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坑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监测检测方案

中节制闸工程

基坑监测

会签栏

审查会签部门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名单位技术职能部门

单位质量职能部门

单位安全职能部门

单位技术负责人

(审批人)

编制人:

编制单位(章):

编制日期:

一、工程简况

1.1工程简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泰兴市

3、建设单位:泰兴市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处

4、施工单位:

5、设计单位: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建东风河中节制闸位于排水渠与两泰官河交汇处,威尼斯城小区东北角。节制闸的主要功能是汛期城区的防洪挡水和非汛期内河的换水、补水。新建长48m箱涵穿过羌溪路,箱涵为两孔,孔口净尺寸为2.5m×2m(宽×高)。闸室控制段设工作闸门,闸门材质为铸铁,启闭机为手电两用螺杆式双吊点启闭机,型号为QPL-2*50,吊点中心距为1.4m,启门力为2×50kN,配套电机功率为2×2.2kW。

将现状排水渠扩建至10m,南岸采用灌注桩排桩挡墙,北岸采用钢筋砼悬臂挡墙,墙顶高程4.50m,渠底高程0.30m。

拆除排水渠末端圆涵,新建净宽10m过路桥涵。

1.2周边环境概况

本工程位于泰兴市范围内,拟建场区周边环境条件较为复杂,根据总平面图及现场踏勘,场地周边主要环境如下所述:

1、河道北侧:基坑北侧为振兴路,最小距离16m,河道与道路之间为绿化带,绿化带下有一根DN500供水管线,距离基坑边支护的距离为2m。新建中节制闸闸口南侧两泰官河上有桥梁一座,最小距离处距离基坑21m。

2、河道南侧:基坑南侧为已建威尼斯小区,距离已建高层住宅楼最小距离基坑边6.5m。

5、本基坑环境保护等级为三级。

二、监测目的及依据

2.1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情况、材料性质、施工工况和外界

其它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理论预测值尚不能准确、全面、充分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

本工程的监测目的主要有:

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判断上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合理或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实现对下步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

2、通过监测确保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本基坑围护和支撑结构体系处于受力均衡、安全、可控状态;

3、通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使得整个基坑通过监测及早发现止水帷幕的渗漏问题,并及时、有效的封堵止漏,防止大面积涌砂而出现险情;

4、保证已有管线及已建建(构)筑物安全,若发现房屋沉降、位移或者变形过大的问题,及时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汇报。

2.2监测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业主提供的本工程相关资料。

6、同类工程实践经验。

2.3方案编制原则

从时空效应的理论出发,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关单位的要求,本监测方案的编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监测保护范围

基坑开挖施工期间,按二倍的基坑开挖深度确定本工程最大影响范围,按三倍范围进行调查和巡视。因此此范围内基坑本体和基坑围护墙体外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土体均作为本工程监测保护的对象。

2、监测点布设原则

(1)满足本工程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同时必须能客观全面反映本工

程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及围护体系的变形。

(2)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并结合本工程周边环境及

地质情况特点科学合理布点。

(3)对关键部位有针对性布点,布点尽量均匀,兼顾全局满足系统控制。

3、采用的监测仪器

监测仪器满足精度要求且在有效的检校期限内,采用方法准确、监测频率适当,符合设计和规范规程的要求,及时准确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三、监测内容及项目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监测内容为周边环境监测及基坑围护体系监测。各监测点的布设与施工顺序和保护对象必须相对应,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作业位置,监测保护的重点也会有所侧重。

本次拟定监测项目具体如下:

1、周边地下管线垂直位移监测;

2、南侧已建高层住宅楼垂直位移监测;

3、振兴路桥垂直位移监测;

3、坑外地表垂直位移监测。

四、基准点、监测点布设与保护

4.1基准点及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监测控制网分两种:平面控制网用于水平位移监测;水准控制网用于垂直位移监测。

1、控制点布设

平面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计划为同点,不少于3点,用于控制整个监测区垂直及水平位移。基准点设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之外较稳定的地方,且尽量采用固定观测墩;无条件布设固定观测墩时用划"十"字的测量道钉埋设。具体布设将在进场后据现场条件确定。

2、控制网联测

水准控制网采用水准路线测量,定期进行水准控制网联测(每1~2个月一

次),当基准点前后两次标高差值超过允许值,即以新高程值为起算高程;对水准仪定期进行i检查(一月一次),保证水准测量资料可靠性。

基准网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观测顺序:往测:后、前、前、后,返测:前、后、后、前。

平面基准点控制网及监测点观测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定期进行平面控制网联测(每一~两月一次),检查各基准点的坐标,保证平面测量资料可靠性。

4.2监测点的布设

1、地下管线垂直位移

(1)布点原则:取距基坑开挖最近的管线,监测点尽可能设在管线出露点,如阀门、窨井上。监测点的布置应相互兼顾,各管线均按15m~20m间距布置,尽可能组成监测剖面(断面)形式。最终布设点位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布设方法:尽可能利用管线出露地表的部分作为直接点;现场水泥或沥青地面,直接在地下管线正上方对应位置冲击钻孔并直接在地下管线上部地面打入测量专用道钉,并确保其牢固。

2、建筑物沉降监测

(1)布点原则:根据基础类型及荷载有明显不同处及伸缩缝或老建筑物连接处的2侧,在建筑物的角点、中点布置监测点,间距为10~25m。施工前面对建筑物和构筑物已有的裂缝进行拍照,并对其裂缝长度和宽度进行详细记录。

(2)布设方法:沉降监测点尽可能利用建(构)筑物上原有的测量标志,如果没有测量标志,可采用在离墙角50cm处的墙面钻孔,埋入弯成“L”型的Φ10圆钢筋,用混凝土浇注固定,或用射钉枪直接打入钢钉于相应部位。高度以高出地坪0.3m-0.5m为宜。

