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特殊儿童教育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特殊儿童教育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特殊儿童教育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特殊儿童教育知识点,推荐文档

特殊儿童教育期末

1.差异观:体现在特殊的个体独特的特点

①发展进程相同但速度不同

②发展内容相同但重点不同

③发展目标相同但程度不同

2.差异的表现

①身体发展的差异:机体发育、体质增强

②心理发展差异:认知发展差异、人格发展差异

③身心发展差异:心理发展快于身体发展、心理慢于身体、心理

与身体同步

④实际表现与潜能的差异

3.特殊儿童含义

广义:与普通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儿童

狭义:特殊儿童专指残疾儿童,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儿童

4.需要满足内容与服务观

①生理需要与福利保障观

②心里需要与教育保障观

③社会需要与人权保障观

5.特殊教育要素

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业人员、特殊教育对象、课程

6.教师的特殊需要

①积极心态接纳特殊儿童

②了解特俗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③利用各种资源促发展

④掌握基本教学技能

7.课程特殊需要

①考虑缺陷补偿

②注意潜能开发

③突出生存、生活

8.方法的特殊需要

①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使不同程度的特殊儿童达到不同教学目标

②目标分解教学法

③游戏教学法

9.个别化计划

个别化教育计划:保障儿童能从教育中获益,享有平等教育机会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

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

10.教育评估含义

通过观察、访谈和测验工具收集相关信息,鉴别教育对象、确定目标、检验教育效果的综合过程

11.个案研究含义

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12.教师的作用

①转介者

②评估者

③观察者

④协调者

13.个案研究过程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拟订研究计划

③收集个案资料

④进行分析与诊断

⑤制订教育对策

⑥讨论干预过程

⑦撰写研究报告

14.特殊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①从简单到复杂

②从具体到抽象

③从无意到有意

④从笼统到分化

⑤从形式到本质

⑥从不稳定到稳定

15.特殊儿童认知发展矛盾

外部矛盾①认知发展与动作发展的不平衡

②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不平衡

内部矛盾③高级认知与低级认知的矛盾

④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果的矛盾

⑤自然认知与社会认知的矛盾

16.填空

我们要基于对特殊儿童认知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对特殊儿童的学习采取具体的措施。促进特殊儿童的学习进步离不开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特殊儿童要有好的学习策略,二是特殊教育教师要有好的教育策略。充分把握好学习策略和教育策略,才能使特殊儿童的学习事半功倍。

17.学习策略

①用眼观察,把握规律

②用耳闻道,去劣存优

③用脑思考,解决问题

④用手耕耘,学会操作

⑤用口传诉,交流思想

⑥用心感悟,学会学习

18.教育方式

针对特殊儿童,采用顺应儿童天性的自然教育

19.教育目的

残而有为,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20.特殊儿童人格发展规律

从不随意性到随意性

从他律性到自律性

从表面性、片面性到深刻性、完整性

从动摇性到稳定性

21.特殊儿童人格发展的内部矛盾

①人格特征发展不平衡

②各人格因素发展不同步

需要发展与情绪、情感发展不同步

动机与成就发展不同步

22.教育目的,

是培养特殊儿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健全人格,自主坚强、博爱宽容、乐观开朗

23.教育原则

①渗透性原则,人格教育渗透在各个环节中

②早期干预原则

③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原则

④认知教育和社会性发展相结合原则

⑤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相协调原则

24.教育内容

需要的激发

动机提升

成就的教育

情绪。情感的教育

意志培养

自我意识养成

25.视觉障碍的含义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双眼视力低下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参与过程中存在障碍

