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师爱的智慧》学习笔记

《师爱的智慧》学习笔记

《师爱的智慧》学习笔记
《师爱的智慧》学习笔记

《师爱的智慧》学习笔记

徐敏(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远程教育学院,院长)

一、师爱的误区

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师怀着爱生的强烈情感,在平凡的职业生涯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甚至加班加点,严格要求,一心为学生。但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老师却苦恼于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这种回报是多方面的,成绩、情感、成长;还有的老师爱愈深,付出愈多,自我愈倦怠,情感的世界就愈贫乏,自怨和学生的抱怨也就越多。

师爱的付出与自我幸福的生活,与学生感受到的爱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年轻一代教师对师爱的结局充满困惑,这到底是为什么?

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仅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分析,我们存在着明显的误区。

一是认识的 :

表现在三个方面:师爱的极限性、虚无性、功利性

极限性:

例如,在我们所树立的师德典范中,经常宣扬的是教师为了工作拖着病体不看,结果拖到后来变成重症;为了学生舍弃自己的孩子,把生病的孩子放在家中,拖延治病,直至死亡,然后,以所有的学生变成自己的孩子完成崇高的境界;

为了学生中考,无暇去医院照顾生病的母亲,直至母亲临终,都没有看到最后一眼。

这就是师爱和他的结果吗?!

最传统也是最流行的观点是:教师是蜡炬,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甚至燃尽的不只是自己,包括自己的孩子和亲人。

以自己和亲人的惨痛的代价和个人悲壮的生活状态成就学生或成就自己的奉献与成功,作为师德的最高境界,这是在以往的师德典型中最经常的“榜样”宣扬,也是最不正常的扭曲了师爱的内涵。

很高尚也很可怕。

带来了两个误区:

(一)认识的误区

一是古往今来的道学家们给老师设置的圣人境界,及大地扭曲了师爱的价值,把师爱高悬在“给予”和无条件的付出,以蔑视人性和忽略教师作为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权利为代价,把教师捧上“圣人”的境界;

二是权力者凭借强权为后盾给教师设置了单方给予无私奉献的崇高的道德境界。使师爱无法成就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成长和快乐及个人生活的幸福,也使大多数老师在认识上进入误区,在行动上茫然生畏或错位。

我在对新教师的培训中谈到教师的价值时,许多年轻的教师就此发问:老一代教师的楷模们为学生付出一切,包括健康,甚至放弃家庭,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爱学生就一定以牺牲个人生活为代价?甚至以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只有到了这个境界才能成就“师爱”吗?

这一代年轻的教师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出生,他们对个人价值,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对成就和成功的追求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普遍感到那个道德高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也使他们对未来的教师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产生了极大的不确定感。

全身心的付出和个人生活的悲苦与惨烈就是师爱的追求和结果吗?!我们到底要给学生什么样的爱?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应当使学生学会传递什么样的爱。

就中国传统的“师道”而言,不惧艰辛乐于奉献是美德,奉献自己成就他人是我们一直对老师宣扬的道德目标。问题是,尽管我们到今天才认识到“以人为本”,但我们对人的认识,对人的价值的弘扬,对人性的理解,对作为人的个体的尊重,仍处在“启蒙”期。而我们对教师作为人的理解或者“为人

师表”的理解更是有偏差的。在认识人的价值,体现对人性的尊重中,有意无意的把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群体的人,排斥在对“人”的关注与关爱以外,由此,扭曲了师爱的内涵与价值。把教师的自我放弃、自我牺牲、精神损耗、物质匮乏看作是美德。把个人生活的悲戚、悲壮和权力缺位所造成的就学条件的艰辛作为成就“感动人物”的背景和条件。

试问,还有多少教师愿意去攀登这种道德高地,又有多少教师能够被送上这种师爱的圣坛。现在每一位被树为“典型”而不断被宣扬和歌颂的教师,几乎都成就了千古的绝唱,而更多的老师陷入职业倦怠和疲惫中。

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以她的健康损耗、生命枯竭、生活艰辛、亲人离世为代价的“惨爱”,更不应以此为成本和代价才能换取那些耀眼的光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那些五光十色的光环褪去华贵的色彩,还有什么能够支撑教师职业生涯的延续以及不灭的师爱之火。

虚无性:

空洞的说教,功利的教育,错位的权力,泯灭着师爱的心田。

在今天,一方面是将师爱和树立的师德典型以蜡炬燃尽为标本摆在高高的圣坛上,让全体老师膜拜;另一方面,华丽的辞藻,空洞的说教,陈腐的观念所进行的师德教育显然达不到预期的功效。师爱不是从听报告和开会的教育中得来的,更不是在领导的批示和要求中展现的。当我们从教科书式的理想说教回归到现实的时候,我们发现 :

教育缺的不只是钱,而是信仰、理想和追求,这不是教育自身的问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空虚、权力强制、教育的急功近利,导致的价值错位,及对教师群体认识和政策的偏差所导致的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沦陷,必然导致人性异化,也必然导致对爱的认识的异化。

功利性:当教育为考试,尤其是把中考和高考的竞争作为学生评判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师成功和成绩的唯一选项,作为学校办学的唯一追求,必然导致对学生和教师生命和健康人格的漠视,对合理的正常人的生活的剥夺。

各种权力和以权力为依据所制定的规则,极大的挤压着教师自主、独立、乐教的职业生活的空间,侵蚀着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没完没了的各种检查和评估,使老师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教师的被动、疲惫与职业的倦怠不是个别现象,教师心田的荒芜必然导致爱的枯竭。想爱没有爱,有爱不会爱,爱的结果不体现爱,甚至走向爱的反面。这种爱聚焦在分数,成绩和与职称评定、绩效评优、获奖等功利性有关联的少数人身上,而对其他人漠不关心。这种爱就不是爱,或者是一种放大了的自我。弗洛姆认为,只有爱那些与我利益无关的人,爱才会开始展现。

功利同样在扭曲着师爱。

(二)行为的误区

案例二:一位从业多年的语文教师,一直兢兢业业,因而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将学生留下来,让他们复习当天的课程,她自己“陪学”。这个在家长和校长眼里的负责任的好老师,却引起学生的不满和抵触。而这位老师却说: " 我这样辛苦的陪着你们学习,是为你们好啊! "

现实中,我们就是这样怀着对学生的善意和爱心,做着一些结果自己都始料不及的蠢事,即辛苦付出,又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回报,更不可能将爱升华。这到底是为什么?

