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单一式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全权发挥作用。

2、货币发行: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货币从央行的流出量大于流入量。

3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各种非强制性的方式,诱导或劝说金融机构顺从其政策意图调整业务决策的货币政策手段。

4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基础,包括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两部分。

5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

6二元式中央银行: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

7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8、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和再贴现业务其他条件来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9、窗口指导:日本银行经常采用的通过指导性计划贯彻政策意图的辅助性货币政策工具。它类同于一般所谓的“道义劝说”。

1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和信贷总量,调节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11、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作用所经历的全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决定中央银行体质选择的主要因素

(1)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高的国家,大多数趋于实行单一的中央银行体制。

(2)经济运行机制。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实行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实行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

(3)国家体制。联邦制国家多实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型集权国家多实行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2、简述货币政策的功能

(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在短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主要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来完成。社会总需求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购买能力,货币供应量同社会总需求发生关联,并成为决定社会总需求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着力点。

(2)确保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稳定经济,一方面要防止货币供给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另一方面也要利用货币政策抵消其他经济因素对经济稳定的冲击。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社会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3、简述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

(1)确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适用对象——哪些金融机构受到准备金制度的约束。

(2)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多数国家规定法定准备金只能是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而不包括其库存现金。

(4)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即规定哪些存款应该保留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计提的基数。

(5)规定存款准备金的付息标准——中央银行是否为其支付利息以及利率水平。

(6)规定存款准备金持有期的考核办法。即要确定在一个考核期内,是考核全部时点,还是考核平均余额或者只考核期末余额?

4、简述中央银行证券买卖特点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特点:

(1)从证券买卖的目的来看,中央银行证券买卖的目的是为了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是从整个宏观经济的需要出发的,虽然客观上有盈利,但不是主观意图,而且即使有盈利,必须上交政府,不能直接支配。

(2)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是为了增加其自身资产的盈利性或流动性,或者是为了分散风险。从买卖证券的种类来看,根据不同国家的规定,商业银行可以买卖的有价证券种类各不相同,但范围都较中央银行可以买卖的证券范围广的多。

(3)从证券买卖的规模来看,中央银行证券买卖的规模一般要远远大于商业银行的买卖规模,这是由各自的资金实力以及证券买卖的目的决定的。

(4)从占总资产的比例来看,证券买卖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对于中央银行来讲,在发达国家是其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5、简述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的内容有哪些

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的内容有:

(1)确定存款余额的计算,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以日平均余额为基础;二是计算月末或旬末的余额。

(2)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基期计算,也是两种方法,一是当期准备金帐户制;二是前期准备金帐户制。

6.简述央行的制度类型

(1)复合的中央银行制。把中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职能集于一家银行来执行。又可分为两种形式:①一体式中央银行制: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和职能于一身;②混合式中央银行制:既设中央银行,又设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兼办一部分专业银行业务。

(2)单一的中央银行制。一个国家单独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全权发挥作用。又可分为两种形式。 1.一元中央银行制:由总机构和各级分支机构组成的单一法人、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制;2.二元中央银行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

(3)跨国中央银行制。与一定的货币联盟相联系,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

(4)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者是一个通货局,不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也不要求商业银行交存款储备金;或者是介乎通货局与中央银行之间的机构。

7、简述央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或条件)主要有:

(1)银行券发行问题。银行业竞争的激烈和跨地区商品交易的发展要求由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大银行集中发行能在全国范围流通的银行券。

(2)票据交换问题。银行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结算效率降低,信用纠纷增多,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银行间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中心。

(3)最后贷款人问题。银行的头寸管理越来越困难、流动性风险日益增加,客观上要求有人为发生支付困难的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4)金融管理问题。银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关系的复杂,日益需要政府制定统

一、公平的“游戏规则”,并由专门的机构监督执行。

8、简述央行货币发行的原则

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

(1)垄断发行的原则;

(2)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

(3)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9、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

(1)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结构调整主要是由产业政策来完成的。(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它通过调节总需求间接影响总供给,实现总供求平衡。

(3)货币政策调节机制具有间接性。它主要利用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间接影响经济主体的利益和决策。

(4)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其短期操作必须服务于长期目标。

三、论述题

1.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

作用途径:①通过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②通过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2)主要优点:①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②具有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用它进行经常的、连续的、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迅速调转方向的操作都是完全可行的;③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3)局限性:①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②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同政府债券市场相连的、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力就会受到影响。

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

(1)作用的途径有三条:①它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一个渠道;②再贴现率的变动对利率和各种资产收益率发生影响;③具有宣示作用。

(2)优势在于:①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②可以起到一定的结构调整作用;③作用效果缓和,可以配合其他政策工具,避免引起经济的巨大波动。

(3)不足:①具有顺周期特征;②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③宣示作用模糊。

3.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

(1)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是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实现的:①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会改变货币乘数,进而改变货币供应量;②改变法定存

款准备金比率影响到利率,从而影响支出;③具有直接的宣示效果。

(2)优点:①作用速度快而有力;②作用呈中性;③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④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3)不足之处:①作用效果过于猛烈;②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③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容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难。

4.试述利率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有点和不足

(1)利率指标的优点:①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到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及其结构,因此,利率的可测性极好;②就可控性而言,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也有相当大的控制力;

③一方面利率水平变动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另一方面,利率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因此,利率的相关性也较好。

(2)利率指标的不足:①难以准确地区分宏观金融政策的实际效果和偶然性的外生效果;

②其决定借款主体行为的根本因素是实际资本损益,而不是名义利率变动。但是,中央银行能够观察和控制的是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

(3)货币供应量指标的优点:①货币供应多少与社会经济运行关系密切;②货币供应量有明确的含义和层次划分,构成货币供应量各层次的金融变量随时可以进行测算和分析;③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标的较易操作,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4)货币供应量指标的缺陷:①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非线性的,其变动方向和数量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稳定、不一致的;②如何准确地把握货币供应结构变动对经济总量及结构的影响,是到目前为止各国中央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难题;③总的说来,中央银行在短期内控制货币供应量比在长期内控制其更加困难。

5.试述金融监管的国际发展趋势

(1)在实施合规性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风险监管。

(2)在不断完善对传统业务风险监管的同时,强化对创新业务风险的监管。

(3)强调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

(4)注重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体系,积极发挥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作用。

(5)强化信息披露监管,积极发挥市场约束作用。

(6)遵循审慎性会计原则,实施审慎性监管。

(7)实施并表监管,加强资本控制。

(8)实施和强化反洗钱与防止金融犯罪的监管。

(9)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10)强调立足国情选择不同的监管模式。

6、试分析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四个)之间的关系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关系。菲利浦斯曲线的存在,说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长期来看,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致性。从短期来看,对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由于影响国内经济因素与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因素各不相同,中央银行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较为困难。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举措会对国际收支带来方向不同的双重影响;解决国际收支逆差,往往需要压缩国内总需求,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长。

