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法无边

佛法无边

佛法无边
佛法无边

耙装机司机操作规程

一、上岗条件

第1条耙装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第2条耙装机司机应熟悉所用设备的性能、构造、原理,掌握一般性的维修保养和故障处理技能。

二、安全规定

第3条必须坚持使用耙装机上所有的安全保护装置和设施,不得擅自改动或甩掉不用。第4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好设备的运行情况、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好交接班记录。第5条在淋水条件下工作,电器系统要有防水措施。

第6条检修或检查耙装机时,必须将开关闭锁,并悬挂有“有人工作,严禁送电”牌。第7条使用耙装机作业时,要遵守下列规定:

1.耙装机作业时必须照明。

2.耙装机绞车的刹车装置必须完整、可靠。

3.必须装有封闭式金属挡绳栏和防耙斗出槽的护栏;在拐弯巷道装煤(岩)时,必须使用可靠的双向辅助导向轮,清理好机道,并有专人指挥和信号联系。

4.耙装作业开始前,甲烷断电仪的传感器,必须悬挂在耙斗作业段的上方。

5.固定钢丝绳滑轮的锚桩及其孔深与牢固程度,必须根据岩性条件在作业规程中作出明确规定。

6.在装煤(岩)前,必须将机身和尾轮固定牢靠。严禁在耙斗运行范围内进行其他工作和行人。在倾斜井巷移动耙装机时,下方不得有人。倾斜井巷倾角大于20°时,在司机前方必须打护身柱或设挡板,并在耙装机前方增设固定装置。倾斜井巷使用耙装机时,必须有防止机身下滑的措施。

7.耙装机作业时,其与掘进工作面的最大和最小允许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三、操作准备

第8条司机接班后,要闭锁开关,并检查以下情况:

1.顶板是否坚实,支护是否牢固;固定钢丝绳滑轮的锚桩及其孔深与牢固程度。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导向轮、尾轮悬挂正确,安全牢固,滑轮转动灵活,禁止将尾轮挂在棚粱和作为支护的锚杆及其他支护体上。

2.机器各部位清洁,无煤、矸压埋。保持通风,散热良好;电气设备上方有淋水时,应在顶棚上妥善遮盖。

3.甲烷断电仪的传感器,必须悬挂在耙斗作业段的上方。

4.钢丝绳应在滚筒上排列整齐,其磨损、断丝不得超过规定,耙装机绞车刹车装置必须完整、可靠,闸带问隙松紧适当。

5.在装煤(岩)前,必须将机身和尾轮固定牢靠,司机操作一侧至巷壁的距离必须保持在700mm以上,严禁在耙斗运行范围内进行其他工作和行人;在倾斜巷道移动耙装机时,下方不得有人。

6.信号灵敏、清晰,耙装机照明良好。

7.机器各部位连接可靠,连接件齐全、紧固;各焊接件应无变形、开焊、裂纹等情况,各润滑部位油量适当,无渗漏现象。

8.供电系统正常,电缆悬挂整齐,无埋压、折损、被挤等情况。

第9条试车前应发出信号,严禁耙斗机两侧及前方有人,起动耙装机,在空载状态下运转应检查以下各项:

1.控制按钮、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2.各部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强烈震动。