上述对师爱的认识的误区,必然导致行为的误区。

其表现是:偏爱、溺爱与强制的“爱”。

偏爱主要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更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得到更多的笑脸和表现机会。包括上课发言的机会,受表扬与鼓励的机会,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他们吸引着教师关注的目光,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实质上占有着课堂的最多的教育资源。老师对优秀生是“眉开眼笑”的。

但是,在偏爱之下的中等生和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大部成了“陪读生”,教师对班上占大多数的中等生则不太过问。于是这批似乎无需教师操心的学生便被 " 合情合理 " 地遗忘了。成绩把他们挡在老师关注的视线以外,他们极少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发言的机会,受表扬与鼓励的机会。老师对中等生是“ 不声不响” , 对后进生则“ 大吼大叫”或者忽略不计的。

有一学生在周记中写到: " 除了上课提问偶尔‘光顾 ' 到我之外,上学期班主任一句话都没与我讲过 ......" 班主任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教师呢!还有一学生写到:“开学两个月了,老师没与我讲过一句话,因为我不是成绩好的学生。每次统计成绩我都不在老师划定的“重点学生”范围内。”

这是为什么?

简单化的功利教育将师爱引入歧途:

掌握知识、考好成绩、升入好学校、直至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挣钱多、有权力、能管人。

功利在课堂上是如何表现的?

功利导致教育者眼里只有“分”,而没有人。或者只有学习成绩好的人,而没有其他人。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只是“分”在前,而人隐藏在分的后面。

功利导致教育和教师对学习者心灵世界的冷落。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关爱,更漠视了学生自身的价值。这种不公平、不公正的“偏爱”与“冷落”极大地扭曲了师爱的本源,使教师的爱畸形膨胀与萎缩,也使学生对爱的感受扭曲变态。

在偏爱中成长的成绩好的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优越感和超越感,“高人一等”,既不能平视自己的伙伴,也很难平等公正的对待他人,包括公正的对待自己的老师。

难怪,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感叹:越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离校以后,回来看望老师的越少。在这一点上,孩子是没有过错的,问题是我们带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在学校,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老师?

在冷落中成长的孩子,得不到关爱和尊重,唯分数的教育,使这样的孩子无处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变得孤僻、自卑、冷漠、暴力。

在不公正、不公平的情感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让他们如何感受爱的阳光,怎样才能教会爱的传递?

我们在学生的心田栽下什么样的种子,可能就收获什么果实。

溺爱主要是一种偏袒的、消极的、无原则的爱。

溺爱是如何表现的 ?

一是教师的无私奉献,全面包办代替,从班级值日到班队会活动的安排,从作业的督促到不停地与家长沟通,从同学关系的相处到同学的时尚和爱好,老师时时观察、处处过问,主动出击。老师疲惫不堪,满脸倦态,学生松散、木讷,时刻待命。

二是有些教师不适当的高估了“赏识”的作用,没有能力判断赏识的价值导向。

廉价的表扬充斥课堂,为鼓励学生学习的各种奖励措施,从小礼物到参加活动的“特权”层出不穷。即使在学生出现严重错误时,对课堂内容的知识性理解出现严重误差时,仍一味偏袒,仍然要表扬:你离正确只差一点点。误认为:批评学生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对他们放任迁就。

三是有些老师放弃主体、主动和主导的地位,放任课堂的自由和自流。

对学生不要求、不规范、不指导、不引领。所谓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造成课堂的低效和无效,爱成就了纵容。

师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溺爱是一种过渡的给予,同样会使孩子遭到毁坏。

上述行为的问题出在哪里 ?

教师的辛勤付出,全面的包办替代,严重的消解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削弱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主自立的能力。学生如果过分地依赖教师,他们将丧失独立思考问题、协调各种关系、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利于他们人格、心理的成熟。记住:老师不是爱的施舍者,不是保姆,更不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尊重和赏识学生还要不要批评?

其实,事实求是的表扬和赏识是尊重和激励学生,负责的批评也同样是尊重和激励。恰当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期待,同样,正确的批评同样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更深层的关爱和期待,严格要求和事实求是的批评反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同样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最需要防止的是无原则的浅薄赏识和不讲策略的批评,都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相对于一些在家里充当“小皇帝”的学生来说,过多的赏识是否是家庭娇宠在学校的折射。

奖赏对促进学生学习有多大的作用?

在完成学习任务中,学生的原动力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得到奖赏,而只是因为学习本身就使人感兴趣,令人得到满足。此时如果老师不合时宜地频频给予外部奖励,会扼杀孩子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使他们丧失了内在的动机,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学习就会变得消极起来。

教学的本质是情感的交流,是心灵的对话与沟通,是思维的互动。

必须确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主体、主导、组织。教书育人的法定职责决定了老师必须教,教不教的问题无需讨论,课改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是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

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模糊与缺失,必然导致教育教学的混乱、无效和负效。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角色的转变更多指向教育观念的提升,教学谋略的创新,对教书育人新的更高的要求,不是教书育人职责变化。不是教师地位的移易。所谓“平等中的首席”就是对教师地位的最好诠释。

强制的爱: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美好口号下,许多学校和老师以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为目的,以残酷的方式剥夺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强制学生加班加点,接受大量的超难的只对考试操练有意义的难题、偏题,给学生造成的身心压力远远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

某一初三学生写到:所有的老师都说是为我们好,连午休、周末和法定假时间都给占用,作业、习题做也做不完,每天疲于奔命,这难道就是老师对我们的爱吗?

