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季花老师讲中药 柴胡

四季花老师讲中药 柴胡

四季花老师讲中药  柴胡
四季花老师讲中药  柴胡

今天学习柴胡。

这就是原生态柴胡。

这是柴胡饮片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省;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省。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切段,生用或醋炙用。

柴胡的药性: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

柴胡的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柴胡的应用

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使用。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常与防风、生姜等药配伍,如正柴胡饮(《景岳全书》)。若外感风寒,寒邪入里化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柴胡多与葛根、羌活、黄芩、石膏等同用,以解表清里,如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菊花、薄荷、升麻等辛凉解表药同用。现代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表退热作用。若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本品用之最宜,为治少阳证之要药,常与黄芩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热,共收和解少阳之功,如小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的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症,常与香附、川芎、白芍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若肝郁血虚,脾失健运,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肋作痛,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常配伍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等,如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可用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坠作胀,食少倦怠,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等脏器脱垂,常与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以补气升阳,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常与黄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柴胡的用法及参考用量:煎服,3~9g。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柴胡的常见配伍

柴胡配伍白术:柴胡疏肝解郁;白术益气健脾。二者伍用,疏肝补脾,可治疗肝郁脾虚之胸胁作痛、神疲食少者。

柴胡配伍葛根:柴胡轻清上升,和解表里,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葛根轻扬升散,走阳明之表,善解肌退热、透发斑疹。二者相须为用,其解肌退热、透邪外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逐渐入里化热之发热、头痛、身痛、咽喉疼痛、项背强等症以及风疹、麻疹等证见发热不退者。

柴胡配伍黄芩:柴胡味苦辛而性微寒,轻清升散,入肝胆经,善于疏泄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热,有疏散退热之效;黄芩苦寒,功善清解少阳之里热,亦可燥湿泄火解毒。二药合用,解表清里,共奏和解少阳、疏泄肝胆郁热之功效,用于治疗邪在少阳之口苦咽干、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诸症。

柴胡配伍人参、黄芪:柴胡升阳举陷,人参大补元气而健脾;黄芪益气升阳而健脾。三药合用,则益气升提、标本兼治,可治疗气虚所引起之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内脏下垂等症。

柴胡配伍升麻:二者均能升清阳而举陷。但柴胡主升少阳清气;升麻主升阳明清气。二药常相须为用,其升清举陷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因气虚下陷而致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清阳下陷之泄泻等病症。

柴胡配伍生麦芽: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麦芽消食和中、疏肝化滞。柴胡得生麦芽,则其调肝之功更强。二药伍用,共奏疏肝解郁、补肾运脾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不孕诸症,如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胸胁胀痛、久不受孕等。

柴胡配伍香附:二者均为疏肝补脾之良药,常相须为用,治疗肝郁胁肋胀痛之症。

柴胡配伍枳实:柴胡辛散升阳,疏肝解郁;枳实苦泄沉降,下气消痞、除痰消积。二者合用,共奏疏肝理脾、调畅气机、通阳达郁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脾失和、气机不调之胸胁胀满、积食难消、腹痛泻下以及肝郁而致四肢厥逆者。

使用柴胡的注意事项及宜忌: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临床应用本品,人口服柴胡粒剂小剂量(相当于生药0.6g),其中30%有轻度倦怠感和镇静、入睡好,对白天工作无影响;当服较大剂量时,其中80%可引起深睡,17%反而睡眠不安,白天出现嗜睡,工作效率明显降低。服用大剂量柴胡粒剂,能使食欲减退,并出现肠内积气显著和腹胀。亦有应用柴胡注射剂肌注引起皮肤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的报告,其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心慌、心悸、乏力、周身发麻、颜面潮红、荨麻疹、水肿性紫红色斑、瘙痒等,严重者头晕欲倒、冷汗、心动过缓、体温下降、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发绀、过敏性休克。

我就说这么些,下面大家讨论补充

【常委】杏林迷悟

柴胡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辛、苦;归肺、脾、肝经。其基本功效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多用于投表泄热、和解少阳、诸疟寒热证、

肝胆湿热正等。临床常用量为3~9g。

叶桂(天士)“柴胡劫肝阴”一说,影响颇大,现临床用量多在6~12g。但在临床中发现。如遇发热患者,上述剂量难以奏效。应用柴胡作为和解退热药时,一般用量在30g左右,如遇到高热不退(39~40度),用量可至50g,并同用大枣、生姜,抑制其苦寒疏泄太过的副作用,可保无虞。而作为升提或引苓药时,用量可最小,用于疏肝解郁时用量稍大。

【崩漏医案】

女,患崩漏,精深刺激诱发,形体壮健,面红,断为热入血室。

拟小柴胡汤原方。处方:柴胡125g,半夏100g,黄芩45,甘草45g,人参15g,大枣30g,生姜45g,4剂后阴道出血止。

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少阳司天之政…血崩胁满。”血室在躯壳之里、肠胃之外,属半表半里之少阳部位。因少阳不能透达所致之崩漏,取透热宁血法,重剂起沉痾。