26.视觉障碍儿童学习特征

视障儿童学习以触觉为主,还有听觉、味觉及其他感官参与,需要定向行走训练、盲文训练

27.听觉训练策略

①声音的察觉:利用声音刺激儿童听觉系统,增强对声音的敏感

②声音的辨别:利用不同声音促进儿童对声音的辨别力

③声音的理解:结合图片、视频等来促进对声音的理解

28.肢体障碍儿童学习内容

①生活自理能力

②安全教育知识

③功能训练:帮助儿童控制自己的身体

④艺术训练

29.身体病弱儿童含义

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需要特别照顾与教育的儿童

30.身体病弱儿童学习目标

①养成正确生活观念和自强不息精神

②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体现自我价值

③锻炼意志,消除病弱感、自卑感

④掌握基本的生活保健技能

31.身体病弱儿童学习内容

①体育活动:适度的锻炼有助于身体病弱的儿童康复

②生活保健:医疗保健、心理保健、营养保健

32.智力测验功能

①筛查与鉴别

②因材施教的依据

③验证或评价各种教育

33.智障儿童(选择)

智力<70,超常>130

34.智障儿童学习特征

①缺乏学习动

②学习自控能力差

③学习效率偏低

④需要多样学习方法

35.智障儿童学习内容

①感知觉:视觉、听觉、味觉、运动觉、平衡觉本体觉

②运动

③认知

④语言和交往

⑤情绪和行为管理

⑥社会适应

36.智障儿童学习方法

①任务分析法:把一个任务分成多个简单的任务

②模仿学习法: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③情境学习法:设置相应情境,角色扮演

④游戏学习法

37.语言障碍含义

指儿童在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方面发生了问题以及语言能力发展明显落后的现象

38.构音异常表现

置换、省略、添加、歪曲

39.流畅度异常表现

无意识音节重复、拖长字音、韵律紊乱、停顿、起音困难、言语中阻

40.初期口吃治疗时间

2-5岁

41.哑症

属于情绪性的失音症,源发于突发性的神经心理上的震惊。42.嘶哑声

嘶哑声的矫治时间是长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训练包括:①声休、②哼唱、③按压抖动、④耳语发声

43.多感官学习法

利用视觉、听、味觉、触觉、嗅觉去吸收、体验

44.多重刺激法

是指语言发展异常儿童进行语言矫治时要充分调动儿童的多重感官,同时强调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给予儿童多重刺激。

提供儿童熟悉的语言教育辅助材料,在提问时要帮助儿童构思、表达。

45.多动症分类

注意力分散型、多动-冲动型、综合型

46.多动症儿童发展(填空)

多动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发展障碍。如在生理发展方面,他们往往动作协调性差,神经发育迟缓;在心理发展方面,认知和人格存在一定问题,如注意的选择性差,工作记忆存在缺陷,内部言语延迟,易焦虑

47.代币治疗

是使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计划,代币是能够累积并用来交换其他强化物的条件性强化物

48.行为契约

是同有关人员签署彼此都同意的条款,建立一套以文字条款为形式的、对目标行为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49.学习障碍定义

是一种或多种介入理解或运用语言,说或写等基本心理过程中的障碍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DOC)

学前特殊儿童重点整理资料 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概述 1. 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对象是学前阶段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学前特殊儿童是为了各种不同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2.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加以区分:特殊需要儿童的类别主要包括生理发展障碍儿童、智力落后发展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超常儿童等。 3. 学前特殊儿童意义:a、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b、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短自已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C、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4. 学前特殊儿童发展趋势:a、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当代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提倡和重视,使得SET出现了突出的“早”之倾向。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b、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C、整合教育的趋向: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下在进行。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充分注重给每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5. 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6. 学前特殊儿童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7. 识记发展性不利、补偿性发展、支持性教育环境。 8. 如何防止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9. 综合应用;试述学前特殊儿童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 10. 识记:早期干预、回归主流、全纳性教育。 11. 领会: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 12. 简单应用:比较回归主流-体化融合与全纳性一体化融合教育。 13. 综合应用:从UET的整合教育趋向看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方向。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1.三类生理发展问题儿童:即视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身体疾病儿童的教育。 2.视觉障碍根据诊断标准可分为盲与低视力两种,由遗传与先天原因、疾病、意外事故及外伤等因素造成。在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中存在主要是低视力的儿童。 心理行为特点:视觉上失或减弱,但是听觉和触觉可起到补偿作用,听觉注意力好,但兴趣

