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治疗师

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治疗师

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治疗师
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治疗师

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的理解和陪伴对于心灵来说是滋养,对于来访者来说,找到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比找到一个不太靠谱的要困难得多。怎么知道该心理咨询师靠不靠谱呢?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1、他们要有相应的证书。二级、三级的国家证书。

2、要有相应的受训背景。受训的背景非常重要,不是所有的流派都学,看他有没有一个流派系统的跟下来。国内的中德班、中挪班、中美班,任何一个班跟下来有五年的时间,有相应的受训背景了。

3、有学历要求。

4、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感受。不能因为其权威,明明感觉不舒服也强忍着。一个与自己的心理或情绪困扰来回角力的来访者是不需要一个迟钝的,竞争,侵略,虐待性的咨询师的。症状往往是象征性的代表来访者不能表达的东西。接纳的环境能够让来访者觉得安全,在安全的氛围中咨询师用知识技能让来访者呈现那些不能被表达的东西。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是真实的,值得信赖的,非常重要。

5、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流派的咨询师。比如,贝克疗法咨询抑郁症、行为疗法咨询强迫症,精神分析咨询神经症等等。

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中心拥有受训经历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团队,中心心理咨询师均接受过国内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和督导。中心承接来访者在工作压力、情绪困扰、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人生发展、亲子教育、自我成长、家庭婚姻等领域中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对于抑郁、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具有丰富的处理经验。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2000字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2000字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2000 字 文/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樊志军 博客名:我心飞扬1975 暑期,惯例是读书时间。从数本推荐书 目中,我一眼就选中了王维审老师的《做一 个不再困惑的老师》。原因很简单——我一 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十分困惑的老师,乃至于 我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越教越觉得自 己不会教了!”于是,在当当下单,不两日, 书到。也没有刻意苦读,时不时翻上几张, 竟也觉颇有心得。 从这本书的各个章节来看,其实相互之 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而是相当松散独立的。从前言里也可找到答案,这是王老师从 自己曾发表过的上千篇文章里采选而来,可 说是他历年来的反思结晶。作者也没有特意 套用什么深刻玄妙的“理念”来使之“高

大上”。就是这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平实如常的语言,让我读起来犹如朋友间的闲聊,倍觉轻松又有所教益。这可说是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了。 其次,读的时候我时常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王老师许多的经历我也似曾相识,作者的感悟往往也与我不谋而合。 如王老师告诫老师要“坚守住自己的美好”,要有“坚守的方向——做一个安静的老师”;要“寻找坚守的理由——喜欢”;更要“获得坚守的信心”。 王老师一直在书里强调:做一个简单的老师!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而如何变得“简单”,王老师也给指明了方向——要“断舍离”,学会取舍。该放弃的必须毫不犹豫,该坚持的必须坚定不移。“要选择一种有境界的舍弃”。而以往的我,似乎“舍”得过于利落了,乃至该“持”的也持不下去了,不得不说自己有些堕落了。 还有,王老师关于现今教育界的一些乱象的批评也让我大呼痛快!如谈到一些地区和学校开展的看起来“轰轰烈烈”,实则瞎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3篇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3篇 《做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适应时代的潮流;要能把学生教育好,培养国之栋梁;要求教师有高尚的师德,一旦有违背师德的教师出现,就把整个教师群体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受社会舆论的谴责。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我们真的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吗?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带着这些疑惑我拜读了王南老师给大家推荐的陶继新老师的《做幸福的教师》这本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的深入,我才深深的理解,更为陶老师的理论而折服。这本书一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第二部分是打点幸福人生;第三部分是孔子的精神境界。这其中第一部分另我感受颇深,收获很大,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本次的读书心得。 一、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 教师的职业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幸福是一种心态,当你桃李满天下的时候,那种幸福感溢于言表,这时候很难用金钱,社会地位去衡量我们所创造的价值。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才需要很长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十分不容易。我们深知其中的不易,当学生成功时,成就感就油然而生,那我们自然会感到幸福,当我们青丝变为白发时,一届届的学生返回母校看望恩师时,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幸福也是一种状态,只有感到幸福的人,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对于我们来说只有自身感到幸福了,才能给学生带来阳光。试想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老师给学生上课,能让学生幸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为了影响学生,我们要懂得享受我们平常的工作,高高兴兴是一天,愁眉苦脸也是一天,干嘛不让自己高高兴兴去工作呢?所以我们要享受我们所上的每一节课;享受我们所教的每一个有特征的学生,享受和同事们为研究某个热点问题而争论的热火朝天;享受每一分每一

