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05-09-30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说明

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是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将职业标准制定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制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对职业标准制定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结构内容、工作程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突出强调了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要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做到客观反映现阶段职业发展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本《规程》是指导专家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重要依据。《规程》是在广泛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完成的。在此,对所有参与《规程》编制工作的同志们一并表示感谢。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

一、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制并颁发。

二、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目标

依据《劳动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力管理的需要,满

足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三、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范围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的职业(细类);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职业;

(三)复合型职业。

四、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反映该职业活动在我国的整体水平,既要突出该职业当前主流技术、技能的要求,反映该职业活动的一般状况和水平,又要兼顾不同地域或行业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同时还应考虑其发展趋势。

(二)等级性原则

按照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责任和工作难度划分等级。

(三)规范性原则

所用技术术语与文字符号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内容结构、表达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四)实用性原则

以职业活动的主要目标为依据,全面反映职业活动的要求;同时符合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

(五)可操作性原则

标准的各项要求应力求具体化,可度量和可检验。

五、国家职业标准的结构和内容

国家职业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见附件1),其中工作要求是国家职业标准的主体部分。

(一)职业概况:指本职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职业名称、定义、等级、职业环境条

件、培训要求、鉴定要求等内容。

1.职业名称:以最能说明该职业类别特性的名词命名。原则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

2. 职业定义:以最简练的语句表示出该职业的本质属性。原则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

3. 职业等级:国家职业资格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五级,分别为: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各职业的等级划分应按照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责任和工作难度来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不设立高等级或低等级。

等级划分标准为:

(1)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2)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在特定情况下,能运用专门技能完成技术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合作。

(3)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和培训初、中级人员。

(4)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技能方面有创新;能指导和培训初、中、高级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

(5)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攻关和工艺革新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能组织开展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技术管理能力。

4.职业环境条件: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处的客观环境。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工作地点

――室内: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室内工作的时间超过75%。

――室外: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室外工作的时间超过75%。

――室内、外: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室内、外工作的时间大体相等。

(2)温度变化

――低温: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0°C以下的环境中工作的时间超过30%。

――常温: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0°C以下和38°C以上的环境中工作的时间不超过30%。

――高温: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38°C以上的环境中工作的时间超过30%。

(3)潮湿:指接触水或大气中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大于或等于80%。

(4)噪声:指在工作时间内噪声强度等于或大于85分贝(dB)。

(5)大气条件

――有毒有害:指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国家有关规定标准。

――粉尘:指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有关规定标准。

(6)其他

5.职业能力特征:指从业人员掌握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潜力。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一般智力:主要指学习能力,即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2)表达能力:以语言或文字方式有效地进行交流、表述的能力。

(3)计算能力:准确而有目的地运用数字进行运算的能力。

(4)空间感:凭思维想象几何形体和将简单三维物体表现为二维图象的能力。

(5)形体知觉:觉察物体、图画或图形资料中有关细部的能力。

(6)色觉:辨别颜色的能力。

(7)手指灵活性:迅速、准确、灵活地运用手指完成既定操作的能力。

(8)手臂灵活性:熟练、准确、稳定地运用手臂完成既定操作的能力。

(9)动作协调性:根据视觉信息协调眼、手、足及身体其他部位,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反应,完成既定操作的能力。

6.基本文化程度:指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最低文化程度。一个职业只有一个文化程度要求。一般表述为: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等。

7. 培训要求

(1)培训期限:指本职业不同等级晋级培训的期限(以标准学时数表示)。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的培训期限,应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2)培训教师:指根据本职业的特点,对各等级培训教师的基本要求。

(3)培训场地设备:指实施本职业培训必备的场所和设施。

8.鉴定要求

(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2)申报条件:指申请参加本职业相应等级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学历、培训经历和工作经历等有关条件。

――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

①经本职业初级(五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②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③本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

①取得本职业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四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②取得本职业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会计专业技能考核方案9.2(优.选)

