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义尚先生复函选

张义尚先生复函选

张义尚先生复函选
张义尚先生复函选

张义尚先生复函选

张义尚先生复函选

--------------------------------------------------------------------

复天门张先生:

玄关的死活,以守祖窍为例,初功只是识神守之(后天),有方所部位的感觉,须功夫纯熟,外忘天地,近忘形躯,方所部位不复存在,后天识神亦不起作用之时,元神真气独露,才是活玄关显现,此事忆揣不得,须下死功夫,八识一贯,不离六根门头却又非是六根门头功夫。所谓这边事、那边尽,水到自然渠成耳!

从后天神气下手,建立玄关,又好比建立电台,电台建立以后,内感外应,筑固丹基。丹乃阴阳共合而成,身外灵父圣母气交之物与自身神气相交之物为同类,同类易相亲,故有如磁引铁之效。人身是小天地,四海之内,无极之外,宇宙任纵横,法界任包罗,小大虽殊,而阴阳同类,只要元神本我不昧,自可小大相融,内外互摄,法界融通;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万化倏于一时,合发天人探伏羲!皆自然而然,不假后天丝毫人力造作也。

孔子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说,实际无人非师,天地间动物、植物、矿物、有形无形种种等类,有情可说法,无情亦可说法!圣人无常心,天地百姓皆莫非师也,何必拘执于形貌乎?仙家活计,有相而无相,有为而无为无不为,汝知乎?会乎?道来!道来!

此复

慧开!

张义尚1993.6.9

复天津周先生:

捧读来札,具悉诚意。

下问玄牝之门,玄牝二字,本出老子自《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实质为何?随功法派别内容而不同,总而言之,玄牝即阴阳,玄牝之门,即是依阴阳而修合太极以至无极(道)之门。此门亦称玄关,故古仙云:“修炼不知玄关,如入暗室一般。”能知将后天之

神气相依而合一入定以达至先天之元神元气出现,即是玄窍。后天是死的假的,先天才是活的真的。死的玄关,有一定方所地位,须自己善于发现或由明师指示掌握,地点或在泥丸、山根、绛宫、神阙、丹田、阴跷……随人而异,古仙所谓“黄庭一路皆玄关”者此也。学人若善于开悟,一入真的玄窍,则大包法界,细入微芒,无方所,无内外,然又一切明明白白,聚、散、分、合,养丹结丹、出神入化,皆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如此方无流弊。

此上乃道家身内阴阳清净丹法之真实可靠门径,请与拙作《胎息经注释》及答问合参,不愁无路晋仙阶矣!

又所谓将后天之神气相依而合一入定,须活活泼泼,毋忘毋助,若执着死守,则违反道法自然规律,流弊无穷,宜深体之!

余不赘,即候

慧开!

张义尚

1995.6.7

复普宁陈先生:

凡事知非即改,为可教也!

玉蟾仙翁曰: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诚然!

闵一得先生《古书隐楼藏书》二十七种,“天仙心传”一文最为平实,可以入道,其它先不必纠缠。一般人总是贪心太重,东西求索,不肯下功夫,不知正在目前,但放下便是。举心便错,动念即乖,玄机一隐,摸不着造化鼻孔。如斯终日如愚,可以直到佛地!

铅汞尽是假名,后天神气归根,先天一气自现,拙作“胎息经注释”可资参考。如斯如斯,即修如斯!

张义尚

1993.10

复上海钱某:

……刻读“台州佛教”月刊,有觉明菩萨示众偈云:“阿弥陀佛一句,万法之总持;声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念念若相应,莲开七宝池”,我对此偈很欣赏,大法本来无多子矣!然向上一路,直堪踏破毗卢顶上行。

(海印按:吾曾问诸家口诀,师示。忽而,棒喝而云贡佛椎击口诀,可椎汝之窍诀,契遂。)

复武先生:

大札已悉。

天元神丹,是由人元、地元以至天元,乃道家三元丹法之正途,如许旌阳、张三丰之所事,非有重大因缘、大福德,不特真诀难闻,纵有所知,亦庄子屠龙之喻耳。至于一般所谓天元丹法,即不拘泥于色身之修为而与身外虚空之精华相融贯,其所谓先天一炁之采摄,即白祖“以端坐习定为采取”之事,非修至本身神气通灵,所谓“这边事尽,那边易通”者不能,此与释氏由定发慧之论大体略同也。

我学浅行肤,无甚高论,对于修养之理法,其可言能言者,十之九已尽吐于陋文中,同志勿庸远途跋涉,以免空手而归,悔之无及。至于贱体八十有四而尚能步履轻捷,少恼少病者,乃多得力于内家武功之锻炼,我对杨式太极及蜀东金家心意六合门有一定的心得,兼之个性坦率、与人无争、与世无忤、无需大名,故而健康如之。

凡吾人为学,当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尤当善于选择与己相适应之师法,专精从事,切忌所求之师名气大、行为浅,否则不免承传好高骛远、好空谈心性,行步不实。小聪明换不来真正大智慧、大福德,太不值得。

人身辛劳,势所不免,当随宜应付,在俗离俗,居尘出尘,把练功与生活打成一片;若不能于实际生活中磨练,养成无处非修之境观,则纵有修习,恐获益无多也。

余未多及,尚此即候

道祺!

