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一章走近OB

[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组织: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2.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非组织规定,而由员工自发产生,对组织或同事的利他行为行为。

二、填空题:.

1.经济人(或理性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

2.提出X、Y理论的是麦戈雷格。

3. 19世纪,欧文在企业中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所以他被称为“人际关系之父”。

4.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非组织规定,而由员工自发产生,对组织或同事的利他行为行为。

三、单选题:

1.人们把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的时间为(B)

A.1932年B.1949年C.1958年D.1961年

2.除了考虑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及其满足之外,还将人的信仰和价值观放在重要的位置。这种人性假设称为(D)

A.经济人B.复杂人C.社会人D.观念人

3.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起源于(C)

A.管理运动B.泰勒制C.霍桑实验D.组织行为学

4.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C)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

C. 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5.构成组织行为学宏观理论内容的是(C)

A.个体单元B.群体单元C.组织单元D.社会单元

6.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希于1970年提出了(C)

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

7.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B)

A.调查法B.实验法C.测验法D.案例法

8.按照Y理论,企业中的人被看作(B)

A.社会人B.自我实现人C.复杂人D.经济人

9.美国学者弗雷德?路桑(Fred Luthans)的研究表明,有效的管理者所关注的工作重点是(B)A.传统的管理活动B.沟通活动

C.人力资源管理活动D.社交联络活动

10.企业文化理论把企业中的人看作(D)

A、社会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观念人

11、关于社会人基本假设,正确的是(C)

A.不能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意义

B.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经济需求而引起工作动机

C.职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

D.职工的工作效率与上司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无关

四、多选题:

1.管理就是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ABCDE)

A.计划B.组织C.激励D.领导E.控制

2.人力资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C);

A.阿吉雷斯B.梅奥C.麦格雷戈D.福特E.沙因

3.研究组织行为的三个层次为(BCD)

A.环境层次B.个体层次C.群体层次D.组织层次E.管理层次

4.组织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BE)

A.制造活动B.管理活动C.娱乐活动D.营销活动E.作业活动

5.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CDE)

A.调查法B.面谈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E.观察法

6.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人们的工作场所,而且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即企业作为管理组织,具有以下两个功能(BE)

A.生产性B.社会性C.管理性D.技术性E.经济性

7.埃德加?沙因通过对人性假设的分析,把管理中的人性观分为(ABCD)

? A、理性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D、复杂人?E、观念人

8.组织文化理论的崛起,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理论研究中两个基本假设的突破,这两个基本假设为(BC)。

? A、组织风土?B、观念人?C、生活组织

? D、工作生活质量?E、企业文化

五、是非题:

1.处理人的因素的能力,即人际技能,对于管理者的成功非常重要。(√)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问题。(√)

3.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组织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和组织文化理论不断融合的过程。(√)

4.相对日本而言,美国的管理注重“硬”的一面,强调理性管理。(√)

5.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不研究个体。(×)

6.组织既是一种维持结构,又是一种创造结构。(√)

7.组织对组织环境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8.生活组织的假定认为,看待组织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还应该从社会角度来考虑组织的功能。(√)六、简答题:简述组织行为学所面临的挑战

答:要点如下,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

七、论述题:论述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1、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第二章个体行为

[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它包括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经常的、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

3. 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及其体系是法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4.工作满意度个体对他的工作所形成的一般态度。

5. 组织承诺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

二、填空题:

1.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能力通常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3.满意的员工有较低的可避免缺勤。

4.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直接引起的。

5.能力是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6.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7.人们将颜色分为暖色和冷色,在感觉上,这实际上是不同的感觉类型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8.个性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部分。

三、单选题:

1.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B)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明知觉具有(B)A.对比性B.适应性C.相互作用D.相对性

3.态度成分的核心是(B)

A.认知B.情感C.意向D.行为

4.每一成员在群体中多表现出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C)

A.气质B.性格C.角色D.举止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B)A.气质 B.能力C.性格D.个性

6.惠特妮?休斯顿的嗓音、刘易斯的奔跑、马拉多纳的球技等等,我们称这些人具

有(B)

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综合能力D.情绪智力

7.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的理论。我们又称其为(D)A.精神分析B.认知失调理论C.平衡理论D.认知理论

8.气质更多反映个性的(D)

A.个别属性B.社会属性C.心理属性D.自然属性

9.一个人心理和行为反应灵活、活泼开朗、善于交际,那么我们可以说他的气质类

型偏向(B)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0.沙洛维和梅耶认为,对人的成就具有决定意义的是(C)

A.一般能力B.气质性格C.情绪智力D.体能

11.态度成分的核心是(B)

A.认知B.情感C.意向D.行为

12.公司两个人几乎同时辞职,经理认为他们一定是串通一气。按照知觉组合原则,这位经理可能是根据(C)进行判断的。

A.闭锁律B.连续律C.接近律D.相似律

13.人们总是顾虑自己的真实态度不符合社会、团体的规范,而掩盖其真实态度。我们把个体的这种功能称为(A)

A.自我防御B.刻板印象C.自我过滤D.自我意识

1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叫(D)

A.个性B.气质C.性格D.能力

15.“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以让员工较快进入角色。这是利用知觉偏差中的(A)A.第一印象B.定型效应C.对比效应D.晕轮效应

16.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的理论。我们又称其为(D)

A.精神分析B.认知失调理论C.平衡理论D.认知理论

17.在说服宣传中,如果被宣传者最初的态度与宣传内容不一致时,说服方式宜使用(B);A.单方面宣传B.双方面宣传C.单向沟通D.正式沟通

18.“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头发长,见识短”这些说法,是犯了知觉偏差中的(B)

A.首因效应B.定型效应C.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

19.谚语“不要在孩子和动物后面表演你的节目”,这在知觉效应中反映的是(C)

A.晕轮效应B.定型效应C.对比效应D.投射作用

20.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就是(A)

A.归因理论B.认知协调理论C.自我知觉理论D.平衡理论

四、多选题:

1.根据发生的速度、强度、持续性和对人的影响程度,情感可分为(ABDE )

A.心境B.热情C.亲情D.激情E.应激

2.一般把意志品质归纳为(BCDE )

A.妥协性B.自觉性C.果断性D.坚持性E.自控性

3.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主要有(ABDE )

A.兴趣爱好B.需要动机C.长相身材D.知识经验E.个性特征

4.一般把意志品质归纳为(BCDE)

A.妥协性B.自觉性C.果断性D.坚持性E.自控性

5.按照英国心理学家A . 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T.李波的分类,性格可以分为(ACE)A.理智型B.独立型C.情绪型D.顺从型E.意志型

6.根据兴趣的倾向性来划分,兴趣可分为(CD);

A.积极兴趣B.消极兴趣C.直接兴趣D.间接兴趣E.混合兴趣

7.瑞士心理学家C. G.荣格的观点,性格划分为(DE)

A.顺从型性格B.独立型性格C.情绪型性格

D.内向型性格E.外向型性格

8.通常将能力分为(CD)

A.理性能力B.非理性能力

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E.反应能力

9.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整合组织对象的原则包括(BCDE)

A.学习律B.闭锁律C.接近律D.相似律E.连续律

五、是非题:

1.在相同条件下,自尊心强的人通常比自尊心弱的人工作满意度高。(√)

2.气质对一个人的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3.人们常对较熟悉的人最近发生的事情影响深刻,这是社会知觉中的初始效应。(×)

4.当某人失败时,进行内在稳定的归因对其后续行为将产生消极作用。(√)

5.气质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发展。(×)

6.情感因素对于人员的选拔和聘用没有什么影响。(×)

7.当某人成功时,进行内在稳定的归因对其后续行为将产生消极作用。(×)

8.个体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

9.气质对职业选择没有什么影响。(×)

10.人们常对较熟悉的人最近发生的事情影响深刻,这是社会知觉中的近因效应。(√)