3.钢丝绳松紧是否适当,行走是否正常。

四、正常操作

第10条装煤(岩)操作按下列顺序进行:检查和准备→试运转→开机装煤(岩) →停机、停电

第11条合上张力启动器隔离开关,按动耙装机的启动按纽,开动耙装绞车。

第12条操作绞车的离合器把手,使耙斗沿确定方向移动。

第13条操作耙装机时,耙斗主、尾绳牵引速度要均匀、协调,以免钢丝绳摆动跳出滚筒或被滑轮卡住。

第14条机器装矸时,不准将两个手把同时拉紧,以防耙斗飞起。

第15条遇有大块岩石或耙斗受阻时,不可强行牵引耙斗,应将耙斗退回1~2米重新耙取或耙耙回回,以防断绳或烧毁电动机。

第16条不准在过渡槽上存矸,以防矸石被耙斗挤出或被钢丝绳甩出伤人。

第17条当耙斗出绳方向或耙装的夹角过大时,司机应站在出绳的相对侧操作,以防耙斗窜出溜槽伤人,耙煤(岩)时,耙斗运行段及钢丝绳滑轮锚桩附近20m内不准有人。

第18条在拐弯巷道耙装时,司机看不到工作面情况,应派专人在安全地点指挥。

第19条耙岩距离应在作业规程中规定,不宜太远或太近,耙斗不准触及两帮和顶部的支架或碹体。

第20条耙装机在使用中发生故障时,必须停车,切断电源后进行处理。

第21条工作面装药前,应将耙斗拉到溜槽上,切断电源,用木板挡好电缆、操作按钮等,放炮后,将耙装机上面及其周围岩石清理干净后,方可开车。

第22条在耙装过程中,司机应时刻注意机器各部的运转情况,当发现电气或机械部件温度超限、运转声音异常或有强烈震动时,应立即停车(停电),进行检查和处理。

第23条耙装完毕或接到停机信号时,司机应立即松开离合器把手,使耙斗停止运行,并停机停电。

第24条正常停机,应将耙斗拉出工作面一定距离,打开离合器,按动停止按钮,切断耙装机电源。

五、特殊操作

第25条耙装机固定、断绳后处理方式、耙装机绳与耙斗的连接方式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

第26条耙装机移动前,应先清理耙装机周围的岩石,铺好轨道。将耙装机簸箕口抬起用勾鼻挂住,两侧小门向内关闭;移动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止耙装机歪倒的安全措施。不铺设轨道移机时,必须拆除簸箕口和后部刮板输送机。

在平巷中移动耙装机时,应先松开卡轨器,整理电缆,然后用自身牵引移动,牵引速度要均匀,不应过快,若用小绞车牵引移动时,要有信号装置,并指定专人发信号,耙装机移到预定位置后,应将机器固定好。

第27条在上、下山移动耙装机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1.必须采用小绞车牵移耙装机,并应设专职信号工和小绞车司机。

2.移动耙装机前。有关人员应对小绞车的固定、钢丝绳及其连接装置、信号、滑轮和轨道铺设质量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小绞车将耙装机牵引住之后,才允许拆掉卡轨器。

4.移动耙装机过程中,在机器下方及两侧禁止有人。

5.耙装机移到预定位置后,须先固定好卡轨器及辅助加固设备,方准松开绞车钢丝绳。

6.上山移动耙装机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止耙装机下滑的措施。

7.特殊条件下不用绞车牵引移机时,必须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五、收尾工作

第28条耙装工作结束后,应将耙斗开到耙装机前,操纵手把放在松闸的位置,关闭耙装机,切断电源,锁好开关,卸下操作把手。

第29条清除耙装机传动部和开关上的岩石、粉尘,保持机械及环境卫生。

第30条司机交接班,应将本班设备运转情况、发现的故障、存在的问题向下班司机交接清楚。

一语一禅一佛悟

一语一禅一佛悟 一语一禅一佛悟 佛说,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一念起,万水千山皆有情;一念灭,沧海桑田已无心。佛说,缘深则聚,缘浅则分,万法随缘,不求则不苦。所以遇见所有遇见的,拥有可以拥有的,忘记需要忘记的,才能换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佛说:眼前的一切都是我们过去种因所结下的果。得到了是你该得到的,用不着得意。失去了是你该失去的,用不着懊恼。得失是缘,何不淡定斯然。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定在慈悲,自然吉祥如意。 弱水三千饮一瓢,我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红尘万场舞一夜,我要的是一花一叶一世界。战场黄沙挑一旗,我要的是一家一国一单骑。鸾凤散尽伊人泣,我要的是一歌一舞一柔荑。菩提落子无一树,我要的是一语一禅一佛悟。 桃花十里植一岸,我要的是一箫一琴一世安。流年似水梦一场,我要的是一颦一笑一思量。荷败香冷花一落,我要的是一山一河一承诺。脂砚清墨书千行,我要的是一词一句一鸾章。风月千都留一处,我要的是一曲一散一孤独。梦里蘼芜青一剪,我要的是一思一念一相见。

