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

滨海白首乌特色产业简介

我县是白首乌的主产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是我国著名的“首乌之乡”。“十一五”以来,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紧紧抓住苏北星火带支柱产业建设的机遇,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通过强化技术、资金集成,白首乌支柱产业发展在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产品开发、龙头企业建设及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的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建有白首乌科技服务超市分店和便利店、市级首乌专业科技合作社、江苏省白首乌产业协会,滨海县首乌协会、滨海首乌研究所等各类技术服务组织6家,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先后共组织实施省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个,申请专利8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选育优质高产新品种(系)3个;白首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有机栽培技术规程成为江苏省地方标准,建有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成为全省6个地产地道中药材示范基地之一;滨海白首乌》于2008年成功注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保护确认;先后开发出全真速溶首乌粉、首乌保健酒、首乌保健胶囊、首乌超微细粉全营养功能食品及首乌总甙等系列产品20多个,“爱生”牌、“果老”牌等白首乌产品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农博会及省市名牌产品等称号,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打入时代、家乐福、大润发等超市,现有流通企业销售窗口和网点500多家,经纪人820多人;龙头加工

企业数量达21家,其中获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星火龙头企业及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5家,企业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2007年至2010年,中央电视台在科技苑和农业节目中连续4年对滨海白首乌及产品开发情况作了详细报道。2010年,全县白首乌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实现产值8.26亿元。

中亚五国优势和特色产业介绍

中亚五国优势和特色产业介绍 文章来源:欧洲司 2007-09-26 14:13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又称"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接合部,与我西北地区毗邻,总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万。中亚五国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水力等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中亚五国是原苏联的粮仓和欧亚大陆重要的优质长绒棉产区,农业和畜牧业基础相对发达。苏联时期,中亚各国是全苏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制造业和加工业相对落后,农业在各国产业构成中占有重要份额。经过独立后15年的发展,中亚五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程,依靠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度过了独立初期的社会和经济危机,特别是在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和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有利形势下,各国财政状况不断好转,宏观经济普遍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一些具有资源优势、在苏联时期未得到充分开发的产业,由于国家投入的加大和外国资本的介入得到迅速成长,成为中亚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谨以此文对中亚五国优势和特色产业及商品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我工商界人士进一步开拓中亚市场提供帮助。 一、哈萨克斯坦 (一)石油、天然气开发 哈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陆上石油探明储量40亿吨,居世界第七位、独联体第二位,天然气3万亿立方米。哈属里海地区是哈油气开采量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据专家估算,里海地区石油总储量可达900-200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458.8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17.2%和7.5%,里海因此被称为"第二个中东"。里海周边共有五个国家,即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和伊朗。如五国能就里海权益划分问题达成协议,哈属里海水域将占总面积的30%,为五国中最大,同时石油储量也位居榜首。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材料,哈属里海地区石油储量约1010-1096亿桶,占整个里海地区总储量的一半,天然气储量为153.3万亿立方米,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一。目前,哈属里海地区石油探明储量80亿吨,其中仅最大的卡沙干油田石油可采储量就达1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 目前,哈拥有80多个油气田,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的80%和天然气可采储量的70%已投入开采。2005年哈共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油6192万吨,开采天然气252亿立方米。2006年,哈产石油6480万吨,出口5710万吨。2007-2010年哈石油开采计划如下:2007年-6400万吨;2008年-7000万吨;2009年-7800万吨;2010年-8400万吨。

