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前狂背

考前狂背

考前狂背
考前狂背

考前狂背.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哲学原理总结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含义。(选择原理)

(1)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具有共同的本质或共同的本原是物质。(所有唯物主义)

(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3)意识、精神现象也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而不是物质本身)

(4)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也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唯物史观点)

(5)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无数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统一体。(辩证法)

(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X

2、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原理)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3)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在运动变化中体现出来;变化可以是上升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运动,而发展则是前进性的变化。(运动概念最大,发展概念最小)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

(2)(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一,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或场所。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3)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选择、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离不开个性,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第二,矛盾的特殊性一定与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既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5、规律及其客观性。(单选)

(1)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是指规律作用的重复)的特点。

(4)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

不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物质,也就不可能创造或消灭规律,只能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5)(原理)在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坚持辩证的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

①决定论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一般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②非决定论是否定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机械决定论是只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而否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④辩证决定论是既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必然性,又承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

6、认识的本质。(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是: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3)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4)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5)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真实的反映和不真实的反映。

(6)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7、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原理)

(1)人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客体、认识的中介所构成的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

(2)在认识系统中,认识主体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起着决定作用。同时,认识主体最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担负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的任务。具体表现在:①主体通过能动的活动,把物质存在的某一部分纳入到认识活动当中,使其成为认识的客体同主体结成认识关系。②主体通过认识工具作用于客体,使客体信息为主体所接受。③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能动的加工、整理和重构。④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意义,含义作出解释和概括。

8、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原理)

(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2)(单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选择);③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①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②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4)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9、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第一次飞跃)。(原理,选择)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①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②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③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第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②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第一,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

心主义唯理论,二者的分歧在于理性认识的来源。第二,经验论(选择)(夸大感觉、经验、感性认识):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经验论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二者的分歧在于感性认识的来源。

10、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无限反复和无限的过程(或认识运动的规律、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原理)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11、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人们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又应该是历史的,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只有做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

1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观上的辩证法)。(选择、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③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第一,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选择)。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选择)

1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特点的只有社会实践。

(3)实践不仅是主观和客观联系的“桥梁”,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所谓直接现实性,就是实践能够把主观的认识变为客观现实,即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所以,只有实践的结

果能验证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1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真理标准的辩证法)。(原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1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③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产生性质、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②(单选)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16、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17、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能出大题)(原理)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表现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2)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单选)

(3)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渗透到各个生产要素中发挥作用)

(4)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

1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本质),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单选)。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19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1)(原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②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①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②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③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④创新功能。

2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4)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6)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7)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21、人的本质。(原理)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马克思就是从社会关系即社会性出发揭示人的本质的。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生物属性。

(2)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共性。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永恒不变的人性。

(4)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

辩证法四大原理:

(一)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主要发展观问题)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二)辩证法大综合

(1)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2)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c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3)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4)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普遍性的浓缩)

(5)构成事物的各种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在坚持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二者辩证统一的前提下,去解决主要矛盾,抓住矛盾主要方面。

(三)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4)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四)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3)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4)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5)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真实的反映和不真实的反映。 (6)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二)主体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红字部分是张的概括,方便记忆。)

在认识系统中,认识主体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起着决定作用。原因:

主体引进客体:主体通过能动的活动,把物质存在的某一部分纳入到认识活动当中,使其成为认识的客体同主体结成认识关系。

主体反映客体信息:主体通过认识工具作用于客体,使客体信息为主体所接受。

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能动的加工、整理和重构

主体解释、概括客体信息,形成精神产品: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意义,含义作出解释和概括。(三)大综合

(1)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决定作用)

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能动作用)

(2)认识的发展过程(两次飞跃),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辩证过程。

(3)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无限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4)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五)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真理标准的辩证法)。(原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六)思维方法的作用

(1)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2)规范化(3)保证人的思维正确进行。

历史观

人与自然关系63-71 零四,零五连续出题,没有要背的。(张说的,不是我说的哦~)

72-84 社会基本矛盾,重点。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①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②上层

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③上层建筑对自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的要求。

所有的辩证关系的框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产生、性质、发展变化。

反作用:适合就促进,不适合就阻碍。

(二)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三)科技的作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2)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3)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渗透到各个生产要素中发挥作用)

(4)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

85---90 社会意识即人的精神活动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社会存在觉得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障碍作用。

(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三)大综合分析荣辱观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3)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91-97 人的问题

(一)(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a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d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e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f但是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g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二)大综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4)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6)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7)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特殊掌握的三个原理:

1 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2 经验的概念:认识范畴、感性认识范畴、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都来源于实践。毛说,是源和流的关系,直接是源,间接是流。直接和间接都是人类知识的来源。

3 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信息论和认识论出题。电脑,人脑那些事。就是: (1)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2)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3)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是一致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辩证关系与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1、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关系。首先,直接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这一决定作用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生产为分配、交换、消费提供对象;另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其次,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起着积极的反作用,体现在:如果分配、交换和消费适应生产,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环节的辩证关系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改革开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求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而且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差距问题,要辩证和全面地分析,既要看到一定的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必要的,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利的,但同时更要认识到过大的收入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势必严重影响人们生产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发各种社会问题。首先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其次收入差距过大会制约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妨碍经济持续发展。此外收入差距过大容易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和人生观的庸俗化。

