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化_变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

城市化_变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

城市化_变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
城市化_变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

2002年1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an .2002

 第1期Academic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 hilosophy and So cial Science )N o .1 

收稿日期:2001-05-20

作者简介:方心清(1959— ),女,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研究员。

城市化:变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

方心清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苏南京210024)

摘 要:要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真正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迈进,除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一重要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让已经流动起来的、日趋成熟了的,并已成为城市经济建设一分子的“准市民”,从根本上实现职业与身份的转变,即变当前的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社会不断进步,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城市化;现代化;人口流动;人口转移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2)01-0022-06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市化自然而然地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城市化不仅是工业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国民经济G DP 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有效途径,更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有效途径。中国的经济要想达到现代化国家的水平,要甩掉落后的帽子,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大幅度地减少农业人口,扩大非农业就业人数,通过城市化这个经济增长的轴心使我国农民的人数,从现在占人口总数的75%降低到20%~25%。也就是说,我国要从根本上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发生变化,就必须让一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职业转换的同时,投入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中去,在现代文明、城市文明、工业文明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因素。正像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来压缩农业人口一样,如今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左右,而他们还有农产品可以出口;日本从事农业的人口只有15%~20%;而我国的台湾地区也只有2%[1]。因此,要想使我国的现代化能深入下去,就必须注重

对庞大的农民群体的改造,更要得到农民们的支持,这是发达国家曾走过的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事。

一、城市化是实现人口转移的有效途径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也是促进工业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繁荣的强大动力。城市化不仅能促进城镇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带动相关产业。按联合国推荐的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所占比例的下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9%~15%、GDP 的3%~5%,据此推算,今后我国每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数千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有效需求,它不仅能拉动经济增长,更能创造条件让一批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来,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的劳动。据专家测算,城市化串与第三产业的合理比值应在0.8~1.5之间,即工业化作为城市化的第一动力,其功能主要是完成“量上的扩张”,而城市化在“质方面的进步”则主要靠第三产业的后续动力,在满足一定的城镇人口规模的条件下,扩大就业市场,带动终极消费[2]。也就是说,工业化首先推

动就业流动,就业流动又必然导致人口迁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具有因果联系的,这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早已被证实。然而,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正如学术界所概括的:一是乡村工业化尚未形成新的城市聚居区;二是现有城市没能认真考虑如何容纳迁移就业农民工问题[3]。因此,我们认为加快城市化的建设已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关键的一步,是推进城镇体系升级、乡镇工业升级换代的有利时机,也是继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大变革。它可以让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劳动力过于密集的状况得到改善,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释放出来,积极投入到城市建设或新型的小城镇建设中去,争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调动广大农民从事非农业劳动的积极性,并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人在城市中“准市民”的生活状态,或是在小城镇“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村工业化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解决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不公平竞争所带来隐患的有效途径,尤其在解决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城市与农村分割的矛盾方面,城市化能够从根本上打破原来较为固化、封闭的社会经济结构,“松动”原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格局,激发农民职业流动的意识,改变他们以往的从业观念,通过竞争进行重新选择、重新定位,让农民有机会到新型的社会氛围———城、镇中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大规模“民工潮”长久不衰的事实说明,城市不是不需要外来工,而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太缓慢或严重滞后。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通过城市化来解决人口转移问题?当然,在农村改革中,“离乡不离土”的乡镇企业也曾发挥过极大的作用,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促进了乡村工业化水平,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转移了部分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低水平、低产出、高能耗的重复生产,加之城市二手设备大量流入乡村,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据统计,1978至1984年乡镇企业购买城市二手设备的比重达35%~40%,总额约在120~155亿元。1985年又高达35亿元,而这些设备中约40%属于重污染、高耗能设备,使我们乡村建设进入了“污染下乡,产品进城”的怪圈[4],更重要的是还使国家和社会在环境、资源、土地、资金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完善大型城市、扩大中型城市、发展小型城市,及开发小城镇建设等多元并举来实现我国农业剩余人口的顺利转移,并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人对进城农民的排斥观念,变流动的无序性和城市就业市场中表现出的“集体排他”性为积极的因素,让全体公民能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为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今天当我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农村社会向多元化社会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单一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时候[5],农村流动人口的出现,城市规模的扩大,小城镇的建设,使我们多年遗留下来的农业人口问题的解决出现了转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人口也从农村涌入城、镇地区,这预示着过去封闭的城乡关系格局已经开始动摇,“农民工人作为中国社会结构分化所产生的一个新的要素,进一步地引起社会结构的分化,这就是在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这两大块中产生出一个越来越大的中间层,使得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分离状态开始不断地接近和交融。”“农民工人在城乡之间的社会结构性大流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矢量,成为一种推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的巨大动力。”[6]工业化特别是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在我们的农民队伍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分层,即“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人阶层、雇佣工人阶层、智力型职业阶层、个体工商户与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7]可以这么说,形式多样的人口流动,使我们的城市化走上了一条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之路。工业化把我们的社会带入了一个耐用消费品阶段,但从人口结构来看我们仍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即大多数人还没能进城成为消费者。不解决这个城镇与农业人口3:7、工农业产值7:3的比例“倒挂”问题,不改变这种传统的落后的耕作方式,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所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我们的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善。因此要改变中国农民群体的现状,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相当一部分农民加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成为城镇二、三产业中的新鲜血液,来活跃城乡市场,让年轻的农民工队伍在工业化中成为最活跃的,最有激情的力量。深圳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善待“外来工”让他们成为流入地的“利益相关者”,让他们成为带动流出地经济发展的重要

