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2008-07-04 14:41:17| 分类:精典博文收藏|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福建税校黄玉华

〔摘要〕创业教育是中职学校目前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加强创业教育是当前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本文作者从分析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就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中职学校如何实施创业教育作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职学校创业教育改革实践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因此,职业学校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传统上的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大力加强对学生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教育引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毕业后开展自主创业,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就成为当前和今后各中职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文拟就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开展创业教育作初步探讨。

一、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有利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

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驱动经济的世纪,是知识经济占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我国要达到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全面提高全国人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科教兴国是我国的既定国策,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职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生产知识的地方,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有可能提高,职业教育培养各级各类社会需要人才的目标才可能实现,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希望才能成为现实。但是,目前令人尴尬的是,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到10%,而发达国家达50%。即使是我国的“硅谷”——中关村,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仅为20%。国内许多科研机构的成果因无人购买而派不上用场,成果的转让困难又导致了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缺乏,这一矛盾十分突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研究人员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由于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的缺乏,一些发明或创造没有原动力,方向感不强,导致了专业化的困难。

二十一世纪的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竞争就更加激烈。从劳动力市场需求看,国家政府机构改革,行政人员相对减少,一部分人员实现分流,就业岗位相对减少,再接收大量大中专毕业生显然不现实,而一些企业因为自身的改革和提高效率的需要,也实行减员增效措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从现实情况看,我国教育过分追求社会化,

而忽视了个性化,学生循规蹈矩、安于现状、求稳求妥、不敢干不敢闯。而当前的社会又迫切要求摈弃这种思想,树立敢为人先的理念。社会将需要更多的运作灵活的企业和产品,独立的创业能力对劳动者而言,将越来越重要。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我国劳动者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客观要求。

(二)开展创业教育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中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高校扩招,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对中职学校的招生带来冲击;二是中职教育自身存在缺陷,实践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不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不足,学生虽有意识,但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较差,有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轻非智力、重智轻德等现象,学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这必然制约中职教育的发展,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如果中职教育不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做文章,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培养一大批适合社会需求的各级各类人才,那么,举办中职教育的初衷将难以实现。因此,中职教育必须转变育人观、人才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求职又能创业。为此,我们必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大力创新。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开发、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学会创业,成为社会认同的人才。这样,中职教育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信赖,中职教育自身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三)开展创业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人社会化。社会化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因此,教育仅仅发挥其社会化功能,无论对个体的健康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是不够的。片面强调社会化,会使人一味循规蹈矩、安于现状,扼杀人的创造性,使社会发展

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所以,教育还应该发挥另一重要功能——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中职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适用型劳动者的基地,更要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在培养人的人文精神方面下大功夫。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一方面是为了学得丰富的知识,为社会作贡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轨迹更加绚丽,找到满意的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职业,他们在学好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需要习得创业知识和技能,拥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中职学校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进行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就应该注意适时培养创业精神,帮助学生破除安于现状的旧习惯思维,打消他们“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采取必要的方式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既可去求职,又可成为新岗位的创造者或创造性地就业,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开展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当前,由于我国每年将有大批的新增劳动力进入社会,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大批职工下岗,再加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等,因此,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度《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统计显示,“中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已达7%的警戒线”。但在谈到中国如何解决就业难题时,哈佛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客座教授杨小凯指出:“中国目前的劳动力不是过剩而应该是短缺,关键是中国缺少老板!”因此,鼓励创办私营中小企业,才是目前和今后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

之策。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几个甚至更多的人就业;更多的人创业,就可以产生就业的倍增效应。由此可见,开展创业教育也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需要。二、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充裕的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职业学校,尤其是各类中职学校必须为大量预备就业者提供具有前瞻性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大力开展自主择业的教育,有的放矢地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在不断增强中职学校办学活力的过程中,逐渐变“教育输出型”学校为“教育适应型”职校,以此来确立面向二十一世纪、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一)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1.课堂型。指创业教育主要在学校的课堂中进行。课堂型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掌握一般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为预备就业者走向社会开展创业活动打下一定的基础。作为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一项必修内容,创业教育的具体表现形态既可以与现行的“就业指导”课并列,也可以从属其内容。

2.课堂+窗口型。指创业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同时也通过学校的“窗口”进行。窗口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专门知识窗口和社会观察窗口。其具体形态表现为选修课和各种社会观察实践。

3.课堂+社会实践型。指创业教育一边在课堂中进行,一边进行创业实践。比如,我国湖南省邵阳市“边学边干边实践”的农村“三边”教学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事例。“课堂+社会实践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完全实践型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择业和创业并重;专业和创业结合,所学专业围绕创业目标开展,边学边干;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民营专业

户和私营小业主。(二)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内容

1.创业的素质内容。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的心理品质和文化品质。据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就最大与成就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他是否有自信心、有进取心、有坚持性、有百折不挠、不自卑等良好的意志和性格品质。这项内容可以通过学校的智育课程结构、德育工作网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教育活动形式进行。

2.创业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创业的主体条件、客观条件、企业和产业特征、市场、商品及创业过程和创业发展等多项基础性知识内容。创业教育的理论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传授创业知识,帮助预备就业者广泛认识围绕创业的诸多相关要素,同时分析判断主客观条件.把握机遇,使预备就业者牢固树立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的一般理论知识主要应通过课堂课本的形式传授,辅之以创业典型报告及调查讨论等其他传授形式。

