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标下欠发达地区中学实施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课标下欠发达地区中学实施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课标下欠发达地区中学实施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课标下欠发达地区中学实施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课标下中学实施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阶段性成果汇报)

李廷占

摘要:本文试图阐明影响素质高低和创新能力大小的各要素及相互关系,并试图构建万元多维智能模型说明。在此基础上以万元多维智能模型和“双主体”理论为基础,以系统论为主线,以布鲁纳结构主义与发展教学理论,布鲁姆掌握学理论,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洛扎诺夫暗示学习法、合作教学理论与方法,马丁·元根舍范例教学理论,施瓦布的探究学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等为基本教学思想。在尤·克·马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借助混沌理论与控制论,构造培养创新人才最优教学模式,且针对欠发达地区教学时弊,呼吁:加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活动教育,使人们对学生成长树立万元多维、协调发展的时空观。

关键词:创新能力万元多维系统时空调控

一、背景:交通和通信的发达、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知识经济时代和3G时代的到来,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强弱和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这已成为各国共识,各国竞相进行教育改革,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国家已进行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探索和推广。

我国创新教育理论和实践,也已开展了十几年,但由于中国教育受传

(李廷占1963年11月出生男学历研究生结业中教高级研究方向中学教育494160291@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1150342.html,.)

统影响深远,尤其儒家教育,循规守道,又加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再加以应试教育为主、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还有创新教育效果又具延后性,迫于领导官本位和家长、社会、学生对最高学历的追求,现在明、暗仍然普遍采用应试教育评价手段,创新教育虽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但推广仍举步维艰,同时,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需要大批的创新型教师和庞大的教学设备资源,这都需大量资金,而教育成效延后性规律使领导不愿做,老师不敢试。

但创新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使命,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的必然阶段,也是世界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必然趋势。我国教育改革由最初以知识传授为主,到加强双基,又到强调非智力因素,后又主推启发教学和探究教育,又到现在三维五线。历经三十多年改革创新和风风雨雨。现在推行创新性教育是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呐喊。

二、理论基础

教学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殊认识形式。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观点看,教学过程是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从系统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观点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可控的信息传递、加工、储存和多反馈、多输入、多输出、多回路、动态、开放、复杂巨系统。从唯物辩证法看,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还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遵循唯物辩证法。从学生成长和施教过程看,横看符合唯物辩证法,纵观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学生发展的历史观)。

目前创新教育有几十种定义,我们主推:创新教育是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由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实践共同决定。创造教育的实质和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发展,使之超越现有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传统教育着眼于理解和传承,而创新教育理解和传承只是手段,发展学生创造力才是目的。创新教育是以知识、技能为载体,通过妥当的过程、方法使学生认识结构发生改变,肢体技能和思维技能得以提高,使实践的匹配力、策划力、执行力得以提高,在实践、体验中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新思维、掌握创新技术,最终达到提高创新能力。

我们以万元多维创新智能模型和双主体理论为框架,以系统论为主线,以布鲁诺结构主义与发展教学理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洛扎诺夫暗示学习法、合作教学理论与方法、马丁.元根舍范例教学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等基本的教学思想。在尤.马.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理论基础上,借助混沌理论与控制理论,我们构建了优化培养创新人才教学模式,针对欠发达地区教育时弊还强调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活动教育(实践教育)。

三、万元多维智能模型理论构建

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尤其创新教育理论,结合我们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一个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由许许多多种元素构成的动态、开放、复杂巨系统决定,从大角度可分以下六个方面:

(一)、身心生理结构系统(一个动态开放复杂实体巨系统)

身心生理结构系统又分脑结构系统和身体结构系统子系统,脑结构系统又分各功能区结构系统子系统,身体结构系统又分听觉系统、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等,运动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子系统。

(二)、智力结构系统(动态开放复杂抽象巨系统)

元素: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尤其创新思维能力等。

(三)、非智力结构系统(动态开放复杂抽象巨系统)

子因素:

(1)动力方面元素: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等.

(2)保障方面元素:性格、意志、毅力、情感等.