3、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必须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二)马克思的货币和货币流通理论与加强对货币对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

1、马克思的货币和货币流通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货币产生的理论。价值形式发展表明: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第二,货币流通理论。首先,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为商品流通服务。其次,一

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为限。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流通进行计划管理与调节,必须自觉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从2003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导致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物价上涨压力增大。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以“关注土地,管严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已取得初步成效。因此,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对货币流通进行有计划的管理与调节,保持币值和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理论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方式划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按照这一理论要求,就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要更多地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超过9%。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时还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更多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实现的,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特征。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长此以往,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增长也难以持续。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已经成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努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措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推动结构优化升级。二是要走出一条新兴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

(五)、资本主义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失业问题及其比较

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的甚至绝对的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迅速的增加。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即造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值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

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增长,从总体上促进和拉动了就业的增长,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没有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速度。出现了所谓“经济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的问题。进入2006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已增至约24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达1.5亿。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失业问题。

3、从现象上看,资本主义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都存在失业问题,但在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我国当前存在的失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必然能够在进一步的发展中

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无关。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根本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改革过程中大量富余人员的释放;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劳动力供求关系错位等。

4、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和增加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当前增加就业的措施主要有: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等

(五)、资本主业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及其比较

1、效率和公平都是一个社会所要追求的目标。所谓效率,是指人们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产出的劳动成果的比率,也就是收入与产出比率的较快提高。所谓公平,主要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与效率之间,效率是公平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中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靠市场机制调节,不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如果任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必然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因此,政府必须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协调效率与公平这两大社会目标。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实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和按资分配,尽管政府也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解,缓解社会矛盾。但从根本上讲,不可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从根本上讲,能够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但是也应看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效率与公平之间也会发生矛盾,但社会主义制度下这种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效率与公平不是不可兼顾的。

3、对于当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应从以下三方面认识和看待:①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是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提高基础上产生的收入差距,也就是说,是在共同富裕目标下产生的差距,是相对差距而非绝对差距。②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从总体上来看处于开始进入过大区间,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③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是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带有规律性的一个现象。

4、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和贫富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都不利于社会和谐。当前为了解决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进一步做大“蛋糕”。这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基础。第二,进一步完善维护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以公平为核心编织“安全网”解决初次分配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第三,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第四,整顿、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六、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之一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即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出现顺差或逆差都会对一国国内经济运行和国际经济关系产生不好的影响。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会使货币面临升值的国际压力,产生一系列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报复,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国家关系。同时也会对国内的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会影响币值稳定,

增加通货膨胀和失业压力,同时会大量消耗国际储备,并降低国内、国际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出现资本外逃、投资环境恶化,削弱国家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甚至可能出现“危机”。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手段,保持国际收支的正常和平衡。

2、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对外贸易顺差过大。2006年上半年,全国外贸顺差6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扩大218亿美元,截至2006年7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9545亿美元。面对这一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外汇政策等措施调节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应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地扩大出口,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应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2005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公布:人民币对外升值2%。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有利于贯彻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保持宏观经济和物价水平稳定;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等。

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意义。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持续增长,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中。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整体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因此,在新形势下,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努力在“走出去”方向取得明显进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第一,以加入世界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二,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扩大出口。第三,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第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确立跨国公司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民族富强中的国家战略地位。

三.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特点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特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但是,五四运动后(至新中国成立)的中国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严格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的特质。

(1)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2)时代条件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3)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4)革命目标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2)中国革命之所以要分“两步走”,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需要有新民主主义为工作准备。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那只是完全的空想,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新民主主义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只有到那时,才能提出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私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同时,两者又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革命的全部结果: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中国革命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认清两者的区别,同时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3.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倾向,在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曾经产生过“两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两种错误倾向。前者割裂了两个革命之间的衔接,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就会犯右倾错误;后者搞所谓“无间断”的革命,混淆两个革命的界限,就会犯“左”的错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

认识与政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因此,相应的也把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又称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称中产阶级)两部分。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国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问题,是中国革命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

1.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政策

(1)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对此采取没收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性质上来说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它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官僚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反动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成为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但不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相反,却严重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没收官僚资本,便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官僚资本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买办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对于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保护对象,对此采取保护政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是有益无害的,我们提倡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因为这种资本主义有它的生命力,还有革命性,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

正是根据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基于对新民主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并将它作为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主要原因有:(1)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2)是由民族资本的特点决定的。保护和发展它们,对支援革命战争、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经济均有重大意义。(3)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表现决定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参加了民主革命,是团结与争取的对象。(4)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中国共产党还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使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2.对资产阶级的认识和政策

(1)对官僚资产阶级的认识与政策

由于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因而,官僚资产阶级自然也成了中国革命的反对对象之一。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到上述斗争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削弱敌人和补充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样的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持这种统一战线。

