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共享发展不只是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成果分享的公平性。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

①理顺国家与个人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②提高总体消费水平,更多地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

③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激发他们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④推进收入的公平化,通过淡化竞争来融洽劳动者关系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C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②正确;公平分配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正确;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要理顺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理顺国家与个人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淡化竞争并不一定能融洽劳动者关系,而且“淡化竞争”本身说法错误.市场经济本就是充满竞争的,④排除。

2.(2020·洛阳第一次统考)某家庭有甲、乙两个劳动力,去年该家庭承包的8亩地以每年每亩1 200元的价格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甲在该公司打工,月工资1 5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奖金年收入30 000元,并获专利技术转让费5 000元,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A.3.26万元B.2.3万元

C.1.92万元D.6.26万元

解析:选A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1 200×8+1 500×12+5 000=32 600元,答案为A项。

3.2019年,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将增至全国80%的县区市。改革将进一步推进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利。这一改革旨在() A.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B.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C.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D.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解析:选D材料中改革促进的是集体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题中改革并不能直接起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作用,B、C两项不符合题意;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推进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利,这一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答案为D项。

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 160元调整为1 320元

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200元财政补贴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①中的措施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但其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②中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效率,没有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问题,均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③④措施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符合题意要求。

5.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国家出台《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通过完善股权激励、内部激励机制等,使科研人员的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营造鼓励探索、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下列体现这一政策发挥作用的正确推导过程是()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完善分配机制→增加科研人员收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完善分配制度→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增加科研人员收入

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激励→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际贡献与收入匹配→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④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激励→健全分配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活力→让知识引领时代发展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解析:选B①④正确说明了分配政策在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中的作用;②颠倒了“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与“增加科研人员收入”的关系;③混淆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6.新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纳入专项附加扣除。这一规定()

①保护劳动所得,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②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能够缩小分配差距

③是运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④说明国家积极履行再分配调节职能,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选D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纳入专项附加扣除,这一规定说明国家积极履行再分配调节职能,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能够缩小分配差距,②④当选;①与这一规定无关,

不当选;这一规定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③不当选。

7.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自2019年5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降至16%。同时,确保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按时足额支付。这能够()

①提高企业为职工参保的积极性②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共同富裕③发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活力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降至16%,意味着减少企业缴费比例,企业负担减轻,能提高企业为职工参保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①④当选;确保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按时足额支付,意味着要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与实现共同富裕没有直接联系,②不选;材料强调的是民生问题,而非资源配置问题,③不符合题意。

8.(2020·佛山一检)2019年1月1日我国全面施行新个税法,新个税法从分类所得税走向综合所得税。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改革()

A.是国家运用再分配手段缩小收入差距的表现

B.可以直接提高我国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C.体现了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最稳定的来源

D.旨在增加国家收入,更好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

解析:选A新的个税中,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改革是国家运用再分配手段缩小收入差距的表现,A项当选;该改革不会直接提高我国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水平,B项不当选;C项与题意不符;该项改革的目的并非为了增加国家收入,D项错误。

9.(2020·云南保山统测)2019年2月2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明确养老机构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的通知》,对依法办理登记并向民政部门备案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各类养老机构免征增值税。这说明()

①财税政策需考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②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③财政支出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我国重视养老服务的建设与发展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材料是免税,与再分配和财政支出无关,②③不当选;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当选。

10.(2020·华文大教育联盟一检)2019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进一步减税和加

大政府支出,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列正确反映上述政策传导路径的是() A.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升→拉动经济增长

B.降低出口退税税率→企业利润提高→投资需求增加→促进经济发展

C.下调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生产规模扩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D.增发国债→经济建设资金增多→社会总供给增加→经济下行压力缓解

解析:选A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最终拉动经济增长,A项当选;降低出口退税税率,企业利润相对会减少,B项错误;下调贷款利率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C项不符合题意;增发国债,经济建设资金会增多,带来社会总需求增加,不是社会总供给增加,D项错误。