11.态度越具体,和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12.个体的价值观会随着生活和工作经历发生一定的变化。(√)

13.气质影响工作场所的沟通方式和效果。(√)

14.气质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15.能力存在水平、类型和发展早晚的差异。(√)

16.人们因某人突出的特征而影响到对其整体的印象,这是社会知觉中的刻板印象。(×)

17.个体个性的不同部分中,能力和气质比较容易发生变化,而性格相对较难发生变化。(×)

六、简答题:

1.社会知觉会发生哪些偏差? 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它包括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由于受某些知觉规律的影响,社会知觉可能发生以下偏差:第一印象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定型效应。

2. 简述气质对个体行为有哪些影响。

1) 气质对个体的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2) 对个体的职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3) 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可能存在影响。

3.简述气质对管理活动的影响。

1) 气质特点与工作安排;

2) 气质对工作场所沟通的影响;

3) 对气质对团队构成的影响;

4) 气质对培训和学习的影响。

4.简述说服宣传中要注意的事项。

1) 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又不缩小。

2) 说服宣传要使人们感到一定的压力。

3) 说服宣传要有针对性。

4) 说服宣传有时采取逐步提出要求

5) 说服宣传要避免引起逆反心理

6) 注意选择宣传者的作用

5.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

2) 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3) 态度影响忍耐力;

4) 态度影响相容性;

5) 态度影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

七、论述题:

1.如何运用个性理论提高管理水平?

2.论述有关能力的理论和知识对组织管理的启示。

七、论述题:

1.一个有成效的组织,为了最大限度地调整他们组织内的大多数职工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就要尽量适应这种不问个性的需要。

管理者在安排工作时,应当考虑到被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问题。不同的工作对个性心理特征有不同的要求。越是高级的职业,对这方面的要求就越高。在选拔培训人员方面,也要考虑到被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作用,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此外,管理人员有时要预测职工的行为,也须依据个性心理特征。总之,为了搞好本职工作,管理人员应当很好地掌握每个职工的个性心理特征。

领导者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并根据这些不同个性安排每个职工的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领导结构和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方法,就能最充分地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功性和创造性,就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管理者要善于引导职工的个性心理特征朝着积极和协调的方向发展,使其个性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为集体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答案要点:

1) 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

2) 人的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

3) 人的能力要互补;

4) 有效地加强员工能力培训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

5) 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

6) 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

第三章群体行为

一、名词解释:

1.群体2.凝聚力 3. 非正式群体

二、填空题:

1. 由相同和相似特点的成员组成的群体,即。

2. 是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所倡导的一种理论。

3. 在群体的类型中,对于发展新思想和新产品,更有效。

4. 群体规模越大,其凝聚力可能相对。

5. 是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的作用的群体,其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三、单选题:

1.政府机关、军队、学校、工商企业等都属于()

A.专业组织B.正式组织C.非正式组织D.行政组织

2.决策群体成员的组成要遵循()的原则。

A.互补性B.一致性C.多样性D.封闭性

3.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研究表明:具有()的人只在非原则

问题上表现顺从。

A.阅历丰富B.高地位C.集体主义自决D.独立性格

4.心理学家詹姆斯通过研究,认为小群体的最佳人数是()

A.40-30 B.30-20 C.19-9 D.7-2

5.当个体意见与群体多数成员意见不一致时,感到心理紧张情绪不安,因此所体验到的内在的、无形的压力,这是指()

A.群体压力B.从众行为C.工作压力D.凝聚力

6. 决策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群体认为追求思想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这样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A.冒险性转移B.从众行为C.小集团意识D.独裁现象

7. 在群体中,如果成员扮演维护角色的多,任务角色少,那么这是一个()

A.人际群体B.团队群体C.无序群体D.任务群体

8. 最近研究发现,女性的凝聚力与男性的凝聚力相比()

A.更低B.相同C.更高D.无关

9.对群体绩效起积极作用的角色是任务角色和( c )

A、自我中心角色

B、社会角色

C、维护角色

D、协调角色

四、多选题:

1.影响群体凝聚力较高的因素是()

A.群体成员在态度和目标上比较一致B.有来自外部的威胁存在

C.奖励是以集体为单位D.群体绩效高E.领导者的民主作风

2.群体角色中常出现的、降低决策质量和效果的两种现象为()

A.群体思维B.从众行为C.冒险性转移D.惰化效应E.晕轮效应

3. 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个体较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致的从众行为倾向()A.群体的竞争程度高

B.群体成员的共同性较少

C.群体比较团结

D.群体目标较明确一致

E.群体气氛比较专制

4. 一般来说,人们在群体中具体可以获得()的满足。

A.安全需要B.情感需要C.尊重和认同的需要

D.完成任务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5. 非正式组织具有以下特点()

A.是以感情为纽带,自愿结合而成

B.权力来自于群体的认可

C.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D.结构相对松散,不稳定

E.具有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五、是非题:

1.相比低凝聚力的群体,高凝聚力的群体的活动绩效也高。()

2.作为约束成员的行为准则,规范是成文的。()

3.一般来说,小群体完成任务的速度比大群体快。()

4. 相对有机结构的组织,机械结构的组织容易产生非正式组织。()

5.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客观的。()

6.非正式沟通传递的消息通常不利于管理者。()

7.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相对于正式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而言,对成员的影响力弱。()

8.相比而言,异质群体比同质群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六、简答题:

1.简述群体规范的作用。群体支柱功能;评价准则功能;对成员的约束功能;行为矫正功能;

2.简述产生冒险性转移现象可能的原因。

3. 简述如何正确管理非正式组织

4. 简述在组织中避免行动的方法

过度顺从,推诿责任,装聋作哑,轻描淡写,不切正题,借故拖延。

七、论述题:

试述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因素。

八、案例分析:刨花百货商店

刨花百货商店有一个规模较大的部门雇佣了六位销售员工,其中多数员工都在百货公司工作了十年以上,忠诚可靠,他们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社会小组。

百货商店执行了一项扩展计划,需要在六个月为这一部门增雇四名新员工。这些新员工们不久就发现老资格的家伙们选择惬意的时段进行工间休息,而把最糟糕的时段留给新员工们。老资格的员工也会从老资格的出纳那里得到优先权,而新员工们却要在现金出纳前面排队等候直到老资格的销售登记完。有些顾客向百货公司管理层抱怨这一情况。

不仅如此,老资格的员工还经常指挥新手们整理库房里的商品,清洁展橱里的展品,尽管老资格的员工们对这类工作同样负有责任。这样一来,老资格的员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促销,而新员工则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做促销。因为佣金是按销售额付的,所以新员工们向管理层抱怨这一做法。

问题:

1、在这个例子中怎样涉及了非正式组织?

2、作为部门的管理者,对于每个做法你打算如何处理?试讨论。

[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群体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2.凝聚力是指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3. 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

二、填空题:

1. 同质群体(平面群体)

2. 群体动力学

3. 开放式群体

4. 越低

5. 团队

三、单选题:

1.B 2.A 3.C 4.D 5.C 6. B 7.A 8.C

四、多选题:

1.ABCDE 2.AC 3.CDE 4.ABCDE 5.ABCDE

五、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六、简答题:

1.群体支柱功能;评价准则功能;对成员的约束功能;行为矫正功能;

2.责任分摊的假设;领导人物作用的假设;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效用改变的假设;“文化放大”假设。3.正确认识区别对待;适当考虑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利益;注意联络感情;采取目标导向;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

七、论述题:

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因素有:

1) 群体规模。小群体(7人以下)比起大群体、往往内聚力更强,更倾问于寻求一致性。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成员的工作满意感降低。大群体比起小群体决策速度慢。

2) 群体结构。不同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其自己的特征,他们的特征有相似的(同质群体),也有不相似的(异质群体),这些将影响整个群体的绩效。

3) 群体规范。管理人员应该注意群体的规范是否与组织目标一致,因为规范对成员行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4) 内聚力。高凝聚力的群体中成员有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多沟通的机会,但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并非成正比。