教师读书随笔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有感

教师读书随笔《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 师》有感 我是一个不爱阅读的人,但为了孩子,我们进行了亲自阅读,为了完成任务,我在暑假里阅读了王维审老师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着读着,我逐渐明白了阅读的意义,是把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理顺、吸收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用别人的智慧帮助自己建构自我。 于是我静下心,认真阅读了这本书,我有两点体会。一、我明白了我们该有怎样的师生关系,其实,我刚参加工作时,和书里小张的一样,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尽可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即使学生出现了问题,也是用委婉的语气交流,怕伤学生的自尊心,刚开始还行,但后来课堂纪律越来越差,为了维持基本的课堂秩序,我也开始限制学生的活动,对违反纪律的问题也开始严厉制止。到最后只能靠班主任来维持。其实这件事困惑我很多年,今天不再困惑了,我终于知道了我属于“先宽后严”的老师。从对教师对学生的约束来说,应该是先严后宽,慢慢让习惯成自然,这是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

第二,我终于明白了孩子为什么学不会。我们每位教师应该都有体会,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笨,就数学上而言,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反复讲,讲了不知多少遍了,学生还是听不懂,甚至手把手教,学生照样学不会。这个问题,困扰我多年,我始终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经过王老师的指点。我茅塞顿开。其实我们犯得错误是“摁着牛头吃草”和“杀鸡取卵”。对于大多数“笨”学生,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学,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学习,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排斥心态,而我们为了追求即时的效益,很违心的违背教育原则,把冰冷的教学和生硬的灌输作为主要的工作方法,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的学生。其实对于学生来讲,只要解决了“愿意学”的问题,知识的接受和消化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摒弃纯粹的教学观念,让人性参与到教育之中,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 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做“好玩”的教育。孩子上幼儿园总是拽着妈妈的衣服哭闹,送孩子上幼儿园跟打仗一样,很累,很无奈,为什么不想上幼儿园,不好玩!我们精心备一节课,特别是公开课,学生的反应很平淡,甚至还有学生抠指甲,甚至睡觉,为什么,回答,不好玩!不光孩子是这样,小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书心得精选 范文5篇 信手翻阅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书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书心得1 从教二十几年,如今越来越感觉做一名老师肩负的重任和压力,这份压力来自于家长和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值,所以很多老师和我一样,工作着、累着、沉重着,缺乏幸福感。做为一名教师,幸福感在哪里?带着这样的困惑,我拜读了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值得一读,它给了我很多启示,向我阐释了做个幸福的教师并不难。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做个幸福的教师,一定要学会真诚做人,善待亲朋同事。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首先要学会编织一张洒满阳光的人际网。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梦想,有多高的能力,如果没有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他的绩效与感受必然会受影响。因此,我们无论朴

素地教书,还是勇敢地教改,都须赢得、同事的理解、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肯定。做教育、做研究先做人,在合群中成就你自己,发展壮大你自己。做一个热情的人、真诚的人、善良的人、宽容的人,一个受人欢迎的教师,应该成为我每天的努力与一生的追求。善待同事,与同事和睦相处,只有同事间,情感交融,关系和谐,才能保证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下去生活,去工作!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寻几位导师。导师不只在教育经验上多于自己,更重要的是人生阅历长于自己,与导师保持联系,聆听他们的教诲,让教育的火炬在自己的手中传递,无疑是温情而温暖的。 做个幸福的教师,一定要培养自身良好的心态。 正如教育专家袁卫星老师所说:“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做个幸福的教师,一定要学会享受学生。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在教学中通常我们最头痛这两种学生:一种是调皮捣蛋,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一种是怎么教也教不会的学生,面对这两种学生一定要学会宽容和耐心,原本我一直对学生很严厉,对他们所犯错误有时会忍不住重罚,自从

