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项目总述

1.1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

(三)项目法人代表:

(四)项目合资人:

(五)项目拟建地址:某县(具体选址待定)

(六)项目总投资规模:6400万元

(七)项目建设期限:3.0年

(八)项目拟用地规模:50亩

(九)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1.2项目建设的背景

某县地处皖东南,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毗邻。直接受到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连接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前沿。人文交往频繁,商贸物流兴旺。“十二五”期间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业内专家将人的健康和生存环境结合起来研究时发现:传统的国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医学思想,并且论证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生态医学体系。在中国的文化根基——国学之上衍生出来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和现代医学的治病机理不同,中医按照“时

间、空间和人”把大环境以及个体的整体进行辨证论治和预防;中医重调养,轻治疗,将“保持平衡、天人合一”做为核心内涵和自然观以达到形神统一的整体观。正是这种中西医学的跨文化沟通正在催生“生态养生学”由理论向实践的转折,生态养生将成为健康生活的主流方式。

某县是##东进西出、连接长三角发达地区的重要新兴县市,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率先崛起形势日新月异,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消费指数逐年攀升,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和认识水平都在提升。另外,某的旅游资源、文化创意产业资源、项目合作资源都相当充足。但是,某社会福利服务基础设施短缺,身体弱势群体活动场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中医保健养生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民营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缓慢等等问题,与某当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等理念为中医保健养生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良机,使中医保健养生休闲业的发展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中医保健养生发展到现阶段,基本上以“理疗、食疗、药疗”为核心,结合旅游、休闲,包含沐浴、膳食、调理、睡眠、健身、娱乐、静心、生态农业、中医药保健文化等内容,初步形成了综合立体的中医保健养生旅游休闲体系。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使文化创新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再次凸显,中国优秀中医养生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祖先的积累和结晶,不断创新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和

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代中国中医养生文化的创新更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

为挖掘中华医学宝库,发扬光大中医养生传统文化,满足群体物质、文化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安新在某拟注册成立“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投资建设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中医健康养生堂)项目。

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项目以人文和谐的理念为主题,融科普、旅游、娱乐、养生、休闲等要素为一体,建成后将成为某中医健康养生新的亮点,提高某中医文化的地位,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人文交流平台。养生堂项目正是综合考虑某的地理优势和环境特点因时借势确立,并且有机结合项目业主资金优质实现多元化发展和扩大营运规模,以传承推广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为已任,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民生命质量贡献力量。

本项目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以养生体验为主线,建立完善的会员养生体系,奠定项目发展的客户基础。

2、大力弘扬国学养生理念,三位一体打造国学文化传播平台。

3、一体化经营多功能发展,休闲养生、商务交流及文化传播互动统一。

4、搭建新概念平台、促进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项目是社会服务业项目。服务业是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某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项目是推动我县服务产业发展的需要。

2、本项目是加快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某县国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全面提高某县在全省的经济地位和知名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民营社会公益性服务业经济相对薄弱,特别是独具特色地中医保健养生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县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大,结构和质量得到改善,服务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在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是很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把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加

快把服务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3、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重点目标之一。围绕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残疾人、亚健康人、患病医治后需要疗养人等身体弱势群体的要求,需要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业和社会化保健、养生、康复等服务业。以要求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养生环境群体为重点,加强中医保健养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优化城乡区域服务业结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需要。

4、中医健康养生服务,是面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的集“理疗、食疗、药疗”教育与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中医保健养生服务中心能够广泛、优质、方便、经济地解决城乡居民、游客和投资商人“理疗、食疗、药疗”问题,因此,可以断言它是我县发展预防、保健服务和中医疗养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

5、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心,是一个民生项目,将做好对接民政,做好对接医疗卫生,它将是我县民政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必将为我县民生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某县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广泛的社会支持条件

中华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益

寿,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多种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学,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养生活动让人们认识到:人要健康长寿,就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明白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辩证的自然综合体,一切生物都要适应环境而生存,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而且还要利用、支配和改造环境。这样人才有可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因此,中医保健养生已成为服务产业链中的新兴产业,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不断改善,科学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必然产物。全国各地的“中医养生堂”、“中医养生会所”、“中医养生城”、“中医养生中心”等,正是迎合了社会的需要和支持才陆续兴起的。

可见本项目的建设必定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是非常可行的,也是完全必要的。

2、政策优势和产业政策条件

⑴2007年10月初,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论述“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浓墨增加“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内容,为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提出新希望。

⑵国务院前副总理吴仪同志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中医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

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中药材种植、养殖、开发和应用,列如鼓励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该项目在国家政

策领域是可行的。

3、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某县位于##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 2165 平方公里,人口51.5万,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两个半小时经济圈”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个省会城市和16个大中发达城市,是##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合杭高速、宣杭铁路复线、318国道和3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环绕四周的有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骆岗等机场和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港口,物流畅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某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物流副中心。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区湿润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四季分明。自然风光极佳年平均气温15.4℃,年降雨量1392.7mm,无霜期229天。最多风向ESE,次多风向WNW,,年平均风速2.3米/秒。适宜于项目选址要求。

3、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时期以来,某县经济发展特快。2010年,某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财政收入13.28亿元、增长3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增长13%。实际到位内资50亿元、外资7225.3万美元。

某人思想开明,敢闯敢试;某县政策开放,勇于创新。在全省率先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率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率先东向对接、融入发展,在全省61个县经济运行综合考评中,连续5年位居“综合十强县”;连续3年位居全国“中部百强县”,并由第90为上升至64位。

某是##省仅有的两个直接管理县改革试点之一,在经济管理职能上,拥有市级政府的审批核准权限。经济外向度的日益扩大,已吸引了来自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和众多的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创业发展,并成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生态县建设”试点县,先后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潜力城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浙商最佳投资服务县”、“全国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金融生态县”、“2009中国十大改革年度县”。该项目选择某投资建设,是因为:

⑴本地民情民风淳厚,民心民意渴望,投资环境优良。

⑵有产业政策鼓励、服务业发展政策上的保障。

⑶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全方位的服务。

⑷本项目具有高品位的中医保健养生创新开发价值。环境优美,内涵深厚,实为保健、疗养、康复、娱乐的好地方。

⑸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拟与民政、医疗卫生串线对接,有广阔的投资利用发展空间。

第2章项目编制的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

2.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2.4《##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5《##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皖政【2007】70号)

2.6《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7某县《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2.8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项目资料

第3章中医养生学发展史分析

3.1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

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

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3.2中医养生的发展历史

㈠古代中医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

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

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

㈡辟谷养生

中西医:便秘是万病之源。《千金要方》:“便难之人,其面多晦”。《论衡》:“欲要长生,肠中常清;欲要不死,肠无渣滓。”道家:“若要不死,肠中无屎;若要长生,小便常清”。中医说:

“欲无病,肠无渣;欲长生,肠常清”。从中药归经分析,中医美容方剂入肺经和大肠经者高达85%,我国清代著名医学家周学海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现代中医专家申永彪也坚持“肠胃洁,气血流,玄府开,营卫昌”这样的治病破积大法,创立了自成一体的申氏医学。美国一位著名专家说:“清洁肠道是自然疗法参加者最先考虑的事,肠道是人体的排污系统,所以必须保持干净。”古埃及文献资料对清肠、肺和清理肠道都有详细的记载。古希腊著名医师希波克拉底曾用结肠灌洗来治疗发热的病人

辟谷养生作为中医养生的一部分,人体在辟谷状态下能排除宿便,清除体内毒素,在现代的社会里对中医健康养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辟谷养生减肥排毒,对于现代人的亚健康等虚胖人群的减肥排毒,其作用对现代亚健康人群的调理寻找到了一门独特有效的方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现在辟谷减肥也是百家争鸣,为了大家的身心健康,各家都使出百般解数。

辟谷减肥目前是一个市场,慢慢的走向正规化,职业化,目前有辟谷养生指导师就专门对辟谷减肥人群服务的一种新型职业,该职业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岗位培训认证,国家CETTIC前沿产业应用领域1+N复合型人才职业培训项目,四川自然教育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CAC全国1+N复合型人才职业培训项目示范教学基地)培训。

辟谷养生指导师学习千年传统养生文化精华辟谷养生技术和方法,集调养身心、绿色减肥瘦身养生美容为一体的自然辟谷养生

方法。学员掌握新世纪新技能的传统辟谷减肥养生技术,为就业创业提供优良的技术平台。学员通过培训掌握所有技术,为辟谷减肥人群传授辟谷减肥养生技术。

㈢现代中医

⑴西方医学进入

1568年澳门区主教卡内罗在澳门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所西医教会医院,从此西医来华就未曾间断,但那时他们的主要活动只是在澳门、广州一带,而且大多是传教士医生,主要工作是传教,行医是接近民众获得良好印象的传教辅助方式。

现代医学进入中国时,奎宁等一些中国原来没有的药物丰富了治病手段。但是,当时西方西学是相对落后的。那是西方西学也自觉地把自己的医术作为针对中医病症所进行的补充治疗。他们所使用的汉文概念大都直接取自中医学。如感冒、伤风等。

晚清进士唐容川,认为中医比西医高明,但西医也有所长,“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所以应该“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这是他著名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基本主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此同时,逐渐兴起全盘否定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恩潮,对中医采取民族虚无主义态度,使祖国医学横遭摧残。中国养生学也因之而濒于夭折,养生著作很少,理论和方法亦无任何进展,其主要著作仅有蒋维侨的《因是子静坐法》、席裕康的《内外功图说辑要》、任廷芳的《延寿新书》、胡宣明编的《摄生论》、沈宗

元的《中国养生说集览》等。总之,由于排斥、限制和消灭中医学的政策,使传统养生学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阻力,处于自发地、缓慢地发展阶段。

甲午战争之后,中医丁福保和海归西医颜福庆创办的两个医学团体“中国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那时,医学会内部并不强分中西门户,因为医学会的宗旨是博采各种医理,改良医学。丁福保主持的中国医学会其章程中明确说:“研究中西医药学,交换知识,振兴医学。”引进西医的目的依然体现了改良主义的主张。也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⑵现代医学的冲击

辛亥革命后,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政府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医学专门学校,这针对的只是西医,因为只有西医有专科学校,而中医是师徒传习的。因为条例中完全没有涉及中医,各地中医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扬州中西医学研究会创始人袁桂生首先公开批评北洋政府的医学教育政策,并指责清末民初两次制订学制都以日本体制为蓝本,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就已推行废除中医的政策,不列中医的意图无非是效法日本。这就是近代医史上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此后,废除中医与捍卫中医的问题一直存在至今。

可见,现代医学冲击中医行为开始于政治家的治国方略。在此背后,是西医学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成果,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科学。

⑶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

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毛泽东作出中西医结合

的指示,祖国医学获得了新生,中医养生学也因之而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界众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尝试用现代科学来理解中医学。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影响了一代学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科学研究的重点已开始从临床医学逐渐转向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传统的养生保健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预防保健取得显著成就

解放后,在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的指示下,全国人民坚决贯彻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医药,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开展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广泛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并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治传染病工作,在卫生、药物预防、除害消毒、隔离、人工免疫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效方法。在多种预防方法中把传统的中医预防方法和现代医学的有效预防措施相结合,收到了切实可靠的防病保健效果。在短期内,消灭了鼠疫、霍乱、天花、黑热病等急性传染病,其他如疟疾、麻疹、猩红热、白喉、脊髓灰质炎、流脑、痢疾、血丝虫病、血吸虫病等多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也得较好的控制和防治,发病率显著下降,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这是我国预防保健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绩。

②建立养生保健的科研机构

我国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系统地开展现代老年病学研究,之后成立了老年研究室,近年来全国各地又相继成立老年病防治研究所(室)及很多老年保健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广泛开展老年