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p> 二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还很不够,增收致富的手段不多,增收的路径还比较窄。 三是农产品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农户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快捷了解把握的渠道和平台,成产存在盲目性,个别市场存在管理滞后,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四是畜禽业发展多注重疫病防治和食品安全,忽视产业发展,畜产品深加工发展较为滞后,商品效益不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低。 四、深化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建议 一是建议再进一步做好青禾村特色农产业开发的规划,突出优质区划,做到发展有目标、开发有针对性,措施有操作性,在规划中建议青禾村的畜禽产业、优质水果、花卉产业列入全镇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 二是建议下达经费或相应扶持时充分考虑政策性、项目性和应急性的综合作用。 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机制建设,努力为企业和农户创建方便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建设安全畅通、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网络体系。 四是加快农技体系建设步伐,使农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中大显才能,为农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是出台政策要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兼顾边远贫困地区和立体性强的山区,以特为主,不要过分强调规模经济,同时,制定政策要细,使干实事的单位和人员用得上资金,干得了实事。在特产品种、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企业创建、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品牌创新、产地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六是继续扶持壮大一批农特产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特产业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全方位、多渠道的鼓励、吸纳民间资本和外资,进一步加大对农特产业的投入。 七是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增加畜牧业对农特产业的贡献率。 特色产业调研报告2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XX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XX市农业概况 XX市土地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2.3%,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63个乡镇、办事处,450个居(村)委会,5121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6万人,占86%,22个少数民族,人口66.1万人,占58%;据统计部门统计,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哲觉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加快哲觉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结合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哲觉镇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威宁县,被称为威宁县“南大门”,距县城98公里,东邻麻乍乡,南边、西边接云南省,北靠黑石镇。总面积277.9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10678户,4444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 我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实有耕地面积68000亩,林地面积38874亩,森林覆盖率56.7%。有机肥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哲觉村大竹箐梁子2290米,最低海拔新营村马家湾1576米,政府所在地哲觉镇车站组海拔2260米。根据山高谷深地形分为凉山、半凉山、河谷地带。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水资源丰

富,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我镇政府和群众结合土地资源及市场行情,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极力打造“国药之乡”。2011年种植半夏1663亩,鱼腥草3359亩,百合3316亩,魔芋2592亩,党参1395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15000亩。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限制、信息闭塞等因素,哲觉镇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哲觉镇多项优势产业现已初具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关于印发《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工委、乡镇,县级各部门,省州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县属企事业单位: 现将《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乡镇、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稻城县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2018年3月 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牧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力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培育和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确保稻城县2018年贫困县按期圆满“摘帽”。现结合我县区域实际和农牧产业结构特点,制定2018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全域旅游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强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人才兴县、依法治县”四大兴县战略和“脱贫奔康、产业培育、交通攻坚、城乡提升、生态建设、依法治县、创新开放、党的建设”八大重点任务,结合我县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按照我县“一线两片四区”的产业发展布局,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格局,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领域建设,切实走“质量兴农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全

域旅游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20个贫困村,全面实施“2+2+2+2+1”特色产业模式,着力打造中药材、优质青稞“2个万亩基地”,高产高粉马铃薯、观光油菜(蔬菜)“2个千亩基地”,“稻城藏香猪”出栏五千头、“亚丁飞鸡”出栏一万羽“两种规模养殖”,两个林果业和然央田园综合体,确保实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增收门路、户户有增收渠道。 二、工作原则 ——坚持规模发展。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在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过程中,要把握基本特征,坚持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民主合作、兴农富农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坚持突出特色。继续发挥稻城旅游资源优势,提升发展资源型产业,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争取在打造一批具有稻城特色的规模化、效益明显的优势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放大稻城资源优势、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动力。 ——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化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探索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 ——坚持分类指导。按照“2+2+2+2+1”的特色产业模式和“一带两片四区”产业总体布局,立足生态特点、空间布局、气候条件,突出重点区域,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方式,分类指导实施特色产业发展。

云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十优十强”

云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十优十强” 创建实施方案(试行) 为加快推进云南优势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开发,调优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决定从2011年起,用5年时间,开展优势特色产业“十优十强”创建活动。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市场为导向,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科技为支撑,强化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抓住农业部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的契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的总体要求,在现有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地将全省“十类优势特色产业”分别打造10个强县,为推进全省优势特色产业跨越式发展作出示范,起好辐射带动作用。 二、创建目标 紧紧围绕蔗糖、茶叶、橡胶、马铃薯、蔬菜、蚕桑、咖啡、生猪、肉牛、特色水产等十类优势特色产业,用5年时间,分别打造10个基础设施硬、科技含量高、运行机制活、产品上规模、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强县,使之成为我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样板、农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展示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村科技适用人才培训基地。 ——蔗糖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甘蔗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产量100万吨以上,平均单产较全省均值高10%以上,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具有1户以上蔗糖加工省级龙头企业;带动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600万亩,产量2700万吨。