(2)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与政策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一方面,他们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而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属于人民的范畴。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生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中容易发生动摇和妥协。但不管如何,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属于人民的范畴,如果把民族资产阶级当作革命的对象来对待,就会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与界限,就会犯“左”的错误。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民主革命中对他们的政策,即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一方面,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不同的革命阶段有不同的革命要求,对他们要实行团结和联合的政策,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对他们的动摇性、妥协性,必须采取适当的批评和斗争,以克服其动摇性,共同对付强大的敌人。在我国,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所决定的。

(3)正确处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①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必须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争取和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②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③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

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和中立。要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既不是只讲联合、不讲斗争,又不是只讲斗争、不讲联合,而是要综合联合和斗争两个方面,以斗争求团结。

(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运用新民主主义社会学说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不是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必须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1952年,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加快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有人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得早了”,“搞糟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3.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中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级。请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要点:

1.这是由当时各种国内外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要是:(1)经济政治上十分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缺乏远见和足够的勇气,并且有不少人害怕民众,因此,既没有能力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也没有能力在中国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希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决不能容许资产阶级独占革命的胜利果实,不希望自己刚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中解放出来,又重新遭受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3)国际环境不允许在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两条道路激烈斗争的国际环境,长期支持中国革命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希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帝国主义国家只想使中国成为它们附属国,也不愿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4)中国当时还不具备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中国革命虽然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取得了胜利,但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十分落后,并不具备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

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指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取得全国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恢复国民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条件成熟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它既有资本主义因素,又有社会主义因素,其中社会主义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了它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改造中国社会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发展。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虽然改变了原来提出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需要进行很长时期的新民主义社会建设的构想,使社会主义改造明显地提前了。但这种改变绝不是一时冲动、贸然作出的。除了此时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外,主要还是根据当时国内外情况的发展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消灭剥削制度、摆脱贫穷落后困境,迅速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经过反复思考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国民经济恢复得后,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土地改革后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小农经济与工业化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在城市,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引起这些矛盾加剧;同时,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初步成功的强烈示范和鼓舞。有鉴于此,毛泽东加快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考和步伐。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基本正确的,它的提出了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1)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3)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级,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级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演变过去的,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因素,如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因素占主导地位,都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等等。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初级阶级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存在的本质的区别:①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产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②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剥削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已被消灭,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的社会的主要矛盾。③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总任务是实现“一化三改造”。1956年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主要主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毛泽东率先带领全党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理论上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果。

(1)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基本原则。他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原则。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及时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

“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斗争已经基本结束,

生产力”。他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③他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面,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④他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级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我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就为后来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⑤根据他的思想,我们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是根据他的建议,我们党确立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20世纪)内,

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这就为我们党后来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①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并把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问题,把“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作为安排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他提出要处理好社会主义各种经济建设的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他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后又搞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他提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适当分权给地方和企业,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还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新企业管理制度。

②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以期加强人民民主专制。他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目标,即要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③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他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繁荣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他提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主张造就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虽然最终未能在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但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建设目标,因而自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2)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的成果,从认识论上说,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这为邓小平理论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3)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总之,毛泽东提出和阐明的上述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富于独创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或于邓”。

(五)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尤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国内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认为在这个时候提出区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其主要内容有:

(1)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之间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因此,对前者要采用专政的方法,对后者要采用民主的方法。

(2)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革命

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我国社会大量表现出来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针、新政策。其中主要有: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等等。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目的,或者说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3.现实意义

(1)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思想,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解决人民内部之间的各种矛盾,创造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巩固新制度和建设新国家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2)社会主义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状况。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和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以致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六)一般而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性质上来说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请回答:

1.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

2.中国共产党区别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特点与优点及其依据是什么?

3.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1.一般说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在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度中,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生的软弱性,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性,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这是由于: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外,还有许多特殊优点:(1)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2)高度集中,便于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3)和农民阶级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强大的工农联盟;(4)一开始走上革命舞台,就在中共的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因此,他们终究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取得胜利。中国工人阶级不但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是通过其政党共产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领导,实质是共产党领导。2.中共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它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的概括,反映了我们党肩负的阶级和民族的双重使命的高度统一,又体现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两个先锋队”的概括,切合我们的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1)中共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这既表明了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又表明了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实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2)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顺应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而诞生的,从它成立那天起就担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使命;(3)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且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把工人阶级的利益全体同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肩负的阶级和民族的两大历史使命的高度统一。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决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2)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共产党的领导;(3)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共同奋斗,需要共产党的领导;(4)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挑战,也需要共产党的领导。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继续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这是每位共产党员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先进性是关系一个政党兴衰存亡的根本问题,是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四、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解题思路】

(1)社会事业建设的概念;

(2)社会事业建设与以人为本的相互关系;

(3)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社会社会事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4)以人为本要正确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答案要点】

(1)社会事业建设的概念

所谓社会事业建设,主要指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等,还包括反贪污?反腐败?社会就业和社会公平等问题?