人心境界远,百世修炼深,心灵常驻善意持,觉悟人生百世修。禅意就是一种心灵间的美,宁静淡泊的心有所属。佛度慈航,禅意滋生,佛渡有缘人,静心洗凡尘。看尽人间冷暖,尝尽人间悲欢,终要远行,路漫漫,禅意人生细品味,如梦方醒踏凡尘。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天然佛性,无为解脱。 相遇是缘,错过也是缘;认识是缘,陌路也是缘;朋友是缘,敌人也是缘;恩爱是缘,别离也是缘;和睦是缘,纷争也是缘;觉悟是缘,痴迷也是缘;成佛是缘,成魔也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逆缘顺缘有缘不散。世间万物因缘而生,缘聚则物在,缘散则物灭。

佛渡有缘人

佛渡有缘人

1.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 放不下。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 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 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4.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 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6.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7.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 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8.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0.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 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1.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 一片虚幻。 12.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4.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15.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6.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17.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18.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 当得宿命。 1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 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0.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21.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22.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23.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 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24.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做人做事的名言格言警句

做人做事的名言格言警句 1、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2、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3、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只微笑。 4、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朋友多了顶天立地,朋 友是风,朋友是雨,朋友多了呼风唤雨。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6、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 7、同事生病时,去探望他。很自然地坐在他病床上,回家再认真洗手。 8、不随便拒绝人,也不随便答应人。不许愿,不吊人家胃口,不在无谓的 事情上炫耀自己的实力。 9、自以为是的人会走向下坡路。 10、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11、人生就是需要拼搏,奋斗。 12、事情不用改变,只要我们改变。 13、友谊,好比一瓶酒,封存的时间越长,价值则越高;而一旦启封,还 够一个酒鬼滥饮一次……

14、显示出对别人的欢乐不屑一顾的样子,那是侮辱了别人。 1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6、朋友是财富,健康是本钱。 17、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18、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19、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你搞你的人际纠纷,我 忙我的业务工作。 21、上帝助自助者。 22、“经验”很多时候是人们对“错误”的称呼。 23、挑选朋友要慎重,更换朋友要更慎重。 24、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25、不急于表现自己,也不急于纠正旁人,再听一听,再看一看,再琢磨 琢磨。 26、想要有朋友,先要够朋友。 27、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国学考试

