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

教案【教学单元首页】第 4 次课授课学时 2

第四讲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导入

通过引言“戴尔?卡耐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导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促进深化自我认识(了解自我)

别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自己的优缺好坏。观察别人的言行,可以从中观照、了解自己。在我们的交往活动中,有时候两方面的评价会有一定的差距,不少人会因此而产生烦恼。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调节两方面的评价,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正确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2、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化进程(了解他人)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团队协作和共赢的社会,早已没有达芬奇(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式的大家,靠个人力量很难实现自我价值。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网络关系以及人们所担当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发展也无从谈起。人际交往与我们密不可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贯穿生命的始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是将来在社会立足的生存需要,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本领。

3、人际交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实现价值)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我们掌握更多社会的信息,了解自己的生活和需要,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中直接的心理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程度。是人们在交往中关系的深度、密切度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联系程度的反映。

组成结构:认知、情感、行为。

二、人际交往

又称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接触,从而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互相影响的过程。通常人际交往有赖于以下条件:

1、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

2、交往过程中有及时的信息反馈。

3、适当的传播通道或传播网络。

4、一定的交往技能和交往愿望。

5、对对方时刻保持尊重。

三、衡量人际关系的指标: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指交往过程中个体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与他人在地理空间上保持的距离。

游戏互动演示:

1、教师在讲课时,信步走入学生中间,在靠近某位学生时,学生会有觉醒反应(表情紧张、不自然等)和阻挡反应(身体的躲、让)。通过演示,导入人际距离的概念。

或:2、点两个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刚上台时学生的距离,在教师反复发出“走近一些”的指令后,学生的反应。通过演示,导入人际距离的概念。

解释:人类学家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此种因情感亲疏而表现的人际间距离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interpersonal distance)。显然,人际距离的变化,是由双方当事人沟通时,在肢体语言上的一种情感性的表示;彼此熟悉者,就亲近一点,彼此陌生时,就保持距离。如一方企图向对方接近,对方将自觉地后退,仍然维持相当的距离。

人际距离实际上是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的“缓冲地带”,一旦受侵犯,就会产生两种本能反应:觉醒反应:(arousal reaction)又称唤起反应,从平静状态中进入警觉状态。

阻挡反应:用言语或非言语(身体语言)姿态,阻挡、阻止或躲避。

人际距离的判断:

亲密距离:亲密距离的近程为0—15CM,亲密无间;远程为15—45CM,表现为亲密关系。

个人距离:有一定的分寸感,便于亲切友好地交谈,近程为45—75CM,出现于朋友间的交往或情侣在公开场合的交往;远程为75—120CM,出现于熟人间的交往。

社交距离:社交性或礼节性的较正式的交往。近程为—,如在工作环境或社交聚会上;远程为—,如上下级交往或商务谈判等场合。

公众距离:在公共场合的人际距离,近程为—,如演讲或讲课等;远程为以外,是几乎容纳一切人的空间,如集会。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类型: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个人与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1、学业型:大学生在学业方面人际关系又有三种基本类型:同班级的学业型人际关系;同学科(专业)的学业型人际关系;相关专业的学业型人际关系。其中第一种是大学中最常见的、持续时间最长、最牢靠的人际关系;第二种是由于专业的原因,很容易形成共同的话语,并时常打破年龄和年级界限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学术交往,从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比较松散的人际关系;第三种是由于学业关系,也不时聚在一起进行学术的交往,并形成一种沙龙式的人际关系。

2、同乡型:地域方面的人际关系,也称老乡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延续,大学生参与了多种业余活动后,纯粹老乡之间的交往便逐渐减少而被其它人际交往所取代。

3、兴趣型:由于情趣相同,在课余生活和社团活动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

4、同室型: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班级集中的人际关系的表露更自然,更具体、更直接。这种关系一般有三种基本类型:友好关系型、淡漠关系型和对立关系型。影响宿舍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以及自私、固执、任性、不守信用等不良个性品质,而纯粹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因素,则处于次要地位。

5、情缘型:大学生异性之间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异性大学生之间正常的交往,对于大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6、网友型: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称网际关系,就是以网络和数字符合信息为中介,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具有虚拟化和不确定的特点。

二、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1、文化因素:举例:东西方打招呼的文化差异,东方人(作揖、鞠躬等避免身体接触的方式)和西方人(握手、拥抱、亲吻等身体接触的方式)

2、情境因素:原本的陌生人在特殊情况下互相救助,如512汶川地震、723温州地铁事故、927上海地铁事故

《上海地铁追尾之危情与温情黑暗中相互搀扶》

9月27日下午,上海轨交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后,在救援人员到达前,乘客们相互间展开自救,避免了慌乱的发生。

记者在瑞金医院遇到了伤者施先生,他事发时在前辆列车的第三节车厢。他说,事发前列车广播通知有“信号故障”,便在豫园至老西门的区段内停了半个多小时,谁料之后突然一声巨响,“我们

以为是爆炸。”乘客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从后方而来的冲击力,车厢内随即发出尖叫声,有乘客开始往前跑,车厢内乱作一团。