学前特殊教育_自考_论述题

1、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答(1)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 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任何一个特殊需要儿童的存在,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许多特殊的问题工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存在的,与整个社会及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13 2、论述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1)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在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特殊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2)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势。当代特殊教育的一体化倾向使得特殊教育不再是一个与普通教育截然分离的独立系统,促使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产生了变革。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的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3)整合教育的趋向。受当代儿童学习和儿童教育理论的影响,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整合教育的问题也受到了特殊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这种改革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的整合教育取向,充分注重给每一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3、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1)综合多种感官法,在进行教育训练时应当坚持多种感官并用的原则,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刺激;(2)表象指导法,对每一个事物的教学都应结合实物和模型,使儿童得到直接的印象,从不同的侧面了解该事物所具备的各种特征;(3)愉快学习法,从幼儿特点出发,开展愉快教学;(4)试误法,鼓励孩子大胆探索世界,不要担心孩子做错事;(5)及时反馈法,视觉障碍儿童的进步是一点点的,所以要鼓励他们点滴的进步,多从正面表扬,不要过多指责,压制孩子的积极性;(6)实践法,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这种学习应紧密地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4、论述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早期干预?答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1)言语和语言发展:语言是听力受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听力受损儿童语言障碍很明显。(2)认知与思维:有听觉障碍学生的思维迟滞,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将感知和思维统一起来,感知活动缺少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参与,很难利用间接经验,主要借助于直接经验,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3)社会化发展:听觉障碍儿童与教师、同伴的交往较少,容易对别人产生误解、猜疑等,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退缩、自我封闭等。听障儿童倾向于与同类儿童交往。对听觉障碍儿童最主要的是进行早期干预。目前早期干预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教育。听觉障碍干预有两个基本观念,一是回归主流观念;二是整合教育观念。进行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基础,是要尽早发现听障问题,尽早佩戴助听器,并注意维护、保养和适时更换,进行师资培训。听觉障碍儿童最大的障碍是与人交流困难,语言训练包括以下内容:听觉训练,发音练习,语言理解与掌握,语言能力评估。听障儿童适合在小集体中学习,教师要积极利用同伴教学模式,并结合使用手语交流法与口语交流法。还要特别重视教学,教育难度尽可能接近普通学前儿童的水平,为听障儿童日后进入正常学校接受教育做准备。教师对听障儿童要进行一对一形式的个别辅导,矫治的时间要有所保证。 5、试论述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答智力落后儿童同正常儿童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他们自身的特点。(1)感知觉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速度缓慢,感知的范围狭窄;在感知过程中,分辨能力差,往往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感知觉的恒常性也较差。(2)注意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力的转移和分配能力差。(3)记忆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识记速度慢,记忆容量小,保持时间短,再认困难,不完整。(4)言语的特点:发音困难,语法混乱,缺乏内在逻辑,语言表达贫乏,不准确。(5)思维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思维直观具体,概括水平低。(6)个性特征:智力落后儿童的期望值普遍较低;缺乏自我尊重意识;缺乏交往的需要,性格胆怯、孤僻,不愿意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交谈和往来。 6、如何为智力落后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答首先,要对智力落后儿童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估,特别要重视对其发展潜力的评估,以此为基础。其次,要充分考利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儿童的身心条件、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制定适合于不同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再次,要认真考虑智力落后儿童个体的内部差异,发现其在认识、动作、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训练。 7、试论述语言发展异常的原因及类型。答语言发展异常的形成原因:构音器官异常、脑损伤、智力缺陷、感官损伤;儿童情绪不良,缺少学习语言的动机;环境中缺乏正常的语言刺激等。语言发展异常的类型:(1)语言缺乏,指儿童到一定年龄阶段还没有获得语言;(2)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指儿童可以发音并且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在用词方法上与正常儿童有差别,不能有效的使用语言交流;(3)语言发展迟缓,指儿童在语言发展阶段语言发展速度明显晚于普通儿童;(4)语言发展中断,儿童语言原本正常发展,由于脑损伤或听力受损等原因,语言发展出现异常现象。 8、什么是构音异常?形成构音异常的原因是什么?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晰度影响听者的理解程度,对语言表达和交流至关重要。构音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包括代替音、歪曲音、省略音、添加音、声调错误、整体性语音不清等。构音异常形成的原因从感知运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两方面探讨。感知运动因素包括舌头或者其他口腔构造异常,发音动作协调不良,社会心理因素是指儿童自身情绪及所处环境不良造成语言异常。 9、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答孤独症儿童也称自闭症儿童,他们发展的四个特征:发育速度和顺序异常;对任何一种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言语、语言认识及非语言性交流异常;与人、物和事的联系异常。教育与干预对策:(1)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不要让孩子产生惧怕和挫折体验。(2)培养语言沟通能力,首先要引发儿童的沟通意向,帮助儿童扩充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其次要选择辅助的沟通方式。最后要教会儿童有关的社会性会话的知识和技巧。(3)感知觉统和训练,感尽量为儿童提近体表感受器的刺激,鼓励儿童反复触摸玩具等。(4)体验性认知学习,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对儿童正在体验和从事的活动进行命名和学习。(5)以儿童为中心,教师要跟在儿童后面走,从儿童的兴趣出发,用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6)保护儿童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以免伤害其他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本人。 10、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1)“心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是因为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一观点得到了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支持。(2)“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3)“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相对不利环境如移民儿童具有较高的孤独症发病率。儿童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过多或过分的负强化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儿童来说,极易成为孤独行为的诱发因素。 11、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列举三种治疗方法。答138140 多动症儿童是指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儿童。教育与干预:(1)行为管理治疗,强调积极地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多动症儿童经常难以在行为后果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因此需要进行多次的训练和强化。(2)认知行为治疗,强调认知对行为的监控作用,让儿童通过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自己对自己说话,通过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语言引导,达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目的。(3)心理治疗,教师、家长要对多动症儿童有正确的认识,要帮助儿童树立克服行为的信心。 12、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幼儿园中有情绪行为障碍的儿童。答情绪行为障碍是指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情绪行为的偏异,这种偏异不是躯体疾病或缺陷的继发情况,也不是某种特定精神患疾的症状表现常见的情绪行为有:攻击性行为,恐惧情绪,嫉妒行为,退缩行为,残忍行为。例如,退缩性行为儿童:在教育中创造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儿童模仿学习待人接物的礼节,并在日常活动中为儿童创造机会,让儿童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开始是可以是集体性的,不十分强调个人的表现强的活动,以后逐步过渡到个人表现强的活动。让孩子在放松心的情况下,逐步发展社交能力。就得勇敢起来。