3.创业的“窗口”内容。一方面,通过开设选修课、讲座、培训班等传授创业的专门知识,诸如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财会法律、金融保险等内容。另一个方面,开展社会观察实践,这是使学生直接接触社会、认识企业和市场,产生创业欲望,由“知”到“行”转化的具体桥梁和动力。通过参观考察、半工半读、实习实践等多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使预备就业者充分认识和了解个人创业的社会环境,树立信心,从社会的大课堂上汲取有用的创业知识,借以提高创业主体的实践能力。

4.创业的实践内容。既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践,也包括创业经营性的实习实践。让学生参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购进到成品出售,以及核算、预测、经营管理等。通过这些活动,使预备就业者在将专业知识应用

于专业生产的同时,介入了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潮,初步领略到市场经营的风险,学会了预测市场变化,掌握市场信息,为他们今后成为市场竞争的强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职学校如何实施创业教育

传统的职业教育观把职业教育仅仅看成是一种就业教育,这就难免导致培养目标偏窄、教育要求偏低、教学内容偏专,培养的学生虽掌握了一技之长,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职业教育观显然已经陈旧,这种办学模式也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应该要拓宽思路,走职业技术教育与创业教育双向融合的路子,以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特长又有经营管理等综合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重构课程体系

目前,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刚性强、灵活性差,学科性强、应用性差,专业面窄、适应性差等弊端,这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自主选课等。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构新的课程体系是中职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设想是:

1.在课程目标上,以新的创业型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目标为导向,加强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的改革,将课程体系的建立从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转变到重视学生创业素质提高需要为主,提高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规划和决策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等等。

2.在课程设置上,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变单一模式为统一性和灵活性

相结合的模式,以适应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化的需要,设置与新技术密切、为知识密集产业第一线职业岗位群需要的专业,培养出开创性人才,使学生做到有业就业,无业创业,在不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3.在课程结构上,采用四段式结构,即基础知识教育、职业基础理论教育、职业专业知识教育、创业教育。开设思维科学、创造力心理学、创造发明、科学方法论、领导科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现代企业管理、统计学、财务会计、就业指导和创造性课题等等课程,要求所有课程均体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思想,使创业教育成为所有教育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造技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个性,开发其创造能力。

4.在课程形式上,采用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指导学生分析自己个性特长,选择选修内容,把创业教育融于学科和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在课程的学习中获取较高的自我创业能力。

(二)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前提条件。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按照市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人格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及产学结合等来组织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主要设想是:

1.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对中职学校来说,可以借鉴国外的CBE(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集群化教学模式,立足为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提供条件和可供多

种选择、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注重发挥学习潜能,辅以因材施教的“活模块”,使全体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之中,人人都有生长、扩展、表现潜力的机会,充分展示个体的人格整合及积极向上的潜能。既考虑专业针对性,又考虑创业的广泛性,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把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这样保证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形成。

2.推行学分制及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制。在中职学校推行学分制和实行弹性学制,有利于学校树立为学生创业服务的意识,促进学习的社会化、终身化和个性化,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可以到社会上进行专职、兼职的实际工作锻炼,对修满学分的学生容许提前毕业,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解决学生毕业的定时性与市场需求的不定时性之间的矛盾,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之路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3.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创造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在时间上给学生以较大的余地,让他们向自己的兴趣特长方向发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教学实践中营造一种民主、宽舒的学习氛围,逐步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教学,精讲多练,教与学互动,启发学生的灵感;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不断产生新思路、新方法、新体验,真正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空间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实习、动脑动手的场地和条件,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潜能;通过各个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开展创业实践

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通过实际活动,扩大学生的实践面,把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转变到“学生中心、实践中心、社会中心”上来。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业能力。主要设想是:

1.重视校内实践活动。树立全新的大课程观,把学习不断向课外的第二课堂延伸,把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第二课堂课程内容应创设得丰富多彩:通过团委、学生会开展校内、班内的创建活动,让学生自己制定争创计划,落实争创措施,公平竞争,自我评比,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各种学会、兴趣小组举办科技、创造发明专题讲座、创造发明比赛、技能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组织读书活动,阅读优秀人物的传记、发明创造的故事、请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和私营业主来校讲学等,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创造、创业的种子;组织就业形势政策报告会,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新动态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减少他们的依赖性;组织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实习工厂等进行实训、实习,加强学生技能的培训;通过特定情景模拟,在老师指导下写创业计划书,寻找经营地点、设计店面、给企业取名字、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广告策划等。开设相关课题,研究小企业开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职校生的创业活动能够未雨绸缪。

2.拓展校外实践活动。中职学校从入学教育开始,注意宣传毕业生成功创

业的事例,定期组织学生到毕业生所在的企业参观学习,有组织地分批派遣在校生深入毕业生创业的企业实习,了解创业的过程,体会创业者的艰辛,创业成功后的喜悦,积累创业的经验,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创业的信心;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民服务等公益活动,了解社会,播撒创业的种子;参观、考察各种类型的小企业,深入市场,开展调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态势,写调查报告;要建设好校园信息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相关的信息收集、分析工作,提出自己的创业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经营管理综合能力。