3、坑外地表沉降监测

(1)布点原则:在基坑两侧对称布设1个点形成沉降监测剖面,剖面间距20m。

(2)布设方法:直接在道路路面或基坑周边土体设定位置冲击钻孔,并打

入测量专用道钉,并确保其牢固。或采用地表桩的形式,直接布置在土层内,测点采用约0.5m长钢筋,埋设低于地表下30cm,周边浇捣混凝土固定。

监测点平面布置图,见下页图

东风河

中节制

排水渠

河底高程0.30

现有围

监测点数量统计:

序号监测部位监测点数量备注

1 地下管线1

2 间距20m

2 高层住宅12 房屋四角

3 振兴路桥 5 间距20m

4 坑外地表36 间距20m/组

4.3监测点的保护

1、监测点的保护

工程监测中,由于测试元器件基本埋入混凝土和土体内,这样使其具有“唯一性”和不可维修的性质。因此除切实认真做好有关监测点、传感元件的安装埋设工作外,对测点/孔的现场保护工作也非常重要。

(1)为避免泥土、污物或其它物质进入仪器、导向或其它部分,影响测试结果或造成测试无法实施,也为了在使用、施工过程中不轻易遭到破坏,影响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必须对所有安装埋设监测设施设立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2)监测点应明确标示监测点的点号,同时在埋设工作完毕后应向各方提交监测实际埋设图纸以供查找。

(3)日常监测过程中经常派人巡视各监测点,及时掌握监测点的完好状况,对破坏的测点应在第一时间内尽可能的替换修补。

2、与施工单位的配合

除我公司做好现场监测点/孔的保护措施外,施工单位也应配合、协助我公司共同做好监测点孔的保护。

(1)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了解每天的施工进度情况,对重要工况安排现场监护人员协同施工单位共同保护好监测点。

(2)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其明白监测点对本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3)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天应划定开挖区域并严格按照开挖区域施工,严禁随意施工。

五、监测方法

5.1垂直位移监测

参照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垂直位移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

5.2水平位移监测

采用轴线投影法。在某条测线的两端远处各选定一个稳固基准点A、B,仪器架设于A点,定向B点,则A、B连线为一条基准线。观测时,在该条测线上的各监测点设置觇板,在觇板上读取各监测点至AB基准线的垂距E。各变形监测点初始E值均为取两次平均的值。某监测点本次E值与初始E值的差值即为该点累计水平位移。

或采用平面直角坐标法直接测量各监测点的平面坐标值,计算平面位移量。

5.3裂缝监测

5.3.1裂缝的监测应包括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及变化程度,需要时还包括深度。裂缝监测数量根据需要确定,主要或变化较大的裂缝进行监测。

5.3.2裂缝监测科采用以下方法:

1、对裂缝宽度监测,可在裂缝两侧划平行线,采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

2、对裂缝深度测量,当裂缝深度较小时宜采用凿出法和单面接触超声波法监测;深度较大裂缝宜采用超声波法监测。

5.3.3应在基坑开挖前记录监测对象已有裂缝的分布位置和数量,测定其走向、长度、宽度和深度等情况,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性。

六、监测周期及频率

6.1监测周期

本项目监测周期自桩基施工开始至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土方回填完毕结束。

6.2监测频率

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保护对象权属部门要求,本方案初定监测频率见下表。

监测频率表

施工进程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 ≤5m 5-10m 开挖深度(m ) ≤5 1次/2d 1次/2d

5-10 1次/1d 底板浇筑后时间

(d )

≤7 1次/2d 1次/2d 7-14 1次/3d 1次/3d 14-28 1次/7d 1次/7d >28

1次/10d 1次/10d

表中监测频率为正常状况下的监测频率。

当现场监测发现变形过大达到警戒值或出现险情时,应盖报警章并及时调整监测频率,以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在变形相对稳定期间征得相关单位的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七、监测报警值

根据围护设计和有关单位提出的要求,并参照有关规范,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制定报警值,报警值如下表。

监测报警值一览表

八、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8.1数据处理

在现场利用电脑完成数据收集归档,进行实时处理。每次观察数据经检查无误后输入电脑保存,生成报表。

现场监测小组分析当天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的变化规律,并经项目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当天提交正式报告。如果监测结果超过设计的警戒值即向建设方、监理方发出警报,提请项目部各部门关注,以便及时决策并采取措施。每个施工阶段提供监测阶段报告,监测工程结束后四周内提供监测总结报告。

序号 监测内容

日报警值 累计报警值 备注 1 地下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

测 2mm 10mm 2 周边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 2mm 20mm 3

坑外地表垂直位移监测

3mm

25mm

8.2信息反馈

1.建立值班日志,每天详细记录工程进度及监测情况。

2.建立日报表制度,每天及时提交日报表,其内容主要有:

(1)当天的监测结果在量测完毕及时反馈数据变形情况,当天向业主、监理、及分包单位提交监测成果。

(2)附基坑施工工况简图及典型监测点(孔)曲线图。

(3)通过监测数据对基坑周围环境变形作简单分析。

3.监测数据如果发生异常或监测结果超过设计的警戒值后,及时发出警报,提请有关部门关注,以便及时决策并采取措施。

4.工程结束后提交监测成果报告,并附电子文件。

九、监测人员的配备

施工组织是决定本次监测工作效果的关键。为出色完成本项目监测任务,公司十分重视监测团队的组建,在全公司范围内择优挑选了具有优秀技术能力的测量人员组成了测量小组:

测量小组组长:金军强

测量小组成员:陈鹭鋆、孔国华、张晶晶

十、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

10.1监测仪器设备

主要采用仪器设备见下表:

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全站仪RH63

2 台 1

2 水准仪DZS

3 台 2

3 经纬仪J2 台 2

4 钢卷尺5m 把 5

5 钢卷尺50m 把 2

10.2仪器检定

所有监测仪器设备在开工前送国家认可的计量校准/检定试验室进行强制检定,施工期间监测仪器需进行连续标定。

十一、监测项目的管理

11.1安全文明作业的保障措施

测量工作是在施工期间进行的,工区内作业人员﹑设备众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文明作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规程并严格遵守;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熟悉作业现场的基本情况;指定安全负责人,负责对安全文明作业进行检查,每周进行安全、文明作业教育和总结。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国务院和各级部门及本公司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条例》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要求职工在施工中重安全生产,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他人。

4、从施工现场项目组领导层到各班组,均设定专职安全员,安全责任落实到各级工作员。

5、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好安全帽。

11.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公司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按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升项目部施工管理水平,严格按照施工组织程序、作业标准来组织施工。把识别危害、消减风险的措施、责任逐级落实到岗位人员,真正在管理体系下规范运作,体现“全员参与、控制风险、确保绩效”的工作要求。

11.3管理承诺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的环境、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尊重地方民风民俗,严格遵守业主的环境、安全要求。

2、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重大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因素进行全面控制。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

3、确保项目执行期间不产生次生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各种固液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

4、建立健全本项目环境、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5、认真组织对员工进行环境、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环境、安全管理意识。

6、落实各项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保证业主的利益不受损失,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1.4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方针目标

安全文明管理方针:

1、强化管理,质量第一,信誉至上,顾客满意;

2、营造绿色环境,遵守法律法规;

3、关注健康安全,持续预防改进。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1、杜绝职工因公死亡、重伤事故,年轻伤发生次数小于5次;

2、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3、劳动保护用品配备率100%。

4、设立专职安全员,三班制跟踪管理,监测人员进场前,由安全员进行教育,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开展现场安全工作活动。

5、现场建立安全组织机构,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

6、坚持执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日记。安全警示牌要完整,并悬挂在显眼位置。

7、机电设备专人操作,操作时遵守操作规程,特殊工种(电工、焊工、吊车工等)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8、各种电器控制设立二级漏电保护装置、电器、线路断电修理,并挂上警示牌。

9、吊重体下严禁行人停留、通过。

10、经常检查各种卷扬钢丝绳的磨损程度。

11、吊运操作时有专人指挥。

12、现场配备各种消防器材,电器控制系统必须有防雨设施。

13、尊重业主、设计、监理和总包,精心测试。

14、接受质量、安全、市容、卫生、交通、市政管线、道监等社会部门监督管理。

15、遵守市容交通及环境卫生条例。

16、认真执行标准化管理,从项目经理到各级管理人员,将工地文明建设列为重要的工作内容,遵守市、区、街道有关制度。

17、严禁在无防护的支撑、基坑临边工作、行走。

11.5质量管理

1、认真执行我司ISO9001:2008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收集和了解周围环境、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图纸资料。

3、对参与本工程的人员进行详细技术和质量交底,明确各监测人员的职责。

4、经常和业主、监理单位联系,及时提供监测资料,将情况反馈到各方面。如果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标准,启动报警系统。

5、对投入使用的仪器定期校核,确保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

6、积极开展自检和互检工作,确保提供准确无误的监测资料,以正确指导施工,达到信息化监测的目的。

11.6质量保证

1、监测方法

(1)在具体测试中固定测试人员,以尽可能减少人为误差;

(2)在具体测试中固定测试仪器,以尽可能减少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

(3)在具体测试中固定时间按基本相同的路线,以减少温度、湿度造成的误差;

(4)具体测试中用相同方法进行测试,以减少不同方法间的系统误差。

2、监测仪器

(1)监测仪器在投入使用以前,均应由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校验,经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2)在每天的监测之前均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自检,并详细记录自检情况,使用完毕后记录仪器运转情况;

(3)使用过程中若发生仪器异常的情况,除立即对仪器进行维修或调换外,

同时对该仪器当天监测的数据进行重新观测。

3、监测元件

(1)各类监测元件均应有详细的出厂标定记录并得到法定计量单位的认可,有效期应满足工程需要;

(2)各类监测元件在埋设前均应再次进行测试,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埋设,埋设完成以后立即检查元件工作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进行重新埋设。

十二、监测应急措施

12.1日常施工保证

在工程进行施工时,我公司将严格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操作。

1、我公司保证项目部人员24小时值守现场,并经常巡视、保护监测点以保证监测点的正常使用并能及时发现监测点的异常损坏并及时恢复被损坏之监测点。

2、对以电脑处理的监测资料做合理的备份保护,以避免由于电脑故障而对监测工作造成的影响。

3、对日常使用的监测仪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校核,确保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应有备用监测仪器,当现场仪器出现故障或损坏时能及时调换,保证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4、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或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未预测的险情,应主动调整监测频率,并及时提交监测报告。同时有项目工程师会同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对已获得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施工指导,起到作为工程施工眼睛的责任。

12.2应急反应

1、紧急情况应急流程

当出现异常时,首先从自身工作各个环节寻找原因,然后积极主动同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取得联系,加大监测频率得出正确的数据,确保施工安全,直至取得满意结果。

2、应急监测措施

(1)当出现监测数据正好报警或在日报警值2倍和累计报警值1.5倍范围内时,则报表盖报警章,正常监测;