5) 社会促进效应和从众行为。

八、案例分析要点:其中那些工作了十年以上的职工构成的社会小组就是非正式群体。具体处理方法可依照非正式群体管理的内容,即正确认识、区别对待;适当考虑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利益;注意联络感情;采取目标导向;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

第四章群际行为

[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学习者应该能够掌握有关冲突、信息沟通、人际关系等概念,理解冲突的观念的变迁及冲突管理,掌握有关沟通技巧方面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应用信息沟通和人际关系的知识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重点和难点]: 冲突管理;信息沟通的障碍及解决;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冲突 2.信息沟通3.人际关系

二、填空题:

1. 在减少冲突策略的研究中,托马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处理冲突的二维模式,其中两个维度是和武断性。

2. 信息沟通不仅仅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消息,还包括的交流。

3. 信息沟通主要是通过符号系统来完成。

4. 如果信息的流量超过大脑处理的能力,就称其为。

5. 在影响人际吸引的相似性因素中,是最主要的因素。

6. 人际关系实际上指的是人与之间的距离。

三、单选题:

1.一般来说,员工参与程度越高,冲突水平()

A.越低B.越高C.不变D.无法判断

2.按照处理冲突的二维空间模式,如果个体发现冲突的问题对对方比己方更重要,

易采取()

A.合作型方式B.妥协型方式C.回避型方式D.体谅型方式

3.下属每月向上级汇报工作,这是属于()

A.下行沟通B.上行沟通C.单向沟通D.双向沟通

4.下行沟通容易产生()

A.独裁领导B.权力氛围C.工业民主氛围D.组织公民行为

5.小道消息的主要传播方式是()

A.单线型B.闲聊型C.随机型D.葡萄藤型

6.按照尼柯斯(R.G.Nichols)曾对100家工业企业作过的调查研究,发现逐级传递中,经过五各个中间环节,信息就要丢失()

A.30%左右B.40%左右 C.60%左右D.80%左右

7.按照通道丰富性的层级排列,传递信息最丰富的是()

A.电话B.网络聊天C.面对面交谈D.信件

8.通常在传递重要的、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时,宜使用();

A.书面沟通B.口头沟通C.单向沟通D.平行沟通

四、多选题:

1.减少冲突的两大策略是()

A.设置超级目标B.设置综合领导

C.由上级仲裁D.采取行政手段E.改变结构

2.下面属于非正式沟通的网络的有()

A.葡萄藤式B.随机式

C.圆式D.轮式E.全通道式

3.小道消息的传播网络可以分为()

A.环型B.单线型C.闲聊型D.随机型E.葡萄型

4、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邻近性B.相似性C.互补性

D.能力与特长E.个性

5、按照得失原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有()。

A.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爱不变的人

B.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爱不断加深的人

C.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一直不喜爱的人

D.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爱不断减少的人

E.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不了解不接触的人

五、是非题:

1. 冲突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2.组织中小道消息猖獗,说明正式沟通渠道出现了问题。()

3.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传递信息只通过语言系统完成。()

4.轮式沟通是一种典型的非正式沟通网络形式。()

5.良好的人际关系常常会导致社会致弱作用。()

6.按照得失原则: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爱不断加深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爱不断减少的人。()

7.美国学者戴尔研究表明,管理者更喜欢书面沟通。()

8.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会对群体绩效产生影响。()

9.信息“逆流”,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六、简答题:

1.简述冲突的现代观

2. 简述信息沟通对组织的作用。

3. 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4. 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七、论述题:论述影响信息沟通的主要障碍。

八、案例分析题:

联合制造公司总经理奥斯特曼对随时把本公司经济上的问题告诉雇员们的重要性非常了解。她知道,由于市场价格不断跌落,公司正在进入一个困难的竞争时期。同时她也清楚,为了保住她的市场份额,必须降低本公司产品的出售价格。

奥斯特曼每月向所有雇员发出一次定名为“来自总经理部”的信,她认为这是传递信息的一种好方式。然而,一旦出现了重要情况,她还要把各部门负责人召集到那个简朴的橡木镶板的会议室里,在她看来,这样做会使这些负责人确实感到他们是管理部门的成员并参与了重大决策的制定。根据会议的礼仪规定,所有与会人员都要在预定时间之前就座,当奥斯特曼夫人进来时要起立致意,直至得到允许后再坐下。这次会议,奥斯特曼进来后只简单地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坐下。

“我叫你们都来,是想向你们说明我们所面临的可怕的经济形势。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正在咬我们脚后跟的恶狼一样的对手。他们正在迫使我们以非常低的价格出售我们的产品,并且要我们按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日期交货。如果我们这个大公司——自由企业的一个堡垒——还打算继续存在下去,我们所有的人就都要全力投入工作,齐心协力地干。下面我具体地谈谈我的意见。”

在她发表完意见以后,奥斯特曼用严厉的目光向在座的人扫视了一下,似乎在看是否有人敢讲什么。没有一个人说话,因为他们都知道,发表任何意见都会被奥斯特曼夫人看成持有不同意见。

“首先,我们这里需要想像学。我们需要积极思想的人,而且所有的人都应当通力合作。我们必须要使生产最优化,在考虑降低成本时,不能对任何一个方面有所疏忽。为了实现降低成本的应急计划,我在公司外聘请了一个最高级的生产经理。

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质量。在我们这个企业里,质量就是一切。每部机器都必须由本部门的监督员按计划进行定期检验。只有经过监督员盖章批准后,机器才能开始运转,投人生产。在质量问题上,再小的事情也不能忽视。

在我的清单上所列的值得认真考虑的第三个问题是增强我们的推销员的力量。顾客是我们这个企业的生命线,尽管他们有时不对,我们还是要态度和气地、灵活地对待他们。我们的推销员必须学会做生意,使每一次推销都有成效。公司对推销员的酬报办法是非常公正的,即使如此,我们还打算通过提高滞销货的佣金率来增加他们的奖金数额。我们想使这个意见在董事会上得到通过。但是,我们必须保住成本,这是不能改变的。

最后,我要谈谈相互配合的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比其他任何问题都更加重要。要做到这一点,非齐心不可。领导就是配合,配合就是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你们是管理部门的代表,是领导人,我们的目标你们是知

道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努力工作,并迅速地把我们的这项复杂的事情搞好吧!要记住,我们是一个愉快的大家庭。”

奥斯特曼结束了她的讲话,参加会议的人都站了起来,静立在各自的椅子旁边。奥斯特曼收起文件,离开会议室朝她的办公室走去。

试回答以下问题

1.在这个案例中,构成沟通障碍的除了语言因素之外,还有什么因素?

2.假若这次会议由你安排,你打算怎样来保证双向的沟通?

[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2.信息沟通是指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消息传递及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

3. 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1. 合作性

2. 思想、情感。

3. 语言

4. 信息超载

5. 态度

6. 心理

三、单选题:

1.B 2.D 3.B 4.B 5.D 6.D 7.C 8.A

四、多选题:

1.AD 2.AB 3.BCDE 4.ABCDE 5.BD

五、是非题:

1.×2.√ 3.×4.× 5.× 6.√ 7.× 8.√ 9.√

六、简答题:

1.

1) 在组织和群体中,冲突是常见的。

2) 有些冲突对组织目标是有害的,另外一些冲突却是有利的。

3) 缓和冲突的原则,对那些危机存在的组织(如军队、政府等)和业务较例行的组织或群体是有帮助的;但对于富有知识性和技术生产性的组织(如从事研究发展的组织)就不适用了。

2.

1) 信息沟通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 信息沟通是有效控制的基础;

3) 信息沟通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方法;

4) 信息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3.

1) 邻近性(距离和交往频率)

2) 相似性

3) 互补性

4) 能力与特长

5) 个人特质,外表与举止。等等

4.