还有一重点高中的学生对一来访的客人说:

我真不明白,中国造那么多监狱干什么,多办点我们这样的重点高中就可以了,我们这里比监狱管得严得多,老师对我们的监管和监控比对犯人严格。犯人还可以通信,我们这里试试看,谁敢传纸条,特别是给女生传纸条。

强制关爱,这种“以爱的名义”对学生生命的完整、自由和自尊进行剥夺。

弗洛姆说得好,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控制就是缺乏对孩子潜力的信念,并且相信只有成年人将美好的东西灌输给孩子并遏制不好的东西时,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强制关爱充满了专制的色彩,老师用自己的价值取向替代学生的价值,以自己感知的世界强行占领学生的世界,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束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那么,在强制关爱中,老师幸福吗?达到预期的目的吗?

没有。滥用权力越多,强制关爱越滥的学校和老师,自己失去的自由也就越多,在剥夺学生的自主、自由、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剥夺了自己的时间、心灵、独立的生活和幸福。

强制关爱,最致命的是以权力为后盾,以专制为手段,以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剥夺。在被剥夺中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人,将会怎样理解爱和传递什么样的爱呢?

二、师爱的本质

(一)师爱是理性的爱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和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

1. 师爱与理想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以崇高的教育理想为基点。

教育不能没有理想,教书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更是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的耕耘之歌。

听听老师们的心声:

我教书,因为这种职业体现了尊严与“变化”,即使其他因素不变,我会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会发生变化。我教书是因为教书给我带来希望。对我来说,教书是欢乐、悲哀、快慰和无助的结合体,但也是一项有着明确目标的任务:改变我的学生,也改变我自己。

(美)安布瑞莱斯 . 利马

我认为 : 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帮助一个孩子一次,我就能用这样的方式影响未来。

(美)尼娜 . 泰铂

我教书,因为我亲眼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教书无时不参与创造,而这种创造最使人激动。

我教书,因为它给人以爱。这种爱不仅包含着教师对知识和新思想的追求,而且包含着他们对学生的无限深情与希望。

一个人,若果没有对人类的悲悯,没有对下一代人的关爱,没有对现实生活、对社会充满关切与期待,是不可能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即使选择了,也不可能成为好教师,更不可能有个人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2. 师爱与学生

我们对老师进行调查: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

大部分老师:喜欢孩子,喜欢教书。

我们了解教师的职业状态:

痛并快乐着、痛并郁闷着、痛并倦怠着、快乐并幸福着。

老师们大多选中痛并快乐着。

痛的原因和表现不同。但快乐的源泉相同:与孩子们在一起,感到快乐,因为爱孩子,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富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也使个人生活的色彩斑斓。

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师爱是一种抵达学生心灵的情感。

在课改中我们常说: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老师带着方法上讲台。其实,更重要的是老师带着情感上讲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不仅仅是智能的提升。传递、提升、发展学生的过程,就是情感交织、价值引领的过程。重要的是师生情感上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思维的互动。课堂教学的所谓有效,最终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尊其师,听其言,乐其教、信其道。

那么,我们用什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什么让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不可忘怀?——师爱。

理性的师爱必然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的爱、平等的爱。

3. 师爱与师德修养

热爱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德的核心要求,也是师爱的具体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要想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二)师爱是无私的爱

1. 师爱与母爱

母爱的血缘性、特定性、自私与无性私

师爱既不是基于个人血缘和情感的“私爱”,如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基于道德和责任的社会爱。

师爱的公平性、广泛性、无私性

2. 师爱是责任

教育是培养人,为人的发展创设条件的活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主体。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师爱源于教师以崇高的教育理想为基点,从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出发,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中所自然产生的一种主动、无私的情感。

一名援藏教师在一篇名为《带着爱启程》的文章中写到:“当我看到那些帮孩子背沉重行李的母亲那期待的眼光时,当紧紧握着家长的手,听家长一遍遍地说‘拜托、拜托'时,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

教师在担负着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责任中,就履行着对孩子的未来、对孩子的家庭、对社会、对这个国家的责任。

责任本身就是师爱的最高体现。也是教师价值实现的内在动因。

3. 师爱是奉献

如何理解“奉献”与蜡炬燃尽的区别?

这种奉献就集中体现在理性和无私上,践行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

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东西。弗卢姆认为,最流行的误解是把“给予”理解为“放弃”某种东西,被剥夺或者是做出某种牺牲。有人将“给予”看作是自我牺牲的美德,“给”好于“得”意味着损失比体验快乐更好。“给予”并不是说为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生命活力的东西。他给予别人的是他的快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和幽默。通过“给”,他丰富了别人,通过提高自己的生命感也提高他人的生命感。”

教育是为人的自由成长和发展最大限度的创设机会和条件。教育应当使人快乐、对未来充满期望、有追求、有幸福感。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独特最高尚的情感,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它凝结着教师的心血,体现着教师的奉献,收获着学生的成长和自己的幸福。

(三)师爱是智慧的爱

在前面的案例中,我们看到,老师爱学生,却没有收获爱的果实,甚至因爱生怨,这是为什么?爱是情感、能力与智慧的合一

1. 师爱与规律

师爱是践行在两个规律的基础上:一是教育规律;二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师爱的前提是教师对爱的深刻理解,对学生的了解与理解。

学生是完整的人,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及侧面是不同的;在发展中,学生都会犯错误,跌跟头。学生是有发展潜能的人:少年英才与大器晚成皆有。

