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参考答案[1]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参考答案[1]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参考答案[1]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参考答案[1]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参考答案

一.通假字

1.(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通“供”)

3.(说,通“悦”)

4.(知,通“智”)

5.(“反”通“返”,返回)

6.(“振”通“震”)

7.(“还”通“环”,绕)

8.(“卒”通“猝”,突然)

9.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10. (“要”通“邀”,邀请)

11.(“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2. (“蚤”通“早”)

13. (“郤”通“隙”,隔阂、嫌怨)

14. (“坐”通“座”,座位)

15.(“说”同“悦”,喜欢、高兴。)

16.(“以”通“已”,已经。)

17. (“庭”通“廷”,朝堂。)

18. (“见”通“现”,出现。)

二.古今异义

1.(古义:出行的人)

2.(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古义:那人)

4. (古义)眼泪

5. (古义)礼品

6. (古义)走投无路

7.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 (古义)宫廷的侍卫

9.投击

10. (古义)大腿

11.古义:崤山以东

12.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14.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15.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16.古义:对待。今义:遇到。 17、古义:刻毒,今义:与“浅”相

对。

18、古义:悬赏,重金征求。今义:买。

19.古义:拿、举

三.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2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

8 (前:名词当动词,上前)

9 (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

10(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11(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12 (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

13 (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

14 (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

15(北:名词当状语,向北)

16(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7 (造户籍册或登记)

18 (使眼色)

19 (用刀割刺)

20 (取道)

21(称王)

22 (连夜)

23 (象对待兄长那样)

24 (每日每夜)

25(像翅膀那样)

26(向上)

27(使……活)

28(使……跟从)

29(交好)

30(使……停止,制止)

四、一词多义

1、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②边远的村邑

③鄙陋鄙俗

④轻贱

⑤鄙薄轻视

⑥自谦之词

⑦鄙陋鄙俗

2、敝:①损害,衰败

②谦词

③疲惫

④坏,破旧

3、兵:①(兵器)

②(士兵)

③(军队)

④兵器武器

⑤兵器武器

⑥用兵的策略

4、辞:①推辞

②告辞

③古代的一种文体

④辞别告别离开

⑤审讯审问

⑥言词、话

5、顾:①但,只是,不过

②回头

③探望,拜访

④考虑

⑤反而,却

⑥顾念

⑦回头

6、见:①召见

②表被动

③会见

④现,露

⑤引见,使……见

⑥看见的东西

⑦见识,见解

⑧表被动

⑨偏指动作一方,我

7、举:①全

②举起

③尽

④举行发动

⑤推荐推举

⑥ 攻下,占领

⑦ 拿⑧举起抬起

⑨全都

8、穷:①(尽,完)

②(穷尽,完结)

③(困窘,处境困难)

④(穷尽)

⑤(尽头)

9、若:①(如果)

②(及、比得上)

③(好像)

④(你)

⑤(你们)

⑥(相似)

⑦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⑧这、这样

10、胜:①(禁得起,受得住)

②(尽、完)

③(尽、完)

④(胜过、超过)

⑤(优美、美好)

11、说:①(讲述,谈说)

②(言论,说法,主张)

③(劝说,说服)

④(喜欢,高兴)

⑤(古代一种文体)

⑥(陈述)

12、微:①(如果没有)

②(身份低微)

③(暗暗地)

④(略微)

⑤(微妙,深奥)

⑥(隐蔽,不显露)

⑦(偷偷地,暗暗地)

五、重点词

1. 还2.已经3.况且4.(渡河)5.希望6.(夺取)7.(希望)8.(沾湿)9.(赠送)10.(并排)11.(稍微)12.(举起)13.(犒劳)14.(估计)(抵挡)15.(怎么)16.(料想)17.(分开)18.(值得)19.(私下)也20.(正赶上,恰巧)

六.解释下列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1.①因为,连词;②拿,用,介词;表目的,③来,连词;④表结果,用来,连词;⑤⑥把,介词

2.①语气助词;②怎么,疑问副词③哪里,疑问代词。

3.①于是,承接连词;②才,连词,③就、于是,连词,④至、到。

4.①替,介词;②成为动词;③第一个:替,介词,第二个:出,谋划,动词;④认为,动词。⑤是,动词,⑥疑问语气词。⑦被

七.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这是我的过错。

2、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4、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5、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6、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6、(他)是沛公的护卫樊哙。

7、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

8、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9、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的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2、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

3、介词结构后置句,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4、状语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5、“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5、介词结构后置,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了项王。

6、介词结构后置,能够在这里又见到您。

7、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我怎么会这样!

8、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大王来的时候带什么

10、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在哪里

(三)省略句——

1、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

2、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3、如果放弃进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黄铜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

来购取他的头颅。

5、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6、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7、想要喊着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8、为我打败沛公的部队!

9、把猪肘放在(盾的)上面。

(四)被动句——

1、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2、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去了。

3、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八.文言翻译:

1.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2.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4.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5.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黄铜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来悬赏要他的头。6.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而伤害长厚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7.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的人,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

8.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可以报了,燕国被斯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9.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到了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

10.张良这时候跟随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见了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说:“不要跟着他一块去死。”

11.“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张良说:“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相比,年龄谁大谁小”

12.刘邦就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并)约定结成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项羽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文言文部分)参考答案:

一、1.左传第一部编年公羊传谷梁传

2.战国策易水送别和廷剌秦王

3.司马迁史记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二、1.供 2.智 3.震 4.现 5.卒 6.拒、纳 7. 早 8.背

三、1.贰 2.亡 3.盟 4.亲 5.函 6.军 7.活 8.翼

四、1.行李 2.夫人 3. 穷困 4.褊袒 5.细说 6.山东 7.婚姻 8.郞中

五、1.宾语前置句 2.被动句 3. 宾语前置句 4. 介宾语前置句

5.被动句

6.判断句省略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