张义尚

1994.3.31日

复秦先生同道青览:

仙学与道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途径,一个是身外配阴阳,一个是身内配阴阳,前者丹士可以坐享其成,后者则要自己努力苦练,步步为营。且仙法虽丹士自己不大劳神,但由筑基起,迄温养止,步步不离龙虎,而内容却又步步不同,一步比一步更深密,故仙学必须于通都大邑中行持,而三丰祖师有“步步行行龙虎窝”、“如斯十月功夫毕,器皿丹房一撤空”之的旨也。

又仙道身外阴阳,亦有多种法门,有由炼精而入者、有由炼气而入者、有由炼神而入者,故《悟真篇三注》,理虽

相通,法非一辙,即如淮子先生远祖潜虚翁,乃是从气神而入者,故于孙汝忠氏之《金丹真传》有微言。仙学中有尸解脱壳者,有即肉身白日飞升者,大抵从气神而入者,多系尸解(当然也有例外的,如加炼天元神丹者)。如由炼精着手

筑基者,则基成即可延寿一纪(六十年),结丹后可驻世三

百年,乃真能即后天血肉之躯而变化飞升者。

凡入手即以龙虎并用而行筑基者,其所谓灵父、圣母,

岂同凡俗!此是法侣,尚有内侣、外侣,岂些小之德财能济?此张三丰所以有“幸遇着仗义疏财沈万三,争奈他力卜难全”之叹也。

闻之前辈言:“得药容易,筑基最难;还丹容易,炼己最难”。以正规筑基之难,故多以其他方法取代,然因地不真,效果自别,甚至流为有虎而无龙,药火不具,则终是房中之列。余每见盛名者自称有道,实暗行此术者多矣,盖老修无成,阴置羞愧不论,期以长生也,仙家妙术,岂惠此等之人,虽棒喝亦不及耳!房中之术,只是两家,而真正丹法,不离三家……吾蜀唐道宗,专阐两家之术,又作两家之书,佛学家谢先生亦宗之,虽于健康有小验,到底是终成画饼矣。盖即就初功而言,身衰论补,岂能言得之于母体者有亏,而得之于父体者无损乎?此智者不待辩而明也。房中之术以己身为龙为汞为我家,而以白虎为铅为彼家,不知自身是破漏之躯,岂能作为真汞以与真铅相配,而筑基、得药、结丹之三步功夫,正以取外益内,完成自己半斤之真汞耳!

至于密宗无上瑜珈部的二灌、三灌双身修法,确是类于两家之学,乃建基在甚深气脉及定力之上,利用同类异性认证四空四喜,拔除根本无明俱生我执,外貌与房中之术无有二致,其实内容完全不同。然密法行持,年龄、根性条件限

制甚严,没有避世几十年不断之专修,到老亦终不免斯术者,多喜勾召少艾,尽堕入道家两家之实,临终致神智不定,虚生浪死,功德好似画饼疗饥,空欢喜矣!

佛法中无三家之学,但红教大圆满妥噶修法籍日光月光使肉身转成虹光身,可说是清静修法中之无上上乘,很有研究之价值。……

仙学方法之难传,比如搞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假使你没有化学实验室,具备了化学原料,并且目睹操作,能说清楚吗?没有原子能反应堆,你能弄清原子的性质和变化吗?这都不是空口说空话的事情啊!从理论上说明同类阴阳与佛法双身之辨,真传与房中之辨等问题,这就是我应尽之责。总之,明道难,行道更难,小成已不易,大成更不易耳!

信手写来,挂一漏万。即候

道安!

张义尚

1989年1月

复李先生:

你所提的几个问题,本是熟读丹经,对道家金丹之道有所接触后,必然会再深究的问题,我过去也都和你一样。我是费了四十多年的探索缘遇了道家三丰祖师嫡系,才把道家真正的所谓金丹弄清楚的。

道家功夫从理论方面说不外本身阴阳、同类阴阳、虚空阴阳,真正的道家同类阴阳修法,内容门派甚多,根本无法详及,我这里只就家师所传言言之:家师所传,一句话,它和《金丹真传》是完全符合的,与三丰真人《玄要篇》也是符合的。筑基之后,则可延寿一纪(六十年),并且发白返黑、齿落重生、阳关紧锁为验。若机缘成熟,得药结丹之后,则可有三百岁以上的遐龄,我的老师是亲自参与祖师修持,目击祖师一步一步地作过去的。我老师的筑基方法、丹房器皿、补气补血功夫,我也是亲自目睹的。三家与一般讲同类修法不同的,是入门下手,即是灵父圣母、火药俱全,一切俱赖身外阴阳之运用,修士只坐享其成而已,故能百二十岁,只要有一口气在,便可还丹,此种功夫,完全是人体化学,故效果稳妥可靠。我们的所谓丹,结丹是精交、还丹是气交、玄珠是神交,皆身外阴阳、三家相见而得,不过一步比一步

更神奇,不比一般之讲阴阳者,以彼为阳,以我为阴,有药无火,其所结之丹,尽是泥水金丹。

以两家论阴阳者,过去如济一子著道书十一种、唐道宗作两家实事,皆无所成,他或皆脱精而死,或犯法而亡。一般之认定道家传乘者以东派正宗自命者不少,但从未见真有成就者,此不繁举,以免增无谓之辩。他们也根本不知三家之作用,以黄婆配三家,与悟真篇三家相见结婴儿之旨不符。他们也不信三家,因为他们根本不知三家之作用,不足为奇。

一般修道,大多只说修出阴神阳神,实则完全不同,家师说即是此肉身不死、以至化形飞升,死了的不算。东派陆潜虚,寿只六十余岁,西派李涵虚,寿只五十余岁,都不是大成。有条件做到人仙阶段,既遁世混俗、隐姓埋名,以待还丹;若是还丹以后,不能既得玄珠或天元神丹以化形者,即完全脱离尘俗,高隐某地以待时也;以斯时已完全断绝凡俗烟火,可以一定数十、百、千年矣。吾师与江西周师兄论外丹,讲九池九鼎,炼丹的炉子都有一百多钟,岂是凡俗所知?至于陈祖师与周师修道得道的详情,非笔墨之所能尽述也。……

即祝

道祺!

