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内

中内

名词解释:
感冒:感受触犯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哮病: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啸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喘证:喘即气喘、喘息。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肺痈: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肺胀:是多种慢性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为肺脏慢性虚损性疾患。
心悸: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胸痹: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癫狂: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
间病: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亦各癫间,俗称羊间风。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补到,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
痴呆: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临床表现。
厥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
痞满:自觉心下痞满,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噎嗝: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纳而复出的疾患。
呃逆: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泄泻:排便次数增多,粪质西溏完古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痢疾: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证。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证的一种病证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
急聚: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

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为腑病。
膨胀: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腹大胀满、绷极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瘿病:是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漓刺痛,小腹拘急隐痛为主症的病证。
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郁证: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紫斑: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为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称为紫斑,或称肌衄。
痰饮: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病证。
消渴: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自汗、盗汗: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寐中汗醒,醒来自止,为盗汗。
内伤发热: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虚劳:又称虚损,以脏腑为亏,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
痹证: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临床疾病。
痉证: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痿证: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填空选择:
⒈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外邪侵犯肺胃的途径有二:从口鼻入;从皮毛内侵。以卫表不和为主。
感冒: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
⒉咳嗽分外感、内伤两大类。
咳嗽的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火。
咳嗽治疗原则:祛邪利肺。
咳嗽证治分类:⑴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咳散加减)风热犯肺证(桑菊

饮)风燥伤肺证(桑杏汤)⑵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
⒊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呈反复发作性。
哮病证治分类:发作期:⑴冷哮证: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⑵热哮证: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⑶寒包热哮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⑷风痰哮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三子养亲汤)⑸虚哮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平喘固本汤)
⒋喘证⑴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⑵病机: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阳气不足,阴精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⑶辨证要点:首当分清虚实,实喘又当辨外感内伤。⑷治疗原则: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
⒌⑴溃脓期是肺痈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
⑵肺痈的病机:病位在肺,病理主要表现为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方见阴伤气耗之象,表现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不同阶段。成痈期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氛热毒浸淫及血,恢复期脓疡溃后,邪毒渐尽。⑶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⒍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为治疗肺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专著。明·虞抟《医学正传·劳极》提出杀虫、补虚两大治疗原则。
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⒎肺胀⑴病机:病变首选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⑵病理因素: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
8.心悸的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心悸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实者多有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心悸证治分类:心血不足证(归脾汤)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
9.胸痹的病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
胸痹病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诊断依据:胸痹以胸痹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
10.心悸辩证要点:辨标本虚实;病情轻重。
心悸治疗原则: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再予扶正,必要时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

兼顾同治。
11.不寐的病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分类,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心脾两虚证(归脾汤)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12.癫狂病机,由痰气郁结,蒙蔽心窍,久则心脾耗伤,气血不足。治疗原则,初期邪实为主,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火豁痰,化瘀通窍,后期正虚为主,补益心脾,滋阴养血,调整阴阳。
13.间病病机,间之为病,病理因素总以痰为主,每由风火触动,痰瘀内阻,蒙蔽清窍而发作,以心脑神机失用为本,风火痰瘀致病为标,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病机特点,责之于心肝,玩痰闭阻心窍,肝经风火内动。证治分类,风痰闭阻证(定间丸)
痴呆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治疗原则,开郁逐痰,活血开窍,平肝泻火治其标。
14.厥证病机,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厥证的预后取决于正气的强弱。治疗原则,醒神回厥。实证为开窍化痰,辟秽醒神,虚证为益气回阳,救逆醒神。
15.胃痛病理因素,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证治分类,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湿热中阻证(清中汤)胃阴亏耗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16.痞满病机,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17.呕吐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原则,和胃降逆。证治分类,实证,外邪犯胃证(藿香正气散)食滞内停证(保和丸)痰饮内阻证(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肝气犯胃证(四七汤)虚证,脾胃气虚证(香砂六君子汤)脾胃阳虚证(理中汤)胃阴不足证(麦门冬汤)。
18.噎嗝病机,属气痰瘀交结,阻隔于食道,胃脘而致,病位在食道,属胃所主。
19.呃逆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证治分类,胃火上逆证(竹叶石膏汤)
20.腹痛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治疗原则,通字立法,根据辨证的虚实寒热,在气在血,确立相应法治。证治分类,寒邪内阻证(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湿热壅滞证(大承气汤)饮食积滞证(枳实导滞丸)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瘀血内停证(少腹逐瘀汤)中虚脏寒证(小建中汤)
21.泄泻,李中辛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病因为湿邪。病机为脾病与湿盛,至肠道功能失司而发生泄泻病位在肠,属脾,与肝肾密切相关。

