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Daniel Gile

Daniel Gile

Daniel Gile
Daniel Gile

Daniel Gile

e-mail: daniel.gile@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10646774.html,

CURRICULUM VITA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ranslator

Conference Interpreter, member of AIIC

Former mathematicia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perational research)

PhD in Japanese

PhD in Linguistics

Associate Professor, INALCO, Paris, 1987-1995

CERA Chair Professor,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1993

Professor, Université Lumière Lyon 2, 1995-2007

Professor, ESIT, Université Paris 3 – Sorbonne Nouvelle, since 2007 President, European Society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2004-2007, 2007-2010, Member

of EST Advisory Board

Honorary Professor, Shanghai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 Guest Professor, Guangdong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08-2011) Honorary member, Japan Association for Interpretation Studies

Editor of the C IRIN Bulletin

Associate editor, Interpreting, John Benjamins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Target, John Benjamins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The Journal of Specialized Translation, London, UK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Korean Society of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ong Kong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preter Education,

Conference of Interpreter Trainers

Corresponding Member of Meta, University of Montreal, Canada Consulting editor, Ts?yakuhonyakukenky?通訳翻訳研究(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Tokyo, Japan

Member of the Advisory Board, Communicate, online journal of AIIC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ers) Member of the Advisory Board, Language Matters, Universityof South Africa,

Pretori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The Journal for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Southern Afric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Sendebar, Granada, Spain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ydney, Australi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Fachsprache, Germany

Member of the Board of Advisors, MONTI, Spain

Member of the Advisory Board, Translation Studies Librar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dvisor, Doctoral programm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CharlesUniversity, Prague,

Czech Republic

Associate Member of the Centre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ng, Deakin University, Australia

Member of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f the Gerzymisch-Stiftung zur Forderung des wissenschaftlichen Nachwuchs in der übersetzungs- und Dometschwissenschaft,

Saarbrücken, Germany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Interpreting and Research Series, 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China

PUBLICATIONS

About 210 papers

Books

Monographs

Regards sur la recherche en interprétation de conférence

(1995, Lill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Lille)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Training

(1995,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Revised edition published in 2009

La traduction. La comprendre, l’apprendre

(2005,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Also published in Chinese in 2007 : Bi yi xun lian zhi nan

Also published in Arabic in 2009 Al tarjama fahmouha wataaloumouha

Collective volumes

Co-editor with Yves Gambier and Christopher Taylor: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Current Trends in Research(1997,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Co-Editor with Heidrun Gerzymisch-Arbogast, Juliane House and Annely Rothkegel:

Wege der übersetzungs- und Dolmetschforschung. (1999, Tübingen, Gunter Narr

Verlag)

Co-Editor with Helle Dam, Friedel Dubslaff, Bodil Martinsen, Anne Schjoldager: Getting Started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2001,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Co-Editor with Collados Aís, ángela and Manuela Fernández Sánchez:

La evaluación de la calidad en interpretación: investigación (2003, Granada:

Comares)

Co-Editor with Hansen, Gyde and Kirsten Malmkj?r:

Claims, Changes and Challeng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2004,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Laplace, Colette, Marianne Lederer & Daniel Gile (eds).

La traduction et ses métiers. Aspects théoriques et pratiques. Cahiers Champollion N° 12. (2009, Caen: Lettres Modernes Minard)

Gile, Daniel, Gyde Hansen & Nike K. Pokorn (eds.)

Why Translation Studies Matters. (2010,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Guest Editor:

Meta33/1 (1988), Montreal:

Special issue o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Japan

Target7/1 (1995), Leuven and Tel Aviv:

Special issue on Interpreting Research

第六次产业革命研究

第六次产业革命研究 【摘要】从产业本身去探索产业革命,研究产业、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寻找产业革命的源泉,从科学、技术、产业之间变动的乘数效应,研究产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动力系统.从前五次产业革命演进趋势,推演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必然爆发,描述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概貌.从而真正理解研究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产业革命,乘数效应,动力系统,趋势特征 关于产业的基本理论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理论.产业结构(industry structure)的划分,从静态来看,即研究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可以分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瓶颈产业.关于产业的分类方法大致有:马克思的两部类分类法及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主要贡献者,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艾伦-费歇尔(Allen Fisher)于1935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先提出,人类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和人类第一次初级生产阶段相适应的农牧业第二次产业是和工业大规模发展相对应的加工业第三产业是指非物质生产的产业.英国统计学家科林G克拉克(Conlin G Clark)在《安全与进步的条件》中完善了费歇尔法:标准是产业距消费者的远近程度,按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是否可与消费过程分离,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因此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从动态来看,即研究各产业之间相互转化和变动的规律.17世纪威廉·配地(W·Petty)在其着名的《政治术语》的分析中认为,制造业比农业,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创造更高的收入,收入的差异性造成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克拉克在费歇尔基础上,验证了配地的结论,即配地-克拉克法则,认为,由于各产业收入的差距,引起了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然后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和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的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从事广义的服务业社会财富也主要由服务业来生产. 产业循环.所谓产业循环是指由低一级产业体系向高一级产业体系演进的过程,高一级产业包含低级产业的成果.这种产业循环的根本原因就是由科技革命的内在动力所引起,一次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也正是产业循环的标志.产业革命就是产业结构中的某些主导产业发生变革,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质的改变,由更高级的产业体系代替原来低级的产业体系.所以说,产业革命既是推动产业体系迈向高水平产业体系的原动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核心力量. 产业革命的数理模型 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有个函数关系,如果用联立方程经济计量模型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说明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假定科技革命是自变量X,而产业革命是因变量Y,则有Y=f(X).在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内部呈现出乘数效应.假定科技革命内部一种关键技术为X,那么科技链的量变就是Y,它们之间