——茶叶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无公害茶园、生态茶园比例100%,亩产干茶80公斤以上茶园面积占50%以上;茶叶产量6500吨以上,茶叶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名优茶比例达到80%以上,年产精制茶2000吨的加工龙头企业3户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带动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600万亩,产量3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 ——橡胶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橡胶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干胶产量3000吨以上,单产达到每亩110公斤,产值达到7500万元,具有1户以上橡胶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一批标胶加工企业;带动全省橡胶种植面积达750万亩,产量45万吨,产值达到120亿元。 ——马铃薯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年马铃薯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产量40万吨以上,商品薯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带动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100万亩,产量1800万吨。 ——蔬菜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产量40万吨以上,保鲜、储运、专业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完善,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带动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1500万亩,产量达2500万吨。 ——蚕桑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蚕桑园面积5万亩以上,蚕茧产量5000吨以上,具有1户以上省级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全省桑园面积达200万亩,蚕茧产量18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 ——咖啡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咖啡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产量达7500吨,建成2户以上技术先进清洁化生产的咖啡脱皮加工厂和1户以上咖啡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全省种植咖啡面积达100万亩,产量万吨。 ——生猪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年末存栏达到6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万头以上,全年生猪出栏80万头以上,出栏率150%,能繁母猪年提供出栏肉猪14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出栏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达3个以上。具有完善的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带动全省年出栏生猪6000万头,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0%,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下面,就如何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提三点意见: 一、坚持群众主体,政府引导。培育任何一项特色产业,出发点都是助农增收、促进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引导,也离不开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具体实践中,正确处理政府职能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和实施近远期产业发展规划,搞好市场的研判、分析和定位,制定和实施有关扶持政策,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培育典型,树立导向,为产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教育引导群众学理念、学技能、学经营、学方法,主动走产业富民的路子,要坚决防止政府包办代替、越界行事,使政府和群众各就其位,各尽其能。XX县在推进特色产业过程中,围绕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作了一些探索。以果品产业为例,县委、县政府在准确把握县情发展实际、资源禀赋特点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了全县果品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全国绿色果品标准化管理示范县、全国绿色果品出口创汇基地的目标定位,按乡镇、分年度确定分解任务,高标准推动规模扩张、政策引导、技术服务、市场宣传等各项工作,很好地发挥了把方向、谋全局的组织引领作用;二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经过探索实践,制定出台了资金扶持、土地流转、技术服务、督查考核等“十条措施”,强化对乡镇部门的压力传导和督促指导,大力推行“行政+技术”双包责任制,形成了发展果品产业的强大合力;三是加大政府资

金投入,县上每年筹资1800万元购买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免费发放,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为群众提供补贴;四是强化技术服务指导,为了解决群众管理技能欠缺的问题,县上聘用700名果树技术员,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帮助群众管理果园,形成了鲜明导向,群众认识有了很大提高,近四年每年新增果园5万亩,发展的速度、规模前所未有,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达到XX 万亩,年产值18亿元,产业效益逐年攀升,果品产业已经成为全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首位产业。 二、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产业是经济社会全局、事关民计民生的重大实践,不能想当然,脱离实际。一要建立在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文条件以交通区位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二要主动融入更高层次的区域发展战略,切实找准定位,谋求抱团发展,做大规模,三要紧扣脱贫攻坚行动,立足当前增收,着眼长远发展,科学定位目标,因地合理布局,防止脱离实际的情况发生。XX县在谋划产业过程中,较好地结合了地方优势特色和实践探索经验。一是立足于传统农业大县这一实际,将果、菜、畜作为重点产业,考虑群众增收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川区菜、塬区苹果、山区杂果”的基本思路,以南北面积较大、地势相对平坦的塬区为重点,建成了南塬21万亩和北塬24万亩的连片集中优质果品基地;根据川区群众的务作传统和便利的灌溉条件,确立了建设川区设施蔬菜集中区的目标,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日光温室、大中拱棚,带动川区群众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现已形成规模优势,年种植各类蔬菜15万亩以上,川区群众收入得到保障;立足偏远贫困山区群众产业基础差、种地面积广、劳动力不足、理念技术落后的实际,大力发