病防治的科研活动。为了适应形势的友要,有的科研单位成立了中医养生研究室,全面研究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健康保健活动。与之相适应的疗养事业,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闪,也迅速发展。目前在我国范围内已形成几十个风景优美、环地宜人,具有不同特点的疗养地和疗养区。根据不同环境气候特点,建立各种疗养院,既利用丰富的天然疗养因子,又采用传统的摄生保健方法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此外,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康复机构相继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普遍采用中西结合方式进行康复疗养。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③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关心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十年,我国各地探索衰老与长寿的奥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老年病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各方面的工作都不断取得新进展。对于抗衰老的理论研究,从中医延年学说和现代科学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衰老学说和延年益寿的方法。虽说这些学说尚未全面说清衰老这一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但可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反映了衰老本质的部分真理。同样,对养生保健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不仅如此,有关科学研究单位对很多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使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例如对气功、太极拳的作用机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对抗衰老药物和饮食等方面的研究也正在积极进行中,而且不少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实践证明,对养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养生保健实践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④开展社会性保健教育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医学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演进,中医养生学在这个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十年来,大量重印或校勘注释出版了历代一些养生名著,包括一些道、儒、佛、武等家的有关摄生著作。在整理古代文献、总结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对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从而先后编著出版了多种专著和科普著作,又翻译了不少国外有关养生保健的书刊,特别是普及养生保健的科普期刊杂忐。同时,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广泛宣传保健知识。通过医学、养生科普方面的社会教育,可使更多的人利用较少的时间学到较多的保健知识,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自我养生保健,提高民族素质和全社会的健康水平。

⑤培养传统养生专业人才

培养人才是整个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各地中医高等院校相续建立针灸推拿专业,为传统养生保健开设有关课程。特别是从1987年开始,国家教委决定开建中医养生康复专业,逐步在中医院校筹办开设,并且把中医养生康复概论学科列为中医学院的课程之一,用以普及教育。除此而外,又开办多种培训班、社会养生康复班、老年养生保健班等,传授传统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中医传统的体育如太极拳、导引保健功等与医疗相结合,一直很受重视并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88年中医药管理总局与世界银行合作,把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列为贷款项目进行扶持。总之,采取多层次、多渠道、

多形式的措施和方法培养人才,建立起中医养生康复体系,担负起全国人民的健康保健任务。

⑥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自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就进行全国老年医学座谈会,促进了老年保健研究。近年来又进行了多种形式和各个系统的防病保健学术交流会及全国养生学术研讨会,对养生保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正努力寻求更好的保健方法,故此在世界范围内天然医学、身心医学及社会医学等相继兴起,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养生学,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独特的方法和宝贵的临床经验,如养神、动形、食养、药饵、气功、针灸、推拿按摩等。随着中医药学宝库中的宝藏进一步挖掘,它将为我国及全人类的保健事业进一步作出贡献。

第4章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4.1发展现状

健康养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带动了健康养生保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

中医养生八段锦做法是什么

中医养生八段锦做法是什么 在养生的方面大家更注重的是中医养生法,中医养生讲求的是养气血调养身体,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身体健康,关于中医养生的妙方也是有很多的,不同的人可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尤其是对许多老年朋友们来说,养生是最关键的,那么中医养生八段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二、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

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四、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弛脊柱的自我锻炼。 五、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中医养生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养生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学期对中医养生的学习,我收获不少,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养生知识,并从中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些对我今后提高身体素质,健康长寿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我先讲一个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吧。我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妊娠反应,在此期间,她只能吃稀饭。当时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别的食物补充营养。因此,我出生以后经常感冒,并且经常感到头疼,在冬天(甚至夏天)的时候四肢发凉。有一次姑妈介绍了一个老中医,让我爸妈带我去看病。那位老中医给我看过以后说我的病是由先天阳气不足引起的,气不足则血气不通,所以才会四肢发凉。在天气转凉的时候,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而阳气不足导致晚上睡觉时头部成为身体中最为脆弱的一环,邪气从肩部和颈部进入,进一步到达头部,这才是我长期头痛的根本原因。找到病因之后,那位老中医为我开了多副中药。接着,拿出一些经过秘方制作的药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脚。最后是进行拔火罐、针灸和推拿,同时建议我泡枸杞和桂圆干日常饮用,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的体质好了许多,到现在甚至连感冒也很少发生(因

时间较久,以上治疗方法不一定准确,全凭记忆)。自此以后,中医在我心目中变得神奇而又神秘。 这学期学习养生知识后,我终于初步了解了一些中医知识,并且我也为今后的养生制作了一份简单的安排。在今后,我会注重食疗,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养的养生。说起起居,就牵扯到我们这不正确的作息了。现在的学生经常晚睡熬夜,这对胆、肝、肺是非常不好的,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尽量顺应时辰,了解五脏六腑与各时辰的关系,才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在精神方面,我觉得只要看得开一点,尽量放松就行了。现代人要想养生,必须学会放松心情,而放松心情则必须学会放下烦恼的事,学会忍耐。最后我总结一下这学期学到的养生之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有益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中医养生要从小做起,时刻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才能延年益寿。因为只有当你身临其境去接触了中医养身学,你才会懂得养生其实是人一生之中很大的一门学问。 最后,非常感谢陈老师这学期的辛勤教学,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听你的课。

最新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资料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春季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要营养平衡 :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2.春季饮食养肝为先 :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且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 3.饮食要养阳 :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4.多食甜,少食酸: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5.饮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在动物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 6.平时要多喝水 :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7.多食蔬菜人们经过冬季之后,大多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以便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流感的预防措施 1.坚持开窗睡眠,但窗子不能开得太大,而居室内的空气要新鲜、流通。 2.在室内放置一些薄荷油或用米醋熏房间,以净化室内空气。 3.贯众是一味具有驱虫效果的中药,将0 . 5 克的贯众洗净,放置在水缸或水桶之中,每周换药一次,可以起到清洁水源的作用。