“我和其他乘客叫大家不要跑,镇定些。”施先生称,不少尚能行动的老人被搀扶到座位上,此外地上还躺着部分乘客,不少人身上都有渗血。

在等待了约15分钟后,有消防人员首先进入车厢,并带领大家往车前走。一路上,施先生看到多名躺在座位上的伤者,由于无法行动,只得在原地等候。而一些年长者则被年轻乘客搀扶着往前走,“基本都是乘客自己互相帮助,搀扶着走的”。

在瑞金医院急诊大厅,记者发现收治的50多名伤者中,部分人的家属已经到达,其他一些则在医生和护士的陪伴下就诊。原不互相认识的乘客,则在相互慰问伤情,借用手机给家里报平安。

3、社会地位: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社会中结成多种社会关系,都可能获得多种社会地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人们的社会地位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序列,如阶级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职业地位、权力声望地位等,这些社会地位之间互相交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先赋地位与自获地位两类。前者指先天固定的地位,如世袭贵族、世袭奴隶、父与子等。后者指靠后天努力获取的地位,如教授、工程师、厂长等。

4、个体因素: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个体早期依恋类型、主观心理因素、人际交往技巧等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极端的首因效应:一见钟情。

晕轮效应(英文The 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例:唐骏学历门事件。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例:广东人、教师、工程师等不同的角色举例,可随机。

投射效应:所谓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故事:宋代着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我们推断的他人想法,往往其实是自己的想法。

角色固着:沉溺于某个角色之中,不能及时转化到其他的角色中去。要克服角色固着的心理障碍,就得学会调节角色行为,即根据身份和场景的变化而改变自己。人人大脑里都有一套警戒调节系统,会根据情况随时调节人的行为。

点击音乐,播放,可放片头一小段,让学生猜一下是什么歌曲。SHE《我不想长大》

歌词:

为什么就是找不到不谢的玫瑰花

为什么遇见的王子都不够王子啊

我并不期盼他会有玻璃鞋和白马

我惊讶的是情话竟然会变成谎话

为什么幸福的青鸟要飞得那么高

为什么苹果和拥抱都可能是毒药

我从没想过有了他还孤单的可怕

我突然想起从前陪我那个洋娃娃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我就会失去他

我深爱的他深爱我的他已经变得不像他

怎么会爱上别个她

为什么水晶球里面看不出他在变

为什么结局没欢笑而是泪流满面

我愿意在他回来前继续安静沉睡

但他已去到别座城堡吻另一双嘴

为什么对流星许愿却从来没实现

为什么英勇的骑士会比龙还危险

我当然知道这世界不会完美无暇

我只求爱情能够不要那么样复杂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我就会失去他

我深爱的他深爱我的他已经变得不像他

怎么会爱上别个她

让我们回去从前好不好天真愚蠢快乐美好

第三节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

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1、定向关系: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注意也是选择,它本身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比如在我们选择恋人时,某些与我们观念中理想的情人形象相接近的那些异性,尤其会吸引我们的注意。

与注意不同,抉择是理性的决策。而注意的选择是自发的,非理性的。我们究竟决定选择谁作为交往对象,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要经过自觉的选择过程。只有那些在我们的价值观念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我们才会选作交往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对象。

初步沟通是我们在选定一定的交往对象之后,试图与这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实际行动。目的是对别人获得一个最初步的了解,以便使自己知道是否可以与对方有更进一步的交往,从而使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明确的定向。由于初步沟通实际上是试图建立更深刻关系的尝试,因此,尽管我们所暴露的有关自我的信息是最表面的,但我们都希望在初步沟通过程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使以后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积极的定向。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其时间跨度随不同的情况而不同。邂逅相遇而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完成。而对于可能有经常的接触机会而彼此又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卫倾向的人,这一阶段要经过长时间沟通才能完成。

2、情感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根本的方面。尽管在这一阶段人们在双方关系上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双方的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还都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3、感情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在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双方的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广泛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同别人的关系并没有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是仅仅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因素

相近因素:相近指人们生活、工作和活动的空间距离上的邻近性。(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桌关系、室友关系)

相似因素:人际关系的双方在某些方面或多方面的相似性。(志同道合:共同语言、相似的成长背景、相似的经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偶像等)

互补因素:在物质或精神上需求的互补性。(补偿性: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报考某所学校或获得某个学位等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在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以后,孩子会由于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出现厌学,毕业后“啃老”、不工作都与此有关。)

三、人际发展技巧:

1、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善意行为:人们喜欢赞同他们的人,而不喜欢反对他们的人;人们喜欢喜欢他们的人,而不喜欢不喜欢他们的人;人们首先关心的常常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人们的本性是自利的,但也有利他的一面;人们能容忍别人自利,但不能容忍别人自私,也就是说,人们可以理解认可那些利己但不损害别人的人,但不会喜欢那些损人利己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主动的善意行为,可以吸引他人的注意与好感。

能力吸引: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较的压力,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才能不会对吸引力有帮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外貌吸引: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给人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

性格吸引:是一个人的内在美,主要指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模式,比如是直率或拘谨,是坦诚或虚伪,是勇敢或怯懦,是智勇双全或轻举妄动等等。

熟识吸引: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常常见面也利于彼此了解,使得相互喜欢。

态度吸引: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态度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态度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比如一个人青年人对志愿者的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那是因为这些活动可以使他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表达、这种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