弗洛姆说:“爱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完整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法,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尤其是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在高科技和互联网时代,代纪的时间在缩短,不同代纪之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与冲突不可避免。

师爱是学生所认同、所接受并在学生成长中产生积极影响的情感。是以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接纳、学生的变化为标志。

面对 00 后的学生,教师不能想当然的用自己的想法来“推导”学生的心理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更不能用自己理想的方式和模式去“塑造人”。教师应该进入到学生的角色中去,“以己之心,推己及人”,把对方的情感转化为自身的心灵体验。

从了解到理解,懂得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好所求,所做所为。从理解到引领到提升。这就是师爱的智慧。

师爱中没有尊重和平等,那么爱就有可能蜕变为支配、占有和强制。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感情和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外在的强制性的爱只会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平等的、尊重的爱才能感化学生的心灵。师爱的智慧集中体现尊重和平等中。

2. 师爱与艺术

师爱的智慧是艺术与能力的高度结合。

能力:对爱的理解力、对爱的表达力、对爱的接受力、对爱的提升力。

艺术是高度个性化的爱的表达方式。

在教育教学中,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每一句评价,每一次抚摸,甚至包括每一句批评,都蕴含着爱的艺术。以爱的智慧抚慰学生的心灵:以耐心期待学生的转化,以宽容善待学生的不足。师爱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对师爱结果的认识和感受上,师爱是付出是给予。但不仅仅是付出和给予,付出的本身就是获得。教师要善于把平凡的教学转化为精彩,把烦恼的事务转化为快乐。这样教师在施爱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巨大的满足和快乐,这种满足和快乐,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强大的动力源之一。对于教师而言,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受。我认为真心爱教育的教师才会真正爱自己的学生。因爱而生爱,他会不断探求教育的真谛,不断思考教育的现象。这种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有些人看来是那么的艰辛,但真正爱教育的人品尝的不是艰辛,而是幸福。——铜盘中学、林薇薇。

三、师爱的价值

生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被关心被爱护被信任被尊重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被满足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动机,如果不能被满足人就会感到抑郁与苦闷,严重会产生心理疾病。

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 , 以饱蘸情怀的笔触,描写了自己的不识字的母亲所给予儿子的无限关爱。成就了儿子的作者梦想。

从“危机家庭”导致青少年高犯罪率的实证分析中也可以看到,爱的缺失所造成的恶果。

“危机家庭”是指家庭自然结构不健全、家庭气氛恶劣或家庭教育不当导致家庭教育功能实现不良或缺失的家庭。这类家庭出身的少年犯呈逐年上升趋势。家庭自然结构不健全,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必然导致孩子情感的饥渴与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教育方式不当的家庭 , 粗暴型家庭、娇宠型家庭、放任不管型家庭和父母自身行为不当型家庭里,极易造成孩子自卑、逆反、孤僻性格 , 对他人充满敌意、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 为孩子未来的成长留下了隐患。可见,在孩子的成长中,爱和爱的教育的重要。学生的成长过程表明,生活在爱的氛围和在关爱中成长的孩子,大多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开朗、乐观、向上;而那些从小生活在缺少关爱的家庭里的孩子,往往在个性心理特征上表现出孤僻、冷漠和暴躁。这一切都会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所以,教育是在当下,而收获是在未来,不论是硕果还是苦果。

(一)师爱与学生发展

师爱与学生发展是一种什么关系?

通过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老师开始了解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他们知道些什么,热爱着什么,他们对什么好奇,还有他们各自的学习方法。当孩子们被当成整体和独特的个体来欣赏并受到激励的时候,他们就会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期更需要获得爱的关怀与呵护。

家庭教育和关爱愈缺失,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补偿性”要求就愈高。孩子从家庭走进学校,自然而然的把父母之爱和对爱的期待与想象“迁移”到老师的身上。 6 岁的孩子进入学校,成人世界的学习目的,伟大理想是他们所无法理解和感知的,尤其是一些空洞的政治说教与虚无的华丽辞藻,更是撕裂和扭曲孩子对情感、对生活的正常感受和成长。孩子们走进学校,是求知,他们对新的生活和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寻求情感的依托,爱的满足。

教与学的本质是一项情感活动,不仅涉及教师和学生的智力活动,也涉及师生的情感互动,不仅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可以激发情感,而且教学活动中所设计的价值和思想也是情感的体现。情感贯穿在教师职业活动的全过程,居于核心的地位。

“学习是一种革命性的行动,是不可能被命令去做的。”当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尊重、期望和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强大的向师力。使自己内心充实,精神振奋,深受鼓舞。

当孩子们感觉到自己是被喜欢和被接受的,他们就更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跟他人分享他们的想法,反过来也与其他人的想法建立了联系。(美)伊莱恩 . 斯廷森《在界限之外教书》。

这种爱是巨大的力量。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这个“新的人”不是我们老师所“设定的人”。师爱的最高价值,不是“塑造”儿童,不是强制和想当然的设定”儿童“的未来,而是满足学生自我成就的需要,使他成为“独特”的那一个,师爱以成就学生自身为最高价值。

(二)师爱与教师专业成长

现在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在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问题中,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所谓“基本功”,关注教师的知识、技巧、标准、反思等“理性模式”,误解为“情感不提供任何有效的知识”。而忽略了对教师职业价值定位与爱的认同。

师爱本身就是教师专业情感、专业能力与专业发展的体现。

师爱是教师专业情感的最高体现,教书育人的过程就是专业能力展现的过程,师爱的结果就是老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体现。

孩子们的质朴、纯真使教师看到了人性中最本原的美好。爱的教育和在爱中的教育,会使教师自己获得巨大的情感激励和情感满足,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大的内动力,会激发教育者的潜力和智慧,从而提升教育者的生命质量。

