学习 1个课题研究 (不包括在周课时总 数中) 5社会实践军训 (一周)2社区服务参加5个工作日以上(寒暑假)1 学生活动 (班会、自习等) 1(不包括在周课时总数中)周课时总数36363636

学分合计78学分=73学分(必修)+5学分(选修) 说明:1、高一第二学期学考科目:信息技术、民族团结理论、物理、化学。 2、语文、英语学科可根据课时安排,进行选修5模块学习,也可 选择文科、理科学生必选的一个选修模块。 3、“学分”栏中无星号数字为必修学分,带*数字为选修学分。 4、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使用《中华民族大团结》(新疆教育出版 社),保证每学年不少于10—12课时,具体课时从《思想政 治》课时中调剂。 5、每周三七、八节课为研究性学习时间。

小学体育课考核项目标准表

小学体育各年级考核项目 年级 学期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第一学期第二套全国小学生广播 操《七彩阳光》和桥 50米跑前滚翻武术操《旭日东升》 单杠跳上成支撑 前翻下 400米 或2分钟25米往返跑坐位体前屈垒球1分钟跳绳 400米 或50米×8往返跑 50米×8往返跑实心球 第二学期1分钟跳绳纵叉攀爬:爬杆 10米×4往返跑 或50米快速跑 急行跳远跨越式跳高30米快速跑 单跳双落 立定跳远 前滚翻转体180度接 后滚翻 跳山羊 少年拳 斜身引体 注:1、一至六年级体育考核项目实行2+X方法,1、2年级X≥1;3、4、5、6年级X≥2,X代表学校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可以是教材中内容或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等,但要根据学生水平要求,符合认知规律和体能情况,并由学校教研组统一制定各年级相应的评分标准。 2、每个年级每学期必须完成市统一规定的两个项目考核,每学期X项目的选择在考虑能全面反映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活动能力为宗旨的基础上,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3、教学内容要多样,不要局限于这些考核项目,低年级的教学在技术上为高年级的教学作好铺垫,整个小学学段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要体现系统性、全面性和层次性。 使用说明:对于技评项目的评分,90、95、100在同一个等级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动作完成的具体情况进行打分。对于既有定性、又有量化的评价,必须两方面均达到要求,否则作降一等级处理。

一年级体育课考核项目标准表 学期 项 等分成目级值绩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广播操(七彩阳 光) 坐位体前 屈 仰卧推起成桥1分钟跳绳30米快跑男、女男女男、女动作标准男、女男、女 优秀100 动作熟练、合拍、 完成好,动作到 位,姿势正确。 12 15 动作完成熟练、正确,脚跟 与手指尖的距离少于50厘 米,能做到抬头,髋上顶, 两腿及两臂伸直,并能保持 动作5秒及以上。 仰卧在垫上,两 臂在肩上屈肘, 两手在头后(与 肩同宽)撑垫, 两腿分开屈膝, 脚跟尽量靠近臀 部,两脚用力蹬 地,挺髋、伸膝, 同时两臂用力推 垫(两手依次向 脚跟方向移动 1--2次),抬头挺 胸,直至两腿蹬 直,两臂推直成 “桥”为止。 上体正直,两臂屈肘、自 然放体侧摇绳,脚前掌着 地跳、动作轻巧、协调、 较连贯。1分钟累计达100 个及以上。 上体正直稍前倾,两臂前 后摆动好,用前脚掌着地, 沿直线快跑轻松、自然。 95 11 14 90 10 13 良好85 动作完成较好, 动作较连贯,基 本到位。 9 12 动作完成较熟练、正确,脚 跟与手指尖的距离51---65厘 米之内,两腿及两臂基本伸 直。并能保持动作5秒及以 上。 上体正直,两臂屈肘较好 地在体侧摇绳,动作较轻 巧、连贯,1分钟累计达 80个及以上。 上体姿势正确,两臂前后 摆动较好,脚着地部位较 正确,沿直线跑较轻松、 自然。 80 8 10 75 6 8 及格70 基本能完成动 作,动作不够到 位和连贯。 4 6 能独立完成并形成“桥”的 动作,脚跟与手指尖的距离 大于65厘米,并能保持动作 5秒及以上。 上体正直,两臂屈肘基本 做到能放在体侧摇绳,动 作基本做到连贯,1分钟 累计达50个及以上。 上体姿势基本正确,脚着 地部位不够准确,沿直线 跑不够轻松、自然。65 2 4 60 0 2 不 及格60分以下 在教师提示情况 下,还不能完成 整套动作的。 0以 下 2以 下 不能独立完成仰卧推起成桥 动。 动作不协调、不轻松,1 分钟累计50个以下的。 出现挺腹、后仰跑,两臂 左右摆动,后脚跟着地, 跑的姿势不正确。 X选项建议: 一年级第一学期:左右直体滚动、立位体前屈、校本教材等一年级第二学期:拍球(原地运球)、仰卧起坐、校本教材等

