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謇与南通近代音乐环境

张謇与南通近代音乐环境

张謇与南通近代音乐环境
张謇与南通近代音乐环境

摘要:张謇不仅是我国近代的爱国家、实业家、教育家,他还亲自创作校歌启迪民智,建造剧场繁荣戏剧,大力改革戏剧音乐,鼓励音乐艺术研究,也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功不可没的重要人物。

关键词:张謇;南通;近代;音乐环境

中国分类号:K827;J6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191(2014)01-0030-03

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写校歌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佳话。张謇认为音乐教育是近代教育的题中之意。他在构建南通近代音乐环境上居功至伟。在张謇的教育文化思想中,音乐文化是一项重要内容。张謇的音乐概念包含校歌、社会歌曲、戏剧音乐、器乐演奏等。他在1918年给梅兰芳的一封信中提出:“改良社会,文字不及戏曲之捷,提倡美术工艺不及戏曲之便。”在另一封信中则称:“我国之社会不良极矣。社会苟不良,实业不昌,教育寡效,无可言者。而改良社会措手之处,以戏剧为近,欲从事于此已有年。”[1]张謇认为音乐艺术不只是一般的娱乐所需,而是为了改良社会的需要。

1创作校歌启迪民智

20世纪初叶,张謇直接创办、参与创办、协助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约370所。在学校教学中,他把音乐教育纳入课程之中。1902年张謇创办通州师范学校(我国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建校第二年就把音乐教育纳入师范课程之中。1904年,张謇亲自为师范学校撰写校歌。翌年,张謇亲自去上海延请音乐家沈心工为校歌谱曲。通州师范学校的歌词是这样的:“狼之山青迢迢,江淮之水朝宗遥,风云开张师范校,兴我国民此其兆。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校有誉兮千龄始朝。”[2]“民智兮国牢”这一句后来成为张謇撰写校歌的主导思想。张謇陆续为他创办和协办的学校写校歌,从1903~1926年,写了大量的校歌。由于战乱频仍,张謇校歌资料俱已散轶,通过笔者历时数年深入民间,遍访九秩老人,或录音或笔录而搜集的资料来看,张謇写的校歌,除了通州师范校歌,还有长乐镇初等小学校歌、通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歌、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校歌之一和之二、垦牧乡小学校歌、张徐私立女校校歌、通州小学校歌之一和之二、垦牧乡高等小学校歌等10首。其中至今还留存曲谱的有《通师校歌》、《通师附小校歌》、《垦牧乡高等小学校歌》、《张徐私立女校校歌》4首。另外还有30首校歌是体现张謇教育思想的校歌。张謇的儿子张孝若继承父志,于1928年为南通纺科、南通医科、南通农科三所高校合并的南通学院写校歌,还为南通县女子师范学校写校歌。这些都是研究张謇校歌的宝贵资料。张謇校歌以爱国救国为主题,以启迪民智为主线,以道德修养为主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唱易记,现在有些耄耋老人还能哼上几句。

2利用音乐激励民气

张謇让歌曲插上翅膀,不仅飞翔在校园里,还飞向社会广阔的领域,让音乐充分发挥其乐教的社会作用。张謇为社会各界亲自编写、参与编写、修改编写的歌曲,根据现有的资料有《金鱼歌》、《风车歌》、《南通张謇与南通近代音乐环境

詹皖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226019)

收稿日期:2014-01-16

作者简介:詹皖(1962-),男,江苏海安人,南通大学南通民间音乐研究所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音乐史、南通民间音乐文化、扬琴演奏与教学。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Journal of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Vol.14,No.1Mar.2014

第14卷第1期

2014年3月

学校祝先师歌》、《江苏省之歌》、《南通公园歌》、《垦牧乡歌》、《中等以上学校联合运动会歌》、《各校营教练运动歌》、《毕业歌》等。在这些歌曲中,爱国主义思想仍然是他创作的主旋律。民国二年(1913年癸丑年)2月26日教育部致函蔡培源、张謇、严复、梁启超等人,商请撰著国歌一事。张謇先生撰著一首歌词《拟国歌》其中几句是:“仰佩天之高高兮、首昆仑祖峰……巍巍兮尧舜,天下兮为公......昆仑有荣兮江河有光,呜呼昆仑其有荣兮江河其有光。”其歌词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在1918年写的《江苏省之歌》中,歌颂江苏的悠久文明及大好的河山,沉痛地感叹满清王朝丧师辱国:“哀哉沪宁,蜿蜒铁道,利权何日恢!”他在1921年写的《垦牧乡歌》中,表现了开发家乡的壮志豪情:“我田我稼,我牛我羊。我有子弟,亦耒亦耜,而冠而裳。”他始终用歌曲教化民众、激励民气,他在1922年写的《中等以上学校联合运动会歌》和《各校营教练运动歌》中,热情赞扬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勇武精神:“旗章五色鸢隼飘,左手执枪右秉刀。秋以讲武左训昭,士不可弱兮气不器。君不见西风送雁遥,联翩有序兮天际行高。”鼓吹全民皆兵、练武止伐的思想。他对年轻人寄以莫大的希望,在逝世那年(1926年)还为广大青年学生创作《毕业歌》,这样写道:“今日桃李,他日苍松,前途正无穷。有志竟成,发愤为雄。千城之选,家国之荣。”他也很重视歌曲的文化休闲作用,1917年他写的《南通公园歌》,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公园是市民的休闲胜地。

