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异步轧制下高锰钢耐磨性

异步轧制下高锰钢耐磨性

异步轧制下高锰钢耐磨性
异步轧制下高锰钢耐磨性

中频炉熔炼灰铁的工艺样本

中频炉熔炼灰铁工艺、质量控制浅论(二) 3.1 增碳率控制和增碳剂使用 对于中频炉熔炼灰铁,许多人都觉得只要炉前控制住铁水化学成分和温度,就能熔炼出优质铁水,但事实并非如此简朴。中频炉熔炼灰铁重中之重是控制增碳剂核心作用,核心技术是铁水增碳。增碳率越高,铁水冶金性能越好。这里所说增碳率,是铁水中以增碳剂形式加入碳,而不是炉料中带入碳。生产实践表白,在炉料配比中生铁比例高,白口倾向大;增碳剂比例增大,白口倾向减小。这就规定在配料中要多用便宜废钢和回炉料,少用或不用新生铁,这种采用废钢增碳工艺铁水中存在大量细小弥散分布非均质晶核,减少了铁水过冷度,促使了以 A 型石墨为主石墨组织形成。同步,生铁用量减少,也减小了生铁粗大石墨不良遗传作用,并且灰铁性能也随着废钢用量增长而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就曾发现,在废钢用量约为 30% 状况下,同样用废钢、回炉料、新生铁做炉料,在化学成分基本相似时,中频炉熔炼灰铁比冲天炉熔炼性能低,强化孕育效果也不明显,这就是废钢用量少、增碳率低缘故。由此足见增碳对于保证灰铁熔炼质量、改进铸铁组织与性能重要性。 灰铁性能是由基体组织和石墨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决定,变化石墨形态是变化铸铁性能重要途径。相比而言,基体组织较容易控制,它重要取决于铁水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但石墨形态却不容易控制,它规定铁水石墨化限度要好。而奇怪是只有新增碳才参加石墨化,炉

料中原始碳并不参加石墨化。如果不用增碳剂,熔炼出铁水虽然化学成分合格,温度也适当,孕育也合理,但铁水却体现不佳:看似温度较高,流动性却不太好,缩孔、缩松倾向大,易吸气,易产生白口,截面敏感性大,铁水夹杂物多。这些都是铁水增碳率和石墨化限度低导致。 碳在原铁水中存在形式重要为细小石墨和碳原子,从细化石墨角度考虑,原铁水中不希望有过多碳原子,其势必会减少石墨核心数,并且碳原子在冷却过程中更易形成渗碳体,而细小石墨可以直接作为非均质形核核心。细化石墨、增长核心是实现铸铁高性能核心,增大增碳剂用量可以增长形核核心数量,进而为细化石墨打下坚实基本。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应强调增碳剂使用和增碳效果:①增碳剂吸取率与其 C 含量直接有关,C 含量越高,则吸取率越高。②增碳剂粒度是影响其溶入铁水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增碳剂粒度应以 1~4mm 为好,有微粉和粗粒增碳效果都不好。③硅对增碳效果有较大影响,高硅铁水增碳性差,增碳速度慢,故硅铁应在增碳到位后加入,要遵循先增碳后增硅原则。④硫能阻碍碳吸取,高硫铁水比低硫铁水增碳速度迟缓诸多。⑤石墨增碳剂能提高铁水形核能力,吸取率也比非石墨增碳剂高 10%以上,故应选用低氮石墨增碳剂。⑥增碳剂用法推荐使用随炉装入法,即先在炉底加入一定量小块回炉料和废钢,然后把增碳剂按配料量需要所有加入,上面再压一层小块废钢和生铁,之后再边熔化边加炉料。此法简便易行,生产效率高,吸取率可达 90%。如果增碳剂加入量很大,可以分两批加入,先加 60%~70%

高锰钢工艺(学术参考)

高锰钢工艺 1.高锰钢有哪几种?其性能如何? 锰含量约为11%~18%的钢称高锰钢。常用的铸造高锰钢ZMn13的化学成分为:Mn含量11%~14%,c含量1.0%~1.4%,Si含量0.3%~1.0%,P 含量<0.03%,S含量<0.05%。 高锰钢是一种耐磨钢,经过水韧处理的高锰钢可以得到较高的塑性和冲击韧性。所谓水韧处理,就是把钢加热到1000℃~1100℃,保温一段时间,使钢中的碳化物全部溶入奥氏体中,然后迅速冷却,使碳化物来不及从奥氏体中析出,从而保持了单一的均匀的奥氏体组织。经过水韧处理的高锰钢称为高锰奥氏 体钢。其力学性能为:σ b =980 MPa,σs=392 MPa,HB210,δ=80%,α k =2.94 MJ /m2。 高锰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虽然它的硬度只有HB210,但它的屈服点σs 较低,只有σb的40%,因此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高锰钢在受到外来压力和冲击载荷时,会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或严重的加工硬化现象,钢被剧烈强化,硬度显著提高,可达HB450~550,因此有了较高的耐磨性。 高锰钢可分为高碳高锰耐磨钢、中碳高锰无磁钢、低碳高锰不锈钢和高锰耐热钢。几种高锰钢的牌号和性能见表5-1。

2.高锰钢有哪些切削加工特点? 高锰钢锰含量高达11%~18%,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在切削加工中有以下特点: (1)加工硬化严重:高锰钢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塑性变形大,奥氏体组织转变为细晶粒的马氏体组织,从而产生严重的硬化现象。加工前硬度一般为 HB200~220,加工后表面硬度可达HB450~550,硬化层深度0.1~0.3 mm,其硬化程度和深度要比45号钢高几倍。严重的加工硬化使切削力增大,加剧了刀具磨损,也容易造成刀具崩刃而损坏。 (2)切削温度高:由于切削功率大,产生的热量多,而高锰钢的导热系数比不锈钢还低,只有中碳钢的1/4,所以切削区温度很高。当切削速度Vc<50 m/min 时,高锰钢的切削温度比45号钢高200℃~250 ℃,因此,刀具磨损严重,耐用度降低。 (3)断屑困难:高锰钢的韧性是45号钢的8倍,切削时切屑不易拳曲和折断。 (4)尺寸精度不易控制:高锰钢的线膨胀系数与黄铜差不多,在高的切削温度下,局部产生热变形,尺寸精度不易控制。切削高锰钢时,应先进行粗加工,工件冷却后再进行精加工,以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 3.怎样通过热处理改善高锰钢的切削性能? 金属材料的切削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如: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耐磨性及线膨胀系数等。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从而改善其切削性能。改善高锰钢的切削性能可以通过高温回火来实现。将高锰钢加热至600℃~650℃,保温两小时后冷却,使高锰钢的奥氏体组织转变为索氏体组织,其加工硬化程度显著降低,加工性能明显改善。加工完成的零件在使用前应进行淬火处理,使其内部组织重新转变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 4.切削高锰钢时怎样选择刀具材料?