11.2019年是减税之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增值税基准税率的下调,制造业等行业的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税率由10%降至9%,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对增值税税率降低带来的影响推导最为合理的是()

①减轻企业负担②促使企业提质增效③居民收入增加④激发市场活力⑤拉动经济持续增长⑥消费需求扩大

A.①→②→④→⑤B.③→⑥→④→⑤

C.①→③→⑥→⑤D.③→⑥→②→④

解析:选A增值税税率降低,可以减轻企业负担,①当选;进而促使企业提质增效,②当选;从而激发市场活力,④当选;最后拉动经济持续增长,⑤当选;增值税税率降低,并不能直接导致居民收入增加,排除③。

12.当前,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在电商领域使用电子发票。和纸质发票一样,电子发票由税务局统一发放,商家在线为客户开具时,其数据会通过互联网实时上传税务机关。这一举措的推出有利于()

①防止骗税行为的发生②从源头上预防偷税漏税

③保护消费者和正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④完善国家财税制度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C电子发票的推出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偷税漏税,有利于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保护消费者和正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②③符合题意;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①与题意不符;电子发票的推出只是改变了纸质发票收税的形式,并不是完善国家财税制度,故④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J省近三年的GDP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

综合改革,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等,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J省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

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在分析材料一的表格时,既要看到J省GDP、城镇人均、农村人均都在逐年增加,又要看到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材料二反映了政府重视“三农”工作。第(2)问,知识范围是“收入与分配”,要求回答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的措施。

答案:(1)经济信息:材料一反映了近三年来J省GDP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大幅增长,但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材料二反映了J省政府重视“三农”工作,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2)措施: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规范和推动农村土地流转。②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切实维护农民权益。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的投入,实现社会公平。

14.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8年,我国经济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中美贸易摩擦,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国家从2018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2018年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提高起征点,增设专项扣除,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到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非房地产开发商)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到9%;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到16%。2019年预计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扩大企业对生产经营中收益的支配量,让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创新发展和增加职工的收入上。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减税降费政策”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积极作用。

解析:从本质上看,“减税降费”属于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之一。从效果看,为企业降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居民降负,有利于增加收入、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从行业看,为实体经济降负,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分配看,减税

降费有利于协调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

答案:①“减税降费政策”是国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或答“减税降费政策”是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它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兴业,促进经济发展。

②“减税降费政策”(或答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③“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了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筑牢现代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④“减税降费政策”有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者的关系,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收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7 个人收入的分配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7 个人收入的分配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推进自主创新,就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从我国分配制度上看,要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入,就应() ①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③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分) (2016高三上·桓台月考) 读“某家庭年收入构成示意图”,回答关于该家庭收入形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国企工资收入外企工资收入个体饭馆收入存款利息收入股票交易收入 18000元36000元12000元900元4800元 A . 国企工资收入是按劳分配 B . 外企工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C . 个体饭馆收入是按劳分配 D . 存款利息收入和股票交易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 3. (2分) (2020高三上·榆树期末)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内在要求,这需要实施一系列重要举措。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是() ①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②在提高财产性收入的同时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在反对平均主义的同时要防止收入差距的出现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4. (2分) (2017高二下·宝鸡期末) 在全国民间投资整体不佳,一些地区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广东省民间投资历史上呀,上半年全省完成民间投资8591.07亿元,强劲增长19.6%。不少企业家认为,新一轮的投资周期与此前规模化扩张不同,而是以科技创新、技术提升为特征,这更需要政府与时俱进加大引领。这启示() ①企业应该积极创新,加大投资规模,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②政府应该科学决策、积极引领,为企业制定投资计划 ③政府应该为民间投资引领方向、保驾护航 ④企业应该与时俱进,以科技引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5. (2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通常被用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倒U曲线”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