1) 人际关系影响群体绩效

2) 人际关系影响个体心理适应

3) 人际关系影响个人发展

七、答案要点参照下面案例分析的内容。

八、案例分析题:

分析要点:

常见的信息沟通障碍有以下几种:

1) 语言障碍,产生理解差异。

2) 环节过多,引起信息损耗。

3) 信息沟通中的偏见、猜疑、威胁和恐惧,妨碍沟通。

4) 地位差异,妨碍交流。

5) 信息表达不清,沟通要求不明,渠道不畅,影响沟通。

6) 地理障碍,沟通困难。信息超负荷。

在这次沟通中的障碍主要是地位差别。

双向沟通是指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信息在二者之间反复变换传送方向。人们之所以经常聚会,是因为会议的确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通过开会,人们可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统一认识。

为了更好的组织此次会议,应事先下发拟讨论的问题提要,并合理安排会务程序,给大家发言和讨论的机会,最后可以由领导作总结。

第五章激励理论

[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者应该能够掌握有关激励的概念,以及各种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

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掌握激励理论在组织活动中的一些应用,并学会应用所学的激励理论进行简单的案例分析。

[重点和难点]: 激励理论并用理论进行简单的案例分析。

[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需要2, 动机3. 激励

二、填空题:

1. 根据成就需要理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前提下,人的最主要需要有三种,即:合群需要、权力需要和。

2. 赫兹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

3.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理论于1963年前后提出公平理论。

4. 属于需要型激励理论的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三、单选题:

1.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个体在特定时期有一个最迫切的需要,即()

A.生理需要B.心理需要C.主导需要D.成长需要

2.以下那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安全需求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3.一个尊重需求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那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

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工作扩大化

4.ERG理论认为,个体较高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其较低层次的需要就会有所增

强。这是的一个观点称为()

A.受挫-上升B.受挫-回归C.满足-上升D.满足-回归

5.假如有项工作对你来说非常吸引力,但你却没有动力去应聘。按照期望理论,可能是()

A.目标效价高B.目标效价低C.期望值高D.期望值低

6.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他在城门外立了一根木棍,声称有将木棍从南门移到北门的,奖励500金,但没有人去尝试。根据期望理论,这是由于()

A.500金的效价太低

B.居民对完成要求的期望很低

C.居民对得到报酬的期望很低

D.枪打出头鸟,大家都不敢尝试

7.通常工资在强化方式上是属于()

A.固定时间间隔强化B.变动时间间隔强化

C.固定比例间隔强化D.变动比例间隔强化

8.提出公平理论的是()

A.佛隆B.麦克利兰C.赫兹伯格D.亚当斯

9.期望理论的内容,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A.B = f(P,E)B.M = V x E C.Op / Ip = Oc / Ic D.M = f(V,E)

10.有这样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视员工如兄弟,强调"有福共享,有难同当" ,并把这种思路贯穿于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当企业的收入高时,他便多发奖金给大家;一旦企业产品销售状况不好,他就少发甚至不发奖金。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大家只是愿意"有福共享",而不愿有难同当。在有难时甚至还有员工离开公司,或将联系到的业务转给别的企业,自己从中拿提成。这位老板有些不解,你认为这是因为()A.这位老板在搞平均主义

B.这位老板把激励因素转化成了保健因素。

C.员工们在内部互相横向攀比。

D.这位老板对员工激励缺乏系统规划。

11.对个体每一个组织需要的行为进行强化,是属于()

A.连续强化B.间隔强化C.固定强化D.变动强化

12.按照双因素理论,诸如公司政策、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工资、地位等,都是()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C.组织因素D.个体因素

四、多选题:

1.目标设置理论认为要想使目标对个体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目标设置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A.具体性B.挑战性C.认可性

D.参与性E.逐步性

2.动机的三种机能是()

A.始发机能B.整合、控制机能

C.导向、选择机能D.强化机能E.学习机能

3.下列哪些正确的描述了激励的概念()

A.激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B.激励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心理体验。

C.激励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去实现组织和个人所期望的目标。

D.激励指引起、维持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需要的心理因素。

E.激励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处在一种激活状态,对行为有强大的推动力量

4.基于公平理论,当员工感到不公平时,会采取以下行为包括()

A.改变自己的投入与产出

B.改变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看法

C.离开工作场所

D.选择另一个不同的参照对象

E.ABCD都不是

5.成就需要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

A.生理需要B.合群需要

C.权力需要D.成就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五、是非题:

1.马斯洛认为,只有高层次的需要才具有持久的激励作用。()

2.公平理论中的公平感,是个体主观的判断和体验。()

3.按照成就需要论的观点,优秀的管理者不一定是高成就需要的人。()

4.“大锅饭”的平均奖励是属于激励因素。()

5.“先有温饱,后有道德”,是符合需要层次论的观点的。()

6.根据绩效所获得奖励是属于激励因素。()

六、简答题:

1.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高成就需要者具有什么特点?

3.公平理论有哪些实际意义?

4.强化理论的应用原则有哪些?

七、论述题: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2.论述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八、案例分析题:

1.他需要什么?

助理工程师黄大佑,一个名牌大学高材生,毕业后工作已8年,于4年前应聘调到一家大厂工程部负责技术工作,工作诚恳负责,技术能力强,很快就成为厂里有口皆碑的“四大金刚”之一,名字仅排在厂技术部主管陈工之后。然而,工资却同仓管人员不相上下,夫妻小孩三口尚住在来时住的那间平房。对此,他心中时常有些不平。