2、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自我暴露能够促进相互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增进感情、密切关系;通过自我暴露还可以进行心理调试;通过自我暴露可以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增进自信心等。对自我暴露的消极认识,学生们认为自我表露会暴露自身弱点,别人可能会利用表露者的弱点伤害他;过多表露自身评价会降低,遭到孤立等。权衡自我暴露的益处与危险,多数学生认为还是积极作用多于消极作用。自我暴露是自愿的;自我暴露是有意的;自我暴露是真实的。

自我暴露分两种:一是低危险性暴露(姓名、籍贯等);另一种是高危险性的(个人情感经历等)。

四、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可在讲授前加入互动:

教师:上课到现在大家都比较累,我们现在活动一下,放松一下。伸个懒腰,做个深呼吸。好,所有的同学向左转,伸出你们的手,放在左边同学的肩上,给他们捏一捏,锤一锤……

学生互动(会出现很多情况,如有同学恶作剧等)

教师:好,差不多了,现在大家集体向后转,给右边的同学捏一捏,锤一锤……

导入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相互性。

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平等原则:与人交往应做到一视同仁,不要爱富嫌贫,不能因为家庭背景、地位职权等方面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平等待人就不能盛气凌人,不能太嚣张。平等待人就是要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平等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

尊重原则:尊重包括两个方面:自尊和尊重他人。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都要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不要自暴自弃。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价值。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诚信原则:只有诚以待人,胸无城府,才能产生感情的共鸣,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没有人会喜欢虚情假意,多少夸夸其谈都会败下阵来。

宽容原则: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产生一些矛盾冲突。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宽容别人,不斤斤计较,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先犯我,礼让三分。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陷入人际纠纷,这样我们会浪费很多时间,同时也变得很自私自利变得很渺小。

小知识:受人喜爱的性格因素

对待现实的态度与处理社会关系方面:热情、友善、同情、助人、交往,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有进取精神,勤奋认真。

在理智特征上:观察力强、善于记住所接触的人和事,有丰富的想象力,有较强的逻辑性,有创新意识与创造性。

在情绪特征上: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乐观开朗,豁达大度,情绪稳定平衡,有幽默感。

在意志特征上:有自制力,沉着稳重,坚韧不拔,积极主动,耐心细致。

第四节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心理访谈:宿舍你我他》

讨论:你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吗?你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有哪些困扰?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困扰?

二、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教材P130-132)

1、培养健全人格

2、克服交往中的偏见

3、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4、学会道歉

5、学会赞美

6、学会批评

7、学会自我监控

8、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交往能力

图:《避免言语的伤害》

课后作业:

利用教材P136《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根据量表结果及解释,思考:如何更好地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教案【末页】

注:教案首页和末页中间为授课内容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冲突的心理学研究计划书修改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冲突的心理学研究计划书 一、研究背景: 当今大学生寝室普遍存在关系紧张的现象,这些长期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亟待解决。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中也有“和谐”这一词语,“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点,大学校园也需要和谐,而建设和谐校园就要求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同时,和谐的寝 室人际关系将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1、大学生寝室关系紧张文图亟待解决。寝室是大学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最独特的生活单元,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活中在与不同地区的室友们磨合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 生发展的重要性,也亲身体会到许多由于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的事端。目前的研究认为:总体上,我国大学生寝室人际气氛良好,但是部分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马加爵杀人案、复旦投毒案等我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谢室友不杀之恩”也 成为了一个苦涩的笑料。因此如何处理寝室内部的人际关系问题是高校学生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 2、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和谐寝室。在这个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和密切的社 会,新世纪的人才要具有正确的交往意识、较强的合作精神、高超的交际技巧,以促进交流 合作,共同推动事业发展,社会进步。因此作为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来源,大学生不仅要有发达的智力和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交往能力,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寝室成员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是大学生必须面对也是直接交往时间最长的人际关系,同时大学生人生观、价 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寝室氛围和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搞好寝室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促进。 3、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理论与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金盛华老师指出:人类 的人际关系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高度影响身体健康和 心理健康,但其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比之对身体健康更大。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 临着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而严重的人际关系紧张将给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带来不安及压抑。目前,寝室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交往、娱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最直接参与的人际交往场所。寝室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一个基本的环节,也成为衡量大学 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和为人处世的一杆小标尺。 --- 参考《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大学寝室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寝室人际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得生活和学习质量,甚至是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但是从入学到现在,我们生活的寝室中总不免出现一些冲突,我们也从新闻等其他渠道听到一些特别紧张的寝室冲突的事例。对于这些冲突的原因、 过程和解决方法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去了解这些冲突的根源,寻找良好的防止和解决冲突 的方法,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助于建设和谐寝室。 2、研究的意义: 理论价值: (1)丰富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 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特布斯(StewartL.Tubbs)运用系统论方法对小群体进行专门研究,并提出小群体互动的一般系统模型。模型包括三个部分,即相关背景因素、内 在影响和结果。寝室群体是一个典型的小群体,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可以丰富小群体理论的 研究。(《小群体互动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王甫勤,顾源;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活动课教案

