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3套(2018最新改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3套(2018最新改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3套(2018最新改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3套(2018最新改版)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两个字,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3.能用“……一不小心……”说一句话。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2、学习生字“别、到”。

教学难点:能用“……一不小心……”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你好,司马光)产生亲近感,并从中

认识生字“司”)

2.司马光是古时候的宋朝人,他的姓比较少见,是两个字的司马,名字叫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3.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

懂课文开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大屏幕出示朗读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检查生字、词语

(1)出示带拼音的生词,指名读。(建议一个学生读两三个或一行。)

古时候(轻声)、司马光、假山、一口水缸、装满、举起、叫着、使劲、砸破、得救、一不小心

(2)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生词。

(3)拿出卡片,让学生认读单个生字。

三、明白课文大意

(一)生字词语都会读了,相信课文就难不倒大家了吧!小朋友们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的什么故事。指名说。(只需说出个大概。)

(二)看图回答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出示词语:古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着书读第一自然段。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词语:一口水缸)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⑴(师指着图上落入水缸的小朋友,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引导读第三自然段,练习说话“一不小心”)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赶紧往教室门外走去,一不小心____________。

在操场上活动的时候,我一不小心 ,__________。

(2)这个小朋友处境很危险,别的小朋友都怎么了?看图说一说,再次出示词语“慌了吓哭了叫着喊着”,引导读第四自然段。

(3)那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看图说一说。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课件出示那口大水缸,引导孩子读描写司马光的话,强调读出“举”“使劲”,“砸”等词语,加上动作表演,最后课件出示水缸被砸破了,老师读出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生字指导

1.这节课我们要来学写两个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别、到”两个生字,先让学生观察怎么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2.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七、板书

《司马光》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

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③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司马光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司马光》导学案

教材解析:

本课是讲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遇到这样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2、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展知识。

4、培养学生朗读感情朗读课文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朗读感情朗读课文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课件、动画片、彩色纸。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加强记忆

1、你们可以跟我分享一下你们的小秘密吗?(说说最喜欢的小朋友,为什么?)

2、复习巩固“我会认”生字。

二、精讲释疑,分析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我是小小故事王:请小朋友,走到台上来,把《司马光》这篇课文,用自己的话来口头复述给大家听。时间()

地点()人物()

发生了()事。

3、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从文中知道司马光是位()的孩子。

三、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1、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做?怎样救出你的朋友呢?

2、私自去游泳,这样做对吗?

四、训练检测,巩固知识

1、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下课后,有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还有的小朋友()。

(2)、放学后,同学们大扫除,有的同学(),有的同学(),还有的同学()。

(3)、今天玩游戏时,我一不小心就()。

(4)、刚才我用力写字时,不小心把()。

2、写出反义词。

古—()有—()哭—()里—()假—()下—()大—()水—()满—()去—()

小心—()朋友—()

3、给多音字组词。

得 ( )( ) 着( )( ) 都()()没()()

( )( ) ()()()()()()

( )()()()

几()()别()()的()()假()()()()()()()()()()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课是讲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遇到这样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2、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展知识。

4、培养学生朗读感情朗读课文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朗读感情朗读课文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课件、动画片、彩色纸。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师生互动(7分钟)

1、师:孩子们,今天陈老师跟你们分享一个秘密,你们想听吗?陈老师非常喜欢我们一(2)班的孩子们,因为你们活泼可爱,聪明机智,爱劳动,爱学习、、、、、、同意我说法的请微笑,你们的笑容真甜蜜,礼尚往来,你们可以跟我分享一下你们的小秘密吗?(学生说完,和学生握手,如此导入尽早化解课前紧张的气氛,更能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2分钟)

2、师: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司马光》,司马光他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勇敢,接下来请观看《司马光砸缸救人》视频。(2分钟)

3、我是小小故事王:请小朋友,走到台上来,把《司马光》这篇课文,用自己的话来口头复述给大家听(给予肯定,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别人和口语交际表达能力。)(3分钟)

二、自主学习,加强记忆(4分钟)

1、复习巩固“我会认”生字。(出示PPT,先由学生抢读,再齐读,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的读音,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2分钟)

2、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出示课文内容PPT)(2分钟)

三、精讲释疑,分析课文(23分钟)

1、学习第一自然段(2分钟)

(1)、分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1句话,反义词(古-今,有-无,),轻声字(时候,孩子),量词(一个孩子),多音字(子,子女,儿子)

(3)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4分钟)

(1)、师:孩子们真棒,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谁来朗读?勇敢的孩子在哪里?