黑龙江省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黑龙江省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各小学校: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第三次全教会、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良好的办学指导思想,增强学校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行为,提高执行课程计划的自觉性课时计划做如下安排 一至六年级均按《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贯彻执行。 附件: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时安排表 附件: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时安排表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备注: 1、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停课或占用教学时间。 2、学校每周五下午安排教师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或校内的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 3、在语文课时中,各个年级每周设置1课时写字课,三年级以上每周另设两节作文课。 4、每节课时一般为35-40分钟,每天安排上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保证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眼操上下午各一次。中午要保证至少一小时的午休时间。 5、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时师资和教材的通知》的要求,从上学期开始小学各年级均开设健康教育课,所需课时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中解决,每周0.5课时。各校在每周课表编排上,可将健康教育课时与体育课时设置为单双周轮流上。

6、加强平时各种学业能力的考查,改变学业评价以单一的期末试卷成绩为主的方式,所有学科都要开展学生学业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7、信息技术课一周2课时,三、四、五年级所需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中解决;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课时从“学校课程”课时中解决。 8、小学开设外语课程的起始学年为三年级,三、四、五年级外语课为三课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长课时(每课时40分钟)安排两课时,余下一课时安排两次短课(短课上课时间为20分钟)。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所需课时从“自习课时”中解决。英语学科成绩考核应在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听力和口语的考核。 9、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为重点,内容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入手,学习的方式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角度进行思考。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学校不得将“奥数”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 10、加强三、四、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日期:09:55:08] 来源:作者:zj [字体:大中小]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在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研究过程和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人们经常使用但又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的概念。这些概念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认识,因此有必要分几组对它们作一些辨析。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方案 1.教学计划:有两层含义:(1)通常指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一般有学年或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及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等。(2)意义同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这里探讨的教学计划属后者。 2.教学大纲: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标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要点的指导文件。它以纲要形式规定着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范围和结构,体现着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教学方法的建议等;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实际作业(实验、练习、实习)的内容与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3.课程标准: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着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1952年后,前者改称“教学计划”,后者改称“教学大纲”,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4.课程方案:与课程总纲、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同义,国内外的有关课程文献中间或有人使用这一术语。 在以上几种概念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系由苏联引进,是从俄语直接翻译过来的。从1952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课程标准”实际上是在我国使用最早的一个概念。1912年1月,中国政府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之后曾长期沿用这一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曾颁布过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至1952年刚好沿用约四十年。目前台湾的中小学仍使用课程标准一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课程标准是我们本民族长期使用过的一个固有概念,而教学计划、大纲则是舶来品。并且,教学计划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歧义,让人误解为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中,国家教委已正式用“课程计划”取代了“教学计划”,但我们认为“课程计划”一词仍不规范,是一个过渡性概念。因此,如能在时机成熟时恢复使用课程标准,以课程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分别取代教学(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不仅可以提高术语的科学性,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有利于海峡两岸在课程方面的交流。

最新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求聪小学贯彻执行“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确保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全面实施,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

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应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积极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2015年修订)

说明: 1. 周课时数按标准课时计算,一至六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0分钟,七至九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5分钟。若安排长短课,教学总时间应基本保持不变。 2. 品德每周2课时,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七至九年级为思想品德。 3. 体育与健康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九年级每周3课时。学校可充分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等途径,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 4. 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一到六年级每周4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2课时。音乐、美术可分别开设,也可分时段轮流开设,统筹使用课时。 5.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筹使用课时,三者合计平均周课时:一二年级不少于4课时,三至六年级不少于5课时,七至九年级不少于6课时。 6. 在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在国家规定总课时比例范围内自主安排其他课程的课时。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 见 浙江省教育厅文件 浙教基〔2015〕36号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认真总结我省各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就深化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改革育人模式,推进因材施教,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二、总体目标 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设置及标准(可编辑)

