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压力容器如何进行热处理

压力容器如何进行热处理

压力容器如何进行热处理
压力容器如何进行热处理

压力容器如何进行热处理

一、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将带来以下问题:由于过量的冷卷、冷矫形等冷加工引

起的冷作硬化。由于焊接引起的焊缝区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由于焊接产生残余应力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应力腐蚀裂纹的产生和发展。压力容器焊接时,当母材相邻区域产生一温差

大于100度的急剧温度梯度时,在铁素体钢或相当的其他材料中引起不均匀的塑性应变,而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将产生一个峰值应力达到屈服点的残余应力场。另外,由于压力容器制造中的不均匀塑性应变导致在弹性-塑性材料中产生残余应变,而残余应变可以是来自机械的(主要是冷卷、冷矫形等冷加工)热力的(主要是焊接过程产生的),或者

两者兼有的原因,也就是热机械的原因。因此,在压力容器加工完成的最终产品中将留

下残余弹性应变场,并承受相应的弹性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存在,将影响压力容器的使用性能。为了消除焊接区峰值应变,达到内应变均匀分布这一目的,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机械震动法、焊后加热法等。然而,由于压力容器中许多潜在的问题主要来自焊缝区的冶金损伤,所以,采用机械方法以降低内应变的手段已经不足以预防日后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另外,金属的氢脆现象已经比较为人们所关注。氢进入钢以后,机械性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坏。强度和塑性明显降低,溶解于金属晶格中的氢,使钢在缓慢变形时发生脆性破坏。金属材料中的氢可以是在金属材料生产工艺过程中吸收的,如金属在焊接时液态金属吸收的氢保留在焊缝中,也可能是材料在氢环境中服役吸收的氢。对于焊缝中吸收的氢,比较有效的消除方法就是进行焊后热处理,它既可以达到松弛和缓和焊接残余应力,改善因焊接而被硬化及脆化的焊接热影响区,提高焊缝金属的延性和断裂韧性,也可以使焊接区及附近的氢等有害气体扩散逸出。

压力容器采用的热处理方法有两类:一类为改善机械性能的热处理,一类为焊后热处理(PWHT。

广义地说,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起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析出热处理等。狭义地说,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从而对焊接区及有关部位在金属相变2温度点以下均匀而有充分地加热,然后又均匀冷却的过程。许多情况下所讨论的焊后热处理实质上就是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二、焊后热处理(简称PWHT的目的:

1.松弛焊接参与应力

2.稳定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减少畸变。

3.改善母材、焊接区的性能,包括a.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b.降低热影响区硬度。c.

提高断裂韧性。d.改善疲劳强度。e.恢复或提高冷成型中降低的屈服强度。

4.提高抗应力腐蚀的能力。

5.进一步释放焊缝金属中的有害气体,尤其是氢,防止延迟裂纹的发生。

三、PWH必要性的判断:压力容器有无焊后热处理的必要,在设计上应加以明确规定,现行的压力容器设计规范对此有要求。焊制的压力容器,焊接区存在着较大的残余

应力,而残余应力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表现出来。当残余应力与焊缝中的氢相结合时,将促使热影响区硬化,导致冷裂纹和延迟裂纹的产生。残存在焊缝中的静应力或负载运行中的动载应力与介质的腐蚀作用相结合时,将有可能引起裂纹状腐蚀,即所谓应力腐蚀。焊接残余应力及由焊接引起的母材淬硬是产生应力腐蚀裂纹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变形和残余应力对金属材料的主要影响,在于使金属从均匀腐蚀转变为局部腐蚀,即转变为晶间或穿晶腐蚀。当然,金属的腐蚀破裂和晶间腐蚀均出现在对该种金属具有一定特性的介质中。在残余应力存在的情况下,根据侵蚀性介质的成分、浓度和温度的不同,以及母材与焊接区的成分、组织、表面状态、应力状态等存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而,使腐蚀破坏的性质可能改变。焊接的压力容器是否需要做焊后热处理,应从容器的

用途、尺寸(特边是壁板厚度),所用材料的性能以及工作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决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考虑焊后热处理:

1.使用条件苛刻,如在低温下工作有发生脆性断裂危险的厚壁容器,承受较大载荷和交变载荷的容器。

2.厚度超过一定限度的焊制压力容器。包括锅炉、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等有专门规程、规范的。

3.对尺寸稳定性较高的压力容器。

4.由淬硬倾向大的钢材制造的容器。

5.有应力腐蚀开裂危险的压力容器。

6.其他有专门规程、规范以及图样予以规定的压力容器。在钢制焊接压力容器中,在靠近焊缝的区域内形成达到屈服点的残余应力。

这种应力的产生与拌有奥氏体的组织转变有关。许多研究者指出,为了消除焊后的残余应力,650度的回火对钢制焊接压力容器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认为,如果在焊后不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就始终不能得到耐腐蚀的焊接接头。一般认为,消除应力热处理属