师爱是教学活动的原始动力与核心,没有情感的驱动,抽掉了课堂中“对人的关注”,教师不可能有所成就,学校也不可能有生命的活力。

“感情是人类的灵魂、行为的动力。推动力总是来自情感,才智永远只是一个指挥手段或控制手段”。——孔德

教师专业化程度愈差,倦怠和牢骚越多,对学生的关注度越低,心态愈差,就愈不快乐,愈消沉。

教师专业化程度越高,爱生的情感越强,职业体验就越快乐、轻松和幸福。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3篇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3篇Wisdom and experience of teachers' love 编订:JinTai College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3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对象是教师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 2、篇章2: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 3、篇章3: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 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以下小泰为你带来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章1: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

通过学习《师爱的智慧》一课的学习,不管是听专家讲座还是看书学习,其实我们好多老师往往都有一个同感,别人做过的,我们未必没有做过,但是别人为什么比我们成功?其实原因很简单,别人坚持下来了,而我们自己常常不能,所以说,将简单的事每天认真做到就是不简单,将公认容易的事每天认真做好就是不容易,所以我们除了学习别人的经验,还要坚持不懈,因为持之以恒其实就是最大的成功。孩子在成长中犯错是难免的,如何正确地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正确的态度是包容,具体的做法是提醒。著名教育专家郑洁也曾说过“如果孩子一生中犯一百个错误,我宁愿让孩子在学校犯下九十九个错误。”可见,老师包容学生,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包容学生的错误,并找准时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要记住:老师手中的两大武器一是宽容,二是等待。 我认为常给孩子微笑,让孩子感知爱,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当我们想激发学生的斗志,当我们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妨轻轻一展笑容,就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联系平时的工作实际,工作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把学生当小助手,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都和他们商量,尽量采纳他们合理的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学习版.doc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闪烁着教育改革思想的光芒,成为一本国际性的教育名著。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通过“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三大经典命题来阐述知与行的关系,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为涵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教学所设计的重要方面的“从做中学”原则,故此,人们普遍将杜威与“从做中学”相链接。可以说,“从做中学”理论成为了杜威标志性的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一、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基本理解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对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理解。 1.“从做中学”的涵义。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1]因此,杜威的“从做中学”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层基本涵义。 2.“从做中学”的合理性依据。 (1)“从做中学”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杜威在《民-主主义与育》中,把儿童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由4至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由8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在这第二阶段中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开始学习间接的知识,但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第三阶段为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间,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儿童不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从“从做中学”开始的。 (2)“从做中学”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杜威认为生长中的儿童的主要兴趣是活动,对于儿童来说最初的知识就是做事或工作的能力。因此,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可以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从做中学”能促使儿童用一切的力量和情感去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所真正需要的思维方式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如何去寻求。所以在学校中必须让儿童既要保持愉快又要保持忙碌,所以需要让儿童从课桌边解放出来,让他们有事可“做”。 (3)“从做中学”表现儿童的天然冲动。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天生就要做事、就要工作。这种冲动来自于儿童的本能,是无法压制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举了一个儿童搭积木的例子:儿童从事搭积木的活动,尽管他希望积木不要倒塌并且叠的越高越好,但是积木突然倒塌了,他还是会愿意重新开始再搭建。这就表现了儿童无法压制的强烈的做事冲动。杜威认为如果抓住儿童的这个冲动加以引导和发展,满足儿童的天然冲动并让儿童从事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这将是儿童一生受益的转折点。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一

教育专着读书心得一:教育着作读书心得寒假期间,闲暇之余我翻开了《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很快我就发现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的着作。读后感触颇多,现就自己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补充不足,共同进步,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因此,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师长,自己首先必须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责任心,自己应当对家庭负责、对孩子负责;如果希望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就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注重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规则,自己就不要闯红灯跨栏杆、开“后门”。优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样,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好习惯,从 启发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感谢生活和珍惜幸福。2 环境改变了教育,而 教育则改变了一切!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它让我们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共同阅读这份每个家长必做的家庭作业。书中有一个栏目“父母课堂”中的几句话值得借鉴——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确实,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总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要做到孩子不输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要真正了解一个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 在起跑线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再次感谢《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给我提供的帮助和启迪。最后祝愿天下的父母都成为家庭教育的首任优秀 教师,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字)1951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教育专着读书心得二:教育专着<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3篇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3篇 篇一:师德与师爱心得体会3篇 师德与师爱心得体会3篇 师德是师爱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下面是师德与师爱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师德与师爱心得体会 细细品味《师德与师爱》,感觉就像在炎热的夏季里喝上一口凉凉的冰水,舒服极了。其精彩容无刻不在拨动着我心深处的琴弦。 是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要说到师德。说到师德,就得谈到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就是师爱。师爱,实际上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根本所在,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师魂。简而言之,师爱就是让人崇敬的师德之魂!那么怎样才能让师魂永驻呢? 一、爱事业,体现师爱之美 如果说爱是人类的灵魂,万物的精华,那么对于教师的用心工作来说就是教育事业的命脉。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并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容,一个具有献身教育、用心工作的教师,事业上必然表现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师爱之美才会熠熠生辉。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呵护、关照、关心、关怀。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师生的关系必然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爱是实施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更蕴含生本