培训师,从学员处学习提升自己

培训谈(三)--培训师,从学员处学习提升自己 培训谈(三)--培训师,从学员处学习提升自己 经销商基本上都是被厂家请来听讲师培训的。可是,只要讲师能够放下架子,能够跟经销商朋友们深度沟通,并且善于发现与积累,经销商朋友们其实有时也是“一事之师”,也是能教讲师做好培训的! 我曾经被邀请做过不少的经销商培训,跟很多经销商们都交上了朋友。而最近将与很多经销商的交往以及给经销商做的培训作一总结,竟然发现经销商们有时有意无意地启发了我如何做好一场场更为精彩的经销商培训! 案例一: 地点:人民大会堂。 情况:从来没有在这么高规格的国家级会议中心讲过课。接到邀请后,战战兢兢,很是紧张,生怕准备不好,到时发挥失常。于是,赶紧去跟企业沟通,他们的讲课需求是什么,他们对我的讲课有什么特别要求最终了解,这是一次某日化企业的全年经销商盛会,企业为什么在人民大会堂开这次会议,那是因为规模高,给经销商的信心也非常足;企业也想通过此次会议,让讲师来讲一些关于渠道现状、发展趋势、企业运作以及经销商如何做好自我管理的内容,从而让经销商感觉到自己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应该如何与企业在新的理念下进行紧密合作,最终让企业与经销商一起共同努力,达成全年的渠道改革和调整计划。 我为了能消除大家在这种高级别场所的紧张拘束感,在这堂课上与经销商充分互动,体现真正的培训交流而不是来听报告,决定先跟部分有理念的经销商们作一个沟通。我按企业给我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了该企业在东北地区的一个经销商。 张总已经从一个小个体户蜕变成了一个集团化动作的商贸公司总经理,可以说,他也是伴随着很多讲课,在学习中逐步成长的,他对讲师讲课可以说是见多识广,能慧眼识讲师讲课质量的真伪。 他看我这样真诚地请他提供建议,终于将心扉打开,却很言简意赅。他一语道破他们的第一需求:你们讲课的,首先要让我们知道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 分析:其实,大部分经销商都由于自身生意要向前发展,都是求知若渴的。但由于环境、知识等所限,他们对市场的总体认识并不足。他们都其实像一个小学生,学得再多,还是没有高中生一样的知识面广、知识结构全面。所以,他们对培训的要求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什么大道理,而首先是对形势的了解与分析。他们更关心这个环境对其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他们现在处在这个环境的什么位置,讲师能否通过这样的培训,让他们能看到不足和希望,从而培训后,能产生强烈共鸣,让他们有不可遏止的学习与进步的动力。 小结:了解了这些经销商的真实想法,同时还与其他几个经销商沟通,他们都认为,给经销商们讲课,讲师在讲课内容上最好有以下几点需要加强: 1、形势要分析清楚—不要都是宏观的、漫无边际又毫不相关的形势分析,他们很想知道自己到底在市场上是什么位置;他们希望在课堂上提问时讲师能明确地对他们的处境作出分析与研究,并提供指导。 2、经销商的出路与发展要简单明了,切中实际,切实可行—希望在回家之后还能想起来,并且能告诉自己的员工怎么样做。他们希望在回去后自己能做员工的老师,让他们也能接受,并且马上能有效执行。 3、内容客观,立场公正—不要只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给他们强行灌输。这样,他们知道这是一边倒的课,自然对讲师的课堂内容表示怀疑,从而失去耐性听课。 4、实用—不只图听说了什么,希望能为实际留下点什么。他们不是做研究的学者,他们更希望理念与实际高度结合,去解决实际问题。