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08-11-03 视点我国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源远流长,养生保健手段多种多样,在老百姓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崇高地位。如今,各大小医院和诊所常可见到中医药膳师、针灸师、推拿师在执业,也常可见到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社区养生保健室等专业科室。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正呼唤着具有良好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人员出现,其关键任务是为老百姓设计个体化的、系统的、古老而现代的集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养生保健方案。 健康长寿需要个体化、系统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由于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手段主要是实践着生命与自然融于一体的生命观、健康与长寿寓于和谐的方法论、生理和心理综合养护的辩证法,而且传统中医理论主张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互涵和协调平衡的养生康复理念,这是非常符合现代人们越来越顺应自然、追求自然的,因此,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 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的原则是整体辨证,这是基于中医的体质学说。王琦教授认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

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王琦教授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我国居民的主要9类体质是:平和、气虚、湿热、阴虚、气郁、阳虚、痰湿、血瘀、特禀体质。因为个体的体质不同,所处的自然、社会、家庭环境不同,各自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个性和兴趣爱好等不同,所以,职业中医养生保健师设计的方案应该是个体化的、系统的,符合整体、辨证、社区化和家庭化等原则。 中医养生保健师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方法 作为一个专业的中医养生保健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系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对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较为熟悉的医师。其中,尤其是中医的体质理论和运用,如果不掌握和熟悉儿童、中老年、妇女等人群的体质特征,那么就无法为他们设计出个体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其次,就是中医养生保健师必须掌握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的相关专业方法和手段,这是其核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中医在食疗、情志疏导、针灸推拿、动静结合、传统保健术等方面的养生保健文化博大精深,这就需要中医养生保健师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虔诚的职业精神和体恤民众的博大胸怀。再次,就是作为一个现代的职业中医养生保健师,应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对现代的预防、养生、

八段锦

八段锦 传说武八段锦是由岳飞创制的,也有传说八段锦是由唐代的钟离权创造的,但这些说法并不十分可信。在魏晋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有关于“八段锦”锻炼方法的记载。但最早出现“八段锦”名目的是宋代洪迈著《夷坚志》一书:“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八段锦自宋朝以来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变化,清末定型后,目前仍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起着重要的作用。 著名宋代大儒朱熹(1130-1200年)对八段锦有一段生动有趣的记述:“愚四十年前注《参同契》时,见吕四行八段锦,诧其老健,每窃笑之。逮今思之《参同契》之学,实属屠龙术,不如吕四行之宰猪术也。”朱熹酷爱《参同契》之学数十年,晚年时倍感八段锦之学,优于《参同契》,他幽默地评价《参同契》为“屠龙术”,八段锦为宰猪术,形象地描绘《参同契》为“杨春白雪,和之者寡”,八段锦在当时属于“下里巴人,和之者众”。 坐式八段锦又演化为十二段锦和十六段锦。此功法至明代已基本定型,如冷谦《修龄要旨》、高濂《遵生八笺》、胡文焕《类修要诀》等皆有记述。清乾隆时《寿世传真》易名十二段锦,其后《内功图说》亦加整理记述,通行于世。 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查阅、考证,有以下基本认识:(1)传统八段锦流传年代应早于宋代,在明清时期有了较大发展;(2)传统八段锦创编人尚无定论,可以说八段锦是历代养生家和习练者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3)清末以前的八段锦主要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导引术;(4)八段锦无论是南派、北派或是文武不同练法,都同出一源,在流传中相互渗透,逐渐趋向一致。 现在流传的站式八段锦,一般是来源于清代梁世昌所编《易筋经图说》的附录《八段锦》。但作者不详。 在195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八段锦》一书,书中简要叙述了八段锦对人体的作用、锻炼要领,并根据定型的八段锦歌诀,图文并茂地详述由卓大宏、马风阁、唐豪所编的三套立式和马风阁所编的一套坐式的八段锦功法。内容通俗易懂,发行印数极大,为八段锦的普及推广作出了贡献。 [编辑]内容 八段锦一般是由八种动作组成,每种动作称为一“段”。每种动作都要反复多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如舌抵上颚、意守丹田)。八段锦的动作一般比较舒缓,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

中医养生与健康学习资料

中医养生与健康 1.举例说明自然界中阴阳是怎样划分?说说阴阳偏盛与阴阳偏衰的 表现? 答:(1)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是根据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性质、动态、位置、发展趋势等因素来划分的。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阳: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 阳;而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抑制的一方都属于阴 例如: 天地(《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孔颖达疏:“和,犹合也,得谓各得其所也,若礼乐由于天地,天地与之和合则万物得其所也。) 日月(唐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宋苏辙《冬至日》诗:“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山丘的北面和南面(《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史记·天官书》:“行南北河,以阴阳言,旱水兵丧。”张守节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阴,则水、兵;南河以阳,则

旱、丧也。”) 寒暑。(《楚辞·九辩》:“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王逸注:“寒往暑来,难追逐也。”唐柳宗元《天说》:“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 春夏和秋冬。(《文选·古诗<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李善注:“《神农本草》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男女(宋高承《事物纪原·天地生植·阴阳》:“《春秋内事》曰:‘伏羲氏定天地,分阴阳。’”明归有光《贞女论》:“阴阳配偶,天地之大义也。”明程羽文《鸳鸯牒》:“不知世人阴阳之契,有缱绻司总统,其长官号氤氲大使,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 人间和阴间(唐晅妻张氏《答夫诗》之一:“阴阳徒自隔,聚散两难心。”题解:“晋昌唐晅,娶姑女张氏,颇有令德。开元十八年,晅入洛,妻卒于卫南庄。后数岁,得归,追感陈迹,赋诗悲吟,忽见张氏前来……晅以诗赠张氏,氏亦裂带题诗以答(2)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包括: 阳胜则热(阳邪作用下,机体呈现出机能亢奋,产热过剩的阳偏盛病机,临 床表现为一系列实热征象的病证); 阳胜则阴病(阳胜病理变化对阴的制约过度,从而使阴呈现功能减弱的病理 状态,此即“阳长阴消”的过程。多表现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阳热太盛,伤耗 阴液,则会引起阴液相对不足,津液亏耗的病证); 阴胜则寒(感受阴邪,体内机能阻滞或障碍,呈现出阴偏盛的病机,临床表 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

