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RPS953-13工艺规程-罗罗公司

RPS953-13工艺规程-罗罗公司

RPS953-13工艺规程-罗罗公司
RPS953-13工艺规程-罗罗公司

安全级别

控制级

统一工艺规程

1、应用范围

1.1本规范包括了热处理、材料及零部件热加工用炉的审核及控制要求。使用此类炉子进行材料和零部件热处理时也需遵循一般原则。

1.2此规范是对罗罗公司校对规范的补充

1.3以下文件中包括了必须遵循的要求以及使用特定设备的类型

RPS230 部件的深度冷冻

RPS323 钛合金热处理

RPS620 使用热包层进行热处理

RPS624 中性盐浴的使用和维护

RPS637 单晶的热处理控制

RPS614 金属铸造产品的热等静压制

RPS630 钛及钛合金的扩散接合

1.4此流程的操作及控制需遵循RPS900规定

目录

1.定义 (3)

2.所有炉子的总体要求 (5)

2.1审核通过 (5)

2.2工作等级指导 (5)

2.3文件保存 (5)

2.4变量 (5)

2.5质量保证条款 (5)

2.6TUS/检测 (5)

2.7非关键应用炉子的使用 (6)

2.8 AMS2750D作为并行规范 (6)

2.9腐蚀保护 (7)

2.10健康、安全及环境 (7)

2.11参考规范 (7)

3. 温度传感器(TC)及仪器仪表 (8)

3.1温度传感器(TC) (8)

3.2仪器仪表 (8)

3.3仪器仪表校准 (8)

3.4记录用仪器仪表 (8)

3.5电脑控制及记录系统 (9)

4.冶金热处理炉要求 (10)

4.1通用规范 (10)

4.2过温仪器仪表/控制 (10)

4.3炉子控制 (10)

4.4 SAT或探头检测 (11)

4.5校准及检测流程 (12)

5.冶金真空炉的其他要求 (13)

5.1真空表 (13)

5.2泄露检查 (13)

5.3 TUS (13)

5.4炉子运行 (13)

6. 热处理及相关设备的处理和控制 (14)

6.1部件工作指导规范 (14)

6.2处理(热处理前形状) (14)

6.3热处理时间 (15)

6.4温度 (15)

6.5特殊要求 (16)

6.6装料 (18)

6.7淬火及空气冷却 (18)

6.8炉子故障/周期性中断 (20)

6.9工作等级指南 (20)

7. 对于冶金热加工及均质炉的要求 (21)

7.1总要求 (21)

7.2温度测量/控制仪器仪表 (21)

7.3炉子控制 (21)

7.4校准及检测流程 (24)

7.5感应加热及电阻加热 (25)

8.化学处理(包括喷涂)、非金属及复合材料生产的热处理设备的要求 (26)

8.1范围 (26)

8.2总要求 (26)

8.3热处理温度达到或超过121C(250F)的炉子 (26)

8.4热处理温度达到121C(250F)的炉子 (27)

8.5蒸汽低温加热 (27)

8.6橡胶、塑料及复合材料制模压机 (27)

8.7夹具控制 (27)

8.8真空及压力记录仪表 (27)

8.9真空和压力传感器 (28)

9. 冷藏设备的要求 (29)

9.1热处理数据表范例 (29)

9.2热处理周期术语 (29)

控制级

第一章定义

有效工作体积

通过温度调查,符合条款4.3.3或7.3.3规定的炉子中的区域

电子控制

通过电脑系统建立、修改、维护、存档、提取或分配的任何文本、图表、数据、音频、图片或其他数字格式的信息

炉子

用来对材料或零部件进行热处理的设备,炉子包括低温加热炉、烤炉及热静压等HIP设备热处理批量(锻件)

一个热处理批量中需包括一起进行热处理的相同锻造批量(或其他批量中一部分)的锻件热加工炉子

机械操作前对部件进行加热的炉子

偏移量

炉子控制或记录仪器仪表,对控制或记录系统中的错误进行补偿,确保显示或记录正确的温度的调整(需记录)。这些调整工作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子方式进行,通过对温度均匀性以及系统精度测试(炉子热电偶置于工作区之外)的测试信息对仪器仪表进行修正。偏移量有时是用来将均匀性范围锁定在设定点周围的。

预防性维护

对潜在可能损害到炉子温度均匀性项目的评估、修正(需要时)以及存档记录的程序。预防性维护的频率是根据经验确立的,主要是确保在预防性维护间隔中不出现大的问题。

质量保证部门

对炉子及相关设备的控制技术负责的部门

质量保证负责人

公司中对炉子及相关设备控制技术负责的个人

起检测或测量温度作用的设备,如热电偶

SAT或探头检测

现场对仪器仪表/导线/传感器读数或数值与校准过的仪器仪表/导线/传感器读数或数值进行比较确定检测到温度的偏移是否在许可范围内。主要是用来保证每个控制区内炉子控制及记录系统精度的。

温度均匀性测试

一种检测或一系列检测,其中采用经校准的现场检测测试仪器和传感器,在加热稳定前、后用来对炉子合格工作区内的温度偏差进行测量。

热电偶-参考标准(稀有金属)

过去多年中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校准的标准

热电偶-调查

进行周期性检测用校准过并且可追溯的热电偶

热电偶-负载

连接到生产材料或生产材料代表上的热电偶,能够为仪器提供生产材料的温度数据

热电偶-检测

连接到检测仪器上的热电偶

热电偶-记录

连接到炉子记录仪器上的热电偶

热电偶-控制

连接到炉子温度控制(不一定带记录功能)的热电偶

热处理

使材料受到可控加热,保温或冷却的作用,从而改变材料或零件的结构属性、性能或状态的工艺过程。该术语不包括锻造、烘干和热成型中的预热与加热

多区炉

配备单独控制温度区域的炉子

控制级

第二章对所有烤炉及炉子的总体要求

2.1审核批准

2.1.1为罗罗进行生产时在使用新的热处理设备之前需要得到罗罗实验室的授权批准。

2.1.2所有设备必须按照此规范中的相应标准进行审批。

2.1.3每次对于工厂或控制程序进行修改后,并且所作修改将影响设备性能的话,需要确定操作参数并更新。

2.1.4需建立相应系统使得部件/批量以及热处理记录具备可追溯性。同时该系统需要记录部件/批量测试结果以及检测间隙的证据。

2.2工作等级指南

2.2.1本规范规定建立书面指南以明确具体的校准工作及检测流程

2.2.2根据AMS2750D表10规定,若由于生产限制的原因导致无法完成所需校准或检测,如TUS,SAT等,可进行相应延长。

2.3记录存储

2.3.1SABRe或罗罗质量管理系统中规定对于传感器、标准区及仪表、SAT及TUS的所有校准及测试记录,包括任何的检测或测试失败的情况都需存储电脑记录及图表便于在特定时间内的检测及存储。

2.3.2对于传感器、标准区及仪表的校准记录按照相应国家标准需具备可追溯性。

2.3.3电子记录需符合以下要求:

2.3.3.1这些记录需要有备份并且需要单独保存。

2.3.3.2可以使用能够在表格或文本等数据记录中增加注释的软件

2.3.3.3其他要求见AMS2750D3.2.7.1.1及3.2.7.1.5规定,保留日期需按照RPS953中2.3.1规定

2.4变量

除非在本规范中相应章节或条款中有明确规定,任何与RPS953的偏离都是不能接受的。

备注: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限制之外的情况可能在此版本之前已经获得了审批。

对于此类情况此版本适用于规范出版前最晚6个月内获得审批的情况。

2.5质量保证条款

参见AMS2750D条款4.1至4.2.1

2.6温度均匀性测试/调查

2.6.1需要按照本规范相关章节中规定的频率进行周期性的温度均匀性测试

2.6.2对任何炉子进行首次之前及对炉子进行了可能影响到温度控制及均匀性的修理或维护后需要进行初始TUS测试。

也需要按照AMS2750D中3.5.3及3.5.4规定进行炉子效率及温度精度的检查

2.7部件非关键干燥/安装用烤炉

2.7.1部件非关键干燥/安装用烤炉的控制需遵循:

(a)需配备温度显示器及控制器。

(b) 不需要安装温度记录器

(c)需要配备能够起控制作用的过温系统但不需要阻断能源的供应

(d) 必须根据4.3.4要求进行初始温度检测,围绕设定值的最大温度变化为±10C(20F).不需要6次每月的温度调查。对炉子进行任何可能严重影响温度控制及均匀性的修理和维护后需要进行调查。

(e) 温度控制系统每12个月进行校准,精度±10C(20F)或更高。

(f) 需标明使用用途

2.7.2当在关键温度30C(54F)内如回火温度进行操作时,需按照RPS953中2、3、4章规定进行。

2.7.3通过额外的过温控制热电偶(2.7.1(c)以上内容)及2.7.1中标明的检测频率降低的操作可以将这些炉子配置到AMS2750D中的4级炉子,仪器类型E。

备注:当罗罗控制实验室规定时,如使用炉子辅助部件生产(如铸造外壳),需按照2.7.1规定进行。

2.8 AMS2750D作为并行规范

除下列情况以外,热处理炉子需要按照AMS2750D规定进行控制。同时第7章中规定AMS2750D 也是热加工炉子以及2.7章中规定的非关键应用炉子的验收规范

AMS2750D公差及控制的应用需满足相关材料规范的要求

例外

1.数据卡控制需按照RPS953第6章进行

2.日常炉子检测需按照RPS953第4.5.1章进行

3. 每周对工作负载过温报警系统的检测需按照RPS953第

4.

5.1章进行。

4. 导线长度小于305m(1000ft)的热电偶卷盘应在两端取样用于校准。若单独校验系数在AMS2750D表1规定的范围内,则两端使用平均校验系数。

5.罗罗公司不认可“原材料炉”的叫法。除4.3.1中规定的情况外任何进行材料最终热处理

的炉子都归类为“部件炉”。

2.9腐蚀保护

大部分的金属表面都容易受到腐蚀,尤其是进行加工金属干燥并暴漏在大气环境时。所以在金属部件的机加工/生产的所有过程中需要按照RPS367规定考虑防腐保护。此规范中任何特别规定的条款不适用上述要求。

2.10健康、安全及环境

法律规定需要提供并维持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详细规定及责任见RPS900.

2.11参考规范

AMS2750 高温测量

AMS2769 部件真空热处理

AMS2772 铝合金原材料热处理

BS1704 (ISO1770) 普通用途温度表

BS5046 钢的热处理估计等效直径的方法

BS.EN13184 证明真空气密性或压力工厂的方法

CSS153 淬火液

CSS241 压缩机液体燃气供给

CSS308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热电偶

MSRR9951 加工产品的实验室审批及控制流程

RPS135 渗氮淬火

RPS286 保护涂层热处理

RPS323 钛合金热处理

RPS367 部件生产及存储过程中的腐蚀保护

RPS614 金属铸造产品的热等静压

RPS630 钛及钛合金的扩散粘结

RPS637 单晶材料的固溶热处理

RPS900 生产工艺的技术控制

RPS917 金属加工液体、工业润滑油及相关产品的审核及控制流程

第三章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及仪表

3.1温度传感器(热电偶)

温度传感器需符合AMS2750D表一及其3.1.1至3.1.8.5章节的规定。具体应用的例外情况也包括在其中。

此外以下内容也适用于AMS2750D的表1.

(1)在罗罗PLC CSS308中进行校准

(2) 导线长度小于305m(1000ft)的热电偶卷盘应在两端取样用于校准。若单独校验系数在AMS2750D表1规定的范围内,则两端使用平均校验系数。

(3) 对于RPS230(部件的深度冷冻)K类3级公差可用来进行控制

3.2仪表

仪表的控制需按照AMS2750D3.2章3.21.到3.2.4.4条的规定进行,其中3.2.4.3只有表6(部件炉)适用,此外还包括:

3.2.1使用者需要对RPS953第12版中所有仪表要求进行审核,因为不是所有经RPS953第10版审核通过的仪表都能满足此版本的要求。但是,对于所有在RPS953第11版发行后一年内购买的仪表都适用。

3.2.2经罗罗实验室同意,刻度间距可以尽量放宽,便于图表记录仪可以定期的数字打印测量温度,绘制也是可以的。

3.2.3使用的记录纸应配合使用的热电偶的类型也应满足图表记录仪的温度范围。如果图表记录仪定期打印热电偶的标识、测量温度以及时间的话,该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3.2.4需要安装负载保护过温仪表并安装独立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在出现预设定温度控制故障的时候通过声音或视觉报警。

过温系统的热电偶应属于独立的控制系统,但是可以与记录仪进行共享。

3.2.5如果同意使用热电偶仪表不实际,可以使用光学高温计或辐射高温计进行温度测量,但是前提是要获得罗罗实验室的批准。

这类高温计应具备读数精度高于±1%的功能。他们不能用于控制热处理操作的温度

3.3仪表校准

仪表校准应根据AMS2750D3.2.5.进行控制

此外,下列内容也适用:

3.3.1用于负载保护的超温仪表应根据AMS2750D表3“控制、监测和记录仪表”进行校准

3.4仪表记录

仪表记录应根据AMS2750D3.2.6.进行记录

3.5计算机控制和记录系统

3.5.1当使用计算机控制和记录系统时,数据的精度应在仪表校准、系统精度测试&温度均匀性测试中进行验证。

第四章冶金热处理炉子的要求

4.1总体要求

4.1.1热处理炉子和相关设备控制的总体要求见该规格第一、二、三、五和六章。

4.1.2所有的校准设备应根据国家标准可追溯

4.2过温仪表/控制

4.2.1所有的热处理设备都用配备一个符合3.2.4和AMS2750D表3的过温安全仪表来保护工件。如果可能该仪表应具备关闭加热源头的能力并且在关闭设备重启之前加热功率不可能恢复。

4.2.2对于热处理,安全仪表应设置为炉子设定点以上不超过20℃(36℉)的位置。(对于铝合金/镁合金最多10℃(18℉))

4.3炉子控制

4.3.1用于机密部件(RRES90000控制)热处理的炉子应至少符合AMS2750D仪表B型

(AMS2750D3.3.1.2)的要求

用于非机密部件热处理的炉子应至少符合AMS2750D仪表D型(AMS2750D3.3.1.4)的要求。注:

(1)真空炉应至少符合AMS2750D仪表B型(AMS2750D3.3.1.2)的要求并且满足RPS953第六章6.4.7条的要求

(2)对于机密部件,罗罗实验室可能同意使用规格要求令人满意的替代炉子控制方案。

(3) 用于进行机密或非机密部件的扩散工艺的炉子(防磨损或防腐蚀)应至少符合AMS2750D类型D仪表的要求。

(4) 用于处理机密或非机密部件的盐浴炉应至少符合AMS2750D类型D仪表的要求。

(5) 对于钢,因为锻造工艺完成后直接进行硬化,如果罗罗实验室同意进行加热的炉子应根据第七章控制。

4.3.2所有炉子中每立方米都应配备至少一个记录热电偶,最多5个立方米。对于更大的有效工作区,该数字应征得罗罗实验室的同意。

4.3.3所有的炉子都应该根据AMS2750D的要求进行测量,1类炉为温度<750℃(1380℉),4类炉是温度≥750℃(1381℉),真空炉除外,真空炉4类炉温度≥500℃(932℉),最大的温度偏差应为:

注:表中的温度对等值是依照AMS2750D的要求而不是精确的转换值。

注1: 如果在炉子中使用了马弗罐,可能有必要在该马弗罐中检查。在这种情况下,以上提到的偏差应适用于马弗罐中的记录监测热电偶。

注2: 对于非关键热处理,例如退火(除非是最终热处理)、硬化前预热、均化和正火或应力释放(当应力释放温度在最终转化温度至少50℃(90℉)以下时),经罗罗实验室同意,炉子可以符合第七章的要求。

4.3.4温度均匀性测试(TUS)

温度均匀性测试应根据AMS2750D3.5章3.5.1、3.5.2和3.5.5到3.6.2的要求进行控制,但是3.5.1、3.5.7、3.5.19.1和3.5.19.1.1中只有表8是适用的(部件炉),除非2类炉有其他详细要求。

对于2类炉,在根据表8对相关仪表类型的规定完成最初认证周期的温度均匀性测试后,测试可以每6个月进行一次,但是前提是制定了预防性维护计划并征得了罗罗实验室的同意。这些测试应该在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以及中间温度上进行,例如范围不大于400℃(752℉)。

此外,以下内容也适用:

4.3.4.1该标准中详细说明的炉子调查只能由其设备完全根据国家标准可追溯的组织进行。

4.3.4.2用于热处理和管材退火的连续马弗炉应通过应用于其他马弗炉的相似方式进行控制,控制热电偶可以补偿以保证得到正确的内部马弗温度。操作工厂必须展示进行设备控制和调查的令人满意的程序。(参考AMS2750D3.