一:佛,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法会上拈花示众,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心领神会,知其意旨。于是释迦佛便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檠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所谓“正法眼藏”这种“微妙法门”,就是指的禅,佛家的精神博大精深,佛学智慧讲究:心,神,气,理解性的东西或许用文字是不能表达他们的思想,一种心领神会的意念在他们看来更是重要,佛教传承不注重文字的形式,佛学智慧认为不识文字,不读佛经典故,也能悟出佛中真谛,把握佛理。“佛渡有缘人”,讲究一种随和,一种自然,身亲力行,就说佛教的创立者,难道他们都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之人,非也!他们的修行贯彻在劳作之中,而不是体现在研究弘扬经典上,这种思想正是基于禅僧的现实需要产生的。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在后来的唐代出现的,人有贪,痴,嗔,如果要修习禅宗,顿悟佛理,那么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本心或本性,戒掉人世的纷纷杂杂,所谓六根清净,人心在尘世中经历过的种种,早已被玷污的乌七八糟的,所以对本心或本性的认识和证悟就是成佛。“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恁么见得,便有自由分,不随一切语言转,脱体现成。” 禅宗文化的精髓是一种意念的理解,一种心境的高低,平庸之人又怎么能理解其中的真谛,或者一个正常的人(七情六欲的人)怎么能深入体会 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主要依据是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令其舍妄归真,修一种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荡一切差别相,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无为。这是该宗的理论基础。行入即“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与称法行,属于修行实践部分。慧能继承这一学说,在《六祖坛经》里主张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提出了“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其禅法以定慧为本。定慧即“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指“定”,“生其心”即“慧”。慧能从“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中,悟出了定慧等学微旨。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义引申扩充而来。 二:颜回生活贫困不堪,但没有影响他内心学道的快乐,他能在贫困中保持快乐的心境,追求圣人的精神境界,杜维明评价颜回时说,颜回所体现的价值是“在最坏的客观条件下表现出最充分的人性光辉”。一个人的思想与人格只有在经受了由贫富、忧乐、祸福、得失等困境的考验和砥砺,才能真正地成熟和坚强起来。需要指出的是,在日趋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下,过于强调精神至上,忽视物质是完全不可行的。道德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人格的全部。理想人格应该体现真、善、美的完整统一。显然,儒家伦理思想过分强调道德学养的意义,势必走入泛道德主义。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德”,还必须要有“才”,只有德才并举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据 孔颜乐处”提出了个人的身心和谐问题,表现出对个体心灵愉悦的追求,对自我精神安顿的关注。金钱和物质的满足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对于心灵来说。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构个人的和谐人格,个体身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内心和谐是和谐人格的灵魂,品性、人格、心地是更值得追求的东西。我们应增强自我控制和调适内心平衡的能力,提高超越物质欲求和功名计较的境界。也许,孔颜的人生境界并非常人所能企及,但古代贤哲所关心的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 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杨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诗师法自然,杨万里诗的独特艺术魅力,在于其诗歌中充溢着生机盎然的“趣”。杨万里把趣味引入到山水诗中,以“得趣”为指归。他注重发现自然景物中的活泼生机,用戏谑调侃的眼光看待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以诙谐的笔

红楼梦各回读后感

红楼梦各回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红楼梦各回读后感 第一回:甄士隐前日对雨村有“诳驾”之罪,待客既散,知他自便,也不去再邀。及至中秋节,士隐家宴毕,另具一席于书房,步行到雨村住处相邀。前日不邀,是不生分,中秋再邀,一可谢前罪,二为旅居僧房的雨村解愁,雨村听了,也不推辞。由此可见两家关系融洽,士隐也很会做人。待人接物,显微见着。喝酒间,雨村提出了盘缠之事,士隐:“何不早言……”,雨村吟诵诗词,博得士隐赏识,趁士隐欢心之时提钱的事,容易成功。送礼的人,也等到别人有求之意才送,便送到点子上了。果然,雨村得了钱,不管黄道黑道之日,天没亮就出发了。雨村与娇杏一见钟情,是本书的第一对男女相遇,一个是“虽无十分姿色,却亦动人之处”,一个是“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非久困之人。”情场首现二人,是世间常见的类型,算是书的后面才子佳人的引子吧。士隐投奔丈人,在世俗来说,应算是没出息吧?偏这丈人还“半哄半赚”女婿的钱!这就叫“投人不着”。 第二回: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贾雨村到“智通寺”的事。那青埂峰下的一僧一道已经分头行动,各自忙着度脱可以度脱的情鬼去了,所以我认为在智通寺煮粥的老僧,便是青埂峰下的那位僧人,是前来度脱贾雨村的。贾雨村在门口看到对联之时,也曾有过疑惑,却终不