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国民经济核算网考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保险公司属于B.金融机构部门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从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二者不等主要是与C.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形成有关。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D.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 服务的特点是B.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非金融资产按其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储蓄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B、企业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 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D、负债和净值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D.产业部门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与机构部门账户D.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D、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法核算短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A、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 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是指B、各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核算。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际收支是指B.广义国际收支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进口货物和服务 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金融资产的增减 金融账户的来源方记录的是B、金融负债的增减 可支配收入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D、可支配总收入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D、总储蓄 联系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指标是A.国民总收入 劳动适龄人口指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第三产业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资本转移 名义持有资产收益表明整个核算期由于D、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全部价值收益。 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作为货物进出口的标准是C.看货物是否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了所有权变更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期初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D、资产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 C、470元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储蓄率 人口出生数是一个B、时期指标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增加值 生产账户的初始流量是A、总产出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增加值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C、生产性收入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收入分配核算包括:C、包括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收入形成账户的平衡项是B、营业盈余 收入形成账户所核算的收入与B.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 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D.国际收支总差额

个人收入的分配检测题题(含答案)

个人收入的分配检测题题(含答案) 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 1.(2011?江苏单科)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 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 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3.(2012?惠州统考)《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就要求( ) ①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注重 公平②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规范分配秩序③以富民促进公平,以公平促进富国④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至2012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整整三周年,取得了显著成就。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 )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 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

单元综合检测(三)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 1.李克强总理表示,2014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这有利于( ) A.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B.增加居民收入,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让人民在分享改革的红利中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D.使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2.解决下图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 ) ①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②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③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分配秩序④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4年7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这种同工同酬的分配机制(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②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③属再分配调节机制④能促进我国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专家认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提低、扩中、控高”,即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将“沙漏形”的社会两极向中间挤压,最终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有( ) ①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清理和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消除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④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8年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

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 260元调整为1 400元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作为国内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营改增”将对以前缴纳营业税的产品或服务项目,采取增值部分纳税的原则,减少重复征税。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征收率的降低以及增值税价外税特征导致的税基缩小,税负得以下降。此举有利于( ) ①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③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④降低中小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享减半计征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扩至10万元。这一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其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 ①生产成本降低②扩大再生产③企业利润增加④税收负担减轻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9.(2015·泰安模拟)财政部2014年初发布消息称,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中央除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外,中央财政还专门设立了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总额为2 853亿元。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B.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

