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和译法: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如……何 若……何 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①其如土石何?
②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
例如: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何如”,相当于“怎样”“哪个”。
“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史记?张释之列传》)
——“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上说:“忠厚长者。”
又如: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
——因此问明帝:“长安与太阳哪个远?”
“乎哉”,如侧重“乎”,则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如侧重“哉”,则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比如我这样的人,可以保护百姓吗?

董生勉乎哉!(韩愈《送董邵南序》)

——董生自勉啊!
“何……为”,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吴列传》)
——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个小兵,但将军亲自为他吮吸疽脓,你为什么哭呢?”
(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 ……何如…… ……孰若…… ……何若……
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
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④救赵孰与勿救?
(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1、不亦……乎?
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
例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2、何(以)……为?何……焉为?
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例如: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何……之有
可译为:“有……呢?”
例如: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②夫晋,何厌之有?
4、何有
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例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5、“无乃……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难道不是该怪罪你吗?
6、“如之何”“奈何”,相当于“怎么”。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服役去了,教我怎么不想他?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平民不怕死,怎么用死来威吓他们?
7、“得非……与”“岂非……与”,表反反问,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论》)
——难道不是强盛的诸侯,好像尾巴太大不便随意支配似的过错吗?
(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何其……
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如: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
2、何……之……
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如:①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②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

言之陋也?
3、“焉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吧”,“焉”不起作用。

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过去了的事不去想,也就算了吧!
(五)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
可译为“只”“只有”“惟独”。
例如: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②唯谨慎为得久。
2、唯(惟)……所……
可译为“任凭……”“随便……”。
例如:①臣有三剑,唯王所用。
②太祖常赐良,唯其所择。
(六)表示假设的习惯说法
有……于此(斯)
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
例如: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若其”相当于“假如”。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
——现在违背命令,打了胜仗也不算什么;假如没有胜利,罪过就太大了。
(七)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 无所 何所(安所、奚所)
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所……的”“是什么”。
例如: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②女亦无所思。
③二者可容,何所不容?
④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2、有以 无以(有所以 无所以)
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例如:①项王未有以应。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无以……为
可译为“没有必要用(要)……”。
例如: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4、“之类”“之属”,相当于“这一类”。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所以大王不能(以德)统一天下,不是挟着太山跳过北海这一类;大王不能(以德)统一天下,是折枝这一类。
而养游侠私剑之属。(《韩非子?五蠹)
——但是私养游侠武士之类。
(八)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
例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得无……乎
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吧”。
例如: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九)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之谓也
可译为“说的就是……”
例如: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我之谓也。
(十)其他
1、“而已”,相当于“罢了”。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我懂得种树而已,当官治理不是我做的事。
2、“且……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
见信

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高祖)见韩信被杀死,又高兴又怜悯他。
3、“所以”,有两个意义
,一是“……的原因”,二是“用来……的办法”。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坏的,这大概才是用来增多财物衣食的办法吧!
4、“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国焉耳。(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他盗窃兵符,不是为了魏国,不是为六国,为了赵国罢了。
5、“非……则……”,相当于“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6、“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7、“焉耳矣”,表肯定语气,相当于“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心的了。”
8、“者……也……”,一表判断,二表强化解释原因。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胜吴广列传》)
——陈胜,是阳城人。
然则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列传》)
——然而破灭的国家接连不断,圣明的君主太平的国家几代不见的原因,就是因为(君主认为的)忠臣并不忠,贤才并不贤。
9、“以为”,一是相当于“把(它)作为”,二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即“认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来客)的主人。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我私下里认为太后您疼爱燕后超过长安君。”
10、“因遂”,相当于“于是”。
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告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记?刺客列传》)
——(田光)想自杀激励荆轲,说:“希望你赶快去拜访太子 ,说我已死,表明不会泄密。”于是自杀而死。
11、“于是”,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于是”。
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

能决,乃如周。(《史记?周本纪》)
——西伯偷偷地做好事,诸侯都来(请他)公平决断。在当时,虞国、芮国的人有案件不能决,就到周伯那里。
于是使御
史悉案问诸生。(《史记?始皇本纪》)
——于是让御使详细地调查询问各个书生。


让的文言翻译

〈动〉

1. (形声。从言,襄( xiāng)声。本义:责备)
2. 同本义 [blame]
让,相责让也。——《说文》
诘责以辞谓之让。——《小尔雅》
让,责也。——《广雅》
且让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让不贡。——《国语?周语》
鲁人以为让。——《史记?齐世家》
众知有为,因让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让书(有责备言语的书信);让勖(既责备又勉励);让诮(责让讥诮)
4. 退让;谦让 [give away;give ground;modestly decline]
让者,礼之主也。——《左传?襄公十三年》
让文之材也。——《国语?周语》
让,推贤也。——《国语?晋语》
允恭克让。——《书?尧典》。郑注:“推贤尚善曰让。”
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
尧让天下于 许由。——《庄子?逍遥游》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坐,不让,欲欢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让梨觅枣(比喻兄弟间的手足情爱);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各不相让;寸步不让;让棋;让衢(让路);让再让三(三番五次地推让);让客(礼让客人);让德(谦让的品德)
6. 推举 [elect]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李致远《还牢末》楔子
7. 以一定代价将东西的所有权转给他人 [let sb.have sth.at a fair price;make over]
把房子让给远房几家族人来住。——《儿女英雄传》
薛家伏势倚情,偏不相让。——《红楼梦》
8. 又如:让与(把财物或权利移转于别人);让禄(把利禄移转给别人);让国(把国君的地位让给他人);让名(把名誉让给他人);让价;让利销售
9. 请,邀请 [invite;usher]。如:把他让进门来;把客人让进里屋
10. 允许 [let;allow;permit]。如:公共场所不让吸烟;让他走了
11. 通“攘”。推辞;推让;拒绝 [decline;refuse]
乃惧距天用而让有用也。——《潜夫论?明闇》
12. 又如:让职(辞让官职);让爵(让爵位)
13. 要求 [ask]。如:是他让我来的;她妈妈让她每天练钢琴八个小时
14. 躲避,避免碰到(如突然转身) [dodge]。如:幸亏我让得快,要不早给那辆车撞倒了;让威(避开敌人的锋芒);让开(避开);让辟(退让避开)
15. 用烟酒款待 [entertain;treat;offer]。如:让酒(请人喝酒);让烟(请人抽烟);让坐(请客人入座)
16. 通“攘”。
17. 窃夺 [steal]
治斧钺者,不敢让刑;治轩冕者,不敢让赏。——《管子?君臣下》
18. 骚扰 [disturb]
巨涂则让,小涂则殆。

——《荀子?荣辱》

〈介〉

1. 被 [by]。如:他让自行车撞了;庄稼让大水冲走了

〈名〉

1. 古代的一种礼节仪式。举手平衡状 [put up one's hands to balance]
宾入门皇,升堂让。——《仪礼?聘礼》。郑玄注:
“让谓举手平衡也。”
犬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