于焊接工件被加热到500-650度而后再缓慢冷却的过程。应力的降低起因于高温下的蠕变, 在碳钢中从450度开始出现;在含钼的钢中,从550度开始出现。温度越高,应力越易于消除。但是一旦超过钢材的原始回火温度,钢的强度便要降低。所以消除应力的热处理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两个要素,缺一不可。然而在焊件内应力中,总是伴生着拉伸应

力与压缩应力,应力与弹性变形同时存在。当钢材的温度升高,屈服强度下降,原有的弹性形变会变成塑性形变,从而是应力松弛。加热温度越高,内应力消除越充分。但温度过高时将使钢材表面严重氧化。另外,对于调质钢的PWH温度,应以不超过钢材原回火温

度为原则,一般比钢材原回火温温度低30度左右,否则材料就会失去调质效果,强度和断裂韧性就会降低。这一点对于热处理工作者来说,应予以特边关注。消除内应力的焊

后热处理温度越高,钢材软化程度越大,通常加热到钢材的再结晶温度,内应力就可消除,再结晶温度与熔化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地,再结晶温度K=0.4X熔化温度(K)。热处理温度越接近再结晶温度,消除残余应力越有效。

压力容器的焊接、热处理、制造过程等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2道题】 1.下述关于管壳式换热器管箱热处理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所有管箱都应该进行焊后热处理 B.只要制造厂能保证质量,管箱不必进行焊后热处理 C.带分程隔板的碳钢管箱都应当进行焊后热处理 D.带分程隔板的管箱都应当进行焊后热处理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2.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可能涉及材料代用、无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结构变更等,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C.不确定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3.下述哪一项不是压力容器竣工章上必须反映的信息?() A.完工日期 B.制造单位名称 C.制造许可证编号 D.审核人的签字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4.下述关于压力容器筒体表面质量检查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只要压力容器用钢板的质量证明书载明钢板表面质量合格,完工的筒体不必重新检查表面质量 B.只要压力容器用钢板的供应商保证钢板的表面质量,制造厂不必重新检查 C.压力容器用钢板的表面质量在材料验收时已经检验合格,完工的筒体不必重新检查表面质量 D.压力容器完工的筒体应当检查表面质量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5.下述关于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换热器都应设计成卧式容器 B.换热器至少包括一个壳程和一个管程 C.换热管都应该采用直管 D.管程压力都应该比壳程高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40 6.下述哪一项不是压力容器用锻件必须有的标志?() A.锻件制造厂名或代号 B.批号 C.合同号 D.锻件级别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40 7.下述关于压力容器法兰加工后检查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应当检查表面质量

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

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 前言 压力容器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频繁的冷、热卷,使工件内部不断受到拉力和压力,造成应力不均和应力集中,并且在焊接时引起焊缝区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致使工件焊缝区有残余应力的产生。部分压力容器在毛坯锻造时,有氢进入钢体,当氢逐渐溶解在金属中后,会使钢的强度和塑性明显降低,使工件产生氢脆的现象,要消除工件中的氢,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焊后热处理。 一、问题的提出 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将带来以下问题:由于过量的冷卷、冷矫形等冷加工引起的冷作硬化。由于焊接引起的焊缝区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由于焊接产生残余应力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应力腐蚀裂纹的产生和发展。 压力容器焊接时,当母材相邻区域产生一温差大于100度的急剧温度梯度时,在铁素体钢或相当的其他材料中引起不均匀的塑性应变,而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将产生一个峰值应力达到屈服点的残余应力场。 另外,由于压力容器制造中的不均匀塑性应变导致在弹性、塑性材料中产生残余应变,而残余应变可以是来自机械的(主要是冷卷、冷矫形等冷加工),热力的(主要是焊接过程产生的),或者两者兼有的原因。 因此,在压力容器加工完成的最终产品中将留下残余弹性应变场,并承受相应的弹性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存在,将影响压力容器的使用性能。为了消除焊接区峰值应变,达到内应变均匀分布这一目的,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机械振动法、焊后加热法等。然而,由于压力容器中许多潜在的问题主要来自焊缝区的冶金损伤,所以机械方法以降低内应变的手段已经不足以预防日后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另外,金属的氢脆现象已经比较为人们所关注。氢进入钢以后,机械性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坏。强度和塑性明显降低,溶解于金属晶格中的氢,使钢在缓慢变形时发生脆性破坏。金属材料中的氢可以是在金属材料生产工艺过程中吸收的,如金属在焊接时液态金属吸收的氢保留在焊缝中,也可能是材料在氢环境中服役吸收的氢。对于焊缝中吸收的氢,比较有效的消除方法就是进行焊后热处理,它既可以达到松弛和缓和焊接残余应力,改善因焊接而被硬化及脆化的焊接热影响区,提高焊缝金属的延性和断裂韧性,也可以使焊接区及附近的氢等有害气体扩散逸出。 压力容器采用的热处理方法有两类:一类为改善机械性能的热处理,一类为焊后热处理(PWHT)。 广义地说,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其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溶、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析出热处理等。狭义地说,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从而对焊接区及有关部位在金属相变温度点以下均匀而有充分地加热,然后又均匀冷却的过程。许多情况下所讨论的焊后热处理实质上就是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二、焊后热处理的目的 压力容器的焊后热处理主要就是去应力退火以及消氢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改善焊缝区的组织应力和残余应力等有害物质。具体有以下几点: 1.松弛焊接参与应力。

