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主党派在处理政党关系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民主党派在处理政党关系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民主党派在处理政党关系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民主党派在处理政党关系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当今时代是政党政治时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由政党来领导的。不同的国情和政治制度决定了世界各国实行不同的政党制度。政党是政党制度的主体,政党关系是政党制度中最基本的关系。任何一个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都有一个处理政党关系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中共中央于198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200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全面总结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和政策上阐释了有关多党合作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完善的措施,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正确处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间政党关系的准则。

意见》对我国政党政治的显著特征和它所包涵的政党关系的表述,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的关系。这是决定我国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性质的最根本的政治性关系;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

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合作与协商的关系。这是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和反映,是运行机制性的关系;三、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各民主党派建设的加强———互相监督的关系。这是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性质和运行机制的体现和反映,是功能性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和它所包含三个方面的关系,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也是它同国外一党制和多党制的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

同时,《

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共同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巨大的优越性,它为正确处理我国政党关系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而中国政党制度的设计,也确实以团结、合作、协商、包容克服了西方政党制度无法摆脱的相互倾轧的弊端,把和谐的理念寓于政党关系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政治协商的原则”、“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加强中国共产党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等具体制度的安排与机制设计,都体现了执政党与参政党互相依存、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涵义,渗

民主党派在处理政党关系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陈昌福

(中国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上海

200041)

收稿日期:2008-02-20

作者简介陈昌福男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致公党上海市委原副主委教授摘要:民主党派在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实践中,有必要正视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认识上予以进一步明确:一、政

党意识是政党与政党关系的内核。民主党派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自身作为政党的本质属性。二、民主党派不能仅满足于“政府命题,党派调研”的“时尚”,而应在围绕国家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着力于影响决策能力的提升。三、民主党派要从中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的高度,有计划、有目的地从长远目标出发,去努力探索党派领袖人物成长的规律和培育的体制。四、要不断充实和拓展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关

词:政党意识;决策能力;领袖人物;民主监督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11(2008)02-0035-04

透着促进和谐的基本精神。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还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提出构建和谐政党关系。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必须把握好的几个方面:“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既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既要重视做好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工作,又要真诚接受他们的监督;既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要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更好地统一于多党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这四个“既要、又要”是坚持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正确处理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关系、发展多党合作理论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遵照胡锦涛同志四个“既要、又要”重要原则的精神,民主党派在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实践中,似有必要正视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认识上予以进一步明确: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参政党的政党本质属性

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执掌政权和影响政权,这是政党的共性。民主党派的一切活动,如果不与国家政权相联,无疑是把自己看作是一般的政治组织。当然,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参政党,是以人民当家作主身份参加国家政权,而不是以政党身份与中国共产党分享领导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表现为规范参与公共权力的运行,遏止有悖于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公共权力的滥用,不是执掌政权。这是中国政党制度的个性,并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中政党的特殊性。只是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已经弱化、淡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动性不够。在促进制度结构和社会结构成熟发展方向建树不多,较多的是偏于经济及科教文卫领域的拾遗补缺;这说明政党的政治角色还没有处在自主的地位,因此需要尽快明确并树立起参政党的政党意识(即政党的自主意识,政党的参政议政意识,政党和行为能力和行为机制等等)以及与执政党长期合作的工作主动性。这是形成和谐政党关系的前提。反之或导致政党关系的错位而滑向西方的多党制,或出于对执政党的惯性依赖而处于“自在”的状态,淡化了自身的特色和传统优势,在自身建设的力度、深度和速度上,滞留不前,拉大了与执政党在政党自觉和行为能力上的差距,从而难以与执政党构成相互般配和优势互补。历史实践证明,民主党派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自身作为政党的本质属性,才能在与共产党团结合作中,处处从政党的高度要求自己,不断取得历史性的进步。政党意识应当是政党与政党关系的内核。须知,对于一个尚处于自在状态而缺乏自主意识的政党,又如何谈得上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更遑论其长期共存、和谐发展呢!

二、着力于影响决策能力的提升

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民主党派与国家政权的挂联,还体现在社会决策研究和对执政党决策的影响上。这是我国政治体制基本格局所决定的。民主党派不能仅仅满足于“政府命题,党派调研”的“时尚”,应当在围绕国家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主动展开自己的活动,把自己的党员和所联系的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诉求经过深入调研和整合,转化为社会决策研究,通过各种渠道,向执政党提出可供决策参考的有价值的建议或决策选择,其目的是帮助执政党科学决策。这是民主党派政治意志的直接体现,是对执政党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理念的积极支持,旋律和谐,目标一致,可以说,这是发挥政党合作功能和水平的一种境界,也是衡量和谐政党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在我国,现行有关社会决策制定过程也为民主党派参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我国现在的社会决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部门利益主导,从而使社会决策制定成为部门利益博弈的过程,其结果极有可能是各个部门都能得到关照。这一过程使得政策制定的周期很长,成本很高,并导致各部门利益凌驾于社会公众利益之上。从政治高度来理解,这也是触及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腐败;二是民主决策的制度、规范、程序还不完备。据统计,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大约2万多亿元的总投资中,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至少有1万亿元。“八五”期间投资的400多个全国重点项目,三分之二没有收获投资效益。仅1998年,就连续发生几起高达数十亿的投资失误。“十五”期间,公共决策的失误每年估计都达1000亿元左右;其中516项由国债投资建设的项目中有项未能按时完成,占四分之