(2)、理解文段。2句话,反义词(回-去,朋友-敌人,里-内、外,假-真,上-下,大-小,水-火,满-空),轻声字(时候,孩子),量词(一口大水缸,一座花园),多音字(几,几个、茶几,假,真假、放假,了,好了、知了)

(3)、齐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5分钟)

(1)、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谁来朗读?勇敢的孩子在哪里?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1句话,动词(爬,蛇、壁虎,掉),反义词(小心—大意),近义词(小心-仔细、认真)(3)用“一不小心”说出一句话。今天玩游戏时,我一不小心就(把帽子弄丢了,脚受伤了,衣服脏了)。

(4)、我班小小赛读会:师生PK、组组PK、男女PK,读出紧张的语气(设身入境,假如你的好朋友掉进了大水缸,你会怎么样?

—紧张、慌忙)

4、学习第四自然段(5分钟)

(1)、抽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1句话,多音字(别,别人、别扭,的,好的、目的,着,看着、着急,都,都是、首都),反义词(哭-笑),动词(慌、吓哭、叫着、喊着、跑、找),(3)、根据情境图说出其他小朋友的神情和动词。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5)、你认为别的小朋友是怎样的人?(胆子小、不勇敢、不爱动脑筋)

(6)、多形式读出“紧张、害怕、慌张”的气氛。(都慌了,有的、、、、、、、)

5、学习第五自然段(3分钟)

(1)、师:别的小朋友都慌张了,司马光是不是和他们一样呢?我们一起来齐读第五自然段吧!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1句话,动词要示范动作,有实物更好(举起)、砸(力气小,想抓紧时间救出朋友)有实物更好,量词(一块石头),轻声字(石头)

(3)、理解“使劲(用力,力气小)”、“几下子”。

(4)、你认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朗读。(着重读“没有慌”“使劲”)

6、学习第六自然段(2分钟)

(1)小组朗读。

(2)、读了第六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朋友得救了,有1句话,动词(流、掉、得救),多音字(得,觉得、得到、我得学习)(3)理解“得救”,救出来了,没有危险了

(4)、感情朗读,读出放松的语气。

7、有感情齐读课文。(2分钟)

四、合作探究,共同进步(5分钟)

1、这样做对吗?

2、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做?怎样救出你的朋友呢?

3、让学生议论后,在字条上写出来并张贴在黑板上。

五、总结(学习了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1分钟)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别的小朋友:(胆子小、慌张)

慌张吓哭叫着喊着找大人

司马光:(勇敢、聪明、爱动脑筋、爱思考)

没有慌举起使劲砸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 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24司马光 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1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1.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

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①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 ②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③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 (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 (6)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 (7)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话? 五、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

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②掌握重点字义,理解课文的意思。③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智慧和仁爱之心。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字义,理解课文的意思。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智慧和仁爱之心。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传统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瑰宝。古代的很多东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学习一点浅显的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简单的文言文《司马光》,看看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2.简介司马光。 “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3.学法指导。 同学们,学习古文也要有一定的方法,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学习古文的一般方法,

那就是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解,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3.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哪?(指名读、自由读) 4.教师板书易错字,生齐读易错字。 5.再自由读课文。 6.齐读课文。 7.同学们,要想读好古文,还需要注意节奏,要语速适中,停顿恰当。先听老师范读一遍,特别要注意节奏。(配乐范读) 8.好,请同学们自己按照这个要求,试着读一读。 9.谁愿意来读一读?(生评价) 10.谁愿意和他比一比? 11.还想读吗?好,咱们一起读,可以吗?(齐读课文) 三、理解文意 师:不错,大家真了不起,这么难读的文言文你们都读得这么棒,那老师还要考一考你们,看看能不能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请同学们逐字逐句看书,先自己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或图文对照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不懂的问题记录员作好记录。(小组讨论) 2.生开始自学。 3.对于刚才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指名说不理解的地方,师生互评。) 4.检测。 各组选派代表,我来考考你们,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话来讲讲对每句话的理解。 好,理解得真不错,现在带着你的理解,再读古文。 谁愿意来读一读?注意读的节奏、语气和速度。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们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事情发生后,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2.从司马光砸缸救友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2018最新改版)