世界古代文明——希伯来文明

世界古代文明——希伯来文明 希伯来人原来是闪族的一支。闪族起源于阿拉伯沙漠的南部,起初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他们曾三次大规模地向漠北迁移,进入有名的新月沃地。就在这三次大北征中,吸收了这个人类文明摇篮的各种文化,酿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希伯来文化。希伯来人,犹太人正名,希伯来人是古犹太人或古以色列人的称呼。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小小的奇特的民族。论疆域,只有我国最小的省份——海南省那么大;但论文化,却和我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史。他们有流传下来的古代宝贵的文库《圣经》,与中国、印度、希腊的名著并列为影响最深远的四大古文库之一。1、简介希伯来文明诞生于今天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在古代这块地方称为迦南。希伯来人是当今犹太人的祖先。不过,在古代世界中,政治上希伯来人扮演了相对不太重要的角色,它的文明也没有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那么显赫。然而,约在公元前1200 至400年间,希伯来人创立了一种宗教――犹太教,犹太教对于早期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人们把希伯来文明作为西欧文明的来源之一。犹太人至今仍在世界各地起着重要的作用。直至今日犹太人问题仍然是世界事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希伯来人在历史上具有的异乎寻常的重要性。希伯来人就是古代犹太人。他们的祖宗约

在公元前2000年时,从幼发拉底河流域游牧到了迦南地区(今巴勒斯坦),当地人叫他们“哈比鲁人”,意思是从大河那边来的人;后来以一音之转而为希伯来人。公元前1000 年左右,他们有自称“以色列人”,因为相传他们的族祖雅各被神赐名为以色列。传说雅各曾于夜间和天使摔跤,直到天亮,天使叫他改名以色列。他的后代生齿日繁,在巴勒斯坦形成两个部落联盟,北方的叫以色列,人数较多,地盘也较大而肥沃;南方的叫犹大,人数少而土地跷确。大约在统一时期,犹大部落的大卫为王,征服了各部落,成立了统一的王国,国势空前强盛,文化繁荣。但在他的儿子所罗门死后王国分裂为二:北国以色列,南国犹大,先后亡于亚述和新巴比伦,国人或被俘虏,或流亡异国。人们称这些流离在外的人为犹太人。这个称呼是犹太亡国的遗民之意,起初带有贬意,日后约定成俗,称呼也就相沿下来。从此他们挣扎于死亡线上,到公元135年最后一次对罗马帝国起义失败时,结束了“希伯来人”的历史,转入“犹太人”的历史。2、历史(1)民族起源希伯来人原来是闪族的一支。闪族起源于阿拉伯沙漠的南部,起初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他们曾三次大规模地向漠北迁移,进入有名的新月沃地。就在这三次大北征中,吸收了这个人类文明摇篮的各种文化,酿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希伯来文化。第一次北征(约在公元前3000 年光景),从阿拉伯南部迁移到美索不达米亚,和苏美尔人

中英文对照(适用社会学)

专业英语Sociological Terminologies 中英文术语对照 第一部分Part One I-欧洲古典社会学家 Auguste Comte 奥古斯特?孔德 Karl Marx 卡尔?马克思 Herbert Spencer 赫伯特?斯宾塞 Vilfredo Pareto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Ferdinand Toennies 费迪南德?滕尼斯 Emile Durkheim 埃米尔?涂尔干 Georg Simmel 格奥尔格?齐美尔 Gaetano Mosca 加耶塔诺?莫斯卡 Max Weber 马克斯?韦伯 Leonard T. Hobhouse 莱奥纳多。T。霍布豪斯 Robert Michels 罗伯特?米歇尔斯 II-北美古典社会学家 William Graham Sumner 威廉姆?格拉汉姆?萨姆纳 Lester Ward 莱斯特?沃德 Albion Small 阿比奥?斯莫尔 Franklin Giddings 弗兰克林?吉丁斯 Thorstein Veblen 索斯坦?凡勃伦 George Herbert Mead 乔治?赫伯特?米德 W. I. Thomas W。I。托马斯 Charles Horton Cooley 查尔斯?霍顿?库利 Robert E. Park 罗伯特。E。帕克 E. A. Ross E。A。罗斯 III-现代早期 Pitirim Sorokin 皮特里姆?索罗金 Elton Mayo 埃尔顿?梅约 Georg Lukacs 格奥尔格?卢卡奇 William F. Ogburn 威廉姆。F。奥格本 Karl Mannheim 卡尔?曼海姆 Alfred Schutz 阿尔弗雷德?舒茨 Herbert Blumer 赫伯特?布鲁默

