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方面的读书笔记

金融方面的读书笔记

金融方面的读书笔记
金融方面的读书笔记

金融方面的读书笔记

【篇一:金融读书笔记】

近来读了戴国强主编的《货币金融学》,写了些读书笔记,与您交

流一下,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邓小平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

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深刻地阐明了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融是指与货币资金金融通用有关的一切活动,它包括货币制度设计、信用管理、银行、证劵、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经营、金融市场运作、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贯彻、参与国际融资等。在市场机制下,人

们通过货币资金的融通与配置优化,可提高其他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各国经济发展史都雄辩地

证明,一国金融活动的有效程度会直接对该国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地

乃至决定性的影响。一国要成为经济强国,也必须拥有发达的金融

体系,离开发达的金融体系支撑,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的。可以说,当代经济实质上是金融经济。

现代金融制度起源于威尼斯,主要人员是罗马帝国及当时欧洲贵族

的理财代理人,犹太人是这些人是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欧洲的货币

是金属,有金和银,信用货币还没有出现。现在来解释一下信用货

币的形式和实质。信用货币最早的形式是汇票和本票。包括企业汇票、银行汇票,企业本票,银行本票。

由于中世纪的欧洲金、银的量长期不增长,整个社会中缺乏货币供应,商品经济十分落后。具有大量金、银的只能是一些贵族和皇族、教会高层。一些善于理财的人就代理这些贵族发高利贷。利率高达20%--30%,谁会去借这些高利贷呢,当然商人们的利润率必须大于

利率才会去借债,这就是从事东方贸易的商人,东方贸易的利润率

可高达300-500%。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跨入新世纪,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我国金融业地发展来说,既提

供了良好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金

融业虽然有了想当大的规模,但是,同国际金融业地发展要求相比,无论是在实务操作水平上,还是在管理经验上,我们都还有很大的

差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解决。显然,我

国金融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勇于探索、敢

于创新的专业人才。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专业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

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此书在结构体系安排和内容取舍上,力求能

适应现代金融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货币及货币关系发展所

形成的信用制度,是当代金融乃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我们研究现代

金融理论的起点。我们必须认清当代金融所具有的证劵化特征。金

融创新推动了金融证劵化,同时也突显了金融市场的作用。而在金

融市场活动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各种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当代金融业的这一变化特征,

又决定了金融研究更多的关注于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及影响这些经

营活动的各种因数。此外,20世纪90年代接连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又使人们认识到,在金融国

际化、金融市场化地过程中,还要注意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及其带来

的新问题,要提高金融调控能力,重视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

应研究,重视内外均衡。

考察实际的金融史,危机的根源是社会上大部分人由于缺少货币购

买力,导致生产经营企业正常货币流通无法实现,导致亏损最后导

致银行货币流通出现问题。银行只能减少票据购买,减少提供的金

币量,从而减少票据流通量,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总量,进而影响其

他行业的货币流动,最后影响到全社会。

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法主要是恢复正常的货币流动,使企业能够获得

利润,银行能够制造更多的信用货币,提高消费者的货币占有量,

提高和改善生产者的生产结构。对破产或亏损的企业进行债务重组。

要提高货币数量的方法有两类。一是信用货币对黄金贬值,但这样做

会让投资者和信用货币持有者换取黄金,抛出信用货币,造成更大

的危机。同时也会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银行是最大的债权人,当

然不想这样做。

在现代金融发展过程中,逐渐发明了以国债为担保,由央行发行的

银行券,这种银行券同样可以做为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用来增加信

用货币的数量。

其实中央银行券也是一种特殊的信用货币。以国家的税收为抵押,

由中央银行家对其提供做市。即中央银行有义务买进国债,并向国

债持有者兑付金属货币。

由于国家规定国家银行券可以交税,所以就取得了所有信用货币中

的最高等级。

.

在美国罗斯副新政中决定中央银行券,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前。金融

资本家们是支持金本位的(以金币为主体的基础货币)。主要是因

为他们拥有最多的金属货币量,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信用货币供应量,从而以货币为武器占有全社会的实物资产并影响政治,建立三

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及幕后实事上立于三权之上的金权金融簪主制度。

在金权巩固之后,借用国家机器的力量,和金融危机对社会的要挟。金融资本家废除了金本位,开创了国本位。中央银行券成了唯一的

基础货币,从此银行家能就能无限制的供应货币,操作价格,实现

对社会更大的控制。

国本位的发钞制度挽救了经济危机,但是造就了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和资产价格上涨,房价,股价一切资产价格都上涨。更多的人沦为

了债务奴隶。金融资本家此时向一个人贷款并不是为了收取利息,

你还不起贷款也无所谓,因为他们可以创造无限多的贷款。金融资

本家要的就是更加彻底的控制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把债务人牢牢的

拴在债务的链条上,实现债务控制的金字塔。最终实现他们所谓的

世界新秩序。

我国历史上的信用货币制度十分不发达。1949年建国后我国实行计

划经济制度,国家统购统销,货币只起次要作用,货币支付仅用于

居民日常消费领域。企业固定资产,生产资料仅用国家调拨,不用

实际货币支付。全国只有一家中央银行,而且央行可以直接发钞,

不用经过国债抵押的程序。我国采用的是世界最先进的国本位货币

制度,限制了私人资产的发展,有利于国家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之以我们感觉计划经济下比较穷,是因为中国底子薄,国家减少了

居民消费的比例,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国家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我国莫名其妙的放弃了最先

进的货币制度。央行不敢发钞票了,总是对于价格上涨十分害怕。

货币流通不畅造成经济下滑或者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过程中由于增发货币或者人们观念问题造成通货膨胀,居民消费价

格上涨是很正常的现象。社会主义国家也是货币经济,这是正常的

货币规律在起作用。中国有共产党作为执行党,有社会主义思想的

指导,可以通过经济和政策调控改变通货膨胀,不要存有害怕心理。

由于我国不熟悉现代货币经济理念。全社会上货币量严重不足,导

致各行各业缺少资金,经济一片萧条。实际上就是通货紧缩型金融

危机。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通过政策调整很容易可以克服的,当然这也不是那个人的责任,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成长过程中交一些

学费,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必然的。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美国正处于货币经济的扩张期。大量美元流