【内伤低热医案】

男,63

岁,因左肝叶切除后低热2个月就诊。B超发现左肝内结石,遂于7月初行肝叶切除术。术后引流不畅,由较多积脓,经多次排脓,仍有少量脓汁无法抽出。患者术后低热2月余,体温晨起正常,下午升至37.5度,伴轻度畏寒,晚6时左右汗出热退。刻下症见:低热,乏力,小便微黄,大便偏稀,舌质红,苔白厚腻微黄,脉沉弦略滑数。既往引胆石症于1年前行胆囊切除术。西医诊断:肝左叶切除术后;中医诊断:内伤发热。中医辨证:胆腑郁热,少阳枢机不利。治法:和解少阳。处方:大柴胡汤加减。药用北柴胡30g,炒子芩18g,清半夏6g,枳实15g,赤芍15g,大叶金钱草30g,蒲公英30g,鲜荷叶30g,生姜3片,大枣5

枚。上方1剂后,体温复常,5剂服完,体温一直未在上升。因舌苔仍厚,上方加佩兰叶9g,淡竹叶6g,减柴胡、黄芩量,继用5

剂,舌苔亦退。复查B超,积脓消失。

按:肝胆疾患多属于柴胡证。本例发热乃术后引流不畅感染所致,热随不高,但午后发热,微恶风寒,傍晚汗出而解。特征类似柴胡证“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之发热。方中重用柴胡30g为君,意在取其退热疏解之功。柴胡用量不同,则各有专功,小剂量长于升散,一般剂量用以疏肝,大剂量则重在清热。

【常委】玉液金丹 2016-1-28 20:33:48

从前有个地主家,有两个长工,一个叫茈大,这个就是柴胡以前就读茈,这个后来因为柴胡老了就可以当做柴烧了,慢慢念柴胡了,一个叫胡二,有一天这个胡二病了。他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症状呢?就是说忽冷忽热的,胸胁还有点苦满干不了活。十多天了好不了,求医也无效。这个地主就把他给赶出了,这个茈大很仗义很跟着胡二一起出去了。两个人走到一个大山上,这个胡二有点饿,茈大就给他找吃的。在茈大找吃的时间,这个胡二无意间发现身边像竹叶草的根拔来咀嚼。吃了这个草的根身体变轻松了。也不发冷也不发烧了,这个病也就好了。后来这个两个人就把这草的根称为茈胡。他们两个人用这个茈胡治疗不少的病,帮助了很多人,现在我们都念柴胡了。通过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柴胡对这个寒热往来有独特的疗效,同时也领会到了我们中医药的神奇。我们这个柴胡也有八大症,少阳首选的药物,跟这个小柴胡汤的四大症类似

高某某,女,48岁。顽固性的慢性划痕症,每遇身痒,抓之红斑瘙痒更重。服用扑尔敏片、

用糖皮质激素剂输液,停药即复发。接触冷水后可瘙痒几个小时。深为之苦恼!今天专程来希望用中药调理一下。刻下:舌红苔薄白略腻,脉浮弦紧滑。自述口苦严重。心中灼热。现在正值经期。辩证:口苦,脉弦。符合小柴胡汤证。皮肤上的荨麻疹也属于气血失和,也正好用和法调理气血。提笔处以:小柴胡汤R(8月2日)首诊:柴胡30克黄芩12克法半夏10克生姜1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和田大枣50克上方3剂,水煎服。煎服方法基本同伤寒论的方法。