一[1]。这是没有民主决策惹的祸。因此,决策必须民主科学。而民主科学决策的前提是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有效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在这方面,民主党派是应该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再进一步说,处于单一的或主要是“政府命题”下的民主党派调研,不仅是把自己降低到“第二政策研究室”的从属地位,而且根据民主党派现有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条件,还未必真正能够名副其实地做好“第二政策研究室”的工作。对于民主党派来说,其重要功能和自身存在的基础是关注和反映其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利益的诉求与综合表达。而与过去相比,自进入新时期以来,日益复杂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的利益群体格局,要求民主党派对于群体利益的表达以新的提升和及时协调。利益表达对于民主党派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在于他作为实施民主科学决策提供重要资源和条件。民主党派如果没有对执政党民主决策的主动影响以及反映那些利益要求未得到充分关注群体的利益要求和表达这些利益的政治诉求,人民也就无须通过他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而一个政党的力量恰恰是表现在它所拥有的党员和所联系的群众。

与此相关,同时又直接影响民主党派参与决策能力的其他问题尚有:一是民主党派现有的行为机制是否与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和履职要求相适应。这有待于民主党派现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新的探索作出回答;二是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和自身基础是否与之适应。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群众基础。民主党派发展什么样的人入党、为什么要吸收他们入党,都与这个党所处的历史地位紧密相关,与实现这个党的目标和任务密切相关。历史上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和群众基础本来就比较狭隘,建国以后,又各自被固定在部分阶层、职业和地域的范围。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社会利益多元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及其参与政治热情的高涨,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如果不是审时度势,仍旧固守在原先设定的范围内,不是在保持传统优势基础上的同时去有意识地构建人才结构的优势,长此以往,不仅难以提升自身影响决策的能力,而且更不利于把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引入有序的轨道,维护社会稳定和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现状。目前,全国民主党派成员约有70万左右,仅及中国共产党的百分之一。政治资源配置这一状况,是否需要从政党关系的视角,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努力探索民主党派领袖人物成长的规律

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他需要一个稳定的领导核心。列宁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主持的”[2]。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如果没有自己的领袖集团,就如同一台没有主角的戏剧,是不会上演得有胆有识、有声有色的。同样的道理,今天在多党合作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能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造就自己的领袖人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老一辈领导人开创的事业和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真诚合作的优良传统能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而且,构建政党关系的和谐以及合作水平的提升关键亦将同样系于自己的领袖人物。

历史上,民主党派的领袖人物是在长期革命斗争艰苦环境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具有积累性和长期性。他们的智慧、胆识、奉献所铸成的优良品质取得了成员心理上认同,感情上接受,进而能引导成员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转折时刻,作出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明抉择,造就了民主党派今天的地位和发展机遇;他们的爱国热情、政治胆识、无私奉献、人格魅力和学术造诣在民主党派内部自然形成为领袖人物和核心地位。他们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内聚力,从而能够率领自己的成员并影响和团结所联系的群众不断前进,具有极大的社会感召力和影响力。他们与中共领导人间在革命和建设中结下的亲密友谊,成为多党合作的强韧链接。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社会精英。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今天,虽然民主党派新一代的领袖人物成长的社会环境、经历与老一辈有明显不同,具有新时代所赋予的优势和特征,但领袖人物的培养、选拔作为一个长期、渐进、积累的过程,在党派内部经历培养、历练和熟知自己党派的历史,传承和所代表的阶层的内生性依然是构成民主党派领袖人物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确保民主党派领袖人物后继有人,将直接关系到党际关系的和谐与水平,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民主党派应当从这一高度有计划、有目的地从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去努力探索新时期党派领袖人物成长的规律和培育的体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眼下,至少应当注重从党派内部

陈昌福:民主党派在处理政党关系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采取自下而上形式,从经过民主认可的优秀成员中,培养和选拔,并考察其是否真正能代表这个党派的水平,这已经是为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作为重要的环节;而不是把目光过多地关注在一些非中共的领导和学者中去物色,通过“突击入党”,“突击提拔”和人事上的调控,来造就旗帜型人物及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这种权宜之计的做法,虽可济一时之急,但他们居于党派领导地位之后,还必须解决自己的能力、素质与对民主党派事业的责任感与忠诚度这两者如何协调的严峻考验。况且,这种舍本求末、弃内逐外做法的本身无法使党派从人才竭蹶、难于应付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因而最终还是不可取的。

对于民主党派来说,重要的是有位当有为,所为应到位。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需要自己的领袖人物充分发挥凝聚力和动员能力,通过自己的与老一辈领导人为今天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格局中争取到的地位相符的作为,来引导成员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支持,自觉执行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四、不断充实和拓展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监督的思想经历了监督——

—民主监督——

—互相监督的三个发展阶段,即:把监督当作与党外人士合作的一项基本准则;把互相监督作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基本方针;把民主监督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视在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制度中加强民主监督。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监督的认识,是随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而丰富,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有鉴于此,关于政党关系中的监督功能和作用,可以引申理解为:

(一)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通过监督制约权力。监督是多元的,有法律和司法的监督,有行政和政纪的监督,其中政党行使的民主监督最重要。因为当执政党一旦背离民主轨道时,前三种监督都会失去作用,任何人都将难以发挥监督作用。只有对历史负责的政党能起监督作用。政党的监督与其他形式的监督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内容之一。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互相监督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预防和惩治腐败,而应当更多地去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在政治运作每一环节上强调民主监督的职能和作用,以民主政治来消除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二)在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政党之间的监督是互相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包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监督就是领导题中应有之义;而在另一方面,鉴于共同承担历史与现实的责任,民主党派也要对人民负责,对继往开来的历史负责,行使对共产党监督的权利和力度,切实有效地帮助共产党改善和加强领导,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使人们真正体会多党合作的优越性。这是民主党派应该具有的风范、胆识和心态,更是一种气魄、能力和艺术。然而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依然是落后形势发展需要和人民的期望。民主党派如果不能有效改变这种状态,就达不到“长期共存”的目的,并丧失自身存在的价值。

(三)实施政党间监督的前提,首先是政党自身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与执政党已经建立起党内外监督机制,并把建立科学和高效的党内监督机制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内容相比,民主党派可谓相去甚远。最明显的便是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在其章程中并没有明确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内部监督的权威性规定,也缺乏配套的可供具体操作监督条款体系及对监督权利的保障等等规定,因而也无从显示出民主党派内部监督的效能。而一个没有党内监督机制的参政党,又何从发挥对执政党监督的作用,同时也难以从监督机制上去促进自身健康和政党关系和谐的发展。

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得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政党关系得到正确处理和有效维护。而与多党合作长期共存互为前提的另一方——

—民主党派来说,窃以为正确认识和处理面临的这些实际问题,对于正确处理和有效维护政党关系,应当是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引自《报刊文摘》2008年2月18日

[2]列宁全集(第4卷).第197页

(责任编辑:冯菊红)

政党理论研究

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

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 作者:王建华来源:《复旦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摘要]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国家建设在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两个维度展开,二者虽有逻辑上的承继关系,但并无明确的时空分界。基于集权的民族—国家建设与基于自由的民主—国家建设之间充满了制度建构的张力。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一切政党面临的难题。民国初年,作为“部分”的政党肩负着民族—国家建设的重任,不仅导致政党政治的失败,而且使得政党成为国人共诛的对象。国民党试图通过军政、训政、宪政的路径选择完成现代国家建设,终因无法应对自由民主的挑战,而丧失了基于宪政的合法性资源。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建构,消解了现代国家建设两个维度间的理论冲突,并找到了现代国家建设的革命路径。 [关键词]政党民族—国家民主—国家现代国家建设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标志,组党救国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内容。解读中国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民初政党推行西方式的宪政民主失败了? 为什么国民党军政、训政、宪政的救国方案走入困境? 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建构与路径选择是什么? 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必须厘清现代国家建设与政党的关系。 一、现代国家建设与政党 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国家建设在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两个维度展开; 前者关涉政治共同体的建设,后者与国家政权休戚相关。与此同时,政党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主体,以是否存在竞争为标尺,政党分为作为“整体”的政党与作为“部分”的政党。梳理各国政党成长的历程可以看出,解读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关键是处理好上述四个要素间的关系。 (一)民族—国家建设与作为“整体”的政党 现代文明催生民族—国家,它倡导每个国家在国际社会都应该是独立的主权单位,彼此平等、互不干涉。民族—国家通常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和原则的融合,一种是政治的和领土的,另一种是历史的和文化的”。实现上述原则与结构的融合,需要权力的垄断与集中,所谓“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民族—国家是拥有边界的权力集装器,“它对业已划定边界(国界)的领土实施行政垄断,它的统治靠法律以及对内外部暴力工具的直接控制而得以维护”。 因此,民族—国家建设的核心是主权独立,它追求国家权力的整体性与强制性。作为“整体”的政党多指一党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党制国家不断涌现。虽然部分学者对一党制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不断提出质疑,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而言,一党制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独立与现代国家的成长。否认一党制

关于政党协商绩效的实证研究

关于政党协商绩效的实证研究 摘要:政党协商绩效是指政党之间基于共同目标开展民主协商而取得的有效输出。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政党协商绩效可以理解为协商共识的达成。民主党派通过增加人才储备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能显著提升政党协商绩效。提升政党协商绩效要增加民主党派人才储备;加强组织保障,赋予民主党派成员更多的参与国家治理的机会;认真开展政党协商,把关于政党协商的纲领性文件落到实处。 关键词:政党协商;政党协商绩效;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6)03-0032-05 一、引言 中国政党协商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拉开了协商建国的序幕。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各界人士经过充分的 讨论和协商,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合作型政党关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