大学生人际关系活动课参考教案 心理中心2016.11.16 为了加强和促进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让同学们能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人际沟通、合作、信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教学的第二次教学为活动课,请各位承担人际关系教学课程的老师在第一理论课结束的时候向同学们布置下一次活动课的内容和要求,并各位班长和心理委员负责督促落实。要求如下: (1)每个同学找到一个搭档组成一个两人小组,在接下来的一周两人小组在一起多观察、交流,每个小组自备一个眼罩(怎么制作自己想办法解决)、两张白纸,在下一次人际关系活动课上带到教室开展活动使用。 (2)班级的每个同学自制一张图文并茂的自我小画像(介绍自己的特点、爱好、兴趣、成长历程等),按班级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交流分享活动,分享活动期间可以提前体验第三项活动内容团体小游戏,加强学习小组成员的认识和了解,到时小组在课堂中展示。 课程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学(90分钟) 一、戴高帽(15分钟) 1、目标:通过自我肯定和被他人肯定的体验,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增强自信心,勇于创新尝试。 2、时间:一般为15分钟 3、操作: (1)在训练中进行按上周配对两人为一个小组开展交流。 (2)根据上一周的交流、观察,两人中一人先夸奖自己的优点,赞扬要真诚,内容越丰富、越完整越好。在说话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对方且声音要洪亮。(4)双方交换角色,按上述要求再做一次 (5)讨论。交流完后成员谈自己的体会,大家一块共享训练成果。

大家交流结束后,可以请几组同学上台讲讲这周一的经历,谈谈听到赞扬后的自我认识和感受。 教师结论:(1)自我肯定、被人肯定和肯定他人的感觉都是非常好的,这样的一个心态,不做任何事情,我相信都会很容易成功的,管做任何事情,我相信都会很容易成功的,因为你的思想会决定你的态度,你的态度决定你的行动,而你的行为会产生结果。 (2)自卑的原因可以来自对方,但更多的来自自己的错误评价。事实上,很多同学都优秀,但往往因为偶尔的挫折就失去信心,所以纠正个人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纠正个人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3)肯定自我以及被人肯定,心中有种成就感,觉得活在世上有一定的价值。 二、人际的沟通游戏:“我说你画”(15分钟) 1、活动准备材料 教师准备按班级一半的人数准备图片1和图片2(见附件1) 学生自备A4 白纸一张。 2.活动过程 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课堂上教师给每组中的一名成员发一张图片1(见图片1,请各位老师上课前提前根据班级的人数打印好),并确保另一名成员无法看到。然后请前者向后者描述图片的内容,后者根据前者的描述在提前准备的白纸上画出该图片。要求在描述的过程中,只能通过言语表达。不能用手比画。比比看哪一组画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每组中的两个成员交换角色,教师出示图2((见图片2,请各位老师上课前提前根据班级的人数打印好)),重复上述游戏。 3.分享环节:请几组同学分享这个过程的感悟和收获 4.教师点评 人际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时候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听到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双方要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三、团体小游戏“坐地起身”(15分钟)(这个游戏可以提前布置下去用课余交流的时间完成,在课堂上可根据时间安排挑选一些小组上来展示成果就可以了。) 1.游戏操作:各个小组内先派出两名成员,背靠背、臀部贴地、双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当小组长发出“开始”的指令时,两人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过程中,手不能松开,也不能触碰地面。如果成功站起,则该小组继续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败则重新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类推,小组成员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为胜方。 2.按学习小组的同学为单位参加坐地起身的游戏,一次可以2-3个小组到讲台的空地上完成这项活动。(根据课堂时间安排可以选择代表小组上台展示) 3.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负责发出“开始”的指令,并监督各小组不要犯规。 四、人际关系游戏:信任之旅(20分钟)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 节次名称学时分配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1学时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及原则 1学时 第三节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 1学时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人际交往的含义及意义; 2、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及心理效应; 3、让学生理解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4、通过学习,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教学过程的组织:列举的实验与实例,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带入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讨论、练习、作业的布置与安排: 作业: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求:要有个人的观点;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增加信息量;字数在2000字以上;1周完成,严格收交作业时间;严禁抄袭,凡出现相同作业均以0分计算。 3、教具、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七、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引入: 故事: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一个人不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于是他去找上帝,上帝先带他去了地狱,他看到所有人都是面黄肌瘦,但面前都是美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双长长的筷子,很多人都在努力吃东西,但太长了,永远都吃不进自己嘴里。上帝又带他去了天堂,结果天堂里的人用着同样的筷子,吃着同样的食物,但是个个都红光满面,欢声笑语,原来他们用长筷子吃饭,吃不到自己嘴里,但两个人可以相互喂饭,也其乐无穷。) 这个故事包含了人际交往方面的什么寓意呢—→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积极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感受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感受大学生们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了,从大一开始,大学生的孤独骄傲,独来独往,狭隘自私的缺陷开始在人际关系中暴露出来。宿舍问题,人际失调,交往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都表现出来;高傲,自卑,孤独,无聊,无望恐惧等心理或多或少都出现在每个同学心中。很多同学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往往时间不长就失去了耐心和宽容,并抱怨,大学同学太自私,太难相处了。几乎每个人都在历数别人交往中的缺点与不是,几乎大家都感到大学的人际关系复杂。同时,同学们的交往范围大大延伸,他们积极主动与老师校外社会沟通交流,渴望从他们中间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体验。然而,宿舍里的人都难以相处,更何况走向社会呢?交往中语言艺术和技术技巧的缺乏,认知偏差等等,带给他们的是更多的打击和困惑。美国心理学家巴克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因此,人生需要友情,人生需要交往,人生需要自我的形象推销与展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人生的公关。通过对人际关系心理学一学期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同时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人际关系心理学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怎样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都是我们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如何树立正确人际关系心理观,通过合理学习来建立和发展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成了一个重要和严肃的现实问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例如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态度调查等。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时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来说人际交往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亦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我们学习人际交往有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幸福、学习和发展。 西方的人际关系心理理论有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45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由默里提出来成就动机。3、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期望理论.4、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1965年提出来的公平理论,该理论探讨在社会比较中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的报酬之间如何保持平衡的理论。5、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德提出来的归因理论。 从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学到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交互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境控制原则。在如何建立人际关系方面必须重视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其中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有艾根的SOLER模式,戴尔卡内基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六条途径。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影响人际吸引的人因素主要有1、熟悉a、熟悉引起喜欢,b、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2、个性特征,a、才能。b、外貌吸引力,c、个性品质。3、相似和互补,a、相似,b、互补。4、爱情 a、爱情的三个重要因素,b、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的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首先,