此外,中职学校要介入地方各种社会化的生产、开发、经营服务体系,通过实行工学交替、产教结合和产学研的方式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经过、培养和检验创业能力的场所,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在尝试教学、生产(经营)、开发一体化的准创业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面对市场进行创业活动,自主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管理,熟悉各个环节,获得自主创业的经验、胆略和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培养创业的态度,掌握创业的本领和方法。

(四)提高教师素质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技能。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有是按计划经济模式分配到学校的,尽管学校也聘请了一部分兼职教师,但中职学校教师从整体上讲,他们的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创业精神不够,创业能力不高,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落后。因此,教师要树立创业教育的新理念,要从目前的“知识型”、“传授型”向“智能型”、“创新型”、“全面型, ”的人才转化。主要设想是:

1.中职学校要重点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完善教师培训、进

修制度,送教师到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理论培训,邀请专家到学校举办创业教育专题讲座,让教师深入到企业、社会参与一些创业实践活动,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学历层次结构。

2.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创新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教师开

展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氛围,大力开展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方法及途径,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能力,在校内形成一支创业型群体。

3.适时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学习,使他们从中领悟职教发展的机遇和挑

战;定期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取经学习以及安排教师到企业参观、见习和实习等,以帮助教师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亲身参与创业实践,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业型教师队伍。

总之,目前由于我国中职学校绝大多数还处于就业型教育阶段,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仍然是就业型人才,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都还很差,与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所需的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很不相称的。因此,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大胆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力实施创业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使学校教育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力争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创业人才,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式与内容》田宝国《中国培训》2000.3

2.《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唐海德等《教育研究》2001.3

3.《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邓泽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当代职业教育新论》马庆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夏春雨《江苏高教》2004.6

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作者:张卫民,蒋宏达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第1期 张卫民蒋宏达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通过谋划构建双创教育体系,推进双创课程开发实施,系统开展双创教育研训, 建设双创基地拓展孵化,组织比赛提升双创水平,服务社会开展双创实战等措施,结合专业, 关注生活,联系生产,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很好的成效。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结合最为紧 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2017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将“培 植双创意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列入培养要求。近年来,我市职业 教育紧密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实施“两创”文化进校园工程,在探索构建学校创新创业教 育新机制,营造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职教内涵发展,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 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谋划构建双创教育体系 围绕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一个目标,兼顾普及和提升两个层面,遵循结合专业、关注生活、 联系生产的三项原则,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思维、知识、技能的四项教育内容,探索“学、做、结、研、创”五条途径,提供“师资、课程、基地、合作、活动、资源”六大保障,系统 推进构建了具有我市特色的“123456”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机制。相关经验做法在2013年全省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作了交流,并在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作专题展示。 二、推进双创课程开发实施 将“创新教育教程”和“创业教育教程”列入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 教育,同时组织教师根据区域校本实际,开发了“一技行天下:衢州市优秀中职毕业生的多彩 人生”、“中职学校创新创业经典案例选编”、“电子商务创业实战教程”、“互联网+特产营销”、“我要当老板”等多门校本课程,供学生拓展选修。由于特色鲜明,实效性强,课程用 书还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中职课改校本选修教材、浙江省中职课改省级示范校本选修教材和浙江 省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指定教材。 三、系统开展双创教育研训 成立全市创新创业教研大组,每年组织创新教育研训活动开展问题研究,提升双创教育质 量内涵。“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市重点课题一等奖,“实践创业教育:提升中职聋生的就业力”获市一等奖,“中职电子商务创业实战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获全国电 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政府职教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建设双创基地拓展孵化