诊断依据为大便粪质西溏。辩证要点,辨暴泻与久泻,辨寒热,辨虚实,辨证候特征。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
22.痢疾病机为邪蕴肠府,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
23.便秘(通下为主):㈠(祛邪为主,泻热、温散、通导)实秘:⑴热秘:大便干结,苔黄燥,脉滑数(麻子仁丸)⑵气秘:肠鸣失声,腹胀痛,嗳气,舌苔薄腻,脉弦(六磨汤)⑶冷秘:大便艰涩,腹痛拘急,呃逆呕吐,苔薄腻,脉弦紧(温脾汤合半硫丸)㈡虚秘(扶正,益气温阳、滋阴养血)⑴气虚秘:大便不干硬,排便难,便后乏力汗出,舌淡苔白,脉弱(黄芪汤)⑵血虚秘:舌淡苔白,脉细(润肠丸)⑶阴虚秘:大便干结,羊屎状,舌红少苔,脉细数(增液汤)⑷阳虚秘:舌淡苔白,脉沉迟(济川煎)
24.胁痛:⑴肝络失养证:一贯煎⑵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⑶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⑷瘀血阻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25.黄疸病机:病理因素有湿、热、寒邪,疫毒,气滞,淤血,以湿邪为主。
26.积聚治疗原则: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消补兼施;后期正虚,养正除积。
27.腹胀病机: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
28.鼓胀的证治分类:气滞湿阻证(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9.辨头痛之相关经络脏腑:大抵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颈;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头痛的证治分类:内伤头痛: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肾虚头痛(大补元煎)淤血头痛(通窍活血汤)
太阳头痛用: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
30.眩晕的病机: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眩晕的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眩晕的证治分类: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气血亏虚证(归脾汤)肾精不足证(左归丸)痰湿中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淤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
31.中风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论。
中风⑴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⑵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⑶辨证要点:辨中经络、中脏腑,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辨病

期。
32.瘿病的证治分类:气郁痰阻证(四海疏郁丸)痰结血瘀证(海藻玉壶汤)肝火旺盛证(栀子清肝汤)心肝阴虚证(天地补心丹或一贯煎)
33.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水肿⑴病机: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病位在肺脾。⑵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⑶证治分类:阳水: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阴水:脾阳虚衰证(实脾饮)。
34.淋证的证治分类:热淋(八正散)血淋(小蓟饮子)。
35.癃闭的证治分类:膀胱湿热证: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八正散)
36.郁证:⑴病机:肝气郁结而为病,病位在肝,涉及心脾肾。以气机郁滞不畅为先。⑵治疗原则: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37.治吐血三药法:强调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是通治血证之大方。
血症病机:火热灼熏、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血证治疗原则:针对各种血证病机及损失脏腑不同,结合证候虚实和病情轻重辨证论治。治火、治气、治血。
血证分证论治:⑴鼻衄:热邪犯肺(桑菊饮)胃热炽盛(玉女煎)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气血亏虚(归脾汤)⑵齿衄:胃火炽盛(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阴虚火旺(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⑶咳血:肺热伤肺(桑杏汤)肝火犯肺(谢白散合黛蛤散)阴虚肺热(百合固金汤)⑷吐血:胃热壅盛(泻心汤合十灰散)肝火犯胃(龙胆泻肝汤)气虚血溢证(归脾汤)⑸便血:肠道湿热(地榆散合槐角丸)气虚不摄(归脾汤)脾胃虚寒(黄土汤)⑹尿血:下焦湿热(小蓟饮子)肾虚火旺(知柏地黄丸)脾不统血(归脾汤)肾气不固(无比山药丸)⑺紫斑
38.痰饮治疗原则:温化
分证论治:⑴痰饮: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饮留胃肠(甘遂半夏汤或已椒苈黄丸)⑵悬饮:邪犯胸肺(柴枳半夏汤)饮停胸胁(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络气不和(香附旋覆花汤)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⑶溢饮:表寒里饮(小青龙汤)⑷支饮:寒饮伏肺(小青龙汤)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和苓桂术甘汤)
39.消渴⑴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而燥热愈盛,燥热愈盛而阴愈虚。
⑵病变脏腑:肺胃肾,肾”为关键。
⑶诊断依据:有的“三多”症状不显,但中年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疼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应考虑消渴可能性。
⑷并发症:肺失滋养,病久可生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