派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的弊端,成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这种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1]。但是,无论是分析政党协商对政治文明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政党协商的演化趋势,都必须回答3个重要问题:第一,中国政党协商的总体绩效如何;第二,如何推动政党协商深入开展;第三,政党协商的提升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答都要以政党协商的必备要件探讨和绩效评价为基础。 张世坤提出了政党协商绩效的定义及构成:参政绩效是参政党依据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框架中的特殊地位,发挥自身功能和影响力而获取政治上、社会上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力和资源,包括政治绩效、社会绩效和道德绩效3 个方面的内容。他同时提出了政党协商绩效的提升路径:密切联系群众是参政党提升参政绩效的基础,构建和谐政党关系是参政党提升参政绩效的核心,实现民主政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是提升参政绩效的目的[2]。罗文海对政党协商的要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人才保障、组织协调保障、资源整合保障和评价激励保障等4个要素构成了政党协商绩效的评价体系[3]。这些文献对政党协商的3个重要问题都有涉及,并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回答,为研究政党协商绩效提供了启示。但是,有关文献偏少,比较零散,尚未建立起逐

必修2政党和政党制度

必修2《政治生活》练习──政党和政党制度(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005年8月15日,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强调坚决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措施,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取得再就业工作的新成绩。这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履行搞好公共服务的职能B.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C.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D.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经济的职能 2.一个政党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该党是否 A.取得执政党地位B.维护无产阶级利益 C.代表先进生产方式D.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据此回答3-5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①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④党的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因为只有解决好发展问题,才能 ①富国强民②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使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是() A.与时俱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发展 每年春天,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都要在京举行会议,人们称之为“两会”。 6.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 B.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C.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 D.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7.“两会”的主要区别在于() A.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政协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C.全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政协实行民主协商原则 D.全国人大成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政协成员由民主协商产生 8.在以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势必变成政治斗争,各阶级政治斗争最完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政党斗争。这说明 A.只要存在政治斗争就存在政党斗争 B.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C.政党关系是阶级对立的表现 D.政治斗争的基本形式是政党斗争 9.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2006年3月,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也将相继召开。对这三次会议所体现的运作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②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③全国政协作为国家机关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④全国政协是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美一位学者曾说:“事实上美国现在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成两党制。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是投民共党’的票”。我们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阶级基础相同B.美国的选举制度为一党服务 C.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没有任何区别D.美国需要建立新政党——民共党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我国民主党派是中共领导的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参政党。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在这个政党格局中,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充分有效地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常论常新、具有极大价值的课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的实践证明,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诤友,是我国一支重要的民主监督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形成了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势。 下面本人就新常态下,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存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民主监督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

改革开放30年来,民主监督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但在党内和民主党派中,仍有部分人对民主监督的认识比较片面:一方面,部分党政机关和单位的中共领导人,在党内监督尚需完善的情况下,接受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不强。另一方面,部分民主党派成员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有的认为,应通过立法,使民主监督具有法律效力,“确保”执政党接受民主党派的意见。有的则认为,对执政党提意见、提批评,会影响相互关系。还有的认为,民主监督只能“提意见、作批评”,执政党可听可不听,起不到监督的效果,因此可有可无,影响了开展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实行民主监督时,提无关宏旨、肤浅片面的问题多,提触及实质性的问题少;滞后监督多,及时监督少。 (二)协商中民主监督功能发挥不够平衡 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协商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另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在现阶段,前一种方式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比后一种方式弱。主要表现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及时反馈。 (三)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民主监督机制是民主监督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但由于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和反馈环节上的制度不够健全,导致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精)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关键字:领导乡镇国家关系政治自治社会村民组织社会关系 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 景跃进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749】【字号:大中小】 “国家与社会关系”与“党政关系”是我国政治学研究中广为人们运用的两对概念。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所要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两对概念或范畴所揭示的社会-政治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于我们思考和运用这两对范畴具有什么意义?就此一主题而论,文章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不过笔者讨论的进路是具体的,确切点说,这一讨论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政治的背景。文章首先反思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运用脉络,其次围绕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两委“一肩挑”现象,解析党政关系与国家-社会关系的交织(注:本文的观点最先发表在拙著《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和宏观透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一书。2004年5月曾作为会议论文提交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政治与政党发展”研讨会。此次在杂志上发表,笔者作了一些技术处理。)。 一、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既有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能主义政治的消退,“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学界普遍采用的一个分析术语(注:这一范畴首先是通过市民社会的讨论而引入学界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的一系列专题文章在大陆学界开启了这一学术话语。从理论上说,市民社会是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一种特定型式,关于它是否适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存在一定的争论。不仅如此,有的学者对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是否适合于中国也提出相应的疑问。对此,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尽管如此,随着自由主义著作在国内的大量引介和影响日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畴越来越为人们普遍接受。杨念群:《近代中国研究中的“市民社会”--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纪,(香港)1995年第12期。黄宗智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载于甘阳主编、哈贝玛斯等著《社会主义:后冷战时代的思索》。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导论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在乡村政治(尤其是村民自治)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文章,还是经验研究,它几乎成为一个主导性的研究范式。