教育之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的环境、家庭结构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在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如:三人家庭的增多,离婚率的增多,使得一些孩子们变得孤独、冷漠;生活优裕,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宠爱,使得一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强;学习生活枯躁,社会竞争激烈,使得一些孩子生厌世心理;信息、经济、商品化的社会发展带来些消极影响,也使得部分孩子变得狭隘、自私等等。为此,在工作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情感的投入,用师爱浇灌孩子的心田,切实做到以爱育人。正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学生一旦 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无可置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到学生健康和发展、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以至于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有这种爱,才能够实施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爱学生,体现人格魅力 热爱学生是做一名教师的天职,也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一切对教师的要求,都可以集中到教师的人格上。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魅力主要是通过人格来体现出来的。历代教育家所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闪烁着教育改革思想的光芒,成为一本国际性的教育名著。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通过“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三大经典命题来阐述知与行的关系,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为涵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教学所设计的重要方面的“从做中学”原则,故此,人们普遍将杜威与“从做中学”相链接。可以说,“从做中学”理论成为了杜威标志性的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一、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基本理解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对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理解。 1.“从做中学”的涵义。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1]因此,杜威的“从做中学”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层基本涵义。 2.“从做中学”的合理性依据。 (1)“从做中学”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杜威在《民-主主义与育》中,把儿童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由4至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由8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在这第二阶段中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开始学习间接的知识,但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第三阶段为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间,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儿童不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从“从做中学”开始的。 (2)“从做中学”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杜威认为生长中的儿童的主要兴趣是活动,对于儿童来说最初的知识就是做事或工作的能力。因此,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可以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从做中学”能促使儿童用一切的力量和情感去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所真正需要的思维方式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如何去寻求。所以在学校中必须让儿童既要保持愉快又要保持忙碌,所以需要让儿童从课桌边解放出来,让他们有事可“做”。 (3)“从做中学”表现儿童的天然冲动。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天生就要做事、就要工作。这种冲动来自于儿童的本能,是无法压制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举了一个儿童搭积木的例子:儿童从事搭积木的活动,尽管他希望积木不要倒塌并且叠的越高越好,但是积木突然倒塌了,他还是会愿意重新开始再搭建。这就表现了儿童无法压制的强烈的做事冲动。杜威认为如果抓住儿童的这个冲动加以引导和发展,满足儿童的天然冲动并让儿童从事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这将是儿童一生受益的转折点。 3.“从做中学”的实现途径。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从做中学”的前提。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传统的教育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理论具有逻辑清晰性、视角片面性与意向理想性的特征,从而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具有一种内在张力。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理论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体会篇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 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不再象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无所不知。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 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

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做一个有情趣的人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埃“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剧。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看到剧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观众的感情得到了宣泄。”“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他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 ----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有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

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着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4岁时,他从父亲那得到一支猎枪,之后开始独立活动,开始了钓鱼、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强身是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更要强调“强心”。我是一名体育教师,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是体育教学的目标,然而,作为体育教师更要在教学思想上和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教育,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在一次篮球运球的接力比赛中,女同学小林体型较胖,运球速度较慢,但和她一组的同学并没有嫌弃她。比赛还没有开始,队友们就给她出主意:小林,要运稳不掉球就行了!你别急,心一慌球就不听你话了……比赛开始了,小林小心地运着球一步一步向前走,在弯道处也很平稳,而此时,我也开始带领同学们为小林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小林只掉过一次球,而且还很快捡回来了,一圈下来,小林只落后对手五、六米。在后面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小林所在的组最终取得了胜利。小林获得了成功的快感,也正是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不善运动的小林在体育课上总是积极训练,从不感到自卑,运动能力和体质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

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经典摘录

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经典摘录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摘抄 1、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智育在整个教育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智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数不少的教育者认为传授知识是智育的全部内容,或者至少是主要目的,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的认识,正是"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得以泛滥的原因之一,智育当然离不开知识传授,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 2、著名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__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在"学会认知时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以个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该每个人学会

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与理解,认识和发现。 3、在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知识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时智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就是传授知识,让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但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在学校学的大多数知识今后直接被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虽然仍有一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用的,但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与学习知识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4、这种智育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精神发展的权利,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曾经说过,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之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心智活动.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教育类读书笔记

爱的奉献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

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读书活动,感谢书本给我知识与力量,让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为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传承和践行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奉献! 徐家集中心小学 王运玲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3篇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3篇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范文 1 刚开学时经同事介绍,我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的著作《人的教育》。有关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我早在几年前就学习了许多,今晚再一看,感觉也没什么可读之处,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去读。因为我认为只要是书,它都有读的价值,既借之,则读之。 当我读到这位教育家的生平时,从中读到了一句很值得我去读并且也很让我佩服的一句话,不是福禄培尔说的,而是他的同事巴普罗说的,这句话是这样的:如果不重视和不着手家庭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便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我反复地把这句话读了几遍,的确让我振奋。因为谈到家庭教育使我想起当前学生家长(这里指学生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打工挣钱,把孩子都丢在家里让爷爷,奶奶照顾。虽然有一部分家长在家,却也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总是只顾挣钱。他们这些做家长的哪里知道孩子们在他们面前和在爷爷奶奶面前的影响和表现完全是不一样的。因此,我认为,有些学生的不良习惯,甚至学坏行为直接与家长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说不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只有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巴普罗也有一句话证实了父母的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他的这句

话具有片面性,他是这样认为的: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因为儿童早期的教育的重要性高于一切。他在这句话中只讲了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在儿童教育中居首要地位。我认为,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同等的重要的。如果作为一个父亲在孩子的眼中不能与母亲同等重要,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不是一个健康的家庭。 不单是母亲要精明能干,父亲也应如此。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既使是好孩子也会养成不良习惯甚至于学坏的。我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们学校六年级有一个男生名叫,在上几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很好的,然而这两年由于父母离婚,双方又都再娶再嫁,都不问孩子的事,把一个孩子丢在亲戚家。这孩子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熏陶,已经染上了一些恶习。父母不在跟前,作为亲戚好象又不好管教太严,倒至这孩子经常逃学,即使来到学校上课也不认真学习,不是上课捣乱就是找同学打架,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了。他的班主任对他无招可用,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刀枪不入了,这难道不与他的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吗? 因此,我认为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我们学校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人,成材。否则,就是一种缺陷的、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范文2 《人的教育》一书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论著,作者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作幼儿教育