要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要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发表时间:2015-06-18T09:54:04.017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0期供稿作者:刘军[导读] 善于反思,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应该是一位新时代的公民应有的素质。 刘军新疆石河子一四九团中学832052 一、提出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学的能手,而且要成为本学术领域的专家,能出科研成果,具有学者的素质。网上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其大意是:归根结底,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学生。因此,让教师都成为学者的要求既不现实,也不必要,当然也不恰当。对上述两种彼此对立的意见,笔者无心也无力加以评判,只是认为,和要求教师成为学者相比,让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应该是一个恰当的要求。 善于反思,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应该是一位新时代的公民应有的素质,更是一位教师或学者不可或缺的品格。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走向成熟,才能成长为学者型教师,或者成为一名合格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反思遍及各个领域,但本文仅以数学领域为例进行探讨。 二、分析问题 1.现状。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教师价值观的转变看成是教学改革中的根本问题,认为教师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会自觉地进行教育改革,可事实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要想在改革中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勇于向习俗、传统文化挑战;还要向自我,向人性的弱点挑战。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这样的挑战是很不容易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传统的、习俗的强大或者自我挑战的难度很高,最主要的是这样的“战斗”大多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很多情况下,你还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到来,就已近成为“俘虏”败下阵来。 2.出路。教师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当中的,教师在教学中的许多行为也是无意识的,往往会不自觉的采用“流行”的或“传统”的教学方法,就算你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但是这也不能保证你在教学中的行为是正确的、恰当的。教师要想真正取得教学中的自由,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心理进行分析、反思。这样,才能把你的理念有意识融入日常教学的行为中去,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实例分析。听过很多课都是从“复习提问”开始的。如,在“对数函数”的课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问题1:什么叫反函数?什么样的函数具有反函数?问题2:什么叫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听过课后,我问这位老师为什么要提出这两个问题?他说这是为了讲对数函数做准备。作为一位数学教师,我是理解他的用意的。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要学习对数函数自然要弄清指数函数和反函数啦!可是如果你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一想,学生只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是“对数函数”,至于对数函数是什么东西他并不知道,他也不知道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以及它们与反函数都是有关系的。因此,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他只能机械的就题答题,因而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有意义的,它只能引发学生的回忆,而无法展开有意义的探索活动。 如果把上课的程序改动一下,又会有什么情况呢? 教师在课的开头就指出:我们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也学习过反函数,今天我们就要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为此首先就要问:指数函数是否存在反函数呢?这就要求弄清:问题1:什么样的函数才具有反函数?问题2:指数函数是否满足具有反函数的性质?有了这个总背景,问题1和问题2,就再也不是强加给学生的“教师的问题”,而成为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时,应该解决的问题了!有了这样逻辑上的联系,这些问题就成为学生探索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了。 这个例子说明:教师的许多行为都是不自觉地受到传统、习俗控制的,再加上跟风的习惯,教师只有加强理性的思考,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发出自己的声音、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正确的目标。尽管这一切很难做到,但是,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因为,这种理性精神正是数学的灵魂。 另外,大多数的教师在上课时总是喜欢自己讲,而且讲的时候是神采飞扬,全身心地投入。有些教师明明知道讲多了不好,应该让学生多活动,可是就是做不到。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习惯或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外,还有着更深刻的原因,这就是教师在讲课时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这是因为,作为社会的成员,教师只有在他扮演的社会角色中,才能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做到自我实现,而这一切在讲课时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因此,教师总是喜欢讲课!这是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它可以看成是人类的弱点(另一方面,他也可以看成人类的优点,是有积极意义的),要克服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像学生一样的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明明知道答案要装着不知道,明明有绝妙的解法却要忍着不讲,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呀! 三、解决问题 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赢得这一系列挑战!这是因为,一方面,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充分地发挥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师行为的指导作用,才能激发出理性的力量;另一方面,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只有通过教学的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教师必须端正反思的态度,应该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不断地解剖自己,不断地责问自己,不断地搜寻隐藏在自身教学活动后面的观念和思想,不断地对教学行为做出自我评价。从而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而由于数学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思维,所以这对数学教师就更为重要了。 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特别是,每个数学教师更应该率先成为反思型教师。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1 本周拜读了王维审老师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中"磨难是什么"一节,在书中王教授列举了如今有些青年教师经历的所谓"磨难",列举了柳永、唐寅等大 师级的经历以及自己艰辛的教育历程,件件桩桩无不让人感同身受,唏嘘不已。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王教授刚毕业时的遭遇,致使他毕业后的三年是在非教育状态下度过的:无学生可教,无课可上,老师不像老师,工人不像工人。这对 于一个新教师来说,称得上是磨难,但也恰恰是这三年,让他在孤寂中深入阅读 了大量教育经典,不仅完成教育人生的起始积淀,更让他有了坚韧的教育意志品质。试想倘若王教授当初不是逆境逢生,而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那我们就 少了一位大师级的教育专家。 我不由自主联想到了自己,今年的交流生活可谓艰难。暑期过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被安排到离家20多公里的学校,环境改变了倒是小问题,最头疼的是班里的"天才"学生太多,文化基础太差,很多孩子的背后跟着的是一个特殊的家庭,这让我大大感到"水土不服"。虽然诸多不适,但我仍以满腔的热情迎接挑战,以 满满的爱心来对待班里的孩子。我依照本性给没吃早餐的孩子递上自己的备用口粮;对家庭困难的孩子嘘寒问暖,送学习用品并鼓励他改变现状;跟玩手机的同 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述玩手机的危害,并与其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不厌其 烦地给生活在单亲家庭且与父亲关系僵硬、顶撞老师的孩子进行感恩和励志教

育……我自认为自己的行动足以感动或感化他们,但几个回合后,现实给了我一 个响亮的耳光!这些孩子仍"我行我素",不完成作业的同学周末还是不完成,而 且有百般理由来为自己解脱;早晨迟到的还会姗姗来迟;玩手机的一位同学在周 六与我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通话并保证痛改前非之后的周天又出门玩游戏了……我 感到深深的挫败感,感受到无语无力加无奈!这是怎样的一个班级,这是怎样的 一群孩子啊…… 在班级状况接踵而来让我应接不暇的时候,我也气馁过,过得过且过,甚至想是不是欺负我一个外来人?但这样的念头转瞬即逝,不服输的内心不允许我就 此放弃,我不由想到了张爱玲的:"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孙悟空西天取经 还八十一难呢,这或许也是我们班的磨难吧。既然自己遇到了这些问题,那就见 招拆招吧,我欣然接受所有,我也暗暗告诫自己,必须尽自己所能,全力以赴帮 这群孩子!之后我一如既往,甚至比之前还努力,还用心,针对孩子的习性和状态,竭尽所能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努力使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虽然班级仍 然有状况出现,但我能感觉到学生与我更近了,而且每个孩子都在尝试改变,都 在努力和进步,有什么比这更让老师欣喜的呢?与王教授所遭受的磨难相比,我 的这点事算什么?庆幸的是,读了王教授的这本书之后,我的心更平和了,我愿 意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感谢这本书给我的启迪。 的确,磨难是雕刻人品质的利剑,是鞭策人进步的长绳,是人生的.调和剂 和催化剂,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正如书中引用朱永新所说:"同样的石头,背在肩上就是包袱,踩到脚下就成高度。同样的遭遇,有人哀怨,有人奋起,哀怨者得到包袱,奋起者成就高度。"同样是磨难,如果我们能从中寻找到成长的理由和力量,那么磨难就是一个人成功的拐点和积淀。期待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