中职生创新创业

中职生创新创业 一、学校文化管理问题的提出学校管理从根本上来说一般要经历从用制度管理到用标准管理再到用文化管理的发展阶段。从文化对中职学校管理机制创新和运行影响的实际,能不能提出中职学校管理机制创新和运行的文化管理呢?文化对管理的作用日渐明显,人们逐步重视文化对管理的实践价值和深远意义。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们从战略的高度、文化的视角提出了“企业文化”和“文化管理”这一新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方式。所谓“文化管理”就是把组织管理的软要素作为组织管理的中心环节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它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培养法人组织的共同价值和组织员工的共同情感、形成组织自身的文化;从组织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角度去研究和吸收各种管理。从中外管理实践看,文化管理能增强组织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使员工乐于奉献忠诚、履行责任和开拓创新,从而形成组织凝聚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文化管理的实施,将会使现代管理在21世纪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顺应时势、文化制胜。说组织文化管理的重要,是因为文化具有社会性,组织不是孤立的组织,组织塑造自已的文化要有社会基础,组织文化离开社会整体主流文化,那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永远不会被社会认可的。中职学校的管理机制最佳愿景就是集职业教育与企业运行于一体的组织管理机制,作为这样一种组织管理机制,要把文化管理列为重点内容来研究,那么它就既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又有企业运行的特征,所以我们提出在中职学校文化建设时要与企业文化接轨。在新的世纪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而文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要着重探讨文化管理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特点,实施以人为本最终目的的管理。二、审视中职学校管理机制“机制”一词最早为物理学和机械工程研究领域中的概念,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来引伸到生物学中,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给了社会科学研究以极大启示。由此,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到生理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社会学科中,其内涵也演变为一个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机制的主要特征有两个方面:第一,具有自动实现系统均衡的功能。第二,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来实现系统均衡功能。在人类管理活动中,能否也设计出类似生物系统的机制,去自动引导、调节、控制人们的自身行为呢?这样可以使工作自动沿着事前设定的目标方向前进,减少管理费用,特别是减少人对人的直接管理所带来的弊病和不确定性纵观中职学校的管理,一般的问题显然出在机制上,没有充满活力的师资和实训资源生成机制,没有与企业人力资源技能和素质文化等质量要求接轨的运作机制,没有行之有效的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一流的中职学校、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双师人才是不会凭空产生的。一个好的机制不但能够不断地造就人才,能够使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脱颖而出,能够使这些双师人才产生出高绩效,而且也能够使那些不是职业教育人才的转化为中职学校所需要的人才;而一个没有活力的机制,不但会消磨人才的创造力,使之变为庸才,会使人才产生负向的破坏力,还会使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用自己的脚去选择更有活力的机制;吸引人才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让人才为学校所用。中职学校是否能够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并不完全决定于物质的奖励,而在于能否构建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在于是否具有人才发挥其作用的平台,是否有随着学校发展而提升每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促进保障机制,更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学校文化保障这些机制的健康运行。除此以外,中职学校的一流质量还要与所培养的学生使用的企业来评定,是否能够在满足其人力资源需求和技能要求的同时,较快地接受和融入企业文化。中职学校管理机制创新和运行的方式,一是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大趋势的需要和环境,由上而来的要求借助性推动,创新的适应性机制,例如:人事制度改革需要的绩效考评机制、资助贫困生机制等;二是根据中职学校文化环境和主客观条件,以自身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要求的激发活力机制,例如:初创实习实训中心形成一定规模后,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又解体分解到轻化工、机电、公共三个专业科室等;三是根据机制运行过程中,由下而上反映出随学校发展出现不适应状态,用建议推着进行改革创新机制,例如: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72926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则逐渐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介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 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目前,在我国一

些高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 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 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技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1年12月科教纵横 浅谈技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文/王莉萍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是每一位职教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教育;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250-0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两大特点,使这个世纪必将成为创新能力大竞争的世纪。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开设创新创业课也是现实所需。然而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每一位职教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上。越来越多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上。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亏损或效益不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意识差。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学校直接为经济建设和劳动就业服务,纵观职业学校的发展历程,无不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学校所为技能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必须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而在当今创新与创业能力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占国民生产总数的55%以上。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也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这就为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在目前这种劳动力供大于求,升学和就业形势严峻以及中小企业发展机遇的情况下,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实操能力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他们不仅仅是求职者还可以成为中小企业主,他们的就业之路将会更宽,社会竞争力将会更强。 二、当前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感缺乏认识。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很多职业学校已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纳入教学体系,但为了追求规模,很多职业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招生数量上,忽视了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个实际问题,毕业生质量普遍较差,大大影响了就业率,即使到达工作岗位,适应能力也较差,很难满足企业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其实,学生来职业学校学习除了要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工作。作为学校既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培养学生的高技能,同时也要紧跟形势,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保证学生的高素质,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我国职业教育尽管经历几十年的历史变迁,职业学校己形成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仍在延续,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思维方式与当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距离。在讲课方式上仍沿袭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吧的老方法。特别是实操能力上,教师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很难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训练。 (三)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存在着文化素质低,纪律观念差,集体意识不强,心理健康程度低等特征,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上课不愿意听讲,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不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甚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强烈的逆反和抵触情绪。这样课堂气氛很难活跃,必要的活动开展不起来,形成老师“一言堂”“独角戏”。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消极颓废的情绪,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惰性,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容易产生放任自流,听天由命的不良心态,这无异于给就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认识加大投入。创新教育已迫在眉睫,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拘泥形式,灵活多变,顺应时代要求,紧跟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成果。首先,在全校形成正确的创业教育的共识与氛围。要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工作中,真正地将创业教育融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具体工作中。其次,要有明确的创业教育措施,推行分年级的创业教育指导。再次,创业教育指导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既有对学校工作的要求,也有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要逐步规范创业教育指导工作,力求科学化、专业化。学校要加大教学过程中的投入如:辅导资料、实习材料、映像资料等教学用品,使教师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就业工作。 (二)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培养一批创业教育专业教师。职业学校的教师要首先不断自我充电,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以新的角度去分去思考,用新的方法去解决。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巧,运用多媒体这种方便快捷的信息方式,积极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激励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成功需要激励,激励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这个特殊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素质偏低,长期被家长和老师冷淡和呵斥,自信心常常不足。作为老师要首先唤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里疏导,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一点包容,多一些激励,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增加成功的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校园要着力培育和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职教工作者应积极探索,认真实践,不负这一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安阳市高级技工学校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创新与创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50 2011.12