力量,这是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兴旺发达的基础。打开城市的大门,打破“城乡分治,一国二策”的二元社会结构,让农民们流动到城市一起来参与竞争、参与建设,让农民甩掉“准市民”、“准职工”的帽子,让人口有序地转移,这是我们面对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整个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步骤。

二、人口流动的形成为人口转移

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出现,使农村出现了一个独特的“挣工资阶层”,这一阶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传统的家庭关系和家庭伦理,并使农村的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

首先是农民的社会流动和分化开始出现,并分离出了一个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民工人”阶层,或者说是分离出了多种新的职业群体———像农民企业家、建筑承包商、乡镇企业工人、服务工、商贩、营销员等,使人力资源实现有效的配置成为可能,并带动了其它社会资源的流动和有效配置。通过分析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我们粗略地判断,在全国5亿多农业劳动力中,至少有三分之一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根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1994年和1997年两次对全国38个县(市)的1224万农村劳动力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伴随改革开放以来几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已形成了开发农业、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的格局。其分布状况是:3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留在农业的劳动力占56.3%,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占31.5%,出外就业的占16.2%,留在农业的劳动力又存在着常年在农田作业的和富余的劳动力,分别占35%和21%。[8]农民的队伍在缩小,原本相对不足的工人队伍,包括社会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在稳步增长,这是符合社会进步与发展潮流的,它的出现也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工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农村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到来,以及农业人口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打破了城乡之间的壁垒,校正了原本不公平的体制划分,形成了新体制雏形,推出了一个较为温和的人口疏导的新模式。流动冲破了地域、城乡的限制,拓宽了农村的就业空间,增加了农民的家庭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融集了部分资金,流动也使农民们拓展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发展了社会关系,更新了观念,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同时也为他们今后在城镇或回乡村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年轻人在现代文明、城市文明的熏陶中所发生的文化素养的提高,这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改变和文化的交流,在流动的步伐向转移迈进的时候,我们将逐渐远离等级、特权和宿命,向自由、公平和平等靠近。

再次,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打破了人才受地域和单位的限制,为各类人才的流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9]从全国来看,民工流动创造了一个最活跃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流动促进了城乡关系改善,也有利于劳动者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生存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社会分化就是中国农民的分化,而农民的最大分化就是分化出了一个独特的人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人阶层,应该说农民工人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显著特色,农民工人的存在和发展,它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未来”[6],不论“身份”高低,只要有能力,就能找到适合你的工作,市场机会与就业能力已是一种直接的结合。可以说,一个“国家垄断就业市场和经济活动空间的时代结束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多样化的经济活动和就业时代”。[10]“民工潮”的出现与形成告诉我们,这是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要,也是一种劳动力短缺的一个现实反应。它表明城镇中的二、三产业尚待补充,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还需要有生力军来充实。而民工大军融入市场,不仅在经济层面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的制度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今天,农民工人在城市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劳动力,更是一个社会成员,不少农民在城镇市场的磨炼、摔打中,在商品经济的浪潮里,炼就了一身善经营、懂管理、有生存技能的本领。尤其在现代文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熏陶下,在团队作业的群体里,他们学会了许多工作技能。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大多有较强的公关交际能力。同时外出就业的历史也使他们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汲取了大量的信息,加上血缘、地缘、亲情关系,使他们有了一定的团队精神和约束力。此外,流动本身对农民内在素质的提高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农民的价值观念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由于他们在非农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已经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他们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阶层而存在,这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农民转变的必然趋势。”[6](P235)据《都市文化报》2001年2月22日报道,“中国目前有流动人口8000万,其中青年6000万,平均年龄23.4岁。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工潮'堪称是一次`青年大迁徙'”。这是一股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是市民与农民之间的一个“准市民”群体,是城乡之间沟通融合的桥梁。应该说,这些已适应市场、又有生存能力的农村“精英”,进城后不仅不会给城市社会造成负担,反而为繁荣城市市场注入了活力。因此,我们认为大规模流动人口格局的形成,已为农业人口转移的实现打下了基石,并为农民与城市居民在相互认同的心理承受力方面铺垫了一个缓冲带,政府应当顺应这个潮流,抓住这个时机,变过去人口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在消除歧视政策的同时,步入从人口流动逐步向人口转移顺利过渡的科学管理阶段。