做一个幸福教师心得感悟

做一个幸福教师心得感悟 在为期四天的业务学习中,我仔细聆听了各位教育专家关于《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六个篇章的讲解及《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专题讲座,不论从思想的端正亦或是教学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爱岗敬业的更深体会. 很多团队工作的地方都能看到“爱岗敬业“的口号,而真正体会其含义还是在这次学习中,当我们不是迫于其他外来因素,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教育这份工作时,我们便真正的是爱岗了,而此时我们所要做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内心,自然便会用心去爱学生,爱工作,爱所有与之有关的一切,再也不会觉得这些是负担,孩子天真的笑容、一节成功的课堂,家长一句由衷的感谢都是我们幸福的来源,这时我们已经很好地做到了敬业.而这句号召就会具体起来,那些具体的工作也变成一种了与学生交流的工具,于是所有的教学工作都由原来的被要求做变成了我要去做. 2.对“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的折服. 同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爱学生”,张红老师提出的“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让我耳目一新并为之深深折服.当今教育都让我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为什么不像当初的我们那样听话?张红老师便解开了这个问题的关键:传统教育是一种权利教育,而现代教育则是一种能力教育,这就要求做为现代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教授知识水平的能力,还要学会用爱去教育学生以及去教育爱.教育爱的伟大之处是爱的永远是别人的孩子,我们尊重每一个孩子,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孩子,学生到学校需求的是关心,需要的是约束,正因为他们在一天天的成长,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所以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赞赏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也会因他们所犯的错误而着急,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教师因为深爱,所以厚望,因为厚望,而不允许学生犯错.而恰恰此时,做为老师的我一定要学会冷静地去倾听孩

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罗日荣 学校教育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每一件事都是育人之事,从这一点来说,学校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小事。作为教师,每天要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在处理这些事情的同时,教师更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如果不反思,不总结,其结果将是满地“鸡毛蒜皮”——毫无头绪。作为一个教师,该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呢? 一、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有效 有效的行为才能创造价值,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有效,反思自己的备课是否充分,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反思自己的授课方式是否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自己的课堂是否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为学生接受,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反思今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所以对于学生的反思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常态。 二、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学习者 做一辈子教师,就要做一辈子“学生,教师的职业注定了要“活到老,学到老”。要做一个有为的教师,首先就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就需要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网络学习。教师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如计划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有关的教育专著,每周写一篇教育教学反思,每隔一段时间与外校的同行进行一次交流等等,通过阅读、反思、聆听、实践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永葆教育的激情,避免职业倦怠。 三、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研究者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师不能成为应试教育的奴隶,要做教育的研究者,探寻教育的基本规律,探寻教育的科学内涵,教师始终要有一种做教育家的心态。现在的课程改革系统而复杂,内容博大精深,要领会实质、把握精髓,绝非易事。因此,教师始终要研究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何营造班级文化,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何构建学科特色,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等。做课题、写论文固然是研究教育,如果教师觉得很难,一次活动的小结,一次微课题的反思,教育学生的案例的整理,这些都是研究,只要我们教师坚持反思与研究,慢慢的就会善于反思与研究,最后定能找到教育的密码。 四、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服务者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圣地,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身体的时刻。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充当好教育服务者的角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学生做一些服务工作。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服务自己的同事,与同事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自己职业化素养和专业化素质的提高。教师不仅仅要服务学生、服务同行,也要服务家长,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与生活状态,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的零距离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要适时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状态,还要对家长普及必要的教育方法,使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 五、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创造者 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创造是生命存在的本质方式。教育在今天,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和技能上,而应该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的积极人生,这是教育的使命。教师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因此,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应试技能与方法的传授上,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能满足学生的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要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做教育的弄潮儿。