入世界市场,促使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抢夺了其他货币的份额。

中国的出口之所以大幅增加,根本上是因为外国进口商可以提供货币而不欠帐。而我国国内由于货币不足,群众无力消费。为了更多的出口,我国实现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央行按固定比率向美元持有人支付人民币,而央行支付的人民币就是基础货币。根据统计表明,现在我国发行基础货币的主渠道是外汇占款。央行放弃了自主发钞而是以美元为抵押发行货币,进而导致国民经济逐渐受外国资本控制。

我想央行可能是怕多发货币导到人民币变成了废纸,从而导致中国的政治动荡。这种想法应该是受是国民党多元券的影响。

根据金融历史,只要有活力的企业能创造出先进的产品,企业货币流动正常,消费者可以得到足够的货币用来消费,信用货币就不会变为废纸。更重要的是,我国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不存在独立的金融资本利益集团,中国的金权,中国的罗斯切尔德还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一切都可以控制。

中国如果以国债为抵押发行货币就会形成一个资本利益集团,中国没必要以国债为抵押发行货币。汇率的确定是我国政策主权,完全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调整。

央行对我国的科研,实业,教育进行发钞,对银行发钞,对社会保障发钞。用国家法律保障公平,公正,和公有经济的安全。

不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完全可以放开,对侵害我国利益的垄断一定要打击。对增强我国世界竞争力的大企业一定要扶持。

现代金融很丰富,金融是我国发展的命脉,用好了金融,中国民族的发展就大有希望。

【篇二:金融与证券读后感】

金融,顾名思义就是资金融通;金融又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整个视频从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货币

与信用,这部分为本教材的知识部分,主要阐述货币、信用、利率、汇率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第二部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为

一部分主要阐述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第三部分:投资与风险管理,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货币的时间价值、证券

价值评估、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第四

部分:公司金融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企业的角度考察投资与融资

问题。第五部分:金融调控管理,这一部分主要考察货币政策、金

融监管与金融发展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金融在现代

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在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下,金融的

运行表现为价值流导向实物流,货币资金运动导向物质资源运动。

金融运行得正常有效,则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充分而有效,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就合理,对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所起的作用也

就明显。其次,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市场

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金融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

面的纽带,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

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

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运用

各种金融调控手段,适时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利率,从

而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最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货币资金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财富,成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的命脉和媒介。现代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运动。从

国际看,金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纽带。

其实看完这个视频我很想思考一个之前看郎咸平视频提出的问题,

为何“中国钱多而百姓不幸福”

中国的钱多的原因是因为市场化改革,它大大缩短了财富与资本和

钱之间的距离。来源有以下:①活跃的买卖对钱的需求大大提高,

同时也促进了钱的提供;②土地,资源的资本化带来了大量的“钱”;

③未来现金流(包括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化。

陈志武教授认为“国有资产应该被民有化、以平等分配的形式分回给

全国公民,而不是利用金融危机强化国家对各种财产和资源的所有权。“资本化是中国经”

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为了使中国更有“钱”,土地和国有企业

都应该私有,为进一步资本化开路”对于这些观点我有些疑议。我国

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如果过分的资本化,岂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过度的资本化,把国有企业私有,会不会打破以公有制为基础,多

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呢?

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金融市场证券市场

发展不够,因此是经济制度问题造成文中也有提到我国未形成完善

的产权保护与契约执行架构,没有合理的产权制度保护。所以当务

之急是解决制度问题。也并不是说国有企业一定要进一步资本化才

能推动市场发展、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确存在腐败、融资能力不

强的问题,国有经济民营化也无可厚非,不失为一种降低腐败同时

扩充资本的道路。但我觉得也许还有更多的途径。公有和私有各有

利弊,关键要看在具体操作上如何互相取长补短,同时保证不变其“质”。我们可以资本化,但不能过度资本化。

那么为什么“中国钱多而百姓不幸福”呢?

首先呢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隐形金融交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国家的显

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和投资产品等出现。问题在于这些显性金

融产品的发展不完全,使得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加剧,造成了不幸福。然而我认为人们的不幸福感不仅仅在于此,同时当今社会的不公平

大大减低了人们的不幸福感。另外,房地产的泡沫等等因素更是客

观上大大减少了老百姓的财富。

中国传统历来不倡导“借钱花”,当然,儒家的传统文化是一方面的

原因,同时,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规避,人们无法预料

未来的这种不确定性,加之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中国没有大

规模的“借贷消费”。人们倾向于保守的“存钱”,毕竟能让人心里有

安全感。文中并未提及如何能让人们去进行借贷消费而规避风险,

只是极力倡导中国国民借贷消费。我认为如果假设未来收入基本上

能够确定时,这种借贷消费是可行的。

我也很赞同“富藏于民”的观点。财政赤字大了,加税会激起人民不满,印制钞票会导致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融资。

然而向民间融资就会有求于民,因而不利于政府集权。就像清政府

囤积白银财大气大,而美国政府建国之初就忙于还战争债,构建民

主政治和金融市场。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

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

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

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

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其实我们都知道财富的作用在于流通与回转,而不是贮存。

而在中国;当金融的运行轨迹进入市场而我们的思想、行动却没有

跟上脚步,那么我们的一切就很好解释了。当我们的金融业在高速

发展,而我们的财政却很

吃紧,资金限于固守阵地迟迟得不到流通,我想难怪“中国钱多而百

姓不幸福”

【篇三:现代金融学读后感】

《现代金融学》读后感

《现代金融学概论》是借鉴西方近代金融学的学科体系,吸收国内

外在此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力求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比较完

整地介绍金融学的基础理论、金融实务以及金融宏观调控和风险防

范问题。现代金融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兴的观点层出不穷。归

根结底这些衍生的理论都是围绕着金融学的三大核心问题:风险管理、资产定价和资金的时间价值来展开的。

广义而言,金融学研究的对象是资金的融通。资金的融通涉及如何

筹资金与如何使用资金这两个基本层面。《现代金融学》就是围绕

资金融通这一主线来设计其结构体系,确定其内容的。整个体系结

构的编排与内在逻辑关系如下:第一部分:货币与信用,这部分为

本教材的知识部分,主要阐述货币、信用、利率、汇率方面的基本

理论与实践。第二部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为一部分主要阐述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第三部分:投资与风险管理,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货币的时间价值、证券价值评估、投