(2)社会事业建设与以人为本的相互关系

经济是基础,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是,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进步,并不等于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更不等于任命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高?

90年代以来,我国实现了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但社会建设事业严重滞后,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没有解决好经济发展的目的问题?因为社会事业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所以社会事业滞后也就是没有解决后“以人为本”的目的问题?

(3)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社会社会事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4)以人为本要正确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①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②发展经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的关系;

③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2. 坚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政策?解决贫富差距扩大问题?

【解题思路】

(1)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分扩大的主要表现;

(2)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分扩大问题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3)解决分配不公的政策和措施;

(4)解决分配不公要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5)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6)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联系?

【答案要点】

(1)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分扩大的主要表现

①城乡差距过分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②地区差距过分悬殊?

③行业差距过分悬殊,即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三资企业与非三资企业职工收入差距过大?

④我国贫富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0.4的安全警戒线,有进入“拉美陷阱”的危险?

⑤占全国总人口10%的富裕阶层占有存款总数的60%左右,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在少数人手上?

(2)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分扩大问题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分扩大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内主要因素之一?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分扩大问题,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的着眼点?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到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打造和谐社会的坚强基石?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

(3)解决分配不公的政策和措施

在不影响效率,不否定一部分人先富的前提下,更多地注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使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具体措施是:

①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开支,提高福利补偿?扩大就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倾向;

②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调整,即调整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水平,扩大中高收入队伍,取缔非法收入,逐渐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4)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分悬殊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①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更多地注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②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先富”要尽到劳动和帮助后富的社会责任,提倡奉献精神,为共富做贡献?

③既要克服贫富差距过分悬殊,又要反对平均主义?

(5)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①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以人为本”最根本一条就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使全体人民特别要使弱势群体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②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措施包括扩大就业,提高社会福利补偿?增加公共开支,加强社会建设等内容,这与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全一致的?

(6)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联系

通过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的问题达到分配公平和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的,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而且主要是分配公平;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协调和处理好以分配不公为焦点的各种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3. 正确认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社会?

【解题思路】

(1)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与问题的主要表现;

(2)分析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形成原因;

(3)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4)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

【答案要点】

(1)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与问题的主要表现

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要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其他矛盾的发展变化;

②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很不平衡;

③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增长和科学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④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以分配为中心的利益关系方面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内容;

⑤改革不彻底,不配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民主法制不完善,特别是一些改革发展措施开始损害到一部分群众的利益;

⑥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作风与新形势的要求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中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干群关系成为新的焦点问题,群体事件开始增多?

(2)分析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形成原因

①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根本原因;

②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直接原因;

③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不同步是重要原因;

④执政党能力建设不到位,一些干部党员的素质?能力?作风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3)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①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目标;

②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突出表现;

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方向;

④是进入现代化起飞阶段,各种矛盾凸现的必然要求?

(4)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

①坚持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是根本的认识前提;

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为重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全面发展要求是根本途径;

③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各种体制和机制,以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④坚持民主和法治,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内解决问题,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

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党能力建设,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4. 树立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解题思路】

(1)一些人核心价值体系混乱,社会主义荣辱观严重缺位的主要表现;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

. . . .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与综合复习 一、基本概念 1、管理 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 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决策 是管理的基本要素。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都是管理的职能,而每项职能都要求做 出迅速且明确的决定,这些都是决策问题。 广义定义:人们为了实现目标,根据客观条件,通过调查和研究,在掌握大 量有关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从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满意或合 理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狭义的决策:为达到某个目标,从众多方案中选定一个满意方案的行为,也就是通常 所说的“决定” 、“拍板”、或“决断”。 3、保健因素 是指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积极性、 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4、控制 对组织各方面的活动给以监控,使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组织计划要求保持动 态适应的工作过程。这项工作由管理人员来做,并作为一项管理职能开展,通常称之为“管理控制” 。 5、反馈控制 把组织系统运行的结果返送到组织系统的输入端,与组织预定的计划标准进行比较,然 后找出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并采取措施纠正这种差异的一种控制方法。 6、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宽度,指一个管理者直接管理下级人员的数目。 二、基本原理 1、决策的程序 要使决策有效就要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一般来说,决策的程序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步 骤: (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问题是决策的起点,任何管理组织的进步、发展都是从发现 问题开始,然后做出变革而实现的。这里的问题是指应有的状况和实际之间的差距。 (2)确定决策目标:决策要求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决策的基本含义是抉择,这就要求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可行性方案要具备 3 个条件,能够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有可行性,具有排他性。 (4)分析评选备选方案:鉴定所有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明智地评价备选方案,必须设法预测该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应尽量把所有可能都估计到。 专注专业

管理学原理考前资料(考点)