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困惑

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困惑 一、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困惑 困惑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虽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很多教师看来,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似乎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程,并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可是为什么要要采用合作学习?大班额下如何有效组织进行合作学习?常态教学中是不是都需要采用合作学习?我们在喧闹中进行合作,至于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合作学习如何安置?我们没有想明白。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喜欢按照“优差”的原则给学生分组,其结果是有的学生由于思维敏捷,言语流利,因此乐于表达,而有的学生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只听不言,最后连听的兴趣都没有了,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困惑2:变味的夸奖?“你真棒”“嗨、嗨、嗨,你真棒!”这种程式化的教学评价是不少教师很喜欢用的。我们常常看到,不管是什么原因在什么场景下,学生撞对了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学生都会得到如此程式化的肯定。我们还来不及或者没有意识到,日常非规范化评价如何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发展的需求?我们也没有想到这种泛化的评价最终演绎为廉价的夸奖,早已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表扬的泛滥能否对学生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回答真的无懈可击? 困惑3:华彩的课堂?华彩的课堂就如一曲独幕剧,似乎每一个小节,都经过教师的精心打磨。到最后就是舞台走秀,学生的思维被教师所替代、被教师的言语所捆绑,谢幕似乎是完美的休止符,其实学生就是一个被操纵的木偶。我们呼唤有生命力的课堂,我们迫切希望师生共同呼吸。近年来在课堂上,尤其是在公开课、观摩课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一种时尚。教师一声令下,学生马上4—6人围在一起,教室里嗡嗡之声不绝于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当教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其他学生只是陪客、旁观者。 尤其是在大班容量情况下,教师想全面了解每一组的合作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这样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效。这种情况怎样避免? 困惑4:热烈的讨论?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上都安排过“讨论”这一教学环节。我也经常这样做,可随着一次次课堂实践的效果,我对这种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很多的困惑。 首先,我总是感觉每次安排的讨论环节,看似课堂上很热闹、气氛很活跃,可实际上,基本上都是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唱主角,一些成绩一般或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的学生一般都扮演听众或旁观者的角色。我不知道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是讨论的问题难度偏大,还是讨论的问题缺乏吸引力,无法调动起大部分学生的参与性。究竟应该怎么设计讨论的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在问题的探究性和兼顾学生的参与性上我始终无法找准平衡点,因此在效果上就大打折扣。 其次,我还对讨论的时间和过程的掌控上有困惑。一节课中频繁地出现讨论场景是肯定没有太大实效的,一般来说,应该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时,组织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比较合适。但时间上总是控制不好,时间短了,学生交流的

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的体会 老师人人都会当,但是想当一名好老师、让孩子喜欢,让家长信任的老师真的有点难,如果想让自己做一个幸福的老师那就更难了。有时候真的不知从何做起才能向着这个方面去努力、去发展。今天学习了王福强老师的讲座,让我知道了今后我要努力的方向——工作要有心。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要做一个有心人这一点也许每个人都知道,但怎么样做一个有心、用心的老师那还是值得去思考、去反思。“用心”它也是成为幸福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懂得了一个幸福的教师要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这是因为孩子们的成长象蛇蜕皮似的一次次挣扎,老师要帮他们完成这一次次的成长,彼此必然会有摩擦、冲突,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孩子们会经常失去学习、进步甚至

会失去信心。所以一个教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中,要对孩子们保持鼓励性的倾向,让他们时刻感到自信,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不要一味的质问孩子的错,那样反而会失去了我们教育的初衷,我们要学会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我们要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共同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要让自已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欣赏者,并及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鼓励他们下次有更出色的表现。 其实幸福教师就离我们不远,只是有时你不懂得去挽留它珍惜它,如果我们懂得用一颗博大宽容的心去与孩子面对面的去交流,去相处,那你一定会成为一位幸福的教师,快乐将永远伴随着老师和孩子左右。 得胜口中心小学 张志鹏

培训师如何提高自身能力

培训师如何提高自身能力-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如何提高自身的培训能力 1、主要讲过企业文化、新员工入职培训、团队建设及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讲课水平进步空间还很大。 2、培训师的自我修炼,个人觉得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心到 心之官则思。培训工作是思想的交流。培训师面对培训工作,一定要用心。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对培训工作的全身心投入,是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授课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心到的另一层含义是,对自己的培训课程一定要有专业的把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理解。网上找一些课件,应付了事,肯定是做不好培训工作,授课能力也好不到哪里去的。 (2)眼到 首先,培训工作是一个高度交互的活动,需要时刻注意观察培训对象的反应,在培训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照本宣科的培训,得不到受众的欢迎。 其次,眼到也反映在培训师自身业务能力的塑造上。要专注专业领域,关注培训内容的前沿信息,培训课程不能抱残守缺,食古