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 mo)水中。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 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3)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参考答案: 1. diē√ mo√ jiē√ chí√ bènɡ√ 2.(1)戏:玩耍。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2)登瓮:爬到缸沿上玩。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3)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板书设计】 司马光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实际教学《司马光》中,教师紧紧抓住“读”来完成一系列的问题。 一、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最后我再通过小组讨论两个问题:①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不足之处: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一、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二、司马光主要成就。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全书共294卷,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宋太祖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共1362年。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背景。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教案

第八单元 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写人的。包括三篇精读文章、一篇略读文章、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赞扬了他的机智与勇敢。《掌声》写了一次掌声改变了一位残疾姑娘的生活态度的故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很重要。《灰雀》描写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故事。《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在炮火中坚持给伤员做手术的事迹,赞扬了白求恩大夫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课题内容简说 司马光 本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缸救落入缸中的孩子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掌声 课文通过写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因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而变得自信、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 灰雀 课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与一个男孩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对男孩的关爱和尊重,以及男 孩知错能改的优秀品质。 手术台就 是阵地 本文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抢救伤员的事,表现了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 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 际主义精神。 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司马光》。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3.学会默读,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救人英雄司马光和白求恩,了解掌声的意义,看看“剃头大师”的趣事。 4.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学习表现一个人品质的技巧。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 2.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3.学习文章中表情、动作、心理、语言的人物写作技巧。 4.学习文章中的人物的优点:如司马光的机智勇敢。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24.《司马光》……………………………………………………… 1~2课时 25.《掌声》………………………………………………………… 2~3课时 26.《灰雀》………………………………………………………… 2~3课时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1~2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按照“课文讲读——收集名人故事——口语交际——习作”的顺序进行。本组课文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发挥其整体优势,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而收集名人故事。在阅读教学中,使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4.司马光 课题司马光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孩子掉进一口装满水的大缸里,其他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用石头砸破大缸,救了那个孩子的故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朗读课文,读通、读懂句子,并借助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司马光的沉着,机智,遇事肯动脑筋的品质。 学前 1.查找司马光的资料了解司马光,预习课文,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 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 1 / 7

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讲一讲! 学生讲故事. 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听读感知 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课文朗读的节奏. 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预设: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 / 7

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 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 预设: 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 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 “⻊”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 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 四、了解内容 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_在小伙伴掉入瓮中时,沉着冷 静地________救出了小伙伴. 2.我们都知道一个事件一般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三部分.作者用这么少的字,有没有把事件说完整呢?请 3 / 7

三年级《司马光》的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司马光》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司马光》的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观察字形等方法随文识记“司、跌”等5个生字,通过观察比较写好“司、庭、跌”3个生字。 2.通过跟老师读、画停顿符号等方法学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好课文节奏。 3.借助注释、插图、微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在对比中感受人物形象,初步了解文言文特点。 【教学流程】 一、旧知导课,揭示课题 1.揭题导课: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司马光(板书课题)。 2.介绍复姓“司马”:司马光是一个人的名字,你知道他姓什么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姓氏歌,里面就提到了不少复姓,有哪些?(诸葛、东方、上官、欧阳)今天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复姓,叫——司马。 3.介绍司马光:司马光是北宋人,他是一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也就是说他研究历史、写文章都非常厉害。他编写的《资治通鉴》就是一部很伟大的史书。 4.联系旧知,引出“文言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知

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个故事。但是今天的课文和平时的课文很不一样,这是我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语言,叫作“文言文”。(板书:文言文) 二、读出节奏,读通课文 1.范读:这是我们第一次学文言文,文言文的朗读和现代文有点不一样,所以就先听老师来读一读。 2.跟读:是不是我现代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想不想来学一学呢?好,捧起你们的书本,跟着老师来读一读。(逐句跟读) 3.开火车跟读:接下来我们开一列小火车好不好?(逐句开火车3—4人跟读,随时词卡正音) 4.集中正音(瓮、迸)。 5.联读:读准了字音,又跟着我这样读了几遍,接下来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读一读好吗?我们来联读,我读句子的句首,你们连着来把下面的句子读完整。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6.跟读长句:想不想再来读一读?我们接下来难度加大,跟着我来读长长的一句好不好?(生跟读) 7.自由读:想不想试着自己连起来把它读一读?好,那就自己大声地读几遍吧。 8.指名读。 9.画停顿符号:她棒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她读文言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司马光》人教