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碳钢、低合金钢产品,以改善接头性能,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焊后热处理。其他产品的焊后热处理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9452-1988 热处理炉有效区测定方法。 3、要求 3.1 人员及职责 3.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 3.1.2 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3.1.3 热处理工应严格按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 3.1.4 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查焊后热处理原始操作记录(含时间—温度自动记录曲线),核实是否符合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确认后签字盖章。 3.2 设备 3.2.1 各种焊后热处理及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b)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 c)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 d)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 e)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3.2.2 焊后热处理设备可以是以下几种之一: a)电加热炉;

b)罩式煤气炉; c)红外线高温陶瓷电加热器; d)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的其他加热装置 3.3 焊后热处理方法 3.3.1 炉内热处理 a) 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的有关规定。在积累了炉温与被加热件的对应关系值的情况下,炉内热处理时,一般允许利用炉温推算被加热件的温度,但对特殊或重要的焊接产品,温度测量应以安置在被加热件上的热电偶为准。 b) 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上。 c) 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的产生,应合理安置被加热件的支座,对大型薄壁件和结构、几何尺寸变化悬殊者应附加必要的支撑等工装以增加刚性和平衡稳定性。 3.3.2 分段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被加热件分段进行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不小于1500mm。被加热件的炉外部分,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3.3.3 整体炉外热处理 进行整体炉外热处理时,在满足3.2.1的基础上,还应注意: a)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停电等因素对热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急措施; b)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被加热件温度的均匀稳定,避免被加热件、支撑结构、底座等因热胀冷缩而产生拘束应力及变形 3.3.4 局部热处理 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δs的2倍(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

压力容器制造中的热处理

压力容器制造中的热处理 1.概述 1)热处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固态金属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并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对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以及合金结构钢,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以及它们的组合,如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固溶处理和稳定化热处理(见本节第5条)。 ①退火 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例如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根据钢材成分和热处理目的不同,退火又分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和再结晶退火等。下面简要介绍完全退火、去应力退火和再结晶退火对钢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a)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是把钢件加热到Ac3以上30~50"C,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炉内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亚共析成分的碳钢和合金钢。由于加热温度略高于Ac3,珠光体和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且奥氏体晶粒比较细小。随炉冷却至Ar3以下时,奥氏体中首先析出铁素体,继续冷却至Ar1,以下时,剩余的奥氏体全部转变为珠光体。经过这样的加热和冷却过程的相变,可细化晶粒并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以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能,消除钢件中的内应力。 b)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Ac1以下100~200'C,保温一段时间(在压力容器制造中通 常按1h/25mm计算)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其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冷成形、焊接等所产 牛的砖全应力.稳宁结构尺寸。去应力退火时,钢材并不发生相变,但可以消除焊接接头中的淬硬组织(马氏体),从而改善韧性。钢件或焊接结构中残余应力的降低主要是在加热、保温及缓慢冷却过程中通过塑性变形所产生的应力松弛来实现的。 c)再结晶退火 钢件的冷塑性变形(如封头的冷成形等)会导致冷加工硬化,使材料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并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再结晶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不超过Ac1的温度,经适当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的工艺操作。由于温度升高时原子活动能力增大,使冷变形时破碎的、被拉长或压扁的晶粒,通过新晶体形核及核长大的过程变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从而消除钢件的内应力和冷加工硬化,降低钢件的强度和硬度,恢复其塑性和韧性。应当指出,再结晶不是一个相变过程,没有晶格类型的变化。再结晶也没有恒定的转变温度,一般说来,金属的冷变形量越大,退火加热时保温时间越长,越可使再结晶过程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实际生产中,钢件的再结晶温度一般取为Ac1以下50~100℃。 ②正火 对于压力容器中常用的亚共析钢,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Ac3以上50~70℃,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正火与完全退火的主要区别在于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使组织中的珠光体量增多,且珠光体的层片厚度减小,因此,钢件经正火处理后,除能细化晶粒外,还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与完全退火相比,正火处理不但能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而且生产周期短,经济简便,因而在可能的条件下,通常优先采用正火处理。 正火是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常用热处理工艺。对于较厚的压力容器用钢板,正火处理能使钢板在整个截面上具有比热轧状态更为均匀的细晶组织和更为均匀的力学性能,因此GB

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

福建省泉州市江南冷却器厂压力容器制造 大类别:工艺管理 编号:JN-2013-15 福建省泉州市江南冷却器厂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的碳钢、低合金钢产品,以改善接头性能,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焊后热处理。其它产品的焊后热处理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规程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规程都会被修改,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0.4-2011压力容器 GB9452-2003热处理炉有效区测定方法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HG/T20584-2011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3、要求 3.1人员及职责 3.1.1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 3.1.2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3.1.3热处理工应严格按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 3.1.4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查焊后热处理原始操作记录(含时间一温度自动记录曲线〉,核实是否符合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确认后签字。 3.2设备 3.2.1各种焊后热处理及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b)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 c)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 d)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 e)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f)装置应配有自动记录温度曲线的测温仪表,并能自动绘制热处理的时间与工件 壁温关系曲线。