张义尚1996年1月

养生极则

中国道家之所谓“道”,一言以敝之,最平实之养生方法而已。夫养生之法亦众矣,约而言之,如四时珍摄、服食药饵、导引调气等等,其种类之多,莫可纪极,然核其本质,不外锻炼形骸、安调精神、臻于健康耳。不过一般授受,大都造作,小家伎俩,是术非道,所以加功纵勤,终不能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考六祖大师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与夫马祖悟道因缘,“车若不行,打车打牛”之喻,可知拘拘于色身之修习者,非无上上乘之道,甚为明显。然道家之论修持者,莫不首重肉体之健康,何也?此缘世人好小术,不悟心气不二、心修气治之理,故所有陈籍,皆讲大小周天,养精养气,若语及心性,则高跻之于圣贤之域,自顾低劣,不敢正视承当,此古哲所以不得不舍大而谈小,显权而隐实也。斯于接引愚迷,固属方便,然不悟

真旨,终是浅修,抱残守缺,支离自限,不特成证甚难,即纵有小就,亦不彻底,所谓“势力尽,箭还堕”,非究竟之道也。

闵小艮一得先生,据《闵懒云先生传》仪徵晏端书:先生姓闵,名苕敷,字补之,一字小艮,“懒云”,其道号也,皈依龙门派名“一得”,所纂《天仙心传》一书,专言炼神之秘,心修气治,身世两利,功诀简易,要言不烦,与佛法显教之禅宗及密教之心法,息息相通;又约庵先生《就正录》,亦专言心法,可与《天仙心传》互证,余故特敬录之,合为一编,且加注释,以与《心气秘旨修习口诀》相为表里,乃道家功法中精髓之精髓,当珍藏之,并与密法相印证;然核实言之,终不过最平常切实之养生方法而已,故以“养生极则”名之,从其实也。

张义尚序于九亭诊所

一九六二年古冬月十八日

尚按:本篇与《心气秘旨修习口诀》,均脱胎于《方便要义》,《方便要义》又出于《气功秘诀海》,斯又出于《上乘修养口诀》,斯又源于《丹诀发微》,是已五易稿矣。

义尚附识

读梁启超先生的《作文入门

读梁启超先生的《作文入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是梁启超先生在东南大学授课时的讲演纪录。全文共有七个部分:提纲、记述文、记静态之文、记动态之文、记事文、论辩之文、教授法。前六部分讲的作文法,论及各类文章的特点、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一部分讲的教授法,是对教师教授作文的建议。 几年前初读时,只觉文字简练,风格平易,尚未有特别的触动。今年寒假再次品读,方觉意味不尽,感触颇深,心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情。 梁先生对文章作用本质性的概括,给我以“为师”的警示。 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梁先生用最本真最朴素的语言对文章的作用做了一个最本质的概括:“文章的作用,在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的确,写文章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它从来不是语文应试中的一道题目,不是无病呻吟的词藻堆砌,不是网络日志似的随意闲聊,它最核心的要求是:思想。“所谓思想,有两种要素,一是有内容,一是有系统。”这恰是说中了当前作文教育的病灶:老师努力要求学生有思想,却往往以形式的规范、语词的雕琢代替思想的训练;学生努力想在文章中写出思想,却在对别人的模仿中、对形式的热衷中走向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形成了写作教学中的一个悖论。 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等同。而就作文而言,对生活的敬意则表现为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作文写作呼唤的是活的语文,能用的语文,用来过日子的语文。换句话说,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对一个现代公民来说,也许一生都不需要写诗、写小说,但思想的养育却是终身需要的修炼。作为语文教师,我暗自叩问:在长期与应试打交道的语文教学中,丧失掉思想的是不是恰恰是教师自己?失去教育理想的同时,教师是否也丧失了指导作文教学的高度?当我埋怨学生思想越来越贫乏、越来越耽溺于华词丽句的追逐时,自己是否也在失去着对他们进行引领的力量?梁先生的朴素的观点给我以警示和反思。 梁先生的作文思想和治学态度,给我以“为学”的思考。 梁先生的作文指导中明确地阐释了重“规矩”去“言巧”的作文教学思想。不仅如此,细品其文,其中还蕴含着阅读方法。他对于各类文体作法的分析,都会附之以相应的“模范”文本作为例证。例如论述写“静态”的优秀文章“能使人读他的文,便可以找他的记述,做出详明而正确的图表”,举《史记》中巨鹿之战为例,并绘制了详细的地图。在论述“记事文”“四原则”时,更是列举了《左传》《通鉴》中对十几个大小战例的记述。在讲解“论辩文”作法时更是大量引用了《孟子》《墨子》《荀子》、李斯、桓宽等诸多作品。这样的思路和分析,不单使人知道了文章的做法,也使人明了了文章的阅读法,以之为据当能更透辟地把握文章的脉理。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提的很响,但是在如何打通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上却缺乏具体的参照文本。这是否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不仅在文章的写作上缺少深入地思考,而且在文章的阅读上似乎也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在对待经典上,梁先生不盲从迷信。他在讲“记人”文章的“背景”的交代时,批评了《史记》中的《屈原列传》,甚至说“史公这篇文章实在太坏,叫我看卷子,一定取不着优等,至多勉强及格”。在讲到“论辩文”写作“忌枝节”时,将孟子大大地批判了一番,说他“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令人不知所云”,“好像问张三杀李四没有,答到人不应该杀人,真个驴头不对马嘴”。无论何时,对经典的析读都是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但是即使是经典的文本我们也必须怀有批判的态度。但是当今,特别是随着网络对人影响的加深,又有着一种“否定经典、

