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漂流民_与德川时代日本的_世界_认知

_漂流民_与德川时代日本的_世界_认知

_漂流民_与德川时代日本的_世界_认知
_漂流民_与德川时代日本的_世界_认知

史 学 月 刊 2012年 第6期“漂流民”与德川时代日本的“世界”认知

朱海燕

[关键词]漂流民;德川时代;锁国令;幕府;南蛮学;兰学

[摘 要]海洋、气候、地理、政治环境、经济发展及世界历史的转向等诸多因素共同催生了处于“锁国”

状态下日本的“漂流民”现象频发,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扩展了日本对“世界”范畴的认识,更为“锁国”下的日本管窥海外及调整“世界”认知提供了情报信息,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世界意识的形成进程。漂至日本沿岸的海外“漂流民”则扩大、充实、纠正了日本人原有的地理知识,同时,新的知识元素还冲击甚至摧毁了日本原有的“二元”世界观,促使“一元”世界观逐渐形成;此外,日本国内“漂流民”的海外体验所提供的情报验证了南蛮学、兰学提倡的一些世界地理知识,为日本在“世界”认知方面由“中国=世界”向“中国<世界”观念的转换提供了实践性论证支撑。

“漂流民”是日本德川时代的一个社会现象,这一群体为后世研究者观察德川时代及之前日本社会的全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同时,从“漂流民”成为“海禁”时期日本获取海外信息的渠道之一这个角度来看,它又成为促成日本近世后期“世界”观转向的助推力之一。因此,无论从重新认识日本“锁国”政策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研究近代日本“世界”观形成的立场来看,“漂流民”现象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在日本,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国内学术研究的偏好,即注重对海洋文化的研究,并形成了专门的“漂流学”研究,无论在资料收集,还是在深度剖析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①。为引起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早稻田大学于2001年12月12日至2002年1月26日特别举办了有关“漂流民”的图书展览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如潮的好评。而中国大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尚不多见,集中探讨这一问题的仅有孟晓旭的几篇文章②及王明星在《日本问题研究》(1998年第3期)上发表的《锁国时代日本漂民的中国观》;从内容上看,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在中国的“漂流民”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可见,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来看都还远远不够。本文力图就日本国内外“漂流民”对日本“世界”意识的影响做一简单评析,以期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 “漂流民”的产生

“漂流”是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时代特定的历史概念,意指该时代的日本渔民、商人及乘船出行的乘客在近海遭遇风暴袭击,无意识地越过国境,破坏禁海令,漂流到非目的地的被动行为,而这一行动的主体行为者在日本史料中被称做“漂流民”。在本文中,“漂流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被遣送回国的日本人外,也包括在近世时期因海难事故漂流到日本的其他国家的船员。

首先,日本“漂流民”是德川幕府“锁国令”下的历史产物。德川时代的“锁国”是逐步完成的,是其禁教政策不断强化的最终结果。禁教政策是日本在继对外来宗教文化即佛教的主动选择之后,再一次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之一。虽然这种政府层面的、倾向于暴力的强制性执行手段在用于文化意识形态的管理方面具有非常规的性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强力政策似乎也是一种所能够选择的方式之一。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正是在这种有意识

京都大学共搜集到有关漂流史料的研究著作411种,

包括:《东洋世界漂流史料研究集》、《校订漂流奇谈全

集》、《日本人漂流记》、《日本人漂流记文献目録》、《漂

民の记録》、《漂流船物语の研究》、《近世漂流记集》、

《漂流记録と漂流体験》等,形成了有关漂流研究、日本

漂流民、漂流史等一系列相关研究专题。

孟晓旭:《1644年日本越前国人的“鞑靼漂流”与清初

中日关系》,《历史教学》2008年第1期;《江户时代日

本人的中国认识———以“漂流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日本漂流民(1644~

1871)与清代中日关系》,《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

第2期。

地对外来文化中能够与其本土文化相切合的因子进行选择过程中形成的。

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培养了日本现实主义的民族特性,其各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取决于政策的现实效果如何。在面对西方传教势力时,处于战乱中的日本各地大名最初出于现实的考虑,在矛盾的心态下采取了宽容甚至鼓励的政策。最先登上日本领土的是“受诏于葡萄牙国王若奥三世奔赴东亚”的耶稣会传教士沙勿略等人,“他不但有圣职者的身份,还用商人的语言,并请求在堺建立商馆”①。直观的、形而下的物质力量与间接的、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及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的关系。因此,当16世纪中叶以葡萄牙政府为后盾的天主教势力进入处于战国时代的日本时,随之而来的还有象征西方文明的火药、枪炮、战舰等,而后者正是战乱中的各地大名所急需的商品,这与传教士的“商教一体”策略一拍即合,从而为传教士在日本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自1549年耶稣会传教士到日本,短短三十年内就发展到高潮,信徒最多时达到75万人②。天主教信徒的增多及其所倡导的教义与幕府的统治基础是相矛盾的。如天主教主张上帝是最高权威,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和以将军为最高主宰、实行严格的身份等级制的幕藩体制完全相异。天主教排斥异教,否定神佛信仰,认为上帝是天地万物之主,应该服从上帝,而不应该服从父母、主人、君主等,这与德川家康努力在日本建立统一大业所需的意识形态基础相背离。为建立对全国的绝对统治,幕府在统一日本后,开始统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大量引进中国新儒家典籍,教化以战争为职业的武士,使其由战乱时期以“武”为业的力量向和平时期以“文”为主的社会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即从“武士道”转向“士道”。与此同时,幕府还于1633年、1634年、1635年、1636年、1639年五次发布涉外禁令,每一新的禁令都严格于前次的规定,如1633年规定“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一并扣留”。1636年进一步取消特许权,“严禁派遣日本船驶往外国,也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已经旅居海外的日本人,“若返抵日本,应即处以死罪”③。1639年岛原起义后,颁布最后一道禁令,除允许中国和荷兰商人在长崎通商外,完全禁绝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前往日本。1640年,葡萄牙使节来日本请求重开贸易,幕府杀害使节等共61人,并烧毁其船只以表决心。

“锁国”政策对“漂流民”现象产生的影响是:其一,“锁国”政策的执行使日本在航海方面所必需的航海与造船技术因为没有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碰撞而停滞不前,从而造成广大渔民及商人在出海捕鱼及航海贸易的途中更易于被海风及巨浪推离其原定航向而漂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二,为绝对严格地执行“锁国令”,幕府严格限制日本国民造船的规模,如在《武家诸法度》中即明确规定大名不准建造载重超过500石的海船。对造船规模的限制与当时日本国内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对大规模航运需求之间产生极大矛盾,以沿日本海岸航运贸易为生的商人不得不在小型的近海驳船上超限运载大量的粮食等货物,这就造成海难事故频发。

其次,“漂流民”的产生也与日本列岛所处的地理及海洋、气候等自然条件有关。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其周边海洋气象环境变化多端,十分复杂。尤其在“农历十月到翌年正月,包括日本近海在内的北太平洋海域盛行西北季风,太平洋黑潮也在这时流经本州、四国、九州海岸。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漂流事件最多”④。显然,恶劣的海洋气候使航行于日本内海或者列岛沿海的船只常常会被动地冲破锁国禁令,漂离日本列岛,到达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时,“黑潮”⑤的巨大威力也常常将行至这一海域的他国海船推至日本沿岸,或者直接摧毁船只,造成“漂流”现象。

再次,德川幕府实行的“参觐交代”制在加强对大名控制的同时,也客观上极大地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本内河航运及陆路运输不发达但却拥有诸多优良港湾的特殊地理条件,催生了

河野纯德:《圣フランシスコ·ザビエル全书简》(上

卷),东京:平凡社1985年版,第3页。

福尾猛市郎监修:《日本史史料集成》,东京:第一学习

社1980年版,第149页。

《锁国令》,张荫桐选译:《1600~1914年的日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0~11页。