然而,在肯定农民工人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与拉动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大量无序盲目的流动也会扰乱或冲击我们的社会秩序。诸如,不少人的短期或短视行为,只是为了争钱,而缺乏长期的打算与规划;农民工人身份边界不清,且经常变动而成为一个难以管理的群体;各城市对进城农民的排斥状况,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给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竞争进入城市所造成的阻碍不仅来自于形式和内容上,更主要的是给了“准市民”们以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尽管这种压力有主客观原因,但对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而言,许多地方性的土政策、规定和无权享受地方政府所给予的各种福利条件,也容易使他们产生不公平、不公正感,这本身也是一个不安定因素的滋生源。流动人口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流动问题,它牵动着整合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因为流动的张力毕竟是收入差造成的,毕竟是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如果我们的政府不能及时地拿出相应的制度、措施,不加强对社会流动的合理疏导、宏观调控,不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社会发展只是一味地向“农民工人们”索取青春年华,而没能担当起对农民工人今后的前途应负的责任,那么,离开土地和家乡的人,便会进入一种权益“双重失缺”的境地,加之外出创业的历程又使他们进入了另一个生活圈,而很难适应农业生产,变成了一个“双向的边缘人”。这是与整个社会利益相关的事。也就是说,倘若流动人口不能成为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就业人口,而是一种临时性的或阶段性的流动人口,则这种“候鸟型”循环流动长此以往必然会带来社会不安定。无希望或迷失目标的心理,以挣小钱为目的的短视行为还会导致犯罪,甚至引发一些城乡关系对立与不协调的现象,使他们成为城市中的“另类”而显得不相适应。这也是目前我国容易出现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使人口流动成为加速城市化建设的有利因素。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把人口转移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建立起农民工人这部分边缘市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打破原有的二元社会格局,真正使流入地所需要的外来人口融入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并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整合。

三、实现人口转移应该采取的可行性措施

如前所述,继改革开放及农村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已经形成。据公安部测算,我国目前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已有9000多万人,加上一部分在本地乡镇就业的,这些离开故土到城镇从事非农职业但仍持着“农业户口”的人数,总量达一亿以上。客观地说,人口流动确实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以民工队伍日益成熟,文明程度明显改善,纪律性正在加强,人的素质、技能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主觉悟在增强等等昭示人们,流动人口给城乡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他们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一笔巨大资源。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盲目流动,供大于求以及素质低下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形成了一个需要长期予以关注、关爱的弱势群体。因此,如何建构相应的机制,来规范和引导人口流动向人口转移的有序进行,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实情,以积极的态度把已分离到非农产业,并成为社会经济组成部分的流动人口转移到城镇来,最终实现身份的转变,这是一个中国社会能不能平稳发展,经济能不能平稳运行,现代化能不能实现的重要问题。也就是说,是否能通过各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齐上阵的方式,制定符合国情、适应地域需要的政策措施,制定“准市民”、“准职工”向城市就近转移的具体标准,打破就业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加大教育培训,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从人口流动向人口转移分段进行的管理制

度创新。

(一)在小城镇建设发展方面

应以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利用好小城镇原有的工业基础与资源优势,利用小城镇城乡结合交汇点的优势,创造条件更好地接受和消化城市经济的辐射,形成城乡的区域分工协作,扩大乡镇工业发展的规模效应,扩散城市工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小城镇成为周边地区的信息中心、商品流通中心、贸易中心,成为开发养殖业、开发绿色食品的基地。让农民在建设中就业,在“造城”中获益,在就近吸纳和转移劳动力中降低转移成本和风险。正如陆学艺先生所说:“按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水平,有1.5亿劳动力就可以保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社会的需求”[11],但如果我们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涌入城市,在有限的吸纳空间中寻找住处和工作,挖掘财富,也必然会引发城市资源的危机,因此,创造条件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有序地向小城镇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减缓大中城市的人口及就业压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对乡镇企业的农民工人或集中生产的个体企业,应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过去那种“乡办企业办在乡,村办企业办在村,户办企业办在家”小规模、分散生产的状况。改变城乡人口级差太大的局面,让小城镇成为人口转移的过渡带。要下活人口这盘棋,必须做活两点:一是发展小城镇,缩减地域间的差距,使人口流,化密为稀[12](P378),让小城镇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以县城为重要主体,中心镇为依托,发展特色经济,突出产业聚合,带动劳动力转移,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系列加工,层层增值,良性循环的产业化生产;在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中,开发“三产”资源,逐步把乡镇企业吸引到小城镇来,使过去分散在乡村的农民工人转变成为城镇居民。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鼓励外出民工返乡、返镇创业的优惠政策,利用外出民工的资金、信息、经验来促进当地小城镇的发展,以积聚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量与辐射功能,提高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第二,改变农民工人兼职性的特征,让以非农职业为生的人脱掉“半转移”或“季节性转移”的帽子。从农村人口,农村企业,农村优质生产要素出发,逐步实现农民工人从兼业向专业的转移。此外,地方政府还应很好地规划小城镇发展的目标,做好选点工作,以形成产业布局,产业特色,通过创办符合小城镇发展需要的人才培训班,以提高农民工人的素质,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做好长期打算、长期规划,鼓励他们从根本上脱离农业。第三,在实现人口转移的同时,实现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出一条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合理流转的途径,明确土地流转的管理方式,鼓励农民转让土地承包权,使耕地真正流入种田能手的手中,以发展农业适度经营。另一方面,通过“以土地换保障”的方式,规范土地补偿,让新的经营者通过支付一定数量的“转包费”收购原土地承包者的承包地及住宅地,或由村集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回收土地,进行重新转包,以确保转移户的社会保险基金。让离土又离乡的农民真正脱离农业“母体”,在改变身份、职业的同时,甩开对土地的依赖心理,依靠自己的技能、能力、经验,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反过来,地方政府对离开农业用地的人所退出的土地,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严格地价政策,以切实保护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利益[6](P237~238),从而降低共享资源成本。