5.14)。

4.3.4.3 H.I.P炉子的温度调查的频率和条件必须征得罗罗实验室的同意。

4.4系统精度测试(SAT)或探头检测

系统精度测试应根据AMS2750D第3.4章3.4.1到3.4.6.1进行控制,但是3.4.2、3.4.4.4、

3.4.4.5、3.4.4.6和3.4.4.8中只有表6(部件炉)适用。

4.5校准频率和检查过程

4.5.1检查过程

注1:每天或最短的可能频次内,都要对所有炉子的工作状况进行目测以确保没有任何可能负面影响炉子功能的改变,例如破裂的电热元件或加热罩、炉底或炉门的密封损坏等等。对于空气炉,这种目测将在空炉时实际的情况下进行。任何这类改动都应立即汇报监管。

4.5.2校准频率

4.5.2.1系统均匀性测试的频率在AMS2750D表6中有规定。

4.5.2.2仪表检查频率应根据AMS2750D表3中的要求进行。

4.5.2.3温度均匀性测试频率应根据AMS2750D表8中的要求进行。

注:频率的松口将根据相关表格进行。

在该版本发行日期之前进行的符合RPS953第10版4.5.2或AMS2750D3.4.2的测试,可以视为与符合该版本进行的测试等效。因而在炉子认证过程中,可以(1)取消首次温度均匀性测试或(2)减少周期性温度均匀性测试的频率,但是最大缩短的周期应符合AMS2750D表8的要求。

对于仪表校准,频率必须符合AMS2750D表3,之前符合RPS953第10版4.5.5的松口应在校准的下一个到期日时废除。

4.5.3可审计的记录应根据4.5.1和4.5.2中规定的检查保持。

第五章冶金真空炉的其他要求

以下的要求是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础上额外增加的,并且适用于真空炉。

注:真空炉应至少满足AMS2750D类型B仪表的要求。

5.1真空计

5.1.1真空计应能够检查工作区内超过操作范围的压力,真空记录的方式应征得罗罗实验室的同意(如果实际,在温度记录表上)

5.1.2真空计应能够启动外部保护和预警电路来保护炉子。

5.1.3真空计的精度应为±0.5十进制,这一点适用于炉子工作范围内的所有读数

例如当在真空为0.01mbar时校准真空计时,真空计的读数在0.005和0.05mbar之间都是可以接受的。

5.2泄漏检查

5.2.1应给真空炉每月进行一次泄露检查。泄露检查也应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i)在首次批准前

(ii) 在任何影响容器和密封完整性的工作之后。

5.2.2泄漏率的测试应根据BS.EN 13184或AMS2769的要求通过压力上升试验进行。

5.2.3测量到的泄露率不应大于20微米/小时

5.2.4氦质谱仪泄露探测器可以用于确定是否该系统有泄露,但是这种方法不能用于确定泄漏率。

5.3温度均匀性测试(TUS)

温度均匀性测试应根据4.3.4进行,但是温度均匀性测试过程中炉子的真空水平应保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最低真空水平。但是需要不少于1微Hg(1×0.001托,或1.3×0.001毫巴)

5.4炉子操作

5.4.1真空炉不应在低于500℃(932℉)的情况下使用。

5.4.2每个真空热处理炉都应有足够的监测热电偶以确认材料和工艺要求的温度是否达到。(见

6.4.7)

5.4.3燃气风扇淬火使用的燃气应为氩或氢,根据CSS241的要求。

第六章相关设备

6.1部件处理指导的具体要求

6.1.1根据RPS900,部件处理指导的具体事项(数据卡)将用来记录一个部件根据相关材料/工艺的规格和图纸的要求处理的具体细节。

热处理数据卡或处理指导应包含以下信息:

1.部件号,描述和材料规格。

2.使用的处理设备,包括恰当的模具数量。

3.确保得到一个满意的最终产品的处理参数*和相关的测试/检测。

*注:在制作数据卡或处理指导时应考虑以下参数:

(a)备料

(b)时间

(c)温度

(d)气氛

(e)装炉方案

(f)冷却方法

(g)安全仪表设定

(h)连续热处理操作之间的时间延迟。

4.罗罗实验室的批准签字

6.1.2附件1中给出了数据卡的典型例子,但是在包含所有相关信息的前提下,任何文件形式都可以使用。

6.2计划(处理前形状)

6.2.1好的热处理操作应考虑热处理前件的形状以及尤其是加热后件在哪里进行快速冷却,例如油或水淬火或快速淬火真空炉。以下规则适用于进行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或的油或水淬之前的所有件。

(Ⅰ)对于钢,热处理前形状的计量端面可以根据BS5046中描述的进行计算。如果没有罗罗实验室的同意,其不应超过规格限定的计量断面。

(Ⅱ)所有的圆角半径应为10mm(0.40英寸)最少(除轻合金部件外)

(Ⅲ)所有部件都应有变化最小的横截面,例如尽可能简单的形状。

(Ⅳ)所有的尖角都要磨圆。

(Ⅴ)部件,尤其是铝合金材料应在适当的截面尺寸时进行热处理来减少残余应力并降低最终产品裂缝的可能性。

6.2.2一致的认知是一些件的必要形状(例如齿轮)将妨碍上述规则的完全应用。

这类情况应由制造区域负责人完全掌握。罗罗实验室将对最合适的形状提供技术建议。6.2.3制造指导书将说明热处理操作的顺序。

6.2.4件的表面保护可以由真空或控制气氛或保护涂层来实现,应符合RPS286或认可的电镀工艺。

6.3热处理时间

6.3.1在炉子记录器或料监控热电偶显示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热处理时间被视作开始,根据数据卡指导步骤同时考虑到在该温度时允许的炉子偏差。

6.3.2材料要停留在设定温度足够的时间使一批所有的件都达到规定数值并且所需的冶金转变开始,正如相关的工艺或材料规格中所确定的。

6.3.3当引用材料规范中确定的具体的热处理时间,截面、固定等的所需时间应叠加到材料规范中写的时间上,并且将总时间写到热处理数据卡上。

6.3.4除非数据卡实际规定了更小的偏差,如果实现了下列偏差,在温度上的时间可被视为符合要求。

(i) 短时间周期(最多15分钟)-0/+5分钟

(ii) 中间时间周期(15分钟到5 0分钟)±5分钟

(iii) 长时间周期(超过50分钟)±10%或±15分钟,取较低值。

6.3.5记录

热处理和相关工艺开始和结束时间的恰当记录应该保留,例如冲洗操作。

注:对于连续炉,热处理记录要求应征得罗罗实验室的同意。

6.4温度

6.4.1术语见附件2

6.4.2温度偏差

如果规范要求一个范围,例如170℃-180℃(338-356℉),这些温度是设定值的范围,炉子偏差是额外的。

如果规范要求一个温度加偏差,例如170±6℃(338±10℉),这些温度是设定值的范围和炉子偏差是额外的。

6.4.3在装炉之前,应保证在数据卡或工作指导中规定的装炉温度下炉中实现稳定的操作状态,真空炉除外(见6.5.6.1)