资组合与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第四部分:公司金

融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企业的角度考察投资与融资问题。第五部分:金融调控管理,这一部分主要考察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与金融

发展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无论是对研究者还是对实践者,金融领域都是一处最值得冒险的乐园。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断眷顾着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政府、企业和

居民都已经认识到,金融系统构成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心脏。百姓们

渐接受着超出传统的储蓄思维以外的投资知识,股票、债券不再是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跟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发达国家的

居民开始和发达国家的居民一同选择明星公司的金融产品,并成为

这些公司的所有者。不过,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金融市场固有的投

机性并不仅仅带来刺激,当自己的财富在较短时间内像水蒸气一样

蒸发时,金融就仿佛和撒旦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如果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各种金融产品的收益可以通过概率估计出来,同时,通过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可以推断一种金融产品的

收益方差和标准差,那么投资者就可以通过精确的数学工具来计算

满足自己要求的投资组合,实现同等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或同等收

益下的风险最小化。果真如此,投资者就可以在不确定的世界里从

事类化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这样,就可以避免金融市场上的泡沫和

金融系统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一些代表性的学者从理论上和经验实证上分别注意到了投资者理性决策的重要性。

经过近40年的开拓,现代金融理论不仅形成了以契约为基础的金融经济学,而且在公司和各种金融中介的金融活动、金融市场的价格

运动、市场微观结构、金融系统的演变及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都有

专门的理论,从而构成了一个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

随着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和金融系统的复杂化,学者们逐步发现,20

世纪80年代以前的金融理论仅仅考虑定价、套利、均衡、合同等问题,这是不够的。比如,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核心是完美套利,但

现实世界中套利是不完美的,这就预示着作为理论基础的完全资本

假定缺乏理论预见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代理理论模型等虽然比

较精致,但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以现值为基础的证券估价模型缺

乏理论意义,扩展到不确定条件和多个时期也是如此;当事人的风

险偏好假定不现实,越来越多的实验经济学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股权溢价之谜、市场效率异常等得不到合理解释,期限结构、波动

理论等也是如此;金融市场的制度基础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制度

如何影响价格还不清楚等等。

正因为过去的理论有诸多局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学家

进行了广泛的新探索,这一探索分两条线索展开:一方面,在过去

的金融理论模型中嵌入制度等因素,着重研究金融契约的性质和边界、金融契约选择与产品设计、金融契约的治理与金融系统演化、

法律和习俗等制度因素对金融活动的影响等。另一方面,一些金融

学家发展的非线性效用理论,开始引入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一些

观点,来解释金融产品交易的异常现象,比如有限套利、噪音交易、从众心理、泡沫等,这些理论形成了现代金融理论中的行为学派,

又称为“行为金融”。

从目前的理论发展看,两条线索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基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和一般均衡理论的模型在解释金融市场异

常方面有明显不足;但行为金融还不能有效地应用于金融产品定价,并且现有理论模型本身缺乏更广泛的经验证据支持。双方正处于争

论阶段,构成现代金融理论发展过程的主旋律。

很明显,现代金融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摆脱了过去

那种纯货币理论的状态,确立了资产定价在金融学中的核心地位,

如同一般均衡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一样,它像一顶皇冠,吸引着

无数的追求者。所谓现代金融理论其实就是用标准的主流经济学的

原理和方法精确刻画金融活动的产物。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

过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金融产品和金融系统的复杂性日益受到关注,金融理论开始走出资产定价技术这一狭窄范畴,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从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本身来解释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行

为的多元化导致金融产品和金融系统的多元化,也导致金融理论的

多元化。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从资产定价转向参与者行为,这可以

看作是向经济学本来面目的复归。

金融活动没有国界,但对金融活动的理解一定是有文化和制度内涵的。中国的金融市场要得以繁荣,仅仅依靠一些缺乏理论和经验证

据的政策辩论是毫无意义的,并且还可能误导决策者和普通投资者。如果要形成正确的金融活动决策,就需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

就要求中国的学者必须对国外研究成果有较全面的掌握,而不能各

取所需,一叶障目。也只有全面了解现代金融理论前沿的进展情况,才能真正实现学者之教书育人和传播知识的功能。

以上是我对《现代金融学》的浅簿认识,以后还需加强学习,真正

将所学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四川省邮政公司自贡市分公司杨静

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篇一: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工程管理学院曹一然101279002 其实看到这本书的序言,就发现这是一本序言写的很好的一本书。在序言中几乎就涵盖这本书中最为核心的一些理念。看懂了序言就相当与看懂了大半本书的内容了。我罗列出其中的主要内容。首先,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只研究这些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的,等等。而在其中,货币的出现就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跨空间的移置的问题。不仅仅是普通的经济交易涉及到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金融交易也是如此,比如股票,就是不同时间,和不同盈亏状况(空间)下的价值交换。其次则是价值的问题,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看重物质价值,认为人劳动所生产出的现实的物质产品,才具有价值,如此来说,证券之类的金融产品本身就

不具有价值。而实际上,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的存在的意义。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能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满足感。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那些花了很多时间金钱而生产出的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东西,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就像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出的许多东西。所以,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 再者,作者更多的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金融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级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首先,在任何时期,金融交易都是存在,只不过是通过人格化的隐性的方式进行或是通过市场的显性的方式进行,所以说,认为在古代是没有金融交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在农业社会时期,甚至于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极度低下, 单个个体在这个世上生存是又很大风险的,因为个人对于整个环境的影响能力还是极其低的,所以,就会产生人以族群的方式生存,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整个族群的生存能力。在族群内部,人们有困难的时候,

金融学读书笔记

保荐代表人考试金融模块 ——《金融学》读书笔记 保荐代表人考试学习委员会金融模块协调处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形态的演变 铸币、银行券、纸币、存款通货、电子货币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货币制度构成 1、货币制度 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 (1)币材的确定 (2)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单位“值” (3)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主币与辅币 (4)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发行的管理 (5)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2、货币制度相关概念 (1)无限法偿 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2)有限法偿 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3)格雷欣法则 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4)货币替代 信用货币制度下,本外币之间出现币值不稳定时,趋软的货币就会被抛售,趋硬的货币被抢购、收藏。