(二)在大中小城市发展方面

首要的问题是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建立以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和以职业划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制度,变户口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逐步淡化户籍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实行用工制度与户籍制度弹性挂钩;加速实行证件化管理,用居民身份证、公民出生证替代户籍管理;改用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控制手段调节人口迁移[13];建立符合国情的劳动力转移制度,让有条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率先向城镇转移;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全体公民在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享有公平待遇,完善生活服务体制,把在城市已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人纳入到城市的体系中来,真正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是让已经吸纳或有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中小城市,成为转移农村剩余人口的又一个载体。以城市社区管理为依托,按照“居住地优先”的原则,通过合法形式让生活较为固定,已购买、有继承权、有能力长期租赁或由雇主长期提供的,拥有较固定住宅的人进入流入地,成为该地的市民。如深圳,过去只有一个31万人的农业社会,现在变成了拥有700多万人的现代化的初具规模的大都市。倘若我们现在要“驱逐”这大量

的外来人口,那么深圳将会是什么样?倘若我们要从各大中城市中“驱逐”走这庞大的“服务大军”,难道你不会感到生活不便吗?其实在城市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已经离不开他们,他们也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是把已在同一城镇中较稳定就业多年的,有一定经济来源的,且生活相对稳定,有一定业务技能、专业特长、经营手段、服务经验的,能适应城市社会、经济生活需要的人,纳入管理范围;让没有犯罪记录的,有法律意识,懂得合法经营,能依靠勤劳致富的人率先成为接纳对象;放宽政策限制,降低流入“门槛”,本着“以人为本”的平等精神,按居住地和就业地管理政策,建立人人平等的劳动者就业制度,让转入人口享有与城市市民同样的生活权、情感享有权、安居乐业权、就业权和社会福利保障权。在切实维护全体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让全体劳动者自觉地遵纪守法,理顺城乡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经济关系,创造条件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成为流入地的“预备役”市民,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新型的市民社会。三是向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流动资金、管理经验或能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敞开大门,让他们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新的增长点。各级政府应为有一定管理水平、经营经验、创业精神、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创造条件,提供场所,让他们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能带领一帮人共同创业、共同致富。此外,对在城市工作多年,购买养老保险在十年以上的,并已拥有养老金的人,可放宽政策,允许他们拥有落户权。四是流入地应利用城市教育文化优势,努力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工作,尤其是对将被转移的劳动力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或转移前的岗前培训,包括对他们的子女进行人力资本的教育投入。在提高农民工人整体素质、公民意识的基础上,把经过考核,并获得一定级别技能证书的人吸纳到城市中来。同时再教给他们一些发展技能,扩大他们的就业能力,创造条件使他们变成具有流动与转移价值的人力资源,成为能适应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新移民”,这是符合城市化发展“自然历史过程”规律和要求的。

总之,必须对数以亿计的农业剩余人口“开流”,让他们有条件到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实现非农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只有让已经取得独立经济地位的原农业人口从“预备役”市民向市民的逐步转移,才能使得农民不可能一下子都涌入城市来。反过来,让已经在城镇中就业的,来自农村的劳动者为转移对象,不仅不会增加对城市现有公共设施的压力,而且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符合现实客观实际,还可以形成一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让来自农村的劳动者看到前途,看到奔头:只要勤勉劳动、努力工作、遵纪守法,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努力参与市场竞争,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而经过这一具有活力的巨大社会群体的不断奋斗,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并有力地推动我们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五常.张五常眼中的中国问题[J].领导文萃,2001,(2).

[2]张二震等.城市化: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J].江苏社会科学,2001,(2).

[3]袁亚愚.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7,(6).

[4]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三种表现[J].江苏社会科学,2001,(3).

[5]陆学艺等.中国社会发展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6]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和中国农民工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8]中华工商时报[N].1998-10-28.

[9]刘志贤.户籍管理将走向人口管理[J].21世纪,2000,(2).

[10]王春光.中国阶层结构变迁区社会关注[J].领导文萃,2000,(10).

[11]本刊记者.目前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和任务陆学艺访谈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1).

[1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9卷[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

[13]丁水木.用经济手段调节人口流向[J].21世纪,2000,(2).