人际关系学教案

人际关系学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 ●平时作业:40% ●期末考查:50% ●平时考勤:10% ●注:随机三次点名未到者,0分处理。 金钱可以买到房子不一定买得到家; 金钱可以买得到婚姻不一定买得到爱情; 金钱可以买得到钟表不一定买得到时间; 金钱可以买得到药品不一定买得到健康; 金钱可以买得到血液不一定买得到生命; 金钱可以买得到注目不一定买得到尊重。 ●如果不懂情商,从现在起,我们宣布,你落伍了! 美国《时代周刊》 定义: ●简称EQ,(Emotion Quotient)又称情绪智力或者情绪商数。 它是指一种情绪的智慧,是一系列与人的素质有关的情感心理素质和处理情绪的能力。 案例:人生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 1995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探险家蒙塔尔只身下到一个200米深的洞穴,独自生活一年。洞穴里设施完备,有足够的食物,有卧室,卫生间甚至一个小小的植物园,但没有人事纠葛。一年后,当他出来,体重减轻了21公斤,脸色苍白,反应迟钝,弱不禁风,大脑混沌,情绪低落,说话结巴,很多词汇都忘了,与原先的他判若两人。后来他说:“我一个人在洞中生活,孤独得快要发疯甚至好几次都想到自杀。我现在明白了,人生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

正确看待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助推器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营销大师卡耐基先生,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 成功=15%的专业技术知识+85%的为人处事。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15%依靠专业技术知识,85%依靠为人处事的技巧。协调好人际关系能让个人得到他人的认同与肯定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人的心理保健,促进心理的健康 我们生活在一个矛盾的社会中…… (二)对社会对集体的意义: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必要条件。 1.人际交往是构成人类社会整体存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 2.处理和协调好人际关系是增强群体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群体目标的重要保证。 3.改良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发展。 (二)几种错误的观点: 1.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他人底事——各人自扫门前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吃的是自己享用了,不可简陋;穿的是给别人看的,不必太在意) 2.搞好人际关系就是要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实在令人鄙夷 思考:拍马屁是否应该提倡? 做人十诀,也是人际关系成功的十大要领。 一表人才,两套西装 三杯酒量,四圈麻将 五方交游,六出祁山 七术打马,八口吹牛 九分努力,十分忍耐 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实质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定义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这条定义强调了两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 摘要: 交往时人类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无论人生的哪个阶段,都离不开人际交往。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和幸福是与和他人的交往相联系的;人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等,也同样与他人的交往分不开。 人际交往不仅决定着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而且也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如果人际交往良好,就会产生积极的心理适应,使人心情舒畅地学习与生活,如果人际交往不良,就会造成人际关系失调,引起消极的心理适应,使人心情苦闷,紧张不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亚里士多德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进入了大学的殿堂的新生们,可能首先发现大学与中学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大学,人际之间的交往占了很大的一部份,你必须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同学、老师、宿管以及社会上的人等等。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如何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交往,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学习与思考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马加爵事件,那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际交往,从而使自己心理扭曲,而走上了杀人的道路。 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物质层面的交往,具体表现为金钱、货物的交换,以及劳动力的交换,反映人际、群际间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人生物质交往时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任何人都无法越过一定的经济关系而超然存在。 2、知识信息的交流。这是人际间借助于言语与非言语的媒体所实现的知识信息的共享,是思想关联的沟通过程,也是口头的与非口头的交际过程。 3、心灵对话、人格碰撞的过程。在交往全面而深刻的展开的过程中,相互间不仅是交往物质形态的东西,也不仅是交流信息,处理具体的事物,而是在有意无意地表明各自的人生态度与追求,是在表现一种对整个世界精神、人生意义的关注,表明各自的人格倾向、心灵冯妙。人的肉体终究有一天会随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消失、毁灭,但他们心灵中的某些精神却可能是永恒的。 交往的真正意义、价值是为了寻求真诚的友谊和合作,是在每一次思想的“欢宴”、精神的“会餐”中,开阔视野,吸收营养,从而深入人心,改造人生的。 二、人际交往重要性 1、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与其照看着之间通过积极的交往,形成稳定的亲密关系,以满足