3建造剧场繁荣戏剧

张謇一贯重视戏剧音乐对民风淳化的教育作用,所谓“教育以戏剧为易观感”。他认为发展戏剧音乐,普及戏剧音乐教育,一定要有一个阵地,于是下决心建一座现代化的剧场。于是,他参考了日本、上海、北京等地大剧场的特点和本地西公园剧场建设的经验,将剧院设计交由工程师孙支厦负责,欧阳予倩亲自参加审定图纸,由上海邬松记承办营建,上海求新铁厂承办座椅。工程于1919年夏动工,11月1日竣工。这个剧场外观呈马蹄形,由观众厅、舞台、四合院演员宿舍和梅欧阁等组成。观众厅分上下两层,近1300座位;舞台设施齐全,设备先进。为了表达更改旧俗,树立新风的宗旨,将剧场取名为“更俗剧场”[3]。这个剧场无论建造理念、造型轮廓、设施配备,在当时中国独树一帜,罕见其匹。剧场建立初,张謇邀请梅兰芳献演《贵妃醉酒》,与欧阳予倩同台献艺。梅兰芳在1920—1922年间先后3次在这个剧场演出,使南通的戏剧氛围愈加浓烈。更俗剧场,堪称当时戏剧改良的实验基地,戏剧音乐教育的良好课堂。

4大力改革戏剧音乐

为了改革和发展戏剧音乐,培养一批戏曲音乐人才,张謇一心想办一所新型的戏剧学校。张謇于1919年9月在南通创办了伶工学社,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为我国戏剧音乐改革提供了实验阵地。伶工学社的建立,大大优化了南通的音乐环境,使南通成为中国戏剧音乐改革的引擎。

1916—1919年间,张謇给梅兰芳先后写过9封信,商量筹建戏校事宜。梅兰芳十分赞成与支持张謇的想法。在友人杨徽生的引荐下,当时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欧阳予倩进入了梅兰芳的视野,梅兰芳阅读了欧阳的《予之戏剧改良观》,觉得欧阳是一个发展戏剧音乐的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向张謇大力推荐。求贤如渴的张謇立即派薛秉初到沪约请欧阳来通,既作短期演出,又就戏剧改革问题进行具体商谈。欧阳欣然应允,并带了查天影等角色来通,在西公园剧场演了4天戏。张謇与欧阳会晤,“彼此谈得很投机”[4]。欧阳回沪后,把同意办戏校的计划写信告诉张謇。于是,策划了4年之久的南通戏校也就正式着手进行了。9月中旬,伶工学社正式开学,前后仅用了3个月时间。张謇与梅兰芳在民国初年就有了交往。当时欧阳的演出在中国南方也很有名,故有“北梅南欧”之说。张謇心想:如果让梅欧互融共进,岂不是对中国戏剧音乐有更大的贡献?对这个想法,张孝若在《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中有所披露:“中国的戏剧界,向来分的派别很多,你倾我轧,各不相下。我父认定,中国艺术方面,总得优秀分子集合起来,协力改进,方能昌明。所以,我父对梅兰芳、欧阳予倩的各树一帜,觉得有调和联合、共图中国戏剧改良、光明艺术之必要,所以,他在南通新剧场内建了一个梅欧阁。”还在更俗剧场兴建期间,张謇就完成了梅欧阁对联的创作(对联为:南派北派会通处,宛陵庐陵今古人),在剧场前门楼上特辟一处,名曰“梅欧阁”。南北两位艺术大师同演于一台,不仅是南通的盛事,也是当时全国艺术界的大事。伶工学社、更俗剧场和梅欧阁的创办,是中国戏剧发展詹皖:张謇与南通近代音乐环境31第1期

32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史上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中国戏曲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辟了中国近代戏剧教育的道路。

5鼓励音乐艺术研究

在构建南通音乐环境上,张謇一方面致力于音乐的社会普及,在学校里开设音乐课,另一方面他很爱惜并注意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鼓励和支持音乐研究,从而引领和推动音乐普及。譬如在他创办的学校里给艺术大师提供展示才艺和传承国乐的平台。民国初期,南通有两位器乐艺术大师,一位是琵琶大师沈肇洲,一位是古琴大师徐立孙。1917年,张謇聘请沈肇洲为通州师范学校音乐老师,教授国乐琵琶。徐立孙先生本是张謇先生于1909年创办的江苏第七中学(今南通中学)的学生,师从沈肇洲学琵琶,学业优秀,后来徐立孙转学古琴。1921年,张謇聘请他到第七中学和通州师范任教,并参与编写第七中学的校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鼓励和支持建立梅庵琴派。梅庵琴派是民国初年崛起的一个新兴琴派,它的创始者是山东诸城人王宾鲁(字燕卿)先生。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今东南大学的前身)于1911年聘请古琴大师山东诸城王燕卿教授古琴。设帐梅庵,传授弟子。南通徐立孙、邵大苏等均为其高足。徐立孙、邵大苏将王燕卿先生的《龙吟观琴谱》残稿(琴曲14首及琴学理论)于1923年汇编改名为《梅庵琴谱》。1929年徐、邵二公在江苏南通创办梅庵琴社,广传弟子,深入开展琴学活动。琴谱、琴社都冠名“梅庵”[5]。张謇先生深知音乐学术研究对繁荣音乐的意义,鼎力支持。梅庵琴派的风格20世纪20年代在大陆传播,50年代后很快流传台湾、香港、美国等地。梅庵琴派的艺术特色可概括为:一反某些琴派唯“清澈淡远”的艺术观,而以中国传统音乐整体美学把握为基础。吸收消化了包括西乐在内的特别是中国民间音乐方面的元素,以其浓烈的韵味,独特的句法,鲜活的动律而标新立异于原有的各大琴派。他追求“清澈淡远”与鲜明的生活性、人民性的有机交融,以人为本,以审美听觉为第一标准。梅庵琴派的琴学理论独树一帜。在琴界普遍以蕤宾为变徵,而梅庵琴派却以仲吕为变徵,与西乐自然大调不谋而合;更与古琴“慢宫”、“紧角”各降升到一律相吻。

6结语

从学校音乐到社会音乐,从戏剧音乐到学术研究,张謇付出了许多心血。近日报载,从“点”到“线”:区域文化研究走向深入,区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显学[6]。“点”上的音乐文化研究对于“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从时空看,中国属于“大陆—海洋”型文化,在古代大陆文化特征较显,近现代海洋文化特征较显。地处长江末端的古代南通,溯江而上的荆楚、巴蜀文化,夹江两岸的吴越、齐鲁文化都影响着南通;作为大江入海口的近代南通,得上海开放风气之先,特别是音乐文化所受影响迅速而直接。同样,南通的近代音乐环境,对周边也有反向辐射作用,虽然它是一个微观,但对中观乃至宏观,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南通公园日报[N].1919-11-27.