(责任编辑:郑亚楠)

城市化和人口迁移

城市化和人口迁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当今各国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人口在推力与拉力的作用下.采取直接转移或间接转移的形式.按照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贫穷地区向发达地区,乡村向城市迁移流动的规律不断迁移流动.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迁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人口迁移增加了城市劳动力供给、促进了人力资源集中,就业和创业的增加进一步吸引了投资,增加了消费,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乘数式连锁性的推动,下面我们从劳动力资源角度探讨常住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②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 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引起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为获得更高收入是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之一, 所以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经济原因。Nong zHU(2002)的研究支持了收入差距对移民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假设归1;Zhongmin WU和ShujieYAO(2003)的研究证明了人口迁移与城镇产出和工资正相关、与农村收入负相关n们;K.H.Zhang和S.Song(2003)认为经济增长是移民产生的原因¨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44%。而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龙头,东部城市又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极,东部城市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对迁移人口产生了持续的吸引作用。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源的聚集效应越有优势;参与对外经济交流、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等都不断提升,使得大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优越于中、小城市,收入水平较高,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大。 从人口迁入地——城市的角度看,2000年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具有以下特征: 1.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而且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也越大。2.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大于中部城市。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把这些因素归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自然环境的整体差异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程度呈现一种弱化趋势。换句话说,生产力水平越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强,由自然环境差异引起的人口迁移活动就越频繁。因此进入工业社会后,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就逐步缩小了

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国家对流动人口控制政策的放松, 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流动人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意义。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成为城市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城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 要作用,同时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市化形成原因利弊分析建议与对策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非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或滞留在城市的人口。近二三十年以来,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些人中有学生群体,工人群体,可更多的是一类被我们成为“农民工”的群体,他们是现在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因素。最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农民工群体为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一、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城市流动人口现状可以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情况:第一,流动人口规模大,一些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常往人口;第二,经济性流动人口比重高,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了大规模的“民工湖”;第三,人口流动周期长,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滞留时间普遍加长;第四,经济发达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幅度较大,且流动人口的构成日趋多样化。 二、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形成 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形成原因有多种理论视角,如二元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供需理论同化理论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推拉理论”。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当然,以往的研究也提出,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此外,在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还有中间障碍因素,比如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对流动产生影响。 三、流动人口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流动人口的涌入对城市以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的积极影响。 第一,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增加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人才资源,他们参与到城市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和第三产业等经济领域的发展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以这些流动人口为媒介,先进的知识技术工具,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良的工作制度传入城市,为城市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的涌入使深圳一夜崛起并不断发展为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流动人口本身构成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形成庞大的购买力.在城市中生活,流动人口的衣食住行无疑都要依靠城市供给.这必将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城市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城市经济腾飞. 第二,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文化效益.城市是文化的大熔炉,城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的同时,也将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带入城市.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 不同地域的习俗,方言,文艺形式等在城市中相互交织,

现阶段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及防控对策

现阶段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及防控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繁荣,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数量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迅猛增加,这一方面给当地的经济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无序流动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的现状,给当地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流动人口的管理成为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难题。以笔者所在基层检察院为例,2010年以来,已受理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外地犯罪嫌疑人252人,占受案总人数的50%还多,是当地人口犯罪的4倍。近年来,随着一些城市的大开发和城建步伐的加快,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或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市区,外来人口犯罪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在分析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的新路子成为当务之急。 一、当前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 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 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也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具有其内在规律和特点,因此充分认识这种规律和特点对于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发挥流动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以侵财型案件为主,抢劫案超过盗窃案跃居首位 流动人口多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生活水平较低。这些人到了当地后,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住诱惑,同时又好吃懒做,贪图一夜致富,为了获取钱财,改变生活现状,他们能偷则偷、能骗则骗、能抢则抢,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从犯罪的成功机率和风险性来看,盗窃、抢劫、诈骗犯罪成功机率相对较高,刑罚又相对较轻,所以流动人口犯罪分子选择盗窃、抢劫、诈骗作案的居多。从笔者所在基层检察院今年统计的数据来看,流动人口实施的犯罪,涉及抢劫案件的109人,涉及盗窃案件的67人,涉及诈骗案件的34人,这三类案件占了受案总数的80%还多,而且参与抢劫的总人数已远远超过盗窃总人数,反映出流动人口侵财型犯罪已由传统的秘密窃取向采取暴力、胁迫手段强行劫取转变。 (二)犯罪目标随机、盲目,手段残忍 流动人口的流动属性决定了其犯罪目标的随机性和盲目性。 一部分居无定所的人往往抱着碰运气的心理,游荡于街头巷尾、车站网吧以及城镇乡村,寻找作案目标,捕捉犯罪时机。他们为了既易于寻找、选择犯罪对象又便于逃避法律惩处,往往东游西荡,作案后即逃跑,异地销赃。而其作案目标的随意性既可能是见财起意,也可能是见色起心,可能起初只是想入室盗窃,发现家中有人便发展为抢劫。这种犯罪目标的不确定性和人员的流动性,使流动人口犯罪带有实施多种犯罪的突发性和盲目性而且手段残忍。如笔者所在基层检察院批捕的17岁王某等三人抢劫出租车司机案,王某在捅伤司机脖子鲜血四溅的情况下,仍然毫不手软持刀继续捅扎司机头部多次,致使出租车司机严重残疾。之后王某在无法将出租车弄走的情况下竟浇上汽油将车烧毁,手段十分残忍,危害后果严重。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地推拉理论 前言 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地极其复杂多变地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地过程.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并向城市集中地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地增多,在区域规模上地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地完善, 是城市地经济关系、居民地生活方式以及人类地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地过程.发达国家地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 过 , 全世界已有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社科院蓝皮书指出,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地比重将超过,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地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 一、城市化发展地代表性理论 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地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地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地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地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地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地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地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地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地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地循环累积论、赫希曼地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地关键与核心.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地变迁有着重要地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口迁移地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地起源可以追溯到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地学者是英国地雷文斯坦().他在年地《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人口地迁移主要是短距离地,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地城市地;.流动地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地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全国各地地流动都是相似地,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每一次大地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地反向流动;.长距离地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地流动;.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雷文斯坦地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地渊源. 系统地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 . . ) 于世纪年代末明确提出地.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地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地力相互作用地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地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地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地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地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地“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生推力地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地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地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迁出地存在“推”人口转移地因素地同时,也存在“拉”人口地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地快乐、熟悉地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地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地地“推”地力量比“拉”地力量大,占有主导地位.同样,在转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答案 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城市化与流动人口