会计专业技能考核方案 宜宾县柳加职业中学会计教研组 为了更好适应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科学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动手能力的会计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 根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结构要求,结合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及专业教师和专业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建立健全规范的技能考核制度,经教研组研究制定对会计专业各专业课程相关技能项目进行定期考核的规定,特制定如下各项技能的考核管理办法: 《点钞》技能考核方案 一、考核范围: 考核单指单张的点钞方法,在规定时间内点完规定的钞纸。根据各学生情况,考生也可采用多指多张。 二、考核内容和要求: l. 考核办法 实行限时不限量。时间为五分钟。钞纸以把为单位,每把100张左右(±5)。每位考生发给10把钞纸(学生可以要求加钞)。考生成绩视其点完的整把钞纸的把数算,没有点完的零点钞纸按正确张数每10张为1分计算。

2. 考前准备 考生进场按规定位置就座,待监考人员检查核实后,在点钞考核表上分别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以及钞纸的把号,然后将自己要点的钞纸按把号顺序整理好,不得点纸,一切准备就绪,手离钞纸。 3. 考核 监考人员发出预备口令,考生方可将点钞纸拿好打开,做好点钞准备,但在开始口令发出前,不得将点数的指头同钞纸接触。开始口令发出后,考生才能开始点钞。 4. 结束 监考人员发出“停”的口令后,考生将自己所点的整把钞纸的钞数填在点钞考核表对应把号的后面,没有点完整把的张数记好,待监考人员清收后允许出场。当“停”的口令发出后,继续点的视为犯规,成绩计为零分,不写或忘记所点钞数者成绩计为零分。 三、评分标准: 如果考生的钞纸自点数与实有数都相符,每对一把20分,零点张数10张为1分,80分以上为优,60-8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四、考核时间 考试时间在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前。 五、考核负责人 由教科处和会计教研组及《收银实务》学科的教师负责相关考核工作。

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依据2008年颁布的《计算机操作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 分80分。) 1.在商业活动中,不符合待人热情要求的是( A )。 A、严肃待客,不卑不亢 B、主动服务,细致周到 C、微笑大方,不厌其烦 D、亲切友好,宾至如归 2.树立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是( A )的内容。 A、职业道德修养 B、职业道德教育 C、职业道德准则 D、职业素质 3.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道德建设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加强职业道德的立法工作 B、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C、重视员工爱国意识的培养 D、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4.合同员工违犯职业纪律,在给其处分时应把握的原则是( C )。 A、企业不能做罚款处罚 B、严重不遵守企业纪律,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C、视情节轻重,可以做出撤职处分 D、警告往往效果不大 5.我国制定的约束计算机在网络上行为的法律法规是( C )。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B、计算机联网规则 C、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安全法 6.下列关于勤劳节俭的论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A、勤劳节俭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B、勤劳是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而节俭则不宜提倡 C、勤劳和节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D、节俭有利于节省资源,但与提高生产力无关 7.下列四个选项中,( A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低位置。 A、行政规章 B、行政法规 C、刑法 D、法律 8.下列字符中,其ASCII编码值最大的是、( D ) A、空格 B、D C、9 D、a

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变配电室值班电工。 1.2 职业定义 从事用于生活、生产的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配电设备监视、操作、维护和检修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领会、理解和应用技术文件资料的能力;有较强的分析、判断、推理和应用计算的能力;有一定的形体知觉和空间感;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60标准学时。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1.7.2培训教师 (1)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较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 (4)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4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 1.7.3 培训场地设备 (1)有配备有关电气设备模型、挂图、演示板等教学仪器的教室。 (2)有操作技能训练实习室,包括有关一次设备和常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 (3)有变电所计算机模拟装置、仿真装置或物理模拟装置。 1.8 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车工(2009年修订) 杭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11-03-04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车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车床,在工件旋转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形体知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8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5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75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相应机床设备及必要的刀具、工具、夹具、量具及机床辅助设备的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国家职业标准目录(1-6册)