柴胡

柴胡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丰富与提高,进补天然药食已成为一种时尚。 柴胡作为药食两用食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青睐。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药材,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被后世医家誉为“医方之祖”的《伤寒论》中,全书载方122方,其中用柴胡的有7张处方,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和柴胡桂枝汤是柴胡制剂的代表方剂,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柴胡的各种医学信息。 关键字:柴胡、药材特点、性味归经、临床药理作用、合理应用 正文 一、柴胡的药材特点 柴胡,又名北柴胡、南柴胡、硬柴胡、软柴胡、春柴胡、秋柴胡、醋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胡)的根。按性状不同,分别成为北柴胡、南柴胡。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等地,南柴胡主产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一般认为北柴胡入药为佳。然北柴胡、南柴胡均以根条粗长、须根少者为佳。 1、北柴胡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厘米,直径0.3~0.8厘米。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和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有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故又称硬柴胡,其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因其唯根入药,常于秋季采收,又有秋柴胡之名。 2、南柴胡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靠近根头处多见细密环,纹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故有红柴胡之名,其根与北柴胡相比较细,多弯曲不直,质稍软,易折断,故又称细柴胡,其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3、春柴胡 春柴胡为春季采收的南柴胡之幼嫩全株(商品名芽胡)入药。其功效与南柴胡相似,但比嫩苗香气馥郁,体质轻清,气味俱薄,得春时生发之气,疏泄力强,尤擅条达肝气。二、柴胡的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中医认为,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一、B型题 A. 燎去毛 B.刷去毛 C.烫去毛 D.揪去毛 E.撞去毛 1.狗脊应( C ) 2.石韦应( B ) 3.鹿茸应( A ) 4.香附应( E ) 5.金樱子应( D ) A.盐炙法 B.纸煨法 C.酒蒸法 D.清蒸法 E.豆腐蒸法 6.木香用( B ) 7.泽泻用( A) 8.红参用( D ) 9.藤黄用( E ) 10.山茱萸用( C ) A.莲子肉 B.莲子心 C.朱砂衣 D.青黛衣 E.参芦 11.药心能清心热的是( B ) 12.肉能补脾涩精的是( A ) 13.作为药衣能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的是( C ) 14.作为药衣有清肝凉血作用的( D ) 15.可代瓜蒂用的是( E ) A.缓和寒滑之性 B.降低毒性 C.消除恶心的副作用 D.缓和辛散之性 E.增强收敛止血的作用 16.牛蒡子炒后( A ) 17.芥子炒后( D ) 18.牵牛子炒后( B ) 19.大蓟炒后( E ) 20.莱菔子炒后( C ) A.祛风解表 B.辛散作用弱,具止血作用 C.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D.温中散寒,温经止血 E.温经止血 21.荆芥生用( A ) 22.荆芥炒炭用( B ) 23.干姜生用( C ) 24.干姜炭用( E ) 25.干姜砂炒后( D ) A.全当归 B.当归尾 C.酒当归 D.土炒当归 E.当归炭 26.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的是( D ) 27.长于补血活血调经的是( C ) 28.长于止血活血的是( E ) 29.破血宜选( B ) 30.具有止血、调经、润肠通便的是( A ) A.香附 B.香附炭 C.醋香附 D. 四制香附 E.酒香附 31.多用于妇女崩漏不止( B ) 32.引药入肝,增强舒肝止痛作用,并能消积化滞的( C )33.行气解郁,调经散结( D ) 34.多用于治寒疝腹痛( E ) 35.以理气解郁为主的( A ) A.地黄 B.熟地 C.鲜地黄 D.生地炭 E.熟地炭 36.清热、凉血、止血、生津的是( C ) 37.养阴清热,凉血生津( A ) 38.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 B ) 39.凉血止血( D ) 40.补血止血的( E ) A.酒 B.醋 C.蜂蜜 D.生姜汁 E.甘草汁 41.甘辛大热,能通血脉、行药势、散寒,能矫味矫臭的是( A ) 42.苦酸温能散瘀止血又能理气止痛、行水,解毒矫臭矫味的是( B ) 43.生则性凉,熟则性温,能补中,味甘平能解毒还能润燥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是( C ) 44.味辛温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解毒的( D ) 45.性味甘平,和中缓急、补脾、润肺,调和诸药( E ) A.黑豆汁 B.米泔水 C.食盐水 D.胆汁 E.油 46.性味甘平能活血,利水滋补肝肾,养血祛风,解毒的是( A ) 47.性味甘寒、清热凉血,利尿,吸附油脂的是( B ) 48.性味咸寒,能增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臭味的( C ) 49.性味苦、大寒,能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润燥等用于制南星的( D ) 50.油炒为增效(如淫羊藿增温肾助阳作用)油炸为易粉碎的( E ) A.山楂 B.芥子 C.王不留行 D.槐米 E.酸枣仁 51.炒后有机酸减少缓和药性的是( A ) 52.炒后散出香辣气味的是( B ) 53.要求炒爆花的是( C ) 54.炒后有利于保存有效成分的是( D ) 55.不宜久炒,否则油枯失效的是( E )

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模拟题附答案

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模拟题附答案 1、药味苦、辛、涩味消化后是 A、涩 B、辛 C、苦 D、甘 E、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三化味。 2、藏医学认为既能使身体坚实、又有疏通作用的药味是 A、涩味 B、辛味 C、苦味 D、甘味 E、咸味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六味:酸、苦、甘、辛、咸、涩; 3、三因学说中的三因起源于 A、五味 B、五行 C、五元 D、五脏 E、五谷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三因源于五元,“隆”与五元中的“风”相同;“赤巴”为火;“培根”,“培”为水,“根”为土,与水、火两元相同。三因素依次大体相当于中医的气、火、津液。 4、五元学说中为土、水、火、风元提供存在和运动空间的是 A、风 B、水 C、火

D、寒 E、空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五元属性与功能 5、五元学说中,下列不属于五元的是 A、风 B、水 C、火 D、寒 E、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藏族古代宗教哲学认为,土、水、火、风、空是一切器世界(宇宙万物)和情世界(人和生物)产生的本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元素,故亦称五元或五大。 6、根据藏药八性理论,水元偏盛的药物性能是 A、热,锐 B、凉,钝 C、轻,糙 D、柔,软 E、重,腻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八性重、腻、凉、钝、轻、糙、热、锐。八性源于五元,其中土元偏盛药物性能则重、腻;水元偏盛药物性能则凉、钝;火元偏盛药物性能则热、锐;风元偏盛药物性能则轻、糙。重、腻两性对治特性为轻、糙的隆病;凉、钝两性对治特性为热、锐的赤巴病;轻、糙、热、锐四性对治特性为重、柔、寒、钝的培根病。 7、酸味药物的功效是 A、去腐生肌 B、下泻、疏通脉管 C、生胃火,增强消化 D、使身体坚实,有疏通作用

中药材柴胡高产套种的方法

中药材柴胡高产套种的方 法

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柴胡原来以大田直播和育苗移栽为主。近年来,湖北房县在柴胡GAP规范化种植开发中,发现柴胡套种技术比育苗移栽和大田直播的技术优点多,值得推广。主要表现在:(1)省工时,节省人力;(2)很好解决了柴胡期遮阴保湿的难题,利于保全苗;(3)柴胡套种不影响当年套种作物的产量,既能确保年年有收益,又合理利用了土地。 选地整地和施肥。选土层深厚、肥沃疏透敢带砂的土壤,盐碱及排水不良的黏土不宜生长,结合整地施入农家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作基肥。 播种。首先要选育良种;生长分头,无病无害的2-3年生柴胡作留种母株于9-11月当果实由青色稍转变为褐色时,将全株割回,置通风干燥处,晾干熟数日。然后晒干、脱粒、净选,贮藏备用。隔年种子不宜留种,把种子放到55℃的水中不断搅拌至室温,把漂在上面的秕籽捞去,然后洗净沉底的饱籽料待种;或者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种子25分钟,用清水洗净种子来消除子表层病菌。