《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 已看

《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A)。 A、冯特 B、梅奥 C、莱维特 D、勒温 2、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3、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B )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 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 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B ) 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1933 D、20世纪60年代 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 A、骊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流派是(D ) A、象征性交往理论 B、群体动力学 C、社会互动理论 D、公平理论 7、在诸多学科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哪门学科的联系最密切?(C ) A、社会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类学 8、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D )。 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D、发展新型有人际关系 9、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的阶段是( B )。 A、注意阶段 B、接触阶段 C、融入阶段 D、终止阶段 10、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B ) A、冷漠阶段 B、疏远阶段 C、终止阶段 D、分离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最好就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 2、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人际沟通模式是( B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 3、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的藤式沟通模式是( B )。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4、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5、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通常是(D )。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6、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 C )的人际关系。 A、生活型 B、劳动型 C、活动型 D、学习型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A、马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心理学是在( )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简单 B、健康 C、通约 D、一般 我的答案:C得分 2【单选题】学习心理学要追求( )、不要苛求( )。 A、正确有效 B、有效正确 C、真理逻辑 D、逻辑真理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3【单选题】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 )的局面。 A、稳步向前 B、曲折坎坷 C、百花齐放 D、停滞不前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 4【判断题】心理学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复杂多面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我的答案:√ 6【多选题】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 ) A、美国人养大狗 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 C、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 D、中国人较聪明 我的答案:ABC得分:16.6分 7【判断题】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8【判断题】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我的答案:√ 9【判断题】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0【判断题】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1【判断题】不要用对别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也不要用别人对你的感受评价自己。(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2【判断题】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3【判断题】心理学史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4【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 )。 A、柏拉图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15【单选题】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 A、文字 B、情感 C、哲学 D、民主 我的答案:D得分:10.0分 16【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 )。 A、德谟克利特 B、希波克拉底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 17【单选题】马丁·布伯是( )家 A、政治 B、历史学 C、宗教哲学 D、军事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人际关系主题班会教学案

人际关系主题班会教学案 人际关系也是学校的课程之一,人际对成长有很大关 系,下面就是小编整理人际关系主题班会教案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活动意义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 二、活动内容 怎样使学生了解朋友的重要性,怎样使学生知道在结交朋友上的利弊得失,培养为他人服务的良好态度,怎样使学 生知道如何积极主动地关心、帮助别人,乐于接近周围人,做个被大家欢迎的人,及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形式 讨论、演讲 四、活动准备 1.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朋友的照片。 2.师生动手,共同收集关于“朋友”、“友谊”的精彩例句或古今中外关于“朋友”的感人故事。 3.事先将每个同学的名字写在小纸片上,装入一密 封纸箱中。 五、活动程序 1. 师生对话,了解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 阐明“人及人之间需要真诚的友爱”的观点。

(1)主持人叙述并提问:有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在沙漠中行进,一天,两天,三天,茫茫沙海,渺无人烟,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个沙漠旅行者将需要什么。 (2)学生想象并回答。 (3)教师小结:这个沙漠旅行者除了需要水、食物等生存必需品之外,最需要的将是及人交谈,希望遇到人,能够及人交往,但朋友将更有意义,哪怕是分担痛苦。 (4)主持人提问:我们什么情况下最需要朋友? (5)学生讨论,小组归纳: ①困难的时候——需要获得朋友的帮助。 ②苦恼的时候——需要获得朋友的安慰。 ③孤独的时候——需要获得朋友的陪伴。 ④快乐的时候——需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2.开展“天使及主人”的服务活动,让同学体会相互帮助的活动,每一个人既是天使,又是主人,天使要在一周内为主人服务,项目主要指精神上的安慰,避免物质上的服务。 (1)活动规则:每位同学轮流在事先准备好的纸箱中抽取一位同学的名字,抽到自己者重抽,小纸条由教师写上抽取者名字保存(以备一周后总结) 。你抽到的那位同学即是你主人,你就是他的天使,从现在起一周内,尽量找机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人际交往的内容涉及广泛,包含校内外,可以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个人与班级、个人与学校,与公司企业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青年时期是一个关注交往﹑需要理解﹑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 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对在人际交往中彼此该如何顺畅的沟通﹑增加了解,培养情感这一人生课题有理性的思考。 踏入大学,我们面临着新的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远离家乡,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这中环境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我们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我们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为实现这种需要,首先要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理论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那么什么是人际交往呢?所谓人际交往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消息,转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系列活动,人与人的每次交往只是系列交往活动中的一部分。人际交往这一过程,又会表现出双主动性,双向性,相互认识性等几个特点。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又包含着相同的因素。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又是有联系的。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现实生活中的人,必然要与他人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往。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影响自然界,也相互影响着。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间便发生联系,只有在这种联系范围里,才能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能有生产。”人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也会有不懂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的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心 理 学 院系:环境工程系 班级:环测治理1601 姓名:男人 学号:2016040301

卡耐基说过: “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 。可见,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活的需要, 更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人们常用孟子的那句话来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和为贵”,讲究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醇和、家庭和睦,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学生活三年,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怎样把握好良好的心理,如何使自己能更好地进行与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我们大学生活以及以后融入社会舞台是相当有必要的。当然,选择人际关系心理学这门选课,除了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自己能在课堂学到东西,能正确和周围的人相处,建立自己完善的人际关系网。 人际交往,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在交往中关系的深度、密切度、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联系程度。人际关系是依靠人际交往而建立的,人际关系通过交往表现,又通过交往实现。社会这个大的环境下,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关系状况是现代人取得成功必不可少