(5)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关系。根据奥肯法则,在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之差和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之差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这说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正相关的。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如果以集中钞票发行作为衡量中央银行的标志,设立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鼻祖。

2.在英格兰银行逐步成为英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的进程中,1844年国会通过《比尔条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3.“一战”后召开的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瓦会议对中央银行的扩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4.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的决议,1945年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或“世界银行”)

5.1948年12月,在合并了解放区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和北海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

6.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

7.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国或国家货币联盟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防范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秩序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管机构,也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

8.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保证。

3. 金融恐慌或支付链条的中断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线,而要避免或减轻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应该由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者的责任。

10.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个方面,其中决策权是权力的核心,是中央银行权威的象征。

11.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二、单选

1.一般认为,世界中央银行的鼻祖是( B )。

A.瑞典银行B.英格兰银行C.法兰西银行D.德国国家银行

2.美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D )。

A.1782年成立的北美银行B.1791年成立的第一国民银行

C.1816年成立的第二国民银行D.1914年成立的联邦储备体系

3.强调集中发行货币的重要性是( A )时期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A.初步发展B.“一战”后普遍推广

C.“二战”后强化D.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一步发展

4.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段是( B )时期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A.初步发展B.“一战”后普遍推广

C.“二战”后强化D.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一步发展

5.国有化是( C )时期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A.初步发展B.“一战”后普遍推广

C.“二战”后强化D.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一步发展

6.管理信用货币,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 D )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责。

A.19世纪 B.初期发展阶段C.“一战”后普遍推广时期D.当代

7.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在( D )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决定的。

A.比利时布鲁塞尔B.瑞士日内瓦C.巴黎凡尔赛D.美国布雷顿森林

9.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C )。

A.江西瑞金B.陕西延安C.河北石家庄D.北京

10.中国人民银行是从(C)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

A.1948年12月1日B.1983年9月17日C.1984年1月1日 D.1995年3月18日11.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C )。

A.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B.剥离政策性贷款业务

C.跨行政区设置分行 D.剥离金融监管职能

12.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体制和职责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D )。

A.将政策性贷款业务移交给政策性银行 B.将证券监管职能移交给证监会

C.将保险监管职能移交给保监会 D.将银行业监管职能移交给银监会

13.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 A )

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B.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14.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D )

A.阿姆斯特丹银行

B.威尼斯银行

C.米兰银行

D.英格兰银行

15.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B )

A.集中存款准备金

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代理国库

16.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A )

A.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

B.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

C.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

D.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17.什么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C )

A.依法实施货币政策

B.代理国库

C.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

D.依法金融监管

四、多项选择题

1.初创时期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有(ABCDE )。

A.与政府关系密切B.由普通银行演变而成中央银行

C.逐步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D.对一般银行提供服E.逐步成为银行资金清算中心

2.“一战”后对世界中央银行制度普遍推广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的会议有(BC )。

A.巴黎和会B.布鲁塞尔会议C.日内瓦会议D.凡尔赛会议E.布雷顿森林会议

3.“一战”后中央银行制度普遍推广的原因有(ABCDE)。

A.新国家的产生B.国际联盟的援助C.重建币制的需要D.布鲁塞尔会议的推动E.日内瓦会议的推动

4.根据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决定,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金融组织有(ABE)。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国际金融公司D.国际开发协会E.世界银行

5.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时期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有(ABCDE)。

A.中央银行B.中国银行C.交通银行D.中国农民银行E.“四联总处”

6.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将对各类商业银行、(ABCDE )的监管职能移交给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A.金融资产管理公司B.政策性银行

C.信托投资公司D.城乡信用合作社E.金融租赁公司和财务公司

7.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掌握的权力有(ACDE )。

A.货币发行权B.政策性金融机构监管权

C.基础货币管理权D.信贷总量调控权E.基准利率调节权

8.集中存款准备金的目的( ABC )

A.保证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支付和清偿能力

B.调节信用规模

C.控制货币供应量

D.为政府融资

E.盈利

9.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有( ABCDE )

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C.准中央银行制度

D.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

E.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10.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ABE)

A.权力分配结构

B.内部机构设置

C.结算机构

D.监管机构

E.分支机构设置

11.中央银行的资本组织类型包括( ABCDE )

A.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B.股份为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

C.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E.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1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具体体现为( ABCDE )

A.代理国库

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

C.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

D.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

E.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

四、判断题

1.瑞典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在成立之初都是商业银行,后来才逐步演变为中央银行。(√)2.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段是“一战”后普遍推广时期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3.中国早期中央银行制度的雏形是光绪三十年成立的户部银行。(×)

4.孙中山政府在广州设立的中央银行全部行使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5.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银行真正完全执行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6.中国人民银行从成立直到1983年底都是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经办普通银行业务。(√)7.目前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除美国和德国之外,其分支机构都可以看作为中央银行总行或总部的派出机构。(√)

8.中央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统管全国的官方组织,不直接对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日常的存贷款业务。(×)应改为:中央银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统管全国的半官方组织,不直接对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日常的存贷款业务。

9.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应改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10.中央银行在法律许可限度内,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或透支,这主要是向政府提供短期融资,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收支的暂时性不平衡。(√)

五、简答题

1.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这一职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而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职能实现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集中存款准备金。为了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同时也便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各国法律都规定,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一部分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利用这些存款准备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应对客户集中提现的危机,同时也可以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再贷款或再贴现,使之成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手段。(2)充当最后贷款人。当工商企业缺乏资金时,可以向商业银行借款。但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足,而其他同行头寸过紧无法提供资金帮助时,商业银行便可求助于中央银行,以其持有的票据要求中央银行予以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必要时还可向中央银

行申请信用再贷款,从而获取所需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最终贷款人和坚强后盾,保证了存款人和银行营运的安全。(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商业银行因业务关系相互间每天都要发生大量资金往来,需要及时结算。而各家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账户,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业务就可以通过这些账户转账和划拨,整个过程经济而简便。总之,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通过国家授权开展的特定的金融业务活动,为中央银行履行调控金融、经济和管理金融业的基本职责提供了稳定有效的途径。

2.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答: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等几个方面。

3.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

答:中央银行的性质一般表述为: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中央银行之所以是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因为中央银行在业务经营目标、经营对象和经营内容上与普通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央银行之所以是宏观管理部门,是因为中央银行是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控制和调节信用活动的重要工具。

4.什么是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其代表有哪些?