(2)如遇报警情况,先当场口头通知同时4h内提交正式报警资料。

基坑监测方案

XXXXXXX地块 基坑围护监测方案 XXXXX勘察院 二0一八年一月

XXXXXXX地块 基坑围护监测方案 项目负责: 校对: 审核: 监测单位:XXXXXX勘察院 监测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单位地址:XXXXXXX 2018年1月8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 (4) 二、监测目的 (4) 三、监测执行规和依据 (5) 四、监测项目及容 (5) 五、监测点的布设 (5) 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5) 2.地下水位观观测点 (6) 3.坑顶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点 (7) 4.冠梁水平位移监测点 (7) 5.立柱沉降观测点 (8) 6.支撑轴力监测点 (8) 7.周边管线、桥梁、建筑物沉降观测点 (8) 8.坑外地面沉降监测点 (8) 六、监测项目的实施 (9) 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9) 2、深层土体位移(测斜)监测 (10) 3、地下水位监测 (12) 4、竖向位移观测 (12) 5、水平位移观测 (13) 6、钢支撑轴力监测 (14) 七、监测周期、频率 (14) 八、监测控制指标(报警值) (15) 九、监测设备 (15) 十、本工程监测人员的配备 (16) 十一、监测成果反馈 (16) 十二、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16) 附: 1、单位资质证书 2、监测人员职称证书 3、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拟建的XXXXX地块位于XXXXXXX东侧、XXXXXX西侧、XXXXXX南侧。总用地面积XXXX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XXXX平方米。本项目主要拟建物包括XXXXXX住宅(18F)、XXXXXX地下室及其他配套设施。 本基坑开挖深度为3.51米-4.61米,坑中坑二次开挖0.59-1.81米。 基坑围护方法:本基坑采用SMW工法桩+钢支撑的围护方式。 基坑西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2.5米,基坑南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2.3米,西侧的用地红线为肛肠医院已建围墙。基坑东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4米,东侧紧贴用地红线有自来水管线及电力管线,基坑开挖边界距离管线最近约6米。基坑北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14米左右,红线外有电力、电信等市政管线。 按照有关规,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监测目的 通过监测工作,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 由于土体成分和结构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及不连续性决定了土体力学性质的复杂性,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可控影响,必须借助监测手段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基坑稳定安全,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②、验证设计、指导施工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周边土体的实际变形和应力分布,用于验证设计与实际符合程度,并根据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 ③、保障业主及相关社会利益 通过对周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调整施工参数、施工工序、重车进出以及停靠位置,确保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保障业主及相关方的利益。 ④、积累地区性基础工程施工经验 通过对围护结构、周边环境等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了解施工期间各监测对象的实际变形情况及所受的影响程度,分析基坑施工特征,为地区性类似的工程积累经验。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

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 基坑工程 监 测 方 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一九年一月

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编写: 校对: 审核: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年01月25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4) 2.1. 监测目的 (4) 2.2. 编制依据 (4) 3.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 (5) 3.1. 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 (5) 3.2. 基准点布设 (5) 3.3. 监测点布设 (6)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9) 4.1.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 (11) 4.2. 观测注意事项 (11)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11) 4.4.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 (12) 4.5.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13) 4.6.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 (14) 4.7.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14) 4.8. 锚杆内力 (14) 4.9. 巡视检查 (15) 5.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 (15) 6. 监测频率 (16) 7.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 (17) 7.1. 监测报警 (17) 7.2. 监测报警措施 (17) 8.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 (17) 8.1.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 (17) 8.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18) 8.3. 监测数据的反馈 (18) 9. 技术保证措施 (18) 9.1. 测试方法 (19) 9.2. 测试仪器 (19) 9.3. 监测点的保护 (19) 9.4. 数据处理 (19) 10. 服务承诺 (19) 11. 合理化建议 (20)

深基坑监测方案

佳惠·中央商厦 深基坑工程沉降、位移 监 测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东星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 (1) 三、基本原则 (2) 四、监测依据 (2) 五、监测项目内容 (2) 六、测试方法原理 (4) 七、监测工作布置 (5) 八、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 (6) 九、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6) 十、附图 (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怀化市黄金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建筑用地面积57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812.34平方米,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本建筑为框剪结构,地上二十五层,地下三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总高度为99.900m。本工程位于怀化市迎丰中路与鹤城区太平巷交汇处 本工程由于设计负三层地下室,导致基坑与周边落差较高,最高处近16米,施工安全隐患较大;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四周均为居民区,安全风险较大,本基坑工程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长方行,占地面积约13000 m2,设三层地下室,结构正负零相当于黄海高程214.96m,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介于210.9~211.9m,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地面标高取-0.30~0.50 m。基坑底标高取边承台底标高(-13.8m),则基坑开挖深度16.80~18.80 m。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资料反映:基础以上主要由粉质粘土、卵石、强风化粘土岩、灰岩组成。 本工程地下水较丰富,主要由地下水、地表水及生活用水组成,地下水位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场地地形起伏较小, 本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基坑工程采用复合喷锚网(护壁桩+锚杆+井字梁)为主的支护方案。 基坑周边为道路和民用建筑。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 1、针对本工程的监测保护应考虑到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①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包括围护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而且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施工流程较多,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要求较高。 ②本项目基坑紧邻怀化市迎丰中路,车流量大,对工程施工影响相当敏感,应严格控制土体的变形,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 批准:审核:编写:

监测方案 2012年05月6日 目录 §1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2环境概况 §2监测技术要求与目的 (1) §3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2) §4监测方案编制原则 (2) 4.1系统性原则 (2) 4.2可靠性原则 (3) 4.3与设计、施工相结合原则 (3) 4.4经济合理原则 (3) §5监测内容 (3) 5.1塔机基础监测 (3) 5.2基坑围护监测 (3) 5.3坑底回弹监测 (4) §6监测点的布设 (4) §7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5) §8监测仪器及方法 (5) 8.1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7) 8.2坑底回弹监测 (10) §9报警 (10) §10监测工作计划、周期及频率 (11) §11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 (11) §12技术保障措施 (12) §13质量保障措施 (12) §14应急预案 (13) 14.1应急小组 (13)

