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公德之路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公德之路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公德之路

——反思“假自主,伪公德”意识的调查报告

王克成葛成峰姬庚赵小卉

杨璇赵一帆郭群隋硕

摘要

为了考察当代青年人社会公德意识的新变化,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当代青年进行了社会公德意识的调查研究,使用自编调查问卷和实地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公益、勤俭节约、见义勇为。调查发现:当代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被动、形式化、利己化。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政治因素等都对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造成了两面的影响,因此呈现出了:自主性明显缺失,公德心存在虚伪性。只有遏制“假自主,伪公德”意识,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公德。

关键词大学生践行社会公德公益行为勤俭节约见义勇为

绪论

社会公德行为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助推器”。青年人是社会的未来,必然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然而社会现实并不尽人意,我们不难发现令人堪忧的现象,“假自主,伪公德”已经成为部分青年人社会公德意识之瓶颈,履行社会公德之障碍。因此,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准,突破当代青年人社会公德意识的瓶颈,摆脱“假自主,伪公德”的困境,科学引导社会公德行为,改变青年人的社会公德价值观,为社会“正能量”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筑起坚固的堡垒,更应该从当代大学生做起。

正如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指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习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调查研究时,在老百姓的炕头上拉家常。这种调查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强烈反响。中央领导带头转变调查研究的作风,教育了我们更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度重视调查研究。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是道德最基本的部分,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公民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社会健康的利益与秩序离不开社会公德的保障,对于保持当下或者未来的社会健康、稳定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并会不断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不难发现,当代青年人公德行为呈现“病态”,表现出“假自主,伪公德”的社会现象。

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需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青年人首当其冲,青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会极大的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顺利与否,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乃至生死存亡。

因此,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实际状况,突破现实存在的瓶颈,对未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深远意义,因此我们针对时下最引人关注的社会公益、勤俭节约、见义勇为这三方面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比较信息分析,并对“假自主伪公德”进行了深入的辩证反思,为实际的问题的决绝,提出解决办法。

1. 透过现象看本质

社会公共道德简称社会公德。又称善良风俗,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可、并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公共道德的形成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它通过建立一种普遍和公认的标准,构筑了人们的行为框架。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必须要有的精神支撑。它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自我意识的力量,规范人们的言行,社会公德起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作用。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社会公德的氛围是否浓厚也对我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对立而论青年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从古至今,社会公德通过各种成文或者不成文的方式传承着,期间其不断推陈出新,改革转变,与历史的洪流共同进退。而在当今社会,它也与我们的新时代相互磨合着,当然,金无足赤我们现今的社会公德是存在缺陷的,那么结合与现在存在的许许多多有关于公德意识淡薄所产生的社会现象来说,公德意识瓶颈尤为值得我们深思。

社会环境作为一个由很多种因素构成的大系统,公德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就主要方面而言,公德环境受社会有机体内部之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如今公德环境中讨论的问题里,搜寻当下几个最热点话题,寻找话题角度影射的社会现象不难发现。以慈善为形态的公益事业、勤俭节约的两会新主张以及公共意识敢做见义勇为之人成我们应该发现和思考的侧重点。

1.1 公益捐助,慈善行动

在当今社会,公益捐款行为体现的是慈善事业的一种形态。当有人把公益捐款行为当做是一种不得不违心去做的事,或者说以一种随波逐流的心态去对待这样的“慈善”;也可以说,当各路明星以慈善大使的形象出现在公共视野中,对于我们的公德意识是否有真正的积极作用。首先来说,作为公众人物,不论它是

否是真的以自主的心态来开展慈善事业,或以维护自身的正面形象,良好口碑等缘由去宣传公益事业时,确实也带动了一部分其“追随者”积极宣传公益事业,加强公德意识的脚步。然而,有些明星慈善家们假自主,伪公德的真面目是不是会随着时间的长河而被慢慢揭露。现将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影射到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公益捐款事件,有多少学生真的是发自内心去帮助别人?有多少学生是为了盲目跟风?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受到公德意识的影响?假自主的公益行为到底是对是错?