压力容器焊接应力的消除

压力容器焊接应力的消除 前言 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机械、动力、核能以及运输等工业部门。随着工业不断发展, 压力容器的操作条件越来越苛刻,压力从高真空到几万个大气压,温度从超低温到几千度,尺寸也越来越大,某反应堆容器内径达6m多,结构也越采越复杂。同时,压力容器所处理的介质往往又是易燃易爆或有毒的,一旦发生事故,将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加强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1、焊接应力产生的机理及危害 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和热处理是制造工艺中的关键工序。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着三种附加的内应力,即焊接接头各部位受热及冷却速度不同产生的热应力;金相组织变化产生的组织应力和施焊时容器结构本身的约束产生的拘束应力.如果焊接工艺控制不当,这些应力过大将导致裂纹萌生。另外,由于材料的冷热加工成型工艺不当,将使受压部件韵成型尺寸超差,若 再采用强制组装焊接的方法,还将引起附加的强制组装应力。这些应力在一定条件下,影响着焊接结构的性能。同时,对于某些结构件,所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和焊接工艺的不同,往往会引起焊接时产生轻微的空冷硬化现象.如效果。 据报导,美国1984年发生的一起单乙醇胺(MEA)吸收器容器焊接接头破坏事故,导致17人死亡,财产损失超过一亿美元。该容器为圆筒形,直径为,长度为16M,壁厚为,是按照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规程中的部分规定设计制造的,该容器主要充装丙烷和硫化氢,工作温度为'C,内压为10PMa。据198S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公布的结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该容器焊后来经热处理(这是因为ASME规程中没有规定),结 果,焊接热影响区存在潜在的对裂缝敏感的冶金组织、硬度变化和残余应力,三种因素在不同化学介质和操作温度下,共同产生不同类型的、由使用诱发的裂缝。该报告的建议中提出必须对可能产生热影响区硬化的焊接接头进行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使将来出现问题的几率减到最小。由此可见,焊后残余应力的消除是至关重要的。 长期以来,传统的消除残余应力方法是采取焊后热处理方法,因为它是改进焊接接头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下面对几种方祛加以介绍分析。 2、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也称消除应力热处理或消除应力退火。这一方法早巳被用来作为提高焊接产品质量的手段,并在世界各国标准和技术规程里作了具体规定。然而对此使用的术语并不统一;以前一般称之为退火,近十年来,“焊后热处理的叫法巳在世界上得到确认。焊后热处理可分为整体焊后热处理和局部焊后热处理。 整体焊后热处理 整体焊后热处理分为整体炉内焊后热处理和整体炉外焊后热处理。 整体炉内焊后热处理 当条件许可时,可将整个容器放入加热炉内进行整体热处理。一般采说,整体炉内焊后热处理去应力效果比较好,特点是加热和保温均匀,温度控制

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工艺规程

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工艺规程

前言 本标准代替《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工艺规程》。 本标准与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常用钢原材料牌号变更为按GB713-2008标准的相应牌号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工艺规程》停止使用。标准起草人: 标准化审查: 审核: 批准:

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工艺、设备、测量、检验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制造的、有焊后热处理要求的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热处理。 2 热处理工艺 2.1 整体热处理工艺 2.1.1 装炉容器或零部件必须放置在有效加热区内。装炉量、装炉方式及堆放形式 均应确保加热、冷却均匀一致,且不致造成畸变及其它缺陷。 2.1.2 容器或零部件的装、出炉温度不大于400℃。 2.1.3 容器或零部件在炉内升温至400℃后,再继续升温,升温速度限制在55℃/h —220℃/h之间,一般升温速度按V 升=5500/δ S ℃/h(δ S 为焊后热处理厚度,mm) 控制;升温过程中要求加热均匀,被加热容器或零部件任意5米距离内温差不大于120℃。 2.1.4 炉温达到退火温度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按(δS/25)小时计算;但不得少于0.5小时;保温期间被加热容器或零部件的全部受热段,最大温差不超过65℃。2.1.5 保温阶段完成后炉冷至400℃以下出炉在空气中冷却;炉冷速度控制在55℃ /h—280℃/h之间,一般炉冷速度按V 降=7000/δ S ℃/h控制,炉冷过程温差要求与 加热升温过程相同。 2.1.6 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分段热处理时,其重复热处理长度应不小于1500mm,炉外部分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其它与整体热处理要求相同。 2.1.7 我公司常用钢材的压力容器焊后退火温度按表1执行,其它钢种按专用热处理工艺卡执行。