监测方案 14.2应急小组职责及工作程序 (13) 14.3实施注意事项 (14) §15监测方案布点图 (14)

监测方案 §1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75000m2,基坑围护周长约1300m,基坑开挖深度为11m,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局部门式刚架围护结构,三轴搅拌桩止水,二道混凝土/型钢斜支撑体系。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周边环境等级为二/三级。支撑按照××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TJ08-61-2010)中相关规定,本基坑按二级基坑要求进行施工监测。 1.2环境概况 项目四周分布有道路、楼房和高架桥等建筑物,道路下埋设有信息、雨水、煤气等管线。基坑开口线距最近的建筑物边线仅有15米左右。 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平原,地貌形态单一。勘察期间测得勘探点孔口标高一般为3.45~5.11m之间,场地平均标高约4.20m。 拟建场地处于上海地区古河道地层,缺失上海市统编的第⑥层、第⑦层土,地表下深度85m范围内地基土均属第四纪滨海~河口相、滨海~浅海相、滨海、沼泽相、溺谷相、滨海~浅海相、滨海~河口相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一般呈水平状分布。此次监测重点为基坑围护桩墙和施工用塔机基础。 §2监测技术要求与目的 本工程的信息化施工监测充分考虑到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1、本工程基坑形状不规则,开挖面积较大,边线较长。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流程较多,包括围护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等部分,工艺复杂。 2、基坑监测数据反馈的及时性和与施工的联动性要求较高。因此,本工程监测工作必须严格按设计及有关管理部门的有关变形控制要求进行实施,同时对基坑围护结构、塔机基础进行重点监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受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的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从理论

基坑监测方案资料

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3.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 4.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提供的《宁波天元大厦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 5.《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 院); 6.宁波市城乡建委专家组编写的宁波市行业标准《宁波市软土深基 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暂行技术规定》; 二、工程概况 宁波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位于中山西路的北侧,南临花池巷,东靠亨六巷,西到布政巷。基地面积为80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9916平方米。地上26层,地下2层,为剪力墙结构,采用孔灌注桩桩基础。 本工程±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8m,基坑开挖深度为约9.5m,基坑开挖面积6645m2,基坑四周延米350m。地下室采用排桩加两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护形式。场地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勘察。结构部分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所设计。 三、监测人员

主要监测管理人员表

四、监测目的、内容、布设及要求 (一)监测目的 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施工,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安全状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对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和内部结构进行施工监测非常必要,监测还可以发现在设计中因地质等因素而没有考虑到可能在施工中影响安全的状况为及时对局部进行加固调整施工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根据监测资料总结工程经验,为提高设计水平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 1、深层土体位移观测 基坑侧向变形观测是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监测中一项地下各处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常用测斜仪进行测量,它是一种可以精确测量垂直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侧向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器,本次工程布设9个水平位移测量监测孔。 2、环梁及立柱水平位移观测 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场地变形观测的目的是通过对设置在支护场地的观测点进行周期性的测量,求得各观测点坐标的变化量,提供评价支护结构和地基土的稳定性技术数据, 本次工程布设了33个环梁和立柱水平位移监测点。 3、环梁及立柱沉降测量 沉降测量是通过精密水准仪以某一起始点为基准测量各点每次高程变化得到各相应点的沉降量(可以用国家水准控制网中的水准控制

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项目 (2) 2.1监测项目及工作量 (2) 2.2监测工期 (2) 3. 基坑支护监测方法 (2) 3.1测点布设 (2) 3.2水平位移观测 (3) 3.3沉降观测 (4) 3.4支护桩内力监测 (4) 3.5锚索内力监测 (6) 3.6水位监测 (6) 3.7深层水平位移 (7) 3.8巡视监测 (8) 4 .监测频率、报警值 (9) 4.1监测频率 (9) 4.2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10) 4.3警戒值的确定 (10) 4.4报警 (11) 5.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11) 5.1基本要求 (11) 5.2当日报表 (12) 5.3阶段性监测报告 (12) 5.4总结报告 (13) 5.5信息反馈 (13) 6.基坑监测应急预案 (14) 6.1监测措施、报警 (14) 6.2监测人员、监测仪器、材料及其他物资准备 (15) 7.监测工期保证措施 (15) 7.1进度保证 (15) 7.2修订进度计划 (16) 8.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16) 8.1质量保证措施 (16) 8.2安全保证措施 (16) 9.附件 (17)

1.工程概况 @@@@@@@@@@位于永城市芒砀路与光明路交叉口西北角,总建筑面积约39290㎡,项目包括1栋28层公寓楼及5层裙房,主楼为筏板桩基础,裙楼为承台桩基础。本工程内容为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基坑东西长约55m,南北57.3m,基坑开挖深度为8.9-9.8m,基坑设计使用年限为18个月,基坑采用“桩锚+止水帷幕”联合支护结构。 场地北侧邻近一栋现有6层住宅楼,该楼基础为条形基础,下部为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桩深5.5m,桩径400mm,经计算按照本工程±0.00算,桩底标高为-8.0m,搅拌桩伸出建筑外400m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拟建基坑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距离用地红线12.6m,距离住宅楼边线12.8m。靠西侧有一污水管道,距离围墙1.5m。南北有一污水管道,管道埋深为1.5m,管径700mm,拟移除。北侧拟建一层临建距离地下室外边线6m。 场地西侧临两栋6层住宅楼,条形基础,埋深2.78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一个一层小作坊;一栋2层的商店,拟建基坑西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7.7m,距离建筑物9.5m。西北角处有一污水管道,距离北侧围墙3.4m,距离南侧已有建筑围墙2.6m。西侧靠中部及偏南部有3个污水井和一个自来水井距离地下室外墙6.0m左右,埋深大约在1.5m左右。 场地东侧为芒砀路,拟建基坑东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 2.7m,距离场地临时围墙5.7m,距离市政道路中心线36.0m。中部距离最外轴线14m有一天然气管道,埋深大约在1.5m左右。 场地南侧为光明路,拟建基坑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 1.8m,距离场地临时围墙3.8m,距离市政道路中心线35.0m。中部距离建筑临时围墙9m处位移污水井,埋深大约在1.5m左右。靠西侧有一自来水管道拟移除。 本工程所在场地,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降水。 基坑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容易受到基坑开挖影响,基坑一旦出现状况,则会带来严重后果。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安全监测类别定为一级。