(四)、知识结构体系统(动态开放复杂抽象巨系统)

各科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网络体系和掌握牢固程度及理解深、广度和各科联系。

(五)、技能结构系统(动态开放复杂抽象巨系统)

智慧技能结构系统和肢体技能结构系统

肢体技能结构系统,也叫操作能力,这是我国教育的软肋,更是我们欠发达地区致命的薄弱点。我们的教育从课本到练习本,从理论到理论,唯书唯上唯名人,缺乏求异,缺乏创新,更缺乏实践性和体验性锻炼,而这正是创新过程中由认识世界到改造的必经之路。

智慧技能结构系统,元素包括:

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想像、具体化、形象化、系统化、筛选、重组、校正、评价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定

向思维和非定向、正向与逆向思维、发散与收敛等思维方式等;认识策略技能等。

智力与技能并没有绝对区别,智力必须通过技能表现出来,又由于智力和技能与遗传生理都有很大的关联性,因而不同学者,分类方法不同。

(六)、时空环境结构系统

学生生活的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环境、学生的阅历以及学生个人的人际关系等.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深、延续,首先家长应改变观念,树立学生终身全面发展的理念,不要为暂时名利牺牲学生长远的发展,更不能放弃正确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标准的引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应注意自身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创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应体现在方方面面,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创建学生能实施创新的教学条件。政府各部门应有所作为,公安应治理好学校周围环境,确保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和小流氓团伙威胁和介入,防止学生向这些人寻求靠山。教育、文化、宣传部门,应弘扬正气,崇尚劳动、创新致富,鞭挞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杀黄色和暴力性质的书刊和信息,声讨糜烂的生活方式,遏止道德滑坡。各项最好防患于未然。可喜的是我们的各部门已看到这些,正在亡羊补牢。有人认为了解你最亲密的二十几人,就能估计到你是什么样的人,虽说不完全正确,但在价值观、世界观、道德标准上一定有某些关联性。有的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这说明个人人际关系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总之,教育应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三位一致,教育是塑造未来的社会,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更不只是教师的事,这方面张家港和大连甘子区已做了很好的示范。学校教育只有亲近社会、亲近实践、亲近现代生活、亲近学生才能达到最大效果。在其中更应教给学生认识社会、评判社会现象、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为他们走进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做好准备。

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创造能力大小,由它们这些方面的结构体系、形成过程、相互作用程度(关联度)共同决定。它们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协调发展。身心生理结构系统是创造能力的物质基础,智力体系是前提,知识和技能系统是载体,非智力因素系统是动力和保障,时空环境系统是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它们间的关系可用下图一比喻:一个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可比做一个太空中星球上的生命活力,星球在太空貌似孤立的,其实不然,它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地球上生命活力,即受月亮和太阳影响,也受其他七大行星的影响,也受其它一些天体的影响,或许这些影响力较弱,我们不宜发现。同时,它上面的生命活力也是它在时空中历史演变的结果,是偶然中的必然。一个人的素质和创造力与他的生活的时空环境也息息相关,与他的人际关系、家庭、学校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关系极为密切,是在历史环境中发展中的必然结果,是偶然中的必然。正像有的人所说,教师的一个眼神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再就是星球的结构和地理环境等也会对其生命活力产生影响,如: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生物环境等。更与生物自身有关。人们可以从

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去研究,每项研究都增加了人类对它的认识,是对它全面认识的推进,但都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

图一

一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高低也由许许多多种元素和方方面面所决定,人们可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研究和认识它。下面借助图二说明决定素质和创新能力许许多多种元素和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图二中球体代表身心生理结构系统,没有身心生理结构系统,素质和创新能力就无容身之地,素质和创新能力依附身心生理结构系统而存在,图中经纬面表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研究影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元素或方面,人们划分的经纬面越密,对每一方面研究越深刻,对人素质和创新能力研究和认识可能越彻底、越全面。我们可用增强球体的强度表示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大小和高低,智力结构系统、技能结构系统、非智力结构系统、知识结构系统等等用不同的

经纬面来代表,在学习和生活的时空中各因素之间形成关系越密切、越合理、越完善,表明球体强度越大,表示素质和创新能力越大、越强。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协调共同发展。