不能上乘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血脉淤滞,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消渴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⑸证治分类:①上消:肺热津伤(消渴方)②中消:胃热炽盛(玉女煎)气阴亏虚(七味白术散)③下消: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阴阳两虚(金匮肾气丸)
40.自汗盗汗⑴病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⑵分证论治:肺卫不固、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
41.内伤发热:阴虚发热(清骨散)血虚发热(归脾汤)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阳虚发热(金匮肾气丸)气郁发热(丹栀逍遥散)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血瘀发热(血府逐瘀汤)
42.汪绮石《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
43.肥胖病机:阳气虚衰,痰湿偏盛。病位:脾、肌肉。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候,常易合并消渴、头痛、眩晕、胸痹、中风、胆胀等。
44.痹证⑴治疗原则: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治风养血活血,治寒温阳补火,治湿健脾益气,久痹正虚则扶正、补肝肾、益气血。
⑵痹证:风湿热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风寒湿痹:行痹(防风汤)、痛痹(乌头汤)、着痹(薏苡仁汤);痰瘀痹阻(双合汤);肝肾亏虚(独活寄生汤)
45.痉证:⑴病机:病在经脉,属肝所主,筋脉有约束连系保护骨节肌肉的作用,依赖肝血的濡养而保持刚柔相兼之性。如阴血不足、肝失濡养、筋脉刚劲、失却柔和,发为痉证。
⑵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①治标应舒筋解痉。感受风寒湿热而致痉者,祛风散寒、清热祛湿;肝经热盛,清肝潜阳,息风镇痉;阳明热盛,清泄胃热、存阴止痉;心营热盛,清心凉血,开窍止痉;淤血内阻而致痉,活血化瘀、通窍止痉;痰浊阻滞而致痉,祛风豁痰、息风镇痉。②治本以养血滋阴、舒筋止痉为主。
⑶证治分类:邪壅经络(羌活胜湿汤)肝经热盛(羚角钩藤汤)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心营热盛(清营汤)痰浊阻滞(导痰汤)阴血亏虚(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6.痿证病变部位:筋脉肌肉,根在五脏虚损。

大题:
⒈内邪干肺的发生机制:内伤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可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种。它脏及肺:饮食不调者,嗜酒好烟,熏灼肺胃;过食肥甘辛辣,酿湿生痰;脾运不健,饮食精微不归正化,变生痰浊,痰邪上干,乃生咳嗽;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气郁化火,气火犯肺,发为咳嗽。肝脏自