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工作

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工作。因此,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很多专家认为:“一个学生,智育不好,很有可能是一件废品;德育不好,必将是一件危险品。”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如果有德无才,不能成就事业,但是有才无德,虽然有能力和才干,却因自私自利,缺乏美德的规范,有的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甚至做出祸国殃民、伤天害理的事情,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首要环节,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一、培养一代品格优秀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事业伟大而艰巨,需要一代一代品格优秀的人才,尤其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要发展我们的事业,更需要高品格的人才。 优秀品格的培养和知识才能的培养相辅相承,而品格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决定性导向作用。一个学生有了正确的志向,就能够发挥才干;反之,即使是身怀绝技,也可能走向反面。所以,古今中外的统治者都根据自己的意志把品格培养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 美国的西点军校学习我们的雷锋精神,为什么?为的是培养学员的品格,使他们具有战斗力:英国的“伊顿公学”是一所贵族学校,却偏偏要办在一个古城堡里,没有自来水,学生吃水自己挑;没有空调,就一切从简。为什么?为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将来用做国家的栋梁。我们的革命队伍,靠井岗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发扬光大,形成了为着一个崇高目标,克己奉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优秀品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现在虽然不是西点军校,不是“伊顿公学”,也已不是井冈山、延安时期,但是,培养一代优秀品格的新人,去迎接新的挑战,却仍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优秀品质是通过磨练渐渐形成的 优秀品格要通过内在体验和外在感应互动以及它们的循环反复过程而形成,正如我们常说的:千锤百炼方成钢。我们的责任就是设计体验环境,抓住体验机遇,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并将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有位同学家中发生变故,思想波动大,一度产生辍学的想法,我知道后几乎天天找他谈心,让他放下思想包袱,首先不谈成绩,谈他在家中的地位,应担负的责任,慢慢的这位同学思想有了改变,在这个基础上我鼓励他寻找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与其家长经常沟通,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帮他作出调整,慢慢的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经过半学期的努力,成绩直线上升,最后考上了重点高中。这位同学的明显变化说明引导不能单凭主观愿望,要适合规律要求,方能奏效。 三、培养品格要思想教育和制度规范相结合 虽然思想教育是根本性的,但制度规范带有稳定性、强制性特点,两者不可缺一。学生进入学校,在生活秩序上、学习习惯上、思想品格上要转好几个“弯子”,教育环境变化后,要求也跟着变化。根据这一动态和学校规章,结合本班实际,制定了一些班级制度是极有必要的。它能使全班的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监督有具体依据,形成全班互动的气氛,班级工作能较快进入了良性循环。 制度的建立为教育提供了依据,教育的深入为制度的贯彻提供了保证,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围绕优秀品格的培养,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落实配套制度的过程又是深入思想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的品格起着关键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四、不遗余力进行班集体建设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树立优良的班风,学风对我们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班风是学生在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良好的班风,既能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生活的环境,又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在思想觉悟,道德面貌上受到积极地影

中职生的创新创业故事

中职生的创新创业故事 与500多个高校创新团队PK 王一汀团队成功了!就在获奖名单公布的那一刻,赵振铎和他的4 个学生喜出望外,他们庆幸8个多月创新创业所付出的汗水没有白流,庆幸一直以来坚信“ICAN”! 做给奶奶的礼物 参赛作品电动自助购物车是王一汀做给奶奶的礼物。 今年3月份,当王一汀看到年过六旬的奶奶买菜回来吃力地爬楼 梯时,突发奇想:要是奶奶有一辆能上下楼梯的购物车就好了。可是, 她上网查了很久都没有找到。 现实中没有,可以自己发明制造啊!王一汀随即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老师赵振铎。赵振铎非常支持,鼓励她着手实施,由王一汀等4名年 轻人组成的创业团队的创新梦想由此点燃。 斩获特等奖的电动自助购物车,就这样诞生了。 技能人才的“梦工厂” 临近采访结束,赵振铎老师欣喜地告诉大家,目前已有企业前来商讨电动自助购物车投产事宜,而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在第九届国 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中另外一件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智能语 音导盲杖”,也成功找到了合作企业。 开店?十字绣? 此时的杨佩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的微笑,还俏皮地伸了一下舌头,她肯定地说:“是别人买我的。” 主要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心翼翼地问,如果愿意的话,能否说一下双臂是怎么了?杨佩流下了泪水,九岁那年,小杨佩不小

心拉了变压器的斜拉线,不幸被电到,等醒来的时候她已然躺在了 泪流满面的妈妈的怀里。 命运就在这一瞬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截肢对于一个还没有开始绚丽人生的小女孩来说,意味着什么?当杨佩选择绝路的时候,被 妈妈发现,妈妈痛苦地说,你有没有想过你要是死了,妈妈该怎么办? 小杨佩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学会独立,于是她开始学着自己料理生活,并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她坚信她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 别人能做到的,她经过不断地实践,反复地训练,也一样能够做到。 于是,她开始试着在家里洗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女孩爱美的天性,还使她学会了梳妆打扮。 因为不能再回到学校上学,杨佩每次看到电视的时候,总是看着屏幕一个字一个字的识记,慢慢地她也能够看一些书籍,通过看书 对外面美好的世界有了不止一次的向往。 可是,在家里她总是被父母照顾着,每看到她做事情吃力的样子,他们总忍不住要跑过去帮忙。本来自己多坚持一下就能做到的事情,反而半途而废。 那一天,小杨佩有了和母亲的第一次争吵。杨佩为了让自己的脚变得更加灵活有力,她决定要练习十字绣的技艺。这对于一个普通 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困难的,可是对于没有双手的杨佩,那是一 个非常大的挑战。 对此,母亲坚决反对,她总是怕杨佩受伤害,不停地唠叨着,万一你扎到怎么办?线绳扯不出来,绊倒自己怎么办?其实,让他真正 害怕的是这么精细的活儿,杨佩做不到的话,肯定会受到打击,万 一因此而萎靡不振,那就麻烦了。 可是杨佩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她大嚷着,难道你能跟我一辈子吗?一句话直戳母亲心窝,两人相拥而泣。 然而,上帝的确是公平的,他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最终杨佩学会了绣十宛绣,并且非常熟练灵活。