(完整版)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走出爱的误区,让师爱充满智慧 冰心老师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在学习了《师爱的智慧》之后,我被其中的精彩论述所折服,从而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爱。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师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溺爱是一种过渡的给予,同样会使孩子遭到毁坏。 在以前的教学中,一直认为师爱就是关心、爱护学生,通过学习《师爱的智慧》,我走出师爱的误区,认识到在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光有爱是不够的。不科学的“爱”有时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伤害。还记得我有一个学生叫雨硕,

父亲经常在外出车,他随母亲一起生活,家境不错,这些情况,是我在一次家长会中了解到的。他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属中游。我从内心萌发一个念头,帮帮这个孩子,于是平日里课间与他聊天,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并经常鼓励他。他也知道我在他身上投入的爱。我十分希望我的关爱与呵护能使他懂事,在班上努力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有时发现他的一些缺点,我也只是轻淡地说说而已,生怕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他在这样的“关爱”下,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不听话,例如: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撞,学一些坏习惯,成绩明显下降。 此时我也感到有可能是太过于关爱造成的结果,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冷淡他”,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不去找他,看见他,故意视而不见,只是通过别的同学去了解他的情况。谁知我对他的态度一“冷”,他反而“热”了起来,主动跑来找我。我想:好,既然你来找我,就得听我说。经过几番攻坚,他终于说出了他

的心里话。因为他父亲不在家,所以,总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就故意表现强悍,结交不良朋友。听了他的话,我告诉他:“一个人要被别人看得起,就得有德行、能力,而不是哥们义气。看看你爸爸,你也应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听了我的话,他流下了眼泪,望着我说:“老师,我知道了。”之后,他变了,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这一次的事件中,我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适当地惩罚学生不是害学生,而是爱他们。学生需要成功,同时也需要失败,没有失败哪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挫折,没有挫折哪能锻炼他们的自信。因此,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我们的出发点是爱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正如课中所说:“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只有爱是不够的,师爱还应该充满智慧。”我们只有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会让师爱有科学的方向,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理论着作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理论着作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教育教学理论着作读书笔记1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人的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得工作,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是当成谋生的手段,就很难享受工作中的快乐。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事业中追求幸福感?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直到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 郑杰校长一百条建议的四个部分正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一、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教育不是让学生将书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概念简单的复制到学生的大脑中。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在进行每一节的教学活动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既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难懂的知识,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爱上我们所教

的学科。 二、作一名理性的教育者 教师要有理性,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我们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教师要有理性,必须“从四十五分钟里榨出油来”,提高教学效率,那是在为学生节约生命……教师应该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 三、继续学习,多带点东西进课堂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的理由很多,教师要继续学习,不但是为了使自己的个人素养进一步发展,更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而言,从为了学生发展的角度我认为继续学习可以达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学会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并应用到教学中去。 只有教师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在课堂上的教学才不会照本宣科、索然无味。对于知识的理解和驾驭,才能游刃有余、融会贯通。所有这些皆来源于教师平日里的学习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闪耀出魅人的光彩来。 四、学会赞扬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有天才的一面。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反之,你只会看到无数的缺点。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

师爱的智慧学习笔记

《师爱的智慧》学习笔记 徐敏(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远程教育学院,院长) 一、师爱的误区 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师怀着爱生的强烈情感,在平凡的职业生涯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甚至加班加点,严格要求,一心为学生。但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老师却苦恼于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这种回报是多方面的,成绩、情感、成长;还有的老师爱愈深,付出愈多,自我愈倦怠,情感的世界就愈贫乏,自怨和学生的抱怨也就越多。 师爱的付出与自我幸福的生活,与学生感受到的爱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年轻一代教师对师爱的结局充满困惑,这到底是为什么? 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仅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分析,我们存在着明显的误区。一是认识的 : 表现在三个方面:师爱的极限性、虚无性、功利性 极限性: 例如,在我们所树立的师德典范中,经常宣扬的是教师为了工作拖着病体不看,结果拖到后来变成重症;为了学生舍弃自己的孩子,把生病的孩子放在家中,拖延治病,直至死亡,然后,以所有的学生变成自己的孩子完成崇高的境界; 为了学生中考,无暇去医院照顾生病的母亲,直至母亲临终,都没有看到最后一眼。 这就是师爱和他的结果吗?! 最传统也是最流行的观点是:教师是蜡炬,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甚至燃尽的不只是自己,包括自己的孩子和亲人。 以自己和亲人的惨痛的代价和个人悲壮的生活状态成就学生或成就自己的奉献与成功,作为师德的最高境界,这是在以往的师德典型中最经常的“榜样”宣扬,也是最不正常的扭曲了师爱的内涵。 很高尚也很可怕。 带来了两个误区: (一)认识的误区 一是古往今来的道学家们给老师设置的圣人境界,及大地扭曲了师爱的价值,把师爱高悬在“给予”和无条件的付出,以蔑视人性和忽略教师作为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权利为代价,把教师捧上“圣人”的境界; 二是权力者凭借强权为后盾给教师设置了单方给予无私奉献的崇高的道德境界。使师爱无法成就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成长和快乐及个人生活的幸福,也使大多数老师在认识上进入误区,在行动上茫然生畏或错位。 我在对新教师的培训中谈到教师的价值时,许多年轻的教师就此发问:老一代教师的楷模们为学生付出一切,包括健康,甚至放弃家庭,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爱学生就一定以牺牲个人生活为代价?甚至以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只有到了这个境界才能成就“师爱”吗? 这一代年轻的教师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出生,他们对个人价值,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对成就和成功的追求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普遍感到那个道德高地高不可