图二

缺少哪种因素、哪个方面,都会使球体强度降低,即使人的素质、创造力降低。教学中把握不准,偏向任一方都不会使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提升,因而教学中,应注意构建和培养学生合理的各结构系统,使其协调发展。由于学生的身心生理结构、智力结构、非智力结构不同,知识结构有差异,技能结构又各有千秋,因而没有同样的学生,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其得到最大发展。

四、最优化创新教学模式构建

以万元多维智能模型为理论框架,我们构建最优化创新教学模式。1、教学目的:提高素质,发展创新能力

可细分为:身心发展生理目标,知识结构达到目标,技能结构培养目标,非智力因素培养目标,智力结构发展目标等。

通过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使身心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智力结构得到发展,从而提高素质和创新能力。

2、教学程序

教师教学时,应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在充分分析教学大纲、新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大纲、新课标、教材新课标的教学思想体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系、教学过程规律体系、课程理论体系、信息传播规律体系、科学知识内容的逻辑体系等,充分掌握学生身心素质、知识结构、智力结构、非智力结构、技能因素等,然后制定学生身心发展目标、知识结构目标、智力发展目标、非智力培养目标和技能目标。再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学情、教学条件和环境,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和原则、方法、手段、资料、教学条件上,并考虑学科、问题、学生三中心如何协调,教学进程中各方面怎样齐头并进、协调全面发展,并侧重重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最佳教学方案。通过调控始终使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教学程序如下图。

创设情境→激疑→产生问题→探索研究→归纳总结→新情境→又产生新问题→再探索研究→再归纳小结→······→巩固提高。

(此处为教学流程图)

3、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混沌现象,遵循结构主义与发现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合作教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暗示教学理论、教育与发展理论、范例教学理论、探究教学理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活动教育。通过教师调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点、引、拨、质、助,降低或升高教育中信息不确定性程度,控制教学过程,使双方活动处在主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体处在由“愤”要“启”,由“悱”要“发”的状态,即学生处在最近发展区,使教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最佳效果,使学生身心生理、知识结构、智力结构、技能结构和非智力因素,认识策略,得到协调发展,达到最大提高。在教学互助过程中,每时每刻力争每个学生个体体系系统结构都发生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进行调整和改良,素质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4、遵守原则

实施过程中同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心理逻辑原则

创新教育过程中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活动规律,遵循认识论规律。

教学内容和过程应与学生心理活动发展规律一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激疑、质疑、解疑中提高。才能情感认同,知识完成内化。

(2)学生主体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内化,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过程,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激发学生内源创新动机,深刻体会和运用知识,获得体验和成功快感。

(3)个性化原则

不同的教育对象,身心、知识、技能、智力、非智力发展水平不同,应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途径对其教育,力争每个学生在教学中处于最近发展区活动。

(4)民主原则

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心理“学会”与“自由”的时空。而不是现在的高速度、大容量、高难度的教学,每个学生上课时神经绷得紧紧的,限时、限量的强化训练,也限制了思考的时间,束缚了他们的想象。教学变成了画地为牢,变成了脱离实际的考试技能训练。教育的结果使发散思维能力萎缩,思维定势强化,创造能力受到限制。

(5)智能发展原则

创新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智能发展规律,教学方案设计应以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为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载体,发展创新能力是最终目标。

(6)探索原则

教学活动中要体现探索精神,为学生创设探索环境,提出探索性问题,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家类似的研究过程,经历困惑、彷徨、甚至绝境,然后到顿悟。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增强创造意识,提升创造能力,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耐挫性,在自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得到发展强大。

(7)实践性原则

教学要贴近现代社会、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实际,实践中练就基本技能,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体验知识的力量。认识世界是手段,改造世界是目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标。才能看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习得创新能力。我们现在的教育脱离实践、脱离生活、也脱离学生的实际。

(8)启发性原则

通过引、导、点、拨、激、疑,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掌握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学生的学,是学生知识、能力、技能、情感等的内化。只有学生自己来实现,任何人难以越俎代庖,所以启发显得尤为重要。

(9)多样性原则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和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倾向、动机、兴趣、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10)及时反馈原则