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

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 英国学者阿诺德写道:“我们作为一个民族,是依靠自己所拥有的最佳准则才显现出我们值得赞美的活力和毅力的,……亦即我们强有力和值得赞誉特征是活力而非智力。……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把这两种力量视作敌对力量,亦即在这两种力量之间来划分这个世界帝国。假如我们要用两个卓越而又辉煌辉煌地体现这些力量的民族来命名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希伯来精神(Hebraism)的力量和希腊精神(Hellenism)的力量。我们的世界正是在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这两种影响之间运动。某个时刻世界感到了其中一极更有力的吸引,另一时刻则感受到另一极的吸引力。世界应在两极间完美和谐地实现平衡,尽管这从未实现过”。 在阿诺德看来,“活力”与“智力”的对立,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格局,它们实际上就是希伯来和希腊精神地化身。两种文明的基本精神尽管有相通之处,但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是彼此对立互补的。首先,希腊精神的最终目的乃是“人的完满”,而希伯来精神的最终目的则是“人被拯救”;其次,希腊精神的最高观念是“按照事物本来面目看待事物”,而希伯来人则认为,“训诫和服从”高于一切;最后,希腊人的支配性观念乃是“人的意识的自发性”,而希伯来人却强调“良知的严格性”。 阿诺德关于双希精神的概括把握了西方文化的基本命脉和逻辑,对于我们理解西方文化的特征和历史演变很有启发性。希伯来精神与希腊精神同为西方文化的渊源。欧洲历史上有两大思潮影响着欧洲历史上有两大思潮影响着欧美文学的发展。这两大思潮是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希腊精神重视现世本位、人本位、肉的倾向、自然生活、自律、自立、理智等。希伯来精神重视本位、神本位、灵的倾向、理想生活、他律、服从、空想等。 希腊精神用理性思考事物的本来面目,激励人们探求真理,它代表了科学与理性;而希伯来精神则在思考生命的终极价值,关心“人如何被拯救”,它代表了道德与信仰。 1.希伯来文化的理想的人是信仰的人。就希腊文化来说,至少在它的两个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表达中,理想的人是理性的人。 2.信仰的人是完整的具体的人。希伯来文化并不放眼普遍的人、抽象的人;它所看到的总是具体、特定、个体的人。另一方面,希腊人是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思想家,他们发现了一般的、抽象的和没有时间性的本质、形式和理念。 3.对于希腊人,由此产生了作为只有哲学家才能踏上的通往智慧之路的超然性的理想。……希伯来文化强调的是献身性,是人充满热情地投入他终有一死的存在(既包括肉体也包括精神),以及他的子孙、家庭、部落和上帝。 4.对于犹太人来说,永生除了体现不可知和可怕的上帝以外,是一个相当可疑的概念。而对希腊人来说,永生则是人能够通过其智力可以随时达到的东西。 5.希腊人发明了逻辑。希腊人关于人是理性动物的定义,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是逻辑的动物;按更本原的含义则是人是有语言的动物。……在希伯来人看来,智力的状态是最典型地反映在约伯的朋友们愚蠢而又狂妄的唠叨之中,他们的议论从未触及到问题的核心。生活的终极问题发生于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深处,也就是信仰的最深处。 6.希腊人把美和善作为等同的东西或者至少是永远一致的东西来追求。事实上希腊人用一个单名“美的即善的东西”来表达美和善。阿诺德简洁地提及的希伯来人的罪孽感,是甚至人类存在的痛苦而又难以驾驭的一面,从而不能允许轻易地把善与美等同起来。 希伯来传统中形成了追求绝对一神的精神,即具有“至高一神”的观念。其神灵观念最早乃从古希伯来人的“雨神”崇拜演变而来,在沙漠地带对于游牧民族而言,“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雨神”曾被尊为古希伯来人的民族神。他们将自己视为“神”的“选民”,认为会得到特殊的“神宠”,这一至高“上帝”的观念,作为古希伯来信仰精神的重要遗产不仅被犹太民族所持守,而且也被基督宗教所继承。

专业名称:世界史

专业名称:世界史 课程编号:S0102020601001 课程名称:当代史学理论与流派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ical Theories and Schools 学分:3 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历史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对当代中外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史学流派的介绍,着重于研究热点、争论分歧和问题症结的分析。要求学生了解当代历史学理论和流派研究的动向及其主要趋势。 考核方式及要求:学术小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外通史、中外史学史、史学概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2,卡尔:《历史是什么?》 3,张文杰等:《历史的话语》 4,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 5,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 填写人:张根华、郭海良、王东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20601002 课程名称:中国史通论 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Chinese History 学分:3 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历史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鉴于历史学硕士生已经系统修读过大学“中国通史”,立足在本科“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提高对中国历史发展线索以及基本特征的认识层次,使之成为“中国通史”教学的延伸,是设置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本课程设置两大板块:一为纵横专题研讨,一为中国通史学术史研讨,均着眼于突出问题意识,重视学术发展动态与前瞻性展望。 考核方式及要求: 平时讨论与期终作业相结合。期终考核为开卷命题作业,当堂完成。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回顾大学本课中国通史学习状况,系统自学《中国历史通论》教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钱穆:《国史大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 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版)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济南出版社) 填写人:王家范审核人:

浅谈希伯来文明及其启示

浅谈希伯来文明及其启示 摘要:时间的长河不曾停息,大浪淘沙,留下的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珍贵的财富。无论是古老的东方,还是神秘的西方,其文化的发展都已铸造出不朽的辉煌。马修·阿诺德在一个世纪前指出:“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我们的世界就在这两极之间运动。①”他把希腊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如其实际地观看事物”,把希伯来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品行与服从”。这表明,希伯来文化不但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凭借其浓厚而神秘的宗教色彩和严肃而庄重的约制精神在历史上奏出了一曲震人心扉的强音。 关键字:希伯来犹太教圣经犹太人民族信仰 一、希伯来历史概要 希伯来人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属于闪族的一支。公元前2000年,当传说中的希伯来民族的始祖亚伯拉罕率领族人从两河流域来到迦南的时候,当地人称他们为“哈比鲁人”,意思是“渡河而来的人”,这个词又转音为“希伯来人”,后来希伯来人开始自称为“以色列人”,因为他们相信,先祖雅各曾经与一位天使摔过跤。“犹太人”是希伯来文“犹大”一词的希腊文与拉丁文的翻译名称,起初它是古希腊、罗马人对流离在外的希伯来人的蔑称,后来逐渐为世界各地通用,被用来统称希伯来民族留存下来的后代和信仰犹太教的人。这个多灾多难的小民族在古代历史上曾先后受到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等外族人的奴役,长期过着受人歧视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公元135年希伯来人最后一次反抗罗马的起义失败后,他们被强行逐出巴勒斯坦,开始流散到世界各地,然而在遭受种种磨难的艰苦岁月中,希伯来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寻常的智慧生存下来,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 二、希伯来文化成就 (一)、宗教——犹太教教义 希伯来文明的核心是被称为“犹太教”的部分,犹太教还是一个有着基本信仰,明确教义,拥有宗教典籍和有组织形态的宗教。其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一神论、契约观、末世论等。犹太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有着明确教义和一整套基本信仰的宗教,主要是它拥有自己“固定、不变”的宗教典籍,具体严格的对基本教义和信仰作出了界定。 (二)、律法 犹太教的思想和教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通过遵守律法体现出的。对于犹太教而言,检验一个人是否守教主要不是看他是否“信”,而是看其是否遵守律法,是否依据这些律法“行”,也就是说一个人守教与否要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出来。根据这样的传统,人们把犹太教说成是“因行称义”,以有别于宣扬“因信称义”的基督教。犹太教的律法数量众多,其核心是“摩西十诫”②。 (三)、文学——《圣经》 古代犹太民族在文化方面最伟大的成就毫无疑问是《圣经》的编撰和流传。《圣经》作为记录着犹太人信仰体系的书不仅被犹太人视为其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而且被世人公认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部书籍,是希伯来文明伟大成就的高峰和代表。人类学家把它看成是

丹尼尔贝尔

经济理论的重建可能需要一种“解释性的经济理论”。“在与社会学联手时,可能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分析仅仅只有经济学上的意义。” 对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政策来说,你缺的是一幅地图,而不是模型。也就是说,你要脚踏实地,而非天马行空。我们应该把新古典理论当做一种假设,当做一种理性行为的理想类型来思考。 “公共家庭观念” 在经济学领域中我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在政治领域中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文化上我是一个保守主义者。 对经济学帝国主义:旧的观念枯竭而新的思想生气勃勃的事实。世上总存在着过热的危险。对理性选择理论:颇成问题。“这并不意味着理性选择理论错了,但它限制了这种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效力。” 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比较: 经济学有两点优于社会学 等级: 社会学只是软性的、不完美的。 经济理论对社会因素非常敏感并反应迅速。 对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未来: 回到以个人之间相互关系为基础的报酬和分配的标准问题上 在新技术和新规模冲击之下的社会组织问题。 不幸福的童年: 1919年出生于纽约一个东欧犹太移民家庭,自幼丧父。 犹太孤儿院的生活,穷街陋巷的经历,切身所感的排犹倾向和文化同化的压力,亲眼目睹的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 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革命运动 学生时期: 13岁读辛克莱小说《丛林》:发现了真理,不再信奉上帝,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阅读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的书籍; 纽约城市学院:加入“凉亭一号”社会主义阅读小组,但反对暴力革命; 新闻界时期: 《新领导人》、《命运》、《公众利益》、《党派评论》 参与公共机构活动: 1964-1966:美国技术、自动化和经济发展总统委员会委员; 1964-1974:美国艺术院下设的2000年委员会主席; 1976-1979:OECD国际未来计划美国代表; 80年代国家议程总统委员会成员及其能源和资源分组主席; 美国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研究国家委员会成员。 代表著作: 《意识形态的终结》、《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普通教育的改革》、《工作极其不满》、《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蜿蜒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科学》、 《赤字:多大?多久?多危险?》、《第三次技术革命》

试析希伯来文化的延续性及其启示

分类号: 西安文理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试析希伯来文化的延续性及其启示 系(院)名称文化与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历史学(2)班 学生姓名郝夏颖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李虹 提交时间2013年5月2日 西安文理学院教务处制