控制工作的关键是纠正偏差 控制工作的第一个目的是维持现状 能够找到最优方案的决策属于理性决策 能够保持组织获得长期竞争能力的资源是人力 将分公司或组织的一部分出售的战略类型是剥离 管理是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属性,是指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比较和选择,决策需要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通过更大的营销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的战略类型是市场渗透 麦克莱兰的研究表明,对于成功的管理者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是指战略大题: 参谋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 业务过程再造:为了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这些关键的当今绩效指标方面实现剧烈的改进,而对业务过程进行的根本的再思考和激进的再设计。 沟通原理:是指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越是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沟通,整个组织就越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用人之长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就越能使组织得到最大的收益。 组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职位或岗位设计 (2)组织结构的纵向划分 (3)组织结构的横向划分 (4)职权配置 (5)纵横两个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合 (6)组织变革 组织工作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 (2)组织工作是动态的 (3)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系统的特性 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

组织工作的内容 (1)组织工作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组织工作必须明确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各种活动并对之加以分类,这关系到组织中的职位或岗位设计问题 (3)要考虑决定管理宽度,引起组织结构分级的因素是什么?这牵涉到组织结构纵向划分的问题 (4)考虑决定各种类型部门划分的因素是什么?按各种标志划分部门的优缺点有哪些?在把各种业务工作指定给既定的部门时,要考虑哪些因素?这牵涉到组织结构的横向划分问题。将这些活动进行组合以形成可以管理的部门或单位。对组织活动的分类和组合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类型 (5)在上述划分和组合的基础上,还必须将监督各单位或部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个单位的管理者,如何把组织中的职权分散到组织结构的各部门?这牵涉到职权配置的问题 目标管理的特点与局限性 (1)目标管理的概念。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2)目标管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出现于美国的。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使命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以此来达到企业的总目标 (3)目标管理的特点包括以下方面: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强调“自我控制”;促使下放权力;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4)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组织实施;检查和评价;进入下一轮循环 (5)目标管理的局限性包括: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得不够;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目标难以确定;目标一般是短期的;存在不灵活的危险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诸多方面,如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此外,企业还要对股东、媒介、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 过去企业负担过多,是指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企不分,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导致企业应有的经济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使得企业没有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保证了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所应有的经济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2012年管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1 周三多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C)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D)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 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 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B)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A)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C)A.园型沟通 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 D.轮型沟通 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C)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7.(C)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 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 算。 A.经营预算 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 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 这体现了目标的(D) A. 差异性 B.层次性 C. 时间性 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 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 亏平衡时的产量为(C) A. 3000 B.2000 C. 30000 D.20000 10.按照决策的主体,可以将决策分为 (B) A.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B.个体决策和 群体决策 C.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D.确定型、 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11.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 述正确的是(A)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 模 B. 为了保证管理效果,管理幅度越大越 好 C.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 规模成正比关系 D.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组 织结构就呈扁平型 12.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 发挥人才优势,这体现的是领导艺术中 的(C)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价值观: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企业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 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 职责: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确定每个人的职位,明确规定各职位应负担的责任。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管理方法: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管理哲学: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管理幅度: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的下属的数量。 部门化:部门化是将整个管理系统分解、并再分解成若干个相互依存的基本管理单位。它是在管理劳动横向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 集权: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 直线关系:由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产生的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直线关系是一种命令关系,是上级指挥下级的关系。 压力:在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个人面对种种机遇、规定以及追求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一种心理负担。 冲突: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由于在工作方式、利益、性格、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不一致导致彼此相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正强化: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负强化: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 差异性B.层次性 C. 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 A. 3000 B.2000 C. 30000 D.20000 10.按照决策的主体,可以将决策分为() A.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B.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 C.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D.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11.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 B. 为了保证管理效果,管理幅度越大越好 C.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规模成正比关系 D.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组织结构就呈扁平型 12.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发挥人才优势,这体现的是领导艺术中的() A.授权艺术B.决策艺术 C.用人艺术D.创新艺术 13.对应试者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考察,避免以偏概全,这是指人员招聘和选拔原则中的() A.全面考核原则B.公开招聘原则 C.择优录取原则D.公平竞争原则 14.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 A.厂容厂貌B.职工风貌 C.沉淀于企业职工心里的意识形态D.产品形象 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的典型代表 A.领导特质理论B.领导行为理论

管理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1、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活动是()。 A.生产活动 B.经济活动 C.管理活动 D.法律活动【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产生和必要性。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参见教材P35。 2、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参见教材P41。 3、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参见教材P41。 4、肩负制定具体计划职责的管理者是()。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一线管理者【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参见教材P42。

5、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的是()。 A.基层管理者的工作 B.中层管理者的工作 C.高层管理者的工作 D.管理的有效性【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参见教材P43。 6、关于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效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果 B.成功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率 C.沟通对有效的管理者的贡献最大 D.社交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的作用不大【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而成功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参见教材P46。 7、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学具有()。 A.一般性 B.多科性 C.历史性 D.实践性【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历史性体现在: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参见教材P47。 8、对西方社会的管理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的是()。 A.基督教文化 B.巴比伦文化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的主体是() A.员工B.管理工作 C.组织D.管理者 2.在个人道德发展阶段中,个人已做出明确的努力,摆脱其所属团体或社会权威,确定自己的道德准则,这属于() A.前惯例阶段B.惯例阶段 C.后惯例阶段D.原则阶段 3.陈述“企业是干什么的”和“应该干什么”是指企业的() A.使命B.目标 C.政策D.程序 4.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是() A.确定目标B.估量机会 C.确定前提条件D.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企业利用过去的资料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A.外推法B.内推法 C.因果法D.直观法 6.“l+1>2”体现了系统特性中的() A.目的性B.整体性 C.开放性D.交换性 7.被后人尊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的是() A.法约尔B.韦伯 C.泰罗D.梅奥 8.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抽象出管理的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