教学生活中,教师及时准确得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况,才能有效调整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学生才能通过反馈信息,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有目的的调节自己的学习。

5、评价

纵观教学史,横看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往往强调教学过程某一方面,削弱或忽视其它方面,而万元多维智能模式理论和最优化教学模式,把整个教学做为一个复杂巨系统考虑,把创新教育置于学生成长的整个时空中分析、研究、把握、施教,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教学条件、依据人类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降低或提高不确定因素,使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始终沿着最优化的途径进行,在协调发展中达到学生的最大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最大提高。

从控制系统论角度看,教师是施控者,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如来佛,学生是孙悟空,老师放得开,也能收得拢。学生思想再活跃也难以逃逸课堂之外,学生思想再迟缓也会迸发出一点火花。教师通过调控教学手段,驾驭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到达西天取的真经。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者、探索者、研究者,又是评价者、合作者、创造者、最终的胜利者,学生既学得知识,提高了素质,又发展了创新能力,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整个教学中教师是编导,是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帮助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在使教过程中成长为更高水平上的创新型教师,是社会的塑造者、教育的成功者,教育的创新者。

五、主要参考文献:

尹鸿藻、毕华林?主编学习能力学?青岛海洋出版社2000

刘复兴、刘月芳主编?现代教学思想与实践?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 周千红?化学“创造性教学”模式的确立与实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1-2期)(29)

顾建军?浅析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教育科学2001(1)

杜桂娥、朱志君?论正确处理教学相互主体性关系的基本原则?教育科学2000.1(6)

张东桥、曹君江?教学混沌现象的传播机制解析?教育科学2000.1(9)

林建成?论新时期教师知识结构转化和优化?人民教育2000.1

世纪梦?化学创新教育及其模式研究?中教化学教学参考2000.1(15)

毕华林、于清江、韩庆奎主编?化学教学原理与方法?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4

范杰、黄垂权、毕华林?化学教学论?山西教学技术出版社

曹中原?成绩与发展哪个更重要?师道2009.6

王慧君?科学探究课的旨趣及对探究课程中两个课程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8.3

郑磊、郑琳娜?学生实践能力应如何培养?人民教育2009.17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制订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目标。为把我校建成“校园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规范,教风学风严谨,教学手段优化,氛围积极向上”的学校而努力。 二、目标任务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成员的小学素质教育领导组。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团结一致、既分工又合作;班主任教师具体抓,做到教育教学工作事事有人抓、项项有人管、件件抓落实。 实施素质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万继春 成员朱怀安孙秀民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本管理。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文明勤奋、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3、全面提高质量,争创特色。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以素质教育《决定》与基础教育《决定》等重要文件为依据,结合校情,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率。 4、严格执行《计划》,实行课程刚性化管理,开足开齐各门课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抓好创安、普法、行评工作,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力做好“创安、普法、行评”工作。加强对学校各重点要害部位安全工作的检查,整改存在问题,签订安全责任状,加强教育,提高学生自防、自教、自护的意识和能力,杜绝一切安全事故。认真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加强自律,切实抓好行风建设,把学校办成群众满意的教育。 三、方法与措施 ㈠、强化学习管理 一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二加强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学习,增强法纪意识;三加强有关教育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四加强校际间交流,增强竞争意识;五加强有关教育改革文件的学习,增强改革意识;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上级精神,明确教育教学方向和工作要求。 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⑴、构建教师思想工作运行机制,确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功效。做到政治学习有制度、有学习时间、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方法、有小结、有反馈、有督查等,有条不紊地层层落实。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起教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教师的工作实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杜绝乱收费和未经批准为学生征订学习资料,杜绝教师搞第二职业或集体补课。 ⑵、优化教师结构:完善学科结构,加强音、美、体、劳等师资培训,配备专(兼)职教师。 ⑶、加强科研兴教。开展校本教学业务培训,进一步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力争80%以上至少参加一次县级以上的培训。面对实际,求真务实,教师制定出