试析希伯来文化的延续性及其启示 郝夏颖 内容摘要:希伯来文化是希伯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广泛接受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和北非的埃及文化影响的基础上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虽然这个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饱经忧患、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更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民族。其民族性格中表现出了坚忍性,从而使漂流在四海的希伯来人不忘使命,对其优秀文化继承并发扬,使优秀的宗教观和历史观、重大的节日习俗、经典《塔木德》能够延续至今。希伯来文化的延续性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发扬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希伯来文化;延续性;中国传统文化 希伯来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多灾多难的民族,希伯来人凭借着百折不挠的毅力及无与匹敌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希伯来人在历史上不断遭受外族压迫,甚至丧失国土,但始终自觉地、顽强地保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纽带,不仅维系了民族的存在,保持了民族的个性,甚至在散居两千多年后,重建民族国家以色列,复活民族语言希伯来语,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无论希伯来人身处何方,内心的信仰始终不变,也正是因为这个精神支柱,希伯来文化才能延续至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一、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变迁 希伯来人原是闪族的一支。其最早的祖先名亚伯拉罕,是上帝赐予的名字,意为“多国之父”。亚伯拉罕大约与古巴比伦的第六代王汉谟拉比同时,活动于公元前18世纪末期。亚伯拉罕是闪米特人,原住于幼法拉底河畔的吾珥,受上帝之命西迁到迦南,即“应许之地”。迦南即今叙利亚至约旦一带,位于地中海和阿拉伯沙漠之间“新月形沃壤”的最南端,这块沃壤环绕着阿拉伯沙漠,从波斯湾一直延伸到埃及。亚伯拉罕率领族人,长途辗转跋涉来到迦南。 公元前1600年,迦南发生了一次特大饥荒,迫使以色列人逃荒到埃及。在埃及住了二百多年后,因不甘忍受法老的欺压,便在摩西的带领下,决定重返迦南。重返迦南的路途遥远而漫长,时间长达40余年。摩西为统一人心,创立了信奉一神的犹太教(后人又称“摩西教”),以上帝的名义定出十诫,即著名的“摩西十诫”。于是一神教在历史上,第一次以一种契约的方式被提出来。信奉一神,人与神订立契约,具有一种凝聚力,在当时是一种革命性的观念。需要说明的是,以色列人的上帝,其正确读法应是亚卫(Jahveh),而不是“耶和华”。“耶和华”是公元7世纪后,基督教对这个犹太教神圣名字的误读,犹太教徒并不承认它。 公元前935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和南方的犹大国。以色列以撒马利亚为首都,犹大国则仍以耶路撒冷为都城。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国被亚述人所灭;公元前586年,犹大国被新巴比伦吞灭。尼布甲尼撒大帝占领了耶路撒冷,拆毁了圣殿,强迫一部分上层人士

经典诵读之意义

经典诵读之意义 首先,就教材说,“读经”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 “经”,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这些书自古流传,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所有知识分子共认的“经书”,如中国的四书五经、印度的《吠陀》和佛典、西方的《圣经》等,大体都是给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它是人类智慧的直接表露,是搏造文化、推动历史的动力核心。 今日我们提倡的“读经教育”,所说的“经”,定义可较为松动些,亦即说为:“最有价值的书”。范围是举凡经、史、子、集皆可,而且其价值性亦可以由个人的认定去选取。只要你认为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即可自己选为“读经”之教材。(不过,你如果真正读破万卷之后,可能你也会同意古人之选取罢!) 为什么非要提倡读经,非要鼓励选读最有价值的书不可呢?我们所说的“读”是“熟读”的意思,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吾人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的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眼界远大、胸襟开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一较为全面性而合理性的规划与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要启发理性、开拓见识、陶养性情,除“读经”外,恐怕别无切实可行。 所以,“读经”教育的提倡,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在我们现代的社会里,已是刻不容缓。去年,“读经”的新闻见报后,一位耕莘文教院七十几岁的周弘道老先生特地来见我,对我说,他四十余年来,时时想着如何挽救这个社会的文化,总是想不出一条路来,现在看到有人提倡“读经”,他认为这是唯一的有效之方。可见对自我文化的自觉与向往是不分年龄不分宗教,甚至是不分学派、政党及经济阶层的。 不仅台湾地区需要提倡“读经”,海外华侨社会,想要延续中国文化命脉、维护书香家世,也须要让其子弟“读经”。尤其如果祖国要在开发经济的同时,照顾到文化人心的恢复,最简便有效的办法,还是得从