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目录 第一分册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车工 (3) 跣工 (21) 磨工 (41) 镗工 (58) 组合机床操作工 (77) 加工中心操作工 (86) 铸造工 (97) 锻造工 (113) 焊工 (125) 金属热处理工 (145) 冷作钣金工 (164) 涂装工 (181) 装配钳工 (197) 工具钳工 (211) 锅炉设备装配工 (223) 电机装配工 (239)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 (25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 (266)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 (278) 机修钳工 (292) 汽车修理工 (309) 摩托车维修工 (328)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 (347) 锅炉设备安装工 (358) 变电设备安装工 (393) 维修电工 (421)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 (435) 手工木工 (445) 精细木工 (467) 音响调音员 (479) 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 (491) 砌筑工 (505) 混凝土工 (521) 钢筋工 (534) 架子工 (545) 防水工 (557)

装饰镶贴工 (585) 装饰金属工 (614) 装饰打胶工 (633) 电气设备安装工 (648) 管工 (680) 汽车驾驶员 (695) 化学检验工 (709) 食品检验工 (734) 纺织纤维检验工 (760) 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 (778) 防腐施工 (801)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动物疫病防治员 (841) 动物检疫检验工 (851) 沼气生产工 (858) 商业、服务业人员 营业员 (873) 推销员 (884) 出版物发行员 (898) 中药购销员 (937) 鉴定估价师 (947) 医药商品购销员 (957) 中药调剂员 (967) 冷藏工 (977) 中式烹调师 (986) 中式面点师 (996) 西式烹调师 (1010) 西式面点师 (1027) 调酒师 (1041) 营养配餐员 (1054) 前厅服务员 (1065) 客房服务员 (1082) 保健按摩师 (1094) 职业指导人员 (1113) 物业管理员 (1144) 锅炉操作工 (1155) 美容师 (1201) 美发师 (1216) 摄影师 (1235)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2010年04月20日16:16,星期二作者:教科室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 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特别是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6)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7)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职业教育标准化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3次发展高峰,分别是在1965年,1998年和2005年。职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指的是按社会的需要,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人的职业兴趣和训练人的职业能力。狭义是指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普通教育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巧,技能人才的教育。我们现在一般都是采用狭义的说法。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研究取得了很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现阶段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困境 1.师资水平低下,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国外的职业教育体系当中教师是实行双师制度。也就是教师首先是职业技能师然后才是职业技能教师。而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很多都是直接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来的,没有什么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在现行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好的教育结果,往往体现在一本好的教材加上一个好的老师。让一个没有职业技能和工厂工作经验的老师来教学生,怎么能教育出一个高质量能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职业技能人才。 2.生源水平低,招生困难。 职业教育目前的生源水平仍旧偏低。造成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是现行的院校招生体制,“一本二本三本之后才轮到高职”,这样的招生的安排,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人为的设置了不同的门槛。基础教育无法给职业院校提供合格的学生,其生源的入口水平就偏低,尽管学校在学生入校几年后尽力去培养,但是往往生源基础不好,效果并不明显。而招生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受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很多家长不甘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高。实际上,现在不少职业学校只是“重招轻教”,对学生疏于管理,很多学生在校学不到一技之长;三是就业安置不力。每年除了有少数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外,大部分就业安置都不可靠。 3.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要培养一个学生需要买很多设备,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学习用的机床一开,几万伏用电,一小时就是几十度电,还要用各种材料,花大量的钱买的实习材料,一节课下来就只剩下一堆废料。而且现在的教学成本因为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高。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只占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10.36%。另外我们的职业教育对社会资金的利用率也只有5%,而其他国家都在1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48%的比例。政府财力有限,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社会资金,那么我们的职业教育将长期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是这是一个系统改进的问题,这不是任何个人或一所学校一朝一夕所能改善的。需要国家的大量经费投入和政策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职业教育标准化目标 职业教育是服务于就业这个大目标的,偏离或达不到这个目标都会出问题。而要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解决教学质量的问题。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上去了学生的就业率就上去了,学校的招生就容易了;社会和企业也会参与进来,学校的资金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要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就要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 1.对企业调研方法,教学产品开发方法进行标准化。通过企业调研找到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并且知道自己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怎样。了解这些情况后学校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符合企业的用工要求;根据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学校可以开发出新的教学产品;根据企业的技术发展及时的对教师技能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最需要并能符合要求的人才,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对教师的能力标准化。教学质量不稳定这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而将教师的必备能力固定下来并形成标准,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如果教师能力不形成标准,那么教学质量的保证将无从谈起。教师能力标准化之后学生就不会因为老师的不同而出现教学质量不统一的情况了。当然教师的能力也要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不落伍。