不化。还要关注培训方法的修炼,及时汲取他人的优秀经验,加以借鉴利用。 (3)口到 培训工作主要依靠口头表达。所以,必须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口才与表达能力是完成培训工作的基本功。 对于培训内容,要说到位,讲透彻,重点突出,泾渭分明。 另外,我们提倡个性化表达,形成独特的培训风格,或风趣幽默,或微言大义,或温文尔雅,或铿锵有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积累素材,并运用到培训工作当中去。 (4)手到 君子动口也动手。培训过程当中,除了充分运用手势等肢体语言强化培训效果之外,还务必强调亲手示范。说一千遍不如带领大家做一遍。动手,可以帮助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还强调培训师通过“我手写我心”的方式多动笔,对培训内容勤思多写,以书面化的方式及时总结专业知识、技能,对提升培训技能和水平也不无裨益。 (5)脚到

谈谈善于思考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谈谈善于思考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 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重要的是善于思考,用心思考是成为一名智慧老师的必要前提。用智慧处理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是一个思考的全过程,也是一位教师所必备的智慧和能力,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通过教师的思考和引导,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只有善于思考的教师,才能使他的教学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新气象.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挤出时间学会思考。 首先,在备课中要善于思考。从我们自身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一节课成功与否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备课不仅是对教学工作的预定和审查,而且也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促进和提高。教师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备课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它凝聚着老师整理归纳,提炼设计,修改反思等心血,与教师上课、辅导,学生做作业,教学效果评价等教学环节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把备课只局限于写教案这一小范

围,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备课的重要性,要深刻理解备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意义。 其次,在课堂中也要善于思考。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情感交流碰撞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以领导者自居,不能以命令式的口吻和学生探讨问题。师生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平等协作的。教师要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学习中的首席。教师要放下架子,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本身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进程,从而从自身的学习实践中悟出规律。 最后,教师应在思考中成长。任何一个教师,哪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

读书心得:《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

读书心得:《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以下是WTT整理的关于《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欢迎大家参阅。 《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1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是的,生命中的幸福就是存在于那些平凡、普通的小事里,要靠我们自己用双手去创造、用心去慢慢体会。然而如何做一位幸福的老师,最近在四间房中心校的引领下拜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这本书后,我却有了别样的感悟。在书中从荆志强老师的独特思想、独特的经历和独特的教学中让我领悟到他独特的魅力。荆志强老师把生本教育和幸福联系起来,这是荆志强老师对他自己教育生涯和教育思考的高度凝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荆志强老师在生本教育中的为师的幸福。 不禁联系到了小学语文课堂。荆老师是高中教师,我是小学老师,教学对象存在着很大差别。如何能让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得以落实呢?这成为了我首要思考的问题。生本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合作、探

究、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教育理念与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人才培养观念也符合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贯彻生本教育理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该如何去做呢?细细思考,我有如下体会: 一、转变语文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习惯于将已有知识和理念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给自身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附上条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不同,每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同,如果强加给他们教师的观点,就扼杀了他们主动思考的天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以往课堂主导的身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自由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想法的同时,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从而达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革新语文教学方法 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因此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兴趣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五下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专题学习中,因课文内容精彩有趣,且文体丰富,有剧本,有相声,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因此可一改常规教学

优秀培训师应该具备的五个能力

1、台上有演讲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讲师,必须要有台上能讲的能力,口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连表达都不行,就不具备作为一个讲师的潜质,更别谈做优秀讲师。我们听陆丰老师的讲课,他是具备很强的台上演讲能力的,思维紧密,逻辑性强,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让人听起来比较舒服。这是一个优秀讲师的特征,简单的话从他口中讲出来却不简单,复杂的话显得通俗易懂,他能把很多大道理简单提炼地讲出来。所以学员更喜欢听。 2、台下有实战的能力。 一个讲师,如果单单只是台上能讲,而没有实战的经验或者台下能战的能力,最多只能算一个普通的讲师,甚至跟一个演讲者没多大区别,如果讲得好就跟听成功学差不多一样。但是优秀的讲师不但台上能讲,台下还有很强的实战力,有多年一线的实战经验,到终端即能战,只有具备有经验又能实战能力的讲师,才更能让人信服,你讲出来的东西才更有说服力。有实战经验的讲师,更容易形成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也更了解学员在一线的情况和亲身感受;有实战经验的讲师,更能从正确的角度教会学员更多技能和知识,让学员少走弯路。陆丰老师这方面似乎缺乏了一些,但是他会讲别人的案例,也有一些自己的亲身体会,但不乏阻碍他是一个优秀的讲师。 3、要有会讲故事的能力。 如果没有多少一线实战经验,也许会影响一个讲师的水平,但是如果会将故事就能把这部分缺点弥补。故事讲好了,也能把精彩案例变为自己的,讲别人的故事、自己的故事都行,关键是要有能把故事讲好的能力。陆丰老师讲故事的能力应该是超强的,我们听他的课发现,他常常讲别人成功的案例,比如别的店长/导购是如何做到的,别人接待顾客的案例,他讲得似乎是自己在接待一样,学员听起来很有情景化。其实他讲自己的不多,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是他能把别人的转化成为自己的,这也是一种高超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哪怕是自己亲历过的一件小事情,陆丰老师都能把它讲好、最大化、经典化。所以为什么很多我们都懂的道理被优秀讲师讲出来会感到心里愕然、很熟悉,其实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而我们没有把它提炼出来,让别人讲出来了而已。 4、要有善于总结案例的能力