注:①人民币是中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主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②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信用货币 –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形式存在 ③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人民币的发行 –通过货币发行基金和商业银行业务库的管理来实现 (二)国际货币制度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达成,1973年崩溃 –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2、浮动汇率体系(牙买加体系) 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 3、货币局制度 钉住锚货币;发行准备 4、美元化 本币被美元取代 5、欧元(欧洲货币制度)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成立 –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 –2002年1月欧元现钞正式流通,同年7月原有货币停止流通 第二章信用 一、资金流量分析 Y=C+I+X-M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国际金融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为汇率与外汇市场,国际金融环境与机构,国际金融风险与管理国际融资与国际财务管理。同时又可以细分为国际收支及宏观管理、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国际金融风险、外汇风险预测与管理、长期与短期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直接投资与财务管理等等。第一章融入世界的中国经济主要学习把握中国对外开放的趋势;把握国际金融形势变化的方向。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来了解中国经济日益开放化和国际化的指标、国际金融形势的主要特点和学习国际金融的重要性。1、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的贸易地位在20RR年在世界贸易由中等水平上升到第三位,仅次于德国和美国;而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贸易结构中制成品 在出口与进口贸易中均占绝大比重,高新技术出口的数量及其比重不断攀升。贸易政策逐步得到改良,跨国并购将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新的增长点,中国外资政策的制定逐渐放宽,经历了一个从规制到放松规制再到自由化的过程。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的贡献率越来越高,贸易顺差逐年增长。中国的国际收支总量水平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市场平稳运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储备也逐年大幅增长。2、国际金融形势和特点 金融市场一体化,各国金融市场一体化;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国际机构国际化,资金流动自由化和国际化。全球金融自由化对中国经济有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经济发展的风险;国际金融市场存在外部不稳定性和内部不稳定性。国家混业经营趋势、金融风险传导机制日益顺畅和投机力量的活跃使国际金融风险居高不下,从而导致外汇市场动荡不安,股市纷纷下挫,利率市场差距明显。3、国际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机遇: 有利于各国之间的金融往来和全球融资,有利于提高金融业本身的效率,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提高企业生产力,有利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金融的读书笔记

金融的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金融的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一起来看看吧! 篇1:金融的读书笔记近日读完了罗伯特.席勒教授的金融和好的社会又有些对于金融新的认识,其中有些很有意思的观点! 首先此书从结构上来看,这本书被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事在金融这个体系下各个职业对于其的作用性,其中包括银行家,股票经纪人,法律金融顾问甚至是我们金融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乍看之下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个不同的职业构造出了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第二部分更是席勒教授对于金融这个体系的全面剖析与对于未来金融发展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而对我个人来说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是一下几方面:第一,自从xx年次贷危机之后所有的底层的老百姓把所有的矛头指向了金融街甚至有出现过解散现有金融体系的声音出现,也有占领华尔街这样的行动。但是我们是否仔细想过这真的全是金融或者金融从业人员的错误吗?金融产品真的是一无是处吗?我们的金融从业人员真的全都是写无比丑恶的人吗? 其实不然任何东西都是有其两面性的,就如原子技术一

样,它能够给人提供最高效和清洁的能源的同时,可以制造足以毁灭地球的武器。所以说一味的认为金融是一无是处的这种观点是带有极度主观意愿和愤怒在其中的。话句话来说,这种观点是具有很强的偏导性的。不可否认,不管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来自于金融这个体系,但是从深层次来看危机的本身来说都是一些大胆的金融创新。以美国次贷危机来举例,银行向普通民众贷款使其能够购买住房,然后以住房合同打包出售给债券机构,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以债券的形式向公众出售。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个产品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样电子产品。而这种复杂的程序恰恰是为了躲避现有法律规范,走入法律的灰色地带。但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只是我们的监管机构没有办法及时的制定相关的规则来规范这个市场,如同一列21世纪的快速列车行驶在18,19世纪的铁轨上一样。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车毁人亡,与其说这是金融体系的问题不如说是我们人性的弱点(当然金融界应该承担相当大的责任),而这种弱点体现在一般民众身上就是坚信房价是永远不会下跌的这个神话上的。正是这个神话让当时的美国民众极度的乐观,使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贷款购买他们无法承受的信贷,但如同人类的历史跌宕起伏一般,房价本身也有这种性质,而民众的乐观助长了泡沫的形成,最终这个可以匹敌1929年大萧条的危机出现了!而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读书笔记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读书笔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绝不仅是金融学的一些知识和理论,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是如何通过生动的事例得以体现的,可以学习如何方便、高效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如何利用工具对五花八门的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及如何培养我们的金融学思维,用一种崭新的方式来认识和剖析我们周围的世界。其次,这本教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加深了我们对实际金融体系的了解。米什金教授长期供职于美联储,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和运作机制了如指掌,在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国金融风情画卷的同时,米什金教授还对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米什金教授在最近几版中特别增加了对中国情况的介绍,其中有些内容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却能够启发我们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 1、导言 ●金融市场:资金从拥有闲置资金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体系是由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财务 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所有金融机构都受到政府严格监管。 2、金融体系概览 金融市场将资金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家庭、公司和政府那里,引导至因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经济主体那里。 金融中介机构种类有商业银行、契约性储蓄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和退休基金等;投资中介公司如投资银行、财务公司、共同基金等。 3、货币是在商品、劳务支付和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与收入和财富是有区别的。 4、债务市场:利率、利率行为、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经济中最受关注的变量之一 利率的市场均衡:人们愿意购买债券的数量和人们愿意出售债券的数量相等,此时债券价格成为均衡价格或市场出清价格,对应该价格的利率为均衡利率或市场出清利率。由于存在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市场总是趋于均衡状态。 ●利率的风险结构: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无法或不愿意履行承诺的利息支 付或本金偿付;无违约风险债券是指国债这种没有违约风险的债券;风险溢价是指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与无违约风险的债券之间的利差。 ●利率的期限结构:到期期限是影响债券利率的另外一个因素。风险结构相同, 期限不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成一条线,即为收益率曲线,三种理论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和流动性溢价理论。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 —读后感 当今,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在危机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发展之道。 在进入大学之前的暑假,我读了《货币战争》,此书中讲明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行权由私人财团掌控。国家的开支通过抵押国家税收和信用发行政府债券获得,私人财团买入债权后按比例确定货币量,或者由他国购买。因此,西方国家在有效对抗通胀方面有一定欠缺。《货币战争》实际上在讲“阴谋论”,这种论调是否真实到现在也无定论,但这本书令我初步了解了美国的金融业,也令我对美国的体制产生了好奇。为什么负债累累的国家的经济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呢?譬如美国就是世界最大的负债国。后来我接触到了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令我获益匪浅,解释了看似违背常理的靠借债发展的美国体制,及中国一些传统思想中透露出的金融思想。 按中国传统的思维来看,负债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由于投资回报率的因素,债务即负资产不一定不好。但是如果这笔债务投资回报大于债务本身,那么它这个负资产就增值了,社会总资产就增加了。例如,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因此,一个国家负债累累未必是坏事,发行债券只是在花未来的收入,只要不发生大的灾难致使国家还不起国债,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富强,并且国家负债累累会促进民主化的发展,因为穷国绝对不会也不敢做令大多数民众不高兴的事,而富国就不同了,就拿朱棣时期的明朝来说,国库充盈、深藏万宝,别说民众敢反抗就连周边国家都不敢惹明朝。由此可见,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太大了。