鹤见和子著,詹天兴等译:《好奇心与日本人》,西安交

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5~106页。

关于“黑潮”的感官描述,可参见贾保良:《西太平洋“黑

潮”考察散记》,《新闻记者》1987年第3期。

繁荣的近海海运贸易①。经济发展与“锁国令”下日本的政治现状产生矛盾,从而助推了“漂流民”现象的激增。

最后,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15世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拐点,新航路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篇章,“世界”的概念逐渐充实和丰富,也越来越接近人类活动范畴的真实状况。新航路开辟使西方各国的国际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人类的活动半径不断增大,捕鲸船及各类商船经常游弋于各大洋中,这使得遭遇海难的日本“漂流民”有可能被经常救起并遣返日本。从17世纪后半期开始,日本有关“漂流民”的记录逐渐增多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人类活动半径的增大,既是文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意味着面对更多不期的危险和挑战。他国海员漂到日本,必要条件是其活动范围的扩展,使其有可能航行至远东地区;充分条件则是难以预知的险恶的海象环境以及人类既有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这些就使得作为异质文明载体的西方人在遭受不测事故后有可能漂流到日本沿岸。当然,海外“漂流民”的幸存还有赖于日本渔民或沿岸居民的热心救助。

综上可见,“漂流”是因为气候、潮流、技术等原因,船只在海上航行时产生迷航以至于发生意外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而“意外”的产生即意味着冒险行动的发生(无论这种冒险是主动,还是被动)。在人类采取冒险行动时,自然就超越了原有时空的界限,在全新的时空范围内“创造”出新的空间、范畴、文化、意识等或抽象或具体的产物。具体到日本德川时代的“漂流民”而言,他们无意识地跨越国境的行动,首先是打破了日本国内“锁国令”给日本人划定的地理范围,广阔且陌生的“新世界”自然会引起其主体意识的变化;其次,侥幸被他国人救起并幸存下来的“漂流民”,自然产生与救起国人民接触的事实,从而产生了不同文化、意识、思想主体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进而引起“漂流民”主体意识的变化。这种局部、个人的变化,通过口口相传或撰写记录的方式,往往会引起社会整体意识的连锁反应。而德川幕府对侥幸生存下来并能够返回日本的“漂流民”的处理方式,也使得“漂流民”的经历和见闻能够对日本的“世界”观产生影响。按照“锁国令”的规定,从海外回国的“漂流民”法应处死,但出于现实的考虑,幕府未对“漂流民”依法论处,而是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先由长崎奉行对其漂流经过及在海外逗留期间的活动进行严格讯问,并做详细记录送往江户备案;在明确其未接受基督教思想之后再将其送回家乡,并遣当地官役进行监视。“锁国”政策下对他国的“漂流民”也同样在审理、询问后送到长崎,帮助其修理船只,补充食物、淡水等物资后令其离开日本。而漂流到日本的他国人同样引起处于半隔绝状态的日本人的关注,并某种程度上冲击了日本人原有的认知体系。

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特质,它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洪流滚滚向前。“漂流民”作为锁国政策下的特殊社会群体,它的出现与存在本身就引起日本国民强烈的好奇心,这使得“漂流民”的海外见闻与切身体验在丰富日本国民的国际信息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世界”认知的变迁,这种对海外观感的变化也同样发生在日本统治者的观念中。此外,从情报学的角度而言,“漂流民”的海外经历完全不同于幕府通过其他渠道(比如“荷兰风说书”、“唐人风说书”等)所获知的海外信息。相比较而言,“漂流民”的情报更注重对其所到国家的基层社会的观察和体认,也更为直观详细,具有较少的或者完全没有政治色彩,从而为幕府“世界”认知的转变提供了相对较为全面的情报支撑。

二 海外“漂流民”与日本“世界”认知的扩展

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对“世界”认知的形成与变迁基本都经历了主动探求—被动接受—主动求证的过程。在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各民族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是在好奇心及权力欲促动下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但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体验却深受活动半径的影响,目力所及决定着“世界”观的性质与范畴。其后,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时期,各民族不得不或主动或被动地应对时代提出的新挑战,探索已知领域之外的“世界”。当被动接受的民族经过“新世界”理念的洗礼,并经由实践性途径验证其真实性后,开始进入主动求证及影响其他民族“世界”认知的过程,而只有实现这一质变的民族才能够真正变被动为主动,适应并影响世界形势的变动。

在对“世界”认知的扩展过程中,西方富有探

①参见横山昭南著,刘含发译,刁书仁校:《日本的锁国与

漂流民》,《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索意识和冒险精神的航海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质变做出了杰出贡献。文艺复兴激起了欧洲一系列连锁反应: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诸国崛起后,凭借新科技、新知识以及顽强的冒险精神开始向海外拓展生存空间。而版图不断扩大的奥斯曼帝国对红海、波斯湾等交通线的控制,阻碍了通往东方的捷径,压缩了新兴欧洲国家扩张的空间,这客观上促使新兴国家寻找新的海上航路,从而引发了15世纪末一系列的重大海路探险活动:1447年葡萄牙人迪亚斯发现非洲南段的好望角和通往印度的海路;1492年哥伦布到达加勒比海地区的美洲;1498年达伽马开辟通向印度的航线;1519年麦哲伦穿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来到太平洋,1521年抵达菲律宾,由其助手完成环球航行。至此,欧洲人基本完成了对“世界地理”的初步探索,使海洋不再成为阻隔不同文明的天堑,而变为连接不同国家、不同大陆的航道,更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世界历史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以此为契机,各文明间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从而促发了各国“世界”意识的萌发和形成。

在人类逐渐相对真实地勾勒出“世界”轮廓的过程中,日本也最终“被发现”,并被卷进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据有关记载,西方与日本的直接接触是通过海洋这个媒介,由不测的暴风雨造成的“漂流”实现的。虽然在13世纪末,西方人已通过《马可波罗游记》“认识”了被称为“黄金岛”的日本,但并没有实际踏进过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岛屿。在当时的世界地图和地球仪上,日本也只是被当做美洲加利福尼亚近海附近的岛屿,或者是阿留申群岛正南面的小群岛,或者是夏威夷附近的群岛。直到1543年①,三名葡萄牙人在乘坐中国帆船逃亡的过程中,因暴风雨缘故偏离航向,漂流到了位于日本九州南端的种子岛,这是历史上西方人首次登陆日本。这次海外“漂流民”带给日本的除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的“铁炮”②外,更重要的是开阔了日本人的视界,延展了日本人的眼光,使其知晓了在天竺(印度)、震旦(中国)、日本之外尚存在着遥远的欧洲世界,而欧洲人所带来的新式火器———铁炮———的巨大威力,使“比中国更具好奇心,对西方更开放”,也“早就懂得向他人学习的重要”③性的日本人比较容易接受西方世界的存在及其所代表的新知识,这一点在17世纪之初体现得更为明显。

1598年初夏,作为荷兰东洋远征队五艘商船之一的“利夫徳”号(Liefde)从鹿特丹港出发南下,目的地是绕过非洲西岸的佛得角至巴西海岸。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航行,船队于1599年4月至麦哲伦海峡,越冬后进入太平洋,但因遭遇暴风雨,船队四散。其中“利夫徳”号经5个月的漂流,于1600年4月漂到日本九州丰后的臼杵。臼杵城主太田重正派人将“利夫徳”号拖到臼杵港,对船员严加保护。由于当时正处于关原之战前夕,深知欧洲火器装备远远高出日本现有水平的德川家康对所有幸存的25名船员予以厚礼,并将其迎至江户。5月12日,英籍船员威廉·亚当斯(William Adams)代替生病的船长接受德川家康的问询。在与亚当斯的会谈中,德川了解到荷兰、英国是信奉新教的国家,与属于旧教国家的葡萄牙不同,其出洋只为商业贸易,不强调传播宗教信仰。同时,亚当斯还利用其所掌握的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到航海、造船等广博的知识,赢得了对新知识非常热心并一心向往海外发展的德川的赏识。出于适应因欧洲的冲击而日渐复杂的国际交往、了解海外发展状况、武力实现日本统一并稳定国内局势的需要,德川聘请亚当斯为外交顾问[同时受聘的还有荷兰籍船员扬·约斯坦(Jan Joosten,Loodensteijn,日本名为“八重洲”)],并在浦贺附近的相模三浦郡逸见村赐予其200石米的领地,亚当斯也按照日本的传统依其领地取日本名三浦按针(“按针”意为“领航员”)。三浦按针取得了德川的充分信任,用按针的话来说:“我的建议不论什么都不反对。”④可以说,作为第一位受聘的外国顾问,由