教育教学专著学习笔记

教育教学专著学习笔记(总10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教育教学专著学习笔记。1 《维果茨基教育专著选》读书笔记 1.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在机能意义中表现越强,其句法特性在简化和谓语化方面也显示得更加鲜明。内部语言的机智能力表现得越强烈,它的句法结构的特点就越鲜明。 2.链式复合的原则 机动地、暂时地将一些单个的环节连成统一的锁链,并通过这一锁链的一些个别环节转移意义。3.复合思维 构成复合思维发展中的第二阶段是将物品和物品的具体印象结合成特别的组合,这些组合在结构上非常像通常所称谓的成套收集品。 4.皮亚杰理论 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质与他的心里本性必然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因而这种自我中心性质始终是合乎规律地、不可避免地、稳定地表现出来,不受儿童经验的制约。 5.思维和言语 思维和言语的关系可以简略地用两个相交的圆来表示,两个相交的圆表明言语和思维的过程的一定部分是重合的。 6.思想 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既反映事物本身的情况,同时也包括一个人的情感与意志。就是说,思想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一个人的主观意志。作为表现思想的形式的语言,也就具有这样两种属性,就是说,语言具有二重性。一是显真性。是指它能够说明、显示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即显示真理。二是示意性。是说能表示出一个人的主观意图或看法。语言的二重性体现在具体语言中,即表现了语言的两种价值,就是显真值和示意值,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比较复杂的情况。7.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无论什么样的思想,不借助于语言,是无法表达出来的。一般来说,语言分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图画语言、声象语言、实物语言(如雕塑)、行为语言、身体语言等。其中,行为语言就是人们的行动,从表达思想来说,一个人的行动也是一种语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多的语言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接触比较多的还有图画和声象语言。 8.在一定阶段前两种发展按不同路线进行,互不依存。 9. 儿童只有在过度年龄期结束其智力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达到概念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读书笔记 我们认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让孩子的周围不光有自然世界,而且也有劳动、创造、建设的世界,因为人的美在劳动中显示得最为鲜明。 典案例3:审美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一般在审美教育中,尤其在音乐教育中,心理目标是很重要的。教育者在让儿童接触美的世界时就要掌握这个目标。我所定的目标是培养饱含情感地对待美的那种能力和获得美学性的印象的那种需求。 经“快乐学校”很重视听音乐,听音乐作品和自然的音乐。这里提出的首要任务是引起对旋律的情绪反应,尔后使儿童确信,音乐美的源泉在于周围世界的美;音乐旋律好像在召唤人:你停下来,听听大自然的音乐,欣赏欣赏世界上的美,要爱护这种美,增添这种美。如果在很早的童年能使他从内心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如果孩子能从乐声中领略到人在情感上的多种多样的细微变化,他就会提高到用任何其他手段

教育理论专著学习心得体会3篇_心得体会

教育理论专著学习心得体会3篇作为人类对教育理性系统认识的结果,具有四种价值即认识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教育价值。下面是带来的教育理论专著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教育理论专著学习心得体会 终于抱着满腔的热情踏上了讲台,满以为课前仔细备课,上课把嗓门放大,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换来的却未必是满意的结果,有时甚至是学生不耐烦的表情,不得不思考什么教育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抱着这样的疑问看完了《爱的教育》,颇有感触。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动不已。这本书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是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流淌着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 师爱,究竟是什么?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1 / 7

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的教育》翻译者夏丐尊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感到,爱是心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得越深,奉献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爱的世界生命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我们所期盼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正的。师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朋友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为人师的同行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让我们教育着并爱着学生们! 篇二:教育理论专著学习心得体会 趁着寒假的空闲,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2 / 7

《师爱的智慧》读书心得.doc

《师爱的智慧》读书心得 【心得体会】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在读了《师爱的智慧》之后,我被书中的精彩论述所折服,从而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爱。 在平日的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认为师爱就是关心、爱护学生,读了《师爱的智慧》中的走出师爱的误区,让我认识到在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光有爱是不够的。不科学的“爱”有时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伤害。还记得我有一个学生叫周大志,是一个单亲学生,父母离异后,他随母亲一起生活。家中很是清苦,这些情况,是我在一次家长会中了解到的。大志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属中上游。我从内心萌发一个念头,帮帮这个孩子,于是平日里给他准备了学习用品,课间与他聊天,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并经常鼓励他。大志也知道我在他身上投入的爱。我十分希望我的关爱与呵护能使大志懂事,在班上努力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有时发现他的一些缺点,我也只是轻淡地说说而已,生怕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大志在这样的“关爱”下,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不听话,例如: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撞,交一些坏朋友,成绩明显下降。 此时我也感到有可能是太过于关爱造成的结果,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冷淡他”,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不去找他,看见他,故意视而不见,只是通过别的同学去了解他的情况。谁知我对他

的态度一“冷”,他反而“热”了起来,主动跑来找我。我想:好,既然你来找我,就得听我说。经过几番攻坚,大志终于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因为他是单亲家庭,所以,总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就故意表现强悍,结交不良朋友。听了他的话,我告诉他:“一个人要被别人看得起,就得有德行、能力,而不是哥们义气。看看你妈妈,你也应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听了我的话,大志流下了眼泪,望着我说:“老师,我知道了。”之后,大志变了,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这一次的事件中,我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适当地惩罚学生不是害学生,而是爱他们。学生需要成功,同时也需要失败,没有失败哪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挫折,没有挫折哪能锻炼他们的自信。因此,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我们的出发点是爱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激励学生要灵活,就像寒假中给每一个孩子一张奖状,在有的人眼里或许会觉得这是泛滥,第一有必要给每一个孩子奖状吗?第二每一个孩子是否都有拿奖状的资格呢?读了书中对激励方式的阐述,我认识到当我们脑海中出现此类问题时,已经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学习成绩和一技之长看成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哪些与成绩无关但也同样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的做人的品质,以致每一个班级中都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或表现极端。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不能单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像对待产品一样,以正品、次品和废品给学生分类和定义,而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都能进步。要抛弃单一的衡量标准,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