[关于,中职,学校,其他论文文档]关于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

关于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 ”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中职生普遍缺少社会实践和锻炼的问题,对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参加创业活动,提升学生关键能力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中职生 学生季某某,中专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可第二年9月,又见她在学校读书,怎么回事?短短一年,她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社会竞争的残酷、竞争力不强的痛苦、创业的艰难等,于是她迫切地又回到了学校……再次拿起书本的她判若两人,用一年的刻苦努力换来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中职生最缺乏的恐怕就是她这样在校外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毕业后踏上社会就是人生创业的开始,所以中职生有必要在校就接受创业教育、参加创业锻炼。 中职学校应重视创业教育 现在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才刚起步,基本处于无计划、无指导、散漫的发展阶段,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锻炼,把它作为一件实事来抓。 中职学校应重视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逐步加强对学生创业问题的研究学校犹如社会的缩影,虽然没有现实社会的“险恶、残酷”,但绝对要舍弃简单纯真的思维方式,要让学生逐渐成熟起来。学生多一份睿智,人生道路上就会少走些弯路。要让学生懂得:学业是基础,创业是深入。在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后,学校应认真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利用学校平台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尽早得到创业磨砺。 学校应加强创业引导中职生可塑性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是否创业,关键在于学校的引导。学校应该让学生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清楚创业的前提是具备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以及创业必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等。使学生明白,通过创业锻炼,把理论用于实践,不管成功与否,都能够认清自己的优劣势,为下一阶段学习定好方向,并能够直接体会创业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初步了解现代职业人的甜酸苦辣。创业锻炼,还能使学生体会到企业的领导或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创业精神、经济头脑、纪律观念等,为他们将来真正踏上社会积累宝贵的经验和阅历。 让学生感受到在校进行创业锻炼的优势学生在校内可依据自己的实力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创业,不管规模大小,只要亲自去做,无论成功与否,都是锻炼。只要在历练中得到千金难买的经验和教训,在日后的创业道路上能够再接再厉,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一方面,学生在校创业的投入一般不大,即便失败了,也仅是一次失败经历,并不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学生创业的项目应该是专业对口、技术含量比