答: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中央银行制度往往与中央银行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前苏联和1990年前的多数东欧国家即实行这种制度。中国在1983年前也实行这种制度。

六、论述题

1.试论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答:要对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大致可以从下列5个方面去分析。(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与金属货币相比较,银行券已是一种信用货币,它的流通支付能力取决于其兑换金属货币的能力,即取决于发行银行的信誉。银行可能会因经营不善而无法保证自己所发行银行券及时兑现,这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混乱。而在银行提供的信用货币超过客观需要的情况下,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动荡。这些诸多问题的存在,客观上要求信用货币的发行权应该走向集中统一,由资金雄厚并且有权威的银行发行能够在全社会流通的信用货币。于是,国家即以法律形式将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集中到几家以至最终集中到一家大银行。这便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经济原因之一。(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银行数量增加、银行业务扩大和银行间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由单个或少数银行自行处理结算和清算业务,已不能满足商品经济活动和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这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公正的权威性清算机构,作为金融支付体系的核心,能够快速清算银行间各种票据从而使资金顺畅流通,保证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又一个基本经济原因。(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随着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活动的复杂化,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是不断增加的。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银行以至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客观上需要有一家权威性机构,适当集中各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作为后盾,在银行出现难以克服的支付困难时,集中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这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另一个基本经济原因。(4)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为了保证银行和金融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保证各类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减少金融运行的风险,这就需要一个专门从事金融业管理、监督及协调的职能机构。这便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再一个基本经济原因。(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为了保证和方便政府融资,发展或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或融资的银行机构逐步成为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也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经济原因之一。

上述诸多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直接推动了中央银行的产生。但这些客观要求并非是同时提出的,其迫切程度也并不是完全相等,因此,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填空题

1.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有一体式中央银行制和混合式中央银行制两种类型。

2.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又可分为一元中央银行制和二元中央银行制两种类型。

3.实行二元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有美国、德国

4.最新设立的一家跨国中央银行是欧洲中央银行。

5.通货局的主要负债是流通中货币(现金),主要资产是外汇储备。

6.在一元中央银行制度下,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权力,它们是中央银行的派出机构。

7.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之一是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的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8.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职责变化中,“一个强化”是指强化与有关的职能;“一个转换”是指转换实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和对金融业宏观调控、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式;“两个增加”是指增加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

9.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主要方面是与财政部的关系,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配合。10.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成员由总统任命,但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核准。

11.英格兰银行表面上隶属于财政部,实际上拥有相当的独立性。

12.日本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

13.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

14.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15.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16.中国金融业的监督管理,目前实行分业监管的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宏观调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承担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督管理。在具体的金融监督中,中国人民银行与三个监督管理委员会还有一定的业务交叉。

17.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一是通过中央银行的国有化,二是通过制定或修订新的中央银行法和其他法律。

18.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19.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20.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_。

二、单项选择题

1.世界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都属于( B )。

A.复合的中央银行制B.单一的中央银行制

C.跨国中央银行制D.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

2.目前世界多数国家中央银行属于( A )的资本结构类型。

A.全部资本归国家所有B.公私股份混合所有C.全部股份私人所有D.无设立资本

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 C )。

A.由委员会集体推举,国务院总理任命 B.由人民银行行长担任

C.由人民银行行长提名,国务院总理任命 D.由全体委员选举产生

4.“经理国库、充当最后贷款人”表示中央银行在行使( B )职能。

A.调节职能B.服务职能C.管理职能D.盈利职能

5.公开市场操作属于中央银行的(A)职能。

A.调节职能B.服务职能C.管理职能D.盈利职能

6.就决策机制而言,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的是( A )。

A.行长负责制B.货币政策委员会负责制C.理事会负责制D.党组负责制7.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 D )。

A.决策机构B.执行机构C.监督机构D.咨询议事机构

8.中国人民银行保卫局也就是(D )。

A.货币金银局B.国库局C.金融稳定局D.反洗钱局

9.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争论开始于( B )。

A.中央银行产生之初B.“一战”后C.“二战”后D.20世纪70年代10.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最主要方面是与( A )的关系。

A.财政部B.国家计委C.国有商业银行D.地方政府

11.以下各国中,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小的国家是(D )。

A.日本B.英国C.德国D.意大利

12.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A)、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A.认购B.购买C.买卖D.回购

13.中国人民分支机构是总行的( C )机构。

A.全资附属B.控股C.派出D.内部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于( C )通过并开始实施。

A.1993年5月 B.1994年5月 C.1995年3月 D.1995年9月

15.按独立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独立性较小模式的是( D )。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B.日本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意大利银行16.“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体现中央银行作为( B )的职能。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政府的银行17.香港金融管理局不执行的职能有(A )。

A.发行货币 B.清算功能 C.监管职能 D.政府的银行

三、多项选择题

1.世界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BC )。

A.复合的中央银行制B.单一的中央银行制

C.一元中央银行制D.二元中央银行制E.通货局制度

2.复合中央银行制的主要形式有(CD )。

A.一元中央银行制B.二元中央银行制

C.一体式中央银行制D.混合式中央银行制E.跨国中央银行制

3.单一中央银行制的主要形式有(AB )。

A.一元中央银行制B.二元中央银行制

C.一体式中央银行制D.混合式中央银行制E.跨国金融监管体制

4.以下属于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的有(ABCE )。

A.西非国家中央银行B.中非中央银行

C.欧洲中央银行D.香港金融管理局E.东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

5.决定中央银行制度类型的因素有(ABCD )。

A.经济发展水平B.信用发达程度C.经济运行机制D.国家体制E.人口数量6.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有(ABCE )等几种形式。

A.全部国有B.半国有C.全部私有D.无所有者权益E.无创设资本7.各国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包括(ABC )等几部分。

A.决策机构B.执行机构C.监督机构D.纪检机构E.工会组织

8.目前,下列属于中国人民银行职责的有(BCDE )。

A.监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B.负责金融业的调查和统计

C.组织协调反洗钱工作D.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E.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9.目前,下列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职责的有(ABCDE )。

A.监管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B.监管银行间债券市场

C.监管银行间外汇市场D.监管结售汇市场E.监管黄金市场

10.各国中央银行总行的职能机构通常都有(ABCD )等几部分。

A.行政办公机构B.业务操作机构

C.金融监督管理机构D.经济金融调研机构E.离退休人员管理机构

11.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内设机构中的职能局有(ABCDE )和研究局。

A.货币金银局B.国库局C.金融稳定局D.征信管理局E.反洗钱局1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管辖范围包括()。

A.上海市B.江苏省C.浙江省D.福建省E.安徽省

13.中国人民银行的营业管理部有(AD )。

A.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B.人民银行天津营业管理部

C.人民银行上海营业管理部D.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E.人民银行香港营业管理部