《组织行为学》14个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程综合案例 (一) 张林这一辈子 张林,1949年生于中国北方一个小镇。正当他念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后来又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到一个偏远的人民公社插队。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他考入了某财经学院。毕业后,在某市的一家造船厂做成本会计,一年半后,他辞职不干到某市一家集装箱公司谋得一份管理职位,三个半月后,他被解雇了。在谋求新的工作岗位时,他到一家职业介绍所作了能力测试并寻求帮助和建议,测试结果表明他最适宜做推销工作。那家职业介绍所为他找了一份药品推销工作,任职于一家大型医药公司。他喜欢这一工作,在那里干了一年半。后来,他听说另一个更著名的药材公司有同类型的工作,便向该药材公司申请,并在1984年被雇用。进入90年代,他的女儿长大并考入一所著名大学,但他的妻子却下岗了。张林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也变得有点工作狂了,因为他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人劝告他去找一位心理医生解除他的心理紧张。他接受了劝告,找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作了一系列的咨询诊断。下面就是他在一次谈到他的工作历史时 的诊断记录: 心理医生:你干过很多工作,那是因为你在财经学院毕业后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缘故吗? 张林:确实是这样。我生活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决定我作为一名职员究竟想干什么。这曾经给我造成精神上极大的痛苦,甚至在今天仍是这样,我仍不能确定究竟何种类型的工作或职业最适合我。 心理医生:好,让我们先谈谈你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你在造船厂做成本会计,为什么要辞掉这份工作呢? 张林:首先它很烦人。我不喜欢整天跟数字打交道,不喜欢只在数字上加减乘除。另外,我认为那份工作毫无前途,那时我有很大的抱负,我要做较高层的管理人员,挣较多的钱。 心理医生:因此你去了那一家集装箱公司? 张林:是的,那是一个我可以向公司证明我的能力、真正的管理职位。 心理医生:但是你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遇到了点麻烦。 张林:我不适应那种类型的组织。我监督工人们操作制造箱子的机器设备。这些工人都是从最偏远的农村招来的,很难管理,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他们对工作和公司没有积极的态度,毫无感情。我的老板,那个幕后指挥者,总是要求我对他们狠一些,督促我要求他们提高工作速度。告诉你一个例子,你或许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我手下有一个老年妇女,大约有50岁,生产装冰箱用的箱子,因为箱子太大,所以她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我敢说,她已经竭尽全力了。但我看见老板站在她身后,手拿着秒表,大声叫着,呵斥她快点。我一点也不喜欢他那样做,就象我不喜欢穿着鞋磕着地走路一样。一次,老板请我们这些管理人员出去吃饭,那些同事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嘴脸极其令人厌恶。我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为了提升而必须做的事”。那之后不久,老板就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告诉我不适合做这样的工作,他认为我不会或不愿强迫别人努力工作。 心理医生:你对此有何反应? 张林:我十分难过。那时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不能确定我究竟适合什么工作,因此我去一家职业介绍所去作能力测试。 心理医生:那么,测试结果怎么样?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专)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誉为管理心理学之父的是( )。 A.梅奥 B.莱维特 C.维卡 D.斯克伯兹 2.最早发现工作群体的重要性的是( )。 A.霍桑试验 B.莱维特的研究 C.维卡的研究 D.马斯洛的研究 3.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泰勒 B.韦伯 C.勒温 D.明兹伯格 4..领导的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专长权和( )。 A.指挥权 B.奖惩权 C.决策权 D.人事权 5.在组织变革理论中,提出适应循环学说的学者是()。 A.卢因(Kurt Lewin) B.卡斯特(E.Kast) C.沙恩(H.Sehein) D.唐纳利(H.Donnelly) 6.在激励理论类型中,重点研究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选择的理论是()。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D.综合型激励理论 7.在组织中,有效的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的关系表现为()。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负相关关系 D.无相关关系 8.组织行为学中把企业家不断地调整既定的目标、方针、策略和管理方式以适应发生变化的 环境的能力称为()。 A.决策能力 B.创新能力 C.应变能力 D.协调能力 9.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10.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组织作风与传统习惯 B.组织目标与宗旨 C.组织的规章制度 D.组织共同的价值观 二、名词解释 1、价值观 2、群体规范 3、工作态度 4、人格 5、领导 三、简答题 1、简述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3、简述组织文化的特点及功能? 四、论述题 1、论述古典组织理论的基本特点。 五、案例分析 案例1: 50年代初,弗考夫和中学时代的伙伴创办了科维特公司。这家公司在益10年内把营业额从5500万美元提高到75000万美元,一跃成为零售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在60年代初,这家公司平均每7个星期增设一家大的商店。很快扩充到了25家商店。 从一开始,科维特的管理就是集权式的。总部操纵着所有的经营活动和其它各项政策,商店经理和其它管理人员只被赋予少的可怜的权力。弗考夫经常四处巡视,直接管理相当大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案例1:知识分子与工人 知识分子阶层出身的人,举止比较文雅、有修养,待人礼貌,但爱幻想,不大喜欢深交,遇事缺乏果断性;农民阶层出身的人,作风朴素,不怕苦和累,憨厚老实,但有时有自卑感,有点倔强固执;工人阶层出身的人,集体主义强、守纪律,情感较强烈直爽,讲究实际。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答:(1)上述材料表明:不同阶层的人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 (2)阶级和阶层因素是影响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在阶级社会或有阶级的社会里又必然是属于一一的阶级或阶层的成员,作为阶级或阶层的成员,所形成的个性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本阶级或阶层的烙印。 案例2:同一张照片 心理学家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两组不同的人看同一个人的同一张照片。在看这张照片之前,对其中一组的人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另一组的人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然后,让这两组人分别从这个人的外貌中说明他的性格特征。结果两组人的解释截然不同;第一组的人说,深沉的目光里隐藏着险恶,突出的下巴表现他死不悔改的决心;第二组的人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的深刻性,突出的下巴表明了他在科学道路上勇于攀登的坚强意志。 问题:试分析上述实验所揭示的现象及其对管理活动的启示。

答:(1)该实验充分表明了第一印象对于社会知觉的重要影响,在人对人的知觉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它是指两位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印象(主要是获得被知觉者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装等方面的印象),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的良好印象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良好判断,反之则形成不良的判断,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2)一般来说,第一印象的作用是消极的,但它是客观的、无法回避的,况且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是人们进一步加深认识的基础和必要阶段。因此在管理中,关键是如何正确运用第一印象的作用,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另一面。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①在看待别人时,要昼避免仅仅凭第一印象就下判断,并根据这种片面的判断去待人接物,对人、对事要多观察、多分析,以发现对方的优点;②在对待自己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随时随地给人留下第一个良好印象,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有利的基础;③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要注意克服由于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各种偏见和误解,引导人们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案例3:骨干员工为何要走 张经理是A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近段时间他却烦 恼透顶,两位他所看重的公司业务骨干要走。主要原因是该 员工认为他现在所做的贡献远大于回报,而且事实的确如 此。而公司则认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因为有公司作后盾,

组织行为学介绍003资料

组织行为学 作者:未知日期:2005-07-26 我们已经表明了人际技能的重要性。但是,无论是这本书,还是本书所涉及到的其他学科,都没有用人际技能这个概念,广泛地用来描述这个学科的术语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是一个具有大量普通知识的独立的技能领域。它研究什么呢?它研究组织中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群体和结构。另外,组织行为学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用到实际中,使组织的运作更有效。 总之,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

因为组织行为学特别关注与就业有关的情境,所以毫不奇怪,你将会发现这一领域强调的是与工作岗位、缺勤、员工流动、生产率、绩效和管理有关的行为。人们对于构成组织行为学主题领域的成分或题目的看法越来越趋于一致。虽然还有孰轻孰重的大量争论,但人们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题目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这些题目包括激励、领导行为和权威、人际沟通、群体结构与过程、学习、态度形成与知觉、变革过程、冲突、工作设计、工作压力。 一、个体行为的基础 传记特点。对管理者来说传记特点非常易于得到。大部分情况下,每个人的人事档案中都有这些资料。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年龄似乎与生产率不存在关系;员工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则流动的可能性越低;已婚员工相比未婚员工缺勤率更低,流动率更低,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能力。能力通过能力--工作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到员工绩效水平和满意度水平。

如果管理者希望在二者之间进行合理匹配,该如何来做呢? 第一,有效的选拔程序能提高这种适应性。工作分析可以提供两方面的信息:该工作目前在做些什么以及个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以充分完成工作。然后,通过测验、面试和评估方式了解申请者在所需能力方面的水平如何。第二,组织中在职者的晋升和调职决策应该反映出候选人的能力。应与新员工一样,评估任职者在具体工作中应具备什么关键能力,并将这些要求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相匹配。第三,通过对工作进行微小调整使其与在职者的能力更为匹配而改善这种适应性。这种调节常常是在对工作的基本活动方面不造成明显影响的条件下进行的改变,以更好地适应在职者的工作潜力。这方面的例子有:在员工群体中,改变所使用的设备、重新安排任务等。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新员工中,也可应用于现任的在职者中。对于后者,还可以采取培训方式,使其在时间和条件变化时,依然有足够充分的技术水平和工

《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及参考答案

2010春《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 一、单选题 1、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A)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2、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C)。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3、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C)。 A、高生产率低凝聚力 B、低生产率高凝聚力 C、高生产率高凝聚力 D、低生产率低凝聚力 4、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ABCDE)。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E、中间型 5、“途径--目标”理论是(B)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耶顿 E、沙特尔 6、管理系统理论是由(C)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利克特 D、布莱克 E、沙特尔 7、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C) A、3──30人 B、30──1000人 C、1000──45000人 D、45000人以上 8、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成员人数 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 A、人际关系 B、协作愿望 C、共同目标 D、信息沟通 10、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C)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成员人数 二、多选题 1、人际关系的功能有(ABCDE)。 A、产生合力 B、形成互补 C、激励功能 D、联络感情 E、交流信息 2、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ACE)。 A 、人 B、人际交往 C、人际接触 D、社会环境 E、人际需要 3、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ABC)。 A、人的生产 B、物质生产 C、精神生产 D、阶级斗争 E、社会活动 4、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5、人际交往的原则是(ABCD)。 A、互利原则 B、平等原则 C、信用原则 D、相容原则 E、自主原则 6、冲突的来源有(ABC)。