对中职学生创业教育的一点做法

对中职学生创业教育的一点做法 发表时间:2012-05-15T14:49:57.483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仟[导读] 针对中职学生阅历浅、年龄小的特点,要注重案例教学。 王仟(民乐职教中心甘肃张掖734500) 摘要:建立“五位一体”、“三线配合”的教育体系和“三创(创造、创业、创新)”教学机制,加强创业素质训练,进行创业能力训练。关键词:构建体系培养素质建立机制加强训练 创业教育是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提高素质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对中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围绕培养目标整体设计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有效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模式。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五位一体”、“三线配合”是我校在创业教育中建立的一种教育体系。 “五位一体”是年级组、团委、教务处、专业科、就业指导办公室齐抓共管,既分工明确,又协调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线配合”是指教学线(教务处——专业科——教研室——任课教师)、学管线(校学生会———专业科——班主任)和团组织线(学校团委——班级团支部)相互配合。同时,要保证教育内容的确定性和针对性,即根据不同年级的需要,确定程度不同的教育内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形成渐进式的教育内容。在教育形式上以一年的自然日为循环,根据重点节假日等,安排适当的活动。这些活动周而复始,每年形成一个循环,以保证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活动来实现。在创业教育体系设计中,我们将创业教育融进这些活动中,不仅丰富了活动形式的内涵,也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培养创业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者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自2006年,我们在中职学生中就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并成立了心理咨询小组,对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治疗,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创业教育开展以来,通过举办讲座、创业和就业专题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了解了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懂得了心理健康对创业和成才的重要意义,学会了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三创(创造、创业、创新)”教学机制 为了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开展创业教育,自1997年,我们在部分班级先后开设了《创造学》、《创业成功学》等选修课进行教学试点,而且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和训练方法。 如:我们运用《创业成功学》理论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训练,制定模拟创业计划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专门对学生进行了“残酷训练”。 经过创业训练的学生,在校期间就比同龄人显得自信、成熟,处理问题的手法也比较老练。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更能适应工作压力,取得良好的业绩。 四、加强创业素质训练 可通过“三自”实践、“企校联合育人”和“第二课堂”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创业素质训练。 “三自”实践周是指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基点,以劳动教育课为载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导,形式上强化自我管理,机制上注重规范系统的原则,将学生的德育工作和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管理教育形式。我校自2006年实施以来,不仅创造了整洁、卫生的校园环境,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收到了课堂上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经过几年的实践,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和规范的活动体系,它融劳动、管理、服务、文明礼貌教育于一体,是拓宽德育渠道、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企校联合育人”就是企业和学校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增加创业活动的技术和职业感性基础。 课堂教育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主渠道,第二课堂活动则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要求同学们做到“四会”,即会读书、会做事、会健身、会做人。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校成立了众多学生社团,如“青年通讯社”、“艺术联合社”、“舞蹈队”等;为学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青年文化节”、“金秋联谊周”和各类球赛等。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我们鼓励学生获取各种技能证书,并利用第二课堂时间,通过举办各种免费辅导班,为学生提供帮助。 五、进行创业能力训练 在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就业后创业的发展意识,和鼓励个人创业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我们提出“以出口拉动入口”的指导方针,并专门成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 我们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业技巧培训、举办模拟人才市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了“先就业,后成才”、“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创业”的观念,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同时,学校不断加大就业推荐力度,积极占领社会市场,目前已与全国几十家企业和中介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年我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 六、注重案例教学 针对中职学生阅历浅、年龄小的特点,要注重案例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创业成功的道理和掌握创业技能,我们注意搜集了中原油田、河北省、华北油田及我校中职学生创业成功的近百份案例,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增加感性认识,从别人活生生的创业事实的直观解析,了解别人发现创业机会、解决创业问题的过程,探讨其中的成败得失,在间接经验的体会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得出理性的认识,增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在他们今后的创业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筹备建立成功就业创业的案例库,使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亲爱的各位同学: 您好,为了解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现需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学生提供支撑。因此,您的支持非常重要,请您认真如实填写,我们会对您的信息予以保密,衷心地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1.请问您就读的专业: A.计算机应用 B.汽车制造与维修 C.数控技术 D.机电技术 E.模具制造 F.学前教育 G.服装设计 H.形象设计 I.财会 2.您的性别:A.男 B.女 3.您目前是几年级?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4.您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态度是? A.感兴趣并期待参与 B. 感兴趣但是担心表现不好 C.不感兴趣 5.您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 A.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 B. 有点儿印象但无法表达清楚 C. 不清楚 6.您是如何了解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信息及活动? A. 因兴趣浓厚,自己主动获取信息 B. 通过学校或老师通知 C. 从学校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宣传中得知 D. 课堂上老师介绍 E. 没了解过,不确定 7.您主要接触过哪些类型的创新创业教师? A.本校专业课教师兼创新创业课教师 B.创新创业专职教师 C.学校外聘导师 8.在学校开展的以下几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形式,您最喜欢哪几种? A.理论知识讲授课 B. 活动实践课(如企业实践或在校内开展生产性实践训练)

C. 讨论或座谈会形式 D. 竞赛形式(如技能大赛) 9. 您认为学校的养成教育对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有帮助吗? A.有帮助,有利于改变以往的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责任意识较为淡薄的情况,从而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B.没有作用,“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10.您知道身边有同学参与过哪些学校实践平台?(可多选) A.信息工程系的创客空间 B.汽车工程系的奥铃工厂企业实践 C.电气工程系的辰榜校内生产性实训 D.一个也不了解 11.您参加过哪些创新创业活动? A.创新创业相关课程 B.创新创业培训讲座 C.创新创业竞赛 D.创新创业项目实践 E.未参加过相关活动 12.您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可多选) A.想通过项目实践提升自己在真实工作岗位中的能力 B.积累经验 C.个人兴趣爱好 D.未参加 13.您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A.达到 B.基本达到 C.未达到 14.您认为在项目实践中对自己帮助较大的参与者是? A.企业技术骨干 B.学校专业实习指导教师 C.同学讨论 D.其他 15.您希望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方式是? (可多选) A.专业的理论性教育师资团队指导 B.实战经验丰富的师资带领实践 C.帮助项目落地政策 D.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E.设立创新创业激励基金 再次感谢您的热情参与!

创新创业课论文(2)

创新创业课论文题目:众筹的法律和财务风险 院系:会计学院 专业:审计学 班级:13级 0 4 班 姓名: 学号: 兰州财经大学 2016 年 4月

众筹的法律和财务风险 摘要 众筹作为创业投资的新模式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个层面对众筹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的法律和财务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众筹建设者、众筹参与者分析所面临的法律和财务安全问题。众筹在中国像所有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众筹平台、筹资人和出资人所面临不同问题的解决是保持众筹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但是这是个艰难的过程,尤其是面临法律和财务风险这两大问题。众筹平台的建设过程是全新的资本市场底层结构重构过程,考察国内外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不难发现风险可能存在于众筹的各个环节当中。世界银行2013年发布的《众筹在发展中国家》报告中,提示了众筹平台可能面临的几类主要风险,包括筹资人经营破产、投资者成熟度、欺诈行为、洗钱等。这些风险也是传统融资渠道面临的风险。筹资人经营破产的风险是任何企业投资都要面临的主要风险。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知道,投资于种子期和创建初期的公司,比起投资于具有收入历史、成熟的管理团队和适当的经营结构的后期公司风险要高。发达国家公开的有效数据显示,高达50% 的新创公司将会在五年内破产。潜在的众筹投资者,需要借助于这类文件来了解这些风险以及缺乏担保、流动性约束等陷阱。除了简易或正规的信息披露之外,使用众筹平台或可信任的第三方提供的健全的、容易掌握的投资者培训工具都是可用的应对风险的常规办法。投资者在投资方面的成熟度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众筹投资的风险。 关键词:众筹;财务;法律;风险 众筹:又称群众募资(英语:Crowdfunding),又称群众集资、公众集资或群募;中国地区多简称众筹、群众筹资。指透过网际网路展示、宣传计画内容、原生设计与创意作品,并与大众解释让此作品量产或实现的计画。有兴趣支持、参与及购买的群众,可借由“赞助”的方式,让此计画、设计或梦想实现。在一定