1.2 勤俭朴实,厉行节约

社会公德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勤俭节约以一个基本不变的口号时刻印在我们脑海里,心目中。作为当下达成的社会共识之一,放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以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提出“按照简约、简朴原则安排各项会务,大兴勤俭节约之风、狠刹铺张浪费之风。”我们更能看到国家对用勤俭节约的重视。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光盘运动”风。这阵风也吹进了大学校园。然而当我们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同时,当我们积极倡导光盘运动的同时,走进大学校园食堂,浪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经调查,一些学生表示“心里明白要节约,要节俭,也时刻喊着勤俭节约的口号,但没有什么正能量在真正制约着这种浪费的行为。”其实公共道德的外在规范作用是很有限的,它必须内化为个人的主观意识。那么我们说,真的公德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公德意识瓶颈究竟如何制约了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发散?

1.3 无私奉献,见义勇为

到底敢不敢见义勇为?见义勇为从性质上说是一种道德义务,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法律行为。但在见义勇为中,行为人的人身或财产若受到损害,或者行为人将他人的人身或财产致损,便会产生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从“小月月事件”我们要对社会进行提问,两岁女童接连遭遇两辆汽车碾压,18位路人经过无人施救,以为捡破烂的阿婆就女童反被质疑“为出名”,是什么让人变得如此冷漠,为什么社会公德被搁置,良善被嘲弄?人们的公共意识到哪里去了?在一个社会里,当对倒地的老人扶还是不扶都已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时,可以断言,发生小悦悦事件几乎就是一个必然。然而,到底是什么促使我们的民族对于“扶老携幼”这种基本公德意识都缺乏?那些我们很小就写在作文中的“今天,我扶着一位老奶奶过马路,帮助他人我很高兴”的意识哪去了?而又有一些在小月月事件发生后大声斥责人心冷漠的人,他本身到底是不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人,还是只是心中看不惯就要表达的伪公德意思?反映到我们青年大学生身上,如果是我

们,我们会怎么做?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

试问,当代大学生公德意识问题——假自主,伪公德到底是否存在?若存在,当下我们该如何解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还是从调查研究入手!

2.调查研究

2.1 调查研究方式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以问卷调查与实地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

在青年大学生中抽取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大学生群体为调查样本,从而降低了调查所需费用,准确、快速地获取了内容丰富的资料,使我们可以由部分认识总体。我们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结构式访问以及实地研究的方法,直接地、系统地从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大学生群体这个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反思“假自主,伪公德”这一发生在青年人身上的社会现象,从而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共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三个项目各1000份,每个项目各分院200份),项目一:去掉废卷,剩余982份有效问卷,项目二:去掉废卷,剩余975份有效问卷,项目三:去掉废卷,剩余982份有效问卷.

进行实地研究时,我们采取观察法和访谈法同时进行。观察法选用:实地观察、参与观察、结构式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访谈法选用:无结构式访问。通过实地研究获得的信息资料可以客观地反映样本群体在所参与项目上的真实情况,并获取数据。

运用常规法进行文献信息收集,并对非文献信息收集法获得的信息,利用定性分析发进行调查问卷与实地研究所得数据的对比,从而得出理论结果。

2.2 积极推动社会公益行动

社会公益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美德。公益象征的是爱心、个人素养与社会责任。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作为在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 未来的中坚阶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公益行为的主要群体。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尺,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理念,对推动全社会的公益实践,对青年优质人格的塑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2.1 发现问题之问卷调查部分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在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庆典活动和汶川、青海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扮演着积极活跃的角色,越来越为社会所熟知和认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在2005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贺信中提出:“青年

是社会的未来,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尺,培育大学生的公益理念,对推动全社会的公益实践,对青年美好人格的塑造,对构建社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于丹教授在《阅读经典感悟成长》的演讲中,表达了对当今大学生素质的失望,建议学校应该增加公益教育,让学生懂得付出才能换回社会价值的道理。苏州英格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志认为,社会应该加强对年轻人的慈善公益意识的教育,“经过汶川地震等灾难事件,我们也发现中国青年不缺乏慈善意识和责任感,但我们不能指望靠灾难唤起他们的这种意识,就只有加强慈善公益教育”。尽管现如今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但是这些大学生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参加公益事业,又是什么驱使他们来参加公益活动,他们从中得到了什么,面对现今出现的一些伪公德、伪公益、伪慈善现象,我们针对华东交大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抽取了1000人,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校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2.2.2 所要研究的问题

(1)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度。

(2)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方式及获取信息的途径。

(3)对于参与公益事业的大学生动机的研究。

(4)他们在参与公益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扰。

2.2.3 问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当代大学生对于公益事业的认可程度以及参与的动机。困扰他们参与公益事业的因素以及信息渠道的改善。