会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为了更好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科学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动手能力的会计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根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结构要求,结合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及专业教师和专业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建立健全规范的技能考核制度,经教研室研究制定对会计专业各专业课程相关技能项目进行定期考核的规定,特制定如下各项技能的考核管理办法: 一、技能考核的总体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中小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具有会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技能训练和技能考核是重要环节之 一。 本专业技能考核标准选取了《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主干课程进行制定。 、主干课程及考核项目

三、各主干课程的考核项目及考核标准 《基础会计》

会计电算化》 四、说明 (一)考核制定的依据本考核标准以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及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为基本依据,参考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 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

依据,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的初、中级技能要求,确定本专业考核标准的项目模块。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注重基础实践技能的考核。 本考核标准在制订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特点,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确定技能考核项目的深度,重点突出基本技能,并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改革单一考核的方式,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便于学生考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考核形式 1. 考核要求:要求在60 分钟内独立完成考核内容。 2. 评分标准:每张凭证5 分,共20 张凭证,满分为100 分, 80分以上为优,60 分以上为合格。 评分办法如下: (1)记账凭证选用错误的,该张记账凭证为零分, (2)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及记账金额凡有一处错误的,该张记账凭证为零分, (3)如果前两项均正确,时间、编号、摘要、明细科目、合计金额、人民币符号、空格行注销、附单据、制证等处有错,一处错误0.5 分,涂改一处扣0.5 分,直至该记账凭证分值被扣完为止,每张记账凭证均不得为负分。 (三)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让学生了解自己所掌握的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 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运用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本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教师利用考核的导向功能,使其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二OO一年三月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任务概述 (5) 3需求规定 (6) 3.1功能需求 (6) 3.1.1创建题库资源 (6) 3.1.2组卷计划制定 (9) 3.1.3设置试题可用状态 (12) 3.1.4自动组卷 (13) 3.1.5试卷管理 (18) 3.1.6外部试卷入库 (20) 3.1.7试卷调用 (21) 3.1.8试卷信息导出 (22)

3.1.9备份试题资源 (23) 3.1.10安装题库资源 (24) 3.1.11考核层次定位 (25) 3.1.12统计当前资源试题信息 (25) 3.1.13其他衍生数据存储需求 (26) 3.2对性能的规定 (34) 4运行环境规定 (35) 4.1设备 (35) 4.2支持软件 (35)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说明书的目的,旨在从开发和使用的角度对软件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等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完善性,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健壮性,确保软件的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本说明书是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开发者和使用者之间互相交流的重要依据。它的读者为各级有关领导、与项目相关的各责任单位、预期的用户和全体项目开发人员。

1.2 背景 a. 本软件的名称为: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 b. 本项目的开发由部鉴定中心提出,经过部鉴定中心相关部门与软件开发单位北京金地鑫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软件项目开发部的充分讨论,确定了本软件的功能需求,并形成本说明书。 1.3 定义 题库资源:由不同专业专家根据题库要求的规则编制一定数量的考试题,由专业人员制作成可供题库管理软件装载、应用的试题资源。 考核范围:根据不同考试科目,按层次分组关系组成题库资源的基本框架结构。 考核比重:根据不同侧重范围的考核,确定考核范围的不同考试科目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 细目表:细化考核比重层,将考核比重层分解为更细的考核点,并确定各考核点在比重层的重要程度。 1.4 参考资料 a.《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1999.5 b.《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编号GB8567—88(《计算机