中医药保健知识

中医药保健知识 预防流感中药方剂 成人漱饮方 【药物组成】金银花金克、大青叶6克、薄荷薄3克、生甘草3克。 【适用人群】易患咽喉肿痛或与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者。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或将饮片加入开水中浸泡10分钟后连续饮用。 【用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用7天。 【注意事项】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老年预防方 【药物组成】太子参10克、苏叶苏6克、黄芩黄10克、牛蒡子10克。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老人及体虚,易于外感的人群。 【用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3 体质强壮者不宜服用。 孕妇预防方 【药物组成】白术6克、黄芩6克、苏叶3克、银花6克。 【适用人群】孕妇。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

【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儿童预防方 【药物组成】芦根10克、桑叶5克、豆豉5克、银花5克。 【适用人群】儿童。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至 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学龄前儿童减半。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保健穴位 1.足三里它位于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是指此穴统治胃肠的病症,有补气的作用。醉酒按足三里配3粒藿香正气胶囊,可 以保护胃气和解酒。针刺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并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 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或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 2.委中“腰背委中求”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位于膝关节后腘窝中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止痛作用。尤其是老人患有腰背疼痛膝关节活 动障碍,可用小活络丹配合足三里、委中按摩和艾灸,效果最好。 3.列缺在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的任脉。《四总穴歌》说:“头项取列缺”,说明针刺按摩列缺穴,不仅善疗偏头患,而且能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可 迅速解除颈项疼痛和感冒不适症状,每日早晚各一次,也是5-7分钟。 4.合谷拇指弯曲按下虎口,指尖所指处即合谷穴。《四总穴歌》中“面口合谷收”,说明了合谷穴具有统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合谷穴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治疗头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减轻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5—7分钟。一日两次即可。合谷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清热、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 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胸胁内关谋”中的内关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中医经常用来医治心脏系统疾病,它对调节心律失常和缓

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地小常识 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地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 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实,生姜、红糖、大蒜、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地中药.我们在吃生姜地时候,感觉味道温辣,属于“温热”型 地中药. 而“薄荷”(比如我们吃地薄荷糖、用地薄荷牙膏等)则感觉有些凉丝丝,其实,薄荷也是常用地中药,属于““寒凉”型地中药.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如果你发热属于热症,就用“寒凉”型中药(比如薄荷),让人体恢复正常值;如果你发冷属于寒症,就用”温热“型中药(比如生 姜),让人体恢复正常值,从而恢复健康. 以上,只是最简单地分类方法,也就是说,把疾病和中药只分为了两类:热 型、寒型. 事实上,中医地分类更加细密些,一般分成五类:风、热、湿、燥、寒.这种 分法实际上是”五行“地体现. 春天(木月)容易起“风”;夏天(火月)就会炎“热”;长夏淫雨霏霏产生“湿”气;秋天(金月)容易干“燥”;冬天就会“寒”. 下面,我们就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或者时常听说地中药: 祛风药:能让“风”型地疾病发散. 生姜(偏热);薄荷(偏寒);菊花这是生活中最常见地.你可能没想到吧,吃个薄荷糖、喝碗菊花茶,都能够达到“发散”病邪地作用. 祛热药(寒凉药):能够驱除“热性疾病”.

大家都会记得,在非典期间,为了防止发烧症状地非典,一时间,板兰根成为药店里最强手地药物,那只很长时间脱销,那时候,要送礼,一大袋板兰根是最为贵重而有情谊地礼品.非典地症状是发烧,而板兰根地特点是“寒型药”,能 有驱散热疾之效. 黄连,是大家最熟悉地中药,“良药苦口利于病”,说地就是黄连. 祛湿药:能够泻利祛湿、化瘀活血、理气化滞(注意:“湿”地概念很广, 包括痰、瘀、滞等). 冬瓜皮,也是中药,如果小便不通,冬瓜皮煮汤就能很快通畅水道.而巴豆,是大家在电影中常看到地,古人捉弄人和喜欢让对方误食巴豆,这样就会让人大 泻不止. 月季花,也是中药;桃仁,也是中药.你可以想象:武侠小说中,桃花岛上地黄药师,能用月季花、桃仁制造化瘀活血地妙药,避免武打争斗中地淤血之 疾. 祛燥药:能够驱除“燥性疾病”. 杏仁能够润燥,秋天常喝杏仁茶,能够起到润燥通肺地作用(秋天属金、肺). 蜂蜜也是中药,如果老年人大便干燥不畅,蜂蜜具有润华、宣泄地功效,喝 点蜂蜜,很开能够通泻肠道,畅通大便. 祛寒药(温热药):能够驱散“寒型疾病”. 花椒、胡椒,都能让人吃得满头大汗(陈佩斯在春节晚会小品中就演过一个喜欢猛撒胡椒粉、吃面条大汗淋漓地人).花椒、胡椒就是典型地热型中药. 这样,我们对中药有了简单而直观地认识. 其实,以上我们对中药只是说了一半,现在开始说剩下地另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药包括两大类,一大类是用于“祛邪”,即对病邪(具体指上节所说地“风、热、湿、燥、寒”六邪)进行驱逐.——中医上对这类疾病称为“邪实”.