特殊教育学必读书目

特殊教育学必读书目 《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3.《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 5.《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6.《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7.《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8.《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9.《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10.《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主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11.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2.《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3.《世界教育思想地图》檀传宝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14.《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丹尼尔.科顿姆著,仇蓓玲卫馨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9月 15.《社会科学的哲学》张庆熊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年10月 16.《特殊教育导论》Daniel, Kauffman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休厄德、肖非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4出版) 18.《中国特殊教育基础》陈云英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01出版)19.《特殊教育哲学基础》方俊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5出版)20.《特殊教育基础》盛永进 21. 言语治疗学:康复治疗学专业李胜利华夏出版社2007-06出版 杂志: 《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教育研究》《教育学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pdf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学前特殊儿童: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求的儿 童。 2、视觉障碍:又称视力残疾,一般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缩 小,而难能从事正常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3、听觉障碍:指由于传音系统或感音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 环境和语言的声音。 4、学前特殊教育: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 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5、语言障碍:语言异常和言语异常都称为语言障碍。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者语 言障碍,从而难能通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 6、广泛性发育障碍: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 障碍、沟通模式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的局限、刻板与重复等。 二、选择和填空 1、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背景围绕年龄较大的盲童和聋童展开1874年开办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瞽叟通文馆”。 2、发展的阶段 (1)、启蒙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依附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 (3)、独立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今 目前:处于独立阶段早期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3、特殊儿童按生存与发展条件异常的角度综合分为四类: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听觉障碍、 视觉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智力异常儿童(智力超常和智利落后);言语发展障碍(构音异常、流畅度异常、发音异常、语言发展异常);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多动症、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Asperger综合征等)。 4、学前特殊教育机构 (1)、民政部办的福利机构; (2)、中国残联办的康复机构; (3)、教育部门主办的残障儿童幼儿园; (4)、教育部门要求普通教育中心开办的特殊教育班; (5)、随园就读制,普通班中接纳特殊儿童。 5、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学原则 (一)全面性 (二)个别化 (三)直观性 (四)启发性 (五)趣味性