中频炉熔炼工艺操作规程

中频炉熔炼工艺操作规程 1、中频炉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频感应电炉,熔炼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生产。 2、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2.1 产品型号KGPS—1250 额定容量2t 额定功率1250KW 额定频率500HZ 额定温度1500℃ 感应器电压2000V 熔化效率1.8t/h 2.2 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压力0.1~0.25MPa 冷却水进水温度≤35℃ 冷却水耗量12t/h 冷却水出口温度≤55℃ 冷却水PH 值7-8.5 总硬度不大于10度 导电率<500u.s/cm 3、生产前的检查 3.1操作人员必须认真了解中频炉系统设备的结构、性能。 3.2生产前仔细检查炉体及部件是否完好。 3.3仔细检查炉衬、炉口烧损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检查和维修熔炼时所用的工器具是否齐全。 3.5检查冷却水系统及液压系统管路是否有滴漏现象。 3.6检查各个部位的仪表和显示是否正常。 3.7检查炉料是否清理干净和数量充足,配比是否合理。 3.8检查铁水包及输送电胡芦是否完好。 3.9检查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灵活可靠。 3.10检查漏炉报警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电气绝缘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3.11检查倾炉系统是否灵活、可靠。 3.12检查中频炉电源系统及纯水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完好。 4、熔炼操作

4.1检查无误后,如是冷炉或空炉,必须先加入干净炉料,成份必须符合要求。 4.2炉料要干燥,严禁潮湿料及杂物入炉,一般情况炉料入炉前应予热,加料时应小心操作,不能砸伤炉口炉衬,空心料更应该小心加,防止炉气和铁水喷出飞溅伤人。 4.3开通冷却水,先用低功率进行炉料预热。几分钟后,改用高功率熔炼、炉料开始熔化,此时注意冷却水、根据水温和经验进行调整。 4.4熔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炉衬的烧损情况电源功率表。检查炉口是否有凝结现象。炉膛里不准有炉料架空棚料现象,有应及时处理。 4.7在熔炼过程中、铁水不能溢出,应与炉沿保持50mm 的距离。 4.8铁料彻底熔化浇铸前,观测铁水温度是否达到1450℃,用渣耙除渣。按要求每周取样一次进行分析,参照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配料。 4.9正确操作炉子液压倾炉系统,倒出铁水至铁水包。铁水距离包沿50mm. 4.10出炉后炉内应留有少量铁水,并及时添加新炉料,继续通电熔炼。 4.11根据浇铸组装块任务量熔化铁水,待生产结束后炉内不应留有铁水。为保护炉衬,一般情况下趁热加入炉料,准备下一班次的生产。 4.12停炉后冷却水不能停,仍继续循环24小时。 4.13待炉子冷却后,用照明灯或手电照明检查炉衬情况如有破损及时修理。 4.14停炉必须停掉电源,清理现场,做好所有记录。 5、中频炉突发事件 5.1当熔炼过程中中频炉产生报警或漏液时,应立即关掉电源停止熔化,倒出已熔化铁水、按应急预案处理故障。 5.2熔炼过程中,突然停水或停电时间又长时,应立即停掉中频电源,开启备用泵或备用水箱及自来水直接引至炉冷却管路,按应急预案处理故障,绝不能扩大事故范围

高锰钢抗磨性提高的方法

高锰钢抗磨性提高的方法 摘要:采用细化晶粒和沉淀硬化的方法来提高高锰钢抗磨性。 关键词:高锰钢抗磨性细化晶粒沉淀硬化 对于承受较大冲击负荷的磨粒磨损条件下,通常采用奥氏体锰钢。因为这种具有高的韧性和高的应变硬化能力,在高冲击载荷下具有高的耐磨性。适宜制作具有抵抗凿削磨损的耐磨件。但在很多磨料磨损的情况下,如高锰钢齿板、碎煤机环锤、衬板未能表现出较高的抗磨粒性能,甚至还出现了早期失效。为此,本工作采用细化晶粒和沉淀硬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奥氏体锰钢的抗磨性,适应工况条件的要求。 1、实验内容 采用两种实验方案:细化奥氏体晶粒,以提高奥氏体锰钢的强韧性;进行沉淀硬化处理,进一步强化锰钢基体,改善屈服强度,获得弥散分布的碳化物组织,提高抗磨性。 1.1 细化晶粒 ZGMn13钢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快速循环热处理工艺:用基尔试块制作金相及夏氏冲击试样,用梅花试样制作拉伸试样。其热处理工艺如下表2所示。 通过快速循环热处理,可使高锰钢奥氏体晶粒获得细化。显微组织的观察表明,阶梯加热,循环加热和交替加热等三种热处理方法,均可获得比普通水韧处理细得多的奥氏体晶粒。图1为循环热处理后的组织,晶粒度为6-8级。图2为普通水韧处理的组织,晶粒度1-3级。 1.2 沉淀硬化处理 在原循环热处理工艺基础上,分别进行低温和中温长时间失效,温度为350℃、450℃和540℃,时间为6小时,8小时和10小时,通过不同工艺处理后,得出下列结果。其工艺方案如表3所列。机械性能如表4所列。(如表3) 高锰钢在细化奥氏体晶粒后,再经过450℃×8小时的失效处理,使其碳化物不论在晶内或晶界都达到了弥散分布,而且呈粒状。而经1080℃×3小时固溶,再经过450℃×8小时失效的高锰钢,则未能得到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并且碳化物呈块状、针状、且聚集于晶界附近。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高锰钢细化晶粒后,进行沉淀硬化处理,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奥氏体+弥散分布的细粒状碳化物组织。 当时效温度超过450℃时,碳化物则逐渐由粒状变成针状,而且逐渐粗大。组织变脆,但硬度达到失效峰值为HRC45-47。(如表4) 2、工业实验 工业试验在HSZ300的小型破碎机上进行的。破碎矿物主要是煤矿,其中有部分煤矸石,粒度不规则,硬度为7-8(f),破碎比为1/10。环锤已破碎11000小时矿物,还没有明显磨损,仍在继续使用。原普通水韧处理的锤头,平均破碎8000多小时就磨损得磨损。另外,经过快速循环热处理的齿板,其耐磨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3、结语 (1)通过快速循环热处理等强韧化方法,明显地细化了高锰钢奥氏体组织,使其晶粒度分别达到5-8级(普通水韧处理可达1-3级)。提高了钢的强韧性。(2)在细化的奥氏体锰钢基体上,进行沉淀硬化处理。既得奥氏体+弥散分布粒状碳化