组织行为学经典案例(5个)

组织行为学案例(5个) 案例1 沃尔沃的工作再设计 汽车制造业是瑞典工业中一个重要领域,而沃尔沃(Volvo)汽车公司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按全世界标准,它算不上大公司。从60年代中期起,它的汽车出口翻了一番,占它全部销售额的70%,虽仅占世界汽车市场的2.5%,却已占瑞典全年出口总额的8%以上,可称举足轻重了。该公司的管理本来也是一直沿用传统方法,重技术、重效率、重监控。直到1969年,工人的劳动态度问题已变得十分尖锐,使该公司不得不考虑改革管理方法了。 沃尔沃公司领导分析了传统汽车制造工作设计,认为它最大的问题是将人变成机器的附庸。所谓装配线不过是一条传送带穿过一座充满零部件和材料的大仓库罢了。这套生产系统的着眼点是那些零部件,而不是人。人分别站在各自的装配点上,被动地跟在工作件后面,疲于奔命地去照样画葫芦而已。这套制度的另一个问题,是形成了一种反社交接触的气氛。工人们被分别隔置在分离的岗位上,每个岗位的作业周期又那样短(一般为30至60秒),哪容他们偷闲片刻去交往谈话? 沃尔沃先是设法用自动机器来取代较繁重艰苦的工作,不能自动化的岗位则使那里的工作丰富化一些,又下些本钱,将厂房环境装饰得整洁美观。目的是想向工人表明,公司是尊重人的。但随即发现这些办法治标未治本。公司觉得在工作方面要治本,必须进行彻底的再设计。他们在当时正在兴建的卡尔玛新轿车厂,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试验。 卡尔玛轿车厂总的设计原则,希望体现以人而不是以物为主的精神,因而取消了传统的装配传送带。以人为中心来布置工作,就是要使人能在行动中互相合作、讨论,自己确定如何来组织。管理要从激励着眼,而不是从限制入手。只有对孩子才需要限制,对成熟而自主的成人则宜用勉励而不是监控。所以,该厂工人都自愿组成15至25人的作业组,每组分管一定的工作,如车门安装、电器接线、车内装潢等。组内可以彼此换工,也允许自行跳组。小组可自行决定工作节奏,只要跟上总的生产进程,何时暂歇、何时加快可以自定。每组各设有进、出车体缓冲存放区。 这个厂的建筑也颇独特,由三栋两层及一栋单层的六边形厂房拼凑成十字形。建筑的窗户特别大,分隔成明亮、安静而有相对独立性的小车间。 没有了传送带,底盘和车身是由专门的电动车传送来的。这种车沿地面敷设的导电铜带运动,由计算机按既定程序控制。不过当发现问题时,工人可以手工操作,使他离开主传送流程。例如见油漆上有一道划痕,工人便可把它转回喷漆作业组,修复后再重返主流程,仍归计算机制导。车身在电动车上可作90度滚动,以消除传统作业中因姿势长期固定而引起的疲劳。

组织行为学精选案例

组织行为学精选案例 案例一:固定工资还是佣金制 白泰铭为什么要从中日合资公司辞职而去,到另一家公司去谋高就呢? 这个案例介绍了白泰铭对工资的态度发生的变化。刚开始他对固定工资很满意,后来取得了销售成绩后,就不满了,建议采用佣金制,遭到经理拒绝,就辞职而去。分析这个案例要应用组织行为学讲的文化传统对管理风格的影响激励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来进行分析。 组织行为学中讲到企业文化传统对企业的管理风格有很大秉承日本企业重视企业精神,以人为本的文化特色,所以强调采用固定工资制。这种工资制和佣金制各有利弊,要适应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激励理论,一个人的成就需要激励,成就需要具有挑战性,能引发人的快感和奋斗精神,对一个人的行为起主要的影响作用。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小白是属于高成就需要动机的人,他取得了成绩后外方老板没有在工资、奖金、精神上满足小白的更多需求,他自然就要辞职了。 再从公平理论来分析。公平不能激励人,只有不公平才能激励人,人们是否得到激励,不会由他所得到什么报酬来定,更重要的是他们比别人所得的报酬与自己所得的报酬是否公平来决定。从这个案例看,小白听说另二家外资公司都在搞销售竞争和有奖活动,其中一家的经理还请最佳销售员吃饭,通过内部刊物进行表彰。而小白所在的中日合资公司,没有看到,小白刚参加工作时的需求和掌握推销技术后的需求有所不同,来积极强化小白这种需求,而是拒绝这种需求,小白辞去工作职务是理所当然的。 案例二:青田乳胶制品厂 1、姜、汪二人解决了进口设备存在的总是得到厂里的奖励后,为什么大家对这个事不平?姜、汪二人也很洩气准备调走呢? 2、事到如今,请你给陈厂长出些点子。 这是一个企业开发新产品进行技术改革的案例,分析这个案例要应用学过的公平理论、强化激励理论来分析。青田乳胶制品厂在引进技术时,由于没有进行技术论证价格情况及售后服务,受到了损失,在外方专家无力解决技术难题的情况下,厂领导自力更生组建攻关小组,解决了技术难题,这个决策是十分正确的。解决了生产难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收到了好的效果。但发给攻关小组奖金后,却出现了问题。主要原因是:厂里在发给公关小组奖励时,首先奖金和公关小组的付出相比微乎其微,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精神鼓励,造成公关小组受挫折后,想调离该厂,其次其他小组人员奖金得到的少,对公关小组产生的不满情绪,说怪话,向上级告状,从公平理论来说,他们的劳动没有得到应得的报酬,心理不服气,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三,对于一些自己不干,还说三道四的人,想拿报酬的人,领导没有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由于以上几点原因,使这个厂面临困境。 面对这个厂出现的问题,陈厂长首先应果断决策,利用激励理论,对厂里有贡献的人,应用强化激励理论,强化时要确定一个目标行为,强化时,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大胆鼓励和表彰对企业作出贡献的姜、汪二人,使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满足,安心和努力为企业作贡献。其次要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消除员工之间的不满情绪,使员工了解事实真相,克服看问题的片面性,消除员工之间的说怪话的不满情绪的隐患。再一点就是对那些说三到四,不想为企业多做贡献,又想多拿报酬的人,领导不应迁就,必要时或采取行政处罚手段。 案例三:确定合适的营销方案 1、为了明确合适的营销方案,该厂讨论产品是否提价时采用了哪些决策方法? 2、在群体中应如何决策? 这是一个典型的群体决策的案例,参加的人面对面进行座谈,统一思想,这种决策的主要优