发挥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水泉镇是我区唯一一个黄河流经的镇,该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已形成了一些科技含量高、有规模、有市场、效益好的优势特色产业。 一、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1、以陡城、下村、双岔村为主的日光温室科技示范园区,日光温室达到1200座,面积达到1000亩,以西甜瓜、反季节蔬菜种植为主。 2、以中村、陡城、玉碗泉村为主的玉米制种基地,2005年玉米制种面积约6000亩,产值达800万元。 3、以小黄湾、下村、野麻村为主的双膜小弓棚和冷棚早熟西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500亩,产值达百万元。 4、以贾庄、杨岭、旱坪川村为主的肉猪养殖基地,猪存栏达1.57万头,年出栏达3万头,其中益丰养殖场为龙头的规模养殖户54户,养殖规模均在百头以上;水泉镇肉猪屠宰场正在建设之中。 5、以牙沟水、陡城、杨岭村为主的养鸡业发展迅速,鸡存栏达26万只,年产蛋700万公斤,千只以上的养殖户84户。 6、以黄湾小康专业养殖场、月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养牛业发展迅速,全镇肉牛存栏达600头,建成了白

银博康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屠宰场)。 二、特色产业发展思路 1、主导产业: (1)以制种为主的种子产业。种子公司已与四川、湖北等省种子公司、科研单位建成合作关系,每年制种面积10000-12000亩,已形成了典型的订单农业。今后应创造条件,继续实行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科研单位加强合作,逐年扩大制种面积,使种子产业做大做强。 (2)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主要抓好日光温室西甜瓜生产,大力发展小拱棚、塑料大棚及大田西甜瓜,使园区内西甜瓜面积达到10000亩,其中核心区内稳定在1000亩,辅射带动全区西甜瓜面积达到15000亩,其中标准化无公害面积达到2000亩。 (3)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陡城核心示范园600亩日光温室,其中300亩就是辣椒,而且产量高,品质优,今后继续壮大辣子产业,并辐射带动小拱棚蔬菜、大田蔬菜的发展,面积达到3000亩。 2、核心技术: (1)大力提高日光温室建造技术,全面推广白银二代日光温室建造技术,并逐步推广日光温室三代技术。 (2)全面推广日光温室滴灌技术。目前有40%的日光温室未配备滴灌设备,今后2—3年内要将已建成的日光温室

浅谈贵州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劣势

课程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除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人完全了解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将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2015年月日

目录 摘要 (Ⅰ) 引言......( (1) 一、第一产业的发展分析 (1) (一)地理气候环境 (1) (二)地区的特色农业 (1) (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2) (四)发展特色农业的劣势 (2) 二、第二产业的发展分析 (3) (一)地区的特色第二产业 (3) (二)特色工业发展的优势 (3) (三)特色工业发展的劣势 (3) 三、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3) (一)地区特色的第三产业 (3) (二)特色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4) (三)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4)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致 (6)

浅谈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劣势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省市实力的经济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部省市尤其是我省与北上广等地区的差异更是显著。国务院曾多次强调“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地区作为目前经济欠发达的省区,必须要立足于自身,发掘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并且根据其优劣势制定一系列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促进省经济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地区特色产业优劣势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就进入了一条高速发展的轨道。无论是国民生。总值还是人均GDP都有显著的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这其实只是从整体上看到的现象,事实上,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及其的不平衡。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再加上是高原山地的复杂地形,导致我省交通闭塞,以至于长期以来我省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我省的发展得到高度重视。也许正是因为发展缓慢,未被过度开发,地区的一些得天独厚条件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在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扶持下,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得到发展。本文将从各个产业出发,分析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困难,找出解决的方法,让我们的特色产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第一产业的发展分析 (一)地理气候环境 我省地区地形复杂,大部分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形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我省区域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差较小,冬暖夏凉,气候舒适宜人。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大部分地区比较湿润,常年相对湿度较大。受大气环流及复杂地形等因素影响,我省围气候呈多样性。 (二)地区的特色农业 1.特色农业的定义 特色农业是指在具有独特的资源气候条件、与其他区域有着明显差异的方,发展的特殊的产品以及有着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特色农业是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支撑的农业。 2.地区的特色农业 由于我省地区处于云贵高原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境地形复杂,垂直气候明显,有利于于多种动植物种类的生长繁衍、引种驯化和种植,培育了我省地区各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新乡的总体规划,我就新安村在统筹城乡发展,如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面临的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新安村基本概况: 新安村位于木头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470户,1267人,劳力190人,其中党员54人。全村耕地面积1300亩,粮食生产以玉米、稻谷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00亩,稻谷种植面积400亩,其他产业种植面积500亩,2013年人均纯收入7200元,是我乡比较贫困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新安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新安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区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臵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安村的发展很难