14.中央银行为政府服务的职能表现在(BCDE )等方面。

A.代表政府发行货币B.临时的财政垫支

C.充当政府的金融顾问和参谋D.经理国库E.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15.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主要方面是(ABD )。

A.中央银行与政府的隶属关系B.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

C.中央银行与国家计委的资金关系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E.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

16.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可以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政府不得对其发布命令和指示的国家有(AD )。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E.日本

17.中央银行名以上隶属于政府,实际上有较大独立性的国家有(BE )。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E.日本

18.在资金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BDE )。

A.与财政部同属国务院直接领导B.不得对财政透支

C.与财政部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D.不得认购政府债券E.不得包销政府债券19.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不得(ACD )。

A.对政府财政透支B.给政府贷款C.直接认购政府债券D.包销政府债券E.购买国债

20.在现代经济中,以下属于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内容的有( ABCD )。

A.保持币值稳定 B.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C.提供与经济运行相适应的货币供应量D.保持货币供给结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E.用货币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

21.中央银行对政府独立性的强弱,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BCDE )

A.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大小

B.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

C.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大小

D.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

E.中央银行最高决策机构的组成,政府人员是否参与决策等

22.“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是由中央银行的( ACD )职能共同决定的。

A.政府的银行 B.经理国库 C.银行的银行 D.发行的银行

E.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3.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关系主要反映在(ABCDE )几个方面。

A.中央银行资本金的所有权大都由财政部门代表国家或政府持有

B.财政部门掌管国家财政收支,而中央银行代理国库

C.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需要协调配合

D.中央银行代理财政债券发行,需要时按法律规定向政府财政融资

E.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直接隶属于财政部

五、判断题

1.世界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属于一元中央银行制。(√)

2.计划经济国家多实行复合中央银行制。(√)

3.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程度是一个国家信用制度和银行体系发展与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4.目前,国有化的中央银行在世界上占绝大多数。(√)

5.当代各国的中央银行,无论其资本结构属于那种类型,都受国家的直接控制和监督。(√)

6.目前人民银行在北京和重庆设有营业管理部,而其余各省(市,区)设有分行。(×)7.人民银行只能持有和管理外汇储备,不能经营外汇买卖。(×)

8.区域性货币联盟和跨国型中央银行只会在不发达地区出现。(×)

9.中国人民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货币政策委员会。(×)

10.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11.在中央银行初创伊始即出现了关于其是否应当保持相对独立性的激烈争论。(×)12.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的浪潮再次兴起。(×)13.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核心是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

14.美国总统虽然有权任命联储理事会主席和其他成员,但无权向理事会发布命令。(√)15.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无需总统批准。(√)

16.在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中,大藏省和经济企划厅的代表无表决权。(√)

17.在意大利,政府有权停止、推迟中央银行决议的执行。(√)

18.中国人民银行虽然直接受国务院领导,但仍有一定独立性。(√)

19.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对国务院负责,无需向全国人大汇报工作。(×)

20.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既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也没有业务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1.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买卖政府债券。(×)

22.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23.在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中,集中存款准备金对中央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是保证银行支付的基

本条件。(×)应改为:在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中,集中存款准备金虽然仍是保证银行支付的重要内容,但更多地,它已作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社会信用量的手段而采用。

24.法兰西银行比德国联邦银行有更强的独立性。(×)应改为:德国联邦银行是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而法兰西银行是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

25.中央银行工作的重点是围绕稳定货币币值这一基本原则或目标进行的。(√)

26.由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都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所以各国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的差异不大。(×)应改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由于各国的国情与历史传统不同,各国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也有较大差异。

五、简答题

1.如何看待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答: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处于一个很重要的特殊地位,这从促使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经济原因和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职能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分析中不难得出结论。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增强和国际经济联系的推进,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较之早期的中央银行就更加突出了。(1)从经济体系运转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3)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看,中央银行是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总之,中央银行虽然从产生之日起就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的地位则是空前地提高了,它已成为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经济运行的轴心。

2.中央银行的职责有哪些?

答:如果把中央银行放到国民经济运行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大体系中去分析,中央银行的职责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这是中央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集中体现。货币政策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经济政策之一。

第二,第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运行与金融业密切相关。中央银行根据国家授权以及自身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依法对金融业实施监督

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统一、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对于维护金融机构稳健运行、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保障货币政策实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也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

3.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金由财政部代表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2)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其预算经财政部审核后纳入中央预算,接受财政部的预算执行监督;(3)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按照批准的国家预算要求代收财政收入即国库款,按财政支付命令拨付财政支出;(4)在需要时中国人民银行代理财政部向各金融机构组织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5)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作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协调配合;(6)在行政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同属国务院组成部门,均承担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但互不隶属。

按照目前的职责分工,中国人民银行承担调控全社会货币和信用总量的任务,但政府债务是由财政部负责的。

4.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具有独立性,为什么?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央银

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从我国的法律规定看,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项的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是较弱的,但这只是对中央政府而言,对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等,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完全的独立性。同时在货币政策操作、业务活动等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就更强一些。如果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明显地呈逐步增强的趋势。

六、论述题

1.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答:这是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表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保持经济、金融稳定和维护社会公众信心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央银行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使其权力与责任相统一,能够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管金融业和调控宏观经济方面自主地、及时地形成决策和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这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的任何制约,更不能凌驾于政府之上。中央银行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在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策指导之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2.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下的中央银行与早期的中央银行在职能方面有什么发展变化?

答:中央银行的三大基本职能,即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但这些具体内容并不是在中央银行产生时就得到了完全充分的体现,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央银行制度本身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的。

从发行的银行这一职能看,早期的中央银行主要通过集中垄断银行券的统一发行体现出来。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又增加了更为丰富的内容。集中货币发行,在现代经济中只是作为中央银行行使职能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其内容已不是早期中央银行所能比,发行的银行这一职能在其内容上已通过更为宽泛的概念即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体现出来。

从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看,在形式上,早期的中央银行和现代中央银行都是通过集中存款准备金、作为最后贷款人和组织银行间支付清算体现这一职能,但这三个方面的内涵及重要性在不同时期却有很大不同。集中存款准备金对早期中央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而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已上升为现代中央银行最为重要的业务之一。

从政府的银行这一职能看,早期的中央银行与现代中央银行也有很大的差别,其涵盖的内容也大大扩展了。早期的中央银行行使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为政府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以及根据政府安排代为筹集资金等。而在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中,一方面传统的为政府服务的业务大大增加和扩展了,另一方面管理调控的责任日益突出了。

中央银行职能的扩展是与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和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多种原因促进了中央银行职能的迅速扩展,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一提:一是货币制度的变更;二是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