城市化与流动人口

城市化与流动口 Ppt1城市化与流动人口 Ppt2 目录 Ppt3 一、1、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27%。而美国在1970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73.6%,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 Ppt4 2、什么是城市化率? 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中心城区、县(市、区)及建制镇,凡列入城镇建设规划且城区建设已延伸到乡镇、居委会及村委会并已实现水、电、路“三通”的,都纳入市镇人口计算,这样能客观反映城市化进程。 Ppt5 3、城市化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Ppt6 4、城市化发展的途径 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有四种途径: 1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 2 农村人口进城,又称人口迁移。 3 农村人口就地转化(北京) 4 高校毕业生进军城市工作随着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并落户大城市,且在数年后生育下一代。(很多农村人脱离农村的主要方式) Ppt7 5、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第一阶段是集中城市化,即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表现为人口和工业向城市集中,许多国家发展成为城市国家。集中城市化出现了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 第二阶段是城市郊区化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一阶段,表现为人口由拥挤的市中心向郊区逐渐扩散。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居民的世纪收入增长;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使交通更加便捷;厂商向郊区搬迁使就业机会市郊化;一些公共政策如郊区住宅补贴和失去郊区公路网建设等。总之,工商业逐渐郊区化,使郊区成为一个

试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十大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流入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北上南下的流动人口潮。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已达1亿多。二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大量出现的流动人口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容否认,流动人口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问题。可以这样说,流动人口犯罪业已构成了对城市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治安的主要威胁,因而研究流动人口及其犯罪显得十分必要,而且相当紧迫。本文着重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一、在违法犯罪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据调查,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在全部案犯中的比例,1985年为15%,1987年17%,1988年为18%。1990年与1985年比,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增长了1.5倍,沿海省份及大城市流动人口作案更为严重。广东省是我国流动人口作案最为突出的省份。该省1980年流动人口犯罪只占6.6%,1988年上升到29.6%;1980年流动人口案犯为2200多人,1988年已接近1万人。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犯罪,1985年比1984年上升了33.5%,1987年比1986年上升了39%。北京市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占全部案犯的比例,1984年为7.9%,1986年为15.3%,1987年为21.7%。再从影响较大的刑事案件来看,80年代末,我国刑事案犯中,流动人口约占1/5.到了90年代,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流动人口犯罪数量更是直线上升。据公安部门统计,1993年,福建省厦门市查获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62%,大要案占82%;北京市查获流动人口案犯占抓获各类案犯总数的44%,江苏省苏州市更占到61%;到了1994年,全国公安机关查获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人员共56.9万人,其违法犯罪率高达12.8%,而同期全国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09.5万人,违法犯罪率3.4%,相比之下,流动人口犯罪率高出全国平均犯罪率8.4个百分点。在不少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已占全部刑事案件的50%以上。据1994年统计,流动人口犯罪占当地全部刑事案件的比例,北京市为46.2%,上海市为53.6%,天津市为30%,广州市为69.2%,西安市为53%,重庆市为53.9%,杭州市为50%,温州市为48.6%,南京市为47%,东莞市为85.4%,深圳市为97%。据有关资料,广东省的重大案件,有70%以上是流动人口所为(包括港、澳、台过境犯罪)①。所有调查表明,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在违法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90年代,这种比例更是直线上升。 二、作案的内容多以杀人、盗窃、抢劫、卖淫、嫖娼、制黄贩黄、贩毒等犯罪为主 流动人口中农民占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5.1%,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占49.9%,小学文化程度占27.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8.1%,而高中文化程度占11.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7%。这种知识结构决定了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难以在金融、计算机、税收等领域犯罪,而多实施杀人、盗窃、抢劫、诈骗、卖淫、嫖娼、制黄贩黄、贩毒等犯罪行为。抽样调查表明,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中,盗窃、抢劫、诈骗案犯占70%以上。从查获的“七害”案件看,在广州卖淫的妇女、以色情招徕顾客的“三陪”女郎,90%以上是外来人,制贩黄色影视书刊的案件,60%以上是外来人所为,贩毒分子90%以上也是外来流动人口。 三、往往以地缘或亲缘为纽带结成团伙实施犯罪 大量的流动人口来自农村,往往是靠亲戚的介绍才流出农村的。这种独特的流动方式,使流动人口带有浓厚的地域性和乡土观念,具有好抱团、排外的心理。在犯罪活动中,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莘县高中地理 优质课评选 第二章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课时1) 丁 兆 慧