压力容器安全实用技术监察规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文章来源:类别: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发布时间:04-08-15 (1999年6月25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发布) 第70条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焊缝附近50mm处地指定部位,应打上焊工代号钢印.对无法打钢印地,应用简图记录焊工代号,并将简图列入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提供给用户. 第71条焊接接头返修地要求如下: 1.应分析缺陷产生地原因,提出相应地返修方案. 2.返修应编制详细地返修工艺,经焊接责任工程师批准后才能实施.返修工艺至少应包括缺陷产生地原因;避免再次产生缺陷地技术措施;焊接工艺参数地确定;返修焊工地指定;焊材地牌号及规格;返修工艺编制人、批准人地签字. 3.同一部位(指焊补地填充金属重叠地部位)地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超过2次以上地返修,应经制造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应将返修地次数、部位、返修后地无损检测结果和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字样记人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地产品制造变更报告中. 4.返修地现场记录应详尽,其内容至少包括坡口型式、尺寸、返修长度、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焊材牌 号及规格、焊接位置等)和施焊者及其钢印等. 5.要求焊后热处理地压力容器,应在热处理前焊接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进行焊接返修,返修后应再做热处理. 6.有抗晶间腐蚀要求地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有地抗晶间腐蚀性能. 7.压力试验后需返修地,返修部位必须按原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由于焊接接头或接管泄漏而进行返修地,或返修深度大于1/2壁厚地压力容器,还应重新进行压力试验. 三、热处理 第72条钢制压力容器及其受压元件应按GB150地有关规定进行焊后热处理.采用

压力容器热处理知识

压力容器热处理知识 一热处理的一般过程 1、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及其合金(钢及其合金)按预定的要求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要求性能的工艺过程。 温度和时间是热处理的主要因素。 随着温度的变化,钢在固态状态下能够发生相变,与低碳钢(含碳量小于等于0.77%)相关的相变温度分别称为A3线和A1线(727°C)。 2、加热时的转变---奥式体A的形成:平衡状态下低碳钢的常温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当加热温度超过A1线时,将发生珠光体P向奥式体A的转变,继续加热时,剩余的铁素体F 将在奥式体A中溶解,直至温度达到A3时全部溶解完,此时钢的组织为单一的奥式体A。刚形成的奥氏体A成分是不均匀的,因此钢在加热之后需要有足够的保温时间,主要是为了获得成分均匀的奥氏体A组织,以便在冷却后得到良好的组织和性能。 3、冷却时的转变---奥式体A的分解 如果冷却过程足够缓慢,温度降低到A1线以下时低碳钢将得到F+P组织。如果冷却时间不是一个足够缓慢的过程,即存在一定的过冷度,那么,随着冷却速度的不同,奥式体转变产物的形态、分散度及性能都将发生不同的变化。 热处理名词: 1,临界点(临界温度),是指加热或冷却时发生相变的温度。 A1线---表示钢加热时珠光体P向奥式体A的转变,冷却时A向P转变的温度。 A3线---表示亚共析钢(低碳钢,含碳量≤0.77%)加热时,铁素体F完全溶入奥氏体A的温度,或冷却时铁素体F开始从奥氏体A中析出的温度。 AC1、AC3线,为与平衡条件下的临界点相区别,将在加热时的实际温度A1、A3称为:AC1、AC3。 2,退火 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或AC3)或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适当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使组织达到接近平衡状态的热处理工艺。可分为: 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一般简称退火。是加热至AC3以上20-40°C保温后缓冷的工艺,可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改善钢的性能。 消除应力退火是将钢加热到500-600°C(AC1以下),然后保温冷却的工艺,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可以消除约50—80%的残余应力,不引起组织变化。 再结晶退火是将进行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温后以适当的方式冷却的工艺,主要用于消除形变硬化和残余应力,以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3,淬火 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C,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快速冷却,称为淬火。一般来说,淬火时为了得到马式体组织,使钢得到强化。 4,正火 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C,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型组织的工艺。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得到的组织比较细,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 5回火 钢淬火后为了消除残余应力及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把已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后机械冷却的工艺。 按回火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最新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 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1、压力容器用钢板选用时应考虑: ①设计压力;②设计温度;③介质特性;④容器类别。 2、从材料力学性能来说,升温等效于升压,降温将导致钢材的脆性增加。 3、对同一种材料来说,随温度和板厚的增加,其许用应力则降低。因而当容器 壳体的名义厚度处于钢板许用应力变化的临界值时,应考虑此问题。如处于16mm的Q235-B、Q235-C和16mm、36mm的Q345R都会发生许用应力跳档现象。 4、钢材的强度和塑性指标可通过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室温下进行)获得。 5、板材供货时薄板以热轧状态供货,厚板以正火状态供货(因强度和韧性下 降)。 6、压力容器用钢板当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即使用正火 板,如用于壳体厚度>30mm的Q345R钢板必须要求正火状态下供货和使用。需注意:正火仅对板材而言,而非整体设备。(热轧板呈铁红色,正火板呈铁青色)。 7、压力容器用钢与锅炉用钢类同,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足够的塑 性,质地均匀等。因此,必须选用杂质(S、P)和有害气体含量较低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均为镇静钢。且为保证受压元件材料的焊接性能,一般须控制材料的含碳量≤0.25%。材料的含碳量升高,则其冲击韧性下降,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在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 8、低合金钢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均比碳素钢有所提高, 其中最常用的是:Q345R。它不仅S、P含量控制较严,更重要的是要求保证足够的冲击韧性,在材料验收方面也比较严格。因此其使用压力不受限制,使用温度上限为475℃,下限为-20℃。板厚为3~200mm。是应用很广的材料。 9、Q345R(GB713-2008,代替原16MnR)的使用说明: ①、Q345R的适用范围是:使用压力不限、使用温度为-20~475℃。 ②、 Q345R用作压力容器壳体的板厚>30mm时,则容器需焊后作退火 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600~650℃;若焊前预热至100℃,则板厚 可提高至34mm。 ③、Q345R钢板一般是以热轧状态供货;当板厚>30mm时,为保证塑 性和韧性,一般采用正火板,且逐张钢板应超声波检测,Ⅲ级合格。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与热处理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362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与热 处理正式样本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与热处理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钢制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技术是极为关键的一 项技术,文章综合理论与实际两大方面,对钢制压力 容器(尤其是不锈钢复合钢板制压力容器)设计中的 焊接工艺及热处理工艺展开了详细论述,强调了焊接 质量的重要性,对钢制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造,都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焊接,是涉及、生产及安装压力容器中非常重要 的一项技术,设计时焊接接头的正确选用及制造中焊 接质量的优劣,都会对压力容器的工作及使用寿命产 生决定性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危及人类的生命、财产