A.社会合作学派B.经验或案例学派 C.决策学派D.权变学派 9.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组织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是() A.使命B.战略 C.政策D.程序 10.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某家电生产企业将其经营业务扩展到医药、金融、餐饮等领域,这种做法属于() A.集中多元化B.横向多元化 C.同心多元化D.混合多元化 11.“确立一种正式的、用来协调各种活动和任务的框架,以便明确人们在其中各自所扮 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这属于管理的哪项职能() A.计划B.组织 C.领导D.控制 12.下列不属于 ...战略管理特点的是() A.系统性B.长远预见性 C.对外抗争性D.不变性 13.随着市场的发展,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这些行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这说明该类型行业所处环境倾向于() A.简单稳定B.复杂稳定 C.简单动态D.复杂动态 14.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强调抓主要矛盾,类同于计划工作中的() A.限定因素原理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D.改变航道原理 15.某公司一直将中原地区作为其重要的销售市场,今年计划继续增加广告投入,以提 高现有产品在现有市场的占有率,这种做法属于() A.市场开发B.市场渗透 C.前向一体化D.后向一体化

管理学原理试题答案与解析

附件五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试卷(期中□期末□) 姓名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课程适用_____年___月考期测验时间____年___月 ____日(上午、下午、晚上) 测验得分__________ 阅卷人:_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 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 ) A.利用—命令 B.温和—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10.管理的核心是( ) A.决策 B.领导 1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12.头脑风暴法属于( ) A.外推法 B.直观法 C.因果法 D.德尔菲法 13.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 ) 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B.人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14.控制活动应该( ) 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15.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 .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管理目标管理预测决策人员配备激励控制 (15115)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本大题共共小题,二、每小题单项选择题分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管理的性质不包括()A. B. 科学性二重性C. D. 艺术性理论性“”2,对于这件事().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A B .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C D .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A. B. 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C. D. 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4 .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A B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C D .现代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5 .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A BY 型沟通.园型沟通.C D .轮型沟通.全通道型沟通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AB .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CD .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7 ()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A B .投资预算.经营预算C D .成本预算.财务预算8 .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A. B .层次性差异性C. D .先进性时间性96030元,单位变动.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10 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成本为A. 3000 B2000 .C. 30000 D20000 .10 .按照决策的主体,可以将决策分为()A. B .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C. D .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11 .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B. 为了保证管理效果,管理幅度越大越好C .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规模成正比关系D. 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组织结构就呈扁平型12 .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发挥人才优势,这体现的是领导艺术中的()A B .决策艺术.授权艺术C D .创新艺术.用人艺术13 .对应试者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考察,避免以偏概全,这是指人员招聘和选拔原则中的()A B .公开招聘原则.全面考核原则C D .公平竞争原则.择优录取原则14 .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A B .职工风貌.厂容厂貌C D .产品形象.沉淀于企业职工心里的意识形态15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的典型代表. A B .领导行为理论.领导特质理论C D .领导权变理论.领导周期理论(10220)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分,本大题共共小题,每小题三、分多项选择题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A B .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C D .决策制定角色.领导者角色 2 .战略评价就是要保证所选的战略具有()A B .适用性.经济性C D .可接受性.可行性 3 .目标的作用有()A B .激励作用.导向作用C D .考核标准.凝聚作用 4 .预测的类型有()A B .科学与技术预测.社会和政治预测C D .经济预测.环境预测 5 .控制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 B .衡量成效.确立标准C D .改变计划.纠正偏差 6 .激励的作用有()A .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B. 有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的和企业目标统一起来C .有利于员工利益的实现D. 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组织内部的协调和统一 7 .组织结构的类型有()A B .垂直一体化.直线一体化C D .网络制.矩阵制 8 .面试中常见的偏差有().