新时代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问题探析

新时代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问题探析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中存在民主监督意识薄弱、民主监督形式主义较强、民主监督形式单一、缺乏协调互动等问题,由此,文章提出了提高民主党派监督作用要合理定位民主党派的监督职能,各个民主党派要加强协调互动,并不断提高民主党派人士自身的修养。 标签: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问题探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扩大人民有序参与政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当前,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创新民主监督路径,还有利于构建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一、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民主监督意识薄弱 民主党派提出提案之后,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却不多,政治协商会议是民主党派发挥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会议,但是这个平台发挥的作用却是有限的。省级集体提案和地市级的集体提案只有少数一部分被领导批示和列入督办提案。当然,这种结果的产生并不是某一个单一的原因造成的,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民主党派监督职能意识不强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2.民主监督的形式主义较强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形式主要包括:在政治协商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向党委以及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性意见;在政协大会上提出提案等。从民主党派监督的主要内容来看,民主监督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现实生活中,参政党对政府监督的比较多,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少。民主党派只能做一些督促的表面工作,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监督效果,长此以往会越来越处于被动的局面。 3.民主监督形式单一,缺乏协调互动 目前,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政府实行的人民监察员制度进行的。特约监察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情况进行监督,这种形式在民主监督的过程中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是同样存在问题,特约监督员身份多样,有些监察员虽然处在民主党派内部,但是在政府机关部门任职,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行使监督职能就是自己监督自己,缺乏社会公信力,没有党外监督的责任感,这种机制是非常不合理的,而且缺乏公正性。 一般情况下,民主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可以对执政党和党员造成压力。但是,

论西方国家政党法制(一)

论西方国家政党法制(一) 摘要:政党法制是政党民主理念的形式体现,表现为宪法提供规范政党活动原则规定,及议会普通立法规定政党的具体活动规则,并辅以司法审查政党的内部活动与外部行为,以确定政党活动的合法性与合宪性。关键词:政党民主、国家民主、政党法制、司法审查政党法制区别于政治学意义上所讨论的政党制度,它是立基于政党民主理念,对政党的宪法地位、政党的内部与外部活动进行宪法与法律上的分析与考量过程。对政党法制的考察既有助于在理论上厘清政党宪法地位与性质的双重性,亦有助于实践中我国政党法制的展开。本文将基于对政党法制的理论基础及政党性质的分析,对政党法制的立法包括形式法律规范与实质法律规范,及政党的司法审查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获取政党法制的立体与动态景观。一、政党法制的理论基础政党法制,是指政党受法律的规制,表现为以宪法与法律规范政党的内部行为与外部活动,并以司法审查政党行为合法性与合宪性的过程。政党法制的理论基础是政党民主,此前,有关政党活动服从于政党自由的理念,因为,从政党的宪法地位来看,政党是私人之间就政治信仰与政治行动问题而形成的政治性的结社组织;结社权是各国宪法明确承认的私人宪法基本权利之一,政治性的结社与公民私法领域中的结社(私法人)并无二致。在此观念与前提主导之下,并未形成一个特殊的宪法制度,有关政党内部的活动原则在服从宪法结社自由的一般原则之下进行,政党民主问题并未受到特别关注。最早提出政党民主问题的是德国学者罗伯。米谢尔斯。①]他于1911年出版了题为《现代民主中的政党社会学》一书。在该书中,作者提出了“政党寡头”问题,认为这是政党自由理念之下政党的发展规律。这一理论认为,随着现代政党规模的庞大,政党走向了专业知识的时代,形成了政党的组织化体系化,导致政党的组织操纵在极少数的精英手中;这些人控制着政党的日常政务,在实际上影响政党政策的决定,党员只有服从党领袖的领导。“寡头铁律”理论的中心内涵是,所有的政党必然形成寡头领袖的组织,政党越大,这一现象也就越严重,距离民主的理念也就越远,党员对党内事务就越无发言权。米谢尔斯还以社会学的方法从技术与心理层面分析“寡头铁律”的现实基础。尽管这一理论受到了学界的批评,但二十世纪许多国家的政党实践证明这并不完全是凭空杜撰。同时,在实践层面,政党民主化受到了各国重视。政党民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政党内部的组织活动须服从民主的一般原则;二是政党外部活动必须不得与国家民主的理念相违背。政党民主的内容包括政党民主的原则是什么?政党民主是否须服从国家民主的理念,即国家民主原则是否适用于政党?国家民主有很深厚的历史与理论渊源,是人民主权理论的具体体现,其在原则上承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障人权是国家施政的目的,并进一步在国家政治制度中落实法治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由于政党不过是一般的政治结社,能否按照这一原则来要求政党内部组织则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两者具有同一性,可以按照国家民主的理念来要求政党,政党所要遵循的民主理念与内涵与国家所奉行的民主是相同的;一种观点认为,不可以按照国家民主的理念与原则要求政党,这样做可能产生萎缩政党功能的后果。该观点认为,进一步而言,在政党内部适用国家民主的原则,会产生这样一些问题:是否可要求政党像国家保护人权那样保护党员的权利?如果承认在政党内部党员有结社的权利,是否可促成政党的分裂?在政党内部是否适用国家选举制度,采用秘密投票原则?政党内部是否必须设立如国会一样的组织,来控制党务的运行?等。针对这些问题,目前较多的人持修正性的观点,认为人民和国家的关系与人民和非公权力团体之间的关系不可同等视之。人民与非公权力社团之间的关系是人民与政党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不同于人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可按照国家民主的理念与原则来要求政党。该观点认为,适合规范政党内部关系的民主理念,原则上源于国家民主的理念与制度,如果有所修正,须在考虑政党功能及特性后,才予以援用。②]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党员的组织及其权限须受到国家法律的规范而不仅仅是政党党章的规制;党员的权利是否受到宪法保障?党员的入党和退党权是否受法律保障?党员的言论自由权和结社权是否受法