播种方法分条播和撒播。条播时,在作物的行间开2-3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1.50厘米稍加镇压;撒播时暂不耙耱,把种子均匀撒到大田里,然后再把耙耱3-4次,做到上虚下实,以利发芽出苗,每亩用种量2-3公斤。 灌水条件方便的情况下,可以等作物出苗后,放苗水时把种子均匀撒入苗田,立即放水、不盖土。柴胡播种只能浅,不能深,覆土不要超过1.50厘米,否则不易出苗。 播种方式分直播、育苗移栽和套种(柴胡和其它套种) 种播于土壤冻结前进行,柴胡套冬油菜或冬小麦;春播于3-4月,柴胡套在小麦、春油菜等作物。 柴胡套种的作物很多,主要有小麦、油菜、胡麻、豆类等。 柴胡出苗的早迟除与土壤的温度有关外,还与土壤的湿度有关系,湿度适宜播后15-20天就能出苗,天气于旱少雨或浇水不足,2-3月才能陆续出苗,有的甚至半年才能出苗,所以要让柴胡早出苗,必须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 因柴胡早期生长缓慢,苗小而弱,所以严防人畜践踏。收获作物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小柴胡汤的神奇功效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小柴胡汤。 【处方】 柴胡(三钱)人参(二钱)黄芩(二钱)半夏(一钱半)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 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二两半,柴胡(去芦)半斤,人参、甘草(炙)、黄芩,各三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量大小加减。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功能主治】 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备注】 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摘录】 《伤寒论》 【处方】 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功能主治】 清热育阴。主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处方

中药配方颗粒专家经典处方 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 (1) 感冒初期: 主要表现:鼻塞流清涕头痛咽喉不适咳嗽发热恶寒等。 处方: 荆芥1袋薄荷1袋金银花1袋 用法: 每日一剂,分两次开水泡服。首日加倍,连服3天。 注; 荆芥: 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薄荷: 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 金银花: 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效果显著。 三药均具气味芳香,共奏开窍解表,驱邪解毒。 加减: 恶风恶寒者,加:防风,咳嗽有清痰者,加:法半夏; 发热恶寒者,加:柴胡,发热不恶寒者,加:板蓝根; 头痛恶风者,加:羌活,川芎. (2) 感冒后期: 主要表现:咳嗽、吐痰、咽喉不适、头痛

处方一: 荆芥1袋前胡1袋僵蚕1袋 桔梗1袋百部1袋甘草1袋 用法: 每日一剂,开水泡服,每日两次,首日加倍 感冒后期咳嗽(感冒后期反复、久治不愈的咳嗽) 处方二: 党参1袋生姜1袋蜂蜜30g. 用法: 痰多气逆加:化橘红, 微喘加:胡桃肉, 便秘加:玉竹. 每日一剂,开水泡服,连服3天 注:感冒咳嗽虽称之为“小病”,但治疗不当,可以迁延日久,即使治疗得当,有时也易留尾巴,患者偶尔咳几声别无不适,大都不愿继续服药治疗,然而,一旦受一点风寒,咳嗽又起,老人小孩尤其如此。 党参生姜蜂蜜三味,用于感冒咳嗽的收尾,十分合适。 生姜散寒止咳,蜂蜜润燥止咳,党参益气补虚。生姜得蜂蜜之润,则温而不燥,蜂蜜得生姜之温,则润而不涩,党参得生姜之温散,则补而不留邪。 2.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主要表现:反复咳嗽,痰多或白黏难咳出,遇风寒加重,咳甚出现喘息,胸闷、气促、水肿等。 属肺阴亏虚,痰湿蕴肺。 治宜:补气养阴,利湿化痰,止咳平喘。 处方:

柴胡的功效与应用上课讲义

柴胡的功效与应用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之功能。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近代研究多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 柴胡 (《本经》) 【异名】地熏、茈胡(《本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 【植物形态】①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植物名实图考》),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形弯曲。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0.6~1.3厘米,先端渐尖,最终呈短芒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平行脉7~9条。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长1~4厘米,不等长;总苞片缺,或有1~2片;小伞梗5~1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径1.5毫米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曲成2齿状;雄蕊5,花药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光滑无毛,花柱2,极短。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左右扁平,长3毫米左右,分果有5条明显主棱,棱槽中通常有油管3个,接合面有油管4个。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干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分布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②狭叶柴胡,又名:红柴胡、细叶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深长,不分歧或略分歧,外皮红褐色。茎单1或数枝,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根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叶脉5~7条,近乎平行。复伞形花序;伞梗3~15;总苞片缺,或有2~3;小伞梗10~2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花瓣5,先端内折;雄蕊5;子房下位,光滑无毛。双悬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3毫米,分果有5条粗而钝的果棱,成熟果实的棱槽中油管不明显,幼果的横切面常见每个棱槽有油管3个。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于干燥草原。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甘肃、青海、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除上述2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亦作柴胡入药。主要的有:长白柴胡分布东北;兴安柴胡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大叶柴胡分布东北;长茎柴胡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青海;膜缘柴胡分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小柴胡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金黄柴胡(又名:穿叶柴胡)分布新疆:多脉柴胡分布四川、甘肃、内蒙古。 【采集】舂、秋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 【药材】①北柴胡 又名:硬柴胡。为植物北柴胡的根,并带有少许茎的基部。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歧,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木质纤维性,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