《管理学原理》考前复习资料(整理).doc

管理学原理考前复习资料 整理:木兰 第一章:(每题的问题后为页码) 1.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10-P11) 答: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四种,分别是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关系:这些职能活动不是整齐地被划分的,通常不是单独或有次序的,而是同时发生的o(Pll)2.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Pll-P12 答:管理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管理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失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可见管理是人类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需要有效的管理,并且也只有通过管理,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管理乂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 3.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他需要扮演哪些的色?具备哪些技能?P15 答: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将管理者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过程中需要履行的特定职责简化为十种角色,再将这十种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的色。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类技能,它们分别是: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管理者在行使四种职能和扮演三类角色时,必须具备这三种技能。这三种技能可以通过管理者的教育和经验获得,其技能水平取决于管理者所处的层级。 4.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8 答:主要内容是:1、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工作定额原则;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标准化原则;5、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6、计划与执行相分离;7、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8、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进行一场“精神革命气 5.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3 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6.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P39-42 答: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为:1、战略管理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人本管理”的思想得到

管理学原理 考前冲刺题

(一)管理与管理学 1. 识记: (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 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P7) A、人际角色:a代表人 b 领导者c联络者; B、信息角色:a监督人b传播者c发言人; 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识记: (1)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3)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 领会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b、标准化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差别计件工资制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

管理学原理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第二版)2013年4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将企业培养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领导者的共识。为此,一些企业的领导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企业内部培训工作,鼓励员工读书,为个人学习创造各种便利条件。这样是否意味着企业已经变成了学习型组织?() A.不是,因为个人学习并不等同于组织学习 B.是,因为组织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人学习就相当于组织学习 C.不是,因为学习型组织更强调创新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需要从实践中摸索 D.是,因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是挖掘和利用知识生产力,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2.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B.既然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精神范畴,就不应当包括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 C.制度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和精神文化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组织文化 D.产品外观与包装是组织文化的外部体现,与精神文化一起构成完整的组织文化3.两个人学习了同样的管理学理论,并在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担任了领导者。但在把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两人的领导效果差异很大。从管理学的特性上看,这是()。 A.管理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B.管理的艺术性所决定的 C.管理的应用性所决定的 D.管理的综合性所决定的 4.某公司新近从基层选拔了一批管理人员担任中层管理职务。上岗之前,公司委托你对他们进行培训,你应当把培训的重点放在()。 A.总结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教训方面 B.熟悉公司有关中层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方面 C.帮助他们完成管理角色的转变方面 D.促进他们重新认识管理职能的重点方面 5.有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发现会议室的窗户很脏,好像很久没有打扫过,便打电话将这件事告诉了行政后勤部负责人,该负责人立刻打电话告诉事务科长,事务科长又打电话给公务班长,公务班长便派了两名员工,很快就将会议室的窗户擦干净。过了一段时间,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这表明该公司在管理存在着什么问题()? A.组织层次太多 B.总经理越能级指挥 C.各部门职责不清 D.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 6.管理上有一条重要的格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这条格言反映的道理是()。 A.如果只有一个方案是可行的,那么这个方案必然是错的 B.鼓励人们探求更多的出路,摆脱唯一选择的困境,力争在多种方案中选择 C.决策方案的拟定是多多益善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复 习

专升本《管理学原理》总共72题共150分 一. (共72题,共150分) 1.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两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恰当()。(2分) 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已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答题结果:错误! 2. “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但是反过来,如果“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2分) 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 B.即使管理无万,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 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 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答题结果:错误! 3. 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说,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但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D.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答题结果:错误! 4. 如果一位管理者认为:解雇其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使余下的80%工人的工作更有保障以及符合股东的利益。这位管理者的伦理观是()。(2分) A.伦理的功利观 B.伦理的权利观 C.公平理论伦理观 D.综合社会契约伦理观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答题结果:错误! 5. 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分) A.一般的文化都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组织文化则可以是在组织努力的情况下形成 B.凡组织文化均具有自我延续性,不会因为领导层的人事变更而即消失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组织文化应该使组织成员面对某些伦理问题时产生多角度的认识

全国自考管理学原理考前押题二.doc

2013年4月全国自考管理学原理考前押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麦克莱兰的研究表明,对于成功的管理者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 A. 安全需要 B. 权力需要 C. 社交需要 D. 成就需要 答案:D 2. 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 A. 科学性和艺术性 B.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C. 历史性和实践性 D. 一般性和多科性 答案:B 3. 权变理论对人的假设是() A. 经济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自我实现人假设 D. 复杂人假设 答案:D 4. 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是指() A. 政策 B. 规划 C. 预算 D. 战略 答案:D 5. 为了比较和选择,决策需要有两个以上的() A. 决策目标 B. 备选方案 C. 决策者 D. 决策方法 答案:B 6. 组织机构越是明确、全面和完整,设计的控制技术越是能反映组织机构中的岗位职责,也 就越有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误差,是指()

A. 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 B. 组织适宜性原理 C. 控制关键点原理 D. 例外情况原理 答案:B 7. 管理是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属性,是指管理的() A. 目的性 B. 必要性 C. 科学性 D. 民主性 答案:B 8. 将分公司或组织的一部分出售的战略类型是() A. 收缩 B. 剥离 C. 清算 D. 并购 答案:B 9. 能够找到最优方案的决策属于() A. 满意决策 B. 理性决策 C. 有限理性决策 D. 合理决策 答案:B 10. 能够保持组织获得长期竞争能力的资源是() A. 人力 B. 物力 C. 财力 D. .信息 答案:A 11. 研究一定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的理论学派是指() A. 沟通中心学派 B. 群体行为学派 C. 社会合作学派 D.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答案:B 12. 通过更大的营销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的战略类型是()