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课文中的人都有美好的品质。《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救友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读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些无从下手,但生活中也有过一些积累,如国学诵读当中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句子,所以也不会太陌生。教学时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教学本课重在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司、跃”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通过诵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 【课时】: 1课时 【教法】: 情境创设法、读书释义法,教师示范法。 【学法】: 自主学习、自主体验与教师的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每日一诗,背诵司马光《梧桐》。 一、导入 1.课前我们背诵的《梧桐》的作者是?(板书:司马光) 2.“司马”是复姓,历史上有写《史记》的司马迁,有三国大将司马懿,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读题:司马光) 3.司马光的父亲在光州做官,司马光又出生在光州光山,因此其父为他起名为“光”。 (读题:司马光) 4.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们先看单元导读,看看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美好品质)那司马光身上又有什么美好品质呢?(板书“?”)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了解单元主题,了解“司马”姓氏,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跌”“庭”等7个会认字,会写“司”“登”“跌”三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词句间的停顿,试着读出停顿。 3.指导学生通过“知情节”一环节学会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知情节”一环节学会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文 1.生讲故事。指名回顾《司马光》的故事。 2.师讲故事。老师用文言文讲《司马光》的故事。 3.初步认识司马光。(1)板书课题(2)拓展“司马”姓氏文化 二、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同桌互相帮忙。) 2.共学难字,牢记于心。(共性的难认字,集中学习。) 3.认准生字,读通课文。(生字牢记于心,送入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走进文本,反复诵读 (一)一读会停顿。 第一部分的读,主要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停顿,通过反复诵读,读出停顿。 1.老师示范读,感受停顿。 2.学生认真听,找出停顿。 3.自由读课文,读出停顿。 小结过渡:大家已经读出了停顿,要想把这篇文言文读得更好,我们还要知道它的意思和情节。随机板贴:知情节。 (二)二读知情节 第二部分的读,为了让学生知道故事的情节,理解之后,读出语气。 1.故事里都有谁? (1)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都有哪些人?并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群儿”“一儿”“众”“光”“儿”。(补充“一儿”和“儿”是同一个人。) (3)突出人物读文。(让听的人,一听就知道故事里有谁。)引导学生用重读、拖长音读的方法来突出人物。 小结过渡:我们已经找到课文中都有谁,找到了司马光和他的朋友们。 2.他们都做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

三年级上册《司马光》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4司马光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句子。(出示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相互交流说说以上句子和现代语言的不同。 师:来,跟老师一起来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这些句子和我们平时读的句子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师小结: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出示“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3.师: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课件出示课题)(板书:司马光)。学生齐读课题。(相机出示“司”)请学生读准“司”。师:“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呢( 相机出示课件,介绍古代名人) 4.师:谁能说说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课件出示司马光简介) 5.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要读好文言文和要读好现代文是一样的,首先要认识文章的生字宝宝,让我们把它请出来: 司庭登跌众弃持皆 3.教师指导,读准节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师:伟大的人总是在童年时期就显现出他的与众不同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师: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 4.教师小结,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案+反思

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把握好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把握好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重点)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谁来说说你的收获?(学生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 2.师:同学们都很用心,知道了不少关于司马光的故事.今天,我们又会知道一个关于司马光的什么故事呢?(板书课题:司马光) 3.这篇文章与我们之前学习的课文一样吗?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学学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节奏 1.听教师读课文,并试着用铅笔在有停顿的地方画上“/”.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圈出本课生字,教师相机正音.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5.教师明确停顿之处,并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6.学生根据停顿齐读课文.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2.结合课文注释,自主理解文意,对于仍然不能理解的字词做好标记. 3.小组内讨论难理解的字词. 4.师点拨(根据学情,不用逐一解释): 群儿:一群孩子.戏:游戏.一儿:一个小孩.登:爬上.弃:抛弃,放弃.去:离开.持:握,拿,搬起.击: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砸.破之:使之破,就是把缸打破了.水迸:水一下子涌出来了.得活:得以存活. 5.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章内容,并简要概括.(引导学生讲得通顺,流畅,表情大方) 四、指导书写 1.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书写课后会写字,重点指导“庭、登、众”. 3.学生自由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2.深入课文,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背诵课文.(难点)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指名说课文大意,并概括主要内容.(司马光砸缸) 二、深入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秀教案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小古文的语言特点,感悟司马光机智的品格。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古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背古诗。 一、揭题 1、回顾《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司马光》。它是一篇小古文,共有25个字。篇幅虽短小,内容却十分丰富,很值得阅读。 2、书写课题。 3、朗读课题。 二、初读小古文,弄懂文意 1.组织学生认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抽查学生读文情况,试机纠正字音。 3、读好词句间的停顿。(师示范,生练读,指名读) 三、再读小古文,感悟人物 过渡:刚刚,我们已经把小古文读正确,读流利了,接下来,不妨把它读有趣些。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古文(看图猜文释义) 1.“群儿戏于庭”是一幅怎样的景象?静下心来,仔细地听,你仿佛听