6.4.4使用预热周期来减少热冲击和变形是可行的,但前提是满足该规范中的规定的其他要求。

6.4.5完成预热后,工件应立即转变到工艺的更高温度阶段。

6.4.6对于热处理,安全仪表应设定为温度设定值以上不超过20℃(36℉)。(对于铝合金/镁合金最大10℃(18℉))在所有情况下,安全仪表设定应在热处理数据卡或合适的书面程序中进行规定。

6.4.7在真空炉中,为确保一批料的所有件都达到正确温度,必须包括足够的热电偶。如果合适,这类热电偶应埋在计量截面能够代表该批料的件中。任何试图通过减少热电偶的数量以实现更大经济利益的做法可能造成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对于保密部件,还要保存热电偶位置的记录。

作为最低要求,每批料应放两个热电偶,这些应该用来记录下面的温度:

(a)根据其形状、截面和在炉中的位置,这批料的这个件最有可能最先到达设定温度。

(b) 这批料的这个件最有可能最后一侧到达设定温度。

6.4.8延迟淬火、等温回火、分级回火

6.4.8.1设备用于任何延迟淬火过程中的“低温”阶段的能力应保证炉子显示的温度不超过设定温度以上15℃(27℉)。

6.4.8.2“低温”炉的热能力和料的尺寸应保证设定温度在相关程序指导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到达。

6.5特殊要求

6.5.1单晶材料

单晶材料的固溶处理,和/或HIP处理的控制应符合RPS637/RPS614的要求并且由罗罗实验室认可。整套系统应展示能够生产出材料结构或性能无不利影响的满意产品。数据卡/工作指导应用来确定部件生产的相关控制参数。

6.5.2钢和镍基合金

用于钢和部分机加后产品热处理的炉子类型和炉子气氛应符合热处理数据卡中的规定。

任何影响炉子气氛的因素,在再次获准之前不得改变。

6.5.3钛合金

6.5.3.1电加热炉应通常用于钛合金的热处理。燃气或油燃烧炉只有在获得罗罗实验室的批准后才可以使用,前提是满足以下情况:

(a)或(a)炉子中保持氧化状态(根据体积最少3%的自由氧),而且通过合适的方式核实,并且保留记录。

(b)或(b)热处理后的部件,包含的氢小于相关材料规范确定的允许最大氢含量。

(c)有足够的机加设备来去除所有表面缺陷。

6.5.3.2一些工艺可能造成部件中的氢含量超过规范限制。在罗罗实验室的批准下,这类部件可以使用真空加热炉在和材料规范兼容的温度下进行除气。在工艺成熟之前,在除气后都要进行氢含量再测试。

6.5.3.3在钛合金固溶热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部分合金容易形成易碎的α层,甚至在真空条件下也一样。

因为该层要求去除,所有固溶处理不应在最终表面进行。

6.5.4铝合金

6.5.4.1铝合金的固溶热处理应在电加热空气循环炉中进行。如果罗罗实验室同意,固溶热处理可以在盐浴炉中进行,或者对于原材料或锻件可以使用燃气炉。如果使用燃气炉,高温氧化和共晶融化测试(AMS2772确定)应每月进行一次。

6.5.4.2如果材料要淬火,保证从炉子到淬火介质的转移时间无延迟是非常重要的。

6.5.5镁

镁合金的固溶处理应在电加热空气循环炉中进行并使用合适的保护气氛。

6.5.6制冷设备

制冷设备应配备温度记录器。这个温度记录器的要求不适用于液氢、干冰和干冰/液体-冷却容器。如果用于要求时间-温度的处理,所有制冷设备都应配备温度记录器。

上述要求不适用于在室温以下材料运输的过程。

6.5.7真空炉

6.5.

7.1如果工艺要求,真空热处理的热处理数据卡应规定真空要求。加热在达到所要求的真空前不得开始并且如果要求的真空减少应立即停止。

6.5.

7.2当温度和真空结合在处理的材料内部产生了有害程度的汽化,那么这类件应使用可在分压状态下操作的设备进行处理。或者由于热处理的材料类型可能产生挥发物,应要求一个清洗来减少炉子中的挥发材料到最低水平。

6.5.8大气气体

用来作为炉内气氛的气体,例如氩、氢或氮应符合CSS241的要求。

注:使用氢气作为炉内气氛处理部件前应得到罗罗实验室的批准。(尤其对于镍基合金处理)6.5.9离子渗氮

离子渗氮的控制应符合RPS135并由罗罗实验室批准

炉子/设备的校准将与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建议保持一致。整个系统应展示能够生产出性能无不利影响的满意部件。此外代表试样应包含在每批料中并且进行检查以确保与部件定义一致。

6.5.10再热处理

根据BS S100, HR100,TA100或L100(如适用)的要求再热处理钢、镍、钛和铝非保密件是可以接受的。在这些情况下不要求不符合行动。

对于保密部件的再热处理,应符合MSRR9987的要求。

6.6装料

6.6.1件的装炉应在保证件的均匀加热和冷却的前提下摆放得尽可能实际地近。

6.6.2任何料的尺寸的确定应保证达到设定温度且所有批料的所有件在不产生有害冶金特征

的情况下达到设定温度。

6.6.3如果相关数据卡有要求,件应根据能够识别出单个件或单个批的方案装炉。

6.6.4件的合适装炉应保证变形最小化,同时最大可能的减少淬火中的汽塞现象以及防止从热处理和淬火介质中拖带的情况。

6.6.5夹具和固定装置,包括件的支撑设备,应由适合操作情况而不会出现过早老化的材料制作,这种材料不应污染或沾染部件或设备。

6.6.6夹具、固定装置和支撑设备可以有和部件膨胀速度不同的膨胀系数。必须格外注意这种不同不能导致件的变形或残余应力。

6.6.7夹具、固定装置和支撑设备应维持在能够确保操作员安全和不断产出满意产品的状态下。

6.6.8夹具、固定装置和支撑设备应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在使用前没有残存的淬火介质。

6.7淬火和空气冷却

6.7.1所有冷却应持续进行直到整批料都到达了室温,然后才能进行其他操作。除非相关热处理数据卡有不同要求。

6.7.2空气冷却应在静止空气中进行,远离气流。

6.7.3空气喷净或加压空气,冷却应使用低速大量空气进行,保证均匀地冷却一批料的所有件。

6.7.4应采取措施确保所有的冷却介质无可影响工件完整性的污染物。

如果现场有水淬槽被聚合物淬火介质污染的风险,则应对水淬介质进行检查。

推荐的检查程序见6.7.12中的表。

6.7.5水淬槽不应用作漂洗槽

6.7.6水淬介质中如加入了添加物,供应商应告知罗罗。供应商应能够证明添加物不影响淬火速率。

6.7.7油淬火应在获批的淬火介质中进行。高速淬火油和聚合物淬火介质只有在得到罗罗实验室书面授权的前提下才可使用。

淬火介质的控制规格,列在6.7.13中。

6.7.8使用的淬火介质的组成应有记录。

6.7.9在油淬火过程中工件垂直方向上过度堆叠可能造成料的上面几层出现增多的“蒸汽膜”次数,这种现象应该避免。

6.7.10在淬火过程中,所有的辅助淬火介质冷却和循环系统应进行工作,如果可能,工件应不断搅拌直到蒸汽传输阶段结束。这一点不适用于轻合金。

6.7.11对于室温淬火,介质的起始温度不应超过30℃(86℉)或淬火介质制造商推荐的最高温度。

应保存淬火介质起始和结束温度的恰当记录。

注:作为指导,料的重量/淬火介质不应超过淬火介质的0.1KG每升(1磅每加仑)

对于热淬火,槽子应配备一个温度测量装置并且淬火介质的温度的变化不应超过工艺规定温度的±10%

6.7.12检查程序

注: 测试方法,分析限制和获准的折射计在RPS917中有所说明

6.7.13淬火介质

6.7.13.1所有的淬火介质都应进行控制并符合RPS917的要求

6.7.13.2对于罗罗的国内制造商,获准淬火介质的程序要求见RPS917和CSS153以及MCL104中所列的获准的淬火介质。

6.7.13.3对于供应商,所使用的淬火介质应征得罗罗实验室的同意,参考RPA917附件3。如果想要改变之前同意的淬火介质,必须提供证明说明性能和/或淬火特征的比较。