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

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 除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国家还有其他政党,他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大民主党派。哪八大民主党派呢?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这样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竞争性政党制度大不相同。那么,这一制度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和优点呢?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掌握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政党的基本理论 (一)政党的涵义 1. 政党的词源 就跟铁路、轮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事物和概念一样,政党是一个舶来品。很多同学可能会想,怎么可能?我们中学学历史就知道了唐朝的“牛李党争”、明朝的东林党,中国古代不早就有党了吗?政党怎么可能是舶来品呢? 的确,中国古籍中很早就出现了“党”字,但没有“政党”一词。中国古籍中的“党”有四种涵义:一是指居民基层单位;《周礼?地官闾胥疏》中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 指的是古代地方政权组织。五百户为一党。二是指至亲好友;如“睦于父母之党”。三是指有首领的群体;如“凤飞,群鸟相从以万数,故以朋党字。”四是由以上涵义引申出来的政治上的官僚帮派的勾结,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组织:如“诸侯有罪,傅相不举,为阿党”,再如唐朝的牛党、李党。而且,我们在使用“党”字时,往往以贬义居多,比如“党同伐异”、“结党营私”。由此可见,中国古籍中的“党”同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涵义迥异。 我们现在使用的“政党”一词,来自日语,日语来自英语Party,英语来自拉丁文Pars,本意为“一 部分”,后逐渐演进为一个专指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概念,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一词显然源于西方。恰如梁启超所说,“政党者,以国家之目的而结合者也;朋党者,以个人目的而结合者也。” 2. 政党产生的条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利益和志趣形成团体或组织,是人的天性。可见,基于一定团体或组织形成的党与派自古有之,但由此所形成的政党,则是人类社会迈入现代化,出现了现代民主体制之后。意大利 政治学家G.萨托利说:“政党,我们知道,是一个为新的事物而起的新名字。说这个名字新是因为事物是新的。这个词直到16世纪才在政治意义上使用。”因此,政党不是随意就能够产生的,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2)代议制的产生和普选权的实现——制度条件和政治基础。(3)民主、平等、人权等政治观念和意识的传播——社会心理基础。这三大前提条件决定了任何试图迈入现代化,并进行现代国家建设的社会,都必然会产生出政党。 17-18世纪,“政党”一词开始在欧美等国的政治生活中流行起来。当时政党与派别同义,并且同时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1)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作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协商民主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了形式,拓展了渠道,增加了内涵。 (2)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面对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新变化,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新情况,面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

浅析政党与国家的关系

浅析政党与国家的关系 行政管理1202 谭后红 1230020090 摘要:政党在当代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的,然而由于国体与政体不同,不同国家之间的政府与政党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不同。本文从政党与政府谁执政更民主,更能代表人民利益这一方面来论证政党与国家的关系。 关键词:政党、国家、民主 随着近代政治的发展,政党几乎遍布了世界各地,与此同时,政党政治也成为了主流政治形态,对各国的政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政党政治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在西方,政党是国家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国家先于政党,国家高于政党;政党通过竞选获得执政地位而组织政府,按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要求来运作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则不同,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共产党),然后这个党领导民众通过革命推翻和打碎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因而,政党先于国家,政党比较强大,而国家则相对荏弱,这样就在相当时期内形成了“党权高于政权”、“以党代政”的做法和模式。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这种做法和模式是不成功的,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从列宁时代开始,共产党就认识到政党-国家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一再提出要进行改革,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是,几乎所有执政的共产党都没有解决好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也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关系,直接决定中国政治体制的总体格局和基本架构。中国共产党为正确处理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是,随着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政党与国家关系必将继续得到调整和优化。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力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中外政党与国家关系进行考察并提出构建未来中国政党-国家关系的一些思考。不管自己研究的水平如何,对政党与国家关系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因为政党与国家关系确实是值得人们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情况调查问卷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情况 调查问卷一 (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您好: 为深入了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情况,促进我市统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们特意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希望参与问卷调查的同志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如实填写以下问卷,我们进行的是不记名调查,调查资料仅作研究之用,并对调查资料进行保密。再一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一、基本资料(请在□划√) 性别:□男□女 2、年龄:□18-30岁□31-50岁□50-60岁□60岁以上 3、学历:□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其他 4、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其他 二、选择题(请在□划√)

1、你认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重要性如何?(单选) □重要 □比较重要 □看似重要,但实际并不重要 □可有可无 2、你认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执政党和政府的能力如何?(单选) □很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3、您对当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机制的运行作何种评价?(单选) □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4、你认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行民主监督的效果如何?(单选) □很好 □比较好 □一般 □不明显