跟上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产业发展现状 新安村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油菜、乌梅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够好,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2004年到2013年,油菜产业连年受灾,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油菜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2008年至今,玉米、稻谷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 (三)乌梅、油菜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近几年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发家致富的群众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支撑点,限额砍伐直接限制了群众生产的规模,以前的油菜产业大户现在也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

特色产业扶贫方案

特色产业扶贫方案 特色产业扶贫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7〕25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要求,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定了《特色产业增收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参照实施方案有关要求,配合对口部门,加强沟通衔接,及时反映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共同推进特色产业增收工作。 2017年5月15日特色产业增收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17〕25号)文件精神,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增收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部署要求,按照《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要求,依据农业行业扶贫开发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林业扶贫攻坚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围绕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以促进扶贫对象增收为目标,以改善生产生态条件为保障,着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市场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增收,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立足贫困地区自身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选择最适宜的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尊重农民意愿,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3.坚持重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重点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林场、种养专业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适合的经营主体使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地覆盖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工商资本进入产前、产后环节,把农村生产领域更多地留给贫困农户。 4.坚持产业间协调发展。树立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行种养结合模式,促进种养加协调发展。 5.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环境和生态条件,防止过度开发,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7年,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实现布局合理,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林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贫困农户力争实现每户掌握1-2项农林牧业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农林牧业增收项目,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贫困地区初步构建农村特色产业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实现脱贫目标。 二、区域主导产业 (一)六盘山片区。大力发展马铃薯、小杂粮、玉米、中药材、苹果、红枣、核桃、沙棘、肉苁蓉、藤芒等优势特色产品,加强专用春小麦、马铃薯和油菜等优质种子生产建设,积极推进高原夏菜、球根花卉、压砂瓜、啤酒大麦、酿造葡萄等

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doc

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中共稻城县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工委、乡镇,县级各部门,省州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县属企事业单位:现将《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乡镇、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稻城县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2018年3月 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牧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力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培育和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确保稻城县2018年贫困县按期圆满“摘帽”。现结合我县区域实际和农牧产业结构特点,制定2018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全域旅游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强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人才兴县、依法治县”四大兴县战略和“脱贫奔康、产业培育、交通攻坚、城

乡提升、生态建设、依法治县、创新开放、党的建设”八大重点任务,结合我县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按照我县“一线两片四区”的产业发展布局,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格局,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领域建设,切实走“质量兴农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全域旅游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20个贫困村,全面实施“2+2+2+2+1”特色产业模式,着力打造中药材、优质青稞“2个万亩基地”,高产高粉马铃薯、观光油菜(蔬菜)“2个千亩基地”,“稻城藏香猪”出栏五千头、“亚丁飞鸡”出栏一万羽“两种规模养殖”,两个林果业和然央田园综合体,确保实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增收门路、户户有增收渠道。 二、工作原则 ——坚持规模发展。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在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过程中,要把握基本特征,坚持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民主合作、兴农富农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坚持突出特色。继续发挥稻城旅游资源优势,提升发展资源型产业,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争取在打造一批具有稻城特色的规模化、效益明显的优势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放大稻城资源优势、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动力。 ——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化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探索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优

关于我市发展特色产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我市发展特色产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为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业集群化水平,推动我市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最近,我们对全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特色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区域拉动力较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达到21个。截止底,这21个产业集群共有生产企业9293个、从业人员79万人,年营业收入2342亿元、上缴税金59亿元、利润161亿元、出口创汇91亿美元,拥有省级以上名牌77个、公共服务平台17个、行业协会27个。 从区域布局看,各县市区都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其中,规模较大、集中度较高的主要有:开发区、福山区、龙口市和莱州市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莱阳市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招远市的粉丝、黄金及金银首饰加工产业集群,莱州市的石材产业集群,海阳市的针织毛衫产业集群,蓬莱市的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集群,栖霞市的苹果储藏及加工产业集群,龙口市的铝及铝制品产业集群,牟平区的肉食鸡产业集群,芝罘区的汽车贸易产业集群,开发区的