2018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为了迎接挑战,提高**一中教师、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施素质教育的方案如下: 一、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意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同“应试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强调要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这些恰好就是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因而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武装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有计划、有步骤、不间断地学习市教委编写的《教育理论与教改经验汇编》、《教海探航》等,要求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际,领悟真谛,学以致用。编辑《一中教育信息》,采撷素质教育的最新信息。聘请全国知名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讲学。定期组织教师到省重点中学及全国知名的中学参观学习、开阔眼界。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1 / 9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发展学生特长,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发展。为此,我们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特殊发展,全面启动学生“内驱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1、全员发展,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是我校艰难爬坡后再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提出“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实现会考及格率100%, 优秀率60%以上”的口号,为使这一目标落到实处,我校采取以下措施:(1)建章立制。教师年度考核、评奖评优、晋升职称,与后进生、边缘生转化挂勾。(2)各年级各学科都要确定明确的转化、帮助对象并和学校签订责任合同,制订具体计划,切实促进后进生、边缘生转化。(3)每年冬学段举行一次后进生、边缘生转化征文活动,进行一次经验交流和业务研讨,表彰一批转化后进生、边缘生卓有成效的老师。(4)逐步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或竞选制,使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领导、组织才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5)要求教师热爱、关心、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公正、平等对待学生,虚心听取不同层次学生的意见;不准体罚、变相体罚或讽刺、挖苦学生,不准把学生轰出课堂,不随意停止学生上课。2、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内涵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为使这一目标落到实处,学校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加强德育制度建设,实行班级、个人德育量化考评制度;采取多种形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创新》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创新》 第一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引言: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创新因而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本次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第一节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和协调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视其本身为重要的目的,而非作为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手段。 2、谋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价格统整的人。其次,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

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 第二节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2、凸显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体现为:首先,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恢复儿童生活的完整性,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过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其次,新课程还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设置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再次,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第三节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 1、确立新型的知识观; 2、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3、构建发展式的评价模式 第四节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1、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党岔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党岔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我们要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加大宣传力度: 1.利用学校政教处的大黑板和各班墙报每月搞一次素质教育专刊。 2.学校每学期期中举行一次素质教育专题报告会,推出一批典型。如“书发能手”“象棋高手”“乒乓球高手”等。 3.利用专栏贴标语宣传素质教育。 二.规范常规教学管理方案,实行素质教育目标管理,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年初学校制订工作计划、教学计划、班级工作管理方案等都把素质教育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提高到突出的地位,把它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严明素质教育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质量、工作实绩评价的地位,将所有科目纳入常规管理之中,学生评价不只看文化成绩,还注重道德素质、行为规范达标、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及特长,阶段性总结重点看特长提高和后进生的转化等。 三.改革课程计划,严格执行教学大纲。

上好学科课,开足活动课,使学生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情况下,得到自主自冶的教育。活动课单周分科分班上课,双周打破班级界限,按不同兴趣的小组分组由专职教师组织上课,学术成立了书法、绘画、音乐、篮球、足球、乒乓球、计算机等兴趣小组。 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因势利导地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活方法,发展能力”。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强调以下几点: 1.坚持以启发为指导思想,让学生思考,学得生动; 2.坚持以心理科学为基础,注重发挥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 4.从实际出发,符合再优化的原则,即选用合适的教法,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在可能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良好效果,使学生得到最合理教育与发展; 5.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愉快成长,主动发展; 五.加强素质教育教改教研,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学校规定每周二为固定教研活动时间,集体探讨素质教育的教法,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根据各科实际定专题。课堂教学针对提高学