梁启超家训十则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作者:刘景斓来源:作者微信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 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 今天为大家选择梁启超家书中的十句话,分享梁启超的教子经。 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927年2月6日感言: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2、不要填鸭式的教育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感言: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得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目标。 3、与子女做朋友 “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感言: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 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4、做家长要有趣味,养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答案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预习学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旁注的阅读方法,概括梁启超的形象特点; 2、学习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正面描写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3、体会作者对师长的景仰之情,同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文品人,学习叙事中凸显人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写作中融入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法) 1、先请同学们做个看图猜人题:根据屏幕上的三幅图片,猜猜他是谁? 2、说说你所知道的梁启超:字,号;成就。 3、解题:1)以一次演讲来写梁任公先生 2)称呼——景仰之情 (二)初读课文,概括内容要点(学生齐读) 1、朗读技巧:感情基调、语速、停顿、轻重读及音长短。 2、合作探究:从文章的题目看,本文记叙的中心应是“演讲”,文中的哪些段落主要是叙述这一次演讲的?其他段落是写什么? (三)精读课文,把握形象特点 1、小组讨论:从这次演讲可看出梁任公先生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仿照示例作些旁注。(PPT展示) 2、补充资料: 思考:任公先生为何哭,为何笑?仅仅是因为感情丰沛吗?

六、课堂小结: 作者从细微处着笔,撷取自己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一个片段,通过对一次演讲时先生的神态语言动作以及听众的感受,表现了梁先生稳健、潇洒、风趣、博闻的学者形象,使我们对学者的梁启超先生多了份了解,多了份崇敬之情;作者写人显情中透露着方法,我们要学习文章在描外貌、绘语言、举行动、抓侧面中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我们作为学生听的课不计其数,大家回忆一下,进入高中以来有没有哪位老师的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大家一起分享,看看同学们能否猜出你所描述的老师。 要求: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3、不能出现老师姓名、学科。 八、板书设计: 演讲稿——整齐秀丽——办事认真,修养极好 出场——其貌不扬,神采飞扬 开场白——自谦自负,幽默风趣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朗读——水平高超,逼真深刻 背诵——博闻强记,平易近人 表演——酣畅淋漓,情感真挚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五四青年节。有朋友问我。你有偶像吗?这个,不好回答。人家又追问。那非得说一个呢?我想了想说:梁启超。梁先生这个人值得钦佩的地方有两个。第一。梁先生的九个子女个个成名成家都有出息。其中三院士、六专家,真真的满门俊彦也。这不仅说明他治家有方。而且说明所有跟他接触的人。心灵都能被点亮了。第二呢,就是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永远不固执己见。见错就改。想明白就行动。一生不受什么师门派系既得利益的绑架。今天,借此机会,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梁先生的生平事迹。 梁先生,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人,人称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是驰骋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生于虎啸风生、数千年未有之奇变的大时代。自甲午败绩,改良派取代洋务派走上政治舞台起。梁先生便作为维新派领袖及启蒙思想家,在长达2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从保皇派到革命派,从君主立宪到民主立宪,梁先生一直都走在时代的前列。直到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一命呜呼之后,梁先生才打算退出政界,效孔丘。一门心思地去从事教育事业。没想到时局突变,张勋拥废帝溥仪复辟,先生便又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在反对复辟的通电中说:我,一介书生,手无寸铁,我今天所能做的,就是把的观点堂堂地亮出来。我相信,凡是有一点人气的人,都会像我一样做。至今读来,仍为之激动,令人荡气回肠。我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梁文那种激情奔涌、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凌厉气势了吧。1894年,梁启超提倡变法,并于上海主撰《时务报》,著《变法通议》,刊布报端,启发国人之革新思想。与谭嗣同等6人同参新政,因保守派所反对,变法失败,谭嗣同等被杀,梁启超逃亡日本。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返回中国,并参与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晚年远离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又深研佛学。1929年1月19日病逝。综其一生,真可谓是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中国古代的史官为了给后代留下信史而不惜杀头:梁启超毅然拒绝袁世凯的重金收买,而写出了揭露窃国大盗恢复封建帝制的《异哉国体问题》。何其壮哉,何其勇哉,何其威哉。真乃大丈夫也。 至于教育子女,梁先生亦有自己独到之处。他虽然疲于政治、忙于学术,但仍时时关爱着自己的9个儿女。长女梁思顺(令娴)是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是著名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是著名经济学研究。三女梁思懿,从事社会活动。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女梁思宁,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五子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三院士、六专家,真真的满门俊彦也。 他关心孩子的身体,关注他们的思想,留意他们的职业,更为他们筹划未来,奠定立身