的条件。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的同时,更需要高品质的人际关系。不可否认,人际关系关系到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处事的境地甚至是人生的成败!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都希望能拥有多一些朋友,并与他们保持真挚的友谊。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整理了一下我的人际关系。总的来说,我的人际关系应该算是不错的。虽然比不上那些交际能力强的人结识的朋友多,人脉宽,但我认识的人也不少。而且只要是和我认识的,关系比较熟的,大都可以说是和我成了好朋友的了。我觉得我的人际关系网络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只有过一面之缘的,萍水相逢的普通人;二是和我在同一个生活圈里的,关系熟络的,交往较好的朋友;三是和我关系密切的,交情深厚的知心朋友。 我对自己现在的人际关系还算满意。但是,我的人际关系网散布范围小,且漏洞大。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一一为之做一定的评价。首先,谈谈我人际关系好的一面:第一,与朋友、同学等社会关系相当好。这主要是与我个人的性格有关。我的性格虽然有点内向,但是脾气好、与人相处和善,所以只要是我认识的人,关系不会变差。当然在这一点上,我可能还需努力。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第二,与朋友、同学等社会关系能喜悦共享、互帮互助。所谓喜悦共享,我想,并不能与周围任何一个人做到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及技巧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及技巧 一、教学目的:了解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知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了解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运用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点: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懂得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意义,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课题讲授、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根据课件做人际关系课堂问卷测试,得出不同学生不同的人际关系,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大学时期是青年人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和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大学生活免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 六、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交往?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5、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6、人际交往中有哪些特殊效应? 7、如何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8、怎样运用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第三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及技巧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大学时期是青年人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和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大学生活免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健康地学习成长。 同学关系。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关系,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亲情化、家庭化的趋势,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创造一种如同亲属一般和谐稳固的同学关系。 大学生同学间关系比较频繁的场合有三个方面:即班级内的同学关系、宿舍关系与老乡、社团等关系。班级同学交往以学习与班级活动为主;而宿舍同学关系以情感交往与生活交往为主,老乡关系以情感交往为主,社团关系以兴趣与工作交往为主。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问题始终贯穿大学生活时代,随着社会对人的适应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交往也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课题,交往方式和交往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06050] 指定用书:《人际关系心理学》,郑全全、俞国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参考用书:《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人际交往心理学》,高玉祥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自学要求 一、课程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是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从微观的、心理的层面去研究的两人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为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性的边缘学科。在自学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应掌握一些促进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完整、准确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充分了解本教材各节之间的联系。 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分析一般的人际关系心理现象,正确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第二部分课程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说明:第十三、十四、十五章不作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自学要求 1.能正确陈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发展过程。 2.能解释下列术语: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 3.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5.根据儿童与青少年的特点,了解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对象。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的概念。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后者包括处理、调整、改善、发展人际关系。 4.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5.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注意、接触和融合。 6.人际关系恶化的三个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自学要求 1.理解和表述莱维特及戴维斯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2.评价霍桑实验。 3.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理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 4.掌握和应用社会测量法。 二、考核知识点 1.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2.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3.人际关系结构的类型: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4.霍桑实验:由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态度调查等4个实验组成,表明良好人际关系能大大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5.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论。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题目

心理健康: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完整,协调一致;广义,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发展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的设有独特教育目标,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需要专业技能具有自身范式的服务性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辅导内容、辅导活动的方式来规范和设计的课程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系统脱敏:是一种在求治者掌握松弛技术的基础上,使之逐步减少引起其焦虑恐惧紧张的一种心理干预技术 自我开放: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以促使其提高自我认识、促进其自我发展的一种技术 满贯:就是鼓励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起焦虑恐惧的最强烈的情景,坚持到紧张焦虑恐惧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心理干预技术 面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询者的非理性信念,以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一种技术 共情: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是考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 多动症: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型障碍,也称轻微脑功能障碍。 试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改善和提高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需要3.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请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活动效能吻龄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试加以分析一、本体因素1生理因素:遗传分娩发育疾病2心理因素:认知情绪意志个性。二、诱发因素1家庭因素:片面的家庭观念,错误的家庭方式,不良的家庭氛围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偏差,学业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关系紧张。3社会因素:社会经济政治局势的动荡,社会风尚不良,社会文化负面影响。三、自身因素 请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质的理解 1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发展为理念的教育活动2是以学生为中心的3是一种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的4是一种独特教育目标的5是一种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的6是一种服务性的7是一种需要专业技能的8是一种具有自身范式的教育活动 试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主要区别1德育是解决人的社会问题,核心是人生观和道德观问题;心理是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其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2.德育以说服师范为基本手段,心理则是以尊重、共情、真诚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为基本手段3德育重在明理追求反省,心理重在疏导、宣泄4德育把学生当做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的,目的在与提高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归宿感和自豪感;心理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具体人要求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人价值观与成就感5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君子的境界,心理要求学生达到凡人的境界 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内容目标:1总目标:通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