明白这两句“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为点醒他而作。对比着想起第一回甄士隐出家前的那一幕,甄士隐“本是有夙慧的”,故听到了“好了歌”及道士的言论,“心中早已悟彻”。可见能否被度脱,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是否有僧道前来度脱,而是内心是否有“夙慧”,正所谓“佛渡有缘人”是也。 第三回:今天,我在家里看我的《红楼梦》第三回。这篇文章讲了:英莲在五岁的时候,就被拐子拐走了,如今贾雨村接了这个案子,薛冯两家为了争买一个丫头,薛老爷就把冯老爷打死了。我还收获了几个好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我还收获了几个优美词:大吃一惊、仪表堂堂、语言不俗。 第四回:我读“四大名着”之首的《红楼梦》,虽然有点力不从心,但从第四回中,我还是获得了不少的启迪:当时社会统治的黑暗,宁荣两府的奢华,以及男女婚姻关系的僵化与当今社会有巨大的反差!这第四回的故事真叫一个“冤”,女子英莲被人贩卖入冯家作了二房,原本是好事,但人贩子不守约定,后又和薛家公子签了卖契,真是贪得无厌,结果闹得人财两空。为了一个女子,薛家豪奴不惜大打出手,将冯公子暴打致死。事后薛公子却无半点害怕,象没事人似的,带着妹妹宝钗和母亲去了荣府,继续当他的富家公子。自说贾雨村,因林如海的一纸推荐,补了应天府的缺,一上任就碰到了上面说的人命官司,正想到要铁面无私一番,但师爷关于“护身符”的“经验之谈”让他转了个一百八十度弯:宁可昧着良心办案,也绝不能得罪“贾王

佛教产业项目计划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佛教产业项目计划书 (草案) 2015年6月22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第2-3页 二、项目分析---------------------------------------------------第3-7 1、市场现状 2、经营规划 三、项目筹建及实施----------------------------------------第7页 筹建实施流程 四、财务分析------------------------------------------------第7页 五、项目总结--------------------------------------------------第7页一、项目概述 环境背景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

物质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生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回归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已然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 市场背景 1、寺庙:据旅游部门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有超过5亿人次出入过佛教寺庙或相关景区,人均消费100元。 2、养老:中国认定为“老年人”的60岁以上人口达到1.939亿人(2012年底),超过了日本的总人口。今后每年还将增长860万人。目前国内社会性养老机构至少有2000万的床位需求缺口,这个需求同时呈爆发性增长趋,并且需求呈多元化。 3、丧葬:根据民政部2011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并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按2010年死亡人口数量推

关于描写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

关于描写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 为人莫作千年计,三十河东四十西。为人之道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一生都要学习。下面为你分享的是关于描写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关于描写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最新1)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 车尔尼雪夫斯基 3)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纪伯伦 4)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5) 友如作画须求淡,邻有淳风不攘鸡。 6) 小窗莫听黄鹂语,踏破荆花满院飞。 7) 平生最爱鱼无舌,游遍江湖少是非。 8)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才可以消局中之危。 9)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10) 进德修业,要个木石的念头 11) 若稍涉衿夸,便趋欲境 12) 济世经邦,要断云水的趣味

13) 若一有贪恋,便堕危机。 14)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15)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6) 日勤三省,夜惕四知。 17)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8)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 惜钱莫教子,护短休从师。 20) 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 关于描写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精选1) 小人做人敢为人先,做事敢为人后 2) 只有的利益是永久的 3) 人以群分,物以内聚 4) 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 5) 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6) 事情不用改变,只要我们改变 7) 潜意识的力量是无穷大的,相信就是真理 8) 检讨是成功之母 9) 做人比做事重要 10) 状态比心态重要 11) 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破碎的专注力 12) 我可以平凡,但不能成长 13) 我们没有选择来到世上生活,但有责任为之有所作为

佛教产业项目计划清单书

实用标准 佛教产业项目计划书 (草案) 2015年6月22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 第2-3页 二、项目分析 -第3-7 1、市场现状 2、经营规划 三、项目筹建及实施 筹建实施流程 四、财务分析

五、项目总结 一、项目概述 环境背景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 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生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回归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已然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 市场背景 1、寺庙:据旅游部门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有超过5亿人次出入过佛教寺庙或相关景区,人均消费100元。 2、养老:中国认定为“老年人”的60岁以上人口达到1.939 亿人