浅谈希伯来文明

浅谈希伯来文明 在西方文化史璀璨的夜空中,希伯来文明是明亮的一颗星星。公元前2000年左右,它离我们似乎有些遥远,但作为西欧文明的来源之一它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希伯来人(Hebrews,意为“渡河而来的人”)是古犹太人或古以色列人的称呼。他们是中东地区闪族的一支,最初住在阿拉伯半岛的南边,以牧放牛羊为业,逐水草而居。约在公元前3000年,他们越过沙漠的边缘,北迁到两河流域,在那儿的南部住下,制服了苏美尔人,发展了古巴比伦文化和苏美尔文化。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他们又从两河流域,沿着“新月形的肥沃地带”,向北向西迁移,到了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当时称为迦南地区。当他们从幼发拉底河流域来到迦南地区时,就成为希伯来(Hebrew)人。 希伯来人自称是以色列人。他们在纪元前11世纪建立了王国,初代国王是扫罗,第二代是大卫王,第三代所罗门王在位的时候国力鼎盛,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所罗门王死后,分裂成以色列和犹大两个国家,希伯来文化整体来说就是希伯来人所创造的文化。 希伯来文化的辉煌 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小小的奇特的民族。论疆域,只有我国最小的省份——海南省那么大;但论文化,却和我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史。他们有流传下来的古代宝贵的文库《圣经》,与中国、印度、希腊的名著并列为影响最深远的四大古文库之一。我们若把古代世界分为四个文化圈,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代表,印度是中南亚文化圈的代表,希腊是欧洲文化圈的代表。希伯来则是中东地区文化圈的代表。中东地区,从地中海东岸到两河流域,即西亚和北非,以“肥沃的新月形地带”为中心,自古被称为“古文明的摇篮”,曾产生过许多赫赫有名的古文明大国,称帝称霸。例如埃及、巴比伦、亚述、腓尼基等,都曾产生辉煌的文化,横行一时。以色列这个小小的民族,常受他们的欺侮,或剥削,或奴役,或俘虏,或驱逐,吃尽苦头;但他们坚韧不拔,凭自信,站住脚跟,屡次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忽见柳暗花明又一村,再凭自己的才智和努力,保住已有的文化并且进一步吸收别人的文化来壮大、发展自己的文化。所以小小的希伯来民族能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文化,尽量吸收四邻的古国文化而且集其大成,并以光辉的“希伯来文化”代表中东地区的文化圈,在世界古文化中大放异彩。 反之,在它周围的四邻,曾经是赫赫有名的古文明大国,如今都已被湮没,他们的古文化早已中断,留到现在的只有金字塔、石像、空中花园、通天古塔的遗址,以及坭版、瓦片、断碣残碑,供后人考古凭吊,都没有系统的文化著作流传下来,但是希伯来民族却留下一部煌煌巨著——《旧约》,给世界各国人共同享用。它从公元70年被罗马灭亡,被迫流亡世界各国近2000年之久,如今却奇迹般的又复国了,它的人民文化素质仍很高,在各门文化领域都有杰出的人物,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卡夫卡等等,不断出现的成就,指不胜屈。 希伯来文化对中世纪甚至是现在的欧洲影响都很大,马修·阿诺德在一个世纪前就指出:“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我们的世界就在这两极之间运动。”他把希腊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如其实际地观看事物”,吧希伯来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品行与服从”。对真理的渴求、明晰的头脑、敏锐的洞察、深刻的判断------这就是希腊文化。希伯来精神则追求公正、要求道德完善、坚持需求人们的行动准则。希伯来文化的辉煌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小小的奇特的民族。 希腊人给了我们科学和哲学,希伯来人给了我们法律。创造出理论科学的——不是中国人,不是印度人,不是任何其他人——而希腊人对理论科学的发现或发明,正是使西方文明有别于地球上其他文明之所在。同样,西方宗教的独特性是其希伯来源泉造成的,而西方的宗教史正是希伯来精神的命运盛衰变迁的历史。 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出发,对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古代希伯来犹太上帝文化

从马克思的商品交换法则看阿多诺对文化商品化的批判

从马克思的商品交换法则看阿多诺对文化商品化的批判 阿多诺运用马克思的商品交换法则展开了对文化商品化的批判,阐明了丈化商品化的运作过程及其影响,他的思想对于今天利定我国当代文化工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文化工业,在中国的语境中即文化产业,已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而较早提出“文化工业”一词,并对文化的商品化进行批判的学者之一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阿多诺。因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已经变成了一种商品。文化的商品化虚假地体现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启蒙思想,自由体现在消费者可以在不同消费品或同类商品的不同品牌之间进行选择。民主和平等则体现在每个人作为消费者的能力,遵循的都是等价交换的原则。而事实是商品化的过程使文化变成物化的产品,致使把人类更加牢固地锁定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中,被管理社会的“和谐”的单向度思维中。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后来的美国学者杰姆逊也明确指出:“在后现代主义中,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愈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愈识领域是无处不在的。”I11而阿多诺对文化商品化的分析和批判则借鉴了马克思的商品交换法则。 一、运用马克思的商品交换法则展开对文化商品化的分析 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化是文化工业兴盛的重要原因,但是技术背后仍是经济力量的支持,与马克思一样,阿多诺也相信,理解这些经济力盆的关键在于揭开商品形式之谜。然而,阿多诺比马克思更进了一步。他认为,商品形式已经深人并且改变了经济领域之外的日常生活领域。交换规律的普遍存在已经成为晚期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文化生活本身也受到了影响,它也遭受了商品化和物化的毒害。比起其它领域,文化工业就是最明显的。阿多诺认为,“说到作为典型的文化工业的产物时。我们不再说它们也是商品,而是说是彻头彻尾的商品。”I21 阿多诺对文化商品化的论述是建立在马克思对商品形式分析的基础上的。根据马克思的商品形式理论,商品具有双重价值一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它们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构成了商品质的规定性的内在依据。而商品必须先有使用价值,然后才有交换价值。“商品首先是一个客体,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裕要的物。- (s]即当一个客体通过其内在属性或作为人类劳动产物而获得的某些属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时,它就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当这客体变成了商品时,它的唯一价值就在于交换。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都被贬低了,交换价值替代了使用价值的首要性,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通过“物化”的过程,人类自然而然地深信那些由人类自己创造的社会形式是自然的、普遍的和绝对的。或者用马克思的话说:“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采取了一种物的形式,以致人和人在他们的劳动中的关系表现为物和物彼此之间的和物与人的关系,这种现象只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看惯了,才被认为是平凡的、不言自明的事情。?·(4]因此,商品交换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一方面它是虚假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必要的。商品生产的人与人的关系,采取了商品和商品之间相互发生关系的形式,如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物的外壳所掩盖。商品原本是人的劳动产物,体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现在它却表现为这种关系之外的物与物的关系,并且作为支配商品生产者命运的不可思议的力量统7着人。正是由于生产关系的物化,使得商品具有了神秘的性质,即拜物教的性质。因此,在交换的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包含在生产中的具体的人类劳动,都从质的衡盆变成了量的衡量。文化工业就是吸取商品的这种神秘性特征,并且蓄惫地将其神秘化,这也是阿多诺抱怨文化工业的主要理由之一。 阿多诺从马克思那借鉴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概念,把它们运用到自己对商品化文化的分析中。作为商品,文化工业的产品完全遵循交换规律的支配。交换价值无情地“破坏了对人类而言的使用价值”,把自己伪装成“快乐的客体”。“如何实现价值”的规则支配着文化产品。文化工业的利润动机“赤裸裸地转化到了文化形式上了”,如雨后春笋般一样遥及了整个文化中。文化工业的产品把次要的、第二性的交换价值变成了首要的价值,取代了使用价值的首要性。马克思的“商品必须先有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价值”的主张发生了变化,如今,任何客体都不具有内在的价值;它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获