6.7.13.4淬火介质的选择和性能可以从罗罗实验室获得指导。

6.7.13.5如果处理一个非保密部件时出现了冷却风机故障的现象,下列内容应适用:

(i)对于固溶处理或硬化处理,应从罗罗实验室征得意见以确定修正的必要过程。

(ii)对于退火、应力释放、析出处理和回火,可以延长冷却周期,而不参考不符合行为要求。

6.7.14如果控制规格有相关规定,可以使用“空冷”代替冷却介质和技术,前提是冷却速率形似且适合于正在进行的热处理操作。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射线检测工艺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等材料制作的锅炉、压力容器及长输管道、钢质储罐熔化焊对接接头的射线透照检测工作。遇有特殊要求,应按相应的标准、规范执行。 2 引用标准 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3 射线防护 3、1 X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与其它安全防护规定。 3、2 在现场工作人员应随身佩带个人剂量仪、射线个人报警器及防护服。 3、3 带一台射线剂量巡测仪,测定利用现场墙壁房屋及设备选择理想的屏蔽位置。 3、4 拍片现场划定“射线放射区”并放好警戒标记。 3、5 确认工作人员均已完成各自工作并离开辐射区,方可开启射线发生器进行透照。 3、6 每次透照完成后,均应用报警器确认射线就是否停止辐射后,方可进入辐射现场。 3、7 现场作业完成后对仪器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清理现场,撤除警戒标志方可撤离现场。 3、8 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每年允许接受的剂量量为50 m SV。 4 人员要求 4、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射线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射线检测工作。 4、2 射线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并每年检查一次。从事评片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

6试题库之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要点

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 一、单项选择 1.选择精基准时,有时可设法在零件上专门加工一组供工艺定位用的辅助基准是: ()C A.符合基准重合加工;B.便于互为基准加工;C.便于统一基准加工;D.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结构简单,工件安装方便。 2.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A 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 3.()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A A.工序;B.工位;C.走刀;D.工步 4.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A.精基准;B.粗基准;C.辅助基准;D.自为基准。 5.不能提高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定位基准的位置精度的定位方法是()。c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加工;D.基准不变。 6.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D A .最不利;B.最佳状态; C .最小成本;D.正常加工。 7.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 为()。B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 8.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C A.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B.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C.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D.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9.装配系统图表示了()。① 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 10.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③ 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①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11.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A A.同一台机床;B.同一套夹具;C.同一把刀具;D.同一个加工表面 12.工时定额由下列几种时间组成的,其中改变工件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所花的时 间属于( A ) 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生理与休息时间D.布置工作地 13.确定最小加工余量依据之一是(C ) A.上工序的工序尺寸B.本工序的工序尺寸 C.上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D.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 1.1 本工艺适用于板厚为6-250mm得板材、碳素钢与低合金钢锻件、母材壁厚8—400mm得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及壁厚大于等于4mm,管径为57—1200mm碳素钢与低合金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与其她油气管道环向对接焊缝、钢质储罐对接焊缝得超声波检测等、 1。2 本工艺规定了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受检设备做出准确判定应遵循得一般程序与要求。 1、3 引用标准 JB4730/T—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与探伤结果得分级》 JB/T9214-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测试方法》 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2对检测人员得要求 2、1 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得超声波检测技术等级证书得人,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得超声波检测工作、 2、2 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得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并每年检查一次。 2、3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与其它安全防护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3检测程序 3、1根据工程特点与本工艺编制具体得《无损检测技术方案》。 3.2受检设备经外观检查合格后,由现场监理或检验员开据《无损检测指令》或《无损检测委托单》到检测中心。 3。3 检测人员按指令或委托单要求进行检测准备,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探伤工艺卡》、 3、4 检测人员按《超声波探伤仪调试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设备调试。 3.5 外观检查合格后,施加耦合剂,实施检测,做好《超声波检测记录》。 3。7 根据检测结果与委托单,填写相应得回执单或合格通知单、若有返修,还应出据《返修通知单》,标明返修位置等。将回执单与返修通知单递交监理或检验员,同时对受检设备进行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 3。8 返修后,按要求重新进行检测、

完整word版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的要求编写。适用于本公司板厚在2?30 mm钢制压力容器及壁厚T>2mm钢管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AB级检测技术。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GB151 的要求。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 由n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2. 引用标准、法规 JB/T4730 —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放护标准》 JB/T7902《线型象质计》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一般要求 3.1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 理规则》考核并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3.1.1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校正视力玄1.0。评片人员还应辨别出 400mn距离处 高0.5mm间距0.5mm的一组印刷字母。 3.2 辐射防护 射线防护应符合GB18871 GB16357的有关规定。

透照厚度(W 范围、mm 应识别丝号 丝径(mm 3.3胶片和增感屏 胶片: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一般 X 射线选用T3或T2型胶片。 增感屏:采用前屏为0.03mm 后屏为0.03?0.10mm 的铅箔增感屏。. 3.4象质计 3. 4.1底片影像质量采用Fe 线型像质计测定。其型号和规格应符合 JB/T7902 的规定。象质计型号一般按下表 4选定。但对透照外径W 100mn 钢管环缝 时采用 JB/T4730附录F 的专用象质计。 3.4.2底片的象质计灵敏度选用 按透照厚度及不同的透照方法选择表 1至表3中要求达到的象质丝号。 3.4.3透照厚度W 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 通过 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焊缝两侧母材厚度不同时,以薄板计。 表1象质计灵敏度值-单壁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 (AB 级) 表2象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 (AB 级) 表3象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置于胶片側 (AB 级) 3.3.1 3.3.2 3.3.3 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紧密接触。

罗罗公司Trent-XWB-97发动机

HIGH-POWERED TRENT XWB-97 Big sister

Cooling We are working at the leading edge of technology but that is what you do to produce the world’s most efficient engines. S Simon Burr, COO for Civil Large Engines

process for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That holistic thinking has got us to where we are today and that makes us really confident in this engine. “You also need to bear in mind the job it is being asked to do. The -97 will power a long-haul aircraft with a range of over 8,000 nautical miles. So it will spend a lot of time at cruise and do fewer take-off and landing cycles than shorter range aircraft,” he adds. The -97 development programme has also featured components produced by additive layer manufacturing (ALM, or sometimes commonly known as 3D printing). Rolls-Royce claimed a world record for the largest aero-engine component assembly ever manufactured in this way with a 1.5m diameter front bearing housing for the -97. The ring of ALM vanes form the inlet to the engine’s core and each vane has an intricate series of heating passages inside them that can be used by an anti-icing system to protect the engine during adverse weather conditions. Freedom “We did it as a demonstration of our capability,” says Simon. “There are two real benefits to ALM,” he says. “The lead time in engine development is dramatically reduced and the design freedom it offers as opposed to conventional casting or machining, both could be significant. Pure design freedom with ALM means that you can now design complex components that could only be made by this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So for example, we could have complex internal paths and passages now that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to make with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methods. “However, there are real considerations to be overcome. Once you have productionised a component via this method then you are committed, as it can only be made in The -97 will power a long-haul aircraft with a range of over 8,000 nautical miles.