《儿童数学教育》作业

第一次作业[论述题]2、教师应如何选择幼儿数学学习经验? 3、简述引导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的教学策略参考答案: 2、答:教师在选择学习经验时应考虑:所选经验是不是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所选经验是否是幼儿能理解,并能得到满足的;所选经验是否是能对幼儿发生多种作用,即能给予幼儿整体发展以影响的一种经验;所选经验是否是达到同一目标的各种不同经验,即可以在不同发展层次上获得的经验。 3、答:帮助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的策略是先让儿童直接感知自己身体有关部位的方位;再配合适当方位词的描述,逐步理解方位词汇的含义;再次要在生活情景中认识空间方位。 [论述题]1、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答: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有(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2)、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3)、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4).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5).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 [填空题] 1、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从过渡到运算;从过渡到;从过渡到;从到。 2、每个操作活动都由6个要素组成,即目标、、、形式、和评价。 3、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顺序是、前后、。 4、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是从以到逐渐过渡的。 5、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是:能从中感受事物的并体验到数学的。 6、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来划分目标,可分为认识领域、和。 7、幼儿在学习加减法时,学习比容易。 8、幼儿掌握加减要经过到的发展过程。 9、用抽象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就是。 10、皮亚杰认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 参考答案:1、实物加减用符号运算;口头应用题的运算式题的运算;逐一加减按数群加减;加法减法2、材料规则指导3、上下左右4、自我为中心以客体为中心5、生活和游戏数量关系重要和有趣6、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7 加法减法8、逐一加减按群加减9、数学地思维10、动作 [单选题] 1、在量的教学中,幼儿期一般学习()A:A 自然测量B 计量单位C 标准测量参考答案:A [单选题]2、儿童能理解大小和长度的相对性的年龄一般是()A:3——4岁B:4——4岁半C:5——6岁D:7岁参考答案:C [单选题]3、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是()。A:操作法B:探索法C:发现法D:自主学习法参考答案:A [单选题]4、幼儿一般在()年龄段能达到基本数的守恒。A:3岁半B:4岁C:5岁D:6岁参考答案:A [单选题]5、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A:培养情感、态度 B:传授知识C:培养技能D:发展能力参考答案:A [单选题]6、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却不能以客体为中心判断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其A:动作能力发展的局限B: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C:想像能力发展的局限D: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参考答案:D

特殊教育专业(本科)阅读书目

特殊教育专业选读书籍 1.[美]William L. Heward 著,肖非等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2.方俊明主编,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学程(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朴永新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华夏出版社,2006; 5.韦小满编著,特殊儿童心理评估,华夏出版社,2006; 6.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Bigge & Stump著,吕美娟等译,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 7.[美]艾伦.C.奥恩斯坦等著,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8.现代课程论,钟启泉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顾明远、梁忠义主编,世界教育大系之特殊教育,吉林教育出版,2000; 10.汤盛钦主编,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1.张宁生主编,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2. 山口薰、金子健著,特殊教育的展望,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3.许碧勋著,幼儿融合教育,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3; 14. Frank G.Bowe著,傅秀媚译,婴幼儿特殊教育——出生到五岁,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15. Paula Kluth著,黄惠姿、林铭泉译,爱上小雨人,心理出版社,2006; 16. Linda A. Hodgdon著,陈质采、李碧姿译,促进沟通的视觉策略,心理出版社,2006; 17. 张世慧、蓝玮琛著,特殊学生鉴定与评量,心理出版社,2003; 18. 海德.卡杜森、查里斯.雪芙尔著,陈志鹏译,游戏治疗10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9. 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0. [美]艾里克.J.马施、大卫.A.沃尔夫著,孟宪璋等译,儿童异常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1. 吴海生、蔡来舟主编,实用语言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22. Waldron, K. A.,Introduction to a Special Education:the inclusive classroom, Delmar Publishers Inc.1996; 23. Marc Marschark & Patricia Elizabeth Spencer, Deaf Studies, Language, and Edu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4. Stephen M. Shore, Understanding Autism for DUMMIES, Wiley Publishing, Inc.,2006.