2011年江苏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 姓名班级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由决定的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 3.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4.小张大学毕业后,在国有企业工作,从分配方式上看,小张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5.家在农村的姑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益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6.李某花钱购买了一辆出租车,从事旅客运输,月收入达到6000元,,李某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7.某“90”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8.小王在某外资企业做中层管理人员,从分配方式上看,小王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资本要素分配 9.下列对我国收入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过程 D.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10.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 ①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②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③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④消除收入差距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我们应该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1.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2. 工资刚性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的可能性。 3. 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供给,也不存在过多的需求时的失业率。 4. 就业弹性就业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动百分比。 5. 工资指导线政府提出的关于工资增长比重的权威性建议。 6. 统计性歧视因统计标志的缺陷而使部分劳动力承受不公平的失业比重。 7. 家庭生产函数说明市场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及余暇时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式。 8. 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下以自利为原则同时又在一定规则下行为的经济主体。 9. 劳动力生产费用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子女培养成为劳动力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0. 内部劳动力市场 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是通过企业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的一种调整机制。 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短期分析中,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等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开始递减。 12. 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加市场性劳动程度的相对数。 13. 余暇时间劳动者在单位时间(24小时)内从事市场性劳动以外的全部剩余时间。 14. 非均衡分析 指在市场不完全竞争、主体非自愿、供求不相等的情况下而又研究市场的大致趋向和稳定状态的分析方法。 15. 职业流动率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与之比。 16. 补偿性工资差别 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的非货币差异从而形成的一种职业间的工资差别。 17. 就业结构 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18. 磨擦性失业 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现象。 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 20.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增加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增加工作量,也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工作量,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劳动时间的增长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二. 判断题 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正确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正确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错误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错误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正确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正确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错误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错误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正确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正确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正确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正确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错误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错误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复习用的知识体系填空)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复习策略 1、第7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特别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命题由客观性题型为主转向主观性题型为主,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当前的时政热点相结合,在多角度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试题立意看,知识立意较少,能力立意逐渐增多。本课考查的热点话题是缩小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关系。为此,高考复习中要关注与此有关的重大政策、重要会议精神,以及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有关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如中央实行的财政、货币政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国富民强的理论等。 2、第8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财政收入、支出的构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依法纳税等。特别是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宏观调控在历年高考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观题目主要是体现类与措施类。体现类主要集中在对财政作用的考查。措施类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上。选择题相对集中在对财政收支和税收特征及其作用的考查。本部分考查的热点话题是国家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及利用财政和税收等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2012年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多关注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年度财政收支的计划;与财政和税收有关的重大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等。如家电下乡、农村社会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等。 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一)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是什么:(1)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分配的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略)。注意: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2)表现: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公有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③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所得; 为什么:(1)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_____;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_________;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_________ 。 (2)作用: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了劳动者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__________________成果分配。(和个体经济相对应) (2)按____________分配(主要存在于私营和外资经济中)★★ ①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②具体形式:下列几种情况分别是按哪种生产要素分配的? A 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B 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C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 (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我国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原因) ①生产决定分配。这种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水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是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格局的最终原因。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③这种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④这种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特别提示: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前者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后者适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按劳分配的地位及决定因素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 的。 特别提示:①哪些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承包集体土地的收入、联产计酬的收入。②不能说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一种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等并不属于按劳分配,也实行有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如股份)。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适用范围:个体经济。 (2)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3)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测试卷(内附详细答案)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1. 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 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 A.1.55万元 B.1.74万元 C.2.4万元 D.4.85万元 2. M 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 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 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 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 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 从分配角度看,下列有助于公平公正的有( ) ①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 ②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降低创业成本,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短作业优先法”是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变例。某银行网点根据客户业务办理时间的不同,在各作业窗口间调配,缩短了所有人办理业务的总等待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业务办理。 这说明( ) ①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②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④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相对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 从2018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13条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按50%征收环境保护税。” 这一规定旨在( ) 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③保证税收的固定性 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放线菌素D"是“小众”、价格低廉的肿瘤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儿童的恶性实体瘤,疗效显著。但最近 这种廉价抗癌救命药却因销量少且原料成本过高而全国断供,而国外替代药价格高达6000元一支。 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研发力度以降低药物的生产成本 B.运用行政手段规定企业继续保障低价药物供应 C.以财政补贴等政策对生产此类药物企业提供支持 D.必须充分放权,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9.为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M 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取得良好的扶贫效果。 由此可见( ) 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资保障 ④财政资金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依照《环境保护税法》规定,2018年4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大气、水、固体、噪声等四类重点污染物征收环境保护税,多排污多缴税,少排污少缴税,税收收入全部作为地方的财政收入使用。 征收环境保护税将产生的积极效应是( ) ①利用税收杠杆→调节利益分配→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②提高征税比例→加大治污力度→遏制乱排乱放→改善生态环境 ③销售价格上涨→消费数量减少→生产规模萎缩→环境压力减小 ④企业成本提高→倒逼企业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能减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并率先在河北开展试点工作,采取水资源费改税方式,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纳入征税范围,实行从量定额计征,对高耗水行业、超计划用水以及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取用地下水等行为,适当提高税额标准,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维持原有负担水平不变。 实施资源税改革( ) ①可以化解产能过剩,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 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加了财政收入 ③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引导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④有利于强化税收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个人所得税改革是2018年两会热门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个税改革终于迎来大动作。 这次的个税改革( ) ①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②有利于促进消费的真实增长 ③将大幅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 2017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强化经济托底政策。财政政策既能托底经济增长,也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包括“产能过剩”在内的中国经济的问题。 其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增长 ②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实现转型 ③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减少——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④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公共产品和服务总需求增加——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生产扩大——公共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4. 当前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具有显著的前低后高特点,往往40%左右的预算资金要留到四季度支出,如无法正常支出,则在年末以节余、结转等方式留在国库、财政专户或者部门账户上,累积而成财政存量资金。 对于财政存量资金,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出现财政存量资金意味着财政资金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②过多的财政存量资金削弱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 ③财政存量资金的增加是财政收入新常态的重要表现 ④应当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基础训练 1.[2012·大连质检]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 2.[2012·福州质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②王某承包工程获得的收入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收入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012·合肥质检]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漫画中分配不公现象的是( )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②取缔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方式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④取缔过高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2·郑州质检] “每月800元的涨到1080元,700元的涨到950元,600元的涨到820元。”2011年10月1日起,河南省开始执行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①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③是通过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实现的④有利于平衡收入差距,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2·泉州质检] 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措施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是( ) 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②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③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先富帮后富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创业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12·银川一中质检] 李某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2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其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 A.5万元、4万元 B.4万元、5万元 C.5万元、2万元 D.4万元、4万元 7.自2011年1月1日起,我国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2·江南十校质检] 要想解决漫画《分配不公》的现象,政府必须( ) A.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B.取缔非法收入,保护高收入 C.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D.加强财政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税收调节作用9.[2012·广州质检] 2011年财政收入30%左右的增速和全年超过10万亿的预期使很多人担忧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过快,或将抑制居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要想消除这一忧虑必须( ) ①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④落实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