另一说法为1542年,参见岩生成一:《锁国》,中央公论

社编:《日本的历史》第12卷,东京:中央公论社1966

年版,第13页。

织田信长正是利用这种新式武器武装部队,用新式战

法操练兵士,才使其在内战中脱颖而出,为日本统一奠

定基础。其后的丰臣秀吉更是在新式武器的支撑下,

决定出兵朝鲜,并计划移天皇至北京,他自己则坐镇宁

波,分印度诸邦及其邻国给其先锋部队,此即近代“大

陆政策”的雏形。也正是因为最终完成日本统一的德

川家族认识到其利害,实现统一后便禁造火器,使其在

日本绝迹达两个多世纪之久。

罗兹·墨菲著,黄磷译:《亚洲史》,海南出版社·三环

出版社2007年版,第378页。

冈田章雄:《三浦按针》,大阪:创元社1944年版,第43

页。

于海难等意外事故而无意中“漂流”到日本的三浦按针在开阔日本人视界,构建日本世俗领域的新文化体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浦按针不但直接教授家康几何学、数学,向家康提供有关海外形势和世界地理的情报等,他还亲自乘船来往于关东、关西之间,进行沿海测量。在三浦按针的带动下,德川家康于1605年下令对全国各大名和寺院领地的分布等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日本地图(庆长日本图),虽然这并不是严格的测绘意义上的地图,但却激发了日本人对“国土”的关注,为此后日本世俗意义上的地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从另一方面强化了日本对与其本国相对的“世界”范围的好奇心。此外,按针还接受家康委托,在伊豆指导建造欧式海船,其造船技术极大地影响了日本造船业的发展。1610年8月至10月,第一艘完成由日本浦贺港出发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Acapulco)的跨太平洋远航的日本船只“圣布那温托拉”号(San Bu-naventura),正是由三浦按针设计建造的,这对于日本人跨入“世界”的信心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次经历。而日本船只第一次横渡太平洋的远航同样是与“漂流民”联系在一起的。

1609年7月,菲律宾的临时总督维拉斯哥·维威罗(Velasco Vivero)卸职回墨西哥。途中在日本洋面遭遇暴风雨,并在日本上总国海岸附近触礁,船身破裂,维威罗等人被渔民救起,受到大多喜城城主本多忠朝的欢迎。10月,维威罗一行人谒见德川家康。滞留日本期间,维威罗令早在1603年就来到日本传教并精通日语的沙狄罗(Luis Sotelo)在1610年2月谒见家康时,缔结了日本与西班牙间的正式协定,使日本接触到了西方各国间维系相互间关系的规范及西方国际体系的模式。

德川家康作为日本统一事业的完成者,在其掌握日本最高权力的年代,推行了一种开放进取的外交姿态,积极拓展其外交空间,甚至一度想开辟海外远洋航线,加入到以欧洲国家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中。但随着日荷贸易的开通、国内矛盾的激化,丰臣秀吉时代西班牙海难漂流船船长宣示的“传教是征服殖民地的第一步”的记忆再次浮现出来。为垄断海外贸易及情报、维持国内秩序稳定,1612年起德川幕府也开始下令禁教。1621年,幕府严令禁止日本人乘坐外国船离开日本,至1633年幕府发布第一次“锁国令”,1639年完成“锁国体制”的构建,幕府完全控制了日欧交流渠道。与此同时,随着以英、荷为代表的西北欧国家开始逐渐取代西葡等半岛国家活跃在20世纪前不同文明间赖以沟通的大洋上后,西方的造船及航海技术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海难中获得飞跃性发展。海难事故并没有随越洋航行船只的增多而呈正比例增长,因此,欧洲的“漂流民”不再频繁地出现在日本海面,日本进入了一个外部环境相对平静的“锁国”时代。

可以说,在德川幕府完成“锁国体制”前,第一批及之后接踵而至的海外“漂流民”在打开日本人的视界,开启日本人对天文、地理、数学、航海等新知识的关注,提高日本造船技术及航海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些为“锁国”及其后的时代感知国土、国家的存在,探求海外情势,构建脑海中的“世界”范畴,定位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方面均具有先导性意义。

三 日本“漂流民”与德川时代的“世界”认知

“世界”观的形成与变迁一方面受限于对“世界地理”知识的认知,更重要的则取决于对“世界地理”这一概念的思考、对“本国”在“世界”中地位的界定及对改变自身地位的尝试与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因自然地理条件(孤立海中)及国际政治环境(儒家文化圈)的特殊性,日本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国际化”的过程,但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其在不同历史阶段“国际化”程度有所区别,对“世界”的认知也随之处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的动态中。但由于日本对“世界”的认知是来自不同文明范畴即中国及(中国化)的印度的影响,因而在16世纪之前日本的“世界”意识存在政治领域的“世界”体验与文化领域的“世界”认知间的“二元性”矛盾。随着西方文明扩展到东方,日本在被动地接触异质文明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世界”观的一元化转变。在此过程中,日本“漂流民”的“世界”体验为“锁国”政策下的日本提供了“主动”求证的一个方面。

在现实的国际政治认知领域,日本的“世界”观深受中国“天下秩序”观的影响,加之独特的地理条件及困乏的航海知识,造就了日本在近代之前相对封闭的“世界”认知。而近世之前日本的“世界”意识主要由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系构成。其中,日本的“世界”观深受到中国“世

界”观的影响,并根据中国朝廷“天下秩序”的观念来构建其自身的“世界”观:一方面,日本在特定历史阶段也加入到中国朝廷的“天下秩序”中来;另一方面,日本又依据自身实力及对“天下秩序”的认知来构建以其自身为中心,包括琉球和朝鲜半岛上的政权在内的“天下秩序”观。因此可以说,近世以前日本的“世界”意识主要有两重“世界”构成,即以中国朝廷为中心的“华夷秩序”及以日本为中心的“小华夷秩序”,或称“小中华体系”。

在宗教文化领域中,由于同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对“世界”的阐释也渗透进日本文化的“世界”认知中,因而日本宗教文化中的“世界”是由天竺、震旦、日本构成的。而这三者的关系则有一个变迁的过程:在14世纪之前,在日本宗教文化的“世界”意识中,印度作为佛教的发源地而成为“世界”的本源,其他一切文化都是发源于印度,儒学被解释为佛教文化在中国“垂迹”,神道则是佛教在日本的“垂迹”,因此当时赴中国的日本留学僧曾一度力图亲赴印度求学,这体现出日本文化界对印度的钦羡。但14世纪后,经过积极吸收佛教思想理论,并在宋代儒学的影响之下,神道自身的理论逐步趋于成熟,经度会家行(1256~1351)、北畠亲房(1293~1354)、一条兼良(1402~1481)到吉田兼俱(1435~1511)等人的发展,至复古神道时期,神道学界开始排斥用儒佛等外来思想诠释日本神道的独立性和纯粹性,同时又明确主张日本神的至上性、主宰性和神道的普遍性、包容性。如本居宣长(1730~1801)主张:“天照大神,与天地共无穷,统治高天原;普照天地,天下所有的国家都蒙其恩,所以是天地全体的大君主,是这世上无上的至尊者。”①至此,日本在宗教文化领域内基本完成了“世界”认知的根本转变,而神、儒、佛之间关系的转换,为其后日本民族重新接受现实中的新型世界范畴提供了心理认知方面的前提条件。

在日本构建全新世界认知的下一个时代中,其宗教文化领域的“世界”意识开始逐步与政治理念中的“世界”感知相趋同,从而逐步解决了日本对“世界”认知的“二元性”矛盾,也为近代意义上的“世界”意识提供了重要思想前提。

1543年,漂到种子岛的葡萄牙人带给日本民族以政治领域内“世界”认知的冲击,而随后的1549年基督教徒沙勿略(Xavier,Santa Francis-co,1506~1552)登陆鹿儿岛,又引发了日本宗教