金融学读书笔记

付初222008121 财务管理—2班 金融学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下一轮全球金融》 书籍简介: 作者马丁·沃尔夫,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和首席经济评论员,英语诺丁汉汉大学经济学教授。本书《下一轮全球金融》主要内容是关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前的全球金融动态,数据分析主要从2000年到2007年。与此同时马丁·沃尔夫也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走向,特别是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全球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与期许。正如中文译本上的副标题一样,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必读书”,因为对过去的分析总结影响未来的决策与走向。 全书共分为八章,标题分别是经验与教训: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自由化:陷阱?还是谈坦途;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从危机到失衡;暴风雨前的寂静;走向调整和国内改革;走向全球改革;走向更稳定的世界。 上世纪末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及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国家,从经常账户赤字变为经常账户盈余,富余的资本开始流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而改变了80、9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债务人的经济格局。这是本书中主要观点——储蓄过剩和货币过剩造成经济失衡,产生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前提和事实基础。文中作者提到全球储蓄过剩即“世界其他地方储蓄大大超过投资,也可以说是世界与美国的分离”,全球储蓄过剩数量已经达到除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地方储蓄总额的1/6,其结果就是造成实际利率下降的趋势,这也导致美国必须承受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实际利率偏低的事实表明美国没有将赤字引向投资而是转向消费领域。总结货币过剩的含义即为“世界上的储蓄者都是被动的受害者,挥霍的美国人是失衡的代理人,而美联储并非一个英雄的角色。” 本书关注了由于宏观经济力量特别是全球储蓄泛滥与其相关的国际收支失衡而导致的压力,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背后的含义并检视了相关力量对于国内债务特别是美国居民债务所造成的影响。在书中最后两章中作者强调了全球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全球的金融需要以国家内部金融的健康发展为有力保障,对如何将闲置资金正确的引入需要投资的发展中国家而不引起该国的金融动荡并尽量避免风险,书中都做了有意义的论述。同时涉及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IMF的体制改革及选举权的重新分配及非正式集团的改革,包括G7和G20集团。 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从微观层面具体介绍对金融危机的形成,而是从宏观角度告诉我们是否能对盈余资本进行合理利用是金融发展健康持续与否的关键。 就全书的写作风是严谨的,作者不是一味回答问题而是更多的提出问题,全书围绕作者是否预见到了规模如此之大的危机?本书对于各种想象的分析是否有用?本书的政策建议是否还使用?这些分析对于中国的读者和政策制定这什么用?这四个问题做了论述,也不断的让我在阅读的时候积极思考。下面就是我对于书中内容及观点的一些理解,同时间接或直接的回答上述问题。 读后感: 开始阅读的时候,我对全书内容的预计是对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解读,但是继续下去发现该书主要是在宏观层面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做了分析。金融危机不是最近的新产物,它与经济的发展是伴生的,而且每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与之前的全球经济发展,政府的财政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本书就将重点放在了次贷危机发生的前十年,即1998年至2007年,对这段时间内全球不同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做了总结,包括不同经济体的发展走向和未来规划。 因为金融危机发生最频繁的时间正是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十年,许多人,包括许多经

《金融的本质》读书笔记

《金融的本质》读书笔记 美联储的两个目标:(1)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即追求经济稳定增长,避免大幅波动(如衰退等),并维持稳定的低通胀,这是中央银行的经济稳定职能;(2)金融稳定职能。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美联储可以使用三大工具:(1)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联邦基金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对经济进行逆周期调节;(2)充当最后贷款人,防止金融恐慌。即“白芝浩原则”;(3)金融监管。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决定货币的供给,货币的价值以黄金的质量体现。这排除了人为改变货币供给引发通胀的可能,但同时也引发了问题,即货币会被黄金绑架,利率保持稳定,国际间汇率也会被绑架。央行的主动管理职能被弱化,这显然不符合经济发展动态调整的要求和伯南克作为监管层的诉求。金本位长期内能维持币值稳定,让通货膨胀水平保持稳定。但是短期来看(差不多5年或10年内)会发现,金本位制下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或通货紧缩(物价下跌)现象经常发生。 如何退出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伯南克认为有三种途径,一是对存款准备金付息,银行不会以比这一利息更低的

水平向外借贷,从而可以锁住准备金提高利率。二是排水工具,使用多种办法比如回购、存款便利(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中的准备金科目调整至其他科目)将准备金从银行体系中排出。三是将资产持有到期或卖出,央行需要付出更高的利息,这也是央行通过提高利率退出宽松政策的一部分。 目标通胀在0之上的原因是为了给通缩提供缓冲,那么2%的通胀目标是否合适?伯南克很喜欢这个问题,因为他是通胀目标制的提倡者,通胀目标也是该制度的核心。他认为这是一个权衡,一方面为了避免或减少通缩风险将通胀目标设定在0之上;另一方面如果通胀太高,市场运行效率会出问题。所以,权衡的关键在于合适的通胀水平既给了对抗通缩的合理缓冲,又不至于太高而导致市场运转不灵。 对于危机的解决,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体系意味着一国货币政策将影响到他国,国际间合作很有必要;现在的浮动汇率体系则意味着汇率调整从而使得免受他国货币政策影响,从而减少国际合作需求。但是协调、合作、妥协这些布雷顿下的传统应该得到传承。