八段锦对人体的作用

八段锦对人体的作用 八段锦动作讲解(视频教学)八段锦对人体的作用为了深一步对八段锦的学习和理解,现将两位教授整理的资料打字成文与博友们分享。(转抄于安徽医学院、马风阁教授、广州中山医学院、卓大宏教授资料)虽然八段锦的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流派又多,但八段锦的动作和歌诀总是大同小异,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可见八段锦对人体确有健身疗病的良好作用。八段锦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生产劳动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例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往往低头凹胸或弯腰的时候多,这样久而久之会改变人体姿势,影响内脏和神经的功能,损害健康。而八段锦的动作大多有助于纠正这类病态。因而,很适合于广大群众锻炼身体。我国古代一些健身法,大都有明确的健身目的,某一动作可有益于某一脏腑,防治某一脏腑、经络的疾病,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说明。例如有一种叫作“五脏导引法”的健身法,其动作可分为分别防治肝、胆、心、脾、肺、肾的某些疾病,“四时导引法”的动作分别具有补肝、补脾、补心、治肺、治肾等作用。八段锦也是如此,每个动作的名目都注明了专门增强哪一脏器。例如“两手托天”可以“理三焦”,“单举手”可以“调理脾胃”,两手攀足可以“固肾腰”,“摇头摆尾”可以“去心火”等,体现了体育与医学、体育与气功相

结合,既抓住了保健的重点,又照顾了全面。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肌肉、关节与内脏之间,内脏与内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联系。八段锦各个动作当然可能对某些内脏或经络有较多的作用,但总的看来,作为保健体操的八段锦,它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全身性的,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是说只有单举手,或只靠单举手就能调理脾胃,一个往后瞧的动作就能把“五劳七伤”都去掉了。实际上是八段锦的各节动作综合起来,才能起到调理脾胃、理三焦、去心火、固肾腰等作用,也就是说才起到全面健身作用。当然,这并不排除某一动作相对地有其特殊的保健作用。为了从解剖生理和保健的角度探讨各动作的健身价值,安徽医学院体育教研组、医疗系和中医系等部分中西医教授专家们整理如下:一、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一节从动作上看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和伸懒腰很相似。伸懒腰是人体常见的生理现象,据现有资料来看,加强四肢和躯干的伸展活动确可影响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于肺部的扩张,使呼吸加深,吸进更多的氧气,显然对消除疲劳有一定的作用。八段锦开头就做这一动作,一则可消除疲劳,吸进更多的新鲜空气;再则是一种全身肌肉和内脏的总动员,给以下各段动作做好准备;三则对三焦有调整作用。三焦,系中医学对人身部位的名称,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等脏腑;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下

中医养生学.

1 丽水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中医养生学 课程代码: 授课专业班级:全校公选课 授课教师:陈力 职称:副教授 院别:医学院 开课学期:11/12 学年第一学期 年月日 2 教案一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中医养生学概述 二、教学时间安排: 2 学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熟悉中医养生学的任务;了解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健康与亚健康; 难点: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提问、讨论和举例,利用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2 分钟) 同学们是否了解中医?是否接受过中医治疗?吃过哪些中药、草药等?引发 同学们思考,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养生学的欲望、好奇与兴趣。 绪论——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 一、养生与中医养生(10 分钟) 1.养生: 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养:护养、保养、调养、培养、补养; 生:生命、生存、生长。 养生:保养生命,养护生命。 2.中医养生: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 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3.养生之道: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4.养生保健: 养生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保健活动,所以,有时养生与保健合称为“养

生保健”。 3 二、健康与亚健康(23 分钟) (一)健康 没病可以看作是健康吗? 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身体虚弱的状态。 指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虚弱状态。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 是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 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知足常乐,有良好心理状态。人与人之间具有同情心、爱心、和睦相处,善于交往。 (3)社会适应能力: 指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都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并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4)道德健康: 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美丑、荣辱、是非的能力;按社会公认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 (二)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概括为“五快”和“三良好” “五快”——生理健康: 1.吃得快: 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 4 2.便得快: 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3.睡得快: 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4.说得快: 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5.走得快: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讲座

中医四季养生 春 中医认为春属木,主升发,肝气旺。春时,阳气初升,万物萌发,正、二月间,乍寒乍热,宿疾复发,时令病起。养生应顺应人体阳气始生的特点。 1.春天犯困怎么办呢? 人们在春天容易犯困,一定要克服春困莫贪睡,每天睡眠要适当,最好晚睡早起(相对于冬季而言),适当穿着宽松衣服,以舒缓形体,使气血流畅,以适应春季阳气上升,万物勃生的变化。还要保持神情舒畅,做到心胸开阔、轻松愉快,乐观向上,忌孤坐独居,戒郁怒伤肝。 2.春天饮食注意什么? 春季要顺势温补升阳气,因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多食辛甘发散之品,如山药、大枣、扁豆、菠菜、香菜、韭菜、大蒜等,少食酸涩收敛之味,如酸奶、山楂、金橘等。 3.俗话说“春捂秋冻”,为什么要“春捂”? 春季阳气初升,寒冷渐退,人体对冷暖多变的早春天气还不太适应,所以要注意防寒,应多穿点衣服“捂一捂”,以免遇天气突变、气温骤降而受寒生病。 由于春季早晚温差较大和冷暖多变,心脑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也宜在春季容易发作,这类患者冬衣不可顿减,应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以适应春天气温冷暖的变化。

4.为什么春季易发生传染病? 春天气温上升,细菌、病毒(中医称邪气)也随之繁殖生长,加上春天人们户外活动增加,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流腮、流脑、肺炎、肝炎等传染病(时令病)的发生,甚至流行。所以要随时注意避开此类邪气,避免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春季应多参加室外活动,可根据自己年龄、体质,宜选取公园、广场、庭院、湖畔、河边、山坡等空气新鲜之处,选择慢跑、散步、打拳、保健操等适当的锻炼项目,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防御春季传染病。 夏 中医夏认为属火,主于长生,心气旺。夏时,阳气较盛,是万物生长繁荣、茂盛的季节;且阴气内伏,暑毒外蒸。气候炎热、高温而多雨,多有暑湿之邪侵扰。夏季养生应顺应人体阳气充盛的特点。 为什么把夏季又称为“苦夏”?“苦夏”要注意什么? 人们称夏季为“苦夏”(“疰夏”),是因为在连日的高温情况下,会出现睡不好、吃不香、没精神、易烦躁等现象。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的调养。要疏调情志,保持健康向上、神清气和、快乐欢畅的状态,从而使心神得养。 夏季的饮食,应以清淡爽口、具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为主,如鲜藕、丝瓜、黄瓜、冬瓜、西红柿、薏苡仁、莲子、红小豆、