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韩寺二中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加快我校标准化建设进程,推进素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学校良性循环,特制定韩寺二中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现代化办学理念为指导,围绕“铸师魂、办名校、争一流”目标,以“三个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重点,以为平民百姓子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文化立校、名师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战略,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打造文化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实现学校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理念 以德立校,依法治校,和谐兴校,教研强校。以社会称道为办学追求;以德高品优、真才实学、身心俱健为育人目标,关注学生的成绩,着眼于学生的成功,追求学生的成材,立足于学生的成人。 学校校风:博学厚德、笃志报国。激励师生自强不息,锲而不舍;注重实际,务求实效;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和衷共济。 学校学风:勤学善思、文明进取。引导学子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师生做人做事的核心标准:敬业、忠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团队意识、注意细节、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不找任何借口、有较强的执行能力、自主自发的工作、维护单位的形象、给学校提合理的建议、与学校同命运。 三、发展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文化浓郁、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科学、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的优质完全中学。 具体目标和要求: 办学规模:到2014年,学校办学规模发展为初中6个教学班、小学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人左右。 办学水平: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改革,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学校风险防范机制、教育教学质量和声誉形象预警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高,中考质量保持全县领先水平,在惠民助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艺术教育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有效提升,2014年争创为“郑州市农村文明学校”。 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建立和完善教师终身学习机制、继续教育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完善的校本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和“骨干教师教”、“新秀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个以名师为核心、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群体;以绩效工资为杠杆,健全教职工绩效考评机制和选优汰劣的人事聘任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管理才能、热爱管理工作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充实到管理队伍,形成合理梯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到2014年,教师本科文凭达到70%,学校专任教师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达到40%以上。 德育工作:进一步优化“以德育人,全员参与,自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健全德育工作网络,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水平和教职工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合力。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不断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健全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目标体系、德育

2018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2018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迎接2 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为了迎接挑战,提高**一中教师、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施素质教育的方案如下:一、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素质教育从本质 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意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同“应试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思 想和教育方法。它强调要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白主学习能力和白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这些恰好就是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因而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武装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有计划、有步骤、不间断地学习市教委 编写的〈〈教育理论与教改经验汇编》、〈〈教海探航》等,要求教师结合白己教学实际,领悟真谛,学以致用。编辑〈〈一中教育信息》,采撷素质教育的最新信息。聘请全国知名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校 讲学。定期组织教师到省重点中学及全国知名的中学参观学习、 开阔眼界。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发展学生特长,使他们白觉、主动地发展。为此,我们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 全员发展、全面发展、特殊发展,全面启动学生“内驱力”,真正体现学生的 主体地位。1、全员发展,面向全体学 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是我校艰难爬坡后再上新台 阶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提出“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实现会考及格率100%,优秀率60恕上”的口号,为使这一目标落到实处,我校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章立制。教师年度考核、评奖评优、晋 升职称,与后进生、边缘生转化挂勾。(2)各年级各学科都 要确定明确的转化、帮助对象并和学校签订责任合同,制订具体计划,切实促进后进生、边缘生转化。(3 )每年冬学段举行一次后 进生、边缘生转化征文活动,进行一次经验交流和业务研讨,表彰一批转化后进生、边缘生卓有成效的老师。(4)逐步实行班干 部轮换制或竞选制,使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发挥白己的领导、组织才能,培养学生的白理白立能力。(5)要求教师热爱、关心、 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白尊心;要公正、平等对待学生,虚心听 取不同层次学生的意见;不准体罚、变相体罚或讽刺、挖苦学生,不准把学生 轰出课堂,不随意停止学生上课。2、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内涵是让学生在德、智、 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为使这一目标落到实处,学校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 加强德育制度建设,实行班级、个人德育量化考评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接受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观念。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制订的。在学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标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本课程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

中小学减负实施方案

中小学减负实施方案 【篇一: 小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大单小学减负工作活动方案 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将认真贯彻《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实现“三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在教师中积极总结推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在全校适时推广。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新路子,抓得严、抓得精,收到“实效”。 为更有效的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局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要点为依据,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全面推进教改,努力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出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实现四个转变。 “减负”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转变只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减负”应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减负”不减质量。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

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减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社会各界应该统一认识,协力合作,共同来完成。 (二)自觉从三方面“负重”,努力使学生“减负”。 欲得学生“减负”,教师须得自觉“负重”。一是思想上“负重”,从实施素质教育精神的大局出发,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作为已任,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二是在业务提高上“负重”,自我“加压”,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三是在教学实践上“负重”,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做好备、教、改、辅等各项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益。 1、教师认真编写课时计划,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训练,板书设计等。教学目的要求要具体明确,重点难点要认真研究处理,做到分散难点,减少坡度。 对重、难点及最基础的内容,要舍得花工夫去钻研,夯实学生基础。 2、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智力状况,根据学科、教材内容特点,优选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教学原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要落实三要素,即: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满堂罐,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做到“三动”,即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保证在课堂上留5-8分钟的作业时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合格的基础上培养优秀,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个性。 4、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挪上它课,不私自调课,技能科学课一律按要求上足课时,课堂不得挤占他用。 (三)加强xx管理,提高育德效益。 在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要认真研究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着眼时代要求,着眼未来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目标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依据《教育法》所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德育,为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和人才观。以《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依据,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热爱教育、善于管理、有较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坚持以“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负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具有爱国情怀)、“能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途径,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勤实践”(动手加动脑,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