病:肺主气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肺气上逆作咳。
⒉喘证的证治分类:㈠实喘:⑴风寒壅肺证: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常有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①证机概要: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②治法: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⑵表寒肺热证:喘逆上气,胸胀或痛,咳而不爽,吐痰稠黏,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口渴、舌苔薄白、舌边红、脉浮数或滑。①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②解表清理、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⑶痰热郁肺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或夹有血色,伴胸中烦闷身热、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涩,舌质红,脉滑数①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②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⑷痰浊阻肺证: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咳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①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②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⑸肺气郁痹证: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忽然呼吸短促咽中如窒、无痰声,平素多忧思失眠、心悸、苔薄脉弦①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②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㈡虚喘证:⑴肺气虚耗证:喘促短气,咳声低弱,自汗畏风,痰少质黏面潮红,舌质淡红,脉软弱或细数①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亏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②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⑵肾虚不纳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形瘦神疲,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①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②补肾纳气(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⑶正虚喘脱证:喘逆剧甚,张口抬肩,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心慌,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①肺气欲绝,心肾阳衰②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⒊肺胀的证治分类:⑴痰浊壅肺证:胸膺满闷,短气喘息,咳嗽痰多,畏风易汗,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①肺虚脾弱,痰浊内蕴,肺失宣降②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⑵痰热郁肺证:咳逆,胸满烦躁,痰黄或白,或伴身热,微恶寒,口渴,便干,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①痰热壅肺、清肃失司、肺气上逆②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⑶痰蒙神窍证: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谵妄,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抽搐,

咳逆喘促,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①谈蒙神窍,引动肝风②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⑷阳虚水泛证:心悸、喘咳、面浮、下肢水肿、脘痞、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①心肾阳虚,水饮内停②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⑸费肾气虚证:呼吸浅短难续,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胸闷心慌,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或黯紫,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①肺肾两虚,气失摄纳②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4.心悸证治分类:⑴心血瘀阻证: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痛则心痛彻背,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黯有瘀斑,苔薄脉弦涩。①血行淤滞,胸阳痹阻,心机不畅②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⑵痰浊痹阻证:胸微痛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阴雨天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庞大且边有齿痕,苔白腻或浊腻,脉滑①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②通阳泄浊,豁谈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⒌厥证之病理转归主要有三,一是阴阳气血相失,进而阴阳离绝,二是阴阳气血失常,气血上逆,中气下陷,气血痰浊内闭,气机逆乱而阴阳尚未离绝,三是表现为各种证候之间的转化,如气厥和血厥之实证,常转化为气滞血瘀之证,失血致厥的血厥虚证,严重者转化为气随血脱之脱证。
⒍黄疸:㈠阳黄:⑴热重于湿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口干苦,恶心呕吐,腹胀闷,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①湿热熏蒸、壅滞肝胆,胆汁泛溢②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⑵湿热于热证:身目俱黄,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黄,苔厚腻微黄,脉濡数或濡缓①湿遏热伏,困阻中焦,胆汁不循常道②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⑶疫毒炽盛(急黄):起病急骤,黄疽迅速加深,色如金,胁痛腹满,烦躁抽搐,或神昏谵语,或衄血尿血,皮下紫斑,嗜睡昏迷,舌质红绛,苔黄褐干燥,脉弦大或洪大。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犀角、黄连、栀子、升麻、茵陈)㈡ 阴黄:⑴寒湿阻遏:身目俱黄,黄色晦暗不泽或如烟熏,右胁疼痛,痞满食少,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利胆(茵陈术附汤。茵陈、附子、干姜、白术、甘草)⑵脾虚湿滞:多见于黄疸久郁者。身目俱黄,晦暗不泽

,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濡细。治法:健脾益气,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
7.鼓胀:⑴水湿困脾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下肢浮肿,脘腹痞胀,舌苔白腻,脉缓。①湿邪困遏,脾阳不振,寒水内停。②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⑵阳虚水盛证: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肢冷浮肿,小便短小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①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内聚②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
8.内伤头痛的病机多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头痛因于肝者,或因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扰头窍而致;或因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而致。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头痛因于肾者,多因房劳过度,或禀赋不足,使肾精久亏,无以生髓,发为头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头窍有赖于精微物质的滋养。头痛因于脾者,或因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头窍失养而致;或因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清窍被蒙而致。
9.中风的证治分类:㈠中经络:⑴风痰入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甚则半身不遂,关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数①脉络空虚,风痰趁虚入中,气血闭阻②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㈡中脏腑:闭证:⑴痰热腑实证: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欠清,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①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②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⑵痰火郁闭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苔黄腻,脉弦滑而数。①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②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⑶痰浊郁闭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面白唇暗,四肢不温,苔白腻,脉沉滑缓。①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②化痰息风,宣郁开窍(涤痰汤)㈢恢复期:⑴气虚络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①气虚血瘀,脉阻络闭②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
10.血证的预后,与三个因素有关:①引起血证原因:外感易治,内伤难愈、新病易治、久病难疗②出血量多少:出血量少病轻,反之病重,甚则形成气随血脱的重证③兼见症状:出血伴发热、咳喘、脉数等,病情较重。
11.血证:紫斑:⑴血热妄行:皮肤出现紫斑点或斑块,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