无损探伤检测工艺规程

无损探伤检测工艺规程 无损探伤检测工艺规程

一、检测范围 超声检测采用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检测范围包括原 材料,铸件,锻造件,焊缝的缺陷检测。 二、引用标准、法规: JB/T10559-2006 《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三、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审核制度。

四、探伤仪 TS-2008C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工作频率为1~5MHz,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80dB 以上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2dB,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 误差在±1dB 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1%,垂直线性误差≤5%。 五、探头 常用探头有单直探头、单斜探头、双晶探头等,在达到所检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10dB。 六、超声检测一般方法 1、检测复盖率 检测时应尽量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复盖率应>探头直径的15%。 、探头的移动速度2. 探头的扫查速度不超过150mm/s。 3、扫查灵敏度 扫查灵敏度至少比基准灵敏度高6dB。 4、耦合剂

采用机油、甘油等不损伤工作表面的耦合剂。 5、检测面 检测面应经外观检查合格,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和污物均应清除,其表面粗糙度符合检测要求。 6、耦合补偿 6.1 表面粗糙度补偿

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能量损耗进行补偿。 6.2 衰减补偿 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对材质衰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 6.3 曲面补偿 在对曲面工件检测时,考虑曲面因素对结果误差的影响进行补偿。 7、校准 校准在基准试块上进行,使超声波主声束垂直对准反射体的轴线,以获得稳定和最大的反射信号。 7.1 仪器校准 在仪器开始使用时,对仪器的水平线性进行测定;在使用过. 程中,每隔三个月至少对仪器的水平和垂直线性进行一次测定。 7.2 探头校准 在探头开始使用时,对探头进行一次全面的性能校准。 7.2.1 斜探头校准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目的 对射线检测作业的工艺作出规程性的规定,以保证射线检 测过程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 《程序文件与管理制度汇编》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容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射线检测的作业过程。 3 引用标准 JB/T4730.1 -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 要求 JB/T4730.2-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 检测 4人员资格 4.1凡射线检测人员应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考核合格,并持有与工作相适应的有效资格证书。 4.2评片人员应每年做一次视力检查,矫正视力不得低于 1.0,并要求距离40mm能读出高为0.5 mm、间距为0.5 mm的印刷字母。

4.3取得不同射线检测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资格级 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检测原始记录应由相应□级或口级 以上资格人员核对,射线检测检测报告须经相应H级或□级 以上资格人员复核并签字后方能生效。 4.4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经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 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5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5.1检测设备 按本公司《无损检测仪器使用、维护管理规定》执行。 5.2射线胶片 5.2.1 胶片系统按照GB/T19384.1 - 2003《无损检测工业射 线照相胶片第一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分为四类, 即T1、T2、T3、T4。T1为最高类别,T4为最低类别。 5.2.2射线检测技术为A级、AB级时,应采用T3及以上类别的胶片,射线检测技术为B级时,应采用T2及以上类别的胶片。 5.3观片灯 —95 —

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焊缝超声波检验规程 1范围 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用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超声检测,也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在用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 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的超声检测,也可参照本部分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 47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JB 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JB/T 7913—1995 超声波检测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 JB/T 9214—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 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JB/T 10062—1999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JB/T 10063—1999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 3一般要求 3.1 超声检测人员 超声检测人员的一般要求应符合JB/T 4730.1的有关规定。 3.2 检测设备 3.2.1 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 3.2.2 探伤仪、探头和系统性能 3.2.2.1 探伤仪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MHz~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其余指标应符合JB/T10061的规定。 3.2.2.2 探头 3.2.2.2.1 晶片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 3.2.2.2.2 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2.2.3 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 3.2.2.3.1 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3.2.2.3.2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3.2.2.3.3 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3.2.2.3.4 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3.2.2.3.5 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214和JB/T 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 3.3 超声检测一般方法 3.3.1 检测准备 3.3.1.1 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和在用检验中,检测时机及抽检率的选择等应按法规、产品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和原则进行。 3.3.1.2 检测面的确定,应保证工件被检部分均能得到充分检查。 3.3.1.3 焊缝的表面质量应经外观检测合格。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和污物等都应予以清除,其表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适用范围(依据的法规标准、透照质量等级、透照母材厚度范围、工件种类、焊接方法和类型等) 2.对检测人员的要求(资格、视力等) 3.检测准备要求(检测时机、工件表面状况、钢印标方法等) 4.设备、器材要求(射线源和能量的选择、胶片牌号和类型、增感屏、像质计、暗盒、铅字等) 5.透照方法及相关要求(100%透照或局部透照的要求,焦距选择,一次透照长度,编号方法,像质计和标记的摆放,散射线的屏蔽等) 6.曝光参数及曝光曲线(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等) 7.暗室处理(洗片方法、胶片处理程序、条件及要求等) 8.底片评定(评片条件、验收标准、像质鉴定、级别评定、返修规定) 9.记录报告(记录报告的内容及要求、资料、档案管理要求等) 10.安全防护要求 11.其他必要的说明 超声检测工艺规程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适用范围(指明该通用工艺规程适用于哪类工件或哪种产品的焊缝及焊缝类型等 2.引用标准、法规(技术文件引用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等) 3.检测人员资格(对检测人员的资格要求)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超声检测用得仪器、探头、试块和耦合剂等。主要性能指标有:检测设备规格型号、探头类型、晶片尺寸和频率;标准试块及对比试块型号名称;耦合剂型号名称) 5.检测表面制备(对被检工件表面的准备方法及要求等) 6.检测时机(指不同材料的被检工件超声检测的时间安排等) 7.检测工艺和检测技术(指明进行超声检测时可选择的检测技术等级、检测方法、检测方向、扫查方式、检测部位范围、仪器时基线比例和灵敏度调整、测定缺陷范围、当量和指示长度的方法等) 8.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等级分类(指明检测结果评定所依据的验收标准或技术标准以及验收合格级别等) 9.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规定检测原始记录、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资料、档案管理要求、安全管理规定等) 10.编制(级别)、审核(级别)和批准人、制定日期(超声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的编制、审核及批准应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的规定)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总则:适用范围、所用标准的名称代号和对检验人员的要求 2.被检工件:工件材质、形状、尺寸、表面状况、热处理状态和关键部位的检测 3.设备和器材:设备的名称和规格,磁粉和磁悬液的种类 4.工序的安排和检测比例 5.检测方法:采用湿法、干法、连续法还是剩磁法 6.磁化方法:通电法、线圈法、中心导体法、触头法、磁轭法或交叉磁轭法 7.磁化规范:磁化电流、磁场强度或提升力 8.灵敏度控制:试片类型和规格 9.磁粉探伤操作:从预处理到后处理,每一步的主要要求 10.磁痕评定及质量验收标准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适用范围:指明规程适用于哪类构件或部件 2.编制依据:委托书、技术文件盒引用规范、标准等 3.人员要求 4.被检构件或部件状态:包括被检件名称、形状、尺寸、材质表面粗糙度、热处理状态及表面处理状态。还应指明渗透检测的工序安排 5.渗透检测用得设备仪器及材料:渗透液、乳化剂、去除剂及显影剂的种类和型号 6.渗透检测工艺参数:渗透检测前被检工件表面的准备方法及要求,渗透液、乳化剂及显影剂的施加方法,

个人简历的工作业绩怎么写

个人简历的工作业绩怎么写个人简历中工作业绩如何描述呢?如何向雇主展现你过去的辉煌业绩呢?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个人简历的工作业绩怎么写”,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方法/步骤 1、改组了整个服务部门,提高了工作效率。 2、提出新的流程,在减少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了员工的生产能力。 3、成功的向潜在的购买者解释并演示了技术产品和相关科技。 4、将原来无利润的存货以10万美金的价格成交。 5、开发了销售和市场项目,使购物中心的利润提高了33个百分点。 6、在行政法规听证会上,作为法律代表为客户公司进行辩护,胜诉率达80%以上。 7、通过对公司产品和公司形象的重新定位,使Medisoft 的股票价格在9个月内翻了5翻。 8、为AAA出版社管理23家生产厂家的代表公司的国际和国内销售力量。 9、使邮政业务量提高9个百分点,从84%提高到历史最高纪录93%,而标准工作量则为74%。 10、创作了两个有关国际旅行社的作品,揭开了国际旅

行的艰辛,强调了自助旅行的益处。 11、调解了职工之间的分歧,创造了一种更具凝聚力的团队精神。 注意事项 通过业绩陈述描绘你的工作经历而不是单调的工作内容描述。你的业绩会打动读者,使你的简历具有可读性,并能在面试中引发无限的话题。 简历写作的技巧: 一、千万别罗罗嗦嗦 语言简练。对于求职者来讲,目的明确、语言简练是其简历行之有效的基础。如在教育背景中写相关课程,不要为了拼凑篇幅,把所有的课程一股脑儿地都写上,如体育等。这样不会有效,别人也没耐心看。 二、千万别搞错顺序 包括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与中文简历大体一致。第二部分为教育背景(EDUCATION),必须注意的是在英文简历中,求职者受教育的时间排列顺序与中文简历中的时间排列顺序正好相反,也就是说,是从求职者的最高教育层次(学历)写起,至于低至何时,则无一定之规,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安排。 三、切记把“技能”写清楚 在时间排列顺序上亦遵循由后至前这一规则,即从当前