00054《管理学原理》考前精简版(必下)

8.20世纪初,甘特提出图系统法 9.吉尔布雷斯夫妇被人们称之为“动作专家” 10.哈林顿.埃莫森提出提高效率的12条原则:①明确目的②注意局 部和整体的关系③虚心请教④严守规章⑤公平⑥准确,及时,永久性的记录⑦合理调配人,财,物⑧定额和工作进度⑨条件标准化⑩工作方法标准化(11)手续标准化(12)奖励效率 11.法约尔管理理论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2.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管理 理论:①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②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③管理的十四原则④管理要素 13.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①计划②组织③指挥④协调⑤控制 14.法约尔认为企业职能:①管理②技术③商业④财务⑤核算 15.管理的十四原则:⑴分工⑵职权与职责⑶纪律⑷统一指挥⑸统一 领导⑹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⑺个人报酬⑻集中化⑼等级链:管理机构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该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⑽秩序⑾公正⑿任用期稳定⒀首创精神⒁集体精神 16.法约尔认为,一个良好的计划应具有①统一性②持续性③灵活性 ④精确性等特点 17.法约尔被后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18.马克斯.韦伯在管理方面的贡献是在《社会和经济理论》一书中提 出了理想行政组织理论体系,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19.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利作为基础 20..韦伯认为,存在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利:①理性—合法的权利②传 统的权利③超凡的权利 21.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⑴明确的分工⑵自上而下的等级 系统⑶人员的考评和教育⑷职业管理人员⑸遵守规则和纪律⑹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22.韦伯认为,这种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 体系是对人们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的手段 23.厄威克提出提出了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十条原则:⑴目标原则 ⑵专业化原则⑶协调原则⑷职权原则⑸职责原则⑹明确性原则⑺一 致性原则⑻管理宽度原则⑼平衡原则⑽连续性原则 24.克利克和厄威克合编的《管理科学论文集》 25.有关霍桑试验的总结主要集中在他的两本书《工业文明的人类问 题》(1933年)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年) 26.1924年——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 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27.霍桑试验的结论:①职工是“社会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 组织”③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④存在着霍桑效应 28.古典管理理论把人视为“经济人” 29.1947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 为科学这一名称 30.狭义的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学的内容有:⑴个体行为理论:1、有 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①激励内容理论②激励过程理论③激励强化理论2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X理论——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⑵团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介于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之间,主要包括团体动力、信息、交流、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⑶组织行为理论: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3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很多从不同流派研究管理问题的流 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32.管理理论丛林包括的主要学派有:⑴管理过程学派:基本观点: ①管理是一个过程②管理过程的职能有5个,计划工作,组织工作, 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③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④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法约尔被认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⑵社会合作学派:最早从社会学角度系统研究管理问题的代表人物是曾任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的切斯特.巴纳德。怀特.贝克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法合力” 贝克指出,企业中的组织结合力包括:①职能规范系统②职位系统③沟通系统④奖惩制度⑤组织规程⑶经验或案例学派⑷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获伯格的“动机保健理论” (又称“双因素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等⑸群体行为学派: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是梅奥和霍桑试验⑹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合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互协调⑺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⑻沟通(信息)中心学派:代表人物:李维特,纽曼,香农,韦弗⑼数学(“管理科学”)学派⑽变理论学派:它认为在管理中药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通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33.3C指变化、顾客、竞争 34.战略管理中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包括:⑴变化是企业外部环 境的主要特征之一⑵顾客方与生产经销方力量对比的逆转是企业外部环境的二个主要特征⑶无所不在的竞争是企业外部环境的第三个主要特征 35.战略管理: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 1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大题:单选题,10分,每题1分 1. 西方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孔茨 B 西蒙 C 梅奥 D 伍德沃德 2 .管理跨度原则可以理解为()。 A 职位的职权和职责对等一致 B 领导者所管理的人员数目应当适当 C 管理人员要求与分工、协作相一致 D 应当授予管理人员一定的职权 3 .美国学者梅奥曾经带领一批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开创了()的早期研究。 A 行为科学学派 B 管理科学学派 C 社会系统学派 D 经验主义学派 4. 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进行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什么是合理的管理幅度,对于下列四种说法,你最赞同哪一种?( )。 A管理幅度越窄,越易控制,管理人员的费用也越低。 B管理幅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但管理人员的费用会大幅度上升。 C管理幅度应视管理者能力、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定。 D管理幅度的确定并不是对任何组织都普遍重要的问题,无须过多考虑。 5 .在计划类型中,按照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可将计划分为()。 A 战略计划、管理计划、作业计划 B 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C 综合计划、项目计划 D 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劳动人事计划、技术改造计划 6 .在管理控制活动中,有一种控制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 这种控制是()。 A 前馈控制 B 反馈控制 C 过程控制 D 间接控制 7.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成熟阶段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A 高关系低工作 B 命令式 C 参与式 D 低工作低关系 8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