国家课程设置及标准(可编辑) 国家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国家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国家课程 设置地方与学校课程地方课程,98年起有省政府统一免费提供教材的三、四年 级的《写字》,五年级的《文学赏析》,七年级的《探究山西》、《文学赏析》,八年级的《绿色证书》,九年级的《生涯教育》,但从99年秋季开始,省政府配 发的地方课程教材相继停发,2011年秋季全部停发。目前地方课程有省厅要求的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但教材不免费),全县推荐的《安全教育》、《语文读本》(或《亲近母语》)。校本课程:从基层学校课程开发情况看,校本课程大致有写字、 诵读、英语、楹联等课程。国家课程设置标准 7>2012年与2011年课程设置不同 之处小学: 三、四、五、六年级品德与生活由每周3节调整为2节六年级语文由每周7节调整为6节三、四、五、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调整为每周2-3节,地方 课程调整为每周3-4节五年级除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外课时数23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按排3节,地方课程安排4节。六年级除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外 课时数22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按排2节,地方课程安排4节,空堂2节。初中: 初一、初三年级地方课程由每周3节调整为5节 ,、五、六年级音乐、美术每周 1.5节的安排方法以两个星期为一单元,如音乐第一周安排两节,第二周安排一节;美术第一周安排一节,第二周安排两节。每门课程两周3节,每周平均1.5 节。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 2、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安排课时数建议三、四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五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六年级2课时: 《研究性学习》2课时七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 课时八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1课时,《劳动与技

国家课程设置与标准

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三项要求突出能力培养 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创新课程内容 有关负责人指出,课程内容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如物理增加了与“宇宙探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知识。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同时,为了使母语教育符合不同年龄孩子特点,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年级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回归传统:学生应学写毛笔字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

小学体育课考核项目标准表

小学体育各年级考核项目 注:1、一至六年级体育考核项目实行2+X方法,1、2年级X≥1;3、4、5、6年级X≥2,X代表学校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可以是教材中内容或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等,但要根据学生水平要求,符合认知规律和体能情况,并由学校教研组统一制定各年级相应的评分标准。 2、每个年级每学期必须完成市统一规定的两个项目考核,每学期X项目的选择在考虑能全面反映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活动能力为宗旨的基础上,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3、教学内容要多样,不要局限于这些考核项目,低年级的教学在技术上为高年级的教学作好铺垫,整个小学学段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要体现系统性、全面性和层次性。 使用说明:对于技评项目的评分,90、95、100在同一个等级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动作完成的具体情况进行打分。对于既有定性、又有量化的评价,必须两方面均达到要求,否则作降一等级处理。

一年级体育课考核项目标准表 X选项建议: 一年级第一学期:左右直体滚动、立位体前屈、校本教材等 一年级第二学期:拍球(原地运球)、仰卧起坐、校本教材等

二年级体育课考核项目标准表 二年级第一学期:1分钟跳绳、踢毽子、单双脚跳、20米快速跑、校本教材等 二年级第二学期:拍球(原地运球)、仰卧起坐、前后滚动、立定跳远、校本教材等

三年级体育课考核项目标准表 X选项建议: 三年级第一学期:仰卧起坐、踢毽子、双人跳绳、200米长距离跑、小沙包投远、校本教材等 三年级第二学期:10米×4往返跑、斜身引体、前抛实心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花跳绳、校本教材等

四年级体育课考核项目标准表 X选项建议: 四年级第一学期:小足球射门、后滚翻、立定跳远、踢单毽、校本教材等 四年级第二学期:武术基本动作、仰卧起坐、立位体前屈、跳背、直线运球、校本教材等 400米标准以六年级健康标准为准。

小学课程设置方案

城关小学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

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二)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六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一至六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我校将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设置班会、写字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心理健康课作为我校校本课程进行开发。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1)

地方课程开设计划 登封市颍阳镇中心学校2015年5月26日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