(2012年底),超过了日本的总人口。今后每年还将增长860万人。目前国内社会性养老机构至少有2000万的床位需求缺口,这个需求同时呈爆发性增长趋,并且需求呈多兀化。 3、丧葬:根据民政部2011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并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按2010年死亡人口数量推算,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现有的墓穴只够使用6年,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由此造成了市场上墓穴价格飞涨,资源难求。 公司背景 XXXXXXXX有限公司,主要立足于佛教建筑群修建及寺庙商业规划和运营实施。主要客户群为各企事业单位、文化团体及广大市民,在寺庙基础上通过发展寺庙养老、旅游、禅修、塔陵等方式,形成区域文化商业热点,同时产生经济效益、文化效应,打造成为当地佛教文化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项目分析 (一)策划理念 1、以佛为尊:佛陀地位至高无上,佛教文化的性质决定了“以佛为尊”的理念必须彰显。本项目产业的建设与开发,不能违背佛教的基本教义,更不能亵渎佛的尊严。 2、以寺为体:寺院是佛与人之间的载体,寺院的兴建是为僧侣、信徒们提供一

投资邀请函范文3篇(完整版)

投资邀请函范文3篇 投资邀请函范文3篇 投资邀请函范文篇一: 尊敬的蔡申阁下: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成立于20xx年,是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南北挂钩、合作共建的战略部署,由中国、新加坡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全面借鉴和复制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管理模式。建园六年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精密加工、电子电器等产业相对集中、特色明显的苏北一流省级工业园区。 龙门已成凭鱼跃、一方宝地任驰骋。苏州宿迁工业园热忱邀请您莅临观光、考察,更竭诚期盼您投资兴业,谱写发展、共赢的新篇章。 此致。 20xx年x月x日 投资邀请函范文篇二: 尊敬的各位企业家投资家: 由阿拉丁资本主办的 20xx上海企业投资与项目融资对接会于12月23日下午1点半在上海举行。在此,感谢众多投资机构,创业者的长期关注与鼎力支持。 阿拉丁资本诚挚邀请各个产业的创业创新型企业家参与本次对接会。阿拉丁资本为优秀创业项目提供与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对接洽谈的平台。 一、会议 20xx-12-23 周五 13:

30-17: 00 二、会议地点: 上海某高端酒店,地址仅通知与会人员 三、会议规模: 40人以内 四、参会对象: 阿拉丁商学院阿拉丁资本俱乐部会员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投资机构合伙人及高级投资代表 五、组织机构: 1、 2、主办单位: 阿拉丁资本与会投资机构: 软银中国晨兴创投达晨创投中博创投力合创投惠翰投资磐石资本 三、项目方准备 1、要求准备较为完善的项目商业计划书;发送到 aladdinziben@16 3. 2、要求项目在自身的模式原性性、市场爆发性、竞争壁垒性与团队互补性这四个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在会前要求了解投资商对创业项目的一般要求。 3、通过分析与评审的项目,我们将发给对应的投资人; 投资邀请函范文篇三:

宏观调控下的资本运作(终审稿)

宏观调控下的资本运作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⑴地名上的调控;⑵网络上的调控;⑶电视新闻调控;⑷报刊杂志及地方小报;⑸车站、码头、飞机场、小区广告栏、学校等舆论宣传;⑹家乡的宏观调控;⑺学习场所及房间的调控,主要自律做不到位,被举报清查;⑻车上、飞机上的调控;⑼银行的调控。 自律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一)为什么配合宏观调控 ⑴明确国家与个人关系,国家搭台,行业导演,我们唱戏。所以我们要明确各自定位,同时懂得保护行业,配合调控,不要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对低调、严格、不自律不理解)。简单事情重复做,贵在坚持。 ⑵行业打造的是一批自主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的现代商人,而不是一群依赖法律和政府捡钱的“吸血鬼”。你想拥有多大的财富,就要程担多大的压力。压力是心灵上的一个历练,磨难造就人才,成功是熬出来的,苦尽甘来。学习、发展、自律、创新并存。 压力来自:外部:宏观调控,95%市场破坏。靠“小草”精神。内部:个人内心斗争和自我超越能力锻炼,靠八大心态。