安全。从这点来看,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既是个安全性问题,同时也是个经济性问题。 1.不锈复合钢板焊接工艺 通过翻阅与焊接相关的资料,以及开展焊接性试验,根据NB/T 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SH/T 3527-2009《石油化工不锈复合钢板焊接规程》,GB/T 13148-2008《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等标准来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接焊缝焊后RT探伤、晶间腐蚀试验及力学性能试验等项目都应严格符合标准及需求。焊接工艺最终的评定结果将被作为制定产品施焊工艺的重要依据。 1.1.焊接方法 不锈复合钢板已有多种较为成熟的焊接方法,大体可分为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埋弧焊等。有些换热器的管箱与浮头盖都是复合材料,没有很大的焊

压力容器的焊后热处理

压力容器的焊后热处理 摘要:介绍化工压力容器焊后需要热处理的原因以及热处理的方法、使用条件及过程特征。 前言 压力容器是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应用十分广泛的重要设备之一。随着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压力容器设备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所使用的材料也更加高强化和壁厚化,焊接后的热处理技术对于制造出高质量、可靠的设备起着重要作用。 压力容器进行焊后热处理的原因 所谓焊后热处理,广义地讲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热处理,其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调质等。狭义地讲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减少脆性破坏和疲劳破坏等有害影响,从而对焊接区及有关部位在金属相变温度点以下均匀而又充分地加热,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又均匀冷却的过程。 压力容器焊接时,当母材相邻区域产生温差大于100℃的急剧温度梯度时,在铁素体钢或相当的其他材料中引起不均匀的塑性应变,而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将产生一个峰值应力达到屈服点的残余应力。当残余应力与焊缝中的氢相结合时,将促使热影响区硬化,由此而导致应力腐蚀裂纹的产生和发展。 焊制的压力容器,焊接区存在着较大的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表现出来,主要在以下场合中出现: a 容器高、低温使用; b 耐压试验时; c 由焊接引起的母材淬硬。 残余在焊缝中的应力与介质的腐蚀作用相结合时,将引起裂纹状腐蚀,焊接残余应力即是产生应力腐蚀裂纹的重要因素。 焊后热处理的方法 为了提高断裂韧性、降低残余应力水平,以增加抗脆断的能力,软化材料

组织消除应力腐蚀开裂的可能性,对压力容器等焊接结构要进行焊后热处理,其主要目的: a 释放焊接过程中参与的应力; b 修整焊接处的形状、减少应力集中系数; c 改善母材的金属塑性,降低热影响区硬度; d 提高断裂韧性; e 改善疲劳强度; f 恢复或提高机械成型中降低的屈服强度; g 提高抗应力腐蚀的能力。 焊后热处理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炉内热处理和炉外热处理,炉外热处理又可分为炉外整体热处理和局部热处理。 炉内焊后热处理 炉内焊后热处理,原则上被加热工件一次整体入炉,当容器长度大于退火炉不能一次入炉时,也可在一定附加条件下分两次或两次以上入炉。 为消除压力容器等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将工件封闭在炉内进行加热是最理想的方法。优点为加热温度均匀、温差小、易控制、保温效果好。由于加热方法、工件尺寸和形状对热的流动和吸收有重大影响,故必须对热处理操作的某些参数加以控制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一般需控制的参数有:加热速度、冷却速度、保温时间、温度梯度、装炉和出炉温度等,这些参数制造标准有明确规定。 炉外焊后热处理 炉外整体焊后热处理,就是对不能进入加热炉的球形、圆筒形大型压力容器,在安装现场组装焊接后,以容器壳体本身为加热炉,将其整体加热保温而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在实施炉外整体焊后热处理时,必须考虑壳体在加热保温时的自支承能力,并且被加工壳体的支撑结构和底座应避免因热胀冷缩而受到影响。 炉外整体焊后热处理多数情况下采用烧嘴加热和电加热的方式。 炉外局部焊后热处理,主要适用于大型压力容器等不能整体炉内加热,或由于运输上的限制必须在基地现场组装的筒体、接管或管道焊接环缝,以及局