常用22种教学方法

常用教学方法介绍 1、大脑风暴教学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并对其意见的正确 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它是一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 点的工作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企业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职业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 通过大脑风暴法,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也称为建议集合 ),通过集体讨论得出结论。 2、张贴版教学法:是在张贴画版上别上由学生或老师填写的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的卡 通纸片,通过填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通纸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教学法。这种教 学方法运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主要用于:⑴制定工作计划;⑵收集解决问题 建议;⑶讨论和做出决定;⑷收集和界定问题;⑸征求意见。 3、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 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 思考,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他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每个人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 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 4、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扎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它力图 帮助个人了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共同致力于分析社会情境,分析人际关系,并形成处理这些情况的恰当而民主的方法。角色扮演的过程给人的行为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学生通过实例为媒质:一是探索他们的感情;二是洞察他们的态度、价值和感知;三是培养他们 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四是用各种方法探讨对教材的理解。 5、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 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随 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及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许多情况下,参加项目教学工作小组的学生 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工种,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目的是训练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 专业、不同的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和对参与的整个项目完成的能力。 6、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 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它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和发展。 在引导课文教学法中,学生主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学生需 要按照给定的引导问题,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从书本抽象的描述中刻 画出具体的学习内容,并由此建立其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了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教学中,学生从大量技术材料如专业手册、设备的操作使用维修说明中独立获取所需 并系要的专业信息,独立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从而获得解决新的、未知问题的能力, 统地培养学生的“完整行为模式”。 7、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为引导型教 学模式。模拟教学分为模拟设备教学与模拟情境教学两大类:⑴模拟设备教学主要是靠模拟 设备作为教学的支撑,其特点是不怕学生因操作失误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一旦失误可重新来,而且还可以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能通过自身反馈感悟正确的要领并及时改 正。⑵模拟情境教学主要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 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 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

会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为了更好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科学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动手能力的会计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根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结构要求,结合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及专业教师和专业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建立健全规范的技能考核制度,经教研室研究制定对会计专业各专业课程相关技能项目进行定期考核的规定,特制定如下各项技能的考核管理办法:一、技能考核的总体要求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中小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具有会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技能训练和技能考核是重要环节之一。 本专业技能考核标准选取了《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主干课程进行制定。 序号课程 名称参考版本考核项目备 注 (一)基础 会计 《会计基础实务》北京 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 1.记帐凭证的填制 2.帐薄的登记

