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就业宝典

就业宝典

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前未经受过挫折,即使碰到什么困难,也能得到家长、教师的帮助,所以对自己的估计往往不准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再加之这一时期是人生情绪的波动期,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况则完全不同了,因此,毕业生必须正确认识社会、正的评估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参加择业、就业竞争。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准备:
一、正确认识社会

当今时代的特征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位处于择业阶段的大学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时也将面临比以前更多的机会。使毕业生能够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接受选择,展现才华。但要正确地认识社会并非易事。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社会是复杂的,要想正确的认识社会有一定的难度;二是学生阅历浅,社会心理不够成熟,往往只会用比较简单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毕业生认识社会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地看待社会就业问题

毕业生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特别是就业遇到困难时,往往不从主、客观两方面辩证的分析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感叹生不逢时。其实,在社会主义国家,先进的社会规范总是占主导地位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关键靠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靠关系谋职的现象只是局部的、暂时的,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现象将逐步减少,直至消灭。据我们所了解,就业、创业的成功者中,虽然有社会原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但绝大多数并非是社会原因,而主要是靠自身的努力;而就业、创业失败的基本是因自身的素质不足所至。

(二)认识避免情绪化

情绪对认识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如果认识完全被情绪支配,那么,就有可能削弱理智判断力,看不清、看不透社会的本质。其具体表现为:如果遇到事随人愿,则异常兴奋,眼前一片光明;一但遇到麻烦,就满腹牢骚,顿觉前程渺茫。同学们应客观、理智地对待社会现象,对待择业、就业的成功与失败、不要被个人情绪所左右。要做到这一点,主要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三)避免消极的人生态度

因为社会纷繁、就认为一切深不可测,因而就不去认识社会、关心社会,把自己和社会截然分开,用局外人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应当看到,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发展了个人的境遇也会好起来;社会状况不佳,个人的发展将受到制约。当今社会是催人奋进的社会,我们应关心时事,关心社会的发展,确

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对社会欢迎什么样的人、不欢迎什么样的人有所了解,以便用社会需求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择业中的关键一环。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对自己的主观评价与社会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趋于一致,就容易成功;如果主观评价偏高于社会客观评价,往往会导致碰壁、失败;如果主观评价偏低于社会客观评价,信心不足,犹豫不决,很可能会坐失良机。因此,认识自我是成功地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求职者应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以便确定切合实际的求职目标。要做到正确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自我剖析

要经常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剖析,使自我评价逐步接近客观实际。自负者要经常作自我批评,通过不懈努力,弥补自身不足;自卑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

(二)通过比较来认识自己

有比较才有鉴别,事实上,人们往往是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的。一是与同学比较来认识自己,不仅比考试分数,更应注重比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比较,可以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认清自己在相比较的人群中所处的位置,以便扬长避短。二是通过别人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当然,别人的态度不一定能全面评价一个人,但大多数人的态度总是说明某些问题的。一个求职者如果不注意与共同竞争者相比较、就很难判断出自己的成功概率。

(三)难过咨询来了解自己

可向就业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咨询,也可征求同学、家长和熟悉自己的人的意见。长期学习、工作、生活在一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看在眼里,印象很深,对自己的评价会更公正、更客观。

三、做好心理准备

(一)永远充满自信

自信是一个健全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它是前进的动力,成功的保障。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尽管各自的出身、经历、思想、性格、兴趣、处境等不同,但他们的对自己的才能、事业和追求都充满必胜的信心,自信能积极适应环境,以艰苦卓绝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说,自信是成功者共同的秘诀。那么,怎么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自信呢?

1、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相当大的潜在能力。当一个人面临择业,忧心忡忡、担心失败的时候,多半不是真的不行。自己条件可能并不过硬,但别人也不见得比你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可能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2、要

积蓄自信的资本

自信要有扎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做资本,以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如果具备了真才实学,就自然会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

(二)提高受挫承受能力

挫折是指人们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甚至失败时产生的紧张状态、焦虑情绪等行为反应。择业受挫折后,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一般产生两种反映:一种是理智性的反映,理智性反映在心理学上称为积极的进取,它包括继续努力、反复尝试、改变行为、调整目标等行为反映。挫折对于理智性的择业者来说,往往是择业成功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另一种是非理智的反映,非理智性反应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消极的适应或防卫,它包括固执、对抗、倒退和妥协等行为反映。挫折对非理智性的择业者来讲,往往是灾难性的,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所压倒。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呢?