射线探伤工艺规程

长沙天鹅工业泵股份有限公司 X射线探伤操作规程 TEJY8.2.4-2007A-09 1、目的 该项操作规程,对焊接件纵向焊缝的射线探伤实施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对焊接件纵向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射线探伤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射线探伤中全过程的管理。 3、选择的前提 对给定工件进行射线探伤时,应根据有关规程和标准要求选择适当的探伤条件。应以国标ISO17636为选择条件的依据,焊缝透照按底片影像质量由低而高的要求分A级、AB级和B 级三种检验等级。焊接件纵向焊缝焊缝的射线探伤,至少应满足AB级的要求。 不同的象质等级对底片的黑度、灵敏度与不清晰度有不同的规定。要满足规定等级的象质要求,从探伤器材、方法、条件及程度等各个方面都要预先进行全面地部署。 4、照相规范的确定 在照相过程中,除了合理地选择透照方法外,还必须选择好透照规范,使小缺陷能够在底片上明显地辨别出来,从而达到高灵敏度。有关规范的选择: 1)、射线源的选择,应选择小尺寸的射线源; 2)、透照距离的选择。在透照中,焦距选择大多在600~700mm间; 3)、胶片与增感屏的选择。通常照相时将原度为0.01~0.13mm的铅箔增感屏与非增感形胶片一起使用。 5、几何参数的选择 几何参数是影响射线照相灵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综合考虑与合理选择。 1)、焦点或射线源尺寸:焦点大小对缺陷影响在射线底片上的显示对比度和清晰度都有很大影响; 2)、焦点尺寸和几何布置会引起的影像模糊及放大; 3)、焦点尺寸与射线底片对比度; 4)、照射场内的X射线强度分布; 5)、透照距离L1的选择——对Uy值和满足K值的有效长度要综合考虑。

超声波检测规程

超声波检测规程 1校准与复核 校准应在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超声主声束垂直对准反射体的轴线,以获得稳定和最大的反射信号。 在开始使用仪器时,应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测定,在使用过程中,每隔三个月至少应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一次测试。 在探头开始使用时,应对探头进行一次全面的性能校准。斜探头在使用前应进行前沿距离、折射角、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的校准。使用过程中,每次使用前应校准前沿距离、折射角和主声束偏离。直探头的始脉冲占宽、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应根据使用的频度每隔一个月或三个月检查一次。 2检测工艺 对于具体部件的检测,中级或高级检验人员应根据相应的标准编制检测工艺卡,经审批后实施。工艺卡应包括如下内容:检验等级、材料种类、规格、检验时机、坡口形式、焊接工艺方法、表面状态及灵敏度补偿、耦合剂、仪器型号、探头及扫查方式、灵敏度、试块、缺陷位置标定方法、报告要求、操作人员资格、执行标准等。 3检验程序 工件准备一表面检查、委托检验一接受委托、指定检验员一了解焊接情况一确定检测工艺卡一选定无损检测方法、仪器、探头、试块一校准仪器和探头一制作距离波幅曲线一调整无损检测灵敏度一校准与复核一涂布耦合剂一粗无损检测一标示缺陷位置一精无损检测一评定缺陷一复核一记录一报告一审核一存档。对于不合格焊缝的重新无损检测,仍然遵从此程序的要求。 4检验前的准备 根据被检部件的材质、规格、性质和结构形状选定无损检测标准,确定检验等级,确定检测工艺卡。 对选定的仪器、探头的性能及其组合性能应进行测试,并符合要求。 制作距离一波幅曲线及综合补偿测定: 斜探头前沿距离、K值的测定应在SGB-4试块上进行,前沿距离、K值至少应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调节扫描速度、扫描比例,按照选定的标准要求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并计入综合补偿,绘制在坐标纸上。 综合补偿测定按选定的标准进行。 检测面和检测范围的确定应保证检查到工件被检部分的整个体积,检验前应用80#或100#砂纸去除检测面上的毛刺等,以利于声耦合和探头的移动并减少探头磨损。 5检验 按照选定标准的规定确定无损检测灵敏度,并对扫描线和灵敏度进行复核。 扫查时应尽量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移动速度不应大于 150mm/S。 可以采用不同的扫查方式,以检测不同走向的缺陷。检测纵向缺陷时,探头沿焊缝在母材上均匀做锯齿形或矩形扫查,在保持探头移动方向与焊缝中心线基本垂直的同时,还要作10°-15°的摆动;检测焊缝和热影响去的横向缺陷应采用平行扫查。初探时,如发现评定线及以上的反射波时,可先用记号笔在部件上

公司区域经理个人简历

公司区域经理个人简历 公司区域经理个人简历范文 如今教写技巧的书很多,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窍门,就是对照着用人单位刊登的职位招聘要求写简历。很多求职者都忽视了这一点,罗罗嗦嗦写了很多,但其中对上用人单位胃口的却很少。用人单位要的是什么,不就是招聘广告上的那几点吗?所以,研究他的招聘要求是很重要的。 千万不要把简历只放在附件里发出去,因为这在很多时候,都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的求职成功率上打了一个折扣。一个职位的招聘信息发出去后,会有大量的应聘邮件塞进邮箱,这对于HR来说简直是对耐心的巨大考验。当他好不容易熬到打开你的邮件,居然发现还要再打开附件才能看到简历。要知道,打开附件又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很可能就在这段时间里,HR终于不耐烦了,轻点鼠标“删除”了。 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公司区域经理范文,更多内容请关注 (./jianli)。

目前所在:广州年龄: 33 户口所在:潮州国籍:中国 婚姻状况:已婚民族:汉族 身高: 172 cm 体重: 63 kg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业务分析-专员/助理,区域经理 工作年限: 6 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 4500~6499元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不限,不限 **公司起止年月:xx-01 ~ xx-12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汽车及零配件 担任职位:销售主管/代表 工作描述: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福建省市级代理商的全面开发,针对市场情况合理的找到最理想的代理商.并全力配合代理商进行市场推广. 对代理商下属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协助代理商产品展示和提供一切优惠活动. 做好产品售后服务,第一时间解决产品出现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具体如下: 1.主要负责市场调查,收集客户资料,电话联系客户,拜访客户,跟客户谈判. 2.做好产品售后服务,第一时间解决产品出现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3.货款的回收,保证现金的正常周转。 离职原因: **公司起止年月:xx-03 ~ xx-11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 1.编写铸钢件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2.液化气钢瓶环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3.管板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4.锅炉筒体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5.T形接头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6.天然气输气管道对接环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7.有一管线工程要做射线检测工作,其有关施工说明除依照合约NDT-RT-003的规定外,均依()。合约NDT-RT-003的规定如下:(1)检测范围:对接环缝,φ28x3mm、φ83x12mm、φ127x14mm的碳钢管线及管件;(2)检测时机:焊接完成冷至室温后;(3)检测比率:对接焊缝100%;(4)射源:照相厚度18mm以下用X光机,超过18mm者可用铱192;(5)胶片:杜邦65(Du Pont 65),尺寸300x80mm;(6)像质计:线条型,置于底片侧,双壁照像双壁判读应置于底片中央焊缝上。双壁照像单壁判读则放置与底片两端的焊缝上,距底片边缘15mm,细线靠外;(7)检测方法:外径89mm以下双壁照像双壁判读,超过89mm 时双壁照像单壁判读;(8)黑度:1.5-3.0;(9)灵敏度:1.5%以下;(10)标志:左上角为工程编号及位置编号;右上角为检测厚度,T之后加以mm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左下角为焊工编号及射线检测人员编号,分别以W及R表示;下中为同一焊口的张数编号及中心点符号,以A、B、C表示;右下角为照像日期,年月日均以两位数字表示,不足两位数者以零填补;(11)底片两边重叠时最少重叠25mm;(12)接受基准:()级。试编写其X射线透照的工艺规程。 8.右图所示中:板厚32mm,存在有 a.夹渣, b.气孔, c.夹渣与气孔, d.未焊透(熔穿不足),尺寸大小 如图示,按()判定,该焊道应 判定为几级? 9.右图所示中:板厚32mm,存在有 a.夹渣, b.夹渣, c.气孔, d.裂缝, 尺寸大小如图示,按()判定, 该焊道应判定为几级? 10.承上题,右图所示中的b夹渣 和c气孔应各自独立判为几级? 11.母材厚度5mm的钢板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底片中发现长3mm,宽2mm的缺陷,按()判定,应为第几级? 12.母材厚度30mm的钢板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底片中发现:a.一处长8mm,宽2mm的缺陷和相隔40mm处的b.一处密集点状缺陷(直径1mm,计有10个),按()判定,两处缺陷应各自独立判为几级? 13.母材厚度22mm的钢板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底片中发现:a.一处长8mm,宽2mm的缺陷和相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DOC 148页)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1 超声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2 承压设备用钢板超声检测专用工艺 3 承压设备用锻件超声检测专用工艺 4 承压设备用奥氏体钢超声检测专用工艺 5 承压设备用无缝钢管超声检测专用工艺 6 承压设备用复合钢板超声检测专用工艺 7 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专用工艺 8 承压设备T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专用工艺 9 钢制承压设备管子和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专用 10 承压设备用钢螺栓坯件超声检测专用工艺 11 在用承压设备超声检测专用工艺 12 超声测厚检测通用工艺 13 模拟式超声检测仪操作规程 14 数字式超声检测仪操作规程 15超声波探伤仪系统自校规程 16 超声测厚仪操作规程