希腊精神和希伯莱精神

希腊精神和希伯莱精神 英国学者阿诺德写道:“我们作为一个民族,是依靠自己所拥有的最佳准则才显现出我们值得赞美的活力和毅力。”即我们强有力和值得赞誉特征是活力而非智力。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把这两种力量视作敌对力量,亦即在这两种力量之间来划分这个世界帝国。假如我们要用两个卓越而又辉煌地体现这些力量的民族来命名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希伯莱精神的力量和希腊精神的力量。我们的世界正是在希伯莱精神和希腊精神这两种影响之间运动。某个时刻世界感到了其中一极更有力的吸引,另一时刻则感受到另一极的吸引力。世界应在两极间完美和谐地实现平衡,尽管这从未实现过。 在阿诺德看来,“活力”与“智力”的对立,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格局,它们实际上就是希伯莱和希腊精神地化身。两种文明的基本精神尽管有相通之处,但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是彼此对立互补的。首先,希腊精神的最终目的乃是“人的完满”,而希伯莱精神的最终目的则是“人被拯救”;其次,希腊精神的最高观念是“按照事物本来面目看待事物”,而希伯莱人则认为,“训诫和服从”高于一切;最后,希腊人的支配性观念乃是“人的意识的自发性”,而希伯莱人却强调“良知的严格性”。 阿诺德关于“双希”精神的概括把握了西方文化的基本命脉和逻辑,希伯莱精神与希腊精神同为西方文化的渊源,对于我们理解西方文化的特征和历史演变很有启发性。欧洲历史上有两大思潮影响着欧洲历史和欧洲文学的发展,这两大思潮是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希腊精神重视现世本位、人本位、肉的倾向、自然生活、自律、自立、理智等。希伯莱精神重视神本位、灵的倾向、理想生活、他律、服从、空想等。希腊精神用理性思考事物的本来面目,激励人们探求真理,它代表了科学与理性;而希伯莱精神则在思考生命的终极价值,关心“人如何被拯救”,它代表了道德与信仰。 希伯来精神的理想的人是信仰的人。希伯莱精神并不放眼普遍的人、抽象的人;希伯来文化强调的是献身性,是人充满热情地投入他终有一死的存在(既包括肉体也包括精神),以及他的子孙、家庭、部落和上帝。就希腊文化来说,信仰的人是完整的具体的人,它所看到的总是具体、特定、个体的人。至少在它的两个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表达中,理想的人是理性的人。另一方面,希腊人是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思想家,他们发现了一般的、抽象的和没有时间性的本质、形式和理念。对于希腊人,由此产生了作为只有哲学家才能踏上的通往智慧之路的超然性的理想。对于犹太人来说,永生除了体现不可知和可怕的上帝以外,是一个相当可疑的概念。而对希腊人来说,永生则是人能够通过其智力可以随时达到的东西。 希腊人发明了逻辑。希腊人关于人是理性动物的定义,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是逻辑的动物;按更本原的含义则是人是有语言的动物。在希伯莱人看来,智力的状态是最典型地反映在约伯的朋友们愚蠢而又狂妄的唠叨之中,他们的议论从未触及到问题的核心。生活的终极问题发生于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深处,也就是信仰的最深处。 希腊人把美和善作为等同的东西或者至少是永远一致的东西来追求。事实上希腊人用一个单名“美的即善的东西”来表达美和善。阿诺德简洁地提及的希伯来莱的罪孽感,是甚至人类存在的痛苦而又难以驾驭的一面,从而不能允许轻易地把善与美等同起来。