[2]詹皖.民智兮国牢——

—对张謇为我国早期校歌文化所做的贡献的研究[J].中国音乐,2011(4):220-225.

[3]杨谷中.张謇与戏剧改革[A].张绪武,梅绍武.张謇与梅兰芳[C]//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155.

[4]马金科,王晓静.近代戏曲改革的先驱——

—张謇[A].张绪武,梅绍武.张謇与梅兰芳[C]//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143.

[5]詹皖.梅庵琴派的历史渊源与曲操风格[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2-77.

[6]郭潇雅.从“点”到“线”:区域文化研究走向深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0-21.(责任编辑:马斌)

On Zhang Jian’s Role in Modern Music Environment of Nantong City

ZHAN Wan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226019,China)

Abstract:Zhang Jian was not only a patriot,industrialist and educator in modern China,but he also wrote school songs to enlighten the people’s wisdom,built a theatre to prosper drama,reformed vigorously the drama music and encouraged the research on the art of music,all of which made him a figure of undeniable importanc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music.

Key words:Zhang Jian;Nantong;modern;music environment

张謇 (1)

紫琅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生在一个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封建清王朝逐渐没落,列强侵略致使山河破碎。在这动乱的时代,张謇用实业救国,办起一个又一个事业。胡适认为他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影响及全国”。 一、张謇的实业贡献 ●张謇除在通海、盐阜等地区围垦大片土地、开办盐垦公司外,在东台县境曾和他的哥 哥张謇办了5所公司。这些公司投资多的超过百万元,少的数十万元,垦地数十万亩。废灶兴垦,发展棉植,解决了办纱厂所需要的原料。19世纪末近代经纺工业的出现,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换为主转为生产为主,南通成为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与江苏连云港沈云霈、赣榆许鼎霖并称苏北三大实业家。 ●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 育。张謇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这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1917年,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的前身)在吴淞复校。还有南京大学,南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学府的成立,都少不了张謇的功劳。 ●张謇在南通所做的实业众多,大多是与民生相关的各类工厂,逐渐形成工业区,还建 了码头、发电厂、公路,成为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基地之一。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许多学校与事业单位的兴办在当时都是全国第一。他为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的贡献,被人们称为“状元实业家”。 二、张謇的政治生涯 ●科举受挫 张謇从16岁录取生员起,中经18岁、21岁、23岁、24岁、27岁前后5次赴江宁府应江南乡试(俗称南闱)均未中试。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33岁,因孙云锦官江宁府尹,子弟依例回避,转赴顺天府乡试(俗称北闱),才取中第二名举人,于是张謇在41岁的时候,终于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 ●“清流”派主张君主立宪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促使帝后两党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拥戴光绪帝,好发主战议论,其主要抨击目标为畏日如虎的李鸿章,实际上都是借以冲击主和的后党,企图为虚有“亲政”其名的皇帝争取若干实权。名噪一时的新科状元张謇,由于历史渊源和政见相近,很快就成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门”弟子中的决策人物。 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但以皇室毫无诚意的“皇族内阁”告终。 ●改变理念 在辛亥革命之前,张謇一直是帝党成员,主张君主立宪。但是辛亥革命之后,他迅速地转向共和,剪掉辫子,日记换成阳历,并且受孙中山邀请担任实业总长。 ●务实的政治选择 作为前清状元和帝党成员,张謇在武昌起义刚刚打响的时候曾经找到当时的江苏总督,希望把革命镇压下去。这时他并不主张革命,因为革命代价太大。而他代表的是企业家,尤其是棉纺织业的立场——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市场和社会的稳定。市场是他们的命根子,这

张謇简介

张謇先生其人: 张謇,乳名长泰。先生少时就西亭从宋紫卿学。15岁时改名张育才,字树人。16岁时为秀才。至浦口为庆军统领吴长庆办理公文。24岁时改名为謇,字季直。光绪二十年春赴京应试,高中状元,授翰林修撰。先生于甲午战争之后回归故里,谋求兴实业、办教育以求存亡。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几经周折,于光绪25年建成“大生纱厂”。投产后,年年盈利,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于光绪二十九年建成全国第一所民办师范。先生于通州积极推行地方自治,致力地方建设。在20世纪初的十年内不断开设大生分厂,以及油厂、面厂、染织公司,还参与建办通海五属公立中学(今南通中学)、女子师范学校等。但此后,随着军阀连年混战以及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经济压迫转剧,因而民生凋敝,百业衰退,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为亏损。虽然张謇为争取企业生存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但终究不能实现。在巨大的压力下,张謇晚年的思想趋向保守,郁郁不乐。于民国15年8月24日病逝于南通。出殡之日,南通万人空巷,近乎全城民众都赶来为张謇送行。 张謇先生作为近代的实业家、教育家,为当时南通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先生早在百年前就对南通的建设已经有很清晰而前卫的规划理念,包括与西方建筑理念相结合的花园城市。这些理念的实践使得南通被现代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他实业救国的发展战略,大大地推动了当时南通市工业化的进程,并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使得那时通扬运河沿岸工厂林立,商业繁荣。让南通城一跃成为当时中国少数为外国人所熟知的城市。 同时先生在近代社会大变动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大厦之将倾,出色的把握了时代潮流,面对全国的腐朽不堪,面对外强内辱的中国,面对强权,他始终坚持“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作风,百折不饶始终不渝的追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地方自治”三大目标,为南通、为江苏、也为全中国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现代化成果。 基于张謇对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毛泽东主席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而胡适也认为张謇先生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影响及全国”。 张謇先生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他虽看似平凡,却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一座城市,开创了一个时代。 对于先生,我们能做的,只有致敬。