读梁启超先生推荐史记十大名篇

读梁启超先生推荐史记十大名篇 (一)引言 史记,这一部史家绝唱与无韵离骚的结合,在历经历史长河2000多年的冲刷下,并没有被磨成细小的沙粒,相反,它更像是一块巨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这条大河的呼吸与跳动。无数文人骚客在它面前驻足,剖析它的每一寸;无数史学家受它指引,完善着历史的记录。这多像是河流中的巨石,在流水的冲刷下,不仅依旧屹立,磨砺出含隽的光泽,而且随着这条河流的推动,无数细沙在它周围停下,聚成一座河心岛屿。在这座岛屿上,我们回溯上游的点滴,展望下游,希望它能够奔流入海,少走一些弯曲的道路。 梁启超,这个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爱国者,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作为古代传记向现代传记过渡的桥梁人物、被誉为“史林泰斗”的梁启超以《史记》为记载文之典范, 讲解作文之道, 为白话文运动推波助澜。那么他在《论<史记>读法》中推荐十大名篇原因所在,以及从这十篇传记中我们所窥见的那个年代的记忆对民国那个混乱的年代的意义是我们读梁启超先生推荐史记十大名篇所要探寻的。 当然,读史并非为读史而读史。每一个历史碎片都在阳光下折射出现今。在它面前,我们发现历史的轨迹是个螺旋,回旋上升,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那么,当下的我们该怎样以史为鉴,知兴替。 (二)内容概述 梁启超先生推荐的史记十大名篇分别是: 1、“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2、“礼贤下士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3、“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4、“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5、“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6、“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7、“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8、“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9、“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10、“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项羽从巨鹿之战勇冠三军,西楚霸王享誉天下,鸿门宴埋下垓下之围的伏笔,他如流星般的短暂生命就此戛然而止。信陵君礼贤下士,窃符救赵、却秦存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8)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后作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与所给注音一致的一项是() A.划huà策划划分划时代划拳行令 B.角jué主角角逐牛角尖清角吹寒 C.屏pínɡ屏风屏障荧光屏屏息以待 D.强qiánɡ富强强盛强行军博闻强记 【解析】A项,“划拳行令”的“划”应读“huá”;B项,“牛角尖”“清角吹寒”的“角”应读“jiǎo”;C项,“屏息以待”的“屏”应读“bǐnɡ”。 【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和日丽左顾右盼状极愉快涕泗交流 B.张口大笑黄流滚滚宏亮激亢不能自己 C.泪下沾襟大汗淋漓短小精悍叱咤风云 D.莅临讲话步履稳健迥乎不同黄沙弥漫 【解析】B项,“不能自己”应该是“不能自已”,差别细微,要特别注意。 【答案】 B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信息产业部处长、现任蚂蚁互动网络平台董事长高红冰认为,互联网监管规范有三个目的:第一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第二是避免企业的恶性竞争;第三是保护用户的利益。B.我们付出的仅仅是1%的关爱,而学生获得的却是100%的感动。也许,教师的神圣就在这里,它让作为教师的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示范”这句话的真谛。 C.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创设117年来,中国籍作家首次获此奖项。诺奖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D.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发言时曾援引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强调应将这种不朽的智慧应用到今天的工作中。 【解析】A项,两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季羡林老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世人了解梁启超,多是从政治的角度。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梁启超同时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执牛耳者。 C.体育明星们在体育场上叱咤风云,求学路上也不甘落后,他们中甚至不少人已经拥有博士学位,着实让人钦佩。 D.中国男足6日迎来2014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二轮赛事,客场对阵约旦队。比赛开始,中国队气势不凡,一改上场主场畏首畏尾的模样,左右顾盼,大开大合,打得有模有样。【解析】A项,“不知所云”意思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是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不合语境。B项,“执牛耳者”现在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C 项,“叱咤风云”多指左右时局的威风、气势。D项,“左右顾盼”指向左右两边看。 【答案】 A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词评析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词评析 读陆放翁集 清代: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注释 陆放翁: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靡靡:柔弱不振。 什九:十分之九。 亘古:从古代到现在。 评析

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作于他一*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写的是读陆游诗集引起的感慨。这里所选的是其中一首。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所谓「兵魂销尽国魂空」是「靡靡风」最突出的表现。作者格外强调这一点,乃在为下两句蓄势,抹倒「诗界千年」,正是为了突出一人。「集中十九从军乐」指诗题给出的《陆放翁集》。在「兵魂销尽国魂空」的「千年」诗界,唯有陆游的诗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写卫国从军的渴望和欢慰的。所以末句「亘古男儿一放翁」,使足笔力推崇陆游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诗末梁启超自注云:「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将诗意说得就更明确了。全诗写得极为概括凝练,雄直警策,这些都表现为「诗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艺术对比所显示出的鲜明性。 梁启超格外推崇爱国主义和为国而战的「尚武精神」,他认为「中国人无尚武精神」,表现在诗里,则所谓「诗界千年靡靡风」,因而他倡导「诗界革命」,欲改造文学,振作民气,达到救国拯民的目的。这首诗可说是其发自心声之作。

Word 是学生和职场人士最常用的一款办公软件之一,99.99%的人知道它,但其实,这个软件背后,还有一大批隐藏技能你不知道。掌握他们,你将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Tab+Enter,在编过号以后,会自动编号段落 Ctrl + D调出字体栏,配合Tab+Enter全键盘操作吧 Ctrl + L 左对齐, Ctrl + R 右对齐, Ctrl + E 居中 Ctrl + F查找, Ctrl + H 替换。然后关于替换,里面又大有学问! 有时候Word文档中有许多多余的空行需要删除,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完全可以用“查找替换”来轻松解决。打开“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对话框,把光标定位在“查找内容”输入框中,单击“高级”按钮,选择“特殊字符”中的“段落标记”两次,在输入框中会显示“^P^P”,然后在“替换为”输入框中用上面的方法插入一个“段落标记”(一个“^P”),再按下“全部替换”按钮。这样多余的空行就会被删除。 Ctrl + Z是撤销,那还原呢?就是Ctrl + Y,撤销上一步撤销! 比如我输入abc, 按一下F4, 就会自动再输入一遍abc

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 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启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国民党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为大家选择梁启超家书中的十句话,分享梁启超的教子经。 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927年2月6日 感言: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2、不要填鸭式的教育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感言: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的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的目标。 3、与子女做朋友 “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感言: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 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走近梁启超(二)