金融与证券读后感

金融,顾名思义就是资金融通;金融又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 整个视频从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货币与信用,这部分为本教材的知识部分,主要阐述货币、信用、利率、汇率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第二部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为一部分主要阐述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第三部分:投资与风险管理,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货币的时间价值、证券价值评估、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第四部分:公司金融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企业的角度考察投资与融资问题。第五部分:金融调控管理,这一部分主要考察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在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下,金融的运行表现为价值流导向实物流,货币资金运动导向物质资源运动。金融运行得正常有效,则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充分而有效,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就合理,对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所起的作用也就明显。其次,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金融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手段,适时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利率,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最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资金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财富,成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现代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运动。从国际看,金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纽带。

金融读书笔记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带你探索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读《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有感 金融1402 赵晓娈 14241025 为什么选择《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by Tim Harford这本书呢,既不是深刻的剖析某个复杂的经济或金融问题,又不是某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作品,我想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记得在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去一位对金融学很感兴趣,同时对如何投资略懂一二的一位叔叔家作客,看到书桌上有一本《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在经过允许之后翻看了一会儿,便被深深吸引住了,以往跟随父母去串亲戚总觉得浪费时间,唯独这一次不同了。里面的故事风趣幽默,同时通俗易懂,不然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小朋友怎么可能看得懂呢。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虽说当时大意能懂,对其中的原理却是一窍不通。客观来讲,这本书也确实不适合一位13岁的小豆包阅读,但我想就是在那时埋下了一颗经济学的种子吧,后来还在高中时期修了一门有关经济学启蒙的选修课,或许是有幸那位授课教师也同样幽默诙谐,我对经济学金融学的兴趣逐渐加深,后来便自然而然的来到了咱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再次拾起这本书是在大一暑假了,有趣的是当时我并不是为了学习经济金融知识而读的,而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在阅读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时看到了“Dear Economist”专栏,觉得十分有趣,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猛然想起初二的作客经历,便立即购买了这本书进行阅读。 这本书虽然不是针对某个晦涩难懂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行深度解答,但对许多个日常经济问题给出了轻松诙谐、深入浅出的答案。此外,Tim Harford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却是英国主流报纸Financial Times的经济学专栏作家,BBC “Trust Me, I'm an Economist”节目的主持人,同时他还在世界银行担任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主笔,曾经在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任教。那么,他的书《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我想也是值得一读的。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是Tim Harford出版的第三本书,材料来源于他在Financial Times上的“Dear Economist”专栏的精彩合集。我看的是第2版,已经在第1版的基础上追加了一些新选的问题。Dear Economist这个栏目的形式是读者提问,我们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Tim Harford以The Undercover Economist的名义回答,问题可是说是天南海北,大都是读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有些看上去也不知是真实生活中遇到的还是虚构出来的,故意提出奇怪一点的问题考验下作者的,也许Tim就喜欢这种问题呢。比如:红颜知己与恋人的界限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不怪,但是要用这一栏目设的限制:“用

供应链金融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1 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财经问题研究 2009年8月第8期(总第309期) 胡跃飞,黄少卿 所谓供应链,它是一个相比于传统企业内部产品链更为复杂的系统,它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Aberdeen集团在其提供的《供应链融资基准报告》(被提及,查不到)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即供应链金融是指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服务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 供应链金融发展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张伟斌刘可经济科学·2012 年第 3 期 本文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供应链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模式,降低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代理成本,从而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 二十世纪末,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价值为基础,银行通过向供应链嵌入资金或信用,从而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解决方案(Tower Group,2007)。针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合作体系中,利用大企业信息优势来弥补和缓解中小企业信用缺位和信息不对称,进而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信贷能力(Martin R. Fellenz,2009;Min Hu 和Qifan Hu,2008)。现实中,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在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主要通过资金、银行信用及相关金融服务等进入供应链;中小企业在获得核心企业担保和反担保情况下,以第三方物流监管下的存货或自身的应收账款进行质押,解决融资信用不足问题,从而有效降低融资过程中

金融学读书笔记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温铁军 目录:1我对金融的理解 2 本书简介 3 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4 这本书中的精彩内容 5我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正文 1 什么是金融?我们的老师说过,简言之,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我不是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不关心艰难晦涩的理论,也不注重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产品,这些是数学方面的问题。我最关心的是把金融作为工具解释现实问题,为实践服务。我这样理解:如果把经济比作皮,那么金融就是依附于皮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毛,皮也不能保暖。它们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如果把资金比作肥肉,金融从业者无疑就是肉贩,在不断的倒手之时,参与者的双手沾满了油。利率就是反应油水多少的指标。我这个比喻的意思是,食利阶层从不关心生产,依靠吹起金融的泡沫从中揩油。比天还长的杠杆吹起的泡沫一触就破。泡沫一破就是金融危机,更加恶化就是经济危机。康熙王朝中有句台词“君子如水,小人如油,油滑油滑的”“可是你做饭能不放油吗?用的好做饭才香”因而,虽然金融的投机性很强像小人,

但是却必不可少。全面客观的看待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常言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就要挨饿,借钱就有金融! 2 本书简介。《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作者温铁军,著名“三农”问题专家,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建学院执行院长。 在人们通常的意识形态中,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最多只能算是经济波动,而不能算是危机。但作者认为,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六十年间,已经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而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阶段性特征有关:在“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体制的改革所产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农”转嫁,因而城市的产业资本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得以维持;而不能直接向农村转嫁的危机,就导致产业资本在城市“硬着陆”,引发政府财税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连续增加数万亿投资以吸纳数千万“非农”就业的举措,最后成功地应对了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实现了“软着陆”。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危机,不仅是金融化泡沫经济所引起的,也是由内含高成本上推机制的西方现代政体在累积