关于论张謇对南通的影响以及南通未来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论张謇对南通的影响以及南通未来发展的调查报告 南京财经大学 南通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2014.09 实践者:南京财经大学南通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实践地点: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 实践时间:2014.07.15----2014.07.25 实践人员:李文锐,周博君,王颖玲,王婷,汤维,沈娟,宋张丹,郭光明,郭焱。 记录人:宋张丹 目录 一、赴南通常乐镇张謇故居暑期社会实践照片 二、赴南通先锋镇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 三、南京财经大学南通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实践单位 四、南通纺织业存在的问题 五、南通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的思路及对策 “

2014暑期实践活动 —南通常乐镇张謇故居和纺 织企业之行 策划书 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 一.实践活动背景 江苏省南通市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纺织企业的城市,张謇先生实业救国,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从而拉开中国纺织业的序幕,也为南通纺织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南通是全国的纺织大市,也是全国的服装大市,基于自身雄厚的产业基础“十一五”期间,南通纺织服装业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在提供就业岗位、助解“三农”问题、GDP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南通全面达到小康社会亦功不可没。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原辅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南通纺织服装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明显减弱,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后外围经济体消费需求持续低迷,以及印度、越南等国的同行竞争,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亏损企业数大幅上升,企业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等指标在全市制造业中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明显走弱。虽然纺织服装业依然是南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长期困扰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越发凸显。 二.实践团队名称 南京财经大学南通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三. 指导老师及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朱娟芳 小组成员李文锐,周博君,王颖玲,王婷,汤维,沈娟,宋张丹,郭光明,郭焱。 , 所有小组成员均为南京财经大学在校学生。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分)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是中国科学家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甲烷属于() A.有机物B.单质 C.氧化物D.混合物 2.(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C60都是碳的化合物B.水、过氧化氢都含有相同组成元素 C.碳酸氢铵、硫酸钾都是氮肥D.钙、氧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3.(2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取用NaOH B.称取NaOH C.量取一定体积的水D.溶解NaOH固体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橡胶都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B.蛋白质、糖类均属于基本营养素 C.如图试管Ⅰ中铁钉比试管Ⅱ中更容易绣蚀 D.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5.(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很软,因此可用作电池电极 B.H2具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于充氢气球 C.Al(OH)3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N2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6.(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7.(2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8.(2分)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

张謇事迹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1853年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是光绪年间状元。授翰林院编修。早年入淮军将领吴长庆幕。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始陆续创办包括南通大生纱厂在内的多家企业。1902年起,又兴办各种文教事业。1913年任袁政府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1915年袁阴谋推行帝制,张謇辞归乡里,继续其文教、实业建设。 众所周知,张謇是以晚清状元的身份进入历史视野的,他是弃官从商的中国实业先驱。这个带有转折性的身份蕴涵的内容很多。张謇在40岁之前苦苦求取功名,坎坷非常,到41岁才功成名就。但却在第二年便辞职返乡,转而经商。中国士大夫阶层历来以"学而优则仕"为事业,经商曾经是中国读书人所不屑于选择的一条道路。张謇弃官而从商,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对儒家传统的背离;但是经商之后的张謇又从来没有放弃"尧舜之治"、"圣王之道"的儒家社会理想,作为商人的张謇甚至做了不少从商人的角度来看并不十分正确的决定。 张謇生活的时代对商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代。此时的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权利,国家的经济政策仍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即使是很微观的商业活动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处处受牵制,也没有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张謇经历了许多艰苦,有许多感慨,对后代来说,这一代企业家的历程有许多启发和映射现实的意义。 虽然张謇从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经营,却很少有人简单

地把张謇称为"商人"。这或许是因为他的政治和社会声望实在太耀眼了。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被称为"绅商"。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职业经理人兼公益家。 在20世纪初整个中国处于浑噩茫然之中时,张謇几乎完全凭借自己和家族的力量在他的故乡南通建设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范本。当时的南通城就像一个试验田,张謇在这里培植他对美好社会的理想。而南通城也像是张謇的城堡,是他政治追求受挫后苦心经营的小王国。它因张謇而起,也终于随张謇而落,令人景仰,却也发人深省。 他是一位来自清朝末年的平民状元。他一生为国为民,创办学校370多所,以纱厂为主体的企业40余个,创造了数十个全国第一,是中国历代653位状元中独一无二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张謇的一生是一本教科书,是一段民族文化,张謇的成才之路、创业之路对每个中国人都具有借鉴意义。

历史趣谈:清末实业家张謇对南通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末实业家张謇对南通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导语:关于张謇,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主张实业救国的企业家,那么作为企业家,他都办过什么企业呢?有过什么故事呢?首先就是大生纱厂,他在 关于张謇,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主张实业救国的企业家,那么作为企业家,他都办过什么企业呢?有过什么故事呢? 首先就是大生纱厂,他在创办之初,就先研究了之前的洋务企业,并吸取其中的一些经验。之后他以“商办”的形式筹集资金,用以避免企业的实际权力落入官僚手中,但是后来因资金筹集不顺利,无奈之下只得采取了“官商合办”的形式开办。当时上海的纺织业正处在低潮时期,资金再次陷入困难后,张謇认领了一般=半的官府机器,并答应给官府利润,但是官府不参与企业管理,几经波折后才在1899将其建成。 在大生纱厂创建后,因为有一半的官府资金,所以得到了官府的照顾,又因其所在地产棉多且质量好,并且劳动力低廉、市场开阔,所以纱厂创办半年就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还在于洋商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起到了抵制外资侵略的作用。这一变化看在众多企业家眼里,也纷纷开始效仿实业救国的做法,使得那一时期中国的实业发展良好。 随着国内格局的不断变化,大生纱厂在扩张的同时,所需要的货源也越来越多。为解决一些列的后续问题,他在1900年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1901年创办广生榨油公司;创办大兴面粉厂。当然还有吕四盐业公司、吕四渔业公司等等十多家公司。总之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我国的实业创办中。 张謇在哪里办的纱厂 张謇是著名的清末状元,虽然他的求学之路不是很坎坷,但是他们家里面是三代为平民,他的父亲就让他去一直考状元,为了给家中扬 生活常识分享