耐磨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

耐磨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 关键词:耐磨材料;锰钢;抗磨白口铸铁;技术进展 摘要:耐磨金属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由于金属磨损而引起的能源和金属材料消耗增加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近年来,对金属磨损和耐磨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耐磨金属材料领域研究开发的现状及取得的一系列新进展。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机械设备的运转速度越来越高,受摩擦的零件被磨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其使用寿命越来越成为影响现代设备(特别是高速运转的自动生产线)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尽管材料磨损很少引起金属工件灾难性的危害,但其所造成的能源和材料消耗是十分惊人的。据统计,世界工业化发达的国家约30%的能源是以不同形式消耗在磨损上的。如在美国,每年由于摩擦磨损和腐蚀造成的损失约1000亿美元,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4%。而我国仅在冶金、矿山、电力、煤炭和农机部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工件磨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00亿元人民币[1]。因此,研究和发展耐磨材料,以减少金属磨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国外耐磨金属材料的发展 国外耐磨材料的生产和应用经过了多年研究与发展的高峰期,现已趋于稳定,并有自己的系列产品和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经历了从高锰钢、普通白口铸铁、镍硬铸铁到高铬铸铁的几个阶段,目前已发展为耐磨钢和耐磨铸铁两大类。 耐磨钢除了传统的奥氏体锰钢及改性高锰钢、中锰钢以外,根据其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中碳、中高碳、高碳合金耐磨钢;根据合金元素的含量又可分为低合金、中合金及高合金耐磨钢;根据组织的不同还可分为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耐磨钢。而耐磨铸铁主要包括低合金白口铸铁和高合金白口铸铁两大类。二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低铬白口铸铁和高铬白口铸铁,而且这两种材料目前在耐磨铸铁中占有主导地位。马氏体或贝氏体、马氏体组织的球墨铸铁在制作小截面耐磨件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中铬铸铁则应用较少。从整体上看,合金白口铸铁的耐磨性优于耐磨铸钢,但后者韧性好,在诸如衬板、耐磨管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2]。 2 我国耐磨金属材料的发展 据统计,国内每年消耗金属耐磨材料约达300万吨以上,应用摩擦磨损理论防止和减轻摩擦磨损,每年可节约150亿美元。近年来,针对设备磨损的具体工况和资源情况,研制出多种新型耐磨材料。主要有改性高锰钢、中锰钢、超高锰钢

中频炉熔炼灰铁的工艺(二)

中频炉熔炼灰铁的工艺、质量控制浅论(二) 增碳率的控制和增碳剂的使用 对于中频炉熔炼灰铁,许多人都以为只要炉前控制住铁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就能熔炼出优质铁水,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中频炉熔炼灰铁的重中之重是控制增碳剂的核心作用,核心技术是铁水增碳。增碳率越高,铁水的冶金性能越好。这里所说的增碳率,是铁水中以增碳剂形式加入的碳,而不是炉料中带入的碳。生产实践表明,在炉料配比中生铁比例高,白口倾向大;增碳剂比例增大,白口倾向减小。这就要求在配料中要多用廉价的废钢和回炉料,少用或不用新生铁,这种采用废钢增碳工艺的铁水中存在大量细小的弥散分布的非均质晶核,降低了铁水的过冷度,促使了以 A 型石墨为主的石墨组织的形成。同时,生铁用量的减少,也减小了生铁粗大石墨的不良遗传作用,而且灰铁的性能也随着废钢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就曾发现,在废钢用量约为30%的情况下,同样用废钢、回炉料、新生铁做炉料,在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时,中频炉熔炼的灰铁比冲天炉熔炼的性能低,强化孕育效果也不明显,这就是废钢用量少、增碳率低的缘故。由此足见增碳对于保证灰铁的熔炼质量、改善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重要性。 灰铁的性能是由基体组织和石墨的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决定的,改变石墨形态是改变铸铁性能的重要途径。相比而言,基体组织较容易控制,它主要取决于铁水的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但石墨形态

却不容易控制,它要求铁水的石墨化程度要好。而奇怪的是只有新增碳才参与石墨化,炉料中的原始碳并不参与石墨化。如果不用增碳剂,熔炼出的铁水虽然化学成分合格,温度也合适,孕育也合理,但铁水却表现不佳:看似温度较高,流动性却不太好,缩孔、缩松倾向大,易吸气,易产生白口,截面敏感性大,铁水夹杂物多。这些都是铁水增碳率和石墨化程度低造成的。 碳在原铁水中的存在形式主要为细小的石墨和碳原子,从细化石墨的角度考虑,原铁水中不希望有过多的碳原子,其势必会减少石墨的核心数,并且碳原子在冷却过程中更易形成渗碳体,而细小的石墨可以直接作为非均质形核核心。细化石墨、增加核心是实现铸铁高性能的关键,增大增碳剂用量可以增加形核核心数量,进而为细化石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强调增碳剂的使用和增碳效果:①增碳剂的吸收率与其 C 含量直接相关,C 含量越高,则吸收率越高。②增碳剂的粒度是影响其溶入铁水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增碳剂的粒度应以1~4mm 为好,有微粉和粗粒增碳效果都不好。③硅对增碳效果有较大影响,高硅铁水增碳性差,增碳速度慢,故硅铁应在增碳到位后加入,要遵循先增碳后增硅的原则。④硫能阻碍碳的吸收,高硫铁水比低硫铁水的增碳速度迟缓很多。⑤石墨增碳剂能提高铁水的形核能力,吸收率也比非石墨增碳剂高10%以上,故应选用低氮石墨增碳剂。⑥增碳剂的使用方法推荐使用随炉装入法,即先在炉底加入一定量的小块回炉料和废钢,然后把增碳剂按配料量需要全部加入,上面再压一层小块废钢和生铁,之