难点:改善社会公益事业的环境,消除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顾虑,提供更好的信息渠道,让大学生置身于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2.4 实施步骤

(1)问卷设计(2)实施调查

(3)数据统计分析(4)完成调查报告

2.2.5 调查范围、方式、内容

(1)调查范围:针对在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对象,无专业年龄之限。

(2)调查方式: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

(3)调查内容:主要是关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间,参与的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对于他们参与公益事业的动机以及参与过程中受到的障碍因素,对于我们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意义认可程度等内容。

2.2.6 调查样本情况

(1)个人因素

①大学生的能力有限,这与家庭经济来源有一定程度的关系。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是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的,都是消费一族,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到参与公益事业的行为与观念。

②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了解不多,直接影响到其参与行为与观念。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现状、参与途径等信息了解较少,并且对于主动关心公益事业的发展不是特别在意。

(2)社会因素

①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渠道单一。目前社会上参与公益事业的方式比较少,只有捐款、志愿者等,无法调动太多大众参与到公益活动的热情。特别是在学校的大学生,学校只是偶然组织参与公益活动,校园宣传不足,缺少参与公益事业的渠道,难以调动大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②社会的诚信度缺失。当今社会出现许多“伪”穷人,他们原本能够自食其力,不需要帮助,但却欺骗公众捐款,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捐款持怀疑态度。并且由于公益透明度不高,对捐款的使用情况、流向不明确,导致大学生对公益事业诚信度的缺失以及公益事业活动公信力的下降。

③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社会上的公益机构数量不多、质量不好,内部组织建设不规范,效率低下,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大学生不敢投身到此类的公益事业中。

④政府重视程度不足。现代意义上的公益事业是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监管力度上存在残缺和不足,而且关于公益事业的相关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无法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

2.2.9.5 归纳

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公益教育就是要努力使大学生具有一种公益精神,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公益问题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经济进入一个模式转换时期,社会进入一个转型时期,改革和开放进入一个更加关键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提出来,大学的和整个教育的社会责任问题,公益教育问题是非常重要的。2005年11月9号在北京吉利大学承办的先锋论坛上,清华大学学子和吉利大学学子共同发起了爱心校园、公益中国的宣言,向全国大学发出公益行动的号召,得到了首都众多大学学子的积极回应,大学生表示,要用青春引领公益,用公益塑造和谐。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尺,培养大学生的正当公益理念,避免假自主、伪公德现象的持续发生,正确合理的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对推动全社会的公益实践,青年美好人格的塑造,构建社会主

因这是为何?其二,大多数人虽然意识到了勤俭节约重要性但为何没更理想将之的付诸实践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2.3.4 原因分析

1.社会舆论导向偏差。社会舆论是社会心理的再现和外化,社会心理是要从消极的内部情绪转变为积极的公开意见。当社会变动、社会事件提供的外界信息足够强大时,就会和公众原有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物质利益、心理因素发生碰撞,激起公众的种种议论或产生多种情绪。而正是由于这种议论这种情绪,导致公众对待一些事物的看法以及事物本身存在的价值观发生改变,从而公众的消费观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多样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地刺激着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必然伴随着新的价值观的产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思想界和舆论界对“勤俭节约”这个观点似乎已经淡漠化,自从进入小康以后,再提这个问题有点不合时宜,更有一些服装杂志等媒体在宣传扩大内容方面,片面地宣传怂恿人们高消费,鼓励人们超前消费,甚至有些文章竟然把“敢花钱的人”尊为“智者”,视勤俭节约为“悲哀”和“愚蠢”,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宁肯节衣缩食也要贷款买房子买车,年纪轻轻的就甘愿做房奴车奴,这类人称为敢花“明天的钱”的人,这种舆论导向的偏差,致使一部分青年学生勤俭节约意识淡化但行为却夸大化。、

2.社会上存在着某些不良风气。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些奢侈浪费的社会不良风气,并且不断的入侵着全国各所高校,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良风气已经有入侵初中、小学的趋势,对学生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比如某些政府机关过多的在乎于在办公用品和用车上的奢华排场;某些人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觉得不吃白不吃;某些大款挥金如土,穷奢极欲;个人对公司单位资源与公物的肆意浪费等等,所有的这一切不良社会风气每天都在冲击着学生们的大脑,腐蚀着他们的思想,污染了他们的心灵,并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对待勤俭节约这一思想上的怠慢以及认识上的偏差!