中医养生原则与方法间的对应规则

饮食调摄法 《汉书·郦食其传》言“民以食为天”。《礼记·礼运》篇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古至今,饮食皆为头等大事,人们从食物中获取养分。得以完成生、长、壮、老、已这一系列过程。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状态,让生命过程的长度和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增强的方法,谓之饮食调摄法。 饮食调摄法原则有三,其一为辨明气味,合理调配 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中,由于生产条件、地理气候环境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存在着饮食上的不同欲求。因此,有人按照膳食结构的不同,把世界上的种族分为三大类:即以肉类为主食的肉食民族,以乳酪 为主食的奶食民族和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的谷食民族。《黄帝内经》针对汉民族的特点,指出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应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是要用各种各类食物,互相搭配,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发挥饮食对人 体的积极作用,保证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 此外,食物还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差别,《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提出天地自然间存在的饮食五味等物质是人体营养物质的来源,五味不同,不仅其功效不同,对人体五 脏的“所喜所归”也有差异。《灵枢·五味》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说明五味与五脏有一定的亲和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表明五味入胃之后,各归其所喜入之脏腑。”五味调和,有利于健康。《素

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饮食调配贵在其平,不可太过,五味合五脏,五味和谐,则骨、筋、气血、腠理的五味滋养而强盛不衰,因而有利于健康长寿。五味调和则能滋养五脏,补益五脏之气,强身健体;五味太过或不及,则会引起相应脏气的偏盛偏衰,使脏腑功能 失却平衡,成为疾病和早夭的根源,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灵枢·五味》根据“五味入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归纳五味太过与五脏五体病变的关系,如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再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的“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诸证都是“五味之所伤”而导致。这些论述阐明了饮食五味偏嗜对人体的作用不仅是一脏一腑,而是对人体整体的综合影响,因此饮食养生应“辨明五味” 食物还有四气之性,为寒凉温热。此可以分两个概念理解,一为概念上的寒热温热,是指未经过加工的食物本身所具有的性味,如鸭肉寒凉,鸡肉温补等,二为在烹饪过程中,人为对食物施加的作用,使人在食用时感受到不同的温度刺激。如油炸,冰镇,烧烤等,这甚至会改变食物原有的性味。因此饮食的冷热,必须适度,不可过偏。即使是酷暑炎夏,也不能过于嗜食冷饮冷食,否则容易损伤脾胃。同样,热食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掌握饮食的冷热度亦很重要,过于冷食会

八段锦与中医养生

表1 调息练习时呼吸气量分析 肺泡通气量/(L /h ) 335.2126 呼出氧气量/% 16.413.6 呼出二氧化碳量/% 4.27 耗氧量/(L /h ) 15.419.32 耗二氧化碳量/(L /h ) 14.078.82 时间练功前行功时 关键词:八段锦;中医;养生中图分类号:R87-0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5627(2010)03-0055-02 八段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医疗保健功法,是气功中的一种。因有八节运动,故称八段。八段锦融合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与保健的功法,它有锻炼平衡能力、防病治病、纠正形体等作用,同时又具有针对性强、适用面广等特色,是动静结合、身心互动、健患均益的健身方法。 1八段锦的基本方法 八段锦的练习方法包括意念、呼吸、姿势3大 内容,讲究“调心”、“调息”、“调身”三者一致,有机结合,相互穿插。 1.1八段锦的意念法 意念是一种通过思维导 引,用健康的意念活动替代繁杂思想,调节心理平衡的练习。它能起到调节心态和精神的效果。虽然意念的方法很多,但都不外乎通过情景思维或语音的引导,并与呼吸配合的形式,使人的思想集中,心态和谐,最终达到身心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进入类似睡眠而优于睡眠的状态,正如《内经》所描述的“恬淡虚无”的内心境界。此境界就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畅取健康长寿的效果。现代研究观察到,气功练习者意念入静时,前额皮层脑电 图(EEG )可诱导出高同步化的θ波,它与交感活动呈负相关,心脏节律也发生相应变化,提示前额皮层θ波活动能控制心律,使之有序化,起到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1]。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机体心血管系统及内脏机能活动获得良性调节,对许多身心疾病将起到防治作用。 1.2八段锦的呼吸法呼吸包括胸式呼吸、腹式 呼吸、自然呼吸3种方法。强调用鼻腔平和缓慢地深呼深吸,辅以冥想,二者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提高大脑入静效果,起到松弛身心、缓解压力、调节心态的作用。由意念引导的深呼吸,不仅在于气体 的排浊纳清、提高肺泡通气量和气体更新率,还能按摩胸腹腔,促进心血管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研究表明,深而慢的呼吸可使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得到平衡[2],内分泌活动更为协调,这是人体祛病延年的神经-体液机制。研究还观察到,练功者在“调息”入静状态下,机体的代谢强度降低,单位时间耗氧量减少,动脉血中氧分压(PaO 2)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增高,但血氧饱和度仍在正常范围,见表1、表2。 八段锦与中医养生 (福建中医药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350108) 林 秋 收稿日期:2010-03-11 作者简介:林秋(1981—),男,助教,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表2 调息练习时动脉血气分析PaO 2/k P a 13.312.5 氧饱和度/% 9893.8 Pa CO 2/k P a 4.986.76 pH 值7.3877.295 时间练功前行功时 表1、表2说明机体对氧气的吸收和利用率增高,能量代谢仍以糖的有氧分解为主,生成大量三磷酸腺苷机体的能量转换和利用表现为贮能效 应。这些特点可能是练功者面色红润,出现热效状 态的机制,也是“真气”活跃和运行的物质基础。而 PaCO 2增高可使血管舒张,微循环改善,这对于 心、肾、肝、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循环亦起良性的生理效应。 1.3八段锦的姿势法实践表明,独特的姿势练 习,可促使躯体肌肉及肌腱、韧带充分放松,伸展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CM June 2010,20(3)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6月第20卷第3期55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饮食与人的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错误的饮食习惯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许多危害。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注意七个饮食误区 误区一:食物相克要当心 蒜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鲜遇到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一直流传甚广。医生表示:“这些说法95%以上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 专家举例说,有人说海洋污染严重,海产品多含有重金属五价砷,果蔬富含的维生素C,会助其在体内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砒霜。但真相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没有如此严重,即使海产品含砷,也是微量的;另外,人体不像试管,食物也 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应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心。 误区二:晚餐最丰盛 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午餐往往随便凑合,晚上回家就吃得十分丰盛。 对此,美国营养专家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无法分出主次,忽视早餐和午餐将直接影响白天的工作状态,太看重晚餐则会导致肥胖、影响睡眠。专家建议,一日三餐应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 餐和晚餐均占30%~40%。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格外重视。 误区三:食物分“好”和“坏”