基坑监测方案

哈工大研究院怀来商住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项目 (2) 2.1监测项目及工作量 (2) 2.2监测工期 (2) 3.基坑监测项目管理机构 (2) 3.1项目组责任划分及成员选用原则 (2) 3.2设备配置表 (3) 4. 执行规程、规范及监测流程 (4) 4.1执行规范、标准及文件 (4) 4.2监测前准备 (4) 4.3监测工作基本流程 (4) 5. 基坑支护监测方法 (4) 5.1基点布设 (4) 5.2水平位移观测 (5) 5.3竖向位移观测 (6) 5.4巡视监测 (6) 6 .监测频率、报警值 (7) 6.1监测频率 (7) 6.2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8) 6.3警戒值的确定 (8) 6.4报警 (9) 6.5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9) 7.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9) 7.1基本要求 (9) 7.2当日报表 (10) 7.3监测周报告 (10) 7.4总结报告 (11) 7.5信息反馈 (11) 8.基坑监测应急预案 (11) 8.1领导责任分工 (12) 8.2监测措施、报警 (12) 8.3监测人员、监测仪器、材料及其他物资准备 (13) 9.监测工期保证措施 (13) 10.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14) 10.1质量保证措施 (14) 10.2安全保证措施 (14)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哈工大研究院怀来商住项目总承包工程,由高层住宅楼、合院、高层办公楼、低层商业、地下车库工程组成,建筑面积约190419.09 平方米; 低层写字楼6栋:(T1#-T6#楼),建筑面积约7260.45;高层写字楼2栋:(T7#、T8#楼),建筑面积约为19495.9平方米;地下车库二约8027.89平方米;合院16栋:(S10#-S25#楼),建筑面积约为14965.86平方米。 高层住宅楼9栋:(S1#-S9#楼),建筑面积约为113680.99平方米;S27#大门,建筑面积约为60.4平方米;低层商业(S26#楼),建筑面积约为2896.08平方米;地下车库一约24031.52平方米。 本工程基础类型: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8度;防水等级:屋面I级、地下II级;合同质量等级:合格。 建设单位:怀来京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廊坊轩辕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张家口市京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北方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兴产业园内,南临葡萄大道。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 基坑工程 监 测 方 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一九年一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 工程地点:泰兴市虹桥镇虹桥大道北侧,飞虹路东侧 建设单位:江苏凯地置业有限公司 编写: 校对: 审核: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年01月25日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4) 2.1. 监测目的 (4) 2.2. 编制依据 (4) 3.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 (5) 3.1. 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 (5) 3.2. 基准点布设 (5) 3.3. 监测点布设 (6)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9) 4.1.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 (11) 4.2. 观测注意事项 (11)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11) 4.4.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 (12) 4.5.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13) 4.6.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 (14) 4.7.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14) 4.8. 锚杆内力 (14) 4.9. 巡视检查 (15) 5.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 (15) 6. 监测频率 (16) 7.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 (17) 7.1. 监测报警 (17) 7.2. 监测报警措施 (17) 8.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 (17) 8.1.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 (17) 8.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18) 8.3. 监测数据的反馈 (18) 9. 技术保证措施 (18) 9.1. 测试方法 (19) 9.2. 测试仪器 (19) 9.3. 监测点的保护 (19) 9.4. 数据处理 (19) 10. 服务承诺 (19) 11. 合理化建议 (20)

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拟建综合楼工程项目为地下二层、地上八层(局部三层、五层),设地下室二层,预计开挖深度约为地面以下9.0m左右。挡土结构和支承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止水桩为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大量土方为支撑和支挡下挖土。 地理位置处于解放东路、茶局路交汇处西北角,场地为原供电局旧址。基坑四周建筑物密集,东侧为十层交通大厦,其余四周为4-5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紧邻基坑为110KV城中高压变电所,该所为本工程监测的重点。 设计单位:工程桩为机械工业部深圳设计研究院,围护桩为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宜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2.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和目的 2.1施工监测的重要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内力(围护桩和墙的内力,支撑轴力或土锚拉力等)和变形(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等)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深基坑开挖工程往往在建筑密集的市中心,施工场地四周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邻近结构和设施的失效或破坏。同时基坑相邻的建筑物又相当于较重的集中荷载,基坑周围的管线常引起地表水渗漏,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土体变形加剧的原因。基坑工程设置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基坑围护体系所承受的土压力等荷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以及降雨、地面堆载和挖机撞击等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现阶段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内力计算以及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及预算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及费用预算 河南纵横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二O—七年二月十四日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及费用预算 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睢阳区,设计勘测地下水位于-12m,基坑暂时未 采用降水,支护体系采用放坡与土钉墙支护体系,基坑开挖深度6.65-7.60 米,监测范围应为深度的3 倍22.8 米。 工程地质 ⑴地层描述 第⑴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中密,含云母及铁质浸染,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棕褐色,可塑,分布在该层中下部。地表0.3-0.5m 夹砖渣和建筑垃圾。本层层厚1.30-2.50m, 均厚1.94m; 层底标高47.39-48.67m, 均高47.88m。 第⑵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中密- 密实,定性为密实,含云母及铁 质浸染,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棕