组织行为学专科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试题 一、判断改错题(先判断对错,对错误的要加以改正,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情况提出来的,都不能绝对地说哪种好、哪种坏,不能把管理方法僵化。( ) 2.麦克利兰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发现、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 3.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高。( ) 4.在紧急的情况下,民主的领导方式最有效。() 5.组织结构是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以分散的方式去完成任务。(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研究方法?( )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D.测验法 2.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 C.天才???D.才能 3.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4.当一个和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使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这种行为反应是( )。 A.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 B.升华的行为反应 C.反向的行为反应?? D.放弃的行为反应 5.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就会出现如下关系()。 A.高凝聚力高生产率???B.高凝聚力低生产率 C.低凝聚力高生产率??? D.低凝聚力低生产率 6.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 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 7.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 ) A、1.1型????B、1.9型 C、5. 5型?????D、9.9型 8、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A、3—30人? B、30—1000人 C、1000—45000人??? D、45000人以上 9、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 A、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B、群体决策、激励 C、调查研究、集体活动??D、集体活动、激励 10、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 A、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 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职能 C、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职能、组织环境 D、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根据所学组织行为学理论简明扼要地回答题中所提问题) 1、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把组织为哪几种类型? 2、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行为特有哪些? 3、有效激励的手段与方法有哪些? 4、内聚力有何作用? 5、组织发展战略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判断改错题(判断错者不得分;如需要改正的题,判断正确得1分,将错误改正后再得2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对。 2.对。 3.错。改为:只有群体规模适中,工作绩效才高。 4.错,改为:在紧急的情况下,独裁的领导方式最有效。 5.错,改为:组织结构是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结合起来去完成工作任务。 二、单项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1分,共10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B 2.C3.B 4.B 5.A 6. A 7.B 8.C 9.A10.D 五、简答题(每小题答全要点者得6分,共30分;未答或漏答要点者,由评卷人依每个要点在该题中的得分比例来扣分) 1.答案要点: 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分类,把一般组织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五种类型。 2.答案要点: 尽管个体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我们子也应该认识到,个体的行为也是带有一些普遍的特征的,这些特征表现为: 错误!行为的自发性。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 ②组织因素:结构、技术、规模、年限; ③管理政策和实践因素:战略、控制、领导、报酬、沟通、决策; ④员工因素:目标、技能、动机、态度、价值观。 2、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3、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面世标志着科学管理从此诞生。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观察实验。 ②霍桑实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不同意泰勒把人只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只是受金钱的驱使,认为人是“社会人”。 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正式群体的活动。 ③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形成的新学科。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然实验法;②行为观察法;③心理测验法;

④现场调查法。 第二章个人行为基础 7、社会知觉的范围:①对他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8、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莱米认为,自我概念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己观察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知觉组织,是对自己的一种看法与想法。 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归因理论:有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维纳的归因模式: 1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认知失调理论的假说:认知元素之间的矛盾或失调,使个体心理上的不快感和压迫感加剧,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从而促使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②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个人的决策行为,即需要在多个有同等价值的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大作业 一、联想国际化 2013年7月11日,权威市场调研机构IDC、Gartner分别发布了全球PC行业第二季度统计报告,两家的报告均显示,联想第二季度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6.7%,超越惠普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然而,联想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从2004年并购IBM的PC事业部以来,联想一度陷入经营困境。 请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结合联想国际化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运用某一项组织行为理论进行分析,阐述联想国际化经营管理中的成败得失。 自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业务收购后,联想集团将总部已到了美国罗利,在全球66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业务版图涵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达164亿美元,成功进入全球500强企业行列。 随着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成功,联想一下从一家中国本土公司成为了跨国企业。在此之前,联想只是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整个管理团队都是中国人。杨庆元也只有在中国的管理经验,联想急需一个国际化管理团队。 为了尽快熟悉、了解西方文化,贴近全球客户,当然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联想的国际业务,杨庆元加强了英语语言学习,举家搬迁到了美国,很快就能用英语自如的交流甚至演讲,开拓了全球视野,首先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指挥官。与此同时,为了延揽经验丰富的国际化高端人才,杨庆元除了出任董事长一职,不再担任CEO,而是聘请原IBM负责个人电脑业务的史蒂夫-沃德担任CEO。7个月后根据业务的需要,又聘请原戴尔公司负责亚洲业务的威廉-阿梅里奥替换沃德成为新一任CEO。并购之处,很多来自IBM,戴尔的外国员工担心会受到排斥,整个管理团队中弥漫着一种不信任的情绪。这种情绪,经杨庆元,沃德和阿梅里奥等高管的身体力行,及时得到了消除。 并购后在联想的近200名高管中,国际高管占到30%;三年后,在联想300人高管团队中,国际高管达到60%。以上联想的18位顶级高管中有12位是非中国国籍的全球领导人。杨庆元已经为联想组建了一个真正的,稳定的国际化团队。 除了聘请大量的非中国籍人员加入团队,联想还实施海归计划,在全球寻找那些有开拓精神,有全球化管理经验的华裔高级经理人。 1、请自行搜索有关联想公司国际化的资料,用于案例分析。资料内容可以侧重于任何方面, 例如联想并购之后国际化团队管理,领导力,新公司的员工激励,组织公平,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等。在大作业中简要呈现你搜集的素材作为论述的基础。 2、结合组织行为理论开展分析。明确你所运用的是哪一种组织行为理论并简单介绍该理论 内容。 3、1500字以上,手写和打印均可。请注意写明班级、学号、姓名。 4、最后一次课交纸质大作业,手写打印均可。过期不接受,电子文档无效。 5、 十一年前的一个金秋,年轻的杨元庆率领一帮联想高管前去美国硅谷考察学习,在参观访问了IBM、微软、惠普、英特尔等IT业巨头后,杨元庆等人不但没有因联想与这些企业

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及参考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10春《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 一、单选题 1、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A)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2、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C)。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3、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C)。 A、高生产率低凝聚力 B、低生产率高凝聚力 C、高生产率高凝聚力 D、低生产率低凝聚力 4、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ABCDE)。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E、中间型 5、“途径--目标”理论是(B)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耶顿 E、沙特尔 6、管理系统理论是由(C)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利克特 D、布莱克 E、沙特尔 7、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C) A、3──30人 B、30──1000人 C、1000──45000人 D、45000人以上 8、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

A、社会功能 、成员受益程度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成员人数 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 A、人际关系 B、协作愿望 C、共同目标 D、信息沟通 10、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C)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成员人数 二、多选题 1、人际关系的功能有(ABCDE)。 A、产生合力 B、形成互补 C、激励功能 D、联络感情 E、交流信息 2、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ACE)。 A 、人 B、人际交往 C、人际接触 D、社会环境 E、人际需要 3、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ABC)。 A、人的生产 B、物质生产 C、精神生产 D、阶级斗争 E、社会活动 4、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5、人际交往的原则是(ABCD)。 A、互利原则 B、平等原则 C、信用原则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富士康十三连跳 班级:09信管本三班 姓名:马俊 学号:0911051305

事件简介 2008年至2010年5月,富士康公司连续出现了13次员工非正常死亡事件,”富士康十三连跳”由此诞生 分类 介绍完大概事件后我想将这13次自杀行为进行分类,第一类是第一个自杀的人,而第二类是后面12个有过自杀行为的人. 据部分媒体报道,富士康的第一跳并不是单纯的自杀,而是在自杀前被怀疑有盗取富士康公司的机密物品,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每次有意外发生,都会有一个神一般的临时工出现并承担事件的全部责任,于是“第一跳”便是这个神一般的临时工,甚至要面对牢狱之灾的他无法承受这巨大的压力,便在自己25岁这一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假如部分媒体报道属实,那么第一跳因素太多,在此不多说,但是后面的12次事件,值得使用组织行为学所学到的东西用来分析并以此为戒. 从工作压力谈起,导致压力的原因 潜在的压力来源包括三大类: 1)环境因素 2)组织因素 3)个人因素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着重分析组织因素. 组织内部存在众多因素给我们带来压力,主要表现在任务要求,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等几个方面。 任务要求: 指的是那些与个人工作任务有关的因素。 当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点时,容易产生压力: 1、工作负担过重,员工必须集中精力,从事高强度工作。 2、工作任务以简单、枯燥、重复性为特点。 3、工作责任大,稍有不慎造成的损失不可弥补。 人际关系 指的是由于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而带来的压力。 如果一个人在组织中得不到群体的接纳、他人的关怀和领导的支持,就容易产生压力。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界定了组织中的层级水平、规章制度的效力、决策在哪里进行。 如果组织中的机构设置不合理,组织制度不健全,员工缺乏参与决策的机会,这些结构变量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压力源。工作条件 工作条件中也有不少因素会引起压力。 1、工作经常面临着潜在的危险;