邹润安论柴胡

邹润安论柴胡 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10月21日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 《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丸,柴胡加龙牡汤等。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等症,其适应范围是比较宽的。然而它所适用的病机是什么,其药效发挥的原理何在,临床上应如何正确地使用等,邹润安先生都为我们作了深刻的论述。 柴胡适用的病机 清初名医刘潜江《本经疏证》认为,柴胡以升阳为用,“盖柴胡非徒畅阳,实能举阴,非徒能畅郁阳以化滞阴,并能俾阳唱阴随……六气因郁而升降之机阻者”,皆可用之以转其枢。 邹润安由此而认为,“则柴胡之用,必阴气不纾,致阳气不达者,乃为恰对。若阴气已虚者,阳方无依而欲越,更用升阳,是速其毙耳,可乎!故凡元气下脱,虚火上炎及阴虚发热,不因血凝气阻为寒热者,近此,正如砒鸩矣。”这段话很关键,它指明了柴胡所适用的病机以及误用所带来的危害。王孟英在《重庆堂随笔》的批语中对邹氏此说作了充分的肯定,并例举了自己亲闻的一个由于肝阴素亏而失明,后又误用柴胡致两胁胀痛,且巅顶发热如火的实例。张锡纯亦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过一患者因肝阴素亏更用柴胡、枳实,致全身颤抖不止、怔忡烦乱而病危。此外,如张景岳、徐灵胎、叶天士等医家也大多持此类似的观点。 现在,虽然有的《中药学》教材也明确柴胡“真阴亏损,阴虚火旺者宜慎用”,但也有人对“柴胡劫肝阴”一说持保留态度,认为自己用柴胡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不过笔者认为,邹氏关于阴虚阳越忌用柴胡的告戒还是有道理的。 柴胡能通上焦 柴胡能通上焦,这从仲景描写小柴胡汤之效“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一段话中可得见。 邹润安对此解释说:“上焦不通则气阻,气阻则饮停,饮停则生火,火炎则呕吐。半夏、生姜能止吐蠲饮,然不能彻热;黄芩能彻热,然不能通上焦;能通上焦者,其惟柴胡乎!”他认为,小柴胡之主证往来寒热也是由于上焦不通所致,“盖惟痰凝气滞,升降之机始阻。当升不升,则阳怫怒为热,当降不降,则阴鸱张为寒。”在此用柴胡,正是拔树寻根之治。 小柴胡证也有不往来寒热的。由于伤寒中风多见呕逆或干呕,只要无麻黄、桂枝证,但见喜呕一证,则虽发热者,便可用柴胡汤。还有一类既不往来寒热,也不呕,但是如果有心下满、胁下满、胸胁满、胁下硬满,心下支结、心下急郁郁微烦等症状者,皆属于上焦不通,也可用小柴胡汤。故柴胡实为通利之药,《本经》谓其“推陈致新”,诚非虚语。 “旋其中枢”用柴胡 非上焦不通而用柴胡,是由于中枢不旋而升降失常者。其证或见“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即少阳兼里虚寒证,见《伤寒论》第100条);或见“少阴病,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即四逆散证)。出现这些症状,也是由于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学课程试卷(A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学课程试卷(A卷)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一、单选题(20%) 1、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 A、《雷公炮炙论》 B、《炮炙大法》 C、《修事指南》 D、《本草蒙筌》 E、《本草纲目》 2、中药炮制品的含水量,一般宜控制在() A、5~7% B、7~13% C、5%以下 D、8~15% E、5~20% 3、皮类药材和宽大的叶类药材,可切成() A、薄片 B、丝 C、直片 D、斜片 E、段或块 4、如需要引药上行,治上焦热邪,应选用哪种大黄制品() A、生大黄 B、熟大黄 C、酒大黄 D、大黄炭 E、醋大黄 5、指出下列适宜采用盐炙法加工炮制的药物组() A、当归、益智仁 B、黄柏、草果 C、砂仁、麻黄 D、车前子、知母 E、以上都不是 6、适宜采用煅淬法加工炮制的药物组为() A、炉甘石明矾 B、自然铜炉甘石 C、龙骨牡蛎 D、石膏陈棕 E、血余自然铜 7、临床上治疗脾虚泄泻症状宜采用() A、山药 B、土炒山药 C、麸炒山药 D、焦山药 E、山药炭 8、含芳香挥发成分的药材,人工干燥的温度不宜超过() A、80℃ B、60℃ C、50℃ D、40℃ E、70℃ 9、一般药物发酵最佳温度为() A、10~15℃ B、15~25℃ C、25~30℃ D、30~37℃ E、50℃以上 10、单写付生品的药物组() A、槟榔苍术 B、黄连槐花 C、自然铜杜仲 D、何首乌苦杏仁 E、甘草党参 11、川乌、草乌经加热炮制后毒性下降,其主要原理是() A、使生物碱的含量下降 B、使有毒的水溶性成分含量下降