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

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 台湾大学有口钟叫“傅钟”,傅钟每天响21下,这源自台大老校长傅斯年的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用来深思的。”傅老的话道出了思考的重要性。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镇西老师当年在四川乐山工作时,教研室的唐建新老师曾对他说:“不要只是不停地奔跑,还应该适当地停下来沉思——通过写作、整理、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李镇西老师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在工作之余,及时记录自己的教育轨迹,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使得“他对自己的教育得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对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科学规律,有了相对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对每一天的工作有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动力与激情。”通过对自身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使他的教育教学逐渐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满足于陀螺似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刻不停地工作,机械般的“奉献”,而不进行思考,那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他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不会得到提升,他的教育就是苍白的。 对教师来说,“教而不思则滞”,因此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开始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通过对一节课进行总

结、分析,不断纠正错误,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清醒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思后方知教之法。教师从事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机与思想的学生,教师工作不是把知识从个人或书本中复制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的消化与吸收,因此,教师不但要“思考”教材如何教,还要“思考”学生如何学,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 思后方知教不足。俗话说“金无足赤”。尽管我们对每一节课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但教学不是演戏,我们的学生也不是演员,教师不可能预设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我们只有对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思考,才能从中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思后方知教之本。教师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探触教育的真谛,才不至于在实践中似盲人摸象。 思后方知教之变。教师只有善于思考,才会发现实践中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才会不满足于现状,激起教育的诗情,不断开拓创新。 思后方有教之魂。只有不断思考,才会厘清教学的灵魂,形成独有的教育思想,才会把呆板的知识变成点燃思维的火炬,而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才

老师读书随笔 读《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有感

老师读书随笔读《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 有感 ;在教育的路上行走,时间越久,你就越会觉得它就是一场修行。还记得当初的“唯成绩论”,以成绩的好坏去判定一位老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以成绩的高低去衡量自己教学的得失,却忽略教育的主题——学生,对学生心灵的关注少之又少,对于他们点滴中的成长忽略不计。就这样走着走着,时不时,我会感觉困惑、倦怠,因为眼前有太多让我们困扰的事情牵绊。 读王维审老师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给予我更多沉静和理性的思考,这本书没有宏大的理论探讨,而是在娓娓道来中消解了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无论从引领成长的“内功”上,还是从文章可读性的“外在”上来说,都是一本难得的教师心灵读本;它很少长篇大论、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用“接地气”的案例解读和教育叙事的笔法解答了教师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疑虑,解读从新教师到杰出教师的成长历程。 一个教学中的意外,一名独特的学生,一堂有缺憾的课以及相悖于教育路上渐行渐远的步伐……它不仅仅是个插曲,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它?如何去面对它?以怎样的心态去解决它? 依稀记得刚上班时自己宏大的理想:做一名学生喜欢,受人尊敬、爱戴的好老师,自己也象王老师书中第一章——成为好老师的第一步中提到的“有一颗愿意成长的心”,“从教育叙事开始”“做一个会反思的教师”,从反思中思量“我们该有怎样的师生关系”,怎样“做一个从容的教师”,并“坚守住心中的美好”,朝着“最重要的是方向”努力着,并记录下自己一路走来的痕迹,可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却把原来的梦想丢弃了,各样各样的事情,疲于应付,就变成了敷衍,打开“百度”东拼西凑,面对使出浑身解数却无动于衷、原地不动的学生,我们纠结、苦恼,却不愿“承认差生的存在”,“选择一种有境界的舍弃”,拥有“抬高一厘米的权利”,“做一个简单的教师”,“不做链条上的那一环”,“给爱一个适当的位置”。 再次思量“分数”,它真的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吗?不尽然,“分数能够说明什么”,它只是检测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一个知识段的掌握程度,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其实,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学到知识有多少,认识的有多少,在实际中会运用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王维审老师说的“及格还是出色”“没有理由放弃对人的关注”,“让教育多一份诗性与美好”,“放下,才能走得更远”。 而在这条道路上,没有亘古不变之法,只能借鉴前人经验,不断地增加智慧才能培养好每一个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为前提,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来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体验”,事必躬亲,循循善诱,集思广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永不放弃对教育智慧的修炼,终身学习,潜心为学,“给心灵一个柔软的着陆点”,给自己一个修复灵魂的机会,不忘记成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