《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教案

人际交往——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恩平市第一中学心理教师:马丽铭 一、设计理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进入中学后,学生将感情的重心逐渐偏向于关系密切的朋友,他们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能够同甘苦、共患难,能够从对方得到支持和帮助,因此对朋友的质量也产生了特殊的要求,认为朋友应该坦率、通情达理、关心别人、保守秘密。而中学生正处于懵懂的青春期,在心理上会产生许多焦躁与不安,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无法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因沟通不良而造成隔阂或误解。所以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对于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在一个良好的人际圈里获得身心的健康并快乐成长。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体验人际交往的相关技巧; 3、使学生掌握“听”、“说”与“拒绝”的人际交往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良好的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体验相关的人际交往技巧; 难点: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人际交往技巧并学会运用。 四、教学时间及教具 1课时45min;计算机、ppt、多媒体教室、相关视频及图片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体验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上课前,先用1分钟时间播放一段公益广告——“心在一起,让世界充满爱”的视频(时长59秒): “我们在寻找一种温暖,然后让幸福像孩子一样,世界那么大,只要我们心在一起,爱会一步一步向上升,希望充满灿烂天地;世界那么大,只要我们心在一起,爱会让每个角落发光,你的未来,你听见了吗?”作为背景音乐,语调语音激励人心,令人振奋,视频里面描绘一副老老少少其乐融融,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相互帮助,勾勒出社会的美好景象,就像里面梭唱,只要我们心在一起,爱会让每个角落发光。 运用播放视频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体验及感受到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很多的乐趣和光彩。营造一种和谐而欢乐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放松,心情愉悦,感受温暖感受幸福。 (一)人际交往重要性 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容易产生性格缺陷。 这段话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都会跟人打交道,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圈会对我们的生活及整个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像刚刚那个短片,大家快乐交往,形成一个和谐的氛围,那么整个世界都将是美好的。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 1.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的人悲观、 忧郁、孤僻,容易消极地评价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容貌、身材、知识、能力、口才甚至衣着等方面不如别人,低人一等,如果遇受到 别人的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为了达到在交往 中的“完美”,不敢涉足新的交往,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造成了人际交往隔阂的局面。 2.自负心理。自负者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变现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高自大,视他人为下级、被教育者。在与他人处事中,过于 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很少考虑对方的需要,有时常常故意使对方陷入出丑、难堪、尴尬地步。自傲的人自 以为是、盛气凌人,傲视一切,从而禁锢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3.羞怯心理。害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年轻人面对新环境的交往活动,常常表现出害羞、胆怯、拘谨不自然。当他们在陌 生人面前,或是在众人面前讲话时感到紧张,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从而他们的举止见人脸红,手足无措。由于害羞者在人际交往中过 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常造成交往双方 的不理解或误解,且无法与人沟通,继而妨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4.猜疑心理。猜疑心是在交往中由于主观推测而产生的对他人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表现为对他人的言行敏感,总认为别人在议 论自己,看不起自己,而对别人总是持不信任的态度,不肯讲真话,戴着假面具与人交往。猜疑是大学生开展交往的大敌,它不仅会使 大学生之间关系松散,也会使同窗好友因疑心作祟而产生裂痕,使 人际交往陷入消极被动的困境。 5.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 的行为。嫉妒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变现为对他人的优点成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选修学习体会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选修学习体会很感谢学校开设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这门选修课程及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从中获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与人际交往有关行为技巧,对人际交往时的心理变化也有了一定的意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周围的人际关系得到恒大程度的提高和进一步的完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选修课程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间的心理明确了方向,对大学生之间健康的人际关系起到指导性作用,开设这门课程很有必要,它会有利于大学生之间正确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我当初选报这门选修课程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象,在闲暇之余反思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以便及时调整端正心理,和与他人相处时对比他人的心理,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作出合理恰当的行为反应,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分寸。事实上,课程的内容也的确是密切关系到这些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泼,在娱乐中,同学们心理得到磨练,学习到正确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 大学生是一个受社会普遍关注的群体,而且大学时期也是人的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据可靠消息显示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存在方方面面的缺陷,人际关系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尝试着做出改变。作为大一新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存在许多的困惑与迷茫,然而在这门选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找到了自我,树立了自我意识,悟懂了“我是谁?”“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来做什么?”“要到哪里去?”等等一些本质性问题。每周六的人际关系选修课程就像是心灵的补给站,每周给心灵充一次电加一次油,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活力与动力。 课堂上的学习让我明白影响人际关系最大的方面是人的品质。通常有良好人格品质的人也会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真诚是吸引他人,赢得别人喜欢,并且与别人保持良好的交往的必需的品质,相反地,虚假做作则是最讨人厌恶的了。了解到这些重要知识,进行有意识的趋向调节,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就变得容易了。 与人交往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对他人形成初步的判断,决定这样的人是否值得深交。然而第一印象往往又具有不准确性,为了避免误解的发生,就要尽量消除头脑中的刻板印象,不以貌取人,以全新的认识来接触他人,这样做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平等对待,得到他人的好感。 与人交往最忌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的想法只能放在自己的头脑里不能以己论彼,转移到别人的身上。大学是一个绽放青春光彩的大杂院,各个反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能人异士,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虚心求教、谦虚待人,坚持自己的位置,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既不夸大别人的优势,也不放大自己的缺点。任何事物都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美丽和闪光点,才能向前进步。 发展人际关系最大的障碍应该是害羞了。在大学生中,害羞现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