3.家庭对该方面的教育程度不够。在物资丰富的当代,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襁褓中长大,从小伸来张手饭来张口似乎使他们忘了有“节约”这词,更不必说勤俭!父母宠爱着孩子,始终秉行着一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就有了上学有小车送放学有小车接,花重金请家教,孩子花钱不加节制,出手就是几十元、几百元。父母平时教育不严,在物质生活上不是加强引导而是任由其发展,尽管有些是脱离实际的要求,但还是尽力的满足。这就在无形中膨胀了子女们对物资的欲求,削弱了他们的节约意识,从而导致了他们觉得钱财物资来的太容易而毫不珍惜。

4.多数人眼中的“面子”问题。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面子问题。在西方心理学界有一个和它十分相似的概念,那就是自尊。中国人自古就爱面子有的人甚至于爱过一切,如今也不例外。在学校里,有些人为了那些所谓的面子而去追求一些自己或者父母能力之外的物质需求,只是为了自己那一点点自尊心得到满足;而在食堂,面对吃不完的饭菜却不打包以至于最后浪费,是怕别人嘲笑,是怕面子挂不住等等,所有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面子,而结果大多数是铺张浪费。

5.勤俭节约的政策问题。自从十八大召开至今,勤俭节约已然成为当今发家致富的主流,但还是有个别勤劳节俭的人群并没有发家致富,自此,他们便怀疑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还是国家政策的问题?“勤劳致富”是一句喊了很多年的口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下来优良品德,如果大家一直都秉承着这一优良品德,那么,富强的不仅是我们,还有我们伟大的祖国!

2.3.5 关于如何加强大学生勤俭节约的对策

大学生作为一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及思想性的社会群体,其多为全日制学生。故学校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下面将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论述。

2.3.5.1 学校方面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增强勤俭节约意识,对其进行理论引导。一方面学校应宣传模范人员的先进事迹,播放宣传片,如雷锋、焦裕禄、梁强、李素丽、孔繁森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不怕苦、不怕累、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和勤俭节约的光辉事迹,用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之成为大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其次可邀请专家讲师进行讲座,树立良好的师德。高校领导自身更应起到从身边小事做起,奉行勤俭节约的模范带头作用。

2.将实践与理论教育相结合。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有关勤俭节约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去贫困山区,帮助失学儿童:缺水地区,体会一点一滴勤俭节约的魅力、还可以有变废为宝的活动。从实践中体会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乐趣与魅力。

3.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针对大学生中部分学生的攀比、浪费、爱面子的心理,学校应即时作出调查,对学生心理进行正确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勤俭节约的认识。

4.建立健全建设校内节约管理机制,树立“成本”“经营”“效率”的意识。一方面建立相关的节约机制,奖惩机制,另一方面应明确责任意识,形成成本,效率意识。合理利用分配资源。开源节流,使之成为有计划,有控制,有反馈的、

长远的可实施性建设。

2.3.5.2 家庭方面

父母应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取向,从小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让孩子认识到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道德意识高低的表现,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吃饭时,引导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食量,不剩饭,不剩菜,做到光盘,在购物时,满足自己需要即可,需要多少卖多少,不要买到的东西用不完而浪费掉。

2.3.5.3 社会方面

社会上应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舆论导向应更多的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政府或商家应对食物,材料等资源的节约浪费情况酌情进行奖惩。

一方面,应加强科技创新,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与分配;另一方面,应将学科进行融合,对大学生的引导不仅从教育角度,也应使之从传播学、广告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角度在勤俭节约上进行推广,达到宣传到位的效果。要知道在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价值观,要想使大学生们落到实处我们就应不仅要做,而且还要大力推广,就这涉及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如传播学中对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效果、传播方式、传播模式等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扩大宣传面的作用。如心理学中的破窗理论,其中的启示有以下三点:

一是,外部道德环境存在瑕疵,使得行为人的不道德行为有合理化的借口,在此情形下,人们感到安全,没有压力,很难践履社会公德;

二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只有及时修复外部道德环境的瑕疵,才能防微杜渐,给将要从事不道德行为的人施加压力,有利于社会公德的践履和实现;

三是,加强外部道德环境建设是治标之举。在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里,在良好的社会和道德氛围感召和压力下,人们往往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破窗理论”最开始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