文化范畴内对“世界”的全新知识。这种来自同一文明范畴内(南蛮)的双重冲击,就使得日本“世界”观的二元性逐渐受到挑战。自此,日本对“世界”的认知开始逐渐地、缓慢地发生本质性变化,至17世纪在日本流行的屏风文化中的地图内容已经体现出日本对“世界”的范围开始呈现出全新的认知。有说法认为,德川家康曾于1611年命人将荷兰人带进日本的寰宇全图绘制成枕头屏风②。而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日本的流传,更是引起了极大震动③。18世纪中叶之后,俄国势力的南下直接引起了日本知识分子对构筑现实中的世界及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的思考,出现了以林子平为代表的对日本作为海国应如何进行防务的探讨言论,但此期日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仍处于“想象”阶段。在这一特殊阶段,“即便是一个普通‘漂流民’的体验,只要包含大量信息或包含异质文化的要素,就自然引起幕府领导者和日本开明派学者们的注意”④。而“漂流民”亲身见闻的整理成集则在强化日本知识分子,甚至引起统治阶层对“世界”的关注和思考的同时,也丰富和充实了日本的“世界”观,并使其有了实践性佐证。

1782年,原为伊势国船老大的大黑屋光太夫(1751~1828)在伊势与江户间运送稻米过程中,遭遇暴风雨漂流至阿留申群岛后,被送至俄罗斯本土,并得到俄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接见。1792年9月,俄国使节亚当·拉克斯曼(AdamLaksman,1766~1803)护送光太夫到根室。返回日本的光太夫被免除死刑,禁于药园内,仅允许与幕府官吏及少数学者(特别是兰学家)交谈。1794年,兰学家桂川甫周遵照将军之意将光太夫的俄国经历编撰成《北槎闻略》。全书由11卷及附录构成,其中第1、2、3卷是大黑屋光太夫一行的漂流记。第4卷之后,主要内容以俄国的地名和人物为中心,详细介绍了俄国的地理、风俗、

大野晋、大久保正:《本居宣长全集》第9卷,东京:筑摩

书房1968年版,第291页。

藤田元春:《改订增补日本地理学史》,东京:原书房

1984年版,第356页。

参见江静:《利玛窦世界地图在日本》,《浙江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

钱国红:《走近“西洋”和“东洋”———中日世界意识形成

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0页。

语言、饮食等,成为当时最完整的俄罗斯文化启蒙书,从而扩大了日本各阶层的视野,为日本“世界”认知范围的扩大提供了切身实践性论证。如果说光太夫的经历因其回国路线相对较短(由陆路西伯利亚经鄂霍次克返回日本),其漂流见闻也只是对俄国及回国沿途的介绍,因而仅仅将日本人的“世界”视界扩大至俄国及远东地区的话,那么时隔12年之后于1804年10月经过长达430天(1803年8月7日至1804年10月9日)环航世界一周的漫长路途回到日本的“漂流民”津太夫等4人的见闻记录《环海异闻》(1807年由大摫玄泽通过增补解说改编而成),则以日本人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俄国及世界形势的报告的形式,带给日本读者以亲近感和新奇感,更直接彻底地冲击甚至颠覆了先前普遍存在于日本社会的“世界”观,也进一步验证了兰学家据西方著述所勾画出的“世界”图式,从而为近世日本“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知识,也进一步引发了日本社会对“世界”知识的探索和追求。津太夫等人在返回日本途中,还亲眼目睹了英俄两国间关于英国“误伤”俄船事件的交涉过程,这一经历是日本人在与欧洲直接交涉(前所提及的“漂流”到日本的维威罗与德川家康间就日西关系的谈判)后,对西方国家间如何解决相互间矛盾与冲突模式的体验,使其认识到国家实力对维护国家利益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加强化了日本知识分子对“国家”含义的认知,以及在变幻不定的“世界”形势中如何才能保证日本的安全的意识。如大摫玄泽通过光太夫等人的切身经历,感受到来自海外世界的挑战与威胁,批判日本人“不知海外四边别有许多大洲和国土并列而居”,大声疾呼“真正有心之人,虽说是异域外邦也应该努力了解其国情俗尚,预知海外诸国的方位、风土人情、地形的广狭厚薄、地海道里的远近、气候的寒温、物产的怪异、人类的多寡厚薄、政教的邪正、国土的治乱兴亡,方为无虞万全之谋”①。

四 结 论

综上所述,作为大航海开启时代产物的“漂流民”,足迹遍布已知甚至未知世界的各个角落,丰富的海外经历与欧洲新知识体系的结合,使这一社会群体成为“世界历史”形成初期的推动力之一,更是作为不同文明间交流的使者,客观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于在世界大变动时代仍偏安一隅的日本来说,来自他国的“漂流民”冲击了原有的“世界”观,引起了对“日本”内涵的思考,也再次引发了对本国国际安全的担忧,甚至某种程度上激起了丰臣秀吉试图仿照欧洲的扩张模式,确立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的野心。而对于处在“锁国”体制下的日本来说,“漂流民”更是日本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海外体验与认知在相对封闭的日本激起了变化的潜流。对“漂流民”见闻记录保密性的处理方式则使其影响更多地体现在统治阶层及知识分子中,知识分子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及社会发展和前进进程中的“雁奴”,为幕府政策的制定及对国际社会的认知提供咨询和参考,因此,知识分子对“漂流记”的敏感性影响甚至决定着在近世日本政府层面的认知及决策。从“世界”观的角度而言,相关学者对“漂流民”现象的记载及扩展性研究,扩大和丰富了日本的国际视野,印证了日本学者先前依靠荷兰及中国提供的二手信息所构筑的“世界”图像,从而为日本全新“世界”视野及“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证性视角。此外,“漂流民”的经历也使得“锁国”时代的近世日本得以在世界历史的转折时期与国际社会被动地保持了一种特殊的联系纽带;而幕府对“漂流民”见闻录的关注使近世日本能够管窥世界情势,逐步形成其“世界”印象,并努力找寻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及地位,这种尝试与努力在日本由近世顺利迈进到近代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收稿日期 2011—11—28

作者朱海燕,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世界历史研究所讲师。河南,开封,475001。

【责任编辑 池 豫】

①山本勉注解:《环海异闻》,东京:八坂书房1986年版,

第15页。

《鲁滨逊漂流记》专项训练题

《鲁滨逊漂流记》专项训练题 第一部分 1.《鲁滨逊漂流记》以其_精彩离奇_的故事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长久以来一直被看做是英国文学史第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 2.《鲁滨逊漂流记》既是一部______的小说,又具有_______的性质.笛福本人也称他是_________,又是_________. 3.描写具体逼真,用人物行动具体表现人物性格是《鲁滨逊漂流记》的一大艺术特色.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注重表现性格的变化和发展是他的第二大艺术特色,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补充、突出人物性格是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 4.鲁滨逊是一个探险家,又是一个殖民者.同时在他身上也表现了资产阶级的特征. 5.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里鲁滨逊身上我们能体会到锲而不舍的进取意识、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第二部分 一、填空: 1、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叫___________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还有土著人。小说通过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_______年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3、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______。在岛上生活______年后,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4、鲁滨孙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靠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5、鲁滨孙一生中最为可怕的遇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 7、下面是一段外貌描写的人物是谁?说出他的性格特点。 他是一个眉目清秀、修短合度的汉子,四肢长得又直又结实,但并不粗大;个子很高,处处长得很匀称;年纪看来大约二十六岁。 (1)他是 (2)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写日记时把荒岛命名为,他把他的仆人起名为“星期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简答 1、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 2、请你简述鲁滨逊在荒岛救“星期五”的故事情节(5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简述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叛乱水手的故事情节(6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好句摘抄