2021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卷-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试卷 本单元测试内容:收入与分配 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相关政策,我国将针对技能人才、科研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多个群体开展城乡居民増收综合配套政策试点,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这一 试点工作开展的意义在于 ①完善我国的初次分配制度②增加我国城乡居民再分配收入 ③改变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④提高相关人群创新创业的热情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要突破“中 等收入陷阱”,需要政府做好收入分配的调整,为此,政府要 ①增加就业岗位,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③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④逐步降低居民储蓄率,增加居民消费信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目前,中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多来自房地产、银行理财、存款、股票、信托、基金和保险等。这种经济现象说明,在我国 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②居民投资方式多样化且风险不断降低 ③经济建设资金充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l/3将来自贫困地区。为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②消除一切影响就业的不利障碍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①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 ②某企业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③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④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6.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题附试卷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题附试卷答案 XX试题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据此回答1~2题。 1.现阶段,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对这两种制度的关系正确理解是()。 ①前者决定后者②后者决定前者③二者互相决定④二者都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国有企业职工工资②国有企业职工购买股票

所得 ③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④个体劳动者劳动所得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张某是一位农民,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果树,年收入1万元;农闲时炒股,收入2万多元。张某的妻子开了一家理发店,月收人2 000元。张某的儿子在一私营企业打工,月收入2 000元。下列对张某一家人收入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承包土地种果树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炒股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②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③承包土地种果树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炒股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④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A.①② 13.①④C.③④D.②③ 4.“XX年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于5月17日在深圳举行。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指出,政府抓经济的方式从抓效率转向抓公平。下面说法中,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是对立

收入与分配期末测试题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期末测 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一、选择题 1.近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成为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收入分 配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B.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多层次性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D.劳动者处于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2.小明的爸爸、妈妈在该市某国企上班,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他的叔叔是某民营公司的高管,年薪20 万。材料中小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分别是:()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D.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3.民营企业职工李某2013年年终获得老板给的1万元年终奖金和9万元承包土地的入股分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10万元都是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②这10万元都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③其中的9万元是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收入④都属于非按劳分配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收入分配公平,主要是指()①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②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③克服平均主义,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逐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我国之所以要解决收入分配公平,是因为它() ①能缩小收入差距,增加社会财富②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④是提高经济效率的物质前提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6.“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是不可忽视的一对关系,必须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下列处理两者关系中比较恰当的是() ①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不偏废其一②初次分配更加注重效率③再分配只讲公平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D.①④D.③④ 8.“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初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增加财政支出 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D.增加低保标准 9.2013年7省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