高锰钢工艺

高锰钢工艺 1.高锰钢有哪几种其性能如何 锰含量约为11%~18%的钢称高锰钢。常用的铸造高锰钢ZMn13的化学成分 为:Mn含量11%~14%,c含量%~%,Si含量%~%,P含量<%,S含量<%。高锰钢是一种耐磨钢,经过水韧处理的高锰钢可以得到较高的塑性和冲击韧 性。所谓水韧处理,就是把钢加热到1000℃~1100℃,保温一段时间,使钢中的碳化物全部溶入奥氏体中,然后迅速冷却,使碳化物来不及从奥氏体中析出,从而保持了单一的均匀的奥氏体组织。经过水韧处理的高锰钢称为高锰奥氏体钢。其力学性能为:σb=980 MPa,σs=392 MPa,HB210,δ=80%,αk= MJ/m2。 高锰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虽然它的硬度只有HB210,但它的屈服点σs较低,只有σb的40%,因此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高锰钢在受到外来压力和冲击载荷时,会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或严重的加工硬化现象,钢被剧烈强化,硬度显著提高,可达HB450~550,因此有了较高的耐磨性。 高锰钢可分为高碳高锰耐磨钢、中碳高锰无磁钢、低碳高锰不锈钢和高锰耐热钢。几种高锰钢的牌号和性能见表5-1。 2.高锰钢有哪些切削加工特点

高锰钢锰含量高达11%~18%,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在切削加工中有以下特点: (1)加工硬化严重:高锰钢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塑性变形大,奥氏体组织转变为细晶粒的马氏体组织,从而产生严重的硬化现象。加工前硬度一般为HB200~220,加工后表面硬度可达HB450~550,硬化层深度~mm,其硬化程度和深度要比45号钢高几倍。严重的加工硬化使切削力增大,加剧了刀具磨损,也容易造成刀具崩刃而损坏。 (2)切削温度高:由于切削功率大,产生的热量多,而高锰钢的导热系数比不锈钢还低,只有中碳钢的1/4,所以切削区温度很高。当切削速度Vc<50 m/min 时,高锰钢的切削温度比45号钢高200℃~250 ℃,因此,刀具磨损严重,耐用度降低。 (3)断屑困难:高锰钢的韧性是45号钢的8倍,切削时切屑不易拳曲和折断。 (4)尺寸精度不易控制:高锰钢的线膨胀系数与黄铜差不多,在高的切削温度下,局部产生热变形,尺寸精度不易控制。切削高锰钢时,应先进行粗加工,工件冷却后再进行精加工,以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 3.怎样通过热处理改善高锰钢的切削性能 金属材料的切削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如: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耐磨性及线膨胀系数等。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从而改善其切削性能。改善高锰钢的切削性能可以通过高温回火来实现。将高锰钢加热至600℃~650℃,保温两小时后冷却,使高锰钢的奥氏体组织转变为索氏体组织,其加工硬化程度显著降低,加工性能明显改善。加工完成的零件在使用前应进行淬火处理,使其内部组织重新转变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 4.切削高锰钢时怎样选择刀具材料 高锰钢属难加工材料,对刀具材料要求较高。一般来说,要求刀具材料红硬性高、耐磨性好,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导热系数。切削高锰钢可选用硬质合金、金属陶瓷做刀具材科,也可以用CN25涂层刀片或CBN(立方氮化硼)刀具。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硬质合金,其中YG类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与YT类硬质合金比较),可减少切削时的崩刃。同时,YG类硬质合金的导热

高锰钢的耐磨性

高锰钢的耐磨性

高锰钢的耐磨性 高锰钢铸件在受到冲击截荷和压应力时,金属表面发生塑性变形,迅速产生加工硬化并诱发产生马氏体及ε相,从而形成硬而耐磨的表面层,而心部仍是奥氏体组织。表面层硬度由原来的200HB左右提高到500HB以上,硬化层厚度可达到10~20mm,甚至更多。在表面逐渐被磨损掉的同时,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硬化层不断地向内发展。在低冲击载荷和低应力磨损情况下,由于不能在表面产生足够的加工硬化,这时高锰钢的耐磨性往往不一定比相当硬度的其他钢种好。 为适应不同工况的要求,调整基本成分和加入其他合金元素,以提高钢的耐磨性,发展了一些改进型高锰钢。国内外一部分改进型高锰钢的化学成分和用途见下表。 改进型高锰钢的化学成分和用途 国别钢种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用途举例C Si Mn Mo Cr其他 中国Mn6Mo 1.2~1.40.4~0.7 5.5~7.00.8~1.2 1.5 (小截面 件) (大截面 件) - 适用于冲击不 很大的粉煤设 备和工程机械 的耐磨件 美国 Climax 6Mn-1Mo Grade A 1.05~1.350.40~0.70 5.75~ 6.75 0.90~ 1.20 残余-Grade B 0.80~1.000.40~0.70 6.00~ 7.00 0.90~ 1.20 残余- 中国 5Cr5Mn90.54-8.86- 4.94-破碎机的轧臼 壁、破碎壁, 电铲铲齿 60Cr5Mn110.58-11.0- 4.7- Mn9Cr2------ 45Mn17Al30.34~0.420.27~0.57 17.2~ 18.0 -- Al:2.97~ 3.20 Ti:0.078~ 0.098 承受高应力冲 击的工件,如 落锤及其底座7Mn130.7~0.8≤0.5 12.5~ 14.5 --Ti:≤0.1 铸态下使用。 大型挖掘机铲 斗、复杂结构 的格子板、衬 板等