走近梁启超(二) —满门俊秀:梁启超与其子女梁氏一族拥有非常优秀的家教和家风。梁启超有九个儿女,他们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杰出的人才,分别是: 梁思顺(1893—1966),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成(1901—1972),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其妻是林徽因。 梁思永(1904—1954),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梁思忠(1907—1932),三子,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梁思庄(1908—1986),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1912—2001),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1914—1988),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1916—2006),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梁思礼(1924—),五子,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居北京。 梁思顺 梁思顺出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外交官周希哲夫人,中央文史馆馆长。她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爱好诗词和音乐。梁启超在世的时候,思顺长期担任父亲的助手,并尽心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深受梁启超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已经60多岁的她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和中央文史馆馆长。 对于梁思顺的这桩婚姻,梁启超非常满意,他曾经在给梁思顺的信中写道:“对于你们的婚姻,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 梁思成 出生于日本(戊戌变法后梁启超举家流亡日本),在那里度过了童年。11岁回国,先后就读于北京的汇文中学和崇德高小,14岁考取清华大学。在清华八年,不仅在英语、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尤其在品格训练方面,他既有父亲的言传身教,又秉承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23岁赴美留学,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受林徽因启发选择了建筑学。期间,梁启超不断写信,告诫他要全面发展,不要只专注于一门学科。 毕业回国后,在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后来又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这些都为中国的建筑教育事业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从1932年到1941年的10年期间,梁思成和他的同仁们一共调查了2700多处古建筑,足迹遍及190县市,自宫殿、寺庙、石窟到园林、民居,从唐代古建到清代建筑,它们给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梁思成正是根据这些丰富的资料,撰写了《中国建筑史》。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美国讲学,梁思成携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和图片,以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心情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敬佩和赞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此赠授梁思成以名誉文学博士的学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教授称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宗师”。 梁思永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篇一:梁启超读后感 梁启超读后感 五四青年节。有朋友问我。你有偶像吗?这个,不好回答。人家又追问。那非得说一个呢?我想了想说:梁启超。梁先生这个人值得钦佩的地方有两个。第一。梁先生的九个子女个个成名成家都有出息。其中三院士、六专家,真真的满门俊彦也。这不仅说明他治家有方。而且说明所有跟他接触的人。心灵都能被点亮了。第二呢,就是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永远不固执己见。见错就改。想明白就行动。一生不受什么师门派系既得利益的绑架。今天,借此机会,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梁先生的生平事迹。 梁先生,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人,人称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是驰骋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生于虎啸风生、数千年未有之奇变的大时代。自甲午败绩,改良派取代洋务派走上政治舞台起。梁先生便作为维新派领袖及启蒙思想家,在长达2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从保皇派到革命派,从君主立宪到民主立宪,梁先生一直都走在时代的前列。直到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一命呜呼之后,梁先生才打算退出政界,效孔丘。一门心思地去从事教育事业。没想到时局突变,张勋拥废帝溥仪复辟,先生便又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在反对复辟的通电中说:

我,一介书生,手无寸铁,我今天所能做的,就是把的观点堂堂地亮出来。我相信,凡是有一点人气的人,都会像我一样做。至今读来,仍为之激动,令人荡气回肠。我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梁文那种激情奔涌、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凌厉气势了吧。1894年,梁启超提倡变法,并于上海主撰,著,刊布报端,启发国人之革新思想。与谭嗣同等6人同参新政,因保守派所反对,变法失败,谭嗣同等被杀,梁启超逃亡日本。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返回中国,并参与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晚年远离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又深研佛学。1929年1月19日病逝。综其一生,真可谓是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中国古代的史官为了给后代留下信史而不惜杀头:梁启超毅然拒绝袁世凯的重金收买,而写出了揭露窃国大盗恢复封建帝制的。何其壮哉,何其勇哉,何其威哉。真乃大丈夫也。 至于教育子女,梁先生亦有自己独到之处。他虽然疲于政治、忙于学术,但仍时时关爱着自己的9个儿女。长女梁思顺(令娴)是诗

梁启超的演讲风采

梁启超的演讲风采 梁启超先生不但是我国近代的国学大师、改革家,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讲家,他的演讲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让人听着轻松,感受深刻,真如醍醐灌顶。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梁启超的演讲风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梁启超的演讲风采 俗话说:"若要讲清,举例说明。"有的观点由于其严肃性、学术性太强,如果直接讲会使观众感到枯燥无味或难以理解,对于这一难题,梁启超总是能用恰当的小例子来进行说明。在《学问之趣味》的演讲中,他这样讲道: 凡属趣味,我一概都承认他是好的,但怎么样才算"趣味",不能不下一个注脚。我说: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为趣味的主体。赌钱趣味吗?输了怎么样?吃酒趣味吗?病了怎么样?做官趣味吗?没有官做的时候怎么样?诸如此类,虽然在短时间内像有趣味,结果会闹到俗语说的"没趣一齐来",所以我们不能承认他是趣味。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所以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列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 四、学问。诸君听我这段话,切勿误会以为:我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我不问德不德,只问趣不趣。我并不是因为学问是道德才提倡学问,因为学问的本质能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所以提倡学问。 在这里,为了讲清什么是真正的"趣味",梁启超首先说明"凡一

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为趣味的主体"。但如果只这样交代,演讲则难免显得晦涩难懂,接着,他举了三个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例子——赌钱、吃酒、做官,说明虽然这三件事都会让人觉得有趣,但是时间长了都会产生出相反的结果:赌钱会输,吃酒会病,做官会有离职的时候,所以这样的"趣"不是真正的趣味。最后得出结论,真正的趣味要以趣味开始,以趣味结束,并顺势导入主题——学问的趣味。梁启超用生动的举例使本来很严肃、很枯燥的话题变得生动形象,引起了听众的兴趣。 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梁启超在演讲中很善于举例。在他的演讲中,或诗词名句,或名人名言,或典故成语,信手拈来,通过引用使演讲具有了雄辩的说服力。在题为《为学与做人》的演讲中,他讲道—— 诸君啊!你千万别要以为得些断片的知识,就算是有学问呀。我老实告诉你罢,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不信吗?试想想全国人所唾骂的卖国贼某人某人,是有知识的呀,还是没知识的呢?试想想全国人所痛恨的官僚政客——专门助军阀作恶鱼肉良民的人,是有知识的呀,还是没有知识的呢?诸君须知道啊,这些人当十几年前在学校的时代,意气横历,天真烂漫,何尝不和诸君一样?为什么就会堕落到这样的田地呀?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看着一群好好的青年,一步一步地往坏路上走。诸君猛醒!现在你所爱所恨的人,就是你前车之鉴了。 为了说明要做好学问,必须先做好人的道理,他先举出卖国贼、