福师(2020-202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4)答案

福师(2020-202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A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B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C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D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物取数→说出总数。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C 2、()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 A口头数数 B按物计数 C说出总数 D按数取物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D 3、分类教育一般安排在()进行。 A小班 B小班到大班 C小班到中班 D小、中、大班。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D 4、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 A活动目标的制定 B动内容的选择 C操作材料的准备 D活动过程的安排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5、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的是____。A集体活动形式 B小组活动形式 C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 D个别活动形式。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6、书写数字是结合()教学进行。 A数的组成 B加减法 C基数 D相邻数。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7、____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A现实生活 B儿童自己的活动 C教学 D实践。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8、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有____种。 A3 B4 C5 D6。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9、认读数字一般是结合()教学进行 A数的组成 B加减法 C基数 D相邻数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C 10、____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A操作法 B游戏法 C演示法 D试验法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1)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 识记:1学前特殊儿童: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3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 4补偿性发展:是给各种有不同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特别的支持性教育环境,是成人负责而认真的对儿童的各种特殊需要和行为做出的反应。 5支持性教育环境:在学前特殊教育环境中,若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教师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就会对儿童未来发展形成良性的影响,促使儿童的发展朝着比较理想的方向迈进。6早期干预:针对6岁以下的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及其特殊发展需要,设计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的环境条件和方式。 7回归主流:从传统的将特殊教育隔离于普通教育之外,到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从摒弃漠视救济残疾儿童,到尊重残疾儿童的权利,改变对特殊儿童的态度;从单纯的肯定盲聋哑残疾儿童为特殊教育对象,到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各类需要在教育上给予特别扶助的轻度障碍儿童。 8全纳性教育:全纳性教育用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来替代过去常用的“残疾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概念。 领会:1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与分类角度? 答:(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障碍,主要表现在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两方面(2)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障碍包括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官动作和身体健康的问题。(3)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4)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是行为与社会要求相违背,从而妨碍了个人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一类儿童。(5)超常儿童,把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儿童成为超常儿童。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答:(1)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意义。积极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潜能的发展。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去帮助自己的孩子。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社会发展增加了建设力量。面向障碍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将有效的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 答:早期干预方案在学前机构和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之间建立起亲密的联系,把家庭感情氛围与学校对儿童的教育结合起来,创造成功的学习环境,使特殊需要儿童在家长参与的有利环境中日益长进。 简单应用:1分析学前特殊儿童概念的变化? 答:过去讨论特殊儿童的概念,往往是从简单的“不正常”或者“异常”的角度去考察。从医学的角度评价,出现某些疾病的症状便成为异常,因为这样的人有别于一般正常和健康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评价,原理常标

儿童数学教育

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次作业 1、在量的教学中,幼儿期一般学习() A 自然测量 B 计量单位 C 标准测量 批阅:选择答案:A 2、儿童能理解大小和长度的相对性的年龄一般是() A:3——4岁 B:4——4岁半 C:5——6岁 D:7岁 批阅:选择答案:C 3、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是()。 A:操作法 B:探索法 C:发现法 D:自主学习法 批阅:选择答案:A 4、幼儿一般在()年龄段能达到基本数的守恒。 A:3岁半 B:4岁 C:5岁 D:6岁 批阅:选择答案:A 5、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A:培养情感、态度 B:传授知识 C:培养技能 D:发展能力 批阅:选择答案:A 6、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却不能以客体为中心判断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其 A:动作能力发展的局限 B: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