到了什么?(读出欢快的语气)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到你了吗? 讨论: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像小朋友们那样急着跑…开吗?为什么? 3.“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体会,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 4、小组合作讲讲。 5、讨论:从司马光击瓮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 四、三读小古文,读出韵味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 “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情况紧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果敢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指名读。生生互评。 3.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4、诵读。 讨论:通过反复朗读,你觉得小古文与现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拓展延伸 司马光是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话, 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皆”等五个生字,会写“司、登”等七个生字。 2.能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并能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插图等资源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通过朗读和比较,能初步感受小古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能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并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和插图等资源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触发旧知引新课 (一)回顾课内人物,揭题 1.忆一忆:同学们,一年级时咱们认识了中国历史上不少聪明可爱的小朋友。四岁让梨的是?称象的又是谁?谁七岁时作了《咏鹅》一诗? 2.写一写:今天,我们又要认识古代的一位小朋友,谁来喊喊他的名字? 相机学写生字“司”。 (二)关注人物姓名,质疑 1.问一问:那你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名什么吗? 我们曾学过《姓氏歌》,知道中国姓氏有很多,不仅有单姓,还有复姓,“司马”就是一个复姓。 2.读一读: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带识字 (一)自主朗读,自主认字

这篇课文写了司马光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这篇课文共30个字,谁愿意尝试着读一读? 1.读准字词:课文有些难读,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先读准这 些生字词。 出示:戏于庭登瓮水迸皆弃去足跌持石 2.读准停顿:读课文光把字音读正确还不够,还要读好词句间 的停顿。听老师读。 (三)比较发现,初识古文 读着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板块三理解字词知文意 (一)读懂故事 这篇小古文到底在讲什么故事呢?再去读读小古文,借助注释 想一想。 (二)合作学习 司马光为什么会砸瓮?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看看插图,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 (三)交流分享 1.指名读句释义: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吗? 2.整体感知发现:古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呢?请同学们默读古文,圈一圈。 (1)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结:同样的字在文中也有不同的意思。看来,读文言文一 定要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才能读明白。 板块四熟读成诵讲故事 1.练讲故事会展示:现在你能自己讲一讲司马光破瓮的故事吗?先和同桌练一练。 2.感知形象来夸赞: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众闻之,赞曰:“光( )也! "

小学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 mo)水中。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 (2)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3)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参考答案: 1. diē√ mo√ jiē√ chí√ bènɡ√

2.(1)戏:玩耍。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2)登瓮:爬到缸沿上玩。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3)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板书设计】 司马光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实际教学《司马光》中,教师紧紧抓住“读”来完成一系列的问题。 一、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最后我再通过小组讨论两个问题:①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不足之处: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精品教 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 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

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讲一讲! 学生讲故事。 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听读感知 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课文朗读的节奏。 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预设: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 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 预设: 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 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 “⻊”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 四、了解内容 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_在小伙伴掉入瓮中时,沉着冷静地________救出了小伙伴。 2.我们都知道一个事件一般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作者用这么少的字,有没有把事件说完整呢?请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读了这篇文章后,你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吗?(用原文回答) 预设: 起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教案】