梁启超的诗词10篇

梁启超的诗词10篇 光绪十五年(1889年),梁启超在广州参加乡试中举,名列第八。主考官李端棻欣赏其才华,以亲妹相许。这时候,展现在梁启超前面的,是一条“金光大道”,沿此而行,完全可能由学入仕,平步青云。然而,光绪年间,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的野蛮蹂躏。面对严峻的形势,梁启超逐渐抛弃了昔日的追求,走上一条充满坎坷曲折的救国救民的道路。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梁启超的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纪事二十四首·一夫一妻世界会 朝代:近现代|作者:梁启超 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 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作后人师。 纪事二十四首·含情慷慨谢婵娟 朝代:近现代|作者:梁启超 含情慷慨谢婵娟,江上芙蓉各自怜。 别有法门弥阙陷,杜陵兄妹亦因缘。 壮别·孕育今世纪 朝代:近现代|作者:梁启超 孕育今世纪,论功谁萧何?华拿总馀子,卢孟实先河。 赤手铸新脑,雷音殄古魔。 吾侪不努力,负此国民多。

东归感怀 朝代:近现代|作者:梁启超 极目中原幕色深,蹉跎负尽百年心。那将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鹃拜故林魂寂寞,鹤归华表气萧森。恩仇稠叠盈怀抱,抚髀空为梁父吟。自励·献身甘作万矢的 朝代:近现代|作者:梁启超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揅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纪事二十四首·匆匆羽檄引归船 朝代:近现代|作者:梁启超 匆匆羽檄引归船,临别更悭一握缘。今生知否能重见,一抚遗尘一惘然。纪事二十四首·人天去住两无期 朝代:近现代|作者:梁启超 人天去住两无期,啼鴃年芳每自疑。多少壮怀偿未了,又添遗憾到蛾眉。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朝代:近现代|作者:梁启超

浅谈梁启超家庭教育

浅谈梁启超家庭教育 提及梁启超先生,第一次接触到梁启超先生还是学生时代的历史书中,梁启超先生出生于广东新会,作为百日维新的领袖之一,他满怀一腔热血的爱国主义情怀,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贡献占有一席之地。自从从事教育事业后,才黯然发现,以前从历史书中认识的梁启超只是他一生一个小小的背影,梁启超的卓越成功更多的来源于他的教育,重新去认识梁启超先生,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得到很多启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梁启超教育的成功之道,为我们学习、事业、人生和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要真正去认识、去了解梁启超先生的教育之道,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启超先生9位子女的成就: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三子梁思忠:炮兵上校,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著名的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著名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光荣的革命军人;五子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堪称“满门俊秀”。他身教重于言教,不溺爱,不拔苗助长。他没有要求子女们都和他一样,都走他的路,他相信孩子的主动创造力,最终孩子们都走上自己的成才之路,这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我眼里,梁启超教育的成功之道不是偶然的,他的教育之道,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

一、立足于幼,因材施教,追求知识教育 “春秋万法论于始,几何万象起于点,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梁启超先生非常注重子女们的启蒙教育。他认为,幼学是人生教育的起点。的确如此,人的出生一张洁白无瑕的纸,模仿性和可塑性非常强。而父母是他们最早接触的人,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家庭也是接收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长的一言一行,家庭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家长其实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只有身正,影子才不会歪;只有我们经常擦拭镜子,才能照出美丽的影子。梁启超先生认为,教子之道要“严”与“爱”的结合,“严”出于理智,“爱”则出于情感,二者不可缺一。梁启超先生从不溺爱子女,相比当今的社会,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现象普遍,难免会出现很多“小公主”,“小皇帝”。立足于从小教育,就要注重“严”与“爱”的结合,“严”能养成孩子的好习惯,“爱”能培养出孩子的兴趣爱好。 梁启超先生也非常注意学问之道,注重治学方法,为了让子女们走自己的路,他非常细微地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用自己的治学心得启发儿女。在治学方法上,梁启超要求每个儿女既要专精又要广博,他在对子女的谈话及通信中指出:“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之某部门,稍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

梁启超一妻一妾九个子女今何在

梁启超一妻一妾九个子女今何在? 2013-06-12 23:16:35 归档在民国往事 | 浏览 19412 次 | 评论 2 条 梁启超一妻一妾九个子女今何在? 李奉先文 一、闺中良友李惠仙 梁启超有名篇《最苦与最乐》,他说,人生什么事最苦呢?不是贫苦,不是失意,不是死亡,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失意不苦;若能达观,老死不惧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因此,对于家国,他觉得最放不下的,就是责任,一种以生命、名誉作为抵押的责任感。 这都无一不说明,在如何对待婚姻、爱情,履行社会责任的方面,梁启超有过不可挑剔的表现,他似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梁启超与妻子李惠仙一生敬爱有加,做了一辈子夫妻,只吵了一回架,却为此悔恨终生。在李惠仙弥留之际,他对女儿梁思顺道出了自己的愧疚心情:我总觉得你妈妈的那个怪病,是我们打那一次架打出来的,我实在哀痛、悔恨至极。我怕伤你们的心,始终不忍说;现在忍不住了,说出来像把自己罪过减轻一点。 梁启超曾深情地称妻子,为闺中良友。并在离别的日子里,鸿雁传书曰:鸿书衣冠虽异,肝胆不移,贻此相对,无殊面见矣。而当李惠仙因不治之症溘然而逝,梁启超写下了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梁夫人文》。文曰: 我德有阙,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扶将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嗅使康;我劳于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扬。 这种离乱夫妻的感情,确实很是感人。然而梁启超还有一位红颜知己兼李惠仙的陪嫁丫鬟,其故事更让人听后忍不住泪流不止…… 二、最是痴情王桂荃 六岁时,她作为陪嫁,跟随时任京兆公李朝威的掌上明珠李惠仙嫁到梁家。风华正茂、才气纵横的梁启超嫌她的名字王来喜太恶俗,随口改成王桂荃。 她聪明勤快,识大体,深得主人欢心。18岁时,在女主人李惠仙的主张下,