5、你认为以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的内容方面,哪些做得比较好? □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 □中共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情况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补充填写) 6、你认为以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的方式中,哪些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可多选) □通过政治协商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 □通过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 □应邀参加重大问题和专项视察、检查等活动,提出书面意见 □受邀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有关问题调查研究 □通过受聘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补充填写) 7、你认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发挥受限可能受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可多选) □现行制度对民主监督主客体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民主党派主动监督、中共接受监督的意识淡薄 □民主监督环境氛围欠佳 □民主监督运行机制不健全 □民主监督的形式较单一,实效性不强

政党执掌国家政权

政党执掌国家政权 导入提问: 你知道哪些“党”?在我国的唐朝曾有“牛党”、“李党”,明朝时有“东林党”,在西方国家也有黑手党,这是否是我们所说的政党?你的判别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了很多中外政党,并能指出“牛党”“李党”“黑手党”都不是政党,但是不能说明理由。)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判别一下同学们的观点是否正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政党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国家什么时候产生的?国家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国家是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教师:很好,我们今天所学的政党和国家一样,也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是是不是意味着政党和国家是同时产生的呢? 学生:不是。 教师:很好 讲授新课: 一、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板书) (一)、政党产生的条件(板书) 1、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但并非有阶级斗争就有政党。(板书) (过渡)那到底什么时候才有了政党呢?政党产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2、政党的产生条件(板书)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板书) 教师讲解:我们都知道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部分。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是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根源。因为,对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而言,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仅对外要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以取得自由竞争的权利,又要对内以自由竞争的方式处理本阶级内部的关系,这就必然需要组织和出现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政党。 另一方面,从生产力角度看,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政党的建立创造了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先进的通讯(火车)、交通(电报电话)、宣传等手段,整个社会经济联系空前加前,也便于掌握这些经济活动的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使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中,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地方性走向全国性。 所以,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看:只有在这种紧密联系的经济活动中,才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形成政治上的组织,建立自己的政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也就成了政党产生的根本性质的经济条件。 (2)政治条件——资本主义的民主制(板书) 问题:为什么政党的出现一定要资本主义民主制为前提? (学生刚开始难以作答) 提示:和民主制度相对应得是什么制度?它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是专制制度,特点是集权,专断,法西斯。 再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产生政党么? 学生:不可能,也没有要,就算产生了也没有用。 教师:的确,只有在民主制度的条件下,政党才有产生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民主制的确立使资产阶级内部各阶层、各集团都获得了参加国家管理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也获得了有组织地进行政治活动的空间和舞台。 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建立给资产阶级各阶级代表提供了合法的活动场所,议员定期召开会议,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决议国事,这为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3)思想条件——资产阶级的民主观念(板书)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2015年02月09日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1)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

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作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协商民主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了形式,拓展了渠道,增加了内涵。 (2)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面对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新变化,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新情况,面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 (3)指导思想。

规范政党关系与行为感悟

规范政党关系与行为感悟

规范政党关系与行为感悟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无论在国内党建理论界还是政党理论界,总之。这都是一部弥补研究空白的开拓之作。不只有助于我开阔眼界,解世界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而且对我国党的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也有重要借鉴与启发意义。 提出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与有无专门的政党法,作者通过认真考证研究。二者之间没有肯定关系。而且,政党立法既可以维护政党,也可以限制与禁止政党;维护大党、限制与排斥小党是世界政党立法的基本特点。加强政党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政党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工具。政党作用都具有两面性。只有当有关规范主导着政党关系与政党行为时,政党政治才是和平的有序的常态的当代,随着政党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提高与作用增强,如何规范政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政党政治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刘红凛的新着《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上海人民出版社年月出版)立足于二战后世界各国政党政治实践,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动身,结合政治生态、政党政治过程、基本政党政治关系来系统研究政党规范问题,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结合具体的政治生态,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一书共六大部分、十六章。作者从政党的历史发展与类型变化。对政党观念、政党类型、政党概念、政党特点、政党属性、政党功能等政党政治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考证、比较与类型分析;进而深入系统研究政党规范的基本类型、基本特点与价值追求,深刻剖析各种政党规范形式的效力范围与相互关系。此基础上,对战后世界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情况进行概括与归纳,重点对英、美、德、俄等四个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政党政治国家的政党规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政党规范的共性与个性差异,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值得深思的思想观点。 对政党规范的界定和分类。作者在对二战后世界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进行概览的基础上,比方。提出所谓政党规范是关于政党的各种规范的总称,各种规范

政党政治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2、政治 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就是在社会活动中利用各种手段规范社会的管理。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体或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对于某一政治实体的统治。这个词一般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 3、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指具有固定领土、一定的居民、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和主权的政治单位。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主权概念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法国让·布丹的作品中,对于布丹来说,主权是“属于共和国的绝对的,永久的权力。”主权不在个人,而在国家,因此主权是永久性的。主权是“主权者的独特特征,主权者不能以任何方式屈服于他人的命令,因为只有主权者才能为隶属者制定法律,废除已经制定的法律,以及修改过时的法律。 4、政党政治 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广义包括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纲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①政党以各种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就国内外重大政治问题发表意见,对国家政治生活施加影响。②政党争取成为执政党,然后通过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来贯彻实现党的政纲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集团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这是政党政治的核心。③政党处理和协调与国家以及与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5、议会 议会,又称国会,起源于英国,是从封建性质的等级会议演变而来的,议会是一立法机关,其成员由属该地区的代表组成。这些代表可以是直接或间接选举出来的,也可以是委任的。一般议会除有立法的权力外还有签署外交条约、宣战或批准和谈、选举或推翻政府、批准政府预算等权力。在一些国家里议会还有选举国家元首的权力。但也有一些议会的权力比较少的