莘县第一中学 2014年4月20日 第一节城市与城市化 【课标要求】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课标解读】 本条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有关资料”,行为动词是“概括”,认知内容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从行为动词的描述,可以确定本条课标的认知水平属于理解层次。为了达到标准要求,教学应当选取典型的资料作为概括和解释的对象。同时,城市化的定义、动力因素等是达成该课标必要的知识铺垫。【教材分析】 本节从城市的起源入手,介绍了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据课标要求,重 点论述了城市化、当代城市化的新特点。 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城市的起源,主要介绍了城市产生的基 本条件:二是城市的发展,教材将其分了三个历史阶段可对比说明。 第二目是本节的重难点内容。首先介绍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内涵,然后图 文结合讲述了当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可为学生搜集材料,提高学生分析运用 材料的能力。 【学情分析】 1.高中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半年多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地理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3、学生有不可估量的潜力,教师可多放手,多鼓励,善诱导。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以境激情,以情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创设探究性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和地图来理解课文中较为难懂的问题,扫平知识理解中的障碍,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充满活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展示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说出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和城市发展的阶段 2、结合实例,说出城市化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3、运用图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4、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案例探究与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风帆起珠江》。结合视频内容,提问学生:我们从视频中看到了珠三角的快速城市化。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又具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1)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前言 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并向城市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在区域规模上的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 是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70% , 全世界已有55% 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社科院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 一、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 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的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的关键与核心。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他在1880年的《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1.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的; 2.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 3.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4.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 5.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 6.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 7.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雷文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 D. J. Bogue) 于20 世纪50 年代末明确提出的。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生推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迁出地存在“推”人口转移的因素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一)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①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②,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1984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981至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但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1984)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资料基础。李德滨(1987)的《黑龙江移民概要》总结和分析了解放后至80年代初自发或组织迁入黑龙江的移民,也具有重要价值。1988到1995年为人口迁移研究大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涌现,初步确定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框架地位。这一阶段的大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中国人口》丛书,户籍迁移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迁移调查”,若干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以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庄亚儿1995)。综合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如李梦白等(1991)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杨云彦(1994)主要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对人口迁移状况作了较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的学科体系。1996年以来是人口迁移研

流动人口犯罪及其防治理念

流动人口犯罪及其防治理念 【内容提要】流动人口犯罪案件数量多,所占比重大,逐渐成为城市犯罪的主体。导致流动人口犯罪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相互杂糅,在各自范围内都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防治流动人口犯罪,重在预防,需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由此,转变刑事制裁观念,提倡积极预防,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尤为必要。 【关键词】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特征原因防治理念 人力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靠市场进行调节,大中城市市场环境更加成熟,有更多就业机会,人力资源向这些地方流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不可避免的。人口流动一方面给流入城市带来了新的劳动人口和消费群体,为流入城市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部分人口流动存在盲目性和不适应性,他们不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工作,成为流入城市的不稳定因素,有些人甚至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一、以小见大:流动人口犯罪现状值得关注——以北京市为例 近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一直不断攀升,根据北京市20X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北京市20XX年的常住人口⑴为万人,其中,外来人口为万人,与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外地来京人员增加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⑵如此之多的流动人口汇聚北京,给北京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和城市管理问题,这其中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也相当突出。基于此,作为流动人口众多,流动人口犯罪多样化的北京市,自然可以成为研究全国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一个好样本。 自20XX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不少人开始关注和持续研究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并做过一些调查研究,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⑶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比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与特征,进而管中窥豹、以小见大,掌握全国城市中流动人口犯罪的大体状况。 (一)流动人口犯罪率高、比重大 首先,流动人口刑事案件发案率高。20XX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万起,全国刑事犯罪案件发案率为‰:其中,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刑事犯罪案件达到116万余起,流动人口刑事犯罪案件发案率为‰,是全国平均发案率的4—5倍。⑷

鲁教版地理《城市发展与城市化》word教案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起源的条件和发展的三个阶段;了解城市化的含义、标志和当代城市化的特点;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围绕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等因素分析城市起源和发展;从城市化的概 念入手,围绕着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从城市数量、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变化角度分析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领会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重视城 市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 城市化及其特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教具准备:有关图表,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他们相互合作、共同生活,聚居在一起,从而形成聚落。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包括乡村和城市。 (学生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得出城市特点: 1、人口高度集中 2、建筑物高大密集 3、工商业集中而发达 4、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5、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承转:那么城市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世界最早的城市诞生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美等地。 阅读图2—1—2,思考回答,为什么在这些地区兴起?城市兴起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点拨: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阅读课本,填写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表现:(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世界城市化的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图2-1-4) 讨论:请同学们读取图2-1-4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特点。 点拨: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一30%;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25%~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世界六大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美国—加拿大五大湖地区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