24司马光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能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重点 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难点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1.朗读与理解并行 这是一篇古文,短小精悍,总共30个字,但是因为语言形式与白话文不同,所以学生在朗读、理解上有障碍。因此,教师应在朗读中,结合注释和生活经验,不断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读正确、读通顺、读出停顿与感情的目标。这样,朗读与理解双线并行,在朗读中帮助理解,在理解中促进朗读。 2.文字与画面共舞 文章虽短,但画面感十足,根据课后“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一要求,教师应抓住文中系列动词,聚焦每个画面,让学生看清、听清,把短小精悍的古文还原成一个生动具体的白话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感觉如临其境,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认识。 3.汉字教学不容忽视 这篇课文中的生字不算多,也并不算难,但是汉字教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应该和谐地融入到整个教学中,与教学相得益彰。教师应将汉字音、形、义的教学纳入整个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如字源识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题目意思。 (2)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3)搜集司马光砸缸的图片。 (4)借助注释读文言文,能把文言文读通顺,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 1.师: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那就是—— 生:司马光砸缸。 2.师:对,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也叫作司马光救友。(板书:文言文) 课件出示: 简介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司马光》,去看看司马光的故事。(板书:司马光)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司马光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司马光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围绕“司马光砸缸”这一核心事件,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抓住主要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及司马光“持石击瓮”那一瞬间的场景,语言极富形象感、画面感。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众皆弃去”,而司马光却选择了“持石击瓮破之”。在这行为对比中,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显露了出来。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瓮被砸破水从中喷涌而出,司马光在一旁扶起得救的小伙伴。插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这种文体,教学时一定要降低难度,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可以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简单地讲述“司马缸砸缸”的故事,使其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期待。要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加深对文言文的感受,但对朗读的要求不能拔高,只要能跟着老师读出正确的词句停顿即可,至于朗读的语气、情感,不作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借助文白对照的方法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从中段孩子认知出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从而在走进文本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内容、领悟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上,引

导学生重新组织语言讲述故事。除此之外,由于是首篇小古文的学习,可以在学习中适当总结阅读小古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背诵课文。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1.正确跟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背诵课文。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感受不同 1.揭示课题,学写“司”字。今天,我们的教室里也来了一个小朋友,他就是——司马光。司马是一个复姓,他姓司马,名光。指导写“司”字,三笔起笔成一条斜线。 2.联系旧知。关于司马光,你了解多少?交流:如爱读书,很聪明,支持编纂《资治通鉴》。联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能说一说这个故事吗? 3.感知特点。(出示古文)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这篇古文跟平时学的课文哪里不一样?交流:短小,难读难懂。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字。 2.正确跟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3.学会借助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文章大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利用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4.感受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积累祖国优秀的传统的语言文化。 【教学重点】 积累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方法,如看插图、用注释等;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看插图、用注释等方法,学习文言文。加上想象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备课,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读文,搜集了解司马光的相关资料。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司马光。 同学们,相处多年我们已经成为朋友了。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课件出示)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板书:司马光)。 1.读课题,交流“复姓” 来,齐读课题。同学们,司马光姓——? 方案一:姓司。 师:对吗?同学们。司马光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光字(用横线标出来)。复姓是指两个字的姓。像这样的复姓你还知道多少?

方案二:司马。 师:对,司马光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光字(用横线标出来)。复姓是指两个字的姓。像这样的复姓你还知道多少?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注意积累才能学好语文。 2.检查预习,介绍司马光。 课前都预习课文了,谁能说说你对司马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 (2人) 预设: 生1:司马光砸缸。师:这个故事耳熟能详。还有吗? 生2:介绍的比较细致。师:嗯,你精彩的回答是你认真预习的结果。 看学生回答情况师适时补充:司马光还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呢。他最有名的著作是《资治通鉴》。 预习是学好课文的基础。 生读。 3、看插图猜内容。了解文章出处。 那本文讲了关于司马光的什么故事呢?你能看着插图猜一猜吗? 生:司马光砸缸。师:看插图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板书:看插图。)师: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这本书介绍了司马光幼年时期的两件事,一是他热爱读书博闻强记,另一个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板书:破瓮救友)。 二、多种形式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文言文和我们以前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开始吧。 读后交流,师适时总结(字少义丰,短小精炼,古今异义,古今同义等) 同学们很善于发现、总结。 2.师范读生跟读。 文言文就要读出韵律之美,听老师来读。引出节奏划分。跟老师来读。 3.学生试读。师:谁来试一试。(2人,适时指导) 4.我感受到了古文的韵律之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