褐色,可塑,摇振反应无,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分布在该层上部和下部。本层层厚5.50-8.00m, 均厚6.61m; 层底标高40.35-42.35m, 均高41.27m 。 第⑶层:粉土 褐黄色,湿,中密- 密实,定性为中密,含云母及铁猛质,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本层层厚1.10-3.40m, 均厚 1.98m; 层底标高37.57-40.58m, 均高39.29m。 第⑷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中密- 密实,定性为密实,含云母及铁猛质,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分布该层下部,棕褐色,可塑。本层层厚1.10-4.10m, 均厚2.32m; 层底标高37.61-39.51m, 均高38.76m。 第⑸层:粉质粘土夹薄层粉土 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 硬塑,定性为硬塑,摇振反应无,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上部和下部夹粉土,褐黄色,中密。本层层厚1.90-4.20m, 均厚3.23m; 层底标高34.71-37.30m, 均高 35.53m 。 第⑹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密实,含云母及铁质浸染,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分布在该层中部,棕褐色,可

基坑监测方案

XXXXXXX地块基坑围护监测方案 XXXXX勘察院二0一八年一月

XXXXXXX地块 基坑围护监测方案 项目负责: 校对: 审核: 监测单位:XXXXXX勘察院 监测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单位地址:XXXXXXX 2018年1月8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监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监测执行规范和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监测项目及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监测点的布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2.地下水位观观测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3.坑顶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4.冠梁水平位移监测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5.立柱沉降观测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6.支撑轴力监测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7.周边管线、桥梁、建筑物沉降观测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8.坑外地面沉降监测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监测项目的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深层土体位移(测斜)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地下水位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竖向位移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水平位移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钢支撑轴力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监测周期、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监测控制指标(报警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监测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本工程监测人员的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监测成果反馈.................................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 1、单位资质证书 2、监测人员职称证书 3、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XXXX城市广场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XXXX检测中心 2011年4月

目录 目录 (1) 1 监测依据 (2) 2 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 (2) 3 监测的具体措施 (7) 4 监测周期和频率 (9) 5 监测仪器设备、技术要求与精度要求 (11) 6 监测报警 (11) 8 资料成果提交 (13)

1 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8、设计单位的要求 2 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 监测的目的:受工程地质条件、临近建筑物的结构性能、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基坑在开挖及维护期间,必须采用信息施工法进行施工。 根据相关规范和支护设计要求,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如下: 1.基坑坑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测点布置:沿基坑坑顶设置测点,根据实际情况布点。 水平、竖向位移监测基准点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具体监测布置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使用基康BGK-2800-GSDM全球星位移测量系统。我们只需确定要监测的点,并且在测点上建立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尽量不受干扰,将接收器放置在不同测点记录观测前后的数值,对比算出水平及垂直位移量。测点数目不限。 建议测点建立标准观测墩,现浇混凝土桩或者钢管,安装基面>300mm直径的方台或者平台,量程不限。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报审版)

—? 工程概况....................... -1 - 二.监测依据...................... -1 - 三.监测项目及目的................... -2 - 四.基坑监测组织架构及仪器设备............ -3 - 五.基坑监测工作程序................. -4 - 六.基坑沉降观测.................... -5 - 七.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5 - 八.监测控制值、监测频率及测点布控........... -7 - 九.监测相关技术和数据处理.............. -8 - 十.突发性事件的监测及抢险措施.............. -9 - 十一.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 (11)

拟建场地位于东莞市南城科技大道宏二路1号,拟建场地大致为正四边形,东西长160米,南北长约158米,北侧为宏图路、南侧为法仕路、西侧为宏二路、东侧规划支路;拟建物3?36F/5栋,地下室2层,相对标高土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7.60m;占地面积约21284.13m2,基坑开挖深度至底板底,挖深为11.30?12.80m。基坑周长约为602m 基坑面积约为24550n2。 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有效使用期限至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一年。 基坑支护形式为采用钻孔桩+预应力锚索支护,支护桩外侧设置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兼挡淤泥土作用。 .监测依据 (1)本项目设计图纸要求; ⑵《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 (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8) 国家及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的有关规定。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科研综合楼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房建公司第四项目部 2012年4月 10 日

目录 1监测技术方案 (1) 1.1 工程概况 (2) 1.2 周边环境概况 (2) 1.3 监测目的 (2) 1.4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 (3) 1.4.1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4) 1.4.2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原则 (4) 1.5 监测范围及内容 (5) 1.6.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测点的埋设 (6) 1.6.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6) 1.6.2 锚杆支护水平位移监测 (10) 1.6.3临边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监测 (12) 1.6.4巡视 (13) 1.7监测技术要求 (14) 1.7.1 技术要求 (14) 1.7.2 监测精度 (15) 1.7.3 监测频率 (15) 1.7.4 监测参考报警值 (15) 2 监测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 (16) 3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8) 3.1 质量目标 (18) 3.2 质量保证体系 (19) 3.3 监测工作的管理 (20) 3.4 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20) 3.4.1健全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21) 3.4.2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21) 3.4.3 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21) 3.5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3 3.5.1 仪器、仪表 (23) 3.5.3 资料采集及整理 (23) 3.6监测进度保证措施 (26) 3.6.1施工进度目标 (26) 3.6.2施工进度程 (26) 4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 (27) 4.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27) 4.2安全保证体系 (27)