海门人与张謇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海门人与张謇 祖国江南的青山绿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慧而又灵秀的吴越儿女。他们勤劳的先祖在这一片梦幻般的神奇土地上繁衍生息,耕耘着希望,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吴越后代,这一令他们感到自豪并带有些骄傲的名字,似乎总与勤劳与精干、创造与开拓、浪漫和传奇联系在一起。 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也许是因为江南的山水为这些先辈的血液中注入了不甘寂寞的因子,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满足于世代衣食无忧的生活,当万里长江把上游的泥沙带入下游,在入海口沉积形成沙洲的时候,这些吴越后代捷足先登,在这个荒凉的孤洲上点燃了农耕的火种,带去了人间烟火的温情。 滔滔长江诉说着历史,也在演绎着大自然的神奇。 唐朝中后期,沙洲的涨落和连接,使这些移民后来和北岸大陆的本土人组成了一个新的行政部落,古称“东布洲”。民国元年更名为海门,意为长江入海之门。这里的人后来就自然成了海门人。 (同期声)海门市原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俞茂林: “海门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正式建制于唐朝中后期。当时是一个移民县,大部分是从江南和崇明岛迁移而来的。后来由于长江的变迁行政区域也发生多次变更。至1912年复县以后,形成了现在的县域规模。北宋诗人王安石,早年曾担任过海门的县令”。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那是王安石用诗人的眼光对当年的海门所作的描述。 海门并不是那种拥有灿烂文明和古老历史文化的地方,它没有大自然鬼斧神工所雕凿的自然景观,更没有扑朔迷离而又令人神秘莫测的人文古迹,历史留给人们的记忆并不遥远。然而,传承了吴越文明,浸润着先祖文化的海门人,有的是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业精神。他们四海为家,随遇而安。他们既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眷恋着脚下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更把开拓的汗水洒遍了每一个希望的角落。 沿南黄海一路北上,踏着先辈们当年的脚印寻访,我们来到了盐城市的大丰县。这里是大丰县的裕华镇。 这个镇有一半以上的人其祖先是二三十年代从海门迁来的,当地人告诉我们,前辈们当年来到这里兴修水利,开荒种田,发展农业生产。他们把海门人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全盘带到了这里。我们脚下的这条防浪大堤还是当年修筑的。

最新版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 第1页(共6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6页)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化 学 (满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a 40—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第Ⅰ卷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8年10月,南通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了使南通这座江风海韵森林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 ( ) A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 .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 C .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D .鼓励对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2.乙烯(24C H )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属于 ( ) A .盐 B .碱 C .氧化物 D .有机物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滴加试剂 B .加热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闻气体气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B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C .维生素是为人类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 D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 A .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炊具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 C .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D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6.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 ) A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23Fe O D .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2MnO 和CuO 对22H O 分解的影响 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15225C H O )和双氢青蒿素(15245C H O )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的构成一定不同 B . C 、H 、O 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D .青蒿素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双氢青蒿素 8.3KNO 、3NaNO 、NaCl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3KNO 溶解度比NaCl 大 B .将3KNO 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3KNO 的质量分数不变 C .3KNO 饱和溶液中含少量NaCl ,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 .将100g40℃的3NaNO 饱和溶液降温0℃0℃,析出31g 晶体 9. 10242流中加热,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其 中A →B 发生反应:242242CaC O H O CaC O H O +V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近代史中的家乡南通

近代史中家乡南通 ——范裕蓉、孙丽、周阳、夏仰通南通简介:南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抵黄海,南望长江,"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州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 。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近代史中南通的文化发展 南方文化对南通的影响较大,南通方言中,说吴方言的人最多,南通京剧属于南派京剧,老百姓普遍供奉“观世音菩萨”。北方人往往把南通人看作是江南人,而南方人则常常把南通人视为北方人(江北人),这一错位恰恰显示了南通作为南北过渡地带的文化特征,南北文化兼而有之———南风北韵。 通剧 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僮子在乡间从事迷信活动上僮子的过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说唱神鬼词句及七字调、古儿书唱本加工后,化妆登台,串演戏文。它以南通方言加锣鼓伴奏的演唱、粗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词,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僮子的做“劝”(劝世文)演戏,尽管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千真万确是典型的民间剧,并拥有数十万计的观众,长演长盛,历久不衰,象南通这样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这简直令人 不可思议。建国后,僮子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 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 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 近年来,南通僮子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 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重和兴趣。 南通侗子会 从前,南通郊乡每年秋熟登场之后,总要举行“侗 子会”,又叫“圩塘会”,由圩塘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选定在月中望日,邀请侗子演戏,借助“天灯”,寻求欢愉。 “侗子会”开始,高竖黄龙旗,由主持者点香开坛,请来侗子围场做杂技表演:“攻火圈”、“钻火刀”、“划虎跳”……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圩塘中若有此技艺者,也可献艺凑趣。下午由主持者率领,举行一种叫“收灾”的活动来庆祝丰收。夜晚以皓月当灯,还挂荷花宫灯助明,由侗子演戏。戏目大多取材民间口头说唱,或七字唱本,