板带轧制工艺技术

钢板轧制设备及工艺复习题 1钢板的品种按厚度如何分类其技术要求有哪些P3答:钢板的品种规格按厚度分为两大类,即厚板和薄板。一般称厚度为4mm以上者为中厚板;4mm以下着为薄板。钢板生产的技术要求:1、尺寸精度要求。(钢板的尺寸精度主要指厚度精度。厚度精度包括纵向厚差和横向厚差的允许范围。)2、板型精度要求。(板型精度是指板带钢的平直度,表示板带纵向、横向各部位是否产生波浪或瓢曲。)3、表面质量要求。4、性能要求。 2厚板、热轧带钢、冷轧带钢生产的工艺过程,各主要工序的作用 答:厚板生产工艺过程由原料及轧前准备、轧制和精整三大部分组成。 板坯的加热工艺作用: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使坯料便于轧制,并提高产品质量,增大金属收得率。 除磷作用:保证钢板的表面质量,去除在加热过程中的炉生氧化铁皮和轧制过程中生成的再生氧化铁皮,减少轧辊磨损和消耗减少换辊次数。 热机械控制工艺作用:控制奥氏体状态、相变产物及组织状态、细化铁素体晶粒、减少珠光体片层间距,实现钢板高强度、高韧性和焊接性能的统一,生产出优质厚板。 轧后冷却作用:改变钢板的金相组织和力学下性能。 热轧带钢生产过程包括坯料选择和轧前准备、粗轧、精轧和轧后精整四个大的阶段。 板坯的加热工艺作用、除磷作用同上。 定宽作用:改变板坯宽度,以满足热轧带钢品种规格不同宽度的需要。 冷轧带钢主要生产工艺过程,主要由酸洗、轧制、退火、平整、镀(涂)层和精整工序组成。 酸洗作用: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带钢表面上得氧化铁皮清除掉。 退火作用:(1)消除带钢冷轧时的加工硬化;(2)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 平整作用:(1)使退火带钢平整后达到一定的力学性能要求;(2)消除材料的屈服平台;(3)改善带钢的板形;(4)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不同粗糙度的带钢。 3热机械控制工艺的实质P16 答:热机械控制工艺,是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结合。在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板坯出炉温度、低温阶段累计压下率和温度、终轧温度、轧后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等工艺参数,已达到控制奥氏体状态、相变产物及组织状态、细化铁素体晶粒、减小珠光体片层间距,从而实现钢板高强度、高韧性和焊接性能的统一,生产出用常规的轧制和热处理相结合工艺无法生产出的优质厚板品种,满足用户要求。 4影响有载辊缝形状的因素有哪些P21 1轧辊的热凸度。轧制时轧件的变形功所转化的热量、轧件与轧辊间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以及高温轧件所传递的热量都会使轧辊受热;而冷却水、空气及轧辊接触的零件会使轧辊冷却。在轧制过程中,加热和冷却条件沿辊身长度是不均匀的,靠近辊颈部分受热少、冷却快,轧辊中部则相反。故轧辊中部温度高,热膨胀大,使轧辊产生热凸度。轧辊的如凸度可以采用沿轧辊辊身调节冷却水流量分布的方法加以控制。 2轧辊的磨损。轧辊与轧件、工作辊与支承辊间的相互摩擦都会使轧辊产生磨损。影响轧辊磨损的因素很多,如轧辊与轧件的材料与温度、轧制力与轧制速度、前滑和后滑数值、工作辊和支承辊的滑动量和滑动速度、轧辊和轧件的表面硬度和粗糙度等,而且轧辊的磨损量随时间而改变。一般工作辊和支承辊的磨损规律是中部磨损大、两端磨损小,板坯边部温宿较低会造成边部的局部磨损。(轧辊磨损的补偿方法包括:1)通过生产组织的方法补偿轧辊磨损的影响。2)调整轧辊热凸度补偿轧辊磨损。3)轧辊的弹性弯曲。4)轧辊的弹性压扁。5)轧辊的原始凸度。) 5.什么是板形常见的板形缺陷有哪几种板形调节手段有哪些液压弯辊的机理及应用 答:板形精度是指板带钢的平直度,表示板带材纵横向各部位是否产生波浪或瓢曲。P4 常见板型缺陷有波浪或瓢曲(即单边浪、双边浪、中浪、肋浪和局部瓢曲)。 板型调节手段有:调整轧辊辊型,控制轧辊间有载辊缝形状,调节沿板宽压下量的分布,使延伸沿板宽分布均匀,达到钢板平直度的要求。1)采用具有板型调节功能的新型厚板轧机。2)采用板型快速调节方法:(1)液压弯辊。(2)轧辊分段冷却。(3)轧辊的倾辊调整。P23 原理:弯曲工作辊的方法改变工作辊挠度的机理主要是改变工作辊和支承辊之间互相弹性压扁量的分布曲线。弯曲支承辊方法改变工作辊挠度的机理是弯辊力改变了支承辊的弯曲挠度。 应用:对于窄板轧机,采用弯曲工作辊方法比较好;而对于宽板轧机,采用弯曲支承辊的方法比较好。通常宽板轧机采用弯曲支承辊和弯曲工作辊联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板型。 (所谓液压弯辊,就是采用液压缸的压力,使工作辊或支承辊在轧制过程中产生附加弯曲,以此改变有载辊缝形状,保证钢板的平直度和断面形状合乎要求。(液压弯辊方法有弯曲工作辊和弯曲支承辊。)) 6制订厚板压下规程受哪些因素影响画简图说明制订厚板压下规程的一般规律P21 答:影响厚板压下规程的因素可分为设备能力和产品质量两大方面。设备能力对压下量的限制条件包括三个方面:咬入条件、轧辊强度和电机功率。产品质量对压下规程的影响需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1、金属塑性。2、钢板的几何精度。3、实行热机械控制工艺时,必须按控制轧制要求来确定压下量,以保证对轧制阶段累计变形量的要求,确定钢板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 将整个轧制过程分为粗轧A和精轧B两个阶段。粗轧开始阶段,由于轧件比较厚,又称咬入限制阶段A’。在咬入条件、除磷和纵向辗平限制下,压下量不允许太大。轧数道次后,咬入限制消除,可增大相对压下量ε(%),增大轧制力P,充分发挥轧辊强度和电机能力,迅速减小板坯厚度,缩短轧制周期,提高