总之,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与早期中央银行的职能相比是大大地扩展了,中央银行行使职能的侧重点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目前各个国家中央银行的职能在其具体内容和重点方面仍然有所差异,但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职能无一例外地大大突出了。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一、填空题

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由和两类构成。

2.中央银行业务活动一般分为和两种类型。

3.货币当局的资产包括和。

4.存款准备金计提的核心是。

5.通货局的主要负债是,主要资产是。

6.货币发行按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和。

7.回购交易可以分为和。

8.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由、、、和构成。

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交易包括和两种。

10.国际储备由、和构成。

11.银行同业清算可以通过和完成。

12.中央银行支付系统按服务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和系统。

13.是一国支付系统的总干线。

14.支付系统按服务地区来划分,可分为和两种。

15.净额结算所产生的结算时隔会导致和风险。

16.中央银行的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17.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微观管理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

18.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____________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19.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_____________所从事的业务。

20.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货币发行属于中央银行的()。

A.管理性业务B.政策性业务C.资产业务D.银行性业务

2.中国人民银行从编制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始于()。

A.1984年 B.1994年C.1995年 D.1983年

3.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总额大于负债总额时,其差额部分的弥补通过()进行。

A.在再贷款 B.再贴现C.货币发行 D.提高利率

4.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A.黄金业务B.对政府债权C.外汇业务D.对金融机构债权

5.存款准备金业务最早始于()。

A.美国B.日本能C.德国D.英国

6.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年。

A.1980 B.1984 C.1990 D.1983

7.中央银行最初河最重要的负债业务是()。

A.货币发行B.政府存款C.金融机构存款D.资本业务

8.货币发行业务收入归()。

A.货币当局B.财政部 C.国家D.议会

9.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

A.赚取差价B.改善业务结构C.调节货币量D.增加资产流动性

10.属于一次性回笼基础货币的操作是()。

A.现券买断 B.现券卖断C.逆回购 D.现券交易

11.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核心参与者和管理者是()。

A.中央银行B.清算机构C.主要商业银行D.国家

12.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前提之一是灵活高效的()。

A.清算机构B.清算网络C.支付体系与清算机制D.支付系统

13.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

A.提高贴现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卖出国债 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

14.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

A.金融调查统计业务 B.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业务 C.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 D.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

15.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第一位资产项目是()。

A.外汇 B.黄金储备 C.有价证券 D.再贷款16.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遵循公开性原则的目的()。

A.有利于公共监督中央银行 B.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告示效应

C.向社会提供金融信息 D.提高中央银行的权威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属于中央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

A.国库业务B.发行中央银行证券C.存款准备金管理D.金融统计E.通货局制度2.中国人民银行的储备货币有()。

A.准备金存款B.发行的货币C.邮政储蓄存款D.财政性存款

3.西方国家存款准备中的第一准备的形式有()。

A.库存现金B.流动性强的证券C.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存款D.拆出资金4.货币发行中的现金准备形式有()。

A.黄金B.国库券C.在其他国家央行存款D.外汇

5.中央银行债券发行的方式有()。

A.经济发行B.信用发行C.外汇质押发行D.财政发行

6.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有()等几种形式。

A.政府出资B.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C.地方政府出资D.成员国央行出资7.中央银行的由()等几部分构成。

A.法定资本B.留存收益C.损失准备D.重估储备E.工会组织

8.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买卖证券操作的目标主要是()。

A.基础货币B.货币市场利率C.金融机构的存款水平D.超额准备金水平9.中央银行经营和保管黄金外汇储备的意义()。

A.稳定币值B.调节国际收支C.货币发行准备D.稳定汇价

10.中央银行支付系统夫人风险有()。

A.信用风险B.流动性风险C.系统风险D.其它风险

11.储备货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

B.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C.金融机构吸收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队存款

D.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E.邮政储蓄存款

1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主要有()。

A.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 B.清算业务 C.经营国库业务 D.会计业务 E.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

13.一下属于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

A.货币发行业务 B.经营黄金外汇业务 C.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D.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

E.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14.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原则。

A.安全性 B.非盈利性 C.流动性 D.主动性 E.公开性

四、判断题

1.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队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没有影响。()

2.中央银行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指交易一方不能在到期日结算负债的全部金额的风险。()

3.中央银行的支付系统不存在法律风险。()

4.支付系统风险控制的首要责任人是商业银行。()

5.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目的之一是盈利性。()

6.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唯一的负债业务。()

7.中国人民银行只能持有和管理外汇储备,不能经营外汇买卖。()

8.中国人民银行从2000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

9.中央银行正回购操作会引起流通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10.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11.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中包括不动产买卖业务。()

12.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外汇业务,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中又以对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为主。()

13.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中存款业务占第一位,其中以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主,其次是货币发行业务。()

14.由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因此,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业

务对于货币供应有决定性作用。()

15.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业务可影响货币供给量。例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从而流出基础

货币,进而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来扩大货币供应量。()

五、简答题

1.从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其业务活动为什么需要法律规范?

现代中央银行作为宏观金融管理机构,其业务活动不仅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活动有支配性影响,而且对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和作用力。特别是现代中央银行在进行与金融调控或管理相关的业务活动时带有某些强制性的特征,可以行使特殊的权力,因此,通过法律规范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极其必要和重要的。这既可以使中央银行开展业务活动有法律作保证,又可以对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进行必要的法律约束,从而将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以利于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并维护金融业合法、稳健、顺利运作。为此,各国都制定有《中央银行法》,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必须依法进行。目前,各国对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大致可分为法定业务权力、法定业务范围、法定业务限制三个方面。

2.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哪些主要内容?

现代各国中央银行的任务和职责基本相同,其业务活动大同小异,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也基本相近。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期编印《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刊物,以相对统一的口径向人们提供各成员国有关货币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统计数据,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其中之一,称作“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表中各项目的主要内容是:首先,货币当局的资产包括两大类:(1)国外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持有额等。(2)国内资产,主要由中央银行对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部门的债权构成。

其次,负债包括储备货币、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对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对等基金、政府贷款基金、资本项目和其他项目

3.中央银行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一般奉行什么原则及各个原则的具体内容?

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非盈利性、流动性、主动性、公开性四个原则。(1)非盈利性。指中央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中央银行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中央银行以调控宏观经济、稳定货币、稳定金融、为银行和政府服务为己任,是宏观金融管理机构而非营业性金融机构,由此决定了中央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都要以此为目的,不能以追求盈利为目标。(2)流动性。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一般不做期限长的资产业务。因为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经济调控时,所拥有的资产必须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才能及时满足其调节货币供求、稳定币值和汇率、调节经济运行的需要。(3)主动性。主要是指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在必要时中央银行必须主动采取措施,通过具体业务实现调控目标。(4)公开性。主要指中央银行的业务状况公开化,定期向社会公布业务与财务状况,并向社会提供有关的金融统计资料。

4.比较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关系?