⑶大浪淘沙,胜者为金。国家保护行业,不保护个人。所以,让新人接受宏观调控,不回避,佛渡有缘人,留有德之人,从修炼品格做起,不自律劝退。 国家方式:劝退:对自律和动摇人员。转让还本。开除:严重不自律。一分不给。 选择:人生最大困难就是选择,选择大于努力。 如何对待国家宏观调控 1、不断提高对宏观调控的认识,接受宏观调控。 注解:国家和政府从各个方面对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它的目的和意义相当深远,也可以说宏观调控是资本运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认识它,也要接受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2、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律。 注解:只要我们规规矩矩,本着干净做人、低调运作的从业态度,违法乱纪的事不做、不利于行业的话不说,每个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的按照行规做。因此,面对宏观调控不用害怕,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律、平时做好“6+2”(不清楚、不了解、不知道、不多讲,不讲上下左右;找一个来北海的合适理由,资料收好),才是我们唯一的正确办法。

一行三昧者

《大般涅槃经》中佛说:“若有比丘随所至处供身取足,读诵经典思惟坐禅,有来问法即为宣说,所谓布施、持戒、福德、少欲知足,虽能如是种种说法,然故不能作师子吼,不为师子之所围绕,不能降伏非法恶人。如是比丘不能自利及利众生,当知是辈懈怠懒惰,虽能持戒守护净行,当知是人无所能为……”佛又说“若有说言,如来为欲度众生故,说方等经,当知是人真我弟子。若有不受方等经典者,当知是人非我弟子,不是为佛法而出家也,即是邪见外道弟子。如是经律是佛所说,若不如是,即是魔所说,若有随顺魔所说者,是魔眷属,若有随顺佛所说者,即是菩萨……” 佛又说“一切诸法,唯除涅槃,更无一法而是常者。涅槃为常,如来体之,故名为常……”,佛又说“善男子,诸佛世尊有二种法,一者世法,二者第一义法。世法者则有坏灭,第一义法则不坏灭。復有二种,一者无常、无我、无乐、无净,二者常乐我净。无常无我无乐无净则有坏灭,常乐我净则无坏灭。復有二种,一者二乘所持,二者菩萨所持。二乘所持则有坏灭,菩萨所持则无坏灭。復有二种,一者外、二者内。外法者则有坏灭,内法者则无坏灭。復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有为之法则有坏灭,无为之法无有坏灭。復有二种,一者可得,二者不可得。可得之法则有坏灭,不可得者无有坏灭。復有二种,一者共法,二者不共法。共法坏灭,不共之法无有坏灭。復有二种,一者人中,二者天中。人中坏灭,天无坏灭。復有二种,一者十一部经,二者方等经。十一部经则有坏灭,方等经典无有坏灭。”若不解以上佛义的末世学佛人,是绝对离不开邪见外道的,因此佛在《大般涅槃经》中又说“一切众生,皆依非真邪伪之法”,为此佛说“众生造一切善与恶,皆是由心的妄想执著而生,因此一个真正的出家人,不是身出家,而是心出家。知此理者,名正理”。 从佛的开示我们就应知,心出家即是皈依二字,而皈依就是归向和依止义,若不明白归向什么?依止什么?那就是达摩祖师说的“剔除须发不见性,必是外道邪恶生”的秃人辈。因为不知不觉不见世间法的善与恶,都是认家为己,认假为真的颠倒的虚妄分别心所为,皆是“自我”执著的七情六欲所呈现的挂碍,故,皆属偏见、边见。所以古圣说“未见菩提的善行,皆属魔业”,可众生根本不知此中的甚深微妙的因果律,因此执著不捨。故,古圣又说“妨碍菩提开启的善行,也属魔业”。七情六欲人皆有之、爱之、执之,所以这个“人”义即是魔义,不可赞之、颂之,只有识破“人”的来龙去脉,亦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克己复礼”才会不求自至,“仁”所呈现出的一切言行才是真实不虚,可尊可敬可赞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人天合一”,“人天合一”即“仁人不二”之义。至此应知,“皈依”即是归向自性三宝,佛、法、僧,即觉、正、净也。佛乃觉也,法乃正也,僧乃净也。“心是佛,不用将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将法求法;佛法无二,和合为僧,即是一体三宝”。故《楞伽经》中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回”,还有《大般涅槃经》中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汝今不应如诸声闻,凡夫之人分别三宝,於此大乘无有三归分别