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6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6年级设音乐课、美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分科)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九年课 时总数 (节) 各门课程课时 占九年总课时 的百分比 国家规定的 九年课时总 计(比例) 课 程 门 类 及 周 课 时(节)品德与生 活3 品德与生 活3 品德与社 会2 品德与社 会2 品德与社 会3 品德与社 会3 思想品德 2 思想品德 2 思想品德 2 766 8% 7—9% 历史2 历史2 历史2 344 3.6% 3—4% 地理2 地理2 科学 2 科学 2 科学 3 科学 3 生物3 生物2 790 8.3% 7—9% 物理2 物理3 化学3 语文8 语文8 语文7 语文7 语文6 语文6 语文5 语文5 语文5 1985 20.8% 20—22%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数学5 数学4 数学4 1287 13.5% 13—15% 外语2 外语2 外语2 外语2 外语4 外语4 外语4 692 7.3% 6—8% 体育5 体育5 体育3 体育3 体育3 体育3 体育与健 康2 体育与健 康2 体育与健 康2 976 10.2% 10—11% 音乐2 音乐2 音乐2 音乐2 音乐1.5 音乐1.5 音乐1 音乐1 音乐1 976 10.2% 9—11% 美术2 美术2 美术2 美术2 美术1.5 美术1.5 美术1 美术1 美术1 综合实践 活动3 综合实践 活动3 综合实践 活动3 综合实践 活动3 综合实践 活动3 综合实践 活动3 综合实践 活动3 729 7.7% 6—8% 地方与学 校课程2 地方与学 校课程2 地方与学 校课程3 地方与学 校课程3 地方与学 校课程3 地方与学 校课程3 地方与学 校课程4 地方与学 校课程4 地方与学 校课程4 972 10.2% 10—12% 周总课时 数(节)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9522 100% 学年总课 时(节)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 实施方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地方课程开设计划 登封市颍阳镇中心学校 2015年5月26日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

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6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6年级设音乐课、美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三、课程设置 表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课程设置标准

课程设置标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九江市教育局文件 九教发(2016)97号 关于印发《九江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中小学校: 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合理安排课时,稳定教学秩序,现将《九江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印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全市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课程管理的规定要求,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和标准,开齐开足所有课程。要高度重视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课等课程的开设,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确保学科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要严格学生用书管理,各地各校不得以开课为名强制学生征订指导用书。 二、各中小学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禁突破周总课时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周26节,小学三、四、五、六年级每周30节,初中七、八、九年级每周34节。要科学编制课程安排,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编排课程表,原则上,小学和初中上午不得超过4节课、下午不得超过3节课。 三、各中小学校不得擅自调整、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新课,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课、地方与学校课程及课外活动时间等课时用于其他学科教学。对因条件暂不具备无法落实课程方案的学校,需报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同意后执行。 四、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将辖区内中小学校执行课程设置规定的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纳入各类教育督导评估,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条件。市教育局将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中小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对有违规行为的县(市、区)及中小学校进行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将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本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于2016年秋季开学起正式实施。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年级 一二三四五六科目 品德 2 2 2 2 2 2 语文8 8 7 7 6 6 数学 5 5 5 5 5 5 英语 3 3 3 3 艺术(或选择音 4 4 4 4 4 4 乐、美术) 科学 2 2 3 3 综合实践活动 2 2 2 2 体育 4 4 3 3 3 3 地方与学校开 3 3 2 2 2 2 发选用的课程 周总课时数(节)26 26 30 30 30 30 学年总课时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注:A.表格内为各学科的周课时数,总课时按每学期最少16周上课时间计算;

B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可安排学生兴趣活动课、校本教学课、班队会等,包括写字课、安全课、卫生课等课程。 小学春季各年级作业设置一览表 小 学秋季 各年级 作业设 置一览表 合计 田字格 算术 小楷 图画 写话 工作笔记 周记 作文 英语 数学 横格本子 拼音 备注 学前班 7 2 2 1 2 一 9 2 2 2 1 2 二 9 2 2 2 1 1 1 三 13 2 1 1 1 1 1 2 4 四 13 2 1 1 1 1 1 2 4 五 13 2 1 1 1 1 1 2 4 六 13 2 1 1 1 1 1 2 4 合计 生字 算术 小楷 图画 写话 工作笔记 周记 作文 英语 数学 横格本子 拼音 备注 学前班 5 2 2 1 一 7 2 2 2 1 二 9 2 2 2 1 1 1 三 13 2 1 1 1 1 1 2 4 四 13 2 1 1 1 1 1 2 4 五 13 2 1 1 1 1 1 2 4 六 13 2 1 1 1 1 1 2 4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地方课程开设计划 登封市颍阳镇中心学校 2015年5月26日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6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6年级设音乐课、美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与方案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

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置 表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