1 超声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1 范围 1.1.1 本工艺规定了承压设备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 1.1.2 本工艺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用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也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在用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 1.2 引用标准 1.2.1 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 1.2.2劳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2.3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

测》 1.3 一般要求 1.3.1 检测人员 (1)凡从事超声波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国家劳动部门考核,取得各级资格的人员是能从事与其资格相适应的工作。(2)检测人员必须掌握仪器的综合性能,并能独立进行检测。 (3)检测人员必须熟悉超声波检测有关标准,能按标准要求选择适当方法校正仪器,并能进行熟练的检测操作。 (4)检测人员应能根据被检工件的材质、规格、加工工艺过程、材料曲率等,预计缺陷可能产生的部位和类型,并能进行正确的定位和定量。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

1.目的 1.1为保证无损检测工作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对检测中各环节质量控制要求作出了规定。 2.引用文件 2.1.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2.2.公司第一版《质量手册》 3.职责 3.1所有现场检测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3.2现场检测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检查督促。 3.3检测责任人负责组织编制相关的技术文件,并处理检测过程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 3.4质量负责人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检测工作质量,并提出整改措施。 3.5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相关的技术文件,必要时签发检测报告。4.要求和程序 4.1一般要求 4.1.1检测人员 4.1.1.1凡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技术等级的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4.1.1.2凡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其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每年检查一次。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的人员,不得有色盲。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应取得卫生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

4.1.3检测标准应是最新的有效标准,或由委托方提供相应的有效标准。 4.1.4检测时机应成熟,焊缝表面应检查合格,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 4.1.5检测程序和结果应正确、完整,并应有相应的负责人员签字认可,检测记录、报告等必须符合用户的有关规定。 4.2特殊要求 4.2.4渗透检测 4.2.4.1检测范围 a.适用于非多孔性材料开口性缺陷的检测 b.包括荧光和着色渗透检测方法 4.2.4.2基本程序 a.预清洗 b.施加渗透剂 c.清洗多余的渗透剂 d.施加显像剂 e.观察及评定显示迹痕 4.2.4.3渗透检测剂 a.渗透检测剂一般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b.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渗透检测剂一般使用喷罐式检测剂,并应向有生产资质的厂商购买。 c.渗透剂,显像剂的质量验收可参照JB/T4730标准执行。4.2.4.4对比试块 a.对比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检测剂性能及操作工艺,主要有铝

离开公司的最后感言

离开公司的最后感言 我们都不喜欢离别,可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离别和重逢的过程,离别其实是为了更好的重逢,下面是离开公司的最后感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离开公司的最后感言【1】 今天是我在这个公司最后一个工作日,看着我熟悉的一切切,心里有很多感慨,这是我最长的一份工作,来这个公司的时候我只投了这一份简历,当时非常坚信一定可以来工作, 面试是非常专业有挑战的,海选后,第一轮面试6个人一起,无论人有多优秀只留一个人,我想我是靠真诚和能力打动的人事,后来就开始了四五年的工作。 我是个热爱工作的人,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工作一年,两年甚至更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但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女人要会发现生活的美丽,无论生活水平如何都要学会享受生命的每天,关于工作,我想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收获: 1. 因为工作,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见识能力,见识朋友,公司就象一个系统,把有各种能力和风格的人拧在一起,因而你也有了各种机会,让自己成长 2. 因为工作,我们有了薪水,有了可以凭借自己努力改变生活的机会,渐渐我们可以买房子,有小家,可以有能力对父母好点,让自己过的更舒适些。 所以我们要珍惜。

3. 工作要学会坚韧,世界上一帆风顺的人估计是不存在的,即便有也不一定是我们所以不要侥幸,坚持不懈。 4. 永远都别忘了沟通和沟通的深度,一种话有很多种表达,并不是最直接,最一手就是最好的方式,沟通是为了达成目标。 5. 一种事情多种做法,要给领导一些方法,让他感受到我们的思考 6. 人性格不是完美的,工作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在不擅长的领域有机会锻炼,所以面队挫败请不要气馁,也许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也许他丑陋,但打开包装你就会发现收获,人可以有缺点,但一辈子缺点都没有减少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7. 如果你的直接领导不认可你,要分析下自己的问题,做一个深入沟通,看看是可以通过努力解决的还是价值观,匹配度的问题,如果是后者,那天下很大还有很多机会。 8. 有问题的时候,要想办法,如果有问题没办法就是抱怨,如果有问题有办法,那是成长。 9. 员工永远都不能跟企业共同成长,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发展长河中的一小段,这个有点残酷但却是事实,所以要平衡心态,让自己在企业中有价值。 就是以上这些吧,想想未来的路,能感受到获得自由的小美好,同时也觉得很遗憾,没了薪水的一小段生活~就让我好好的享受一下吧。 离开公司的最后感言【2】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目的 本工艺规程是根据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第2部分:射线检测,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凡按国内规范设计、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需作射线检测时,均应执行本工艺。本工艺自实施之日起,代替CKM-163001/06C。 2、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2?50mm的锅炉、压力容器全熔化焊对接接头和角接接头的X射线 检测方法及质量等级评定要求。 锅炉、压力容器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接头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GB/T 12604.2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 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T 115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 部分:通用要求 NB/T47013.1-2015 2 部分:射线检测 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观片灯最低要求 GB/T 19802 GB/T 23901.2无损检测射线照相底片像质 GBZ 117工业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丫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GBZ 132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用金属增感屏 JB/T 5075 JB/T 7902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 1 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 GB/T 19348.1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2 部分: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GB/T 19348.2 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 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锅壳锅炉 GB/T 16507-2013 GB/T 16508-2013水管锅炉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5-2011 压力容器 GB 150-2011 4术语和定义 4.1 透照厚度W 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 4.2 工件至胶片距离b 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4.3 射线源至工件距离f 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工件受检部位近源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4.4 焦距F 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4.5 射线源尺寸d 射线源的有效焦点尺寸 4.6 圆形缺陷 长宽比不大于3 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 4.7 条形缺陷 长宽比大于3 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 4.8 透照厚度比K 一次透照长度范围内射线束穿过母材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之比。 4.9 一次透照长度符合标准规定的单次曝光有效检测长度。 4.10底片评定范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