高锰钢的耐磨性

高锰钢的耐磨性 高锰钢铸件在受到冲击截荷和压应力时,金属表面发生塑性变形,迅速产生加工硬化并诱发产生马氏体及ε相,从而形成硬而耐磨的表面层,耐心部仍是奥氏体组织。表面层硬度由原来的200HB左右提高到500HB以上,硬化层浓度可达到10~20mm,甚至更多。在表面逐渐被磨损掉的同时,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硬化层不断地向内发展。在低冲击载荷和低应力磨损情况下,由于不能在表面产生足够的加工硬化,这时高锰钢的耐磨性往往不一定比相当硬度的其他钢种好。 为适应不同工况的要求,调整基本成分和加入其他合金元素,以提高钢的耐磨性,发展了一些改进型高锰钢。国内外一部分改进型高锰钢的化学成分和用途见下表。 改进型高锰钢的化学成分和用途

园锥破碎机轧臼壁的研制应用 本课题研制的轧臼壁是选矿厂碎矿车间碎矿系统园锥破碎机重要的备件之一、在实际工况条件下,该工件承受着极强烈的、高周次的、反复交变应力的作用(冲击、磨擦、挤压,剪切等),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到选矿厂能否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1.轧白壁工件的选材分析 根据轧臼壁工件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受力状态,服役特点(高周次的强烈冲击、磨擦、挤压、剪切的反复),结合国内目前使用耐磨材料现状,经一系列对比分析、反复试验我们选择了在强烈冲击、磨擦、挤压,剪切工况条件下具有强大潜能(加工硬化能力)的高锰钢作为制作轧臼壁工件的材质。 1.1轧臼壁工件化学成份的确定 高锰钢的耐磨性由钢的化学成份、钢中夹杂物含量、钢中碳化物的溶解与偏析度、钢的晶粒度和铸造质量的优劣等决定。 高锰钢中各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硅:含硅量高,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碳化物在晶界上析出增多且肥大,水韧处理后,在晶界上留下较大的显微疏松,但为了完全消除,钢中的含硅量,控制在—%最佳,含硅量>%对高锰钢各项性能无明显影响。 锰:高锰钢由于含锰量高,钢的铸态组织为奥氏体及碳化物,经1000℃左右加热水淬处理(通常称水韧处理)后。绝大部分碳化物固溶

【课程设计】板带轧制设计

【课程设计】板带轧制设计

辽宁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板带轧制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王振敏 学院:装备制造学院 班级:材控10.1 姓名:李天夫 日期:2013.12.19

目录1.综述 1.1热轧板带钢的生产状况 1.2热轧板带钢的新技术发展趋势 2.工艺流程及设备 2.1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2.2主要设备及产品参数 3.整个流程的设计和计算 3.1 确定轧制方法 3.2 加热制度的确定 3.3各道次压下量的分配 3.4 粗轧各道次宽展计算 3.5根据成品板的宽度确定精轧宽度 3.6宽向所需的总的侧压量 3.7各道次宽度的计算 3.8粗轧所用时间及其温降 3.9精轧各道次速度的计算 3.10精轧各机架的温度 3.11精轧各机架的变形速度 3.12精轧单位压力及其轧制力轧制力矩的计算 4.强度校核 4.1咬入角校核 4.2轧辊强度校核 5.结束语

1.综述 1.1热轧板带钢的生产状况 热轧带钢是重要的钢材品种,对整个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发达国家热轧带钢产量约占热轧钢材的50%以上,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但高附加值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较低。我国一般热轧带钢产品厚度下限是 1.8mm,但实际上只生产很少厚度小于2.0mm的热轧带钢,即使窄带钢,产品厚度一般也大于2.5mm。因此,相当一部分希望使用厚度小于2mm带钢作原料的用户,只得使用冷轧带钢。如果能开发薄规格的热轧带钢,则可代替相当一部分的冷轧带钢使用,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a热轧宽带钢的生产状况 国外热轧宽带钢生产的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热带钢无头轧制技术。无头轧制技术能稳定生产宽薄带钢及超薄热轧带钢,其宽厚比可由传统热连轧的800∶1提高到1 000∶1,并能应用润滑轧制及强制冷却技术生产具有新材料性能的高新技术产品。②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它主要有紧凑式热带钢生产工艺CSP (Compact Strip Process)、在线热带钢生产工艺 ISP (In-Line Strip Production)、灵活式薄板坯轧制工艺 FTSR (Flexible Thin Slab Rolling)和连铸直接轧制工艺CONROLL等10余种类型。德国SMS公司开发的CSP工艺已成功地轧制出厚度为0.8mm的薄带钢产品,并已经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建筑工业等领域;奥钢联(V AI)开发的CONROLL工艺也成功地生产出厚度0.9mm~1.0mm、表面质量极好的热轧薄带钢,可用作汽车的外露部件;美国至今已经投产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达百余条,生产能力53107t/年。③铁素体区轧制生产工艺。它又称相变控制轧制,是由比利时冶金研究中心于1994年开发的一项轧制新技术,当初主要目的就是用薄规格的热轧带钢取代1.0mm~2.0mm厚度范围的冷轧产品。铁素体区轧制生产工艺的发展目标是生产薄(超薄)规格优质深冲板。LTV公司的印地安那哈伯厂40%的超低碳钢产品采用铁素体区轧制生产, Arvedi公司采用铁素体区轧制生产的超薄热轧带钢已占其产量的25%。④铸轧薄带钢的CASTRIP工艺。这种工艺由美国纽柯钢铁公司、澳大利亚BHP公司和日本IHI公司联合开发, 2003为纽柯公司成功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套全商业化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生产线,用来生产碳钢和不锈钢。与常规连铸和轧钢技术相比,这种工艺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节能环保、废气排放少等优点。目前,这套全商业化的薄带钢双辊铸轧机可年产2.0mm以下薄规格带钢50万t。该铸轧机采用的钢包容量为110t,铸轧机双辊直径为Φ500mm,最高连铸速度为150m/min,常用连铸速度为 80m/min,出口带钢厚度为0.7mm~2.0mm,宽度为1 000mm~2 000mm。 国内热轧宽带钢生产概况如下:①传统的热带轧机。以宝钢2050mm热轧带钢轧机为例,宝钢2050mm热轧厂于1989年8月3日投产,热轧机组设计年产量为400万t。到2000年底已累计生产4446万t热轧带钢。1999年产量达到510