力)、

“会健体”(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有创新”、“有个性”的跨世纪接班人;坚持减轻负担,提高效益,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校在三年内成为有一定特色,高质量,在区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家长满意的“学习型”学校。 (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管理规程》和《课程方案》,使学生全面发展。 《管理规程》和《课程方案》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法规,是中小学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1、凡《管理规程》中明确规定的学校要严格执行,禁止的要坚决杜绝,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 2、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频布的《课程方案》和《教学大纲》,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区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管理和奖惩制度,建立教学责任事故制度。 3、根据《课程方案》规定的活动类课程,发展学生的特长,学校建立校级兴趣小组,做到时间、内容、辅导、人员、四落实,由教务处和少先队协同落实,根据效果,增加奖励程度。 (三)落实素质教育,强化常规管理,实行“四个控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活动时间,严禁节假日补课,控制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高年级至多不超过6小时,低年级相应减少,定于下午4点半为全校学生静校时间,值班领导要按时检查。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及措施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拼搏精神;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在认真我校多年的德、智、体、美等实践的基础上,特制定出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 二、教育观念及目标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教育对象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注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高尚的品德和顾全大局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人才; 学会求知——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

力,在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服务社会的新本领; 学会健体——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三、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一)思想品德教育 目标: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新世纪建设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自觉学法、守法、护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忠于职守、热爱劳动的品质。 3、开展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扶危济困、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 4、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培养文明行为习惯。 主要途径: 1、以品德课教学为主渠道,按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2、以舆论为先导,抓好校园的宣传主阵地。 3、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心得体会 教学心得2009-10-23 09:12:43 阅读232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一书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新理念的教学设计。新的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新课程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新课程得以落实。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就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把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际相联系好书。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新课程理念及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其主要内容:一是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六个基本理念,结合小学教学实例进行分析,并且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六个基本理念的含义,帮助我们教师具体理解新理念对小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和带来的变化。二是阐述了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上产生的变化,以及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更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第二部分汇集了40个教学设计实例。这些实例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与方法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提供了具体的教学设计。尽管新课程实验刚刚在一、二年级进行,但本书不仅适用实验区的教师应当按新课程的理念与方法组织教学,同样适用其他学年的教师也应当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 地体现新课程的理与方法。 事实上,许多第一线教师在学习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尝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体现新理念、运用新方法。课程改革的真正落实,实验结果的真正提高取决于每一个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本书中的许多案例都是教学第一线教师亲自实践与探索的结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一书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新理念的教学设计。新的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新课程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新课程得以落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唤起学生的需求,激活学生所必需的生活体验,让学生 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1 、运用多种手段,刺激思维。 “教师不宜讲得太多,应该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据此,尝试开展了课堂讨论,组织课堂竞赛,让学生到黑板上绘地理板图,在黑板上演示一些练习,并说明思路,让学生操作地理模型,上讲台指图,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看地理录像片,使学生能形象地观察到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学生不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思维,促使他 们努力探究地理科学知识的奥秘。 如:在教学中使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让学生课前依据课本内容提出相关疑难问题,上课时由学生充当记者对老师进行采访,最后由老师总结新课并对学生进行评价。此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为了能主动表现自己,个个踊跃提问,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发展了学生思维,有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展示才华,拓展思维 即每节课前轮流请一名学生在讲台前展示才华。该环节是从教学整体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个体进行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