《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好句摘抄 《鲁滨逊漂流记》(又译为《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 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句: 搁浅兜底吞噬烟波弥漫泅水山坳恭顺惊魂甫定斑斑印记 怡然自得中庸克己妒火攻心忏悔心烦意乱郑重其事归心顿消 油然升起难以抑制日趋淡薄九霄云外正直无私付诸实施满身黑斑 千里迢迢举目无亲悔恨不已仔细倾听逐浪飘流狂喜极悲大喜过望 鲁滨逊漂流记好句: 1、我离开那个岛时,已在岛上呆了二十八年两个月二十九天。我总以为我一到英国就会高兴不尽,没想到我在那里却成了一个异乡人。概括:鲁滨孙回到英国,却成了异乡人。 2、至于自然环境,岛上有狂风暴雨,还有地震。我那时也对一切都适应了。我种植和收获了我的大麦和小麦;我采来野葡萄,把它们晒成了很有营养的葡萄干;我饲养温驯的山羊,然后杀了吃,又熏又腌的。概括:鲁滨孙适应了岛上的环境。 3、要想确保我能在这个岛上生存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尽可能地相继办了几件我非办不可的事。但是我的努力并非总是交上好运道。我在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的种子时,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原因是播种得不是时候。概括: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的种子,却没有收获。 4、船刚驶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风浪,使我感到全身说不出的难过,心里十分恐怖。我在痛苦的心情中发了誓,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我的命,我在登上陆地后,就一直回到我慈爱的父母身边,从此一定听从他们的忠告办事。概括:鲁滨孙遭风浪后,后悔莫及。 5、听从坏主意,人就会倒霉。我们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个无名岛上触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上帝保佑,只有我一个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条命。概括:船触礁了,海浪把鲁滨孙卷到岸上,保住了命。 6、这样一直到了那重大的一天,我在沙滩上偶然发现了一个人的光脚印。我当时好像挨了一个晴天霹雷。我侧耳倾听,回头四顾,可是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我跑到海岸上,还下海去查看,可是总共就只有那么一个脚印!

中国侠士与日本武士的生死观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b11544925.html, 中国侠士与日本武士的生死观对比 作者:王煜坤宋瑞杨军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7期 摘要:中国侠士与日本武士作为曾经的战斗群体,是活跃在两国社会的特殊阶层,他们的存在对两国的历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其思想文化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历来众多学者立足于侠士精神和武士道对两个群体进行了分析,但对于二者的对比在国内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生死观是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二者的生死观对比,有利于我们对侠士与武士、中国与日本历史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生死观;侠士精神;武士道 1 概念梳析 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侠士精神的价值核心是正义、自由、勇敢等,它深深扎根于中华人民的血液与灵魂。而武士道起源于古代的日本,是指以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 2造成俠士与武士死亡的原因 2.1战斗 侠士与武士作为战斗群体,战斗即是最初及根本职能。邑人秦颂硕曾写“专诸塔”一诗:“一剑酬恩拓霸图,可怜花草故宫芜;瓣香侠骨留残塔,片土居然尚属吴。”专诸将锋利的鱼肠剑藏于鱼肚中,刺杀吴王僚而后死亡。而日本战斗的样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个人战(一骑打)到集体战的转化,转变时期大概在源平大战时代,为了争头阵、争功名,在合战中的杀人竞赛屡见不鲜。 2.2自尽 除了在争斗中丧命外,自尽也是造成两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豫让行刺赵襄子,舍死忘生,备尝艰辛,虽未成功,却用生命报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而日本武士深受武士道的价值观影响,认为切腹自尽是展现道义与美德,如一代武家典范楠木正成,兵败后与其弟互刺而死; 平家大势已去,将士纷纷跳海而死。 2.3决斗

(完整版)鲁滨逊漂流记每章概括

1.第一次航行 鲁滨逊的父亲原来指望儿子学法律,但是鲁滨逊却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鲁滨逊去赫尔时,他的一位同伴正要坐其父亲的船到伦敦去,他动心了,于是,他跟着去——这是1651年的8月,当时他十九岁。船刚驶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风浪,使他感到全身有说不出的难过,心里十分恐惧。他在痛苦的心情中发了誓,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他的命,在登上陆地后,就一直待在他慈爱的父母身边,从此一定听从他们的忠告办事。可是第二天风停了,浪也歇了。太阳西沉,继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黄昏,这时,又喝了同伴酿的一碗甜酒后,他就把这次航行后便回家的决心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2.第二次航行。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3.第三次航行。 在去非洲的几内亚做生意时,鲁滨逊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盗船俘虏,被卖为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逃到了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甘蔗种植园,当起了庄园主。生活过得很顺遂。 4.第四次航行触碓 巴西因为人工不足,有几个种植园主知道鲁滨逊曾为做生意而到过非洲的一些奴隶市场口岸,他们竭力哄诱他作一次航行,到那一带去为他们的种植园买些黑奴回来。想不到,他们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个无名岛上触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只有他一个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条命 5.第一次种大麦和稻子失败 要想确保他能在这个岛上生存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鲁滨逊尽可能地相继办了几件他非办不可的事。但是他的努力并非总是交上好运道。他在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的种子时,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原因是播种得不是时候。 6.挖地窖、造个捣小麦的石臼, 鲁滨逊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月工夫,挖了几个地窖以备贮存淡水。花了四十二天时间,才把一棵大树砍劈成第一块长木板。他起劲地干了好几个星期,想制造一个捣小麦的石臼,最后却只好挖空了一大块木头。 7.第一次造船失败 鲁滨逊足足花了五个月工夫,砍倒一棵大铁树,又劈又削,让它成了一只很像样的独木舟,以备用来逃离这个小岛,可结果却因为太大怎么也没法子使它下到海里去,而不得不把它丢弃了。不过,每一桩失败的事,都教给了他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识。 8.鲁滨逊制陶器 出于生活的需要,鲁滨逊开始着手制造陶器。在找到陶土后,他做了无数次试验。刚开始,有的由于陶土太软没有做完,有的由于温度太高而爆裂。摸索了两个多月后,终于做成两个大瓦器,还有许多小型器皿,但还是没有可以装流质、经得起火煮的泥锅。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有的破泥制器皿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于是鲁滨逊开始研究烧陶的火力,最后烧成了三个瓦锅、两个瓦罐,其中有一个罐子正是鲁滨逊最需要的。 9.第一次发现人的脚印 一天,鲁滨逊在沙滩上偶然发现了一个人的光脚印。他当时好像挨了一个晴天霹雳。他侧耳倾听,回头四顾,可是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他跑到海岸上,还下海去查看,可是总共就只有那么一个脚印!他惊吓到了极点,像一个被人跟踪追捕的人似地逃回到他的住处。一连三天三夜,他都不敢外出。 10.搭救“星期五” 有一天早晨,鲁滨逊从望远镜里看见三十个野蛮人正在围着篝火跳舞。他们已煮食了一个俘虏,还有两个正准备放到火上去烤。这时鲁滨逊提着两支上了子弹的滑膛枪和那柄大刀往山下朝他们跑了去,打死了两个野人,及时救下了跑出来的一个俘虏。鲁滨逊把他救下的这个人起名为“星期五”,以纪念这野人是在这一天获救的。“星期五”在鲁滨逊的教导下,很快学会了穿衣、开枪、讲英语、信基督……成为鲁滨逊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11.鲁滨逊与“星期五”造木舟 为了到孤岛对面的大陆,鲁滨逊便想和“星期五”一起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 2.伴鲁滨逊度过晨昏的是一只鹦鹉 、及一只狗、一只 。 3.鲁滨逊生活的孤岛叫 。 4.《鲁滨逊漂流记》结尾告诉我们,鲁滨逊一生中最可怕的一次遇险是 。 5.《鲁滨逊漂流记》小说的主人公是鲁宾逊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 ”, 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6.《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经历,第二部分写鲁滨逊在一座 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多年孤独的时光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 情,你认为全书的精华是第 部分。 7.《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用了第 人称的角度来描写的。 8.鲁滨逊在孤岛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 (填农作物) 。 9.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_________,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它们捉住饲养起来。 10.通过这本书中鲁滨逊的一些经历,我们知道风向决定了 。 二、选择题。 1.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 )(国籍)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A 、美国 B 、英国 C 、西班牙 D 、巴西 2.在第( )次出海经商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只有鲁滨逊幸存,漂流到孤岛上。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鲁滨逊用望远镜看见了多少个野人在会餐? ( ) A 、19 B 、29 C 、30 D 、20 4.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 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A 、28 B 、10 C 、8 D 、21 5.作者在《鲁滨逊漂流记》小说中主要通过( )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A 、动作描写 B 、心理描写 C 、语言描写 D 、外貌描写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 A 、塞缪尔 B 、菲尔丁 C 、笛福 D 、斯威夫特 7.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 ),给它起名叫波儿。 A 、鹦鹉 B 、海蜇 C 、海龟 D 、老鹰 8.在孤岛上( )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A 、《金刚经》 B 、《易经》 C 、《诗经》 D 、《圣经》 9.鲁滨逊是什么时候漂到孤岛上的?( ) A 、1687年7月11日 B 、1659年9月1日 C 、1659年9月30日 D 、1660年1月1日 10.船触礁以后鲁滨逊上船搜寻有用的东西,下列哪一项不是他发现的?( ) A.手枪 B.指南针 C.英镑 D.面粉 三、判断题。 1.鲁滨逊从第一次出海离开英国约28年。 ( ) 2.鲁滨逊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 ) 3.“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这是鲁滨逊说的一句话。 ( ) 4.鲁滨逊在葡萄牙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 5.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鱼鳖,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 饲养起来。 ( ) 6.鲁滨逊用近2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 ( ) 7.《鲁滨逊漂流记》中人物不多,除了鲁滨逊以外只有星期五还有些性格,其他人物不过是陪衬。 ( ) 8.鲁滨逊在一个方柱的四边,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就这样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日月了。 ( ) 9.鲁滨逊在第一次遇到风浪时,他想如果他能幸存,他将像一个真正的回头浪子,回到他父亲的身边去。 ( ) 10.鲁滨逊用近一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六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 ) 四、连线题。 鲁滨逊先后出海四次,请将每次的遭遇连线。 第一次 去非洲经商 第二次 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 第三次 贩卖黑奴,遭遇飓风,船在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突然触礁,遭灭顶之灾。 第四次 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好句摘抄