如果把自有资本从负债中分列出来,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用以下三个公式表示:(1)资产 = 负债 + 自有资本;(2)负债 = 资产 - 自有资本;(3)自有资本 = 资产 - 负债。这三个公式表明了中央银行未清偿的负债总额、资本总额、资产总额之间基本的等式关系。其政策意义主要表现为二点:一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对货币供应有决定性作用;二是由中央银行自有资本增加而相应扩大的资产业务,不会导致货币发行的增加。

资产方的主要项目和负债方的主要项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1)对金融机构债权和对金融机构负债的关系。这两种项目反映了中央银行对金融系统的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对应关系,也是一国信贷收支的一部分。由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比负债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因此,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对于货币供应有决定性作用。(2)对政府债权和政府存款的关系。这两种项目属于财政收支的范畴,反映了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对应关系。(3)国外资产和其他存款及自有资本的关系。中央银行国外资产业务是有条件限制的,对基础货币有重要影响。

六、论述题

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大致可分为哪些种类?

中央银行的各种业务活动都是为了履行其各项职责。由于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职能的特殊性,其业务活动的种类与一般金融机构相比有很大不同。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首先,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的共同特点就是直接与货币资金相关,业务活动都将引起货币资金的运动或数量变化,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资产负债业务。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形成了资产负债业务,这类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状况综合反映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货币发行业务、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证券、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和黄金外汇业务。(2)支付清算业务。支付清算是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及社会经济活动提供资金支付清算服务的综合业务,包括拟定支付结算制度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整理

1.中央银行的产生:在资本主义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与商 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程度相适应,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政府性金融机构。 2.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3)货币信用关系 普遍崔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矛盾频繁显现 3.产生的金融基础:(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客观需要(2)集中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客 观需要(3)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和稳定银行体系的客观需要(4)对金融业监督管理的客观需要(5)政府融资便利和代理国库的主观需要 4.产生途径:(1)自然演变(瑞典、英格兰)(2)政府立法(美国联邦储蓄银行) 5.发展(2个阶段):一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制度的 普遍推广时期;二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现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发展时期。 6.央行制度推广具体原因:(1)新的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2)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 瓦会议的影响(3)麦克米伦委员会的影响(4)新国家的产生(5)来自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支持 7.中央银行制度推广时期的特点:(1)大部分依靠政府力量创建,是中央银行发展最快的 时期(2)设立中央银行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3)稳定货币、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4)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的管理与货币信用控制,中央银行的职能逐步扩展 8.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的典型特征:政府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 职能进一步强化。 9.政府加强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货币政策改革发展的 需要(3)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心得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出现(4)国家干预的实践提供了可借鉴依据(5)加强国际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的需要 10.中央银行制度强化的表现:(1)中央银行实施国有化改革(2)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 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3)新的银行法的制定更加明确了中央银行的职责(4)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断扩大并日益成熟(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合作逐步加强 11.中央银行性质: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承担管理一国金融事业、 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国家机关,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12.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的特殊性):(1)调控货币供给量(2)监管和规 范各种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3)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的往来于合作,强化一国金融主权13.中央银行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职能作用的特殊性):(1)调控手段:经济 手段(2)调控作用的发挥:比较平缓(有一定时滞)(3)政策制定:独立性较强 14.央行是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目标业务的特殊性):(1)经营目标:不以盈利为目 标(2)服务对象:政府银行等金融机构(3)经营内容:货币发行、金融机构和政府存款。 15.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16.发行的银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发行机构 17.作为发行的银行的重要职责:(一)保持币值的稳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掌握货币发 行与流通(二)掌握货币发行准备、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 18.垄断货币发行意义:(1)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的基本保证(2)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 要的标志(3)稳定币值的基本条件(4)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19.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表现: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振幅债券的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④持有 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⑤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监督管理金融业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初级会计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会计有哪些目标? 核算与监督; 会计核算: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证报告的工作。 票据审核--确认计量--会计凭证--记账 会计核算特点: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可以采用三种量度(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反映。 会计监督: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以达到预期目的。 会计监督特点: 1.通过价值指标进行 2.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全程监督。 3.监督的依据合法性和合理性 总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目标: 1.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基本目标) 2.反映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会计对象具体由哪些要素构成?写出会计等式,简要分析其恒等性? 会计对象:基层单位组织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从采购原材料直到产品销售,资金回笼。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1、各要素的定义和内容? 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权益,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收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收入减去费用后的结果。 2、分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具体内容? 会计主体 企业会计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经济法人不是一个概念。 一般情况下,经济法人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经济法人。 持续经营 是指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规模持续经营下去(如果没有明显证据证明企业不能经营下去)。 会计分期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 ●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 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知识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 雇佣劳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 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社会根源:寻金热 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 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建立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路。 2、条件:地图学说日益流行 ①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中央银行学难点知识点

中央银行学难点知识点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与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1)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主要由经济体系中的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实际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2)前者认为中央银行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而后者认为中央银行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 试述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及局限性。 (1)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①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②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③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 ①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弹性。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所带来的效果过于猛烈,对经济活动造成强烈的振动,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性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工具;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而存款准备金率有固定化倾向。 ②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和各地区银行的影响不尽相同。 试述证券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1)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券市场的风险很大,为减少证券市场不正常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防止蓄意欺诈,有必要对证券市场监管。 (2)维护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投机性,由投机引发的证券市场混乱,恐慌及丑闻的出现,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这要求监管部门介入。 (3)促进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证券市场头的稳定与否,不仅影响到证券市场的本身,而且会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安定,对其进行监管,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试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和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1)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①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行为的变动:从企业投资角度看,企业投资转向房地产和证券等领域,货币供应的增加和银根松动可能带来企业流动资金的暂时增加却并不一定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增长;从企业筹资角度看,企业筹资环境宽松,直接融资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个人消费角度看,货币供应的增加通过收入效应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但并不一定形成可转换的产业投资;由于社会心理预期的存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物价的变动并不一致。 ②地方化行为的存在: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偏好,中央银行旨在启动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极易为地方政府接受和实施,而旨在控制物价涨幅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却易遭受地方政府的抵制。 ③将货币政策用于"死角"问题,也会导致当期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 (2)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①实现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尤其是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同运作; ②加强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完善金融经济的统计和公布制度,强化中央银行的经济金融监测功能;