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 从行业分布看,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并存。传统行业主要有:石材加工、食品加工、针织毛衫加工、粉丝加工等。新兴行业主要有:葡萄及葡萄酒、汽车及零部件、汽车贸易、电子信息、机械加工等。 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开发资源、集聚发展型,如莱州市柞村、夏邱镇石材加工和栖霞市蛇窝泊镇果品产业等;二是由点到面、滚动发展型,如海阳市凤城街道毛衫加工、辛安镇针织服装、莱阳市龙旺庄街道食品加工产业等;三是龙头带动、配套发展型,如龙口市东江镇铝及铝制品、蓬莱市刘家沟葡萄及葡萄酒和福山区福新街道汽车配件产业等;四是规划引领、成片发展型,如招远市温泉街道金银加工、芝罘区世回尧街道汽车交易和开发区大季家街道水产品加工产业等;五是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型,如招远市张星镇粉丝加工产业等。 基本特点。 一是新兴产业发展较快。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葡萄及葡萄酒、汽车贸易、汽车零部件、修造船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壮大。,蓬莱市依托“世界七大葡萄海岸”的产区优势,确立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为“百年立市”产业,经过3年发展,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葡萄酒企业达到50家,葡萄酒年生产能力15万吨,

特色产业发展措施汇报材料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特色产业发展措施汇报材料特色产业发展措施汇报材料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组织机构 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委专职副书记、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领导为成 员的发展生物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市发展特色产业领 导小组办公室,并从相关乡镇和市直部门抽调8名工作人员开展日 常工作。各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生物特色产业发 展的领导,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机构到位、工作人员到位。 (二)明确职责,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实行市级领导挂钩制度,指导发展特色产业,明确市级领导每 人挂钩一个乡镇,每人重点扶持一项特色产业。各驻村禁毒防艾工 作队员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协助抓好特色产业发展。明确各乡镇党 委书记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对各乡镇特色产业发展负总责,做到乡镇领导挂钩包干到村、乡村干部帮扶到户。市直相关部 门将特色产业列入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每个乡镇至少有2名以上 科技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做到规划、育苗、种植、管理、病虫 害防治等每个环节都有人服务,有人把关,有人验收,有人签字, 有人负责,全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 (三)出台政策,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 一是继续实行补助政策。除国家和省、州的扶持外,市财政按 州级的补助标准1:1配套安排,具体金额根据年度推进计划一同下达。同时,对州委、州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几个特色产业给予一定 补助,如:每种植一亩竹子补助种苗费80元,每种植一亩咖啡补助 种苗费100元,每种植一亩核桃补助种苗费50元。二是继续实行奖 励政策。市人民政府将对完成种植任务的乡镇实行奖励,充分调动 各级干部抓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服务特色产业发展、帮助群众搞好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各项指标落到实处。三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实施 意见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杭政函[2006]140号 【发布部门】杭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09.30 【实施日期】2006.09.30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废止264件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 (杭政函〔2006〕14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都市农业建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按照《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通知》(市委〔2006〕15号)的总体要求,现就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是提升都市农业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各级

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委〔2003〕3号)精神,大力建设都市农业,农业布局明显优化,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城市、平原、山区三大农业圈层的格局基本形成,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8%;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组织运行等五大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加工流通相对滞后、农民组织化和服务社会化程度不够高等制约因素。必须以实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都市农业建设,不断提升杭州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二)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是建设新农村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就是要培育一批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规模生产为条件,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高效生态建设为目标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人才、科技、信息、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有效衔接和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整合提升品牌,强化竞争优势,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二、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总体目标 (三)总体要求。坚持比较优势差异化发展、产加销结合产业化发展、打造品牌规模化发展、生产生态并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深化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专业村建设的基础上,连点成线,扩线成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确保杭州都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主要目标。从2006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围绕茶叶、花卉苗木、水产、畜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1)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1)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农村特色产业情况调查的要求,我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到各村调查了解当期我乡农村特色产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乡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为推动全乡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的发展目标,提出“立足定兴、面向京津、主动对接、实现共赢”的总体发展思路。 一、特色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1、以大任、东落堡等村为主的红薯窖藏业,现已达到3800多亩,年窖藏量达到1500万斤。大任村红薯种植面积达2200亩;东落堡村种植面积达1600余亩;辐射小任、五里窑等八个村,所辐射各村零散种植面积预计在1000亩左右。 2、以南大位、田候等村为主的地膜花生—白萝卜、冬储大白菜现已达到1600多亩,复种达到4400亩,年产量达到20XX万斤以上。 3、以东西相盖、吴村等村为主的秋菜冬储,现已达到3000多亩。 4、以东引、南引等村为主的豌豆种植,现已达到1000多亩。 5、田候绿园蛋鸡养殖,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固定资产达