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好句摘抄 导读:好词好句好段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好句摘抄 好词 1、中庸克己逞强好胜妒火攻心 2、绝处逢生足智多谋怡然自得 3、拾金不昧九霄云外闻所未闻 4、声势浩大心烦意乱郑重其事 5、刚中柔外始终如一自强不息 6、孤立无援铮铮铁骨浩然之气 7、铮铮铁汉刚毅木讷九死不悔 8、波澜起浪赤胆忠心与世隔绝 9、交友娱乐好色之徒百折不挠 10、冻饿之虞正直无私烟波弥漫 11、毅力惊人柱石之坚百折不屈 12、夺眶而出三好二怯不毛之地 好句 1、等待大难临头比遭难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无法逃避这种灾难而不得不坐等其降临,更是无法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恐惧。 2、如果人们肯拿自己处境同那些环境比他们的更差的人比较一下,而不拿它同环境更好的人去比较,他们就会衷心感激,不至于嘟嘟嚷嚷地怨天尤人了,而人类社会上,口出怨言的事情就少了。 3、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

有用的。 4、生命中的真正伟大,就是做自己的主人。 5、我救你为的是如果有一天,我也可能命运不济,落到和你一样的境地,那时我也希望得到人搭救。 6、然后,我用从船上截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茶。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枝做木桩,再运到草地上,又一一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7、他们之所以不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上帝的恩赐,正是由于他们老是在企望和贪求他们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8、在人类的感情里,经常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被某种看得见得目标吸引,或是被某种虽然看不见,却想象得出来的目标所吸引,就会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推动着我们的灵魂向那目标扑过去,如果达不到目标,就会叫我们痛苦得受不了。 9、我是家里的小儿子,父母亲没让我学谋生的手艺,因此从小只是喜欢胡思乱想,一心想出洋远游。当时,我父亲年事已高,但他还是让我受了相当不错的教育。他曾送我去寄宿学校就读,还让我上免费学校接受乡村义务教育,一心一意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对一切都没有兴趣,只是想航海。 10、由于缺乏适当的工具,一切工作进行得特别吃力。我花了差

鲁滨逊漂流记简介及主要情节

鲁滨逊漂流记(05)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出版的小说。这本书以书信体说理小说,书名人物为主人公的一个虚构了的自传性的故事。小说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特立尼达拉岛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虏的土著人。由于当天是星期五,因而给该土著人命名为“星期五”。在经历了野人、俘虏之后,在岛上以总督自居,成为荒岛的统治者。后协助经过荒岛的英国航船平定叛乱水手,并乘船离开荒岛,返回英国。在进入文明社会后,鲁滨逊依靠巴西种植园的收入成为富翁,并娶妻生子,过起安定的生活。 在1704年9月,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在这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四年零四个月。当他被发现时已成了一个野人,甚至忘记了人类的语言。塞尔柯克的传奇经历引起公众的关注,报纸上也刊登了一些关于塞尔柯克在荒岛上的孤独生活的情况。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已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已丰富的想像力进行文学加工,在他快年届六十时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已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 创作背景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受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科克的经历所启发而写成。塞尔科克在一次远航猎鲸航中,被抛弃在荒岛上生活了四年零四个多月,于1709年被救返回英国。而笛福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遇到塞尔科克,以其经历为主线写就《鲁滨逊漂流记》。该作品被翻译成为英、法、德、意、荷、中等各种语言版本。 作品赏析 笛福早年的曾为政府撰写过大量的政论文,因此其作品有明显的自我思考与政治映射,这其中包括了对社会、人性以及宗教等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马列主义史观认为: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作为一部旅行与历险小说(冒险小说),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的种种经历的同时,也展示和剖析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歌颂了人类的智慧与勤劳美德。同时,由于鲁滨逊的形象富有与18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类似的奋斗进取与开拓征服的精神,作品亦被认作为歌颂资本主义精神以及企图使大人共产主义合法化的叙事]]。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 (一)考点 1、文段选自哪里,作者资料(名字、国家),主人公(鲁宾逊),野人(星期五) 2、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或与此相关的故事情节。-----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 3、通过上文表现出主人公或星期五什么方面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特征。 为什么要写某个部分?某个内容?-----这部分可以表现主人公什么性格特征。 他是如何做的,表现什么?------概括,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概括文段中的内容,做了什么事,什么心理活动。 5、语言特点并分析。 6、阅读启示。 (二)基础知识 1、《鲁宾逊漂流记》-----英国作者:丹尼尔·笛福人物:鲁宾逊星期五(野人) 2、内容简介 英国青年鲁宾逊在一次航海过程中,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芜人烟的孤岛上。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一直到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概括:航海过程中遇难,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靠顽强意志和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遇救返回故乡。 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 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逊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精华、重点)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3、性格特点(背) 鲁宾逊:个性自由、敢于冒险,充满劳动热情,乐观勤劳,机智能干,坚毅刚强,不向苦难屈服,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有坚定的意志和恒心,是新兴资产者的英雄形象。 星期五:鲁滨逊救起的白人俘虏,是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勤劳、真诚、知恩图报、忠心耿耿、对主人惟命是从,没有脾气,性格开朗、诚恳待人,疾恶如仇,聪明伶俐(学语言) 4、部分情节 (1)鲁宾逊生长在中下层的资产阶级家庭,本可以安于守成,过小康生活,不必去冒什么风险。但他却不顾父亲的反对,宁愿航海经商,到外面闯荡。 (2)刚到荒岛,克服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立即投入到征服大自然的斗争。 (3)身陷绝境,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A、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B、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C、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逊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4)从搁浅的破船上取走了几乎所有可以取走的东西。利用船上留下的简单工具,克服无数困难,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了条件。鲁滨逊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 ;要能望见大海。 (5)挖掘山洞,修筑栅栏,驯养山羊,种植谷物,焙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烤面包。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富裕”。 (6)花了半年的时间造了一只能坐24人的独木舟,但它放进海里却需要花12年的工夫挖条小河,只好放弃这条船,又用了一年时间另造一只。 (7)发现野人的脚印时的恐慌及与野人激战,搭救星期五。 5、小说特点 (1)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2)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注重表现性格的变化和发展,用人物行动具体表现人物性格。(细节描写!) (3)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补充、突出人物性格。(非常值得一读) (4)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以第一人称回忆的好处:是主人公鲁滨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或思考的,读来既感到新奇,又觉得真实可信。) (5)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6、启示:当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勇敢顽强,不断努力,乐观坚强的精神,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出困境。…… (三)重点补充 《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人笛福。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阅读感受:①故事精彩离奇;②小说表现了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 ③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④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⑤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人物相关故事性格特征 鲁滨逊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四)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 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滨逊,这部作品叫《鲁滨逊漂流记》。 4.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5.鲁滨逊在巴西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日本武士文化