1、视挫折为鞭策

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那一个不是从坎坷与挫折中走过来的?一时受挫并不说明永远失败。挫折是一种鞭策,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能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面对挫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具有面对失败的不屈性,勇对挫折,冷对挫折,智对挫折,成为战胜挫折的强者。青年人应树立把挫折看作是锻炼意志、提高能力的机会。

2、调整择业的期望值

择业期望值是指要获取的工作岗位在物质上、精神上的需要满足的程度,如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如何,能力抱负、特长能否得以施展等。能否就业,个人的才能、机遇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择业期望值的高低也将起一定作用。择业期望值过高,其结果不是因超越现实而败北,就是侥幸就业后因自身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需要而处于被动。

在择业的过程中遭受挫折,很有可能是由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偏高,这时,需要调整择业期望值,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分阶段设标法。就是确定一个总的奋斗目标,再将总的期望值分解成几个阶段性的目标,并逐步付诸实施。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所选阶段期望过高,就把它移到下一阶段,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

(2)自我调整法。就是把自己工作岗位的期望按主次分成不同层次,首先满足主要的需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直到个人的意愿与社会的需要相互协调、吻合为止。

从中外众多伟大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们当初职业的起点往往并不那么优越,华罗庚初中毕业后便帮助家里

料理小杂货铺。可见较低的职业起点并不影响许多科学家职业理想的实现,问题在于有为理想而拼搏的意志。择业受挫后,应放下包袱,从主观、客观两方面仔细寻找失败的原因,实事求是地剖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通过别的途径来达到目标,或者降低就业起点,只要持之以恒,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3、适当进行心理调节

就业遇到挫折后要运用控制、激励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心理调节与控制,尽快摆脱不良情绪,重新树立起信心。不妨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娱乐活动,换换环境,放松一下自己;向亲人和朋友倾诉苦衷,合理宣泄,听取他们的劝告,这样可以得到较快的恢复。或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不妨使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进行自我激励。对于落聘,要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的洒脱精神,用自己的成功的事例来激励自己。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我们都可以学习和效仿。

(三)克服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择业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从众

在现实生活中,事业有成者通常都有很强独立思维能力,他们独具慧眼发现一般人不能发现的问题,能捕捉到更多的成才机遇。在毕业生择业问题上,从众心理表现在愿意到城市、事业单位去工作,不太愿意到基层,到乡镇去工作。其实,到城市、事业单位工作并不一定是每个毕业生最佳的选择。我们应该努力克服从众心理的影响,从社会需要、自身条件以及以后发展等方面考虑自己的职业,果断地选择自己的择业道路。

2、相互攀比

在择业过程中,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过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就业取向上,自己的既定目标受到他人的干扰,这无异于逼着自己与他人共走独木桥,很难成功。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旦选准职业后就不要与他人盲目攀比。

3、自甘落后

有的同学总觉得择业人群中强手如林,条件比自己优越的比比皆是,于是自甘落后,听天由命。摆脱这种心态要注意三点:首先,要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要相信别人能做的事,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到。其次,要大胆地表现自己。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任何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再次,要不断完善自己。勤能补拙,知道自己某方面不足,通过勤奋努力,才可填平这方面的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鼓起勇气积极地参加择业竞争,才有出路。

4、贪图虚荣


虚荣心特别强的人,择业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大城市、社会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这类同学的失败,往往是由于不从发挥自己的优势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竞争力,不顾及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他们择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羡慕,而不是为自己寻找用武之地。

5、好高鹜远

有的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自以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慢。孤傲心理是不能客观地分析自我和评价自我的表现。最终一事无成导致失败。这类同学应重新认识自己,降低择业的期望值。

6、嫉妒别人

在择业过程中,如果发现平时与自己平起平坐,甚至于不如自己的人略胜自己一筹时,应当主意采取积极的态度,变嫉妒为羡慕,奋起直追,“你行我也行,我比你更行,”通过不懈的努力,缩小差距。

大学生择业要知己知彼。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