C、使有毒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D、使水溶性成分的结构发生变化 E、使生物碱被大量破坏掉 12、适宜采用醋制法炮制的药物组() A、甘遂续断 B、柴胡百部 C、当归青皮 D、三棱莪术 E、乳香桑枝 13、巴豆霜制备的方法为() A、去油制霜 B、渗出制霜 C、升华制霜 D、煎煮制霜 E、熬膏制霜 14、骨碎补、狗脊等药物通常去毛的方法为() A、燎去毛 B、烫去毛 C、刷去毛 D、挖去毛 E、撞去毛 15、治疗老人、儿童感冒,临床选用麻黄时宜用() A、生麻黄 B、炙麻黄 C、麻黄绒D炙麻黄绒E、酒麻黄绒 16、王不留行炮制时要求是() A、文火缓缓加热炒至王不留行有爆裂声,香气溢出即可 B、先文火,后武火加热,炒至王不留行有爆裂声,香气溢出即可 C、热锅下药,中火加热,炒至王不留行爆成白花,香气溢出即可 D、先武火,后文火加热,炒至王不留行有爆烈声,上有焦斑即可 E、冷锅下药,缓缓翻炒,至王不留行爆成白花,香气溢出即可 17、临床若用于骨蒸潮热及疟疾患者,作用柴胡时宜选用() A、柴胡 B、醋柴胡 C、鳖血柴胡 D、酒柴胡 E、以上都不是 18、在炮制所用辅料中,具散瘀止血、理气、止痛、行水、解毒、矫臭矫味功效的辅料为() A、酒 B、食盐水 C、醋 D、米泔水 E、蜂蜜 19、火单制苦杏仁最适宜的条件为() A、长时间煮沸 B、短时间煮沸 C、大量沸水,处理10分钟 D、10倍量沸水,处理20分钟 E、10倍量沸水,处理5分钟 20、炮制后增强降逆止呕作用的半夏炮制品为() A、姜半夏 B、清半夏 C、生半夏 D、半夏曲 E、以上都不是 二、多选题(15%)

柴胡散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柴胡散这种方剂。 【处方】 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 【炮制】 上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 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柴胡45克(去苗)白术30克白茯苓22克甘草22克(炙微赤,锉)五味子30克干姜22克(炮裂,锉)附子22克(饱裂,去皮,脐)防风22克(去芦头)桂心15克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210毫升,去津,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 【处方】 柴胡30克<去芦头)赤茯苓30克羚羊角屑30克细辛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决明子30.克栀子仁30克子芩30克车前子30克石膏12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泻肝除热。主肝劳虚热,两目赤涩,烦闷宛转,热气壅滞,胸脘有灼热感。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竹叶14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炙炸、热面。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处方】 柴胡30克(去苗)甘草30克(炙微赤,锉)决明子15克车前

中药炮制

炙法考点精要 液体辅料性质 酒制提升姜温散;盐制走肾下软坚;醋制往肝收敛好;蜜炙甘温更益元。 液体辅料的用量 (1)酒炙时,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 (2)醋炙时,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 (3)盐炙时,每100kg药物,用食盐2kg。 (4)姜炙时,每100kg药物,用生姜10kg。若无生姜,可用干姜煎汁,用量为生姜的三分之一。 (5)蜜炙时,炼蜜的用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一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质地坚实,黏性较强,油分较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小。 通常蜜炙时,每100kg药物,用炼蜜25kg。 (6)油炙所用辅料为羊脂、酥油和麻油等。 羊脂炙淫羊藿,每100kg药物,用羊脂油20kg;油炸和油脂涂酥烘烤时,适量。 酒炙 其他要点: 黄连中含有小檗碱、黄连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甲基黄连碱、木兰花碱等。 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无明显变化,但炮制可提高小檗碱在水中的溶出率。

1)炮制方法总结 续表 2)炮制作用要点总结 其他要点: 延胡索镇痛有效成分为生物碱,醋制可使难溶于水的生物碱成盐,提高煎出率。醋制、酒制均能提高生物碱的煎出量,增强镇痛镇静作用。 延胡索中季铵碱具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炮制后含量降低,治疗冠心病,宜生用。

1)炮制方法总结 2)炮制作用要点总结: 其他要点: 1.溶解食盐时,水用量一般为食盐4~5倍。 2.含黏液质多的车前子等,需先将药物加热炒去部分水分,使药物质地变疏松,再喷盐水。 姜炙 1)炮制方法总结 2)炮制作用要点总结: 蜜炙 1)炮制方法要点 黄芪、甘草、马兜铃每100kg,用熟蜜25kg。 麻黄、枇杷叶每100kg,用熟蜜20kg。 蜜麻黄绒:每100kg,用熟蜜25kg。 麻黄 1.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 2.蜜麻黄:每100kg麻黄段,用熟蜜20kg。 3.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 4.蜜麻黄绒:每100kg麻黄绒,用熟蜜25kg。

中药柴胡的研究进展

中药柴胡的研究进展 摘要: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本文综合讲述了柴胡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主要药效成分之一总皂 苷的提取、分离和质量评价。 关键字:柴胡皂苷提取质量评价 1. 概述 柴胡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和常用中药,《中国药典》规定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umchineseDC)和狭叶柴胡(南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 Willd)为中药正品的原植物,其同属20余种植物的根也常入药。 柴胡具有驱散退热、舒肝生阳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肋胀痛、月经不调及子宫脱垂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免疫增强、保肝利胆、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具有极高的药用研究价值。柴胡主要的有效成分是皂苷和挥发油,皂苷为五环三萜类齐墩果烷型衍生物,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本篇论文重在讨论柴胡的皂苷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以及质量评价。 2. 化学成分 柴胡根中主要成份为柴胡皂苷,其次含有植物甾醇、侧金盏花醇,以及少量挥发油、多糖;地上部分主要含黄酮类、少量皂苷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等成分。[1]