走进日本武士文化 提起日本的传统文化,人们总会联想起樱花与武士道,日本武士的思想核心自然是“武士道”,似乎这两样事物,已经定格为东瀛的象征 在经过数十年的反日本侵略斗争之后,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称得上“臭名昭著”,但对它进行必要的分析解剖还是必要的。《最后的武士》将武士道概括成了“勇、仁、忠……”等一系列抽象的良好道德规范,但有人认为这只是表象,否则就无法解释在更多的时候,武士体现出的却是凶残、愚昧直到癫狂。这个原因要在武士道的思想根源中寻找,而武士道其实是一个成分复杂的大杂烩。武士道的初期发轫,主要理论背景是长期受中国知识分子批判的朱子(朱熹)理学。长期受中国知识分子批判的朱子(朱熹)理学。自镰仓幕府后期开始,武士必须遵守“忠诚、廉耻、信义、俭朴”等美德,而到了德川幕府,一些著名的学者和儒学家等等将武士道理论系统化、规范化,终于成为整个武士社会的操守典范。电影一再翻拍的“忠臣藏”事件正是发生在此时期,是武士“全忠死节”的道德理想的“完美体现”。一般认为,日本虽然引进了中国的儒学思想,但就象他们吸收任何外国文明一样,都具有鲜明的自主选择性。周作人也指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糟粕文化,如宦官、缠足等等,日本都没有照单全收。对于儒学,日本更强调的核心是“忠”,而中国则为“仁”。所以,日本武士为了“忠”,可以做出违反人道的举动。作为武士道行为的中国楷模的,则是中国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等人。江户时代,这些人物被称为“本朝武士之鉴”,他们狂热的推崇为“大义”而淡看生死的精神和武士。在冲绳以及太平洋战场的诸多岛屿争夺战中,日军甚至在平民饥渴不堪的情况下,仍发起一次次自杀冲锋,战败则切腹跳崖跳海,而陆秀夫、张世杰等在崖山被元军击败后则是其的翻版。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为侵略

《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

《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 鲁滨逊出身于英国的中产阶级家庭,虽然他父亲希望他在家乡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挣得一份家业,一辈子过安分守己的日子,但从幼年起,鲁滨逊就立下了遨游四海的雄心。1651年,他悄悄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冒险生涯。 他从伦敦买了一些廉价的物品,然后由海路直抵非洲,和当地土人交换金沙、象牙等贵重物品,盈取暴利。他看到有利可图,便再度前往非洲,却不幸遇上了海盗。他本人也成了强盗头子的奴隶。但他善于察颜观色,很快得到强盗的信任,放松了对他的看管。他乘机逃走,并带走了小黑奴佐立。在海上逃亡了10天后,他被一艘开往巴西的船救起。到了巴西后,他卖掉小黑奴,买了一个小庄园,开始了庄园主的生活。但他不甘于平庸,又一次出海冒险,去非洲贩卖黑人。这一次运气又不好,船在南美洲附近触礁沉没。除他死里逃生爬上了一个荒岛外,其他人均葬身鱼腹。小岛上荒无人烟,也没有野兽。他开始了长达28年的孤独生活。 他并未灰心丧气,首先作了一个木排,将沉船上所有有用的东西运回了小岛,其中有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枝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他用帆布支起了帐篷,为自己建立了营地。然后他开始勘察小岛的地形。他在山坡下选择了一个小山洞作为栖身之地。并用了几个月时间扩大其规模,并用简单的工具制作了桌、椅等家具。为了防备野兽,他在洞口设置机关,形成了一个“城堡”。安排就绪后,船上的食物和水也快用光了。他又开始寻找食物、水。 荒岛上有不少野山羊。他除捕食外还将它们饲养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船上装饲料的布袋中残余的粮食在雨季中竟长出了嫩绿的稻苗和麦苗。他收集了种子,以便第二年扩大种植。在海岛另一边,他还发现了成片的果林。他便在果林附近搭了一间茅屋,作为自己的“别墅”。海滩上物产同样丰富,有许多海龟和飞鸟。他捕捉它们,以改善营养。他又捉了只鹦鹉,起名为“波儿”。岛上还有几条小溪提供淡水,吃喝基本能够保障了。 鲁滨逊逐渐开始经营农业和畜牧业,并获得了很大成功。第一年他打下了两斗稻谷、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成面粉,还烧制了瓦罐作炊器,使自己吃上了面包。他同时在岛上围了很大的一圈木栅栏,将捕来的羊集中饲养。这样不仅有羊肉吃,还有羊奶喝。他用羊皮为自己缝制了帽子、外衣和雨伞。他靠自力更生,生活中的必需品已是应有尽有,生活到第六年,他造了一只独木船,又用两年时间挖了一条6尺宽的运河,以便把船放在半英里外的小河里去。他驾着这只木船,像一个国王一样绕岛视察,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若干年后的一天终于出现了意外。一群野蛮人从另一个岛屿划船而来,侵入了他的领地。他们将一些俘虏吃掉,并载歌载舞。鲁滨逊心中充满了恐惧,担心自己会被发现并被吃掉。他寻找到一座十分隐蔽深幽的岩洞作为新的住所,并广设机关,保护自己。这样过了许久,他已在岛上安全渡过了23年。不久,岛上又来了一群食人肉的野蛮人。鲁滨逊决心保卫自己的领地。他拿起枪潜伏在附近。突然一个俘虏挣脱绳子向他这边跑来,后边追来几名野蛮人。鲁滨逊开枪打死了那些追赶的野蛮人,救了这个俘虏,那天恰好是星期五,他