C:想像能力发展的局限 D: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 批阅:选择答案:D 7、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提供若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 ) A:自主意识 B:规则意识 C:活动意识 D:合作意识 批阅:选择答案:A 8、幼儿的测量活动一般是( ) A:目测 B:估测 C:自然测量 D:标准测量 批阅:选择答案:C 9、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将分出的三角形合起来又成为一个正方形,这可以让幼儿感知到( ) A:一一对应的关系 B:传递关系 C:序列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批阅:选择答案:A 题目:10、某幼儿编的应用题是:"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这道应用题存在的错误是( )、 A:条件不清楚 B:结构不完整 C:内容不符合生活逻辑 批阅:选择答案:A 11、儿童能理解大小和长度的相对性的年龄一般是() A:3 —4岁 B:4_4岁半 C:5—6岁 D:7岁 批阅:选择答案:C :

(完整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 ?周红云 每个人身上,主要 是如何让它发光。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 ?都有太阳 ?海伦·凯勒(Helen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出生19个月就因为一场大病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重度残障者,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在老师安妮·莎利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作和说话,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不但如此,她还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处奔走,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和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广筹善款,创立慈善机构,积极为残疾人造福。除此之外,她一生还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其中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我的生活》,出版后就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也因此而赢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受召力的作家之一;她的著名作品还有《中流》、《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全国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各类在学前期常见的特殊儿童及其教育,包括身心障碍儿童与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有关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等课程为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对象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学前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遵循正常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表现出差异性,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必须服从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大系统。因此,引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学习本课程。 ? 课程作用 ?全纳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走进幼儿园,针对他们的教育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针对其的特殊需求,研究适合他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期末复习参考

选择+名词解释 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年龄段的儿童提供的教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教育的需要,属于特殊教育的范畴;二是教育对象的年龄在0~6、7岁间,即婴幼儿阶段。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2、生理发展障碍指的是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异于正常水平(或平均水平)。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提出即是依据特殊儿童作为自然人生存的生命活动和官能发生了障碍,障碍的方面主要包括: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肢体障碍和身体病弱四种相应的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包括:听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肢体障碍儿童和身体病弱儿童。 3、智力异常儿童主要包括智力正态分布两端的儿童,即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 智力超常儿童主要是指智商超过130的儿童或在某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主要是这些儿童个体在发育期内有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一般智力,从而导致其适应行为的缺陷,按智力落后的程度一般可划分为极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四类 4、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其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与同年龄者比较而言,存在显著偏差或迟缓现象而存在沟通困难的儿童。它主要包括:构音异常、流畅度异常、发音异常、语言发展异常等类别的儿童。语言发展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不能与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5、广泛性发育障碍指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异常,如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重复。患儿的各种功能活动都具有广泛性质的异常特征,但他们在程度上有所差异。症状常在5岁以内已很明显,以后可有缓慢的改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的总称,包括儿童孤独性障碍(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瓦解性障碍、瑞特综合征以及广泛性发育障碍等。 6、视觉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1)或视野缩小(视野半径小于10度),而难以从事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通常包括低视力和盲两种。从教育的观点讲,盲就是无法通过正常文字学习的人,低视力就是通过改善一切必要的环境尚能通过普通文字学习的人。 点评: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仅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 ,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如眼睛近视,没带眼镜前视力为0.1,但佩带眼镜后视力能够达到0.3,这就是最佳矫正视力。 低视力:视力在0.1与0.3之间为低视力。0.1以下为盲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多数视力障碍儿童有残余视力,真正全盲(无光感)的视障儿童很少。 7、听觉发展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难能同一般人进行正常语言交往活动。表示声音的大小和听力损失的单位是分贝(dB),听力损失超过25分贝,即出现听力障碍。注意:1、重听均是指双耳,若双耳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以损失轻的一耳为准。 2、如果一耳是聋或重听,另一耳听力损失平均值等于或小于40分贝,在我国不属于听觉障碍的范畴。 3、听力损失70分贝以上为聋。听力损失40分贝以上为重听。 8、肢体障碍是指人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这个定义中指的肢体残疾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而截除或先天性残缺;(2)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 (3)脊椎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4)中枢、周围神经系统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造成的躯干或四肢功能障碍。 9、身体病弱儿童是指患有疾病或者体质差的儿童,包括患各种慢性病、急性病初愈、严重贫血、营养不良、发育落后、癫痫等儿童,轻者可以普通学校学习,重者需要在专门的学校,通过其他形式接受教育。 10、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听力损伤儿童如果没有良好的早期教育环境,会产生第二障碍,这意味着() A.听力障碍得到治疗但出现情绪或智能障碍等新问题 B.听力障碍得到治疗但又复发 C.在听力障碍之外,出现情绪或智能障碍等新问题 D.在听力障碍之外,没有出现情绪或智能障碍等新问题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内比较常见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类型是() A.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认知发展障碍儿童、生理障碍儿童 B.生理障碍儿童、心理发展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儿童 C.生理障碍儿童、认知发展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超常儿童D.听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超常儿童 3.20世纪90年代兴起新的教育观念是() A.回归主流 C.全纳性教育B.终身教育