张謇与南通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吴良镛 南通,是我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也对近代南通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对当今仍有重要启迪作用的贡献。 2003年6月,时值张謇先生诞辰150周年,谨刊登我国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的此篇力作,以弘扬张謇爱国爱乡、矢志高远的崇高精神。 南通市规划管理局为此提供了积极而完善的协助。在此特致感谢。 对于张謇先生(1853~1926)一般无需太多介绍,他是南通人,1894年考中状元;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激于义愤,主张兴实业、办教育,以挽救危亡的中国;后来父病南归,脱离政界,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业、教育、文化、水利、交通、城市自治和建设以及慈善等事业上。张謇的业绩早有记述,关于他经营南通城市建设的成就已有所涉及。近来,我因参与规划南通博物苑的扩建,访问南通并涉猎更多的资料,对南通城市建设有了较深一点的了解,特别是从近代城市规划史的角度看,深感下列三个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1)张謇的城市建设思想与业绩; (2)为什么说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 (3)追溯这一段历史的现实意义。 1张謇创造性地经营南通 1.1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试验 张謇身处清王朝崩溃与北洋政府执政的混乱时代,“似乎是一个结束两千年封建旧思想、最最殿后而值得注意的大人物,同时亦是走向新社会,热心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先驱者” ①。张謇是一个有抱负、务实、进取的人,回归后潜心建设地方,他所从事的社会事业涉及很多方面: ———创工厂。自1895年开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重要企业。 ———开农垦。1901年,张謇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对沿海滩涂进行开发;大兴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农田水利,建立产棉基地,发展农业;其后又办了大有晋、大赉、大豫和大丰等盐垦公司。 ———发展交通。本着“道路交通为文明发达之母“的思想,张謇辟道路、兴河运,1901年创立大生轮船公司(到1918年,公司有小轮20艘,行驶于以南通为中心所辟的10条航道上,沟通南北水网);1904年建设天生港及其码头仓库,开通通申线接轨上海;为了加强唐闸与港区之间的联系,张謇还修建了港闸公路,等等。 ———修水利。南通一带屡有水患,张謇遂以私人身份聘请荷兰索格、比利时贝龙德、瑞典海德生、美国葛雷夫各国水利专家,商讨南通治水策略,运用科技治水,修堤筑楗并举。 ———办教育。张謇言“欲雪国耻而不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张謇开展的城市文化教育建设主要包括:1902年自筹资金建设通州师范学校,翌年建成;1905年建翰墨林印书馆;1909~1912年办商业与医学两所专门学校;1914年建图书馆等。 此外,张謇还振兴商业、改善环境、推动市政建设,筹建电厂、电灯电话公司等等,集多方面的成就于南通一地,开花结果,泽及后代,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了不起的“早期

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实业家简介

中国近代实业家简介 张謇 张謇(1853—1926年),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江苏南通人,16岁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他认为从政无望,乃致力于实业和教育。1899年,经过数年筹办,建成大生纱厂,后相继建成大生二、三、八纱厂以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形成大生资本集团。与此同时,他把经营实业的部分盈利,投入文化教育实业。他先后在家乡南通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尤以专科学校为有名,其中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最好,1920年三校并为南通大学。在南通以外的其他地方,张謇还倡议和资助建立了一些学校。在清末立宪运动中,他任江苏咨议局议长。民国初年,先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后来先后任袁世凯政府农林、工商、农商部总长。1915年因不满袁世凯称帝活动辞职回籍,继续从事实业活动,但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压力下,陷于窘境。1926年病逝。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荣宗敬(1873—1938年)、荣德生(1875—1952年),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兄弟二人从十几岁起,就在上海学徒。1896年,随其父与人合资开办钱庄,开始了经营生涯。1902年,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德生任经理,宗敬在上海任批发经理。1907年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1912年,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1915年,荣氏兄弟又投资创办了中新纱厂,不久扩展为两个纱厂。经过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其拥有的纱厂,也达4个。荣氏家族成为当时中国有名的民族资本家。 陈启沅 陈启沅(1834-1903),字芷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简村人,生于1834年四月十五日,清宣统二年《南海县志》载:“陈启沅少孤贫而好学,凡诸子百家、星学舆地诸书, 无不涉猎,尤精易理,性复颖悟,目光绝伦,深夜处暗室中能辩五色,曾以一麻子写百余字,一折扇写字汇全部,均楷法遒劲,行气整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江苏省南通市化学答案解析卷Ⅰ第A .【答案】11B【解析】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都消耗氧气,正确;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气体,错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错误;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优质气体燃料,不能用于灭火,C D错误。氮气,【考点】氧气、甲烷的性质。B .【答案】12、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不包括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解析】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多种元80,显然氧化钙不属于有机物,A错误;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组分水溶液,含氛化物、氯酸等]正确;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烷B素,海水中各种元素都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属于混合物,错误。C错误;氯酸钾由钾离子、氯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D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考点】物质的分类。C 【答案】13.正确;检验溶液酸碱性时,胶B正确;过滤遵循“一贴二低三靠”,【解析】土壤加水搅拌,加快溶解,A pHpH的操作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试纸测定溶液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应竖直悬滴,C错误;用pHpH D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被测液的正确。,片【考点】基本化学实验。B .【答案】14错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塑料的使用,从而减少A【考点】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海产品保鲜,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钻及铁,不包含钙、8,B正确;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共“白色污染”错误;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C铅,错D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误。【考点】生活中的化学。C .【答案】15错误;乙醇俗名酒精,属于A【解析】氢气燃烧后生成水,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与氢气密度小无关,OH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作燃料,酒精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能溶解许有机化合物,分子式62正确;C对应关系,B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多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两者无/ 113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得很快,可作制冷剂,两者无对应关系,D错误。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6.【答案】D 73g173g0℃时的硝酸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最大,A,则错误;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解析】℃ 020℃73g,B错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钠钠晶体时,多采用蒸发结晶方法,C错误;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硝酸钾溶液的℃20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硝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时二者的饱和溶液升温到,其溶质的质量分数℃℃8020不变,D正确。 【考点】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17.【答案】D 【解析】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A正确;碳酸氢钠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B正确;由反应过程可知,反应①中二氧化碳为反应物,反应②中二氧化碳为生成物,

张謇墓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啬园内。这是张謇的长眠之处。墓地是他先

张謇墓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啬园内。这是张謇的长眠之处。墓地是他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张謇墓。张謇墓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啬园内。这是张謇的长眠之处。 墓地是他先期选定的。当时他不仅为墓门预作过一副对联: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山灵。南通的五山因他的长伴而增辉;而他所开创和所憧憬的事业。张謇更有待新时代的后来者的薪尽火传。 中文名,张謇墓。人物,张謇。位置,江苏省南通市啬园内。出生, 1853年。 景点简介。登上狼峰之巅。向北眺望。农田似锦如绣。 一片郁郁葱葱的树丛尤为壮观。宛如立于绿波之中的墨玉小岛。那里便是南通人熟知的啬公墓。张謇。字季直。