2.1. 皂苷类 柴胡中主要含有柴胡皂苷a、c、d;尚含3一0一乙酞基柴胡皂苷a、6一0一乙酞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e、6一0一乙酞柴胡皂苷一a,23一0一乙酞基柴胡皂苷乙一d;6一0一乙基柴胡皂苷一b:,柴胡皂苷一f等。 图1:皂苷结构

●皂苷a(C42H68O13) 化学结构: 物理性质:本品为结晶粉末,易溶于水,稀醇,特别是热水和热醇,在丁醇和戊醇中溶解性大,难溶或不溶于苯, 乙醚,氯仿等溶剂。 化学反应:Molish反应阳性,Lieberman-Burchard反应产生紫色。 药理作用[2]:有抗炎作用和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镇 静、解热作用。 ●皂苷c(C48H78O17) 化学结构: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功效与作用 柴胡的功效: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分别北柴胡及南柴胡。别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具有清热解表、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别名:茈胡、地薰、山菜、茹草,柴草。 柴胡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煎服,3~9g 柴胡解热生用量宜大,升阳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阴虚骨蒸宜鳖血炒。 对疟疾症,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 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柴胡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 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汤)。 柴胡的作用: 北柴胡: 和解少阳:用于外感发热,或邪入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及疟疾寒热等,如(<伤寒论>小柴胡汤)、(柴葛解肌汤)。 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的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如(<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热入血室:妇女患外感发热期间遇到月经来潮,外邪传入血室,致寒热发作。如(<和剂局方>逍遥散)。 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胁肋胀满疼痛,及肝郁血虚,月经不调等,如(<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南柴胡 根茎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大叶柴胡 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细如丝状。比小总苞长3-4倍。生于林内及灌木丛中。 狭叶柴胡 特点:主根多单生,棕红色或红褐色;茎基部常被棕红色或黑棕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7cm,宽2~6mm,有5~7条平行脉;复伞形花序多数;总苞片1~3,条形,伞幅5~13,小总苞片4~6,花梗6~15;双悬果棱粗而钝。 醋柴胡 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醋炙能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适用于肝郁气滞的胁痛、腹痛及月经不调。常与枳壳、香附、川芎等同用。 鳖血柴胡 苦,微寒。归肝、胆经。鳖血炙能抑制升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截疟功效。常与青蒿、地骨皮、白芍、石膏、知母等同用,增强表里退虚热作用。 1、柴胡治伤寒初觉发热,头疼脚痛:柴胡(去苗)半两,黄芩(去黑心)、荆芥穗各一分。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汁一合,白蜜半匙,更煎三五沸,热服。(《圣济总录》解毒汤) 2、柴胡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嗽: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

柴胡的功效与应用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之功能。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近代研究多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 柴胡 (《本经》) 【异名】地熏、茈胡(《本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 【植物形态】①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植物名实图考》),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形弯曲。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0.6~1.3厘米,先端渐尖,最终呈短芒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平行脉7~9条。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长1~4厘米,不等长;总苞片缺,或有1~2片;小伞梗5~1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径1.5毫米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曲成2齿状;雄蕊5,花药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光滑无毛,花柱2,极短。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左右扁平,长3毫米左右,分果有5条明显主棱,棱槽中通常有油管3个,接合面有油管4个。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干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分布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②狭叶柴胡,又名:红柴胡、细叶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深长,不分歧或略分歧,外皮红褐色。茎单1或数枝,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根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叶脉5~7条,近乎平行。复伞形花序;伞梗3~15;总苞片缺,或有2~3;小伞梗10~2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花瓣5,先端内折;雄蕊5;子房下位,光滑无毛。双悬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3毫米,分果有5条粗而钝的果棱,成熟果实的棱槽中油管不明显,幼果的横切面常见每个棱槽有油管3个。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于干燥草原。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甘肃、青海、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除上述2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亦作柴胡入药。主要的有:长白柴胡分布东北;兴安柴胡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大叶柴胡分布东北;长茎柴胡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青海;膜缘柴胡分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小柴胡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金黄柴胡(又名:穿叶柴胡)分布新疆:多脉柴胡分布四川、甘肃、内蒙古。 【采集】舂、秋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 【药材】①北柴胡 又名:硬柴胡。为植物北柴胡的根,并带有少许茎的基部。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歧,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木质纤维性,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

柴胡

柴胡 文章目录*一、柴胡的概述*二、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三、柴胡的分类*四、柴胡的药方选录*五、柴胡的服用方法*六、柴胡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柴胡的概述 1、柴胡的概述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症。 2、柴胡的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 3、柴胡的性状形态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 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4、柴胡的性味归经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 5、柴胡的来源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6、柴胡的产地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1、柴胡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柴胡其成分主要含柴胡皂苷,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酸(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还含黄酮、多元醇、香豆素和微量元素等成份。大叶柴胡的根和茎中含有柴胡皂甙a、c、d、I,含量高达3.8%,并从中分离到4种多烯炔类化合物:柴胡毒素、柴胡酮醇、乙酰柴胡毒素和柴胡炔醇。这些化合物对光、热不稳定,易氧化。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有剧毒,它们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03 毫克/千克,3.13 毫克/千克。 2、柴胡的功效作用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症。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2)

中药学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沉香 B.木香 C.干姜 D.吴茱萸 E.橘皮 8.莱菔子的功效是( )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9.雷丸用于驱虫,宜( )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 11.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13.内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15.地龙可用于( )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 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四季花老师讲中药 柴胡