最新中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授课教案:创业(公共基础类)德育

中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21中职教材)授课教案 日照市高级技工学校课时授课计划(首页) 编号17 课程就业与创业指导班级授课日期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资源教材学时 2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创业的途径和创业所必备的素质 技能目标:明确创业的基本步骤 情感目标:正确运用创业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 第十章 1、选择创业方向和项目 2、编写创业计划书 3、进行企业登记 4、创建小企业 5、创业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5分钟10分钟5分钟45分钟组织教学 一、复习旧课 如何规避融资风险 二、导入新课 老师与同学讨论问题 某同学,护理专业四年毕业后,在护理实践中,产生了强烈的创业欲望, 几经考虑,他初步有了创业设想。然而却感到很茫然,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创业 设想,需要经过怎样的途径,采取什么办法、手段去实施,在实现创业设想的 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他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彷徨和无助。 三、讲授新课 目标展示与认定 知识目标:了解创业的途径和创业所必备的素质 技能目标:明确创业的基本步骤 情感目标:正确运用创业方法和技巧 第十章创业的基本步骤 第一节选择创业方向和项目 一、选择创业的方向 思路一:薄利多销 思路二:凸显个性 思路三:选择健康 思路四:情倾女性 思路五:投资教育 二、确定创业项目 如何确定创业项目,特别是对于那些从来就没有创业经验的人来说,这确 实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选择错误就意味着导致创业失败。判断一个创业 项目能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准是看这个项目是否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有没有区 别于其他项目的特点。 (一)选定项目的原则 市场原则 效益原则 产业政策原则 资源优势原则 技术优势原则 提问 讨论 讲述 提问 讨论 板书 图例 讲授 讲授 图示 讨论

开题报告样本:县域推进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

县域推进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 实践研究 象山县教育局课题组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课题组成员 顾问:方展画(浙江省教科院院长) 陈鸿洋(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处长) 俞冬伟(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主任) 沈海驯(宁波市教科所所长) 组长:何将常(象山县教育局副局长) 副组长:陈立红(象山县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 应必谦(象山县教科研中心职成教处主任) 执笔:张再生(象山县教育局职成教科科员) 组员:赖国爱(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 韩晓东(象山县技工学校校长) 杨冬德(宁波海洋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宋厘国(象山县爵溪职业高级中学校长) 2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二)基于县域产业经济和社会民生的实际需求(三)基于我县职业教育探索发展历程的最终追求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课题的实施 (一)整体设计,分段持续推进 1.整体设计区域性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策略 2.分块推进各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二)行政驱动强势有序推进 1.宣传发动,营造舆论导向 2.政策拉动,保障顺利开展 (三)开发课程,扎实有效推进 1.明确目标,树立大课程体系理念 2.理清思路,创建基础性课程体系 (四)研训引领,科学有效推进 1.内练内功,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2.外联企业,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五)县校一体,形式多样推进 1.面向区域,全面开展基础建设 2.立足校本,自主发展特色项目 七、角色定位及研究步骤 八、成果展示方式 九、参考文献 3

县域推进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 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要求,创业是时代的要求,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发家之道、强国之源。教育现代化的最根本目标是要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大写的“现代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市场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不但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创新创业”的职业素养。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要紧扣市场需求,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党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基于县域产业经济和社会民生的实际需求 随着象山港大桥的开通,象山两区建设的启动、产业经济的升级转型发展大气候下,象山县政府提出“对接大桥,发展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新定位——加快建设“四大区”宁波大都市滨海特色新区、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长三角金色港湾休闲区、国家海洋文化与生态保护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产业人才,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人才。 象山人民历来具有开拓创新、自主创业的优良传统,以海为伍的象山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基因和特征,如今象山民营企业家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代表性的例子有“在中南海的爵溪的民营企业家”、“在上海的大徐、定山(泥水匠)建筑老板”、在广交会茅洋的(木匠)家具批发商、“海陆两栖的石浦船老大,”等等。浓厚的家族创业传统对下一代的潜移默化,并希望下一代有创业接班人、事业的继承人和产业的开拓者。 (三)基于我县职业教育探索发展历程的最终追求 象山职业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条探索之路,前进之路,创新之路。 4

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八仙筒学区中心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及省、州、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新建,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用文化和环境育人,力争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优良,学生习惯良好,学生品质高尚”的地区先进学校。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积极争取校舍新建,进行校园改造,增加设施、设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园林化校园”,创建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德育内容、德育活动的方向。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走主课题统摄下的小课题研究的道路,重点做好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整体推进各级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