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

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 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的问题,意义极为重大。它涉及未来50年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和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 ——李 强 十几年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城市中的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的众多制造业、服务业工作是由这个群体完成的。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客观地说他们只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但是,毋庸置疑,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的问题,意义却极为重大。它涉及未来50年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和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困境 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这样,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即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就是前述的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这一阶段的区域发展模式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周边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市的居民区发展迅速。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 然而,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却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即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而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到,由于矛盾长期积蓄,中国城市化任务的压力就显得无比沉重,需要在短期内解决长期积蓄的问题,出现了短期内城市化需要加速发展的局面。显然,这会带来新的发展上的不协调。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一。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异性极大的社会。此种差距已有长久的历史,今日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仍然是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处在一个历史时期,既有非常原始的农耕社区,也有达到欧美水平的后工业化发达社区,比如上海的浦东社区。差异如此悬殊的社会结构,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一般说来,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都是农村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中西部落后的农村与东部一些发达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为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倍数大约为2.6-2.8倍,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城乡经济差距曾经有所缩小,从指标上看,降到2.2-2.3倍。但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此种差距又有回归的趋势,即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2.8-3.0倍左右。90年代中期,差距扩大到3.3-3.4倍,到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叶,两者的差距更扩大到了超过3.5倍的水平。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是导致农民大量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基本动因。 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就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然而,绝大多数地区,却仍处在第一阶段,即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由于不同发展阶段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这样,政策上就无法统一,顾及了第一阶段的对策,必然就与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对策相忤逆,反之亦然。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二。 此外,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内地人口总数已达12.658亿,即使按照较高的指标计算,城市人口也仅占到总数的36.09%,这样,即使达到不太高的标准:60%的人口城市化,也面临着完成3亿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任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1.有人认为:在任何一个地方外地人犯罪的比例比本地人高,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地方。你同意这个判断吗 我不同意,犯罪不是决定于是否外来,蓄意的犯罪决定于罪犯的心理,过失的决定于事情条件 2.流动人口犯罪行为特征 一、在违法犯罪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据调查,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在全部案犯中的比例,1985年为15%,1987年17%,1988年为18%。1990年与1985年比,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增长了1.5倍,沿海省份及大城市流动人口作案更为严重。广东省是我国流动人口作案最为突出的省份。该省1980年流动人口犯罪只占6.6%,1988年上升到29.6%;1980年流动人口案犯为2200多人,1988年已接近1万人。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犯罪,1985年比1984年上升了33. 5%,1987年比1986年上升了39%。北京市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占全部案犯的比例,1984年为7.9%,1986年为15.3%,1987年为21.7%。再从影响较大的刑事案件来看,80年代末,我国刑事案犯中,流动人口约占1/5.到了90年代,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流动人口犯罪数量更是直线上升。据公安部门统计,1993年,福建省厦门市查获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62%,大要案占82%;北京市查获流动人口案犯占抓获各类案犯总数的44%,江苏省苏州市更占到61 %;到了1994年,全国公安机关查获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人员共56.9万人,其违法犯罪率高达12.8%,而同期全国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09.5 万人,违法犯罪率3.4%,相比之下,流动人口犯罪率高出全国平均犯罪率8.4个百分点。在不少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已占全部刑事案件的50%以上。据1994年统计,流动人口犯罪占当地全部刑事案件的比例,北京市为46.2%,上海市为53.6%,天津市为30%,广州市为69.2%,西安市为53%,重庆市为53.9%,杭州市为50%,温州市为48.6%,南京市为47%,东莞市为85.4%,深圳市为97%。据有关资料,广东省的重大案件,有70%以上是流动人口所为(包括港、澳、台过境犯罪)①。所有调查表明,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在违法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90年代,这种比例更是直线上升。 二、作案的内容多以杀人、盗窃、抢劫、卖淫、嫖娼、制黄贩黄、贩毒等犯罪为主 流动人口中农民占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5.1%,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占49.9%,小学文化程度占27.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8.1%,而高中文化程度占11.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7%。这种知识结构决定了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难以在金融、计算机、税收等领域犯罪,而多实施杀人、盗窃、抢劫、诈骗、卖淫、嫖娼、制黄贩黄、贩毒等犯罪行为。抽样调查表明,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中,盗窃、抢劫、诈骗案犯占70%以上。从查获的“七害”案件看,在广州卖淫的妇女、以色情招徕顾客的“三陪”女郎,90%以上是外来人,制贩黄色影视书刊的案件,60%以上是外来人所为,贩毒分子90%以上也是外来流动人口。 三、往往以地缘或亲缘为纽带结成团伙实施犯罪 大量的流动人口来自农村,往往是靠亲戚的介绍才流出农村的。这种独特的流动方式,使流动人口带有浓厚的地域性和乡土观念,具有好抱团、排外的心理。在犯罪活动中,这些人也往往利用同村、同乡、同县的较为有利的地缘、亲缘为纽带,拉帮结伙组成松散的或是紧密的团伙进行犯罪,形成诸如盗窃团伙,诈骗团伙,抢劫团伙,流氓团伙,拐卖妇女、儿童团伙,制贩黄团伙,贩毒团伙以及协助销赃团伙来危害社会。团伙成员依仗人多势众,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