,或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①热壅经络、迫血妄行、血溢肌腠②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⑵阴虚火旺:皮肤出现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伴鼻衄、齿衄、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①虚火内炽、灼伤脉络、血溢肌腠②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⑶气不摄血: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微黄,食欲不振,舌淡脉细弱①中气亏虚,统摄无力,血溢肌腠②补气摄血(归脾汤)
12.消渴日久,发生病变:①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若病程日久,阴伤损及阳,则阴阳俱虚,如肾阳虚、脾阳虚。严重者阴液极度耗损,烦躁头痛、呕恶呼吸深快,甚则昏迷、脉细欲绝等阴竭阳亡危象②病久入络,血脉淤滞。阴虚内热,耗损津液,血行不畅,血脉淤滞。血瘀是消渴重要病机之一,且可引发多种并发症。
13.治痿者独取阳明:采用补益脾胃治疗痿证。肺之津液来自脾胃,肝肾精血依赖脾胃生化,所以胃津不足,应养阴益胃、脾胃虚弱、益气健脾。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旺盛,筋脉得以濡养,利于痿证恢复。其次,独取阳明包括祛除邪气、调理脾胃、清阳明之热。临床从三方面理解:重视补益脾肾;包括清胃火、祛湿热、调理脾胃;重视辩证施治。


鉴别:
1.痿证与痹证:痹证后期,由于肢体关节疼痛,不能运行,肢体长期废用,亦有类似痿证之瘦削枯萎者。痿证肢体关节一般不痛,痹证则均有疼痛。
⒉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⒊胸痹和胃脘痛: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不典型者,痛可在胃脘部,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脘痛与饮食有关以胀痛为主,局⒋黄疸、萎黄:①黄疸病因: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病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主证:目黄身黄小便黄,目睛黄染②萎黄:饥饱劳倦、食滞虫积,病后失血;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肌肤萎黄不泽,⒌阳黄与阴黄: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伴身热,口干苦,苔黄腻,脉弦数,急黄为阳黄重证,病情急,疸色如金,兼神昏、发斑、出血等;阴黄: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

⒍气鼓、水鼓、血鼓:腹部膨隆,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是为气鼓,多属肝郁气滞;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下肢水肿,是为水鼓,多属阳气不振,水湿内停;脘腹坚满,青筋显露,颈部赤丝血缕,是为血鼓,多属肝脾血瘀水停。
⒎癃闭和淋证:均属膀胱气化不利,故皆有排尿困难,点滴不畅的证候。癃闭无尿道刺痛,每日尿量少于正常,甚或无尿排出,而淋证则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而每日排尿量正常。
8.吐血与咳血:血液均经口出。咳血:血从肺来,经气道咳嗽而出,血色鲜红、混痰液,咳血前常咳嗽、胸闷、喉痒,大量咳血后,痰中带血数天,不呈黑色;吐血:血从胃来,呕吐而出,血色紫暗夹食物残渣,吐血前伴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吐血后无痰中带血,大便呈黑色。
9.尿血与血淋:均为血由尿道而出,尿血小便不痛,血淋小便为滴沥刺痛。
10.痹证、痿证:痹证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经脉关节而致。①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痿证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②观察肢体活动障碍:痿证无力运动,痹证因痛而影响活动③痿证病初即肌肉萎缩,痹证⒒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时行感冒病情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