号啬庵。南通海门人。晚年自号啬翁。世人敬称为啬公。他著称于世。不仅仅在于他是晚清状元。民国时官至实业部长。工商农林部长等要职。还在于他在实业。教育。农垦。交通。水利诸方面都有全国领先的实绩。正所谓“丰功伟业著新通”。1926年8月24日张謇病逝。终年73岁。 死讯传出。致唁电者有总统。内阁总理。有名流蔡元培。梁启超。黄炎培等。2000余人至其宅致哀;南通各工厂。商店停业半日。学校停课三天;全城下半旗三日。10月29日上午。各界在公共体育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11月1日上午六时出殡。全城披挂黑纱。机关。学校。工商。军警俱派人送殡。沿路不断有站殡与路祭者等待罩着紫缎的灵柩缓缓而过。张謇葬在生前自择的袁保圩。其地与陆洪闸。狼山各距三里。张謇墓圹面南。正对着剑山。 剑山顶之文殊台如香炉。狼山的支云塔和军山的气象台分列两侧。似为烛

台。葬此圹者可永享青山之供奉。按张謇的吩咐。陆洪闸之墓道与墓前各设一传统之石坊。其余悉用新式。1930年4月。墓前增立张謇身着西服大衣。手持文卷的青铜立像。铜像两目凝视前方。似有无限事业待他从头做起。张謇逝世后。他的学生在墓地人植一树。时称弟子林。而今地占一万余平方米墓园。绿树成荫。名木参天。昔人说:“树大招风”。在“左”风肆虐之时。 张謇在劫难免。“文革”伊始。铜像被毁。遗体迁出墓园。啬公墓亦易名南郊公园。然而大树终难撼。历史是公正的。风雨过后。原地又重建其墓。1985年复立其铜像。南郊公园易名为啬园。但是人们还是习惯称其为啬公墓。 人物简介。张謇。字季直。号啬庵。1853年出生于常乐镇。 1869年考中秀才。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是我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也对近代南通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对当今仍有重要启迪作用的贡献。 2003年6月,时值张謇先生诞辰150周年,谨刊登我国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的此篇力作,以弘扬张謇爱国爱乡、矢志高远的崇高精神。 南通市规划管理局为此提供了积极而完善的协助。在此特致感谢。 对于张謇先生(1853~1926)一般无需太多介绍,他是南通人,1894年考中状元;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激于义愤,主张兴实业、办教育,以挽救危亡的中国;后来父病南归,脱离政界,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业、教育、文化、水利、交通、城市自治和建设以及慈善等事业上。张謇的业绩早有记述,关于他经营南通城市建设的成就已有所涉及。近来,我因参与规划南通博物苑的扩建,访问南通并涉猎更多的资料,对南通城市建设有了较深一点的了解,特别是从近代城市规划史的角度看,深感下列三个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1)张謇的城市建设思想与业绩; (2)为什么说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 (3)追溯这一段历史的现实意义。 1张謇创造性地经营南通 1.1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试验 张謇身处清王朝崩溃与北洋政府执政的混乱时代,“似乎是一个结束两千年封建旧思想、最最殿后而值得注意的大人物,同时亦是走向新社会,热心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先驱者”①。张謇是一个有抱负、务实、进取的人,回归后潜心建设地方,他所从事的社会事业涉及很多方面: ———创工厂。自1895年开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重要企业。 ———开农垦。1901年,张謇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对沿海滩涂进行开发;大兴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农田水利,建立产棉基地,发展农业;其后又办了大有晋、大赉、大豫和大丰等盐垦公司。 ———发展交通。本着“道路交通为文明发达之母“的思想,张謇辟道路、兴河运,1901年创立大生轮船公司(到1918年,公司有小轮20艘,行驶于以南通为中心所辟的10条航道上,沟通南北水网);1904年建设天生港及其码头仓库,开通通申线接轨上海;为了加强唐闸与港区之间的联系,张謇还修建了港闸公路,等等。 ———修水利。南通一带屡有水患,张謇遂以私人身份聘请荷兰索格、比利时贝龙德、瑞典海德生、美国葛雷夫各国水利专家,商讨南通治水策略,运用科技治水,修堤筑楗并举。 ———办教育。张謇言“欲雪国耻而不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张謇开展的城市文化教育建设主要包括:1902年自筹资金建设通州师范学校,翌年建成;1905年建翰墨林印书馆;1909~1912年办商业与医学两所专门学校;1914年建图书馆等。 此外,张謇还振兴商业、改善环境、推动市政建设,筹建电厂、电灯电话公司等等,集多方面的成就于南通一地,开花结果,泽及后代,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了不起的“早期现代化试验”。 1.2对张謇早期现代化试验的认识 今天,对上述之试验,我们可以作如下之认识: (1)张謇“实业救国”的思想是以发展生产力为起点的 张謇认为:“天下之大本在农,今日之先务在商,不商则农无输产无之功”②。“我国家欲求商业之发达,必先求商品之增加;欲求商品之增加,必求原料之充足”③。“农产品为多种制造品之原料,不