民国诗词精选

民国诗词精选 本文带大家欣赏一些民国时期的诗词作品,主要是一些清代之后解放之前的诗词作品。大多为这一时期的一些名人诗作。 起义歌 孙中山 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挽刘道一‍ 孙中山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咏鹰 黄兴 独立雄无敌,长空万里风。 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

一去渡沧海,高扬摩碧穹。 秋深霜气肃,木落万山空。 赠宫崎 黄兴 独立苍茫自咏诗,江湖侠气有谁知?千金结客浑闲事,一笑相逢在此时。浪把文章震流俗,果然意气是男儿。关山满目斜阳暮,匹马秋风何所之。 回湘感怀 黄兴 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风歌好不如归。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入夜鱼龙都寂寂,故山猿鹤正依依。苍茫独立无端感,时有清风振我衣。 太平洋舟中 黄兴 口吞三峡水,足蹈万方云。 茫茫天地阔,何处着吾身?

晚泊梁子湖 宋教仁 日落浦风急,天低野树昏。 孤舟依浅渚,秋月照征人。 家国嗟何在,乾坤渺一身。 夜阑不成寐,抚剑独怆神。 出塞 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鹧鸪天 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篇一: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五四青年节。有朋友问我。你有偶像吗?这个,不好回答。人家又追问。那非得说一个呢?我想了想说:梁启超。梁先生这个人值得钦佩的地方有两个。第一。梁先生的九个子女个个成名成家都有出息。其中三院士、六专家,真真的满门俊彦也。这不仅说明他治家有方。而且说明所有跟他接触的人。心灵都能被点亮了。第二呢,就是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永远不固执己见。见错就改。想明白就行动。一生不受什么师门派系既得利益的绑架。今天,借此机会,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梁先生的生平事迹。 梁先生,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人,人称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是驰骋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生于虎啸风生、数千年未有之奇变的大时代。自甲午败绩,改良派取代洋务派走上政治舞台起。梁先生便作为维新派领袖及启蒙思想家,在长达2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从保皇派到革命派,从君主立宪到民主立宪,梁先生一直都走在时代的前列。直到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一命呜呼之后,梁先生才打算退出政界,效孔丘。一门心思地去从事教育事业。没想到时局突变,张勋拥废帝溥仪复辟,先生便又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在反对复辟的通电中说:

我,一介书生,手无寸铁,我今天所能做的,就是把的观点堂堂地亮出来。我相信,凡是有一点人气的人,都会像我一样做。至今读来,仍为之激动,令人荡气回肠。我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梁文那种激情奔涌、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凌厉气势了吧。1894年,梁启超提倡变法,并于上海主撰《时务报》,著《变法通议》,刊布报端,启发国人之革新思想。与谭嗣同等6人同参新政,因保守派所反对,变法失败,谭嗣同等被杀,梁启超逃亡日本。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返回中国,并参与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晚年远离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又深研佛学。1929年1月19日病逝。综其一生,真可谓是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中国古代的史官为了给后代留下信史而不惜杀头:梁启超毅然拒绝袁世凯的重金收买,而写出了揭露窃国大盗恢复封建帝制的《异哉国体问题》。何其壮哉,何其勇哉,何其威哉。真乃大丈夫也。 至于教育子女,梁先生亦有自己独到之处。他虽然疲于政治、忙

梁启超先生诗词选

梁启超先生诗词选.txt都是一个山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眺望你对别人的微笑,即使心是百般的疼痛只为把你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刺眼的白色,让我明白什么是纯粹的伤害。梁启超先生诗词选.txt20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梁启超先生诗词选 [含全文、节选、鉴赏、诗话] 陈迅工搜集摘辑 《读陆放翁集四首》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放翁集中胡尘等字,凡数十见,盖南渡之音也。) 叹老嗟卑却未曾,转因贫病气崚嶒。英雄学道当如此,笑尔儒冠怨杜陵。 (放翁集中只有夸老颂卑,未尝一叹嗟,诚不愧其言也。) 朝朝起作桐江钓,昔昔梦随辽海尘。恨杀南朝道学盛,缚将奇士作诗人。 (宋南渡后,爱国之士欲以功名心提倡一世者亦不少,如陈龙川、叶水心等,亦其人也。然道学盛行,掩袭天下士皆奄奄无生气矣,一二人岂足以振之。) 《壮别若干》 丈夫有壮别,不作儿女颜。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 天下正多事,年华殊未阑。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 狂简今犹昔,裁成意苦何?辙环人事瘁,棒喝佛恩多。 翼翼酬衣带,冥冥慎网罗。图南近消息,为我托微波。 赫赫皇华记,凄凄去国吟。出匡恩未报,赠缟爱何深。 重话艰难业,商量得失林。只身浮海志,使我忆松阴。 大陆成争鹿,沧瀛蛰老龙。牛刀勿小试,留我借东风。 《东归感怀》 极目中原幕色深,蹉跎负尽百年心。那将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 鹃拜故林魂寂寞,鹤归华表气萧森。恩仇稠叠盈怀抱,抚髀空为梁父吟。 《自励二首》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揅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平生最恶牢骚语,作态呻吟苦恨谁。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 立身岂患无馀地,报国惟忧或后时。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自题新中国未来记》 却横西海望中原,黄雾沈沈白日昏。万壑豕蛇谁是主?千山魑魅阒无人。 青年心死秋梧悴,老国魂归蜀道难。道是天亡天不管,朅来予亦欲无言。 《水调歌头甲午》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满江红赠魏二甲午》 如此江山,送多少英雄去了。又尔我蹋尘独漉,睨天长啸。炯炯一空馀子目,便便不合时宜肚。向人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