政治政党关系

政治关系之我见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其形成和发展受社会政治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文明包括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法治文明等内容,其中政治制度文明具有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政党制度作为政治制度最重要的方面,与政治文明关系十分密切。本文试图就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相互关系作相应的理论探讨。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在近代的转型孕育了中国近代政党的诞生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是华夏先民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适应于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在近代受到来 自三个方面的冲击使之发生了转型。一是强调儒家政治取向的经世思潮得到发展,二是现代化历程的被动开启严重挑战了传统秩序,三是以契约论和民主理念作为合法性理念和政治价值理念并与天命理念和民本理念基本对立或格格不入的西方政治文明的引入和传播。 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迅速发展,为政党的建立扩展了群众基础和领导骨干。1905年 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提出了较为完整的革命纲领,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已经建立起统一的政党。改良派和立宪派也加快建党步伐,积极谋求政党地位的合法化。流亡海外 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积极筹划建立正式的政党组织。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 促进了国内外立宪分子的建党活动,先后建立了帝国宪政会、政闻社、预备立宪公会等, 并组织发动了数次请愿运动,要求开放党禁、速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然而1911年4 月首届责任内阁成立,立宪派大为失望,遂成立宪友会与钦选议员在资政院中展开斗争。随后,清政府颁发了所谓《实行宪政谕》和《准革命党人按照法律改组政党谕》,从而取消了对政党的限制。虽然政党的合法化过于迟缓,但毕竟突破了传统政治文明对政党的敌视,树立起一种全新的观念,推动了政党的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政党制度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历史选择 中华民国时期上承传统封建君主专制,下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党组建、分化剧烈,活动异常频繁的时期,实践过多种政党制度形态。中华民国确立共和政体,初年出现了政党林立的局面,当时党人一致认为政治竞争的理想模式是两党竞争,并开展了组建两大政党的活动,但未能如愿,最后有多党参加了国会竞选。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决心重新建立一个革命的党来重建民国。他倾向于用一党制的新思路代替多党竞争,但并不排斥进步党派。后来他接受了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进展。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叛 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等以实行“训政”为名,强化一党专制,确立起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国民党虽然被迫在党禁方面有所松动,设立了国民参政会,推行所谓战时体制,但这些变化实际上包含着国民党“以党渗政”、为实行宪政后继

2020年精选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整改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整改 一、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对民主监督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加强 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内容。但在实施民主监督的过程中,无论是监督主体还是监督客体都有对民主监督重视不够的现象。首先是作为监督客体的执政党,上下表现不一。具体表现为执政党高层对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十分重视,但是相当一部分基层领导认为民主党派搞民主监督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不信任,是没有必要的监督,于是对待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不作为、不配合。同时作为民主监督主体的民主党派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民主监督意识不强,要么是只重视参政议政而忽视民主监督,要么是怕担风险,怕得罪人,怕越位,怕惹事,不敢监督或只是提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敷衍塞责。 (二)民主监督的形式还有待创新 在很多地方,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就是会议。“两会”成为监督的主要途径,其他诸如情况通报会、专题协商会、谈心交心会等形式的会议,也作为了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主要形式。代表委员通过“两会”履行职能、党派负责人参加各种形式的会议确实是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渠道,但形式未免单一。而且,通过会议形式为民主党派提供民主监督的机会,其适用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商榷。首先,会议是面对面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因中国传统的文化因素影响,缺乏当面批评党政主要领导的勇气;其次,会议议题过于笼统宽泛,与会者泛泛而谈,会议效果了了;再次,会议参加对象局比较局限,主要限于党派主委副主委,而主委副主委基本上都得到了实职安排和政治安排,在提意见时顾虑相对较多。由此,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的行使效果可想而知。 (三)民主监督的制度还有待健全保障 由于目前的监督体制主要是被监督者设计的,在制度上,更多强调的是被监督者的自觉性和监督者的积极主动性,而这样的制度缺乏刚性的约束,因此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可伸缩性。 获取的监督信息与监督所要的信息不对称。中共党委或政府通过协商式民主座谈会,来征询意见方面,往往是把已经制定好了的方针政策在即将准备颁布前再来座谈协商,民主党派往往无法参与到决策过程中,知道该政策的时间又短,来不及充分研究,无处着力。且民主党派成员在政府部门中任实职的干部比例较低,很多领域的信息不知道或知之甚少,难以进行事前监督或建议,使得民主监督在不少地方流于形式。一些单位的特约员,也是仅仅让他们听听汇报,监督者只能在被监督者设计的舞台上活动。 民主监督刚性不足。各民主党派作为政协的界别,在政协大会通过发言和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履行监督职能方面,因缺乏制度约束,监督不容易得到反馈,即使有,也多是徒有形式。 缺乏与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横向合作,导致政协民主监督缺乏民意支撑和制约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