鲁滨逊漂流记练习题

《鲁滨逊漂流记》练习题 一、填空题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笛福_______。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星期五__ __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描写____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___是全书的精华。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___鲁滨逊_,这部作品叫《___鲁滨逊漂流记__》。3.《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_现实主义 _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鲁滨逊,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4.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___28年__,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5.鲁滨逊在__巴西___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6.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_野山羊__,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7.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__稻__ 苗和___麦_ 苗。8.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__波儿________。 9.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___两斗大米___和__两斗大麦_,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_面包___。 10.鲁滨逊在岛上还用__羊皮____制作了一把伞。11.鲁滨逊用近___两___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__六_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12.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__ 西班牙 ____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1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英___国小说家_笛福_____,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__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___ 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14.《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___一________ 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15.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__伦敦________,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16.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___非洲_ ______ 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17.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__土耳其海盗__,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__种植园__,生活过得很顺遂。18.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__贩运黑奴___,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____南美_ _____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19.鲁滨逊有一包钱币,约值__36______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__倒霉而无用的东西______,都已经发霉了。 20.鲁滨逊来到岛上第__23_____年的___l2 ___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 _野人___。两年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_星期五____,因此,这个俘虏名叫? _星期五__,他成了鲁滨逊的仆人。 21.__1686__年__12___月___19_ _日,鲁滨逊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____28_____年。 22.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旱季和雨季。23.鲁滨逊流落的荒岛叫什么岛?绝望岛。24.我第一夜在哪里睡觉?树上。 二、选择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B ) A.斯威夫特B.笛福 C.奥斯特洛夫斯基 D.培根 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哪个国家的?(A ) A .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意大利 3、鲁滨逊热衷于(C )A.读书B.经商C.探险D.学艺 4、船行到非洲时,鲁滨逊被(A )俘虏。A.海盗B.土匪C.军队D.野人 5、在逃离海盗的日子中,鲁滨逊猎杀了一头(B )A.老虎B.狮子C.豹子D.大象 6、鲁滨逊在巴西开办了(D )A.商店B.农场C.制粮厂D.种植园 7、鲁滨逊第四次航行遇险后所到的荒岛他把它命名为什么岛?( D)A.绝望岛 B.希望岛 C.黑人岛 D.海鸟岛 8、鲁滨逊在荒岛上捕猎时,发现岛上有许多什么动物?( A)A. 野山羊 B.鸟 C.老虎 D.狼 9、鲁滨逊在荒岛上用的铲子是用什么制成的(C )? A.铁 B.铜 C.铁树 D.合金 10、在荒岛上鲁滨逊把自己收获的谷子做成什么食物?(C ) A.饼干 B.米饭 C.面包 D.面条 11、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什么自然灾害?( B) A.飓风 B.地震 C.泥石流 D.洪水 12、鲁滨逊到荒岛第几年开始了环岛航行?( A) A.第二年 B.第四年 C.第五年 D.第六年 13、鲁滨逊在荒岛上第一次打到的猎物是什么?(A ) A.野山羊 B.鸟 C.豹子 D.野狗 14、刚开始鲁滨逊在荒岛上是怎么把食物煮熟的?(A ) A.烧 B.煮 C.炖 D.烤 15、鲁滨逊在荒岛上十多年后穿的衣服是用什么做的?(C ) A.麻布 B.棉布 C.山羊皮 D.丝绸 16、鲁滨逊在荒岛上第几年开始研究怎样用陷阱和捕机捕羊?(A )A.第十一年 B.第十二年 C.第十三年 D.第十四年 17、鲁滨逊在荒岛上海滩上发现了什么把他吓坏了?( C) A.老虎 B.狮子 C.人的赤脚脚印 D.骷髅 18、在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第几年,他发现了野人的踪迹?(D )A.第十一年 B.第二十年 C.第六年 D.第二十三年 19、鲁滨逊给救下的野人取名叫什么?( B) A.摩迪 B.星期五 C.左拉 D.星期六 20、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少年?( C)A .11年 B. 30年 C .28年 D. 25年 三、简答题1.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好词好句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好词好句 好词摘录: 搁浅、兜底、吞噬、烟波弥漫、泅水、山坳、恭顺、惊魂甫定、斑斑印记 好句摘录: 1.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若不是预先计算一下需要多少代价,若不是预先对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正确的估计,那真是太愚蠢了。 2. 我经常怀着感激之心坐下来吃饭,敬佩上帝的好生之德,因为他竟在荒野中赐以我丰富德没事。我已经懂得去注意我的处境中的光明的一面,少去注意它的黑暗的一面;多去想到我所享受的,少去想到我所却缺乏的。这种态度有时使我心里感到一种衷心的安慰,简直无法用言语表白。……我觉得,我们对于所需要得东西感到不满组,都是由于人们对于已经得到得东西缺乏感激之心。 3.……可见,我们一般人,非要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非要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视自己原来享受到的东西。 4.我在海上漂流了这么多天,实在够了,正好安安静静地休息几天,把过去的危险回味一下。 5.一个人时时期待着祸事,比遭遇到祸事还要苦些,尤其是当一个人无法摆脱这种期待,这种担惊受怕的心情的时

候。 6.在人类的感情里,经常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被某种看得见得目标吸引,祸事被某种虽然看不见,却想象得出来的目标所吸引,就会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推动着我们的灵魂向那目标扑过去,如果达不到目标,就会叫我们痛苦得受不了。 7.一般人往往有一种通病,就是对于上帝和大自然替他们安排得生活环境经常不满。照我看来,他们的种种苦难,至少有一半是这种通病造成的。 8.造物主在统治人类的时候,把人类的认识和知识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实在是无上的好事 9.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 10.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母,不尽天职,老天就这么快惩罚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11.唉!人在恐惧中所作出的决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们保护自己的种种办法,一旦恐惧心占了上风,他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办法了。 12.尤其是,在这种不幸的境遇中,上帝指引我认识他,乞求他的祝福,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这种幸福足以补偿我曾经遭受的和可能遭受的全部不幸还有余。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摘要:日本武士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有其神秘特性,本文从武士道精神特点和起源出发,解读武士道精神的实质和特性。 关键词:武士道忠诚禅宗忠义勇武 琵琶法师的刀术,砍掉了上百棵白桦树,平生未遇敌手,这是日本武士的最初形象,并不是因为琵琶法师对手太少,当时武士已经开始逐步形成阶层,标志着日本开始了武家政治时代。从起源论,武士开始在藤原专权时代下的日本,武士形成的原因在于,天皇中央集权制的被削弱和庄园制的发展。征兵制度的松弛,庄园贵族的实力增大,庄园大名开始建立私人武装,分离出一部分农民开始训练,寺院也开始建立了僧兵制度。武士势力的不断加强,开始形成武士集团,首领为物领,下属为庶子,有很强的依附,以主从关系为根本,愿为主人献身,逐渐形成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观念。 武士道名词最早出现在德川幕府初年,武士道初期与西方骑士观念相似,给予武士至高的生存理念,从护卫庄园的观念中升华自己。真正的武士道思想,崇尚各种各样的美德,以忠于天职,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为观点,是武士道忠诚的表现。用武士道精神的观点来看,若是被敌人围住,依然战斗的武士,并不是自我牺牲,是忠诚的体现。 武士道精神的精髓就是“忠义勇武”,要想得到“忠义勇武”光读书是不行的,还要依靠家庭和战场上的经验。武士道精神首先要有的是尚武,武士生存的世界是战斗的世界,只有武艺高强的人才能生存,武士的身份是世袭传承,也就是说武士是出生即是武士,武力才能得到一切,武士手中的刀就是武士生存的必需品,个人生存,家境的贫富都是来源于此。武士道的发展,产生很多学科,例如射击,柔道等等,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武士从小训练便很残酷,看过《叶隐闻书》的人,都知道在山本常朝的描述中,武士所要经历的人生是何等残酷。从小磨砺人性,用一生来奉献是武士道的精神体现。 佛教从印度传来,镰仓时期已有很大发展,对于武士道思想影响最多的就是禅宗,当坐禅逐步发展为“兴禅护国”时,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武士阶层。禅宗之所以可以影响到武士阶层,禅宗的修炼方式以主观修行为主,去除内心的杂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5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 节选)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寂寞、不恐惧”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出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剧照,引出《鲁滨逊漂流记》。 导语:2012年李安导演拍摄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上映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影片讲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在这227天里,派遭遇了许多无法想象的挑战,但是从头到尾派都没有绝望,求生的希望一直支撑着他,最终派与老虎共同战胜困境获得了重生。派的经历是震撼人心的,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逊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鲁滨逊漂流记”这个题目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和主要事件,同时也能引起人们的思考:鲁滨逊经历了哪些困哪?他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故事的结局如何?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及其主要内容。 (1)了解作者。 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欧洲的“小说之父”。他出生于伦敦,受过中等教育,在学习多年神学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宗教生活而经商。他在经商过程中游

历甚广,但是后来生意失败,负债累累。经过种种磨难后他投身于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辛格尔顿船长》《杰克上校》《鲁滨逊漂流记》等。 (2)创作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写于1719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的一个荒岛上。他在荒岛上生活了4年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全新的英雄形象,使“鲁滨逊”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 (3)内容简介。 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一次在航海旅行中不幸遭遇海难,孤身一人流落荒岛,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岛上生活了28年。在此期间,他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并且解救了野人“星期五”。鲁滨逊经历种种磨难后,最终乘船回到了家乡。 2.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标注自然段序号。 ②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生词,把生字读正确,自主识记字形。 ③找出本课中的多音字,弄清其在文中的读音。 (1)读准字音。 ◆需注意的字音:翘舌音:栅边音:聊后鼻音:控 ◆易读错的字音:“乏”读“fá”,不要读成“fàn”;“剔”读第一声“tī”,不要读成第四声“tì”。 (2)认清字形。 ◆区分形近字:惧——俱宴——晏乏——之籍——藉聊——柳 栅——珊贷——货剔——赐袭——垄控——腔 ◆易写错的字:“凄”部首是“冫”,不要写成“氵”;“聊”右边是“卯”,不要写成“卵”;“覆”下面左边是“彳”,不要写成“亻”。

相关文档