会计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会计学复习资料整理版(A卷)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会计结算方法. ----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结存. 2、财务报告要素----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一定标准进行的基本分类,为会计分类核算提供基础,也为报表编制构筑了基本框架。(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 ①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②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③本质是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利益,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表明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即会计主体归谁所有。)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一般表现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一般表现为资产减少和负债增加 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成果,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权益 存量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增量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补充: ●会计对象---企业的资金运动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相关性---对决策有用(二)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三)可理解性---清晰易懂(四)可比性---统一性和一贯性 ●利得与收入、损失与费用之间的区别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利得和损失之间不存在配比关系

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复习过程

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 得体会

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 1、对会计和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总体印象: 经过半年的学习,我很高兴终于念完了《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我以前对会计的印象是给企业登记账务的,也听说过这个职业是稳定、可靠、吃香的,即所谓“铁饭碗”,有亲戚从事会计行业,结果在大城市买房安家落户。我在学会计学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会计之类的课程,这个学期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仅一周一次,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深知会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业运作中,且明白了原来记账报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觉得很枯燥,不过在后面的学习中让我越来越有兴趣,主要是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 2、学习会计学的方法 在刚开始学习这门初级会计学的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学习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死记硬背,初级会计学重在讲述会计工作的原理,强调基础,其主要内容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故而我学习会计学的方法主要就是注重会计原理。具体细分为下: 首先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局限在案例和案例所用的方法上上,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而是找到并理解其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次是将课文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案例中阐述的会计核算所用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充分地理解与感悟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还有要认知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非。还要领会,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并能表述其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分析相关的区别和联系。更重要的是会应用,即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去分析有关的理论问题,处理某些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简单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去计算、分析、处理某个业务问题。综合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若干个知识点综合地计算、分析、处理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 总的来说,我们在学习会计学基础课时要把书上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下功夫把知识点构建一个体系。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很多,需要用心去学。会计学是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学好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企业管理会有相当大的作用。 3、学到了些什么 一开始老师就说会计的作用在于把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从总体上讲,整个《初级会计学》这本书和这门课程其实都是围绕会计要素展开的。如果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的话,就产生了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初级会计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制度也对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中央银行学答案整理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 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2)货币发行权: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凭借国家授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而成为垄断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货币流通及其管理的要求发行货币。 3)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筹借时,向中央 银行融资是最后的办法,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则是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否则便是发生困难银行的破产倒闭。 4)准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 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5)中央银行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 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6)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 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7)货币发行:有两重涵义一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 库流到社会:二是指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8)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加发行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 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 9)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指在规定的一定发行限额内,可全部用政府债券作为发行准 备,但超过限额的任何发行,都必须以十足的现金作为发行准备。 10)发行基金:发行基金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 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11)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中央银行 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的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1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 预扣利率。 13)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 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14)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 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15)结算:一般是指为实现因商品(服务)交易、金融活动、消费行为等引发的债权债 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是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具体体现。 16)清算:指商业银行之间因产生债权债务的清偿和资金的划转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 组织和支付系统进行指令的发送和接受、对账与确认等一系列程序。 17)支付系统:是指在既定的规则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 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 18)国库:不单单指国家金库,而且是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部门,担负着国家

会计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总论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 。 1、会计的基本职能: ①会计核算 特点: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具有完整性、连续性(记录无中断)和系统性(转换无中断); 反映全过程,预测未来经济活动。 ②会计监督: 特点:价值指标进行;事前、事后、事中监督全过程监督;依据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2、各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征 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该资源预期 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特征: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进行计量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本质特征:一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二是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 特征:一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净资产享有的所有者权利; 二是具有非独立性,即其确定需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特点: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 入、补贴收入)。 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收益,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 项。 (5)费用: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润的流出。 费用的3个特征 A. 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B .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完整版)初级会计学(第六版)重点归类

1、会计的基本职能 2、会计要素(资产的特征、收入包括的内容) 3、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基本等式)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5、会计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原则与收付实现制 6、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重要性、可比性、谨慎性) 7、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8、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9、复式记账法的含义 10、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借贷记账法的含义、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记账规则) 11、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12、会计分录的含义与基本内容 13、试算平衡公式 14、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1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盘存账户、调整账户) 16会计凭证按用途和填制程序分类 17会计账簿的种类 18、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19、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 20、期末账项调整 21、对账 22、财产清查的种类 23、财产清查的一般方法 24、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25、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 注:彩色字体为计算题、问答题、业务题范围。 1、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 会计的基本职能概括为两个: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通过对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成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是: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2.会计核算具有完 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 映。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 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计监督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2.会计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3.会计监督的依据有合法性及合理性。) (会计核算与监督联系)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对经济业务 活动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资料作为监督依据;同时,也只有搞好 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目的,才能发挥会计核算 的作用。 2、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根据交易或事项对于可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 的分类或概括。 (资产的特征:1.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拥有是指拥有产权(所有权);控制是指虽然没有产权,但有支配使用权。2.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的形态各异,但都能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的交易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加以确认。 4.它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不能确认和计量其价值的不能作为资产。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最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美国独立战争重要事件时间表

①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8、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1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3、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4、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央银行学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一、填空题 1.中央银行的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2.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微观管理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 3.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____________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4.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_____________所从事的业务。 5.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 B )。 A.提高贴现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卖出国债 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2.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 C )。 A.金融调查统计业务 B.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业务 C.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 D.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第一位资产项目是( C )。 A.外汇 B.黄金储备 C.有价证券 D.再贷款 4.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遵循公开性原则的目的( D )。 A.有利于公共监督中央银行 B.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告示效应 C.向社会提供金融信息 D.提高中央银行的权威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储备货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BE ) A.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 B.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 额准备金) C.金融机构吸收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队存款 D.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E.邮政储蓄存款 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主要有( BD )。 A.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 B.清算业务 C.经营国库业务 D.会计业务 E.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 3.一下属于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 ABD )。 A.货币发行业务 B.经营黄金外汇业务 C.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D.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 E.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4.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 BCDE )原则。 A.安全性 B.非盈利性 C.流动性 D.主动性 E.公开性 四、判断且改错 1.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中包括不动产买卖业务。() 2.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外汇业务,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中又以对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为主。() 3.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中存款业务占第一位,其中以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主,其次是货币发行业务。()