500万元,占地面积35亩,蛋鸡存栏6万余只,日产鲜鸡蛋2500公斤,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的知名企业。 6、彩印印刷业:我乡彩印印刷业以西相盖村为主,拥有东洋印业等知名企业。 二、制约发展的现实问题 1、我乡在以往的发展中,虽大力推广特色种植、养殖业,但仍不能形成种植养殖规模,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一是农副产品销路问题。所产出的农副产品销售以“马路市场”、“路边市场”收购和农户自己赶集等形式为主,截止到目前我乡没有大型综合批发市场,现已成为制约我乡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是思想观念问题。传统的耕作方式和栽培品种,在部分农民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们不愿意改变现有耕作模式,不愿冒一点点风险,即便是周围有很多成功经验,也不愿去学习、去尝试。 三是管理方面问题。由于受传统思想意识影响,造成各种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发展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规模化生产进程,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我乡彩印业发展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仍不能形成大型企业,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一是涉及企业管理的机构多,各类检查繁杂。各种非税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宣传标语1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宣传标语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努力打造“蔬菜之乡” 5、抓好农业特色产业服务,促进平昌经济发展 6、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建设 7、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8、做大做强做亮我镇农业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9、努力构建我镇土豆、莲藕种植和黄鳝养殖三大农产品特色产业布局 10、合理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加快构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 11、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到哪,村组道路修建到哪 12、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化,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13、贯彻落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抢抓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新机遇 14、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稳步长效增收 15、积极推广“政府引导、典型带动、协会运作、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 模式 16、贯彻落实“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销售品牌化”的 产业发展要求 17、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18、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莲藕,政府每亩奖励1000元 19、大力发展土豆特色农产品种植,政府每亩奖励100元

20、大力推行标准化生态网箱鳝鱼养殖,政府每亩奖励1000元 21、大力推行标准化蔬菜种植大棚建设,政府每个奖励5000元 22、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23、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4、抓住机遇,内外联动,实现特色产业全面发展 25、培育能手,扶持大户,带动小户,辐射周边,加快发展 26、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产业结构要有大调整 27、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28、强化宣传,打造品牌,提高我镇特色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9、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30、发展特色产业是市场的需求、政府的要求、农民的渴求 31、发展特色产业,重在持续、重在规模、重在扶持

关于特色产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专业: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教务部制

目录 摘要 (3) 一、孝感麻糖米酒产业简介 (3) 1、麻糖米酒的历史 (3) 2、现有规模 (4) 3、生产程序、原料 (4) 4、协会管理与销售 (5) 二、分析孝感麻糖米酒产业 (5) 1、孝感发展麻塘米酒特色产业的必要性 (5) 2、孝感米酒麻糖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6) 3、强化孝感发展麻糖米酒特色产业的措施 (6)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7) 四、推动孝感米酒麻糖产业发展 (9)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调查问卷附录在文章后面,但文中并没有很好的对调查的结果进行采用和分析,两者有些脱节,应结合起来写。 文章结构应进行调整: 第一部分写产业概况 第二部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写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第四部分写结束语

摘要 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通过对孝感麻糖米酒特色产业的调查,深入分析了特色产业发展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产业地区经济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正文: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孝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孝感米酒麻糖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建议,据此做出报告。 孝感区位优势明显,处于中部发展的中心地带。这几年的产业调整使孝感的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航天,汽车,生活用纸三大产业为核心的特色推动力,而麻糖米酒产业的老牌特色产业失去以前的地位。 一、孝感麻糖米酒产业简介 1、麻糖米酒的历史 在时间上孝感麻糖米酒的历史悠久,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吃过并赞不绝口,从而一举成为皇家贡品。1981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亲笔题词“中国一绝”,并捧回湖北仅有的“真绝杯”;在1995年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国际食品科技之星”产品,1998年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中国市场名牌产品”。 自公元924年后唐庄宗时期孝感麻糖被定为每年必备的宫中贡品后,至今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清康熙三十四年编撰的《孝感县志》也有关于孝感麻糖的记载:“麻曰脂麻,可以为油,和糯饧以为糖,曰麻糖。处处有之,而孝感独著。”清朝咸丰末年起,孝感八埠口的糖坊,纷纷把麻糖挑到县城、四乡或汉口零趸出售。向外挑卖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