隧道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隧道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 学号: 班级: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至、-双流机场隧道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隧道埋深4 m,地表房屋密集,厂房众多,道路纵横交错,交通方便。隧道进口里程DIK173+260,出口里程DIK179+730,全长6470 m,其中DIK178+570~DIK178+870段下穿规划中的机场滑行跑道。该段隧道总长300 m,拱顶以上埋深12 m 左右(考虑机场滑行道回填高度8 m)。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该隧道基坑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隧道基坑的支护工作难度特别大,必须保证隧道基坑的安全。所以该隧道基坑监测工作必不可少,而且要求高。 1.3 隧道基坑支护形式 本段隧道按明挖顺作法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桩间土钉墙作围护结构,坡面采用锚网喷防护,喷C20混凝土厚10cm,桩间土钉采用Φ42钢化管,每根长3~5 m,桩顶以下前三排土钉长度5 m,其余土钉长度3 m,间距1.5 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围护桩桩径1.2m,桩间距2.4 m,基坑支撑采用Φ600mm(壁厚12mm) 钢支撑加?56a双拼工字钢围檩。

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写依据 2.1监测设计原则 (1)根据基坑开挖深度要求,按一级基坑监测执行。 (2)监测容及监测点的分布满足工程支护设计及有关规程和规的要求,满足全面监测施工中的基坑变形,环境变化情况。使施工单位能及时了解变形态势态,以便及时采取有关措施,调控施工步序与节奏,做到信息化施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确保开挖顺利和施工安全。 (3)施工中加强监测,保护重点对象(监测基准点、基坑四角及有特殊要求的监测点)。除了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外,监控其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是监测的主要任务。 (4)监测采用的方法,监测仪器及监测频率应结合设计和规要求,满足工程需要,保障工程施工阶段的正常监测,及时准确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5)监测数据及时整理分析能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工况及特殊要求。及时与各方联系,提交阶段性数据。 (6)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后一步部的施工参数,做到信息化施工。 (7)将现场测量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8)基坑监测周期贯穿于基坑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直到基坑回填完毕。 (9)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或施工有重大变更,建设方及相关方应及时通知监

基坑监测方案

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8标铁路基坑围护桩施工变形监测 专项监控量测方案 四川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四月

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8标铁路基坑围护桩施工变形监测 专项监控量测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四川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四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 朗镇3 号桥概况 (1) 1.2 朗镇2 号桥概况 (5) 1.3 朗镇4 号桥概况 (6) 1.4 朗镇1 号桥概况 (8) 二、编制依据 (8) 三、监测目的 (8) 四、监测项目 (9) 五、监测项目实施 (10) 5.1 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 (10) 5.2 围护桩倾斜 (12) 5.3 钢支撑轴力 (16) 5.4 地表沉降监测 (18) 六、总体测试安排 (19) 七、监测技术成果 (21) 7.1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21) 7.2 常规报告 (23) 八、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配置 (24) 8.1 组织机构 (24) 8.2 人员安排 (24) 8.3 仪器设备 (25) 九、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5) 9.1 质量方针 (25) 9.2 质量目标 (25) 9.3 质量管理体系 (26) 9.4 质量措施 (27)

一、工程概况 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简称“拉林铁路”)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线路从既有拉日铁路协荣站引出,向南穿过冈底斯山余脉进入雅鲁藏布江河谷,于贡嘎跨过 雅鲁藏布江后向东经扎囊、乃东、桑日、加查、朗县、米林至林芝。 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8 标段起点位于山南地区加查县冷 达乡,经陇南乡、仲达镇、沿S306 省道前行,于林芝地区朗镇终止。线路穿越雅鲁 藏布峡谷地带,四跨雅鲁藏布江,起讫里程为D3K230+703~DK263+844.62,正线 长度32.23km;其中隧道7 座16.613km,占正线长度51.5%;桥梁11 座9642.35延长 米,占正线长度29.9%;路基12 段4.719km, 占正线长度14.6%;涵洞337.5横延米/21 座,其中盖板涵98.4 横延米/3 座,框架涵239.1横延米/18 座;车站2 座(热当车站、 冲康车站)。 朗镇1、2、3、4 号雅鲁藏布江特大桥受地形、河道及既有道路控制设计,桥位 地区地震动峰值0.15g,区内不良地质为地震、沙土液化、滑坡、冻害,无特殊岩土, 桥区内水质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根据桥位布置及现场实际地形,朗镇1、2、3、4 号桥共存在8 个桥墩水中基坑开挖,水中墩基础采用筑岛围堰施工,基坑开挖上层1m 范围采用1:1 放坡开挖,下层16.5m范围采用钢筋砼围护桩与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支 护方案。钢筋混凝土围护桩直径为 1.25m,桩间距为 1.5m;高压旋喷桩直径为0.8m, 咬合20cm;围护桩上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冠梁尺寸为宽 1.4m×高1.0m。基坑上 层放坡坡顶临江侧平台宽6m,可作为小型机械临时施工作业平台。 1.1 朗镇3 号桥概况 朗镇3 号雅鲁藏布江特大桥:本桥受地形、河道及既有道路控制设计,桥位地区 地震动峰值0.15g ,区内不良地质为地震、沙土液化、滑坡、冻害,无特殊岩土,桥 区内水质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桥址处江面宽约150米,水流较急,卵石、漂石河床,测时最大水深约7 米。桥下小里程端D2K257+371处,跨越新S306省道。桥址处 地形平缓,阶地发育。桥区附近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本桥位于直线、缓和曲线上,采用(44+80+44)m的连续梁跨越雅鲁藏布江主河道,两端辅以24m、32m简支梁, 曲线上的简支梁按平分中矢布置。全桥孔跨布置为: 2×32+1×24+1×32+(44+80+44)m连续梁+7×32m,中心里程D2K257+493,桥梁全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样本

项目基坑工程监测 技 术 方 案 XXXXXX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八月

项目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XXXXXXX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08月 目录

1监测技术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周边环境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监测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监测范围及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6.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测点的埋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1.6.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2 围护墙顶沉降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3 围护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4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5 支撑轴力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6 立柱沉降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7地下水位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8边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9周边管线水平、垂直位移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10巡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监测技术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7.1 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2 监测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