今天学习柴胡。 这就是原生态柴胡。 这是柴胡饮片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省;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省。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切段,生用或醋炙用。 柴胡的药性: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 柴胡的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柴胡的应用 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使用。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常与防风、生姜等药配伍,如正柴胡饮(《景岳全书》)。若外感风寒,寒邪入里化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柴胡多与葛根、羌活、黄芩、石膏等同用,以解表清里,如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菊花、薄荷、升麻等辛凉解表药同用。现代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表退热作用。若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本品用之最宜,为治少阳证之要药,常与黄芩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热,共收和解少阳之功,如小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的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症,常与香附、川芎、白芍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若肝郁血虚,脾失健运,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肋作痛,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常配伍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等,如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可用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坠作胀,食少倦怠,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等脏器脱垂,常与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以补气升阳,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名老中医治疗肝病绝技

名老中医治疗肝病绝技 1.关幼波消黄汤: 茵陈蒿,萹蓄,金银花,酒炒大黄,酒炒黄芩,瞿麦,泽兰,赤芍、牡丹皮,六一散(包),木通。 主治:尿黄赤而灼热,尿频、尿痛,大便干,时有发热,舌苔稍黄,脉弦数。方解:方中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为君;萹蓄、瞿麦、六一散、木通清热利湿通淋,共为臣药;牡丹皮、赤芍清血中瘀热,凉血而不滞邪,使血脉通畅,热邪得清,瘀血得散,则黄疸易于消退;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泽兰活血利水,大黄通腑泻浊,使湿热毒邪从大便而出,正所谓“肠泻胆亦泻”。诸药合用,使瘀热湿毒之邪得以清除。(徐春波,柳长华主编,肝胆病实用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7-108) 2.汪承柏凉血活血降黄汤: 赤芍,葛根,丹参,茜草,牡丹皮,生地黄 主治:急性肝炎病程超过1个月及慢性肝炎、肝硬化之重度黄疸(血清

胆红素>171μmol/l)。临床见症:口咽干燥,小便深黄,便干,皮肤瘙痒抓后有出血点,鼻衄,齿衄,肝掌,蜘蛛痣,舌质紫暗,舌下脉络增粗延长,肝脾肿大等。 方解:方中赤芍(重用)酸苦寒,《古书》中有赤芍“专泄肝火,盖肝藏血,因此清热凉血。”《本草纲目》中述及“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葛根、茜草、丹参、牡丹皮、生地黄均为凉血活血之品,善治血分热。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上述诸药有利胆退黄,改善肝脏及周身微循环作用。 加减:有心下停饮(胃脘振水声)加桂枝、茯苓;有中焦虚寒者加干姜;有阳明腑实者加大黄(后下)、元明粉(冲服);有皮肤瘙痒者选加牛蒡子、浮萍、连翘、薄荷;有汗闭者加麻黄;有呕吐者加生姜片或姜半夏;有夹湿热者加黄芩,白茅根;有出血倾向或血浆白蛋白降低者加三七粉,水牛角粉。(柴国剑等,主编,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长春:

中兽药之柴胡的临床使用

中兽药之柴胡的临床使用 【中药名】柴胡chaihu【别名】红柴胡、南柴胡、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英文名】Radix Bupleuri 。【来源】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根(习称“南柴胡”),或柴胡pleurum chinense DC. 的根(“习称北柴胡” (本)。文以南柴胡为例)【产地分布】生于沙质 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等地。【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归肝经、胆经、肺经。【功效与作用】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用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子宫脱垂、脱肛。【药理研究】药理试验证明,具有抗炎、解热、镇静、镇痛、镇咳及抗惊厥作用;可减轻肝损伤和促进胆汁分泌;具有降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以及溶血作用;具有抗溃疡、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升高血糖、降低血中脂肪含量、抗辐射损伤等作用。有毒性。【方剂应用】1、退热,和解少阳经:轻清升散,与黄芩、半夏、甘草等同用,治疗寒热往来等症。比较常用兽药店常见的方剂为:小柴胡汤。2、肝气郁结、乳房肿胀、胸胁疼痛、目赤红肿:性善疏泄,具有良好的疏肝解郁作用;比较常见的方剂为龙胆泻肝散。3、久泄脱肛、子宫脱垂:升举清阳之气,适用于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配伍黄芪、党参、升麻等。4、风寒感

冒,主要用于改善血液循环促使血液流向体表,促使寒气排出。常见的实用方剂为荆防败毒散。【临床用法】1.单纯发烧39°-40°之间,初发病例,粪便无异常可以使用:阿莫西林+氨基比林+柴胡配伍治疗。2. 脱肛(病因:大气下陷)的猪:可用阿莫西林+柴胡配伍治疗。(升举阳气)发病率较高,要考虑是否都霉菌毒素的因素存在,要配合脱霉剂和补中益气汤治疗。3.少阳病例在猪病临床上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一耳凉一耳热,叫声嘶哑,腹痛如鼓,寒热往来。也可使用柴胡治疗。4. 久病病例,猪主要表现为食欲废绝多日,粪便结密,鼻孔干燥,用药过多,持续低烧,可用:葡萄糖氯化钠500ml+ 柴胡50ml (疏肝理气)葡萄糖氯化钠500ml+ 复合VB30ml+VC20ml (促进微循环)葡萄糖氯化钠 500ml+B12+ 三磷酸腺苷二钠20ml+ 强心苷10ml+ 葡萄糖酸钙 30ml 静脉治疗【使用禁忌】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之证禁服。在单一使用过程中,有食欲减退,腹胀等副作用,不可长期使用或者大剂量饲喂等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