反应堆压力容器终接环缝焊后局部热处理工艺

反应堆压力容器终接环缝焊后局部热处理工艺 反应堆压力容器用于固定和包容堆芯及堆内构件,使核燃料的裂变反应限制在一个密封的空间内进行,它和一回路管道共同组成高压冷却剂的压力边界,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的第二道屏障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核电厂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是整个核电站的心脏。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反应堆压力容器简图 反应堆压力容器主体材料为锰-镍-钼合金钢锻件,制造的关键工艺之一是焊接,焊接一般均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后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post weld heat treatment,PWHT),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和改善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焊后热处理对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国内制造厂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设备最后一道环缝(称为“终接环缝”)焊接完成后,一般都采用最终设备整体进炉焊后热处理,热处理之后进行再对密封面、定位键槽、螺纹孔和吊篮支承面、进/出口接管支承、出口接管内凸台、5mm检漏孔、径向支承块和进/出口接管安全端坡口等位置进行最终精加工,以满足设计要求。然而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容器组件尺寸大,重达三百多吨,加工精度要求高,整体热处理工艺质量难以保证,也给最终精加工带来很大难度。若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组件采用在终接环缝组焊前分开精加工,而终接环缝焊后采用局部消应力热处理的工艺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难题。

1、反应堆压力容器设备整体热处理 目前,国内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厂家在终接环缝焊接完成后,普遍采用设备整体进炉进行焊后热处理的方法,热处理加热、保温温度控制方便,热处理温度均匀、温度热应力小,设备最后一道环焊缝消应力效果较好。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整体热处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 1)容器组件筒身变形量控制难度大。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容器终接环缝焊接完成后整体进炉热处理,制造商需要有大型的热处理炉,因容器组件高度有十多米,热处理炉高度受限制,垂直放置难度大,只能采用卧式放置,容器壁厚、重量大,加热和保温时间很长,最终消应力热处理温度高(595~620℃),容器筒身容易变形,一旦变形过大,校正极其困难,只能采用对卧式放置的容器内部增加多道支撑环的方式防止容器筒身变形,从实际情况看,控制效果一般都不理想。 2)中子测量管管座的变形量控制难度大。根据设备技术要求,在中子测量管管座与下封头焊接完成后,应采用直径为14.5mm的不锈钢棒对每根中子测量管管座作通棒试验,以确保其焊接后满足图纸规定的位置度为2mm的要求。采用整体进炉热处理前,50只中子测量管管座已经与下封头焊接完成,热处理前无法采用施加外力等措施预防中子测量管管座热处理过程中的轻微形变,最终热处理后重新检测发现,大多数中子测量管管座都无法满足图纸给定的位置度要求。 3)径向支承块等的精加工难度大。4只径向支承块下端面距离容器法兰密封面接近8.5m,精度要求高,一般机床无法满足其加工要求,只能采用特殊的小机床放置到容器内,增加了机床固定和加工的难度。一般只能将容器组件在现场安装就位后采用与堆芯吊兰筒体配装过程中逐渐研磨的办法才能满足精度要求。 4)反应堆压力容器其他不需要热处理的区域进行了热处理。反应堆压力容器最终热处理主要目的是消除容器终接环缝焊接产生的残余应力,采用整体热处理就会对容器其他不需要热处理的区域也进行了热处理;这样反而对这些区域的材料组织结构、清洁度控制和容器内壁堆焊的不锈钢耐蚀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增加了这些区域再次无损检验验证的工作量。因此,如果能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终接环缝采用焊后局部热处理的方法,可以避免上述整体热处理不足。 5、结束语 从该反应堆压力容器终接环缝装配及焊后局部热处理结果来看,较好地解决了整体热处理的不足,把压力容器所有的最终精加工问题都在制造厂内解决,同时简化了加工工序,缩短了产品制造周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值得其他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厂家借鉴。当然,鉴于反应堆压力容器设备的特殊性以及局部热处理的局限性,对终接环缝的局部热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厂家和设备监造人员在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压力容器的热处理