1.建账 2.用户及权限 3.基本档案 4.总账初始化 5.日常处理 6.期末处理 7.报表 三、各主干课程的考核项目及考核标准 (1)正确填制凭证的日期和凭证编号, (2)正确填写经济业务摘要, (3)正确填写会计科目(包括子目、细 目)名称、记账方向及金额, (4)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5)有关人员签章。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指南(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指南 理论知识题库 理论知识考试是职业技能鉴定两大鉴定考核方式之一。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命题基本理论利国家题库开发技术规程,理论知识考试命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工作环节: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参考有关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确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按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和试题编制要求,编制理论知识试题。 以上每一个工作环节皆有明确的阶段成果,经审定后,这些阶段成果皆是下一工作环节的基础。 一、编制《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标准中“比重表”确定的鉴定比重,分等级对“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逐级(层)细分形成的结构化表格,是理论知识命题的基础依据。(细目表举例见汇编) (一)《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主要内容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层次结构,即将理论知识鉴定要素按国家职业标准逐级细化后,组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表格;二是特征参数,即各层次鉴定要素的代码、重要程度指标、鉴定比重箅参数指标。 (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编写基本步骤和要求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按职业、分等级进行编制,即一个职业每一个等级编制一套细目表。 1.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中相关知识的内容,分别确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 细目表》各级“鉴定范围”。’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一级:是理论知识鉴定的总体要素。 名称与国家职业标准对应,一般分为“基本要求”利“相关知识”; 代码分别用“A”“B”表示;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二级”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要求”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必须掌握的内容,原则上,“基本要求”部分的试 题三个等级相同。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二级:是对“鉴定范围一级”的分解,一般对应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基本要求” 和“工作要求”中的有关内容,将从业人员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按所隶属的职业活动范围领域进行划分。 名称与国家职业标准中“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职业功能”中有关内容对应; 代码按其在鉴定要素细目表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人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三级”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三级:是对“鉴定范围二级”分解,一般对应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要求”、“工作 内容”,将从业人员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按所隶属的工作内容范围进行划分,也可按知识单元进行划分。 名称一般与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基础知识和工作内容”中有关内容相 对应,或按知识单元确定名称; 代码按其在鉴定要素细日表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如国家职业标准未给出具体比重则按该鉴定范围重要性由专家具体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四级”或“鉴定点”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四级至六级:是对上一级鉴定范围的分解,一般可按知识单元进行逐级细分。大多数职业理论知识鉴定范围分至三级即可,如有必要细分至四至六级,请注意整个细目表结构层次应保持一致。名称、代码、鉴定比重、重要程度比例编写要求同鉴定范围三级。 2.对最小级鉴定范围进行可鉴定性分析和深入细化,确定鉴定点 理论知识鉴定点:是对最小级鉴定范围进行可鉴定性分析,并按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细化到最小不可分割 且独立可鉴定的“知识点”。 鉴定点的名称应准确表达鉴定点内涵,文字表述必须清楚明确、完整简炼。表述时多用某某的概念、性质、特点、分类、方法、规则、原理等语句,避免针对教材中某“章”或某“节”的内容,而不是某个“知识点”,避免使用疑问句。 鉴定点代码按鉴定点在鉴定范围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数字“001、002、003……”表示; 鉴定点的重要程度是指每个鉴定点在整个鉴定点集合中的相对重要性水平,它反映了每个鉴定点与其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技工学校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节选)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五段”教学法,演示法,多媒体电化教学法,分层次教学及实习教学中的问答教学法,示范操作法,指导操作法,参观法,巡回指导法,鼓励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成了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去做一件具体的事、完成具体的操作,完成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在任务驱动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即使学生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这样的完成任务也不等于“任务驱动”。任务应该密切联系要求学生巩固的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但任务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仅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学习也有悖于教学的目标。 二、对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认识: 建构主义者指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已定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徒式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是受社会文

国家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2.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7.培训要求 ⑴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⑵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⑶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8.鉴定要求 ⑴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⑵申报条件 ①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c本职业学徒期满。 ②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c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d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③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会计专业《专业综合课》和《技能考核》考试大纲.doc

会计专业《专业综合课》和《技能考核》考试大纲 专业综合课》考试大纲 财政基础知识》考纲 (15 分) 参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二版,张红专编, 2010 年5月1日出版。 、课程基本要求 财政基础知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其基本要求是: 1.明确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财政的重要性; 2.掌握财政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能运用所学财政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政策,分析当下经济社会生活中的 般热点问题。 二、复习内容与复习要求 一)财政导论 1.了解财政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财政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3. 掌握财政的概念。 二)公共财政 1.明确公共财政产生的原因,掌握公共财政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掌握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和内容,明确公共产品的内容和公共财政的职责; 3.理解公共财政的职能。 三)财政支出 1.明确财政支出的分类; 2. 掌握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主要内容;

3. 了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 四)财政收入 1.掌握财政收入形式,理解财政收入结构; 2.明确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清楚我国税率的三种基本形式,了解我国的现行税制结构; 3.理解我国的主要税种,清楚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的计税方法。 五)信用与利息 1.明确信用的含义及其存在基础,理解信用的特征,掌握信用的经济职能; 2.掌握现代信用形式,能够用之解读现代经济生活,并加以简单运用; 3.理解利息及其本质,明确利息率及其分类,掌握单利、复利的计算及二 者的特点,了解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掌握利率的作用。 《金融基础知识》考纲 (15 分) 参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二版,张红专编, 2010 年5月1日出版。 、课程基本要求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其基本要求是: 1.明确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2.掌握金融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能运用所学金融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政策,分析当下经济社会生活中的 般热点问题。

(完整版)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 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特别是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6)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7)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