管理会计学考试复习题_整理版

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 1、在广义管理会计的围,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2、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3、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管理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同时企业亦可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 5、机会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管理会计常用的概念。√ 6、管理会计提交报告的对象局限于企业部各管理层次。× 7、1、固定成本是按其总额在一定期间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8、2、若从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多寡的角度考察,固定成本则是一个变量。√ 9、3、约束性固定成本通常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在每一个会计年度开始前制定难度预算,一旦预算制定后,将对年度固定成本的 支出起约束作用。× 10、4、酌量型固定成本与经营能力成本均与企业的业务量水平无直接关系。√ 11、5、变动成本还可以按其所涉及围的大小,划分为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 12、6、联合成本是由多个产品和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因此属于相关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13、7、约束性成本不依经营管理者决策而发生变动,因此是无关成本,决策时不予考虑。√ 14、8、机会成本是一项支出,应该登记入账。× 15、9、沉没成本是现在发生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16、10、以贡献毛益减去固定性制造费用就是利润。× 17、成本按形态划分的基本假设同时也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8、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可以用横轴表示销售收入量,用纵轴表示成本,纵轴与横轴的金额最好保持一致,此时总成本的仰角应大于45度。× 19\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价值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20企业各种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即是企业的营业毛利。× 21、销售利润率可以通过贡献毛益率和安全边际率相乘求得。√ 1、购买力指数法是指企业按照各地区购买力指数,将其销售潜量总额分配到各地区市场的一种方法。√ 2、定量销售预测比定性销售预测更为精确。× 3、生产设备能力余缺可以通过计算设备负荷系数来确定。√ 4、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单位产品中工资费用的变动呈反比关系,而平均工资的增长,与单位产品中工资费用的增长呈正比关系。√ 5、目标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的成本构成来制定产品目标成本的一种方法。× 6、产品成本与产品产值之间客观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越大说明消耗越小,成本越低;比例越小说明消耗越大,成本越高。× 7、产品功能与成本的比值,表明每一元成本开支所获的产品功能的大小,它与产品功能呈反比,与产品成本呈正比。× 8、产品品种结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是由于各个不同品种的产品利润率是不同的,而预测下期利润时,是以本期各种产品的平均利润率为依据的。√ 9、凡是顾客数量有限,调查费用不高,每位顾客意向明确又不会轻易改变的,均可以采用调查分析法进行预测。√ 10、按照各个观察值与预测值不同的相关程度分别规定适当的权数,是运用对数直线法进行预测销售的关键。× 1、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适用于收入成本型方案的最优决策。× 2、决策中我们只需要根据单位贡献毛益额的大小即可进行最优决策。× 3、差量分析法仅适用于两个方案之间的比较。√ 4、贡献毛益的大小,反映了备选方案对企业目标利润所做贡献的大小。√ 5、只要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就一定要继续生产;凡不能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都应予以停产。×

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 1、对会计和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总体印象: 经过半年的学习,我很高兴终于念完了《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我以前对会计的印象是给企业登记账务的,也听说过这个职业是稳定、可靠、吃香的,即所谓“铁饭碗”,有亲戚从事会计行业,结果在大城市买房安家落户。我在学会计学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会计之类的课程,这个学期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仅一周一次,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深知会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业运作中,且明白了原来记账报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觉得很枯燥,不过在后面的学习中让我越来越有兴趣,主要是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 2、学习会计学的方法 在刚开始学习这门初级会计学的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学习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死记硬背,初级会计学重在讲述会计工作的原理,强调基础,其主要内容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故而我学习会计学的方法主要就是注重会计原理。具体细分为下: 首先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局限在案例和案例所用的方法上上,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而是找到并理解其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次是将课文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案例中阐述的会计核算所用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充分地理解与感悟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还有要认知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非。还要领会,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并能表述其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分析相关的区别和联系。更重要的是会应用,即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去分析有关的理论问题,处理某些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简单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去计算、分析、处理某个业务问题。综合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若干个知识点综合地计算、分析、处理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 总的来说,我们在学习会计学基础课时要把书上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下功夫把知识点构建一个体系。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很多,需要用心去学。会计学是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学好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企业管理会有相当大的作用。 3、学到了些什么 一开始老师就说会计的作用在于把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从总体上讲,整个《初级会计学》这本书和这门课程其实都是围绕会计要素展开的。如果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的话,就产生了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初级会计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制度也对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本方面。而且会计部门

中央银行学重点

中央银行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发行业务的含义 ★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 ★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2、弹性比例制度:增加发行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发行税,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3、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是一定时点上中央银行所拥有的债权。包括再贴现、再贷款、证券买卖和黄金外汇储备 4、正回购:是央行向交易对手卖出有价证券收回市场流动性,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证券的交易行为。到期时,央行再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5、现券卖断:为央行直接从交易对手处卖出持有有价证券,一次性回笼基础货币 6、实时全额清算系统:“实时”即结算在营业日清算期间内非间断、非定期地持续进行; “全额”即每笔业务单独处理、全额结算,而不是在指定时点进行借、贷方总额轧差处理。 7、委托国库制度:指国家不单独设立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及管理监督。 8、金融概览:将银行概览与汇总的其他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合并。金融概览提供了整个金融机构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经济联系的信息,即整个金融机构对非居民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债权、债务情况。(目前我国尚未编制)9、货币中性论:货币在经济中保持中立性,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产生消极影响,这样经济活动就在不受货币因素的干扰下由实物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货币非中性论:认为货币不仅仅是媒介交换,货币量及其货币的价格—利率的变化对经济具有实质性作用。 10、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1)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涵:指中央银行在政府的干预和指导下,根据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独立地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独立的完成中央银行的任务。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容: ①独立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②独立地发行货币;③独立地管理金融市场、调控宏观经济。 二、简述 1、(1) 早期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 ①自然的发展与演变。 ②逐步拥有到全部垄断货币发行权。 ③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④不完全具备调节与控制金融市场的能力。 ⑤一般多是私人股份或公私合股的银行。 (2)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 ①呈现出“国有化”的趋势。(这里还应深入研究中央银行“国有化”趋势的表现与原因) ②中央银行逐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重要工具。 ③通过立法明确与规范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④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逐步加强。 ⑤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2、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专门从事我国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作用日渐显现,成就是非常明显的,也是大家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要建立健全我国真正的中央银行制度,我们还必须正视人民银行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的各种问题,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会计学概论》考前综合复习

《会计学概论》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 B )。 A.会计职能 B.会计对象 C.会计方法 D.会计程序 2、下列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B )。 A.收入 B.所有者权益 C.费用 D.利润 3、下列各项有关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两者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性质相同。 B.会计科目以会计账户为名称。 C.没有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 D.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4、关于费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B.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确认。 C.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D.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5、下列各项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C )。 A.应付债券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其他应收款 6、下列( A )固定资产,不能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A.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再使用的固定资产 B.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 C.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产品的固定资产 D.已遭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7、企业销售主要产品所取得的收入是( A )。 A.销售商品的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收入 D.偶然收入 8、会计凭证按( A)分类,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A.填制程序和用途 B.来源 C.填制方法 D.反映的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