组织行为学

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简单的说,团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 含义: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内容 1、团队的凝聚力 团队的凝聚力是针对团队和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每个团队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分子,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对团队忠诚,对团队的成功感到自豪,对团队的困境感到忧虑。所以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一是要求团队的领导要采取民主的方式,让团队的成员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组织的决策。二是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让员工有地方、有时间、有机会向领导反映问题,互通信息,化解矛盾。三是建立健全奖励及激励机制。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具有不同的作用,集体奖励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会使成员意识到个人的利益和荣誉与所在团队不可分割;个人奖励可能会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竞争力,但这种奖励方式会导致个人顾个人,在团队内部形成一种压力,协作、凝聚力可能会弱化。所以,在我们公司,经常采取的方式是在对职工奖励时综合考虑,即承认个人的贡献,又承认团队的成绩,在对个人奖励的同时,对员工所在的团队在精神文明上给予奖励。 2、团队的合作意识 团队的合作意识是指团队和团队成员表现为协作和共为一体的特点。团队成员间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相敬重、彼此宽容和尊重个性的差异;彼此间形成一种信任的关系,待人真诚、遵守承诺;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共享利益和成就、共担责任。 良好的合作氛围是高绩效团队的基础,没有合作就无法取得优秀的业绩。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努力培养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一是要在团队内部积极营造融洽的合作气氛。团队的精髓就是在于“合作”二字。团队合作受到团队目标和团队所属环境的影响,只有团队成员都具有与实现目标相关的知识技能及与他人合作的意愿的基础上,团队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二是团队领导者首先要带头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前进的最佳方式是与别人一道前进”。成功的领导者总是力求通过合作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建立一种互溶互信的领导模式。很多的管理者热衷于竞争,嫉妒他人的业绩和才能,恐惧下属的成就超过自己,而事实上没有一个领导者会因为自己下属优秀而吃尽苦头。三是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及合作的规范。在一个团队中,如果出现能者多劳而不多得,就会使成员之间产生不公平感,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进展合作。要想有效推动合作,管理者必须制定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同的合作规范,采取公平的管理原则。四是要强调大家的共同长远利益,管理者要使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未来前景,使大家相信团队可以实现目标,这样团队成员就不会计较眼前的一些得失,主动开展合作。五是要建立长久的互动关系。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要积极创造机会使团队成员不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融为一体。如组织大家集中接受培训、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进行比赛或采取多种激励的活动等等。 3、团队士气 团队士气是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拿破仑曾说过:“一支军队的实力四分之三靠的是士气”。将这句话的含义延伸到现代企业管理,为团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对团队的业绩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管理中,要始终关注员工士气的高低,以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采取措施让员工的行为与团队的目标一致。如果团队成员赞同,拥护团队目标,并认为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在目标中有所体现,员工的士气就会高涨。二是利益分配要合理。每位员工进行工作都与利益有关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有在公平、合理、同工同酬和论功行赏的情形下人们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士气才会高昂。三是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特长,让员工对工作产生兴趣。员工对工作热爱、充满兴趣,士气就高,因此,团队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的智力、能力、才能、兴趣以及技术特长来安排工作,把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四是实行民主管理。团队内部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团队的管理层的领导方式对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很大。管理层作风民主、广开言路、乐于接纳意见、办事公道、遇事能与大家商量、善于体谅和关怀下属,这时士气就会非常高昂。而独断专行、压抑成员想法和意见的管理者就会降低团队成员的士气。五是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团队内人际关系和谐、互相赞许、认同、信任、体谅,这时凝聚力就会很强。六是要进行良好的沟通。管理层和下属之间、下

组织行为学专作业二复习资料

2012秋《组织行为学》(专)作业二讲评 一、单选题 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B)。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麦克利兰 D、波特 2、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3、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C)。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4、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C)。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5、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C) 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论 C、E、R、G理论 D、双因素理论 6、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A)。 A、成就需要 B、权力需要 C、社交需要 D、安全需要 7、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B)。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X理论、Y理论 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8、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A)。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X理论、Y理论 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9、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A)。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10、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C)。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二、多选题 1、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 A、人机关系 B、人际关系 C、思想教育 D、一般人员选拨 E、行为预测 2、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A、气质绝对原则 B、气质互补原则 C、气质合理安排原则 D、气质发展原则 E、阈值原则 3、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 A、理智型 B、内倾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 E、中间型 4、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 A、理性型 B、政治型和审美型 C、社会型 D、宗教型 E、经济型 5、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A、对人知觉 B、人际知觉 C、角色知觉 D、因果关系知觉 E、自我知觉 6、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 A、知觉防御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艾琳化妆品公司:在看完上述案例后,你觉得艾琳化妆品公司的销售管理工作中有没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家公司下一步发展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我觉得艾琳化妆品公司的销售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是格拉斯纳小姐将她个人对公司的规划和目标强加在每一名员工的工作中,这个目标并没有征求任何一名员工的意见,没有根据公司的现有实际规模和经营状况进行切合实际的规划,她的计划目标没有得到各部门经理完全认同的,没有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因此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这家公司下一发展将面临问题主要有:由于艾琳·格拉斯纳对公司目标定位偏高,第一个目标是5座大城市开设自己的经销办事处。另一个目标是下一年度,销售额应达到3百万美元.她的销售各个部门经理认为这个目标是不现实的。而如何使符合实 际的目标发挥最大的激励作用,提高 工作效率,正是她所面临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则要遵循激励原则:1 按需激励原则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相结合的原则3奖惩相结合的原则4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5内 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集合的原则6严 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她 要用目标激励的方法通过制定切实可 行的目标,使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 可以是使员工看到自身的价值和责 任,感到工作的乐趣,并从实现目标 中得到满足感。?激励理论认为:激励 =目标*实现可能性,要使目标发挥最 大的激励作用凡必须使目标本身具有 重要的意义和实现的可能性。也是艾 琳·格拉斯纳要解决当前解决问题的 方法? 二、围绕核心竞争力的组织变革—— 日产公司由衰落走向兴盛:在看完上 述案例后,你认为卡洛斯是如何运用 组织变革理论来拯救日产公司的?日 产公司从衰落再度走向辉煌,对中国 企业有借鉴意义吗?卡洛斯运用组织 变革的基本动因对日产公司进行了全 面的剖析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组织 变革措施从而使日产公司再度走向了 辉煌。? ???????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主 要有:?1、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主要决定着组 织改革的方向,戈恩的第一个动作就 是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模式进行重新审 核,目的是使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重 点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2、组织结构 的改变,组织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对组 织结构中的权责体系,部门体系的调 整。他对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进行大 刀阔斧的改革。卡洛斯·戈恩以他的方 式终结了日产的“终身雇佣”和“年功序 列”规划,在企业内部搭理推行“能力 晋升”制,这在日本企业中甚至引起了 一场风暴,到2001年,日本有近一 半的大公司放弃了“终身雇佣”制?。3、 组织职能的转变,他认为:日产的组

组织行为学课程作业解析

《经济法学》课程作业 第一次: 1. 下列对胜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深层次特征 能够预测工作绩效 可以定性描述 能够区分优秀和一般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可以定性描述 2. 某个人掌握支配你的职位和责任的权力,期望你服从规则的要求。这种权力称为() 强制性权力 奖赏性权力 法定权力 参照性权力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法定权力 3. 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职能来建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被称为() 事业部制 横向组织结构 矩阵制 无边界组织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横向组织结构 4. 光荣榜是一种典型的()形式。

员工参与 员工认可 弹性福利 技能工资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员工认可 5. 工作要求员工表达出来的情绪与他们的真实情感不吻合的现象,称为() 情绪劳动 情绪失调 情绪障碍 情绪缺乏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情绪失调 6. “入乡随俗”,反映的是() 角色知觉 角色冲突 心理契约 组织承诺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角色知觉 7. 在沟通过程中,噪声存在于哪个环节() 编码 译码 信息传递

以上都是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以上都是 8. 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是() 正相关 负相关 无关系 倒U型关系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倒U型关系 9.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提出者是() 西蒙 霍桑 梅奥 卡尼曼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西蒙 10.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畴中不包括() 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 社会行为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社会行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