央视建立独立佛教电视台的建议

央视建立独立佛教电视台的建议 我一开始和现在许许多多人一样不认可宗教,认为那是国家无奈之下默认的迷信团体,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身体有病有幸接触“迷信范畴”内的气功,连带的对佛教有了轮廓似的了解。原来认为佛教都是些厌世偏消极的人一种活法,要不就是认知出了问题,还好好歹它是教人向善的组织。 今天当我们深入接触佛教后,才真正的认知到佛教是认知人,认知生命,认知自然,认识生命和自然关系的一门科学。这个认知高度高于当今的科学,故认知高度和认知的价值取向正是社会前进的需求,更是社会进步的需求。不是一个简单意义的意识形态的组织,人类的进步没有他的辅佐和引领是不可能的,它就是灯塔,就是航标。和我一样的很多人对他一无所知,更为甚者对他盲目的反对。很多人不知生命轮回中的因果报应,以为享乐是人的最大追求,不惜为非作歹损坏他人利益,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稳定,也给这个生命个体在生命临终时留下无奈的遗憾。社会需要佛教教育的正面出现。 很多人只要稍微深入的了解佛教就能在佛教中获益,在佛教中找到了做好人的基点,这个做好人正是在其灵魂深处,生命的基点产生的,这个做好人绝不是当今社会标准混乱,标准不清,标准模糊的好人。现在人一旦利益驱使欲望,就变得丑陋,多少

美好的人间关系统统可以打乱,佛教发现人,生命,和自然本质后,深入解读生命的意义,使人们做好人的标准得到升华,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大的人生格局,高尚的人生理念油然而生,社会呼唤佛教教育的正面出现。 社会的进步是人类需求的演绎,社会进步需要正确的需求导引,而生命科学正是所有科学最前沿的科学,恰在这一最前沿的学科里验证了佛学的正确。人们有理由需求超越当今几千的佛学做科学的引领,在科学的海洋里才不会迷茫,才不会误入歧途,才不会出现相信非科学的“科学”迷信者。科学急需佛学教育的正面教育。 佛教是一门自然科学,啥时间和宗教混为一谈,沦为纯意识形态的范畴,无神论者将他拒之门外,不知所云者稀里糊涂相信,流于形式的烧香拜佛,坏事作尽还祈求佛主保佑,缺乏正能量没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厌倦世俗遁入佛门。没有宗教信仰也成为某些人标榜的荣耀。佛教这门科学有别于我们当下所认知的科学,他需要我们每个相信他的人要用自己的身体真修实证,学一点修一点就获益一点,而是其他生命科学,社会科学都无法比拟的。每一个认知他的人企盼众生早些领略这门生命的自然科学。多少人渴望的心灵归宿,却不知道就在他拒绝的佛教的生命科学里。人们渴望佛学教育的正面教育。 要认真的分析佛学,中国文化的血液里没有了佛学,完全不能想象他还是灿烂的文化,还是那么灿烂的文明古国。佛遗址布

惊心听禅语 佛渡有缘人——令人开悟的禅诗

令人开悟的禅诗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诗) 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 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五祖清演开悟诗) 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神赞蜂子投窗诗) 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虚舟普度墨梅诗) 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程颢题淮南寺诗) 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寒山吾心诗) 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 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王梵志我有诗) 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守安南台静坐诗) 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悟新诗) 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惠洪诗) 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王楚志他人诗) 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了元诗) 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五祖演云诗) 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寒山诗) 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俞紫芝诗) 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寒山诗) 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诗) 26.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见精神。因知幻物出天象,问取人间老斫轮。(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 27.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弘一咏菊) 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白

佛渡有缘人

1.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 放不下。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 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 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4.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 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6.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7.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 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8.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0.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 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1.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 一片虚幻。 12.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4.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15.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6.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17.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18.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 当得宿命。 1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 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0.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21.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22.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23.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 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24.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