《金融的本质》读书笔记

《金融的本质》读书笔记 北京时间12月20日凌晨3:00,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提高至在2.25%-2.5%。根据利率决议声明,美联储预计,2019年底联邦基金利率料为2.875%,2020年底联邦基金利率料为3.125%,暗示2019年将加息两次,同时维持每个月的资产负债表缩减幅度在500亿美元不变。随后美股尾盘跳水道指巨震900点,三大股指集体收跌,道指跌逾350点创一年多以来最低收盘,标普创15个月新低,纳指盘中一度跌破6600点关口。面对美联储自2015年以来的多次加息和美国股市的波动,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批评美联储的加息政策,认为美联储的加息损害了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甚至试图解雇自己任命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美联储不仅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甚至还是整个世界的中央银行,这是由于它发行的货币――美元是世界最强大的货币,在全球行使着世界货币的功能。了解美联储,了解它制定政策的逻辑,了解它决策的过程,对于理解世界经济、美国经济的各种现象,无疑是重要的。本?伯南克,2006年至2014年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更是从1987年起就开始为美联储工作,前后长达27年,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也经历了长期的金融稳定,更重要的是在其任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期间,目睹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形成、爆发及应对。他的著作《金融的本质:伯南克四讲美联储》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参考,这本书是根据伯南克2012年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四次讲座的内容整理而成,于2013年在美国出版。 目前各国普遍设有中央银行,并由中央银行制定金融政策,维持金融稳定。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其所具有的各项职能,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般认为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自成立时起,英格兰银行就取得了货币发行权,但直到1870年代该行愿意承担最后贷款人职能后,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的央行才诞生。美国建国后,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度,两次尝试成立中央银行。但是普通民众的代表担心中央银行成为主要为纽约和费城的资本家提供服务的工具,而非代表整个国家的利益,也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央银行,因此美国前两次建立中央银行的尝试均告失败。1913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尝试一种新的途径,他不仅在华盛顿建立一家中央银行,还在美国主要城市创建了12家联邦储备银行,共同组成的联邦储备委员会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代表每个地区的利益。在组织形式上,美联储采用的是联邦政府机构加非营利性机构的双重组织结构,从而避免了货币政策完全集中在联邦政府手里。美联储把12个联邦储备银行设立成非营利机构而非政府机构的一个初衷就是希望制定货币政策时能同时考虑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声音。虽然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部分,但12家联邦储备银行不属于联邦政府机构,而是非营利性私营组织。但需要强调,联邦储备银行不同于一般的私营组织。联邦储备银行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与联邦储备局一起承担美国中央银行的公共职能。通常人们对中央银行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其独立性,但美联储并不是从成立就享有独立制定政策的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过发行大量国债来支付战争费用,为帮助政府以较低成本获取资金,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合作,利用自身管理利率的职能,使利率保持在低

金融的读书笔记

付初 222008121 财务管理—2班 金融学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书籍简介: 作者马丁·沃尔夫,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和首席经济评论员,英语诺丁汉汉大学经济学教授。本书《下一轮全球金融》主要内容是关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前的全球金融动态,数据分析主要从2000年到2007年。与此同时马丁·沃尔夫也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走向,特别是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全球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与期许。正如中文译本上的副标题一样,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必读书”,因为对过去的分析总结影响未来的决策与走向。 全书共分为八章,标题分别是经验与教训: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自由化:陷阱?还是谈坦途;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从危机到失衡;暴风雨前的寂静;走向调整和国内改革;走向全球改革;走向更稳定的世界。 上世纪末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及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国家,从经常账户赤字变为经常账户盈余,富余的资本开始流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而改变了80、9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债务人的经济格局。这是本书中主要观点——储蓄过剩和货币过剩造成经济失衡,产生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前提和事实基础。文中作者提到全球储蓄过剩即“世界其他地方储蓄大大超过投资,也可以说是世界与美国的分离”,全球储蓄过剩数量已经达到除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地方储蓄总额的1/6,其结果就是造成实际利率下降的趋势,这也导致美国必须承受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实际利率偏低的事实表明美国没有将赤字引向投资而是转向消费领域。总结货币过剩的含义即为“世界上的储蓄者都是被动的受害者,挥霍的美国人是失衡的代理人,而美联储并非一个英雄的角色。” 本书关注了由于宏观经济力量特别是全球储蓄泛滥与其相关的国际收支失衡而导致的压力,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背后的含义并检视了相关力量对于国内债务特别是美国居民债务所造成的影响。在书中最后两章中作者强调了全球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全球的金融需要以国家内部金融的健康发展为有力保障,对如何将闲置资金正确的引入需要投资的发展中国家而不引起该国的金融动荡并尽量避免风险,书中都做了有意义的论述。同时涉及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imf的体制改革及选举权的重新分配及非正式集团的改革,包括g7和g20集团。 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从微观层面具体介绍对金融危机的形成,而是从宏观角度告诉我们是否能对盈余资本进行合理利用是金融发展健康持续与否的关键。 就全书的写作风是严谨的,作者不是一味回答问题而是更多的提出问题,全书围绕作者是否预见到了规模如此之大的危机?本书对于各种想象的分析是否有用?本书的政策建议是否还使用?这些分析对于中国的读者和政策制定这什么用?这四个问题做了论述,也不断的让我在阅读的时候积极思考。下面就是我对于书中内容及观点的一些理解,同时间接或直接的回答上述问题。 读后感: 开始阅读的时候,我对全书内容的预计是对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解读,但是继续下去发现该书主要是在宏观层面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做了分析。金融危机不是最近的新产物,它与经济的发展是伴生的,而且每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与之前的全球经济发展,政府的财政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本书就将重点放在了次贷危机发生的前十年,即1998年至2007年,对这段时间内全球不同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做了总结,包括不同经济体的发展走向和未来规划。 因为金融危机发生最频繁的时间正是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十年,许多人,包括许多经《下一轮全球金融》