经济学家-中英翻译

Rebuilding the American dream machine 重建美国梦机器 FOR America's colleges, January is a month of reckoning. Most applications for the next academic year beginning in the autumn have to be made by the end of December, so a university's popularity is put to an objective standard :how many people want to attend. One of the more unlikely offices to have been flooded with mail is that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UNY), a public college that lacks, among other things, a famous sports team, bucolic campuses and raucous parties (it doesn't even have dorms), and, until recently, academic credibility. 对美国的大学而言,一月是一个清算的月份。大多数要进入将于秋季开学的下一学年学习的申请必须在12月底前完成,因此一所大学的声望就有了客观依据:申请人的多少。纽约城市大学,一所公立学院,与其他学校相比,它没有一支声名显赫的运动队,没有田园诗一般的校园,也没有喧嚣嘈杂的派对——甚至连宿舍都没有,而且,直到最近也没取得学术上的可信度,可就是这所大学的办公室塞满了学生们寄来的申请函,这简直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A primary draw at CUNY is a programme for particularly clever students, launched in 2001. Some 1,100 of the 60,000 students at CUNY's five top schools receive a rare thing in the costly world of American colleges :free education. Those accepted by CUNY's honours programme pay no tuition fees; instead they receive a stipend of $7,500 (to help with general expenses) and a laptop computer. Applications for early admissions into next year's programme are up 70%. 城市大学主要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为从2001年开始为聪明过人的学生所设立的培养计划。6万名城市大学的五所顶尖学院学生中,约有1100人能得到“免费教育”,这在花费巨大的美国大学界可是一件稀罕事。被纳入城市大学荣誉计划的学生无需支付学费,相反,他们还获得一份7500美元的定期生活津贴(用于补助日常开销)以及一本笔记本电脑。这所学校申请尽早被批准进入下一学年计划的学生达到了70%。 Admissio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eing an athlete, or a child of an alumnus, or having an influential sponsor, or being a member of a particularly aggrieved ethnic group—criteria that a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t America's elite colleges. Most of the students who apply to the honours programme come from relatively poor families, many of them immigrant ones. All that CUNY demands is that these students be diligent and clever. 批准与否跟学生是不是一名运动员,或者是不是校友子弟,或者有没有颇具影响力的后台,或者是不是某个爱打抱不平的民族社团成员,都毫无干系——而这些在美国的知名学府中已经日益成为重要标准。申请加入荣誉计划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相对贫困的家庭,其中许多人都是移民。城市大学唯一需要的就是这些学生必须勤奋并且聪颖。 Last year, the average standardised test score of this group was in the top 7% in the country. Among the rest of CUNY's students averages are lower, but they are now just breaking into the top third (compared with the bottom third in 1997). CUNY does not appear alongside Harvard and Stanford on lists of America's top colleges, but its recent transformation offers a neat parable of meritocracy revisited. 去年,城市大学学生的标准化考试平均分位居全美最高分的7%之列。城市大学其他学生平均分较低,但是他们即将冲进前三名(相比1997年的倒数前三名)。城市大学无法与哈佛和斯坦福这样的美国顶尖学校比肩,然而他们新近的转变让我清楚地领略到实力主义的再现。

第六章 后工业文明与西方多样化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第六章后工业文明与西方多样化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二战结束以来,人类文明步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发达国家率先进入到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后工业文明阶段。有些学者又将这种后工业文明称为后现代文明或后现代社会,以区别于建立在理性化基础上的现代文明。不过,也有学者如哈贝马斯并不认同此说,在他们看来,今天所谓的后现代性,其实不过是现代性的深化,是发端于欧洲的现代化新阶段。更何况在世界更多地方,现代性、现代化都还是未完成的历史,现在就宣称人类已经步入后现代文明,显然言之过早。为此哈贝马斯断言,“现代性乃是一项未完成的构想”。1若将眼观投向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工业文明已然成为现实。20世纪下半叶逐渐成型的后工业文明,为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当代理想主义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欧洲,在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故乡,各种形态的社会主义理论也试图回应这种变化的形式,发展出各种后工业文明版本的社会主义理论。 一、后工业文明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特征 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曾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作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后工业社会的诸多特征及其内在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结构性矛盾矛盾,贝尔指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用五个方面的特征来加以说明:其一,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其二,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其三,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其四,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其五,制定政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2。对应上述这些特征,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主要是指这些国家和地区穿越了传统的工业化,将社会经济生活建立在知识经济的基础之上,现代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满足这些特征的在当代世界,主要是指欧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而这种后工业文明,是与二战结束以来的不断加速的经济全球化过程有着直接关系。 自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近代在欧洲确立起来,市场化的开放性逐渐将整个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二战后,这种经济全球化首先通过国际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全球性的经济协调与促进机制得以制度上的系统支持,尔后,以欧洲联盟为典型的区域经济的整合也迅速深化,在加之在技术上,现代交通与信息通讯,也使得资本可以再全球自由便捷流动,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依照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位臵进行配臵。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强化的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关于全球化的实质,专门研究全球化的里斯本小组的学者们指出,“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它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作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于遥远的世界的其他地区和团体产生具有巨大意义的后果。全球化包括两种不同的现象,即作用范围(或者扩大)和强烈程度(或者深化)。一方面,这个概念被解释为席卷这个星球大部分地区的,乃至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影响的一系列过程。所以这个概念具有一种空间范围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又意味着组成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社会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横向联系和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的教育部加强。这个过程在不断深化的同时,又不断向外扩展。它远远不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全球化说的是现代化生活的一个众所周知的特征。”3从根本上说,全球化是经济市场化与现代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的表现与结果,是马克思所言的世界历史论的深化与发展。非均衡地、梯级化的全球性生存,成为资本主义在21世纪的显著特征。因此如果讨论当代资本主义的状态,严格讲应该要做区分,也就是说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由于在全球化资本主义分工体系所处的位臵的不同,事实上存在 1于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页。 2(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王宏周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3转引自张世鹏等编译《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