压力容器可采取的部分热处理总结 热处理作为一种传统并行之有效的改善和恢复金属性能的方法在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等环节中一直属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压力容器涉及四种热处理:焊后热处理(消除应力热处理);改善材料性能热处理;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焊后消氢处理。这里重点对压力容器设计中应用广泛的焊后热处理的有关问题予以讨论。 1、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是否需要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是利用金属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变,从而达到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目的,同时可以改善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的塑性和韧性,提高抗应力腐蚀的能力。这种消除应力的方法在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中被广泛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由于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金属材料比体心立方具有更多的滑移面,因而表现出良好的韧性和应变强化性能。另外,在压力容器设计中,选用不锈钢往往是为了防腐蚀和满足温度的特殊要求这两个目的,加上不锈钢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相比价格昂贵,所以其壁厚都不会很厚。因此,从正常操作的安全性考虑,没有必要对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提出焊后热处理的要求。至于因使用而出现的腐蚀,材料不稳定,如:疲劳,冲击载荷等不正常操作条件而带来的恶化情况,在常规设计中是难以考虑的。如果存在这些情况,需要由有关的科技人员(如:设计、使用、科研等有关单位)经过深入研究,对比实验,拿出切实可行的热处理方案并确保压力容器的综合使用性能不受影响。否则,如果没有充分考虑热处理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需要与可能,简单地类比碳素钢与低合金钢的情况而对奥氏体不锈钢提出热处理要求,往往是行不通的。 在现行标准中,对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的要求比较含糊。在 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10.4.1.3 中规定:“除图样另有规定外,冷成形的奥氏体不锈钢封头可不进行热处理”。至于其它情况是否进行热处理则可能由于不同人的理解而异。在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10.4.1?中规定:容器及其受压元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 行热处理。其中的第二、三项为:“有应力腐蚀的容器,如盛装液化石油气,液氨等的容器”和“盛 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只是在10.4.1.1.f)中规定:除图样另有规定外,奥氏

基于压力容器设计中的热处理问题分析与研究(2021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基于压力容器设计中的热处理 问题分析与研究(2021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基于压力容器设计中的热处理问题分析与 研究(2021新版) 在压力容器的设计中,热处理一种行之有效方法来解决容器金属焊后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概述了常见的压力容器设计中的一系列热处理问题以及采用热处理的目的和重要性,并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金属焊后热处理方法,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热处理是一种传统的改善金属材质性能的方法,在压力容器设计中,针对压力容器的具体情况与用途,在焊后进行热处理,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目前,压力容器设计中的热处理主要分为:焊后热处理即消除应力热处理、改善材料热处理、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和焊后消氢热处理四种。需要指出的是焊后消氢热处理要求在焊接完成后立即进行热处理,这样不仅能释放焊缝金属中的氢,而且还能防止焊接接头产生冷裂纹。

常见压力容器设计中的热处理问题以及热处理的目的 压力容器,即主要用来盛装液体或气体,同时要承载一定的压力的密闭封存的盛装设备,其按用途又可分为贮运容器、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和分离容器等。 压力容器的热处理,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相应的热源及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实现保温和冷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改变金属材料的外部形状,但却使内部金属组织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使其符合要求。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会得到更好的调控以及潜能的更大发挥。 常见的压力容器的热处理问题是由于金属焊接的缺陷造成的。由物理学原理可知,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的熔合线附近,温度处于固、液相态之间,温度下降冷却时,组织就会出现一个过热的现象,致使组织呈现出晶粒粗大、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与此同时组织也变得极不均匀、组织强度上升但可塑性却有所下降。而熔和线外侧的过热区还会伴随出现尉氏组织和索氏体的物质,使得这个区域的韧性显著下降。过热区外侧的正火区,由于加热和冷却的双重作

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规程

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碳钢、低合金钢产品,以改善接头性能,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焊后热处理。其他产品的焊后热处理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9452-2003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3、要求 3.1 人员及职责 3.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 3.1.2 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3.1.3 热处理工应严格按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 3.1.4 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查焊后热处理原始操作记录(含时间—温度自动记录曲线),核实是否符合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确认后签字盖章。

3.2 设备 3.2.1 各种焊后热处理及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b)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 c)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 d)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 e)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3.2.2 焊后热处理设备可以是以下几种之一: a)电加热炉; b)罩式煤气炉; c)红外线高温陶瓷电加热器; d)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的其他加热装置 3.3 焊后热处理方法 3.3.1 炉内热处理 a) 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的有关规定。在积累了炉温与被加热件的对应关系值的情况下,炉内热处理时,一般允许利用炉温推算被加热件的温度,但对特殊或重要的焊接产品,温度测量应以安置在被加热件上的热电偶为准。 b) 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上。c) 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的产生,应合理安置被加热件的支座,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与热处理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钢制压力容器焊接与热处 理正式版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与热处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钢制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技术是极为关键的一项技术,文章综合理论与实际两大方面,对钢制压力容器(尤其是不锈钢复合钢板制压力容器)设计中的焊接工艺及热处理工艺展开了详细论述,强调了焊接质量的重要性,对钢制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造,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焊接,是涉及、生产及安装压力容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设计时焊接接头的正确选用及制造中焊接质量的优劣,都会对压力容器的工作及使用寿命产生决定性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财产安全。从这点来看,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既是个安全性问题,同时也是个经济性问题。 1.不锈复合钢板焊接工艺 通过翻阅与焊接相关的资料,以及开展焊接性试验,根据NB/T 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SH/T 3527-2009《石油化工不锈复合钢板焊接规程》,GB/T 13148-2008《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等标准来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接焊缝焊后RT探伤、晶间腐蚀试验及力学性能试验等项目都应严格符合标准及需求。焊接工艺最终的评定结果将被作为制定产品施焊工艺的重要依据。 1.1.焊接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