D.全民教育 4.下列哪种情况能认定为视觉障碍?() A.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高于0.5 B.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 C.中心视力好 D.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为0.3以上 5.对幼儿进行视野检查的方法不包括() ... A.对比检查 C.万国视力检查表B.卡片检查 D.行为观察 6.下列护理脑瘫儿童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让脑瘫儿童远离放有开水的地方 C.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关注脑瘫儿童B.日常生活中教师不要靠近脑瘫孩子D.让脑瘫儿童远离危险的地方 7.学前智力落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是() 1 A.身心发展开始晚而速度快 B.身心发展开始早而速度慢 C.身心发展开始晚、速度慢且达到的水平低

Z853-作业与答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主观性、含糊性、易受实际生活经验影响、易和空间关系混淆。 2、重叠对应排序、并置对应排序、独立排序。 3、幼儿知道整体是由若干个部分组成,逻辑相加 4、对数量的感知阶段;数词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数的运算初期阶段 5、分合;总数 6、包含关系、相等关系 7、活动开始、活动进行、活动结束三个环节。 8、认知的、情感态度的、动作技能的。 9、数学教学活动,活动区角中的数学活动,游戏中的数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 10、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系列性原则。 11、抽象性、逻辑性 12、逻辑数理知识,逻辑思维能力 13、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从同化到顺应; 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14、数、计数、测量、空间、模式 15、认知的、情感的、动作技能的 16、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概念、10以内的加减运算、认识几何形体、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空间与时间概念。 17、游戏、操作、小实验 18、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19、日常生活情境,团体游戏 二、名词解释 1、数守恒——指儿童对数的认识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的数。其标志着儿童概念发展的水平。

2、情节性数学游戏——具有一定的游戏情节、内容和角色,特别适合于年龄小的儿童,通过游戏情节的安排来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的一种游戏。 3、对应比较——就是把两个物体一一对应进行比较。 4、分类——就是把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其共同属性的几组。分类既是计数的必要前提还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 5、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一柞、臂长、小棒、绳子、瓶子等)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轻重等,或用目测大小、步测远近等。 6、发现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数学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直接给儿童讲解,而是引导儿童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7、求同——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种活动就叫做求同。 8、数序——数序指的是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与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9、计数——计数的过程就是把要数的那个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 10、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指数学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是幼儿通过数学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大多是从幼儿获取哪些数学经验这一角度提出。 三、简答题 1、答: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提供和创 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2、答:第一,游戏。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儿童形成良好的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 动机,第二,操作。应当充分让儿童活动,与不同的材判进行感知和操作,在儿童动手体验和发现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数的经验,为数概念的获得和提炼提供感性经验和前提;第三,小实验。小实验也是促进儿童在感知活动中体验数以及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活动形式。 3、答:(1)3---4岁,3岁半以前面对实物,却不知道用它来帮助进行加减运算,不理解加减的含义,不认识加减运算的含义、符号,数的运算对这个年龄的幼儿来说是很困难的。 (2)4——5岁,4岁幼儿一般会自己运用实物进行加减运算,进行加法运算时,需要将表示加数和被加数的两堆实物合并,在注意点数后说出总数。在减法运算时,也一定要把减掉的部分拿掉,再逐个数剩下的物体个数,得到剩余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