高锰钢的物理性能

高锰钢的物理性能 高锰钢的物理性能 a.密度。在15℃时的密度为7.870~7.9805 9/m3,液态时密度为7.05009/m3。 b.热导率、线膨胀系数及比热容。高锰钢的热 导率低,而线膨胀系数大,见表3.96,这是高锰钢 的一大特点。在铸件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应加以考 虑,否则在铸造和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 C.磁导率。水韧处理后的高锰钢的组织是单相 奥氏体,无磁性,磁导率为l.003~1.03H/m;高 锰钢热处理中表层脱碳,磁导率为1.3H/m。 ⑥铸造性能高锰钢的流动性较好;凝固收缩 较大,易形成缩孔;高锰钢因含碳量高、导热性较 低以及结晶生长速度较快,易产生粗大的柱状晶组 织。锰钢因线膨胀系数大、导热性较低、热应力和 收缩应力较大,加之铸态强度和塑性较低,其热裂、冷裂及变形倾向较碳钢大。 由于高锰钢液易生成Mn0,从而易于和型砂中的siOz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铸件表 面粘砂,为此应在铸型和型芯上采用碱性或中性涂料,目前多采用以镁砂粉为骨料的 涂料。 ⑦高锰钢的机加工性能 高锰钢有强烈的加工硬化能力,给切削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应尽量铸造成形,避免加 工。必须机加工的锰钢件,常采用以下措施: a.用陶瓷刀具切削加工; b.用磨削加工; C.在铸件需加工部位(如销孑L、加工螺纹)预埋不易淬硬的软钢。 (2)耐磨中锰钢 叫M。一5%~9%、叫c一1.05%~l.40%的耐磨中锰钢经水韧处理后的组织为奥氏体基 体,但有较多的碳化物。加入钼可抑制铸态组织中碳化物的析出。与Mnl3钢相比,中锰钢 的含锰量降低、奥氏体稳定性下降,使这类钢在非强烈冲击工况下的耐磨性高于标准型 Mnl3高锰钢。 常见的含钼中锰钢的化学成分见表3.78、表3.81、表3.97。表3.97中各种锰钢的力学 性能分别见图3.¨8~图3.121。从图可见,在较厚断面的试验条件下,含钼中锰钢的抗 拉强度、屈服强度与标准Mnl3钢相当甚至略好,但伸长率和冲击韧度较低。因此从断裂

#日本轧钢理论和技术发展简况

日本轧钢理论和技术发展简况 【保护视力色】【打印】【进入论坛】【评论】【字号大中小】2007-01-31 10-49 自1953年日本钢铁产量超过战前以来,经济高度发展,产量飞速提高。20世 纪70年代初期产量超过了1亿t,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钢铁大国,其后产量一直保持在 1亿多吨,并努力使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以战后从欧美各国引进技术为基础,通过迅速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轧制工艺方面,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开发了高速轧制技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开发了连续轧制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发了轧制尺寸精度高、产品质量高和不受工艺过程约束的轧制技术及使用这 种技术的新型轧机。最近以适应环保要求为目的的轧制工艺引人注目。以下主要就20 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 轧制理论和轧辊的发展 1 轧制分析 众所周知,日本的轧制技术以理论为基础,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分析板材轧制中的板材形状和中间凸度的原理,对轧机的弹性变形条件和被轧材的塑性变形条件 进行了联立求解。采用将弯曲和剪切挠曲的材料力学模型进行扩展或校正的方法对各种 类型轧机进行分析的方法已基本确立。另一方面,关于材料的塑性变形,采用了三维分 析法,使分析由二维理论向高精度分析发展。在分析法的发展方面,有采用数值计算法 忠实分析变形的所谓三维分析法,有刚性和塑性FEM,有弹性和塑性FEM,尤其是还有为缩短计算时间而将上述方法进行组合的分析法。 在孔型轧制方面,一般说来纯理论处理是极为困难的。作为一种简便的方法,虽然可以采用所谓的矩形换算法把孔型轧制替换为适当的矩形断面材的扁平轧制,但无法

中频炉熔炼灰铁的工艺(一)

中频炉熔炼灰铁的工艺、质量控 制浅论(一) 在现代铸铁生产中,冲天炉因环保问题正被逐步关停,大多数铸造企业改用中频炉熔炼铸铁。与冲天炉相比,中频炉熔炼工艺相对简单;铁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容易控制,不增碳不增硫有利于低硫铁水的获得;环境污染小,炉前冶炼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也大为改善;利用夜间电价低谷熔炼,生产成本可大致与冲天炉相当;同样化学成分的铁水、同样的铸型浇注的铸件,中频炉比冲天炉熔炼的灰铁强度和硬度高;中频炉铁水比冲天炉铁水过热温度高、流动性差,并具有以下不良特性:铁水的晶核数量少,过冷度、白口和收缩倾向大,铸件厚壁处易产生缩孔和缩松,薄壁处易产生白口和硬边等铸造缺陷。在亚共晶灰铸铁中,A 型石墨数量极易减少,D、E 型石墨及其伴生的铁素体数量增加,珠光体数量少。所有这些再加上日常生产中的一些不当因素,都在生产中表现为铸件质 量的波动,影响了铸铁的正常生产。 针对中频炉熔炼灰铁出现的新问题,笔者克服了电炉熔炼工艺、技术资料少,实践、探索难度大等诸多困难,逐步摸索和总结积累了一些生产技术经验和体会,期望能对正处于艰难经营和转型升级阵痛中的中小铸造企业提供微薄帮助。 1.原材料的选用及炉料配比 炉料优劣直接影响铁水的质量,中频炉熔炼灰铁对于炉料的清洁程度和干燥要求较高,炉料不干净、含有有害元素或熔炼控制不好,会导致铁水氧化和纯净度低,严重恶化铁水的冶金质量,影响铸铁的基体组织和石墨形态,引起孕育不良、白口和缩松倾向大、气孔多等问题。因此应强化对原辅材料的管理,严禁使用锈蚀严重、有油污的炉料。同时,为提高铁水的纯净度和稳定铁水的化学成分,应选用碳素钢废钢做炉料,并使其在炉料配比中占50%以上;对于回炉料应选用同材质铸件浇冒口,并清理掉粘附的型砂和涂料后再使用,使用量以40%左右为宜;废铁屑也应是同材质铸件机加工铁屑;对于生铁,因其中的杂质和微量元素以及组织缺陷都具有遗传性,应选用来源稳定、干净少绣、有害元素低、最好是Z18 以上牌号的铸造生铁,这样的生铁生产的铸件内在质量好且稳定,不要轻易变换生铁的来源,否则对于使用存在不合格因素的炉料而可能引起的质量问题将防不胜防, 并且生铁的加入应在熔炼初期加入为好,配比可占15%,以利于改善铸铁的石墨形态;增碳剂应选用商品石墨增碳剂或经高温石墨化处理过的增碳剂,并在熔炼中尽量早加,使增碳剂与铁水直接接触, 且有充足的时间熔化吸收;铁合金和孕育剂应化学成分合格、粒度适宜。配料时应预先根据炉料配比及材料成分计算出C、Si、Mn 等元素的含量,不足的部分用增碳剂和铁合金调整。在熔炼后期成分微调时,如果 C 含量偏低可加生铁增碳;若 C 含量偏高可加入废钢降 碳。 2.化学成分的影响