2015素质教育活动方案

2015年凌云县第一小学推进素质 教育活动方案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和措施。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书本知识传授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重点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对象要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人性化、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一)学生素质:培养善良、负责、积极、乐观的社会小公民。 通过日常行规教育养成学生的责任心,从具体行动中表现做一个负责的人,通过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热情、开朗、自信、乐观等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今后的人生奠基。 (二)思想品德教育: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礼·乐”文化特色。 学校文化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有力导向,是学校

发展的灵魂,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学年德育处将结合“礼·乐”文化,加强校园环境、学风教风、班级文化、学生社团、红领巾阵地等方面的建设,努力形成富有内涵和特色的学校文化。 1.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加强校园宣传栏等德育阵地的建设,引导学生关心班级、关注校园。规范各中队黑板报、队角等阵地的检查工作,真正发挥少先队阵地的育人作用。 2.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继续规范升旗仪式,以“礼”为主题开展德育小故事演讲活动,崇德尚善,见贤思齐。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以“乐”为主题开展唱响校歌等教育活动,充分挖掘校歌等文化载体的象征意义。 (2)加强校园礼仪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本学期继续以行为规范三字经为抓手,让学生通过诵读记忆知道该做什么,利用板报、升旗宣传行规三字经的内容、主题班会领会行规三字经的内容,充分调动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四项竞赛的检查、反馈力度,增设四项竞赛流动红旗,重点落实进出校门礼仪、校园教室卫生这两项行规教育,同时不松懈其他行规教育。 (3)主要途径: 1、以思品课和各班主题队会、少先大队活动等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员的教育。 2、以大队部站载体,抓好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主阵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 3、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1)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组织学生清明祭扫烈士墓。利用每周的国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长青镇石头坡中心小学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南,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为推动力,以育人为根本,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核心,以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途径,以建立有效的运行评估机制为保障,全面推进我校小学素质教育进程,使我校的基础教育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构建起有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是我校的学生都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学校而奋斗。 三、实施办法: (一)确定一个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做到合格加特长。具体说:合格,各文化学科成绩及格,包括讲普通话、写出规范汉字等;体育达标、心理健康、思想品德合格。特长,会画画,能歌会舞,会一两种乐器,擅长一两项体育项目。 (二)抓住两条渠道 1.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总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渠道,要研究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树立科研兴教的思想。要增强课程的整体性意识。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要坚持开全、开足、教好的原则,淡化主科与副科的区别,淡化单纯的分数意识,侧重培养能力。要优化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各年级首先要研究学科教学,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学生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2.建立以活动课为载体,以特长训练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为重点的辅渠道。 各类活动课都是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学校要认真上好活动课,保证课时,保证质量,在确保活动课课时的前提下,学校根据实际,开展各种特长训练活动,并不断创造条件,提高质量,使受教育者真正达到合格加特长。 (三)注重三个方面。 1.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着眼点必须是全体学生,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2.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真正掌握强身健体的本领、终身学习的本领和服务于社会的本领。 3.注重发挥主体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主动发展。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学习心得 巴中市南江县东榆小学何英 在不断反思,困惑,再实践的同时,有幸学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理解。它如一盏明灯,再次为我们明确方向,把握新课程理念,重构新课堂教学奠定了信心。 这次学习我深刻领会到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创新的教学设计很重要。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的,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要改变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观念,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解读

体育与健康学科新课标解读 一、理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上课时,更多的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和安排教学,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安排,这一切都只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尤其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实验与科学研究,要求我们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观念。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一个口号,其实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新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是所有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理应为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发挥重要的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

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按照这样的理念,在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采用按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方法,而是以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作为划分学习领域的主要依据,并按照健康的要求,选取了与体育密切关系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技能,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爱好和锻炼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虽然也能完成教育的基本任务,但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却很难说有多少积极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起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浓厚的活动,再苦再累也不能把他们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简易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简易版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方案文件应用在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提 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 当前小学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全体 师生将群策群力,铁心拼搏,全力以赴打好素 质教育攻坚战。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以“三个面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深入 领会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和《四川省进一步推 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十条意见》的精神,深

化教育改革,深入教学研究,狠抓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学校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奋斗目标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学校发展进程,与时俱进,高标准、高水平、严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工作新的飞跃。学校确立以“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办学思想,以创建全市一流、全省知名的文明、示范、特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