就像人们习惯把人分为“好人”、“坏人”,食物也常常被扣上“好食物”或“坏食物”的帽子。 营养师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专家对此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孩子就不太适用。脂肪也有“好”的一面,适当补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误区四:精米白面最养人 精米白面口感细腻,的确更招人喜欢。但在美国营养专家看来,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无益健康,吃点儿粗粮反倒更好。专家表示,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人们每天适当吃些粗粮(50克~100克为宜)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越贵越有营养 营养和价格成正比吗?营养专家并不认同。专家指出,燕窝、鱼翅、鲍鱼等价位高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并不突出。 以鲍鱼和鸡蛋为例,两者营养成分没有多大差别,但价格却差距悬殊。还有很多人青睐进口水果,认为其营养价值更高,事实并非如此。国产水果和进口水果在营养价值上是一样的,反而进口水果漂洋过海,维生素C含量会大打折扣。因此,选购食物时,不要迷信价格,当地、应季、新鲜的食物更好。 误区六:少吃主食更健康 近年来,我国居民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与2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少吃了2两多主食。这一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 美国专家表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方法颇多,但其基本的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顺其自然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无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因此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有益与身心健康!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东藏的变化,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而保健调摄的方法,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体现! (二)形神兼养 形,指人体的脏腑身形;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体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无神则形无以主,无形则神无以附,形神合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兼养,守神全形! 养形,主要是指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精液等。大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勤锻炼等养生的方法,多属养形的重要内容。如调饮食,应做到谨和五味、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寒热适宜等;慎起居,要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与四季相应而起卧有时,节制房事而保养肾精等! 调神,主要指调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调神又必须要以养心为首务。调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要求人们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净的状态,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同时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另外也可通过练气功而意守人静,以神御气;或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旅游等有意义的活动,来陶冶情操,修性怡神! (三)动静结合

八段锦的功理与作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功理与作用 健身气功协会张勃李俊杰 祖国医学认为,健身气功之所以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独特作用,主要在于人体三调的综合锻炼。习练健身气功既要有循经取动、循经作势、循经取穴等特定的形体运动,也要有深、长、匀、细的呼吸配合,更要有使大脑渐达专一的意念活动,使人体在三调合一的身心境界中不断优化生命运动。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诸多健身气功功法之一种,不仅遵循了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固有规律,而且具有自身的功法特点,通过锻炼能使人体大脑皮层不断有序化,皮质下中枢亦得到相应调整,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渐处于平衡稳定状态。实践表明,人们长期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疏通经络气血,具有保精、养气和存神的作用。精、气、神是人生命中的三宝,也是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于以上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逐渐优化整合机体的自稳状态,自然对提高人体身心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效果。 一、导气引体、调畅气血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动作比较柔和缓慢,可以让生命机体在充分放松自然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利于机体的全面康复和机能水平提高。健身气功?八段锦导气引体调畅气血的原理,是通过外在肢体躯干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来完成的,如此才使人体全身的筋脉得以牵拉舒展,经络得以舒畅,实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坚持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人体的血管弹性有较大改善,心肌收缩更加有力,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进一步提高,血管的充盈度和节律性也更强了。 二、松紧结合、增进协调 松紧结合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一个显著功法特点,要求练功时要做到松中有紧、松而不懈、紧从松来、柔和拔身。“紧”只是动作中的一瞬间,而松是贯穿动作过程的始终。功法锻炼中,这种松、紧的密切配合和有序转换,有助于刺激调整机体的阴阳协调能力,促使人体经气流通、关节滑利、活血化瘀和强筋壮骨。从现代运动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松、紧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 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养身保健的根本目的是: A、延长生命 B、减少疾病 C、保持健康,养性延命 D、提高生活质量 E、预防疾病 2、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特征: A、协调明阳 B、整体动态 C、和谐适度 D、综合实用 E、适应广泛 3、下列哪项是社区养生调查资料的重点材料: A、居住情况 B、饮食习惯 C、社交活动形式 D、健康状况和社区环境状况 E、发病情况 4、社区健康评估性诊断应分清下列哪三级: A、家庭、个人、自然情况 B、社区、家庭、个人 C、社区、家庭、社会支持 D、家庭、个人、心理状况 E、社区、家庭、自然情况 5、下列哪项不是社区养生保健定期回访的内容: A、居民健康情况 B、社区养生保健需求变化 C、评价养身保健的利用度,成效,缺陷 D、评定社区养身保健服务的质量 E、改善社区人际关系 6、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著是: A、皇帝内经 B、饮食须知 C、山海经 D、汤液论 E、饮膳正要 7、中医养身学理论的本三原来自于: A、周易 B、皇帝内经 C、庄子 D、论语 E、道德经 8、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身保健学的基本观念: A、生命观 B、运动观 C、权衡观 D、和谐观 E、健康观 9、“行持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体现了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哪项基本观念: A、寿夭观 B、生命观 C、和谐观 D、权衡观 E、健康观 10、中医的四维健康观的内容是: A、形体、心理、饮食、道德 B、形体、心理、社会、运动 C、心理、社会、饮食、道德 D、形体、饮食、运动、道德 E、形体、心理、道德、社会 11、下列哪项不是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 A、形体壮实 B、须发润泽 C、牙齿坚固 D、记忆良好 E、双耳聪明 12、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是: A、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B、整体为主,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C、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修德怡神,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D、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E、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 辨证遣药 13、“正气为本”的养生原则包含下列哪项内容: A、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顺应自然 B、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慎避邪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