游张謇故居精选作文800字

游张謇故居精选作文800字 说到南通,大家都会想起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清代状元张謇,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开展作出了宝贵奉献,而张謇故居,则是我们了解张謇爷爷的第一步。 张謇故居坐落在城区南濠河畔的“濠南别业”,新建成于20XX年11月,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这是一座砖木构造的中式楼房,红瓦、灰墙、明窗,十分美丽。大楼的北门面街,对着清河。大门两边分别栽着广玉兰、黄檞树,另外还有罗汉松等。大楼的西边院内栽有枇杷、碧桃、月季等各种花木。楼的南面院内,有草坪、花圃。大楼朝南也有门,门前为一平台,阶梯从两边上修缮时所种植。只有门前平台两边各有一根紫藤,据说已有百年历史,为当年所移植。每到春天,藤纠缠,花烂漫,一红一白,交相辉映,十分壮观。张謇爷爷曾有诗赞赏:“花时朝霞晚霞舒,百年靺鞨垂流苏。”如今老干苍苍,粗如巨臂,枝枝游龙,一直长到三楼阳台顶棚上,惹人惊赞呢。天经地义,和很多古老的房子一样,底楼的光线比较暗。踩着楼梯,“噔、噔、噔”一声声清脆的回响,仿佛带我们回到了当年。上了二楼,正对大门的房间是厅堂,当年主人的用具一如既往地陈设在那里。和厅堂相连的还有一个中西合璧的游廊,经过游廊的各内室分别是介绍张謇先生兴办实业的所有事迹展示厅。看了二楼,三楼是什么样子

的呢?三楼最最显眼的是大厅中间的一块张謇当年所书之家训碑,那是张謇当年翻遍典籍,罗列名家之家训经典名句组织而成。三楼还有张謇生平的图片展览,几百幅旧照片,几乎成了近代南通的全部景观,仿佛一碗浓缩的汤汁,味道醇厚。 据说,张謇爷爷之所以选择这片坐落在旧城外的僻地造屋,除了东边靠近濠南别业,西边临近五公园,环境幽静之外,还颇有思念的寓意呢。早年张謇有位叔叔就在这里购屋谋生。幼年张謇来能常在这一带游戏。他爬过叔叔门前高大粗壮的柳树,在河边钓鱼;跑到西邻的药王庙里,看皂夹树挂果,在神龛背后涂写……这里留有张謇童年的美妙记忆。 现在,有关部门将濠南别业修葺整理一新,供人们参观、学习,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张謇的介绍 中英文

J简介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869年考中秀才,1874年(同治十三年),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孙云锦。1876年(光绪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1880年(光绪六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势力扩张。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1884年(光绪十年)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长庆病故,离开庆军回乡读书,准备应试。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张謇社会改良实践的失败:安一域而无以安天下 核心提示:一生追求政治改良,渴望社会进步的张謇,晚年却生活在军阀割据混战,专制黑暗超过前清的魍魉社会之中,其心情非常痛苦、抑郁。但是这位赤诚的爱国者,还是力尽所能,坚持不懈地反对战乱,为争取和平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休战呼吁。 本文摘自:《张謇传》,作者:刘培林张德义,出版:江苏文艺出版社 1912年— 1921年的10年间,大生企业系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1918年—1921年4年间,大生纱厂在海门常乐镇南扩建第

张謇与南通近代校歌

张謇[jiǎn]与南通近代校歌 晚清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列强环伺,朝廷腐败,风雨飘摇,舆论哗然,社会处于转型期,呈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派虽然政治主张不一,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已成有识之士共识。张謇作为站在历史潮头的人物,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实业与教育叠相为用的思想,“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正如《私立敬儒高等小学校歌》所唱的那样:“私资创造,实业襄持,教育斯能宏。”张謇办工厂,兴学校,对推动南通乃至江苏现代教育功不可没。 张謇兴办学校门类齐全,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特殊教育、艺术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完整且数量众多,兴办和资助开办、鼓励开办各类学校达三百七十多所。他有完整、先进的教育思想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校歌的认识和重视,超越同时代众多教育家。他亲自撰写校歌,请音乐家谱曲,在校园传唱,对启发学生现代意识、砥砺学生为国勤奋学习、振奋学生精神面貌、丰富校园文化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南通大学詹皖教授,积十年之功收集到张謇作词的校歌十首,并进而将南通地区二十世纪前半叶校歌尽力网罗,总计得六十九首,汇编成《民智兮国牢——南通近代校歌歌曲集》,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不少淹没一个世纪的校歌拂去历史尘埃,恢复青春面目,对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当前校歌创作,有很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对音乐教育非常重视,古老的典籍十三经中,《礼记》专列《乐记》一章。《周礼·保氏》所列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乐”位列第二。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科举制等影响,音乐教育渐渐淡出不彰。1902年张謇亲手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师范学校——民立通州师范学校,聘王国维、陈师曾等学界泰斗为教师。1903年他东游日本七十天,考察日本各类学校三十余所,看到日本学生高唱校歌、朝气蓬勃的景象,深受感染,在日记中写到“美哉,美哉”。次年,他撰写了《通州师范学校校歌》,1905年先后请单林、沈先工谱曲,由专人教唱。如果说1897年,由沈先工参与谱曲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师范学院院歌《警醒歌》是我国第一首校歌的话,《通州师范学校校歌》则是南通近代校歌之始,也是我国第一代校园歌曲中的佼佼者。由于梁启超、张謇等登高一呼,沈先工、曾志忞、李叔同等音乐家身体力行,校歌的创作和传唱在当时形成一股潮流。 《通州师范学校校歌》以“狼之山,青迢迢,江淮之水朝宗遥”开篇,葱茏耸翠的狼山雄峙大江之滨,充满生机,犹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青春少年葱俊的形象。长江汇聚众流,汹涌澎湃,以锐不可挡之势呼啸奔向大海。校歌引领青年学子立足大江之滨,放眼世界。 该校歌突出的主题是“民智兮国牢”,在短短的歌曲中重复三次。“民智兮国牢”是张謇基本教育思想。“教育普及而后民知爱国”。“知识何自而长,则普及教育工作是已”。我国由于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是统治者的家天下,人民的国家意识普遍淡漠。1901年,日、俄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境内为争夺殖民利益,爆发日俄战争。张謇对国人普遍的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痛心疾首。他说:“日俄之战,无论孰胜孰负,祸终萃于我国……而知此痛者,以全国人比较分数,不过千万中之一、二。处堂燕雀,姑以为安。岂非民智不开,公理不明之故?”他痛定思痛,说:“开民智,明公理,舍教育何为。”只有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提高全民族基本素质,确立全体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