高锰钢分类及简介

一、高锰钢分类及简介 1、高锰钢的来源 1882年第一次获得奥氏体组织的高锰钢,1883年英国人哈德菲尔德(R.A.Hadfield)取得了高锰钢专利。高锰钢依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2、耐磨钢 这类钢含锰10%~15%,碳含量较高,一般为0.90%~1.50%,大部分在1.0%以上。其化学成分为(%): C0.90~1.50Mn10.0~15.0 Si0.30~1.0 S≤0.05 P≤0.10这类高锰钢的用量最多,常用来制作挖掘机的铲齿、圆锥式破碎机的轧面壁和破碎壁、颚式破碎机岔板、球磨机衬板、铁路辙岔、板锤、锤头等。 上述成分的高锰钢的铸态组织通常是由奥氏体、碳化物和珠光体所组成,有时还含有少量的磷共晶。碳化物数量多时,常在晶界上呈网状出现。因此铸态组织的高锰钢很脆,无法使用,需要进行固溶处理。通常使用的热处理方法是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到1050~1100℃,保温消除铸态组织,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然后水淬,使此种组织保持到常温。热处理后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均大幅度提高,所以此种热处理方法也常称为水韧处理。热处理后力学性能为:ζb615~1275MPa ζ0.2340~470MPa ζ15%~85%ψ15%~45% aKl96~294J/cm2 HBl80~225 高锰钢经过固溶处理后还会有少量的碳化物未溶解,当其数量较少符合检验标准时,仍可使用。 奥氏体组织的高锰钢受到冲击载荷时,金属表面发生塑性变形。形变强化的结果,在变形层内有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表层硬度大幅度提高。低冲击载荷时,可以达到HB300~400,高冲击载荷时,可以达到HB500~800。随冲击载荷的不同,表面硬化层深度可达10~20mm。高硬度的硬化层可以抵抗冲击磨料磨损。高锰钢在强冲击磨料磨损条件下,有优异的抗磨性能,故常用于矿山、建材、火电等机械设备中,制作耐磨件。在低冲击工况条件下,因加工硬化效果不明显,高锰钢不能发挥材料的特性。 中国常用的高锰钢的牌号及其适用范围是:ZGMn13—1(C 1.10%~ 1.50%)用于低冲击件,ZGMn13—2(C1.00%~1.40%)用于普通件,ZGMn13—3(C0.90%~1.30%)用于复杂件,ZGMn13-4(C0.90%~1.20%)用于高冲击件。以上4种牌号钢的锰含量均为11.0%~14.0%。 在冲击载荷作用的冷变形过程中,由于位错密度大量增加,位错的交割、位错的塞积及位错和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使钢得到强化。这是加工硬化的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高锰奥氏体的层错能低,形变时容易

中频炉熔炼球铁配料计算办法

配料计算方法 配料计算如下: (1)计算炉料中各元素的变化 a)炉料含碳量: C铁水%=1.8%+0.5C炉料% 已知铁水所需的平均含碳量为3.4%,按上式算得C炉料%=3.2%; b)炉料含硅量:已知铁水所需的平均含硅量1.75%,硅的熔炼烧损为15%,则 Si炉料=1.75/(1-0.15)=2.06%; c)炉料含锰量已知Mn铁水=0.65%,熔炼烧损20%,故Mn炉料=0.65/(1-0.20)=0.81%; d)炉料含硫量已知S铁水=0.12%,增硫50%,则:S炉料=0.12/(1+0.5)=0.08%; e)炉料含磷量磷在熔炼过程中变化不大,P炉料=P铁水<0.25% 综合上列计算结果,所需配置的炉料平均化学成分为: C炉料3.2%、Si炉料2.06%、Mn炉料0.81%、S炉料<0.08%、P炉料<0.25% (2)初步确定炉料配比 a)回炉料的配比:主要取决于废品率和成品率,它随具体生产情况而变化。此处取20%。 b)新生铁和废钢配比:设新生铁为χ%,则废钢为80%-χ%。按炉料所需含碳量为3.2%,新生铁、废钢、回炉料的含碳量各为4.19%、0.15%、3.28%,可列出下式: 4.19χ+0.15(80-χ)+3.28*20=3.2*100 得出χ=60.0%。故铁料配比为:Z15生铁60%、废钢20%、回炉料20%。 (3)然后按上述配比及各种炉料的成分,计算配合后的炉料成分如表3。 表3炉料成分 (4)计算铁合金加入量 a)硅铁加入量今缺硅量0.67%,亦即每100公斤炉料需加硅0.67公斤。所用硅铁含硅量为45%, 故每100公斤炉料需加硅铁量为0.67/0.45=1.5公斤 b)锰铁加入量同上法计算,每100公斤炉料需加入含锰75%的锰铁为:0.12/0.75=0.16公斤。(5)制定配料单 根据配比和层铁量,确定每批炉料中各种炉料的重量,写出配料单。设已知层铁500公斤,可算得每批铁料的组成为:生铁:500*60%=300公斤、废钢:500*20%=100公斤、回炉料:500*20%=100公斤、45%硅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