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工程管理学院曹一然101279002 其实看到这本书的序言,就发现这是一本序言写的很好的一本书。在序言中几乎就涵盖这本书中最为核心的一些理念。看懂了序言就相当与看懂了大半本书的内容了。我罗列出其中的主要内容。首先,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只研究这些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的,等等。而在其中,货币的出现就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跨空间的移置的问题。不仅仅是普通的经济交易涉及到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金融交易也是如此,比如股票,就是不同时间,和不同盈亏状况(空间)下的价值交换。 其次则是价值的问题,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看重物质价值,认为人劳动所生产出的现实的物质产品,才具有价值,如此来说,证券之类的金融产品本身就不具有价值。而实际上,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的存在的意义。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能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满足感。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那些花了很多时间金钱而生产出的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东西,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就像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出的许多东西。所以,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 再者,作者更多的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金融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级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首先,在任何时期,金融交易都是存在,只不过是通过人格化的隐性的方式进行或是通过市场的显性的方式进行,所以说,认为在古代是没有金融交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在农业社会时期,甚至于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极度低下,单个个体在这个世上生存是又很大风险的,因为个人对于整个环境的影响能力还是极其低的,所以,就会产生人以族群的方式生存,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整个族群的生存能力。在族群内部,人们有困难的时候,比如今天没有打到猎物,没有食物吃的时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是自然的。但别人的帮助不是无偿的,你应该在下次别人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给予回馈,这就形成了一个金融交易。或者说,在农业社会时期,这交易范围缩小到家庭、家族这些血缘体系内。家族中不分你我,有的只是长辈和晚辈,养子就是为了防老,子女就是人格化了的保险品、信贷品和养老投资品;亲戚间的“礼尚往来”就是跨时间的价值交换,在这种金融交易安排下,交易寸头是以“人情”记下的,而不是以显性的金融合约。同时,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血缘之外、或者说是与血缘网络并行的互助结盟组织,其结盟的基础不是血缘,而是对上帝、耶稣的共同信仰。教会和家族累死,一方面起到经济上的互助、互保,也就是跨时间跨空间的金融交易,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成员间的情感和非物质交流,给成员提供安身立命的信仰基础。 在这其中,交易的基础是信用。彼此信任是交易是否成功的关键之关键,信用和交易安全是核心基础。在不同时期信用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法制不健全的社会是以人格化的血缘关系为信用基础,而在法制健全的现代社会则是以显性的金融合约为形式。换言之,金融交易和一般商品交易有本质差别,商品交易往往是现货、现金的交易,所以交易双方素不相识也问题不大;但是金融交易一般不是现货加以,而是价值跨期支付,所以没有互信、没有保证金融契约执行的制度基础,就没有金融交易的发展。现代股票、债券、基金市场等,是伴随着现代法治制度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没有支持陌生人间交易的各种法律体系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各种外部化的金融证券市场;反之,金融交易在陌生人之间的深化进程,也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法治要求,促进了法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在这个意义上,人际间的金融交易的范围不同,对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对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要求会不同。这就

金融方面的读书笔记

金融方面的读书笔记 【篇一:金融读书笔记】 近来读了戴国强主编的《货币金融学》,写了些读书笔记,与您交 流一下,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邓小平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 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深刻地阐明了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融是指与货币资金金融通用有关的一切活动,它包括货币制度设计、信用管理、银行、证劵、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经营、金融市场运作、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贯彻、参与国际融资等。在市场机制下,人 们通过货币资金的融通与配置优化,可提高其他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各国经济发展史都雄辩地 证明,一国金融活动的有效程度会直接对该国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地 乃至决定性的影响。一国要成为经济强国,也必须拥有发达的金融 体系,离开发达的金融体系支撑,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的。可以说,当代经济实质上是金融经济。 现代金融制度起源于威尼斯,主要人员是罗马帝国及当时欧洲贵族 的理财代理人,犹太人是这些人是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欧洲的货币 是金属,有金和银,信用货币还没有出现。现在来解释一下信用货 币的形式和实质。信用货币最早的形式是汇票和本票。包括企业汇票、银行汇票,企业本票,银行本票。 由于中世纪的欧洲金、银的量长期不增长,整个社会中缺乏货币供应,商品经济十分落后。具有大量金、银的只能是一些贵族和皇族、教会高层。一些善于理财的人就代理这些贵族发高利贷。利率高达20%--30%,谁会去借这些高利贷呢,当然商人们的利润率必须大于 利率才会去借债,这就是从事东方贸易的商人,东方贸易的利润率 可高达300-500%。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跨入新世纪,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我国金融业地发展来说,既提 供了良好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金 融业虽然有了想当大的规模,但是,同国际金融业地发展要求相比,无论是在实务操作水平上,还是在管理经验上,我们都还有很大的 差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解决。显然,我 国金融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勇于探索、敢 于创新的专业人才。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专业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 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此书在结构体系安排和内容取舍上,力求能 适应现代金融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货币及货币关系发展所 形成的信用制度,是当代金融乃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我们研究现代 金融理论的起点。我们必须认清当代金融所具有的证劵化特征。金 融创新推动了金融证劵化,同时也突显了金融市场的作用。而在金 融市场活动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各种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当代金融业的这一变化特征, 又决定了金融研究更多的关注于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及影响这些经 营活动的各种因数。此外,20世纪90年代接连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又使人们认识到,在金融国 际化、金融市场化地过程中,还要注意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及其带来 的新问题,要提高金融调控能力,重视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 应研究,重视内外均衡。 考察实际的金融史,危机的根源是社会上大部分人由于缺少货币购 买力,导致生产经营企业正常货币流通无法实现,导致亏损最后导 致银行货币流通出现问题。银行只能减少票据购买,减少提供的金 币量,从而减少票据流通量,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总量,进而影响其 他行业的货币流动,最后影响到全社会。

金融市场学读书笔记

金融市场学读书笔记 【篇一:《金融学》读书笔记】 保荐代表人考试金融模块 ——《金融学》读书笔记 保荐代表人考试学习委员会金融模块协调处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形态的演变 铸币、银行券、纸币、存款通货、电子货币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货币制度构成 1、货币制度 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 (1)币材的确定 (2)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单位“值” (3)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主币与辅币 (4)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发行的管理 (5)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2、货币制度相关概念 (1)无限法偿 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2)有限法偿 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3)格雷欣法则 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4)货币替代 信用货币制度下,本外币之间出现币值不稳定时,趋软的货币就会被抛售,趋硬的货币被抢购、收藏。 注:①人民币是中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主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②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信用货币 –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形式存在 ③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人民币的发行 –通过货币发行基金和商业银行业务库的管理来实现 (二)国际货币制度 1、布雷顿森林体系 – 1944年达成,1973年崩溃 –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2、浮动汇率体系(牙买加体系) 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 3、货币局制度 钉住锚货币;发行准备 4、美元化 本币被美元取代 5、欧元(欧洲货币制度) –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成立 – 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 – 2002年1月欧元现钞正式流通,同年7月原有货币停止流通 第二章信用 一、资金流量分析 y=c+i+x-m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一)直接融资 优点: –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资金供求双方形成投资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局限性: –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收益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